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债务危机的启示(4篇)

网友发表时间 3425836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债务危机的启示(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欧债危机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欧共体;债务危机;后续发展

一、制度设计缺陷

欧洲债务和欧债引起的银行危机主导了欧盟2011年的发展,进入2012年,这些问题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在南欧国家陆续爆发债务危机以来,各方检讨声浪不断。多数学者将矛头指向欧元区组织的结构性缺陷:一是欧元的诞生是在“货币联盟”而无“财政联盟”的基础上。马约制订之四项“趋合标准”中,汇率、通货膨胀、与长期利率由欧洲央行统筹处理,政府预算赤字与负债则保留各会员国政府自行处理,因而欧元区迄今尚无政治力可约束会员国的财政与税收;二是欧元区总体经济的失衡。”货币联盟”的先决条件,是所有会员国的经济体系已有相当整合,开始可以共同适用相同的利率与汇率。欧盟是采取one size fits all作法,以马约规定的四项趋合标准作为能否加入欧盟区的审核依据。只有欧盟会员国间的经济体系与之差距仍大,总体经济不平衡。1999年欧元成立后,欧元会员国经济就呈现双重分离的情况,例如德国和荷兰等为贸易顺差的国家,南欧国家却逐渐丧失其竞争力,需尽力削减成本,强化竞争。根据欧盟统计局资料,从2001至2010年间德国单位劳动成本仅增加%,但法国却增加%,包含荷兰、奥地利以及比利时等北方国家也增加%,显示共同货币对欧元区会员国好坏不一。

这种经济结构性问题因金融危机而引爆。欧洲央行(ECB)在执行货币政策时,无法兼顾到各会员国的状况与需要,如德国与法国等因欧元对美元贬值使得出口竞争力大增,带动欧元区的经济复苏,相对却无法舒缓南欧国家债务问题而陷入两难地步。欧债危机反映出欧元区体制的深层问题、欧元区货币与财政各自为政的脱节、欧盟协商与决策机制的效率、欧洲高福利政策带来的弊端等。

二、财政改革草案

前述欧元区体制的结构问题需寻求政治途径解决。早在2011年12月09日欧盟冬季峰会中会员国就达成修改里斯本条约的初步共识。2012年1月30日欧盟国家元首再度聚会,在制订欧盟新财政协议(fiscal compact)获得初步共识。欧盟会员国(除英国与捷克之外同意在里斯本条约架构下增加“经济暨货币联盟稳定、协调与治理条约”(The Treaty on Stability,Coordination andGovernance in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以及“建立欧洲稳定机制条约”(The Treaty Establishing the European Stability Mechanism)这两项条约。草案将赋予欧盟对欧元区国家以及愿意加入条约的其他会员国更严格的财政纪律监管。该草案预计在3月正式签署后就可进入会员国批准程序。有关此次峰会达成决议如下:

1.财政监管:各国政府承诺平衡财政预算,规定各国结构性赤字不得超过GDP的%,以及政府财政赤字超目标自动惩罚机制(Excessive Deficit Procedure)。若会员国财政赤字超过规定,该国必须向欧盟提交减赤和改革方案,并需经欧盟监督和财政纪律的执行情况,欧洲法院也拥有强制执法权,如有违背,该国将遭受相当于%的罚金给予“欧洲稳定机制”。此外,欧盟国家需将预算平衡和自动惩罚的机制纳入具有强制性与永久性之国内法

或是宪法。未来欧元区17国中只要有12个会员国国会通过,新协议就能在2013年1月1日正式生效。

2.“欧洲稳定机制”:时间从2013年7月提前到2012年7月运作,规定只要代表90%资本承诺会员国完成国内法律批准程序就开始生效。并于2012年3月前评估”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与ESM两者合并,规模将达5,000亿欧元。同时依照欧盟2011年12月峰会共识,在欧盟条约修改前欧盟向会员国提供机制性援助的法律限制,峰会通过以双边贷款形式,允许欧洲各国央行向IMF提供2,000亿欧元贷款以加强其援助资源。

