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数学教案设计汇聚【热选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243494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数学教案设计汇聚【热选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数学教案设计【第一篇】

1.谈话

师:你们快要毕业了,我们班级陈艾菲的妈妈为我们班级的每个孩子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对!是一本长方体的相册,里面有我们班每一个同学的照片。

多媒体:相册

2.引题

师:你能说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呢?

板书: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1.提出问题。

师: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什么有关呢?

师:小组可以先讨论讨论,再把算式写在纸上,贴到黑板上来。

2. 分组合作进行计算。

3. 小组讨论并把算式贴在黑板上:

方法一:30282+3052+2852

方法二:(3028+305+285)2

4. 在完整解答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注意写解,单位。

5. 小结: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般有哪几种方法?

(根据总结,演示多媒体)

6. 练习:

师:老师的难题解决了。那你们昨天不是回家测量了长方体形状物体的长、宽、高,现在你们给同桌求它的表面积好吗?注意只列式不计算。

出示几份学生计算物体的表面积:

(1) 餐巾纸盒

问:求餐巾纸盒的表面积有什么用呢?

(2)大橱

问:求大橱的表面积有什么用呢?

7. 出示课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探讨了什么问题呢?

出示课题: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8. 这里有个长方体,看看哪个算式是正确的?

(1)已知长方体的长2厘米、宽7厘米、高6厘米,求它的表面积的正确算式是( )

+672+62

b.(27+26+67)2

+26+67

(2)给一个长和宽都是1米、高是3米的长方体木箱的表面喷漆,求喷漆面积的正确算式是( )

a.(11+13+13)2

b. 112+134

c.112+143

问:那2、3、两个算式有什么道理呢?小组可以先讨论讨论。

师:先说说112+134有什么道理?

(多媒体演示)

师:那112+143有什么道理呢?

生:112求的是上下底的面积,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的宽。14就是4个长方形拼成的大长方形的长,3就是大长方形的面积。

(3)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是4m,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

a. 444

b. (44+44+44)2

c. 446

问:为什么第3个答案也是正确的?

(多媒体演示)

9.问: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本领?

完整板书:和正方体

(小组讨论)

生:计算的结果是能做成的

生:66=36(平方分米)

(+42+)2=34(平方分米)

师:铁皮的面积是36平方分米,书箱的表面积是34平方分米,看来是够的,那老师就开始做了。

(教师演示)

问:不够了,为什么会不够呢?

问:那怎么办?

生:把旁边多余的切下来移到左面这里,用焊接的方法拼起来。

师:所以在制作物品的过程中,还不能单看表面积的大小是否合适,还需要考虑到其他种种因素,我们不能把所学的知识生搬硬套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多媒体出示:一个火柴盒

问:如果用纸板做一个这样的火柴盒,我们该怎样知道至少要多少纸板呢?可以怎样计算?

师:我就把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请同学们课后来解决好吗?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解决。明天上课时我们来作交流。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数学教案设计【第二篇】

2、能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形体。

3、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各种正方体、长方体积木及玩具。(积木四散放在幼儿座位后面。请配班老师在幼儿搭好房子回座位后将玩具放在幼儿的椅子下面)。

师:今天老师接到一个电话,前几天森林里刮大风,把小兔子家的房子吹倒了,小兔子非常着急,怎么办呢?(小朋友帮助小兔搭房子)。

(一)认识搭房子的材料。

1、师:我们一起看看搭房子的材料是什么呀?这些积木都一样吗?

2、请每个幼儿拿一块积木,看一看、摸一摸自己拿的积木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先让幼儿自由讲讲,再请个别幼儿回答)。

(二)引导幼儿数一数手里的积木一共有几个图形组成。

1、师: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长方形组成的,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正方形组成的,也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你能告诉我,你的积木上一共有几个图形吗?(幼儿数,老师观察)。

2、请用不同方法数的幼儿倒前面来示范数。

3、全体幼儿用与刚才不同的方法再次数数。

(三)引导幼儿观察每个面的形状。

2、小结:由六个长方形或四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组成的形体是长方体,由六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的形体是正方体。

1、师:现在,就请小朋友用这些材料来搭房子吧,要搭得既坚固又漂亮。(幼儿建构房子)。

2、参观房子,说一说搭房子的积木是什么形体的?

