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生范爱农读后感悟【精彩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教师学生范爱农读后感悟【精彩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教师学生范爱农读后感悟【第一篇】
刚读过一本名叫《苦菜花》的小说。在这部小说里,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它说:苦菜花的根虽然是苦的,但花却还是香的。
铿锵玫瑰——冯大娘。
整个故事,冯大娘是一条很重要的线索。没人知道她的名字,所有的人都很亲切地叫她一声“冯大娘”。她的经历是坎坷的,用陆游的一句词来说就是:“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她的丈夫为了去要回那几亩地,被地主给活活逼死了,而后她的儿子也在战争中永远离开了她。但是,冯大娘却依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并坚定地将自己的孩子都送上了革命的道路。
木棉花般的女子——星梅。
那是一位多么年轻美貌的女子;一位多么贤惠孝顺的儿媳;一位多么优秀能干的干部,就这样为了革命事业壮美地牺牲了。在鬼子把村民们都聚集到村头的时候,当鬼子要伤害冯大娘的时候,星梅站了出来。那种坚忍不拔的气势,让人为之敬佩。她就像是一朵木棉花,就算凋谢也是那样坚毅、挺拔、不屈服。她高喊着:“怕死?怕死就不闹革命!怕死?怕死还算什么共产党员。”那一声声呐喊,都在不断激励着人们前进的步伐。
一场成功的革命的背后,必定要有着惨痛的牺牲。就像冰心的诗:一朵成功的花的芽是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的。
含苞欲放的骨朵儿也灿烂——妹儿。
那是一个小姑娘,长的很是水灵、惹人爱,她也是家中最小的一个。故事中有一幕,让我潸然泪下。她躺在冯大娘的怀里,遍体鳞伤,连说话都没大有力气了,但她却没有哭泣。她说:“娘,我不哭。”冯大娘深深地看了妹儿一眼,满眼的心疼。最后,妹儿竟然讲出了这样教人鼓舞的话:我以后也要学大哥哥、大姐姐,打鬼子、闹革命!这是一朵怎样娇小的花骨朵啊,她的力量却在于勇敢地向凄风苦雨宣战!
教师学生范爱农读后感悟【第二篇】
本学期我读了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让我知道了许多有着教育爱和爱中的教育的故事。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透过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样的师爱才最让学生感到温暖,把学生当亲人的老师。当安利柯的先生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与他。虽然我无法做到这位先生的如此坦诚,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学生了。两个学生同时犯了错误,有时,我会凭我直觉判断,然后毫不留情的批评那个我心目中的差生。却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学生在暗自垂泪,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我不再是个好老师。宽容和尊重学生,”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安利柯的先生们给的我另一个启示。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学生,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只要目的达到,又何必在意学生是否接受了惩罚。
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无法用准确的文字形容爱的定义,但是我知道,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同样,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把我们当教师,更会把我们当作朋友,兄弟,父母。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无从谈起,感情当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
总之,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被爱的人才懂得去爱人,爱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让孩子们心中拥有爱,很多问题都可能在爱的暖流里溶解。书中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
心得二: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一书,我感受颇深。一直以来,教师这一职业被认为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生子女是越来越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就无形之中给我们教师带来压力。所以我们教师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工作有较好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生活的简单而充实。
抱怨产生不了任何喜悦,也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会让我们的负面情绪不断叠加,从而产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种智慧,教师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抛弃让学生人人“灿烂”的想法,顺应自然,那么孩子们的笑脸会不会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师,学生考了96分还是不够,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优秀。我们教师总是不满足于孩子的成绩。就像有的学生上课稍不认真,一旦被老师抓住,马上就会被批评一顿;下课跟同学有些小摩擦,又被认为是打架。其实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一堂课40分钟,谁能保证什么小动作也不做。只要学生改正过来就行了。“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小摩擦,也不那么紧要。”这正如自然万物的生长一样,在摩擦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相处的艺术。