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小学安全教育的创新实践与案例分析大全通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380553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小学安全教育的创新实践与案例分析大全通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小学安全教育的创新实践与案例分析大全【第一篇】

教育科研是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科研能力也是21世纪教师必备的素质。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新课改,走“质量兴校,科研强校”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了鼓励、支持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提高自身素质,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我校特制订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方案:

一.成立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

组员:各学科室主任。

二.课题的申报立项管理。

1.一般以课题组的名义申报课题,鼓励、支持教师个人申报课题。

2.每个年级学科组每学年至少申报一个校本课题,每个五年规划中,九个学科组至少申报三个省级课题,六个市级课题。要求专任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

3.校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一般为一年,强调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重点解决本年级本学科教育教学的某个问题或某类问题。市级课题的研究时间一般为二年,除了要注意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外,还要体现一定的探究性和创新性,重点解决本学科教育教学的某个问题或某类问题。省以上课题的研究时间一般为三年,研究要充分体现时代性和创新性,力争解决学科教育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

4.申报校本课题必须如实填写《兴永一中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并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经所在学科室主人签署推荐意见后,报教研室进行资格审查。凡手续完备、材料齐全、条件允许的课题,教研室提交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批准确认后,予以立项并公布。

5.申报市、省以上课题,按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办理。申报成功后,必须将相关材料(如申报表、实施方案、立项证书等)的复印件一份,送教研室备案。否则,不纳入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范围。

6.教研室于每年的9月10日至9月20日接受校本课题申报,过期不受理。9月30日前公布校本课题立项情况。

7.校本课题提交的申报材料一式一份。市、省以上课题的申报材料,按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提交。

三.课题的研究过程管理。

1.凡批准立项的教育科研课题,要在课题负责人的组织领导下,按照课题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开展研究活动,准确地、完整地记录研究过程的相关数据,及时地、全面地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和信息。

2.课题组要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汇报研究情况,交流研究心得,总结研究经验,讨论并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课题组成员会议原则上每二个月不少于一次,要有书面材料。

3.课题组应将课题组管理制度,课题研究方案,课题实施方案,课题研究工作计划,阶段性工作小结,课题组经费收支情况等交教研室一份存档。

4.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两次检查。期中以课题组自查为主,期末由教研室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有:课题研究的进展,研究手段、内容的变化,阶段性成果或研究的收获体会,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等。

5.校本课题的期末检查视为课题的中期检查,必须填写《兴永一中教育科研课题中期检查登记表》,由所在学科室签署意见后报送教研室审定。

6.纳入教研室管理范围的市、省以上课题的中期检查,按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进行,但必须将有关检查材料的复印件一份报送教研室备案。

7.教研室不定期对各课题组研究情况进行抽查,各课题组要认真准备,能随时接受教研室的督促检查和指导。

8.教研室配备兼职或专职的课题管理教研员,指导监督管理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管理教研员须有十年以上的教学经验,主持过地级以上的课题研究,熟悉课题研究过程,对教师课题申报能提出建设性意见。

四.课题的结题评审管理。

1.按计划完成全部研究任务,达到预期目标的校本课题,可向教研室申请结题验收。

2.教研室受理校本课题结题申请的时间为每年的7月1日至7月10日,8月30日前公布课题的评审结果。

3.校本课题申请结题需提交下列书面材料一式一份:

(1)结题申请书。

(2)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3)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

(4)其他佐证材料(如背景材料,阶段性成果,研究过程中取得的相关数据,测验材料,观测记录,谈话记录等)。

4.教研室每学年对符合条件申请结题的校本课题,根据评审要求,组织力量进行严格评审,做出“结题验收合格”或“结题验收不合格”的结论。凡书面材料不齐全者不予评审。

5.对结题验收合格的校本课题,颁发“结题验收合格证书”,其中质量较高、成果较多的课题,可评为“优秀课题”,并颁发“优秀课题证书”。建议校长室对上述两类课题给予适当奖励。

6.纳入教研室管理范围的市、省以上课题的结题验收,按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办理。申请结题评审的材料,课题验收证书,课题获奖证书等,必须复印一份报送教研室备案。

7.课题按时结题后课题主持人要进行课题成果申报,争取课题成果推广,产生社会效益。

五、课题经费管理。

1.学校对课题研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对非资助立项课题,学校按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一次性给予课题研究经费500元,1500元,3000元,5000元。学校支持课题主持人参加课题管理部门组织的课题研讨会,并报销相关费用。学校负责招待课题管理部门领导专家来学校指导工作。

