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工作推进情况汇报
某县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工作推进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县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创建目标专项推动。我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成功创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县政府将其列入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县委及时召开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动员大会,对创建工作进行细致部署安排。各县领导带头落实《XX县创建2023年度省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责任清单》,亲自研究并督促指导创建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市县两级财政配套资金投入、现代林(竹)产业园区建设滞后等困难和问题。各部门各乡镇建立专门工作机构,细化明确责任分工,打通创建工作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二)聚焦考核重点靶向发力。紧盯考核指标对标补短,认真对照65项考核指标逐条梳理、分析研判。对甄别的9项风险指标落实负责部门固定一名分管领导专门负责,每月至少一次到省市对接工作,及时掌握指标数据在全省排位等情况。针对粮食生产、生猪出栏、耕地保护等“一票否决”指标,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三季度预计一产增加值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以上;全县小春粮食播种面积万亩,总产万吨、增长%,已通过省统调队认定,上报大春播种面积万亩、总产万吨,待核准;完成大豆种植面积万亩,比上年增加万亩,超额完成2万亩的扩种任务;油菜播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比上年增加万吨;1-9月生猪出栏万头、同比增加%,全县能繁母猪存栏万头,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大县;抢抓农时落实4万亩秋洋芋种植任务,全力保障完成粮食播面、总产目标任务,巩固全省粮食第三地位。
(三)聚焦关键领域巩固提升。开展2023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新增监测对象860户1894人,全县累计监测对象1683户3469人。抓实抓好国家、省考核评估和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所有问题在十月底清仓见底。加快推进衔接资金项目建设,2023年央省市衔接资金到账亿元,共安排项目131个,其中产业类项目70个、基础设施类项目51个、其他类10个,均已开工建设。成功入选国家级油菜制种大县,生猪种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利通过中期评估。发布“XX乡情”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融入“XX品出XX”行动。2022年度万亩高标准农田于5月底全部完工并投入大春生产,2023年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已于10月份开工;出台《XX县撂荒地整治十条硬措施》,整合涉农资金500万元、本级财政配套300万元专项用于撂荒地整治,8月底已实现万亩撂荒地整治任务清零销账,相关经验得到农业农村部唐仁健部长和省长充分肯定,并被农业农村部《农业情况交流》刊载。
(四)聚焦工作落实强化保障。依托由县级领导任组长和副组长的省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工作专班,强化创建工作保障,建立工作推进台账,“工作专员”抓落实进行对账销账。落实财政、发改、交通、自然资源等要素保障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对上争取,积极做好土地、资源、政策等要素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确保财政乡村振兴投入只增不减,2023年县级财政乡村振兴预算投入5597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支出13336万元,占土地出让收入(预算数)的%。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是竞争异常激烈。今年全省有23个县(市、区)提出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其中7个去年创建乡村振兴先进县落选、15个去年已成功创建全省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为2019年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创建以来提出创建申请单位最多的一次,竞争激烈,压力巨大。
二是自身仍存短板。XX县作为丘区农业大县,与其他县(市、区)相比,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较落后等短板依然存在,高标准农田市县两级财政配套资金落实也存在困难。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抓好指标达标工作。坚持目标导向,加强考评指标常态化动态监控,针对突出问题、短板弱项和薄弱环节,狠抓工作进度,对标补短。加强与省级相关部门对接,了解掌握最新工作要求,努力争取政策、项目和业务指导等支持,确保日常指标数据和年终考核指标走在前列。紧盯时间节点,对照考评指标全方位开展拉练检查,确保11月份圆满通过创建考评。
(二)加快特色亮点打造。按照“全县有样板、镇镇有精品、村村有特色、社社有亮点”总体思路,精心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亮点,充分展现我县在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
(三)全力配合XX阳迎接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稳住农业基本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锚定目标狠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将省上对XX阳市的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延伸到县的考核指标做优,为XX阳创建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市贡献XX最大力量。
最后,恳请市上对我县粮食生猪大豆生产、耕地保护、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一产固定投资等市级部门支持的事项予以充分的帮助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