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传染性胸膜肺炎:(1)即“牛肺疫”,由丝状支原体引起的慢性或急性接触性病;为OIE列为A类病,我国于1996年消灭此病;(2)特征: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冬季多发;其病理变化多出现在呼吸道和关节;(3)经纯培养的菌落为圆形煎蛋状,边缘整齐,中间突起;(4)诊断:用补体结合试验;(5)鉴别:牛支原体肺炎的病变主要在肺部;牛巴氏杆菌也称牛出血性败血症;(6)防治:活苗免疫。
2.蓝舌病:(1)特征:羊发热,白细胞减少,消瘦,口鼻胃黏膜溃疡。以1岁绵羊最易感;(2)经库蠓传播;(3)特征:肺动脉基部出现2 ~ 15mm出血斑;(4)防控:关键是疫苗的应用。
3.牛传染性鼻气管炎:(1)即“红鼻病”,以肉牛多发,表现为5种病型:呼吸道型、生殖道型、脑膜炎型、眼炎型、流产型;(2)其中20 ~ 60日龄牛最易感,发病率可达75%;(3)防控:本病可引起持续感染;可用PCR检出阳性牛并扑杀。
4.牛出血性败血症:(1)为“牛巴氏杆菌病”,犊牛多发;(2)分为急性败血症,肺炎型,水肿型;其中肺炎型的主要病变为纤维素性胸膜肺炎;(3)诊断:瑞氏染色镜检可见两极染色的椭圆形杆菌;(4)预防:疫苗免疫。
5.牛流行热:(1)即“三日热,暂时性热”,主要侵害奶牛和黄牛,经吸血昆虫传播;(2)诊断特征:高热、流泪、泡沫样流涎、鼻漏、呼吸困难,跛行;(3)流行特点:大群发生,传播迅速、发病高、死亡率不超过1%;其中3 ~ 5岁牛多发;(4)诊断:将发热期血液接种乳鼠6天后死亡。
6.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病:(1)或称“牛黏膜病”;6 ~ 18月龄多发;冬春多发;发病率为15%,病死率可达100%;(2)临诊特征:黏膜发炎、糜烂、坏死、腹泻;(3)特征性损害:食道黏膜糜烂,呈大小不等形状与直线排列;(4)预防:磺胺药可减少继发细菌感染。
7.小反刍兽疫:(1)为OIE的A类病;我国一类病,绵羊山羊多发,发病率可达100%,致死率可达100%;(2)特征:发病急剧、高热稽留、眼鼻分泌物增加、口腔糜烂、腹泻、肺炎;(3)病理特征:结、直肠结合处有特征性的线状出血;(4)防治:受威胁区接种牛瘟弱毒苗;发病羊立即扑杀销毁。
8.绵羊痘和山羊痘:(1)绵羊痘病毒主要感染绵羊,是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痘病;(2)山羊痘毒痘感染绵羊和山羊,是OIE的A类病;(3)以细毛羊、羔羊最易感;特征病变,先在皮肤和黏膜出现丘疹,后为水疱,再变为脓疱,最后结痂;(4)防控:接种羊痘鸡胚化弱毒苗;特别注意防寒过冬。
9.山羊关节炎(脑炎):(1)特征:成年羊呈慢性多发性关节炎;羔羊呈脑脊髓炎;(2)以消化道传播为主;(3)表现为三种病型:脑脊髓炎型、关节炎型、间质性肺炎;(4)诊断:病毒经培养传代可出现多行核白细胞和合胞体;多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抗体;(5)防控:加强入境检疫、阳性羊一律扑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