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讲话稿/演讲 >

(整理)市场监管系统领导讲话汇集23篇

云海发表时间 3768682

市场监管系统要加强执法力度,提升服务效率,确保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市场监管系统领导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市场监管局局长和副局长讲话(23篇)

目录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史凤友同志在20XX年上半年全省市场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3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在XX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25

3.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麦教猛:以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 30

4.菏泽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张魁同志在20XX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6

5.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局长在"红歌嘹亮"歌咏活动上的致辞 43

6.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许国华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7

7.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在全市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76

8.省市场监管局冯水华局长在20XX年全省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09

9.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董明辉在廉政党课上的讲话 134

10.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王继萍在全市知识产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45

11.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王继萍在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复审专班推进会上的讲话 150

12.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在人大常委会上的任职发言 155

13.市场监管局局长表态发言 158

14.市场监管局局长甘霖在全国市场监管工作视频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160

15.市场监管局局长在全市市直机关红色大讲堂上发言 164

16.市场监管局局长张工在全国市场监管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167

17.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在市监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7

18.望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在全县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20

19.峡江县市场监管局局长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会议上的讲话 238

20.兖州区市场监管局张勇局长在局半年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241

21.郓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在全县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52

22.郓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梁乃卿局长关于郓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进一步提升机关文化建设的讲话 274

23.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卢永福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二十七次年会上的致辞 278

XX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史凤友同志在20XX年上半年全省市场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省市场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市场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总结全系统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动员全系统更好地担当新使命、奋进新征程,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在监管履职中彰显职能担当,重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成效明显

年初以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认真落实省委工作要求和省政府"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专项行动部署,全力以赴狠抓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和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沈阳市推进质量工作获得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在省政府首次开展的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表扬激励中,大连市、阜新市、鞍山海城市、锦州市义县、阜新市彰武县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政策措施社会反响好;沈阳市、抚顺市、本溪市桓仁县、营口市老边区、铁岭市西丰县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和激励。

(一)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坚持政治站位、强化大局观念,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协调联动、团结一致,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全力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是加严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管控力度。坚持关口前移、强化源头管控、注重靶向施策,严管严控首站定点冷库,及时有效处置涉疫食品事件17起,封存涉疫食品吨,全省首站定点冷库全部上线冷藏冷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和监控设备。坚持重心下移、紧盯重点部位、强化闭环管理,严抓严管非首站定点冷库,全面清查原库存进口冷链食品,实施第三方冷库信息备案和双重专人管理。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生产企业监管,出台《进口冷链食品生产单位疫情防控管理制度》。全省未发生因进口冷链食品引发的新冠疫情事件,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二是强化进口非冷链集装箱货物预防性消毒抽查工作。以消除存量风险、防范增量风险为重点,排查抽查生产经营单位万家次、货物万批,封存、停止使用或停止销售货物220批。此外,监督零售药店落实退热药、农村零售药店落实"一退、二抗"药品销售信息实名登记和报送制度,沈抚示范区开发了监管APP;全覆盖风险监测抽检在产医用防护服、医用外科口罩等6类产品;组织病毒检测试剂盒经营使用专项检查,有力服务了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大局。,群主微信215425891,海量热门优质材料和PPT课件

(二)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截至6月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万户,同比增长%;新登记市场主体万户,同比增长%。一是便捷市场主体准入退出。迭代升级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7个高频政务事项实现线上一次验证、一表填报、实时共享、并联办理,核准网上设立登记率%。深化企业简易注销,将适用范围拓展至除上市公司以外的全部企业类型,公告时间压缩到20天,简易注销企业万户,占退出企业67%,退出效率成倍提高。同时,在全省范围内试行住所(经营场所)登记自主申报承诺制,对公司制企业开展住所与经营场所分离登记试点。二是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上半年,改革举措惠及企业万户,审批用时较法定时限平均压减70%以上。7月1日起,在全省启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和自贸区新一轮改革试点工作。三是创新优化行政审批服务。7月12日,一体化行政许可审批平台上线运行,整合了系统资源、优化了办事流程、促进了信息共享、推动了业务协同,实现登记与审批的有效衔接。全面实施药品政务服务事项电子证书制度。统一规范全省药品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标准。赋予自贸区三个片区CCC免办权限。为"禾丰食品"变更企业名称开辟绿色通道,刘宁省长批示"营商环境改善优化提升与否,要让市场主体来评说",陈绿平副省长批示"很好!感谢省市场监管局的热情服务!"省药监局推进大连科兴疫苗分包装项目尽快落地达产,使其成为全国最先达产的异地扩产能项目。

(三)服务市场主体迸发新活力。以问题为导向,勇于创新,让政策立竿见影;以结果为导向,细化责任,让政策落到实处;以需求为导向,加强沟通,着力提升企业"获得感"。一是推进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改革。制发20XX版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取消中介服务事项7项。依托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平台,开发"中介机构服务信息主动公开"专栏,推动各类中介机构公开服务条件、流程、时限和收费标准。二是开展"个转企"制度落实年活动。推动扶持政策落实落地。入库培育、引导转企个体工商户万户,新增"个转企"8178户,完成年度目标的%。提升扶持政策的知晓度,依托辽宁小微企业名录系统,累计公示扶持政策1192件,发布申请扶持导航774件;全省小微企业库入库小微企业万户、个体工商户万户。三是引入金融活水助企纾困解难。深化"百亿送贷行动",提高银企对接实效,投放贷款亿元,惠及市场主体万户,同比增长%、68%。

(四)市场监管领域安全底线得到新提升。变"被动防御"为"主动进攻",强化安全监管制度创新,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一是深入开展第三个食品安全建设年。巩固深化"五大行动""五大示范"活动成果。强化智慧监管和信用监管,推进食品安全信用监管系统和"食安辽宁码"场景应用。万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免费参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完善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指导意见。创新特殊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立自我声明、公开承诺、一店一码等6项制度机制。全省完成抽检监测任务万批次,不合格/问题食品发现率%,国省抽查核查处置率和处置完成率均达100%。开展"你点我检"服务活动和助推地产粮油质量提升行动。有效发挥食安办统筹协调作用,推动省政府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全省查办食品安全违法案件1357件,罚没金额万元,限制从业资格2人,移送司法机关16件。二是持续强化药品安全监管。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专业能力提升计划;起草《药品检查员管理办法(试行)》;成立工作专班推动药品(疫苗)生产企业数据信息化建设。加强行业禁入、黑名单等监管信息的应用和共享,压紧压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强化审批和监管联动,探索建立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强全流程全链条监督检查,重点监管220家企业;开展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制发省药品生产监督检查缺陷整改指南,发现并监督整改缺陷问题3531项。检查药品企业万家次,约谈5137家,暂停生产3家;查办案件1220件,罚没万元。完成"药械化"抽样3558批次。强化新冠疫苗监管,推进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取得新冠疫苗批签发资格;开展新冠疫苗流通环节专项整治,监督检查疫苗接种相关单位1746家。三是全面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深入排查安全隐患,在全国率先全域实施电梯检验检测方式改革。全省液化石油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有593家气瓶充装单位及100余万只气瓶纳入追溯平台。发布特种设备相关地方标准6项。四是不断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在全国首家制发免实地核查和告知承诺获证企业监督检查指导意见,撤销9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印发《辽宁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市场主体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指南》。加强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完成8种产品880批次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16家受检单位126批次产品不合格,对39家不合格企业完成后处理。

(五)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取得新进展。印发《关于推进质量强省战略深化质量提升行动总体方案(20XX-2022年)》,实施6大工程30个项目,部署"一省一业、一市一域、一县一品"重点任务,推进质量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激发市场主体追求高质量的内生动力,全力打造质量工作新高地。在质量品牌创建工程方面,我省24个组织和4名个人进入第四届中国质量奖受理公示名单,较上一届分别增加60%、33%。118个组织申报参评省长质量奖评定,较上一届增加%。365个组织参与品牌价值评价,相比去年增加%。确定冰葡萄酒等5类优品团标项目,筹备"辽宁优品"认证。2020年度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结果较上年提高分,总局给予点名表扬。在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方面,开展质量服务进万企、生产企业"提质"、产品质量技术帮扶"巡回问诊"、认证专家企业行等一系列活动。创新计量比对工作模式,遴选确定5家主导实验室,对石油密度计等10个项目开展全省计量比对。帮扶16家试点小微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完成化工等7个行业506家生产企业内部实验室比对。试点开展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积极培育认证市场,新增认证证书8012张。668家机构报名参加5个项目实验室能力验证。推动2个重点实验室和1个技创中心通过总局答辩和现场核查。试点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铁岭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铁橡云台"成效明显。在标准引领提升工程方面,组织重点行业企业参与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辽宁省标准技术审评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新增国家标准115项(主导12项)、地方标准130项。新获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7个,征集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50个。推动石油化工、农药染料等重点领域标准制定。针对化肥、塑料(膜)、橡胶3个重点行业开展企业标准对标达标行动,启动化肥、消毒液、大米3种产品企业标准"领跑者"认定。在食品质量安全工程方面,完成《小作坊卫生规范》《辽宁酸菜地方标准》起草。数字赋能进口冷链食品追溯体系,推出"辽冷链"公众查询码。对粮油生产企业"把脉会诊",提升产品质量和知名度。在质量人才培育工程方面,推动辽宁质量发展研究院建设。探索推行首席质量官、首席标准官制度。完成《辽宁省企业首席质量官管理办法》《辽宁省实施企业首席标准官制度管理办法》起草制订工作。在质量宣传工程方面,研究推进《品牌辽宁》《食安辽宁》栏目建设。

(六)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取得新成效。依法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坚持监管执法和制度建设并重,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为企业优胜劣汰和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督促各地各部门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政府采购文件过程中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开展"清源"专项行动,推动整改政策文件12件、条款19个。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调查民生领域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2件,排查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线索2件;排查防疫物资经营企业实施商业贿赂主体51家。积极做好《辽宁省公平竞争条例》立法论证和条文起草工作。二是加大重点领域监管执法力度。开展20XX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部署"治理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行动,开展城镇水电气暖行业涉企收费专项整治,检查173家供电企业,退还多收电费万元,惠及终端商户9638家。集中整治停车场违规收费行为。开展违法违规商业营销宣传、校外培训广告等集中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借庆祝建党100周年等名义从事商业炒作牟利等市场乱象。加强网络交易监管,定向监测相关商品万个次。全省查办各类违法案件万件,案值金额万元,罚没金额万元。三是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各市所有事业单位数据进系统,逐步实现监管对象全覆盖;建立从政务服务平台到"互联网+监管"系统的信息归集机制,实现监管信息自动入库管理、统一归集公示。推进自主年报便利化,实现疫苗生产企业、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企业自动关联年报事项。实现驻辽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24小时年报、全球在线报和不见面审核。四是推进消费环境建设。建设在线争议解决(ODR)机制,开展消费品合格率测算,畅通投诉举报和舆情反馈渠道。累计监测舆情信息万条次,及时发出预警40件,一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辽宁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已经人大审议通过。中国(辽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筹建。印发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构管理办法,新增省装备制造业工程中心等6家维权援助工作站。开展"亮剑护航"专项行动,上半年调处专利纠纷行政裁决案件11件,查办商标、假冒专利等案件93件。筹备第十三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开展高价值专利和省级优势企业培育。实施高校院所"沉睡专利"唤醒计划,促进专利技术向中小企业转移转化。开展第二届辽宁省专利奖评选。在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我省金奖获奖数量全国第四,为历届最好成绩,刘宁省长批示"难得取得历届好成绩,祝贺"。

(八)党的建设和机关建设有新提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以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指引,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推动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一是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开展读书班、参观见学、主题党日、青年学党史大讲堂等活动,学思践悟结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全面推进"三支持""三保障"等"我为群众办实事、争作贡献促振兴"活动。配合省委巡视组开展巡视整改"回头看",得到省委巡视组的充分肯定。制定《省局20XX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计划》,推进8项乡村振兴扶持项目有序开展。二是法治和基层建设不断加强。完成市场监管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和立法建议30部。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和行政应诉,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8件,办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25件。科学防范市场监管法律风险,为重大疑难问题提供法律建议和风险评估27次。指导试点单位编制业务流程,推进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建设。三是狠抓机关建设。积极推进市场监管领域改革创新,强化"监管+服务+提升"的理念,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机关政治生态。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发出稿件57篇,各级媒体报道780篇次。获得国家支持食品药品监管补助资金7038万元。以普法志愿服务关爱行、"春暖辽宁"主题志愿服务等多种活动带动机关转变作风。

在肯定上半年工作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一是疫情防控措施还要加严。要牢固树立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打持久战的思想,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松劲情绪,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进口冷链食品、货物管控措施要进一步加严加密。个别零售药店落实退热药销售信息实名登记制度还不到位。

二是"放""管"衔接还不到位。在"放管服"改革中,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放"了之,"重下放、轻监管",忽视对下级单位的工作指导和监督,基层接不住、管不好的问题;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重事前审批、轻事中事后监管现象,一定程度上导致事中事后监管跟不上改革需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过程中,也存在部门间、地区间的协同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放""管"之间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

三是安全监管的风险隐患仍然突出。监管对象点多、面广、数量众多;部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诚信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对隐患风险重视、处置的程度不够;基层一线监管力量较为薄弱。四是信用监管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还有待强化。

"管行业管信用""管业务管信用"还没有成为普遍共识,重点领域信用监管亟待突破,分级分类监管还需要加速推进。部门涉企信用信息共享交换还不够充分;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制度还没有真正形成;信用约束机制不够完善,失信联合惩戒力度不足,信用约束效果还不明显。五是数字监管、智慧监管还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我省的监管系统和先进地区相比、信息化水平与现实监管工作需要相比,还都有一定差距。信息"孤岛"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各类监管平台建设还不能满足新形势对市场监管提出的新要求、新需求,距离实现智慧监管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二、坚定信心,提速争先,奋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市场监管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十分繁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市场监管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涉及反垄断、行业市场乱象整治等方面;国务院要求市场监管部门要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省委省政府强调围绕"3篇大文章""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狠抓制度性创新和工作落实;总局把智慧监管和信用监管作为全国系统的年度重点工作。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养成在吃透党中央精神前提下结合实际开展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深刻认识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下市场生态及市场监管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市场监管规律,明确发展方向和职能定位,找准差距、对标补短,在有力有效落实重点任务实现新突破上;在创新监管方式手段,强化制度建设,实现智慧监管,集中力量办大事上;在坚持敢为人先、担当负责,统筹解决市场监管突出问题上,保持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强化斗争精神,狠抓工作落实,做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工作实绩。

下半年,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工作要求,以省政府"三落实"专项行动为抓手,立足"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激发活力和规范秩序,统筹质量基础设施和质量供给体系,统筹重点监管和综合监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制度性创新引领市场监管工作,着力解决一批共性和群众期盼关注的问题,着力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奋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坚决守住冷链食品防疫防控安全底线。把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国清书记、刘宁省长对首站定点冷库十分关注,这是疫情防控"人、物、环境"同防的关键一环,对于疫情防控大局举足轻重。全系统务必坚持以最严的措施,实施"铁桶式"防控,全程"闭环式"管理,严格按照"批批检测,件件消毒"的要求,严格管控首站定点冷库、第三方冷库和自建冷库,升级完善冷藏冷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坚决防止疫情通过进口食品在我省传播蔓延,这是市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于首站定点冷库,要严格实行专班管理、设置专区、开辟专库、落实专车、配备专人、指定专柜的"六专"管理,务必做到采样全覆盖、样本全检测、包装全消杀、货品全追溯、人员全管理,确保货物核酸检测和消毒全部在封闭环境下完成。对各冷库实行"人盯库"派驻管理,落实"人、物、环境"同检、"批批检测、件件消毒"以及人员闭环管理措施。从业人员必须全部接种新冠疫苗,3天1次核酸检测,严禁与外界接触,离岗必须实施14天集中隔离和"双采双检"。