因此,我们教师让学生在摩擦中学会生存,在摩擦中成长,这是一种自然选择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我们教师不必代劳。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体会5篇教师个人读书心得体会5篇我们教师经常也会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不听话?怎么那么坐不住?怎么那么难教?怎么那么不爱学习?家长怎么也不管管?其实,冷静想想,可能是我们教师有些小题大做了,上课思想开小差,我们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学闹矛盾,告诉他们要友好相处,不能太冲动。其实转脸他们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学作业没做齐,可能确实是家里有事,给耽误了,也只是偶尔没有完成。有的同学考试没考好,因为他就只能考成那样,也就那水平,他已经尽力了。当面对学生的问题时,我们教师要试着相信自己的学生,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一来,不但问题能迎刃而解,师生双方都学会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觉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说说就行了。毕竟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关键是他不要放弃学习,继续努力,我们没必要严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对学生要多加鼓励,少些批评,鼓励他们。
每个孩子成长阶段的需要不尽相同,懵懂无知的时候要知道灌输引导;渐渐长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独立了还有鞭策鼓励。爱不是只用单一的方式一路贯彻到底,爱是讲层次的。只要善于引导,灵活多样的使用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天才可能就出现我们的手中。我们应该更用心的去教学生,去感受学生。去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另一份财富。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给学生很多东西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学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紧,使他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意义更大一些!我们给学生希望,他们就成为我们的希望了。你是笑着面对自己的希望呢,还是苦着面对自己的希望呢?笑着面对希望,希望会越来越多,你会找到越来越多的快乐!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时注意,保持快乐的心情,做个阳光老师。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心得三:
歌德这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己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节: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其中讲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学生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反省自己,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较多,每次上课他们都会思想开小差,跟不上进度,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我的眼中钉,肉中刺,轻者无视他们的存在,重者惩罚他们,现在想来感到很惭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都有自己的分工,自己的生存方式,何必强求十指一样长呢?我们作为教师,不是只培养参天大树,而是让每朵小花都开得灿烂。他爱音乐,就让他成为一名音乐家;他爱美术,就让他成为一名小画家……那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了一切学生。
心得四:
初次邂逅《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家庭教育书籍,是在长春的联合书城。当时和好朋友一起去买书,为了凑够买300元钱的书就可以办一张会员卡,我就毫不犹豫的听了书店工作人员的介绍买了这本书,理由是这本书书是师大附小的老师推荐给家长看的。
回到家之后,利用空闲时间慢慢品读,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读了一遍后,又挑重点地方读了第二遍。本书的作者是刘称莲。她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在培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从实践中摸索出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倡导和谐的亲子关系,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孩子,18年的时间,她培养了一个素质全面,成绩优秀的女儿,她的女儿同时被北大和香港大学录取。本书重点记录的她的女儿在小学阶段成长的点滴。
读完此书,作为教师的我才感觉到对自己儿子的教育与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颜。在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上,我没有像作者那样给孩子写“下水”作文;在培养孩子的耐心时,我不会像作者那样陪孩子一起玩拼图,让孩子从中体会到“输得起”的人生态度;在节假日,我没有把逛书店作为孩子休闲交流的地方,让孩子泡在书海中学习和感受……这一桩桩事例,无不体现出作者的出发点,都是基于有利于孩子成长来考虑的。
此书让我的收获颇丰,现在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一、让孩子泡在书海中。以前我总是说自己的孩子不喜欢读课外书,其实是我没有找到正确的引导的方法。首先家里要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父母更要和孩子一起读书,这一点和我校的亲子共读是一致的。让孩子读感兴趣的书,哪怕开始的时候和学习的书并没关,但是当孩子的兴趣培养起来后,他就会不知不觉中要求看更多方面的.书,这是名著和文学书籍就会走近孩子的视野中。从我儿子的身上我就明显的感受到了这一点,以前的儿子从来不读课外书,是一本校园文学书《淘气包马小跳》让他爱上了校园文学。那次我和他一起去书店买学习用品,儿子自己挑了一本《淘气包马小跳》。回到家后,我陪儿子一起看,儿子一看就上瘾了,连上厕所的时候都在看,看完后,又央求我给他买另一本。
