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报告热选【精选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938371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报告热选【精选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报告【第一篇】

六、产物:。

产品产量g,物态,颜色,气味;

产率的计算。

七、讨论及回答问题:。

伊犁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科学学院。

姓名班级。

教师。

实验组数。

实验日期

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主要试剂及产品的物理常数。

四、仪器装置图: 。

五、实验步骤和现象:。

2

3

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报告【第二篇】

一、课程简介。

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提高教学效果、顺应国际土木工程领域的教学改革发展,开展土木工程材料双语教学显得十分必要。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土木工程建设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内容包括:绪论、材料的基本性质、建筑钢材、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砌体材料、屋面材料、沥青、沥青混合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木材和建筑功能材料。其中重点介绍了这些材料的基本组成、技术性质、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及选用原则。在介绍土木工程材料基本知识的同时,力求反映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间的本质关系,并引导学生熟悉和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标准。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课堂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材料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具有合理选择和使用材料的基本能力,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材料科学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1)掌握土木工程中常用材料(包括建筑钢材、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砌体材料及屋面材料、沥青、沥青混合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木材、建筑功能材料等)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质、用途、质量检测和评定的标准,具备针对具体工程合理选材与用材的分析能力。(2)了解各种常用材料的试验方法,并通过实验环节的学习,掌握主要材料的试验方法和基本试验操作技能,具备对试验结果进行正确评判的能力。(3)了解各种材料的生产方法、常用材料的组成和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及改善材料性能的途径,具备对各种配合比进行设计的能力和对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进行校核的能力。

三、双语教学课程建设。

1.国内外教材的互补。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依据,是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中首先面对的课题。为实现教学内容与国外教学内容接轨,本课程主讲老师根据国外的学习工作经验,结合国内工程实践,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教材的异同点,选取了最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补充和拓展。2.双语课件ppt的制作。本课程课件ppt在中文课件的基础上,完成了全英文课件的制作。ppt课件中设计穿插大量实验室及工程实践图片及大量视频及flash动画演示。详细展示了各种工程材料内部组成与结构间的关系,材料性能在工程中的应用等特性。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各种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工程适用情况。本课程双语课件的一大特点是融合了国外相关建筑材料的课程信息,让学生能更生动地熟悉相关工程材料的发展史及研究进展,夯实对具体知识点的掌握。3.双语课程的教学形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形式不同,本课程双语教学形式吸取了国外相关教学模式的经验,采用“启发式”及“提问式”等互动模式进行教学。这一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让学生由原先的被动受学转变为课堂的主动学习,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起到了引导学生去掌握各知识点的作用,一改原先单调的介绍及讲解等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授课效率。

四、双语教学实践及问题处理。

双语教学在实践教学初期由于教学模式新颖,课件内容丰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随着课程实践的深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们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因对专业词汇的不熟悉而跟不上课程节奏。由于大学英语授课内容与专业英语关联性不强,即便是英语基础好的本科生也没有掌握足够的词汇来进行双语授课。为此,本课程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增加了专业词汇的讲解,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双语教学实践中发现的另一个问题是国内外由于工程特点及发展历程的不同而出现的标准规范的差异性。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地穿插相关背景发展的介绍,让学生能从根本上了解其异同点。

五、总结。

双语教学对本科生而言是一个具有挑战也充满兴趣的教学模式。《土木工程材料》由于其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多、专业面广,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不少实践性问题。归纳总结这些问题发现,双语教材的选择、教师水平的提高及学生基础的夯实是三个关键性因素。此外学校应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要为双语教学提供相应的安排,帮助教师及学生克服上述几个短板。

参考文献:

[4]郭咏梅.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2):69-71.

