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规章制度 >

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351134

【导言】此例“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企业规章制度建设1

关键词医药制造企业;内部控制;思考

一、医药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的背景和重要性

医药制造企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又面临着很大的经营风险。建立一个完善且运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保障医药制造企业的正常经营、降低经营风险就显得极其重要。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1)药品质量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对企业起着生死攸关的作用,不合格药品一旦流入市场,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负面效应和经济损失,甚至会导致一个企业破产。(2)通过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可以加强企业内部之间的沟通协作,提高经营决策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的竞争力;(3)现代企业治理结构要求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保证上述机构或人员相互依赖相互制衡,并有效运转的核心体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医药企业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营风险和压力,又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内部控制作为保证企业正常运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一种有效管理制度,也成为大多数企业的共识。

二、医药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缺乏认识,缺少熟悉内部控制的专业管理人才

管理人员内部控制意识和内部控制管理专业人才是企业建设和完善内部控制的前提。在我国医药制造企业中,大部分企业管理人员都是从制药专业背景人员中选任,特别是在一些传统的中药制造企业中更是如此。这些人员对药品质量、药品生产管理较为熟悉和重视,但缺少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对内部控制方面的认识较为落后,观念较为淡薄,导致基层员工基本不参与和不愿配合内部控制的管理与建设,使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和建设难以全面开展。另外,在医药制造企业的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过程中,企业也主要是注重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工艺研发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和教育,很少对内部控制管理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和教育培训,使企业中不具备内部控制管理专业人才,很难在内部控制建设和管理中有所作为。

2.组织架构设置不合理,造成内部控制运行失效

合理的企业组织架构设置是保证企业内部控制有效运行基础。在我国医药制造企业中,部分医药制造企业由于受传统管理观念影响,管理者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质量管理和生产管理方面,很少真正关心企业组织架构的建设,致使企业组织架构设置不合理,部门的职能、权、责、利不明确,沟通协调出现严重障碍,办事和决策效率低下;不相容岗位、部门分离不彻底,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不能进行有效制衡与沟通,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造成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缺乏保障。

3.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完善、不切合实际

企业建设内部控制体系,就是让所有员工和部门的工作在制度下有序运行,减少违规和重复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但目前我国的部分医药制造企业在相关制度的建设中主要注重一些具体操作制度建设,缺少制度的顶层建设,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设不完善、不切合实际,有的企业制度完全是根据管理者想象制定,而不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使制度华而不实,内部规章制度形虚设,无法在企业的实际管理当中运用,导致人为管理因素加大,管理人员凌驾于内部控制制度之上、员工越权办事现象时有发现。严重破坏了企业内的部控制体系和内部控制环境,使企业内部控制度失灵,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4.制度培训不到位,内部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规章制度的执行是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保障,而制度的培训的是制度得以有效执行的基础。在我国部分医药制造企业中,虽有相关制度,但对员工的有效培训不到位,使制度束之高阁,员工不能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违规操作现象累累出现,不但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5.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缺乏监督,执行效果缺乏评价

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是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有力武器,对内部控制执行效果进行科学评价,是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是否有效的考核。现在有很多医药制造企业虽然建立有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在执行中过于依赖员工的自觉性,缺乏有效的监督,特别是内部审计监督,使本来有效内部控制变得无效。同时,在大部分医药制造企业中,很少对内部控制执行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使无效的内部控制环节长期得不到解决。

三、医药制造企业内部控制优化建议

1.管理人员转变观念,加快内部控制管理人才培养

管人员观念淡薄和内部控制管理人才缺乏是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医药制造企业的管理长期偏向于生产管理、工艺研发等,人才培养也主要注重生产、工艺人才培养,很少关注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和内部控制管理人才培养。医药制造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管理人员就必须转观念,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意识,提高自身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同时,加快内部控制管理人才培养与引进,充实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人才队伍。加强基层员工内部控制管理知识培训,使其积极参与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来,形成全员参与的、积极主动的内部控制管理体制,提高企业整体内部控制管理水平。

