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管理 企业风险防控措施4篇
【导言】此例“企业风险管理 企业风险防控措施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企业风险管理【第一篇】
一、风险的定义、分类和风险评估的定义
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对风险进行管理。但是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当进行风险识别时,最常见的一个错误就是把不是风险的事物误认为是风险。很显然,如果风险管理过程的这一早先步骤失败了,接下来的步骤就会注定要失败,风险管理也就不可能产生效果。因此,确保风险识别这一步骤能够识别出真正的风险是至关重要的。下文分别对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企业风险管理的效率做阐述。
1.风险和不确定性
很多人在理解风险时,往往会把风险(risk)和不确定性(uncertainty)相混淆。事实上,风险与不确定性并不相同,那么它们之间的联系何在呢?关键是要认识到,风险的定义只能与目标相联系。风险的最简单的定义是“起作用的不确定性”,它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它能够影响一个或多个目标。风险并不是存在于真空中,因此我们需要定义什么“处于风险之中”(at risk),也就是说,如果风险发生的话,什么目标将会受到影响。因此,风险的一个更加完整的定义是“能够影响一个或多个目标的不确定性”。这个定义使我们认识到,有些不确定性与目标并不相关,它们应该被排除在风险管理过程之外。
风险与目标之间的联系也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不同级别的风险,它们是基于组织中存在的不同层次的目标。从风险的概念“能够影响目标的不确定性”来看,我们可以提出另外一个问题――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有些不确定性的发生会使得我们达到目标更加困难(即威胁),而有些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则会帮助我们达到目标(即机会)。当我们进行风险识别时,不仅要看到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也需要看到不确定性的正面影响。有效的风险管理要求识别出真正的风险,即“能够对一个或多个目标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的不确定性”。
2.风险的分类
(1)根据风险的效应划分,可以把风险分为:
①系统风险:在同一体位阶段观察时,风险效应无法抵消的风险或不可分散的风险。
②非系统风险:在同一体位阶段观察时,风险效应能够抵消的风险或可分散的风险。
(2)根据风险暴露体性质划分,可以把风险分为:
①实质资产风险:不动产与非财务性动产可能遭受的风险,表现为毁损或贬值。
②财务资产风险:财务性资产可能遭受的风险,如利率波动或股票跌价。
③责任暴露风险:因法律上的侵权或违约导致第三人蒙受损失。
④人力资源风险:如公司员工因伤病死亡导致公司生产力衰退或其他非安全的风险。
3.全面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进行风险控制,以减少业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它不仅使各层次的管理者建立风险意识,重视风险问题,防范于未然,而且在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形成一个前后连贯的管理过程。也即全面组织有效措施对项目全过程的全部风险实施全方位管理。
4.风险评估定义
风险评估,是指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把企业风险评估过程分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三个步骤。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面临的风险,并将风险归类;风险分析是将识别出的风险放进统一的模型中进行分析处理,进一步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包括风险对企业目标实现的可能影响、这些风险物化的多重情境分析和统计特性、可能的影响因素和方式;风险评价是评价风险对企业目标的影响,企业影响最大的风险将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点。
二、企业进行风险评估的
许多研究表明企业的生命周期的长短与企业对风险的把握呈高度正相关性。国外统计资料表明:在正常年份宣布破产的企业数量约占企业总数的1%。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清水刚通过研究发现,1896年到1982年的10次总资产排名前100家的上市公司中,企业平均寿命为25年。1983年壳牌石油公司的一项调查发现,1970年名列《财富》杂志500家大企业排行榜的公司,有三分之一已经销声匿迹。
由上述不难发现,企业有必要而且必须有较强的风险管理能力才能生存、发展和壮大。在当前的激烈竞争中,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死存亡,是否具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弱的表征之一。要推行全面风险管理,第一步应从风险评估着手,因为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起始阶段。
三、风险评估程序
风险评估一般应当按照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等程序进行。目标设定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的前提。企业应当按照战略目标,设定相关的经营目标、财务报告目标、合规性*山草香 *目标与资产安全完整目标,并根据设定的目标合理确定企业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具体业务层次上的可接受的风险水平。
四、企业风险识别的有关方法
在评估风险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评估技术,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频繁度,风险事件的潜在影响及其成本的高低,最后绘制一张风险图。评估风险事件的方法有很多,但不同方法共同的目标都是找出组织信息资产面临的'风险及其影响,以及目前安全水平与组织安全需求之间的差距。