2.对资助立项课题,学校按上级部门的规定配备相应的课题经费。经费支出使用应先造计划,交课题领导小组研究讨论,再由校委会研究决定。

3.课题主持人必须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分工负责财务管理,公开透明合理地开支课题经费。课题管理教研员对课题经费进行审核,跟踪监督。

4.对于已申报立项,中途停止研究或未通过中期检查验收的非资助立项课题,学校回收课题研究经费;对于已申报立项,中途停止研究或未通过中期检查验收的资助立项课题,学校不再提供经费资助,且回收已资助但尚未使用的课题研究经费;对于已通过中期检查但不能按时结题的资助或非资助课题,若学校已为该课题提供了资助经费,学校将追回所资助经费的50%。

六、课题研究的奖罚。

1.课题研究作为职称竞聘、评优、评先或破格晋级的重要依据。

2.与年度考核加分挂钩。

(1)考核加分只能是参与课题研究的成员享受。

(2)课题必须是评审通过的立项课题。

(3)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有与课题有关的阶段性成果(论文、课件、教学设计等)发表或获奖,考核加分参照《兴永一中年度考核加分方案》执行。

(4)课题按时结题后,对于获奖的课题,课题组成员除享受奖金外,还享受年度考核加分,学校按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分别给课题组成员加1、2、3、5分;课题主持人或组长分别加2、3、4、6分。

3.对于按时结题并获奖的课题,学校给予课题组奖励,奖励金额见下表:

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

一等奖1000元3000元5000元8000元。

二等奖600元2000元3000元6000元。

三等奖400元1000元2000元5000元。

4.未参与课题研究的教研组,一学年内不得评为先进教研组。

七、方案实施。

本方案从20xx年发文之日起实施,方案最终解释权归兴永一中教育科研领导小组。

小学安全教育的创新实践与案例分析大全【第二篇】

内容摘要从小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方面,分析了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说明了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是社会、家庭、学校和小学生自身等诸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我们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入手,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能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小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育的关键时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心理问题的“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严峻现实,反映了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必须关注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只有了解了这些影响因素,才能很好地利用或控制这些因素,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个体因素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原因个体因素是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内在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它们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原因。

(一)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小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的形成,与遗传因素有直接联系。研究表明:多动症儿童与遗传素质有关,同卵双生子同病率为%,异卵双生子为%。遗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还受个体神经系统类型的特点的影响。例如,高级神经活动强而不平衡的典型胆汁质的学生,容易形成冲动、暴躁、易怒等心理障碍;高级神经活动弱而不平衡的典型抑郁质的学生,容易发生孤独、焦虑、自卑等方面的心理障碍。

(二)生理因素。

1.生理疾病或机能障碍。

儿童时期曾经患过的某些传染性疾病,如脑炎、脑膜炎、肺炎、病毒性感冒等病,会对脑神经组织造成严重伤害,从而引起某些心理障碍。某些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如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的分泌失调,也会引起小学生的一些心理功能的异常。如甲状腺素缺少会导致智力迟钝、记忆减退、语言迟缓、情绪淡薄等心理障碍(如克汀病),而分泌量过多也会导致神经过敏、情绪激动等症状(如甲亢)。

2.身体发育。

首先,身体发育影响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儿童的智力水平与脑发育成熟状况密切相关。在小学阶段,正是由于儿童神经系统的结构基本发育完善,接近成人,才使得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性过渡成为可能。其次,身体发育影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身体发育良好的小学生,在与他人展开社会交往时往往容易获得积极的评价,从而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而身体发育不良,甚至出现异常的小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可能更多地获得有意或无意的负面评价,从而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再次,身体发育还会影响儿童个性的发展。个子矮小、协调性差、体质相对较弱的小学生,倾向于表现出胆怯、消极和焦虑的个性。而身体健壮、精力充沛的小学生,则往往表现出喜欢自我表现、富有创造性、健谈等人格特征。此外,体质强健的儿童,父母往往会给其更多的独立空间,因此更容易形成乐观开朗、生气勃勃的个性特征;而体弱多病的儿童,父母往往会对其倍加呵护,再加上生病的痛苦体验,较易形成依赖性强、谨小慎微的个性特点。此外,生理成熟也会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

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女性的青春期一般始于10~12岁,男性要比女性晚两年左右。一般来说,正常自然的身体发育不会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但由于小学生的个别差异,其生理成熟的时间却不尽一致,出现早熟与晚熟的差异。可以看到,早熟的男孩相当于正常发育的女孩,晚熟的女孩相当于正常发育的男孩,这两种孩子彼此都有交流的对象,易形成自信、开朗的良好心理。而早熟的女孩和晚熟的男孩却没有相应的玩伴,缺乏交流的对象,易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三)心理因素。