看到儿子有主动读书的愿望,我没有吝啬钱,在网上给儿子买了全套的《淘气包马小跳》共20本。看到儿子捧着新爱的书读的时候,我真的感觉的由衷的高兴,当儿子读完这一套之后,又读了杨红樱的《笑猫日记》全套16册和《漂亮老师和坏小子》系列。现在每当我和儿子去吉林或者长春的时候,孩子最爱去的地方不是游乐园,而是书店。我们母子都喜欢在书海中漫步,畅游。如今,儿子读完的书已经有几十本了。这中间包括校园文学、四大名著、科普知识等等,只要是儿子买书的要求,我一律同意。现在我感觉到儿子写作文不在像以前那样“词穷”了。书读多了,他的想象力也丰富了。每天我家睡觉前都会看到我和儿子各持一本书在床头品读,虽然是个读个的,但孩子真的是爱上了阅读。
二、爱在自由里。孩子不是机器,教育不能揠苗助长,教育不仅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爱化做涓涓细流,时刻滋润孩子成长的心田,与孩子合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不要因为虚荣心而一味的在孩子成绩方面和别人攀比,在孩子小学六年的生涯中,用教育学的眼光看待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多一点耐心与爱心,让他把各方面基础都打扎实了,正如厚积而勃发。在给孩子学习时间的同时更应该给孩子玩的时间,有的时候,玩中也是一种学习。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相信是每个为人父母的最大的心声。
读完此书,收获还不仅仅是这些,我会把我学到的教育理念不单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也会用在我的学生身上,让我的学生们也在陪伴与自由中快乐成长。
心得五:
我有幸读了《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深受启发,真是受益匪浅。只感觉自己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读完此书,如沐春风,豁然开朗。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理论家,而且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曾被评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所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广泛而全面:从教育理念到治学理念,从治学原则到教学目的,从教学态度到教学方法,从教师修养到教育手段,形成一套他独创的、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思想源泉。
通过读《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我觉得在今后生活、教学工作中应该像孔子一样诚实守信、以身作则、像孔子一样约之以礼、重视自省、做到终身学习、不断进取。像孔子一样诲人不倦,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关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像孔子一样学思并重,因材施教。像孔子一样教学相长、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学到知识,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取其精华融于现代教育的实践中,这是保证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教师学生范爱农读后感悟【第三篇】
同理心一词源于希腊文empatheia(神人),原来是美学理论家用以形容理解他人主观经验的能力的。同理心最初源自身体上模仿他人的痛苦,从而引发相同的痛苦感受。它常常是以自觉为根本基础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同理心的内涵也日益丰富,它不仅仅指模仿他人的痛苦而引发相同的痛苦感受,还涵盖了人们对于各种情感的感同身受。它的意义更广,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一句话,具有同理心是促进整个社会走向和谐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之一。作为教育工作的主导者,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同理能力,并把学生同理心的培养作为一种责任,一种忠于本职的行为准则。如果教师缺乏同理心,就会脱离实际,不能很好的按教育规律办事。
那么,如何培养同理心?
首先,必须认识到,同理心不等同于同情心。同理心是一个人在融入社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与他人交往、相处、共事的`能力。具有较强同理心的人往往能自觉自愿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并对他人的情感感同身受,并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合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他们往往能运筹帷幄,全面谋事。同情心是一种情感体验,源自人的善良品质。表现为对他人的忧虑、痛苦或不幸所表现出来的恻隐怜悯之情,也许有时也能因为同情而伸出援助之手,但多数情况下只表现为一种稍纵即逝的心理状态。同情心的有无,只是停留在一定的道德范畴,谈不上能力,更谈不上是一种责任。一个人可以没有同情心,但决不能没有同理心。
其次,必须学会用心聆听自己的种种感受,搞清楚“自己杯子里的东西”,把自己调整到可以充分发掘自己感受并体味这些感受的良好状态。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富有爱心,要宽容,要善待每一个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善待他们的不足和缺点,多一些善意的鼓励,少一些严厉的责罚,用老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引导、帮助他们不断进步。这就要求作为教师必须具备平常的、入静的心态,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心态,才能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充分享受教学过程的种种健康的情感,与生同乐、同忧、同进步。现实生活中,常常听到某某教师对孩子的任课教师极其不满,同时也常常听到多数老师暗怨“老师的孩子不好教”。在此,我提出两个问题:你做自己孩子的任课教师,你是否满意?你做别人孩子的教师,别人是否满意?实实拷问并聆听你心灵的回音,如果以上两个问题的满意度你能保证百分之八十,那么,你一定是一个尽职尽责的教师了。作为教师,就要有“亲其亲,子其子”的工作态度,这里的“其”是指学生家长,也指教师本人,这样,才能把教师当做忠实的事业而不仅仅是赖以谋生的职业。没有这样的育人态度,心浮气躁,是享受不了教学过程的乐与忧的,当然也不会收听到自己心灵的音符的。