1.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
组织可以采用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来找出目前的安全状况和基线安全标准之间的差距。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又称作经验方法,它牵涉到对来自类似组织(包括规模、商务目标和市场等)的“最佳惯例”的重用,适合一般性的信息安全社团,组织不需要付出很多精力、时间和资源,只要通过多种途径采集相关信息,识别组织的风险所在和当前的安全措施,与特定的标准或最佳惯例进行比较,从中找出不符合的地方,并按照标准或最佳惯例的推荐选择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消减和控制风险的目的。
2.基于模型的分析方法
2001年1月,由希腊、德国、英国、挪威等国的多家商业公司和研究机构共同组织开发了一个名为CORAS的项目,即Platform for Risk Analysis of Security Critical Systems。该项目的目的是开发一个基于面向对象建模特别是UML 技术的风险评估框架,它的评估对象是对安全要求很高的一般性的系统,特别是IT 系统的安全。CORAS考虑到技术、人员,以及所有与组织安全相关的方面,通过CORAS风险评估,组织可以定义、获取并维护IT 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抗抵赖性、可追溯性、真实性和可靠性。与传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类似,CORAS风险评估沿用了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并处理风险这样的过程,但其度量风险的方法则完全不同,所有的分析过程都是基于面向对象的模型来进行的。CORAS的优点在于:提高了对安全相关特性描述的精确性,改善了分析结果的质量;图形化的建模机制便于沟通,减少了理解上的偏差;加强了不同评估方法互操作的效率等等。
3.定量分析
进行详细风险分析时,除了可以使用基于知识的评估方法外,最传统的还是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方法的思想很明确:对构成风险的各个要素和潜在损失的水平赋予数值或货币金额,当度量风险的所有要素(资产价值、威胁频率、弱点利用程度、安全措施的效率和成本等)都被赋值,风险评估的整个过程和结果就都可以被量化了。简单说,定量分析就是试图从数字上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的一种方法。定量风险分析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
暴露因子(Exposure Factor,EF)――特定威胁对特定资产造成损失的百分比,或者说损失的程度。
单一损失期望(Single Loss Expectancy,SLE)――或者称作SOC(Single Occurrence Costs),即特定威胁可能造成的潜在损失总量。
年度发生率(Annualized Rate of Occurrence,ARO)――即威胁在一年内估计会发生的频率。
年度损失期望(Annualized Loss Expectancy,ALE)――或者称作EAC(Estimated Annual Cost),表示特定资产在一年内遭受损失的预期值。
理论上讲,通过定量分析可以对安全风险进行准确的分级,但这有个前提,那就是可供参考的数据指标是准确的,事实上,在信息系统日益复杂多变的今天,定量分析所依据的数据的可靠性是很难保证的,再加上数据统计缺乏长期性,计算过程又极易出错,这就给分析的细化带来了很大困难,所以,目前的信息安全风险分析,采用定量分析或者纯定量分析方法的已经比较少了。
4.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方法是目前采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它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往往需要凭借分析者的经验和直觉,或者业界的标准和惯例,为风险管理诸要素(资产价值,威胁的可能性,弱点被利用的容易度,现有控制措施的效力等)的大小或高低程度定性分级,例如“高”、“中”、“低”三级。定性分析的操作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包括小组讨论(例如Delphi方法)、检查列表Checklist)、问卷(Questionnaire)、人员访谈(Interview)、调查(Survey)等。定性分析操作起来相对容易,但也可能因为操作者经验和直觉的偏差而使分析结果失准。
与定量分析相比较,定性分析的准确性稍好但精确性不够,定量分析则相反;定性分析没有定量分析那样繁多的计算负担,但却要求分析者具备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定量分析依赖大量的统计数据,而定性分析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定性分析较为主观,定量分析基于客观;此外,定量分析的结果很直观,容易理解,而定性分析的结果则很难有统一的解释。组织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
五、风险应对
在评估了相关的风险之后,管理当局就要确定如何应对。应对包括风险回避、降低、分担和承受。在考虑应对的过程中,管理当局评估对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的效果,以及成本效益,选择能够使剩余风险处于期望的风险容限以内的应对。管理当局识别所有可能存在的机会,从主体范围或组合的角度去认识风险,以确定总体剩余风险是否在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
风险应对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回避(avoidance)风险,或称避免风险即指退出会产生风险的活动。风险回避可能包括退出一条产品线、拒绝向一个新的地区市场拓展,或者卖掉一个分部。
降低(reduction)风险,或称控制风险即指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的可能性或影响,或者同时降低两者。它几乎涉及各种日常的经营决策。
分担(sharing)风险,或称分散与转移风险即指通过转移来降低风险的可能性或影响,或者分担一部分风险。常见的技术包括购买保险产品、从事避险交易(hedging transactions)或外包一项业务活动。
