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市县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2023年3月,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创造性提出“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为做好新时代党校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科学擘画了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蓝图。2023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进一步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对于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基固本,培养造就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省党校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全面了解全省市县党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省委关于全面提高全省党校(行政学院)办学水平的意见》情况,通过书面调查、实地调研、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对市县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认真分析。
一、当前市县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站位不高,重工作轻学习
1.党委重视需要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县党委对党校干部教育工作相较之前有了更多的重视,但对市县党校工作仍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如从政绩考核体系上来看,没有充分体现干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重点体现在抓经济工作、抓业务工作上。有的基层党委抓学员调训、经费保障以及领导干部授课等工作要求,并未形成制度性规定,更多依靠地方党校负责同志主动汇报争取,并且由于党校系统自上而下督导评估缺乏像营商环境、生态保护等类似的有硬度、有执行力的考核督导,使得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一些人为主观性。
2.调训工作还要加强。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在调训干部时严格遵守了中央规定,在审核各地上报的受训名单时,有重复调训的坚决退回。但因工学矛盾,有些地方在审核派训名单时,主观上会导致漏训和重复受训的情况,市县党校的调训工作缺乏刚性约束力。如:基层有的重要岗位领导长期不能参训;有的领导参加培训却无法做到全脱产;一些工作任务相对轻或者年龄较大的干部经常被派往市县党校参加培训,成为“培训专业户”。
3.参训目的有待纯洁。大多数基层领导干部是本着来党校集中学习,全面提升个人能力来参训的,但也存在个别领导干部参加培训的目的不纯。如:有的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党性修养和能力水平,而是认为当前各地党校硬件设施、服务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相对于在原单位繁忙的工作来说,在党校学习可以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有的干部认为在单位工作出错了还容易影响个人进步,相反党校学习的经历能为自身成长添光增色;个别干部甚至把来党校作为经营个人“小圈子”的途径,学习期间热衷于积累“同学”人脉、扩大朋友圈。
(二)培训实效不强,重理论轻实践
1.教学方式有待丰富。近年来,省委党校通过举办一年两期的全省党校系统专题师资培训班,开展一年一度的党校系统精品课比赛,指导帮助市县两级党校加大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力度,案例式教学、访谈式教学纷纷走进了市县党校课堂,红色现场教学模式也开发得如火如荼,如瑞金党校的红色现场教学走在全国前列。但市县党校的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还是占据了主要地位,这主要是因为开发使用互动式、研讨式、体验式、模拟式等新的教学方法,相对于讲授式教学要更艰辛,同时市县党校对新的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在考核上没有区别,所以除非有政治任务,专职教师开发使用新的教学方式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2.教学内容有待加强。市县党校师资力量普遍不足,很多教员既要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又要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在推动教研资一体化上有心无力,从而导致了教学专题缺乏科研支撑,为了应付完成教学任务,习惯于“以会议解读会议”“以文件解读文件”。此外近年来,基层党校新招录了大量年轻教师,尽管他们学历水平普遍不低,但是专业知识储备、社会实践阅历、讲课艺术水平都存在较大差距,教学内容的缺乏理论性、思想性、实践性、操作性,对学员的指导和启发不够。
3.实践活动有待增加。只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发挥市县党校理论教育对学员开展实践工作的指导作用,但市县党校外出实践活动偏少。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市县两级党校培训的主要方式集中在集中授课、理论辅导上,有的县级党校由于师资力量的薄弱,还大量依靠远程教学和网络培训;第二,绝大部分县级党校主体班学制都没有超过一个月,学制都偏短,甚至很多县级党校都是短期轮训班;第三,相关部门要求进党校的课程内容多;第四,各地财政经费原因对干部外出作出限制性规定,导致党校在安排异地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研上做得不充分或者有所折扣,部分设区市党校主体班满足于在本市内开展现场教学,存在重复参观的现象。
(三)培训安排不周,重共性轻个性
1.调训缺乏针对性。组织调训是全省党校系统学员调训的主要方式,省委党校能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要求,做到点名调训。但党校和行政学院合并以来,党校学员和行政学院学员没有强调区别调训,一些市县党校除了所在班次名称有区别外,调训对象和培训内容大同小异,学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得不到明显提升。
