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语言艺术中的余音绕梁样例(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107521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语言艺术中的余音绕梁样例(5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语言艺术中的余音绕梁【第一篇】

通过多年的实践和观察我们发现,许多班主任、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不注意语言艺术而导致教育效果不尽人意,有时甚至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良好的语言交流能造成和谐的德育工作环境,那么,如何达成这种和谐的教育环境呢?笔者认为,要保证教育教学中师师、师生和谐相处的质量,教师首先得掌握交际语言艺术,正确而巧妙地使用交际语言。

一、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交流艺术。

从某种程度上说,班主任是一个班教与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如果班主任能够处理好与任课教师的关系,不断加强交流和合作,不仅有利于班级管理,而且有利于各科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形成一个团结、合作、进取、拼搏的班集体。如果班主任不能或忽视了协调与任课教师的关系,不能与他们沟通与合作,就不能形成合力,既不利于班级管理,也不利于教学相长氛围的形成。

1.信任的语言形成强大的合力。

信任是架起人与人心灵沟通的桥梁。身为班主任,首先要信任其他任课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他们的威信,当面尊重他们,背后赞扬他们,有困难时帮助他们。如此,任课教师才可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投人工作,热爱这个班级,热爱学生。这个小集体才会形成强大的合力,才会战无不胜,无坚不摧。尤其对于青年教师,班主任更要相信他们,经常鼓励他们。

具体而言,对青年教师的信任可以多用这样的语言,如“我真幸运与你们这些年轻教师共事。你们有朝气,有于劲,有魄力;知识丰富,思维敏捷;与学生关系融洽,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这种称赞、鼓励性的语言,会让年轻教师信心大增。又比如说“你就大胆放心工作。如果有失误,责任主要在我”。这种敢于承担责任的语言,可以消除青年教师“干不好”的顾虑。(教学论文)还有如“成绩是干出来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等激励性语言,可以让青年教师树立雄心壮志,在教学上学会长计划、短安排。如果青年教师暂时失利,比如学生的某次考试成绩没有提高,和其他班比较有差距,班主任也千万不要埋怨,可以说:“暂时的失利不要紧,我相信最后的胜利,必然属于我们。”类似这种安慰性的语言可以让青年教师自勉自励,自警自强。

2.自责的语言产生强大的动力。

任何人在工作中都难免出现挫折,如学生考试成绩偶然下滑,班级纪律状况暂时失控,个别学生调皮捣蛋引起任课教师的课堂效率低下等等。当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以后,作为班主任,应该首先自我检讨,在任课教师面前多承担责任。这些情况的发生其实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任课教师往往会被班主任勇于承担责任的大度真诚所感动,同时体会并认识到班主任辛勤工作的不易,继而可能会帮助班主任一起想办法,共同渡过难关,解决教学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班集体产生强大的凝聚力。班主任在任课教师工作出现困境时可以使用这样的语言:“我是班主任,出了这些问题,我负主要责任。”既然班主任都这样自责,那么任课教师自然不能不从自身教学上查找问题,反思自己的工作思路,不断改变和完善自己工作的方式方法。又如:“听了大家一席话,我长了不少知识。我会更加努力工作,加大管理力度。”这种让大家放心、自己会努力工作的激励话语,也会让任课教师变被动为主动。

必须强调的是,班主任切忌使用如“××老师,你这科怎么考这么差!”“班级成绩上不去,关键是××科太差了!”等等有害合作交流、有损任课教师尊严、有伤任课教师自尊的语言。

我们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成长道路上的某个教师印象深刻,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也许已经忘记了这个老师的名字、长相,但你却一直难忘这个老师的语言,或许仅仅是某一句话。也许因为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改变某个学生的命运,要么让学生积极向上自立自强,努力攀登人生的高峰;要么使学生消极悲观,看不到前进的方向。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提高自己与学生交流的语言艺术。

1.正确使用评价语言。

表扬和批评是评价的两种方式。表扬是一种肯定性评价,是一种正强化。表扬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尊心、责任感和荣誉感,激励他们向着新的目标迈进。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多用表扬,并且要善用表扬。

