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精选5篇)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精选5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第一篇】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积累的,以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理想追求的校园精神为核心,具有校园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群体文化。具体而言,校园文化可以细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由浅入深的层面。
第一,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主要是指构建校园的物质基础,如校同环境、教学大楼、图书资料、科研设备、传播媒体、文化设施等,它是校园文化的“硬件”,直观地反映学校的“容貌”,传播校园“第一感”的文化表象。
第二,校园制度文化,处于校园文化的中层。主要是指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它是时代基本精神在校园的沉积,体现了校园文化的整体特色。校园制度主要有高层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人事制度、薪酬制度、学生管理制度。还有校园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组织机构,以及业已物化了的校徽、校标、校歌、校训也属于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范畴。
第三,处于核心的校园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集体舆论、文化氛围、学术风范、精神信念、校风、教风、学风等,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层面,是校园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着力点。
二、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在新的形势下,独立学院发展迅速,学校办学硬件投入加大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因办学时间短,文化积淀少等原因,校园文化建设远远滞后于学校规模和硬件的发展速度。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如下问题:
1.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落后、参差不齐
在独立学院十年的兴起过程中,部分学院先发展起来,独立学院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建设都越来越受到重视,发达城市、发展较早的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也受到重视,还有自己的校园、校训、校歌,而有些学院却发展较迟,甚至还依附于母体学校,没有独立的校园,总体而言,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参差不齐。
2.重基础设施建设,但对其教育功能发掘不够
独立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注重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新建一批教学楼、图书楼、实验楼、体育馆、学生公寓等教学硬件设施,满足独立学院初期教学的需要。但是,由于对校园设施的教育功能认识不深刻,使得物质文化建设缺乏明确的目标,从设计到命名都忽视了建筑本身的育人功能。
3.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不完善、不健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制度是独立学院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然而,目前独立学院由于尚处于创业之初,所以制度建设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第一,有些制度制定缺乏长期性、前瞻性。第二,有些工作的相关制度还没有形成;第三,独立学院的相关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力。
4.精神文化建设不凝炼
近年来,独立学院为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有较大的转变。但是由于办学时间短、受企业文化及经费的影响,独立学院在最初的发展中,更加注重物质性的硬件设施的建设,而在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等方面就流于形式,导致目前独立学院校园精神文化内涵不深,特色不鲜明,缺乏个性,缺乏感召力和渗透力。表现如下:校园文化活动经费主要靠拉赞助,功利性较强;校园文化活动流于形式,缺乏深度;缺乏具有地方特色和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三、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落后的原因
1.建校历史短,文化积淀少
校园文化是学校历史文化的积累过程,讲究厚积薄发,讲究潜移默化的环境育人功能。大学的文化是前人在认知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努力才得以实现。独立学院从产生至今也就是十年时间,建校历史短,且学校发展初期主要开展物质文化建设,在精神文化建设上投人比较少,尚未形成成熟的文化体系。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理念的形成还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2.受母体学校及当地文化的交叉影响,缺乏特色
独立学院是由母体学校申办,社会力量投资共同创办的新型教育模式,其管理模式、教育理念都借鉴了母体学校的经验,其主要依靠母体学校的教师资源,独立学院的文化必然打上母体学校的烙印。另外独立学院还聘请周边其他院校的专家、教授和大批经验丰富的已退休专家来进行教学和管理工作,这些专家来自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风格,必然也会影响独立学院的文化形成。独立学院新校区也会受到周边环境、当地文化的交叉影响,因而会缺乏特色。
3.受企业文化的功利性影响,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由于独立学院是民办性质的,大多数独立学院都是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校园文化或多或少的会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企业文化的效率性、功利性会对独立学院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一方面,独立学院成立之初都缺乏资金,有限的资金只能集中利用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另一方面,企业的盈利性、功利性会导致办学者愿意出资兴建大楼扩大招生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打造校园的无形资产――校园文化。
四、独立学院品牌校园文化的发掘与培育
由此可见,如何发掘和培育有特色的品牌校园文化,使独立学院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发展协调进步,保障独立学院健康、和谐发展是一个值得重视和亟待研究的迫切问题。
1.领导重视,集体参与
完善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有一位具有创新精神,有远见的、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院长和一个立志追求特色、高质量办好独立学院的高层管理团队,充分发挥领导带头,全员参与的民主精神。独立学院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学院各部门要相互配合,营造积极的集体氛围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主动性。要加强师生共同参与各种活动的开展。有广大教师、学生的参与才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品味,形成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2.巩固物质文化,并发掘物质文化的教育功能
独立学院在校园建设中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教学服务工作;更重要的还要发掘物质文化的教育功能。如教学大楼、图书馆在设计之初就应该将育人功能贯穿其中;校园从建筑物到景观都应尽量体现一种文化品位;校园建筑还要与地域、生态文化、人文感情相和谐,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如文化底蕴深厚的著名高校,校园道路、教学楼、学生公寓、教师公寓等的命名都诗情画意,如,清华的学生宿舍是按“斋”字来命名的,如“心斋”“静斋”“明斋”;广西师范大学的校园道路命名为“达人大道”“立人大道”“思贤路”“礼贤路”,处处体现了环境的育人功能。
3.完善制度建设
第一,贯彻依法治校的原则,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按照法律的原则规定,构建规范、科学、高效的学校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独立学院特别要注意理清与母体关系、与董事会关系,明确学院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职责,避免权利过度集中和职责模糊。
第二,建立民主化的决策机制。在构建和谐校中,要通过不断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党内民主集中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重
视发挥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参与教学、管理能力。
第三,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激励机制。独立学院在用人机制、教职工事业发展、教职工福利待遇、师生的奖惩等方面都要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制度,并能不断完善,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4.凝炼品牌精神文化
第一,努力打造特色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就是办学者的理想、信念。它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原则、行为规范的体现,是学校精神的“内核”。独立学院是一种新型高等教育模式,在办学理念上应积极追求创新,应遵循教育规律,借鉴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经验,结合社会需要和自己的特色,提出核心的办学理念,使独立学院健康、高效、和谐发展。
第二,启用视觉识别系统。为了增强学院的对外影响,规范学院的形象,形成较强的凝聚力,独立学院可以引进企业识别系统CIS,(corporate IdentitySyslem,“企业识别系统”)研究制定统一的视觉识别系统。学校视觉识别系统包括学校对外关系活动,广告宣传以及其他以视觉为手段的宣传活动在内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化,统一性的设计,力求使学校所有的这些方面以一种统一的形态显现于社会大众面前,产生出良好的学校识别。学校视觉识别系统对内可使学校的师生员工产生强烈的集体感和归属感,使学校的经营管理走向科学化和条理化;对外,可以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第三,提出校训、校歌。《辞海》中校训的含义:“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课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大学校训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校园文化精神的具体表达,它既高度浓缩了一所大学的学术传统和办学理念,又鲜明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和核心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座右铭”的作用,对于造就和培养学生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如,清华大学设计了校徽、提出了脍炙人口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校歌、校徽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又一表达,充分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精神文化,清华大学设计了校徽,并在1923年创作了校歌。独立学院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富有教育意义的校训,谱写具有凝聚力和教育意义的校歌。