承受(acceptance)风险,或称正面承担风险即指不采取任何措施去干预风险的可能性或影响。
在采取任何应对之前,必须对可能的应对方案进行评价。分析固有风险和评价应对的木的在于使剩余风险水平与主体的风险容限相协调。
六、风险应对效率评价
要对风险应对的效率效果进行评价,这是对管理当局所做出应对的综合效果的一种检测手段。主要方法是评估成本与效益。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总是有约束的,因而主体必须考虑备选风险应对方案的相关成本与效益。企业风险管理要求从整个主体范围或组合的角度去考虑风险。综合权衡之下,采取最为有效的策略,即投入产出最优化方案去应对企业的风险。
企业风险防控措施【第二篇】
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因素。公司财务风险在企业管理中存在时刻威胁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公司要树立牢固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公司财务风险是财务活动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公司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公司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财务风险更是公司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亦财务风险是一种信号。通过它能够全面综合的反映出公司的经营状况。因为公司财务风险是由多种因素的作用形成的,所以公司不能事先全面预期公司财务风险,从而造成公司财务收益的损失。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于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的,因此,公司的管理者应对财务风险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是完全消灭风险。公司财务风险的规避原则是指在既定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管理过程,以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
公司财务管理是公司经营的中枢,良好的财务运作是公司发展的基础。
公司财务风险的存在时刻威胁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依次,公司要树立牢固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公司财务风险是财务活动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公司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类型与特征
通常公司面临的各种具体财务风险有:外汇风险,是指汇率变化而产生的利润和财富方面的风险:利率风险,是指公司借出或借入资金时,面临的一种风险,面临的一种风险就是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是指不还债或者逾期还债产生的风险。信用的提供使得整个社会经济可以正常运转,但是同时也增加了信用风险;负债风险,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财务杠杆,财务杠杆的作用就像一把双刃剑,将企业的兽疫活着亏损放大;现金流量风险,是指公司现金流不足以满足重大之处项目的风险;投资奉献,是指公司进行投资决策时,面临的投资项目与原先预期之间的偏差。
只有充分了解了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正所谓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也是如此,要降低公司财务风险必须要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各种特征,在掌握特征的基础上对各种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及控制。公司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客观性,即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椅而客观存在。
全面性,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
共存性,即风险与收益并存且成正比关系,一般来说,财务很多的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高。
激励性,即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会促使企业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获取良好的收益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经营的基本出发点,而企业财务风险则是未来情况下的不确定和不可预测性引起的,是与获取良好收益相伴的一种客观现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日益加剧,会使公司在获取收益方面伴随更大的风险。一般而言,风险与收益的大小成正比。风险越大,固然获利越大,但成功的'机会可能就会越小,冒大的风险就有招致失败的可能性。公司经营者既不能盲目追求收益不考虑风险,也不能惧怕风险,不想冒风险并不能保证汽油稳定与安全,公司如果遵循保守、消极的管理思想,只能维持现状,不敢冒任何风险,这种做法本身就存在着巨大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不进则退,不进取就必然招致被淘汰的风险。因此,公司的经营者就应当掌握应付风险的本领,提高风险承受能力,理智的对待财务风险。
二、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分析
由于公司经营活动所面临的自身条件和社会环境是十分复杂的,因此,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有很多,既有汽油外部的原因,也有汽油内部的原因。而且不同的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具体来说为以下几方面:
