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讲话稿/演讲 >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推进会上的讲话

荣誉发表时间 3611906

强调要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强化责任落实,确保政策落地,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推进会上的讲话相关范例,供您参考!


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目的在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梳理前期整治工作的成果和经验,精准剖析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通过“严基调、严措施、严氛围”,从严从快查办一批“蝇贪蚁腐”案件,坚决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有效解决一批切实关系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提升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整治意义

今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作出明确指示,强调要“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打击‘蝇贪蚁腐’,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3月29日,中央纪委发布了《关于开展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行动的通知》,明确在全国范围内从4月至10月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一)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始终把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作出了一系列深远部署。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仅侵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直接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整治这些问题,既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也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稳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迫切要求。唯有坚决整治,才能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

(二)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保障群众切身利益的必然选择。 要确保整治取得实效,首先必须回答清楚: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现象有哪些?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广泛存在于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社保、安全生产、执法司法、生态环保、食品药品安全等多个领域,覆盖人民群众的生活各方面。若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严重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只有深入整治,才能真正为群众扫清利益障碍,确保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三)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关键举措。 党植根于人民,力量源于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依靠,而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则严重阻隔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削弱了党的执政基础。唯有坚决打击这些不正之风,才能重新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确保党在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二、总结整治成效,激发工作动力

自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秉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意识,采取多项有力举措,扎实推进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强化组织引领,压实责任链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整治工作,构建由县委书记挂帅、县长任副手的“领航”班子,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及主要部门负责人全力配合,形成上下联动的整治指挥体系。与此同时,迅速出台《关于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划定整治重点、明确步骤路径,确保各乡镇、各部门同步跟进、责任压实,构建起“任务有人抓、问题有人管”的责任闭环。

(二)广泛宣传引导,打造整治声势。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网络等多渠道宣传优势,全方位展示整治工作的“意义、目标、重点与路径”,大幅提升干部群众的知晓率与参与度。在县政府网站开设“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栏,实时跟进报道整治进展与成果。在县城街道、乡镇、村(社区)等要道设置横幅标语,营造浓厚的整治氛围。通过开通举报热线、邮箱、发放问卷等方式,广泛吸纳群众意见建议,构筑起整治工作的群众基础与社会支持。

(三)深挖问题根源,细化整改清单。各乡镇、各部门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围绕扶贫、民生、环保、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地毯式问题排查。通过自查自纠、专项检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全方位排查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问题,逐一登记造册,形成问题台账。对排查出的问题,逐项明确整改措施、完成时限和责任人,确保问题整改“件件有着落”。截至目前,全县共排查出个问题,已整改到位个,正在整改**个。

(四)加大查处力度,释放强大震慑。县纪委监委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持续加大查处力度,针对排查出的违纪违法线索,快速调查核实、严肃处理。至今,全县共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起,对人进行党纪政务处分,移送司法机关**人,形成了强大的震慑效应。同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震慑一方”的良好效果。

(五)筑牢制度防线,构建长效机制。在整治过程中,各乡镇、各部门坚持“边整边改、边建边治”,针对暴露出的问题,深入剖析原因,堵塞制度漏洞,逐步健全规章制度。县扶贫办制定了《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县民政局出台了《城乡低保审核审批办法》,县教育局发布了《中小学招生工作纪律规定》等,以健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堵住管理漏洞,为防范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整治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主要体现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重视,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工作推进不平衡,有的力度大、效果明显,有的则进展缓慢、效果不显著,尤其在一些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整治工作仍需加强;问题排查不够深入,部分单位存在走过场、搞形式的现象,深层次问题尚未充分暴露;整改落实不到位,对排查出的问题,部分整改措施不够具体、力度不够,整改效果不显著,甚至出现整改后问题反弹的风险;长效机制不够完善,一些规章制度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执行力度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

三、聚焦重点任务,确保整治实效

(一)强化思想共识。思想共识是集中整治工作的“根本动力”。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深刻领会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大意义,切实肩负起责任与使命,将集中整治作为一项政治“硬任务”,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推进、务求实效。要彻底摒弃麻痹心理和侥幸心态,以高度的政治觉悟、思想觉悟和行动觉悟,推动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二)深化问题排查。问题排查是集中整治工作的“前沿阵地”。各乡镇、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排查的深度和广度。结合各自实际,聚焦扶贫、民生、环保、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深入一线,倾听民声,全面排查潜在问题。拓宽排查渠道,运用自查自纠、专项检查、明察暗访、信访举报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对排查出的每个问题,要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路径、整改时限和责任主体,确保问题整改不留死角。

(三)狠抓问题整改。问题整改是集中整治工作的“关键环节”。各乡镇、各部门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要深入剖析,制定务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时间表,强化整改力度,确保问题整改彻底。坚持查改结合、整建并举,对深层次问题深入剖析,补齐制度短板,完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强化对整改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推诿塞责、不作为的要严肃追责,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四)强化查处震慑。查处是整治工作的“重拳出击”。县纪委监委要充分发挥监督执纪问责职能,加大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对发现的违纪违法行为,要果断处理,决不手软。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线索及时查证,对违纪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加强对查处案例的通报曝光,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形成震慑效应。

(五)完善制度保障。制度建设是集中整治的“根本之策”。各乡镇、各部门要在整治过程中,坚持“查改结合、整建并举”,对照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根源,查找制度漏洞,健全相关规章制度。要强化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地生根。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约束,规范权力运作,防止权力失控。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管理,提升廉洁意识和服务意识,筑牢基层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防线。

同志们,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一场“持久战”,任务艰巨而重要。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初心不改”,牢记“使命在肩”,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更扎实的作风,坚决清除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顽疾,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强后盾。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7 361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