3.施行新的金融交易税:此点尚须经由欧盟理事会一致同意,但会员国之间尚无共识。法国表示将率先征收金融交易税,计划在2012年8月起单方面课征%的金融交易税,10月调高加值税%。而德国、意大利都支持征收金融交易税,但反对由各国片面推行金融交易税措施。英国反对按照目前的方案课金融交易税,坚持应全球范围内统一征收。目前欧元区9国(法、德、奥、比、芬、西、希、葡、义)已联名致函现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丹麦,要求欧盟加快对金融交易税提案的审议进程,争取在2012年上半年能提交欧洲议会审议。1月峰会重点在于长期性财政结构的改革、建立永久性救援机制、新权威机构介入处理等问题。专家学者仍认为难以处理各国间竞争力差距过大与经常帐失衡的结构性问题,且为满足严苛的财政纪律,恐会拉大欧债诸国与核心国家竞争力的差距。但若长期观察欧盟近几次峰会结论,欧盟现今发展出一种多边救援机制,为解决欧债危机带来契机。

三、欧债后续发展

欧洲高峰会对于短期内如何化解希腊、意大利债务危机以及衍生成欧洲银行业危机并无解决方案,欧洲央行又受限于条约约束,拒绝直接介入,买入欧债国公债。根据以往的经验,无法指望一场欧盟峰会解决欧债面临的困境。就目前形势观察,欧债的后续发展,有两种可能或选择:two Europe走向one Europe,或two speed Europe变成two Europe。

一种是欧元区的经济统一。除货币自外,各国也一并交出财政自。意即从这次危机中,认识到不进一步财政整合难以解决欧债。会员国下定决心,从“一个共同市场”及“一个共同货币”走向建立“一个共同财政”,最终制订“一部宪法”,完成彻底的全面整合。欧盟执委会主席巴洛索认为欧盟的本质应该是其成员属于欧元区,或努力走向欧元区,而非走向一个分裂的欧盟。欧盟试图通过财政协议,解决货币统一与财政分散之间的结构性缺陷,并在各国宪法框架中来规范。但欧元区的长期稳定与均衡,需要中央政府协调运作。目前欧盟所做的其实只是统一的财政纪律,根本没有涉及政治上的统一,也未涉及资金上的互通有无。

另一种可能发展是有问题的国家退出欧元区。欧洲债务危机从希、葡、爱逐步蔓延到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其他欧元区边缘国家,进而威胁到欧元区整体经济稳定,已让两大金主德国、法国无力负荷。德国民众高喊退出欧元区、或将实力不足的国家踢出欧元区。法国和德国讨论大幅翻修欧元区,包括把欧元区变小但内部整合更紧密等各方说法。如果希腊、意大利等欧债国家,有秩序地逐步退出欧元区,通过自身货币贬值解决经济难题,或许对欧洲经济有帮助。

四、对我国的影响

如果欧债风暴扩大,危及到欧元区的完整性,就会重创全球金融市场,甚至波及到亚洲区域及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欧债危机影响层面就会由金融市场扩散至实体经济层面,影响到中国。因为欧洲虽然仅仅是第四大出口市场,但欧洲却是我国最大的市场。

参考文献

[1]李稻葵,张双长。欧洲债务危机:预判与对策[J].经济学动态,2010(07).

[2]黄永忠。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与影响及其启示[J].求索,2011(03).

欧债危机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美国债务风险成因风险应对对比分析

所谓主权债务指的是一种以国家信誉作为主要担保方式通过债券的发行而形成的债务形式,一般情况下发生在主权国家中。但由于这类债务主要产生在国际的相关机构或者是国外的政府中且多为货币的形式,所以这种债务形式往往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借款主权国家自身的信誉降低,那么主权债务危机就可能因此产生。基于此,主权债务危机的定义应为以国家信誉作为主要担保方式的债务国不履行或无法履行债务责任而产生的风险。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美国债务风险的成因对比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

