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关于我市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网友发表时间 2573871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原理,于全局上谋势,关键处落子。实践证明,省会强则全省强,省会兴则全省兴。我市作为省会和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关系全省大局,关系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会建设发展,2023年初明确提出“支持我市实施‘强省会’战略”,这是省委省政府着眼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我市必须解放思想,担当作为,抢抓“强省会”战略机遇,推动省会高质量发展,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一、以“强省会”战略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孟子·公孙丑上》言“虽有智慧,不如乘势”。所谓“势”就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乘势”一般建立在对形势的判断和时机的把握上。近年来,我市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许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解决了许多以前想解决而没有解决好的事情,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深刻审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指出我市正处于优势叠加的战略机遇期、乘势而上的跃升突破期、加速奔跑的赓续奋斗期。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些难得的历史发展规律和机遇,就能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不断提高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创造出强省会的精彩业绩。

(一)省委省政府的坚强支持带来重大政治机遇。“上下同欲者胜”。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省会建设发展。尤其党的十九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推进省会建设发展摆在突出位置。2021年5月28日,省推进省会建设发展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要举全省之力,凝心聚力,加大信心,扎实推动省会建设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省份提供有力支撑。同年6月底,省委省政府重磅推出《关于大力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是我市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政治机遇。我市抢抓机遇,相继出台《落实<支持意见>的实施方案》《关于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率先突破的若干措施(试行)》《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改革发展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若干措施(试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实现经济总量过万亿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有效举措,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2023年经济增速在全国42个主要城市中居于领先地位,高质量发展态势强劲。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也是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世界级城市群发展实践表明,大城市及以其为中心的城市群,因其规模经济效应、集聚效应以及高水平的专业化分工,成为经济活力的源泉和国家竞争力的高地。我国发展也证明,城市群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中国城市群一体化报告》显示,2006年至2015年,12个城市群占全国GDP的比重从%上升至%,年均增长超过1个百分点。所有城市群占全国经济份额的比重都得到了提升,反映出经济活动向城市群集中趋势。其中,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经济份额超过40%。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市考察调研,召开重要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我市高质量发展指路领航、把脉定向。我市要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发挥比较优势,打造与非首都功能转移相适应的各具特色的“微中心”、产业园区等发展平台和载体,借力京津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

(三)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全局。一方面,“双循环”必须“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地依托国内市场。因此,在投资领域,我市迎来超前谋划“两新一重”项目、加大城市更新力度、夯实发展基础、新基建和传统基建协同发力等机遇;在消费领域,我市面临打造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城市、旅游目的地城市和消费中心城市等多重利好。另一方面,“双循环”意味着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我市进出口总值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还拥有自贸区、综保区、国际陆港、航空口岸等多个开放平台,高水平双向开放发展面临重大机遇。

(四)“我市在行动”创造自身发展新机遇。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以深入开展“6+1”专项行动、打赢“三场硬仗”等举措为抓手,真抓实干、众志成城,复兴大街市政化改造工程、拥河发展战略、五大千亿级产业、两个率先发展主导产业等重大项目快速有序推进,经济发展呈现新态势,民生改善实现新提升,城市形象展示新风貌,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建设迈上了一个坚实的台阶。2022年,我市获评2022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城市综合信用排名由年初第XX名提升至第X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全国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等创下历史最好成绩,这些都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二、我市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济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只有实现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顺利完成工业化、实现现代化。我市作为国家“一五”“二五”时期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产业门类齐全,发展基础较好,尤其在改革开放初期领全国风气之先,诞生了一系列优秀的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在全国城市排名中一度位居前列,但一段时间以来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高质量发展面临不少困难挑战。

(一)城市经济实力不强,高质量发展基础较弱。城市经济实力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其中,地区生产总值是最具代表性的综合指标。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XXXX亿元,一些中部省会城市如郑州、长沙、济南、西安、合肥等均已进入“万亿俱乐部”。从历史上看,在历年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排名中,我市由1997年的第XX名跌至2023年的第XX名,同期,长沙、郑州已经由XX名、XX名跃升至XX、XX名;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直观体现了居民生活水平。2023年,我市为X万元,而长沙、郑州、济南、合肥均已经突破XX万元;城市经济首位度体现着一座城市的聚集力、辐射力和引领力。2023年,我市经济首位度仅为%,远低于西安、长沙、合肥、郑州。另外,我市的城镇化率也较低,县域经济发展较为薄弱,百强县数量为零。