①、宏观环境复杂多变
众所周知,持续的金融危机,将使公司资金供给发生短缺,资金链断裂,给大量依附银行贷款的公司带来很大的风险,甚至破产。公司在经营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这些宏观环境下,又是不可避免的对汽油本身产生巨大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会给公司带来财务风险。
②、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许多公司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浅薄,由于公司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欠缺,缺乏控制,盲目的进行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大量的应收账款无法长期回收,直至成为坏账。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③、未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这是公司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给公司带来风险。
三、解决方案
既然我们已经找到产生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那么,如何化解企业财务风险也是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一项。在化解风险时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评估,不能盲目的套用,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处理企业财务风险带来的危机。公司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也有很多,其中以下几种是相对有效的:
⑴、运用有效手段降低风险法
汽油筹措资金时,应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与发展的不同时期,既充分考虑经营规模、盈利能力及金融市场状况,又要考虑企业现有资金以及未来的财务收支状况,选择综合资金成本最低的组合,确定银行融资规模与结构,动态平衡短期、中期与长期负债率,实现汽油价值最大化,使风险降低到最低水平。
⑵、采用多元化方式分散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在经营好主营业务盒发展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的基础上,可根据自身实力和市场情况,发展多种经营、多种产业多种产品在时间、空间和利润上相互补充抵消,减少企业的利润风险及经营风险。多元化投资是根据证券投资组合论,考虑证券之间的相关性、风险性及报酬性、通过持有多种不同证券的投资方式可分散隐含在个别投资项目的集中风险,可在不提高风险水平的条件下使报酬率最高。因此,选择优化合理的组合投资,不失为现代企业避险的有效投资方式。
⑶、谨慎投资回避风险法
即公司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企业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企业财务风险较小的方案,已达到回避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当然,采用回避法并不是说企业不能较小风险投资,企业为达到影响甚至被控制投资企业的目的,只能采用股权投资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承担适当的投资风险是必要的。
⑷、利用有效途径转移风险法
企业对各种现存的潜在企业风险还可以通过一些有效途径来转移风险,如通过缴纳保险费就某项企业财务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将企业财务风险转移给保险电工室、将风险较大的经营活动委托专门的机构完成、通过契约形式将风险损失转移给他人、通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将风险横向转移、也可以通过应收账款转让与抵押等转让方式将应收账款变现中的坏账风险转移给专业机构或代理商,在转让权利的同时也转移了风险,又融通了企业经营所需的资金,可使企业从被动变为主动出击,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不失为一种一举两得的避险方法
企业风险防控措施【第三篇】
1. 进行筹资风险管理
筹措资金是企业融资和发展的必要途径,为了保障企业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降低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财务管理者首先应当从筹资风险管理出发,以此作为风险财务管理的首要活动。
当企业无法按照原要求使资金使用效益满足资金供给方预期结果时,便会产生筹资风险,它既会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也会阻碍企业的发展进程。因此,为了规避风险,企业管理者在进行筹资风险管理之前,应对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开拓有效途径,搜集相关资料,借此判定企业筹资方面将要面临的风险,并制定解决风险的方案。当企业无法估计筹措的资金所获得的使用效益时,需要采用比率分析法,用该法估算企业将面临的风险,以及筹资风险系数。当企业在调配资金上出现问题,不能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时,企业需要重新理清思路,通过科学计算和考察来规避风险。当然,在进行筹资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以及相关负责人一方面需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用制度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另一方面还应该从自身出发,通过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掌握企业发展动态以及实施筹资风险的具体管理措施来提高筹资风险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企业在进行筹资决策时需要考虑不同的情况,根据筹资成本、筹资风险的不同情况进行管理。例如,当筹资成本相同时,企业财务管理部门需要筹资风险最小的方案。