对于进口冷链食品生产企业的自建冷库,实行市场监管部门和冷库主办方双重管理,贮存的进口冷链食品要专区存放,做到内外分开。要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三证一码"进货查验制度。在生产加工前,要按批次对进口冷链食品内包装进行核酸检测。自建冷库对检查发现问题的,立即报当地指挥部进行处置,发现阳性冷链食品要配合疾控部门做好后续处置。

(二)以更大力度把"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不仅对当下稳住就业和经济基本盘形成有力支撑,也能为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放权"方面,要认真贯彻国务院7号文件部署,切实担负起"证照分离"改革牵头部门职责,统筹推进全省"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要深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制度改革。要加大自贸区改革试点力度,在自贸区推行登记确认制改革试点。要及时掌握各地改革推进情况,帮助指导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确保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到年底达成预期目标。年底前,全省将一般性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一网通办"率要达到90%以上。贯彻落实国家即将颁布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维护商事主体合法权益,规范商事主体登记管理行为。推进"跨省通办",扩大电子营业执照应用领域。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优化简易注销程序,通过简易注销程序退出市场企业占比超过50%。

在"监管"方面,要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处理好"放"和"管"的关系,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要严格把关;对取消的审批事项,要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明确监管主体和事中事后监管责任;对放宽准入后的市场主体状况加强风险评估;对以承诺方式进入的市场主体进行守诺核查,及时跟进后续监管举措。开展基层下放职权承接能力评估,确保委托下放事项接得住、管得好、不出问题。要着力推进信用和智慧监管方式创新。加强新产业、新业态监管方法的研究,探索行政执法工作包容审慎监管制度,推出包容免罚事项清单。要强化市场监管信用体系建设,出台重点领域信用监管具体措施,推进市场监管领域分级分类监管。以企业公示信息和登记行为监管为重点,开展年度第二批企业"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监管信息归集部门覆盖率要达到95%以上。要以市场监管数字化驱动市场监管智慧化为主线,现阶段,选取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两个最为迫切的应用场景开展试点建设。要将数字监管打造成为"十四五"期间的市场监管领域重大标志性成果,从整体上推动市场监管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在"服务"方面,要支持个体工商户提质增效,推动建立支持个体工商户的省级部门协调机制,完善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服务体系。高质量完成"个转企"年度目标任务,着力提高"小个专"党建工作水平。

(三)提升安全监管治理水平。维护安全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理念,强化源头治理,加强风险分析研判,以数字赋能、信用约束贯穿市场监管,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安全风险事件。

一要重点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认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加强食品全过程、全流程、全链条监管。深入推进第三个食品安全建设年,促进校园、农村地区,餐饮、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保健食品等专项治理行动取得扎实成效。进一步扩大食品安全示范创建覆盖面,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县(区)创建试点。健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自查报告制度,分类完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清单和自查目录。要把定期开展食品企业自查报告制度作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重要举措在全省普及推广。对抽检不合格率较高的白酒、膨化食品、调味品和其它方便食品等有关食品生产小作坊开展专项整治。推进辽宁酸菜地方标准和小作坊卫生规范两个标准制订。谋划建设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系统,以"食安辽宁二维码"和食品安全信用监管系统为纽带,深入推动食品安全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年底前初步构建全省统一的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体系,实现"一网通管""一码通联"。学校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率要达到80%以上。继续办好《食安辽宁》栏目,强化食品安全舆论宣传。年底前,全省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以问题为导向开展食品抽检,加强问题食品追根溯源,坚决端掉制假售假的黑窝点,清除市场上的不合格食品,在抽检监测中加强关键风险点控制。要坚决防止食品领域的安全隐患转化为现实危害。

二要从严从实从细抓好药品监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药品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突出风险防控,落实监管责任,切实强化药品全过程、全流程、全链条监管,加强对疫苗、特殊药品等高风险产品的监督检查,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防疫用医疗器械监管,实行月检查制度和全覆盖监督抽验,切实保障疫情防控药械质量安全。开展创新药品注册精准扶持,继续对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实行优先审批。分领域开展务实管用的专题培训,加强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队伍建设。

三要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扎实推进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强化风险分级管控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工作重点,开展高风险特种设备专项整治,突出高龄老旧和复工复产在用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隐患排查,重点落实使用单位在防护维修、风险报告、隐患排查治理中的主体责任。加大《电梯安全管理条例》宣贯力度,全面落实条例要求,鼓励开展电梯专业化运营模式试点,年底前完成电梯鼓式制动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任务。完善特种设备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面推广智能化液化石油气瓶管理,实现全省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四要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持续开展免实地核查和告知承诺的获证企业监督检查。强化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扎实推进电线电缆质量安全"联查联打联治"、塑料污染治理、化肥领域"提质量"、非医用口罩"助企护民保安康"、儿童老年用品"护苗助老"关爱、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提升水泥产品质量规范水泥市场秩序、车载卫星导航设备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检查等专项行动。加大成品油质量抽检力度,提高油品质量监督抽查覆盖率。

(四)深入推进质量强省战略。要聚焦我省结构调整"3篇大文章",盯办落实六大工程30个项目,促进质量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激发市场主体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建设质量工作新高地。

要积极引导企业与国家标准接轨,推动新增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2项,制定辽宁省地方标准11项,开展企业标准对标达标行动,提升企业标准水平100项。要完善量传溯源体系建设,建立支撑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的省级专业计量检定站,补齐地区检定能力短板。建成1+5辽宁优品认证标准体系,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高传承度和知名度的"辽宁优品"。要提升省内检验检测机构技术能力,完成2个石化类检验检测实验室能力比对和5个重点领域的实验室能力验证。建设2个以上省级质检中心。完成品牌价值评价工作,深化对企业品牌的宣传推介。在筹建5家示范区的基础上,做好推荐国家示范区申报工作。评定省长质量奖金奖组织3家,银奖组织7家。以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为重点,推动药品生产企业优化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品种数不少于10个。总结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经验,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服务企业模式。开展产品质量合格率提升行动和消费品质量合格率测算,实现消费品生产领域抽查合格率达到96%以上。

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年底前完成预期目标压力较大。要强化"一盘棋"思想,加强沟通配合,明确工作措施和时间进度,采取倒排工期、挂牌作战的办法,滚动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务必确保进度、确保质量、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五)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保护知识产权要做到夯实"大保护"基础与强化"严保护"措施并重。要加快制定《辽宁省知识产权强省战略纲要(20XX-2035)》,抓好《辽宁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的贯彻落实和宣传解读工作。强化全链条治理,加大打击和处理力度,深入开展"亮剑护航"专项行动。高标准评选第二届辽宁省专利奖。高水平办好第十三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加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沈阳、大连重点城市和省级试点建设。深入实施"沉睡专利"唤醒计划和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加快推进中国(辽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和知识产权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扎实做好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检查考核整改和迎检工作。

(六)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要深刻把握党中央意图,推动落实我省《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加大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强化事前和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探索符合平台经济特点的监管办法。做好新《反垄断法》实施准备工作。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各地要全面完成存量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组织开展远程交叉检查和第三方评估,抽查增量政策措施300份以上。围绕民生领域开展反垄断执法,力争查处几件有影响的垄断案件。扎实开展重点行业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整治,努力解决平台企业和代理商利用技术手段限制竞争;医疗教育等行业虚假宣传、商业贿赂;"老字号""原字号"名称保护等问题。发布20XX年度商业秘密保护状况专题报告。"铁拳"行动要"广撒网、捞大鱼",强化案件质量管理,发挥执法办案的震慑作用,每个市至少查办一件有影响的大案。加强涉企收费规范和治理,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扎实推进中介机构、交通物流、商业银行、水电气暖等重点领域涉企收费专项整治。加强重点民生领域广告监管,依法从严从快查处涉及建党百年等导向问题的广告。持续整治传销行为,做好涉传维稳和综治考评工作。开展20XX"网剑行动",不断净化网络市场环境。扎实推进ODR机制建设,引导经营者建立首问负责、赔偿先付和线下无理由退货等制度。

(七)坚持和加强党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全面领导。要从建党百年大庆中感悟初心使命、激发奋进动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站稳人民立场,强化使命担当,加强党的建设,把热情和干劲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实际行动。

一要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做好市场监管工作的信心和动力。突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各项活动,注重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发挥党支部教育管理党员的主体作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党员在经常、严肃、认真的组织生活中深入学习党史。统筹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争作贡献促振兴"实践活动,强化"三支持""三保障"等23项具体措施落实落地,确保办成一批实实在在接地气的实事好事。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工作,时刻把自身建设摆在首位,把党建工作、能力培养、廉政建设纳入工作总体布局,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坚持"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努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市场监管部门是营商环境建设重点单位,审批窗口作为重中之重,要强化作风建设,对政治品质不好、服务意识不强的干部,要及时撤下来,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强化责任担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统筹帮扶脱贫地区民生改善与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二要强化市场监管运行保障。积极推进法治化进程,加强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相关制度建设,深入落实"三项制度",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有效降低监管执法中的法律风险。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队伍建设。落实执法力量下沉要求,切实提高执法办案能力。加强普法宣传和执法培训,提升全系统行政执法人员业务水平。按照试点单位"贯穿一线、合力攻关"的要求,推动制度体系建立健全,认真抓好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建设。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改善基层业务用房、车辆装备、检测设备、信息化等硬件建设,保障安全领域监管经费。准确把握市场监管新形势、新任务,积极与宏观部门及相关专家对接,加强政策研究和储备,理清发展思路,加快编制出台"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及药品、知识产权两个子规划。加强新闻宣传和舆情监控,讲好市场监管故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快推进全系统首次配发制式服装和标志工作。

三要提高抓落实的工作能力。时间有成本、预期有价值,要强化危机意识,注重解决本领恐慌问题,要紧跟形势发展变化,搭上新时代市场监管发展的快车,着力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积极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大力转变机关作风,弘扬新风正气和专业精神,治理不担当、不作为和推诿扯皮问题。以制度性创新和"真抓实干"为抓手,着力推进年初确定的18项制度性创新项目建设,解决一批市场监管中面临的难题,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推进全系统工作整体再上新台阶。紧扣省政府"三落实"专项行动和年初确定的各项重点任务,按照"项目化管理、指标化推进"的要求,逐月督查调度,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同志们,到年底还有五个月时间,下半年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抓住"十四五"开局的重要发展机遇,贯彻新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推动改革创新,强化担当落实,为推进市场监管体系现代化打牢基础,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XX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在XX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各位来宾,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好。

很高兴参加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在此,我谨代表菏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市场监管工作的广大消费者和新闻界各位朋友表示衷心地感谢!

今天,我们在此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大家通报我市生物医药产业有关情况。

今年1-7月份,菏泽市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利润总额25亿元、同比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其中,定陶区、郓城县、鄄城县、开发区和高新区的占到了全市规模以上药企营业收入的%、利润总额的%,继续保持了强劲增长的发展势头。

一、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成效

(一)发展环境更加优化。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全市"231"特色产业体系的首要核心产业来抓。今年以来,相继召开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扩大会、"一港四园"建设推进会和市委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工作再安排、再部署。市人大对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市政协召开了"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座谈会,市政府与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承诺在"药品检验研发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倾斜,优先保障;省药监局将在监管能力提升、创新产品上市措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药学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菏泽全力支持,携手打造药品安全治理能力和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菏泽样板"。各县区党委政府结合各自实际,科学统筹、重点发力,不断加大"双招双引"、项目推进等工作力度,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强化服务、精准发力,及时解决生物医药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形成了科学统筹、协调推进、各尽其责、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

(二)集聚效应愈加明显。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逐步实现园区化、集群化发展,原料供应、药品生产、医药物流、市场销售渐成体系,产业链不断拉长,技术、人才、资金等加速聚集,互相补充、相得益彰,集约化优势充分显现。以现代医药港和高新区、定陶、鄄城、郓城四个生物医药产业园为主,单县、东明县、曹县、成武县生物医药产业园也形成了集聚发展态势,形成了"一港四园、多点支撑"发展格局,且各园区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现代医药港以医药制剂、高端医疗器械为主导,突出临床研究、研发孵化、成果转化、上市许可持有人总部等;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重点发展中药制剂和大健康产业;定陶润鑫产业园聚焦高端原料药+新型制剂,着力打造甾体类药物、青霉素系列产品产业链;鄄城现代医药产业园重点发展医药中间体、化学原料药和生物药;郓城医药产业园重点发展医药辅料、包装材料、医疗耗材和康复医疗器械。单县大力发展以羊肠线为主的医用可吸收缝合线,与中药、医疗器械、化妆品、疫情防护物资初步形成产业集群。曹县金银花、郓城郓半夏等道地药材示范种植基地规模化种植近万亩,打造了全市中药材种植优势品种和知名品牌。东明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虎杖加工基地。

(三)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加大生物医药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市领导亲自率队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开展"双招双引"活动。今年上半年,全市签约过亿元生物医药项目31个、计划总投资178亿元,对做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增强发展后劲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菏泽现代医药港结合功能定位,吸引南京知和大药厂、菏成药业、诺菏药业等项目落地,累计签约医药项目31个,落地达产后,每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00亿元以上。鄄城县现代医药产业园,落地高端医药项目22个,预计实现年产值65亿元、利税19亿元。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推介菏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政策,广泛开展专业化招商引资,协助睿鹰制药签署3个委托生产协议,预计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年均增加营业收入20亿元。

(四)科创平台加快构建。市委市政府积极整合市内医药研发资源,规划建设了菏泽生物医药科创中心、北京化工大学膜分离技术实验室、大分子结构实验室等一批科研平台,与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科研院所达成合作,与北京儿童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科信必成,达成了联合建设儿童药物研发和产业化基地的意向。目前,市内省级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平台达到21家、院士工作站1家,拥有生物医药类高新技术企业50家。其中,现代医药港上海复旦大学科技园离岸创新中心已入驻8个科研团队。

(五)强链工程深入实施。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紧扣"重点产业突破年",建立产业链稳定发展机制,在全市实行生物医药产业"链长制",狠抓20个领航企业培育、20个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完善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各有关部门不断强化服务举措,对重点项目建设跟踪帮扶、全程调度,积极协调科研院所、相关企业开展"瓶颈"问题集中攻关,实行在建项目看增量,新建项目看进度,掀起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上好项目的热潮,推动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加快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下步打算

(一)全力打造"一港四园"。"一港四园"是市委市政府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通过近年来的错位发展,各个园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园区配套设施,提升项目承载能力,推动项目尽快落地投产。计划通过5年的发展,在现有基础上,实现营业收入翻番,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超千亿、税收过百亿元。

(二)狠抓重点项目推进。抓好确定的20个重点企业和20个重点项目,加强调度,及时帮助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用足用好市政府与省药监局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为项目落地提供便捷的通道,推动项目加快建设、尽快投产,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

(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各级财政整合相关专项资金,支持医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用足用好现有平台,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要素有效集聚和优化配置,为菏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建立人才引进机制。要充分利用我市"返乡创业政策20条""人才新政30条"等系列政策,做好生物医药高端专家和专业人才引进。要积极推动校企对接,联合培养医药人才。组织生物医药产业人才交流会,为企业与高层次人才提供对接选择机会,精准引进一批领军人才团队,助力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麦教猛:以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通篇贯穿着坚定的信仰追求、强烈的责任担当、不变的初心使命、高度的历史自觉、深远的战略谋划,是新时代指引我们奋勇前进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麦教猛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市场监管部门一头连着企业和市场,一头连着百姓和民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麦教猛表示,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要着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围绕总书记赋予广东的总定位总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落实国家战略、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彰显市场监管担当,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服务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南方日报:省市场监管局将如何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奋进动力,加快推动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让市场主体在公平竞争中茁壮成长?

