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市2024年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云海发表时间 3716932

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总结了法院在维护司法公正、提升服务效率、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成就与挑战。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目录

1.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

2.高平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14

3.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2

4.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35

5.莱州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44

6.乐清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54

7.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65

8.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77

9.七台河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89

10.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93

11.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105

12.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120

13.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135

14.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146

15.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161

16.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173

17.仪征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188

18.义乌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0

19.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10

20.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23

21.诸暨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50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过去五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重大成就,首都北京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的五年,是全市法院始终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和最高人民法院正确指导下,全市法院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坚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勇立潮头、争创一流,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以首善标准奋力推动全市法院工作取得新的重要发展。

一、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首都安全稳定,有力推进平安北京建设

依法严惩各类严重刑事犯罪,有力促进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达到历史新高。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保持对严重暴力犯罪的高压态势,依法审结杀人、抢劫、重伤害等案件12259件。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扫黑除恶的重大决策部署,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审结涉黑恶案件213件1034人,"保护伞"案件29件30人,追缴"黑财"亿元,发送司法建议220篇,做到"一案一建议",有力推动从源头上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坚决贯彻党中央反腐败斗争决策部署,完善刑事诉讼与监察程序衔接机制,依法审结贪污、贿赂等案件850件971人。五年审结各类刑事案件104120件,有力保障各项重大活动安全稳定,助力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到99%以上,创历史最好水平。

主动应对社会治安形势新变化,刑事审判打击、预防、保护功能的发挥更加精准有效。针对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多发态势,依法加大打击力度,大力开展追赃减损工作,审结此类案件4865件,为435万名投资人和受害者挽回经济损失431亿元。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养老诈骗问题,深入开展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审结此类案件65件514人,为5900余名老人追回养老钱3200余万元。针对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新情况新问题,依法审结危害食品药品安全案件2235件、高空抛物案件58件、危险驾驶案件20958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260件,全面保障群众"舌尖上""头顶上""道路上""网络上"的安全。

坚持罪刑法定、证据裁判等原则和制度,刑事审判理念不断深化。深入开展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推进庭审实质化,落实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全面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对16名公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认真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702件798人,对145名未成年被告人适用非监禁刑,开展回访帮教2000余次,其中40余人考上大专院校。

二、坚持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首都发展大局,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

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激励自主创新、保护公平竞争的职能作用,知识产权审判取得新的跨越式发展。五年审结知识产权案件357927件,我市知识产权案件类型最全、新类型案件最多、案件总量居全国前列。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强化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力促进"硬核"科技创新发展。围绕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依法审结涉数字经济案件23608件,年均增长%,全国首例智能产品语音指令案等一批新类型案件的依法审判,在经济科技发展新领域及时确立了行为规范和竞争规则,有效促进和规范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健康发展。破解知识产权维权"周期长、举证难、赔偿低"难题取得新成效,专利案件审判效率居全球前列,技术类案件平均判赔数额从52万元上升到286万元,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怀柔科学城等7个园区新设了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在3个国家实验室建立了法官工作站,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更加精准有力。

充分发挥商事审判保障产权、稳定预期的职能作用,优化营商法治环境取得突破性进展。围绕我市"两区"建设,制定23项服务保障措施,成立北京国际商事法庭,建设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上线全国首个金融案件多元解纷一体化平台,被商务部评选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最佳实践案例",五年审结各类商事纠纷726812件,加大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50个服务发展案例入选全国典型案例。为降低商事主体纠纷解决成本,实施全流程网上办案等35项改革举措,五年来商事案件平均审理期限缩短%,首次执行案件用时压缩%,鉴定评估用时压缩%,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中北京法院司法程序质量指数居全球第一。为完善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设立北京破产法庭,集中管辖破产案件,五年来通过破产重整救活企业46家,引入投资1500多亿元,化解债务5500多亿元,为9万余名职工稳住就业。

充分发挥民事审判化解矛盾、维护权益的职能作用,民生司法保障取得扎实成效。正确实施民法典,依法审结涉及教育、医疗、住房、社保、就业、婚姻家庭等民事案件386742件,审结涉农业农村案件19856件,对追索赡养费、医疗费等案件设立绿色通道,统一城乡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历史性消除城乡居民赔偿差异。依法妥善审理涉军案件,有力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和国防利益。面对疫情影响,迅速制定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引导当事人互谅互让、共渡难关,审结因疫情产生的房屋租赁、劳动争议等民事案件7888件,70%以上通过调解和解妥善解决。

充分发挥行政审判监督支持依法行政的职能作用,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取得新业绩。制定关于为"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等文件,对我市重点工作、重点工程,提前向各级党委政府提出法律建议,深入群众开展矛盾化解,实现重点项目涉诉比例维持在潜在纠纷10%以下,进入诉讼的纠纷30%以上通过调解和解方式解决。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五年审结行政案件118346件,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155份,发送司法建议742份,实现16区政府负责人出庭应诉全覆盖,有力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三、坚持司法为民,维护司法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全面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不断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五年来执行联动机制不断完善,实现对被执行人存款、房产、车辆等16类信息的在线查询和控制,基本实现主要财产形式"一网打尽",深刻改变传统执行模式。执行力度不断加大,公布失信被执行人266044次,限制出行487万余人次,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科技助推效用进一步显现,全面推行网络司法拍卖,成交金额1284亿元,成交率、溢价率显著增长,为当事人节约佣金亿元,北京法院网络拍卖率居全国法院前列,有力破解财产变现难题,实现执行方式重大变革。五年执结案件1221164件,执行到位金额5119亿元,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结案率达到%,比五年前提高个百分点。

全面强化审判监督,以攻坚克难精神解决群众反映的审判中急难愁盼问题。为强化民商事案件监督,研究制定《关于强化民商事案件审判内部监督的实施意见》等11个审判监督制度文件,开展民商事案件专项评查,全面开展违规延长、扣除审限问题专项清查,实现违规延长、扣除审限案件清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达到%,生效裁判服判息诉率达到%。全面推行随机分案,实现"应随机尽随机"。深入开展执行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集中清理超期未发案款,执行案款发还率上升至全国前列。

全面建立便民利民诉讼机制,努力让每一名群众都能享有优质高效的诉讼服务。建立"接诉即答""接单即办"机制,发挥12368联系法官主渠道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当事人找不到法官的问题,2022年12368热线人工接听量达到120余万件,实现联系法官到位率100%、反映事项回复率100%。建设"北京云法庭",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诉讼服务,推动互联网审判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夜间法庭机制,夜间开庭3100余次,有效缓解大型社区上班族职住分离产生的诉讼难问题。建立精准普法机制,"京法巡回讲堂""京小槌普法"走进地铁公交商圈,北京高院"京法网事"连续四年获评中央政法委"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法院。在全市政法系统社会测评中,北京法院总体满意度评分五年间从分逐年提升到分,4家法院被最高法院评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

四、坚持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北京金融法院和北京互联网法院,将党中央设立两个法院的目标落地落实。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迅速落实金融法院和互联网法院筹建任务。加强金融审判体制机制创新,建设国家级金融法治协同平台,金融法院成立以来审结金融案件10714件,有力服务国家金融战略实施和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设。北京互联网法院打造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互联网司法平台,建立全国首个"天平链"电子证据平台,成立以来审结互联网案件164370件,有力促进网络强国战略实施和网络空间治理。

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实现审判权力运行机制重大变革。坚持"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制定各类审判人员权责清单,转变层层审批的管理模式,院庭长承办案件占结案总数的%,比五年前提高个百分点。为确保"放权不放任、用权受监督",制定完善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法官会议工作规则,建立类案检索、参阅案例等制度,选编典型案例1300余个,促进法律正确统一适用。持续深化司法公开"四大平台"建设,应公开裁判文书上网率达%。

建立"多元调解+速裁"和诉源治理新机制,推动纠纷解决模式系统性重塑。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多元调解+速裁",实现60%以上的一审民商事案件在诉讼前端得到快速解决。建立"一号响应"诉源治理机制,2022年响应基层组织诉源治理司法需求2701个,实现街道乡镇全覆盖,促进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经过努力,2022年新收案件比上年下降%。认真开展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法院审级职能定位等改革试点,持续开展司法改革微创新,入选最高法院司法改革典型案例数量居全国首位。

五、坚持加强过硬队伍建设,持续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首都法院铁军

始终将旗帜鲜明讲政治放在首位,政治建设更加坚强有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建立党组会前集体学习和基层党组织政治理论固定学习日制度。制定北京法院基层党建和党小组建设"两项制度",实现党小组在内设机构、办案团队全覆盖,打造优秀党建创新品牌100个,7个入选全国法院党建创新案例,入选数量居全国法院首位。

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队伍素质能力持续提升。突出政治标准,制定政治素质考察办法,建立政治素质档案。突出实绩导向,构建全面从严治党和审判执行"双一百"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强化考核结果刚性运用。突出专业化建设,打造北京法院审判业务、审判研究、改革创新、人才聚集"四大高地",举办各类培训班516期,在10家法院创建特色人才高地,评选审判业务专家137人、司法实务研究专家35人,在最高法院优秀裁判文书、学术论文、案例分析等评比中,北京法院保持全国领先。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历经革命性锻造的审判队伍更加昂扬奋发。建立全市法院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听取中基层法院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报告等制度,每年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任务清单,确保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面落实市委巡视整改任务,持续巩固教育整顿和整改成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五年来制定修订强化监督管理、防控廉政风险的制度文件175项,常态化开展审务督察、司法巡查、警示教育,坚决支持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五年查处违法违纪干警179人。五年来,全市法院审结案件4445006件,法官人均结案连年居全国首位,205个集体、395名个人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涌现出刘黎、赵鑫、王志勇等一批全国先进典型。

五年来,全市法院认真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入贯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每年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办理代表建议154件。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办理委员提案122件。加强与代表委员的联络沟通,举办线上线下代表委员联络活动1659场,邀请代表委员视察法院5368人次。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意见,自觉接受检察机关监督。认真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邀请陪审员参审案件43万余件。

五年来法院工作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市委坚强领导、人大有力监督和政府、政协、监委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度关心支持法院工作,有力推动了法院工作发展进步。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向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监委和社会各界,向各位代表、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全市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诉源治理成效需要进一步提升,审判质量效率有待继续提高,高素质专业化审判人才的培养与首都高质量发展需求相比还存在差距,法院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此,全市法院将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坚决改进和解决。

今后五年工作思路和2023年重点任务

今后五年全市法院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政法工作会议、全国法院工作会议、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委全会精神,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奋力推进首都法院工作现代化,为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有力司法保障。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兴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认真贯彻政法工作条例,更加自觉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法院工作各领域各环节。

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法院工作的新要求,更好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围绕维护政治安全和首都社会稳定,依法严惩各类严重犯罪,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围绕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落实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维护合同效力,弘扬契约精神,依法妥善化解劳动纠纷,维护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围绕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完善涉外案件集中管辖,持续提升涉外案件审判专业化水平。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依法妥善审理涉"疏整促"、副中心建设、中轴线申遗保护等案件。依法加强涉军案件审判工作。围绕增进民生福祉,认真落实"接诉即答""接单即办",依法妥善审理涉及医疗、就业、教育等民生案件,进一步加强诉源治理,推进精准普法,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

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认真探索和总结审级职能定位改革北京经验,进一步加强审判监督,提高审判效率。深化知识产权法院、金融法院、互联网法院改革,加强国际商事法庭、破产法庭建设,发挥改革创新的排头兵作用。

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打造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判队伍。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完善落实基层党建"两项制度",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深化"四大高地"建设,推动各审判领域人才梯次化培养、集群化发展。持续巩固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各位代表,全市法院将在市委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和最高法院指导下,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决议,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北京篇章作出全市法院新的更大贡献。

高平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2年主要工作

2022年,市人民法院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和上级法院的正确指导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发展。2022年,我院受理案件6755件,审执结6651件,结案率%,审判、执行、诉讼服务质效综合指标位居全省第三;持续优化为民便民举措,被最高人民法院命名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

一、强化党建引领,坚决把牢法院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始终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中坚守司法之魂。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将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议题"。2022年我院组织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16次,不断提升干警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认真做好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工作,确保党中央、省委、晋城市委、高平市委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贯彻执行。2022年我院被高平市委确定为"党建规范化建设示范点"。

二、精准服务大局,着力促进更高水平平安高平建设

惩治犯罪守护平安。依法审结刑事案件419件,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黑财清底"执行到位亿元。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全力守护老年人"钱袋子"。重拳打击"黄赌毒",依法严惩故意伤害、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打击盗窃、诈骗、敲诈勒索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增强了人民群众安全感。严惩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4件,持续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成果。

化解纠纷护航发展。用心用情审理民事纠纷,审结民事案件3435件,有效化解群众忧心事、烦心事。审结婚姻家庭、物权、侵权类民事纠纷案件1011件,促进社会和谐。妥善处理买卖、租赁、借贷等合同纠纷及公司类案件2240件,解纠纷促发展。落实司法援助措施,依法依规为经济困难当事人办理司法救助2件,彰显司法人文关怀。

执行攻坚巩固成效。全年执行受理案件2692件,执行到位亿元。发挥信用联合惩戒机制作用,将317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723名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对26名被执行人发布悬赏公告,强化执行威慑力。定期开展"三晋执行利剑"专项执行行动。2022年执行服务中心共接受法律咨询3288人、执行信息查询2355次,案款缴退2531笔亿元,深入推进阳光执行。

助力法治政府建设。审结行政诉讼、非诉行政审查案件105件。首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开发布《2017年-2021年行政审判白皮书》,充分发挥行政审判在规范行政行为、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深化"府院联动"机制,切实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让老百姓"告官能见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又出声"成为常态。

三、践行为民宗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深化诉讼服务转型升级。全年网上立案1173件,线上开庭234件,远程调解937件,网上保全66件,网上鉴定77件,电子送达6484次,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2022年我院被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山西法院'一站式'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龙欣社区和科兴集团成立"法治共建点",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前移下沉。创新构建家事审判高平特色"三站三调"婚调模式,成功化解婚姻家庭纠纷240起,经验做法荣登中国妇女报和学习强国APP。法治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进校园20余次,深化群众法治观念。

倾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成立法治化营商环境创建基地,为高平智创城66家企业、创业团队"把脉问诊"。为企业开通立审执"绿色通道",完善涉企纠纷诉调对接机制,深化职工维权联动模式,构建劳动争议企业调解、裁前调解、诉前调解"三重"工作体系。

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提升司法质效与公信力

深化审判监督管理。强化院、庭长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实行院庭长对"四类案件"的监督管理。常态化评查案件4957件,重点评查案件37件,发出督办卡提醒6次,常规评查档案3856份,全年共发布《审判管理情况通报》12期,促进案件质效提升。

深化诉讼制度改革。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392件441名认罪认罚的被告人依法从宽处理。推动案件繁简分流,实现类案专审、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成立速裁团队,民事案件速裁结案702件,平均审理周期天,全力跑出办案加速度。

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加大科技信息化和基层基础建设投入,为四个基层法庭和机关科技法庭新增"云开庭"设备8台,"云开庭"234次,互联网公开裁判文书2140份,庭审直播案件958件,观看量达35万余人次,让司法公正看得见、能评价、受监督。

五、加强队伍建设,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法院队伍

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建设。切实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两个确立"主题教育的核心内容贯穿全过程,以中心组理论学习、"三会一课"、每周五"党建+业务"学习会为基本载体,组织全体干警细学深研。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法院干警政治立场坚定,始终听党话、跟党走。

守正创新加强组织建设。2022年9月,我院机关党委、机关纪委成立,党支部数量扩大到8个,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创新构建"三亮三融合两促进"党建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建引领发展、党建融入发展的良好局面。强化党建审判"一肩挑",将支部建在庭上,将党小组设立在办案团队上,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和党的工作在法院全面覆盖。

多措并举加强队伍素能建设。2022年5个集体、32人次受到国家、省、市级表彰。组织200余人次参加省市各类业务培训,定期开展青年干警大讨论、道德讲堂、法官讲坛等活动。常态化开展庭审测评、书记员比武、裁判文书比武。大力推进司法调研,2篇论文和1篇案例获评3项国家级荣誉。构建"三位一体"文化体系文创项目,被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法院文化特色项目"。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开展"清廉机关"创建活动,被高平市委确定为"山西省清廉机关建设示范创建试点单位"。常态化开展"以案说法、以案说纪、以案说理"警示教育,深入开展司法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活动。全年发出督察通报5期,通报问题12个,筑牢廉洁公正司法底线。

自觉主动接受监督。牢记司法权力来自于人民,依法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完善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机制,真诚听取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纪检监察监督,邀请纪检组成员参加和列席院党组会、审委会。依法接受检察机关诉讼监督,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委会9次。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微信公众号发稿326篇,落实庭审直播、文书上网、人民陪审员制度,81名人民陪审员参与陪审案件514件1030人次。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市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市人大的有力监督,离不开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也与各位代表长期以来的关心、支持、理解和帮助密不可分。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法院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工作还存在着差距和不足,一是司法理念、司法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二是执行难、涉诉信访案件化解难等问题与群众要求仍有差距;三是审判执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仍需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也恳请各位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继续给予关心、支持和帮助!

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法院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高平法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全力为我市实施"1235"战略,扭住"两件大事",做好"4篇文章",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自觉践行初心使命。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把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法院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委、晋城市委、高平市委、上级法院对法院工作的部署要求,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坚决把牢法院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二是服务保障大局,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惩治刑事犯罪,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防范化解矛盾风险隐患,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努力为高平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树牢为民宗旨,让司法更贴近群众。聚焦坚持人民至上,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守护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推进审判专业化、集约化、人性化。完善繁简分流、速裁、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等,让诉讼更加方便快捷,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四是深化司法改革,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不断拓展司法公开范围,深入推进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和执行信息公开,加强裁判文书释法说理,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完善网上立案、办案、执行和网上办公,让司法插上科技翅膀。

五是从严治党管院,锻造过硬法院队伍。时刻牢记"两个永远在路上",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持续转变司法作风,持续整治顽瘴痼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推进清廉机关创建活动,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司法腐败,确保公正廉洁司法。

各位代表,新时代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2023年,市人民法院将更加坚定自觉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认真贯彻执行本次大会决议,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22年主要工作

2022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市政府大力支持、市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以标准管理为重点,常态运行"六个实质化"[1]工作体系,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53036件,办结案件52324件,结案率%;其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各类案件4328件,办结案件4254件,结案率%。

一、锚定中心大局,深谋发展之策,在国家战略前沿彰显司法担当

法治护航"同城融圈"。常态推进渝广法院司法协作,实质化运行执法办案同城化机制,开展联动解纷、协助执行等1823次,办理涉渝企业案件116件。与合川区人民法院、渝北区人民法院等共建"川渝边界调解室"7个,进一步顺畅协作送达、合力解纷等通道,共同服务两地融合发展。协同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与重庆法院联合发布招商引资、金融安全、市场监管等方面的司法建议10件、典型案例20件。实质化运行川渝高竹新区人民法庭,设立行政审判巡回审判点,建成跨省域"云上共享法庭",打造"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劳动争议调处中心",努力答好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司法答卷。

法治推动"优镇兴乡"。聚焦"两项改革"[2]后半篇文章和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精准优化人民法庭布局,迁建人民法庭6个,枣山、街子、石垭人民法庭高标准建成并投入使用。聚焦安全稳定发展,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提前介入、前置化解涉征地拆迁、合作社经营等纠纷248起。聚焦"一片区一主业一特色"发展格局,打造花桥服务"三农"示范法庭、烈面"嘉陵江生态环境保护"示范法庭、丰禾服务"优镇兴乡"示范法庭等专业化人民法庭26个,助力建成"省级百强中心镇"3个。聚焦农村经济发展,妥善审理涉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等案件395件,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法治保障"品质主导"。常态推进服务大局实质化,深化"司法数据看广安"工作,针对岳池县输变电产业、华蓥市建筑业发展等发出司法分析报告11份,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司法智慧,助力建设经济高能级的品质广安。坚持亮山亮水亮文化,妥善审理涉城市建设、公园建设等案件,裁定准予强制搬迁、拆除违法建筑等非诉行政执行案件118件,助力建设城市高格调的品质广安。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布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白皮书,联合检察机关在全市建成"水墨桃源""浔栖江南"等生态修复司法实践基地6个,放流鱼苗100万余尾,复植树苗1600余株,助力建设生态高颜值的品质广安。

法治助力"产业支撑"。推进知识产权案件跨区域集中管辖改革,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97件,服务保障创新发展。发布破产审判白皮书,建立预重整案件工作机制,高效审理四川圣锦公司预重整案等破产案件56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挽救企业、挽救品牌原则,妥善审理华蓥山酒业破产案等案件,服务本土特色产业发展。在华蓥山景区、武胜现代农业旅游区等设立巡回审判点5个,妥善化解涉文旅纠纷162件,开展普法进景区活动38次,服务保障文旅产业发展。

二、守定平安广安,善施治理之措,在市域社会治理中彰显司法实绩

全力维护安全稳定。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更高水平平安广安建设,审结刑事案件1679件。常态推进扫黑除恶,审结杀人、抢劫等严重破坏治安犯罪案件326件。严惩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犯罪,审结案件85件。从严从重打击毒品犯罪,审结案件70件,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28人。重拳惩治电信网络犯罪,审结案件27件,挽回人民群众财产损失900万余元。依法惩治腐败,审结职务犯罪案件38件。

全力防范化解风险。建立金融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审结金融借款、民间借贷、融资租赁等案件6137件,开展涉金融不良资产案件专项清理,执行到位金额亿元,促进实体经济与金融服务良性循环。妥善审结开发商逾期交房、延迟办证等违约责任纠纷案件2894件,有效化解涉稳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深化工程建设领域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衔接联动机制,向行政机关移送建筑商违法案件6件,促进建设工程行业健康发展。开展"干警联百企"活动,深入110家企业帮助开展"法治体检",为企业在合同订立、企业治理、劳务用工等方面提出法律风险防范建议。

全力助推依法行政。深化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审结行政案件914件,改革工作入选首届"四川法院改革优秀案例"。建立"两共建两共推"[3]机制,发布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与行政机关开展依法行政研讨等21次,推动依法行政水平与司法公正公信实现"双提升",行政机关出庭应诉率同比提高个百分点、败诉率同比下降个百分点。与小平干部学院开展院校合作,在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前锋区人民法院设立依法行政实践基地,市委党校主体班300余名学员到法院现场观摩庭审。

全力深化基层治理。常态推进诉源治理实质化,深化"三联三促"[4]机制,开展"法庭联镇"活动148次、"法官联村"活动832次、"支部联庭"活动103次,诉前化解纠纷17179起,向相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68件,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工作经验受到省委政法委推介。推进物业纠纷源头治理,发布物业纠纷案件司法审查报告,通过"示范判决"、诉前调解等方式化解物业纠纷2775起,以法治方式规范物业行业。开展"法院+工会"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试点,打造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7个,化解劳动争议356起,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笃定人民立场,长怀为民之心,在增进民生福祉中彰显司法温诚

提升诉讼活动便利度。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工作,成效受到最高人民法院专题推介。常态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实质化,高标准建成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打造24小时自助法院2个,推出"微服务零等待""全在线零跑路""律师快速通检"等服务,全市法院网上立案12112件、跨域立案522件,远程开庭、在线调解案件723件。在全市法院设立适老诉讼服务和弱势群体维权"绿色通道"7个,武胜县人民法院为老年当事人发出加大号字体"关怀版"判决书,诉讼服务更加贴心。在全市设立社区法官工作室30个、巡回审判点257个,开展巡回审判285次,群众打官司更加便利。

提升民生保障感知度。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刘占州等人以"免费抽奖"为名诈骗案入选全省法院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典型案例,工作做法受到《人民法院报》推介。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联合检察、妇联等部门打造"青榄"等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3个,推动家庭教育工作法治化。依法妥善处理教育、医疗、消费等民生案件,审结案件3759件,胡某与某汽车销售公司产品责任纠纷案入选全省法院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坚持开展"司法大拜年"活动,强化民生案件执行,追回农民工工资、交通事故赔偿款等万元。依法加大诉讼费缓减免和司法救助力度,缓减免诉讼费627万余元,发放司法救助金146万余元。

提升执行工作满意度。常态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实质化,深化执行管理集成改革[5],执结各类案件13370件,执行到位金额亿元,工作经验在全省法院推广。深化执行一体化立案,当事人可在全市范围内就近选择法院、人民法庭进行执行立案,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深化执行一体化查控,实现执行事务中心一站式办理车辆、公积金、税务、网签合同等查控业务,高效率查控被执行人车辆3255辆、房产万套,最快4小时执行到位。深化执行一体化管理,执行到位率同比提高个百分点,执行完毕时间缩短天。深化失信惩戒,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4704人次,拘传拘留1316人次,宣判19起拒执犯罪案件,执行威慑力进一步彰显。

提升法治教育参与度。发挥司法裁判的价值导向作用,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细心开展判后答疑7388件次。蒋小军等35人组织驾考中心考试作弊,被判处三年至八个月不等有期徒刑等刑罚,维护公平公正的国家考试制度,受到中央电视台报道。打造"与法同行·护航成长""蓥春花"等法治宣传教育品牌,全市法院234名员额法官全覆盖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邀请全市法学专业准大学生代表参加法院开放日系列活动,常态开展"模拟法庭"、法治讲座等法治宣传活动216次。

大力推进清廉法院建设。全面贯彻市委深化"四责协同"落实"五张责任清单"工作机制,编制"一图一表"权责清单,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出台"两个责任"贯通联动若干规定和联合督查工作办法,更加有效统筹起内外监督力量。开展司法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建立执行干警电话数字化监督反馈机制,解决群众反映执行法官"联系难"问题。坚持抓早抓小,严肃执纪问责,运用"第一种形态"问责35人次,相关工作得到省纪委监委肯定。坚持严管厚爱,成立干警依法履职保护工作办公室,为干警依法履职提供坚强保障。

过去一年,我们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检察以及社会各界监督,高质量完成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主动加强与代表、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及无党派人士的沟通联系,每季度刊发《代表委员联络专刊》,多次邀请代表委员旁听庭审、见证执行,实地走访、电话征询代表委员意见建议300余人次,按期办结代表委员建 议、提案8件,并对照改进工作。全年办理检察建议77件,召开全市首次法检联席会议,共同维护公平正义。认真听取当事人反映的案件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畅通民意沟通渠道。

各位代表,市人民法院这一年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社会各界,特别是各位代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 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法院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法院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司法理念有待进一步提 升,个别干警机械司法、就案办案的问题依然存在;二是能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有些法官做群众工作能力有待提升;三是监督管理仍需进一步加强,仍然存在个别干警司法作风不实不严的问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 决。

2023年工作思路

新的一年市法院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锚定"两放三争"战略路径,聚焦"三个大抓"部署要 求,以数字化改革引领新时代法院现代化建设,努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法院样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走在前列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以更高站位筑牢政治忠诚。 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六学六进六争先"活动,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完善抓落实工作机制,确保市委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在法院不折不扣得到落实。深化府院联动、法检联动,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树牢"一切工作到支部"导向,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二是紧紧围绕中心,以更强担当护航高质量发展。 依法惩治各类犯罪,开展打击惩治涉网黑恶犯罪专项行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为举办"枫桥经验"60周年纪念活动营造平安稳定社会环境。服务保障双"一号工程",开展涉企风险大排查、涉企信访大化解、涉企案件大执行专项行动,积极运用灵活司法政策助企减负纾困。健全资源要素处置府院联动工作机制,最大限度盘活存量资源,为产业发展和招商引才提供保障。一体推进法治诸暨、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巩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成果。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以更高标准推进法院现代化建设。深化"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建设,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动完善现代诉讼服务体系。构建更加完善的审判管理监督体系,规范司法权力运行,提升办案质量和效率。以数字化改革破解制约法院发展的突出问题,持续开展打击虚假诉讼、打击拒执、打击扰乱诉讼秩序等专项行动,推动执行"一件事"、企业破产"一件 事"、诉源治理等重大应用集成贯通、迭代升级、实战实效。

四是扛起使命担当,以更实举措助力基层治理。 实现诉讼服务中心整体入驻社会治理中心,构建更加完善的诉源治理制度机制,实现诉讼收案持续下降、万人成讼率不断优化。加强改进涉诉信访工作,全面运用司法公正码,让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更有感。深入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枫桥式共享法庭"建设,努力创成全国第一批"枫桥式人民法庭"。加强"枫桥经验"阵地建设、理论研究和宣传推广,展现人民法院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成果。

五是深化自我革命,以更严要求建设过硬队伍。 牢固树立实干实绩导向,开展"三比三创"活动,营造实干争先浓厚氛围。忠实践行"三个务必",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深入推进清廉法院建设。加强干警履职保障,完善正向激励、容错免责、澄清正名机制,保护干警干事创业积极性。加强新时代法院文化建设,建设学习型法院,推动新时代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法院的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荣。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加强法院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高水平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诸暨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坚定改革信念,常思治本之要,在体制机制改革中彰显司法质效

推进办案流程标准化。围绕程序流转、案件裁量、审判质量、司法责任追究等内容,制定立案、审判、执行全流程各环节的工作标准28项,实现执法办案标准化。严格执行"随机分案为主、指定分案为辅"的案件分配管理制度,坚决杜绝"法官挑案、当事人挑法官"情况。严格审限变更的审批程序,强化全流程审限管理。准确适用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规范独任制审理二审民事案件。全市法院法定审限内结案率、平均在院审理天数等审判质效核心指标位居全省法院前列。

推进裁判尺度标准化。稳妥推进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市中级人民法院提级管辖具有法律适用价值的案件14件。强力推进类案和关联案件检索,有效解决"同案不同判""判决冲突"等问题。发挥专业法官会议统一法律适用作用,专业法官会议意见被合议庭采纳率达 %。发挥审判委员会的裁判指导作用,制定建工合同纠纷等裁判指导意见,规范法官裁量权行使。压实院庭长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的监督管理职责,纳入"四类案件"[6]进行实质化监管2633件。压实承办法官、合议庭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的主体责任,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推进庭审规范标准化。常态推进庭审实质化,深化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为968名被告人指定辩护律师,加强被告人人权司法保障。推广"人身保护令""强制出庭令"等制度,探索远程视频、遮蔽容貌等作证方式,证人出庭率同比提高个百分点。坚持证据裁判、疑罪从无,坚决守住防止冤错案件底线,推动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问题源头治理。加强庭审质量监督,开展庭审评查1047件次。开展优秀庭审评比活动,推动"庭审实质化"迈向"庭审优质化",1件庭审荣获"全省法院'十佳庭审'"。

推进政务管理标准化。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加强工具支撑标准管理,实现司法政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稳妥推进省以下地方法院财物统管改革,基层法院均已纳入市级一级预算单位。应用以电子卷宗为核心的无纸化办案模式,推动审判提速增效。改革案件归档方式,深化档案数字化运用,工作做法受到省委办公厅推介。加强考核标准管理,按照司法人员类别建立标准化考核体系,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激励和管理作用。

五、执定自身建设,牢铸铁军之魂,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彰显司法清正

全面强化政治建设。扎实开展"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主题教育和"忠诚铸魂、铁纪担当"专项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干警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3个集体、4名干警获评全省法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常态开展"正道讲堂""青年干警读书会",制定"入院第一课"制度,开展政治理论学习125次。实质化运行政治督导员制度,在全省法院率先建立政治监督制度规范,工作经验受到最高人民法院推介。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全面实化素能建设。制定"入额第一庭"制度,把好新入额法官"首槌"质量关。建立法官职前培训实务导师、"一人参训、众人受益"培训制度,举办"广安法官讲坛"6期,组织干警参加各级各类培训1200余人次。加强司法警察训练实战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司法警务保障更加有力。常态开展岗位练兵,1份裁判文书荣获"全省法院'十佳裁判文书'",25篇学术论文在省级以上学术论坛获奖,1篇论文荣获"第三届人民法庭高质量发展论坛征文活动"一等奖,4篇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应用法学论文,市中级人民法院荣获全省法院第二十四届学术讨论会组织工作先进奖。

全面优化文化建设。常态推进文化建设实质化,举办"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主题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红色文化活动53次。打造党建文化,成功创建"法治正道·天平初心"党建品牌。强化文化价值引领,全市法院50个集体、101名干警受到省级以上表彰表扬,涌现出全国优秀法官、全省法院岗位标兵等一批先进典型。常态开展"荣誉授予仪式"、"光荣退休仪式"、"银发先锋"评选、"最后一班岗"等活动,增强干警职业归属感、荣誉感。推进市级法治教育实践基地[7]建设,努力打造广安法治建设名片。

全面深化廉政建设。严格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深入开展以案促改,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日""好风传家·清风助廉"等系列活动,筑牢干警廉洁防线。严格执行"五坚持五严禁"[8]、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9]等铁规禁令,开展审务督察153次,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入开展司法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持之以恒改进司法作风。

过去一年,全市法院深入贯彻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加强和改进各项工作。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人民法院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等工作情况,积极配合人大开展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认真落实代表审议意见。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向市政协通报法院全年工作情况,配合开展"法院+工会"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试点等专题视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法院、观摩庭审、见证执行、评选"十佳庭审",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逐条梳理、逐件督办、及时反馈。加强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会同办理市级以上人大代表建议2件。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送工作快讯1000余条,寄送《广安审判》等文件资料3000余份;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56人次。主动接受监察监督,促进公正廉洁司法。依法接受检察监督,公正审理抗诉案件12件,共同维护司法公正。主动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监督,深入推进阳光司法。