表扬的语言艺术。如一个严冬的早晨,有一位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独自把教室打扫干净了,张老师把这位学生拉上讲台,并举起他冻的又红又肿的双手,对全班学生充满激情地说:“请大家看看这双手,手背上的血迹是冻裂的伤口。想一想,如果把这双手放入冰凉刺骨的水中是什么滋味。请大家再看看我们干净整洁的教室,今天为我们洒水、扫地的同学付出了怎样艰辛的劳动。”教室里响起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真诚的赞美,使这位学生激动地脸色绯红。

批评的语言艺术。批评是一种否定性评价,是一种负强化。批评不是为了惩罚学生,而是为了使他们不再犯错,因而批评比表扬更重要。但怎样才能使批评产生正面的功效呢?教师不妨在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这样说:“你的思路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便可能在解说思路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修正。还可以这样说:“你再仔细想想?”但千万不能说:“像你这榆木脑瓜,老师对你讲简直是对牛弹琴。”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声六月寒。教师对学生即使批评也应该少点训斥,多点指导。在批评时最好对事不对人,尽量旁敲侧击,敲山震虎。不同的批评语言产生的效果是不尽相同的。

2.灵活运用课外交流语言。

师生的课外交流是课堂交流的延伸。在办公室、教室走廊、林间小径甚至回家路上,师生间互相问候的话语、微笑的神态、惬意的谈话,都是一种情感的流露交融。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不仅有利于师生间心灵的沟通,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即使是短短的课间十分钟,教师也可以用温馨的语言,轻轻抚慰学生身心的疲惫。

说服性语言。说服就是要讲道理、摆事实,让学生心悦诚服。谈话时要围绕一个主题,解决一个主要问题,不可漫无边际、主次不分,这样往往耗时劳神,还难有明显效果。与表现较差的学生谈话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要尊重学生,不可因为无第三者在场而说话随便,从而造成师生情绪对立。

升人高一不到半年的吴刚同学,在期中考试后的一段时间精神不振,思想动摇。这一天他终于鼓起勇气找到平时经常鼓励他的班主任王老师满怀期待地问:“王老师,您有时间吗?我想跟你谈谈。”王老师忙放下手中的工作,热情地说:“想谈谈,很好啊。你想说什么?坐下说吧。”“我想先到广东打工,以后再上学。”“为什么?”“因为这次期中考试考砸了,近期成绩也有所下降。”问清原委以后,王老师对吴刚同学这样说道:“你敢于找老师谈心,说明你信任老师,有勇气克服困难;你想先打工后上学,说明上学在你心中一直是最重要的。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即使你去打工,也需要有丰富的知识,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否则,是什么事也干不成的。至于考试成绩下滑,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你应该在学习方法、效率上找原因,而不应该采取逃避的办法,你说是吗?”吴刚同学点了点头,重新鼓起了学习的勇气。在这次个别谈话中,王老师最成功的地方是抓住问题的关键――勇气来谈,进亦勇气,退亦勇气,以此为突破口,才使吴刚同学心服口服。

疏导性语言。“疏”就是要把阻塞变为顺畅,“导”就是要在学生不知该怎样做的时候,给予引导并指明方向。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学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既有许多良好的表现,也有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分析其思想动机,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愿望,并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积极引导,用巧妙的教育语言,使他们接受指点和规劝,激发他们内在的精神力量克服自己的缺点。

鼓励性语言。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加以赏识。”就正在成长的学生而言,我们更应该鼓励他们,给他们以信心、勇气和力量。通过个别谈话,采取如“你在××方面进步不小,坚持下去必有更大的收获”“暂时的失败并不等于永远的失败”“继续努力吧,××大学正在向你招手”等等的语言,对学生无疑于是雪中送炭,能帮助他们在沮丧时重新鼓起勇气。