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报告【第三篇】

通过该课程设计要使学生树立起强烈的工程化意识,用工程化思想和方法开发软件。切实体会出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开发系统与一般程序设计方法的不同之处,学生在对所开发的系统进行软件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的基础上,实现并测试实际开发的系统。通过一系列规范化软件文档的编写和系统实现,使学生具备实际软件项目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的基本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为将来从事软件的研发和管理奠定基础。每个学生选择一个小型软件项目(内容参照《计算机综合实践指导》,宋雨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按照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完成软件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实现、软件测试及软件维护等软件工程工作,并按要求编写出相应的文档。具体的方法可以选用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或者面向对象的方法,开发环境和工具不限。

1.至少提交4个文档,包括软件计划、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设计说明书、软件测试。

2.独自实现了系统的某些功能,基本达到了要求的性能,经过了测试,基本能运行。

(2)系统验收、讲解、答辩占25%。

(3)考勤占15%。

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报告【第四篇】

总结如下: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是实践的先导,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自觉而有效的实践,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先进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而先进的教育观念来自不断的学习,因此,我把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作为我自己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把新课程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我对照新课程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讨论反思。通过学习、讨论和反思,提高了认识,深刻地感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与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必由之路。在今后本资料权属,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更多资料的教学中,一定要贯彻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现五个转变: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培养学生“会学”;

5、由教材的接受和传递向教材的开发和创造转变,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开发者了创造者。

教与学的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传统的教与学,就是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是知识的主宰者和阐述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和储存者,没有教师对知识的输出,学生就接收不到知识,学生没有自由选择和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完全处于单一的、被动的接受状态,失去了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在课改实验中,我狠抓课堂教学,努力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向学生学习引导者转变;由高高在上的权威,向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转移;由单一的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转变。学生要从被动的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由学习的主体转变。要创设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真正达到师生交往,平等对话,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目的。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我的师生关系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居高临下地要学生接受学习,而是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情感交流,与学生交朋友,成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合作伙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者和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合作者,把学生参与教学,探究知识贯穿于整个课堂。小组学习时,让小组长当小老师检查、辅导本组学生,并选出学习好的小组到前边讲台教全班学生读写等等。课堂上师生配合紧密协调,关系融洽和谐,一种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正在消然形成。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求教师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使用学习,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已初步建立了问题情境—共同探究—多项交流—实践应用的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例如:为了便于学生多感官接受和传递信息,增加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便于学生之间相互切磋,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我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学习互相交流。

以往教学,教师都是一成不变的使用教材,不管教材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心理,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成为教材内容的忠实的阐述者和传递者,而现在我领会了新课改理念后,才用了新的做法,首先要吃透教材,深刻领会本资料权属,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更多资料教材编写的意图,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找例子,灵活的处理教材,展开课堂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老师能把学生的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学生,学习也离不开生活。这种方法更容易达到增强学生兴趣、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课改是一个艰巨的工程很多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单兵作战是不行的。我特别注意老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就与同行交流磋商,还定期总结一些问题与同行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使自己的知识的到了丰富,能力也的到了提高。

从开展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们的工作思路就是:实验—反思—调整—改进—再实验。对实验的每一步,我们都要作认真总结,反思,思考,详细分析,成功之点,作为经验,继续发扬;失败之处,作为教训,改进调整,继续前进,并把这些总结的经验教训作为一个专题“课改小结”记录在在自己的教案上。这样,不但积累了经验,也使我对今后的实验工作始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确的思路。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微薄经验,还希望各位同行提出宝贵批评建议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报告【第五篇】

雕塑课程是大学美术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美学观念。这门课程通过教授雕塑材料、技巧和艺术理论,帮助学生开阔艺术视野,培养雕塑创作能力。在课程结束之际,我将总结和总结这门课程给我带来的思考和启发。这将是1篇1200字的关于“雕塑课程心得体会实验报告”的连贯文章。

第二段:雕塑课程的学习过程和感悟。

在整个雕塑课程中,我向导师学习了关于雕塑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学习了各种雕塑技巧和表达方式。通过反复的实践和探索,我逐渐掌握了粘土、石膏和陶瓷等雕塑材料的使用方法,并学会了运用各种手法创造具有表现力的雕塑作品。同时,在课程中我也了解了不同的雕塑风格和流派,拓宽了我的艺术视野。通过对雕塑作品的欣赏和研究,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雕塑艺术的内涵和表现力。同时,我也意识到雕塑是一种需要耐心和执着的艺术形式,需要长时间的精心雕琢和打磨,而这种坚持和努力的过程也是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三段:雕塑课程带给我的启发。