2.课程缺乏多样性。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对干部能力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是,市县组织部门、市县党校等调训和培训单位,对干部的能力素质水平的缺乏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干部“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目的无法实现,课程设置由组织部门、党校依据党校师资力量而确定,参训学员无法实现“菜单式点课”,特别是有些市县级党校缺乏足够的师资,课程设置大量依托外请教师。2022年,市县党校师资队伍总人数是1463人,其中博士学历2人,硕士学历372人,县级党校博士学历0人,存在高学历人才引入难的情况,外聘兼职的教师师资库人数达到了2479人。大多数县级党校参公人数比事业编教师人数多,专职教师人数远远达不到党校主体班培训任务需求。
3.学制缺乏规范性。由于基层干部工学矛盾突出,导致很多县级党校都无法做到常态化、制度化开班,班次设置存在随意性。根据对市县党校的书面调研发现,2022年,全省县级党校举办常规培训班756期,由于疫情等原因,一个月以上的主体班次仅93期,近30个县(区)没有举办一个月以上的主体班;2022年,全省县级党校根据当地党委政府的要求,临时性地举办3至5天的专题研讨班或短训班共计924期。在全省县级党校中,常规主体班培训学制偏短,以专题研讨班代替常规主体班开展培训或以会代训现象较为普遍,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考核评价不实,重形式轻实效
1.考核机制不够完善。无论是组织人事部门还是党校,都没有建立科学、系统、有效的学员培训效果考核评价体系,仅满足于对学员出勤情况、笔记情况、心得体会情况的检查督查。有的党校虽然要求学员提供“两带来”或者撰写毕业论文,但是对“两带来”及论文的质量把关不严,只要提供了就行,学员学习只要请假没有超过17,基本都能顺利毕业。虽然有的市县党校组织了毕业测评,但是大都属于开卷测试或者全部为主观题,有流于形式的嫌疑。这些都导致了党校学员无法像国民教育的学生一样,因为有严格的考核而主动认真学习,培训效果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2.激励制度不够科学。大多数基层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没有建立干部教育培训的激励约束机制,干部的教育培训情况和干部的考核使用情况无法有机结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项要求,干部在规定期间要到党校接受系统的教育培训,但学员在训期间的学习效果是否达标,无法作为一项硬性指标纳入其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导致在执行上缺乏有力的制度和刚性约束的措施,学员积极主动学习的内生动力自然也就不足了。
3.学风建设不够扎实。...
二、推动市县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要解决制约市县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必须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推进主题教育为契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着力做到“四个始终聚焦”。
(一)始终聚焦“1个重心”“3个模块”,着力优化教学布局
1.始终聚焦“1个重心”,即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心。要紧紧围绕这个“重中之重”,继续加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内容的理论教育,在市县党校主体班设置专门教学模块,以进一步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为指引,持续推进“用学术讲政治”的教学改革,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培训精品专题、经典案例、精彩现场教学,着力用学术把思想讲透、用案例把思想讲实、用实践把思想讲活。
2.始终聚焦“3个模块”,即理论教学模块、党性教育模块和能力培训模块,这3个模块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理论教育要系统全面,重点抓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教育培训,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党员干部既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又要坚持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深入思考学,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和理论水平;党性教育要触及灵魂,不断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进教学方法,融通教育资源,使党性教育更加生动深刻、有血有肉,真正使党性教育入脑入心、刻骨铭心,让学员记住一辈子;能力培训要扎实有效,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地方、行业实际,组织开展务实管用的专业化能力培训,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专业化能力,提升领导干部解决问题的本领,增强领导干部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能力水平,更好胜任领导工作。
(二)始终聚焦“多样性”“动态性”,不断提升培训质量
1.始终聚焦“多样性”,就是要做到:一要坚持教学方式全方位。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互动式、体验式、情景模拟式等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既符合规定要求,又做到形式多样,在注重创新形式的同时,又提升教学效果。二要坚持交流研讨全覆盖。积极引导学员聚焦培训主题深入思考,多角度、分层次组织开展高质量的学习讨论,研讨成果提炼总结后呈送市县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以及参训单位,不断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2.始终聚焦“动态性”...
