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市2024年深圳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报告
深圳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报告强调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健康城市发展,保障人民健康权益。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市深圳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报告”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2019年深圳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报告
罗乐宣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和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市"两会"精神,总结2018年工作,明确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战略路径,部署2019年重点工作,在新起点上奋力推进健康深圳建设,推动卫生健康迈进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加快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
一、2018年卫生健康工作情况
2018年,对深圳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对广东发表重要讲话,再次亲临广东、深圳视察,肯定广东"成长出了深圳这样的创新型国际化城市";12月26日,专门对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核心引擎功能定位,赋予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的崇高使命。一年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着力强化思想政治学习、基层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着力"补短板、强基层、建高地、促健康",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推动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迈进了健康深圳建设新时代。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明显加强。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学习和党内政治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照单全收、全面落实中央巡视工作要求,制定"1+3"专项整改方案,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行业不正之风等问题,扎实推动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开展医药购销领域"回扣"问题专项整治。推进党支部"标准+"建设,完善了党支部积分管理制度。开展纪念首个"中国医师节"、评选卫生健康十大杰出贡献者和名优中医、寻找"深圳好医生"等系列活动。
--健康深圳建设全面推进。健康深圳纳入深圳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重要内容。协调推动11项健康深圳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公共卫生强化行动、市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重点人群健康保障行动、医疗服务提升行动。全面加强与改进学校卫生工作,开展校园疫情防控月活动,新增疫苗接种、常见病防治等一批惠民服务项目。着力改革健康促进机制,强化慢性病防治,启动国家高血压医防融合试点项目,获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国家评估一等奖。
--深化医改取得关键突破。强化改革攻坚,市领导9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拟定人事薪酬综合改革方案。4家医院试点实施按DRG付费,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成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国家示范单位。药品集团采购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全面取消耗材加成,分三步全面完成2568项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工作,压缩不合理的药品耗材费用空间亿元,为患者减轻负担亿元,给医院增加收入亿元。完成监护仪、医用病床2类医疗设备集中采购,采购价格综合降幅达%。
--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加。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市康宁医院坪山院区等开业运营,市新华医院、第二儿童医院、大鹏医院等一批新项目开工建设。全年新增三级医院6家、新增病床2555张,全市三级医院增加到了42家,千人床位数提高到张,千人医生数提高到名。
--基层医疗服务得到加强。深入推广罗湖医改经验,全面推进基层医疗集团建设,9家基层医疗集团实施了医保基金"总额管理、结余留用"制度,73家医院的专家号源提前1天配置给社康中心使用。新增社康中心41家,社康中心总数达到668家。社康中心诊疗量与同比上升5%,10类重点人群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达到67%。
--高水平医院建设取得突破。新增市康宁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2家三甲医院,三甲医院总数增加至18家。市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港大深圳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1%(中国大陆17家、广东省2家医院进入),市第三人民医院成为结核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科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南方基地挂牌成立。新引进57个"三名工程"高层次医学团队,团队总数达到228个。
--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医药法》,实施中医诊所备案管理制度,启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优选建设项目,建成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点20个、基层中医药和"治未病"工作指导中心11个。市中医院获批国家区域中医肝病诊疗中心、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项目。获批2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罗湖中医院莲塘新院区开业,龙岗区筹备成立中医医院集团,宝安区推进纯中医治疗医院建设,深澳中医药创新研究院落地坪山。
--市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增强。取消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人才引进、入户、保障性住房申请等前置条件。率先推广应用电子健康卡,16家市属医院实现检验检查结果互通互认。累计在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安装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1000台。为36万余例适龄妇女提供"两癌"筛查,为21万名新生儿提供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为万名小学生提供免费窝沟封闭,为5553名高危人群提供重点癌症筛查。92%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医养结合机制。
--市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顺利通过了省级消除疟疾考核验收,乙类传染病报告例数同比下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起数同比下降%。孕产妇死亡率/10万,婴儿死亡率‰,持续稳定在先进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提高至%,提前两年完成健康深圳行动计划目标。
