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基层党建工作汇报
2024年上半年基层党建工作汇报
上半年,全区各级党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以开展基层党建**年行动为牵引,持续用劲强薄治弱,久久为功强基固本,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紧盯重点难点精准发力,持续提升整体效能。一是深化政治体检,强化主责主业意识。持续开展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落实分类别具体指导、分领域统筹推进要求,组织各级党组织书记晾晒成绩、查摆问题,在真述实评、严述严评中有效传导压力,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推动工作。二是抓好学习教育,提高党员理论素养。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及市委决策部署,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坚持原原本本学、逐章逐条学、联系实际学,县处级以上领导开展读书班**天、集中学习**次、专题研讨**次,党(工)委安排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次,党支部通过“三会一课”、党员大会开展学习**次,基层党组织开展实地廉政教育**次共**人。三是加强调研指导,合力破解难题。组建调研指导组,分片包干联系各党(工)委,结合基层党建“两随机”调研,采取专项调研、面上调研、“回头看”调研等方式,跟踪问效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立行立改解决各类疑难问题。
(二)紧盯强基固本补齐短板,全面建强组织堡垒。一是优化结构设置。进一步规范和改进党组工作,设立**局党组、**局党组、**党组3个党组。二是优化队伍管理。梳理分析全区党员队伍状况,制定下发《2024年**区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及时把优秀分子纳入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截至目前全区共吸纳**名入党积极分子。加大对流动党员管理,建立由村“两委”干部与流动党员“一对一”联系服务机制。注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全区共培养村级后备干部253人,对重点优秀人才落实专门培养措施。三是优化组织建设。持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全区处级领导带队包乡走村,全面分析排查村级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疑难杂症。完成第六批农村星级村党组织评定命名工作及星级党组织核验工作,新评定**个五星级、**个四星级、**个三星级农村党组织。组织推动**个两新组织党组织参与星级评定,其中获评**个四星级、**个三星级党组织。
(三)紧盯全域党建同频共振,服务保障中心大局。一是夯实农村基层党建主阵地。做好乡镇领导班子综合分析,区四家班子主要领导与所包联乡镇班子开展全覆盖谈心谈话,运用好届中分析和谈心谈话、自查自纠等成果,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强保障、重激励、常关怀、严督查为抓手,持续提升驻村帮扶成效,完成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轮换,选优配强驻村干部**名。积极做好2024年中央和自治区财政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带动辖区产业发展,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助力乡村振兴。二是打造城市社区党建大格局。全面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健全信息收集、办理、反馈、评价等工作机制,融合发展社区大阵地。建强**党建联盟,充分发挥高校党建优势,推动高校党建与社区党建融合发展。三是激发“两企三新”党建新活力。着力构建“1+N”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服务阵地矩阵,切实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便捷、优质、实用的基础保障。严格落实两新组织行业(综合)党委(党总支)书记述职评议工作,持续提升党组织生活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内生动力还没有充分激活,农村对优秀青年的吸引还不足,抓产业促发展的能力还不够强;二是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整体水平还不够高,“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深化运用效果不够理想。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压紧压实党建主体责任,示范引领全面提升。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分领域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开展以政治引领力、发展推动力、党群服务力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党建高质量指数考评,实行区乡村联评联考,强化考评结果运用,促进区乡村联动提升。立足区域实际,整合资源力量,打造示范带、示范点,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二是从严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分级分类对乡村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实施农村党员进党校培训行动,完成对村主职干部的届中全员审计。开展社区干部综合能力素质测试,升级社区党组织书记“共享党课”2.0版本,激励社区干部比学赶超。实施青年、工人、农村、人才、“三新”等五大发展党员专项计划,加大在“三新”领域培养和发展党员力度。
三是强化党建引领深度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持续开展战斗堡垒晋级、乡村振兴强基等“五大行动”,激励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奋勇争先。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扶持发展一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通过典型引路、项目扶持,推动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持续深化模范机关、清廉机关“双建双促”,在机关党组织开展四强支部争创活动,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共进、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