麦教猛:市场经济越发展,市场越开放,对公平竞争的需求就越强烈。8月30日下午,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意见》。广东要建设更加成熟、更加规范的市场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显得尤为重要。下一步,广东市场监管部门将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中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助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深入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进一步推动竞争政策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实施,规范政府有关行为,优化审查机制,重点清理妨碍民营企业发展、歧视性准入、指定交易等政策措施,打击行业垄断、企业垄断、地方保护、区域封锁,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完善支持和规范并重措施,明确规则,划清底线,加强对平台经济的合规指导,强化经营者集中审查,建立平台合规管理、信息公示、数据对接等机制,遏制平台经济和资本野蛮生长、无序扩张,推进平台经济的规范健康发展。

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构建维护公平竞争的长效机制。坚持治"果"和治"因"并重,线上和线下齐抓,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切痛恨的违法行为,深化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打出让老百姓拍手喝彩、让守法者扬眉吐气、让违法者震慑畏惧的效果;同时,坚持以规范和长效为导向,完善市场竞争规则,积极建立健全竞争秩序治理的长效机制。

助力市场主体生机盎然

南方日报:新时期,广东市场监管部门如何深化改革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麦教猛: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广东市场监管部门将牢牢把握"双区"建设和"两个合作区"开发开放重大战略机遇,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助力市场主体生机盎然。

争取授权和主动放权并举,探索高度便利市场准入。抓住"双区"建设和横琴、前海等重大平台建设机遇,积极向上争取授权,主动对下放权,做到"应放尽放"。推进与港澳在准入准营退出领域相关规则的有效衔接,推进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推进市场准入流程再造,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推动"既准入又准营",实现被动监管向主动监管转变。以商事制度改革为切入,推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改革、食品经营许可改革、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带动关联涉企经营许可制度分类改革,建立以告知承诺制为主的市场准营制度,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突出智慧监管和信用监管,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应用,推动被动监管向主动监管转变、由事后治理向事前防范转变。

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优化服务。倾听市场声音,持续助企纾困,推进建立支持个体工商户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服务好全省800多万户个体户。全面推行企业开办"一表申请、一网通办、一窗通取",实现"省内通办""湾区通办""跨省通办",大力推广"一照通行"。

坚守民生安全"底线"

南方日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那么,省市场监管局如何促进质量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

麦教猛:市场监管部门肩负推动质量强省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战略实施的重要职责,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质量治理格局,全力打造追求卓越、崇尚质量的高质量发展环境,用高质量筑就强省路。

突出标杆带动,全面提升质量供给水平。围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质检中心、产业计量中心、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完善省政府质量奖励制度,总结、推广一批优秀企业的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深入实施"问诊治病"和"强身健体"等"一站式"质量帮扶行动,组织开展重点产品与国内外标杆产品的执行标准和质量指标"双比对、双提升",推动产业集群向产业链中高端提质升级,以质量引领扩大有效供给。

坚持标准引领,建设先进标准体系。实施标准领航工程,探索开展产业链、创新链、标准链的"三链"融合,推动技术攻关、标准研制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以先进标准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合作,重点围绕食品安全、餐饮、医疗、中医药等民生领域,发布一批高质量的湾区标准;加快推进湾区标准认证,努力实现"一个湾区、一个标准、一次检测、湾区通行"。争取更多的国际、国家级专业标准化组织落户我省,推动我省优势特色行业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提升产业发展话语权。

强化知识产权护航,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水平。突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大力推动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高质量举办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合作,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建设,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南方日报:省市场监管局如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麦教猛:广东市场监管部门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全力筑牢市场安全防线,提亮全面小康成色。

严把农贸市场和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关口。推进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提档升级,全面落实涉进口冷链食品重点人员、产品、环境核酸检测每周全覆盖等防控措施,对集中监管仓的进口冷链食品"批批检测、件件消杀",强化"冷库通"应用,确保进口冷链食品从口岸环节到消费终端的全流程闭环管控,阻断疫情可能传播风险。

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扎实开展60万批次食品抽检和全省2000家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检,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深入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治理、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全力做好新冠病毒疫苗生产环节监管,严防严控药品安全风险,努力让百姓餐桌更安全、用药更放心。

大力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工业产品质量监管。完善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加强特种设备风险管控和监督检查,推进电梯维保模式和电梯检验检测方式改革试点,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安全底线。始终保持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高压态势,大力开展重点工业产品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加大对重点消费品缺陷调查和召回力度。

菏泽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张魁同志在20XX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担当作为,砥砺奋进,20XX年市场监管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20XX年,是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迈上新征程、展现新作为、树立新形象的开局之年。全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牢记职责使命,积极担当作为,真抓实干谋发展,奋发进取创一流,市场监管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亮点突出。

(一)新部门展现新形象。市级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局机关、各直属事业单位均实现集中办公,科室人员迅速调整,工作理念加快融合。各县区市场监管部门完成职责调整,人员顺利划转,基层监管机构办公场所、执法装备不断改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党员干部"四个意识"更加坚定,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全系统心往一处想、工作一盘棋,创业劲头足,赶超氛围浓,各项工作全面起势,各条战线捷报频传,相继荣获全市庆祝建国70周年歌咏比赛二等奖、全省"泰山杯"广告大赛最佳组织奖、"全国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山东选拔赛团体第一名、全省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被评为市委、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先进单位、人大建议办理先进单位和"红旗高扬"党建示范点,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食安品牌创建、网络交易监管、广告产业发展、新闻宣传、舆情处置等工作先后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和全市政府部门作典型发言。药品检验和纤检工作获省局通报表扬。

(二)营商环境实现新突破。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愈加严格,累计审查政策文件725件。行政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紧密衔接,"被老板"存量问题有效解决。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率先出台"服务民企高质量发展15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省局领导批示,在全市及全省系统推广。创新推出"两不罚"举措,同步实施知识产权、广告拉动、小微企业双升"三大"战略,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充分释放。助企护企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有案速查、无事不扰"渐成行为规范。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万家、增长%,70家企业进入全省质量提升计划。帮助企业解决融资、转型等难题432个,检测产品6222批次、校准仪表31651台(件),指导郓城水浒广告产业园进入"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审评程序。牵头组织市直有关部门开展小微企业培训822场次,银企对接57220户;新发展股份公司135户,小升规企业268户,122户小微企业在省内股权市场挂牌,6个市级以上专利导航项目通过验收。

(三)监管合力得到新加强。监管体制机制更加高效,"大市场"监管合力开始显现。全面理清9大类835项权责清单,相继开展漠视群众利益、民生重点领域、网络市场交易、保健市场乱象等系列综合整治行动,办案数量居全省之首,169家企业负责人受到约谈,521户无证食品加工经营户、32个成品油经营点被依法取缔,下线不合规网上订餐单位4000多家,收回撤销药品GSP证书60张,删除网络违法商品信息630余条,235家商户被列入异常名录。强检环境监测设备、民用四表等计量器具8万余台(件),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万台,排除隐患2500余处。全市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重大安全事件"零发生",省重大舆情"零通报",市传统媒体省级广告监测"零违法",系统承担的省委省政府对市考核三项任务"零扣分"。农资、建材等重点产品合格率达到%,食品药品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中央环保督察组在菏抽检成品油合格率达%、高于全省要求个百分点。"扫黑除恶"经验被省政法委简报刊发,"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获国家督查组充分肯定。

(四)监管方式加快新转变。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快建立。企业年报率全省第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个体工商户年报公示率分别位居全省第三、第四位。风险管理、社会共治机制日趋成熟。食品安全五进、检验机构开放日、知识产权宣传周、明码标价规范月、放心消费在菏泽等活动蓬勃开展,13695件投诉举报、网络舆情得到妥善解决,监测的2例药械化严重不良事件在全国采取了三级召回和停售措施。指导个私企业建立党组织774个,建成市级以上联系点31个,党建引领进一步推动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全市新增承诺践诺单位158家,车站、旅游区等附近超市明码标价制度落实率、市内网络交易主体备案率均达到100%,花都商埠进入"中国商品市场百强"。

(五)质量强市迈出新步伐。围绕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企业新旧动能转换。110家企业签订质量链建设合作意向,上链企业数量位居全省前列,率先在全省实现县区质量链落地全覆盖。主导制定省级以上标准9个,新培育"山东省优质产品基地""山东省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31家。19个省级、2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成功获批,5990家企业、9671项标准登录标准声明公开平台。大力开展知识产权"春笋行动",20XX年商标申请22998件,达到2018年前历年注册总量的%,新注册商标17355件,同比增长%;新申请驰名商标9件,达到2018年前历年认定总数的%;新申请中国地理标志商标44件,比2018年底我市累计注册数还多12件。申请马德里国际商标220件,比2018年底累计注册量还多121件,申请量居全省第一位;申请PCT国际专利12件、同比增长300%。东明县西瓜协会、单县罗汉参产业协会荣获"20XX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

(六)医药产业增添新动能。生物医药产业药品文号转入量连续5年均居全省首位,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连续4年位居全省前列。万通药业、神威药业等一批项目相继落地,方明药业盐酸克林霉素通过一致性评价,苏州润泽制药、苏州二叶制药完成上市许可持有人申报,复星二叶青霉素生产基地即将建成,步长制药顺利取得全国独家中药批件,睿鹰制药哌拉西林原料药成功打开美国市场。步长制药、睿鹰制药分别荣登2018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睿鹰制药智慧医药产业园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成长型数字经济"医药园区。全市生物医药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0亿、同比增长20%。

二、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市场监管工作的责任心、使命感

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省和我市"重点工作攻坚年"。市场监管部门作为市场秩序的维护者、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把握大局、自加压力、谋定而动。

一要在站位全局中认清责任担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多个维度对市场监管工作做出战略部署,要求市场监管部门加快推动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保护知识产权,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为新时代市场监管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全省"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在全省发起"九大改革攻坚行动"。改革攻坚,市场监管是重点领域。我们必须闻令而动,全力推动,奋力为高质量发展趟出一条路子。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和市政府全体(扩大)会,明确扭住高质量发展不放松、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坚决守住发展底线、集中发展民营经济、推动消费升级等工作重点,皆与市场监管工作紧密相关。需要全体同志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营造让人民群众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竞争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监管环境上,主动作为,创新推动,切实当好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

二要在把握趋势中认清挑战压力。一是机构改革后,市场监管范围涉及食品药品安全、公平竞争、产品质量、产权保护、价格监督等企业安全生产、人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关注度高、敏感性强,舆情燃点低、触点多。这些舆情一旦处理不好或者处理的不及时,很容易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直接影响党委政府和监管部门公信力。去年,各县区局都很重视,迅速果断处置,效果较好。二是市场主体对公平市场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强化公平公正监管,让各类市场主体办事不求人、便捷又高效、结果可预期,切实管出公平、管出效率、放出活力,这对市场监管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生产原材料、劳动力和环保成本不断上涨,企业困难挑战明显增大,掺杂使假、制假售假等恶性案件明显增多。网络销售、海外代购、网上订餐等新业态,新技术、新原料、新品种给市场监管工作带来诸多未知风险与挑战。

三要在检视工作中认清短板弱项。一是我市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标准化程度低、科研创新能力不足,按照"重点工作攻坚年"的要求,市场监管政策措施创新供给不足,部分领域的关键技术保障能力欠缺,知识产权、标准、计量、认证认可等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二是信息化系统比较散乱,上下不贯通、左右不共享的问题突出;以信用为主的监管机制还不健全,社会共治共享的格局尚未形成。三是基层基础仍然薄弱,兵不精、粮不足、"缺枪少炮"问题在部分县区还比较突出,甚至个别县局监管人员的工资还靠罚款支撑。监管人员的思想观念、专业素养与承担的大量监管任务不相匹配,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不小差距。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尽快加以解决。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局长在"红歌嘹亮"歌咏活动上的致辞

同志们:

在奋力前行的道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太快。不知不觉间,我们又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刚才,我们集体参加了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现在又一起"唱响新征程、放歌新时代",用嘹亮的红歌展示党史学习教育带给我们的精神力量,同时也借此表达我们迎接虎年新春佳节的喜悦之情,抒发昂扬精气神、奋进新征程的共同心声。

时间是最好的雕刻师,它镌刻着奋斗的年轮,勾勒出发展的轨迹。回望2021,有历史的激荡回响,有时代的恢弘气象,有事业的蓬勃奋发。我们在百年党史的学习教育中汲取力量、砥砺初心,更加坚定了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信心;我们在"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的崭新号角中满怀憧憬、整装待发,更加增强了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我们在建局三周年的重要时点上回眸展望、蓄势聚能,更加激发了建设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的豪情。

一年来,因为忠诚所以笃行。我们筑牢政治忠诚、坚定政治信仰,深入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观大势、顾大局、谋大事,切实将"国之大者""省之大计"落实为"局之要务",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一年来,因为责任所以担当。我们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担当实干、履职尽责。我们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商事登记更加便捷,市场主体活力持续迸发;我们深入推进"一平台一品牌"建设,条块合作机制不断完善,1208项合作事项全部落地落实;我们扎实开展"两反两保"行动,市场秩序更加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断优化;我们切实加强"四大安全"监管,市场安全形势平稳向好,守住了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和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一年来,因为执着所以坚毅。我们怀着对事业发展的执着追求,坚毅前行、扎实努力。我们坚持强基固本,不断完善市场监管制度体系,173项制度规范相继制定,搭建起支撑市场监管工作的"四梁八柱";我们坚持站高谋远,"十四五"市场监管、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知识产权发展、广告监管和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陆续出台,事业发展的"路线图"更加清晰,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年来,因为热爱所以奉献。在省市场监管局、药监局、知识产权局这个大家庭里,无论是综合处室、业务处室还是直属事业单位,无论是在编干部职工还是大楼保安、食堂厨师、楼层保洁员等后勤服务人员,大家都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坚守,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用情守护着共同的"家"。每天晚上八九点钟,龙江大厦的许多房间都还亮着灯,同志们"5+2""白加黑",以事业为重、以奉献为荣,我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间。

一年来,因为拼搏所以精彩。大家辛辛苦苦忙了一整年,付出了,奉献了,也收获了。我们的工作赢得广泛好评,国务院领导批示肯定我省市场监管有关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8次批示为我们工作"点赞",我局有9项工作经验在全国市场监管系统重要会议上交流推广。

从2018年10月25日省局成立到今天,我们携手走过了三个多年头,在整合部门较多、改革难度较大的情况下,交出了机构改革平稳有序、监管工作有为有位、干部队伍奋发向上、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的优异答卷,新体制高效运转的制度基础不断夯实,新机构履职尽责的理念思路逐步完善,新队伍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迅速树立,新事业融合发展的平台载体有效搭建,新部门有为有位的良好形象充分展示。这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成果,倾注了省局领导班子的心血和汗水,凝结着全体同志的拼搏和奋斗。在此,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年"是时光转换的标志,更是奋斗前行的标尺。再过几天,我们将迎来壬寅虎年,全省市场监管事业正迈入继往开来、加快发展的新征程。刚刚召开的全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我们要紧紧围绕"双稳双提"这条工作主线,以"虎"的冲劲闯劲履职尽责、争先创优,不断深化拓展"在全国领先率先、在地方有为有位"的工作成果。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上要展现"生龙活虎"的劲头。综合运用登记许可、质量提升、标准引领、竞争规制、知识产权保护等市场监管职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支持市场主体发展,以稳企强链的实际行动积极促进我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在保障高水平安全上要拿出"虎虎生威"的硬招。全面加强"四大安全"监管,积极探索可持续安全的有效办法,全年全域全时守稳守牢守住安全底线,以稳基惠民的实际行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推进高效能监管上要实现"如虎添翼"的提升。积极创新和优化监管方式,不断丰富和完善监管工具,以监管提质、数字化提速的实际行动主动适应超大规模复杂市场监管需要。在建设高素质队伍上要激发"虎跃龙腾"的活力。完善争先创优的激励机制,弘扬和合奋进的机关文化,让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正能量持续迸发。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今日之我"战"昨日之我",以"明日之我"胜"今日之我",在各自岗位上勇猛精进、争当"虎将",在新征程上为市场监管事业增光添彩。