过去一年,全市法院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与进步,是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市政府大力支持和市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干警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法院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全市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司法保障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创新举措还不够多,司法服务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还需持续用力,司法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的整体效能还不够高。二是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稳定、公平正义等新期待上还需持续用力,民生司法保障还需持续强化,巡回审判、法治宣传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三是司法责任体系和审判执行权力制约监督机制仍需完善,作风廉政建设需持续纵深推进。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2023年工作重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迎接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的关键之年,是广安设立地区30周年,也是我市经济提速升位、跨越追赶的攻坚之年。全市法院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明确"进"的指标,实化"进"的举措,保持"进"的状态,精细运行"六个实质化"工作体系,努力打造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先进法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广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以政治建设统领法院全面工作。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践行"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责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打造政治建设示范机关。牢牢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做深政治轮训、政治督导员、政治实绩档案等工作,筑牢干警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运用好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推动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是聚精会神抓发展,以法治现代化服务广安现代化。全方位深层次推进渝广法院司法协作,妥善化解现代基础设施网路融合、现代产业体系协同构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各类纠纷,在协同共进中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建强川渝高竹新区人民法庭,助力打造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示范样板。加强破产审判、知识产权审判,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依法审理金融类案件,助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加强环境资源审判,依法服务环境污染防治、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部署实施。

三是坚守底线保安全,以治理法治化构建新安全格局。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责任。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依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安。深化行政争议化解府院联动,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深化"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三联三促"、"社区法官工作室"等工作,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整体效能。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办案"三个效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四是用心用情惠民生,以优质服务增进群众满意指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审理民生领域案件,加强弱势群体权益保护、个人信息司法保护,更好保障人民权益的实现和发展,服务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深化执行管理集成改革经验,完善网络执行查控、失信联合惩戒等机制,加快推进执行难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依法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巩固深化"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成果,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上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五是固根铸魂强队伍,以自我革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健全渝广法院人才交流培养机制,加大在知识产权、金融、破产等审判领域的专家型人才培养力度,培育构建以优秀中青年法官为后备梯队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格局。持续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构建权责统一的审判权运行新机制。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以案促改,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大力弘扬新时代人民法院文化,持续提升法院文化软实力。

各位代表,新宏图擘画未来,新征程催人奋进。全市法院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鼓舞不倦、实干争先,为加快建成川渝合作示范区、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广安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全市法院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上级法院有力监督指导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谋划推进"三板斧"工作思路和"669"工作体系,各项工作呈现"正向叠加"效应。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24547件,办结131846件,收案总数、未结案数同比分别下降%、%,降幅均居全省第1;员额法官人均结案数301件,居全省第3;审执综合质效跃升至全省第2,涌现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审判业务专家等一批先进典型,各条线获得省市荣誉、批示肯定103次。

一、胸怀大局,善作善成,在护航行稳致远上展现新担当

坚决有力守卫"平安金华"。共受理一审刑事案件7428件,审结7297件,判处罪犯11259人。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重拳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审结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案件431件、影响群众"出行""舌尖"安全犯罪案件1496件。审结职务犯罪案件52件,法检"两长"同堂审理湖州市委原书记马晓晖受贿、滥用职权案。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认罪认罚的8634人从宽处理,严格规范办理减刑假释案件3670件,对44名未成年人依法适用非监禁刑。

府院联动建设"法治金华"。连续11年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制定实施意见推动城市更新在法治轨道高效推进。打造"行政争议数智解"应用,上线以来化解成功率64%,案均化解时长缩短29天。深化推广行政示范诉讼机制,避免484起行政争议成讼。全市一审行政案件数同比下降%,行政机关败诉率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成效获全国人大领导批示肯定。

砺剑执行推进"信义金华"。共执结案件67876件,执行到位亿元,首执案件实际执行到位率等5项执行指标居全省前3。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33361人次,追究"拒执"刑事责任106人,强化失信联合惩戒的同时,坚持善意文明执行,对中小微企业实施解封转贷、信用修复等助企措施1743次,一起股权转让纠纷执行案件获评全省"助企纾困保民生"十佳案例。深入推进执行"一件事"改革,武义法院与人力社保局建立退休金协查机制,义乌法院与城建集团联合开发"智慧控车系统",金东法院开发"全民抓老赖"微信小程序,着力破解查人找物难、财产变现难等问题,全市法院平均执行天数由天降至天,涉民生执行案款发放提速%。

二、矢志为民,倾心尽力,在绘就共富图景上彰显新作为

优营商促发展站位更高。出台意见妥处疫情期间金融纠纷。府院联动建立执行助企纾困"输氧玻璃罩"机制,得到党政主要领导高度肯定。婺城法院针对企业被"碰瓷"影响正常经营问题建言献策,获最高法院关注刊发。推动"执行合同""办理破产"等营商环境司法指标纳入平安综治考核,化解金融不良贷款亿元,三鼎集团等重大破产项目重整成功,"解决商业纠纷时间"指标跃升至全省第一方阵,"浙里市场义码治理"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十佳创新案例。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维密刺破法人面纱商标侵权案"获评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十佳案例。

惠民生护民利举措更实。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66035件。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22份"叫停"家暴,对利用职业便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13人发出"从业禁止令";从严从快惩处养老诈骗犯罪17件67人,东阳法院办理的保健品养老诈骗系列案入选全省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调判结合妥处劳动争议案件3129件,追回欠薪万元,深情书写"弱有所扶、老有所养、劳有所得"的民生答卷。守护美丽家园,磐安法院环资案件执行清网专项行动、义乌成立全省首家"耕地保护法官工作室"获评2022年度浙江自然资源重要法治建设成果。

一站式集约式服务更好。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等平台,网上立案49037件、审理58680件。在全省率先开展诉讼费管理改革试点,主动向当事人退费4387笔万元。加强立案规范化建设,以即接、即转、即办的工作闭环让12368诉讼服务更为便捷更具实效。建成家门口的"共享法庭"3214个,参与指导调解、化解纠纷万件次。延伸审判职能,借力政协"请你来协商"活动,推动充电桩"一件事"集成改革,努力把困扰群众的"烦心事"办成"暖心事"。

强普法提素养力度更大。注重发挥审判执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延伸职能强化"司法+校园"模式,兰溪法院聚焦校园欺凌问题拍摄微电影《阳光之下》,经省法院官微刊发,阅读量达10万+。深入社区一线开展普法宣传,在官微开设"以案说法"等栏目,司法引领向上向善社会风尚,武义法院微电影《一个不陌生男人的来信》以真实案例传递互谅互让化干戈的正能量,获第九届全国"金法槌奖"优秀奖。

三、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在建设现代化法院上体现新水平

全力融入社会治理。推动诉源治理纳入年度全市政法系统十大专项行动,争取市委印发系列文件,助力社会治理中心运行流程机制重构再造,迭代升级"龙山经验",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引导全市法院干警争做调解指导员、社会综治员、矛盾消防员,建立"非诉解纷法官全域指导"机制,全市法官共指导调处纠纷26874件,调解数同比上升%,一审民商事收案数同比下降%,降幅全省第1,万人成讼率同比下降22%。

全面优化审判体系。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出台实施意见推进审级职能定位改革,优化"四类案件"甄别监管,促进审判权规范运行。深入实施审执质效争先工程,开展治理程序空转、打击虚假诉讼等"十大行动",全市法院查处虚假诉讼679件,数量居全省第3,自动履行率等核心指标大幅跃升至全省前列,金东、婺城2家法院案件质量综合指数进入全省前10。

全域推进数字化改革。14个项目进入省数字法治"一本账S3"清单,改革工作8次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诉源智治·龙山经验"综合应用、"行政争议数智解"获评省数字法治好应用。在"三思而刑"场景下一体推动三个关联数字化项目,形成判刑、执刑、服刑全量数字闭环。

四、自我革命,笃行不怠,在锻造过硬铁军上焕发新气象

党建统领建强堡垒。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干警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强化"一切工作到支部"导向,以"零违纪、零投诉、零瑕疵、零信访、零上诉"为目标,打造具有金华法院辨识度的"三零五零"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工作成效被《浙江共产党员》刊发。

夯基固本提升素能。创设青年骨干培养"菁华"工程,健全"三交流"用人机制,干警跨系统、跨层级、跨部门交流58人次,干部队伍人岗相适度有效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明显增强。打造"金法盾"App强化履职保护,浦江法院依法追究恐吓威胁法官、扰乱诉讼秩序的冯某刑事责任,"亮剑"藐视法律、损害司法权威违法行为。

刀刃向内纠治顽疾。在全省法院率先出台《党组与派驻纪检组"两个责任"贯通协同暂行办法》,构建监督执纪闭环体系,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印发《正风肃纪督查通报》《督察建议函》75份,做到管在平时、严在平时;围绕"作风七弊"问题,系统推进司法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严格落实"三个规定""十个严禁"等铁规禁令。

二、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坚决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民生司法保障。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审结网络诈骗及上下游关联案件194件,审结涉"桥汇期货""浩诚期货"虚拟期货交易平台诈骗案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感。审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案件23件,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审结劳动争议和劳务合同纠纷案件 539件,严惩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为农民工追回 "血汗钱"1395万元。审结商品房买卖等涉不动产案件353件,依法维护购房消费者合法权益。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在冒充苗医兜售祖传秘方诈骗案中,成功为百余名受害人全额挽损。开展医美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朱某某妨害药品管理案入选全国医美违 法犯罪典型案例。加强新时代少年法庭工作,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5件,坚持"宽容包容但不纵容",审结各类涉未成年犯罪案件25件27人。强化人权司法保障,为420名被告人指定律师辩护。加强涉军维权工作,坚决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深入推进执行攻坚。办结执行案件8863件,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实际执结率%,执行到位金额亿元。落实最严强制执行措施,深化打击拒执专项行动,拘留、罚款、移送拒执犯罪线索人次分别同比上升%、%、%,以打促执效果明显,我市某地产公司申请执行案被执行人一次性主动履行5000余万元。建立公检法查扣车辆联动协作机制,处置车辆近百辆。深入推进执行"一件事"改革,执行全流程数字协同机制获评全省十佳执行创新项目,郭某申请执行案获评全省十佳典型执行案例。完善执破衔接机制,运用"执转破"化解执行积案1369件,有效化解债务亿元。开展刑事涉财案件专项清理,移送执行1929件,到位金额亿元。

全力提升办案质效。开展质效提升六大专项行动,办案质效全面优化,一审改判发回瑕疵率万分之三,同比下降23个万分点,审批延长审限案件从2020年的265件降至7件。开展防止"程序空转"治理,促进纠纷一次性、实质性、终局性解决,自动履行率%,同比上升个百分点。认真落实"八个多跨"制度,查处虚假诉讼46人144件,认定绍兴首例滥用诉权案 件,对近五年103件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开展"回头看",坚决杜绝"纸面服刑"。

三、积极融入基层治理,持续擦亮"枫桥经验"金名片

深化矛盾源头化解机制。开展优化万人成讼率攻坚行动,实现法院总收案和一审民商事收案连续3年"双下降",万人成讼率同比下降件/万人。深化类案诉源治理,重点领域案件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其中金融借款合同、财产保险合同纠纷分别同比下降%、%。发挥天平调解对疑难复杂案件的二次分流作用,共调解成功2536件。发挥数助决策功 能,发送司法建议52件,促进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

着力开展"枫桥式"创建。深入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枫桥法庭入选最高法院《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相关经验在最高法院《司法改革动态》刊发,为近五年绍兴地区唯一。系统整理人民法院"枫桥经验"文献档案,参与《新时代"枫桥经验"系列丛书》撰写,建设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 陈列馆。先后两次在最高法院来浙调研会议上作经验介绍,讲出"枫桥经验"好故事。

大力推进"共享法庭"建设。建成"共享法庭"540个,实现镇街、村社全覆盖,努力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多元解纷和基层治理的最小支点。开展百名法官"大下沉"活动,通过"共享法庭"为基层群众提供在线立案、开庭、化解纠纷等服务10127件次,开展法治教育1731场54310人次。东盛社区"共享法庭"作为绍兴唯一入选全省首批示范点,相关做法被《人民日报》刊载。

四、持续推进改革创新,有力推动法院现代化建设

深化全域数字法院改革。推动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内网外网共享协同、有线无线互联互通,网上立案14093件,在线开庭、调解3022件,全年为群众提供在线服务超10万次,实现疫情期间立案"不打烊"、审案"走云端"。加强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执行"一件事"入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企业破产"一件事"入选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获评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诉源治理应用成功揭榜省数字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场景应用项目,获评绍兴市数字法治好应 用。

推进诉讼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受理"下沉"的超亿元大标的额案件11件、"四类行政案件"9件。推进民事案件繁简分流,适用小额诉讼程序2824件,普通程序独任审1644件。积极推进刑事"简案快审",简易速裁程序适用率%,办理认罪认罚案件1123件,推动宽严相济、罚当其 罪。试点开展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让法官专注审判核心事务,实现审判质效优化提升。

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审理者裁判与院庭长监督相结合,通过数字平台加强院庭长对"四类案件"的监管,605件案件纳入监管,同比增长%。常态化开展案件质量评查,严格落实发改案件和信访案件"一案双查"。开展权力运行更规范专项行动,聚焦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应退未退款项得到全面清理,审限变更不规范问题得到根本治理,长期未结案动态保持在万分之五以内。

五、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队伍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高质量服务发展的强大动力。开展"两个确立"主题教育,不断筑牢干警政治忠诚。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向市委及政法委汇报"三重一大"事项80余次。规范优化支部工作,全面开展政治体检,以"健康体魄"促进善作善成。深化党建联盟建设,开展法庭党支部与辖区党组织"契约化"共建,在枫桥镇等五家"共享法庭"成立功能型党支部。

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素质。33个集体和个人获得省级以上荣誉,枫桥法庭庭长郭志军获评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建立健全干部队伍综合分析研判机制,增强干部选拔任用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加强司法能力建设,1篇学术论文获得全国二等奖,3篇案例获得全国法院系统优秀案例,参与5项全省法院重点调研课题,13项调研成果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各位代表!五年看头年,开局是关键。2023年,我们将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在加强政治建设上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注重在拓展广度、延伸深度上下功夫,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法院必担当"。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二是在服务保障大局上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服务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保障稳进增效、除险清患。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惩治各类犯罪,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严厉打击职务犯罪,服务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完善助企纾困司法政策包,依法平等保护国企民企、内资外资、大中小微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严防利用行政或刑事手段插手干预经济纠纷,营造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按照全国标杆性目标建设成渝金融法院,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建设西部金融中央法务区,形成全国首个跨省域金融法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健全跨省域司法协作机制,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化重庆破产法庭、重庆知识产权法庭等专业审判平台建设,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创新发展。积极探索设立长江上游生态保护法院,服务绿色发展。推进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改革,优化铁路及交通运输审判职能,保障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三是在坚持司法为民上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统一正确实施民法典和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加强民生领域司法保障,努力实现惠民有感。持续深化拓展落实强基导向"六项工作",推出一批"一件事"便民司法服务,优化"院长接待日"活动。推动出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助推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强化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支持监督依法行政。坚持高效公正规范文明执行,切实推进执行难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四是在深化司法改革上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突出改革求变,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压紧压实院庭长带头办案和监管职责,不断完善司法权力制约监督和责任体系。深化完善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深入推进诉讼制度改革,推动各项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相得益彰。深化"全渝数智法院"建设,开展"数助决策",让公平正义更高效、更可感。

五是在建设过硬队伍上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紧扣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编制法院队伍建设五年规划,制定实施法院领导班子结构优化、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提升、优秀年轻干部递进培养等计划。深入推进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培养储备专业化审判人才,强化法官职业保障。选树先进典型。大力弘扬新时代人民法院文化,厚植法院工作发展根基。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警,严惩司法腐败。

六是在自觉接受监督上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维护和促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主动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严格执行决议决定。认真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监督和检察监督,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虚心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建议,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

诸暨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年主要工作

2022年,市法院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和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聚力"两个先行",奋进"五个率先",锚定"两放三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全院新收各类案件24619件,同比下降%,结案25457件,同比下降%,收结案数分别居全省第7、第6位;未结案3025件,同比下降%;一线法官人均办案件,超全省均值件,创成全国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服务经济稳进提质。牢牢把握"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第一时间出台服务保障经济稳进提质十项措施。审结民商事案件14263件,涉案标的额亿元。深入开展助企纾困,审结涉企纠纷7234件,为企业执行到位亿元,以先行判决方式助推百亿省级重点项目提前复建复产,获绍兴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加强企业家权益保护,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打击侵害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的犯罪29件34人,在陈某某串通投标系列案中,没收违法所得、判处罚金超7000万元。加强破产审判工作,审结破产案件94件,盘活土地亩、房产万方,处置资产亿 元,安置职工260余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多部门联动协作保护机制,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14 件。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诉讼衔接机制,审结各类环境资源案件57件。

全力以赴除险保安。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惩"村霸""行 霸",审结以王青为首的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审结刑事案件1295件,判处罪犯2171人,其中十年以上有期徒刑44人。加强房地产领域风险防控,巧用示范判决机制妥善化解商品房预售合同系列纠纷。扎实推进涉诉信访积案化解,开展"大接访、大走访、大调研"专项行动,在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的同时,对信访活动中的违法犯罪果断亮剑。

助力法治政府建设。审结行政诉讼案件190件,非诉行政案件94件,行政诉讼各项指标持续向好,市长亲自出庭应诉作表率,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一审败诉率%,同比下降个百分点,为创成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提供有力保障。支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加强司法与行政良性互 动,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调撤率居全省前列,相关经验受到省高院领导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五、阳光司法,自主自觉,在强化制约监督上构筑新格局

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建设等工作,积极配合开展"金司评"数字化项目建设。婺城法院邀请代表担任晾晒活动评委、兰溪法院开展千名代表听百庭活动,为人大代表广泛参与和有效监督法院工作创造条件,永康法院深化人大代表联络站参与多元解纷得到最高法院周强院长批示肯定。高质量反馈10件代表建议,人民代表大会意见建议办理五步闭环工作法在省法院代表联络简报首刊登载。

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定期向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通报法院工作情况,认真办理政协委员提案6件,邀请政协委员见证执行、参加新闻发布会,精心组织市政协来院专题调研等事宜,让法治与民主监督同频共振。

依法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与市检察院联合印发《加强法检良性互动合力促进司法公正的实施意见》,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委会51人次,认真办理检察建议416件,支持抗诉60件,共促司法公正。

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积极推广"司法公正在线"应用,线上办理当事人咨询投诉3000余条,服务满意度超90%。建立健全律师与法官互评等机制,深化人民陪审工作,努力以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方式实现公平正义。

各位代表,全市法院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离不开市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离不开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困难:一是精准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司法能力尚有不足。二是整体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尚待长效破除。三是党建带队建促业务的实效有待持续提升。四是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需进一步深化。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下大决心攻坚改进。

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谋划好法院工作意义深远。全市法院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省委十五届二次全会以及市委八届二次、三次全会部署要求,紧扣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努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题主线,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聚焦聚力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锚定"干好'一三五'、实现新跨越"目标任务,有力助推实施高质量赶超发展"八大行动",迭代升级"669"工作体系,深入开展"服务提升年""质效提升年""基层提升年"活动,为全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的金华篇章贡献法院力量。

一是坚持政治引领,培根铸魂把牢正确方向。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金华法院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时刻牢记"国之大者",找准依法履职的切入点,做到"总书记有号令、上级有部署、金华法院见行动"。

二是坚持能动司法,加压奋进服务中心大局。有力实施三个"一号工程",落实落细执行助企纾困"输氧玻璃罩"机制,助力高质量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培塑"一官三员",不断深化和发展新时代"后陈经验""浦江经验""龙山经验";深化推广运用行政示范诉讼机制与"行政争议数智解"应用,助推实现行政争议"一网通调""全域协同",推动平安法治金华建设体现一流水平。

三是坚持人民至上,砥砺初心践行为民宗旨。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长效机制,深化"道交纠纷一体化处理"、继承"一件事"、充电桩"一件事"等集成改革,打好法治宣传教育"组合拳",推进人民法庭转型迭代为基层法治化治理中心、法治服务中心、法治文化中心、法治宣传中心,以司法服务"小切口"推动群众生活"大转变"。深化推广运用"司法公正在线", 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努力让"办案最公、用时最少、司法获得感最强"真正成为金华法院最鲜明的标识。

四是坚持守正创新,破浪前行提升司法效能。有效落实四级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要求,完善发改案件随案评查、类案裁判分歧线索报送等机制,更好发挥合议庭、专业法官会议、审委会作用,力促"一审实质解纷、二审有效终审"。紧抓全域数字法院建设,加快"智纽"中心、"三思而刑"等场景落地,持续迭代升级"龙山经验"综合应用、信访"码上办"等项目,奋力打造数字时代互联网司法新高地。

五是坚持严管厚爱,久久为功加强队伍建设。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治院,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铁规禁令,系统闭环推进清廉法院建设。擦亮"三零五零"党建品牌,优化实施法院班子锻造工程和干部队伍"菁华"工程,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激活队伍内驱力。

新的一年,全市法院将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感恩奋进、实干争先,为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全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的金华篇章贡献更多司法智慧和力量!

莱州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莱州市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今年以来,在莱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有力监督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盯"走在前、开新局"目标定位,以市委"1343"工作体系为引领,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各项工作实现新发展。全年共收案18405件,同比上升%,结案18797件,同比上升%,反映办案质效的主要指标持续向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全力以赴服务全市大局

坚持发展有所需,法院必有为,自觉将法院工作融入全市发展大局,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推进法治建设。

一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依法惩治犯罪、保障人权、维护稳定,共审结刑事案件676件,判处罪犯842人。严格贯彻实施《反有组织犯罪法》,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院长担任审判长,从严惩处李某某恶势力集团犯罪,判处主犯有期徒刑9年,保持对黑恶势力的高压严打态势。严惩杀人、伤害、抢劫等严重暴力、侵财型犯罪及毒品犯罪112件,判处罪犯149人,对15人判处五年以上重刑,促进社会治安优化。严惩养老诈骗、电信网络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11件,判处罪犯33人,守好群众钱袋子安全。审结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等犯罪349件,判处罪犯349人,保障群众出行安全。严惩非法采矿、非法捕捞、非法狩猎等犯罪19件,判处罪犯47人,保护绿色健康发展。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536名认罪认罚被告人判处非监禁刑,对3名未成年犯封存犯罪记录,促使重新回归社会。

二是全力服务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市委"1343"工作体系要求,出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始终做到法院工作与中心工作同向发力,切实把市委决策转化为扎实有效的司法行动。着力打造"天平护航"司法助企品牌,召开企业座谈会,建立司法服务联络员制度,累计联络走访企业320人次,组织授课7场次,解决法律问题420多个。充分发挥商事审判职能,妥善审理涉企纠纷1114件,标的额亿元。依法审结买卖、租赁、承揽等合同纠纷775件,制裁违约、保护诚信,维护市场秩序。妥善审理金融借款、票据追索、融资租赁等案件268件,化解金融风险,保障融资秩序。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府院联动,依法裁定方泰金业企业破产,推动银海化工产业园破旧立新,盘活土地800亩、厂房万平方米,兑现债权亿元,吸引上市公司高科技项目入驻,为园区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是全力助推法治建设。充分发挥行政审判对促进"放管服"改革的法治效应,监督支持依法行政,审结行政案件107件,审查行政非诉执行案件135件,裁定准予执行117件。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出庭应诉率始终保持100%。连续第7年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提出司法建议12条,邀请行政人员观摩庭审6场次,组织座谈授课5次,形成会议纪要2份,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要求,通过个案的审理和裁判,确立规则、树立导向,促使社会公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法院开放日、法律宣讲等活动,利用报纸电视、微信微博、抖音账号等"融媒矩阵",讲好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引导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二、全心全意落实司法为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树宗旨意识,大力创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为民服务、担当作为,切实擦亮"法正民安"品牌。

一是强化民生诉求保障。不断加强诉讼服务大厅建设,优化电子诉讼服务平台,畅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网上办理立案、鉴定、交退费等事项,在大厅现场,安排专人"代办"服务,切实做到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办好。坚持对行动不便、上网不便当事人上门服务,彰显司法关怀。对执行工作区彻底改造,办案、接待相对分离,优化接待环境,设立专线电话,来访必接,坚决不让群众跑空趟、走来回。坚持诉访分离,受理申诉、申请再审案件27件。加大群众来信来访办理力度,建立院庭长、员额法官轮流值班接访制度,全力清理信访积案,案访比保持烟台法院系统低位,党的二十大等重点时期实现"五个不发生"目标。

二是强化民生纠纷化解。坚持民事即民生之事,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妥善审理好各类民事纠纷,共结案7262件,调撤率达%。妥善审理婚姻家庭、相邻关系等案件1189件,促进家庭和睦、邻里融洽。依法审结侵犯人身权、名誉权等侵权责任案件252件,维护合法权益,保障切身利益。稳妥审结涉及40余个村居的土地流转、种植养殖等"三农"领域案件69件,妥善化解某村涉及200多户村民的供暖纠纷,保障供暖项目重新招标,维护基层稳定,助力乡村振兴。针对房地产市场波动,提前介入、精准研判,联合相关部门、调解组织,成功化解110多名购房人批量退房纠纷,实现了保交楼、稳民生的共赢效果。

三是强化民生权益兑现。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实行繁简分流、分类执行,深入开展"凌晨出击"、"暖心冬日"等涉民生、涉中小微企业系列执行行动,进一步加大失信惩戒的强度和力度,加大查人找物的广度和深度,最大限度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共曝光惩戒39名失信被执行人,查封、冻结财产亿元,查控、司法拘留48名被执行人,发出4381份搜查令、报告财产令和4876份限制高消费决定,发布42份悬赏公告,开展凌晨执行行动16次,有191名失信被执行人慑于法律威严主动履行了法律义务。2022年,全体执行干警顶严寒、冒酷暑,克服重重困难,执结各类案件7984件,为当事人兑现合法权益亿元,执行案件执结率达%,同比增加个百分点。

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

坚持司法改革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深化"提质增效"工程,推动解纷机制、办案模式和司法责任制深度变革,司法效能明显提升。

一是深入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要求,独任法官、合议庭签发的裁判文书占%。细化审委会、专委会、院庭长以及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权责清单,加大对涉众纠纷等"四类案件"的监督,对所有裁判文书的审核,对当事人履行裁判义务的督促,既让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又放权不放任、用权受监督。持续开展庭审评议、发改案件评析、优秀裁判文书评选,严格把好案件质量关。今年以来,我院的服判息诉率、上诉案件发改率,一直保持在全省法院前列。

二是深入推进解纷机制改革。全面落实审级职能定位改革,针对案件激增现状,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创新打造"莱和州安"诉源治理品牌,依靠多元联动减少纠纷成讼。邀请全市930名调解员入驻法院调解平台,指导各类调解组织化解纠纷1200余件,15名驻院、驻法庭调解员诉前调解纠纷3634件,民商事收案同比下降%。强化速裁快审机制改革,将最强力量、最优资源配置在速裁团队,重建4个速裁团队,细化速裁规则,全面应用表格式、令状式、要素式简式裁判文书,加大小额速裁适用力度,真正让简案快起来、效率提起来。今年以来,4个速裁团队共结案4852件,速裁案件平均用时天。

三是深入推进办案模式改革。坚持以网上办案常态化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依托电子扫描、图文识别等技术,不断加强互联网办案力度,先后电子送达万次,线上调解1560件,互联网开庭2345场次,网上查控案件4876件,网络拍卖成交亿元。坚持全流程服务法官办案,深度应用网上办案系统,对21类案由,自动生成所有文书模板,裁判文书网上生成率%,在线举证、质证968次,由笔墨时代向信息化时代不断迈进。坚持全过程司法公开,诉前调解、立案、庭审、执行等重要节点信息,实时、自动向当事人推送,对典型案件进行全媒体直播,切实将司法置于阳光之下。

四、持之以恒全面从严治院

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目标,按照"五个过硬"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持续从严治院,队伍素质显著提升。

一是强化政治建设。坚决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开展"比理念比作风比能力,创品牌创特色创一流"活动,切实将党的二十大各项部署要求转化为法院工作的实际举措。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加强党组班子建设,扎实开展"两个确立"主题教育,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支部建在庭上,把革命传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必修课,通过组织法官宣誓、开展先锋行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干警大力弘扬"吃苦耐劳、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先锋精神。今年以来,面对案多人少困难,全院干警主动放弃节假日,昼夜奋战、攻坚克难,一线法官人均结案件,有13名法官结案超300件,涌现出"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李朝霞、"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卫伟等一批先进典型。

二是提升履职能力。深入开展"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大竞赛"等活动,进一步优化"每周夜校"、"网络课堂"等教育培训,定期开展观摩庭审、办案冲刺、应知应会考试等比武竞赛,提升干警专业素质。深入实施青年干警一线磨砺计划,成立青年干警学习小组,安排新入职干警到基层法庭锻炼,有11篇青年干警撰写的裁判文书、理论研讨和调研文章在烟台和省级获奖。牢固树立"实干实绩实效"选人用人导向,择优招录公务员4人,晋升职务职级22人,轮岗交流25人,队伍的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是持续正风肃纪。进一步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紧盯审判执行领域的顽瘴痼疾,通过公开信箱、阳光热线、信访投诉等多个渠道,虚心征求意见建议。对近年来的信访、投诉案件,逐案评查,形成分析报告,整改突出问题。通过活动,干警司法作风明显改观,"严真细实快"已成为全院上下的共识和追求。积极创建清廉建设标杆法院,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定期开展廉洁司法教育,加强纪律作风监督检查,特别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重点监督,进一步健全"三不腐"机制体制。始终坚持对违法违纪问题"零容忍",保持了队伍纯洁。

各位代表,党委领导和人大监督是做好法院工作的重要保障。一年来,市法院始终把各项工作置于市委领导和人大监督之下,重大事项及时汇报,重点工作争取支持。积极配合市人大常委会的视察活动,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研座谈、观摩庭审、见证执行71人次,先后办结人大批转信件12件,走访代表委员318人次,发放征求意见函273封,制定落实整改措施14项。

各位代表,一年来,市法院全体干警面对办案任务日益艰巨繁重,疫情防控丝毫不能放松等困难和挑战,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捍卫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实干创新、拼搏争先,推动了整体工作走在前列、科学发展。我院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优化营商环境省级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烟台中院、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对法院工作作出批示肯定。《中国审判》、《人民法院报》、山东卫视、《烟台日报》等国家和省、市主流媒体对我院工作进行了深入报道。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人大的有力监督,离不开政府、政协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各位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在此,我代表全体干警向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办案任务日益繁重,执行难、涉诉信访问题仍未根本解决。三是个别干警司法作风不严谨,严明纪律、改进作风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对于以上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市法院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1343"工作体系,全力服务发展第一要务,努力做到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我们就服务到哪里,群众需求什么我们就重点抓好什么,什么问题突出我们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是在服务大局上有新突破。依法稳妥高效办理好涉及动能转换、"三重"建设、城乡融合等重点案件,针对司法实践中发现的新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全方位做好配合服务,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确保法院工作与市委决策部署始终同频共振、合力合拍。

二是在司法为民上有新举措。深入推进诉源治理,积极服务乡村振兴,妥善审判、执行好各类民生案件,不断提升诉讼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司法需求,不断提升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是在公正司法上有新成效。稳步推进审级职能定位改革,强化繁简分流、实质解纷等机制体制建设,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努力让干警办案更智能,群众诉讼更便捷,监督管理更规范,不断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四是在队伍素质上有新提升。始终牢记"三个务必",坚持把党的绝对领导落实到法院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全面从严治院,切实做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加强能力作风建设,树牢"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法院铁军。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全面规范全市法院文化标识和文化环境布设,利用身边红色文化、先进楷模激励干警不忘初心、勇毅前行。垫江法院弘扬红岩精神建设肖中鼎事迹陈列室,长寿法院培育"情理法"融合的法庭文化,忠县法院传承"忠文化"打造"乐天大讲堂",巫山法院组织全院干警重走"下庄路"学习毛相林同志先进事迹。加强特色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作品创造,市一中法院"从心认识你"身边的榜样人物采风项目、渝中法院"经纬讲习"文化讲堂入选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27部文化作品获最高法院"金法槌奖"。重庆法院文化建设工作经验在全国交流。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深刻吸取张晓川严重违纪违法案教训,扎实开展作风突出问题等4个专项整治,深化"以案四说"、以案促改促治。完成三级法院监察机构更名及职责调整,不断健全与新型审判权力运行机制相适应的制约监督体系。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立案查处违纪违法干警18人,以零容忍态度清除害群之马。

八、自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接受高标准监督

牢固树立接受监督意识,不断汇聚推动法院工作健康发展的强劲动力。

认真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落实市委第六次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项报告人民法庭建设等工作情况,提请审议事项5件次,提请任免法院人员154人次,报备规范性文件3件,配合做好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改革创新工作。办结代表建议43件、政协提案37件,回复率、满意率均为100%。发挥高院院长基层调研"1+4+1"联络机制示范带动作用,建立中基层法院院长基层调研常态化联络机制,组织开展联络活动901场,代表委员受邀参加活动3622人次。

依法接受监察、检察监督。认真接受监察机关监察监督,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依法履职。主动走出去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召开大法官大检察官联席会议。市级法检"两长"首次同庭履职,邀请市检察院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共同提炼裁判规则。探索成渝金融法院跨域接受检察监督新模式。办理再审检察建议案件197件,审结抗诉案件307件,其中,依法改判、发回重审227件,维持50件,以调解、撤诉等方式结案30件。

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认真落实人民陪审员法,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万件。三级法院院领导下基层接访走访4275人次,处理来信来访事项7584件次。坚持以公开促公正、树公信,召开新闻发布会231次。

各位代表!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深刻体会到:交出一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答卷,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毫不动摇把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作为最高原则,紧跟"赶考核心";二是必须加强理论武装,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司法理念和司法实践,遵循"赶考指引";三是必须牢记人民至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站稳"赶考立场";四是必须始终走对道路,坚决抵制西方所谓"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影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校准"赶考航向";五是必须能动服务大局,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抓纲带目、唯实争先,在服务大局中实现自身更好发展,砥砺"赶考担当";六是必须彰显公平正义,坚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守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确保宪法法律正确实施,追求"赶考价值";七是必须强化守正创新,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强化科技赋能,清单管理、闭环落实,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铆足"赶考动力";八是必须践行"两个答案",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各方面监督,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向纵深推进,以阳光司法、廉洁司法确保公正司法,永葆"赶考清醒"。