第三,必须学会倾听来自学生的心声,学会倾听之前,先“倒空自己的杯子”,把个人的荣辱得失放在一边,真心实意地理解、关心学生,做到“润物细无声”。只有这样,才能渐渐拉近你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才会与你谈心里话,你才能有机会倾听到学生的心声。要知道,没有一个学生会向一个自以为是的、板着面孔的老师吐露心声的。同时,也要倾听家长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意见反馈,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方案。一旦你自己的感受和情愫不再干扰你的倾听,你就可以冷静、公正地倾听并体味他人的感受,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并做出行动上的回应,赢得他人的认可和信赖。如果你无法静心收听来自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信息,你就不能充分了解到他人的感受,同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四,必须学会选择恰当的方式在适宜的场合表达出你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让学生及其家长走近你,了解你,进而理解你并愉快地接受你的建议和意见。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你的教育思想,你的思想光辉及人格魅力才会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学生感兴趣的、喜欢的老师就是更好的老师。如果不自己的思想封闭起来,只是照本宣科,为教书而教书,那么,你的想法感受和教育思想就不能与学生的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你就是一个孤独自闭的不成功的教育工作者,你就永远不会享受到与你的学生“碰杯”的乐趣的。老师与学生选择恰当的方式表达出各自的思想感受的过程其实就是同理双方“互换杯子”的过程。
第五,学会尊重学生的个性,走进学生的心里。尊重是建立在全面而详实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了解他们的家庭生存环境以及交往圈子的情况,了解他们的个性品质及精神风貌的基础上的,是教师富有爱心的集中体现。如果缺乏起码的尊重,师生就会缺乏信任,这样,师生之间的天然鸿沟是永远无法弥填的。只要互相尊重,同理双方就可以很容易沟通并增进理解,达到认识上的共识,从而使彼此都感受到“杯中的醇香”。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的同理心能够更好的服务学生,能够促进教育教学的和谐健康发展。同时,我们也必须要认识到,过度的同理心会给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时时处处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容易忽略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或者沾染上了别人一定的心理不适,会给同理双方带来某些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为此,我建议教师在培养自身同理心的同时,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保持自我界限感。一定记住分清师生的界限,尤其不要过度地跟对方的不良情绪产生共鸣。
2、把握分寸和尺度。同理的目的是为了双方更流畅地交流、沟通,因此要细心体察对方的理解接受程度,不能一厢情愿。
3、相信对方的实力。同理心表现为一种善举,但并不是一定要助人为乐,在别人不想要你涉及的事情上,不妨退一步,多一些正面的鼓励,要相信对方通过自身的努力,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的。
段贵轩。
教师学生范爱农读后感悟【第四篇】
读了《五柳先生传》后感悟到,陶渊明真的是一个心灵非常简单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素心人”。颜延之曾称许他,“弱不好弄,长实素心”,说他小时候不爱耍弄小聪明,长大了也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在陶渊明看来,人根本不要用那么复杂的心机去追名逐利、争先恐后。那不过是“尘网”,是“樊笼”,当“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的时候,你束缚了自己、压抑了自己,丧失了比生命、比爱情都要可贵的自由。
另外陶渊明的归隐并不是消极避世,《五柳先生传》自传,有“五柳先生者,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的句子。这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说明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除此之外对于文章的特点,钱钟书先生曾说:“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地者而破除之尔。”此文又有重复率极极高的一个字眼——“不”,除前面的“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之外还有“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恒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为什么?要知道这一点就需要知道孔夫子的一句话:“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渊明以“不”字作为此文的关键性字眼实际上是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他的“狷者”本色。在无力回天的乱世中,先生的“有所不为”也是难能可贵的,是一种人格的独立,是一种高洁的品格。陶渊明敢于向世风时俗说“不”,“不”字后面的社会背景、身世背景、现状情境、理想情境,都证明陶渊明是走着另路的血性汉子;“不”字后面,有着一股批判精神,有着一种诗意的栖居,有着与世俗一线分界的倔强。陶渊明看淡一切,他追求的恰恰就是这个“不”,这个“不”就是他的精神本质,有了这个“不”,就有了身心的自由,就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脱和飘逸。只有这样解读,才能走进一千多年前陶渊明的心灵深处。