参考文献
[1]钱晓霞,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建构[J],现代教育科学,2007(5)
[2]杨新起,方世家,以创新精神推进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3]葛雷,自卑与超越――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学校教育,2007(9),
[4]江净帆,论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J],重庆教育学报,2006(3)
[5]冯春宁,杨东林,加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6]陈恒初,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Ⅱ]教育与职业,2008
[7]李书芹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性与策略[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第二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校园文化 功能 举措
一、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员工的传承与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创造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校园文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文化,主要指校园建筑、教学、办公和科研设施、生活服务设施,以及与高校相关的校园环境等。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二是精神文化,它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总的来说,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不同的校园文化使各个大学拥有不同的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更具有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文化的人类共同性
“文化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取得成果的总和”。 [1](p6)无论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对前人成果的坚持、批判、吸收和继承。文化为全人类所创造又为全人类所享有。因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大学校园文化仍具有人类的共同性。
2、文化的时代性
任何文化都是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的,因而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文化。原始人创造文字,驯养、繁殖动物、种植植物,创造了原始文化;蒸汽机的发明,产业革命的完成推动人类进入近代文化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的闻世开创了无产阶级劳动人民文化的新纪元。总之,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是随时代的前进而进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校园文化更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3、文化的民族性
文化按其产生与存在而言,原本都是民族的。斯大林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2](p64)中华民族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共同体。正是共同的文化使56个民族统一为一个民族——中华民族。为此,民族性是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
4、文化的阶级性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在无阶级社会里,文化活动的创造总是群体性的。因此,反映这些群体活动的人类文化带有该群体的共同特征。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很多重要的文化现象,不同程度的带有阶级色彩。如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教育和科技文化成果变成了资产阶级的剥削工具和专制品,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的文化是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一切文化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这是社会主义校园文化与私有制条件下的校园文化相区别的显著标志。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建设乃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事业具有重要功能。
1、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把全校师生员工引导到学校确定的目标上来。具体来说,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高校应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将所有的教职员工的事业心和成功欲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追求、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广大师生员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共同为学校建设事业而辛勤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奋斗。学校倡导什么、鼓励什么、师生员工的注意力必然就会集中到什么方面。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精神的体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能吸引师生员工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把实现奋斗目标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2、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凝聚功能
校园文化所包含的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等群体意识,就像一种精神粘合剂,可以使师生员工产生归属感,增强凝聚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成员之间主体地位平等。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根本上一致。为此,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不仅来于校内也来于校外,具体体现在校园文化精神上。校园文化精神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认同的价值观念,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一旦形
成,它对大学师生员工具有无形的不可低估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它能使全体成员团结一致,关心学校建设和发展,进而立足本职,做好工作,形成一种心理需求,从而增强学校成员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3、大学校园文化具有激励功能
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在学校建设中,它是最能体现学校风格和特征的意识形态。它反映着师生员工的共同心声,一幅好的校训,一首好的校歌,就会营造一片校园文化的氛围,一次健康有益的大型活动,往往会使师生员工终生难忘,良好的文化氛围能产生一种激励作用,从而使学校产生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对学校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4、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约束功能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学校文化依据党的基本理论和宪法、法律的规定,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形成校纪、校规、校风、校训以及各项制度等,是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它表现为一定的纪律性和规范性,它赞扬什么、反对什么、规定大家怎么做,如何做,要求大家沿着规定的目标前进。凡是符合校园文化建设规范的行为,必将得到肯定和鼓励,而违背校园文化建设规范的行为,则会受到人们的谴责。校园文化对每位成员都具有约束力,规范着每个人的行为。
5、大学校园文化具有辅射功能
校园文化塑造着学校的形象,反映着学校的个性特征,也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标志。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便会成为一种能够不可忽视和不可抗拒的力量。对学校建设和发展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力会辅射到整个社会。例如: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对一个学生来说,通过学校的招生广告开始就会对他的人生产生影响,入校后加之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感染和熏陶,直到他毕业走向社会都会念念不忘。一些学校实施学、产、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送科技到农村,送科技到工厂,请专家到学校。学校和企业联姻,在这种办学模式下,学生、教师和社会接触的范围日益扩大,校园文化的辅射功能日益凸显。
三、科学发展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提出了推进理论创新的要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党的理论不断创新的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2、科学发展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针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文化,主要表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和办学行为,作为社会主义的高校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是高校办学的灵魂,关系着高校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么发展的重大问题,创造性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也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即尊重办学规律,坚持高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自觉做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以大学生为本,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社会主义祖国培育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优秀人才。这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指针,必须长期坚持。