同志们,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竿。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一起向未来、扬帆再出发,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新春佳节即将到来,我代表省局领导班子给各位拜个早年,祝大家虎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许国华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回顾总结20XX年工作,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忠诚履职、锐意进取,担当尽责、顽强拼搏,勇立潮头、勇毅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市场监管新气象新作为,为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下面,我代表局党组讲3点意见。

一、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总局省局部署安排,20XX年工作成效显著

20XX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我市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政策措施社会反映好的地方",获得督查激励;在全国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中位居第三;连续两年位列总局公布的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全国前五;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局牵头负责的"开办企业"和"市场监管"指标连续两年居全国前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专项指标处于全国"最优表现"行列;获评总局非公党建工作表现突出先进单位;同安区局被国务院食安委表彰为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同安区局新民所被总局授予"全国市场监管卫士"称号。

(一)毫不松懈加强疫情防控,市场监管作用有力彰显

坚决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快严实细落实各项防控任务,为全市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贡献重要力量。

疫情防控措施有力有效。指导督促全市108个农贸市场开办单位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全市零售药店实名登记购买发热止咳类药品370多万例;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034万剂未发生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有力维护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稳定,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查处乱涨价等严重扰乱防疫秩序的违法案件146起。特别是输入性疫情发生后,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员无休在岗,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的同时,积极发挥社会面管控兜底作用,推动区政府整合防控力量,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共同抓好疫情期间暂停和恢复室内公共服务场所营运、餐饮服务单位堂食等疫情防控工作。市局抽调8名党员干部、同安区局组建"党员先锋队""女子突击队"深入封控区加强防疫力量。加强137家集中隔离点、48家隔离点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同安区局快速稳妥发放民生物资保障车辆通行证、协调解决生活物资供应难题。特检院连续奋战24个小时保障集中隔离点50部电梯如期使用。从去年8月一直到年底,文明城市创建、厦航发生境外输入关联本土确诊病例、再到同安疫情,各基层所、区局、市局机关干部职工一直处于无休状态,做了大量艰苦工作,成绩突出、值得肯定。

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从严从细。牵头全市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未发生"物传人"事件。组织多轮次"地毯式"排查,强化"入厦通行码"管控,实现全链条追溯,审核进口冷链食品入厦申报34618单、万吨。对137家未落实主体责任的企业立案调查,查办"蔚麟公司和汉记冷库违规经营、存储进口冷链食品"案,罚没金额1900多万元,并处罚到人。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作业人员"N+7+7"闭环管理制度,检消进口冷链食品6040柜万吨,拦截阳性货物50批吨。进口冷链食品一体化防控经验得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督导组和省委书记尹力等领导的充分肯定,经验做法全省推广。万纬冷链集中监管仓工作专班被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办公室作为正面典型通报表扬。

防疫物资保障担当尽责。先后为280个出口医疗器械产品出具应急证明,创新提出"《医疗器械出口备案表》作为通关凭证"的长效解决方案,被海关总署采纳并公告实施,彻底解决国内此类企业产品出口报关受限难题,成为我市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提出的措施被国家部委采纳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成功案例。共有93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出口总额约300亿元人民币,新冠检测试剂出口额居全国第一(超1/2)、约占全球1/3,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现任代省长、时任市委书记赵龙同志批示"担当作为,表扬!";市长黄文辉批示"市场监管局担当作为取得良好工作业绩,给予表扬肯定"。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的全球首个"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即将进入III期临床试验。

(二)驰而不息优化营商环境,市场主体蓬勃发展

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改革,持续加大助企帮扶力度,制度红利持续释放,市场主体活跃度进一步提升。

准入准营再提速。推进"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掌上可办、智能快办",实现全程电子化、一趟不用跑。全国率先推动自贸区"证照分离"改革76项优化审批服务事项在全市复制推广,全省率先实施"一业一证""一证跨区准营"。出台市场主体名称登记工作办法;高质量完成总局简易注销试点任务。全年新增各类商事主体万户,同比增长%;全市实有商事主体万户,同比增长%,其中企业万户,商事主体活跃度和成长性居全省前列。

纾困减负再升级。出台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助力市场主体的10条措施、促进药械流通领域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助力加快金砖创新基地建设措施,检验检测认证企业落户厦门最高补助1000万元。兑现标准化、知识产权发展等专项资金近亿元,减免检验检测费6169万元。推进涉企违规收费治理,督促主动清退、责令退还违规收费579万元。综合运用专利、商标质押,为企业融资超20亿元。依法办理轻微违法免罚案件550起。

信用导向再推动。商事主体100%形成独立信用档案,完成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特殊标注、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信用信息公示。上线全省首个破产企业信息公示模块;万家企业纳入经营异常名录,实施失信企业联合惩戒9930家次。公示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836家、省级企业230家。升级双随机事中事后监管综合执法平台,实施抽查计划1511批次,抽查企业万家。企业年报率%,居全省第一。规范撤销冒用他人身份信息骗取商事登记工作,滚动清理各类市场主体万家。获批国家第二批知识产权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单位。

两岸融合再发力。主动参与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举办第八届海峡两岸医药品论坛。创新提出"市域内单向确认部分自我符合性声明的台湾地区企业标准",两岸行业标准共通平台进入试运行阶段;在平板显示、动力电池等领域开展两岸质量评价及共通标准、检测方法研究。

(三)深入贯彻"四个最严",安全防线牢牢构筑

把全面从严贯穿食品、药品、产品质量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始终,未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安全事故。

以创城推动食品安全稳中向好。"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效得到国务院食安办检查组充分肯定。已发布42项高于国标的供厦食品标准,27家企业213种产品通过评定。深入开展校园守护等十大攻坚行动,组织开展"两超一非""炸油条"加工经营行为等专项整治,有效防范风险隐患。完成34项重大活动食安保障任务;举办第二届"十佳食安卫士"评选。食品抽检覆盖率达9批次/千人,"一品一码"追溯覆盖面超90%,全国领先。"食品安全全链条智慧监管机制"得到总局秦宜智副局长批示肯定,入选我市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40个全面深化改革案例并进入"厦门改革地图"。

以精准化提升药品安全监管效能。组织开展中药饮片、儿童化妆品专项整治,医疗器械"清网"行动等专项治理。疫苗国家监管体系(NRA)评估通过省局审核。监督销毁回收家庭失效药品9吨。对20家医院开展医疗器械使用单位质量管理等级评定,推动三级医院UDI示范点建设。

以信息化支撑特种设备动态监管。特种设备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建成一体化智慧监管系统特种设备模块,推广电梯电子维保记录、电梯智慧码,实现"一键查""一网查"。特检院技术人员驻所制度实现全覆盖。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4506家、排查问题隐患5639个;电梯维保质量监督抽查1030台,合格率%。

以综合治理形成产品质量监管合力。开展校服、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等特殊产品质量问题分析,发布预警信息、通报检测结果,扎实开展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推进成品油质量管控工作,提请市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方案厘清各部门成品油查处职责分工。产品质量监督结果处理流程进一步规范,结果运用进一步强化。

(四)联动实施三大战略,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

主动融入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局,全面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活力,为厦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质量强市战略深入推进。出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8条措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4年居全国前列;服务业社会公众满意度全省第一。助推全省首个"质量提升实践示范基地"落户厦航,全省率先开展质量基础设施(NQI)"一站式"服务。3家企业获厦门市质量奖、累计18家。获批建设厦门市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筹建"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厦门分中心"。与SGS等建立联合实验室,与厦门大学联合完成课题调研11个、申请专利4个、获批科研立项22个。

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强力推进。提请市政府印发"十四五"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规划,制订技术调查官管理规定等一系列配套制度。申请设立中国(厦门)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建设电子商务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正式运行厦门大学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知创福建"落地厦门。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绩效评价。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件、8个项目获中国专利奖、高价值专利组合25项,均居全省首位。办理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1576件,同比增长327%。成立市、区两级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委员会。

标准化战略持续深化。出台《厦门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新增主导或参与制定修订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237项,其中作为主要起草单位的标准达125项;7项标准获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73项标准完成国际对标达标。

(五)突出重点加强监管执法,群众利益得到切实维护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突出查办大案要案,突出构建长效机制,持续净化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

稽查执法形成声势。以民生领域"铁拳"行动、纪委"点题整治"等专项工作为重点,加大执法力度,查处各类违法案件3128件,结案2344件、罚没款6426万元。查处的厦门香普尔日化有限公司案,为《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后全国首个处罚到人并终身禁业的行政处罚案件。牵头全市"双打"工作,综治考评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

重点领域监管亮点纷呈。全力配合总局、省局对"阿里巴巴集团垄断行为案""唯品会不正当竞争行为案"开展调查,立案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47件;全力促成厦航维权得到总局支持、异地立案。公平竞争审查增量文件160份,首次通过公开招标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估。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开展。查处传销案件6起。全省率先出台移动互联网广告监测平台工作机制,传统媒体广告总违法率维持在较低水平。组织开展"网剑行动"等网络交易市场秩序整治,建成网络监管感知系统,23个违法监测模型主动监测涉网违法线索;全面清洗网监系统各类主体数据,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消费者权益有效保障。12315热线与12345政务热线双号并行、7×24小时人工接听,登记投诉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亿元,投诉调解成功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推动完善殡葬领域收费政策,组织全市86家医疗机构对照32项问题清单自查自纠,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肯定。积极应对高端白酒、岩茶、酒店客房等价格异动事件,查办价格违法案件105件、实施经济制裁1431万元。组织开展违规商业营销宣传、水产品称重、旅游市场乱象专项整治,对"螃蟹绑大草""开蚌取珠"等露头就打,成效显著。

农贸市场整治常态推进。市政府出台《全市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三年实施方案》《厦门市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建设规划》,全市61个市场完成改造提升。举全局之力投入全市文明创建,推动市文明办厘清农贸市场内外责任边界。常态化开展农贸市场专项整治,固化"全时管理、错时监管、领导包干、驻场管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真正做到"服务不下班、文明不打烊"。

(六)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队伍素质能力全面提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加强党对市场监管工作的领导。

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扎实推进建党1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市局党组书记3次上党课;举办"党旗下的守护"文艺汇演暨"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建成"共同记忆"展馆;组织党员集体过政治生日和抗疫故事分享会;"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实)心为民"实践项目落地落实。"智慧审批提效能创新服务优环境"案例入选省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典型案例。市委第一巡回指导组评价我局党史学习教育"有味、有情、有趣、有意"。

党建引领不断深化。扎实推进政治机关建设,层层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召开全系统党风廉政、作风建设暨意识形态工作会议,"零容忍"强化监督执纪,严肃查处违纪案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28个党组织、党员获各级表彰。指导非公领域新建党组织16家、联系点12个。

法治建设不断完善。完善《行政处罚案件审核办法》《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办法》;全省率先出台《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规则》,健全以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为主体,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与行政处罚裁量权规范为两翼的市场监管法治工作制度体系;与思明法院签署行政纠纷联动预防化解体系合作备忘录。举办首届"市监说法"辩论赛及"市监讲堂"。

智慧监管加速推进。全国第二家实现30类商事主体120个注册事项的全程电子化和微信端办理;全国首家完成一体化智慧监管系统移动端全部14项监管业务开发建设;推进全业务条线摸底建档,实现监管移动化、无纸化、任务协同化,实现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监管板块全景画像、风险预警等监管要素实时态势"一张图"展示监管。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仓和试点农贸市场实现视频智能识别、靶向远程监管,智慧监管生态初步形成。

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坚持在疫情防控一线锤炼干部队伍,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完善容错纠错制度机制,累计提拔晋升干部244名,组织3500余人次参加各类培训,加速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建设,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氛围逐步形成,政治生态持续健康向好。

一年来,安全生产、信访、保密、效能建设、财务、装备、后勤保障、老干部、工青妇、综治、宣传等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完成了市局机关电梯扩容改造以及标研院、审评中心、梧村所、杏林所、莲前所等办公场所提升改善工作。解决了一些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办成了一些过去想办而没有办好的事情。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总局、省局有力指导的结果,是驻局纪检组严格监督执纪、严管厚爱的结果,是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基层的同志们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苦努力,借此机会,我代表局党组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一是在服务市场主体方面,与深圳等先进地区相比,服务理念仍有较大差距,部分工作人员在执行登记许可等相关制度时,灵活性、开拓性不够,自由裁量不够规范。二是在提升监管合力方面,一些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如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三小"食品安全监管等,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统筹行业监管、综合监管,动员社区、街道以及行业监管部门的力量方面,办法不多、措施不够,还没有形成监管的"统一战线"。三是在科技赋能方面,各业务条线信息化进程参差不齐,业务部门信息化意识有待加强,智慧监管应用场景有待丰富完善。四是在作风建设方面,少数干部缺乏大局意识、担当不足,仍存在推诿扯皮的现象;狠抓落实不够,出台的容错纠错机制、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落实力度。

二、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准确把握市场监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科学研判国内国际大局大势,深刻阐释了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务实地把"两个维护"体现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

(一)适应市场监管新形势,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坚定高质量发展信心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形势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也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疫情影响仍在继续,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宏观经济形势反映到市场运行上,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状况、市场业态的发展变化、市场秩序的规范健康、产品安全风险等,都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既要正视困难,更要坚定信心,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聚精会神抓落实,步调一致向前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从市场监管形势看,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市场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治理超大规模复杂市场的需求,市场监管工作必须深刻把握中央战略意图,更加善于将"国之大者"落实为局之要务,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围绕激发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竞争活力、创新活力、质量提升动力和超大规模市场的消费潜力,统筹推进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从我局的发展形势看,机构整合以来,通过理顺职能体系、优化监管机制、强化执法保障、增强科技赋能,不断适应艰巨繁重的监管工作需要,发挥出了厦门市场监管的整体优势。但必须看到,新的一年我市经济运行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增多,推动经济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仍需付出更大的艰辛、作出更大的努力。我们要找准市场监管在厦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定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以及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特区建设40周年庆祝大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持续改善民生等方面争取更大的突破,为厦门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作出我局应有的贡献。

(二)明确市场监管新任务,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

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离不开市场监管部门的积极主动作为。作为与市场主体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特区市场监管部门,既要做到稳扎稳打统筹发展,又要做到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更好地服务厦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是坚持稳字当头,防风险、保稳定,"稳"得扎实。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重点是保民生保市场主体。要全面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立足"严"的主基调,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压实监管责任,着力防范区域性、行业性和系统性风险,确保民生安全和社会稳定。要紧紧围绕市场主体反映突出的问题,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各类纾困减负政策,帮助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解决实际困难。要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着力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竞争发展环境。二是坚持稳中求进,调结构、促转型,"进"得有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高标准市场体系的要求,全面提高创造力和竞争力,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技术机构能力建设作为重大基础支撑来抓,加快形成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相适应的技术服务能力和服务模式。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质量强市、知识产权、标准化战略,为全市加快形成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注入强大动力。要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核心,聚焦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金砖创新基地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一批重大改革举措落实落地,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要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落实落细惠台政策,推动行业标准应通尽通,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三是坚持"稳"和"进"的统一,抓统筹、促落实,把握市场监管工作时度效。牢固树立"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理念,在新征程中统筹把握好市场监管履职重点和目标任务。要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和市场监管各项工作,把疫情防控作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科学精准从严从紧应对疫情。要更大力度提高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水平,在监管资源优化、监管方法创新、技术能力支撑等方面,加快适应未来监管发展的需要。要更好统筹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多元目标,重点要把握好"放""管"和"服"的关系,强化准入、监管和执法的衔接,切实保障市场秩序。要更加紧迫地重视提升监管效能,综合运用法治、行政、标准、信用、科技等手段,统筹各方资源,提高监管合力,推动形成市场监管的"统一战线"。