心理健康的实质是心理的功能状态,而决定心理功能状态的根本原因在于心理活动的内部机制。所以,小学生的各项心理素质的发展水平和内部机制的完善程度也是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原因。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心理发展的矛盾与冲突。

心理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在某些情况下,有些矛盾还是心理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当心理矛盾与冲突过于激烈或持久,以至于主体依靠自身的力量已无法协调和处理,就可能产生心理困扰,导致某些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对于小学生来说,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有: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速度不均衡的矛盾,心理过程发展不协调的矛盾,个性心理结构发展不完整的矛盾,自我发展与外部要求不一致的矛盾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小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我们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2.基本需要的满足程度。

需要是个体行为的原动力,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某种需要的基础上,合理需要的满足是个性充分发展的先决条件。对小学生来说,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交往的需要的满足,是其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满足不充分,可能导致动机缺乏、情绪失调、反应异常、性格偏离等问题。当然,需要的满足并不是越充分越好,有些需要的过度满足也会导致心理发展出现问题。如在家里有求必应的孩子可能会导致耐挫力下降;有些长期担任班干部的学生优越感过强,反而导致适应力下降。

3.心理挫折。

心理挫折是需求不遂的结果,是导致心理压力、引起消极情绪体验的重要原因之一。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很多挫折,遭受挫折后可能引起多种反应,从效果上看,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反应包括继续努力、调整期望值、改变目标、升华行为等;消极的反应包括攻击行为、退化行为、退缩行为、固执行为等。消极的挫折反应常会成为某些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小学生由于心理素质尚不健全,自我调节能力低,耐挫力差,在挫折之下易出现各种身心障碍。

4.不良个性。

目前,小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幼儿时期较长时间的独处,会使孩子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入学后有一些孩子自我封闭、孤僻、不合群,缺乏自信心等渐渐显露并愈发明显。还有一些学生过分争强好胜,虚荣心、妒忌心较强,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这些都对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多子女家庭及农村的留守儿童等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不良个性都会导致入学后的不适应,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二、家庭环境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家庭环境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的影响在减弱,但是儿童时期在家庭中所受到的影响却是一生都无法消除的。家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主要指家庭的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的稳定状况对小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离婚问题是当代儿童面临的最严重、最复杂的精神健康危机问题。儿童心理学家李索克说:“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离婚带来的创伤仅次于死亡。”[4]生活在离婚家庭的儿童将面临着学业、情感及社会的诸多困难与障碍。在我国,有许多研究证实了家庭结构异常对学生行为问题的影响。王玉凤等20-23发现:在不同家庭类型中以单亲家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最高(%),差异显著。张玲玲发现家庭结构健全和谐的家庭,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破裂家庭或父母不和谐、经常争吵、以及单亲家庭,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明显不利,使儿童产生躯体疾病、心理障碍比例较高。

(二)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即指家庭的环境气氛和情调。武丽杰等研究表明儿童行为与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和谐的家庭气氛是促进儿童行为发育的有利条件。徐勇等的研究证明: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其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显著相关。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使小学生活泼、开朗、诚实、谦逊、合群、求知欲及好奇心强;相反,不良的家庭氛围则会使孩子胆怯、自私、嫉妒、孤独、懒惰、行为放任、不讲礼貌。

(三)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主要由父母之间的关系(夫妻关系)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构成。家庭不和与心理疾病、行为障碍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流行病学调查还是临床研究都已多次被证实。richman和barron调查发现,父母经常争吵、亲子关系差、家庭婚姻状况不良等与儿童行为显著相关。紧张的家庭关系会给小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成为心理创伤的背景,从而使小学生的性格带有一系列消极特点。

(四)教养方式。

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上,国内外许多研究都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难以适应社会的不良人格特征,是促发子女产生神经症的危险因素之一。刘坤等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在行为问题学生中教育方式为民主的和尊重孩子的情况均显著低于无行为问题学生。

(五)家长的榜样。

家长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除了通过“言传”,即口头教育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身教”,即通过儿童模仿的心理机制发生作用。模仿是小学生心理的一个显著特点,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正是按照榜样来检验和调整自我意识和行为倾向的。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和麦克唐纳通过实验证明,儿童社会行为的成熟模式的学习受儿童可引的榜样的影响多于强化方面的影响,换言之,儿童更倾向于注意成人做什么而不注意成人在说什么。因此,作为家庭中权威人物的家长能够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榜样,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方式与心理健康。