2.严格按照现代企业管理体制,重新梳理企业内部组织架构

在企业内部控制运行中,要保证企业内部控制运行有效,企业就应当设计有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使各部门、各岗位职能明确,责、权、利分配合理。针对当前医药制造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应对内部组织结构进行重新梳理,科学定位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能,合理分配各部门、各岗位的责、权、利,使企业的所有事务均落实到相应的部来完成,所有部门都有对应的事务处理权,所有责任都有相应的部门来承担。保证企业部门之间沟通顺畅,提高企业的决策和办事效率,物尽其用,人尽其责。对不相容岗位进行严格分离,形成有效的内部制衡制度。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3.完善企业的内部规章制度,加强员工制度培训

医药制造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制造企业,其管理更要求精细化,相应的规章制度也更应细化,医药制造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梳理内部规章制度,对不切合实际的进行更改和废除,对不够细化进行补充补和细化,使企业在规范的制度下运行。药品制造人员也不同于一般企业的操作人员,其生产的药品质量关系到人民大众的生命健康,生产操作特别是原辅料的投入量不能有丝毫差错,因此,医药制造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应比一般制造企业要求高,内部规章制度的培训也应比一般企业多。这样才能保障内部制度的有效执行,保证产品的质量。

4.加强内部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要使是内部控制有效运行,就必须严格执行企业的内部规章制度,加强内部规章制度执行的监督,坚决杜绝管理人员凌驾于内部控制制度之上和员工越权办事现象,使企业的所有决策都严格按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员工的所有权限都控制在企业规章制之内,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5.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制度和科学评价制度

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包含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管理制度和科学的评价制度。当前,我国部分医药制造企业中的内部控制无效,很大程度上是缺乏有效监管体制和科学的评价制度。为此,在有条件的医药制造企业中,应当建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内部控制监督管理部门和内部控制评价部门,没有条件或没有必要建立专门内部审计部门的中小型企业,应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将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落实到每一个管理环节。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医药制造企业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医药制造企业应从制度建设、人才建设、机构建设、思想建设等方面入手做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争取所有员工都参与到内部控制管理活动中,所有事务都纳入到内部控制制度中,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企业内部控制编审委员会编。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案例讲解。立信会计出版社,2015年版

[2]魏明著。小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操作指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制度建设论文2

医保制度的伦理内涵浅探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医疗保险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改革的必然成果,诚如xxx所说:“市场经济和社会保障是一对孪生体,不搞好社会保障,市场经济体制就建立不起来。”由此可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医保改革也相应具有责任感和紧迫感。

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强制性的国家制度的制定,为什么要制定这个制度和怎样推行这项制度,属于制度伦理的范畴。再一个是医疗保险机构和参保人员之间关系,则带有明显的市场经济特征,属于契约伦理。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两个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理伦和实践上的矛盾,因此提出来同大家一起来探讨。

第一:制度伦理

社会保障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制度,不论什么国家,什么制度性质,都有一个社会保障的问题。我们国家也不例外,此前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现在搞市场经济,医疗保险制度应运而生。

首先,从国家伦理来看,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为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稳压器。从制度确立来看,一方面反映了国家为进一步促进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而作出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经济增长的成果为全社会各阶层共享的意愿。

其次,从个人伦理来看,医保制度体现了对人的生命权的尊重,敬重生命、保障生命,乃是人之为人的最低限度的生存权利。1976年《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剥夺一个人民自己的生存手段”。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白皮书《中国的人权状况》也指出:“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人权首先是人民的生存权。没有生存权,其他一切人权均无从谈起”。所以,医保制度体现了一种最基本的也是至上的伦理原则,其意义是不可低估的,不可作庸俗化的理解的。

从上可见,无论是从制度制定者,还是从个人角度来看,医保制度都体现出了社会道德伦理内涵,特别是在具体实施中,它体现出了互助共济,风险分担的社会关系,参保人员特别是重病患者在这种关系中自然享受社会救助。所以,从制度上看,它表现出了对生命的关怀,从社会关系上看,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风尚。

但是,在实践的层面上,往往是很难实现这种普遍的伦理意义的。

首先,医疗保险制度不是无偿的公共福利,不是“阳光普照”,单位不缴费,个人不缴费,就不能获得参保主体资格,相应地也就不能享受最基本的医疗保险待遇。因此,这种医保制度只青睐有支付能力的且愿意参保的企业和人群,而那些不愿参保的企业内的职工或低收入缴不起费用的人员,只能在“医保局”的大门外望之兴叹。