教师学生范爱农读后感悟【第五篇】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愚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教师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老师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教的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不啻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学习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到底该怎样读书,武宏钧在他的《教师读书要有五心》一文中,给了我们很好的阐释。当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心为之所动。读书确实需要五心。首先要有向心,就是说读书人读书要有方向,有选择。所以我现在的目标肯定是读些教育方面的书,但其它书也得读,只是重点问题而已。希望通过读书,能促进教学。第二读书要专心。专心是读书的第一要务,朱熹认为读书要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实际上指的是专心。说到专心,我感觉到惭愧,因为读书常是进不了状态,三心二意,似学非学,看完就忘记。这两天读书的状态还不错,能有一点思考、一点领悟,但还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的水平。读了这篇文章,才深刻体会到,读书需要耐得住寂寞,淡泊名利,远离喧嚣尘世,静下心来,一心一意去读书,才能达到更高境界。第三读书要有疑心。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就是说读书最好是有疑问,因为有了疑问就会得到益处或是好处。世界上有许多发明创造来源于疑问。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俐略的伟大成就,就是从敢于提出疑问开始的。所以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有自己的独特的思索,多疑多思多想,才能加深理解,才能把书上的内容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第四读书要有恒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不断读书充电,是新时代教师职业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我们教师能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最重要的.标志,我们应该是一个读书人,一个职业的读书人。不过我真的怀疑自己能坚持多久来读书,我想做好读书计划可能是恒心的起点。第五读书要有慧心。一个人是否爱读书,体现出他是否愿意将自己的智慧发展到更高的水平。一个人只有热爱读书,他的经验才能得到充分拓宽、智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并且能够与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所同步。常读书和常思考,使我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要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每位老师都想做个成功的老师,做个受人爱戴的老师。可是许多老师感慨,好教师不易做,其实,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公正的,即便他们不说出来,但是他们也是心知肚明的。干哪一行也不容易,比起其他的行业,我们的付出所得的幸福感要多很多。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想做一个受人爱戴的教师状元也不难,只要做到五心就可以了。
教师学生范爱农读后感悟【第六篇】
做好自己的事,靠的是责任心,责任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著名励志演讲家梵纳斯在《小勇士》中说:“责任是你的生命中最珍贵、最有价值的部分。”
大连市公共汽车司机黄志全,行车途中心脏病突然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里,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做了三件事:把车缓缓的停在路边,并拉下手动刹车闸;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下车;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乘客和车的安全。做完了三件事,他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试想,如果他不那样做的后果会是怎样?他将他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还要重要,这就是责任心。
每个人都肩负责任:养育子女是为人父母者的责任,治病救人是医护人员的责任,保家卫国是人民子弟兵的责任……教师端的是良心碗,吃的是良心饭,干的是良心活,必须要有责任心。台湾散文家张晓风《今天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中写:“学校啊,当我把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又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儿,而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人呢?”教师肩上责任大于天。为了一个个学生的终生发展,为了千千万万家庭的重托,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我们必须用我们全部的身心扛起这份沉重而又神圣的责任。
我们清楚自己的责任,就要用心从教。“打铁先要自身硬,绣花先得手绵巧”。能力是履行责任的基础,有责任心我们就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其次:课堂是教育的主渠道,要用心上好每一堂课。这是教师职责的第一要务。要做教育的有心人,多参加培训,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积极实践探索并反思,精心营造高效课堂。要用心研究学生学情,灵活建构教材,优化课堂设计,优化课堂结构,优化课堂效果。让我们的每一堂课都呈现精彩。
要经常审视我们的责任心。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努力学习,提升自我;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爱岗敬业,完善自我。责任心是金,它使我们拥有了至高无上的灵魂;责任心是金,它使我们的生命闪闪发光;责任心是金,它使我们从教会精彩!