(六)家长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父母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状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若父母的文化素养高,会用自己的知识和强烈的求知欲去影响和教育子女,培养他们顽强的进取精神。王玉凤等20-23对2432名学龄儿童的调查发现,父母文化水平与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呈负相关,父母受教育程度愈高,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愈低,反之,父母受教育程度愈低,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愈高。就心理素质而言,父母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行为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父母的心理障碍也会毫无例外地影响到孩子的心灵,很难说心理不健康的父母会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三、学校教育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导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教育以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和系统性的特点而具有无可代替的主导作用,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极大。

(一)校风与班风。

良好的校风对师生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也是一种凝聚力,可以增强小学生的集体意识,恰当地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利。在这种风气下,小学生的心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健康发展。班集体是小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小学生完成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条件。班级中如果存在某些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将会对学生产生深刻而持久的消极影响。在小学中,部分学生在班级中地位偏低,长期受忽视或排斥,容易形成严重的自卑心理、敌对情绪和逃避倾向,可能导致交往障碍及同学关系紧张等。在一些班级中存在不健康的小群体和严重的欺负行为,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很可能使部分学生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导致进一步的混乱。而到最后,不论是欺负人的学生还是被欺负的学生,都会形成一些不良的性格特征,如蛮横、霸道、怯懦、虚伪等。

(二)学校环境学校环境包括学校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物质环境包括教室卫生、校园的自然环境、教学设施、卫生设施等,是学校教育工作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物质基础(我们把学生周围的一切陈设也包括在内)———这首先是一个完备教育过程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其次,它又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是培养他们观点、信念和习惯的手段。”良好的物质环境不仅能使小学生的心情愉快而有安全感,还能激发学生爱校、建校的热情,爱护学校的公共设施,自觉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并以自己的学校而自豪。心理环境实际上是校风的具体体现,包括人际环境、信息环境、组织环境、情感环境和舆论环境等。在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中,全校师生相互尊重、理解,相互关心和爱护,反对体罚、讽刺、打架和骂人,这种和谐的积极环境必然会使其中的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最直接的促进作用。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当前我国多数学校的教学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学习焦虑,害怕上学,担心考试,产生一系列躯体和心理疾病,如头痛、失眠、神经衰弱、食欲不振、焦虑、抑郁等现象。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孩子们是凭形状、色彩、声音和一般感觉而思考事物的;假使有人想强迫他们凭借其他方法来思考事物,那么他便是无理地、有害的胁迫着孩子的天性。”[16]这段话恰当地概括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随着素质教育的真正贯彻落实,改进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这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教师素质。

教师的素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他们的才能、个性、教学艺术、教育方法都深深地影响着小学生。素质较高的教师懂得学生的心理,不会经常在全班学生面前严厉地批评或讽刺学生,而是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循循善诱,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从而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一些小学教师自身的心理不够健康,如过于情绪化,对学生的态度极易受自己情绪的影响,缺乏应有的自制力,这种消极的和不稳定的情绪常常是造成部分小学生某些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原因。

(五)师生关系。

小学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尤其是在低年级学生心目中的威望是包括家长在内的其他人所无法比拟的。正因为如此,师生关系的优劣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明显而深远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使小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兴趣,对学校生活感到愉快,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然而,由于少数教师在教育观念上落后,导致教育行为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不能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这就会对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直接的不良影响。

四、社会环境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诱发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包括人口、住房、环境、交通、治安、人均生活水平、休闲娱乐方式等多个方面。小学生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这些社会环境因素必然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一定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

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状况是决定一个人生活方式的最重要的基础。当前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社会竞争加剧、收入差距拉大、社会变革频繁、不稳定因素增多(如下岗、离异)、生活压力增大等原因,加上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社会治安、就业现状、社会保障等问题,造成人们精神压力更大,挫折感增多,不平衡心态比较普遍,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安全感水平下降,这一切都增加了人们的焦虑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人的情绪会对小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导致其情绪不稳定、迷惘焦虑。甚至有极少数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对自己未来的升学、就业、择业前途感到了悲观无望。

(二)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伴随着网络、电视成长起来的小学生来说,上网、看电视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除了正面、积极的作用外,传媒中一些暴力、色情、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内容的传播、渲染,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和价值观的发展也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引起模仿或成为罪错的直接诱因。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沉溺于网吧、迷恋于网上游戏或在聊天室里跨越时空的“谈心”,出现了“网络综合症”这一新的身心障碍,已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