2、分别请拿正方体礼物的幼儿和拿长方体礼物的幼儿到前面来,其它幼儿检查是否正确。

请幼儿课后在幼儿园、在家里找一找,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然后告诉小朋友和老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数学教案设计【第三篇】

在理解底面积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及训练。

重点。

理解底面积。

仪器。

教具。

投影仪。

教学内容和过程。

教学札记。

一、创设情境。

1、指出下图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投影显示)。

2、填空。

(1)长、正方体的体积大小是由确定的。

(2)长方体的体积=。

(3)正方体的体积=。

二、探索研究。

1.观察。

(1)长方体体积公式中的“长×宽”和正方体体积公式中的“棱长×棱长”各表示什么?(将复习题中的图用投影显示出“底面积”)。

结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棱长。

2.思考。

(1)这条棱长实际上是特殊的什么?

(2)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又可以写成什么?

结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

三、巩固练习。

1.做第20页的“练一练”。学生独立做后,学生讲评。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横截面?再让学生做后学生讲评。

3.做练习三的第9、10题,学生独立解答,老师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后练习。

做练习三的第11、12、13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数学教案设计【第四篇】

通过总复习中最后几道题的综合复习,检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内容和过程。

教学札记。

一、复习解方程。

1、完成教材第134页”期末复习“第28题。

(1)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说解方程的依据。

2、解下列方程。

x--=x++=。

1、完成课本第134页”期末复习“第29题。

(1)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一练:

三、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完成教材第123页期末复习第30题。

(1)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说的解题思路,如有错解,则分析错误原因。

2、练一练:

修路队第一天修路4/5千米,比第二天多修了2/15千米,两天一共修路多少千米?

四、作业:

教材第134页期末复习第31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数学教案设计【第五篇】

课题二:

教学要求  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填空:1、        叫做物体的体积。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     。3、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           。

师:我们已经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那么怎样计算任意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索。

1.小组学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出示:一块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橡皮泥,用刀将它切成一些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

提问:请你数一数,它的体积是多少?有许多物体不能切开,怎样计算它的体积?

实验:师生都拿出准备好的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块,按第32页的第(1)题摆好。

观察结果:(1)摆成了一个什么?

(2)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板书:长方体:长、宽、高(单位:厘米)。

4   3   1。

含体积单位数:4×3×1=12(个)。

体积:4×3×1=12(立方厘米)。

(3)它含有多少个1 立方厘米?

(4)它的体积是多少?

同桌的同学可将你们的小正方体合起来,照上面的方法一起摆2层,再看:

(1)摆成了一个什么?

(2)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它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

(4)它的体积是多少?(同上板书)。

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结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用字母表示:v=a×b×h=abh。

应用:出示例1,让学生独立解答。

2.小组学习--正方体体积的计算。

结论: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为:v=a3。

说明:a×a×a可以写成a3,读作:a的立方。

应用:出示例2,让学生独立做后订正。

三、课堂实践。

1.做第34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1)先让学生标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2)再根据公式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

(3)集体订正。

2、做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3、做练习七的第4、6题。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实践。

做练习七的第5、7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数学教案设计【第六篇】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课本第29~31页的内容,课本第30页的例1及第32页练习七的第5~6题)。

1.通过讲授,引导学生找出规律,总结出体积的公式。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新知的思维品质。

正方体木块若干。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体积?计量物体的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哪些?

2.怎样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呢?