二、爱心。
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巴特尔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夸美纽斯也说:“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老师激发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方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语言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他们就很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对学生有满腔的爱心,这是所有成功教育者的共同经验。我们要敞开心扉,以爱心来拨动学生的心弦,用爱心去开启学生的心扉,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爱到学生的心里去。陶行知用四块糖就教育了用泥块砸同学的王友,我们更要用爱的艺术爱的方式爱的细节去爱学生,不是刻意而是发自心底的爱学生。给生关爱使之学会关爱,给生信任使之学会信任,给生尊重使之学会尊重,用真诚呼唤真诚,用爱心换回爱心。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关心的微笑,一次会心的交流,都是在用爱心架设心与心的桥梁,都是在用爱心进行心与心的交融。
读过《爱心项链》吗?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推销员克雷斯被困在冰天雪地的山区,不离开这里他就会被活活冻死。一个骑马的中年男子路过此地,用马将克雷斯和他的小车拉出雪地拉到一个小镇上。克雷斯要用钱对这个陌生人表示感谢,那人说:“我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尽力去帮助他。”这以后,克雷斯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还将中年男子的话同样告诉了他所帮助的每一个人。6年后的克雷斯被洪水围困在一个小岛上,一个少年帮助了他,并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永远难忘的话:“我不要求回报但……”
爱心是无价的,爱心是互动的,爱心是可以心心相传的。“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我们关爱学生,学生就会关爱我们,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如果说,每个学生都是一粒沙砾,那么是爱使沙砾变成珍珠;如果说,每个学生都是一颗珍珠,那么我们的爱心就是串起颗颗珍珠的金线,这世界上最无价的最珍贵的爱心项链还会回来,这就是师生之间的心心相传。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课堂,就是“心”与“心”的爱的和谐!
有人用这句话衡量教师的爱心: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想说:不爱学生的人,站不好讲台;不爱学生的人,当不好老师。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的精彩!
三、童心。
妈妈带着孩子去逛商场,这里人来人往很热闹。孩子却突然哭了起来。没人打扰也没摔倒,为什么哭了?妈妈蹲下身去,轻轻地问孩子怎么了。顺着孩子的手指的方向,她看到了很多大人的腿在穿梭—孩子小,个子矮,只看到一双双脚在移动,是挺可怕的。妈妈抱起来了孩子,孩子不哭了。
我们要像故事中那样蹲下来用“童心’看学生,准确地说“童心”就是“相似心。著名思维学家《相似论》的作者张光鉴教授说:“以学生为本就是老师要和学生相似。”老师和学生相似,就是蹲下来看学生,如果我们不真正蹲下来看学生,我们与学生的距离,就不仅是身高上的距离,还是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距离,更是一颗心与一颗心之间不能沟通的距离。只有“蹲”下来,用“童心”看待学生,并呵护童心,才会对学生的心理、思维和表达方式、学生的内心体验和行为方式,有深入的理解和体会,距离学生的“心”才最近,才能用童心看到学生眼中奇妙的世界,才能看懂学生心。“蹲”和“看”就是教育观和学生观的根本转变,真正“蹲”下来的人就是和学生等高的人,就是真正用学生观“看”学生的人,就是真正有童心的人,就是最能走进学生的心也最能赢得学生心的人。张教授说“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之间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的知识产生共鸣。”鲍尔吉.原野的《雪地贺卡》中的李小屹给雪人写贺卡,有了一颗童心你就会理解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天真的,“我”以雪人的身份回贺卡,有了一颗童心你就会感动于童心得到的呵护和关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用一颗童心和学生一起学雪地捕鸟,用一颗童心和学生一起理解课上描绣像……就会和学生心心相印,产生知识与心灵的'共鸣。
李镇西在《爱心与教育》中说:“童心和爱心是我的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我们和孩子有颗同样的童心,我们的心灵就会永远鲜活永远年轻,我们的事业就也有了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用学生的眼光看学生,你会发现,你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保持一颗“童心”,你会发现,用“童心”从教的别样精彩!