(三)把握市场监管新要求,推进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构筑高质量发展基础

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必须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持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和履职能力,为市场监管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保障。一是树立系统化观念。要牢固树立市场监管"一盘棋"思想,部署和落实工作任务不能局限于一区一所、一个专项、单打独斗或推诿扯皮,重视系统内不同业务条线、市区所之间的衔接融合,严防工作脱节或交叉矛盾。要更加善于运用"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深入推进"点题整治",以典型经验扩大示范面、以典型案件扩大警示面、以重点监管扩大带动面。要打好"组合拳",综合施策,推动全局整体工作向前推进。二是加强规范化建设。坚持实事求是、务求实效,坚决防止简单化、乱作为,以规范扎实的工作作风将各项工作抓实抓细。要重点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轻微违法不予处罚,依法审慎用权,将雷霆万钧的霹雳手段和柔情似水的菩萨心肠有机结合,做到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充分发挥执法为民、维护秩序的作用,达到政治、法律和社会效果相统一。三是提升专业化能力。适应市场和形势的快速变化,对熟悉的领域要巩固提升,对不熟悉的领域要补齐短板,不断丰富监管工具和技术手段。针对专业性较强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食品药品等领域,要通过专业培训、驻所帮扶、轮岗交流等方式加强能力锻炼培养,稳妥推进技术机构改革,不断提升专业履职能力。四是突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事关全局的基础性综合性工作,发挥着创新机制、引领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作用。要以减负增效为目的、务实管用为原则,提高智慧监管赋能水平,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服务发展和监管执法提供有力武器。

三、开拓创新、实干争先,扎实做好2022年全市市场监管各项工作

2022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加快建设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全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突出抓好以下10项重点工作。

(一)提升技术服务能力,着力支撑产业转型升级。要把技术机构能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打好"技术牌",念好"服务经",为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发挥支撑引领作用。一是提升市场监管技术基础能力。积极争取市政府加大资金、场地、人员投入,支持建设公用管道安全、无损检测与评价实验室,补齐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和检验能力短板,防范特安重大事故风险。加快推进医疗器械检测研究中心并迁建市食药检院食品检验实验室项目,突破制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瓶颈。服务新兴战略产业,对标先进地区,加强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打造智能汽车检验检测中心。建设省海洋高端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气体标准物质研制平台,建成防护产品检测技术平台。持续提升国家LED质检中心、国家场车质检中心、国家物流包装质检中心、国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厦门分中心的能力水平,满足平板显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机械装备、生物医药与健康等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检验检测需求。二是强化市场监管科技创新。聚焦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等科技创新、技术保障和综合服务,申报新能源动力电池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等。深入推进"政产学研检"、国际知名检测机构合作,力争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三是促进检验检测行业集聚发展。制定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国际化、规范化建设,促进我市检验检测行业做大做优做强。争创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吸引机构、人才、项目、技术、资金等集聚厦门。

(二)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着力构建综合治理体系。2022年是贯彻落实厦门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创建人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的攻坚之年、收官之年,要对标对表14大重点工程、10大攻坚行动、52项具体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查缺补漏,解难题、补短板,不断巩固提升创建成果。一是强化源头治理。深入开展供厦食品标准体系建设,在产品方面要扩大品种覆盖,推动向外地种养源头延伸,在管理方面要建立与监管要求的紧密衔接的团体标准,筑牢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二是守牢守好底线。落实总局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开展食品企业风险分级管理,继续推进"两超一非"、食用农产品、食用植物油、网络餐饮、校园食品、特殊食品等重点整治工作,扎实做好北京冬奥会残奥会等重大活动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三是完善风险预警。推进"一品一码"信息追溯,推进各环节追溯监管数据贯通共享。加强"一区一室、一所一站"快检体系建设,按照千人9批次标准加强抽检,加强风险交流和预警,强化抽检数据分析和运用。四是倡导多元治理。建立健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协同共进的食品安全社会治理机制。进一步丰富"食安斗阵行""月月十五查餐厅""月月十九查酒"等系列活动,举办首届厦门市食品安全论坛,强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三)强化信息科技赋能,着力完善智慧市场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要优先解决最紧迫、最突出的工作问题,破解基层"人少事多""权小责大"的矛盾,加快推进智慧监管体系建设,持续打造厦门智慧市场监管生态。一是突出重点项目建设。抓好安全监管、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农贸市场远程监管、商事主体档案电子化等系统建设,特别要做好新中国成立以来厦门现存商事主体纸质档案扫描录入工作,为商事主体全生命周期档案电子化奠定坚实基础,切实为基层减负、为监管增效。二是突出智能化提升。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拓展移动监管、智能辅助、远程监管,推进智慧案管、智能客服等系统建设,转变传统的拉网式、运动式、人盯人的监管方式,推进监管执法业务的智能化、便捷化。三是突出数据融合应用。对标先进城市,补齐差距短板,加强商事登记、许可审批、抽检监测、检查检验、执法稽查的数据融合、分析和应用,提升风险预警、科学决策能力和精准监管水平。四是突出系统推广应用。一体化智慧监管系统涉及全局所有监管业务,要高标准全力推进各业务模块的推广应用和摸底建档,为提升智慧监管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四)发挥信用基础作用,着力构建新型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为市场注入激励约束内生动力。一是加强信用监管机制建设。加强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建立通用型和专业领域的企业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实施差异化监管。健全联合奖惩的发起、实施与反馈机制,加强联合奖惩和信用成果运用。加快建立完善协同联动、一网通办、高效便捷的信用修复机制。二是加强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对以承诺方式获准进入的市场主体进行守诺核查,及时跟进事中事后监管措施,探索信用承诺闭环管理。督促指导各类市场主体按期如实公示年报。针对问题多发的地域、行业,风险较高的抽查事项开展抽查,推动"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全覆盖和常态化。三是加强消费维权体系建设。推进12345接收与12315办理衔接协同机制建设,推动投诉举报跨区域联动处置。建立健全在线纠纷解决、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和消费后评价机制,大力推动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推进放心消费创建活动,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消费者满意度始终保持全国前列。四是加强重点领域市场监管。坚持支持和规范并重,加强对本地电商平台企业的检查和行政指导。持续拓展和优化网络交易监测,继续开展全市网络交易市场专项整治,规范网络交易秩序。提高互联网广告监测能力和效率,持续推进房地产、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虚假违法广告整治,坚决防范假借"党的二十大"等国家重大活动违规炒作牟利行为。持续深化粮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加强校外培训收费公示、无人值守停车收费等民生领域价格监管。重点加大检验检测认证监管力度,对出具不实、网售虚假检验检测报告等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五)纵深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贯彻落实《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厦门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发挥涉企改革服务稳定市场预期作用,确保相关指标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保持前列。一是深入商事制度改革。加大"证照分离"改革推进力度,落实"两张清单"联动调整机制,深化食药领域"一业一证"改革,推动由市场准入改革向行业准营深化。推行更多涉企证照事项自主上网公告,推进个体户简易注销改革,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在自贸区继续探索行政确认制改革和集群注册场所管理。二是持续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完善数据跨部门互联互通共享机制,推进线上"一网通办"和线下"一窗通办"融合。探索拓展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事项范围,扩大电子执照认知度、领用率和应用场景。推行窗口无否决权服务机制,畅通市区登记审批联动服务。开展企业名称行业用语规范服务,进一步完善"全程网办"等便利化措施。三是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持续组织清理现行竞争政策措施,加强增量政策公平竞争审查,开展监督抽查和第三方评估,有效防范和制止行政性垄断行为。加大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开展知识产权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商标申请,加强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四是推进知识产权要素供给侧改革。依托海丝中央法务区,高标准建设中国(厦门)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加快服务业集聚。统筹布局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建设,强化公共服务支撑作用。推进电子商务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试点项目建设。五是加大稳企帮扶力度。建立全市扶持个体户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助力个体户纾困解难。推进重点行业涉企收费专项治理,确保各项惠企降费政策落实到位。强化重要原材料、重要民生商品和服务市场价格异动分析预警,做好保供稳价。推进民生计量领域诚信计量自我承诺行动,推动计量技术特派员帮扶由制造业行业向服务业延伸。持续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推广重点行业合同示范文本,推进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加强"小个专"党建工作,激发小微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六)加强药品安全监管,着力保障群众生命健康。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突出监管重点,推进监管创新,强化风险防控,坚决守住药品安全底线。一是推进药品数字监管。今年上半年完成零售药店终端与监管信息系统对接,提升监管效能,发挥"哨点"作用。推进药品信息化追溯和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管理制度实施,探索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信息档案,推进药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二是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突出高风险药械产品和化妆品领域监管,综合运用技术审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检验检测、投诉举报等方式,加强安全风险监测、排查、分析和处置。加强集采中选产品和重点企业的监督检查。三是突出防疫药械监管。持续加强对新冠病毒治疗药物、检测试剂、医用口罩、防护服和红外测温计等质量监管。适应大规模新冠疫苗接种的形势,加大对新冠疫苗流通使用环节的监督检查,积极做好相关突发事件应急准备。

(七)突出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加强对特种设备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的分析研判,突出隐患排查化解,确保安全风险可控。一是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完善特种设备动态监管机制,力争将信息化覆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全过程,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动态精准掌握情况。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建立向属地党委政府、安委会抄告制度,共同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突出涉及危险化学品、旅游、民生等重点领域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特别是要深入开展燃气相关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坚决防范特种设备事故发生。二是强化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重点产品生产企业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评估和监督抽查,健全监督抽查闭环体系。制定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处置和运行机制。聚焦燃气具、电动自行车等产品开展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开展服装产品质量技术帮扶行动,保障工业产品质量安全。

(八)规范综合行政执法,着力优化公平公正可及的市场环境。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推进市场监管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竞争执法和重点领域执法,切实保障公共利益和民生权益。一是强化执法规范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案件管理制度,制订执法办案规则,完善案件分级办理、备案和报告、大要案统一协调和保障机制,推动业务监管和执法办案有序衔接。编制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免予行政强制事项"三张清单",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二是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梳理市场监管领域常见违法行为,动态调整轻微违法不予处罚清单,规范备案报告,强化实施落实,区分主观犯意和危害后果等,推动轻微违法不予处罚更加透明、更加规范。三是加大竞争执法力度。持续规范平台经济、科技创新、信息安全、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竞争行为,依法查处虚假宣传、商业贿赂、侵犯商业秘密等违法行为。加强线索排查与核查,协助总局、省局开展反垄断执法调查。四是加强重点领域执法。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选准执法切入点,聚焦民意最盼、危害最大、市场监管风险和压力最大的重点领域,集中执法资源严惩重处,做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更好发挥典型案例警示震慑作用。深化重点治理,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规范直销打击传销,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

(九)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标准化、知识产权战略,着力营造创新创造良好环境。20XX年,《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XX2035年)》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颁布,《质量强国发展纲要》也即将颁布实施。要以贯彻落实三个《纲要》为契机,在更高水平上推进质量强市、标准化和知识产权强市战略。一是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落实质量工作考核机制,更好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开展第六届市质量奖评审,完善"e鹭协同"一站式服务,推动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与现代产业价值链深度融合;在行业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领域持续深化金砖创新基地建设。二是全面深化标准化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提高标准供给市场化水平。建设城市标准化体系,加强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实施团体标准培优计划和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建设厦门两岸行业标准共通服务平台,助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三是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推动实施全市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在全省形成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先行示范效应。开展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强化电子商务、展会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治理,严厉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培育高价值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稳妥发展知识产权金融。深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公益服务,提升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能力。

(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着力筑牢市场监管发展基础。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更加注重以政治统领市场监管工作方向,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履职能力,为开启市场监管新征程提供坚实保障。一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认真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及时组织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模范机关示范带动作用,做好党建品牌培育工作,推动党建与市场监管业务深度融合。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用好"信仰家园""共同记忆"展馆等党建阵地,加强网络舆情监测,拓展市场监管工作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二是以党风廉政建设为引领,全面深化从严治党。深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联动,推动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建设干部廉政档案电子信息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干部监督实效。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盯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关键节点,加强廉洁过节纪律提醒,坚决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严禁参与直接或间接服务对象组织的宴请聚餐、娱乐旅游等活动,严禁收受礼品礼金、电子预付卡、电子礼券等,主动接受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慎独慎微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三是以真抓实干为导向,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召开干部工作专题会议,编制干部队伍发展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让大家有盼头、有奔头、有劲头。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大胆起用年轻干部担任领导职务,更好地发挥老同志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干部队伍梯队建设和结构优化。树立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导向,引导广大干部走正道、干正事、扬正气,坚决抵制妄议组织人事安排、诽谤中伤他人、散布政治"新冠病毒"等歪风邪气,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进一步推动容错纠错机制实施,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良好氛围。加强专业和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着力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安全监管领域职业化监管队伍。探索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选取有代表性的部分市场监管所开展试点。四是以依法行政为重点,不断加强法治建设。加强规范性文件动态管理,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引入专家论证,完善法律制度规范体系。完善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法制保障服务。加强与司法机关的沟通协调,强化诉前治理协调,深化公益诉讼协作、行刑衔接等工作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基层行政执法风险。以案卷评查、市监讲堂等为载体,创新普法形式,加强执法监督,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五是以整合提升为目标,深入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整合机关、基层执法人员配置,形成"橄榄形"执法体制,落实市委编办区级跨部门综合执法试点工作,打造敢于"亮剑"的市场监管执法体系。按照"精简整合、优化提升"的思路,在充分保障民生和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市场化改革,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最后,再强调3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科学精准从严从紧做好疫情防控。疫情防控仍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强化风险动态排查。坚持"人物同防",继续做好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风险排查,实时掌握经营者底数、严格落实"入厦通行码"制度、规范提升集中监管仓检测消毒和高风险岗位人员闭环管理等,及时查缺补漏,确保风险可控。要强化企业责任落实。督促指导企业将防控工作要求固化为长效机制,加强冻库、农贸市场、零售药店等重点场所落实信息追溯、健康码查验、发热药品登记报告等疫情防控措施。要强化疫情应急处置。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实战演练,确保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应对和处置突发情况。要强化多层级联防联控。建立与市级牵头、配合部门之间,市局与各区指挥部之间多层级联防联控机制,在信息共享、措施对接等方面团结协作,建立起有效的防控体系。

二是坚持更高水平推进文明城市长效创建。贯彻落实《厦门市关于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照文明典范城市测评标准,常态化抓实抓细农贸市场、文明餐桌、食品药品安全、政务服务等各项创建任务和指标的落实。要聚焦问题精准发力,高标准推动2022年"为民办实事"13个农贸市场改造,集中力量解决"螃蟹绑大草""炸油条"等侵害群众利益的顽瘴痼疾,督促劝导场内占道经营、环境卫生、违规吸烟等陋习。要构建常态长效机制,继续推行"全时管理、错时监管、包干驻场、问题抄告"等成熟的工作机制,运用视频监控和智能识别等技术手段,全面提升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公平交易和场容场貌等方面的智能监管。

三是坚持从严管理切实防范泄密事件发生。保密工作事关政治安全。严守党的秘密是对党忠诚的基本要求,保守国家秘密是公务员的基本义务和职业道德。全系统要深刻汲取泄密案例教训,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切实加大保密教育提醒力度,抓好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全员培训,讲清讲透"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严禁私自携密外出。从思想上筑牢保密防线,加强管理、堵塞漏洞。