3、科学发展观是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制度的依据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更新观念,培育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具有时代意义的创新精神,创造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而制定规章制度的依据就是科学发展观,只有尊重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的制度才会民主、科学、规范,使各项制度服务于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4、科学发展观是促进校园文化功能发挥的保证
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到高校建设的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功能的发挥,科学发展观是重要的保证。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强调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就能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就能保证制定正确的规章制度;就能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就能保证在制度的实施过
程中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保证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措施
1、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是建立健全以党委为核心的党政工团协调配合的领导机制。做到这一点,一是各级领导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根本指针,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二是把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科学安排,全面落实。三是坚持以教职员工为本,不断提高合作意识和服务意识。四是坚持学习加强理论修养和品格行为修养,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并经常反思和探究实现领导作风好转的有效途径,保证从源头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2、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服务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校园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职员工的建设,关键是提高教职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以实现教职员工的发展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就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从教职员工的实际出发,从国家和学校建设的全局出发,把服务于教职员工作为首要任务。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使广大教职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荣辱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校园文化的建设者,推进校园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3、坚持统筹兼顾,使校园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是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克服形式主义、本本主义和主观主义作风,始终注意统筹兼顾、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党的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受全球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的影响,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一体多元,和而不同,相异相生的格局。这种格局对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这里一方面,要积极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导向,以培养中华民族精神为要求,构建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把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上下一致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秉承中华优秀文化理念: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和谐。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构建以优秀文化为主流特征的文化氛围。
4、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的手段,是为了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有章、有序、有效开展的手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首先离不开制度的强化,而后用情景来内化。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大多数人的思想文化意识水平还不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条件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这些制度涉及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如,党委工作制度、行政指挥决策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教务教学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组织人事制度、后勤保障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健全这些制度的关键是:一是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即和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相一致。二是保证制度的科学性,根据学校建设的具体情况,符合学校的办学规律。三是保证制度的制订程序性,从教职员工中来到教职员工中去。四是保证制度的实效性,各项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满足广大教职员工的需要,制度拥有了群众,就会使制度内化为现实。
5、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关键在于理论和行动上的开拓创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它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不畏艰险的勇气,另一方面,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所需的理论功底、知识水平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一定要立足于学校的现实条件,注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协调一致。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已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及其相适应的社会主导文化相适应,同时,时代的发展和前进,高校自身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校园文化建设从内容和形式上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永葆先进性的源泉。校园文化建设物质方面的创新就要注意在财力允许的基础上,注重环境的全方位优化、干净整洁、设
备仪器及教学设施的不断更新,以增强学校外在的感召力。在精神文化方面,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3]。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丰富和发展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内容,使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出独特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祝西莹,徐淑霞。中西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5.
[2] 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制度文化范文【第三篇】
关键词:文化背景;制度选择与变迁;工业化模式;私人教育投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8)05-0048-07
一、文化、制度与发展的差异
――经济、历史和制度分析视角的传统解释
在当代世界,与欧洲和美国同为基督教文化圈的拉美在现代的发展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相应的,儒家文明本来是作为人类农业文明和封建文明的代名词,从的时候就已经被彻底的遗弃,被认为是中国落后的根源,但儒家文化圈中的中国和亚洲四小龙在当代世界却成为世界最有活力的国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发展的巨大差异?
传统上我们往往认为是制度、殖民主义的掠夺以及自然资源禀赋等因素贻误了拉美经济。一般的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认为拉美之所以贫困,是与殖民主义长期的掠夺分不开的。但历史上的殖民地并不只是拉美,亚洲的韩国、马来西亚、印度等很多国家都曾经是殖民地,却一样在发展上取得巨大成就,看来单纯的这个解释行不通。
另外部分专家认为,拉美缺少经济发展所必备的自然资源,而且人口的增长过快导致了资源的相对匮乏,这是贫困的一个根源。但事实上,拉美各国都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而东亚恰恰是资源匮乏的国家,这样说来贫困的应该是东亚,不是拉美。看来这个解释也是行不通的。
还有些专家提出,“拉美没有象亚洲那样利用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一个根本原因,也就是说拉美选择了错误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但为何这些国家在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的情况下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于亚洲的工业化道路呢?难道落后仅仅是因为道路选择的错误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种错误的选择是纯粹的偶然还是历史决定的必然?