各位代表!全市法院工作取得的发展进步,最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司法领域的生动实践。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最高法院监督指导,市政府大力支持,市政协民主监督,市监委监督,市检察院法律监督,各级党政机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离不开广大干警的拼搏奋斗。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向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检察机关和社会各界,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服务保障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的能力还要进一步提升;二是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还有差距,以党建引领解决工作难题的机制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三是案件质效总体领先,但个别不优,质效结构还要进一步优化;四是创新推动法院工作的平台、机制、抓手还不够,制度建设的"四梁八柱"还要进一步夯实;五是司法腐败问题仍有发生,过硬队伍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在人大监督和各方面支持下,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工作思路和2023年工作建议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也是重庆直辖市而立之际。全市法院今后五年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和第二十二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市委和最高法院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六届历次全会精神,严格执行市六届人大历次会议决议,牢牢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深化司法改革和"全渝数智法院"建设,深化过硬法院队伍建设,深化闭环管理落实机制,奋力推进重庆法院工作现代化,始终保持奋进者姿态、创造性张力,更加自觉接受监督,为护航新时代新征程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贡献司法智慧和力量,以优异成绩盛迎重庆直辖30周年。

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制定落实审判责任25条实施意见,加强重点案件评查机制建设,全方位扎紧办案责任制度"笼子"。健全法官惩戒工作机制,完成法官惩戒委员会换届,修订法官惩戒委员会章程。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压紧压实院庭长带头办案和监管责任,全市法院院庭长办案41万件。用好"党建""审执"深度融合的两张表,实行部门单月调度督促、院领导双月督导约谈、党组季度推进研判,切实加强审判监督管理。规范审委会、专业法官会议及全庭法官会议运行,完善法律适用疑难问题研讨、改发案件双向沟通等平台功能,促进裁判尺度统一。

深入推进诉讼制度改革。全面贯彻实施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制定加强小额诉讼程序适用21条意见,审结小额诉讼案件万件,案件平均审理时长同比减少9天。完善简易程序适用,探索适用令状式、要素式、表格式等简式裁判文书,简易程序适用率%。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1379人次,以庭审程序公正保障裁判实体公正。落实刑罚执行制度改革要求,强化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审结减刑、假释案件4384件。

加快建设"全渝数智法院"。全力抓好信息化建设与实施五年规划落实,高效完成%的建设任务。推进全流程网上办案改革,统一网上办案流程规则,打造覆盖网上立案、卷宗生成、智慧庭审等30多类功能的全流程网上办案体系,便捷当事人诉讼和法官办案。研发上线干警业绩评价系统,构建纵向贯通三级法院、横向覆盖三类人员、相同模型不同系数的全员评价机制,实时动态"画像",激发司法生产力。"区块链+金融案件智审平台"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重点应用场景,智慧司法便民服务获评工信部5G应用征集大赛社会治理专题一等奖。"全渝数智法院"建设工作经验在全国交流。

六、着力发挥诉源治理牵引作用,促进高效能治理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保障作用,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

推动健全诉源治理大格局。建设诉源治理信息化平台,对接市委政法委综治平台,实时展示各区县、乡镇"万人起诉率"、各类案件变化情况,推动市委平安办诉源治理24条措施落地落实。涪陵、大渡口、永川、铜梁等地法院促进区县矛盾纠纷化解中心、联调中心建设。延伸拓展诉源治理网络,横向拓展与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总对总"诉调对接机制,加强与金融、物业、道交等专业调解组织协作;纵向深化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点对点"对接基层社会治理单位747家,及时预防风险、排查矛盾、化解纠纷。全市法院诉前调解万件,调解成功万件,同比分别上升%、58%。市高法院、合川法院相关工作经验在全国交流。

巩固提升"一站式"建设成果。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要求,制定规范民商事立案及管辖16条措施,切实保障当事人诉权。全面升级诉讼服务大厅,设置"智能导诉系统""智能云柜",发挥12368热线"一号通办"功能,办理群众诉求万个,诉讼服务质效保持全国前列。完善律师服务平台,保障律师执业权利。构建适老型诉讼服务机制,帮助老年当事人跨越"数字鸿沟",服务温暖"夕阳红"。北碚法院合力打造"万家法律驿站"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巴南法院"一体化"在线司法确认机制获人民日报"点赞新时代"专栏报道。

深化拓展落实强基导向"六项工作"。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司法资源下沉路径,建设重庆法院强基导向工作平台,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人民法院老马工作室"入驻调解组织、调解员分别增至2299个、8519名,月均调解案件万件,调解成功率%;推动最高法院第五巡回法庭挂牌设立"人民法院老马工作室"。在人民法庭、专门法庭等挂牌"代表委员联络站示范联系点"12个,以点带面推动"代表委员联络站"向一线延伸;荣昌法院探索党代表入驻模式,打造"两代表一委员"联络站。"一街镇一法官"细化拓展出"一企业一法官""一园区一法官"等特色品牌,精准供给"定制化"司法服务;铜梁法院打造"一街镇一法官"版,集成推进"六项工作"。积极探索"一庭两所+"模式,合川、永川、綦江、潼南、城口、奉节、石柱、酉阳等地法院推动将辖区乡镇平安办、镇村社调解组织、专兼职网格员等纳入联调机制,助推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跨网跨域共享的"云上共享法庭"增至311个,扩展到律所、金融机构和社会组织,当事人出庭方式、出庭场所更加多元。5G"车载便民法庭"列装全市基层法院,把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获评人民法院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特等奖。

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锻造高素质铁军

坚持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一支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高素质法院队伍。

持续强化组织建设。深入推进机关"三基"建设和"四强"党支部创建,5个案例入选市直机关党建工作"三基"建设典型案例,2个案例获评新时代人民法院党建创新优秀案例。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优配强成渝金融法院领导干部,储备基层法院优秀年轻干部118名,选派65名干警到基层挂职锻炼。深化干部任用跟踪问效机制建设,跨层级、跨类别、跨条线交流干警1796人次,激发队伍"一池活水"。

培养过硬司法本领。坚持实战实用导向,分级分类培训万人次。加强全市法院高层次审判人才队伍建设,2名法官获评第五届全国审判业务专家。中标"服务司法高质量发展的法院绩效管理体系研究"等3项最高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居全国法院第4位。法院学术讨论会、优秀案例分析获奖成绩分别居全国第4位、第5位。

健全闭环落实机制。"目标、任务、人员、职责、时限、节点、督查"等七要素闭环机制实施两年来,法院队伍执行力、保障力持续增强。较往年提前2个月下发年度工作要点及任务分解方案,清单化、项目化、事项化推进落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市委工作安排到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各位代表,实干成就梦想,奋斗创造未来。下一步,我们决心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有力监督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全市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真抓实干,接续奋斗,更好地承担起人民法院的历史使命,为实现"凝心聚力谋发展、再创莱州新辉煌"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乐清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22年主要工作

2022年,我院在市委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和上级法院指导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新收案件23153件,办结21341件;一线法官人均结案件,超全省平均数件,审判执行质效数据稳中向好。

一、围绕"两个先行"奋斗目标,在服务中心大局上展现担当作为

法治保障社会治理效能提升。推动召开市委法院工作会议,进一步拓展法院工作局面,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涉诉维稳安保工作,部署开展院领导大接访、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就地吸附涉诉信访案件105件116人,化解涉诉信访积案29起,助力我市实现省"无信访积案县市"四连创。不断强化风险预警机制,发送司法建议33份,有效堵塞管理漏洞,助推社会高水平综合治理。大力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柳市法庭样板经验"由最高法院刊文向全国法院推介。持续深化打击虚假诉讼专项行动,推动市级层面召开专场主题新闻发布会,查处虚假诉讼52件,有力助推信用乐清建设。

司法护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开展亲商助企专项活动,联合市政府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联合市工商联打造"商人纠纷商会解"模式,入选全国工商联与最高人民法院沟通联系机制典型事例(2020-2022),并亮相2022中国(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进创建经验推广试点工作交流会。妥善化解涉企纠纷,成功调处某房开公司一标的额超3亿元的建设施工合同纠纷案,带动关联纠纷一揽子化解,实现类型化涉企纠纷止于未发。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运用"三合一"审判机制,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23件,联合市检察院、市市场监管局召开知识产权新闻发布会,推动洞头、乐清、永嘉三地八部门成立温州北片知识产权综合执法司法保护联盟,进一步强化尊重知识、保护创新的价值导向。

全力推动生态环境协同共治。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深化环境资源审判"三合一"归口管理,依法妥善审结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8件。携手温台五地"法检十院"强化海湾生态跨区域司法保护协作,开展"潮涌温台·法护蓝碳"联合巡航,牵头建立全省首个环境资源司法保护专家人才库,共同筑牢温台海湾生态保护网。有力推动乐清、永嘉两地八部门联合建立雁荡山-楠溪江生态保护协作机制,切实守护家门口的"绿水青山"。完善"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机制,督促破坏生态者主动缴纳生态修复费等151万余元,修复耕地林地亩,相关案件入选2022年浙江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

二、聚焦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在捍卫公平正义上坚守原则底线

坚决筑牢社会安全屏障。依法严惩刑事犯罪,审结刑事案件1339件、惩处罪犯1774人,有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厉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审结电信网络诈骗等案件32件63人,守护老百姓"钱袋子"的安全。依法惩处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18件25人,彰显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的坚定决心。严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案件28件28人,筑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屏障。扎实推进涉案财物处置工作,普通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到位金额万元,执行到位率%。

有效化解经济金融风险。受理民商事案件14034件,审结13065件,涉案标的额达亿元。审结房屋买卖、租赁、建设工程等案件585件,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审结破产案件90件,有序推进危困企业破产清算,累积化解不良资产亿元,盘活企业存量资产亿元。办理的某能源公司合并破产清算转重整关联案,通过网拍形式处置破产财产,成交金额达亿元,平均溢价率超200%,债权人清偿率达100%,创造保留就业岗位超300个,司法助力具有再生价值企业"涅槃重生"。探索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引导银行诉前化解金融纠纷2577起,标的额亿元,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持续助力法治政府建设。受理行政诉讼案件412件,审结327件,其中异地交叉管辖行政案件227件。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协调撤诉案件148件。监督和支持政府依法行政,审查行政非诉案件101件,同比上升%。深化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联合市司法局开展行政机关负责人"旁听百场庭审"活动,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促进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三、坚持人民至上价值导向,在践行司法为民上恪守初心使命

便民服务对接群众需求。主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大力推进在线诉讼服务,有效减轻群众"问累、诉累、跑累"。推动诉讼服务中心与社会治理中心深度融合,诉前成功化解纠纷3987件,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出台适老助残扶弱专项司法保障意见,发布未成年人司法关爱白皮书,为儿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打造"主体适应、制度适合、服务舒适"的诉讼环境,助力我市"双友好"城市建设。深入推进"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常态化推行午间立案、预约立案和巡回审判,全面加强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进一步提升司法服务覆盖面和便利度,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温暖和关怀。持续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为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豸(zhì)爱"基金万元。

执行攻坚维护胜诉权益。纵深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新收执行案件6951件,执结6301件,执行到位金额亿元,另恢复执行到位金额亿元。严厉打击拒执行为,移送追究刑责49件58人,促使执行到位金额万元。加大执行审计适用力度,对35家被执行企业启动执行审计程序,促成执行到位金额3252万余元。持续推进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累计对16名"诚信而不幸"的债务人免除余债。

司法裁判弘扬社会正气。扎实开展治理欠薪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一批恶意欠薪、"套路"欠薪、违法拖欠工资等行为,为劳动者追回"血汗钱"万元。发挥司法裁判规范引领作用,依法对"岩降致死索赔案"等作出判驳处理,召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闻发布会,切实矫正"谁死伤谁有理"错误倾向。开展"法治文化进礼堂"、公众开放日等普法宣传活动30场,在国家级、省级以上媒体发表宣传报道61篇,拍摄的原创微电影获评最高法院第九届"金法槌奖"三等奖,"申报见义勇为司法建议"获人民法院报、平安鼎、浙江天平专题报道推广,进一步传递司法正能量。

四、注入创新发展强大动力,在塑造改革亮点上寻求攻坚突破

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落实司法责任制,实现"由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不断完善司法权运行的制约监督体系,压实院庭长监督管理职责,严格落实"四类案件"监管,筑牢公正司法的"防线"。积极推动院庭长一线办案,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带动全体法官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不断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相关经验成果亮相中宣部、国家发改委等联合主办的"奋进新时代"迎接党的二十大主题成就展。准确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结案件占全部刑事案件的%,彰显宽严相济的司法理念。持续推进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打通诉讼流程中的堵点,实现法官减负、司法提速、成本降低、质效提高的良好效果。

加速推进"全域数字法院"建设。不断深化数字法院改革,全面推广运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实现网上立案、开庭、调解,确保疫情期间执法办案"不打烊"、司法服务"不打折"。我院3个数字化项目入选浙江省委政法委《2022年数字法治系统一本账S3》。自主研发的"智慧移动执行",获评2022年度"浙江全域数字法院"改革"好应用"成果。协同开发的"法护家安"集成应用,不断完善涉诉关爱系统功能,精准保障离异家庭儿童权益,被列为2022年浙江省"全域数字法院"重大改革试点项目。参与开发的征迁行为合法性智评模块,被纳入省高院"行政争议一体化"应用,通过征迁执法流程重塑,推动行政争议源头治理。

倾力打造"共享法庭"品牌。推动市"两办"出台实施方案,构建党委牵头、法院主推、政府支持、社会协作的"共享法庭"建设工作大格局。设点"共享法庭"698家,实现镇街村社100%覆盖,为群众提供普惠均等、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推动覆盖全国各省的49家异地乐清商会"共享法庭"常态化运行,为42万在外乐商群体提供更加优质"云端诉讼服务",最高法院刊文向全国法院推广经验。依托在乐商会平台优势,设立驻乐外省商会"共享法庭"7家,打造形成"异地乐商+驻乐外商"一站式全覆盖多元解纷服务体系。率先探索"金融+共享法庭"模式,推动金融借款"赋强公证"业务125件、受理支付令案件790件,标的额亿元,实现公证金融债权"免诉执行"。

五、抓好素能提升关键环节,在锻造法院铁军上彰显硬核实力

切实筑牢思想政治根基。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开展"两个确立"主题教育、"两个坚持"专题教育、"六新六力"主题实践活动,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题,组织干警参加各类政治轮训共10批次905人次,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组织新任命审委会委员、庭长、员额法官开展宪法宣誓,强化宪法意识,树立法治思维。牢固树立"干部是干出来的"鲜明导向,注重在一线考察鉴别干部,组织干警下沉到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等重点任务中历练。

着力提升司法服务水平。持续优化审判团队,择优遴选第七批员额法官,确保优质审判资源驻守办案一线。巩固深化人员分类管理,不断完善全员绩效考核,有效调动干警干事创业积极性。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出台法院干警依法履职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激励干警忠诚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7个集体、8人次获得温州市级以上表彰,最高法院微信公众号、人民法院报专门报道我院干警先进事迹。注重理论成果转化,22篇调研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及获奖,民企法治化建设论文被最高法院评为2022年度全国优秀应用法学论文三等奖。

持续擦亮清正廉洁底色。部署开展"执行规范化水平提升年暨争创执行领域零违纪违法法院"专项活动,认真查摆问题,抓好落实整改,全方位提升执行规范化水平和办案效率。以"三个建设年"活动为抓手,组织开展案件质量评查,有效监督审判执行人员依法公正办案。常态化运行"三个规定"记录平台,不断筑牢干预过问办案防火墙。

六、强化自觉接受监督意识,在改进法院工作上持续发力不松懈

主动接受人大监督,依法报备规范性文件,主动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就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等工作接受专项监督,始终把法院工作置于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之下。积极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法官履职评议,不断提升履职水平。认真接受民主监督,向市政协常委会、党外人士专题通报法院工作。深化代表委员联络工作,邀请代表委员参加会议座谈、视察法院、旁听庭审等168人次,高质量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14件。依法接受法律监督,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及时办理检察建议,共同维护司法公正。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规范开展法官律师互评工作,畅通互评渠道、共享互评成果,进一步推动法官与律师良性互动。人民陪审员参审各类案件1431件,切实保障公民的诉讼参与权和监督权。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市法院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与进步,离不开市委正确领导,离不开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离不开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代表市法院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诉源治理有待进一步深化,收案总数呈小幅上升,综合治理执行难等任务依然较重。二是司法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审判执行质效数据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创新项目有待进一步拓展,谋划的项目还不够多,创新的思路还不够开阔。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以解决。同时,也恳请各位代表和社会各界今后对法院工作继续给予关心、支持和帮助!

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市法院总体工作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紧紧围绕"奋战'1310'",以高质量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新时代全国一流法院",在"两个先行"新征程上为我市全力打造"醉美之城·幸福乐清"、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乐清新篇章提供坚强法治保障。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聚焦保障能力,进一步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提高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全面加强涉诉维稳安保工作,完善常态化除险保安机制,助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乐清。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全力推动电气产业知识产权法庭落户乐清,进一步维护和促进市场交易,为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积极回应群众对环境司法的新期待新要求,加强司法执法的有效衔接,助力我市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

二是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找准公正司法的落脚点。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全方位优化提升审判执行质效,确保公平正义更好更快地实现。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惩各类刑事犯罪。公正高效办理各类案件,维护经济金融秩序稳定,为"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不断深化府院联动工作机制,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三是聚焦宗旨意识,进一步找准司法为民的出发点。持续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为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提供更加有力司法保障。巩固拓展司法为民机制举措,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健全"切实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强化公正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及时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深化规范执行审计,加大拒执打击力度,着力构建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聚焦"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不断完善专项司法保障意见,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助力我市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充分发挥个案裁判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司法公开与普法宣传相结合,以公正裁判树立行为规则、引领社会风尚。

四是聚焦创新发展,进一步找准变革重塑的着力点。完善审判权运行机制,不断健全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巩固"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局面。持续深化"全域数字法院"建设,迭代升级"智慧移动执行"、协同开发"法护家安"等标志性、引领性数字化改革成果,继续扩大"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应用范围,助力改革正能量得到最大限度释放。继续擦亮商会"共享法庭"、警察出庭作证"金名片",创造更多更好的乐清实践和乐清经验。

五是聚焦队伍素能,进一步找准打造铁军的关键点。巩固深化"两个确立"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深入开展"三升一优""三比一讲""三学一争"和"六新六力"主题实践活动,培养法院干警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素质能力。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积极落实从优待警各项措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治院,全力打造清廉建设标杆法院。更加自觉接受各方监督,确保法院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

各位代表,团结奋斗开启新征程,砥砺奋进谱写新篇章。在新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决心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为我市全力打造"醉美之城·幸福乐清"、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乐清新篇章贡献更多司法力量!

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全市法院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市政府大力支持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和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奋力建设成都都市圈现代化法院,为眉山"三市一城"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2022年,全市法院受理案件44764件,审执结42226件。其中,市法院受理案件4250件,审执结3857件。

一、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助力更高水平的平安眉山建设

依法惩治各类犯罪,坚决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审结刑事案件1662件,判处2005人,呈总体下降趋势。

坚定维护社会稳定。依法严惩煽动分裂国家、间谍窃密、邪教等犯罪,有力捍卫国家安全。审结杀人、放火、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75件83人,审结危害安全生产、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案件463件471人,审结毒品犯罪案件124件155人,切实保障社会安定。审结从国外回国投案自首的闵某洋等涉黑涉恶犯罪案件3件66人;执行到位财产刑及追缴、没收违法所得万元,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走深走实。

严惩民生领域犯罪。坚决扛起"天府粮仓"首提地①的使命担当,扎实开展涉耕地保护案件专项审判活动,审结破坏耕地、滥伐林木等犯罪案件2件2人,服务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建设。强力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专项行动,严惩"以房养老""投资养老"等为名的养老诈骗犯罪6件24人,判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91件204人,一审审结涉及受害人万余名、涉案金额亿元的"善雄慈航"特大养老诈骗系列案件,保护好人民群众"钱袋子"。深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家庭教育促进法,推行刑事司法保护和民事权益保障相结合,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开展"百名法官进百校"活动46次,发送家庭教育令24件,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保障城乡融合发展。妥善办理涉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重庆新机场、广阳湾智创生态城等项目建设的土地房屋征收补偿纠纷案件1382件,服务中心城区重大示范工程建设。黔江、九龙坡、武隆、秀山等地法院通过细化服务经济发展司法措施、建立"院企"党建结对机制等方式,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审结涉"三农"案件3369件,丰都法院在三建乡设置乡村振兴巡回审判点,南川法院健全司法促进金佛山方竹笋产业链发展机制,垫江法院在龙头企业挂牌"司法服务种业振兴实践基地",云阳法院升级服务基层"天平驿站",深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造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市高法院"车载便民法庭"、万州法院"滨江生态法庭"、沙坪坝法院陈家桥法庭、江津法院双福法庭工作入选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制定重点非法集资案件挂牌督办方案和指导意见,稳妥审结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332件589人。审结金融纠纷案件万件,数字金融纠纷一体化解决机制建设经验获最高法院肯定推广。市高法院、市三中法院联合重庆证监局探索"示范判决+司法调解+行业调解"机制,妥善化解上市公司虚假陈述系列纠纷案,入选最高法院"总对总"多元解纷典型案例。防范化解恒大及类恒大案件风险,审结涉房地产纠纷案件万件,为政府提供法律意见537条。沙坪坝、九龙坡、南岸、璧山、彭水等地法院妥善化解涉"嘉阅滨江""富邦金玖""金色家园""同景国际""凯邦两江城"等商品房项目纠纷,服务"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

四、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守护高品质生活

发扬人民司法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优良传统,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强化民生司法保障。审结一审涉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案件12万件,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审结婚姻、继承等家事案件万件,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187份、人身安全保护令313份。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荣昌法院审结的跨域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案、璧山法院审结的为未成年人文身构成侵权案、垫江法院审结的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担责案入选最高法院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九大典型案例。加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领域从业者权益保障,审结劳动争议案件万件,帮助务工人员追回"血汗钱"亿元。审结涉军案件75件,强化军人军属权益保障。为困难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万元,彰显司法人文关怀。出台疫情期间诉讼服务、诉讼程序、案件办理等问题解答,主动下沉社区提供法律咨询、化解矛盾纠纷,积极开展网上立案、线上开庭、云上调解、电子送达,确保为民服务"不打烊"。

助推全面依法治市。服务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为人大、政府立法和制定规章制度提供法律意见29件次;开州法院汉丰湖法庭成为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报送立法建议72条;沙坪坝法院选派29名立法信息员,服务我市首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支持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审结一审行政案件8152件,连续十年发布行政诉讼白皮书和十大典型案例;与市检察院、市司法局联合出台25条意见,率先在全国省级层面建立行政争议全域协同治理机制,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完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长寿、大足、铜梁、梁平、石柱等多地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为100%;针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发出司法建议1031份,促进有关单位堵漏洞、强管理。落实普法责任制,开展"非凡十年看法院"系列直播,与重庆广电集团联合制作《法官来了》《法官在线》111期,依托"车载便民法庭"开展以案释法等活动3608场次,讲好全民共享的法治公开课。

及时兑现胜诉权益。加强执行规范化建设,执结案件万件、同比下降%,执行到位亿元、同比上升%,执行完毕率、实际执行到位率等8项指标位居全国法院前十。深化执行联动机制建设,联合市公安局开通"车驾管"专线,线上快速查封、解封车辆万件次;联合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全功能上线运行不动产远程查控系统,实现不动产查询、查封、过户"一网通办""一键控制";联合市通信管理局开展失信被执行人手机彩铃等试点工作,促使320名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兑付案款万元。市四中法院联合黔江、石柱、秀山、酉阳、彭水等地党委政法委建立综治网格员协助执行工作机制。加大失信惩戒和拒执行为打击力度,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万条,限制高消费万人,罚款、拘留1146人次,移送追究刑事责任96人,促进全社会重信守诺。全面推行网络司法拍卖,全年成交亿元,为当事人节省佣金亿元。市五中法院通过网络司法拍卖、网上智能执行向某公司一次性兑付执行案款亿元,保障企业资金链安全。

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发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注重发挥司法裁判价值导向作用,引领社会向上向善。渝中法院审结要求医院返还冷冻胚胎案,肯定特殊物承载的人格利益和情感寄托。渝北法院审结"水滴筹"性质认定案,明确保险公司不得因患者获赠捐助款减轻理赔责任。江津法院审结偷窥坠亡索赔案,明确守法者无需为他人违法行为买单。潼南法院判决支持女儿在过世父母墓碑上刻名维权,尊重传统伦理观念和公序良俗。荣昌法院审结离婚财产分割案,以司法裁决方式明确弱势方终身居住权。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明规则、扬正气,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五、持续推进司法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确保高质效司法

坚持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的方法破解制约司法公正的深层次问题,努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权力与责任平衡、放权与监督结合、公正与效率统一。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优化再审审查和审理衔接程序,合理调整办案资源,强化再审程序制约监督功能;探索提级管辖案件要素式审查,妥善审理"双减"政策下教育培训合同纠纷等重大典型案件,工作经验获最高法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改革中期工作时肯定。深化法官员额制改革,遴选法官161人,递补42人,退出54人。首次召开全市法院司法改革工作会议、调研工作会议,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年改革、调研工作经验。发布重庆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典型案例,1个案例入选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

增强忧患意识、底线思维,守护巴渝平安,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审结一审刑事案件万件,判处罪犯万人,其中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2337人。严惩煽动颠覆国家政权、间谍窃密、邪教等犯罪,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审结故意杀人、抢劫、毒品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案件5524件6858人。市五中法院审结全国规模最大的以人体藏毒方式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一审对其中4名罪行极其严重的被告人判处死刑。

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认真接受全国扫黑办特派督导,制定贯彻反有组织犯罪法工作方案,出台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工作意见,审结涉黑恶案件17件156人。强力推进"黑财清底",摧毁黑恶势力经济基础,涉黑恶案件查控财产处置到位率达%,受到最高法院肯定推广。加强"一案一整治",发出司法建议22份,反馈率100%。

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深入推进"全民反诈",审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关联犯罪案件2934件5339人。扎实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审结相关案件91件206人,对"鑫达润泽系"案件主犯张德征判处无期徒刑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守护百姓"养老钱"。市一中法院审结"虚假拍卖"诈骗案,为年近九旬的抗美援朝老兵全额追回被骗钱款。审结制售毒猪油、毒粉条、毒胶囊等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31件55人,为群众撑起饮食、用药法治"安全伞"。扎实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审结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7件10人,对拐卖4名妇女的冉崇柏严惩重判。与市委政法委、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联合开展"共护未来"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

依法惩治腐败犯罪。协同完善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审结青海省原副省长文国栋等职务犯罪案件225件263人,其中原厅局级以上16人、县处级48人。审结涉民生领域"微腐败"犯罪案件18件24人,对"蝇贪""蚁腐"严惩不贷。落实受贿行贿一起查、一起罚,审结行贿犯罪案件44件64人,斩断"围猎"利益链。

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坚持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依法宣告3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13名自诉案件被告人无罪,裁定准予检察机关撤回起诉10件10人。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万名轻微犯罪被告人适用非监禁刑,对60人免予刑事处罚。推进律师辩护全覆盖,为2118名被告人指派援助律师,充分保障被告人诉讼权利。

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护航高质量发展

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完善司法保障措施,为"国之大者"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保障。

服务稳住经济大盘。审结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一审民商事案件万件,涉案金额1036亿元,市高法院审结的损害公司利益纠纷案入选全国法院十大商事案件。围绕我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建立"1+11"制度体系,缩短涉企案件办理周期、降低解纷成本。出台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15条、保市场主体15条、善意文明执行8条等一系列司法政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市四中法院细化18条措施,服务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稳经济。与市消委会联合出台意见,全国率先探索建立支持消费者集体诉讼制度,服务我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研发上线"重庆法院破产协同易审平台",总结预重整工作经验。审结破产类、强制清算类案件1574件,清理债务亿元,盘活资产亿元,帮助重庆能源、隆鑫系、比速汽车、聚丰房地产公司等一批企业脱困重生。江北、巴南、荣昌等地法院深化与工商联沟通联系机制,加强民营企业保护,在全国第四届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获通报表扬。涪陵法院创新"司法+"服务企业模式,工作经验受到最高法院肯定推广。

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审结知识产权案件万件,涉案金额亿元,2个案例入选中国法院典型知识产权案例,1篇文书入选全国法院技术类知识产权和垄断案件优秀裁判文书。健全"1+1+2"知识产权审判组织体系,实体化运行重庆知识产权法庭9个巡回审判站,积极推动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三合一"审判改革,构建与科创中心建设相适应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格局。出台技术调查官管理办法,优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保护关键核心技术和原始创新成果。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惩罚力度,判决侵犯淮海控股集团公司商标权的被告赔偿3000万元。落实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专委会秘书处职责,办好"一会、一刊、一讲坛",打造知识产权审判"重庆名片"。

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金融法院如期揭牌、实质运行,成为全国首家跨省域管辖的法院,司法服务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翻开崭新一页。两地高院院长带队相互考察交流,两地法院联合签订破产审判合作协议、出台建设工程领域司法解答,发布典型案例91个,在诉讼服务、知识产权、环境资源、执行联动等方面深化司法协作,服务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市二中法院审结全国首例跨省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推动完善川渝两地跨域消费维权合作机制。

促进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审结一审环境资源案件1401件,追究刑事责任821人,环境资源刑事审判工作经验在全国交流。出台13条意见加强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组织增殖放流鱼苗万尾、异地补植树木万株,渔业法及其实施细则衔接问题司法建议得到农业农村部肯定。市三中法院,涪陵、江津、忠县等地法院通过多部门协作、引导被告人参与替代性修复等方式,助力山火受灾林"复绿"。市五中法院探索"以碳代偿"机制,审结我市首例通过认购碳汇对受损环境进行修复的公益诉讼案,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建成环境司法展示馆,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巡回审判站增至45个,全力守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护航高水平改革开放。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案件731件,工作经验获最高法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涉外审判工作时肯定。与市司法局、市贸促会等单位共建重庆国际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打造涉外商事争端解决优选地。完善域外法查明机制,首次运用外国法律审理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同纠纷,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发布年度仲裁司法审查案件情况报告,联合重庆仲裁委、四川高院等单位强化川渝涉外商事与仲裁司法审查工作,促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发布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5年典型案事例,在自贸区16个园区搭建"一平台三站室"法治服务保障体系,3个案事例入选人民法院服务自贸区建设典型案例和亮点举措。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司法透明度指数位居全国专门性法院第一。

依法惩治腐败犯罪。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完善纪法贯通和法法衔接机制,加大职务犯罪惩治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肃贪惩渎,审结贪污、渎职案件6件10人。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审结行贿受贿案件10件12人,判决追缴违法所得万元,依法公开审理原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部主任陈某林受贿重大案件。

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坚持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原则,依法保障刑事被告人合法权益。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准确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审理阶段依法对1335名认罪认罚被告人从宽处理,对739名初犯、偶犯、未成年犯等适用缓刑等非监禁刑。充分发挥律师促进公正司法和人权保障的重要作用,为348名刑事被告人指定辩护人,实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

二、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助推眉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秉持"一切为了眉山好",努力为眉山"三市一城"建设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审结民商事案件26229件,同比上升%;审结行政案件775件,同比下降%。

保障重大战略实施。坚定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等战略部署,出台司法服务保障意见,深化眉渝法院沟通协作机制,推动成德眉资法院签订司法协作协议,司法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切实践行"两山"理念、"双碳"战略,制定司法保障碳达峰碳中和十三条措施,审结环境资源类案件92件,联合资阳、内江两地法院创新沱江流域"纽扣法庭"②工作机制,强化与成都、乐山等九地法院岷江流域司法保护协作,构筑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屏障。精准服务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运用企业破产"府院联动"机制高效办结破产案件8件,落实中小微企业司法保护机制,推行"活封活扣""滚动解封"等善意文明执行方式,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营造法治营商环境。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维护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审结公司类、合同类案件13499件,审结金融、借贷案件4473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审结涉国资国企案件48件,审结行政许可、行政协议案件40件,服务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放管服"改革。

护航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49件,获评"四川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加强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机构建设,完善中国(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多元解纷眉山工作站功能,落实知识产权案件集中管辖③,实现实体化运行、专业化审判。加快知识产权办理进程,制定快审机制运行规范,落实侵权惩罚性赔偿标准,有效破解知识产权维权周期长、成本高等难题。

服务法治政府建设。依法履行监督职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从%上升至%,比全省平均高八个百分点。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发布年度行政审判白皮书,发送行政执法、行政管理等领域司法建议36份。完善府院联席会议制度,运用行政诉讼协调机制推动行政案件实质性化解,行政和解或者行政相对人撤诉88件。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

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不断完善诉源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巩固和深化"眉山实践"成果,推动构建"党政主导、机构协同、平台融合、数字赋能"的多元解纷工作体系,形成"一站式多元解纷眉山新实践"④,2次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批示肯定。创新和推广诉源治理"眉山模式",参与构建"保调赔防诉"⑤医疗纠纷化解机制,入选全国法院一站式建设十大典型案例,获评首届"四川法院改革创新奖",《诉源治理的眉山模式》入选《法治蓝皮书·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2022)》。丰富和拓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创新"市场化抢单制"⑥调解模式,诉前化解各类民商事纠纷7213件,工作经验在全省法院交流。

