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感言 >

《青春之歌》观后感

网友发表时间 2582220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民众们,组织起来!武装起来!中国人起来救中国啊……”无穷尽的滚滚人流,鲜明夺目的旗帜,嘶哑又悲壮的口号,继续沸腾在古老的故都街头和上空,雄健的步伐也继续在不停地前进,不停地前进……这是一群爱国青年于1935年12月9日迸发出的赤子呐喊。

《青春之歌》改编自著名作家杨沫创作的同名长篇小说,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从对待世俗的超然冷漠到投身革命的热血沸腾,从反对封建统治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并在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伟大革命之中的爱国事迹。林道静之所以能最终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革命人,与她悲惨的童年经历有关,与她善良倔强的性格有关,与她对未来生活的追求有关。

成长——在社会、情感中挣扎

林道静憎恨当时害死她生母的封建社会,为了反抗、为了向往的新生活而离家出走。她从家里叛逃,投奔表哥这一过程中,由原来的忍气吞声变成毅然决然追求自由的学生,这是第一次成长的经历。她以为她离开了原生家庭就能获得新生,现实再一次给了她沉重的打击,她试图跳海求死,不曾想演绎了一场“英雄救美”,并与救他的余永泽相爱。她由一名不问世事的学生变成了教学生爱国的老师,这是她的第二次成长。

我们所处的时代,虽然早已告别了反帝反封建,但我们仍然需要这种勇于追求的精神。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按部就班,得过且过,如何推动历史的巨轮前进?我们不怕挫折困难,怕的是缺少战胜困难的勇气。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作为民族未来的希望,我们更需要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激情,这样才能在祖国危难之时勇于担当!

坚持——在绝望中顽强斗争

“生活的海洋,只要你浮动,你挣扎,你肯咬紧牙关,那么总不会把你沉没。”这是林道静在几次战胜绝望后的人生感悟。为了与命运抗争,她愤然离家却举目无亲,投海未遂;刚刚点燃革命热情,却被叛徒出卖身陷囹圄,受尽折磨;成为党员后被派到北大做学生工作,却迟迟打不开局面,甚至遭受毒打,面对接踵而来的挫折与考验,她顽强的坚持着,反思自己的错误,努力成长进步。

曾国藩在家训中讲到,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老年经不得逆境。少年时太顺,中年时太闲,老年时就必然受困,人生也会留下无尽的遗憾。而挫折,就是留给青春最好的礼物。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面对生活上的压力、工作中的失意、竞争中的失败,我们要牢记那股顽强斗志,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平和,既要相信自己,又要反省自己,在屈折与考验中磨炼自己,砥砺前行。

信仰——在狱火中成长为坚定的革命战士

林道静再次被捕,狱中她承受着酷刑,在共产党员林红的激励下坚定了革命的意志。在狱中,林红对因受重刑而生病的林道静关怀备至,又如亲姐姐一般鼓励被无辜抓进监狱的小姑娘俞淑秀,共同的理想、事业、遭遇使她们很快成为亲姐妹似的朋友。她教育林道静,被捕不是生命的终点,真正的革命者要有长久斗争的意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当林道静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真正成长起来后,终于被吸收为中共党员,她和江华一起,和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一起,汇入到了革命和集体的洪流中。

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回顾历史,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革命事业,奉献了满腔的热血和年轻的生命,他们将自己的实际行动与国家的前途命运同频共振,推动着祖国向前发展。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翻涌心中热血,带着前人的精神和意志,奋发作为,不断攀登新的人生高度。

《青春之歌》那个年代已经过去,而属于我们的年代却仍在继续着。崭新的时代赋予我们全新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在感悟前先辈们伟大革命精神的同时,更多的是对自己当今的信仰和未来生活的深刻思考。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要传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精神,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砥砺意志品质,在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最终谱写出一支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1 258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