这个矛盾和现状反映了医保制度伦理实现的有限性,也即其表现出的不公平。这个不公平除了上面提及的收入阶层不公平外,还有城乡不公平,地区不公平。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191个会员国卫生系统的公平性进行评估,中国排名第188位,倒数第4。这个排名给我们最强有力的启示应当是:加大医保改革力度,努力实现医保制度对社会全体人员的惠利。

任务艰巨,时间迫切。副部长xxx说:“不断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不仅仅是量的扩大,而且也是质的提升;不仅仅是实现大数法则的内在要求,也是体现制度的公平性、包容性的内在要求,不仅仅是扩大基金支撑能力的业务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改革发展和维护稳定大局的客观要求”。这段讲话不仅说明了医保改革的业务要求,而且也指出了医保改革要实现的制度的伦理目标。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第二:契约伦理

契约,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契约制度早在我国先秦时代已有,政治活动中,各诸侯国订立的盟约,就是一种政治契约。商业活动中,各种地契,借贷契,卖身契等均是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因此契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的范围很小,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契约的作用也逐渐发挥出来,经济生活逐步契约化,并引起社会生活诸多领域的契约化。市场经济就是一种契约经济。契约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内涵。

就医保法则所界定的参保人员的权利和义务来看,其实际内容也即是医保机构和参保人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从理伦层面上讲,它是一组承诺,是就医疗活动中缴费与享受,权利与义务的双方的一种约定。契约一旦形成,双方就应履行契约所包含的法的规定性,这种信守就是契约的伦理精神。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医保在诸多方面没能体现这种伦理,并因此成为制约医保改革的路障。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

契约双方的合作关系决定契约者必须遵守双方共同的约定,也即欲使契约生效,双方必须协作。但我们在医保实践中,看到了许多不合作行为。

例如医务人员在为病人开方治疗中,开出大量非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之外药品,增加参保人员的负担(医药费)损害参保人员利益,败坏了医保声誉,严重影响了参保职工与医保机构的关系。

又如医务人员(定点药店)与参保人员“合作”,改头换面以药换生活用品,或非参保人员冒名使用参保人员的证历挂号就诊住院,造成基金流失等。以上两例都是违背契约伦理的复杂形态,这种不协作行为,其破坏性切不可轻视,它直接影响医保基金的安全健康运行。

结语

对社会保障(包括医保)作伦理学的思考,可以使我们认识到人是我们的目的,对人的关怀,对生命的关怀是医保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身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制度建设的意义3

关键词 制度体系;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意义

在近年来民办高校的迅速发展壮大过程中,其党建工作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有许多不能适应形势发展之处。究其原因,主要是体制、政策、认识、工作等方面存在着制约性问题。其中,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目前最为突出。即,对于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在民办院校没有得到应有确立的前提下,对于是否需要加强和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一问题比较模糊,我们经调查发现,目前仍然还有许多民办高校的领导者认为,这是公办高校需要考虑的,而我们民办高校作为非公性质的组织,基层党组织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设置的一个摆设,只是个形式而已。而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党组织是可有可无的。在这种观念和思想认识下,要想靠民办高校的领导者自觉加强其基层党组织建设,不可能取得成效。而如果能够按照党建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民办高校具体实际,利用制度的基本特性,构建起一整套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以制度体系去制约和规范民办高校的具体行为,使其在正确科学的建设道路上前行,则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

一、制度体系具有加强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所需要的本质特性

制度体系对于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如此重要,是由制度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所决定的。一般来说,制度体系具有如下一些本质特性:

1、规则性和约束性

制度体系是一种以行为为调整对象的规范体系行为规则,被以特定的模式与相互关系作用于特定的行为主体,并支配特定的行为方式。通俗地说,就是制度一般都是通过严密而严格的规则、程序和纪律来规范行为主体的行动方向和行为方式。制度作为一种人们行动的模板和主体行为意义的框架,通过规则约束行为主体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并以此使得人们之间按规范内互动,并通过约定的强制性规则让你知道该去做什么,不该去做什么等等。规则如同契约,一旦以制度形式生成并生效,有关集体或个人就必须在这种契约之下,严格按照约定的规则遵守或遵照执行,若不愿意遵守或遵守不够,便需要离开相关制约范围或按规则受到相关处理。把制度视为一种契约性规则的观点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与工作中,有许多所经历或必须处理的各种关系中,相互之间是建立在一种共识基础上的相互约定,如果不遵循这些约定将受到惩处或带来低效率。把制度体系理解为一种契约性规则,一方面体现了制度在一个社会发展变化中的塑造功能,这种功能虽然可能是潜移默化的,但却是能够强化人们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把制度理解为一种契约性规则,还能体现出制度体系所能具有均衡功能,这种功能可以促进理性个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并调整人们的偏好和选择行为,从而使行为主体的人们进入一种相对稳定甚至一致的行为方式。

2、权威性和强制性

权威性和强制性是制度本身与生俱来的本质特性,否则制度就会因为无法实施而成为一纸空文,并由此失去制度生成与存在的价值。权威性是制度的内在合理性和共同制约的表达,而强制性则是其权威的外在延伸。制度的@种权威性源于其制订者的权威程度。制度的制订者是法定的,或约定的。即依法或依所属众人的认同,能以其名义行使权利与承担义务的组织或权威团队。这些制度制订者们根据其职责和权限范围,制订了相关制度规则并将按一定的意志使其系列制度形成体系,反映的应当是本级机关权力的意志。成熟的制度体系应该既是对社会群体或个人的行为方式的一种调整与规范,同时也通过其权威性和强制使人们相互之间产生与存在的利益冲突起到抑制、化解、调整等作用。制度如同契约合同,一经制订者主持下形成并公布,受其制约的任何成员便必须共同遵守,任何个人或集团都没有超越其上的特权,任何违犯制度的行为都将受到相应的制裁。制度权威的树立和强制性执行是治理现代化的前提,也是实现制度领导的基础。树立制度权威,暗含着这样一种假设:制度虽然是人为制定的,也是可能根据实际需要而修订的,但在制度制定出台到修订之前,所有的人必须严格遵守。制度如果没有权威,就形不成力量,制度体系也就因为发挥不了作用而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3、稳定性和连续性

制度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制订者的随心所欲。制度要按一定的法制程序规定,经过调研、讨论、初步制订、修改完善等一系列的程序,最终才能形成并公布施行。所以制度虽然表面上由制订者主持制订形成,但实际上却是集中的大家的智慧和认识,因而制度一经形成,其内容表达便会比一般性的思想认识更具稳定性和连续性。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所呈现出的制度的执行者或行为人一定的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使当事人能够基本预测他们的行为后果,而这一后果的利益得失,又必然地成为影响人们进一步行为的基本取向,至少会成为权衡或选择其下一步行为的重要元素。同时,制度既然是人们的行为准则,就不宜经常变动和修改,朝令夕改是制度形成、实施与维护的大忌,因此,制度应具有相对稳定性。正是考虑到这种稳定性的需要,制度的形成不可操之过急,应付了事,更不能脱离实际。那些属于临时性的、不成熟的、不具代表性或普遍意义的、暂时尚无实施条件的制度和规范,不可急于引入制度体系。当然,制度应具有稳定性并不是说制度体系一经形成就一成不变。稳定只是相对而言,当客观形势与环境发生变化,或者人们的认识有了更深一层的进步,修改完善甚至改革陈旧的制度不仅是被允许,有时甚至是必须。

在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进程中,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优势和传统要靠制度体系建设来对其施加影响并给以加强,党在其它领域基层组织建设中所形成的新理论、新经验、新做法,也要靠制度体系来对其加以规范。坚持把制度体系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用制度所具有的约束、强制、保障等刚性特点去完善和健全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运行机制,旨在促使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制度体系建设对于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通过利用制度本身的特性对民办高校党组织建设活动加以规范和约束