2. 进行投资风险管理
企业的投资分为内部投资和外部投资,企业在进行内部投资时会因内部环境和外部经济状况等原因遭受内部投资风险。当企业在内部环境和外部经济状况的综合影响下,经济收益波动越大时,遭受的经营风险也会越高。反过来讲,当经济波动较小时,遭受的经营风险也就越低。对企业来讲,企业财务管理并不单单局限在管理内部财务上,还体现在对外投资上。由于企业的规模不同,资金支持力度也不同,所以企业在对外部进行投资时会遭受到风险。因此,进行投资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发展和投资的需要,对投资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并定期召开会议,明确投资方向,从制订的。方案中找到投资风险相对小的投资方案。
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投资措施,竭力做到把投资风险降到最小:首先,企业需要在投资之前,先对可能获得的投资效益进行合理的估计,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为之后的投资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以期用最少的投资资金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其次,在分析可能遇到的风险以及进行投资活动时运用杠杆原理,在分析具体投资环境的过程中控制企业的总风险。除此以外,企业还应该避免一个篮子里装鸡蛋的投资理念,在投资组合理论的指引下,进行组合投资,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投资效益。在风险财务管理中,投资风险是不得不提的一部分,只有做好风险投资管理,才能避免企业资金的浪费,为企业节省投资资金,并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当然,为了保障这一活动的有序进行,企业需要挖掘投资人才,管理人才等,为企业增添动力。
3. 明确未来财务管理方向
人是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挥员工的作用,才能提高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效率。企业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中需要明确风险财务管理的方向,并制定具体的措施,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对企业的要求,制定以实践风险领先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模式,以此迎合社会对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需要。当然,在进行风险财务管理时,企业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和资金投入,鼓励员工创新,提高风险财务管理的技术含量,促使相关人员具备科学的、与时俱进的管理技术,使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理念、方针、政策等迎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总而言之,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无处不在,企业除了要进行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的管理之外,还需要明确企业未来财务管理方向,规避风险,提高效益。
企业风险管控方案 企业风险防控机制【第四篇】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做好“三大攻坚战”之一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将其作为今后三年全县金融工作的重点内容,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建立失信人员“黑名单”,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积极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信用环境。
以加强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为抓手,以打击逃废债务、清收不良贷款为重点,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组织宣传、媒体曝光、司法处置等多种途径,调动多方力量,采取强有力的清收措施,确保在此次行动中清收现有不良贷款50%以上,切实达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目的。
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1.县委宣传部:负责协调新闻媒体,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平台,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专项行动进行宣传报道。
2.县法院:负责加大对金融机构胜诉未执行的恶意逃废银行债务案件的执行力度,以提高诉讼效率和节约诉讼成本为原则,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到快立案、快审判、快执行,切实提高执结率;对全县确认后的恶意逃废债务的“老赖”名单公布曝光,曝光渠道不限于电视台和政府的网站,同时指定专人配合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清收工作。
3.县检察院:负责侦办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逃废银行债务事件中涉及经济犯罪案件及职务犯罪案件,严厉打击破坏经济金融秩序的违法违纪行为,同时指定专人配合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清收工作。
4.县公安局:严厉打击各类逃废债和骗贷行为,同时指定专人配合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清收工作。
5.县扶贫办:配合金融机构做好不良贷款清收和监管工作。