(三)社区环境。

社区环境中的建筑物、道路、空气、光线、音响、绿化等因素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比如城市中的高楼林立、杂乱无章、空气污染、色彩单一等“非人格化的环境”因素,对人的感觉造成了多方面的不良刺激,使人容易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心情容易烦躁。此外,在社区环境方面,由于人口密集而导致的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人际冲突加剧、生活压力过大等问题,可能成为诱发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刺激源。总之,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是家庭、学校、社会和小学生自身等诸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诸因素中,对小学生心理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环境与学校教育,二者在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我们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入手,因材施教、及时教育,就能有效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促进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小学安全教育的创新实践与案例分析大全【第三篇】

调查发现,在本科教育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本科教育管理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本科教育管理教师工作队伍的能力与水平,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全新的本科教育管理实践模式。

一、引言。

对于人才的创新培养是发展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而对这一目标进行实践与施行的便是本科教育,各个类型的本科学校都应对这项基础性工作基于高度的关注。

近些年来,许多大学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设口号,以争创高水平大学为己任,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过对教学质量的严格要求,促进学生对于学生方面的自我监督、不断追求自身的个性化发展与进步,力求在本科教育管理领域不断的进行开拓创新,发展更为人性,更为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对现有的教育教学制度进行更为全面,更加完善的改革与革新,更好的对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进行把握,为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化、创新性以及个性化而不断努力,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要逐步将管理中心向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创新人才上来。

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模式。

而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本科管理当中有关人才创新领域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与优化是人才创新发展整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而且这也是本科学校教学管理当中的重中之重。而在近几年来,以浙江大学为首的“精英大学”不断提出要培养具有开阔视野的国际化高层次人才的目标,在对现有的本科教学架构与教学方案进行改革的同时,要不断深化学生的全面化与个性化发展,提出现有管理方案的整体优化方针与策略,为保证学生能得到更为完善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而努力。

在对本科学生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当中,对于现有教学内容与课程架构体系的完善与改革是对人才培养管理创新方面进行完善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本科院校都在这项改革过程中采取了稳中求变的发展策略,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及教育教学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建立起了包括通识、大类、专业及个性化等四个方面在内的课程体系。

而通过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与优化,可以逐步建立起通识教育与各个学科内进行内容方面交叉,加强本科生与硕士生、博士生之间的无缝衔接,这样就可以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特长培养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三、创新学生管理制度实施柔性化管理。

在创新学生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中,要时刻秉承着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的初衷,并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强化柔性化的管理模式,而且要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为核心,对管理的模式与流程进行灵活的、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设计与优化,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方面要不断进行强化与创新。

而学校在教育教学的各个不同环境上要积极营造环境与氛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符合多样化发展的成人成才的渠道与空间。

同时要对本科教育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与丰富。目前,许多大学业已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对目前正在运行的本科教育管理体系进行了优化与完善。

在学校层面上进行学术改革委员会的建立,与此同时,学术改革委员会下设日常教学指导机构,该机构主要对学校内部的日常教育教学及其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工作提供相应的.指导性建议。教务处,作为本科院校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日常管理的院校管理职能部门,它需要对校级层面针对不同的学科所制定的教学任务的执行。

而在学校的层面上,也需要相应的设立教学管理委员会,为院校日常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咨询服务。而在院校下级的各个学院,同样需要设立“系”教学单位,并将其作为实际教学工作的实践与执行机构。在“系”下面进行课题组及相应机构的设置,通过课题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

四、推动研究型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创新人才。

而对于研究性教学的尝试则会为本科学生在未来研究生、博士生生活中更好的进行工作学习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契机。研究型教学的主要特点就是将研究教学实践充分的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这种教育模式有利于对学生的潜力潜能进行有效的激发,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增强了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近些年来,许多学校通过创新学习环境的构建、并在教育管理中加强创业创新的教育,为研究性教育的改革提供了积极的引导和大力的推进。

另一方面,就是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维度课堂的教育课堂建设。在一些院校当中,需要对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扩容,逐步提高教育教学方面的革新。

同时要不断对网络学习环境的硬件基础设计进行完善,在广大本科学生中大力提倡和宣传网络教学资源,提高网络教育资源的使用频率,以增加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可能性和深入程度。

而对于学生型学习氛围的营造,则可以进行小范围内的研讨交流,通过学生之间彼此想法与观念的交流与碰撞,使这种学术氛围得以加强和扩展。还有就是对学校范围内人文氛围的建设,通过学校、院系等不同层面的风气建设,使得具有正能量的校园文化得以形成,并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品格与学习习惯。

五、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保证学生在日常所接受的教育的质量,因此在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监督管理体系,对日常教学的教学效果与质量进行实时监督,并积极掌握学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对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进行不断完善。