三、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交流的语言艺术。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紧密联系,互相影响并相互制约的。教师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离不开学生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信任。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应该和学生家长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如果教师能使用正确的语言,选用有效的交流方式,就能增加彼此的信任,在教育孩子问题的认识上达成一致,形成合力,从而达到有效教育学生的目的。

1.鼓动性语言,使家长更加关心子女的.教育。

有一位高一班主任在开学初的一次家长会上讲过这样一段话:“各位家长,你们好!非常感谢你们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这个会议。你们将自己的孩子交给我们,说明你们对我们学校的信任,更说明你们有远见卓识,也有迫切希望自己孩子成才的愿望。你们今天亲自参加这个会议,充分证明了你们非常关心自己的孩子。如果你们能够在三年的时间内,排除一切干扰,始终如一地像今天这样关心孩子,充分信任我们的学校,我相信,经过我们共同努力,互相配合,三年后的今天,你们的愿望一定会实现,也一定能实现的!”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样的语言可以会让家长信心大增,使家长增添更多的责任感。这样的语言表达,为今后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2.肯定性语言,让家长增强对学生的信心。

任何学生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教师千万不要因为学生某一方面较差而否定学生全部的努力,更不能因为学生成绩差而用极端的语言鄙视嘲讽学生。尤其在与家长交流时,如果只讲学生的缺点,不要说学生,就是家长也会丧失信心。学生在某一方面的闪光和进步,都应成为教师的聚光点、兴奋点。肯定的范围既包括学生的到校、听课、文体活动、打扫卫生等常规活动,也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生活习惯等,当然还有作业完成情况,甚至做作业的态度以及字迹的工整都可以成为我们肯定学生的因素。如:“你们的孩子在××方面表现非常不错,这与你们家长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同学在xx方面比以前要进步多了,希望你们要多鼓励。”“你们的孩子在××方面很有天赋,希望你们多在这方面下功夫。”等等。教师的这种肯定性、表扬性语言能给予家长信心,更能给予学生动力,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成长。

3.建议性语言,让家长明确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每个孩子在家长眼里都是最可爱的。尤其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大都比较宠爱,有些家长甚至盲目宠溺。如果教师的讲话切中要害,言语得当,相信可以使家长认真反思自己,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

为了保证家长会开得成功,教师事先应该“精心备会”,语言精炼,突出主题。不要漫无边际瞎扯,更不要信口开河,要在加强和家长信息的沟通、找准共振点上下功夫。教师的语言应平和公允,始终要注意平等对待每一位家长和学生,不要厚此薄彼。要多用肯定性语言,即使指出存在的问题,也不要点名批评和变相点名批评,损害学生及家长的自尊心。

4.在语言中蕴涵真挚的情感。

艺术的灵魂是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教师在交谈中应把学生家长当成自己教育工作中的朋友,真诚相待,平易近人。如“您对孩子的教育花费了巨大的心血,您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有特长,您是怎样教育的?”“您的孩子近期表现不是很好,近期您是不是工作太忙,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是教师而“居高临下”,说什么“你应该好好管教你的孩子!”或“我可没办法教好你的孩子,你干脆把孩子领回家!”之类不负责任的话。这种“命令式”“推卸责任式”的语言,会引起学生家长反感,伤害学生家长的感情,达不到交流的目的。

(作者:武汉大学附属中学教师湖北武汉430072)。

语言艺术中的余音绕梁【第二篇】

如果你要赞美一个人,说花花公子一般的话,的确可以取悦别人,但是无法获得别人的尊重、关心和支持。赞美需要的不是虚伪,而是真诚。

如果看到一个女生,你想赞美她的美丽,请不要说。

“哎呦你真漂亮,简直是美若天仙。”

可以尝试。

“这件裙子颜色很漂亮,尤其是你穿上它,显得你的肤色和身材都很好……“。

是带有科学性的方法。有的人说话毫无顾忌,有什么说什么,不善于隐藏自己的内心想法,即使是对别人的缺点,也毫不留情地指出来。这样的人,不懂得说话的艺术,一方面性格较为直率,属于“直肠子”型的人,另一方面,没有什么处世经验,属于初出茅庐型的人。有的人,说话曲里拐弯,七拐八拐也拐不到地方上,一句话就能够说清的事情,却总也不挑明,委婉地过了头,会给人以虚伪的感觉。