此外,要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扎实抓好经费服务保障,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继续抓好后勤保障、老干部、工青妇、信访、综治、应急和安全生产等工作,更好地服务市场监管中心工作开展。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市场监管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站在新起点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嘱托、接续奋斗、忠诚担当、埋头苦干,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在全市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回顾总结20XX年工作,部署20XX年任务,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凝聚共识,务实创新,在新的起点上奋力谱写市场监管事业新篇章,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更高水平建设厦门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作出新的贡献。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砥砺前行勇担当,20XX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成效显著

过去的一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六稳""六保"任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安全监管、着力质量提升、维护市场秩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成效明显。我市在2019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结果中位居全国第三,在2019年度全国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中位居全国第四;我市入选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其中我局牵头三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我局被评为全国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突出单位、全国平安医院工作表现突出集体、2019年度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市局机关和食药检院成功续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价监局被评为全国价格工作先进集体;思明区局被评为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一)戮力精准防控疫情展现新作为。始终将疫情防控作为最重大的政治任务,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多项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和肯定。一是坚决稳住市场秩序。采取超常规、强有力的防控措施,积极开展市场、超市疫情应对工作,加强114个农贸市场卫生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市政府通过活禽集中屠宰及规范交易工作方案,坚决取缔活禽和野生动物交易;劝停各类聚餐活动近2500场;指导全市1505家药店做好购买发热退烧药品病人的信息采集和上报工作;妥善处置酒店退款投诉及其他涉疫投诉;从重从严从速打击借疫情防控之机扰乱市场秩序各类违法行为,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02起,有力地稳定了疫情暴发初期的市场秩序。二是坚决守住进口冷链食品监管防线。去年7月,青岛、大连等口岸陆续出现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核酸检测呈阳性,我局迅速开展冷冻冷藏肉品风险排查,全面摸清冷链经营企业底数,形成动态档案,目前,全市处于使用状态的各类冷库3363个;根据全市"外防输入""人物同防"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牵头全市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组工作,强化源头管控,11月20日起率先在全省实行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防控,首创入厦通行码,做到"一口申报、一码通行、全链条追溯";同时,切实加大冷链食品经营者日常监管力度,严格督促主体责任落实,强化执法倒逼,已对33家未落实主体责任的企业进行了查处。三是坚决保证防疫物资供应。积极破解防疫物资短缺难题,助力2家企业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快速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注册批准;千方百计协调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加快生产、转产,全天候配合海关查验放行防护用品,建立防疫用品应急绿色通道、特事特办,"驻厂校准"体温测量仪器,有效解决疫情之初防疫物资燃眉之急。组织开展五大类医用防疫物资、出口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产品说明书标识标签等专项检查,办理的生产销售伪劣熔喷布案入选20XX年度全国消费品质量执法稽查十大典型案例之首,防疫物资质量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二)聚力创优营商环境实现新突破。结合复工复产、"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集成化改革,市场主体更加稳定,活跃度进一步提升。全年新增各类商事主体万户,现存各类商事主体万户。一是助企措施更"活"。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28条措施、全面提升营商环境37条措施、质量提升行动服务"六稳""六保"大局48项措施,为企业提供市场监管全职能要素、全生命周期服务,有效减轻负担、持续注入活力。率先实现药品、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落地,贝莱胜公司取得我省首个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生产许可证。二是登记许可更"快"。企业开办实现"一日、一窗,零收费",其中,设立登记不超过天。"全程网办、一日办结"被评为全市十佳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举措。"证照分离"改革实现全覆盖试点,保留较国家、省改革力度更大的30项改革方式,为全省自贸区试点工作提供"厦门样板"。在全省首创住所经营场所"标准化登记+住所申报制+告知承诺制"模式,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稳步推进。三是服务效能更"优"。在全省率先上线"大审批"信息化平台,覆盖食品、药品、医疗器械、食品相关产品等23类许可审批事项;登记审批时限大幅压缩,162个审批事项即来即办;推行"不见面审批"及证照联办"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4大类32个事项实现"一份清单、一窗送件、一次领取";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率居全省首位。四是监管环境更"暖"。在全省率先出台《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实施办法》,对首批15个领域的78项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罚,适用《办法》办理不予处罚案件139起。针对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适当延长行政许可等期限,在省内率先完成"聚合酶链反应分析仪(PCR仪)校准装置"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建设全市首个"防护产品(非医用)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组织开展新冠病毒专利导航,减免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特种设备检验费用4215万元,推荐省级守重企业280家。

(三)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再创新业绩。主动融入全市创新驱动大局,持续深入实施质量强市、知识产权、标准化等三大战略,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一是质量强市战略纵深推进。在全国地市层面率先聚焦"六稳""六保"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出台48条"硬核"举措;修订《厦门市质量奖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质量奖励政策的力度和广度,新增厦门市质量奖获奖组织3家;推进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医疗器械检验检测机构建设,与厦门大学工程技术学部签订合作备忘录,正式获批筹建福建省首个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质量检验中心,《高效高可靠LED照明产品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评20XX年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质量竞争力连续三年保持在较强质量竞争力阶段,市民质量满意度评价得分连续8年稳步提升,质量考核等级连续5年获得A级最佳评级,得到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厦门市委书记胡昌升批示肯定。二是知识产权战略不断强化。出台知识产权服务指引,完成厦门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二期建设,设立首支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投资基金,成立半导体知识产权联盟、大健康知识产权产业化联盟和"一带一路"光电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持续开展知识产权质押、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等工作;知识产权培育成效明显,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6271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件,为全省平均的倍;10项专利荣获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新增注册商标万多件。设立12家"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开展公益维权,成立"厦门仲裁委员会知识产权仲裁院""厦门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中心",办结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47件,处理的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纠纷案获评2019年度"专利行政保护十大典型案例"。三是标准化战略深入实施。推动以市府办名义出台进一步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出台《厦门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高标准建设台标中心,推动"一市两标"政策落地,兑现标准化战略扶持资金3400多万元,发布机关事务管理等领域13项标准,新增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71项,全国叉装机安全与商业规格标准制定工作组和福建省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户我市,10个标准项目获评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福建省标准贡献奖,3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2个总局涉台标准化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四)全力筑牢安全底线取得新成效。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严把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四大安全关口,全年未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安全事故。一是食品安全精准监管持续推进。推动市委市政府率先全省出台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清单。稳步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指导市食安联制定首批38项高于国家标准的供厦食品安全标准,其中,分餐制等多项标准为全省首创,土笋冻标准正式上升为全省地方标准。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校园守护"行动、保健食品行业清理整治等专项行动,有效防范风险隐患。食品抽检万批次,达8批次/千人,合格率%。严惩食品安全违法行为,"0831特大销售未经检验检疫猪肉案"等案件得到省局通报表扬。启动全市小作坊质量提升行动,评选出首批厦门市食品加工小作坊十佳特色品牌。圆满完成27项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保障对象近万人次。"明厨亮灶"总体覆盖率%,其中学校、医院、养老院食堂实现全覆盖;"一品一码"追溯监管模式入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智慧监管"创新举措、全市改革创新最佳案例第3名。出台《厦门市食品安全公共责任保险实施办法》、校园周边小饭桌"五维共治"模式获评第三届全国市场监管领域十大社会共治优秀案例。二是药品安全监管更加严格。针对疫情诊疗方案推荐用药,全面加强药品经营使用环节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安全、中药饮片质量安全等专项检查;强化网络销售药品化妆品监管,督促下架药品信息8272条,流通领域药品、化妆品安全风险有效防范。修订完善药品(疫苗)质量管理体系,药品(疫苗)监管初步与国际现行标准接轨。成功组织全市疫苗安全突发事件(Ⅳ级)应急演练,应急处置意识进一步增强。加强与省药监局稽查办的联动协作,配合更加顺畅。完成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现场检查及复查、生产备案检查142家次,开展无菌和植入类医疗器械等4个专项检查,推动医疗器械注册人、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和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分级管理3个试点工作,医疗器械企业生产经营使用行为更加规范。全市药品、化妆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百万人口报告数均位居全省前茅。三是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强化。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和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发现的1989项问题隐患全部整改;查处两起伪造检验报告和作业人员证案件并移送公安机关;建立每月会商、督导服务机制,推动行业主管部门落实监管职责。开展移动式压力容器、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等专项整治,有效管控风险。上线运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平台,监管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派出23名检验技术人员驻所保障特种设备监管,实现技术人员驻所服务保障全覆盖。顺利召开贯彻《厦门市经济特区电梯安全管理条例》新闻发布会,组织开展电梯维保质量和检验质量抽查;老旧电梯更新改造财政补贴资金近935万元。"96196"电梯应急处置中心处置电梯困人故障549起。四是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序开展。组织开展质量监督抽查3345批次,食品相关产品等专项检查339家次,儿童用品等风险监测70批次,强化闭环监管。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牵头成品油质量管控整改工作,建设我市成品油实验室,对全市零售加油站和储油库成品油进行全数抽查,共427批次,办理各类涉成品油案件24起。落实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告知承诺制,制定《首次现场检查辅导服务指南》,企业首检通过率明显提升。

(五)着力提升监管执法效能迈出新步伐。持续完善监管机制制度,突出监管执法重点,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不断净化。一是信用监管不断完善。牵头市公安局等10部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抽取企业10512家;修订我局抽查事项清单,制定抽查计划237项,抽查企业13655家。组织开展失联企业清理整治,对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超3万家次,有效构建封堵失信的防火墙。企业年报公示率%,居全省第一,得到省局高度肯定。二是消费维权成效明显。全面使用全国12315平台,及时有效化解"万里目""康莱德"等群体性消费纠纷,接收投诉举报约万件,通过行政调解挽回经济损失亿元,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探索建立在线纠纷调解机制,发展ODR企业40家。组织开展房地产等重点行业的格式条款侵权专项整治。持续开展水产品称重专项整治,全年新增案件65件,罚没款万元,有效遏制乱象回潮。三是价格监管规范有序。牵头建立全市涉企收费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高站位持续推进全市涉企收费清理整治工作;落实转供电环节收费全链条闭环监管,惠及终端用户1272家,传导降费红利469万元,在全省作经验介绍;医疗服务、教育机构等民生价费热点得到进一步规范。全年共查办价格案件90件,实施经济制裁万元。四是公平竞争执法整治有力。立案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案件25件,罚没金额万元,我局被表彰为2018-2019年度全国平安医院工作表现突出集体。打击传销规范直销持续强化,厦门近帮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传销案被评为2019年度打击传销十大典型案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稳步实施,全市共审查增量政策措施137份,清理政策措施657份,并首次开展专项抽查。以深入推进"六清"行动为抓手,扎实开展市场流通领域专项整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五是重点领域市场监管稳步推进。建立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议、应对广告领域职业索赔投诉举报工作制度,全国首创移动互联网广告监测平台,传统媒体广告违法率再创新低,整治利用领导人形象进行商业营销活动工作得到省局肯定并在省内其他地市推广。组织开展落实电商平台主体责任等专项整治及重点时段网络交易定向监测,上线运行全国首个移动电商监管系统,严厉打击网络交易违法行为,查处涉网案件204起,罚没金额万元。推动成立厦门市"文明快送"联盟,促进企业自治、行业自律。加强对农贸市场、加油站等重点场所的现场计量检查,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督抽查合格率%,水表、燃气表复核检定合格率100%。抽查认证获证组织和检验检测机构60家,开展防疫用品认证专项整治,认证及检验检测监管力度加大。六是执法稽查工作持续强化。从严查处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相关的违法违规行为,组织开展"长江禁捕、打非断链"等专项行动,全系统一般程序立案案件1525件,结案1586件,罚没款4012万元,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9件,形成执法稽查震慑态势。积极推动区级层面跨部门综合执法改革,我局在全国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座谈会上做典型发言。认真履行市"双打"办职责,"双打"工作再创佳绩,全市共有7个案例入选全国"双打"办反侵权假冒年度报告。

(六)努力夯实履职基础彰显新风采。党的政治建设全面推进,凝心融合工程、能力提升工程、智慧监管工程等"三大工程"成效显著,履职根基进一步夯实。一是坚持党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组织开展"深化大学习、提振精气神"专项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巩固。2个基层党建品牌获评第二届市直机关优秀党建品牌,"信仰家园"成为市直机关党建示范阵地。聚焦当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以思明、湖里区局为试点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驻局纪检组紧紧围绕大局,加强政治监督,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联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探索建立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帮扶协作,与临夏回族自治州市场监管局签署《帮扶协作协议》。小个专非公党建工作持续推进,得到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工的表扬。二是健全法治保障。《厦门经济特区电梯安全管理条例》《厦门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两部特区立法正式实施。出台疫情防控期间行政执法案件法制审核、应对职业索赔工作的指导意见、行政执法疑难案件协调办理暂行办法,编制系统各板块作业指导书,全系统监管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3个案卷被总局评为优秀案卷,4个行政处罚案例入选厦门市行政处罚典型案例汇编。普法教育不断加强,我局的"两法"知识竞赛成绩居全省第一,派员作为福建省队主力参加全国药品法律知识竞赛,荣获全国第一。三是推进"智慧市监"。监管对象数据库从25个增至70个,审批系统从3个增至26个,网格化移动监管执法手段从5项增至14项,与总局省局系统的对接从空白到有对接需求的系统全部实现对接;完成网格化移动执法平台执法移动端全程电子化开发和PC端一张图监管态势展示建设,建立40个风险预警模型;完善"一网通办"平台,完成23个审批事项信息化建设及商事主体登记全部事项的全程电子化建设,开发年报智能催报系统;构建移动工作平台和全系统便捷知识共享体系,建立统一门户,实现29个内外网应用系统的统一认证、单点登录。五是优化队伍建设。调整设置部分内设处室和直属行政机构,职责落实更加有力。出台《厦门市市场监管局改革创新促进办法》,改革引领的思路和机制进一步明确。实现政务督查、纪律检查、效能和绩效职能"四合一",开展督查40余次,监督执纪问责20人,督查"利剑"作用充分发挥。大力选配德才兼优干部,累计提拔晋升干部33批次387名,交流轮岗213名。主动争取省局授权,率先全省开展食品药品检查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先后开展各业务专题培训班26个班次,累计参训11924人次,干部履职尽责的能力明显提升。六是扩大宣传效应。完善新闻宣传、舆情监测和应对处置制度,组织5场新闻发布会,各级媒体刊发稿件2000多篇,积极打造"厦门市场监管"新媒体平台,监测舆情2455条,政策解读、法治宣传、科普教育、舆情引导全方位加强。

一年来,机关党建、效能建设、应急处置、安全生产、财务装备、后勤保障、政府信息公开、信访、保密、老干部、工青妇、综治、计生等工作及各事业单位,紧紧围绕中心、全力服务大局,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十三五期间,全市市场监督管理系统主动顺应改革,全面履职尽责,取得了突出成绩。商事制度改革有突破。率先全国开展住所经营场所分离登记、"多证合一"改革试点,行政许可平均承诺时限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有效激发各类商事主体发展活力,五年净增商事主体户数万户,增幅达112%。我市被确定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质量提升战略有成效。我市作为全国首批十个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之一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厦航获全省唯一中国质量奖。全市建成3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及国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厦门)。我市获批成为全国唯一开展两岸与"一带一路"知识产权经济试点的城市,首批入选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和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民生安全有保障。食品安全战略稳步推进,基本实现"一张网"监管和入市食用农产品"一品一码"可追溯管理。市场安全基础巩固向好,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和区域性、系统性事件。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有改善。竞争环境规范有序,重点领域市场整治有力有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突出成效。消费环境持续改善,连续两年在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中位居全国前列。监管执法体制改革有进展。机构改革高效高质完成,基础性制度不断完善,综合监管全面推进。市场监管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机制被作为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在全国复制推广。大战大考面前有担当。全系统干部职工忠于职守、坚毅担当,在应对重大事件中经受住了严峻考验,特别是在厦门会晤、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大战大考面前彰显使命担当,出色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给我局的任务,涌现了一大批先进模范典型,荣立集体三等功,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总局、省局有力指导的结果,是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基层的同志们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苦努力,是一支敢担当、善作为、有情怀、能战斗的市监队伍。借此机会,我代表局党组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营商环境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标准、计量、认证、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知识产权市场化运用有待提升;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等重点领域仍存在安全隐患,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还不够全面;工作职责界定有待进一步厘清;基层的监管力量不足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部分干部担当作为不够等等。对此,都需要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二、把握方向明思路,深刻领会服务新发展格局的新挑战新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我们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认真学习领会,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牢记责任使命、推动改革创新、强化担当作为,高站位、高标准、高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确保"十四五"市场监管各项建设开好局、迈好步。