一方面,用制度的权威性和约束规范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及其工作者的工作行为,克服或减少其随意性;另一方面,由于制度体系相关内容的责任、权力与利益规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树立权威,进而使其建设工作在民办高校有序开展,并在此过程中,使其各方面工作得到加强与改善。制度的内容不是通过笼统或抽象的原则来表述,而是以具体化的条约形式详尽表达与明确规范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清晰区分和界定对错、是非、善恶。制度的这种权威性内容和客观化表达,既便于执行者的掌握和遵守,又便于社会成员的监督与评判。目前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随意性、低标准等种种问题与不足,与其无一定的规范性和约束性有关。如果用制度对此加以规范,必将克服其随意性,进而使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开展得到有效保障。实践证明,用制度来明确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责权利范围,并硬性规定其落实执行,不但能促进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环境的明显改善,为基层党务工作者在民办高校的特殊工作环境中,以在制度体系的支持、制约与维护下顺利开展工作赋予必要的权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及其工作者的工作权威性;而且,制度规范还可以利用其硬性制约的特性保证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和行政管理者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一定的物质利益奖励,以此更加充分调动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此外,用制度规范牵引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还能够较好地防止党建工作的失误。

2、通过制度体系的运行,可以使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更好地按照范和标准落到实处

在一些民办高校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都是党办”。表达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尽管民办高校投资渠道、管理方式、经营理念都有一些自己的特点,但它既然是党的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才培养事业,保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而建设数量足够、质量优良、与时俱进、开拓务实的基层党组织,并有效扎实地开展工作,应该是落实国家人才培养战略,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在民办高校贯彻落实,就显得十分必要。要使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民办高校这种特殊环境下顺利开展工作,并且卓有成效,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建设对其工作加以支持与维护,这样才能保证民办高校环境中基层党的建设工作正常开展,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以制度形式充分肯定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存在价值的同时,形成一种“追求卓越”的群体文化,使基层党务工作者充满对事业的使命感,让信仰的力量为他们提供追求卓越的动力;才能使民办高校基层党务工作队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党团组织及其影响下的社团队伍、校园文化队伍等密切配合并形成合力,使基层党组织工作贯穿到民办高校各项工作之中,进而使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有效的基层党务工作得到更好地贯彻落实。

3、通过制度体系的不断创新,可以使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制度体系并非永远不变,而是要在实践中随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和客观环境的改变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种制度规则及其体系在不断创新中与时俱进,可对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可以通过制度体系的不断创新来实现基层党组织在民办高校的强有力领导;二是通过制度体系的不断创新,可以使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随着民办高校的发展实现连续化。在工作实践中随着现实的需要不断调整各运行机制的具体内容,确保工作中各个环节的衔接,使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以一贯之;三是可以通过制度体系的不断创新,在不断健全与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中,实现基层党务工作部门与院(系)行政部门具体工作职责的交融,使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由虚变实。

参考文献

[1] 刘国辉。制度建设是民办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根本途径[J].社科纵横,

[2] 刘国辉。论民办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J].前沿,

制度建设4

1.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为完成受托责任而建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规模的扩大,会计信息市场出现了产权、股权分散、多人共有产权的局面,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专业化,使得产权所有者、投资者把控制权交给拥有相关知识的人,最终产生了两权: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投资者成了委托人,经营者、内部控制人成了当然人,在委托关系中,经营者为了完成受托责任,必须建立或依靠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2.随着委托人对人控制程度的越来越间接,经营管理活动日益成为公共物品,内部会计控制外部化趋势也将越来越显著。从专业性、权威性角度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都是要靠企业外部的政府或其他社会机构解决或促进的。我国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是财政部对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制定的相对原则性的规定,并使之上升到了法规高度。

3.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执行和评价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并反过来影响着人的行动,因此,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非常强调“人”在组织中的重要性。内部控制人和被控制人都应对内部会计控制负有责任,而不仅仅把它看成是董事会、管理层的事,此目的在于强调企业的团队精神,发挥全体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以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构成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重要的控制环境。

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首先必须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力求将每一项经济业务活动控制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

二是符合企业规模大小、行业特点、经营方式等实际情况。不能脱离企业实际而一味求大,应该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分析其制度实施的可能性,制定出最适合本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三是不相容职务分离。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工,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四是成本效益原则。控制点的设置必须考虑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五是要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完善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检查、监督不力,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弱化

目前有不少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检查流于形式,稽核的范围有限,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执行的好坏也缺乏一个赏罚有度的奖惩制度,有的单位虽然也有一些奖惩制度,但没有完全制度化,致使部分人员认为执行与否无关紧要,加之无相应的检查、考核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得力机构,使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大为削弱。