近来很多制度经济学家认为拉美和非洲国家没有建立起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制度基础,或者建立了“错误的制度”。然而在绝大多数不发达的国家,从广大的非洲到拉美,并不缺少经济学家所认为的这种“合理的”私有产权制度安排,但却依然贫困。因此单纯的制度分析仍然不能解释经济发展出现巨大差异的现象。而且进一步来说即使是制度导致的发展结果的迥异,但不同的国家为何会演变出不同的制度呢?
现在看来,这些因素都不足以解释拉美和非洲的停滞不前。在制度、历史、资源、经济要素之外还有什么因素决定发展的结果呢?
制度的不同选择影响了经济的效率和发展的水平,而文化的背景则影响人们对制度的选择,并进而影响发展的水平。阿夫纳・格雷夫认为文化影响制度的发展,如果将文化因素纳入社会制度之中,则文化是制度持久存在的机制。文化的背景和不同文明间的差异所产生的对于制度变迁、资本和劳动力资源形成的根本性影响是造成这种结果的本质原因。
但一些专家认为文化对发展毫无意义,他们指出:“问题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东亚)长期以来就一直在儒家文化的濡染之下,但为什么它们并没有在16世纪、17世纪率先实现现代化和经济发展?为什么中国古代有着高度的文明,却没有产生现代科学技术,即所谓的‘李约瑟之谜’,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文明仍然是一种农业文明,不具备产生工业文明的条件”。
但这个观点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首先西方在进入资本主义之前同样是在其过去的农业文明的背景下产生的现代科学技术,也就是说肯定是先有的现代科技,才有的后来的工业文明,因此现代科技肯定是在现代工业文明前,也就是农业文明背景下产生的。因此指责儒家文明是农业文明,不具备产生现代科技的条件也是毫无根据的。
进一步,我们说东亚的奇迹和中国的发展根本来说是儒家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产生的对经济发展的独特的促进作用产生的。也就是说我们讨论的是在现代社会,儒家文化对于落后国家采用市场经济模式并通过实现工业化追赶发达国家方面是否有根本性的影响;而不是强调儒家文化本身是否可以率先产生现代科学与工业,是否可以产生现代工业文明。这点非常重要,如果不界定,我们研究文化与发展的关系就毫无意义。
因此,很可能是儒家文化的影响使得亚洲获得了发展的奇迹,而拉美的发展滞后可能主要受欧洲文化的影响。但这又带来另一个问题――欧洲文化同样影响美国,为什么美国高度发达?
虽然拉美也属于基督教亚文化圈,但拉美的伊比利亚天主教文化与马克斯・韦伯所颂扬的新教有很大差异――新教倡导惜时、节俭、尽职、勤奋、自律和刻苦工作的伦理观念,告诫人们应该把积累起来的财富用于创造更多的财富。而拉美的伊比利亚天主教文化则更多地强调运气、英雄主义、地位和身份,缺少对工商业及其所依赖的道德品格应有的尊重。这种文化差异可能是美国和拉美发展差异的一个原因。
二、文化与制度的界定
关于文化的概念很多,可以说是最复杂的一个概念。1952年,美国学者柯罗伯和克拉克洪在对文化的概念和定义所进行的回顾中,仅从英国和美国就整理出160多个不同的文化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的定义是最具有概括性的:文化在今天应被视为一个社会和集团的精神和物质、知识和情感的所有与众不同显著特色集合总体,除了艺术和文学,它还包括生活方式、人权、价值体系、传统以及信仰。
综合这些概念,我们一般把文化分为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也就是广义的文化和具体的文化,也就是狭义的文化。日本著名社会学家富永健一认为:“正如我们将社会区分为广义的社会和狭义的社会那样,有必要将文化也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社会是与自然相对应的范畴;同样,广义的文化也是作为与自然相对应的范畴来使用的。也就是说,广义的文化与广义的社会的含意是相同的。”因此一般意义上实际上也就是人的社会化,包括人所创造的一切社会化的东西,它是相对于人的自然性而言的。文化产生的根本性原因是人的社会性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与人类的社会性是重合的。
我们通常说的具体的文化往往是从民族和国家的角度出发定义文化――文化主要是指一个特定群体的价值观,比如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反应了这个民族或国家对某个事物或从事某种生产活动习惯性的看法、生活方式、认同,这种看法或认同是长期的历史沉淀的结果,具有普遍性。英国马林骆夫斯基认为“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个民族的追求、品味和兴趣”。
制度同样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名词,一般人认为制度主要是一种社会规范,比如国家制度、法律体系、意识形态、社会规范以及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等。制度实际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
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维习惯,制度包括习俗、惯例传统与社会规范。从对制度的定义来看,制度往往会分为以成文形式存在的正式制度,比如法律以及非成文形式存在的非正式制度,比如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等。由于制度的各个组成部分既有人文的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也就出现了在经济学中将制度作为规则和合约研究以及在其它社会科学中将制度作为文化来研究两种视角。
制度与文化的关系如果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定义来说,制度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都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方面,因而也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制度与文化并不是并列的两个概念。
但由于广义的文化是个几乎无所不包的概念,我们研究所涉及的社会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说是文化,这样研究文化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因此我们这里研究的文化是具体的文化。“文化是一种显示不同社会特定的生活方式。文化包括行为模式,或称行为准则,即规定了哪些行为是合适的、正常的、符合道德规范的。这种后天学到的行为模式是与社会中其他成员共同遵守的。”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具体的文化本身就代表一种社会规范,是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可见具体的文化和非正式制度又是同一个范畴,文化在具体意义上又是制度的一部分。因此我们通常说的制度与文化的关系应该是具体的文化与正式制度的关系。
文化背景的不同影响了人们对正式制度的不同的看法,进而影响了人们对于制度的选择和改良的方式,这就带来了制度的演进的差异,并进一步影响社会发展,带来发展的差异。凡勃伦认为,在经济与社会制度变迁的背后,是人们的思想习惯的演变,制度既是思想习惯发展的结果又随思想习惯的改变而演进。诺思也将一个社会的文化传统和行动者的价值观体现在他的主观选择模型中,进而影响到制度变迁的具体路线。
三、文化、制度与发展
(一)文化对资本形成、制度演进以及经济发展的作用
无论哪一种解释都同意:拉美经济之所以停滞不前是因为没有像亚洲那样形成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本和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这点是最根本的,因为无论哪一个经济体在发展初期的一个典型的资源结构是资本和高素质劳动力资源的严重匮乏。但既然都是采用的几乎完全相同的市场经济模式和发展道路,为什么非洲和拉美没有象亚洲那样形成有效的资本和劳动力资源呢?