在雕塑课程中,我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个具有独特意义的雕塑作品,不仅令我深感满足,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雕塑课程还教会了我在艺术创作中注重细节和捕捉灵感的重要性。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物结构的观察,我学会了如何捕捉到身体肌肉移动的细微变化、面部表情的微妙变化和自然界中动感的造型。这些细节和灵感的捕捉不仅使我的作品更加生动质实,也使我在艺术创作中有了更多的表现力。

第四段:雕塑课程带给我的收获和成长。

雕塑课程不仅仅是学习雕塑技巧和表现方式,更像是一次自我发现和思考的旅程。在课程中,我经历了许多失败和挫折,但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我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并取得了一些进步。这个过程让我更加坚定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自信。雕塑课程还培养了我的耐心、细致和观察力,这些品质不仅对艺术创作有益,也对我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和学习有了积极影响。通过这门课程,我成长为了一个更加成熟和自信的艺术创作者。

第五段:对雕塑课程的展望和总结。

通过雕塑课程的学习,我认识到雕塑艺术的无限可能性。未来,我希望能够继续钻研和深化自己的雕塑技巧,并在创作中探索更多新的表现方式和创作理念。同时,我也希望能够通过参加雕塑比赛和展览来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其他艺术家交流和碰撞。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对艺术和创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相信这个过程只是我艺术之路上的一小步,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发现等待着我。

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报告【第六篇】

工科院校本科专业不仅需要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同时也需要培养科学研究型人才,在本科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开展双语教学符合社会的长远发展以及化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我校前身是武汉化工学院,是一所化工特色的学校,学生中重实验技能轻语言学习的思想比较严重,为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英语特别是专业英语水平,从开始学校试点在有机化学理论及实验课程中使用双语进行教学。笔者自08年进校以来,即承担了部分班级的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对怎样开展好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有了一定的体会,现总结如下。

1明确教学目的。

双语教学是指利用外语和中文相结合的形式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述,目的是在学生掌握某门课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及应用能力。双语教学课不是外语课,其核心任务是在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相关的英语知识,为培养综合性人才打下基础。理解了此点,笔者认为双语教学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没有全国通用的模式,需要依据一个学校自身的教师结构、学生专业基础及英语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2精心准备教学。

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中教师至少需要精心准备以下几点:(1)适宜的教材。双语教学首先要有合适的教材,而目前国内还没有正式的英语实验教材出版,完全国外原版实验教材价格昂贵,且不一定适宜本校的实际情况。为此,本教研室在多年双语教学经验基础上编写了“有机化学及实验(双语版)”教材作为本校双语教学教材,这为顺利开展双语教学奠定了基础。(2)全新的讲义。双语教学与单一的母语教学特点不同,教师不能简单将以前母语的讲义翻译成英文。教师的英文讲义中要对实验中涉及到的专业英语单词及语法进行归纳总结。(3)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双语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强度,部分学生有畏难情绪。在开课前,教师一定要花时间跟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认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强调有机化学实验英语教学是一个难得的系统学习运用专业词汇的机会,对以后工作、科学研究及学术交流非常重要,让学生及时树立有机化学双语学习的信心。

3加强预习力度。

在实施有机双语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板书为英文部分内容采用英文讲授。而教学不是一个单方面的过程,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班上学生英文水平参差不齐,专业背景也不一样,教学中部分学生在知识理解上可能会出现困难,为使教学顺利进行,学生实验前的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加强预习力度,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点措施:(1)预习报告全评全改,成绩占到总成绩的20%,让学生真正重视实验预习的意义。(2)采用中英文结合预习方式。预习报告中实验目的、要求、原理等用英文书写,但得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同时针对实验内容教师提出若干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学生只需在报告中用中文回答。这样,学生通过预习报告的书写熟悉了专业词汇,提高了应用英语的能力。教师给出的问题涵盖了实验过程中的关键点,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回答这些问题,不但让他们对实验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他们文献查阅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科研思维。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实验预习非常重视,预习效果明显,教师在后续的实验教学中轻松很多。