就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来看主要包含以下几点:首先,由于货币形式的逐渐统一,往往会导致那些使用同一货币的国家跋足现象的产生,除此之外,受欧洲央行对货币统一调控的影响,这部分国家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其次,虽然这部分国家使用的是统一的货币形式,但各国之间的经济实力还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各国之间的经济实力优劣明显,对整体的经济发展造成限制;最后,在危机发生时,欧洲这部分使用统一货币形式的国家仅能依靠其他成员国的帮助,这导致危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甚至会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由于国家众多在处理一些重大问题时往往需要各国民众共同决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危机解决的时效性。

(二)美国债务风险的成因

相较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而言美国债务风险有着其特殊性,其主要成因包含以下的几个方面:首先,美国货币在国际上占据着相对较高的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美国债权范围的扩大提供有力条件,但同时也造成了潜藏危机的出现;其次,受“凯恩斯经济理论”中扩张新政策思想的影响,美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采用的都是这种政策形势,但从实质情况来看,这种政策形势往往只能适用于经济萧条的背景下,但美国在具体实施中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这一前提条件;最后,财政赤字也是造成美国债务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之所以会出现财政赤字,主要是美国的财政结构存在明显的刚性特征,影响了其收入的增长导致美国不得不通过借债的方式来缓解国内的危机。

二、我国应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美国债务风险的方式

(一)我国应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方式

首先,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产生,以欧元为货币形式的国家经济其发展将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有效应对这一危机,这些国家往往会采用对外贸易的形式,此时作为经济实力较强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无意外

其次,人民币升值是现阶段国际市场非常明显的预期,因此,当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产生时我国可能会迎来大批量的短期资本,这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在这一时期内所承受的冲销压力,极易造成资金流动过剩的现象产生。基于此,我国就应当根据本国的基本国情为刺激经济的增长及危机的退出制定相应的对策,以避免因资本的短期增长而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

再次,受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为提高自身经济在国际市场的稳定性就必须以多元化的� 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产生,使欧元会出现贬值甚至还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持续的贬值,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以多元化为主要形式外汇储备难度。除此之外,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元的地位,这给我国货币形式的国际化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最后,尽管相较于其他的主权国家而言,我国的债务问题明显距离国际所界定的風险标准还有着一定的距离,但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金融危机发生所带来的影响往往是全面性的,基于此,我国则应当提高警惕,针对我国实际的财务情况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以及时有效的对风险做出应对。

(二)我国应对美国债务风险的方式

首先,根据国际经济市场形式及时转变本国经济的增长模式,确保从根本上减少我国所持有的外汇储备。基于美国债务风险,我国的金融形势应快速实现外需到内需的转变,并采用有效的激励方式鼓励激发本国内部的投资与消费需求,从根本上减少国内企业对外贸易的依赖性。

其次,通过有效的方式对我国的外汇储备进行管理来提高国内经济形式的安全性。针对美国债务风险的产生,我国针对外汇储备的管理可采用藏汇于民的方式,基于实际条件允许的背景下,在确保企业可持有外汇的同时给予其充分的支配权。除此之外为提高我国整体经济的安全性,基于外储投资我国应转变以往仅以美国国债为主的局限性,而选择更加多元化的投资目标。

再次,提出合理的附加条件。就目前来看,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出现越发频繁,因此选择美国国债对我国而言反而更有安全性,但为了从根本上预防经济危机的产生,提高国家经济的安全性,基于还需购买美国国债,我国还应再提出科学合理的附加条件。比如,可设计相应附加条款明确规定美国需赎回其全部国债的条件并针对两国的贸易往来要求美国减少其国内的保护政策。

最后,针对国际金融市场形式的转变我国应随时给予关注确,确保能及时针对国际金融市场形式的转变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一方面,我国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国际上的各类热线进行监控;另一方面,针对国际金融市场形式的转变制定有效的调控机制,确保将国际金融市场形式转变下资产的波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而提高我国整体经济的稳定性。

三、结语

无论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是美国债务风险,都会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相应的不稳定因素,且会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但由于中国的债权大多来源于美国,因此相较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而言美国债务所带来的风险程度往往更大,因此如何做好经济调控规避风险时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徐文