1、儒家文化的节俭传统通过影响储蓄率从而对资本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我们知道,资本形成的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储蓄的水平,储蓄可以最终通过投资转化为资本,因此储蓄率达到一定的程度是经济腾飞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东亚国家普遍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儒家的传统中,勤俭节约是一个根本的美德,而且为子孙后代留笔财富也是东亚文化的传统。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东亚各个国家的储蓄率普遍比较高,进而转化为比拉美和非洲高得多的投资率。在20世纪80年代,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中国的大陆都保持着高达40%以上的储蓄率,日本在战后发展的初期也大体是这个水平,这种极高的储蓄率带来的是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投资率。即使今天中国的储蓄率仍然是国内收入的40%以上,大约是印度的3倍。较高的储蓄率使东亚和中国发展的早期减少了对外来资本的依赖,从而没有较重的外债负担。较低的储蓄率和资本的充足以及由此带来的财富的增加让东亚各国不断放松市场和贸易管制,形成自由开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制度,这进一步促进了经济高效率的增长。
而拉美主要受欧洲殖民主义文化和其土著原始文化的影响。欧洲文化的传统一般比较重视消费。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指出:拉美缺乏俭朴精神,存在一个特权消费阶层!。拉美的这种文化遗产导致这些国家储蓄率偏低,20世纪80年代初大部分国家只有22%左右,仅仅为东亚的一半。极低的储蓄与投资率使得拉美和非洲无法形成发展所必需的有效资本,资本主要依赖外债,而沉重的外债引发的经济危机使储蓄率进一步降至16%-17%,从而陷入发展的恶性循环。较低的储蓄率和资本的缺乏让拉美各国普遍形成了严格的市场和贸易管制制度,进一步降低了经济增长的效率。
2、儒家文化的“勤劳”传统,对农业的重视使得东亚各国农业生产率率先得到提高,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必备的市场和国内资本来源,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顺利转移。
儒家文化传统中吃苦耐劳的重要传统,不仅对经济早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也同样影响农业生产率提高的模式:东亚主要通过追加劳动增加生产率,而拉美主要通过追加资本投入增加生产率。儒家文化倡导的勤俭使得农业生产率在资本投入较低,仅依靠劳动增加的情况下仍然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农业生产的增加减少了购买粮食的负担,同时减少了外债的压力,使得东亚各国可以把资本更多的应用到工业发展中;这种农业模式不仅安置了大量的劳动力,农民收入的提高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市场;同时,东亚各国普遍实行的工农业价格“剪刀差”让大量的农业剩余资本得以向工业部门转移,从而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另一个重要的国内资本来源。
同时在儒家文化传统上土地平均化往往是政府取悦于民、维持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措施,这样东亚各个国家在战后普遍进行了有效的,以便“耕者有其田”,土地的改革以及文化中强调自己积累进行投资,并强调劳动投入的农业发展模式使得东亚各国的劳动积极性普遍有了极大的提高,并进而形成一种普遍接受的社会制度,至今仍然是中国以及东亚其它国家农业的基本模式。
相对来说,拉美普遍不重视体力劳动,使得拉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主要通过资本的投入并采用规模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减少了可用于工业发展的资本。农场是主要的生产方式,土地越来越集中。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吸收大量本可以用于工业发展的资本,同时也无法安置大量的劳动力。在巴西,土地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土地高度集中。据统计,巴西占地1000公顷以上的农户仅占农户总数的1%,但它们却占有全国%的土地面积;占地10公顷以下的农户数占总农户数的%,但这部分农户却只占有%的土地面积。
(二)文化、制度与劳动力资本的形成
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前提是具备充足的,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西方国家称之为“劳动力资本”,不同的文明中对教育的看法和价值观念对劳动力资本的形成和顺利转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教育的投入对于增长的贡献有显著的作用。
显然,儒家文化传统下的东亚国家更重视教育,从而促进了东亚国家劳动力素质的极大提高。从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来看,主要的东亚国家和拉美国家基本保持了相同的教育投入水平,部分拉美国家甚至比亚洲还高。单纯的从这点来说,很难说拉美国家不重视教育。但教育投入的方式决定了教育的效果,亚洲主要是私人投入,而拉美主要是政府投入。通过对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私人教育投资收益率比社会教育投资收益率高很多。一些研究韩国和东亚发展模式的学者在论及东亚的教育成就时认为,成就的取得在相当程度上是儒教影响的结果。韩国学生读书的费用主要由家庭负担,中国大体也是这个情况:在义务教育期间,尽管中国存在非常不合理的教育乱收费,但重视教育的传
统仍然让中国家庭收入的相当部分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上,在1995年的时候,中国的小学入学率就已经几乎达到100%,中学入学率也达到75%。
家庭对教育重视的后果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高素质的劳动力得以顺利的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同时,较丰富的高层次人才使得这些国家更易于接受西方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教育水平的提高为参与国际化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人才的前提,东亚国家有着比拉美和非洲更多的熟悉国际经营背景的人才,促进了这些国家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形成一种不同于拉美的发展模式和制度。
在拉美,尽管政府同样把国内收入的相当部分用于教育,但普通的民众仍然缺乏对教育的重视,拉美国家在家庭对教育的投入上与东亚和中国有明显差距。家庭对于教育的投入比较低,结果是带来了较高的辍学率和留级率,教育效率大大降低。同时教育水平偏低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这些国家虽然也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农业劳动力,但由于无法适应工业化对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要求,因而无法顺利的向工业部门转移。
(三)文化、工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以及劳动力转移视角的经济发展
我们注意到成功的经济体在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早期主要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比如早期的日本、东亚“四小龙”的发展都是在工业化的初期首先采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模式;相反失败的经济体往往在工业化的初期就采用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发展模式,比如拉美国家。对此我们传统的研究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论证和论据来说明这点了,但问题是究竟什么因素让东亚选择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而让拉美选择了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呢?