各区(新区)立足强基层、促健康,各项工作稳中有进、亮点纷呈。福田区加快完善区域医联体模式,着力打造家庭医生、健康素养、阳光心理等六大服务品牌;罗湖区试点全科医生进校园,罗湖模式得到世界卫生组织通报推荐;盐田区启动健康促进区创建;南山区获评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优秀示范区第一名;宝安区试点设立全市首个"健康社区建设工作委员会";龙岗区实行"月考核、月排名、月通报"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明显提升;坪山区积极推动社会力量举办社康中心;龙华区建成全市首个市民健康体验馆;光明区累计建立家庭病床3500多张;大鹏新区10类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达88%。
此外,卫生应急、安全生产、舆情宣传等工作扎实有效,妥善处置了"长春长生疫苗""11·26基因编辑""湖南籍劳务工尘肺"等重大事件;微信公众号"深小卫"在年度全市新媒体影响力排行榜中位列第一,《戏精女护士爆笑吐槽》短视频全网点击量超5000万;"AED亮相深圳,'救命神器'随时救命"被评为深圳市2018年民生实事十大金奖。对口帮扶河源、汕尾和广西百色、河池,以及援疆、援藏、援川项目取得新进展。
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国家、省卫生健康委的悉心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系统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勇于担当、奋力拼搏的结果。我谨代表市卫生健康委向各级领导、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各位同仁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我们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卫生健康事业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尚未贯彻落实到位,制约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仍有不少,基层服务能力薄弱仍是短板,高水平医院建设仍有较大差距,重大疾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政策执行依然存在"一刀切""最先和最后一公里"问题,群众健康获得感有待增强。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锐意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补齐短板、加固底板,下大力气解决这些问题。
二、在新起点上开创卫生健康事业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要大力发展健康事业,要做身体健康的民族。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广东、深圳,两次专门对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深圳不一般的情感、不一般的要求、不一般的重托。从对广东"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批示,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要求,再到"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讲话;从要求深圳"在'四个全面'中创造新业绩,努力使经济特区建设不断增创新优势、迈上新台阶",到"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走在前列、当好尖兵,是总书记对深圳工作一以贯之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之后,市委先后召开了六届八次、九次、十次、十一次全会,描绘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发展蓝图。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提出要努力在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明确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三步走"战略,市委六届十次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奋力向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迈进,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强调要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把经济特区"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2018年6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建市以来首次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要求对标最高最好最优,以"勇当尖兵"的姿态推进健康深圳建设,以"补短板、强基层、建高地、促健康"为主线,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市民健康。
近期,我们对照市委六届八次、九次、十次和十一次全会精神,对照全国、全省和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对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初步形成了开创卫生健康事业新局面,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的规划图、路线图、施工图。具体来讲,就是要准确把握好"三个一":
一个根本遵循: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以及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保证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一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发挥掌舵领航作用。二是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解决市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反映最突出的健康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市民对卫生健康服务的获得感。三是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四是坚持卫生健康事业的公益性质,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基本与非基本的关系,不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五是坚持提高卫生健康服务质量和水平,构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持续改善服务质量的内生动力。六是坚持发挥广大医务人员主力军作用,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个总体目标:要按照市委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决定,率先建立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努力推动在"构建国际一流的整合型优质医疗服务体系、打造全球一流的健康城市、建设一流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城市"三个方面先行示范,在"建立健康守门人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公共卫生高质量发展、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智慧健康服务、国际卫生合作"六个方面走在前列。
三个先行示范:
--构建国际一流的整合型优质医疗服务体系。以健康价值为导向,加强医疗服务体系规划管理,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优化,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建立健全"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医疗集团"为主体的整合型优质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和落实强基层的激励导向机制,强化考核评价,着力促进医疗服务体系横向整合、上下贯通,引导卫生健康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形成"强基层、建高地"的"顶天立地"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协调推动医疗、教学、科研和公共卫生协同发展,推进高水平医院、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在肿瘤防治、心血管防治、传染病防治、儿童医学等方面,争取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地深圳。