六、结语。

为了能够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本科教育管理必须实现不同措施的联合应用,建立对于日常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时掌握与反应。例如,如果在日常的课堂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无法预测的事故或紧急状况,则可以对其进行快速的反映,确定方案并进行实施。近些年来,许多学校都尝试进行中英双语的课程教学,并设置专门岗位对其的质量的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以实现对于双语课程的教学情况的及时了解与掌握,同时通过教学管理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与丰富,保证了双语教学质量,并不断提升学生的踊跃程度。

小学安全教育的创新实践与案例分析大全【第四篇】

(2)在市级或相当于市级刊物发表论文,每篇奖励100元。

(3)在校报发表论文,每篇奖励50元。

说明:

2论文由多人合作完成的,只对第一作者进行奖励;

4同1篇论文在不止一家刊物发表,按最高级别奖励一次。

5教师随笔、散文、小说等适用论文奖励条例。

6在职攻读研究生的教师在读期间发表在公开刊物上的'文章,不在奖励范围内。

二、出版论着奖励。

论着(不含教辅用书)出版奖励根据着作在有关方面所获得的奖项具体决定。

三、课题研究奖励。

(1)已经立项课题,按计划正常进行研究并按要求提交有关材料的,每年研究经费600元;经专家鉴定结题的,奖励600元。

说明:

1课题奖励为集体奖励,奖金主要用于购买资料和开展研究活动等;

2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重大作用的课题报请校长室申请特别奖励;

3课题主持人须是我校在职教职工。

(1)国家级一等奖奖励200元,二等奖奖励150元,三等奖奖励100元;

(2)省级一等奖奖励150元,二等奖奖励100元,三等奖奖励80元;

(3)市一等奖奖励100元,二等奖奖励80元,三等奖奖励50元;

说明:所有科研成果奖励均需由本人填写申报表,并提供相关复印件。

小学安全教育的创新实践与案例分析大全【第五篇】

一、主题:大力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四维五段”教学模式。

二、活动内容:

1.在双桥校区积极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辐散全校;

2.以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为宗旨,积极推行《“四维五段”课堂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5.开展青年教师赛课活动。

6.教育教学论文、案例故事和课件评比;

7.组织对各级各类教改科研成果的表彰活动;

8.开展师徒结对一年一度的总结表彰活动;

9.开展高、初三教学工作考核表彰活动。

10.继续启动微型课题(小专题)研究活动;

11.教研组组织教师观摩学习全国知名专家、名师的优质课例视频3至5堂。

三、活动形式:

1.采取“科研活动月”形式。以课堂教学规范与效益为主题,以专题研究(含赛课)为主线,将上述系列活动内容纳入“教改科研活动月”,以多种形式(专家报告、小型课题研讨、学科专题研讨、成果报告、教育论文、教学案例、小故事、科研成果、课件等交流评奖、青年教师拜师活动、课题研讨等),展现我校研究及教改科研特色。

2.突出“专题研究”特色,将选题、设计、课前说课、上课、课后说课、教师互评、专家评课(评奖)等结合起来,向教师展示一个完整的、动态化的、开放性的科研活动链,把科研与课程改革结合起来;把科研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把科研与教师培训结合起来。

四、活动安排。

(一)开幕式。

时间:7月xx日(第14周星期二下午4:20)。(待定)。

地点:东区多功能厅或西区新会议室。会场布置(会标)请办公室安排。标语(行政会商议拟定)。

主持人:鲁。

议程:

1.李校长致开幕词。

2.陈作第30届教育教学年会及“科研活动月”安排说明。

3.吴校长讲话。

(二)“活动月”活动。

1.专题活动。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专题,安排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研讨,可以与研究课评议相结合。并安排以上各组聘请校外学科专家参与教研活动,评课或讲座,具体时间待定。

2.课堂献课(选题、设计、说课、上课、课后说课、教师互评、评奖)等安排,见《五中学第30届教育教学年会献课安排表》。

3.教育教学论文、小故事、课件评奖和成果登记表彰等工作已经开始进行。

4.青年教师学习、专题辅导讲座,时间随机而定。

(三)闭幕式。

时间:(待定)参考时间:7月xx日(星期一)或7月xx日(星期二)。

主持人:鲁。

议程:

1.“列五讲坛”讲座;