4合理安排教学方式。

要搞好有机化学实验课的双语教学,教学模式很重要,授课过程中英文讲述占多大比例,要依据各校的实际情况而定。依据我校特点,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采用多种模式进行教学,具体做法是:(1)英文教学方式。系统总结专业词汇(包括实验用药品及仪器),用英文讲解实验目的、要求以及实验原理,讲解中结合反应式,便于学生理解。(2)中英文结合教学方式。有机化学实验操作过程琐碎、细节多,为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听清楚,我们采用中英文结合的方式讲解,讲解过程中不时用英文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用英文回答,锻炼学生的英文思维及口语水平,加强师生的互动。(3)中文教学方式。为突出重点,保证实验能安全有序的开展,我们对实验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仍然使用中文讲解。这样的教学安排学生易于接受,能保证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英语水平。

5重视实验总结。

实验总结包括两点:(1)实验报告的书写,即学生的实验小结。在双语有机实验中要求学生用英文书写实验报告,因为是用英文书写,相对来说显得困难一些,学生有畏惧感,特别是实验报告中实验记录以及实验结果与讨论(records,resultsanddiscussion)两部分,书写过程中无英文段落可以参考,部分同学这两部分写的非常少,而这恰是我们实验报告的`核心部分。为此,我们给出了两部分中经常要用到的英语词汇,并且在每次实验结束后要求个别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验情况,在黑板上对这两部分进行板书,教师再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逐条讲解。经过几次这样的训练后,基本解决了学生实验报告书写不规范的问题。(2)教师自身的总结。一个单元实验从预习、讲解、操作及实验报告书写等全套都完成后教师有必要进行及时的总结。这样不仅可以理清单元反应中学生没弄懂或需要加强的地方,以利于后续实验的开展,还可以及时的纠正学生在英文书写材料中的错误,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保证了双语教学长期有效的开展。

总结两年来的双语教学实践,笔者有如下感想:(1)工科院校应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工科院校相对来说英语教学薄弱,加强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学习语言,能够学以致用,增强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2)教师力量需要加强:回头看我们双语教学讲授,我们应用英语的比例仍然不够,课堂的活跃气氛还有待加强。为了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学校应在教师培训上狠下工夫,并加强与其它院校的交流。(3)打破常规班级建制,分班教学:双语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学校的实际情况是近年来招生数量增加,学生之间的差距较以往更大,有的学生听中文讲授都有困难,如果再对他们进行双语教学,就有可能是“拔苗助长”了。所以,笔者认为,在工科院校的有机实验双语教学中,应该打破行政班建制,事先对学生进行选拔,至少分成a,b两个班级,在a班中学生专业知识相对牢固,英语水平较高,可在双语教学中加大英文讲解力度。而在b班中,学生相对基础差些,在双语教学中英文讲解比例相对小,讲解速度相对慢,让他们在掌握实验技能的前提下,提高专业英语水平。(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当前,我们实验教学讲解主要是实验室板书讲解,存在一些弊端:首先讲解时间不够,教师很难展开,双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还要总结专业英语词汇与语法,时间明显不够。其次,如此大的实验操作技能及专业英语知识信息量,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消化,再加上后续实验操作,课后再让学生回头学习很难。最后,完全利用板书讲解即耗时又难以讲解清楚,可谓事倍功半。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讲解、学生预习、实验前板书讲解的程序,多媒体讲解信息量大,教师易将问题讲清讲透,学生下去后再进行实验预习并对教师讲述内容进行总结,在实验前教师重新对重点知识点进行讲述,这样一个来回学生才可能很好的掌握有机实验的同时又学习了相关的专业英语知识。

有机实验双语教学工作是教学内容拓展的新尝试。依据我校的特点,如何搞好有机实验双语教学,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的去探索、总结和完善。

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报告【第七篇】

双语教学是改革开放以来,促进我国教育与国际接轨进程的热点课题之一。高等院校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形式,对于提高学生素质,探讨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及在更深层次向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所在的学校在此方面极为重视,无论是在政策和经费上都给予了积极支持。笔者开展了“医学专业有机化学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索”教改项目,通过近两年在教学第一线的探索与实践,对医学专业有机化学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有了一些粗浅的经验和体会。