持续优化诉讼服务。全面建成"厅网线巡"⑦立体化诉讼服务网络,实现立案、调解、开庭、送达等诉讼事项"在线可办",优化12368热线、律师服务平台等诉讼服务"绿色通道",让诉讼服务更加便捷。全面落实立案登记制和跨域立案服务,当场立案率连续三年保持100%,实现全网点跨区域立案,让立案更加简便高效。全面推行巡回审判,在全市设立47个巡回审判点和258个驻村法官工作站,依托"车载法庭""坝坝法庭"等巡回办案3421件,深入企业、村社等开展法律咨询、案件回访等8512次,让司法办案更加贴近群众、温暖群众。

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扎实开展涉民生案件审理,审结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涉民生案件1266件,审结追索劳动报酬、劳务合同纠纷等涉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865件。持续开展涉民生执行专项行动,执行到位涉民生案款万元。依法开展司法救助,发放司法救助金万元,减免缓诉讼费410余万元,卢某意等申请司法救助案入选全省法院典型案例。常态化开展援藏援彝,派驻帮扶干部12名,提供帮扶资金35万元。

及时兑现胜诉权益。坚持高效公正规范文明执行,受理执行案件12883件,执结12271件,执行到位金额亿元。构建"四位一体"⑧现代化执行工作体系,促进执行工作效能提升,执结率、实际执行到位率等核心指标位居全省法院前列。完善信用惩戒机制,与市级有关部门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将3068人次纳入失信"黑名单",司法拘留60人、判处拒执罪9人。

四、深入推进司法改革和科技赋能,筑牢严格公正司法的发展根基

认真贯彻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固化司法改革成果。健全司法权力运行体系,压实院庭长监管责任,落实审判权责清单129项,运用"四类案件"⑨监管机制监管案件1636件,坚决防止司法权滥用、怠用。完善统一法律适用机制,建立从主审法官类案检索、专业法官会议研究咨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递进式法律适用研判机制,着力解决"裁判尺度不统一""同案不同判"等问题。

深化诉讼制度改革。深入开展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进庭审实质化审理案件82件,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率同比上升20%。扎实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简案分流率%、一审案件平均审理时间比法定审理期限缩短近三分之二。探索开展执行管理体制改革,按照"中级法院主管理、基层法院主办案"的职能定位,优化组织机构、人员配置、物资保障等管理机制,实现执行工作"三统一"⑩管理。

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有序推进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有效推动案件自下而上过滤分层,共下沉民事案件74件、行政案件29件。统筹推进省以下法院财物统管改革?,全面完成全市两级法院预算和资产由市本级统一管理的改革任务。科学推进人民法庭优化布局,通过"撤合调增留",推动20个人民法庭实质化运行,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乡村振兴。

强化智慧法院应用。创新构建智慧审判模式,大力推进"非接触式"诉讼服务和全流程无纸化办案,在线立案9791件、在线调解3257次、在线开庭2633次,实现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依法高效审判有机统一。积极延伸智慧执行路径,深度推广"移动执行""阳光执行"手机APP,完善网络司法评估、拍卖流程,不断提升执行工作精准度和透明度。持续深化智慧管理机制,建立"静默化"监管体系,综合运用办案、大数据平台全流程、全方位监管,努力创造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

五、落实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总要求,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过硬"要求,加快推进法院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大力加强政治建设。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牢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及我省实施细则,全面及时向市委、市委政法委报告重大事项、重要工作和重大案件43次,确保法院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全面落实党建主体责任,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深入开展"忠诚铸魂、铁纪担当"专项活动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大学习大实践大提升活动,建立干部政治素质档案,永葆鲜明政治本色。

着力提升司法能力。深入实施"三大工程"?,持续开展头雁培育和人才培养,实施"青蓝工程",打造"书香法院",提升干警能力素质。进一步完善法官选任、考核机制,择优遴选员额法官17名,推行新提拔、新录用年轻干部到一线岗位锻炼和上挂跟班学习等培养模式,储备优秀法治人才。1名干警获评全国法院政治工作先进个人,1名干警获评全省审判业务专家,8名干警获评全省法院办案标兵、岗位标兵,4个庭审、4篇裁判文书、4个案例获评全省优秀,12篇学术调研文章获省级表彰。

努力改善司法作风。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认真落实巡视巡察和司法巡查反馈问题整改,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和"三非"?工作机制,法治根基不断夯实。深入开展司法作风专项整治和"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整改司法作风问题18个、纾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1个,司法作风持续优化。

全力推进正风肃纪。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针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开展审务督察12次,全面梳理、排查、防控廉政风险点241个,进一步筑牢廉政防线。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开展线上线下警示教育,编发"以案促改"典型案例,进一步纯洁法院队伍。

过去一年,全市法院始终铭记审判权来自人民,切实增强接受监督意识,不断改进法院工作。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报告行政审判等工作8次,办理代表建议16件。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定期向市政协常委会通报工作,办理委员提案2件。举办线上线下代表委员联络活动43场,邀请代表委员监督指导法院工作150人次。

过去一年,全市法院50个集体、135名个人获市级以上表彰,28项工作获省级以上奖项,5项工作经验全国全省推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有力监督、市政府大力支持、市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各位代表、委员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司法理念、司法能力与精准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要求还有差距,服务大局、保障民生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仍需继续提升;二是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法院发展需求,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还要接续努力;三是专业化人才短缺日益凸显,招人难、留人难问题仍然存在,队伍建设和司法保障还需持续加强。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加以改进和解决。

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市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深化成都都市圈现代化法院建设,为眉山"三市一城"建设提供更加精准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一以贯之铸牢政治忠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并不折不扣地落地落实。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动力,推进"两个坚持"专题教育常态化,深入开展"忠诚铸魂、铁纪担当"专项活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一如既往服务发展大局。主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三市一城"建设,加强区域司法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服务绿色低碳发展,贯彻"两山"理念、"双碳"战略,严惩污染环境、破坏耕地等违法犯罪行为,筑牢"绿水青山"和"天府粮仓"司法保护屏障。持续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加快完善破产案件审判和联动机制,加大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保护力度,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一往无前捍卫公平正义。立足现代化法院建设目标,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智慧法院建设,推进严格公正司法。围绕平安眉山、法治眉山建设,依法严惩各类犯罪,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推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着眼高质量发展主题,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障在眉重大项目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聚焦法治政府建设,依法监督和支持依法行政,健全府院联席会议制度,完善行政案件多元解纷机制,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四、一心一意践行司法为民。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继续创新发展多元解纷"眉山实践",持续深化诉源治理,全面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机制,推动矛盾纠纷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坚持服务和保障民生,妥善审理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民生案件,强化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的司法保护和关怀,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执行工作强制性、规范化,健全异地执行、联动执行机制,加大失信惩戒和拒执打击力度,向"切实解决执行难"坚实迈进。

五、一抓到底锻造法院铁军。健全人才培养和员额法官选任机制,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和"三高六质"法官。不断加强法院文化建设,传承弘扬三苏文化、东坡文化,着力打造"一院一格""一庭一品"特色品牌,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作用。纵深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完善法官惩戒机制,严厉惩治司法腐败,确保公正廉洁司法。

各位代表,新时代号角齐鸣,新征程催人奋进。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和上级法院精心指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眉山新局面贡献法院智慧和力量。

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年,市法院在市委领导和省法院指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和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稳中有进。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万件,办结万件;员额法官年人均办案件,位居全省第四;其中市法院受理10301件,办结9477件。

一、依法履职保发展,服务大局踔厉奋发

全市法院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市委"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聚力港产城联动,主动对接全市12条重点产业链,制定司法服务保障机制举措,稳妥审结一审商事案件10634件,助推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护航"莆田鞋"集体商标,进一步统一审理制售假冒鞋服类犯罪案件裁判尺度,助力鞋服产业健康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对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防风险的司法支撑,完善司法助企纾困措施。一审审结金融纠纷案件2912件,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充分发挥企业破产工作府院联动机制作用,审慎办理破产案件52件,盘活破产企业资产亿元。高效办结鞍钢冷轧钢板(莆田)有限公司重整案,该案被评为福建法院破产审判典型案例。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层报最高法院批准,指定仙游、城厢、涵江三家法院审理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更好地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一审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477件,1个案件入选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加强涉外、涉台港澳侨审判,积极向人大请示报告,加强与统战、台办、侨联的联动,服务保障对外开放和莆台融合发展。

积极助推生态市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和关于保护好湄洲岛的重要嘱托,持续打造生态司法品牌,加强对木兰溪全流域司法保护,以司法之力守护壶山兰水。加强木兰溪入海口生态保护,设立三江口生态保护驿站,与海警建立涉海案件协同查办机制,一审审结非法采砂、非法捕捞水产品等案件57件。推动驻林长办法官工作室全覆盖,加强对古树名木等文化自然遗产的司法保护,向相关部门发出耕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司法建议,促进我市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完善生态修复补偿机制,收取生态修复补偿金800多万元,专项修复受损生态环境。增设保护妈祖文化遗产、夹漈草堂文物等教育实践基地,推动自然原生态和文化原生态一体保护。

支持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着力服务保障我市重点项目建设,邀请党委、人大、政府等参与协调,妥善处理涉土地征用、城建拆迁等行政争议,一审审结行政案件916件。城厢区法院与政府建立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机制,协调化解行政案件75件。与市政府合力推进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工作,出庭应诉率达%,同比增长42个百分点。完善府院良性互动机制,深化福州、莆田、宁德三地的府院互动和司法协作,加强与行政机关的常态化沟通,发出涉及征地补偿、婚姻登记等民生领域司法建议7份,促进提升行政执法法治化水平。

二、公正司法惠民生,服务人民笃行不怠

全市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更大力度守护平安环境。秉持公平正义,有力惩治犯罪,依法审结一审刑事案件3396件。依法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严厉打击杀人、抢劫、"黄赌毒"等犯罪,一审审结此类案件2378件,坚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强化"打财断血",一审审结涉黑恶案件30件131人,涉黑恶财产执行到位万元。依法惩治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经济犯罪,妥善审结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一审案件356件。推进"反洗钱三年专项行动",审结"洗钱"犯罪一审案件4件,涉案金额1410万元,有效净化金融环境。扎实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高效审结虚构投资收益、高额返利等涉养老诈骗一审案件12件18人,涉案金额5172万元,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2个案件入选全省法院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典型案例。严惩腐败犯罪,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一审审结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案件17件,行贿犯罪案件2件,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

五年来,我们坚持践行为民宗旨,诉讼服务便捷高效。认真贯彻实施民法典,审结一审涉民生案件万件。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便民诉讼服务系统,网上立案万件,当场登记立案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全面推进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引导群众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诉前调解102万件。优化城区法庭、城乡结合法庭、乡村法庭147个,建设"生态环保法庭""旅游法庭"等特色法庭,自主创新的"巡回审判包"收录进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法院博物馆,"稻田里的巡回审判""水上巡回法庭"入选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脱贫攻坚成就展。推出落实强基导向"六项工作",获中央依法治国办、全国教育整顿办、最高法院肯定推介,相关做法纳入我市法治中国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社会治理"十四五"规划等文件。

五年来,我们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构建以"8+4"为重心的司法责任制改革制度体系,推行"权责清单""典型案件动态台账",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深入推进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实现三类人员分类管理、人财物市级统管。全国率先完成基层法院内设机构改革,超过80%的编制和人员配置到审判执行一线。全国首批开展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确保审判资源、案件结构与职能定位科学匹配。推进民事案件繁简分流,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圆满完成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等试点任务。发扬首创精神,全市法院6个案例入选最高法院改革典型案例,3项成果写入中国法院司法改革白皮书。聚焦"全渝数智法院"建设目标,编制信息化建设与实施五年规划,以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司法,工作经验连续五年入选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法治蓝皮书。重庆法院司法公信力民意调查指数持续保持高位。

五年来,我们坚持加强自身建设,法院队伍更加过硬。坚持抓党建带队建强管理促审判,自觉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完善党建工作8项制度,实施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工程。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库,推进三级法院领导班子轮岗交流,全市法院队伍结构明显优化。持续加强司法能力建设,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增至9人,24人获评全国模范法官、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先进个人,19人获评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加强全市法院文化建设,积淀"忠诚为民、崇法尚德、公正廉洁、刚正不阿、改革创新"的新时代人民法院文化内涵。16个法院和集体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法院、全国优秀法院、全国法院先进集体。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立案查处违纪违法干警186人,其中追究刑事责任10人。扎实开展队伍教育整顿,2021年立案查处违纪违法干警同比增加200%,中央督导组认为"重庆法院队伍教育整顿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2年主要工作

2022年,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再启新程。全市法院紧紧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线,认真贯彻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六届二次全会精神,严格执行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决议,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红岩精神,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坚持稳中求进、巩固提升、奋发有为,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一年来,全市法院受理案件万件,其中新收万件,审执结万件,同比分别下降%、%、%,如期完成年初提出的诉源治理目标。未结案件万件,同比下降%,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积案清理任务。法官人均结案件,全国领先;生效裁判服判息诉率%、案件结收比%,均居全国第2位。5项工作写入最高法院工作报告;14项工作经验在全国交流,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在"中国-上合组织国家地方法院大法官论坛"交流经验;371个集体、410名个人获得市级以上表彰表扬,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的巫溪法院廖子怀法官又荣获"双百政法英模";"人民法院老马工作室"入选"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江北法院、忠县法院获评全国"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

一、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筑牢高站位根基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两个确立"的政治成果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牢牢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制定深化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及市委实施办法62项任务清单,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主动向市委、市委政法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重大工作、重大案件。对6家基层法院开展政治督察、司法巡查,提出25个方面整改意见,推动全市法院党的政治建设更加坚强有力。持续做好市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在综合评估中获评"好"等次。

迎接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成立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定期研判、滚动排查、督导检查等6项制度,扎实履行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政治责任,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出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方案,细化26项具体措施,开展"大学习、大宣讲、大调研、大宣传、大落实"五大活动,持续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坚持全覆盖开展全员轮训,举办专题读书班、领导干部大学堂,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头脑。按照"目标、工作、政策、评价"体系,制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行动方案,发布20个专项调研课题,切实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全市法院的生动实践。

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真学真信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第一时间、第一议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在具有红色资源的46个人民法庭打造66条红色司法研学路线。石柱法院在中益乡"初心小院"开展司法研学,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扎实开展"两个确立"主题教育,相关工作经验在全国交流。

二、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保障高水平安全

2023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3年,全市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扛起省会城市法院"争先锋、作表率、树标杆"的使命担当,以精准服务中心大局为首要任务,以提效能、重落实、转作风为具体路径,奋力谱写新时代长春法院全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是打造政治忠诚高地,以红色司法彰显鲜明底色。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持续学深悟透笃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赓续传承红色基因,扎实开展"两个确立"主题教育,确保党中央和省市委工作部署在长春法院落实落细。

二是打造法治生态高地,以能动司法服务发展大局。聚焦提升法治和诚信核心竞争力,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防范化解矛盾风险。完善司法服务保障举措,发挥长春智慧法务区"五庭"功能,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三是打造案件质量高地,以公正司法维护社会正义。构建"监督把关+靶向评查+督察督导"的质量管理体系,科学明责考责督责,运用信息手段加强全流程闭环式监管,努力在更高层次实现审判权力与责任平衡、放权与监督结合、公正与效率统一。

四是打造公正感受高地,以为民司法践行初心使命。开展司法良知专题教育活动,准确适用民法典,巩固一站式建设成果,持续创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以公正裁判引领社会风尚,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五是打造改革创新高地,以智慧司法赋能审判执行。持续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拓展司法与科技深度融合应用,积极探索全域数字法院建设,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六是打造司法人才高地,以清廉司法筑牢公信基石。完善高素质审判人才选拔培养机制,锲而不舍强基提质增能,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恪守良知底线,让制度"长牙带电"、铁规发力生威,促进法官清正、法院清廉、司法清明。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市委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支持下,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忠诚履职、攻坚克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开创全市法院工作新局面,为实现长春振兴发展率先突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全市法院工作取得重大发展进步的五年。在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和最高法院监督指导下,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在市政协、市监委、市检察院和社会各界广泛监督下,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市党代会精神,严格执行市五届人大历次会议决议,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前行、迭代升级,各项工作实现新发展、迈上新台阶,为重庆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五年来,我们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政治建设持续加强。自觉把"两个维护"放在首位、落到实处,坚决兑现市委"三个确保"政治承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两个坚持"专题教育、"两个确立"主题教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成立重庆法院党校,开办"重庆法院领导干部大学堂",强化政治轮训。出台服务保障重庆发挥"三个作用"意见等司法政策文件89份,切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市委工作安排贯穿到法院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彻底干净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坚决肃清邓恢林流毒影响。自觉接受巡视、审计,全面落实整改措施。切实维护司法领域意识形态安全,坚定不移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

五年来,我们坚持狠抓执法办案,审执质效稳步提升。受理各类案件万件,审执结万件,较前一个五年分别上升%和%,主要质效指标稳居全国前列且每年递进。坚持每年发布审判白皮书、典型案例,7个案例入选最高法院指导性案例、196个案例入选全国法院典型案例,入选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百场优秀庭审"数量居全国第5位。审结一审刑事案件万件,判处罪犯17万人,依法宣告12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47名自诉案件被告人无罪;完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任务。审结各类一审民商事案件万件,案件平均审理周期较前一个五年缩短8天。审结一审环境资源案件万件,工作经验在世界环境司法大会交流。审结一审行政案件万件,支持和监督依法行政。如期完成"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任务,执结案件万件,兑现"真金白银"2591亿元,向着"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不断迈进。

五年来,我们坚持全面履职尽责,服务大局精准有效。审结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一审民商事案件万件,涉案金额5844亿元。积极投身大战大考,构建保市场主体司法政策体系,服务保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依法妥善处理涉脱贫攻坚、环境资源、金融借贷、房地产等领域案件,服务保障打赢"三大攻坚战"。推动设立成渝金融法院、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重庆破产法庭、重庆知识产权法庭,妥善办理全国首例铁路提单物权纠纷案、力帆系企业破产重整案、互联网虚假刷量案等重大典型案件,推动构建长江经济带"11+1"省市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出台服务保障"一区两群"协调发展17条意见,促进"一区"和"两群"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扎实做好世界银行营商环境咨询服务评估相关工作,重庆法院牵头的"执行合同"指标得分位居全球190个经济体前10名、"办理破产"指标得分位居前20名;全国首发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评估指数体系和评估报告。

更实举措维护群众权益。密切关注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涉民生领域司法需求,审结一审民事案件万件,不断织密民生权益保护网。强化妇女、儿童、老人合法权益保护,一审审结婚姻家庭、抚养、继承等家事纠纷案件4213件。准确适用民法典,依法支持离婚案件中全职家庭主妇"家务补偿"诉求,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市法院与市委政法委、市妇联等联合举办反家暴宣传周系列活动,弘扬优良家风。城厢区法院审结我市首例指定遗产管理人案件,维护遗产权利人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认真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探索发出《家庭教育令》《督促监护令》,让"依法带娃"成为家长的必修课。市法院牵头各县区法院联合妇联等单位设立家庭教育指导站,选派29名优秀法官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仙游县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被最高法院评为少年法庭工作先进集体,1人被评为全国七五普法工作先进个人。注重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市人社局、总工会协同推进裁审衔接机制,有效降低劳动者维权成本。妥善审理农村土地流转、林权转让等涉农纠纷案件,助力乡村振兴。加强涉军维权工作,开展送法进军营9场次、受众1000余人次,坚决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更强决心攻坚执行难题。深化执行难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完善全市执行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工作机制,切实解决执行难。执结案件30455件,到位金额亿元。善用执行强制措施,查封房产、土地等万处,扣押车辆234部,限制高消费、出境万人次,罚款、拘留79人次。加大网络拍卖变现力度,网拍成交599件亿元,为当事人节省佣金5014万元。加大拒执罪打击力度,移送追究拒执罪65人次,同比上升16%,彰显司法权威。荔城区法院推行涉嫌拒执罪预告制度,向32名有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发出警示,其中30人自动腾退房屋、交付土地或偿还债务,取得很好的震慑效果。推行简案快办,快速执结10万元以下小额标的案件万件亿元,及时兑现胜诉当事人权益。开展"春雷行动""暖冬行动",为1635名当事人解决了追讨农民工工资、赡养抚养费、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等10类民生关切问题,执行到位金额4260万元。开展涉养老诈骗、电信诈骗等专项执行活动,向506名老年人、电信诈骗被害人发放执行款万元,最大限度追赃挽损。省法院全程网络直播城厢区法院涉养老诈骗案款集中发放仪式,超过1200万网友在线观看。坚持善意执行理念,更加注重执行措施的精准、规范,开展涉中小微企业专项执行行动和"百名干警进百企"活动,执行到位金额亿元,帮助解决法律问题562个,助力民营企业提振信心、更好发展。

三、守正创新护法治,服务基层善作善成

全市法院主动融入"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以诉源治理、执源治理为抓手,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积极参与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全面加强法治化引领。通过以案释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推行失信联合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为经敦促后履行判决的失信企业出具《自动履行证明书》《信用修复证明》等38份,修复受损信用,帮助解决融资难问题,相关经验做法被《中国改革报》宣传报道。涵江区法院办理的某食品公司系列执行案件,首次实行信用修复机制,助力失信企业"重获生机",被省法院评为诚信兴商典型案例。探索在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中准确适用惩罚性赔偿,提高制假售假犯罪的民事赔偿成本,警示不正当竞争。依法保护初级农产品的网络销售行为,对故意大额网购初级农产品、以产品包装存在瑕疵为由索要十倍赔偿的诉求依法不予支持,兼顾食品安全保障与市场秩序规范。荔城区法院运用刑事速裁程序,快速审结全市首个高空抛物刑事案件,维护公共安全。城厢区法院在一起互联网侵犯名誉权案中,判决被告删除其在社交平台诋毁邻居的视频,并责令发布致歉声明,倡导和谐友善的邻里关系。秀屿区法院审结我市首例公路损害赔偿案,支持维护公共利益。精心组织"莆法进行时"系列法治宣讲等活动,围绕企业合规、乡村治理、保护青少年等十个专题,深入村居、校园、企业等开展普法活动128场,受众1万人次,用活"小案件",讲好"大道理",引导全社会遵法守法、崇德向善。

主动融入网格化治理。市法院落实强基导向,大力加强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指导全市16个人民法庭充分发挥扎根基层优势,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解决在基层。深化诉源治理,全面推行法官挂钩网格工作,目前全市法官已挂钩503个村居,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仙游县法院在全省率先建立跨市调解员资源共享机制,诉前调解案件6262件,调解成功3514件。荔城区法院深化物业纠纷调处中心建设,建立全省首家物业纠纷近邻评理室,成功化解案件570件,办案周期同比缩短天。城厢区法院依托11个邻里解纷中心,引入基层党组织力量诉前化解纠纷,该做法入选全省法院诉源治理工作创新举措。涵江区法院联合区检察院和镇街设立社区普法研学基地,打造普法宣传和诉源治理新窗口。秀屿区法院推行"一村一法官"工作机制,方便群众在家门口获得司法服务。

不断拓展精细化服务。深入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诉讼服务中心可全流程办理登记立案、跨域立案等18项服务,方便当事人一次性办结相关诉讼事项。加强法院信息化支撑,对接政法业务协同办案平台,融入"数字莆田"建设。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推行全过程线上诉讼服务,共线上立案万件,线上调解1万余次,线上开庭3509次,线上办理信访、咨询等万件次。大力推行电子集约送达,当事人可"掌上"实时接收法律文书,节省送达时间。仙游县法院自主研发全省首个执行诉求管理系统,实现执行法官与当事人"键对键"沟通交流。坚持把信访当做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每月定期开展信访接待日活动,接待群众1500人次,稳妥化解涉诉信访积案246件。加强国家司法救助和执行保险救助工作,为符合救助条件的163名困难当事人发放救助金万元,传递司法温暖。涵江区法院与区民政局、区慈善总会建立执行慈善救助机制,引入慈善力量拓宽救助渠道。深化司法公开民主,裁判文书上网4万余篇,庭审直播3139场,人民陪审员一审普通程序案件陪审率达70%。

四、培根铸魂提素能,锻造队伍久久为功

全市法院坚持从严治院和从优待警相结合,加快推进法院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全面提升干警素能,共有18个集体和90人次受到市级以上表彰。

坚持政治建院。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推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主题教育,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分层次开展全员政治轮训,确保法院队伍忠诚纯洁可靠。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决贯彻市委决策部署,坚持重大事项请示报告,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正确政治方向。推行"沉浸式学习、示范式引领、宣讲式辅导、研讨式交流、分享式研读"理论学习模式,通过邀请专家授课、领导干部带头宣讲、专题学习等方式,引导干警切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抓好青年干警"大学习",举办青年文化沙龙、青年论坛等多种活动,引导青年干警扣好投身人民司法事业的"第一粒扣子"。推进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工程,全面开展党员培训、红色教育、创先争优、主题党日活动等,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坚持人才兴院。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充实优化专业审判团队,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加大优秀干部"选、育、管、用"力度,分批次稳妥开展干部选任、晋职晋级、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工作,让干警在服务大局、化解矛盾、防控疫情等工作中经受考验、成长成才。着力培养高层次审判人才,4名法官被评为省级审判业务专家。学术调研再创佳绩,21篇论文在东南法治论坛、省法学会等省级以上专题征文中获奖。注重提升办案人员的业务能力,举办、参加各类线上线下培训班76期。加强新时代人民法院文化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工青妇协同,广泛开展业务竞赛、读书荐书、演讲比赛等文体活动,4篇案例在全省法院系统首届年度优秀案例评选中获奖。

坚持从严治院。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体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扎实开展政治督察、司法巡查、审务督察、纪律作风检查,常态化排查整治顽瘴痼疾。深化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推进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强化对立案、调解、审限、结案等重点流程节点的监管,突出规范办案、均衡结案,推动形成"人案事权责"相衔接的司法权力运行格局。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开展司法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持之以恒改进作风。严格落实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铁规禁令,查处违纪违法人员8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五、接受监督促规范,改进工作蹄疾步稳

全市法院始终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坚持大会报告和专项报告制度,专题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审判监督管理工作情况,认真落实审议意见10条,3个月内全部整改到位。积极参与、支持地方立法,秀屿区法院作为省人大立法联系点,完成7部地方性法规征求意见的任务,5条意见被《福建省土地管理条例》等采纳。主动邀请各级代表107人次集中视察、旁听庭审、参与调解、见证执行,支持代表履行监督职责。坚持代表挂钩联络机制,每半年开展定向联络和集中走访,认真办理并反馈代表的意见建议,并及时转化为改进法院工作的具体措施。市法院共办复代表建议6件,并逐一与代表充分沟通反馈。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通报法院工作,邀请39人次视察监督法院工作,办复委员提案3件。尊重律师依法履职,定期与市司法局、律协座谈听取意见建议,共同推动法治进步。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法院监督员来我市法院开展监督视察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广泛接受监察监督、检察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

各位代表,法院工作的发展进步,是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有力监督,市政府大力支持,市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全市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法院工作仍然存在问题和不足:一是司法职能作用还有更大发挥空间,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仍需提升;二是司法保障民生方面需持续发力,化解纠纷、精准普法等工作有待加强;三是诉源治理、执源治理工作力度不够,与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要求还有差距;四是法院队伍建设存在薄弱环节,个别干警违纪违法问题仍有发生。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市法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依法忠诚履职,主动担当作为,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办案质量、效率、效果并重,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保障。

一要持续提升政治建设的坚定性。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加强法院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教育引导干警学深、悟透、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绝对领导贯彻落实到法院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

二要持续提升服务大局的精准度。围绕市委以木兰溪综合治理为总抓手、做好"5篇文章"的决策部署,完善司法服务保障机制举措。加强府院联动,开展民营经济服务保障行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大力开展木兰溪流域司法保护行动,助力描绘好"千古木兰溪、百里江山图、十里风光带"。

三要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依法惩治各类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稳妥处置民事纠纷,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积极融入党委领导的基层治理体系,把诉源治理、执源治理融入"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

积极支持法治政府建设。妥善化解新型基建、城市更新、民生工程等领域案件105件,保障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深化府院联动,发挥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作用,全年化解争议226件,行政诉讼受案同比下降%。发布年度行政审判白皮书,发送司法建议108份;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同比上升%;行政机关败诉率同比下降%,依法行政水平显著提升。

全力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执结案件60302件,执行到位金额亿元,同比上升%,长春地区执行质效排名全省第一。强化重点案件执行攻坚,妥善执行非法集资、电信诈骗案件209件,为受害群众挽回损失亿元;二道法院创新联合执行模式开展腾迁行动,为长拖文创产业园项目建设扫清障碍。加大财产处置力度,在全省率先开展"夏拍""冬拍"专项行动,拍卖成交亿元,溢价率%。市中院将上海某公司4544万股股票一拍变现,一次性执行到位金额亿元。坚持执行威慑与守信激励并重,全年纳入失信名单2214人,拘留152人、以拒执罪判处6件;宽城法院发出全省首份《信用修复证明书》,全市法院为被执行人恢复信用374人次。

四、坚持改革驱动、科技赋能,着力推进公正高效司法

持续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完成市委部署的年度司法改革重点任务,出台司法责任体系建设相关制度文件6项。开展"标准化建设年"活动,打造审判管理"四统一"机制,加强审判运行态势分析,优化流程节点管控,全市法院各项质效指标稳步向好。强化院庭长监管职责,监督"四类案件"2772件。加强对下指导,定期组织评查案件1054件,切实提高审判质效。科学调整业务部门职能和法官配置,进一步推行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着力优化司法资源。多措并举激励法官多办案、办好案,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全市法官人均办案数连年居全省法院首位。

统筹推进诉讼制度改革。深化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市中院成立二审速裁庭,实行二审独任审理;全市法院简易程序适用率上升个百分点,民事案件平均办理天数同比提速天,让老百姓打官司更快捷。深化执行机制改革,创新事务集约、团队办案模式,着力打造"一站式"运转高效的综合执行平台,市中院工作经验被最高法院采纳推广。

推动现代科技与审判工作深度融合。深化拓展智慧法院建设,利用数字科技对诉讼服务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实现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疫情期间,全面开启"零接触"式线上工作模式,网上立案3193件、电子送达224次、网上开庭3450件、线上调解12713件,有效保障群众行使诉权。强化司法公开,在互联网公开裁判文书100803份、流程信息100794份、直播庭审13400场次,让诉讼活动更透明、诉讼结果更可预期。市中院司法透明度指数连续六年位列全国前十。

五、坚持强基赋能、从严治院,锻造忠诚干净担当队伍

提升能力素质。实施法院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建立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库。开展政治轮训45期,举办新法实施、实务难题等业务培训289期,培训干警19798人次;强化多岗位、跨部门学习锻炼,加强综合性、复合性、高层次人才培养,24名法官获评全省法院民商事审判领域业务骨干。打造业务工作精品工程,市中院成功中标最高法院年度重大研究课题,全市法院20个案例、18篇调研报告、14篇文书获评省级以上优秀成果。

夯实基层基础。实行领导干部联系指导基层制度,在业务培训、表彰奖励等方面向基层倾斜。组织开展司法巡查,促进基层法院党建工作、纪律作风、司法水平整体提升。基层法院共办结案件万件,其中3家法院审判综合质效排名进入全省前十。发挥人民法庭扎根基层优势,49家人民法庭结案数占一审民商事案件的%,83个巡回审判点累计审判831次,双阳法院奢岭法庭、公主岭法院环城法庭获评"全省法院示范人民法庭"称号。

从严正风肃纪。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引领计划,构建"6+N"责任体系,常态化开展审务督察和作风检查,倒逼干警规范司法行为、改进司法作风。持续推动"三个规定"记录全覆盖,确保"逢问必录""应报尽报"。坚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严肃查处干警违纪违法行为,精准适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查办案件5件,5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坚决维护肌体健康。

六、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监督,切实改进长春法院工作

牢牢坚持党的领导,主动向市委、上级法院报告重点工作、重要事项、重大案件112次;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坚定法院工作正确方向。主动接受人大监督,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邀请代表参加活动363人次,专项报告常态化扫黑除恶、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等工作,紧紧依靠人大及其常委会支持,有效破解司法改革、队伍建设中的难题。认真接受民主监督,持续加强与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沟通互动,办理代表委员提案3件。自觉接受监察机关对法院工作人员监督,认真贯彻监察法和监察法实施条例,支持配合监察机关依法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依法接受检察监督,支持抗诉案件17件,邀请各级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监督案件25件,检察建议采纳率达到%,共同维护司法公正。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召开新闻发布会37场,邀请媒体记者参加活动516场次,陪审员参审案件4644件,加强与律师群体、专家学者的良性互动,共绘司法公正"最大同心圆"。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与法治进程同向、与区域发展同步、与时代脉搏同频、与人民需求同进,在大战大考最前沿、审判执行主阵地、抗击疫情第一线克难奋进,用忠诚与担当诠释长春法院的初心和使命。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更凝结着各位代表、委员的信任与支持、关心和厚爱。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法院工作仍然存在问题和不足,一是司法理念与新时代新要求和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服务中心大局的前瞻性、精准性还需提升;二是面对疫情冲击,暴露出法院信息化建设的系统集成、功能运转仍有待加强;三是审判执行质量、效率、效果还需进一步提高,个别法官机械执法、就案办案,问题案、瑕疵案还有不少;四是对司法权的制约监督还需强化,司法作风不佳、司法良知缺失等问题还未杜绝,从严管党治警力度仍需加大。对此,我们将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全力参与疫情防控。全市法院以临战姿态、决战状态、决胜心态全情全力投入疫情防控,九台、榆树、宽城、农安法院超过80%的人员参与防疫工作。市中院6名班子成员和320名干警下沉柳影街道等抗疫一线包保作战。两级法院480名院庭长带领"法院突击队"逆行出征、对口支援;1661名干警主动请缨、向险而行,与全市干部群众并肩作战,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歼灭战贡献了法院力量。同时,依法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妥善化解涉疫纠纷74件,从严从快惩处涉疫犯罪案件7件,有力保障疫情防控秩序;出台《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为企业纾困解难十条措施》,为恢复生产、稳定就业提供优质高效司法服务;净月法院、宽城法院2起案件入选全省法院涉新冠肺炎疫情典型案例。