用真诚的口吻夸赞别人;面对别人的缺点,会委婉地加以提醒,给别人留有足够的面子。这样的人,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知道面对什么样的人应该说什么样的话。面对同一件事情,如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以取得不同的效果。这样的人,是真正懂得说话的艺术的人。

怎样说的合理,如何说的在理这些都是交往中的艺术体现。

很多时候,有些人吃亏就是因为不懂得如何说话。张某在某国家机关做办公室文员,她性格内向,不太爱说话。可每当就某件事情征求她的意见时,她说出来的话总是很“刺”人,这颜色你穿有点艳,根本不合适。”这话一出口,便搞得当事人很生气,而且周围大赞衣服如何如何好的人也很尴尬。

“你这次工作做得可比我一开始好多了,不过有些细节还要注意……”

“这场比赛你已经达到了这样的成绩,已经是我们很羡慕的了,不要气馁,只要在……再注意些就好了。”

没人真正去喜欢一个说个不停的话匣子,人需要放慢自己的语速,平复自己的情绪,传递最有效的信息,不要说过多废话,这也是一个成熟的人的表现。

语言艺术中的余音绕梁【第三篇】

语言是太阳,它的魅力在热烈;语言是月亮,它的魅力在宁静;语言是“润滑剂”,能让两个相互矛盾,相互摩擦的物体,变得相互配合,相互融合;语言是抒发心情,表达感情,吐露真情的载体;语言是心与心中唯一的桥梁,也是人与人之间唯一的通道。语言让世界更美丽。

一声嘹亮高亢的歌声,在广阔无边的草原上回荡着,一个带着帽子骑着马儿的汉子,唱着优美的哥。他就是著名歌唱家,作曲家王洛宾,他被称为“西部歌王”,他从音乐学院毕业以后,在寻找音乐的路上一直徘徊着,迷茫着,偶然的一次机会,在兰州的街上他听到了一个维吾尔族青年用维吾尔语哼唱着一首歌曲,旋律清新优美,节奏轻盈明快,于是他对维吾尔族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刻苦学习,他学会了维吾尔语,并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等几百首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经常一个人骑着马,奔跑在新疆广袤的大草原上,或者茫茫的戈壁滩上,和维吾尔族老牧民谈笑风生,和维吾尔族美丽的姑娘谈天说地,一起唱歌,他已经完全被维吾尔族人接受,在维吾尔语编织的魅力海洋中徜徉着,维吾尔语给与他歌曲创作上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完全的融入进热情的维吾尔族当中,可以说是维吾尔语创造了“西部歌王”王洛宾,语言是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它能够让冷漠变成温暖,让无情变得有情,让枯燥无味的世界变得更加美丽。

我是一名人民警察,在美丽的新疆保护人民群众,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维吾尔族朋友打交道,但我们在执勤巡查的时候,用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交流,维族群众就会非常高兴,瞬间就化解了陌生感,工作就能顺利的开展。曾经引用“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来激励我们,要敢于战胜一切挑战和困难,使伟大复兴中国梦早日实现,我相信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牢记人民警察的“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用双语作为沟通的桥梁,就一定能以梦为马,直达天涯。谢谢大家!

语言艺术中的余音绕梁【第四篇】

摘要:文章从《战国策》的语言所表现出的纵横驰骋,引喻谐调;词藻富丽,准确传神;巧用寓言,形象生动等三个显著方面来浅析该书中所展现的语言风格。

关键词:战国策;纵横驰骋;铺陈夸张;引喻谐调;寓言故事。

《战国策》的散文艺术成就很高,前人称它为“辩丽横肆,亦为文辞之最”,《战国策》中的辞令引人注目,其中策士廷说诸侯之辞,臣讽君主之辞,以及不同意见的辩难,都反映出春秋时期从容不迫的行人辞令,已演化为议论纵横的游说之辞,不愧前人所概括的“辩丽横肆”。下面便从三个方面来浅析《战国策》语言艺术方面的显著风格:

《战国策》的说者在分析利害时或抓住一点,尽力发挥,诱使对方上钩;或虚张声势,极力渲染对方的不利地位,使其听从安排;或故作惊人之语,先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再详加辩析。

如“鲁仲连义不帝秦”(《赵策三》),秦围邯郸,赵国危急,形势严峻。鲁仲连力主抗战,反对投降,同魏国派来劝降的辛垣衍作面对面的斗争。他用层层削笋的办法,首先晓以大义,继而动以利害,中间有许多地方竟是短兵相接。如辛垣衍把尊秦为帝的媚敌行为比作仆人对主人不得已的服从,鲁仲连立即逼他承认“梁之比秦若仆耶?”紧接着单刀直入,“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使对方突然感到问题的严重性。然后鲁仲连接着论证,历史上殷纣王曾醢鬼侯,脯鄂侯,拘文王,说明暴君对臣下极其残忍。再举过去鲁国和邹国都坚决不承认齐王自称天子,齐王终不能使之屈服。今天三晋之大臣,难道还不如邹鲁之仆妾吗?最后指出,如真的帝秦,不但梁王不得安然,你辛垣衍也将失去现有的地位。在大量的道理面前,辛垣衍只好认输。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鲁仲连高明的见识,无畏的气概和无私的品质。

再如“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谋。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秦策一》)在这里作者极尽夸张之能事,在程度上极而言之,达到什么什么地步,连一兵一卒都不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但这样来说明毫不费力给人感觉十分强烈,而且显得感情奔放、声势夺人,富于煽动性,使劝谏的对象不能不动心,策士的目的也就很容易达到了。

二、《战国策》辞令在语言上词藻富丽,准确传神,句式错综变化。

文中常常综合运用铺陈、排比及夸张、比喻等手法,造成淋漓酣畅的气势和铿锵有力的节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铺陈扬厉”、“纵横捭阖”、“辩丽恣肆”。

铺陈夸张等修辞在《战国策》中几乎成为一种经常而普遍的.修辞了,书中著名的辩士如苏秦、张仪、陈轸等的游说之辞,述其地理,涉及东西南北山河湖海;追溯历史则必谈三王五霸,贯及古今;说政治,定是君臣内外,法术权势;论军事,又攻守进退,固险扼赛等等,不一而足,真的把各种形势强调到了极致。

如《齐策一》中记录苏秦劝齐宣王合纵的说辞,文中极尽比喻夸张之能事,气势强大,语气强烈。“齐南有太山,东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太山,绝清河,涉渤海也。……”如此铺陈,使人感到论辩者学识渊博,见地高远,对齐国情况和天下大势了如指掌。令读者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

《战国策》中骈偶句式的出现比排比句相对少些,但是一经运用,气象顿生。如《赵策二》中,“古今异利,远近易用,阴阳不同道,四时不一宜。故贤者观时,而不观于时;制兵,而不制于兵。子知官府之籍,不知器械之利;知兵甲之用,不知阴阳之宜。故兵不当于用,何兵之不可易?教不便于事,何俗之不可变?”这是赵武灵王反驳保守派的一段辞令,全是对句,或并列,或正反,有长有短,中间用连词转折。不但说理紧凑绵密,而且抑扬顿挫,产生节奏感,可谓声情并茂。

三、《战国策》有很多寓言故事。

由于当时政治斗争的尖锐急迫,纵横家不能像哲学家那样过多地进行抽象的思辨,而必须追求说理的通俗形象,明白易懂和富于感染力。有时,就近取譬的简单比喻已无法满足表现复杂内容的需要,于是他们便穷思极虑地创造出有情节有角色的寓言,这一点成为《战国策》这部书又一鲜明的辞令风格。书中的这些寓言大多是说者根据临时需要而顺手拈来,取材广泛,寓意鲜明。