四、细心。
老子的“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就指出成就事业必须在细节上用心。
作为售票员的李素丽给乘客最细心的服务:她搀上扶下老幼病残孕;尽量让“上班族”上车;及时提醒外地乘客不上错车或坐过站;提醒中小学生车上维护公共秩序,车下注意交通安全;她习惯在车厢里穿行售票“辛苦我一个,方便众乘客。”……十多年来,她用自己日复一日的劳动给人们带来细致的关怀、周到的服务、真诚的笑脸、热情的话语,被誉为“盲人的眼睛、病人的护士、乘客的贴心人、老百姓的亲闺女。”李素丽用细心服务赢得了乘客的心,我们要想把教育这件大事做好,更必须将事做细,用细心去赢得学生的心。
细心靠的是对教学生活细节的处理。一位教育专家坦言:“细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准,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对每堂课细节的处理:一个教具的准备,一个小问题的设计,一句评价语的激励,这些细节都影响课堂的成败。如钱梦龙《愚公移山》“曲问”的构思和于漪“木兰裹足”的解释,都是发现和关注细节、捕捉和利用细节成就了课堂的精彩。没有精彩的教学细节的就没有精彩的课堂。
对每次作业布置的处理:科学实用的作业布置,灵活多变的作业形式,及时有效的反馈和矫正,富有人性化的批改语……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处理:帮学生弯腰拾起掉在课桌下的笔,小心拭去衣上灰尘,没吃饭时递上杯热牛奶……细化到:教学中提出问题后,你给学生留多少思考时间?学生考试成绩差时,你什么时候怎样跟他谈话?你注意试卷发下时学生的神态了吗?这些都可以是师生心灵交流的细节体现。只要你在细节上把握住孩子的心灵,就会拉近师生之间心灵的距离。真正细心的人会让学生的心和他的心紧紧贴在一起,没有人能够战胜。
你不妨看一看克拉克的《优秀是教出来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它涵盖了生活学习的各方面,有些细节如:用眼睛和他人沟通;上课时,从一种科目换到另一种科目,换学习用具等各种动作要迅速、安静;用正面、积极和欣赏的态度生活……简单易学行之有效。
用“细心”做好教育,就能提升教师人性的博大境界,就能拨动学生心弦的共鸣,就能潜移默化于学生的心灵。细心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细心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的教育,少一些细心,就少一些灿烂;多一些细心,就多一些精彩。
五、耐心。
有个关于耐心的故事:一个人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坐的车票,无论车上多挤,他总是耐心地一节节车厢找过去,每次他都不用走到最后就会找到空位。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人满为患。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了,也没有那一份寻找的耐心,只能在上车时最初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
教师不仅辛苦而且心苦。常此以往,就会变成故事中“没有耐心的乘客”,会疲倦地站到终点。面临外界物质诱惑,不满现状,又缺乏成就感;工作中的烦恼多于快乐,对教学失去热情;不准体罚心罚学生,管教学生困难;工作紧张、繁琐、压力大;燃尽或耗竭个人的心智、生理、情绪资源,最终产生职业倦怠感,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使自己和他人士气低落,厌教、厌世、转行者增多,最终影响教学质量及教育的长足发展。没有了爱心和耐心就会态度消极不负责任,不能冷静处理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情绪化严重,迁怒于学生或将不良情绪带入课堂或家庭……美国学者德沃肯慨叹:“且不论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体及学校组织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些教师的学生才是最终的牺牲者。”
教育是一个精神“特区”,选择了教育也就选择了高尚。我们既要有火一样的热情也要有充分的耐心。要坚韧不拔,用耐心在心灵深处寻找思想和行为的支点,奉献自己的心灵才智。把自己的艰辛与美好未来、民族希望联在一起,感受为师的幸福、事业的价值、工作的乐趣。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缓解压力,写随笔钓个鱼放松身心;多学习找方法,战胜困难,保持对工作的持久的热情,对学生的爱心耐心,耐心克服职业倦怠感;积极进取勇创佳绩,最终感受“桃李满天下”的师者成就感。
事业的根是苦的,花是香的,果是甜的。德国谚语说:“耐心是一株很苦的植物,但果实却十分甜美。”坚持下去你会品尝到耐心的果实最甜美。
六、事业心。
任何人做任何事情动力越大做事越易成功,事业心能为事业成功提供强大的动力源。一个人具有了强烈的事业心,就会理解自己的社会价值,就会热爱自己的职业,就会有一股强烈的责任心和内驱力,从而更热烈的奉献自己的心力,自觉地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创造性的进行工作。
只有初中文凭的钱梦龙魏书生不改事业的痴心,敬业爱岗,精于钻研,成为当今中国教育界的骄子。青岛港务局工人许振超也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吊车司机,他参加工作30年来,以“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精神,苦练技术,自学成才,成为桥吊专家。一年内就两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并模范地带出了“王啸飞燕”、“显新穿针”、“刘洋神绳”等大批影响力大的工作品牌。振超效率”使团队干劲十足,“振超精神”使团队士气高涨。他的团队先后六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正是事业心让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正是他的事业心影响并带动其他人,使整个团队同样优秀。
