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讲话稿/演讲 >

在2024年校史文化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稿

好学生发表时间 3226731

 

在2024年校史文化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血脉赓续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作为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积淀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文化饱含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爱国情感。高校红色校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高校的光荣历史和宝贵财富,也是高校代际相传的红色基因和精神薪火。充分挖掘和传承红色校史文化,对高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创新思政育人形式、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推动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将红色校史文化融入高校办学治校全过程的现实意义

高校红色校史文化既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精神品格与价值取向,也体现了高校自身的大学精神和发展脉络,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聚师生思想共识、营造健康校园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红色校史文化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宝贵资源。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时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而红色校史文化则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宝贵资源。要将红色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各环节,聚焦培育时代新人创新思政育人模式,构建全方位、多元化、交互式红色基因教育传承体系,形成特色鲜明的红色校史育人机制,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高校学子勇担时代重任的使命感,引导学生学懂弄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根基,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

红色校史文化是凝聚高校师生思想共识的精神源泉。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厚的精神给养,是凝聚全国人民思想共识、同向同行共促发展的有力抓手。红色校史文化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拥有红色基因高校所独有的精神内核,是不同历史阶段一代代高校师生为追求人民解放和民族复兴接续奋斗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学习和传承红色校史文化,有利于对高校师生进行爱党、爱国、爱校教育,引导师生涵养高尚道德情操、培育坚韧奋斗精神。深刻总结高校自身的红色基因、历史沿革和精神特质,凝练并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深厚办学底蕴,有利于对高校师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强化思想引领,筑牢思想根基,持续增强师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镌刻红色烙印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办学治校凝聚起不竭的精神力量。要通过“开学第一课”“书记校长第一课”、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讲授红色校史课等形式,将红色校史文化有机融入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积极传承高校红色办学传统,通过开展教师节庆祝大会系列活动、举办离退休教职工光荣退休仪式、持续抓好民生实事项目等形式,让高校事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师生,最大限度地凝聚高校师生的思想共识,不断汇聚起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思想动力。

红色校史文化是营造健康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素材。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高校和谐发展和安全稳定,助推高校更好地履行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红色校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高尚情操具有重要意义。要将红色校史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基础建设整体布局,通过统筹规划建设红色地标建筑、红色文化专栏、红色校园景观、红色校史专题馆藏与展览等,让高校师生在教学科研、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在润物无声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要依托红色校史文化提升校园文艺活动品味内涵,通过举办红色主题征文、红色绘画、红歌比赛,演绎红色情景剧等形式,充分发挥红色校史文化的文化育人功能,持续扩大社会影响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要通过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健全红色校史文化传播体系,通过公开出版红色校史教材、创作新版校歌、红色校史剧等形式,丰富红色校史实景和教学场景。

二、以传承红色校史文化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实践逻辑

拥有红色基因的高校是我们党领导创办的重要高等教育力量,是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坚强阵地,对革命、建设与改革等不同时期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高校既是中国共产党砥砺奋斗的见证者,也是中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参与者与推动者。

传承红色校史文化,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建设好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障。红色校史文化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积淀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与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蕴含的精神品格和价值取向一脉相承,并成为高校的独特精神印记。将传承红色校史文化作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有力抓手,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弘扬革命先烈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过程中铸就的红色精神,学习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执着坚守,有利于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坚定正确政治立场,切实将党的领导贯穿于高校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

传承红色校史文化,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充分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的高度。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而红色文化则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进文化,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先进文化成果。红色校史文化作为红色文化的缩影,是中国共产党人办学兴教、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真实记录,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包含许多有价值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挖掘和传承红色校史文化,借助高校的校训、校歌以及校史馆、展览馆等载体,让高校师生切身感受到红色校史所蕴含的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怀,增强师生抵制西方不良思潮与外界诱惑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始终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不断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传承红色校史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国之基、民族之魂。红色校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其中蕴含的政治理想、核心价值、传统美德等红色基因,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价值指向、科学内涵高度契合。要将红色校史针对性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全过程,积极引导师生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充分发挥红色校史育人功能,组织开展红色校史文化特色校园活动,持续强化高校师生的情感认同,教育和引导高校师生增强爱党、爱国、爱校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潜移默化中培育高校师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以红色校史文化助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拥有红色基因的高校要充分挖掘和运用好红色校史文化这一特殊精神财富,积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融合发展。

坚持“特色引领、提升内涵”,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并对“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提出了具体要求。高校要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必须坚持走特色化发展道路,而高校的办学特色首先体现在学科特色上。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的推进实施,高校做大做强学科特色优势成为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必由之路。高校要充分挖掘红色校史文化在提升内涵、推动发展方面的独特价值,用红色校史文化继承办学传统、做强优势特色,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找准目标定位,在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势下彰显优势领域,将发展的着眼点、着力点聚焦于核心能力而非规模实力,从而形成独具优势的办学特色,以优势特色学科带动学科整体发展和综合实力提升。

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持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现代高等教育正经历着一系列深刻变革,拥有红色基因的高校要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成为深刻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先锋队”和“生力军”。要将红色校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挖掘红色校史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将红色校史中先进分子的生动故事有效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不断健全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真正践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以传承红色校史文化为抓手,持续探索人才自主培养新模式,大力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持续完善分层递进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努力培养更多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国家紧缺人才。

激发师生“科技报国、信息强国”的担当精神,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建党100多年来,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怀着满腔爱国情、强国志,用科学知识、创新技术投身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让中华民族“站了起来”,也让国家和人民“富了起来”。拥有红色基因的高校,要充分挖掘爱国科学家当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继承和弘扬“科技报国、信息强国”的“科学家精神”,聚焦国家战略,坚持“四个面向”,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聚焦“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聚焦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要鼓励高校科技工作者自觉担负起破解“卡脖子”难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凝练研究方向,潜心学术科研,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自觉,深度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产业发展需要。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拥有红色基因的高校必须树立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办学理念,始终聚焦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产业发展需要,形成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行动自觉,全方位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紧密结合自身发展奋斗史,继承和发扬不同历史时期高校师生扎根中国大地为党为国无私奋斗的伟大奉献精神,始终保持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同向同行。必须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提出的“四个新”要求,充分发挥江苏高校的学科、科研、人才优势,深入实施校地、校企协同创新战略,大力推进校地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建设,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政产学研深度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变道超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新动能和新优势。此外,拥有红色基因的高校还应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决策咨询的“智囊团”作用,在助力党委政府推动社会治理方面,充分发挥“智库”和“参谋”作用,聚焦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和决策咨询,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7 3226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