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
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从源头扭转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举措。市西濒长江,境内河网密布,共有14条骨干河道352公里,427条中沟1157公里,3940条庄河2010公里,从自然禀赋条件来看,我市具备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良好水资源条件。我市于2017年启动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并纳入“五城同创”工作范畴,市政府组织编制了《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对照评估指标体系,我市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并于2021年11月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市水务局成立课题组,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相关资料、深入现场了解情况等方式,对全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创建现状
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我市深入贯彻A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指示精神,通过政府引导、地方为主、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方式,累计投入45.71亿元打造水生态文明城市,围绕水安全保障、水资源节约、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保护、水文化景观、水管理“六大体系”,深入实施“十大示范工程”,最终形成“一城,一廊,一脉,三湖”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格局。
1.构建了标准较高的水安全保障体系。一是加强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区域供水能力和供水质量提升。在全省率先落地建设第二水厂、深度处理PPP项目,彻底解决全市人民饮用长江水的水量、水质问题。实施了河失、新街、珊瑚等乡镇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提高了供水质量,降低了供配水管网漏失率。二是建设城市备用水源工程,完成两泰官河应急备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实现了“双源”安全供水,形成规模20万m3/d的应急供水能力,有效防范突发水污染事故,提升了供水应急保障能力。三是提升防洪排涝能力。经过历年的堤防加固,江堤基本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经过近几年城区防洪排涝控制性工程建设,城市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防洪治涝达标率100%。建成马甸水利枢纽,彻底解决了黄桥老区及通南地区的引水问题。实施了如泰运河接通工程,彻底沟通了如泰运河水系,区域防洪能力整体得到提升。
2.建设了节约集约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一是开展节水载体创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进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用水工艺、设备和器具。开展合同节水试点和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推动企业、单位开展水效对标达标活动。累计创成各类节水载体80家,创成国家节水型社会达标县、省级节水型社会示范区。二是建设农业节水工程,改善灌排条件。先后实施城黄灌区、黄桥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灌排条件得到了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三是建设再生水回用工程,提高再生水回用率。2019年建设完成再生水回用工程,处理规模为3万t/日。鼓励企业使用再生水,滨江污水处理厂与开发区企业之间签订中水回用协议,目前新浦化学、红宝丽集团、欢乐颜料、扬子医药、锦云化工等企业均已使用再生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
3.构筑了健康优美的水环境保护体系。一是完善水功能区划,努力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编制实施《市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市水功能区达标整治方案》,按照“一区一策”的要求,对区域内不达标排污口及水功能区存在的问题,逐一制定达标整治工程措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外源治理、内源控制、调水引流、水生态修复等工程措施,使得河道水质得到提升。二是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制定《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通过运输车辆、粪污输送管道、田间调节池、喷滴灌等方式使用有机肥,有效地解决了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治理率达100%,大型规模养殖场设施配套率达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9.8%。三是系统谋划城乡污水治理工作。投入资金约7亿元,扎实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通过新建、改造城镇污水管网,不断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改善城区河道水质量。
4.优化了良性循环的水生态保护体系。一是实施清水活水工程,打通水系循环。打通了5条城区断头河,整治城区8条河道并进行生态化改造。完成了如泰运河接通工程,全面实施农村活水工程,累计安排奖补资金3.46亿元,整治农村河道2211条1234公里,拆坝改涵建桥2472座,3003条农村河道实现畅流活水。二是建设长江生态廊道,打造水生态文明实践基地。恢复江滩湿地3000亩,堤顶按照百年一遇防洪要求拓宽改造,形成“一带三区多点”的总体布局,营造“水清景美”的特色生态风光。三是实施骨干河道绿化。将骨干河道历史遗留的违章建筑物进行了拆除,并修整恢复栽绿,实现了骨干河道“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建设目标。