(二)产业结构不优,高质量发展动力不够强劲。全市市场主体数量居全省首位,市场活跃度较高,但以传统高耗能产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居多,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较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增速较快但尚未起到主导作用。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市与长沙、郑州、济南、合肥、西安等省会城市相比,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一产占比过高,我市为%,而这些城市在%~%之间,说明我市产业结构比较落后,三次产业之间融合发展程度较低,也意味着二产、三产自身不够强劲,没有形成对一产的有效渗透和拉动。从创新能力来看,2023年,我市专利授权XXXX件,有效发明专利XXXX件;合肥专利授权X万件,有效发明专利X万件,分别是我市的X和X倍,我市高质量发展动能较弱。

(三)外向型经济较弱,高质量发展内外联动能力不强。开放是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高水平开放。近年来,随着正定机场、综合保税区、内陆港、自贸区、国际陆港等口岸的接续发展,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23年全市进出口总值XXXX亿元,总量居全省前列。但在开放发展方面存在着较为严峻的问题。一方面,经济外向度低,外贸竞争力较弱。经济外向度也叫外贸依存度,是指一个城市、地区的对外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与国际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分析统计公报数据可知,2023年,我市经济外向度为%,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在海关总署发布的《2022年中国外贸竞争力百强城市》排名显示,我市位列XX,与天津、北京差距悬殊,也落后于郑州、合肥等省会城市。2000年以来,我市与郑州、合肥等中部省会城市进出口总值相比,也从相差无几发展为差距悬殊。另一方面,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功能载体不够完善,我市缺乏国际性的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优质资源,虽然高校和在校生数量均位居全省第一,但至今没有一所211或985高校,开放发展基础不强。

(四)营商环境亟须优化,吸引辐射带动作用较弱。营商环境事关市场主体由生到退的全生命周期,越来越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实践证明,营商环境越好的城市往往经济实力越强。《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对36个主要城市进行评价,我市综合排名第29名,而长沙、济南、郑州、西安等均位列前20名。营商环境美誉度不高直接导致我市在吸引优质项目尤其高端人才方面竞争力不强。近年来,我市着力打造人才强市品牌,并荣获“2022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但《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显示,我市人才吸引力指数排在第43名,而长沙、济南、合肥、西安均位列前20名。

三、以“强省会”战略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强省会”战略是一项系统性、战略性、复杂性、长期性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处理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的关系,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一)坚持党的领导,担当作为,打造高质量发展坚强领导力量。坚持党的领导,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这三者是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毕生实践的政治品格,个人干净是共产党人的基本要求,而担当是检验共产党人是否忠诚的试金石。当前,我市高质量发展形势严峻问题复杂,要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各领域全过程,坚决打赢“三场硬仗”,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市更新、县域经济、乡村振兴、环境治理等方面既要勇于担当还要善于作为,以“钉钉子精神”攻坚克难,既要把住关键重点,也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以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带动系统集成、跃升突破。

(二)坚持人民立场,汇聚高质量发展磅礴伟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向好,特别是2023年主要经济指标连续领跑42个主要城市,充分说明人民群众是智慧和力量之源。坚持人民立场,一要着力改善民生,要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重点,把事关民生和城市发展的教育、医疗、科技三大独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二要制定收入倍增计划,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创造更多优质就业机会,大幅度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三要提升城市更新品质,以石煤机、东垣古城、太平河片区等重点工程打造城市新地标;以复兴大街和北三环市政化改造拉开城市框架、提高出行便利度;补齐公共基础设施短板,以绣花功夫做精、做细、做实老百姓身边的“微设施”“微景观”。加快将我市打造成为一座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魅力之城。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2573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