教师事业心强烈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兴衰,以及教育能否创新发展。我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不仅要把工作看作是事业,而且要当作自己生命的全部,用强烈的事业心去做好教育。用满足的幸福感,持久的热情、坚韧的毅力、丰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投入工作,战胜困难,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出色完成人民所赋予的重任。
凡事用心才能做好,责任心出态度、爱心出品质、童心出角度、细心出境界、耐心出毅力、事业心出成功,做个六“心”级的教师,把此六“心”都投入到教育中去,定会出精彩。
教师学生范爱农读后感悟【第七篇】
在闲暇之余读到了1篇《朝花夕拾》的文章,《范爱农》,从而有一些感受。
一开始的时候,鲁迅先生不太喜欢这个人。“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这句话运用了外貌、神态、动作的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爱农先生的样子,表达了鲁迅先生对他的不满。
当时因为范爱农先生的不屑,鲁迅先生是愤怒的,这个人面对自己的先生被杀,竟然如此冷酷,丝毫没有惋惜之情。“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罗——。”这两句话又看出了范爱农的不屑,也表达出了他对鲁迅的不满和不喜欢。
或许是因为这几句话让两个人开始争论起来。后来这件事情也被逐渐淡忘了。
过了许久,两个人又见面了,相比之前的不满,这一次倒是冰释前嫌。“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嘲笑和感到悲哀,或许是因为之前的那一件事情罢。“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这段的描写也看出鲁迅先生重新认识了这位爱农先生。从这里看出爱农先生在这些日子里一定有不容易的地方,然而是的,爱农先生不在留学回到故乡被人嘲笑,看不起。
他能把这些事告诉鲁迅先生一定是因为相信鲁迅先生,后来鲁迅先生问起他为何在东京同乡会针对他,他也大方的说出;“我一向就讨厌你的,——不但我,我们”我相信只有好友才能在回忆从前的时候把真实的想法说来吧。因为鲁迅先生的体谅和真实,因为爱农先生的信任和爽快,两个人成为了好友。
从不满到成为好友,从文章的高点到平缓,最后落到了低谷。
爱农先生最后落水去世,不管是因为对现实的不满还是真的失足,鲁迅先生还是失去了一个好友。在爱农先生去世前,鲁迅先生答应会帮他找份事情做。“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他时常这样说。爱农先生对鲁迅先生是新人的,也是期待的,他相信鲁迅先生,也把他当做好友。
不管当时的现实社会如何,我想,有一个朋友终究是不错的,即使有误会,时间也会消磨,最终总会看清双眼,冰释前嫌。但时间也是不等人的,所以珍惜朋友珍惜来之不易的友情。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教师学生范爱农读后感悟【第八篇】
我们要逐渐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教师这一职业更要加强自我理论及业务进修。教师从事的职业与其他职业有着本职的区别,区别在于: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正处于尚未成熟阶段,识别是非能力差,要求我们教师去引领。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这就决定了我们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教好学生、育好学生,如何教好?育好?如果一位教师不加强理论和业务进修,几十年如初般教育观念、教育策略、教育模式,我想这样的教师终究是教不好学生的,也育不好学生的。无论是老、中、青教师在搞好自己本职岗位工作的同时,必须学习并践行时代赋予的教育理念,将自己所学教育理念结合实践工作紧跟时代步伐,稳步推行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这样教育出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顺应时代。
我们要不断加强教育责任心。从事教师这职业必须要有很强的教育责任心,否则,误人子弟,毁人前程。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如果我们不负责地教学,毁掉的不是一个人的前程而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由此可见,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具有责任心是至关重要的。很多成功的教育专家从踏上讲台那一天起就真正表现出“名利任人忙,乾坤若吾静”的崇高治学态度,他们把教育当成了人生的追求,把教师这一职业当成了事业在做。所以,他们是成功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有教师把教师这一职业当成了工作来做,他们也是不错的。既然选择了“为人师表”又何必埋怨清贫与寂寞呢?所以,他们在教育教学中关爱学生,百教不厌,课余时间研究、探素教改教法,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事,学校、社会、家长都十分肯定这类教师,至少他们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光环。
我们还要充满教育爱心。爱心,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爱心,可以筑就人与人之间的情堡。有了爱,便有了依赖、信任、合作。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用爱心去教育感化学生纯净的心灵,这样会让学生对你产生敬畏之情。教师用爱心可以转化后进生的厌学情绪,引领导其走向成功之路;教师用爱心可以填补学生失落的情感空白,让其找回自信;教师用爱心可以获得学生个性中的信任,让其无拘无束地学习。师如父辈,做教师的一定要视学生为儿女,弟妹,这样才会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教育好每一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