5.织牢了严格高效的水管理体系。一是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成立市最严格水资源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为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保障。二是全面推进河道长效管理。印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责任体系。将河道管护纳入“河长制”责任范围;通过在媒体公布河长名单、在河岸显要位置设立河长公示牌,明确河长职责、管护单位、监督电话,接受公众监督。三是依法管理水利工程。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监测、自动控制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成“智慧水务”综合信息决策系统,不断提高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制定完善水利工程长效管理和考核办法,形成维修养护、重点险工隐患监测、工程汛前汛后检查及日常巡查等管理制度,大力推进管理目标考核。
6.打造了传承文脉的水文化景观体系。一是加快水利风景区建设。精心打造小南湖水利风景区,已成为旅游业一张亮眼的名片。马甸枢纽创成省级水利风景区,成为市标志性枢纽建筑物。二是实施了“双水润城”生态工程,羌溪河、如泰运河双水穿城,建设完成亲水平台、涉水步道和慢行系统,打造出沿湖生态风光带,拓展了城市绿化空间,较好地满足了市民游憩之需。三是做实做细水情宣传教育。建成市水利科普馆,馆内展示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相关成果及水利工程建设成就等,多次以“水生命之源”为主题,组织中小学生在水利科普馆和马甸水利枢纽进行参观学习,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的节水、惜水意识。
二、存在问题
1.水安全体系仍不完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水利支撑保障能力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还有差距,沿江防洪标准还不高,十多公里长江堤防未达百年一遇防洪标准,农村生态河道建设任重道远,相当部分村级河道多年未整治,河坡坍塌、水土流失严重,受多种因素影响,城市河道水质水感观与群众的期盼还存在差距,外排通道单一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用水高峰期部分老小区和偏远乡镇还存在水压不足等问题。
2.水管理水平有待加强。水利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河道管理的压力仍然较大,部分基层河长履职不到位,“两违三乱”等问题时有反弹,河道水面漂浮物打捞不及时,随意堆积问题未根本解决;水利行业监管有待加强,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新时代水利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3.水环境治理仍有不足。水环境污染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想要治水就要从源头抓起。尽管我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在市位居前列,但与省政府提出的到2025年县级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平均达到80%以上的目标相距甚远。
4.水文化保护挖掘不够。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重使用轻节约、重经济轻文化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传统水文化载体的保护和文化内涵的挖掘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三、意见建议
1.聚焦重点工程,加快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积极谋划实施长江堤防防洪能力提升二期工程,对现状穿堤涵、站进行更新改造,对部分通江闸(站)进行改建,力争到2025年长江堤防全面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加快实施城市清水绿岸工程,改善城区河道水环境。结合《市通南地区水利规划》,积极配合市上争实施通南地区引排工程,将天星闸、焦土闸分别改建成各100个流量的排涝泵站,对部分排涝河道进行整治,重点解决长江持续高潮位顶托的情况下,上游外排通道难以自排、下游外排通道过于单一的问题。全力推动供水厂、站、网配套工程的实施,统筹解决厂、站、网不配套问题,消除城乡老旧管网爆管隐患,打通城区环状供水的大动脉,全面提升供水水压和水质,确保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
2.聚焦高质高效,健全完善水资源管理体系。持续强化河湖长制,抓实抓细“河长+警长”“河长+检察长”机制,进一步完善河湖管护长效机制,深入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五清”常态化规范化,形成河湖管理保护合力;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建立生态保护修复管理和体制机制,强化河湖生态流量保障,持续强化水污染防治,加强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严格用水控制总量。深入实施节水行动,强化高耗水行业用水定额管理,开展节水评价;健全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体系,将节水主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工业、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型向节约集约转变,工业和城镇生态用水推广使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推动水资源高效利用。
3.聚焦截污治污,全力推进水环境治理。强化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建设,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污水处理厂,确保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城市污水收集能力建设,持续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提高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全面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强化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加快推进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
4.聚焦文化提升,积极营造水文化社会氛围。水文化建设一直都是我市水利工作的短板和弱项,围绕缺什么、补什么,大力实施水文化提升工程,充分挖掘水韵文化特色。组织对水文化遗产进行调研和普查,对涉水的各类名人事迹、遗迹遗址、文化设施等进行挖掘,注重将水文化元素融入项目建设。加快水利科普馆更新改造,积极推进水利风景区和水情教育基地建设,广泛宣传水文化,在全社会营造“保护水文化、发展水文化、弘扬水文化、普及水文化”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