--打造全球一流的健康城市。紧扣"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健康中国战略主题,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将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深圳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优势、打造抓手、优化机制、强化考核,统筹政府、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强化部门协作,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合力。健全健康城市建设组织领导体系,制定健康城市、健康城区建设指标体系,积极推动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着力推进全民健康促进机制改革,建立市民健康积分管理和奖励兑现新机制,增强市民"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制定智慧健康社区和智慧校园建设规范,推动智能健康监测、生活行为监测、体能测试、体育健身等健康装备进社区、进学校,支持智慧家庭病床、可穿戴装备的开发运用,与社区健康服务系统、家庭医生服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形成开放型整合型智慧型健康社区、健康学校,促进市民自觉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建设一流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城市。深化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完善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推进各区中医医院集团或中医医疗联盟建设,建设一批国医大师等名中医工作室,打造一批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康中心,在全市医疗机构普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进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建设,协同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推动中医药医教研产协调发展。推进市中医院中药制剂中心、宝安区中医药创新之都、龙岗区全国中医药典型示范区、坪山区深澳中医药创新研究院等项目建设。发展完善中医"治未病"体系。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精华,推广中医药标准体系,激发中医药"五种资源"优势,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开辟一条更加经济有效、更可持续的中国特色医药卫生发展道路。
六个走在前列:
--建立健康"守门人"制度。全面贯彻落实以"强基层、促健康"为导向的财政补助、医保偿付、医疗价格、薪酬分配、职称评聘等政策措施,完善社区健康服务、家庭医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坚持不懈做强社康中心、做实家庭医生服务、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让家庭医生团队成为守护市民健康的"守门人",让社康中心成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市民健康的服务大平台,让基层医疗集团成为支撑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家庭医生服务的坚强后盾。
--推动公共卫生高质量发展。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统一指挥调度、统一服务管理、统一监测评价的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实施公共卫生强化行动计划、市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推行慢性病"防治管"一体化,优化调整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责任。推进医防融合发展,深入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精神卫生综合管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等国家级试点工作,积极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无烟城市创建,创新重点区域公共卫生管理、重大疾病预防控制、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新体系、新模式。
--推动智慧健康服务。争创全国"互联网+医疗健康"惠民便民试点城市,制订健康医疗大数据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管理办法,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健康医疗行业深度融合,拓展在远程会诊、辅助诊疗、疾病监测分析、身份认证等领域的应用。全面实施人口健康"12361"工程,推动医院与社康中心、公共卫生机构与社康中心、社康中心与居民间实现信息协同。推动实名制建档、实名制就医,推广电子健康卡,实现扫码看病就医、扫码建档查档,促进市民健康信息汇聚,支撑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
--推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形成"党委决策、院长负责、多元监管"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医院章程、决策管理、财务管理、质量控制、优质服务等13项制度规范。纵深推进财政补助、医保支付、医疗收费、人事薪酬、考核评价以及学科建设投入、学科发展水平评价等综合配套改革,形成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示范单位。
--推动医学科技创新发展。推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南方基地、国家癌症中心南方基地、国家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等机构建设,争取更多国家级重大疾病防治基地、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落地深圳,利用深圳较为完善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生物和生命健康产业优势,构建"医研企"协同创新体系,推动重大疾病防治技术、防治模式创新,加快精准医疗、智慧医疗发展,推进大数据、新材料、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促进卫生健康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运用。
--深化国际医疗合作。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争取建设区域性卫生健康创新平台,推动高水平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建设,支持高端品牌国际化医院、健康管理机构建设与发展。深入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构建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制度规则,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全面开放发展,集聚国内外卫生健康资源,促进医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运用。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共建行动,深化与香港、澳门卫生健康界合作,建立更加便利的港澳和深圳居民定点医疗服务、紧急救治、联合会诊、跨境运送转诊制度安排。
按照以上九个方面战略路径,通过三个阶段的接续奋斗,实现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的目标:到2020年,以强基层、建制度为目标,率先建立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改善市民卫生健康获得感。到2025年,以建高地、创一流为目标,建成国际化医疗中心城市、国内一流的健康城市,实现六个方面走在前列。到2035年,以登高峰、树标杆为目标,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的医疗服务中心,打造全球健康城市典范。
一条工作主线: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对照"补短板、强基层、建高地、促健康"找差距、定目标、定措施、抓落实,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平衡、协调发展。
--补短板。推动卫生健康平衡发展、协调发展。推进特区一体化,前瞻性应对人口持续快速增长、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健康需求快速提升问题,协调推动医疗、教学和科研协同发展。
