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求职文档 > 个人简历 >

摄影师简历 摄影师简历优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910455

【导言】此例“摄影师简历 摄影师简历优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摄影师简历【第一篇】

姓 名:

国籍: *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 湖南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摄影师:摄影师、影视制作

工作年限: 5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均可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3500--50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东省

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起止年月:2008-02 ~ 2009-02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摄影师,摄像师

工作描述: 静态广告图片,视频拍摄,后期剪辑,及全职网购首饰品拍摄兼职网购服装餐饮数码后期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韩资网络购物公司起止年月:2007-12 ~ 2008-02

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摄影师

工作描述: 网络拍摄

离职原因: 短期应职

公司名称: 广州灵感摄影策划机构起止年月:2007-09 ~ 2007-12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摄影师兼助理

工作描述: 跟随广州著名时尚摄影师-范华老师拍摄和协助拍摄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广州三德盈经贸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4-07 ~ 2007-02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设计摄影师

工作描述: 产品开发,产品拍摄,活动视频拍摄

离职原因: 离职

公司名称: **利进贸易公司 广州办事处起止年月:2001-07 ~ 2004-07

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产品开发,产品雕塑造型,产品拍摄

工作描述: 各种杂货、工艺礼品的原型雕塑、手板模型及样品制作,以及公司产品的。拍摄工作,

离职原因:合同期满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中艺影像学校

最高**: 高中 毕业日期: 2007-07-01

所学专业一: 摄影摄像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7-03 2007-08 **中艺影像学校摄影摄像全科班 摄影摄像,数码后期,影视后期 高级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一般

国语水*: 一般 粤语水*: 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美感好,悟性强,勤奋好学,有良好的**纪律性和强烈的团队意识,

热爱影视业,知识面相当广泛;

有较好的艺术表现力和良好的艺术节奏感及扎实的影视基础知识和寻求艺术的最佳表现渴求;

有熟练的Photoshop数码后期、primere 和AE的使用能力。

摄影师简历【第二篇】

姓名:

户口所在:广东省

国籍:中国

婚姻状况:未婚

民族:汉族

身高:171 cm

体重:61 kg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摄影师/摄像师:

工作年限:8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兼职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面议

希望工作地区:广东省,深圳,

工作经历

LETEX起止年月:20xx-07~20xx-03

公司性质:外商独资所属行业:贸易/进出口

担任职位:产品摄影师

工作描述:主要辅佐公司设计组,产品修改,包装设计等

离职原因:

志愿者经历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高桥中学

最高学历:高中获得学位:毕业日期:

专业:摄影师

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所学专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

语言能力

外语:其他较差粤语水平:良好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良好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成熟的的摄影基础,超强的吃苦耐力。

摄影师简历【第三篇】

姓名:

国籍:中国

目前所在地:广州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湖南身材:165cm60kg

婚姻状况:未婚年龄:31岁

培训认证: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工作年限:5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3500——5000希望工作地区:广东省

个人工作经历:

详细个人自传

个人联系方式

摄影师简历【第四篇】

每个人在小时候都有过美好的理想,并憧憬着它的实现,但真的长大成人了,你才会发现,你所从事的事业常常是自己不曾想过的。

1973年,我结束了5年的插队生活(那是使我一生受益的5年),赋闲在家一年,我开始对摄影发生了兴趣。1976年清明,天安门广场掀起的汹涌波涛,第一次使我省悟到了摄影的真正价值。从那时起,我就和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决心把它当做我毕生的事业。

我们这一代人,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国家的不幸,自身的坎坷,使我们学会了怎样面对现实。在生活中,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女性,要想在事业上有所追求、有所成就,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然而,生活的挑战并不可怕,可怕可悲的是屈从于世俗的

偏见,随波逐流地追随各式各样的时髦,而又不能醒悟。

从事专业摄影以来,我几乎走遍了神州大地。从冰封雪飘的塞外,到四季葱郁的海南;从“世界屋脊”的,到竹林掩映的傣族村寨;从辽阔无际的内蒙古草原,到充满了神奇色彩的丝绸之路;从多姿多彩的苗岭山乡,到长江、黄河之源……无论在哪里,我都深切地感到,美是无处不在的,它从四面八方向你涌来,启迪你的思想,开拓你的视野,陶冶你的情怀,促使你去不断地发现、感受和创造。

摄影创作是艰苦的。旅途中,一天赶几百里路,睡两、三个小时,吃一顿饭,是常有的事。但是,我喜欢这样的职业生活,从未因此而感到精神上的疲倦。最大的收获莫过于从感性到理性去领悟人生的慧义,最大的享受莫过于永无止境地创作。

我喜欢表现“人”这个永恒的主题。我希望在我的作品中,反映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人的喜怒哀乐、人的感情交流的诸多形象,能伴随着矛盾的冲突去突破命运的限制。即便是表现大自然,我想也可以从变幻无穷的自然景象中来体验“他物是自己的他物”,而从中领悟人生。正像自然景色既有阴霾蒙蒙、山雨欲来,又有风和日丽、阳光普照一样,人生不也是有失败亦有成功,有痛苦亦有欢乐吗?