2.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的现象较为严重

目前仍有不少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基础薄弱,相当一部分单位的领导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对内部会计控制建设持冷漠态度。有的并未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残缺不全,甚至有的单位负责人超越内部会计控制行使职权,不支持会计工作,使内部会计控制执行起来大打折扣,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3.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

目前虽然有些单位建立了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从总体上看,仍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一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某些单位受利益驱动,重经营轻管理,自我防范、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网络不健全,控制制度的健全让位于业务的发展,以至于既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失效;二是偏重于事后控制,事前的内部会计控制从总体上来看基本上属于以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而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相对较弱;三是重钱财等有形资源的控制,轻人员素质、信息等无形资源的控制,重钱轻物现象严重,从而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失去了应有的效力。

四、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对策

1.切实提高单位负责人对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单位负责人支配的权利与承担的责任比以前都有显著增加。在设立内部会计控制时,单位负责人的认识和态度至关重要。只有单位负责人不断提高自己执行财经法纪的自觉性,切实加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的领导,理顺会计工作关系,才能保证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合理设置和有效执行。所以尽快提高单位负责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取得单位负责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理解和支持,对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显得十分重要。

2.注重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人员的选用和培养

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执行上,一项制度制定得再完善、再合理,如果没有负责的、称职的人来执行,其作用将大打折扣,甚至没有作用或起反作用。所以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发现并制止各种不合理、不合规定情况的出现与存在,我们必须重视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人员的选用、培训和考核,提高这部分人员的素质。

3.内部会计控制需要有相应的内部监督,同时强化外部监督,形成监督合力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必须通过纳入管理制度及相应活动来实现。因此为了确保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被切实执行且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能够随时适应新情况,企业应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或建立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系统,加强对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和评估,及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执行中的薄弱环节,及时修正或改进控制政策。

各级财政部门作为会计工作的法定管理部门,应通过《会计法》执法检查和其他监督检查方式,检查、督促各单位实行规范性的内部控制制度。《会计法》规定了财政、审计、税务等监督检查部门在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依法实施检查后,应当出具检查结论。有关监督检查部门已经做出的检查结果能够满足其他监督部门履行职责需要的,其他监督部门应当加以利用,从而提高外部监督的质量,促使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4.明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的主体,创造优良的控制环境

为了保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权威性,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的组织者必须是单位管理当局。由管理当局牵头组织设计,才有可能在会计信息处理系统之外,在整个单位营造一个顺畅的真实会计信息生成环境,才有可能有效建立和运作会计内控制度。

5.构筑严密的企业内控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具体应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企业一线业务的全过程中建立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第二个层次是设立事后监督,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的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第三个层次是以现有的稽核、审计、纪律检查部门为基础,成立一个直接归董事会管理并独立于被审计部门的审计委员会,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以上三个层次构筑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会计部门进行“防、堵、查”递进式的监督控制,对于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和会计风险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6.强化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建立内部会计控制检查考核和评价机制,促使会计控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收到成效。检查考核和评价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应包括:对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考核,并在此基础上,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要对执行内部会计控制成效显著的单位、机构和人员给予表彰,对违反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提出批评和处理意见,使内控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7.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具体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的关系、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的关系、内部会计控制和公司法人治理的关系、内部会计控制与诚信会计的关系、内部会计控制与组织创新的关系、硬控制与软控制的关系、内部控制效果与控制成本的关系、约束与激励的关系。

8.强化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

制度建设5

为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县直机关基层党组织各项规章制度和办事程序,巩固和提高先进性教育已取得的成效,**县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县直机关工委首先从自身抓起,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重点,一方面对机关工委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的修改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工作实际,另一方面根据新情况、新需要,针对机关党组织建设上的薄弱环节,对原有的机关党组织制度进行了整理分类,对已经不适应形势需要的制度予以废除,对与现实有出入的进行了修改,对于空白的方面制定了新的制度,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县直机关基层党组织规章制度汇编》。制度汇编共分三大部分,即机关工委内部管理制度、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制度,包括县直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工作制度,基层党组织工作程序等。制度汇编的出台对**县直机关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和规范化建设以及建立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5 235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