扎实推进"五庭"建设。认真落实省、市党代会部署,全力融入长春智慧法务区建设,聚焦"五庭一院"布局,在省、市、区三级共建强力推动下,仅用时150天实现长春互联网法庭、破产法庭、国际商事法庭、金融法庭全部落位并实体化运行,其中破产、国际商事、金融法庭均为东北地区首家,聚合储备全省三级法院司法资源,推动法律服务功能聚集区全面成势,使长春成为汇聚专业法庭数量全国前列、东北地区最多的城市。其中,长春破产法庭打造"智慧破产"新模式,妥善审理长春长生生物破产清算案、吉隆坡大酒店破产和解案、吉林粮食进出口有限公司重整案以及全省首例房地产企业预重整案等案件266件,吉林森工合并重整案入选全省法院服务保障企业发展十大典型案例,为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蓄势赋能。长春知识产权法庭工作迈上新台阶,持续深化知产案件繁简分流、多元解纷等机制创新,加大惩罚性赔偿适用力度,审结案件3417件,"皓月"商标权侵权案入选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积极打造知产争端解决"优选地"。

主动融入长春发展战略。围绕市委"六城联动"战略部署,持续提供全方位司法服务和保障。开展"助力一汽"专项行动,审执结合同、金融案件2334件;新区法院仅用96个小时,将3000多公里外被执行人藏匿的19万余套汽车零配件执行到位,助推国际汽车城建设。审结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副产品购销等案件951件,二道法院2起案件入选全省法院黑土地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助推现代农业城建设。审结涉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减排等案件276件,审结环境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件8件;践行绿色办公理念,公主岭法院获评"全国节约型机关"称号,助推"双碳"示范城建设。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决定》,审结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种源等案件128件,助推科技创新城建设。审结住房按揭、教育培训和旅游休闲等案件6060件,助推新兴消费城建设。审结涉数字出版、文旅文创、影视动漫等新兴文化业态案件198件,助推文化创意城建设。同时,积极开展"四个服务""企业服务月"活动,审结买卖合同、股权转让等案件9170件,法治宣讲进企业257场,市中院优化营商法治环境经验做法入选全省法院改革精品案例。

二、坚持惩治犯罪、维护稳定,全力护航平安长春建设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审结一审刑事案件5378件。严惩邪教组织、间谍窃密等犯罪案件63件,坚定捍卫国家政治安全。审结涉恶案件3件,积极参与行业综合治理,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审结故意杀人、抢劫、绑架等暴力犯罪案件123件,审理涉"鼎邦""万邦"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174件,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法严惩危害安全生产、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药品、高空抛物、危险驾驶等犯罪案件826件,维护生产生活秩序。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审结相关案件72件,追赃挽损1172万元,坚决守住群众养老钱。审结强奸、猥亵、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217件,积极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强化人权司法保障。坚持宽严相济,对742名犯罪分子依法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对1476名被告人依法适用非监禁刑,对24名被告人依法免予刑事处罚,对13名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确保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推进少年法庭"三合一"模式全覆盖,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28件,推行圆桌审判、轻罪记录封存,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审结减刑假释案件2436件,其中调整减刑幅度504人,促进罪犯改过自新。审结国家赔偿案件135件,依法保障请求人合法权益。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扎实开展诉源治理,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打造全省首家劳动争议"三方六家"调处中心;与相关部门建立22个"法院+"联动机制,调解成功率上升至%,全市法院收案数同比下降%,助推矛盾纠纷消于萌芽、止于未诉。开展"百姓说事、法官说法"活动,"法官进网格"2235人次,打造无讼社区、无讼村屯82个。强化领导包案、首访负责,召开信访公开听证会96场,涉诉信访化解率排名全省法院第一。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开展"七走进"普法活动2116场,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稿件21458篇,"百姓与法融媒体栏目"获评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

三、坚持人民至上、司法为民,倾心守护幸福美好生活

全面贯彻实施民法典。妥善审理教育、医疗、住房、劳动争议等案件11194件,发布全市法院民法典实施十大典型案例,依法守护民生福祉。审结涉养老服务、赡养、抚养等纠纷1137件,发布《家庭教育令》3份;选派382名干警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依法保护"一老一小"权益。审结涉军案件67件,坚决捍卫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开展农民工欠薪专项执行行动,到位金额万元。妥善化解网络消费纠纷、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衍生纠纷等案件698件,用心用情保障民生权益。

全域整合一站式诉讼服务。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实行接诉即答、接单即办,当场登记立案率98%,确保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全市11家法院入围全省基层法院诉讼服务质效排名榜单前十。开通一网通办、全域通办业务,网上立案30791件,跨域立案204件,线上开庭5492次。扎实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办理实事项目237项;榆树法院打造全省首家24小时自助法院,为老百姓提供全天候、"不打烊"诉讼服务。市中院与市慈善会、市检察院共同建立市司法救助慈善基金,办结司法救助案件51件,发放救助资金万元;为困难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650余万元,以"司法暖心"换取"群众舒心"。

过去的一年,我们努力让有司法需求的人民群众打得起官司。诉前化解纠纷万起,速裁结案万件,万件小额诉讼案件实现一审终局。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率居全省第3位,超十二个月未结诉讼案件在全省率先清零,为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万元,让人民群众打官司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更低。

过去的一年,我们努力让有理有据的人民群众打得赢官司。以重于泰山的责任守护好案件质量"生命线",全市法院一审判决案件被发回改判率%,居全省第3位。%的案件一审后服判息诉,%的上诉案件二审后服判息诉,分别居全省第1位和第3位,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过去的一年,我们努力让案件胜诉的人民群众及时实现权益。执结案件万件,执行到位亿元。实际执行到位率%,高出全省平均值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审限内执结率100%,居全省首位。执行结案平均用时天,低于全省平均值天,让更多案件得到高效执行。

全市法院队伍建设、破产审判、执行体制机制改革、代表委员联络等工作受到省法院和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批示肯定,21个集体、34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泗洪法院被最高法院评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宿豫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被评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3名法官分别被评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先进个人,开创了争先创优新局面。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勇于司法担当

助力营造合理稳定的政策环境。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15条措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出批示,纳入宿迁助企惠企政策工具箱。妥善审结大型商业综合体涉疫情租赁合同案件101件,引导当事人共担???????????????????风险、共克时艰。五家基层法院出台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类文件9份,受到县区党委政府充分肯定。积极参加地方性法规、行政规范性文件制订的研究论证,对《宿迁市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办法》等起草提出建议15条,宿城法院被确立为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

助力营造平等有序的市场环境。一审审结"江苏双星彩塑公司与汕头幸星公司互诉案"等涉企案件万件,标的额亿元,对国企民企、中资外资、大企小企,一律平等保护。充分发挥破产审判"清道夫"作用,审结破产清算案件1375件,化解金融不良债权亿元,盘活土地万亩、厂房万平方米,亚都房地产等11家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脱困重生,市工人医院清算、市妇产医院重整等重大案件审理稳妥推进,宿豫法院"美银房地产预重整案"入选全省破产审判典型案例。

助力营造合法规范的政务环境。一审审结行政诉讼案件739件,办结行政非诉执行案件221件,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履职,为创成"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贡献力量。加强行政纠纷源头治理,发送行政案件化解告知书、败诉风险预警函,依法开展协调和解,实质化解一审行政案件338件,同比上升%。建立行政纠纷"病情诊断"机制,连续14年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定期通报行政机关败诉情况,为规范行政执法提出建议,受到市政府高度重视。

助力营造公正向善的法治环境。落实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一审审结"《大话西游》网络游戏'私服'案"等知识产权案件1712件,"恶意抢注商标后起诉他人侵权被驳回案"入选全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坚持善意文明执行"护企",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善意文明执行工作指引》,以督促履行方式执结"顾某某等55人劳资案"等涉企案件302件,既保障胜诉权益兑现,又保企业、保就业。

助力营造诚信美丽的人文环境。开展信用修复"暖企"行动,删除939家企业失信信息,向383家企业出具信用修复证明,助力企业获取金融市场"身份证"。推进涉党政机关被执行案件专项治理,实现案件全部清零,助推诚信政府建设。服务提升人居品质,宿城法院审结环资诉讼案件63件,宿迁地区收案数三年连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无人机喷洒除草剂损害环境案"入选全省环资审判十大典型案例。

二、坚持惩治犯罪、防范风险,在维护安全稳定中展现司法力量

精准打击刑事犯罪。一审审结刑事案件3552件,判处罪犯5023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执行到位"黑财"8033万元。严惩危害社会治安犯罪,审结"王某入室杀人案"等严重暴力犯罪36件39人,涉枪涉爆、涉赌涉黄犯罪114件295人。审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30件67人,一批快递、通讯、房地产等行业"内鬼"被依法惩处。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打,审结职务犯罪87件93人,对10名行贿人依法判刑,医药公司人员向230余名村居卫生室主任行贿被判处实刑。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强化法院在刑事诉讼中的责任担当,合力解决200余名被告人和罪犯收押、收监执行难问题,防范刑事诉讼风险隐患。审结"菲特尼斯游泳馆学生溺亡案"等安全生产犯罪17件,维护安全生产秩序。建立协同治理金融违规行为工作机制,对套取金融贷款后转贷的492件案件认定合同无效,防范信贷资金流入民间借贷市场。审结"市公交二公司、三公司、锐峰公司非法集资案"等涉众型经济犯罪13件,涉案金额亿元,全年为集资参与人挽回损失近1亿元,阻断金融风险向社会面传导。妥善处理逾期交房、办证案件4000余件,稳步推进"天下房产系列案件"审理,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

实质化解涉诉信访。把信访化解融入执法办案全流程,公布院庭长接访日程表,让当事人找准庭局、访有所得。扎实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行动,全市法院化解信访185件,信访多年的"丽舍名都股权案"等一批"钉子案"得到实质解决。认真开展信访评查分析,聚焦办案质量、程序、作风等重点内容,找准、改进执法办案中的薄弱环节。市中院涉诉信访创新经验被省法院转发推广。

三、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在维护人民权益中传???????????????????递司法温度

聚力优化司法服务。完善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机制,网上立案、跨域立案万件次,线上开庭、听证6468件次,电子送达万次,"宿法智达"系统被评为全省智慧法院建设十大典型事例。"四调并进、精准交融的诉前解纷体系"入选全国法院十大典型经验,全省唯一。服务辖区特色产业发展,沭阳庙头法庭打造"全国花木之乡"法治服务基地,泗洪孙园法庭创建"三色"法治示范基地。

聚力保障民生权益。一审审结养老、育幼、住房、社保等民生案件万件。保障"劳有所得",审执结劳动争议、追索劳动报酬等案件3724件,帮助农民工追回"血汗钱"万元,一起案件入选全省法院劳动人事争议十大典型案例。保障"老有所养",审结涉养老案件416件,宿城法院审结"全市首例保姆虐待老人案"。保障"弱有所助",扎实开展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和妇女儿童权益保障专项行动,向刑事被害人、申请执行人、困境妇女儿童等发放救助金万元。

聚力守护民生安全。审结"以帮助未成年人'解除游戏防沉迷'为幌子诈骗案"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43件191人,涉案金额万元,守好百姓"钱袋子"。统筹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审结"以代办养老保险为名骗取老人钱财案"等养老诈骗犯罪5件5人,守好百姓"养老钱"。审结"生产销售假牛羊肉案"等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27件48人,守好群众"菜篮子"。审结"小区业主抛掷菜刀案"等高空抛物犯罪2件2人,保障群众头顶安全。审结"抢控行驶客车驾驶操控装置案"等妨害安全驾驶犯罪2件2人,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聚力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审结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犯罪184件,"刘某某强行向50余名学生收取'保护费'案"入选全省少年审判典型案例。审结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民事案件673件,"全国首例未成年人文身公益诉讼案"被最高法院写入全国"两会"工作报告;审结"全国首例电竞酒店向未成年人提供上网服务公益诉讼案",入围全国"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年度十大案件"评选,获全国法院优秀案例分析一等奖,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规范电竞酒店经营活动。加大困境儿童救助力度,"5岁儿童救助案"入选全省少年审判典型事例。

聚力引领社会风尚。坚持以小案诠释大义,引领社会向上向善,2起案件入选全省法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型案例。审结"妻子起诉丈夫支付扶养费案",倡导夫妻之间互相扶助支持。审结"妹妹起诉兄长支付抚养费案",让"情分"和"本分"各归其位。审结"张某某起诉某网店经营者赔偿损失案",惩治违约失信,案件入选省法院公报、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审结"程某起诉返还赌资案",对明知用于赌博仍然出借款项的行为不予支持,被最高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刊发。审结"党某等27人重大考试作弊案",打击作弊不正之风。

四、坚持守正创新、法治梦想,在破解发展难题中筑牢司法公信

强质量,确保公平公正。建立"立审执破"一体化协作机制,打通执法办案各环节壁垒,多方位、全过程分析研判案情,确保裁判公正,易于执行。创新开展院庭长审判管理"一读四评",开发运行"重点案件标识管理系统",全市法院5篇案例分析在全国获奖,14起案件入选全省法院典型案例,5篇裁判文书、3个庭审获评全省百篇优秀文书和优秀庭审。

提效率,做到快审快结。持续深化民事、刑事案件繁简分流,加大小额诉讼程序适用力度,实现案件轻重分离、快慢分道。研发运用"智慧速审"系统,为民商事案件简案快审"智慧赋能"。全市法院民事、刑事速裁结案数分别占民事、刑事结案的%和%,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率%。

优效果,力争案结事了。抓好诉讼阶段全流程调解,以更柔性的方式化解纠纷。民事案件调撤率%,居全省第6位。加强裁判文书释法说理,力争胜败皆明。坚持庭审、宣判、判后全链条法律释明,促进服判息诉。建立调解、判决案件全流程督促履行机制,新收执行案件同比下降%。泗阳法院设立"督促履行中心",经验做法被省法院刊发推广。

重兑现,深化执行改革。扎实推进全国法院执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市域执行一体化改革举措入选全省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在全省率先建立全市统一的"宿执通办"9612368执行服务热线,解决当事人咨询难、求助难、投诉难、线索提供难等问题,共解答、解决群众反映问题2927个。建立跟踪会办、集中攻坚机制,泗阳"华元天泰非法集资案"等"骨头案"得到有效执结。

五、坚持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在培育"四类人才"中厚植司法情怀

提升政治能力。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认真抓好党组"三会两课"、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市中院每周开展党组集中学习,每月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全市法院以党支部组建71个青年干警理论学习小组,举办全市法院领导干部政治轮训班。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沭阳法院"支部共建创无讼村居"获全省法院党建工作创新案例,泗阳法院"五心融合优服务 先锋模范促和谐"被评为全省法院优秀党支部品牌。

加强分类培养。强化实践锻炼,市中院2名法官、4名法官助理到基层法院墩苗历炼,全市法院9名干警到上级法院"跟班学习",1名法官到最高法院"跟案培训"。强化合作共建,市中院与南京中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宿迁学院等签订合作协议,定期举办"法官论坛",邀请知名学者、资深法官上台讲学、点评指导。强化考核评比,开展书记员业务培训和技能竞赛,评选办案之星、调解之星,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

凝聚精神内核。制定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定期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常态化举行干警荣退仪式,提升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干警主体地位,市中院成立干警议事会,为全院工作提建议、献智慧;成立书记员协会,加强审判辅助人员自我管理。联合公安机关共建司法人员履职保护联动机制,制定《失实检举控告澄清工作实施办法》,为敢于担当者担当。

优化纪律作风。紧盯"六零"目标,深化司法规范化建设,细化落实59条整改措施。加大纪律作风督察力度,市中院下发《审务督察通报》24期,发送《纪律作风督察提示函》14份,推动问题整改落实。从严落实"三个规定",全市法院填报有记录信息791条,"逢问必录"形成自觉。精准监督执纪问责,全市法院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38人,党纪、政务处分4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法院工作的发展进步,是市委正确领导,人大有力监督,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服务保障大局站位需进一步提高。虽然对各级党委政府的重点部署、中心工作能够及时领悟、跟进落实,但法院工作与中心大局工作的衔接紧密度仍不够。二是能动司法水平需进一步提升。有的干警就案办案、机械司法,在一些案件办理中没有真正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三是审判执行权力制约监督需进一步强化。审判执行一些关键节点自由裁量权仍然较大,存在寻租空间。院庭长落实"四类案件"监管不够有力,审限管理、质量管控、执行监管等各项制度需要进一步细化。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2023年是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对标二十大、迭代'138'、开创新局面、奋进现代化"的关键之年。我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扣省委在奋进"两个先行"新征程中打头阵、当先锋、作示范的部署,紧扣金华市委勇当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主力军的要求,紧扣义乌市委坚持"兴商建市"不动摇,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决策,奋力打造"现代化先行示范法院",为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义乌篇章展现更大法院担当。

一是始终坚持政治统领,以更高站位把牢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持续深入开展思想政治铸魂行动,引导干警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确保党的领导上下贯通、执行有力。

二是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以更强担当服务保障大局。切实履行好维护好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责任。聚力"三个一号工程",依法稳妥处理各类涉企经济纠纷,努力让司法预期"稳"起来、市场主体"活"起来、市场环境"优"起来。聚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用好用足"以外调外"涉外诉调对接机制、"浙里市场义码治理"场景,积极争设义乌国际商事法庭,为深化自贸区金义片区注入法治动能。聚力法治社会建设,支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助推高水平建成法治示范区。

三是巩固提升司法效能,以更实举措践行司法为民。坚持人民至上,依法妥善审理涉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纠纷,依法保障劳动者权益,服务和改善民生。正确贯彻实施民法典,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释法说理,以公正裁判树立行为规则。深化落实"非诉讼纠纷法官全域指导"机制,不断健全多元解纷体系。更加注重强基导向,积极争创"枫桥式人民法庭",全面加强"共享法庭"建设,更好服务乡村振兴。

四是持续强化斗争精神,以更严要求建设过硬队伍。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不断提升公正司法能力和水平。坚持从严治院从严治警,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一体推进"三不"建设,以廉洁司法保证公正司法,努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履行好新时代人民法院的职责使命,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而不懈奋斗!

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长春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极其难忘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效监督、市政府强力支持、市政协民主监督和上级法院正确指导下,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坚持"1237"总体工作思路,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职责,战疫情、抓审判、保稳定、护民生、促发展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87140件、办结181412件;其中市中院受理各类案件22042件、办结19587件。全市法官人均结案件,比全省平均数多件,结案率稳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市中院审判质效排名全省中院第一。全市法院共有55个集体、152名干警受到中央、最高法院和省市表彰,7项工作受到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肯定,为推动长春法院全面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扛起人民法院担当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两个确立"主题教育,精心组织系列活动159场次,营造热烈浓厚迎庆氛围。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开幕式当天即召开党组扩大会部署落实12项学习宣传任务,先后开展"第一议题"学习、集中宣讲辅导、法官读书会等活动46场次,覆盖人员7800余人次,迅速掀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学习热潮。充分发挥领学共学督学作用,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院长谈"官微专栏,班子成员深入基层、一线宣讲143场次,组织干警撰写学习体会2531篇,引导干警切实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圆满完成大要案审判任务。新时代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以来,同一年度同一个中级法院审理五起原省部级干部职务犯罪案件是史无前例的,同时审理具有极大影响的政治团伙"老虎"窝案中的四名主要成员也是史无前例的,在最短时间内公正高效完成大要案审判所面临的考验和压力更是史无前例的。对此,我们坚信"举非常之力担非常之任,方能竟非常之功",坚决亮出反腐司法利剑,坚持"最高标准、最高要求、最高质量、最高效率",把审理好孙力军案、傅政华案、王立科案、刘彦平案作为铸就忠诚、锤炼党性的大熔炉和从严治党、肃贪反腐的主战场。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强度大及疫情冲击等重重困难,仅用69天建成全国一流的要案法庭综合体,精编业务骨干组成专案组,闭环办公93天,审阅卷宗1779册,撰写审理报告14535页737万字,逐案制定提审、开庭、宣判、应急处置等17套工作方案,形成16项标准化工作模板,高质量完成了中央交办的大要案审判政治任务,为全国重大职务犯罪审判工作创造了长春模式,受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中央政法委、最高法院和省市委的充分肯定和表扬。已宣判案件中云公民、孙力军、傅政华、王立科均被判处死缓并终身监禁,且均认罪服判不上诉。

严格规范强制执行。办结执行案件16983件,同比下降%,累计执行到位标的额亿元。靶向强制执行,将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9149人次,限制高消费11225人次,对19人作出有罪判决。强化执行规范,开展终本案件"回头看",恢复执行完毕2934件,到位标的额亿元。开展执行款清退专项行动,执行款发放天数天,同比下降12天。常态化开展"助企纾困保民生"集中执行行动,执行完毕1115件,到位标的额万元。每月开展执行"大接访"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领域,化解问题263个。贯彻善意执行理念,对286家企业采取临时解封转贷、活查封等帮扶措施,"放水养鱼"提高企业履行能力,促成和解144件,到位标的额1亿余元。

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监督和支持依法行政,共审结行政诉讼案件388件。加强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主动上门协调、会商、提供法律指导84次,发送司法建议20份,连续10年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判决行政机关败诉22件,败诉率%,同比下降%,创近5年新低。积极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发声,出庭应诉率达到100%,有力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三、立足大局优服务,在助力高质量发展中贡献司法力量

护航平安共富建设。部署开展"法助共富、法护平安"专项行动,相关做法获最高人民法院杨万明副院长批示肯定。加强环境资源保护,建立全省首家"耕地保护法官工作室",入选2022年度浙江自然资源重要法治建设成果。审结某生物工程公司违法挖坑填埋废污泥污染环境案,判处被告单位及相关人员有期徒刑,赔偿生态环境损害等费用1000万元,并禁止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与排污或处置危险废物有关的经营活动,对不法企业敲响警钟。稳步推进"信访积案化解清零行动",24件国家级、省级信访积案全部化解完毕,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保驾护航。以民生保障为出发点,构建国家司法救助与慈善基金救助衔接机制,将"一次性"国家司法救助和"持续性"社会救助相结合,为25人提供司法救助万元。

护航经济稳进提质。聚焦中小微企业司法需求,出台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十条意见,获市委书记王健批示肯定。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作用,为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100余家知名品牌提供司法保护,两则案例获评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十佳案例、浙江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例。聚焦新业态新领域,在全国电商直播第一村北下朱村设立司法保护基地,强化电商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土地司法拍卖"一件事"改革,处置低效能涉执企业厂房12家,成功释放用地面积万平方米,盘活挖潜存量土地资源。

护航一流营商环境。在减时、降费、优化程序上进一步打通堵点,执行合同、办理破产等营商环境评估指标持续向好,买卖合同案件解决商业纠纷时间较2019年下降35天。充分发挥福田金融法庭集约化、专业化审判优势,不断完善破产案件办理机制,审结破产案件88件,化解债权360亿元,盘活工业用地273亩、房屋面积万平方米。通过府院联动顺利办结金城系公司合并破产预重整转重整案,职工债权等清偿率达100%,普通债权本金清偿率达90%以上,有效化解执行积案126件。

护航基层社会治理。主动将法院诉源治理工作置于党委、政府大治理格局之中,探索建立"政法委牵头,法院、社会治理中心打头,多部门参与"的"1+2+N"诉源治理模式,近四年收案量呈整体下降趋势,2022年较2019年下降28%,减少量位居全省第一。发挥司法审判专业优势,推进基层立法联络工作,上报立法意见建议51条。聚焦诉源治理、买卖合同等问题向党委建言献策,获市委书记王健批示6次。加快建设共享法庭,全市已建成564家,共指导调解2924次,化解纠纷1985件次。义乌法院共享法庭(知识产权诉调对接中心服务站)入选全省第二批示范"共享法庭"。聚焦涉外多元解纷需求,搭建全国首个县域级国际商事纠纷诉仲调一站式解纷平台,入选浙江省自贸试验区十大成果。

四、创新突破促改革,在迭代审判体系中提升司法效能

深化案件质量管理。打造全流程、静默化"四类案件"数字监管模式,全年共543件案件纳入监管。常态化开展案件质量评查,累计评查案件484件,有效提升案件质量,一审判决改判发回瑕疵率%。强化虚假诉讼打击力度,对120名虚假诉讼当事人或代理人作出司法处罚决定,惩治虚假诉讼万案比为,同比上升个万分点。开展律师与法官互评,推广"司法公正在线"应用,构建全流程全时空线上投诉、建议、评价和反馈渠道,办复当事人诉求399次,答复率100%。

推进队伍素质迭代。开展十佳裁判文书和十佳案例分析等业务技能大比拼,有效提升干警司法水平。鼓励干警开展调查研究,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调研报告等140余篇。深化院校合作,与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义乌工商学院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与法治教育基地,选派3名优秀干警作为高校特聘法治讲师开展法治交流。健全完善日常考核、分类分级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开展"季度之星"评比,激励法官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优化工作作风。

推进智慧法院改革。研究制定"数字化改革典型实践案例"攻坚行动方案,提高数字能力、主动塑造变革。"浙里市场义码治理"场景入选全省数字法治系统建设成果展、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十佳创新案例,并获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批示肯定。研发应用"智慧控车系统",对全市100余个智能停车场的万个停车位实时监测、及时查控被执行人车辆,执行到位金额万元。上线全省首个"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系统",为"诚信而不幸"的债务人重获新生创造机会。

五、自觉主动受监督,在实现全面公开中促进公平公正

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认真贯彻人大决议和常委会审议意见,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办结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9件。严格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司法机关工作办法》,向人大常委会报送出台的重要文件、法律文书及重要事项。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见证专项执行行动、庭审现场、新闻发布会等61人次,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建议,改进自身工作。自觉接受纪检监察机关监督,加强与派驻纪检监察组联动监督。自觉接受检察机关对审判执行工作的监督,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委会2件次,认真办复检察建议126件。

一年来,全市法院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主动邀请、积极配合人大开展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9次,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项报告生态审判集中管辖改革工作,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审议意见。精心办结代表、委员关注案件7件,建议和提案13件,常态化开展"千名代表听百案"活动。依法支持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审结抗诉案件14件,其中改判5件。聘任33名代表、委员等为全市法院首批特约监督员,切实加强和改进法院工作。

各位代表,全市法院取得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市委的坚强领导、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离不开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各位代表的关心帮助。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当前,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不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办案质量、效率、效果仍需进一步提升,"四类人才"培育仍需进一步抓实。对此,我们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23年全市法院工作安排

2023年,全市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宣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上级法院部署要求,聚焦审判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锚定"打造最具竞争力法院"目标,持续提升"五大竞争力",奋力推动高质量司法实践走在全省前列。

一、抓住执法办案之要,全力提升司法审判核心竞争力。审判公平公正、执行高效有力,是法院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体现。树牢"一审中心"理念,努力把纠纷化解得更早、更好。树牢"败诉服判"理念,力争服判息诉、案结事了。树牢"数据监控"理念,力争内外部评价高度一致。

二、扛起服务发展之责,全力提升社会评价公信竞争力。法院工作干得怎么样,关键看人民群众的评价。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司法保障措施,全面平等保护市场主体。严惩各类犯罪,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度参与社会治理。完善诉讼服务和解纷体系,公正高效办理民生案件。

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全力提升司法调研可持续竞争力。司法审判定分止争在当前,司法调研聚智献策于长远。聚焦事关发展稳定的重点问题、制约法院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精准提出思路对策。开展调研能力培训和实践锻炼,大力培养一批审判技能精湛、理论功底扎实、调研成果丰硕的问题研究型人才。

四、深化改革创新之举,全力提升特色品牌形象竞争力。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难题、提升实力、展现风貌的"拳头"产品。聚焦"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坚持"一院一品牌、一庭一特色",围绕营商环境进阶优化、诉讼服务便民利民、监督制约提质增效等,培育新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品牌。

五、夯实人才强院之基,全力提升队伍建设组织竞争力。高质量司法离不开一流人才队伍的关键支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抓好分层次、全覆盖学习培训,筑牢捍卫"两个确立"的思想根基。加强"四类人才"实践锻炼,深化院校合作共建。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巩固风清气正的司法生态。

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全市法院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市人大的有力监督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精神,在新的赶考路上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争先,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22年主要工作

2022年,全市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致力民生、聚力转型"决策部署,忠实履职尽责,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审判执行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年受理各类案件96862件,办结84296件;其中,市中院受理案件8184件,办结7284件。"女童热心助人致伤免责案"被写入最高法院和省法院工作报告,指导完善村规民约助力基层自治、深化庭审解决问题能力建设等8项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影响,最高法院机关刊专题报道泰州法院高质量司法实践成效;医药高新区法院获评全国优秀法院,全市法院32个集体、53名个人获得省级以上表彰。

一、服务转型升级,依法护航泰州高质量发展

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牢固树立法治是营商环境建设最好品牌和核心竞争力意识,认真落实省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审结商事案件23470件,标的额亿元;切实贯彻平等保护理念,积极维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18件。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执行年1+4专项行动,依法为2679家企业修复信用,帮助企业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多家基层法院出台护航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意见,兴化法院研发"护企宝"应用小程序,高港法院运用"巡、精、速、智"诊断法,为企业纾困解难,人民网等媒体广泛点赞。加强破产审判制度机制建设,制定预重整案件审理规程,帮助阿贝尔公司等7家企业重获新生;联合发改委、市场监管等部门探索长期吊销未注销企业强制清算退出机制,推动339家企业有序退出市场;开发破产案件管理平台,出台破产案件管理人工作指引、分级管理和考核办法,案件办理质效全面提升。全年审结破产案件541件,处置债权184亿元,安置职工7398人,盘活土地厂房203万平方米,为地方财政增加税收亿元,通过"破产重整"引入资金亿元。

服务大健康产业发展。主动策应市委决策部署,稳步推进"药医养食游"案件跨区划集中管辖改革,积极打造司法服务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建设新高地,审结涉生物医药、康养旅游等领域案件2920件。依托大健康产业司法保护研究中心,邀请最高法院、国家药监局等单位专家为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问诊把脉;成立大健康产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联盟,为重点医药企业分类建立保护档案44份,设立"中医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流动站",助力提升医药企业核心竞争力。建成覆盖全市的医疗纠纷调解网络,率先探索诉前启动医疗损害鉴定工作机制,妥善化解纠纷116件,助力快速修复医患关系。发挥凤城河旅游巡回法庭、水上巡回法庭功能,指导旅游企业规范经营,助力擦亮泰州康养旅游品牌。

服务城乡融合发展。围绕"一轴一核三极三城"部署要求,积极服务省运会场馆、泰常大桥北接线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审结城建类案件1829件。上争省法院在兴化法院、泰兴黄桥法庭设立司法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基地,靖江法院妥善处置马桥镇草莓生产龙头企业破产纠纷,姜堰法院打造"法助农兴"品牌,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精准司法服务。加强与园区常态化沟通,完善服务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机制。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规模化经营,审结涉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等案件339件。选派资深法官挂职南京环境资源法庭参与审理涉泰环境资源诉讼案件,妥善审理环境资源类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助推美丽泰州建设。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优化科技创新法治环境,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014件。市人大常委会专题审议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坚决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判处没收违法所得、罚金和损害赔偿2977万元,让侵权者付出应有的代价。联合市场监管局健全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机制,推行"示范性裁判+联调联处"解纷模式,让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更加便捷高效。与商务局、知识产权局等单位构建"老字号"协同保护机制,让泰州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焕发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联合组委会等开展省运会标识法律保护专项行动,让"泰宝""凤娃"在"活力省运新泰州"的舞台上更有光彩、更具魅力。连续十年发布司法保护白皮书,围绕"奥迪小满短视频"抄袭等热点事件解读保护盲区,让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二、做实安民文章,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依法惩治刑事犯罪。把群众安全感放在首要位置,审结刑事案件3379件,判处罪犯4470人,全市刑事案件同比下降%。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坚持"打财断血"不动摇,审结涉黑涉恶案件4件28人,累计处置"黑财"亿元;全面复查五年来涉黑涉恶案件及问题线索,确保斗争成果经得起检验。保持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高压态势,审结费祥多入室抢劫杀人等恶性暴力犯罪案件92件;深入推进禁毒斗争,审结毒品犯罪案件53件。从重打击危害食药安全犯罪,审结案件39件,发放从业禁止令81份,坚决守住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从严从快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审结相关案件163件,对125名被告人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为群众挽回损失804万元。坚决惩治腐败犯罪,审理南京市溧水区原区委书记薛凤冠等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96件,其中原县处级以上干部11人。

加强人权司法保护。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17次,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45人次;开展刑事审判"大排查、大调研、大整治、大提升"活动,守好守牢刑事审判关键关口。正确认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坚持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审结相关案件2720件。准确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对2448名轻罪被告人适用缓刑等非监禁刑。在处理"赵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时,对积极退清工人工资的被告人依法改判缓刑,支持其企业复工复产,充分展现了司法的温情。为1027名未聘请律师的刑事案件被告人指定辩护律师,依法保护其获得辩护的权利,充分体现了司法的温度。加强司法救助工作,为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用459万元,发放救助款151万元,充分释放了司法的温暖。