二、新课讲授。

1.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教师课件出示一块长方体积木,一块盖房用的大型砖板。

(1)提问:它们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长方体积木的体积可以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去摆,有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但是相对于大型砖板再用1cm3或1dm3去量就比较麻烦。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知道较大物体的体积,我们能不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计算。

(2)观察操作,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24块1cm3的小正方体木块,任意摆出不同的长方体,然后把数据填入下表。

学生拼摆,然后填表,集体汇报,老师把有代数性的数字写在表中。

说明学生拼摆长方体的样式非常多,这里只列举几个。观察:从这张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小结: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正好等于长方体长、宽、高的乘积。

讲述:如果用字母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可以写成:v=abh。

(3)质疑:求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1)启发。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积公式,想一想正方体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

(2)引导学生明确。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板书)用字母表示:v=aaa=a3(a表示棱长)(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

3.运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30页的例1。

(2)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3)说出题中所给信息,和所求问题。

(4)指名说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5)指名学生上台板演过程,其他同学判断。

(6)老师订正书写。v=abh=7×4×3=84(cm3)。

(7)看图,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

(8)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31页“做一做”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数学教案设计【第七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理解底面积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统一计算公式。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底面积的含义,统一公式的推导。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指出下图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投影显示)。

2、填空。

(1)长、正方体的体积大小是由确定的。

(2)长方体的体积=。

(3)正方体的体积=。

二、探索研究。

1.观察。

(1)长方体体积公式中的“长×宽”和正方体体积公式中的“棱长×棱长”各表示什么?(将复习题中的图用投影显示出“底面积”)。

结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棱长。

2.思考。

(1)这条棱长实际上是特殊的什么?

(2)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又可以写成什么?

v=sh。

三、课堂实践。

1.做第35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做后,学生讲评。

2.做第35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横截面;把这根木料竖起来实际上就是什么?再让学生做后学生讲评。

3.做练习七的第9题,学生独立解答,老师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后实践。

做练习七的第10、11、12题。

旁批:

后记: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数学教案设计【第八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材41页42页。

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一些常见多边形的特征,并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研究平面图形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次飞跃。对常见平面图形特征及其周长、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既为进一步探索长方体、正方体这样的立体图形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也积累了探索的经验,准备了研究的方法。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以数学的眼光观察、了解周围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也能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立体图形打好基础。

2.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挂图,若干个1立方厘米小正方块

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16块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实物引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谁来说说什么是体积,体积单位有哪些呢?

根据学生回答,其他学生也动手摆。

如果再拼上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又是多少呢?(学生操作)。

再拼上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这个长方体就含有5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5立方厘米。

2、揭示课题,可见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猜想验证,探究新知

1、提出猜想

你能不能摆出一个长方体,并计算它的体积?出示表格。学生四人一小组,每组一张表格。

长宽 高正方体个数体积

长方体1

长方体2

长方体3

长方体4

请同学们一小组为单位,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观察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把上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学生活动,师巡视。小组汇报?学生黑板前展示表格,并做详细汇报。 引导学生观察表格: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从中你能发现什么呢?通过观察比较,同学们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它的长、宽、高的乘积。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2、验证猜想

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下面的长方体,各需要多少个?先想一想,再摆一摆。

1、长4厘米,宽1厘米,高1厘米。

2、长4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

3、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

那究竟对不对呢?让我们再来摆一摆。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师巡视。组织交流,课件出示拼摆后的图形。

你是怎么摆的?体积是多少?和我们之前的猜想一样吗?

7×4×3=84立方厘米,所以它的体积就是84立方厘米。

3、概括公式

v=abh

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就是什么图形?你能直接写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汇报:

因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在正方体中长,宽,高都相等,所以公式中长、宽、高都叫棱长,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变换后,虽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写出来不相同,但计算方法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长×宽×高。

出示正方体,出示公式。

强调写的时候,3要写在a的右上角,并且要写的小一些。

小训练:完成例2,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

三、巩固应用

计算下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1、长9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

2、长米、宽米、高米

3、棱长6分米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你都有哪些收获?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2243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