2.陈主任总结本届教育教学年会及科研活动月工作。

3.吴校长作专题发言。

大会休息(10分钟)。

4.吴校长宣布xx级中、高考奖励决定。

5.李副校长宣布本届年会论文、课件获奖名单并由学校领导颁奖。

6.李副校长宣布教师科研成果获奖名单并由学校领导颁奖。

7.蒋副校长宣布本届年会献课获奖名单,学校领导向献课教师颁发纪念证书。

8.田副校长宣布对拜师合同满期后的指导教师的.奖励决定并由学校领导颁奖。

9.杨副校长举行新调入我校的青年教师的拜师仪式。

10.吴校长致闭幕词。

小学安全教育的创新实践与案例分析大全【第六篇】

创新是国家核心发展理念。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本质上是创新思维品质和能力的竞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迫切。开展创新素养教育是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客观需要。创新是全国教育大会重要精神。2018年9月10日,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6个方面“下功夫”,其中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并且提出:“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创新驱动是自治区三大战略之首。2017年6月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次党的代表会召开,党委书记石泰峰在报告中提出宁叟要大力实施“三大战略”:创新驱动战略、脱贫富民战略、生态立区战略。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加快经济转型发展,这是立足宁夏区情、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对于解决制约宁夏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新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禀赋。《大学》中写道:“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周易?系辞上》中写道:“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这些古代典籍体现的思想就是创新推动时代的发展。

二、创新素养教育的现实成就:变革了基础教育课堂模式。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在实验试点学校(幼儿园)的不懈努力下,宁夏创新素养教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一是教育理念得到转变。坚持转变理念先行,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充分利用远程资源等多种方法,加强对教育行政人员、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实验试点学校(幼儿园)校(园)长和教师的育人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许多学校的办学观念有了新转变,比如银川市第一幼儿园提出”对每位孩子都有创新期待”的办学思想;固原回民中学提出“每个学生不求一样的发展,但都要发展;每个学生不求相同的规格,但都要合格”的教育思想;吴忠盛元小学提出“让生命成长打上创新底色”,重视专家引领、课题引领和活动引领,将创新素养教育的理论探索教学实践变成了常态。二是褪盖面不断扩大。从2015年启动实施创新素养教育以来,经过各方面的不懈努力和教育厅的持续推进,到2017年实验试点学校(幼儿园)从3个市、县(区)的16所扩大到覆盖全区所有市、县(区)的649所;参与实验试点的教师从1200人扩大到4.3万人;学生从1.3万人扩大到46.2万人。实验学校从城市学校逐渐扩大到了农村学校,涌现了诸如隆德县张程小学等创新素养教育课程非常有特色的乡村学校。各实验县区、学校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观摩、相互借鉴,创新素养教育正在形成规模效应。到2018年秋季,全区初中及以下学段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实施创新素养教育。三是理论探索不断实现突破。提出了创新素养教育的概念,对创新素养进行了理论阐释,列举出了创新素养的组成要素,提出了创新能力培养的公式。深刻认识和精准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区分学前教育阶段、小学低段、小学中高段、初中阶段等不同学段学生在创新素养培养方面不同的心理特征。研制出了适用于创新素养教育的区域、学校、教师、学生四个评价量表,研制出了对创新素养教育成果评选的案例、创客故事、创新项目、论文等四大类成果评价量表。各地各学校也形成了许多创新教育实践的模式、课程和方法。四是创建了“4+2+n”新模式。“4”就是4个评价体系,即上级部门对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学校对教师、教师对学生的4个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牵动作用,促进创新素养教育;“2”就是两个读本,即对教师如何实施创新素养知识读本和家庭教育中如何开展创新素养教育知识读本;“n”就是n种教育方法。