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严惩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有序推进涉案财产处置,最大限度减少群众损失,审结案件30件。严格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妥善处置企业资金链断裂、涉非法金融活动企业破产等引发的纠纷,审结相关案件5155件;专题调研房地产企业破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防止房地产领域风险向金融领域蔓延;海陵法院联合人民银行泰州分行成立"金融法治e站",全面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深化提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要求,稳妥处置安全生产领域案事件,就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等提出司法建议45篇,助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全面落实舆情处置"三同步"工作机制,妥善审理长城欧拉电动汽车销售纠纷等大案要案,为防止形成波及全国的负面舆情提供了经验。组织开展涉诉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重点案件35件,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等重大节点安保维稳任务,连续六年实现重大节点期间赴京信访"零登记"。市中院被表彰为"2015-2021年度全市平安建设先进集体"。

三、聚焦富民惠民,助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优化便民诉讼服务。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借助人民调解员、驻站律师等力量诉前化解纠纷14536件,实现诉前事了人和。海陵法院发挥商事纠纷调解中心功能作用,被省法院、省工商联确定为"省商会商事调解联系协作机制示范单位"。推进诉讼服务中心标准化改造,集中提供立案登记、诉调对接、查询答疑等9类服务,强化诉讼服务线上线下信息融通,让群众走进一个厅、事务一站清。推动律师服务"云"平台应用向立案、审理、执行全流程深化和拓展,形成方便应用的全域线上庭审平台,全年网上立案51908件,跨域立案74件,线上开庭、调解27425次,"家门口"式诉讼服务持续优化。靖江法院建立平台应用律师评价制度,用户满意度高达%。

加强民生司法保障。积极回应群众对教育、消费、就业、住房等问题的关切,准确适用民法典,审结民事案件29822件,法理情融合更加生动鲜活。审结"不满教育惩戒要求公安机关处罚案",引导家长、教师和社会正确理解教育惩戒,共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教育学习环境。妥善审理预付式消费、网络销售等领域纠纷,对微信售卖含违禁成分减肥药的被告依法适用十倍惩罚性赔偿,规范市场行为的同时又增添了消费者信心。合理平衡用工企业与劳动者双方利益,审结劳动纠纷1991件,支持创业保护就业。高港法院审结全省首例"工会协助网约车主维权案",依法保障新业态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积极参与根治欠薪行动,对3337名欠薪主体限制高消费、罚款拘留,帮助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4369万元。积极落实"保交楼、稳民生"政策要求,谨慎适用查扣冻等强制措施,稳定购房者情绪,妥善化解"问题楼盘"矛盾纠纷,有效保护各方利益。加强与军分区等驻泰机构联系,强化涉军司法服务,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强化妇幼老权益保护。开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问题专项整治,排查相关案件万件,发现并移送犯罪线索19条。全面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36份,责令失职父母接受教育指导69场147人次。海陵法院打造"'XIN'海港湾亲职教育驿站",帮助家长依法带娃、科学带娃。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做好犯罪记录封存、心理疏导和"送法进校园"工作;依法对猥亵儿童的校外辅导机构员工徐某某判处刑罚,宣告终身禁止其从事与未成年人密切接触的工作。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严厉制裁借理财、保健骗局坑老害老行为,坚决守护老年人"养老钱"。姜堰法院在一起涉案金额3100余万元、涉及万余名被骗老年人的虚构保健品"降糖"诈骗案中,依法对首犯高某某从严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泰兴、靖江法院创作防诈宣传MV和漫画,被人民网、中国网、江苏政法等广泛报道。

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开展"执行工作专项整治年"活动,出台执行案件标准化流程指引等文件9份,执行一体化、精细化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建成查封财产监控平台,全面推广应用电子封条活封技术,姜堰法院出台涉企案件执行措施负面清单,充分保护各方合法权益。全力兑现胜诉权益,运用查控平台查询不动产、车辆等信息万次,网拍变现亿元,执结案件22508件,执行到位亿元。对7014件符合条件的终结本次执行案件恢复执行,执行到位亿元。审结执行异议、复议等案件1636件,及时纠正不当执行行为,有力遏制当事人恶意拖延行为,执行行为更加规范顺畅。

四、夯实法治根基,积极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参与推动基层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婚丧嫁娶、农家乐经营等11个重点领域,指导相关村居社区与村民共同制定形式新颖、容易复制推广的村规民约23份,推动以村规民约规范填补基层治理空白点,有效激活基层组织纠纷预防和化解能力,相关经验做法受到省政协、省法院、省法学会和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肯定。兴化法院推动政法委牵头八部门联合出台意见,通过倡导村规民约的规则化运用,探索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子。泰兴宣堡法庭指导郭寨村把婚嫁新俗写进村规民约,明确彩礼钱不超过3万元,解开了长期困扰当地村民的"精神枷锁",被央视《乡理乡亲》深度报道。发挥法官进网格参与基层治理优势,发出司法建议128篇,参与纠纷化解万起,万人次投身网格社区参与疫情防控、维护抗疫秩序;医药高新区法院发出司法建议,推动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安装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服务法治政府建设。坚持监督与支持并重理念,审结行政诉讼案件1452件、非诉行政审查案件405件。在"政府主动补贴安置危房案"中,依法驳回房主确认安置方案无效的诉求,旗帜鲜明支持行政机关积极、正当的履职行为。深化纠纷属地法院派员参与集中管辖法院案件审理、协调处理和源头治理等工作,实现行政争议多元调处中心全市全覆盖,稳妥化解重大敏感争议48起,执法与司法良性互动的渠道更加通畅。专题调研行政机构改革及行政执法权下放引发的问题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强化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实效,组织行政执法业务座谈和授课培训25场,参与重大决策风险评估、规范性文件咨询论证12次,督促行政机关自我纠错32例,行政机关诉讼发案率、败诉率实现"双下降",其中败诉率同比下降%。

推进诚信社会建设。大力弘扬契约精神,支持合规守约经营,反对失信违约行为,审结合同类案件32242件。严格甄别防范、坚决打击惩治虚假诉讼行为,对22名伪造证据、作虚假陈述的当事人依法予以惩戒。全方位惩戒失信行为,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10484人次,限制高消费23019人次,发布失信典型案例85例;联合出入境管理、行政审批等部门建立信用惩戒协作机制,防范失信被执行人利用出入境证件或恶意注销等方式规避信用惩戒。联合发改委建立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协调机制,助力诚信政府建设。完善守信激励修复机制,及时将5798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移出"失信黑名单";全域开展与个人破产制度功能相当的改革试点,为守信的创业失败者提供东山再起的机会。

发挥司法引领功能。通过"小案件"阐述"大道理",引导社会公众向上向善。审结"抖音辱骂侵害名誉权案",明确网络交往规则;审结"冰封二十年父女情修复赡养案",彰显孝老爱亲好家风。创新法院文化建设方式方法,将法院文化建设与司法公开、落实普法责任有机结合,有序推进法院文化公开展示区域建设,让法院文化走出去迎接群众检验;在各个审判法庭显著位置展示曾经在此审理过的经典案件,敞开审判法庭大门随时欢迎群众选案旁听,让群众走进来亲身感受司法的庄严厚重;推送"裁判者说""平凡的我们"等专栏28个、微博微信万条,在诉讼服务大厅常态化组织"新时代·部门说"主题板报,讲述司法的"家长里短",让群众近距离感受法院人的鲜活生动。高港法院等4家单位被评为全市"七五"普法先进单位。

五、深化改革创新,持续赋能高品质司法实践

深化人民法庭改革。在全省率先提出建设"六化"人民法庭,在所有人民法庭设立诉讼服务站,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纠纷快速处理中心。将审判资源和力量配置向人民法庭倾斜,配备59名法官和101名审判辅助人员,有效扭转人民法庭空心化趋势;全年受理案件21991件,审结19136件,同比分别上升%和%。大力提升庭审质效,进一步明确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区别,有效扭转两种程序实务中的同质化倾向;民事案件简易程序适用率达89%,案件平均审理天数压缩了31天;近九成案件经过一次庭审就能结案,案件调解撤诉率达%。

完善审判工作机制。继续深化"庭审解决问题能力""裁判文书说理能力"两提升行动,5场庭审、5篇文书获评全省百优,2篇文书入围全国百优提名。开展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推行民事二审案件"调解前置、繁简分流、独任审理"三合一改革,得到最高法院领导肯定。充分运用民事诉讼法各项诉讼程序,高效满足群众多元解纷需求,医药高新区法院适用30天公告送达期提升程序质效的做法被《人民日报》点赞。推进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案件审理"前重中实后优"理念深入人心,相关经验被最高法院刊发推广。调整全市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法院,在全省率先制定行政审判工作单独考评办法,激发行政审判新动能。

在统筹发展安全中服务中心大局。紧紧围绕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部署要求,狠抓执法办案,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统筹发展与安全,依法惩治刑事犯罪,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维护社会稳定。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提升司法安商惠企实效。

在深化司法为民中增进民生福祉。加强教育医疗、食品安全、住房养老等方面民生司法保障,依法保护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健全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加强人民法庭建设,更好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纵深推进执行难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提升执行质效。

在坚持守正创新中提升司法效能。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强审判监督管理,规范司法权力运行,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努力在企业破产便利化、诉源治理等方面,打造具有仪征特色的创新样本。提升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应用,为群众诉讼和法官办案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智慧服务。

在勇于自我革命中锤炼过硬铁军。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依靠党的建设引领方向、凝聚力量、锤炼作风、严明纪律。全面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严格落实"三个规定"等铁规禁令,提升司法能力,改进司法作风,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铁军。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监督,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法院工作。

各位代表,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市法院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精神,在新的赶考路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交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司法答卷,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仪征新实践贡献法院智慧与力量!

义乌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2年,市人民法院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上级法院的监督指导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市委"138"工作体系,认真执行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以打造"现代化先行示范法院"为目标,深入推进"四项建设",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全年新收各类案件30960件,办结34063件,同比分别下降24%和17%,收结案分别居全省第二、第一。法官人均结案数417件,是全省平均数的倍。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在夯实党的建设中坚定正确方向

抓教育引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完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每月主题党日学习、部门周学习等制度,认真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活动,教育引导干警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牢牢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积极配合省高院司法巡查,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主动向市委及上级法院报告重点工作部署、队伍管理等重大事项、重要情况59次,确保上级部署在法院工作中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积极应对涉法涉诉舆情,防范化解舆情风险118次。

抓机关党建,不断夯实工作根基。落实"支部建在庭上",全院19个部门均单独设立党支部。根据业务特色深化"一支部一品牌",强化党支部管思想、管干部、管业务、管落实的实质化功能,把党支部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工作效能,干警先后获评国家级荣誉1次、省级荣誉4次、金华市级以上表彰13人次。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无疫机关"创建为抓手,派出党员干部1100余人次奋战在酒店、卡口、转运等一线,助力打赢"8·2"等系列疫情防控阻击战。

抓正风肃纪,全面从严治党治院。一体推进"四责协同"机制,持续深化清廉法院建设。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发布审务督查通报14期38人次,纪律规矩氛围持续向好。全力配合省审计厅案款管理专项审计,针对反馈的问题制定33条整改措施,现已基本整改到位。严格落实"三个规定"报告及近亲属涉诉报告制度,主动填报事项35人次,移送指定管辖12件。创办"青葱述廉"系列讲堂,开展廉政家访、新进干警及新任法官岗前廉政谈话,筑牢廉政防线。精准执纪问责,主动运用"四种形态"通报批评2人次,批评教育5人次,提醒谈话11人次,推动全面从严治院向纵深发展。

二、立足本职抓要务,在推进除险保安中展现法院担当

依法严惩刑事犯罪。审结各类刑事案件1788件,对2533名被告人作出有罪判决,其中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522人。依法判处危害公共安全、故意伤害、两抢一盗等严重犯罪案件674件777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审结涉黑恶案件3件11人,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4件4人,彰显有腐必惩、有贪必肃的决心。深入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断卡"行动,审结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案件430件612人,守好群众"钱袋子",一案例获评浙江法院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审结未成年犯罪案件42件49人,发送家庭教育令3份。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正确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依法定罪量刑,因量刑建议明显不当而要求检察机关调整量刑建议68件。

妥善化解民商事纠纷。建立民商事专业审判机制,提高日常审判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19564件,同比下降%,解决争议标的额亿余元。维护合同自由,审结买卖、承揽等合同纠纷案件13264件。持续深化"浙江无欠薪"行动,审结劳动争议案件148件,依托劳动争议特设"共享法庭"化解816件,帮助农民工追回"血汗钱"1230万元。深化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审结婚姻、继承、抚养、赡养等案件734件,坚决维护妇女、儿童、老年人权益。深入实施涉外民商事审判精品战略,审结涉外民商事案件271件,获评浙江省2022年度国际区际司法协助工作表现优秀法院。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积极参与城市更新提质行动,依法服务保障仪禄高速等重点工程建设,妥善处理涉真州农贸市场租赁合同纠纷,协助地方政府做好300余户菜场承租户的合同续签工作。推动人民法庭职能定位向服务全面乡村振兴转型,深入田间地头、群众家中,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就地调解,妥善化解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损害瓜田案等涉农纠纷,4个人民法庭审结案件2459件,调解撤诉率%,"司法服务村村通"获《人民法院报》肯定推广。助力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整治,责令限期拆除违章建筑万平方米,退还非法占用土地亩,强制执行罚款1311万元。加大"名优土特"农产品司法保护力度,会同知识产权局出台《"仪征紫菜薹""仪征黑莓"地理标志保护的实施意见》,构建地理标志"全链条"保护机制。

奋力提升审判质效。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调优配强速裁团队,制定民商事速裁快审规范指引,推行简案要素式裁判、繁案争点式审理,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周期同比减少28天,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率%,位居全市第一,超12个月以上未结案件减至1件。树牢"100-1=0"的质量意识,研究制定建设工程、民间借贷5个类案审理指南,完善类案检索初步过滤、法官会议研究咨询、审委会讨论决定的"递进式"法律适用分歧解决机制,一审判决被改判发回重审案件数同比下降%,服判息诉率%,位居全市第二。树牢"争第一、夺红旗"意识,实行审判质效日通报、月分析、季评比,联合市总工会开展"作风效能大比武"竞赛活动,激励法官"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审判质效持续提升,被扬州中院授予"百日办案竞赛"红旗单位。

五、从严管党治院,持续锻造过硬队伍

坚持政治建设统领。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统筹"两个确立"主题教育与"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常态化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采取主题征文、知识竞赛、参观学习等形式,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扬州法院主题征文中获评一等奖。牢牢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深入实施"政治铸魂"行动,主动向市委和市委政法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20次,党员干警在疫情防控中勇担当、走在前、作表率,获评"全省法院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坚持抓党建带群建,一体推进工会、团支部、妇联换届选举,编印《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指南》,打造"天平红·征先锋"党建品牌,"天平卫士"陈春晖守初心、担使命事迹获《中国审判》杂志报道,被评为"仪征市十大法治人物"。

锤炼实干担当本领。研究制定法院人才工作规划,注重在大要案办理、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务、重要活动中锤炼干警、识人用人,择优选升三级、四级高级法官4名,选任中层干部12名。着眼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分层分类、精准培训864人次,打造"乐仪司法讲堂"学习平台,运用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教学方法,提升干警履职能力,7名干警先后入选全省法院司法警察教官人才库、全市法院司法人才库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注重优秀案例的发现和培育,高质量完成3篇全市法院重点调研课题,1篇案例获评全省法院优秀案例分析,1篇学术论文在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上获奖,被省法院确定为"全省法院调研工作基层联系点"。

培育优良司法作风。将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开展"作风效能提升年"活动,发挥院庭长带头干、带领干、带动干示范作用,院庭长全年办案5707件,占结案总数的%,比学赶帮超氛围更加浓厚。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细化21项顽瘴痼疾整治措施,紧盯庭审活动、诉讼服务、文书上网、办公秩序"四个环节",推行庭审活动"五严禁""六提醒",实行办公政务周督办、司法作风月巡查、审判公开季检查,全年印发督察通报12期。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全力支持配合派驻纪检组开展工作,建立离职人员从业行为动态监???????????????????管机制,开展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执行情况专项检查,举行"12·9"党风廉政教育日活动,精准运用"第一种形态",做实做细日常监督。

一年来,市法院始终把接受监督作为公正司法的重要保障,不断增强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积极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做好针对企业"谁执法谁普法"专项评议工作,3名副院长接受市人大常委会履职评议。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联合市政协社会法制界别组开展"诉前调解+"专题协商议事,与市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共建网格法治驿站。加强联络工作,认真办理建议提案,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调研、评议庭审、见证执行等,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聘请7名特约监督员。主动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委会,依法办理检察建议等。畅通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渠道,圆满完成人民陪审员换届选任,提请任命人民陪审员82名,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411件,召开新闻发布会6场,庭审直播2741场,公布裁判文书3622份,审判流程有效公开率%。

各位代表,市法院工作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是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的结果,是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心和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法院表示衷心感谢!

当前,市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司法理念、司法能力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求还有差距,服务中心工作的前瞻性、实效性有待增强;审判权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够健全,执法办案的质量、效率、效果仍需不断提升;破解难题的措施还不够有力,基础设施建设、智慧法院建设、多元解纷工作有待加强;法院队伍的素质还不够过硬,正风肃纪还需持续发力。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市法院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保障作用,持续打造高质量司法,为争当跨江融合发展先行区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在全面对标对表中筑牢政治忠诚。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真学真信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认真贯彻落实政法工作条例,在党的领导下履行好法院的职责使命。

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健全统一法律适用机制,法官检索类案初步过滤,法官会议研究咨询提供参谋,审判委员会讨论表决定案把关,确保裁判尺度统一。全面运用院庭长监督管理和"六类案件"管理系统,坚决压实监管责任。强化对下业务指导,完善案件发回改判前交换意见制度,常态化开展审判管理督促和分析,精准对症下药;完善覆盖全案全员案件评查机制,定期发布评析报告,提升案件办理质效,一审服判息诉率等指标处于全省较好水平。调整业务部门办理案件的类型,合理平衡业务部门之间、法官之间工作量,收结案更加科学均衡,结收案比达%。

六、加强政治建设,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法院队伍

思想引领忠诚铸魂。坚持以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开展"两个确立"主题教育,组织全员政治轮训25期,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引导广大干警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明确23项规定动作和19项自选动作,"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更加扎实。持续提升基层组织力,党建工作经验被最高法院推广,市中院"'百品争先'促三务融合"获评全省法院党建工作创新案例,连续五年被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整治顽疾正风肃纪。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组织基层法院党组书记向中院党组述责述廉,督促违纪违法问题发生频次较高的法院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将纠治"四风"要求与"司法作风持续转变年"活动结合,排查纠正突出问题53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得到进一步落实。推进长效常治,全面检视队伍教育整顿期间出台的制度机制落实情况,常态化开展廉政教育和审务督察,持续规范干警司法行为,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纪律要求成为干警普遍行为自觉。强化日常监督,全面推行"三色清风卡",累计发放关爱卡、提醒卡和警示卡30张;精准适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9名干警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其中1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提升能力增强素养。坚持实战实用实效原则,率先探索审判执行重点领域场景化培训模式,线上线下融合培训484期万人次。完善院庭长办案工作机制,安排年轻法官助理配合院庭长办案,在办好案件的同时肩负起培养年轻干部的责任。打造法官尊荣墙,通过"入额上墙、退额下墙、荣休纪念"的庄重仪式,激发法官职业自豪与担当,完成新老法官责任接续与传承。完善"工研融合"体系,完成最高法院重大课题2项并全部获评优秀,中标省级以上课题2项,培育精品案例52篇,83篇成果获省级以上奖项。建立先进典型培养"储备库",常态化选树英模的做法在全省推广;着力培养专业人才,7人入选全省法院专门人才库。

自觉主动接受监督。增强接受监督意识,向各级人大、政协报告专项工作29次,邀请代表委员视察法院工作、见证审判执行活动114场1358人次。创办《代表委员联络专刊》、建立"清单式"联络机制,为代表委员点"人"监督、点"案"旁听、点"事"参与提供便利。市"两会"交办的10件建议、提案全部办结,满意率100%。依法接受纪检监察监督,支持配合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工作。依法接受检察监督,认真办理各类检察建议,公正审结抗诉案件25件。随机抽选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6526件,进一步畅通民意沟通渠道。

各位代表,全市法院工作的发展进步,是全体干警忠诚履职、拼搏担当的结果,更是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市政府大力支持、市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过去的一年,各级代表委员走进法院、关注司法,对法院工作给予了极大的理解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困难: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性、自觉性仍需进一步加强;审判权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够完善,科技赋能与先进地区还有不小差距;部分干警敢闯敢为的劲头不足,司法能力短板和司法作风顽疾仍需久久为功加以克服。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全市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四次、五次全会部署要求,知重负重,唯实唯勤,持续深化高质量司法实践,为不断开创泰州更加美好的未来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以更高站位强化政治建设。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新思想定向领航、激发动力、寻策问道,引导干警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绝对领导,坚决维护司法领域意识形态安全。

二是以更大作为服务发展大局。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更宽视野、思路和举措,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跨江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全力护航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法惩治刑事犯罪,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防范化解矛盾风险隐患,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三是以更优服务增进民生福祉。永葆为民情怀,依法公正高效办理涉民生案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心用情办好为民实事,全面优化司法便民利民措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司法,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四是以更实举措深化改革创新。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审判权运行和制约监督机制。持续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和人民法庭纠纷快速处理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智慧法院建设,为司法的公正高效注入更强科技动能。

五是以更严标准锻造法院铁军。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持之以恒聚焦司法能力建设,着力培育适应司法责任制要求的高素质审判人才。更加主动接受监督,诚恳听取意见建议,不断加强和改进法院工作。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矢志不渝、笃行不怠,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泰州新实践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司法服务与保障!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的工作

2018年以来,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市第十一次、十二次党代会要求和市十七届人大历次会议决议,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为天津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全市法院收案万件,结案万件,诉讼标的额亿元。市高院收案39019件,结案39132件。

一、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服务保障更高水平的平安天津建设

严惩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犯罪。严厉打击颠覆国家政权、间谍、邪教等犯罪,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认真实施《反有组织犯罪法》,深入开展、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判处涉黑恶罪犯2154人,处置清缴"黑财"亿元,颜锦、刘凤学等一批为非作恶、欺压百姓的黑恶团伙受到严惩。加大对涉恐涉枪涉爆涉毒等犯罪打击力度,严惩重大责任事故、危险驾驶、高空抛物等犯罪,判处罪犯20987人,审结我市首例妨碍公交车行驶安全案,全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严惩腐败犯罪。坚决落实中央严惩腐败的决策部署,依法判处贪污、贿赂等犯罪1101件1661人,其中原为县处级以上职务的261人。审结孙政才、赵正永、孟宏伟等重大职务犯罪案件11件,对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赖小民判处并执行死刑。积极配合市纪委监委开展国际追逃追赃,对拒不归国投案的李宏林,首次适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收缴赃款赃物。审结涉征地拆迁、扶贫资金、民生补贴等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858件,依法打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

严惩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犯罪。加大对故意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的打击力度,判处罪犯1887人,重刑率为%。对社会广泛关注的营口道滥杀无辜行人、为泄私愤故意纵火致6人死亡等重大案件的被告人坚决判处死刑。开展打击养老诈骗、电信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专项行动,判处罪犯15283人,挽回经济损失亿元。依法惩处销售伪劣产品、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犯罪,审结案件338件,对65人加判禁止从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天津法院被最高法院确定为全国证券期货犯罪审判基地。

加强人权司法保障。认真落实国家主席特赦令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特赦决定,对九类服刑罪犯依法裁定特赦。坚持罪刑法定、证据裁判等原则,依法宣告105名被告人无罪,坚守防范冤假错案底线。张那木拉正当防卫无罪案入选最高法院指导性案例。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犯罪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不大的被告人,依法判处缓刑等非监禁刑。审结国家赔偿案件574件。实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为22632名被告人指派援助律师,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严格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工作,对191名不符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收监,坚决防止"纸面服刑"。

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大格局,设立72个调解工作室,聘请2392名特邀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选派2115名干警轮流进驻三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下沉村居网格加强诉讼解纷,诉前化解纠纷198592件,大量矛盾纠纷在诉前得到有效化解。加强涉诉信访治理,强化集中评查、领导包案、挂牌督办,754件重点信访案件全部妥善处理,全力维护建党百年、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时段的安全稳定。加强普法宣传,与市电视台联办《今日开庭》栏目1772期,通过开展"法律六进",发布典型案例等活动,大力弘扬法治精神。4家法院官方微博和QQ群获评中央政法委"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22部微电影、微视频获全国法院"金法槌"奖。"法院天平艺术团"等2个项目入选全国法院文化特色项目。市高院陈列馆被命名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保障天津高质量发展

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对外开放。与京冀法院会签司法协作协议17个,充分发挥驻北京、河北、雄安新区海事巡回法庭和巡回审判点的作用,在全国率先开通京津冀网上立案系统,建立三地诉调对接平台,强化信息互通、要案会商、审执联动,依法审理涉京津冀协同发展案件158150件。着力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制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支持海洋经济、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等司法保障措施,成立天津国际商事审判庭,审结耐克、曼联商标纠纷等涉及44个国家和地区的案件9308件,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

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发展。出台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实施意见,推动"三合一"审判,形成刑事、民事、行政司法保护合力。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0279件。妥善审理涉"同仁堂"、"正阳春"等"中华老字号"案件,保护传统品牌价值。依法审结涉《红岩》《人民的名义》《明朝那些事儿》等著作权、网络传播权纠纷,对盗播北京冬奥会、世界杯、NBA等行为及时作出禁令,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依法审理涉百度、腾讯等侵权案件,判决全市首例适用惩罚性赔偿涉外专利侵权案,保护企业自主创新。加强对植物新品种、半导体集成电路等新类型案件审理,保护农林种业安全和科技创新。出台审判委员会纪要,规范涉中医药专利、商标等案件的审理,助力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品公司专利权属纠纷案入选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

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42项保障措施,在市、区工商联设立17个法官商会工作室,及时化解涉民企纠纷。着力服务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结破产案件3180件,完成167家企业司法重整,盘活资产4175亿元,促进企业重生。经最高法院批复,集中管辖全国涉天房、物产纠纷案件,保障企业加快重整。着力服务金融业健康发展,审结借贷、融资租赁、保险等涉金融案件132112件,设立金融法庭,创新互联网金融审判模式,建立集约化审理平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着力服务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加大对直播带货、平台购物等新型网络消费案件的审判指导,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

服务保障美丽天津建设。落实最严格的司法保护要求,依法惩处制污排污、乱耕滥伐、非法捕猎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审结案件15601件,判处罪犯1208人,判处赔偿亿元。积极推进环境公益诉讼,促进生态环境修复。针对"康菲"案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加强海洋保护司法建议,被中央有关部门采用。设立我市首家司法生态修复和示范教育基地,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建立审判专家库,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三合一"改革,发挥刑事审判惩罚教育、民事审判救济修复、行政审判监督预防的综合功能,以司法手段护卫蓝天、碧水、净土。

服务保障法治天津建设。审结登记、许可、政府信息公开等行政案件48644件。妥善处理涉棚户区改造、违建拆迁等案件,既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障重大项目实施,又依法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制定10条措施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成立我市首家行政争议多元解纷中心。行政机关负责人认真落实行政诉讼法,出庭应诉率达%,较2018年上升76个百分点。全面完成涉军停偿审判执行任务,审结涉军案件983件,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服务保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审结乱占耕地、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宅基地纠纷等涉农案件12213件,加大对涉休闲农业、民宿经济、农产品销售等案件审判力度。严惩恶意欠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犯罪,对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案件快审快执,为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亿元。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化解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作用,出台人民法庭建设三年发展规划,推动审判力量下沉,大力开展巡回审判、就地办案,参与无讼乡村建设。天津人民法庭服务基层治理、强化配套改革等经验被最高法院推广。全市法院派出驻村工作队20个,选派第一书记9名,开展驻村帮扶。

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大局。出台37条举措,加强疫情防控司法保障。依法惩处严重妨害疫情防控的犯罪。坚持善意文明理念,妥善审理、执行因疫情引发的劳资用工、购销合同、商铺租赁等案件6622件。针对履约难等问题,准确适用"不可抗力"规则,加大调解力度,审慎采取保全、查封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对涉隔离点建设等案件,耐心细致做好释法说理工作,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全市法院选派5942名干警下沉社区村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

三、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持续强化民生司法保障。全面贯彻实施民法典,审结涉民生案件441633件。对家庭暴力、拒不赡养老人、遗弃虐待儿童等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362份、家庭教育令24份,选派139名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设立家事、少年法庭,保护妇女、儿童、老年人合法权益。妥善审理涉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家政服务等新型劳动争议案件,加强对新业态从业者权益保护的司法应对。妥善审理商品房预售、建设工程、少儿教育培训等涉众型合同纠纷案件89956件,落实保交楼、稳民生要求。依法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审结我市首例"人脸识别"案,对非法获取、出售公民信息的行为依法严惩。加强对公民名誉、荣誉等人格权的司法保护,依法审理贬损袁隆平、四川凉山救火烈士名誉等案件,通过司法审判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对困难当事人的司法救助,缓减免诉讼费万元,发放司法救助款万元,体现人民司法的关怀温暖。

着力提升诉讼服务水平。聚焦群众诉讼过程中的"急难愁盼",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推出便民利民措施130项。针对立案难,持续推动立案登记制改革,坚决纠正年底不立案,全市法院当场立案率达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个百分点。针对诉讼不方便,坚持把最好的场所、最优的服务提供给群众,全市22家法院基本完成诉讼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实现立案、保全、送达等诉讼服务事项一站通办、一网通办。针对诉讼时间长,开展长期未结案件专项清理,大力推动简易、速裁程序适用,成立21个速裁法庭,%的物业服务、交通事故等纠纷通过速裁、简易程序予以化解。

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开展涉民生、涉中小企业、涉党政机关等专项执行行动,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万人次,在招投标、融资租赁、高消费等方面加强联合惩戒,判处拒执犯罪192人,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率同比提高111%。针对查人找物难,加强与有关部门配合协作,市及16个区全部建成司法裁判执行联动中心,建立不动产司法拍卖联动机制,健全网上查控、拍卖系统,查封资金亿元、房产车辆万次,拍卖成交金额亿元。大力推进执行规范化,深化"一案双查",集中整治查封不规范、案款发放不及时等问题。全市法院执结案件623963件,执行到位金额亿元。首次执行案件执行完毕率、法定期限内执结率等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法院前列。

四、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升司法公信力

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成立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天津自贸区法院,设立27个知识产权、破产、金融、道交、环资等专业法庭,提高专业化审判水平,不断满足天津高质量发展的司法需求。深化人员分类管理改革,遴选法官748名,招录辅助人员1025名。注重强基导向,新增人员重点向基层和办案一线倾斜,基层法官员额比例最高达%,缓解案多人少矛盾,保证审判质效。

强化审判权监督制约。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强重点案件监督管理,完善网上监管系统,强化全程留痕。制定院庭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压实院庭长办案和监管职责,办案数量占全市法院总量的%。加强审级监督指导,强化类案强制检索,发布参考性案例,制定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工作规程,发挥把关作用,进一步统一裁判尺度。加强庭审、裁判文书、案件质量等评查,及时发现问题,通报整改。全市法院法定审限内结案率达%,生效裁判服判息诉率达%。

深化诉讼和审判机制改革。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稳步推进三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案件分流平稳有序。持续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认罪认罚从宽、量刑规范化改革,制定23个常见罪名量刑指导意见,被最高法院向全国推广。大力推进行政案件异地管辖、家事审判方式、"分调裁审"等改革,以改革提质效促公正。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扩大知识产权纠纷管辖区域,实行案件繁简分流,深化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审判"三合一",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71件,达去年同期的倍。实施最严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加大对"搭便车""傍名牌"等恶意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侵犯本地毛绒玩具著作权的义乌市童喜母婴用品厂,打出停止生产销售、发布道歉公告、赔偿合理费用的司法"组合拳",助推特色产业良性发展。坚持保护权益与公平竞争并重,为经营者划定行为界限,依法保护陈集老百姓药店合理规范使用企业名称的行为,判定山东某公司发布"误导性信息"的行为构成商业诋毁,维护公平健康的市场竞争秩序。

二、依法惩治犯罪,促进平安仪征建设

维护安全稳定社会环境。审结刑事案件453件,同比上升%,保持对严重暴力犯罪高压态势,审结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等案件8件8人。严打"黄赌毒"犯罪,审结相关案件13件54人,从严惩处李华剑等17人组织卖淫团伙,判处主犯有期徒刑十一年;贯彻《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开设流动赌场的陈超等10人犯罪团伙升格法定刑;审结仪征首例跨境走私毒品案,持续开展"6·26国际禁毒日"法治宣传活动。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打,审结行贿、受贿等职务犯罪案件11件12人,严厉打击国企改制、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腐败犯罪,对侵吞节能减排资金的何森林、刘云和帮助"黑钱洗白"的杨杰中分别定罪处罚。开展职务犯罪案件涉财产刑部分执行专项活动,执行到位万元,不让腐败分子继续享受赃款"红利"。

守护群众生产生活安全。深入推进"断卡""清源"及"全民反诈"行动,全链条打击妨害信用卡管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等电信网络诈骗上下游犯罪51件104人,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审结冒用中央编办名义发放"山寨证书"的特大诈骗专案,判处主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审结食药安全案件5件8人,对7名被告人宣告从业禁止,最高判处销售价款10倍的惩罚性赔偿,筑牢食药安全司法屏障。依法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对用普通轿车运输危化品的被告人陆梅以危险驾驶罪论处,审结违规指挥塔吊、违规承包钢结构大棚导致的安全事故犯罪案件5件10人,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落实。

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防控金融领域风险,严厉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防范和打击"套路贷"等非法金融活动,审结金融借款、民间借贷、信用卡纠纷1198件,会同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仪征支行设立金融纠纷调解中心,构建"行业自治+金融监管+司法保障"的多元解纷机制,促进金融纠纷源头化解。防控房地产领域风险,审结房屋买卖、建设工程纠纷335件,围绕"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在项目建设、矛盾化解等方面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问题楼盘"调研报告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扎实开展"涉诉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行动,院领导带头接访、包案化解,把案件办理、追赃挽损与释法息访结合起来,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任务。

