1.弓形虫病:(1)虫体寄生于宿主的有核细胞中,只有一个种,一个血清型。(2)包括3个发育阶段:滋养体、包囊、卵囊。(3)滋养型:呈香蕉形,经染色后胞浆呈蓝色,胞核呈紫色,多见于急性期的血液、脑脊液、病理渗出液中。(4)包囊、卵圆形,包含多个缓殖子,多见于慢性病例的脑、骨骼肌、心肌。(5)卵囊:呈圆形,多见于终末宿主猫的粪便中。(6)症状:猪高热稽留、便秘或腹泻、呕吐、呼吸困难、体表淋巴结肿大、耳和腹下发绀,孕猪死产或流产。急性病变:肺、肝、淋巴结、肾肿大和坏死,全身出血等。(7)诊断:采取发热期血液,用免疫荧光法检测。(8)特异性IgM阳性代表早期感染。(9)治疗:磺胺类。(10)预防:该病是由于摄入猫粪中的卵囊引起;即:严禁养猫、防猫粪污染饲料及饮水。
2.利什曼原虫病:(1)即黑热病,死亡率可达40%;我国目前已控制本病。(2)寄生于犬的内皮细胞内,由白蛉传播,其天然宿主是犬。(3)症状:皮肤型(唇和眼睛浅层可自愈),内脏型(脱毛湿疹,原虫大量存在于皮肤中)。(4)病理:脾和淋巴结肿胀。(5)治疗:锑制剂。
3.日本分体吸虫病:(1)即“血吸虫病”,人、牛、羊、猪为主要传染源。(2)流行区域:长江三角洲(水网型)、长江中下游(湖沼型感染率最高)、除上海外省区(山丘型)。(3)成虫寄生于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尾蚴主要经皮肤感染胎儿。(4)春夏多发,青壮年感染率最高。(5)症状:体温升高、不规则间歇热、腹泻或便血、消瘦、发育迟缓、贫血、衰竭而死、母牛流产、犊牛成为侏儒牛。(6)病变:多见于肠道、肝脏、脾脏,基本病变是虫卵沉着在组织中所引起的虫卵结节。(7)诊断:粪便毛蚴孵化法、间接血凝试验。(8)虫体特征:雌雄异体,寄生时雌雄合抱,虫体呈长圆柱状,外观线状。(9)治疗:吡喹酮;灭螺:氯硝柳胺、乙醇胺盐。(10)预防: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联防联控、人畜同治、重点管理传染源。
4.猪囊尾蚴病:(1)猪囊尾蚴是可寄生在人体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是肉品卫生检验的重点项目之一。(2)形态:猪囊尾蚴幼虫为椭圆形;成虫即猪带绦虫、“有钩绦虫”;虫卵为圆形,内含六钩蚴。(3)中间宿主:猪;终末宿主:人。(4)症状:一般无明显症状。(5)诊断:在肌肉中,尤以前臂外侧肌肉群的检出率最高。(6)预防:抓好“查、驱、检、管、改”五个环节。(7)治疗:吡喹酮、丙硫咪唑。
5.棘球蚴病:(1)即“包虫病”,为终末宿主犬小肠的棘球(蚴)绦虫中绦期幼虫,绵羊最易感,多寄生于肝、肺内。(2)致病作用:机械性压迫、毒素作用、过敏作用。(3)预防:禁用病死肝、肺喂犬。(4)治疗:丙硫咪唑、吡喹酮。(5)确诊:剖检是在肝、肺发现虫体。
6.旋毛虫:(1)肉品卫生检疫项目之一:成虫寄生于小肠,幼虫寄生于横纹肌。(2)主要传染源:猪、犬、猫、鼠,鼠是猪旋毛虫病的主要感染来源,猪是人类旋毛虫病的主要传染源,人感染旋毛虫多由生吃或食用不熟的肉类而引起。(3)诊断:压片镜检法(剪取麦粒大小的肉样24粒,镜检包囊幼虫,包囊呈梭形,囊内有蜷曲的虫体)。(4)肌肉消化法。(5)治疗:丙硫咪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