我喜欢到边远的地方去,那里山川苍莽,天穹博大;那里生活着不同的民族,保留着古老的习俗;那里的一切都蕴含着一种浑厚、粗犷甚至是惊心动魄的美!那山山水水,那值得咏叹的人生,使我的心胸得以开阔,使我的心灵得到净化,使我情不自禁地要拿起相机,或

用简练的线条,或用单纯的色彩,或用大面积的空白来描绘我所看到的一切,来抒发我对这一切的认识和感受。在朴实、粗犷、浑厚之中寻找含蓄、抒情和细腻的表达,成为我多年来始终追求的艺术风格。我渴望着并努力着,把我所爱的、所寻找的、所追求的一切美好的形象,通过摄影艺术表现出来,献给人们。

罗小韵和中国人文地理摄影

中国摄影在近三十年来,有两项进步是会被未来的历史高度评价的,就是纪实摄影和人文地理摄影。这两种体裁的摄影具有十分类似的同质性。它们都建立在摄影最具本体特征的纪实性上,在功能上也都具有报道的性质。所不同的是,人文地理摄影更为偏重于报道发现,纪实摄影则更倾向于情感表达。它们的对象都是社会历史中的人群和生活,在样貌上也相当交叉。

人文地理摄影在西方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传统,几乎和摄影术的出现同步。西方的探险家和传教士最早使用摄影的方式来记录它们对世界的认识,将“东方”的景象“真实”地介绍给相对发达的西方。它们的摄影为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的殖民主义者提供了目标和方向,也极大地助长了以资本扩张为动力的殖民运动;为世界现代历史中发生的各种文化冲突、政治经济冲突提供了影像指认的作用。中国抗日战争前夕,日本就曾在战争爆发之前两年,派出了大量间谍潜入中国,以商人、学者和旅行者的身份拍摄类似的照片,为日本的战争决策机关提供中国社会民情和地理特征情报,让后来的侵略战争有效率地进行。这是人文地理报道摄影的负面作用。随着文明的进步,今天的人文地理报道摄影,也越来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世界国家之间、种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尊重的作用。

任何发达的国家都在自己的现代性建设上重视人文地理报道摄影,除了人文地理报道摄影的具体实用性外,它同时还是民族国家内民众对自己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要手段。人文地理报道摄影以影像的方式,为受众勾勒了自己生存空间的环境意识,指认了作为国家族群的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

罗小韵是当代中国人文地理报道摄影的重要人物之一,是新中国新一代的人文地理报道摄影师。她于1978年进入中国新闻社的摄影部。中国新闻社是中国进行对外宣传报道的部门,其摄影部的工作内容也是以人文地理为重。罗小韵加盟这个部门后,立刻与其他同行开始了多年的人文地理报道摄影工作。1978年,她接受中国林业部的委托,前往九寨沟卧龙熊猫保护区采访并进行大规模的报道,对后来九寨沟于1984年成立保护区并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起了很重要的作用。1985年中新社和美国马可・波罗基金会合作,沿着马可・波罗的足迹在中国采访,罗小韵则为整条线路采访的策划人。这条路线经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北京,跨越六个省市区,历时两个半月,寻访100个采访点,拍摄了几万张图片。她这组西部少数民族人物摄影,就是这些年在这些地方拍摄的。

中国的人文地理报道摄影对于世界这个摄影门类的历史而言,是相对滞后的。在摄影术传入中国多半个世纪以后,才出现中国自己的人文地理报道摄影师。像孙明经先生和庄学本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都进行过较大规模的西部中国的摄影考察实践。他们拍摄的影像,至今是我们研究历史和人类学、社会学的宝贵资料。作为新一代的人文地理摄影师,罗小韵和同行们为新时期的国家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他们的人文地理报道摄影,不但填补了历史长期的缺憾,也改写了原来主要由西方摄影师向世界报道中国的历史。虽然多数西方摄影师是以友好的态度进行这项工作的,但文化背景的差异,难免使其个别报道带有猎奇和偏颇的倾向,容易造成文化上的误读。中国新一代人文地理报道摄影的出现,和一批披露该类题材的中文传播媒介涌现,有效地调整了历史的失衡。中国的文化传播,在罗小韵他们这些摄影师和传媒的努力下,开始走向世界,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声音和力量。

罗小韵简历

1953年,生于北京;

1974年,开始自学摄影;

1976年,拍摄“四五运动”“力挽狂澜”,获“四五摄影”一等奖;

1978年,《人民的悼念》编辑组成员之一;

1979年,“四月影会”发起人之一,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并担任理事;

1979年―1989年,中国新闻社摄影记者;

1984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罗小韵个人摄影展”;

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摄影专业;

1987年,出版《中国青年摄影家――罗小韵》作品集;

1987年―2005年,台湾驻京特约编辑, 签约摄影师。有几百篇人文地理专题报道在中国大陆及海外刊登, 并主编过上百本人文地理画册;

1988年,在台北举办“大陆杰出女摄影家――罗小韵边疆之旅”摄影展,出版《中国摄影家罗小韵作品集》《边疆之旅》;

1990年,在美国纽约举办“中国人”摄影展;

1992年,获美国纽约大学摄影硕士学位,在美国纽约举办“人生”摄影展,出版《大西北纪行》;

1994年,出版《我看美国》;

1998年,出版《罗小韵的天地有情》;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5 291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