(三)始终聚焦“引才”“育才”“爱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突出多渠道引才。《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第八章第四十九条指出,人才队伍建设是党校(行政学院)事业发展的关键。市县党校要拓宽选人用人视野,通过考录、遴选等多种方式招揽人才,尤其是争取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开通高层次素质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大力引进学术功底扎实、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符合市县党校要求的教研人才。建立健全兼职教师管理制度,选聘政治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善于课堂讲授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先进典型人物、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建立教育培训师资库,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实现资源共享。
2.突出多方位育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要办好必须有一大批名师”。市县党校要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推进“名师工程”,探索建立“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四位一体贯通式培训体系,综合运用学习培训、基层锻炼、导师帮扶、跟班学习等多种形式大力培养年轻教师队伍;要强化青年培养,积极推荐青年教研人员到省委党校和国内著名高校进行深造培养,竭力做到教研人员全覆盖;要积极实施集体备课、集体试讲、集体点评等制度,采取“一人一策”个性化管理,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形成合理人才梯队,增强事业发展后劲;要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给青年教师压担子,让其在锻炼中尽快成长,早日挑起教学科研工作的重任。
3.突出多维度爱才。市县党校要本着“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原则,着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一要事业上搭建舞台。以业绩为导向,对于工作干劲大、业绩好的教研人员给予政治待遇上的倾斜,优先提拔为教研室领导或者转任职能科室负责人,让每一个教师感觉工作有前途、事业有希望、发展有奔头。二要待遇上给予关照。坚持集中党校一切资源向教师队伍倾斜,不仅在财政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按时足额发放各项奖金补贴,而且还要积极推荐青年骨干教师到党校外培班次和其他单位授课,千方百计帮助青年教师拓宽增收渠道,切实增强党校教师对于职业的获得感和成就感。三要生活上关心关爱。校领导对于青年教师既要有业务上的指导,还要有思想上的引导,力求为青年教师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要经常性地深入教研人员中,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及时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发挥集体力量,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现实困难,使其安心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
(四)始终聚焦“党建”“制度”“管理”,推动市县党校事业发展
1.坚持党建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校是领导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市县党校要坚持党校姓党,强化党建引领,为中心工作保驾护航。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牢抓住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教育和引导全校教职工更加坚定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工作思路,将机关党建工作和市县党校的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机关党建优势,并转化为推进业务工作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引领教学强、科研强、队伍强、管理强、服务强的五强党校建设上台阶、见成效。
2.强化制度保障。一要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市县党校要认真执行集体备课、集体试讲、集体点评制度,要求教研人员紧紧围绕教学布局,按照精品课的标准,精心开发教学专题,精益求精做好专题备课、讲稿撰写、专题试讲和课堂讲学等工作,发挥集体智慧,组织开展集体试讲和集体点评,从学术框架、教学内容、课件制作、讲课艺术等方面帮助年轻教研人员精心打磨课程,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二要完善学员调训制度。对于存在的调训难和重复调训的问题,要建立干部教育智慧管理平台,将学员调训信息录入系统,供市县组织人事部门、市县党校和干部所在单位共享,作为干部调训和提拔重用的依据,做到应训尽训、避免漏训和重复培训。三要完善学习考评制度。每年省委党校春季主体班,省委组织部门、省纪检部门都会安排跟班管理人员,对中青班等重点班次强化跟踪管理。这个好的做法,要在全省市县党校全面推广开来,形成制度化、系统化。全面监督学员上课考勤、生活作风、学习成效等,并对学员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性结论,使之与提拔任用结合起来,提高学员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3.注重过程管理。一要做到严格管理。习近平总书记说,“为党育才,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市县党校承担着为党育才的责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基层领导干部。基层党校在教育培训中,要加强全程考勤,督促学员“勤学”,抓好请销假制度,严格执行请假审批制度,坚持封闭管理,确保出勤率;要加强统一考试,督促学员“真学”,根据不同班次,设置不同的结业考试形式和内容;要加强全员考核,督促学员“善学”,学员考核情况向学员派出单位的党委组织人事部门反馈,严肃处理学员在校期间发生的违纪问题。二要推进科学管理。注重从实践中总结和提炼新的经验,形成适应新时代市县党校事业发展的规章制度,不断充实管理内容,完善管理手段,理清工作思路,规范工作程序,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学员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三要搞好服务管理。坚持以服务教学、服务学员为己任,以人性关怀提升管理层次,以热情周到服务提升管理水平,做到严格管理与优质服务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加强管理。班主任全程跟班听课,了解学员动态和需要,及时提供服务;通过座谈、学员意见反馈、需求调研等,建立与学员的沟通渠道,让学员有充分表达意见建议的平台;开展丰富多彩文体活动,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积极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化之年,市县党校要始终坚持“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暨2023年春季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守党校初心,自觉服务好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上积极作为,努力当好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生力军,始终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篇章贡献基层党校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