--强基层。推动卫生健康发展方式从"以医院为重点"向"以基层为重点"转变,建立强基层政策落实督办查办机制,推动卫生健康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建高地。深入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粗放管理型"向"精细管理型"转变,从"投资医院发展建设"向"扩大分配、提高待遇"转变,增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促健康。深入推动卫生健康发展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深入持久实施健康深圳行动计划,加快形成"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健康深圳建设新格局。
三、落实好2019年的重点工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圳建市40周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按照全国、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市"两会"和全市卫生健康大会的部署,对照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的根本遵循、战略路径、工作主线、实施方案,做到"一个深化、两个强化、三个提升、四个推进",为实现"三个先行示范、六个走在前列"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强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近年来,在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无禁区""无死角"的背景下,全市医疗卫生系统发生刘堃、廖庆伟、张福林等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令人深感震惊和痛心。这些虽属个案,但也暴露了我们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建设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等方面,抓得还不够紧、不够实。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市领导批示指示要求,坚决整改落实,尽快彻底肃清恶劣影响,坚决管好班子、带好队伍,让每位党员干部对"红线意识""底线意识"入心入脑、时刻警戒,落实在行动上。各单位、各部门要把抓党建作为第一主业,努力做到党建和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全面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双融双促、双建双强。制定学习大纲和工作计划,深入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抓。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落实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党组织积分管理制度,启动党支部达标创优活动。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开展警示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持续开展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深入整治隐形变异"四风"问题,深入开展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小官大贪"、卫生监督执法队伍作风建设等专项行动。
(二)强化卫生健康综合监管。去年以来,我们集中力量,坚决查处了"深圳惠爱门诊部"等一批重大典型案件,规范了民营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但也暴露了监管方面的一些薄弱环节和"盲区"。今年要组织开展卫生健康系统监督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规范医疗机构监督,坚决严厉打击、从重查处非法行医、医疗欺诈和充当"保护伞"等违规违法行为,全面净化医疗服务市场、遏制医疗乱象。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推动社会办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年内实现所有医疗服务上线运作并纳入智慧卫监综合管理平台,健全协同监管、大数据监管、信用监管机制。同时,要深刻吸取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教训,加大人类辅助生殖机构监管力度,建立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审查备案管理、信息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规范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和实验管理。
(三)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推动基层医疗集团建设。开展国家级、省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示范单位建设工作。在所有公立医院建立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按照章程运作,完善13项核心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综合改革,协调推进"三医联动"改革,继续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收付费改革,探索设立药事服务费。完善公立医院运行监管、绩效评价和考核制度,建立导向鲜明、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的医务人员激励制度。实施院长及后备人才职业化培训项目,开展医院领导班子医改政策培训,探索建立院长职业化评估认证机制。
(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贯彻落实家庭医生服务管理办法、服务规范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法,制定社区健康服务管理办法,健全家庭医生服务评价标准和考核机制,出台智慧健康社区、智慧家庭病床服务规范。推动需要康复和随访的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对象出院后全部转入社康中心,推广家庭医生服务热线,建立家庭医生守门人制度。支持社会力量办社康中心,新增社康中心30家以上。探索社康中心"标准+"建设模式,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进基层医疗集团专家进社区,100%覆盖全市公立社康机构,将基层诊疗量占比提高至45%以上。推动智能健康监测设备、体育健身、可穿戴设备在社区、家庭的应用。
(五)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深入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在公立医院全面实施预约诊疗、远程医疗、临床路径管理、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医务社工和志愿服务等5项制度,继续开展医疗质量巡查工作。建立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体系,加强医疗机构陪护人员规范化管理。新增医疗专业质量控制中心5-6个,做好重点技术、关键环节的质控工作。推动全市公立医院使用DRG标准体系,逐步接入市DRG综合管理平台,开展医疗水平和质量大数据分析。新增献血站(点)7个。
(六)提升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水平。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推动爱婴医院发展。深入推进健康儿童行动计划,实施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财政补助项目。制订加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协调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开展智慧健康养老试点工作。加强老年权益维护工作,推进"银龄安康行动",深化开展"敬老月"、第三届全国"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完善人口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和考核制度,推动完善按政策生育的制度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强人口统计动态监测,把准全员人口动态数据。增强家庭发展保障能力,完善基层计生、家庭发展服务网络,推动调整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特别扶助金、计划生育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补助标准。