双语教学的目的,不是从语言学习上代替英语课,而是补充英语教学中词汇含盖量的不足,并且为专业信息的索取奠定必要的词汇基础。化学专业的专有词汇量大,尤其是物质名称千变万化,以有机物为例,化合物名称是在命名规则之上,其他特有的词汇也必须单独掌握组词规律。有机化学中有机化合物结构式、反应式较多,且都是英文书写。有机化合物命名、有机人名反应等内容,英文表述规律性强,更是训练学生专业英语听说能力的良好载体。

鉴于以上学科特点,首先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构词法的规律。如前缀nitro-硝基,bromo-溴,chloro-氯,carbonyl-羰基,aquo-含水的oxy-氧,hydro-氢;再如后缀-amine胺,-ol醇(酚),-al醛,-ester酯,-ane烷,-ene烯等;再有与数量有关的专有词,譬如:me-甲、eth-乙等;mono-表示“单”、“一”;di-或bis-表示“二”、“双”;tri-表示“三”;hemi-或semi-表示“半”等。教学组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编制了“常见有机化合物的中英文名称”,学生采用“分析前后缀”的方法,避免了机械记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有机化学反应式、化合物命名以及附表中有机化学专业术语和基团缩略语,提高学生查阅外文文献的能力,还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自然科学基础,为此,教学组分别编制了“常用有机化学术语”和“有机化学常用基团缩略语”等讲义,印发给学生。“常用有机化学术语”涵盖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和重要的基团、种类、结构理论、同分异构、光谱、酸碱性和有机反应的名称、机理等,内容全面,有利于提高学生有机化学外文原版教材的阅读能力。第三,在双语授课过程中,对于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分别进行专题讲授。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律性强,集中讲解有利于系统地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英文命名规则,进一步了解专业英语词汇的构成,收到分散命名教学所达不到的、灵活多变、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在后续各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多次反复,潜移默化,95%的同学都能够对常见有机化合物进行英文命名。有机化学反应复杂,反应机理难以理解,在学期期末专题进行复习总结,按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缩合反应、重排反应六个章节讲解,而且汉英双语比例为3∶7左右;汉语重点在介绍反应规律,英语重点在反应机理的表达式,克服学生畏难的心理。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文字、声音、图像及大量色彩鲜明、活泼有趣的音响动画,来刺激学生和调动学生多种感觉,给枯燥的有机化学双语教学注入活力。教学组专门制作了一套“分子模型”ppt,将教材中涉及的有机小分子与球棒模型一一对应,并且标注英文名称,使抽象概念和空间结构形象化,学生容易理解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对于一些抽象的问题,如杂化轨道理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电子云的空间图形、化学反应过程的模拟、立体有机化学等许多的理论知识,除了一般彩色插图说明外,还采用动画电影,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强大功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较为直观的印象,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现象、化学反应本质及规律,使化学教学过程具有更强的直观性、趣味性和活泼性。

教学过程中学生永远是主体,教师教学永远要以学生为本。如何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是评价教学效果优劣的重要指标。在双语教学中,学生更要是教学的根本,双语课的学习中需要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间的互相帮助和交流讨论,需要学生的共同参与。

首先从思想上消除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敬畏和恐惧感。讲授之前,让学生在了解构词法和缩略语的基础上预习该章节中的基本内容和生词,特别是专业术语。授课时教师尽可能在ppt中给出关键词或生僻词的中文意思,注意调整英语语速,做到吐词清楚、讲解到位,以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够听懂和理解课堂内容,不折不扣地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的。鼓励学生提问,不熟悉的词汇允许中英文交替,循序渐进,头两周教学目的主要是活跃课堂气氛,使他们在课堂上敢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不但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基础理论知识,而且感到专业英语并不难学,大大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学生在课堂上长时间听英语、看屏幕容易产生大脑疲劳、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双语授课中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思想活跃,精力集中。课件中注意引入有机化学的新知识、新成果以及学科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使得课程内容兼具基础性和先进性,特别是21世纪以后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研究工作,绝大部分都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学生们都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为保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双语教学,我们适当地要求学生针对现有的英文原版教材中简单的知识模块,结合社会热点,分组讨论,轮流讲授,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老师对学生进行双语表达规范性训练,给予他们运用双语的机会,增强他们运用双语的信心,对有机化学的双语教学也可以起到补充作用。