参考文献

欧债危机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债务危机;贸易渠道;传导

中图分类号:F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10-00-03

一、引言

当今国际贸易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它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使本国经济暴露在国际经济波动的冲击之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迅速通过贸易渠道把危机传导至世界各国。贸易渠道下的危机传导是指危机发生国通过贸易影响其他国家的国际收支及经济运行。贸易渠道下的危机传导的主要方式是溢出效应(TradeSpilloversEffect)。溢出效应是一个国家货币危机发生时,对本国经济造成影响的同时,对与其贸易关系比较密切的国家经济产生影响,进而导致这个国家也遭受货币危机的冲击。溢出效应一般分为直接双边型的溢出效应和间接多边型的溢出效应,并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得以实现。价格效应是一国出现债务危机时,本国货币贬值,其出口产品在价格上具有竞争力,增加本国商品的出口;收入效应是由于危机发生国货币贬值,实际收入减少,进而减少向其他国家的进口。

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直接双边型的贸易溢出效应

直接双边型的贸易渠道指两国为直接的贸易伙伴关系,通过价格、实际收入等因素进行的传导。

1.价格效应

价格效应指发生债务危机后,本国货币贬值,出口商品或劳务价格下降,出口商的竞争力增强,增加本国的出口或减少本国的进口,造成其贸易国的赤字增加,损坏贸易国的经济基础而使贸易国遭受危机冲击的可能性增加。然而,其贸易国也不会坐以待毙,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往往会通过各种方法降低本国货币汇率,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减小影响。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将危机的破坏作用传导至更多的国家,使危机在更大的范围内传导。

欧元的贬值增加了欧盟的出口,并且挤占了其他国家在同一市场上的份额,减少其他国家对该市场的出口。而其它竞争国家也没有坐以待毙,为巩固其市场份额,往往也会采取本币贬值的策略,各国之间便会出现竞争性贬值,进而使大量贸易参与国实行竞争性贬值,形成恶性循环。这种传导机制的实质是竞争性贬值机制,这一机制是危机在出口结构相似且竞争同一国际市场国家间传导的主要机制。

间接多边型的贸易溢出效应告诉我们,当只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贬值,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币值保持稳定,才可以使危机发生国增加出口,促进经济增长。而债务危机中欧元大幅贬值,暂时提高了欧元区国家的贸易优势,但是当其他国家采取同样的策略时,欧元贬值带来的好处就成为昙花一现,这种优势被其他国家的货币贬值迅速抵消掉。当所有国家的货币贬值后,整体福利水平下降,社会总需求下降,进而影响产出,世界经济就会陷入低迷。间接多边型的贸易溢出效应和竞争性贬值,短期内会使率先贬值的欧洲受益,但其最终结果是仅仅把危机传导到世界各地,导致世界经济的衰退。

四、结论

欧洲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与世界所有国家存在贸易往来,欧洲债务危机也正借助这种发达的贸易关系传导至世界各国。欧洲的经验告诉我们,当危机发生时,如果仅出于自身考虑,通过汇率和贸易政策独善其身只能是暂时性的,最终结果是危机更大范围的传导和世界经济的衰退,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逃脱。在应对货币危机时,各国应把世界经济当成一个整体,维持相对稳定的贸易关系,阻隔危机的传导,减小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罗春婵。金融危机传导理论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博士。2010年4月。63-72.

[2]郑小娟。欧洲国家债务危机的风险传导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博士。2013年5月。103-105.

[3]王轶昕。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效应实证研究对债务危机治理的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12,(09).147-151.

[4]车锋。货币一体化视角下欧洲债务危机传导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硕士。2013年4月。21-25.

[5]刘迎霜。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11).3-8.