(一)牢记责任使命,高站位服务新发展格局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市场监管部门的积极主动作为。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市场监管的责任使命,做到"三个统一"。一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上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市场监管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十四五时期基本建成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建设统一大市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等重大决策部署,对新时期市场监管领域改革创新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要深化认识、领会精髓,以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加强市场监管工作,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迈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第一步的要求。二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部署上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作会议强调了树立"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工作理念,提出了"五个着力"的总体要求和六项重点要求,部署了七项重点工作任务,为做好今年市场监管工作指明了方向和具体路径,我们要准确把握、理清思路,更加自觉地把市场监管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科学谋划、主动作为。三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完善政府市场监管职能"、"坚持人物同防,落实进口冷链食品全面检测、全面追溯、全面消毒要求"、"构建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等,对市场监管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部署。我们要进一步提高站位、认清方位、找准定位、争先作为,以履职尽责和工作成效来体现、落实政治意识及责任担当,为推动我市率先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推动改革创新,高标准激发新发展活力

市委市政府把今年定为"创新发展年",唯有创新驱动的发展,才是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监管部门始终处于改革第一线,面临着诸多亟待融合的任务,存在着高效监管制度尚不完善、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有待改善等短板,必须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因"市"而动,顺"市"而为,做到既高效严管,又审慎包容,走出一条有厦门市场监管特色的新路子,更好地服务厦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是要以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创新作为激发市场活力的首要环节,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企业登记注册、审批许可等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更大范围探索告知承诺,落实涉企经营许可清单管理制度,减少证明事项,最大限度降低准入门槛。二是要以维护公平竞争作为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着力加强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全面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和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培育公平竞争文化,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三是要以标准规则国际对接作为促进市场监管改革创新的重点领域,以加快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创新基地和自由港特征经济特区为契机,在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知识产权等方面,加强与"金砖"国家、"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和对台的交流合作,提高经济竞争力。四是要以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作为市场监管的重要职责,统筹安全与发展,着力在风险监测、预警分析、精准监管和应急处置等关键环节,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安全监管,狠抓责任落实,把"四个最严"落到实处,坚决守住安全底线,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五是要以系统性监管作为市场监管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更好地统筹产品与服务市场、线上与线下市场、国内与国际市场等各类市场,统筹"双随机、一公开"和重点监管、信用监管等各种方式,统筹智慧监管、综合监管、社会共治等各种手段,统筹推进综合执法、事业单位改革形成改革合力,实现市场监管工作行稳致远。

(三)强化担当作为,高水平筑牢新发展基础

新发展阶段赋予我们新使命,新发展格局需要我们新作为。机构改革近两年来,我们按照"团结、融合、严管、厚爱"理念,提振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发挥出了厦门市场监管的整体优势,基本达到市委市政府的预期要求。但与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仍有差距,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担当作为,全面履职尽责。首先,要乐于担当。"乐"源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市场监管工作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要始终牢记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为厦门的市民群众服务。只有从思想根源上解决"为什么工作"、"为谁工作"问题,才能做到大事难事面前不等不靠不推诿,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千方百计地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疑难杂症,在担当奉献中收获成就和享受快乐。其次,要敢于担当。"敢"的底气来源于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市局、区局党组要切实担负起责任,要有"跳起摸高摘桃子"的决心,围绕"争取最好的业绩,拿出最亮丽的绩效"来主动谋划工作,抓好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来源于过硬的能力素质,要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在"干什么、学什么"的基础上,按照"一专多能"的要求进行系统性培训,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履职能力,加强队伍能力建设,降低履职风险;来源于鲜明的用人导向,要让全系统干部放开手脚大胆工作,让善于跳起摸高的干部在更高的平台上摘桃子,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性竞争机制,进一步完善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容错纠错机制,而且今后这样的激励导向一定会成为常态。再则,要善于担当。担当作为要讲究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围绕着主要矛盾来解决问题,在复杂局面和多重考验中把握平衡、推进工作。要善于抓统筹协调,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尤其是防控重点转入"人物同防"后,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就成为当前我局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按照全链条、可追溯、一体化管理的要求,继续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在此基础上将市场监管的各项工作往前推进。要善于抓风险排查,要增强政治性、敏锐性,把握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变化态势,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发展趋势,群众和舆情关注的热点,及时调整监管重点,主动排查可能形成和积累的风险,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不要让监管职责变成监管风险。要善于抓基层基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作用是否充分发挥,直接关系到全局工作的落实。要向基层赋能,加强上级机关对基层的业务指导,不能只下派任务而没有具体指导;面对突发事件和重大疑难问题不缺位、不失声,避免基层单打独斗;扩大面向基层的信息共享和政策参与;将机关基层轮岗轮训、混岗实战常态化。要善于抓科技赋能,加速建设统一的智慧市监系统,用数据打破条线本位和业务藩篱,深化融合,让全系统用同一双眼睛看问题、同一把标尺量成效,真正实现各业务条线之间的业务协作和综合监管,提高市场监管效能。

三、奋力作为促发展,全面推进20XX年市场监管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做好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工作意义重大。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系统观念,立足"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着力构建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实现市场准入更加便捷、知识产权保护更加高效、市场竞争更加公平、质量提升体系更加完备、市场安全监管更加到位、市场秩序更加有序,为厦门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XX年是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是全面提升市场监管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之年。我局要突出抓好四条主线工作、四项阶段性重点任务和一个基础建设。

(一)抓住"四条主线",努力推动整体工作上新台阶

1.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去年秋冬季以来,国内多地接连出现"物传人"病例,给疫情防控带来巨大压力。我们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以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为重点,以更严更实举措严防严控疫情风险。一是强化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可追溯一体化管理。强化动态排查,持续做好全市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及冷库动态监测管理,实时掌握关键信息底数;强化入厦源头管控,完善全渠道入厦申报,推进集中监管仓提速扩容增效,确保所有入厦进口冷链食品全部纳入管理,实现"一口申报、一码通行";强化全链条闭环管控,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指导食品生产经营者如实上传追溯信息,落实预防性全面消毒、加强物品环境人员防控等主体责任,对不履行防控责任的,依法严肃查处。二是全力支持各类防疫物资的市场供应。继续开通防疫用品应急审批绿色通道,全力支持疫情防控相关药品、疫苗研发和口罩、护目镜、消毒液等各类防疫物资用品的市场供应。三是加强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监管。持续加强重点企业、重点品种、重点环节的监管,坚决防止质量不合格和标签瑕疵产品流入市场、出口国外;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防疫用品质量安全。四是压实农贸市场常态化防控措施。督促市场开办单位按标准对市场环境开展清理、入场查验、定期消杀工作;加强野生动物市场监管,全面禁止野生动物违法违规交易;推行活禽集中屠宰,岛内和岛外主城区禽类白条上市,农贸市场禁止活禽宰杀。五是及时处理疫情防控相关的各类投诉,全力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六是督促落实发热药品零售登记报告,确保及早发现及时处置。七是严查疫情防控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重点关注研究网络销售、同城快送等业态的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八是毫不放松抓好内部防控,加强人员自身防护,组织好疫苗接种,把系统内部各项防控工作进一步抓实抓细抓到位。

2.全力以赴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持续降低企业办事成本,最大限度的减轻企业负担,加快打造营商成本的"洼地"和投资创业的"高地"。一是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着力推进"照后减证",在全市复制推广"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动态调整"多证合一"改革事项。推进食品、药品零售等经营许可改革,试点"一业一证"改革,扩大实行告知承诺事项范围。拓展"一件事一次办"范围至商事主体全生命周期。进一步简化示范文本,减少不合理重复提供的证明材料,压缩许可审批办理时限,增加即办件事项。承接好省局下放的食品相关产品审批事项,按照"强区放权"工作要求,重新梳理划分登记审批事权,鼓励窗口创新服务举措,在自贸区探索登记确认制、市场准入承诺即准营等改革。二是持续推进登记便利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窗口咨询导办、值班主任、否决报备等各项制度。增强全程电子化服务能力,实现四个"全覆盖",即:商事主体线上线下、PC端移动端办理渠道全覆盖;设立、变更备案、注销生命周期全覆盖;人工与智能服务方式全覆盖;执照、发票、公章办理等服务功能全覆盖。深入推进注销便利化改革,缩减简易注销公告和注销登记时限;建立对接机制,协同法院推进破产便利化改革,方便破产企业重组或退出。三是统筹运用多种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以承诺方式获准进入的市场主体进行守诺核查,及时跟进监管措施,防止风险积累。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准确把握"四新"经济形态的交易模式和行为特点,继续完善轻微违法不予处罚等制度,推动市场主体健康有序发展。落实总局"四个聚焦"要求,进一步强化信用监管,优化全市商事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功能,加强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公示和评价;在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点工业产品安全监管等重点领域,推动编制失信惩戒措施清单,依托全市联合惩戒平台强化联合惩戒力度;加强信用信息深度开发利用,发挥信用在消费和商业合作中的导向作用;完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机制,推进企业信用修复工作,强化分类结果及风险预警在"双随机"抽查中的应用。四是加大稳企帮扶力度。持续推进各类优化营商环境惠企政策落地,完善配套措施。落实"为民办实事"要求,制定并落实全市农贸市场全面提升改造规划,推动完成全市46个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开展守合同重信用公示,指导企业完善信用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在药品零售企业集约化经营、非处方药布点销售、简化中药饮片存储条件认证等方面探索创新,服务药企发展。加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实施计量技术特派员驻企服务机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计量测试难题。扎实开展中小企业对标达标提升行动,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运用知识产权质押和股权质押登记,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继续对价格矛盾较突出、企业反映较强烈的领域,持续开展涉企收费清理整治,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3.千方百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以加快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创新基地为契机,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质量强市战略和标准化战略,积极服务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着力增强竞争优势,奋力助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科学合理制订全市"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和2035年知识产权发展远景规划,加强知识产权工作顶层设计。建立与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相匹配的知识产权创新体系。着力推进设立中国(厦门)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和厦门临夏知识产权经济协作区建设,探索厦门知识产权商城、两岸知识产权银行项目建设。通过专利导航、高价值专利培育、商标品牌经济等,推动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贯彻落实《厦门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综合运用市场监管手段,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我市重点品牌企业的维权服务力度,探索完善海外维权援助机制,共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二是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向上争取支持我市建设金砖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创新示范基地,推进金砖国家在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方面互通互认。密切与厦门大学市校合作,打造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提升技术机构检验检测能力,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完善质量激励机制和政策协同体系,解决一批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提升重点行业质量整体水平。三是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落实市政府《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进一步实施标准化战略意见》,加强地方标准管理,推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研究出台有关政策加强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管理,支持企业开展对标达标和企业标准领跑者工作,鼓励标准化第三方服务机构发展。以服务两岸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为重点,高标准建设台湾地区标准化(厦门)研究中心,构建"厦台行业标准共通服务平台",在重点领域开展两岸标准合作等,促进两岸行业标准共通。

4.着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统筹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聚焦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做好风险防范,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营造公平竞争、安全放心的市场环境。一是消费维权要常抓不懈。积极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及时发布消费预警提示,分步推进消费投诉公示工作,推进落实经营者首负责任和赔偿先付制度,引导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加强重点商圈消费维权网点建设,加快推进企业建立在线纠纷解决机制,探索实施多方线上调解,提高商圈和企业消费纠纷自我处理和快速化解能力;突出重点行业问题和重要时间节点持续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优化完善12315工作体系,支持市区消委会发挥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安全监管要毫不放松。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着力防范区域性、行业性和系统性风险,守住安全底线。加强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推动落实《厦门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创建人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20XX-2022年)》以及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推进供厦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食品标准基础性保障作用,提升食品安全供给质量水平;大力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以食品生产小作坊安全评估、进口食品等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保健食品行业等各类专项整治;加强抽检及结果运用,强化"一品一码"追溯、食品安全风险预警、隐患排查和闭环管理。加强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突出重点品种,综合运用日常巡查、飞行抽查、抽查抽检等多种手段,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新冠疫苗的后续质量监管;继续做好疫苗国家监管体系(NRA)评估迎检工作;持续实施失效药品回收,防止流入非法渠道,防范和化解药品安全风险。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实现设备网格化管理,夯实监管基础;发挥保险等市场化机制作用,不断深化电梯按需维保和检验检测的改革;继续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强化隐患排查,加强应急响应和实战演练,落实风险分类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的事故。强化生产和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统一监管,通过开展评价性抽查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大监督抽查和后处理的力度;选取符合辖区监管特点的产品制定重点产品监管清单,重点组织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持续组织电线电缆、水泥、危化品等重点工业质量安全的隐患排查;落实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和制造业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制度,加大缺陷消费品召回工作力度,保持监管高压态势。三是竞争政策实施要一以贯之。坚决贯彻总局的决策部署,按照支持和规范、治果和治因、监管执法和制度设计并重的原则,建立健全竞争政策实施机制,加大对平台经济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通过约谈、政策宣传等方式指导辖区平台电商企业合法规范发展。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抽查、重大政策措施会审、举报和回应等机制,统筹做好增量审查和存量清理,试点开展第三方评估工作。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持续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注重从电商等重点领域挖掘问题线索,进一步加大打击传销力度。总结、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开展。四是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要严厉打击。根据全国和福建省"双打"工作部署,牵头组织全市31个市直单位,突出制售源头和重点流通环节,进一步加大网络市场、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重点市场监管,强化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行政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侵权违法行为。五是重点领域监管执法要不断加强。探索建设网络交易市场业务监管感知系统,全面推行厦门移动电商监管系统,扎实开展网络市场监管"网剑行动",整治网络市场突出问题,持续深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进一步加大《广告法》宣传力度,加强传统媒体广告监测,落实媒体信用评分制度;运用移动端互联网广告监测平台,推进互联网广告监管工作;充分发挥整治虚假违法广告部门联席会议作用,强化医药、房地产等重点领域广告监管,严厉打击利用重大政治活动进行商业炒作的违法行为。围绕电子计价秤、加油机等重点民生器具强化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计量欺诈行为。对重点、热点领域和行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抽查,对于首次通过认证的获证企业进行现场检查,进一步加强认证与检验检测领域监管。开展全市重点行业合同格式条款专项整治,加强合同监管执法。加强教育、医疗、药品、生活必需品等领域的价格监管,开展行业协会违法违规收费专项清理,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商会收费长效监管机制。

(二)突出"四项任务",全力确保阶段性目标争先出彩

1.高标准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创城工作起步于厦门,市委、市政府将其作为"一把手"主抓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推进,要求我们必须以优异的成绩摘得这块"金字招牌"。今年三四月份将迎来国家验收,在冲刺阶段要重点落实以下几项工作:要树立正确的创城观。以创城为契机,主动破解顽疾性问题,将好的经验做法固化为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全市食品安全水平。要全面落实问题整改。各单位要有针对性地制订整改提升方案,举一反三,做到整改没有漏项不留死角,实现全面对标提升。要滚动开展明查暗访。各区要对照评价细则对明查点实施任务包干,确保推出水平过硬的明查点,坚决做好验收"必答题"。市食安办要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开展暗访,对发现的共性问题定期通报,督促整改。要全方位宣传发动。以提升群众满意度、知晓度为目标,运用新媒体、传统媒体等各类平台,通过制作短视频、张贴海报、播放广告等形式加大宣传,同时精心策划并公布一批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典型案例。要统筹推进创城工作。各区局要主动与区委区政府、镇街对接,积极争取支持,统筹多方力量,整体推进创建工作。