传统的研究主要注意到了一些经济因素对于这种选择的影响,比如工业发展投资的主体以及资本的来源主要是本国还是外国资本:东亚早期的发展在资本来源上主要强调自己积累,而拉美早期的发展主要依赖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但问题是为何拉美在发展的早期不像亚洲那样强调自己积累,亚洲在发展的早期又为何如此强调自己积累而不是像拉美那样直接由外国投资主导呢?
东亚的文化传统让东亚各国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上更有优势,因而东亚国家利用这种文化传统首先发展的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无论是早期的日本还是后来中国大陆和“四小龙”的早期产业模式都是劳动密集型的。这样在西方产业升级的时候,劳动密集型资本加速从发达国家向东亚发展中国家进行转移,东亚很快成为全球制造产业链的一部分。比如,日本在工业化初期利用传统文化对于劳动的重视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创造条件。在日本工业吸收的劳动力的总数中,由劳动替代资本的创新吸收的劳动力所占比重为80%,而由资本积累吸收的劳动力所占的比重仅为20%。韩国和中国台湾在经济起飞的初期也都实行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点的工业发展战略。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第四篇】
关键词 制度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它包括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和管理队伍三个方面,完整的规章制度、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工作,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一、制度建设至关重要
制度是大学精神与办学理念的外在表现,是培育和营造学校文化氛围的保障。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规范作用,健全、科学的体制、机制和制度,能合理划分学校各级组织的职能明确工作程序和要求,明晰校园文化建设的责任归属,从而提高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推动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首先,秉承办学理念加强制度建设,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法制轨道。校园文化建设立足于规章制度之上,可以使追求知识、追求科学的精神获得生存环境。因此,高校必须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在思想和行为养成中的育人功能,加强法制教育,倡导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增强广大师生的制度意识。必须从制度上保证举校重大原则、重大决策的民主化,形成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必须积极推进师德建设、共青团、社团组织建设的制度化,制定完善大学生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
其次,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要有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学校的管理制度是将教育观念充分个性化而形成的程序化要求,制度能否得到全面贯彻执行,对校园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通过制定校园文化管理制度,实施有效管理,以维护校园文化建设、文化活动的正确、有序、高效地开展。它包括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质量监控考核制度、学生的行为规范、学校的工作流程等。在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融洽。其实质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活力与团队精神的制度文化体系。形成安全、稳定、和谐、既尊重人又服务人的大学校园。
二、健全组织机构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有完整的规章制度还不够,还必须有负责执行和落实规章制度的组织机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需要建立党委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长效教育机制,需要各级党政工团组织的领导和参与。“要成立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导本校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和推动力量。更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保证。特别是校党委要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首先,校党委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应有前瞻性认识。要从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应充分认识到,在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全球化形势下增强综合国力和民族生命力的战略举措。而且校党委还必须有创造优秀校园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战略的眼光和长远的意识。统筹规划校园文化建设,以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校党委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要有整体的思路。应依据学校特点、结合学校实际与外部环境,结合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及时代的特征,对校园文化的总体目标有明确可行的中长远规划,将每一学期以至每一阶段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定好,并认真组织实施。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后,要将之贯穿于办学理念、环境营造、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日常管理及文化艺术活动之中,不仅在物质形态上,更要在制度形态和观念形态上一以贯之,不断培育和积淀。一所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大学,必定拥有其相对恒久和独特的校园文化,这种文化,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滋养、熏陶在其中治学、求学的全体成员,进而对社会文化产生推动和影响。
三、强化队伍建设。建立保障机制
有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和规划,还必须有一支勤廉、高效的队伍来组织实施,因此,必须强化队伍建设,包括领导干部、教师、学生队伍建设,领导干部是校园文化建设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教师和学生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和主体,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学习状态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强化队伍建设既是学校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
(1)加强领导作风建设。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和规划,根据学校办学思想和理念,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校领导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领导和推动力量。其作用具有宏观、间接、深远,能决定校园文化的方向和特色等特点。因此,加强领导作风建设,是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2)加强师德建设。教师的行为垂范有主导校园行为文化的重要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根本性意义。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引导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因此,教师的思想品格、道德修养、学识和能力,直接影口自着校园精神氛围营造的内涵,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只有抓好师德教育,才能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使高校的“教书育人”工作不断深化,要搞好两个层次的建设。