三、坚持司法为民,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升级在线诉讼服务。将诉讼服务向基层、线上、重点行业延伸,启用知识产权、金融合同2个"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平台,在大仪镇综治中心探索设立云解纷平台,为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在线庭审、诉讼咨询等服务,网上立案2568件,跨域立案10件。统筹疫情防控与执法办案,升级互联网法庭建设,细化在线诉讼操作指南,实现陈述答辩、举证质证、笔录确认等庭审活动"全流程"网上办理,在线调解案件2019件,线上开庭1231件。打通案件送达、电子签章快速通道,通过智能管理平台"一键"送达文书39560件,运用"电子签章"发起网上签署流程,当庭宣判案件的裁判文书立等可取。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为困难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22万元,发放司法救助资金36万元。

用心用情保障民生。妥善审理涉教育、住房、医疗等民生领域案件5648件,同比上升%。加强网络人格权保护,审结"抖音主播侵害名誉权"等名誉权、隐私权纠纷11件,维护公民人格尊严。持续深化"根治欠薪",主动对接仲裁、工会、劳动监察等部门,完善信息互通、职能互补、案件互动的协同治理机制,快审快执为219名劳动者追回欠薪438万元。开展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和妇女儿童权益保障问题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全面排查刑事、民事案件万件。促进和谐家庭建设,审结婚姻家事案件675件,顶格判处家庭暴力施暴者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倾力呵护"一老一小",严惩以廉价植物饮料冒充冬虫夏草口服液的犯罪行为,支持赠与房产却未获赡养的老人撤销赠与合同,依法判处利用互联网猥亵儿童的潘某有期徒刑四年。加强院校共建,护航青少年成长,1名法官获评"十佳法治副校长"。

全力兑现胜诉权益。执结案件2465件,执行到位亿元,分别上升%和%,四项核心指标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将拒不履行生效裁判文书法律后果纳入释法说理,发出扬州首份执行通知前置裁判文书,细化民事裁判文书可执行性指引,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实际执结率100%。迭代升级"854"执行模式,实行简案快执、难案攻坚,打造"全员后浪"的速执团队,平均办案天数同比减少13天。坚持强制执行与善意文明执行并重,常态化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12次,执结案件123件,执行到位200余万元;在65件案件中采取活封活扣、执行和解等措施,保障企业渡过难关。创新大宗资产司法网拍机制,通过"云看样"、录制短视频精准采集标的物,利用"双十一"高人气提高成交率,以%的溢价率成功拍卖陈集镇一处工业用地。

四、优化司法供给,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持续深化诉源治理。做实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在陈集、大仪、刘集、新北花苑社区设立4个"网格法治驿站",采取定期入驻、电话咨询、线上交流的方式,深度参与网格治理,通过"网格+调解",稳妥推动数千件涉拆迁安置小区物业纠纷诉前化解,扬州政法委推广市法院诉源治理经验做法。落实市委主要领导专题调研非诉讼纠纷多元调解工作的要求,做细"诉与非诉"对接分流,增设金融借款、劳动争议、物业纠纷3个类型化诉调对接机制,推动诉裁衔接服务点在城乡"全覆盖",实现简单纠纷线上调、邻里纠纷乡贤调、类型纠纷行业调,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调研组的肯定。与政法委联合打造的"诉前调解+"新模式,入选扬州政法重点领域改革创新项目。做优"谁执法谁普法",持续发布"十大典型案例",走进"行风热线"现场解答听众咨询,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社会治理问题发送司法建议10份,"关于加强对破产管理人监督管理的司法建议"获评"全省法院优秀司法建议"。

各位代表,全市法院工作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市委的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离不开各县(市、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重视支持,离不开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全市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是:司法能力水平距离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一线法官纠纷解决能力、公正司法能力需要持续增强;司法营商环境距离市场主体期待还有差距,破产审判水平、商事审判效率、执行工作效果需要持续提升;智慧法院建设距离高质量司法需求还有差距,数据赋能、电子诉讼、司法场景拓展等需要持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距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还有距离,违纪违法问题时有发生,司法作风还需不断改进。对此,我们将采取坚决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23年工作打算

2023年,全市法院将牢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持续深化高质量司法实践,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是以更高站位强化政治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高度自觉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高度自觉地以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坚持党的绝对领导,高度自觉贯彻落实政法工作条例,确保正确政治方向。

二是以更强担当服务发展大局。紧紧围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严惩刑事犯罪,防范化解金融及房地产领域重大风险,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依法保障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的营商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平等保护产权和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提振市场信心,激发企业活力。主动融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推动更多矛盾源头化解、就地和解。

三是以更实举措践行司法为民。牢记民心是最大政治,下决心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尤其要继续下力气解决少数案件裁判不公与执行难问题。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严惩哄抬物价、制假售假、虚假宣传等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持续学习宣传民法典,引领社会价值、社会行为和社会规范。

四是以更大力度深化司法改革。聚焦影响司法公正的关键环节,纵深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确保公平正义更加可触可感可信。聚焦市场主体司法需求和司法体验,深化智慧法院建设,降低司法领域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和体验感。聚焦纵深推进司法公开,把监督权真正交到人民手里,让司法公开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

五是以更严要求打造过硬队伍。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续深化政治机关建设。全面实施"司法素能提升工程",加快提升法官纠纷解决能力和公正司法能力。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强化问题导向,持续巩固深化教育整顿成果,让人民群众不断地感受到新时代扬州法院的新变化新气象新面貌。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顽强斗争、团结奋斗,推动全市法院工作再创新局面、取得新发展!

仪征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年主要工作

2022年,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和上级法院正确指导下,以"提质增效、争先创优,奋力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攻坚克难,履职尽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新成效。共受理各类案件9871件,审执结9378件,同比分别上升%、%,结案率%,4项核心指标进入全省前十,办案竞赛综合得分全市第一。

一、聚力攻坚突破,服务发展第一要务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牢牢把握"再突破"工作主基调,成立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细化50项任务清单,加强工作统筹调度,注重创新案例培育,由市法院牵头的"办理破产""执行合同"两项指标持续向好。深耕"真给力"优化营商环境司法品牌,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审结与公司有关的商事纠纷199件,组织开展"助力攻坚突破、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走访调研活动,走访重点企业164家,开展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案件专项执行行动,被扬州市委市政府授予"优化营商环境先进集体"。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执行年"1+4专项行动,联合市信用办建立信用治理协作机制,通过条块结合、分类施策,将198家企业纳入信用修复治理范围,引导企业主动履行义务,删除企业失信信息124条,省高院推广司法暖企"仪征经验",入选"仪征市十大法治事件"。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完善"立审执破"衔接机制,受理破产及清算案件97件,化解不良债权25亿元,盘活土地房产万平方米。深化"执破融合"改革,成立专门合议庭,受理执转破案件86件,同比上升%,推动实现"执破互促、一体推进"。发挥破产审判重整救治功能,"一企一策"帮助危困企业涅槃重生。在仪建公司破产重整案中,采取"资产剥离+净壳重整"的方式推进破产重整,实现企业发展和债权人、职工权益保护多方共赢。推进府院联动机制常态化实质化运作,提请市政府出台《仪征市优化营商环境办理破产便利化实施意见》,细化公益清算、企业注销等14项便利化改革措施。按照不同工龄不同办法,依法妥善安置国有改制企业安江变压器公司116名职工,"破产涉税事项便利化改革"入选江苏法院司法改革案例。

加强智慧法院建设。制定天津法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建设移动微法院、互联网法庭,实现立案、庭审、调解、保全等事项网上办、掌上办。研发语音文字转化、文书智能纠错等辅助办案系统,推动审判工作智能化。疫情期间,网上立案、庭审、调解万件,做到疫情防控和审判执行工作双推进。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发布司法信息和裁判文书万件,直播庭审万场,以公开促公正树公信。

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

大力加强法院党的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市委部署要求,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党组会、中心组学习、专题读书班等形式,开展大学习大讨论,组织全员政治轮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切实筑牢政治忠诚。严格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重要工作及时向市区党委及政法委请示报告,认真落实巡视整改要求。制定加强对全市法院"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加强政治生态、意识形态建设等具体措施,坚决肃清周永康、孙力军等流毒影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大力加强司法廉洁和纪律作风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深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治理,制定进一步推进天津法院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等具体措施。聘请35名特约监督员,市高院每年对全市法院开展专项巡查和审务督察,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支持驻院纪检监察组工作,建立联动监督机制,开展廉政教育、问题案件查纠。开展司法作风专项整治,严惩司法腐败,全市法院查处违法违纪干警232人,进一步纯洁法院队伍。

大力加强司法能力建设。圆满承办中国网络法治建设论坛,参加"中国-上合组织国家地方法院大法官论坛"等活动,开展交流研讨。选派597名干警到窗口单位或上下级法院双向交流轮岗,加强实践锻炼。开展精品案例、优秀庭审、裁判文书评选等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1516期,培训干警万人次。44名法官被评为全国审判业务专家或入选全面依法治市等专家库,214个案例、庭审、裁判文书、论文被评为全国法院优秀。

六、自觉接受监督,着力加强和改进法院工作

全市法院把自觉接受人大、人大代表及各方监督作为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专题报告基本解决执行难、为支持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司法保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知识产权审判、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等工作,首次接受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认真落实审议意见。向市人大常委会报送备案规范性文件55件。认真办理代表建议、政协提案,邀请代表视察法院、旁听庭审、参与调解等3148人次,通过信函、手机报等方式及时报送工作信息8900余条,支持保障代表依法履职。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纪检监察和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认真办理监督、检察建议,办理抗诉案件731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主动听取特约监督员意见,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万件,加强与新闻媒体互动,召开新闻发布会199次,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各位代表,2018年以来的五年,是天津发展极不平凡、奋力开拓的五年,也是天津法院团结奋进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大力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津法党员之声"等4个项目获评全国法院党建优秀创新奖。市高院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经验被中宣部《党委中心组学习》刊发,党建工作连续七年获评好等次。

五年来,我们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平安天津建设,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赖小民案入选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和全国法院十大案件。穆嘉涉黑案入选2018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刑事案件。市高院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

五年来,我们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全力服务保障天津高质量发展。渤钢重整、台资公司旅游合同纠纷等8起案件入选全国法院商事、海事、环境资源、台胞权益保障、人民陪审员参审等十大典型案例。法院牵头的"执行合同"等指标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被评为标杆指标。法官商会工作室获评全国工商联实践创新奖。知识产权保护、多元解纷、大要案审判等工作经验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五年来,我们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力解决人民群众诉讼过程中的"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等问题。广大干警开拓进取、辛勤付出,全市法院195个集体和个人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支部、全国优秀法院、优秀法官、全市人民满意政法集体等荣誉称号。

五年来,我们坚持向改革要质效,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动公正司法。全市法院结案较上个五年增长%,法官人均办案增长%。司法行政标准化、行刑衔接、执行联动中心建设等29项工作受到中央政法委、最高法院肯定推广,院庭长办案等8项改革措施入选最高法院司法改革典型案例。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以严的基调治院治警、正风肃纪,营造勇于担当、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市高院连续三年班子考核、绩效考核优秀,被评为全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优秀单位。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做好法院工作,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服务大局是职责使命,司法为民是初心宗旨,公正司法是价值追求,队伍建设是坚实基础。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市委和各区党委坚强领导,最高法院、市及各区人大有力监督指导,政府、政协、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大力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法院工作还存在着许多差距和不足:服务保障天津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能力和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有的案件办理质效不高;诉讼服务、诉源治理效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审判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队伍严管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等等。对此,我们将强化措施、推动解决。

2023年工作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

各位代表,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市委确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奋斗目标和十项行动任务。新的形势任务对人民法院工作提出了新的期待要求。全市法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动全面从严治院治警,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为天津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的开局之年,全市法院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筑牢政治忠诚上做到更加坚定。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强化理论武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筑牢政治忠诚。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大力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确保法院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二、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牢记"国之大者",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严惩各类犯罪,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天津建设。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党的二十大确立的目标任务和市委十项行动要求,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环境资源、涉企、涉农、涉外、涉金融等审判职能作用,以高质量司法服务天津高质量发展。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落实司法为民要求上实现更大发展。围绕增进民生福祉,加强司法保障,妥善审理业教保医等涉民生案件,持续深化"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升诉讼服务水平,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加强司法救助,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四、紧扣公正高效权威目标,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上力求更大突破。坚持守正创新,巩固司法体制改革成果,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强对审判权的监督制约,推进三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繁简分流、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等重大改革任务落地见效,促进严格公正司法。

五、持之以恒从严治院治警,在着力打造过硬法院队伍上取得更大成效。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切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责任。深入推进队伍教育整顿常态化,自觉接受监督,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大力加强司法能力、司法作风和司法廉洁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法院队伍。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全市法院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踔厉奋发、忠诚履职、勇于担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年主要工作

2022年,市中院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省高院的有力监督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和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紧紧围绕"全面建成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目标任务,聚焦"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三件大事,攻坚克难解堵点,凝心聚力提质效,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服务保障全市工作大局,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全市法院受理案件90101件,审执结85382件,同比分别增长13%和14%;案件结收比为101,居全省第2位;执法办案综合评价在全省进步4位,呈现质效双升、动能增强的良好态势。其中市中院审执结案件5603件,"双进"①核心指标实现进步进位。

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坚持党的领导更加坚定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中院党组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每次党组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向市委专题汇报十三项重点工作②、司法护航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事项,充分发挥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深入研究解决法院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力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职责使命,以实际行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二、忠诚履行审判职责,司法公平正义更加彰显

助推平安渭南建设作出新贡献。坚持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全市法院审结刑事案件3257件。严惩危害人身安全犯罪,判处杀人、绑架、强奸等暴力犯罪案件234件328人,有力震慑了犯罪分子。重拳打击侵害财产犯罪,审结"两抢一盗"、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67件449人,挽回经济损失900余万元。扎实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快审快结9案19人,帮助老年人追回损失277万余元,公布典型案例8件,摄制17个专题宣传片,全民反诈意识进一步提升。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宣传贯彻《反有组织犯罪法》,核查涉黑恶线索13条,依法从重判处涉恶案件2件35人,执结涉恶财产刑案件12件500余万元,专项斗争成果持续巩固。坚决依法严惩腐败犯罪,陕煤集团原副总经理张丹力、华阴公安局原政委朱江等9名职务犯罪人员受到惩处。坚持宽严相济政策,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判处罪犯457人。全面落实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对953人依法裁定减刑或假释。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市中院制定《为建成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助力核心示范区建设。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审结不正当竞争、股权、破产等涉企案件5724件,惩治违约守护诚信。助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审结借贷、保险、票据等案件13126件。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审结侵犯商标权、著作权等案件343件,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深化"两站一中心"③涉军维权模式,深入开展"送法进军营"等活动,依法审理涉军案件113件。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市中院与市司法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与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办公室联合发布《全市行政应诉工作情况通报》,全市法院审结行政案件1041件,发出司法建议8件,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积极探索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举措,市中院与市检察院联合出台司法服务保障意见19条,联合延安、榆林、运城、郑州铁路中院构建跨区域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司法协作机制,全市法院建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基地和联络点6个,《法治日报》《人民法院报》专题报道我市经验做法。

保障人民群众权益取得新成效。全面准确适用民法典,全市法院审结民商事案件45309件。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妥善审结教育、就业、医疗、劳动争议等案件1331件,为农民工追回工资8800余万元。依法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安宁,稳妥审结婚姻、赡养、继承等案件10354件,合阳县法院在全市发出首份家庭教育令④。持续解决执行难,深化"三项机制"改革⑤,加强"三统一"管理⑥,包抓包联执行工作落后法院,集中开展"三秦飓风""东秦利剑"执行专项行动,全市法院拘传1269人,公布失信被执行人9260人,限制高消费13482人,移送追究"拒执罪"5人,办结执行案件33139件,执行到位6445亿元,执行到位率居全省第2位,群众司法获得感不断增强。坚持当赔则赔、应救尽救,审结国家赔偿案件6件,市中院向22名困难当事人发放救助金49万余元,依法减缓免交诉讼费95万余元。深入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深化便民利民举措15项,院庭长带头接访、包案化解,25件重复信访全部化解,涉诉信访实现"三高三低"⑦。

审判执行质效实现新提升。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提高效率"工作理念,紧盯案件质效重点环节,建制度抓落实。坚持"清存量控增量"目标,严格案件审限、长期未结案督办,全市法院三年以上长期未结案件全部清零,两年以上长期未结案件同比减少%,案件平均审理时间从60天降至47天,员额法官人均结案数从186件增至213件。制定 "双向评查、异议反馈"办法等制度,确定"双进"目标,审委会严把案件质量关,逐案评查发回改判案件,及时向上级法院反馈发回改判异议、向下级法院提出指导意见,全市法院发回改判案件数量同比下降%,15项质效考核指标中,10项实现纵向进步,8项实现横向进位,案件质效全面提升,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

三、纵深推进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司法责任制进一步落实。推进司法责任体系改革,强化向省高院请示报告和对基层法院审判监督,全面实施随机分案,落实员额法官办案任务,细化"四类案件"⑧监管,明确审判权责清单,加强案件质效和法官绩效考核,严格区分质量瑕疵和违法审判责任,制约有效、监督到位、权责统一的新型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更趋成熟。

诉讼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不断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落实庭前会议、非法证据排除、庭审调查"三项规程",强化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以庭审程序公正保障裁判实体公正。持续深化速裁快审机制,全市法院速裁结案11751件,同比增长225%。出台《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动态管理鉴定机构,对违规执业的4家机构予以惩戒,司法鉴定不断规范。积极推进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⑨试点,司法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审判工作重心合理下沉。大荔县法院集中管辖一般知识产权一审案件,改革成效显著,案件调撤率达76%。

智慧法院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陕西法院诉讼服务网、移动微法院等信息化平台深度应用,当事人在线可诉讼、随处可参审。全市法院网上立案4310件、保全案件680件、委托鉴定1774件、跨域立案230件,在线调解案件6564件、审理案件2677件,实现防疫办案两不误。持续推动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司法办案实现网上通办,司法政务推进无纸化办公,档案数字化加快建设,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全市法院电子送达各类诉讼文书75万余人次,我市法律文书集约送达经验做法被省高院全面推广。

四、锻造公正司法铁军,队伍素质能力更加过硬

提升管理水平,队伍精神面貌昂扬向上。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扎实开展"两个确立"主题教育、市委主题实践活动,举办庆"七一"系列活动,完成机关党委换届,成立机关纪委,百余名党员干警持续深入一线开展创文创卫、抗疫志愿服务,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坚持精细化管理,制定完善审判管理、考勤考核等17项制度,班子成员每季度深入基层法院现场诊断把脉,抓落实、强督办、创一流的工作氛围日益浓厚。加快推进人民法庭"两化"建设⑩,富平淡村等3个法庭、蒲城罕井等19个法庭分别被省高院评定为示范法庭、达标法庭,临渭区故市法庭被省委宣传部、省高院授予"枫桥式人民法庭"称号。加快推进市中院新审判楼建设,为人民群众创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环境。

注重人才培养,队伍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优化队伍结构,全市法院遴选员额法官22人,择优选升高级法官16人,公开招录干警47人。深化院校双向合作交流,市中院与西北政法大学建立院校战略合作,设立科研教学实践基地,推进审判理论与审判实务深度融合。深入开展市委政法委部署的大练兵强本领行动,组织法官干警2945人次参加各类培训40期。持续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创刊《渭南审判》,全市法院形成调研报告、学术论文、典型案例151篇,12篇论文获奖,8篇案例入选《中国法院2022年度案例》,4篇理论文章被《人民法院报》刊用,3篇裁判文书被评为全省法院优秀裁判文书,市中院被表彰为全省法院案例工作先进集体。

四、坚定不移守正创新,全力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

--深化"家门口"式诉讼服务改革。持续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研发运行全省首个线上查档程序"扬法e查档"、率先推出律师身份在线核验服务等项目,努力提供泛在可及、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诉讼服务。持续优化在线诉讼服务布局,全面推行"指尖上"诉讼,网上自助立案37633件,跨域立案281件,电子成功送达法律文书万次,同比上升了倍。持续深化互联网解纷新模式,在市区律师事务所、村镇社区、乡镇司法所搭建"云解纷"平台28处,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就能线上诉讼、云端解纷。

--深化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坚持司法权力全链条监督,健全完善审判质量五级把关机制,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确保放权不放任、用权受监督。坚持司法业务全方位指导,中院组织业务培训及研讨83次,发布业务指导文件13份,健全完善业务规范38项,着力防范当改不改、不当发改以及"同案不同判"问题。坚持司法案件全周期监管,动态跟踪全流程62个节点信息,结案率全省第1,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率全省第4,长期未结案件同比减少%。高邮法院研发审判管理可视化平台,被最高法院推广。坚持司法质量全要素管控,实施"审判质量效果提升工程",出台实质化解纠纷指导意见,一二审案件服判息诉率同比上升和个百分点。

--深化执行体制机制改革。聚焦关键环节,紧盯突出问题,下大气力解决执行不规范问题。持续锚定"切实解决执行难"任务目标,率先开展"全链式"执源治理和"一体化"执行服务体系改革,打造"上下融合、左右联动、内外贯通、标本兼治"新机制。搭建"一件事"平台,与公安等9家单位构建线上执行协作新模式,实现房产、车辆等高频查控事项"一键办妥",累计查控万次,单次查控用时缩短75%以上。融入"一张网"共治,执行指挥中心与市域治理指挥中心互联互通,构建"数字+执行+微网格"源头治理执行难扬州模式,执结率达到%,全省第1。构建"一体化"管理体系,实现执行事项集中、执行资源集约、执行服务集成三大功能,案均用时天,同比缩短天,居全省首位。

--深化司法绩效评价机制改革。突出争先进位、担当作为和实干实效导向,坚持"四个一体评价",有效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坚持法官绩效考评一体评价,确定不同类型案件权重系数,解决不同部门法官之间绩效难比较问题,激励法官"办好案、多办案、快办案",法官人均办案件,同比增长%,案均用时同比减少天。坚持全市法官等级晋升一体评价,建立健全统一的法官绩效评价机制,打破高级法官选任按资排辈、一级以下法官按期晋升等习惯做法,以同一标准择优选升高级法官19人,晋升一级以下法官16人。坚持院庭长履责一体评价,院领导与分管部门、庭长与其所在部门及业务条线工作质效捆绑考核,主要审判指标同比进步6到8个位次,29项工作获领导批示肯定。坚持年轻干部选育管用一体评价,实行"1+1"青年导师制,遴选16名年轻干警到基层墩苗历练,提拔使用36名优秀年轻干警。

五、坚定不移全面从严管党治院,全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法院队伍

--持续筑牢政治忠诚。深入推进"大学习、大培训、大调研、大宣讲"活动,细化47项措施,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两个确立"主题教育,常态化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推动新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深入实施"政治铸魂"行动,出台加强政治建设意见,强化党的绝对领导,向党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132次。深入组织"作风效能提升年"活动、"假如我是当事人"大讨论,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出为民实事项目98件。深入坚持党建引领,中院"四链联动强化党建引领",获评"全省法院党建工作创新案例";江都法院"服务乡村新艄公",入选"全省法院优秀党支部品牌"。全市法院涵养政治生态成效明显,得到省法院党组及市委充分肯定。

--持续强化示范引领。紧紧抓住"关键少数",出台加强全市法院领导班子建设、推动院庭长"带头干带领干带动干"等指导意见,以上率下转作风、扛责任、争一流。院庭长带头办案59138件,占结案总数%;带头调研50多项,向党委或政府提交19份具有较高水平的调查报告,中院闲置及低效用地调查报告获得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聚焦主责主业,狠抓执法办案,推行"流动红黄旗?制度,四季度开展"百日办案竞赛"活动,月均结案同比增加842件,案均用时同比减少天。全市法院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1名干警获评"全国法院先进个人",8个集体、19人次受到省级以上表彰。

--持续推进正风肃纪。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细化51项措施,巩固深化教育整顿成果,严防已解决问题死灰复燃,新产生问题坐大成势。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倡议家庭助廉,完善党性教育、约谈提醒和警示教育机制,不忘警钟常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当下治,突出长久立,制定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出台"廉洁机关"建设方案和院庭长履行"一岗双责"指导意见,健全完善28项业务管理制度,廉洁文化微电影《追光者》在国家级大赛中获奖。强化政治督察和司法巡查,把司法作风建设、营商环境投诉以及群众来信所涉问题作为督察重点,下发督察通报174期、督察提示12份,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106人,查处违纪违法干警12人,启动"一案双查"6人,该项经验被省法院推广。

一年来,全市法院自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主动接受监督,不断改进工作。中院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专题报告破产审判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审议意见,不断提高破产审判工作水平;出台多项制度措施,对代表委员意见、建议、提案及关注案件办理工作加以规范,对落实市委人大工作会议重点任务、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代表委员联络工作提出要求;邀请代表委员列席中院审委会研究制定司法文件等等,代表委员联络工作得到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全市法院共办结建议提案22件,满意率100%;27名员额法官接受人大常委会履职评议,其中6人接受市人大常委会履职评议,测评满意度均为100%;邀请代表委员视察调研、观摩庭审、见证执行977人次。自觉接受纪检监察监督,支持配合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工作。依法支持检察机关履行诉讼监督职责,审结抗诉案件16件,办结再审检察建议35件,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委会28次。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聘请28名司法作风督察员、5名特约监督员,举办新闻发布会45场,直播庭审27201场,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5984件。中院还出台院长人民来信办理规范,办理来信1133件,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音。

--助力市场主体重信守诺。全面弘扬契约精神,一审审结合同纠纷33620件,促进市场主体重合同守信用。严密防范虚假诉讼,中院依职权对9件涉嫌虚假诉讼案件提起再审,涉及金额7亿多元。精准识别逃废债行为,经开区法院通过关联企业合并破产,成功阻止债务人转移资产,2680万元职工债权全部清偿到位。精心组织"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执行年"专项行动,激励守信者,961家企业被移出"失信黑名单";惩戒失信者,3206人次被曝光,17984名债务人被限制高消费,4人被追究刑事责任,1件案件入选全省法院打击抗拒及规避执行十大典型案例。江都法院给予守信企业履行义务宽限期,帮助企业守住亿元订单。助力诚信政府建设,中院会同市信用办建立行政机关司法案件协调机制,党政机关主动履行27件执行案件,以政务诚信引领社会诚信。

二、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力推进更高水平平安扬州建设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一审审结刑事案件3617件,判处罪犯5421人。严惩间谍、邪教、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犯罪,捍卫国家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严惩暴力犯罪,审结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等案件98件111人,守护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宁。严惩毒品犯罪,审结毒品案件15件35人,遏制毒品犯罪上升势头。严惩有组织犯罪,江都法院一审审结省扫黑办挂牌督办的陈勋等15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持续打财断血,执行涉黑恶财产亿元。维护执法秩序,审结妨害公务、袭警等犯罪案件30件31人,保障公务活动正常开展。支持"断卡""拔钉"行动,审结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案件485件1315人,涉案金额亿元,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审结销售"疫区冻牛肉"等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37件,禁止90人从事食品生产和安全管理。邗江法院判处生产销售有毒有害减肥药的应建红有期徒刑11年,支付惩罚性赔偿金947万多元。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审结职务犯罪案件65件73人,判处财产刑4215万元,追缴赃款亿多元,全面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市粮食局原副局长马建荣、广陵区原副区长叶浩等,均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打?,审结行贿案件9件14人,斩断"围猎?与被"围猎?利益链条,铲除滋生腐败土壤。

--积极化解重大风险。防范化解金融领域债务风险,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审结金融案件12965件,涉及金额亿元;严惩涉众型经济犯罪,受理全省首批操纵证券市场犯罪系列案件,涉案金额亿元;审结非法集资案件25件,涉案金额亿元;审结洗钱犯罪案件7件,涉案金额亿元,有效遏制洗钱及相关犯罪蔓延势头。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重大风险,中院出台房地产案件风险处置工作指引,审结相关案件2271件;坚决落实中央"保交楼"重大决策,主动协调争取属地政府成立清算组,担任金太阳、美凯等房地产企业破产管理人,化解纠纷3623起,帮助复工复建商品房万平方米,保障"金奥"等项目顺利交房1906户。江都、仪征法院涉"问题楼盘"处置工作,得到地方党委肯定。防范化解生产领域重大风险,审结重大责任事故犯罪案件32件42人。防范化解涉诉信访不稳定风险,有效开展"涉诉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行动,实质性化解陈年信访案件38件,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任务。

--能动参与市域治理。中院出台17条措施,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强化"诉源治理?,丰富"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组织法官进网格参与矛盾纠纷源头处理15583次,快调快处涉诉矛盾纠纷44099件。强化"多元解纷?,诉前调解案件62292件,调解成功率%;会同司法局推动市委依法治市办出台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办法,协调化解行政争议203件,化解率为%。仪征法院与政法委联合打造"诉前调解+"新模式,入选扬州政法领域改革创新项目。强化"司法引导?,开展巡回审判78次、法治宣讲192场,推出原创普法动漫、短视频37件,发送司法建议118份,3份被评为全省优秀。强化"规则引领?,审结"假冒非遗传承人不正当竞争案""择校诈骗案"等,入选全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型案例;审结"团伙工伤碰瓷诈骗案""加装电梯受阻案"等,引导诚信务工,倡导邻里和睦。

三、坚定不移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多样化司法需求

--全面加强民生权益司法保障。审结教育、就业、医疗等民生案件54379件,保障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审结公民人格权案件598件,惩治擅用肖像宣传、利用抖音诽谤等民事侵权行为,维护公民人格尊严。会同人社局设立劳动争议巡回审判点,调处纠纷2256起,推动双方共渡难关、共克时艰。加大胜诉权益兑现力度,执结各类案件24275件,执行到位亿元,同比上升%和%。突出农民工权益保护,持续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帮助追回"血汗钱"5923万元。推动建成主城区道路交通案件一体化处理中心,案均用时同比减少天,服判息诉率提高个百分点,宝应、邗江法院被确定为全省法院要素式审判试点。强化司法关怀,减缓免诉讼费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万元。

--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院出台20条措施,服务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邮法院、宝应法院氾水法庭被确定为"全省法院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基地"。积极调处涉"三农?领域传统纠纷及休闲农业等新业态纠纷,审结土地承包经营权案件172件、涉家庭农场及合作社案件157件,推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审结非法占用耕地案件51件,责令退还耕地106亩。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审结农村涉黑臭水体、畜禽粪污等案件71件,推动解决"垃圾围村?等突出问题。经开区法院助力守护碧水净土,快速审结多起涉沿江滩地租赁案件,及时清退长江滩地、沿江水域亩。切实保护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审结案件58件,广陵法院一审判决撞毁壁虎大桥肇事方支付赔偿金680多万元。持续惩治"靠粮吃粮"腐败分子,审结涉粮腐败案件20件,追赃2880多万元。

--全面促进和谐家庭建设。推进家事审判制度改革,审结家事案件6779件,调解撤诉率%,增进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和妇女儿童权益保障问题专项排查整治,排查案件万件,建成全省首家"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智慧平台",帮扶未成年人18名。推进未成年人权益全方位综合性保护,在40所学校开设"法治第二课堂",教育青少年学生15万多人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54次,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注重老年人权益保障,组织线上线下防诈宣传223场次,打击以投资理财、婚恋介绍等为名实施的养老诈骗犯罪,挽回被害人损失200多万元。宝应法院打造"荷美家事"品牌,推行联防联处、法官寄语等制度,促进家庭和睦。

加强廉政建设,队伍司法作风持续向好。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推进清廉法院建设和"朱江等人严重违纪违法系列案"以案促改工作,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修订完善党组及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对临渭区、澄城县法院开展司法巡查,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铁规禁令,全市法院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11人、第二种形态处分8人。

五、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接受各界监督更加自觉

始终把司法民主贯穿于审判工作全过程,主动接受监督,人民陪审员依法有序参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法院、旁听庭审、见证执行,3件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全部办结。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办结检察机关抗诉案件4件。充分运用"四大公开平台",积极落实司法公开,全市法院网上公开裁判文书47092份,网络直播庭审2869次,33万余人次在线实时旁听。畅通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两级法院院长在渭南广播电视台《环境热线》普法宣传、接受群众咨询13次,全市法院通过媒体发布信息7万余条,与渭南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法治渭南》节目64期,拍摄的《沙痕》《神药》等4部微电影在全省法院获奖,白水县法院官方微博被中央政法委评为第四届全国"四个一百"优秀微博账号、被最高法院评为"全国十大法院微博"。

各位代表,2022年,全市法院忠于职守维护公平正义,精准施策提升审判质效,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跨域协作护航黄河安澜,从快从实助力疫情防控,25个集体、19名个人受到中省表彰奖励。这些成绩和进步,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市委的坚强领导,市人大、市政协和省高院的有力监督指导;在于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各位代表委员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关心和帮助。在此,我代表中级法院全体法官干警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过去的一年,法院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快推进,对法院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法官干警的司法理念和司法能力还需不断提升;二是人民群众对司法的需求更加多元,案件总量高位运行压力依然存在,审判执行工作质效还需不断提高;三是司法改革协同推进、系统集成还不够到位,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深度应用还有差距,改革和信息化建设的动能作用还需不断增强;还有个别干警仍存在作风不正、司法不廉问题,全面从严治党管院还需不断加强。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市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省政法工作、法院工作会议部署,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围绕"走在前、创一流"目标,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上谋实事,在提升审判执行质效上出实招,在增强队伍素质能力上求实效,以高水平司法护航高质量发展,为我市加快建设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是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新要求新期待,谋准谋实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法院工作的思路举措,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市法院落地见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市法院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向前发展。