《楚策一》中的“狐假虎威”,狡猾的狐狸用欺骗的言辞借助老虎的淫威,吓得山中百兽望风而逃,竟使老虎误以为狐狸真是“天帝”使其“长百兽”而不敢吃它。《战国策》用来说明诸侯所以害怕楚将昭奚恤,是因为他背后有楚王的强大力量。

《楚策四》中所记“骥见伯乐”,这个故事曾经打动过后世千百万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的心。作者把千里马不为人所知时的穷困潦倒和伯乐对它的热情关切作了强烈对比,又夸张地让这匹马把满腔感遇知己的深情,化作一声可比金石的冲天长鸣。人知马心,马通人情,无比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古往今来文人士子的知音难觅的幽深情怀。

《战国策》中的语言艺术从上述有代表性的三个方面得以充分显现,真可称得是“辩丽横肆”、“雄隽华瞻”,不愧为当时纵横捭阖时代特征的体现,同时也标志着先秦叙事散文语言运用的新水平。

参考文献:

[1]熊宪光.战国策研究和选译[m].重庆出版社,1988.

[2]聂石樵.先秦两汉文学史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m].首都师大出版社,1995.

语言艺术中的余音绕梁【第五篇】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13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其文章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渲染夸大,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此外,描写人物形象极为生动,而且善于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有趣的寓言故事,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在梳理读《战国策》感觉时,适读到一位当代文学评论巨擘对《三国演义》的评谈,不妨把他的话大段粘贴过来。他认为:《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成为中国的心机、心术、诡术、阴谋的大全,三国时代对立的各方,表面上是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伪装术、欺骗术的较量,谁最会伪装、最会欺骗,谁的成功率就最高。愈是看《三国演义》,就愈长心机心术,心理就愈来愈变态,变到极端,人就变成“妖”,就不走正道而走歪门邪道。许多老人变得极圆滑、极世故,丧失所有的天真与诚实,完全不像人样,就因为心里充塞着《三国演义》这套生存密码。这类作品在中国早消失早好。

以这一观点来解构《战国策》有合理的成份。战国风云甚于三国气象,孟子谈到战国心惊胆战:“杀人盈城,杀人盈野”,当时七国战争绵延,政权更迭,生灵涂炭,河山损破。唯有此情此景,才能够活跃着一批批进取心强、擅长谋略、能言善辨的“士”,他们或则登堂入室、指点江山,或则旁征博引、巧思妙喻,或则变法图强、笼络人才,各自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左右着诸侯的盛衰和历史的走向。但是我想,他们所表现出的“极圆滑、极世故,丧失所有的天真与诚实”,完全是历史使然。倘若透过历史的重重风烟雾尘,在他们身上,肯定也会找到丝丝天籁之音、赤子情怀和人性的光辉。

荆轲很悲烈,但也有善的动因。在勇毅之士聂政、鲁仲连等人中,我更喜爱荆轲。他的《易水歌》永垂于千古。人们大多记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其实后面还跟着两句“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后两句尤为嚣张豪雄。他的身上固然有暴力、血腥、恐怖和仇恶,但我始终认为荆轲仍不失有赤子之心。他的敢作敢为,仗义侠行,图穷匕出,很难说是否在体现另一种佛性、同情心以及大慈悲。在那特殊的背景下,他与田光、太子、秦武阳等人的交往,分明也温暖如春,其情栩栩,不能苛刻地过多剔除他身上宽厚、正义以及良善的一面。战国四公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和春申君个个包容宽厚。孟尝君门客三千,不拘一格广纳人才,市井闾里之辈、鸡鸣狗盗之流尽收帐下,这种行为和胸襟,已构成一种原始风范。其兼容并蓄、允许个性的行为,已成为那个时代性的强音。他们给游士搭建实现才干的舞台,提供说客获取功名的契机,更多地在表现他们超越政治判断对人间才华的欣赏与珍惜。这种对才华和智慧的尊重与保护,也应成为一个个最具有诗意的故事,成为一座座人类精神的丰碑,流传千年乃至万年。