三、创新素养教育的纵深推进:综合施策破冰前行。

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从示范学校建设、教学方法提炼、中考改革驱动、家校共育等若干层面来促进宁夏创新素养教育的纵深推进。示范学校建设。创新素养教育工作主要任务中的一条就是“坚持示范先行、典型引领”。遴选出在创新教育制度、设施建设、课程建设、经费保障、师资配备、学生创新活动参与度、创新成果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中小学(幼儿园),作为自治区级“创新素养教育示范校”,以点带面,引领和促进自治区创新教育的'全面开展。教学模式提炼。创新素养教育要立足课堂,把创新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所以要提炼适合创新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人推进,各种优秀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在教学中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又要汲取现代教学方法的精华,还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知识储备、年龄特征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创新素养教育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真活动为方法的理念,如先学后教、问题教学、结构化学习、合作学习、实验教学、情景教学、发现教学、尝试教学、讨论教学、跨学科教学等教学方法,都注重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让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目的,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启发创造性的目的。评价改革驱动。各地要用好教育厅下发的创新素养教育评价四张量表,进一步完善对县市区、学校、教师、学生的创新素养评价体系。我们还要深化中考制度改革,发挥好评价对培养创新素养的“指挥棒”作用。宁夏中考改革的变化:一是全科开考,音乐、美术、书法、综合实践等科目的具体考试由学校组织;二是命题变化,不单独出说明书,增加开放式题,提高命题质量。这体现了“综合评价、注重能力、彰显特长、创新导向”的改革特色。试题设计立足学科课程标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现创新素养教育的内容,将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逐步推进试题的开放性和答案的非标准化,增加探究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考试形式既有闭卷考试,也有开卷考试;既有语言课的听说考试,也有实际操作检测。强化初中综合素质评价,通过过程评价来促进创新素养教育的落实。家校共育促成。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两个重要的环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需要相互支撑、相互促进。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创新素养教育家校共育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为落实创新素养教育目标,学校要密切联系家庭,指导家庭教育,凝聚教育合力,为学生创新素养发展导向护航,并提出了指导意见:提高认识,加强组织管理;加强家校共育创新素养教育课程建设;培养家校共育专业队伍,开展创新素养教育家校共育专题活动;积极开展家校共育课题研究;积极宣传家校共育成功经验;实施家校共育监测评估。宁夏正在编印《创新素养教育家长读本》,依托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开展家长培训,把创新素养教育的相关理念、内容、目标及学校开展的创新素养教育导向传递给家长,通过家校互动,切实转变家长的教育观、成才观,形成育人合力,构建家校共育的创新素养教育体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安全教育的创新实践与案例分析大全【第七篇】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安全意识,提高学校安全工作水平,深入开展“平安校园”的创建工作,根据教育主管部门有关工作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3月30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重点是营造安全教育氛围,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3月30日—4月5日为学校安全教育周,重点是加强安全常识教育,提高师生的自护、自救能力,排查安全隐患,健全完善安全工作长效机制。

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

师生的安全知识进一步增长,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自我防范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校安全管理责任进一步落实,管理措施进一步到位,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安全事故发生率进一步降低,平安校园创建水平进一步提升。确保校园安全隐患彻底整改,不发生涉及学生伤亡的安全责任事故。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宣传阵地、设备和安全教育资料,大张旗鼓地向师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真正使安全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具体教育内容为:防交通事故、公共安全、饮食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防溺水、防拥挤踩踏、维护稳定、心理健康、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等。针对以往学生非正常死亡中以交通、溺水事故为主的实际,重点抓好道路交通、预防溺水教育。

2、组织开展好“七个一”活动:

(1)举行一次安全教育图片展(教学楼中厅)——政教处;

(2)举行一次晨会安全教育讲话(3月30日晨会)——政政处、大队部;

(3)出刊一期安全教育宣传展板和班级安全教育黑板报——安保处、大队部;

(4)观看一部安全宣传教育影片;——(午间管理时间)

(5)举办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各班主任;

(6)开展一次校园和家庭安全检查,找找身边的安全隐患——全体师生;

(7)组织一次防震和应急疏散演练(时间待定)——安保处。

安全教育要取得实效,关键在于班主任的教育和引导。为了保证这次教育周活动的实效,学校安全办公室将本次活动的有关内容纳入对班主任的绩效考核,各班级也要及时总结和挖掘活动中的有益经验,将我校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工作引向深入。

小学安全教育的创新实践与案例分析大全【第八篇】

同学们好!

今天我想先表扬一下大家,开学一周了,同学们都很遵守纪律,年后没有乱买炮、放炮现象。这给老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是分不开的,更是同学们优良表现的体现。老师总喜欢听话的孩子,希望大家在一下几方面有更好的表现:

第一点是上学、放学的路上,遵守交通规则,靠右边行走(有的孩子可能左右老混淆,那你就举起你经常写字的手,那边就是你的右边),过路口时要注意红、绿灯,如果是红灯,你就耐心等一等,灯上面的绿灯亮时再过。如果你是因为等红绿灯耽误了上课,老师不会批评你的。还有走到路上,小伙伴们不要并排走,那样会把路占很多,影响别人通行,更不能几个人边走路,边打闹。

第二点是集合结束后,回教室时走到楼梯口和教室门口时,不要拥挤,看见人多的时候,你就停一停再走,如果看见或听说有摔倒的,最后面的学生要全力往后退,可不能往里挤着看热闹,那样做会有更多的人摔倒,会造成伤害事故的。前几天新闻上还报道了湖北的一个小学的学生在寝室的大门口乱挤,把大门挤倒了,砸死了4个人,还伤了一些学生,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因此,不管是交通安全,还是校园安全,全体师生都得注意,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是我们大家的心愿!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238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