6.县工商局:负责对确有恶意逃废债行为的企业及个体户,根据相关部门的函告,限制其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等事项。
7.县人社局:在人员招录时将人民银行出具的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信用报告作为参考依据之一。
8.县农牧局:对存在逃废债行为的人员采取限制其享有优惠政策措施,配合协助各有关部门做好金融扶贫不良贷款清收工作。
9.县国土局、县民政局、县住建局、县规划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对金融机构抵债资产处置过程中涉及土地、规划、房产、税务等手续适当简化,费用进行优惠,对需要出具伤残、救济等证明给予支持。
10.县金融办:与人民银行共同配合做好专项行动组织工作;负责政府各相关部门与金融机构的配合衔接工作,协调抽调公检法及各乡镇人员参与配合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对赖债户限制其享受各项扶贫优惠政策的资格。
11.人民银行环县支行:负责制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各成员单位集中宣传,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金融机构报送“老赖”名单,将各行确认后的起诉名单报送至法院,将未起诉但已形成不良并且长期清收难的“老赖”名单依照保密协议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共享;掌握和督促各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和化解措施的制定、落实情况;不定期编报此次专项行动简报。
12.各乡镇人民政府:协调指派专人全力配合不良贷款清收小组相关工作;配合做好全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专项行动宣传工作。
13.县内各金融机构:成立各自不良贷款清收小组,摸清本机构不良贷款和恶意逃废债企业及个人底数,确定不良贷款清收对象,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需要法院公布的“老赖”名单;向人行环县支行提供需要按照保密协定在各行之间内部共享的未起诉但已形成不良并且长期清收难的“老赖”名单;及时补充完善“老赖”人员不良信用记录;停止对“老赖”发放新贷款;积极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各项宣传工作。
本次专项活动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组织准备阶段(6月20日-6月30日)
由人行环县支行牵头制定方案,召开领导小组专题联席会议。
(二)集中宣传阶段(7月1日—7月14日)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各类新闻媒体,在县城、广场、集市和信用环境较差的乡镇街道等人流密集场所,通过宣传车辆、led电子显示屏、设立展板、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单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征信、普惠金融知识,对此次专项活动进行宣传,对后期活动打击成果及时宣传报道。同时,各金融机构在每季度清息前10日通过短信等通讯方式向借款人发出清息通知,提醒及时清缴利息。
(三)集中清收阶段(20xx年7月15日-10月15日)
清收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不良贷款前期清收工作,对确定有恶意逃废债行为的“老赖”名单进行媒体公开曝光,对“老赖”进行司法处置。对达到公安机关立案条件,而债务人又拒不履行还款义务的,公安机关接到债权银行的报案后,要快速侦结查处;对达不到公安立案标准的较大失信违约行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及时向法院起诉,由法院及时审理,快速执行。活动开展期间,各金融机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提供案件线索,配合公安部门做好案件查处工作,并建立银行同业联合制裁制度,对已公布的失信人员联合采取“三不”(即不开户、不授信、不办理对外支付)措施,对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出任其他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各金融机构均不得对该企业发放贷款,要提高其失信成本,确保活动实效。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对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各成员单位要于10月30日之前将工作进展情况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成员单位要充分认识此次行动的重要意义,“一把手”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对故意侵犯金融机构合法权益的企业及个人,或包庇、纵容有关企业及个人逃废银行债务行政不作为的有关单位,按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要把“诚实、守信”列入企业和个人考评内容,凡有逃废债行为的企业及其法人代表、个人,按照相关规定不得享受各类优惠扶持政策。
(二)加强协调配合。各有关单位要相互支持,紧密配合,建立全方位的协调处置机制和工作合力。公安、法院、检察等执法机关要充分发挥打击逃废债务活动的主力军作用,通过曝光处置一批金融“老赖”,最大限度地挽回银行经济损失,重塑金融生态环境。对于逃废银行债务的借款人在被认定和制裁的过程中及时纠正违法违规行为的,经原申请金融机构同意并提出书面报告后,领导小组办公室可协调停止或撤销正在进行的认定与制裁。
(三)加强督导检查。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各有关单位专项活动开展情况的督导、检查,推动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各单位要严格按照要求,及时报送专项活动进展情况及典型案例,同时,在处理涉及银行资产安全的重大问题时,要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确保活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