(七)全面推进健康深圳建设。制定健康城市、健康城区建设指标体系,纳入政府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开展健康深圳行动计划落实情况专项督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人行动计划2019-2030年》。推进"无烟城市"创建工作。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组织优势、群众优势,推动以街道或社区为单元设立健康社区建设工作委员会,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全面实施公共卫生强化行动,建立市民健康积分管理和奖励兑现机制,实施重点传染病防治攻坚行动,抓好重大疾病防治、重点区域公共卫生管理、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研究公共卫生机构体制机制改革方案。承接国家医养结合、高血压医防融合、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等试点项目,在50%以上一类社康中心设置心理咨询室、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救治救助。实施儿童青少年视力综合防控、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筛查、疫苗智能冷链安全监控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好重点职业病监测、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等工作,开展尘肺、有机溶剂中毒等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建设。
(八)推进医疗卫生高地建设。加快推进卫生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市口腔医院开业运营,开工建设质子治疗中心,新增病床3500张、三级医院4-5家、三甲医院2-3家。出台高水平医院建设实施方案,推动高水平医院建设落地见效。推进结核病国家临床医学中心建设,推动传染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启动1-2家社会办高水平国际化医院建设项目。启动实施"鹏城医者""实用型临床医学人才""紧缺岗位专业人才"和全科医师引进计划、菁英人才培养工程,争取引进1-2名全职院士,引进和培养1-2名国家级领军人才。推进市医学科学研究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和生物医学创新平台建设。配合推进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的规划与建设。深化与港澳的医疗卫生合作,承办好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大会。
(九)推进智慧健康体系建设。全面启动"12361"工程各个项目建设。争创全国"互联网+医疗健康"惠民便民试点城市,推进卫生健康电子政务系统全面接入市政务云,普及"掌上政府""指尖服务""刷脸办事"。全面实现医院和社康中心之间检查结果互通互认,扩大医院间检查检验和影像检查结果互通互认覆盖面,全面推行医院专科号源提前配置给社康中心家庭医生使用。全面推广应用电子健康卡或"健康码"。完善家庭医生服务APP,促进医患之间信息协同,建成10家智慧医院。
(十)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动各区建立健全中医医疗机构或中医医院集团,推进宝安区中医药创新之都、龙岗区全国中医药典型示范区和市中医院区域中药制剂中心建设。支持宝安探索建设纯中医医院。完善中医药"治未病"体系。建设5个中医医疗质控中心、6个中医专科联盟、建设5-7个中医专科护士与护理技术培训基地。启动第五批市级名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项目,新增一批年轻中医骨干作为继承人,新增市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10个。推动设立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
四、关于当前的几项重点工作
(一)抓好机构改革工作。全市机构改革工作已全面展开,机构挂牌、人员转隶、"三定"方案制定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各单位、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有的放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干部职工正确认识机构改革,正确对待职务调整,正确看待进退留转,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以严明的纪律规矩保障改革顺利进行,严防出现思想松懈、人心不稳、工作脱节等问题。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队伍整合、业务融合。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调整到位后,要带好队伍、做好分工、维护团结、加强协作,坚决防止和反对圈子文化,对来自不同单位的人员,不能乱"贴"原单位"标签",不能出现"你我之分",同心同德、同心协力,全面提高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和水平。
(二)抓好节日期间重点工作。春节马上就到,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专项排查治理,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各单位、各部门要守土有责,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认真履行职责,不能有半点松懈和马虎,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各个环节管理到位。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打好节前信访攻坚战做好充分准备。关心关爱退休干部、困难党员、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特殊困难职工,深入开展走访慰问、救助帮扶活动,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中。加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加强应急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加强节日期间医疗服务的组织保障,做好应急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
(三)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今年是全市"作风建设深化年",各单位各部门要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强化正风肃纪,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严防"四风"反弹回潮,坚决杜绝"节日腐败",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环境。领导班子要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抓实抓紧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坚决反对搞"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努力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要提高政治敏感性、政治鉴别力,高度重视保密和信息安全工作,严格落实责任制,推进保密和信息安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同志们,站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卫生健康事业改革,我们将面临更加艰难复杂的局面,需要有更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需要做更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解决更深层次的矛盾问题。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机构改革的契机,加快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发展方式转变,以更加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忍不拔的毅力、求真务实的作风,一步一个脚印、一项一项工作往前推,在新起点上推动卫生健康工作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跨越、干出新奇迹,奋力在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向市委市政府,向全体市民交出一份优异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