四、结语。

双语教学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教学难度要大大高于母语教学,教师备课负担重、上课压力大,这些都要求双语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教学研究能力,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我们只有在双语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做到双语教学与有机化学教学的有机融合,大胆创新,以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为突破口,才能真正使学生在学习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英语水平,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

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报告【第八篇】

摘要:双语教学反映了当今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笔者近几年在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对影响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双语教学效果的几个关键环节如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细节等展开了讨论。

双语教学(bilingualeducation)一般是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两种语言即母语和非母语对同一知识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我国在探索试验的双语教学一般是指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体系。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发展需要,早在,教育部就明确提出中国本科教育应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教育部进一步提出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双语教学适应教育全球化的基本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本科生实施双语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外语应用能力,提高课程教学的国际化水平。

有机化学实验与有机化学理论课相比,有独特的授课方式和特点,开展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有机化学实验课程通常在大学的一年级或二年级开设,这时,大学生刚入校不久,英文基础较好;再加上有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要求,所以学英语的积极性很高。第二,有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目标是以掌握实验操作为主要目的,课堂讲授时间较短,每次实验大约半小时左右,其中还包含一些演示实验的内容。理论方面内容更少,学生接受起来较容易,因此相比理论课来说,更容易实行双语教学。

虽然双语教学已成为近年来高校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但是目前,国内双语教学模式和方法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双语教学体系,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分析。笔者近五年一直在开展有机化学实验的双语教学,有一些粗浅的体会,愿与大家分享。

一、教师精心备课,学生认真预习。

双语教学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备课非常关键。教师不仅要做到熟练驾驭英语语言和精通讲授的专业知识,还要对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拟提出的问题,提问对象,学生可能如何回答,如何进一步做好启发引导等都做好心中有数。在备课时,要着重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教学目标的制定。

要考虑到学科目标和语言目标的制定。学科目标是每节课要求学生掌握的实验技能及知识点。这是双语教学的首要目标,即以英语为语言媒介,探索和掌握专业知识。语言目标是双语教学的第二个目标,即通过双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建立英语思维。这不仅包括让学生了解与掌握相关学科的专业术语以及独特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法,还包括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的提高,即:能听懂该学科的英语授课,读懂并准确理解该学科的英语教学资料和相关文献,进而能用英语就该学科领域问题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这两个目标的制定又取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需要发展的能力水平的分析。

2、两种语言的分配。

为达到上述目标,采用什么样的语言分配方式,中英文各使用多少,这也是双语教学中一个关键问题。语言的分配要根据上课内容和学生的语言水平决定,以学生实际接受情况为标准。

对学生来讲,实验课的预习也很重要,要求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知道自己来做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做。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对实验目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流程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有现成的双语教材当然最好,如果没有,也可以在做实验前将英文讲义发给学生,在做实验前,让学生在预习完中文内容后,通读相关实验的英文讲义。

二、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要使有机化学实验课的双语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合理安排教学过程非常重要。虽然一节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不多,但讲授时间较短,因此一定要详略得当。除操作外,下面一些内容是讲授中的重点。

1、知识点。

通常在每节实验课中,都有一些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如普通蒸馏中沸点和蒸馏的概念;重结晶的原理,干燥剂的使用等。在介绍这些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课前做好预习,课堂上采用提问的方式。同时这部分内容若用全英文讲解,应该属于最难理解的一部分,而且会占用较多的时间。因此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采用中英文或中文的方式讲解。

2、专业术语及词汇。

结合有机化学实验的特点,课程中用到的专业词汇主要包括:(1)化合物或试剂的名称;(2)仪器的名称,包括玻璃仪器、电学仪器及金属用具等;(3)实验基本操作名称,如蒸馏、重结晶、过滤、搅拌、回流、干燥等。这些内容可以在每节课的开始或结束介绍,并让他们在做实验过程中诵读和记忆。