欧债危机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欧债危机,区域一体化,亚元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进入到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阶段。从拉美债务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到爆发于本世纪的次贷危机、美国债务危机以及欧债危机来看,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政府债务规模是治理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关键所在[1]。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元区国家普遍出现了高额的公共债务和财政赤字,以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和希腊四国尤为严重,其中希腊于2009年12月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一场波及多个欧元区国家的债务危机开始不断的发酵和蔓延。目前,欧债危机问题就成为国内外学者讨论的焦点。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关于在亚洲成立最优货币区以及亚元的呼声不断高涨,甚至在欧元区债务危机爆发以前,许多金融专家和学者认为欧洲是亚洲可以借鉴的模式,这次爆发于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暴露出来欧元货币体系的一系列缺�

一、欧债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

关于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学者们已经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部分国家高额的财政赤字是欧债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余永定(2010)认为,欧元区国家之所以会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主要是源自欧元起国家长期以来比较僵化的经济制度以及社会福利体制导致的财政赤字过高,同时当这些国家发生财政问题时,由于欧元区内部的经济治理机制不完善,并缺乏有效的货币政策手段,再加上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比如德国和法国迟迟不愿伸出援手,最终导致了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2]。

(二)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下调欧元区国家信用评级是欧债危机起着助推作用

据imf统计,美国、日本以及英国的财政赤字率均和希腊%的财政赤字率水平相当。但是为何仅有希腊爆发债务危机?我 徐明祺(2010)认为,正是国际信用评级机构调低希腊的信用评级,导致希腊市场融资能力的降低,才引起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3]。国际信用评级机构难以形成科学合理和客观公正的信用评级,助长了全球信用风险的积累和资源的严重错配,由此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主权债务危机的产生。

(三)欧元区经济制度缺陷与欧元区内部经济结构不平衡是欧债危机爆发的内部原因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许多学者认为欧元区经济制度的缺陷是主要原因,即货币政策统一,财政政策不统一。费尔德斯坦曾经预言,欧元区的这种缺陷有利于长期处于财政赤字的国家,但最终会导致欧元区的解体,其内在逻辑是:欧元区内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统一,财政政策归各个成员国所有,货币政策归欧洲央行所有。但是,在当前的国际经济中,不管是经济主权完全独立的国家,还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国家的最基本利益仍是民族利益[4]。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本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是首要目标,但在欧元区,欧洲央行的首要目标是维持物价和汇率稳定。因此,当各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不一致的状况时,部分成员国必定会出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错配。

此外,欧元区内部的经济结构不平衡也是欧债危机爆发的主要内部原因。这主要体现在:首先,欧元区并不具备蒙代尔(1961)所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条件。蒙代尔(1961)认为,在一些商品、劳动力和资本一体化,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经济政策比较一致的国家和地区可以组成独立的货币区。在这个货币区内,各个成员国可以实行统一的货币和货币政策,对内采取固定汇率制度,对外采取浮动汇率制度,这样可以实现各个成员国的内外部均衡。但目前,欧元区各个国家之间的通货膨胀率、经济结构、经济周期以及劳动力成本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并且差异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同时,欧盟各个成员国也具有不同的生产结构,它们对原材料的进口和依赖程度也有所不同,再加上各个国家之间具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因此国家之间的劳务和产品

价格竞争趋势依然存在。其次,欧元区各个成员国的经济实力呈两极分化的态势[5]。主要体现在欧元区核心国家与国家的经济体系差距不断拉大以及经济结构明显失衡,同时核心国家不断向国家出口并输出贷款,国家的负债比较严重。

(四)僵化的劳动力市场以及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欧债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

首先,欧洲国家的劳动力市场缺乏必要的弹性。虽然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建立促进了国家之间商品和资本的流动,但由于文化和语言方面的障碍,以及社会和教育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劳动力缺乏必要的流动性,再加上欧盟内部普遍存在的工资刚性也限制了劳动力自由流动。此外,劳动力在工会组织强大的保护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比较困难。其次,欧洲国家相继建立了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扩大了财政支出,也推高了政府的债务,并使其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逐渐丧失了区位优势。

二、欧债危机对区域一体化的经验借鉴

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而言,如果说欧元区处于金字塔的顶部,那么北美自由贸易区处于第二和第三阶段,而东亚地区仅处于一体化的初级阶段。因此,从欧债危机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得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验借鉴,从而对亚洲地区货币金融的合作前景进行分析。