(3)培养素质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
构建一个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作为校园文化的主体和主要对象一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学生干部队伍和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他们是凝聚学生的核心,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般而言,学生干部都是在德、智、体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他们有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较好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学生
干部是联系学校各部门的纽带,传达工作任务的桥梁,贯彻和落实学生工作的骨干。因此,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组织上的凝聚作用、道德上的表率作用、学习科研上的标兵作用。“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学生会、研究生会和有关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发展。”
首先,重视对学生干部的培养。一是选拔学生干部一定要考察他的思想政治表现。学校要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出发,制定学生干部培养、考核的具体标准,使他们在学习、管理、实践锻炼和日常生活中始终有正确的追求。二是对学生干部要进行定期培训与考核,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自觉遵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进德修业,把自身塑造成为高尚、正直、善良的人。三是对学生干部要严格管理。在平时学习、日常生活和集体活动中,对他们从严要求,使他们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用纪律约束言行,遵守校纪、校规,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第五篇】
[关键词]高校 图书馆 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7-0370-02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高校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并涵盖教师、管理和服务人员,高校校园文化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其包括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物质、制度、精神。
图书馆作为学校三大支柱之一,图书馆是高校的知识库,是高校知识的来源,而高校的所有活动都是以知识作为连接,高校校园文化要完成育人的最终目的,要依托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说到底都是要完成知识的升华和传承,这些都离不开图书馆这块重要的阵地。
1.高校校园文化与图书馆的关系
高校图书馆以其对知识的承载和积淀,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担当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在通过知识传承过程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完成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对于校园主体的作用和影响,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校园文化中包含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物质、制度、精神。校园文化的建设是通过这三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来实现和体现,在物质的基础上,以制度作为外在规范,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逐步形成能够代表学校特点的精神特质、学校风气和文化传统。这三者都是校园文化的基础。
图书馆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基石作用
物质是校园文化的基石。大学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它以学生、教师等作为主体,以丰富的知识储备,海量的图书资源作为媒介,以授课活动,学术活动,社团活动等作为平台,这些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既依存于社会文化, 又有着高层次文化水准并具有相对完整的文化环境。而这些活动之所以能够得以有序的开展就得益于在大学这样独特的环境中有丰富的知识资源作为基础。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是智慧的源泉,是文献信息的聚集地。作为学校的信息中心、教育机构和服务部门。它以多样的、多载体的文献资料为物质基础,囊括古今中外的学科文献,为广大教师和在校学生在专业知识、思想、道德的教育、学习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和保障[1]。图书馆以其博大精深的特点为大学文化的发展壮大和传承提供了沃土和基础。
图书馆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保障作用
制度是大学文化的保障。制度是以围绕某种价值核心而制定的具有约束性,规范性和强制性的行为准则,是保证需遵守者的行为规范按照既定目标前行的框架。大学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制度的支撑保障。大学文化反应的是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因而其具有自由性,自发性,即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又受心灵的主宰,大学文化中的不确定性必然需要制度进行正确的引导。每所高校的图书馆都不是一年两年建成的,往往高校图书馆的年龄都要大于学校的年龄,图书馆内存储的不仅仅是丰富的书籍数据资源,其自身更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而其所运行的制度更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而保留下来的精华。图书馆包含采购书籍的制度,丰富资料库的制度,对待读者的制度等等。从这些制度中就能看出图书馆的制度是内涵着高校对待知识的态度,对自身办学的思考,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所以图书馆的制度不仅仅是行政管理的制度,也不仅仅是机构运营的制度,更是结合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制度,以其构建什么样的大学知识,营造什么样的大学知识氛围,传承什么样的校园风气等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担当重要保障。
图书馆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灵魂作用