二是坚持以审判执行为主责,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市委关于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加快建设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的决定,找准司法服务着力点,扛牢秦岭、桥山、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司法职责。坚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严惩刑事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持续推进反腐败斗争,促进更高水平平安渭南建设。保障服务"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不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及时提出司法建议,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常态化开展"双进"工作,推进办案质效不断提升。

三是坚持以服务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深入贯彻实施民法典,兼顾依法保障权益和引导理性维权,努力实现既解案件"法结",又解群众"心结"。以更实举措践行司法为民,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不断提高运用司法手段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能力。加快推进执行难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更优更快兑现胜诉当事人权益。注重强基导向,持续推进人民法庭"两化"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动"府院联动",切实加强诉源治理,提升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综合效能。认真践行司法全过程人民民主,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四是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能,努力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紧紧扭住深化改革和科技赋能双轮驱动,在新的更高起点上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快智慧法院建设。进一步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推动权责统一、规范有序的司法权运行体系更加完善。贯通外部和内部监督,完善与新型审判权力运行机制相适应的制约监督体系。扎实推进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实现司法资源合理配置,确保案件"放得下去""提得上来"。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推动各项改革成果更加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巩固拓展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推动现代科技与主责主业深度融合,高效赋能审判执行质效实现新飞跃。

五是坚持以队伍建设为保障,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院。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不断提高法官干警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入开展市委主题实践活动和"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工作作风,增强法官干警保障大局服务群众的能力。驰而不息正风肃纪,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清廉法院建设,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铁军。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奋楫扬帆开新局。全市法院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上级法院的有力监督支持指导下,认真执行本次大会决议,知重负重、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以优质高效的司法审判谱写全市法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我市加快建设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年主要工作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温州"续写创新史"殷殷嘱托20周年,是温州法院奋进奋战、守正创新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护航温州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争创先行市主题主线,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法院共新收各类案件177082件,办结176011件,同比分别下降%和%,收、结案总量居全省第二位;市中院新收各类案件17543件,办结17379件,同比均上升%。

一、聚焦执法办案主责,坚定不移促进平安温州法治温州建设

惩治犯罪筑牢平安基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新收一审刑事案件10018件,审结9821件13699人,同比分别下降%、%和%。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审结全国扫黑办重点督办的跨境网络裸聊系列案等涉黑恶案件160件395人。严惩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刑事犯罪,审结杀人、抢劫、绑架、故意伤害等案件447件499人。严惩危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依法审判张宁宁等36人跨境赌博犯罪集团系列案件,审结开设赌场、电信网络诈骗、食品药品安全等案件1424件2704人。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从严从快审结5件10人,守好老年人"钱袋子"。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审结浙江工业大学原副校长陈鹰、温州银行原行长吴华受贿等贪污贿赂、渎职失职案件55件89人。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4676名具有未成年等从宽情节的被告人依法宣告缓刑、判处管制或免予刑事处罚。

靶向发力防范化解风险。强化案件全过程风险评估预警,最大限度预防矛盾纠纷激化。积极探索建立违法涉众债务集中清理机制,审结"温商贷"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案件79件137人。泰顺法院持续推进立人集团资产司法处置工作,累计为5000余名债权人挽回损失约亿元。打好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攻坚战,联合市政府召开金融审判与监管联动会议,审结民间借贷案件14711件,结案标的额亿元;审结金融借款案件11391件,结案标的额亿元;执结金融债权案件9999件,到位金额亿元,连同破产核销合计化解银行不良资产亿元。紧扣"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助力房地产风险防控处置,审结涉房屋买卖、租赁、建设工程等案件4841件,结案标的额亿元。龙湾法院为一楼盘165户购房者追回3800余万元预付款;苍南法院妥善处理近700户购房者历时6年的房产"烂尾"难题。

防治并举化解行政争议。深入开展行政争议案件专项治理,出台依法规制滥诉行为的意见,新收一审行政诉讼案件3807件,审结4070件,同比分别下降%和%;行政机关一审败诉率为%,同比下降个百分点,实现行政诉讼案件数、败诉率"双下降"。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司法局、市普法办建立领导干部常态化旁听庭审制度,行政机关负责人一审出庭率达%,同比上升个百分点。选派员额法官联系重点街镇和行政机关,建立健全败诉预警和败诉复盘机制,与市住建局共同开发征迁行为合法性智能评判子模块、"温法征迁通"小程序,从源头上规范征迁等重点领域行政执法行为。市中院成功化解历时五年、成讼达1500余起的涉黄龙商贸城征迁系列案,引导商户实质化解纠纷,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开发。龙港创设的行政异议制度在全市推行,并受到最高法院肯定推广。

执行攻坚保障权益兑现。聚焦执行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开展"清源治本"集中执行行动,新收执行案件52860件,执结50714件,人均结案457件;实际执行率%,执行标的到位率%,到位金额368亿元。持续开展打击拒执专项行动,向公安机关移送拒执案件511件600人,审结自诉案件102件105人,促成执行到位1亿元,相关指标均居全省第一。积极推进执行审计工作,启动执行审计程序250件,促成成功执结98件,执行到位亿元,有效打击被执行人逃废债行为。探索市县统管、多跨联动的"市域一体化执行"模式,深化"执行一件事"线上协作机制,平阳法院打造"云执车"模式,苍南法院升级"不动产司法处置E窗办"服务,龙港法院建立人民陪执员制度,不断提升执行质效。平均执行天数天,同比减少天。

二、担当服务大局使命,坚定不移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优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开展"助企纾困保民生"专项行动,灵活采用"活查封"、出具"主动履行证明"、信用修复、调解、和解等形式,帮助1059家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全面分析研判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短板,完善小额买卖合同纠纷快速审理和速裁机制,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87805件,平均审理天数天,正常审限内结案率%。牵头的"执行合同"指标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总得分全省最优。坚持办案与服务并重,联合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工商联、商事行业协会建立司法助企联动机制,乐清法院与工商联共建商会"共享法庭"入选全国工商联与人民法院沟通联系机制典型事例并得到最高法院肯定推广。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揭牌成立温州知识产权法庭,集中管辖温州、金华、丽水三地专利技术类案件,新收一审知识产权案件3868件,结案3727件,同比分别上升%和%。建立专利案件司法与行政对接合作机制,规范技术调查官参与诉讼活动,为专利案件解纷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搭建"温州知识产权调解云平台""云上物证室",邀请四地5家知识产权调解组织、243位调解员入驻,云平台诉前调解纠纷3204件,进一步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联合市市监局召开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发布十年审判白皮书,首创的侵权人"黑名单"制度在全省推广,不断提升温州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影响力。

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式启用温州破产法庭新址,联合19家单位出台完善温州办理破产府院联动机制的意见,新收破产案件685件,审结917件,分别占全省的%和%;盘活资产亿元、土地亩、厂房面积万平方米。制定立案、审判、执行移送破产程序规定,移送破产审查961件,涉案标的额亿元。推动成立全国首个破产事务管理处,探索破产审判权与破产事务管理权相分离的工作模式。出台《关于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的实施意见(二)》,与温州银保监分局、华夏银行温州分行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拓宽金融豁免范围。累计成功清理个债案件77件,免除债务万元。个债清理工作被评为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第一批最佳实践。

服务保障共同富裕。全力护航全龄友好社会建设,制定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供司法服务保障等系列文件,全面推广适老助残扶弱型诉讼机制,鹿城法院适老诉讼相关做法获评温州共同富裕最佳实践典型案例。依法审理涉军案件13件,坚决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发挥司法救助"托底"功能,为经济困难当事人减免缓交诉讼费3902万元、发放救助金万元。坚持良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出台护航新时代美丽温州建设司法保障意见20条,全面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三合一"改革,一审审结环境资源诉讼案件367件,判处罪犯266人、单位6家。召开雁楠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协作会议,协同加强温台海湾以及瓯江、飞云江、鳌江、温瑞塘河等流域生态司法保护,构建环境资源区域性司法协作大格局。

三、厚植人民至上情怀,坚定不移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深层次推进诉源治理实践。推动出台社会治理中心诉调衔接15条意见,乐清柳市、平阳鳌江等9家法庭诉服中心整体迁移至乡镇矛调分中心,经矛调中心分流一审民商事纠纷58046件,占一审民商事收案数68%;诉前纠纷化解率%。最高法院领导来温调研时对温州矛调中心建设成果予以充分肯定。优化线下"一站服务"、线上"一网通办"集约化诉讼服务,文成法院创新打造"涉侨纠纷化解一体化平台",平阳法院建立全省首个金融纠纷一站式调处化解中心,借助浙江解纷码平台在线调解纠纷91837件,用户申请率%,调解成功率%。扎实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清零、依法维护信访秩序专项行动,审结申诉、申请再审案件558件,终结信访案件58件。

高水平布局基层基础建设。大力建设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持续优化人民法庭布局,调整设置龙港法院新城法庭,文成法院珊溪法庭入选最高法院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认真贯彻省、市委部署,建成"共享法庭"4013个,居全省第二,2家被确定为全省示范;镇街、村社覆盖率分别达100%、%,开展在线诉讼、调解指导等司法服务47217次。依托妇联、银监会等打造特设"共享法庭"492个,形成类型化纠纷化解集成效应。金融"共享法庭"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永嘉法院被最高法院命名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

全方位守护家庭和谐幸福。全面推进家事审判改革标杆法院创建工作,审结一审家事案件7972件,其中调解结案3333件,撤诉2171件,一审调撤率为69%;二审调撤率达%,连续六年居全省第一。深化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在6409件离婚案件中推行财产申报制度,出具离婚证明书4580份,发布人身安全保护令106份,341件案件在冷静期后调解和好或撤诉。坚持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健全完善未成年人诉讼代表人、委托调查、家事观察团、"易探帮"等制度,审结涉未成年人权益案件7452件,发布家庭教育指导令144份,判决"从业禁止"9件。

多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好"法治宣传公开课",组织公众开放日88场、新闻发布会36场。龙湾法院审结"扔香蕉皮致老人滑倒受伤案",判决扔香蕉皮女子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引导社会崇德向善;乐清法院审理的恶意"碰瓷"酒驾司机敲诈勒索案被央视《今日说法》栏目专题报道。大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在5个县(市、区)建成集教育、威慑功能为一体的诚信诉讼倡导馆(专区),处置涉虚假诉讼案件651件,两起虚假诉讼案入选全省法院典型案例。市中院微信公众号获评全国百优新媒体账号;洞头法院深入基层普法解纷助推"无讼岛"创建,获最高法院肯定推广。

四、坚持改革创新引领,坚定不移推进新时代法院现代化建设

迭代升级数字化改革成果。探索重大应用贯通,统筹开发的"行政法治数智协同"项目被确定为省数字法治系统下与"全域数字法院"、"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并列的一级重大应用。抓紧抓实23项省级重点改革试点项目,"危驾智审"等4项改革获评浙江"全域数字法院"好应用,"法护家安"集成应用被最高法院官微转发推介。重视加强法院"新基建",建成一批设施先进的智慧舱、数字法庭、数字合议室、数字工作室等并投入使用。自主研发的"智慧执行"系统成为全省106家法院开展执行工作的唯一数字化载体;瓯海法院开发的"被执行人银行资金流水分析系统"获最高法院领导批示肯定。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制定司法改革工作要点清单,深入开展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完善审判委员会、专业法官会议工作规则,落实违法审判惩戒制度,促进形成权责统一、规范有序的审判权运行体系。全面提升"数助决策"科学化、精准化水平,与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东南大学联合发布规范量刑、不正当竞争等司法大数据报告,服务党政决策。打造"核心战斗力"一本通考核体系,上下联动,动态管理,不断健全赛马比拼、奖优罚劣的法院工作评价激励机制。全市法院生效裁判息诉率达%,一审判决案件改判发回瑕疵率仅为%;员额法官人均结案件,高出全省均值件,居全省第一。

四是守正创新,在深化综合配套改革上实现新突破。围绕落实司法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司法权制约监督体系,确保审判执行活动各环节全过程在有效制约监督下进行。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认真做好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工作。完善审判管理工作机制,推动均衡结案,切实提高办案质效。加强信息技术与法院工作的深度融合,提高智慧法院建设水平。

五是强基固本,在加强法院队伍建设上展现新面貌。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院,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以建立健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机制为抓手,确保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驰而不息正风肃纪,以零容忍态度严惩司法腐败,坚决守牢廉洁司法底线。加快构建多渠道、梯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队伍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司法能力和专业水平全方位提升。主动接受人大、政协、检察机关及社会各界监督,虚心听取意见建议,不断加强和改进法院工作。

各位代表,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新的一年,全市法院将在市委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的决议,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追求卓越的使命感、求真务实的责任感,恪尽职守,实干争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孝感篇章贡献法院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市三十周年!

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依靠市委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和省法院指导,牢牢把握"涵养政治生态、提振队伍状态、做优司法质态"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两个确立"主题教育、"政治铸魂"行动和"作风效能提升年"活动,全面实施"护商、安商、惠商、尊商、暖商"五大营商司法环境工程,求真务实、履职尽责,守正创新、争先创优,各项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全年受理案件101922件,结案96212件,同比上升%和%。其中,中院受理9266件,结案8654件,同比上升%和%。两级法院各项指标进位明显,执行指标排名全省第1,审判主要指标进入全省前5,执行工作"全链式一体化"改革、司法业绩"四个一体评价"机制等一批特色亮点工作,在全省及全国法院得到推广。

一、坚定不移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力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中院出台保障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等司法文件,服务"六稳?"六保?,审结各类商事案件28676件,标的金额亿元。聚焦产权及企业家权益保护,中院制定涉企刑事案件办理指引,依法对49名涉案企业家取保候审或判处非监禁刑罚,切实减少刑事诉讼对企业正常生产活动的影响;对23件涉及民营企业的民事案件提起再审,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聚焦市场主体司法需求,两级法院协同开展"百名法官进千企"活动,走访企业1435家,解决涉法问题249个;中院会同工商联开发"在商言法?法企线上沟通平台,实时听取意见,及时改进工作。聚焦中小微企业生存难问题,持续开展涉中小微企业账款专项执行行动,执行到位亿元,尽力帮助企业解决账款回笼难问题;强化善意司法理念,对2840件案件采取"活封活扣"等柔性措施,促使1377件案件当事人达成和解,严防"办一个案件,垮一个企业"。聚焦多元化解,诉前调解商事案件43841件,调解成功率%,中院在工商联设立法官工作室,高邮法院获评全省商会商事调解示范单位。聚焦深化"放管服"改革,中院出台涉企行政案件审理指南,审结涉企行政案件181件,保障市场主体自主经营和公平竞争。

--助力市场主体优胜劣汰。服务保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立审执破"一体化办理破产工作机制,受理破产及清算案件925件,审结752件,同比上升%和%,化解不良债权亿元,盘活土地房产万平方米,安置职工4049人。强化"执破融合?,执行机构移送破产审查案件同比上升%,执行财产查控、议价询价、网络拍卖三大系统赋能破产审判,财产溢价率提高40%以上,破产成本降低30%以上,破产效率提升%。强化"破产保护?,出台临近破产企业预重整工作指引,将破产保护程序前置到立案、审判及执行环节,严防"一破了之?,20多家陷入困境企业被及时引入预重整或重整程序,最终凤凰涅槃,重现生机。邗江法院审结绿洲公司预重整案,推动10万平方米物联网科技产业园开工建设。高邮法院强化民营小微企业预重整,帮助继业公司快速走出困境,半年开票销售金额达1000多万元。强化"府院联动?,会同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出台24项制度机制,协同破解职工安置、资产处置等难题。广陵法院争取政府支持,推动时代广场成功重整,助推"文昌商圈"提质升级。仪征法院推动政府出台便利化办理破产意见,被省法院推广。强化"创新突破?,完成国家试点改革事项11项,中院会同发改等部门在全省率先设立公职管理人制度,已实际承担52件破产案件管理事务,破产成本降低九成,被省法院确定为"试点制度创新项目"。"与个人破产制度功能相当试点"迈出重要一步,审结"类个人破产"案件25件,2名"诚实而不幸"的自然人被免除债务。

--助力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完善最严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161件,同比上升%,促进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发展。保障开发园区"二次创业",审结涉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案件324件。经开区法院审结离职竞业限制案,判决被告王某赔偿52万多元,保护了公司核心技术和商业秘密。强化品牌权益保护,审结"搭便车""傍名牌"等不正当竞争案件461件。广陵法院制裁假冒"海蓝之谜""完美芦荟胶"等注册商标行为,保护品牌商誉。护航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审结涉毛绒玩具、灯饰灯具等外观设计专利权案件68件。推进知识产权跨域保护,协同南京等10家法院,共建南京都市圈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强化诉调对接,建立"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新机制,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五、坚持从严治院,提升队伍核心战斗力

一年来,我们严管厚爱,激发活力,在淬炼过硬队伍上精耕细作,聚力行远。

(一)加强司法能力建设。坚持不懈实施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突出实战导向,培育复合型司法人才,21篇裁判文书、案例分析、学术论文、调研课题荣获全国全省奖项。健全审判业务人才培养机制,选取90名法官作为审判业务专家培育对象。探索上下级法院法官、法官助理双向交流锻炼机制,从大悟法院选调1名优秀法官到市中院工作,从市中院选调2名法官助理到孝南法院入额办案,从其他县市区法院选调3名优秀年轻法官到孝南法院工作。推广青年干警导师制,应城法院"师徒结对传帮带"的做法获得省法院肯定。加强法官履职保障,1个案例入选全省法院保护法官合法权益维护司法秩序典型案例。加强先进典型培育,15个集体和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

(二)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扎实推进清廉法院创建,常态化开展纪律作风整顿,通报全市法院干警违纪违法案例,组织开展集中警示教育,坚决纠治各种不正之风。认真落实"一案双查""一事双查"机制,对7件执行案件实行"一案双查",对1个事项实行"一事双查"。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填报有情况记录报告信息474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问责处理干警292人,其中批评教育、约谈函询等27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8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

(三)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学习型法院建设和书香法院创建,发出全员读书倡议7次,"院长荐书"20册,在内外网开设读书专栏11个,干警撰写读书心得132篇,举办读书分享会13次、名师讲座5场,陶冶干警情操,凝聚磅礴精神力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舒缓工作压力,丰富文化生活,激发干警工作活力和热情。在对口联系村建设法治文化广场,让人民群众在文化之旅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教育。

六、坚持自觉主动,构建全方位监督体系

一年来,我们健全机制,强化举措,在接受各方监督上回应关切,争取支持。

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发挥人民法庭作用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情况,认真落实决议、审议意见。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配合市政协开展"加强人民法庭建设"专项视察活动,形成专项视察报告,为加强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呼吁发声。推动代表委员联络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丰富日常沟通联络形式,邀请代表委员视察工作、旁听庭审、见证执行等2072人次。支持配合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与市检察院联合制发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实施方案,形成审判权外部监督闭环,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38次,审结抗诉案件37件,办理检察建议72件。主动接受律师监督,市中院"构建亲清、规范的法官律师关系"的做法入选全省政法改革十大典型案例。认真落实人民陪审员法,一审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陪审员参审率达%。全面推进司法公开,审判流程信息有效公开率常态化保持在99%以上,庭审直播12035件,位居全省法院最前列。

各位代表,全市法院工作的发展进步,是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帮助的结果。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法院工作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信任、监督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和广大干警表示衷心感谢、致以崇高敬意!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思想政治建设还需加强,有的干警司法理念与新时代、新要求还有差距,存在机械司法、就案办案问题。二是司法能力有待提升,少数干警服务保障中心工作的主动性不够强,个别案件质效不够好。三是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力度有待加大,不少法院人案矛盾仍较为突出。四是个别干警作风不正、纪律不严甚至违纪违法,有损队伍形象和司法公信力。五是干部队伍建设仍然存在短板,年龄结构老化、缺乏合理梯队、年轻干部培养力度不大等问题亟待解决;六是基层基础建设仍然较为薄弱,信息化建设和更新升级压力较大,经费保障存在较大缺口。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积极采取措施,努力争取支持,逐步推动解决。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孝感建市三十周年。全市法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委七届六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继续抓好省法院拉练检查反馈问题的整改提升,扎实推动新时代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孝感融入全省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大局,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是对标对表,在强化党的政治建设上提升新高度。坚持不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市法院落地生根、走深走实,筑牢忠诚纯洁可靠的思想根基。牢牢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院各项工作中。

二是攻坚克难,在服务保障先行示范上彰显新担当。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三资一促""主城崛起""孝汉同城""三项行动"等重大部署,着力提升司法服务保障中心工作的贡献度。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深入推进"全面提升审判执行效率"专项行动,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诉累为核心,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统筹发展与安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加强府院联动机制建设,推进行政争议源头化解、多元化解,提高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效率。

三是突出重点,在融入促进共同缔造上取得新成效。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优化便民惠民服务,推动所有诉讼事务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加强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发挥人民法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推动人民法庭主动融入"共同缔造"实践。不断深化"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和"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大力气解决执行难、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宣传等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推进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深化"三项规程"试点经验,拓展认罪认罚量刑程序,完善涉案财物法庭调查程序,推动庭审实质化改革以定罪为主向定罪、量刑、财产处置并重转变。适用认罪认罚12189人,占一审判处被告人人数的%;在1056件案件中通知1443人出庭作证,实际到庭1051件1426人,实际到庭率达%。深化刑事速裁机制建设,瑞安、平阳法院与公安、检察机关共同打造集拘、审、诉、判于一体的执法办案中心,入驻成立刑事速裁法庭,速裁案件平均办理时长从天降至天,速裁适用率由11%提升到%。

探索数据资源专业审判。在瓯海设立全国首家数据资源法庭,集中审理全市涉数据资源侵权、数据信息监管等刑事、民商事、行政案件。助力温州数字经济发展,制定服务保障中国(温州)数安港建设的意见、数据资源案件审判工作指引等文件。在一起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中,向某知名网络公司发送司法建议,促使其开展风险检测,月均关停异常子账号10万余个,处置疑似越权子账号万个,对万个子账号开展被盗保护。数据资源法庭建设被评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最佳集成性制度创新成果和联动创新区优秀案例。

五、夯实从严治党根基,坚定不移锻造德才兼备过硬法院队伍

党建引领把稳思想之舵。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两个确立"主题教育,组织开展5场全市法院专题宣讲会,推出"对话党代表"青年干警座谈会、"党代表带你读报告"等系列宣讲活动。牢牢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严格落实重大案件和事项请示报告工作制度,主动向市委、市委政法委请示报告重要决策、重点工作、重大事项152件次。出台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的意见,开发机关党建工作展示平台,市中院获评"机关党建工作考核优秀单位";永嘉法院"一社三队五计划"党建品牌获评最高法院新时代人民法院党建创新优秀案例。

培新育才激发队伍之能。构建干警职业生涯全生命周期规划、"全科法官"培养、审判型研究型业务骨干评选等人才培养考核机制,打造没有短板的"六边形"战士。出台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实施方案,建立优秀青年干警名册,市中院40周岁以下中层干部占比由%大幅提升至%。联合市检察院、温州大学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制定轮岗交流实施办法、借调跟案进修办法等,举办全市法院领导干部加强政治建设专题研讨班、青年干警素能提升班,开展线上、线下各类培训56期2966人次。加强案例指导和学术研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案例、调研文章86篇,21篇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完善英模培树机制,共有8个集体和16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涌现出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优秀法官王群英,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吴跃玲等先进典型。

正风肃纪弘扬清廉之风。完善禁止法官与律师不当接触交往制度,加强法院工作人员离职从业审批监管和近亲属从事律师职业动态监管,强化廉政风险防范。出台实施意见加强干警依法履职保护,妥善处理7起侵害依法履职事件,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生态。深化司法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开展"四项建设"交叉检查,依托记录报告平台加强对"三个规定"执行情况的经常性监督检查,推动全面从严治院落实落细。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零容忍"态度查处违纪行为,累计提醒谈话204人次,书面检查9人次,批评教育20人,通报批评14人,诫勉谈话6人,党纪政务处分5人。

广受监督提升履职之效。认真贯彻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自觉接受法官履职评议,以及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等工作的专项监督,并根据审议意见抓好改进提升。建立落实人大代表分级联络制度,将走访代表作为班子成员下基层调研的常态工作。积极参与专题协商,诚恳接受政协民主监督。重视建议、提案办理,及时沟通反馈,高质量办结代表建议21件、委员提案16件,其中主办件14件,满意率100%。牵头开发全省法院代表委员联络沟通管理微应用,定期编发手机报,组织"代表委员开放日"活动,邀请代表委员视察法院、旁听庭审、见证执行等1743人次。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政协民生议事堂打造"共享法庭"21个,平阳法院搭建的代表委员联络处获最高法院肯定推广。自觉接受市纪委监委监督指导,广泛听取回应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社会各界意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意见,举行温州首次法检司律良性互动座谈会、第二次法检联席会议,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委会122人次,审结抗诉案件88件,其中改判和发回重审48件。

各位代表,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依法治国"作为专章部署,对人民法院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市委召开首次法院工作会议,为新时代法院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过去一年来全市法院的发展进步,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是市委正确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的结果,是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重视支持的结果,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全市法院和全体干警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法院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司法理念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案件办理"三个效果"有机统一没有完全实现;二是案件总量高位运行,"执行难"还未得到切实解决;三是个别干警违纪违法现象仍有发生,党风廉政建设需要常抓不懈。对于上述问题和不足,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加以解决。

2023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全市法院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奋力推进"两个先行",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和上级法院决策部署,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深化变革型现代化法院建设,打造高素质法院队伍,为做强做大"全省第三极",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加快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续写温州创新史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永葆绝对忠诚本色,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温州法院落地生根。深学悟透笃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两个确立"主题教育成果,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完善上级决策部署闭环落实机制,全面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到法院工作各方面。

二、助力经济稳进提质,促进社会安定和谐。持续打好"除险保安"攻坚战,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注重涉众金融、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强化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温州、法治温州建设。全力支持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贯彻落实《温州市"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促进条例》,充分发挥温州数据资源法庭、破产法庭、知识产权法庭作用,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有力支持温商发展,服务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

三、倾力回应社会期盼,守护群众美好生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推进诉讼服务中心与社会治理中心高度融合、"枫桥式人民法庭""共享法庭"与各类治理载体互促协同,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巩固提升一站式建设成果,推动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健全适老助残扶弱型诉讼服务体系,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四、奋力推动系统重塑,推进变革型现代化法院建设。持续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案件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扎牢司法权规范运行的制度铁笼。谋深谋实数字化改革,加快"法护家安"等多跨场景应用从建设向投入使用转换。推动"行政法治数智协同"迭代升级为"行政争议一体化应用",在跨部门、跨领域数据共享、证据互认、标准共用方面积极探索,促进数字政府与数字法治融合发展。

五、大力发扬斗争精神,建设堪当重任的法院铁军。实施审判精品工程和"全科型"业务专家培养工程,系统规划年轻干部培养路径,强化干警履职保障,营造担当实干、敢闯敢干的良好氛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铁规禁令,努力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八小时内""八小时外"全面监督的制约监督体系,加快打造新时代清廉法院建设高地。

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我们光荣使命,新征程召唤我们砥砺前行。新的一年,全市法院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服务保障温州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争创先行市,加快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年,全市法院在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以全面整改省法院拉练检查反馈问题为抓手,忠诚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法院共受案49296件,审执结47113件,同比分别下降%、%,其中市中院受案5567件,审执结5282件,同比分别下降%、%;全市法院一审简易、速裁、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一审服判息诉率同比分别提升和个百分点,超一年以上长期未结案件数、三年以上久押不决案件数连续多年保持全省最低。

一、坚持政治引领,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

一年来,我们坚定信仰,筑牢忠诚,在加强政治建设上保持定力,把准方向。

(一)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教育引导干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开展宣讲、组织轮训和专题研讨、举办专题辅导讲座等多种形式,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伟力。

(二)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深入整改政治巡察指出的突出问题,把党的绝对领导贯彻到法院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重要工作、重点案件、重大事项及时向市委、市委政法委汇报,紧紧依靠市委领导解决法院队伍建设、基层基础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干警思想动态分析研判机制,着力维护司法领域意识形态安全。

(三)切实增强法院党组织的政治功能。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加强两级法院党组自身政治建设,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发挥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突出政治功能、强化政治引领,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提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质量,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坚持服务大局,护航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年来,我们肩负使命,笃行不怠,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上积极作为,展现担当。

(一)主动融入中心工作。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审判工作,努力做到"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全力服务招商引资,建立外来投资者涉诉"绿色通道",对相关案件优先审查、优先立案、优先审理;落实法官、法官助理"一对一"联系重点项目和引进企业机制,设立巡回办案点、法官工作室17个,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难题,防范经营风险。全力参与"联企业、送政策、解难题、稳主体"帮扶活动,帮助大润发、卓尔小镇等对口联系企业解决困难5个。全力配合旧城改造遗留问题法治化化解,孝南法院依法执行相关案件110件,执行到位金额6000余万元。全力参与"五城同创",扎实推进"十项创建行动",考评得分连续多次位居前列。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扎实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持续深化年"活动,审结一审涉企案件5531件,涉案标的亿元,市中院在全省法院专项考评中排名提升3位。深入开展"全面提升审判执行效率"专项行动,案件平均审理时间和平均执行时间分别下降天和天。严格落实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在线评估率同比提升个百分点。加强产权司法保护,依法对10名审判阶段在押的企业经营者变更强制措施,对37名真心悔过、积极退缴的企业经营者判处缓刑。注重发挥破产审判市场出清和重整救治作用,推进府院联动机制实质化运作,成立破产管理人协会,审结破产案件12件,发布典型案例7件。深化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创建活动,安陆法院"推动执行一站式办理"改革事项成功通过验收。

(三)助力法治政府建设。审结一审行政案件418件。引入行政纠纷诉前调解机制,加大诉中协调力度,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96件,汉川法院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经验在全省法院推广。深化府院良性互动,推动依法治市委员会将19件行政机关败诉案件作为涉嫌违纪线索移送市纪委监委,助力解决行政乱作为和不作为问题。强化"关键少数"法治思维,邀请行政机关人员旁听庭审4000余人次,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位居全省第一。

三、坚持人民至上,守护群众高品质生活

一年来,我们坚守初心,践行宗旨,在满足人民需求上守正创新,久久为功。

(一)维护稳定保民安。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915件,判处罪犯2807人。审结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严重暴力等犯罪案件1595件,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审结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案件186件,为群众挽回损失亿元,依法严惩黄彬金等14人"杀猪盘"诈骗案。审结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11件,市中院审理的"生猪注水案"入选《中国法院2022年度案例》。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审结涉黑恶案件11件23人,结案率100%;执结生效涉黑恶财产刑案件16件,实际执行到位率%。

(二)强化保障惠民生。审结一审民事案件22620件。强化民生司法保障,审结涉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案件1583件。畅通农民工维权渠道,执结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776件,追回"血汗钱"1236万元。深化家事审判改革,妥善化解婚姻、继承等家事纠纷4564件,以柔性司法促进家庭关系修复。扎实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审结相关案件5件,坚决遏制养老诈骗犯罪蔓延。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审结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485件,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记录45份,发放家庭教育令35份、从业禁止令2份,用法治呵护成长、促进新生。加强涉军维权工作,审结涉军案件26件,省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领导小组向市中院致感谢信。

(三)办好实事纾民困。扎实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和"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着力解决群众诉讼中的"急难愁盼"问题。运用移动微法院、"收转发e中心"等智慧法院系统,网上立案8195件,在线开庭1523次,在线调解3674次,电子送达214378次,线上送达成功率%;推行"胜诉即退费"改革,做到线上办、主动退、当日到,完成网上退费2802件。缓减免收诉讼费202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273万元,彰显司法的温度。

(四)攻坚执行解民忧。执结案件18236件,执行到位金额亿元,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审限内执结率、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终本合格率等核心指标稳居全省前列。综合运用各类强制措施,形成铁腕执行的强大声势,司法拘留、拘传1882人,搜查、强制清场211次,发出执行悬赏令、律师调查令18份。坚持常态化集中执行行动,执结涉民生、金融、民营企业等案件9198件,到位金额亿元。探索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大悟法院主动为已履行义务的企业出具"信用修复证明",消除企业"信用污点"。严格规范执行案款管理,实行专人负责、日清周结,所有案款均在法定期限内发放到位。

四、坚持强基导向,参与和服务共同缔造

一年来,我们实干苦干,善作善成,在参与共同缔造上履职尽责,砥砺奋进。

(一)推进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就人民法庭工作作出专门批示。切实优化人民法庭布局,在农村地区建设32个综合性法庭,将司法服务延伸至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将11个城区、城郊人民法庭转型为专业化法庭,促进城乡法庭异化分工、错位发展。加强人民法庭队伍建设,提拔5名优秀法庭庭长进入领导班子,安排7名新入额法官和9名新提拔人员到法庭锻炼,全市人民法庭40岁以下干警占比%。

(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贯彻新发展理念,依法审理各类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养老案件11件,助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依法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宅基地"三权分置"等"三农"纠纷案件86件,助力农村改革发展。妥善审理乡邻纠纷、民间借贷、人身损害赔偿等基层易发多发案件6856件,助力和美乡村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法审理环境资源案件32件,助力宜居乡村建设,孝昌法院探索"法旅"融合护航生态旅游的新路径,打造"一重两免三定四就"的生态法庭模式,得到最高法院、省人大常委会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认真贯彻执行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发挥人民法庭作用的审议意见,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为开展"共同缔造"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诉前调解案件16481件,委托、委派调解案件12835件。建立"法庭+工会""法庭+保险""法庭+妇联""法庭+交警"等"1+N"协作机制,联动化解纠纷1621件。常态化开展以案说法、送法下乡等活动,巡回审理案件919件,云梦法院"法治夜校"被人民法院报、湖北日报等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建立涉诉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制度,向基层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发出预警信息和司法建议21条,助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3716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