(一)建立区域范围内的金融监管和救助退出机制从而有效地防范各种风险

在目前的“清迈协议”框架下,各国财长在同意建立共同基金的同时,还倡导成立一个对各国经济金融形势进行监测的支付系统。但东亚地区内各个国家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也有可能出现类似欧元区的“道德风险”。因此在建立这种监管与救助体系的同时,还应该建立一种退出机制。

(二)扩大共同基金的规模,积极推动区域间货币与金融合作

从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及演进可以看出现有的国际经济组织和货币体系不足以有效地解决东南亚的区域性问题。从欧债危机、迪拜以及冰岛的债务危机可以看出,在区域间建立共同货币基金才是有效的解决区域间金融风险的途径。在欧债危机爆发以后,由于区域内缺乏共同基金,而基于各个国家独自的利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区域内的德国等成员国未能实施及时救助,从而导致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扩大。因此,加强区域内的货币金融合作,利用区域内共有的金融资源可以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可能产生的金融危机。

(三)加强经济合作和政治对话,稳步推进区域间货币金融合作

目前,货币合作共有两种模式:一是美元化;二是类似欧元区的共同货币。一些学者的观点认为,欧元区的货币合作模式更像是政治合作的产物,而美元化才是市场化的结果,正是由于欧元区的这种非市场化的合作方式才导致目前危机的产生。因此对于东亚区域一体化而言,如果强行通过政治合作来推动,区域内各个成员国经济条件和经济政策的差别可能会给区域一体化乃至货币区的稳定带来重大挑战。

(四)建立独立的信用评级体系

从美国次贷危机到欧债危机,美国的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一直扮演着推波助澜作用。美国正是通过对国际评级长期话语垄断权来保持自身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因此在推进区域一体化的过程中,建立属于自己区域内的信用评级体系,有利于维护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经济金融稳定。

三、欧债危机对建立

亚元的启示

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关于推出“亚元”的呼声不断,但亚洲各国的政治合作意愿、经济发展水平等差距预示着推出亚元的道路还比较漫长。欧债危机的爆发更让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亚元的前景,并为构建亚元蓝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要统一欧元区统一

的货币政策和独立的财政政策是欧债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在亚洲,由于现实原因和历史原因,亚洲各国间的隔阂和差异更多,对主权看得更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实施一体化的货币政策,在缺乏必要配套措施的情况下,当类似欧债危机的事件发生时,亚洲各国面临的压力和威胁将更大。所以,如果要推行亚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统一是一个必要的条件。

(二)政治和经济要相辅相成

虽然超主权货币是一种革命性的创建,但欧洲货币联盟毕竟是在缺乏政治联盟的基础上产生的,这导致危机爆发后,救助措施寸步难行。这要求亚洲各国在推行亚元时,必须首先考虑政治联盟。虽然亚洲的历史发展表明,在亚洲实行政治联盟是一件非常困哪的事情,但这次欧债危机充分说明,只有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相辅相成,才能有利于陷入危机的国家迅速恢复经济。

(三)构建亚元要稳定推进

在亚元的推进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最优货币区的理论条件,即只有各个国家在要素流动性、经济互补性、市场一体化、经济开放度以及政治文化制度等方面趋同的情况下,组建最优货币区才能带来最大的市场红利。如果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勉强加入,就有可能得不偿失。亚洲各国应以欧债危机为借鉴,循序渐进地推进亚元,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决不能强行推出亚元,否则就会陷入比欧元区更加严重的危机中。

(四)增加货币金融合作的透明度

相对于欧元区,亚洲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要求亚元必须要在一个货币金融合作更加透明的环境中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减轻投机者的供给。同时也要建立一个具有更多话语权、信息高度透明以及交易比较便利的金融稳定组织。这个组织的建立也需亚洲各国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总之,当前欧债危机还没有完全结束,欧元未来的命运也很难判断。亚洲各国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欧元的动态,积极研究欧元在运行过程中的优缺点,并吸取欧债危机的经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为区域一体化及亚元的构建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安国俊。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的反思[j].中国金融,2011(18).

[2]余永定。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启示及中国面临的挑战[n].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月报,2010(6).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342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