最能体现大学校园文化本质的是校园精神。而物质在制度的上层体现最终也归结为精神。精神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大学校园文化精神内在体现在校园里师生的精神状态,对待知识的看法,对于学术的追求,进而提升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等等。而大学校园文化精神的外在体现为在师生的学问素养、校训等方面,一如“真理”之于哈佛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于清华大学,培养、提炼并不断深化承载着自身追求、价值及内涵的精神文化应当是高校文化的终极目标[2]。有人曾经说过―一所大学知识的灵魂都深藏在图书馆里那些不起眼的角落里。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历史和知识的沉淀所在,其本身的建筑风格,馆藏图书,特色数据库等元素无不体现着自身对高校文化价值观的理解和彰显。而图书馆内部的装修摆设,制度和习惯,在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员工追求知识,探求真理的过程中赋予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而这些积累和传承又继续发挥其能动作用,在为广大教师和在校学生在专业知识、思想、道德的教育、学习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和保障的同时对广大师生品德的修养、情操的熏陶、文化的积淀、学问的拓展、思维方式的改进和精神境界的升华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图书馆推动高校文化建设的举措
图书馆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文化建设的加强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载体, 而高校图书馆恰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 人们常说: 没有一流的图书馆就不会有一流的大学[4]。在认知图书馆特点的基础上,结合高校文化建设的需求,应该通过加强图书馆的工作来促进高校文化建设。以完成图书馆和高校文化建设育人的统一目的。
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凸显个性校园特色
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来讲,物质永远处于第一位。校园文化的最终彰显要靠学校精神的提升。所以校园文化的建设最基础的落脚点是物质建设。校园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高校图书馆所体现的校园文化首先体现在图书馆建筑对于校园文化的一种物质诠释,建筑是有自身语言的,这种语言在于建筑师对学校历史、人文、理念的一种理解和重新升华,是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种精神存在。同样馆舍里的设施属于这种精神物质化的细微建设。设施的目的性和引导性是明确的,图书馆内部设施是直接影响师生进行文化传播和学术创新的主要外在因素。其次图书馆不仅是现代大学从事高深学问的教与学活动的基础, 也是现代大学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发展科学事业的重要条件。图书馆优雅的建筑、现代化的服务和系统化的文献收藏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其中, 文献资源建设比其它物质建设更接近校园文化的内涵[3]。
因此作为三大支柱之一高校图书馆,其自身就体现了校园精神的物质表现,是一所大学能够见证和传承的外相,是一所大学的综合实力的外在表现。同时,图书馆作为一种文化的体现,是能够承载校园文化内容的重要平台,是校园文化的发起者和参与者,所以加强图书馆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应从以下入手。
以图书馆建筑的标志性体现校园文化的精髓
外在是内在的体现,内在的积淀和厚重需要通过外在形式的直观表达。校园标志性建筑是校园文化的外在反映, 它对全校建筑起着灵魂和统领作用。每所高校的标志性建筑都有着其丰富的内涵,它是学校办学思想和学术目标的统一,文化积淀和文化传承的统一,是学校灵魂的体现。其本身作为建筑是一种物质化的存在,而其作为精神是语言化的存在,即带有社会化背景下物质条件的烙印,又具有学校精神的引领和体现。所以我们应该深入发掘图书馆建筑和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图书馆对校园文化的影响。通过文字材料,制作纪录片等方式宣传图书馆对高校历史,文化的影响。同时根据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相互作用,不段的修缮和完善加强图书馆建筑的标志性,明确校园文化所需要图书馆的外在表现。校园文化场景指包括物质文化在内的一切人文、自然景观, 它体现出文明、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只要校园人置身其中, 就能感受到从由景入情至由情入理的升华过程。因此, 要求图书馆的建筑物整洁、高雅, 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有机地融入其中, 既给人以恬静幽雅的美的熏陶, 又体现出严谨治学的主题[4]。
以馆藏资源的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作用
信息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高校图书馆必须重视信息资源的建设,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以引导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为目的。加强与师生的沟通,形成目标与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需要,科学性、计划性的购买相应的书籍资料,并开展书籍资料的推荐,引领师生阅读方向。加强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利用当下网络覆盖面广的特点,整合和丰富图书馆内数据库,结合当前学生关注的热点和话题以及当前学生的面临的困惑,打造能够向正确方向引导的交互平台,并定期进行维护,通过这种方式首先让当前大学生感到自己所考虑的问题受到学校的重视,无形中便会以主人翁的意识投身和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当中,其次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中,能够正确引领大学生的思想保持在主流价值范畴之内,防止其受到不当网络风潮的影响,保证了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纯洁性。
加强图书馆制度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制度建设,是保证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沿着既定路线开展和实现最终目标的保证,是校园文化精髓的具体体现。图书馆文化作为大学校园文化有机整体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 其发展必然也要受到大学制度文化的影响与制约。图书馆的制度建设首先是要以学生服务为中心,制定合理的图书采购制度、工作细则, 如文献资源建设的细则、文献编目的细则、电子资源管理的细则、流通服务工作规则等, 主要是让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 统一规范, 错乱; 还包括让读者快速借阅书刊和利用电子文献都有重要保证作用。要以为师生服务为中心, 把图书馆建设成信息超市, 同时成为所在社区的信息超市和文献信息中心。总的来说,要以人为本,以方便读者、引导读者, 按照以读者为中心来改革和建设适合时代要求和读者需求的有关制度, 不断提高图书馆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建设水平[3]。
3.结语
图书馆是学校的信息中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形成、发展、宣传、影响的载体之一。本文通过研究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根据现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以提升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井丹 陈依德 图书馆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9):192。
[2]姜昆 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角色 [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113-116。
[3]吴凡 图书馆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互动建设 [J].图书馆,2006(05):91-93。
[4]韦文辉 论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互动发展[J].现代情报,2005(06):29-3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