不错,苏秦和张仪纵横捭阖,太过巧舌如簧。“捭阖”意即开关,人的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山东六国,凭各自的力量不足以抗秦,合纵抗秦,还是连横自保,是战国时期的主要政治线索。也由此诞生出这两个最伟大的纵横家,他们一生的政治活动都是围绕合纵连横的外交策略展开的。苏秦为合纵奔赴于各国,最终促使六国结成抗秦联盟;张仪则极力破坏合纵,说辞各国与秦连横。他们是在挑拨离间还是为国家安定求和?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还是胸中自有韬略滔滔。难以说清楚。不过,在他们身上始终洋溢着积极的人生追求和旺盛的生命活力以及家国的责任担当。苏张二人都有一部从普通人成长为纵横家的艰苦磨砺史。苏秦“家贫亲老,无罢车驽马,桑轮蓬箧,负书担囊,触尘埃,蒙霜雾,越漳河,足重茧,日百而舍”。张仪青年时不善表达,在楚国喝酒,还被怀疑偷宝玉而被打得遍体鳞伤,回家后问妻子,口中的舌头还在吗?当知道还在的时候,他说:好,我就依靠舌头矜戟砥剑,去开拓自己波澜壮阔的人生旅程。

在复杂的人类社会,人们时刻处在各种扑面而来的问题之中,而问题的解决不是靠简单、粗暴和轻率的行为,而是靠人类的脑子。言语和谋略可以解决问题化解危机,而战争冲突等暴力行为无助于危机的解决。会运用口才和谋略的人,他解决问题的方式就会非常轻松。

无论是战国时代还是当今社会,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竞争和冲突是永恒的。当一个弱者处在利益主体林立的“丛林”中时,他应该象颜率一样清醒: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主动地帮助弱者;只有利益的诱惑才能使那些应该帮你的人来帮你。天下美誉和九鼎之宝的诱惑永远强于对弱者的同情心。你自己不关联着他人的利益,他人会资助、借贷给你吗?晓之以理,才能说服他人;挑明真相,才能使一时反应不过来的人恍然大悟。说话的功能很简单,就是把事情讲清楚,由不同的行动讲到不同的结果,由发端讲到演变,再讲到结局。其实很多事情就是一层薄窗纸,由话语轻轻一点,就能捅破。只可惜没头脑的事主们往往弄不清事情的真相,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千万不要对要说服的对象估计过高,该捅破的就一定要捅破,该说清楚的一定要说清楚。

说话需要谋划,脱口而出的东西是最没有价值的。说话一定要说到点子上,一定要解决问题,否则宁可不说。这就要求我们在说话前要深思熟虑、谋局排篇。象苏子一样句句都迎合西周君的心思和利益,使西周君觉得“放水”最符合自己的利益,然而这恰恰落入了苏子的整体战略安排之中。

语言是人类的传播工具,事实需要传播,没有传播就无法了解起码的事实。在现代西方哲学看来,事实的真相是人们永远无法了解的,人们只能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和媒介来了解事实真相。这样,语言本身就对事实真相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苏子巧妙地利用语言传播对事实真相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让他的受众完全听信他对事实的解释,可以说,他轻易地垄断了受众的“知情权”。现代社会中,只要我们明白事实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也会说服受众、左右他们的行动。

对大臣的非议就是对君主的赞美,说客把这一层辨证关系给挑明了。好与坏,黑与白,高尚与龌龊,是经常转化的。好的东西在一定情景下会成为最为不好的,而不好的东西反而会成为好的。就像大臣的高风亮节会导致君主的委琐,而大臣的龌龊反而成就了君主的美誉。对照今天,我们应该把上司的位置与自己的位置摆正,作为下级,其高过上司的声誉和高风亮节在一定的火候绝对不是好事,因此,聪明的下级知道要学会为上级掩饰过错。

其实人生就是政治,没有人可以逃避,除非你远离政治、远离人。在人类社会中,没有想法的人永远是有想法的人的一枚棋子,在利益面前,任何东西都显得无力。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2107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