3、实验步骤的一些英文表达方法。

做实验离不开具体的实验步骤,了解和学习这些英文表达方法对日后阅读英文文献有一定的帮助。这部分内容在讲解时,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逐步从阅读到听懂,甚至能表达。

除上述内容外,每节课的内容还有实验目的、原理及影响本实验的关键因素等,应该鼓励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上台讲述,教师做出必要的补充提问、订正和解答。

三、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在授课方式上,双语教学中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与专业英语的接触几乎为零,因此如果在开始阶段就灌输大量的专业术语与英文表达,即使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也会觉得难以应付,所以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在逐步积累中去掌握使用英文学习专业知识。具体实施时,可在起始阶段,采用英文板书,以汉语为主以英语为辅来进行讲述;第二阶段采用以英语为主,以汉语为辅的教学方式;第三阶段让学生尝试进行一些英文表达和交流,达到双语教学的理想境界。例如在讲授实验步骤时,刚开始,可以将描述这些步骤的英文句子写在黑板上或是多媒体课件上,用中英文的方式进行讲解。待学生熟悉这些英文表达以后,可以只在板书中用示意图表示实验流程,而在讲授中采用英文。如果顺利的话,在最后的几个实验中,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用英文表达。

四、采用启发式与问题式的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沟通。

现代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课的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教学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实现教学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现代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将教学内容具体化,采用提问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类教学法都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勇于创新。

有机化学实验课中,在传统讲授方法的基础上,可大量运用这两类教学方法。如在减压蒸馏的演示实验中,我将讲课内容分解成三十多个小问题,在演示实验中让每个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其中有口答的,如需要动手操作的。如口答的问题有:什么情况下采用减压蒸馏,让学生讲解整套仪器的名称、每个仪器的作用等;而需要动手的问题则有让学生演示开始减压蒸馏及结束减压蒸馏的实验过程。学生对这节课的讲授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实验报告中他们提到:这是印象最深的一节课,在这节课上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看到了别人怎么做实验,对自己做实验时的优点和缺点有了更深的认识。

五、利用多种资源,多种教学手段结合。

在实验课教学中,除板书外,其他教学手段的运用往往被忽略。实际上,在传统的实验教学基础之上,增加cai课件、多媒体、录像等先进教学手段,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信息量;将文字、图像、录像、动画充分结合,可以加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

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感到板书的信息量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有条件的话,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或幻灯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直观性与信息量。例如在一节实验课中,在用多媒体讲解时,实验目的可以很快地略讲,一些重要的原理可以采用图、表、动画等形式讲解,操作部分可以采用动画或视频加深印象,这样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六、注重教学细节,多方面培养科研素养。

打造精品应该注重生产的细节,塑造人才也应该注重育人的细节,基础教育的教学工作尤其应该提倡重视细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活动其实就是一系列教学事件的总和。课堂教学中的细节体现在各个方面,如教师的一句话,指导上的细节,肢体语言的运用,问题设计,时间安排,以及因学生而作的活动流程或教育策略的调整等。细节虽小,折射出的却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智慧,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彩的细节。

例如在每一节实验课的安排上,除了上课开始后半小时左右的讲解时间外,其他的时间里主要是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操作。在这段时间里,可以延续实验课内容,从细节方面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科学素养及实验室工作习惯。如在做实验过程中提醒学生统筹安排实验时间,做好下一步实验的准备工作。在合成实验反应的过程中提醒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做好实验记录,详细记录实验现象。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空闲时间,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实验的英文讲解或录像。

七、区分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目标差异,把握双语教学的“度”

双语教学不同于外语教学,双语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外语而是用外语来进行学习;双语教学也不同于专业外语,双语教学是采用外语作为教学形式和手段去讲授学生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双语教学以外语作媒介进行专业教学,达到使用汉语教学所要求教学水平和课程要求。在双语教学中,学科知识的获得是主要目的,同时给学生创造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的空间,培养学生通过用英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相关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在专业领域里运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因此,在双语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追求“双语”而忽略了学科内容的科学性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在双语教学中,专业课程学习总是在第一位的。

总之,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双语教学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程,它的实施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制约。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从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细节等各个环节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和有效实施,才能达到双语教学的理想效果。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2938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