2.高水平建设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是市场监管部门非常重要的工作职责之一,要充分发挥先进科技在特种设备日常监管的作用,将全市所有的特种设备全部纳入信息化监管系统,尽一切可能做到动态监管。这项工作要于今年上半年完成。要推进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对平台功能进行及时调整完善;建立起辖区内特种设备动态的月报制度,及时掌握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动态;将省局监管平台、我市商事主体登记平台等多平台打通,归集特种设备及相关单位的数据信息,加大数据的分析运用,实现"一键查"和"一网查"。要积极探索电梯等特种设备应用远程监控,推进智慧监管,提高设备安全管理、维护保养水平。要制定设备添置配备计划,以处、科、所为单位,为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单位配备移动执法终端,以满足特种设备移动监管需求,并及时组织相关培训。

3.高起点推进医疗器械注册检验机构建设。继续推动市食品药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加挂厦门市医疗器械检测研究中心)异地扩建和整体建设,搭建基础研究、动物实验、检验检测等全链条技术服务平台,为质量安全监管和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要明确思路,争取尽快立项。按照"政府牵头、市场运作、政策配套"思路,加强调研和可行性研究,加快筹备,推动立项。要加强协调,争取多方支持。继续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市财政局、市科技局、海沧区等单位汇报和协调,在政策措施、场地选址、资金保障等方面取得支持。要对标先进,高起点推进建设。要对标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优化项目规划和功能布局,采取现代化的设计和施工方式,针对我市产业发展急需,启动建设8类医疗器械检测实验室,并新建或扩建食品、生物制品、化妆品、生物安全评价等实验室。

4.高质量完成商事主体年报工作。要把督促商事主体年报作为一项基础性、全面性的监管工作,做到在年报中监管,在监管中年报。要善用"加法",健全完善年报工作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工作通报制度和工作专班制度,形成长效工作机制;继续加强与税务、统计、商务、人社、海关等有关部门的协调协作,协调沟通社团组织、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年报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商事主体有效联系方式的采集和运用,通过群发短信、上门催办、发放告知书、分行业组织引导等方法实施点对点催报,做到每一片区都有人管、每一户企业都有人抓。要做好"减法",继续开展失联企业清理,制定下发撤销商事登记相关文件,严厉打击冒用他人信息及虚假地址等骗取登记的违法行为,减少年报统计基数,降低监管风险,净化市场环境。

(三)夯实"一个基础",切实保障各项工作协同高效推进

1.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理论武装,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好党建品牌建设,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切实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抓好上级检查巡察问题整改工作,扎实开展警示教育系列活动,修订完善规章制度,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组织开展建党百年庆祝活动。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对标对表继续深化文明创建。扎实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突出学用结合,深入调查研究、强化督办问效,切实提升活动实效。持续推进作风效能建设,针对损害群众利益、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系统性的专项整治,坚决纠治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各级实施细则,持续深化"1+X"专项整治。更加主动地支持驻局纪检组开展纪检监察工作,更加自觉接受监督,要习惯于在监督下开展工作。加强"小个专"党组织队伍建设,做到应建则建,扩大"小个专"非公经济领域党组织覆盖面。

2.全力抓好履职能力建设。严格政治标准,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制定干部队伍建设五年规划,扬正气、走正道,打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铁军队伍。强化干部教育培训,按照"化零为整"的培训工作思路,突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特种设备监管等工作实际,继续合理安排业务板块进行干部轮训;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检验技术人员驻所制度,推进食药等检查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突出"关爱基层,倾向一线"的导向,推进基层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倾斜,特别是在职级晋升和干部选任等适当向基层倾斜,形成机关、基层双向交流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政务、效能、绩效督查和纪律检查,推动党内监督与行政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

3.不断夯实法治保障基础。推进《厦门经济特区农贸市场条例》立法工作,为农贸市场规划、建设、管理、保证食用农产品安全提供制度保障;制定统一的、可操作性强的执法办案规则,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施,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的监督、纠错作用,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推动法律适用和有关裁量标准的统一;继续发挥法律顾问团队和系统公职律师作用,破解执法难题,提高决策水平。

4.着力推进智慧监管工程。全面实现注册审批业务全程电子化及延伸应用,开展情景式导航、秒批秒办和证照联办等应用建设,深入推进便民服务智能化。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快检业务管理系统,升级改造食品安全抽检系统,强化核查处置和抽检数据分析。推进网络监管主动感知手段建设,积极推进远程监管应用,让数据流动代替执法人员跑动,加强社会共治和企业自律,提高监管效能。深化大数据分析应用,对全局业务工作概览、统计分析、预警监测、工作动态等进行直观展现,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

5.不断深化综合执法改革。一方面,加强内部综合执法改革,进一步整合精简市局机关和市场监管所执法队伍,做大做实做强区局机关执法力量,形成"橄榄形"执法队伍。建立统一指挥、跨区域协作、整体联动的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机制。以群众关切、监管压力大的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医药、进口冷链食品、利用领导肖像营销、网络传销等领域为重点,选准切入点,重拳出击,强化大要案查办力度,加大典型案例宣传,做到查办一案、警示一片、震慑几年。另一方面,深入推进市场监管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以岛外四个区为试点,将市级层面跨部门综合执法成功经验复制推广至区级层面,着力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问题。

三要努力打造"好品郓城"。品牌建设,质量为本。要继续加大品牌培育力度,积极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山东省品牌价值培育企业、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山东省优质产品(服务)企业,年内新增山东省高端品牌产品企业4家,高端品牌服务企业1家。要进一步推进商标品牌战略,指导帮扶烟郓科技、华宝食品2家公司商标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填补我县驰名商标空白。要继续培育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年内新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件,马德里商标5件。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以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能力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质量基础设施支撑体系。要充分发挥标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抓好国家级和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立项和建设工作,加快建立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等新型标准体系,年内至少评审通过1家国家级、1家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压力表、水表计量标准,解决企业计量器具送检难、送检时间长的问题。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推荐1家大中型企业申报"泰山品质"认证,帮扶2家小微企业完成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四)夯实"两大支撑",全面提升市场治理效能。要创新完善监管机制,增强众治之力、智治之效,夯实市场治理效能提升的支撑力量。

一要大力推进社会共治。市场监管部门职责广、任务重、责任大,仅靠"单打独斗"很难干好,必须正确处理统筹与分工、主导与配合的关系,充分借助各方力量,推动社会共治共享。重点用好六个抓手:一要用好协同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部门承担的有关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能优势,积极推进市场监管重大事项、难点问题、重要举措上升为党委政府决策,落实党政同责,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二要用好信用监管手段。建立行政处罚、行政许可信息共享机制,加大信息归集力度,完善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办法,与"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日常监督抽查等监管手段深度结合,瞄准高风险等级实施全面监管、精准监管。加强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加大"黑名单"公示力度,切实形成倒逼效应。三要促进行业自律。指导协会完善章程,建立失信退出机制,加强内部会员管理,促进企业诚信经营、严格自律。四要用好新闻媒体。发挥新闻媒体科普宣传、正向引领、舆论监督作用,主动通报检验检测、监督抽查、质量安全、执法办案情况,引领公众选择性消费,运用市场利益杠杆,良币驱逐恶币。五要发动群众监督。用好群众投诉举报快速回应机制,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措施,保持24小时回应率100%,力争办理过程和办理结果满意率100%,进一步增强群众参与市场监督的获得感。用好社会治理网格化体系,积极参与网格建设,特别是抓住网格员这个关键因素,主动加强市场监管业务培训和联系指导,提高他们监督市场主体、发动群众共治的能力。六要用好消费者协会。加快建立设置完整、配置合理、分级负责、上下贯通的消协组织体系,把消协工作融入市场监管全领域,建立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把消协建成监管维权的重要抓手。

二要推进智慧市场监管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依托"智慧市场监管手机APP",积极探索"智慧二维码综合监管"非现场模式,搭建"经营者自查+在线监控+移动执法抽查+数据动态分析+消费者监督查询"五位一体的"云执法"平台,通过加强数据的关联性、预判性、智能化分析研究,准确、超前把握市场主体的运行状况、安全风险情况,实现便捷服务、实时监控、风险预警、辅助决策,推动市场监管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五)培育"一个产业",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第一核心主导产业,郓城县生物医药产业园被列为全市"一港四园"之一。市场监管局作为县生物医药产业园牵头协调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分析调度,强化部门联动,加快生产区、孵化区一期配套设施建设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可能招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医药生产企业,年内落地一批,开工一批,努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

四、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设"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

(一)强化政治引领,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完成好"规定动作",做好"自选动作",使学习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站位全局,制定市场监管中长期规划和奋斗目标,强化措施,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向前推进。

(二)强化基层建设,打造过硬支部。市场监管的重点在基层,工作落实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根本不固,楼宇难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市局把今年确定为"基层规范化建设年",安排了学习培训、现场指导、交流帮带等活动。我们除了要积极参与市局组织的活动外,也要搞好自身的"岗位大练兵"、"执法大比武"、业务大培训、大讨论、大交流等活动。同时,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市场监管工作的支持,尽快解决队伍建设、基础设施、装备配备等方面面临的困难问题。要以全面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推进"红旗高扬"品牌创建、"争创过硬党支部"和建设模范机关为重要抓手,积极推动党支部规范提升和"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结合市场监管工作,形成"一支部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打造一批党建品牌,培育一批担当作为干部、"老黄牛"式干部,宣扬一批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组织开展好"我是党员、我承诺"、过"政治生日"、主题演讲、事迹宣讲等系列活动,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三)强化正风肃纪,严守廉洁底线。作风代表形象,关系民心向背,涉及部门口碑。全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和省、市、县纪委全会精神,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持不懈纠治"四风"问题,精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盯"吃拿卡要""办事拖拉"等突出问题,保持监管执纪"四个常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要健全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强化制度执行,形成长效约束机制。我局把今年确定为"作风建设年",各项工作要"快上手、快推进、快落实、快完成"。把践行"四实""四敢"开展"五问一思"大讨论集中活动组织好、落实好,通过活动开展,锤炼过硬作风,努力打造一支"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三牛"型市场监管铁军。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同志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开拓进取,践行"四实""四敢"要求,发扬"三牛"精神,在新征程书写新篇章,努力开创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富裕文明美丽幸福的新郓城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郓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梁乃卿局长关于郓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进一步提升机关文化建设的讲话

为深入开展机关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精神面貌,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理念,提高机关行政能力、服务水平、办事效率,树立机关良好形象,营造风清气正、比学赶超的干事氛围,现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化开展机关精神面貌提升行动大力推进模范机关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进一步提高加强作风建设的政治站位和行动自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进一步提振精神状态、强化责任担当、锤炼严实作风,努力推动机关精神面貌提升常态化、长效化,确保机关工作规范、有序、高效,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好务。

二、工作措施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根据全县"三个年"建设活动要求,结合我局重点工作及模范机关创建等,重点抓好机关能力文化、管理文化、团队文化、执行文化建设四大方面的任务。

(一)创造学习型机关,加强机关能力文化建设

大力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倡树"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以"四实""四敢"为标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在全系统实施领导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开展"四学四转四提高活动",即以"学理论、学政策、学业务、学知识"为主题主线,大兴学习之风、实干之风、创新之风,引导广大干部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转变干部形象,努力提高政治能力、专业素养、群众工作水平和破解难题能力。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载体,加强机关干部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理论素养,培育先进的文化理念,促进机关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在全系统开展"四个一"学习活动:各科室队所要紧扣工作需要,制定本单位年度学习计划,组织全体同志开展每月读1本业务技能书籍、每周至少组织1次集中学习、力争每次集中学习推动解决1个实际问题、每月开展1次"业务讲习"活动或"主题读书"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以学促研,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对策。县局将成立督导组,不定期对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于不能按照要求开展活动的将予以全局通报。

(二)优化流程制度,加强机关管理文化建设

按照工作内容、流程环节、责任人员三个"全覆盖"要求实行流程再造,以业务科室队所为单位建立系统完备的工作制度体系,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修订和完善,建立健全工作流程、工作标准等,科学界定每一岗位的职责,每一部门的任务,细化工作要求,量化工作标准,推动职能职责规范化,制定翔实可操作的工作方案,弄清楚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干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间完成,拉出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进度清单。聚焦"精准可量化、可比较、可追溯"的要求,探索实施机关内部绩效考核评价,推进各项工作无缝对接落实、责任到岗到人。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真正实现以制度管人,以规范管事。

(三)丰富文体活动,加强机关团队文化建设

为提高机关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积极组织开展贴近中心工作、贴近思想实际、贴近职工生活,寓教于文、寓教于乐、人人参与的系列群体活动。除参加县局组织的集体活动外,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特色活动,或者围绕"端午节""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春节"等节日开展主题活动,活动图片及内容要及时在"郓城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上发布。通过活动搭建机关干部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交流工作、强健体魄的平台,培养激发机关干部的团队意识和进取精神,促进机关干部职工身心健康,潜移默化地影响、激励机关干部,营造朝气蓬勃、精神振奋、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

(四)倡导竞争理念,加强机关执行文化建设

围绕提升机关干部抓执行、抓落实能力,系统梳理各单位工作理念、工作作风、道德准则等,倡导"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理念,破除"小成即满"思想、"因循守旧"思想、"等靠要"思想、"巨婴"思想,营造比干劲、比工作、比实绩的良好风气。严格落实评奖记功政策规定,积极做好"四德"模范人物、"最美市场监管人"、"出彩型"好干部、"最美家庭"、"干事创业"好团队等评选表彰推荐工作,挖掘先进典型人物事迹,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工作要求

(一)严格督导检查。机关文化建设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单位要结合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突出活动重点,广泛动员,深入宣传,制定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县局将成立机关文化建设提升督导组,对各科室队所的活动开展情况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进行督导检查,对思想认识不到位,领导责任不落实,组织推动不力和搞形式走过场等现象,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二)强化宣传引导。要及时总结和宣传推广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倡导学先进、争做先进,为活动的高质量开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加快机关文化建设提升的步伐。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卢永福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二十七次年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迎来了中乳协第27次年会暨20XX年中国(国际)乳业技术博览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召开。在此,我谨代表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次活动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诚挚的欢迎!

浙江是我国乳制品加工业诞生最早的地区之一,创建于1926年的百好炼乳厂,是近代中国第一家国产乳品厂;成立于1931年的西湖炼乳厂,是近代中国最早生产国产奶粉的厂家。改革开发以来,浙江乳制品工业快速发展,1982年杭州食品厂国内率先研制成功燕牌婴幼儿配方乳粉,1992年金华生产出我国第一批塑料瓶装"佳乐"牌液态纯牛奶。进入21世纪,浙江省乳制品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生产技术得到了快速提高,设备工艺进步明显,产品形式多样化。目前我省有4家上市乳制品企业(贝因美、熊猫乳品、一鸣食品、李子园)总市值近250亿元。20XX年列入乳制品分会统计的17家生产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浙江省乳制品监管工作始终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预防与治理并举的理念,对乳制品生产企业实行重点监管,确保乳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着力落实企业主责,每年举办企业履职报告会100场;我们坚持风险滚动治理,按照"问题导向、预防为主"工作思路,乳制品企业体系检查三年全覆盖,进一步扎紧织牢乳制品生产安全防护网;我们创新监管数字赋能,构建以"浙食链"系统为核心的浙江省食品安全追溯闭环管理系统,通过"浙食链"溯源码打通从车间到餐桌的生产交易数据链条;我们大力推进"阳光工厂"建设,将AI分析、物联感知、云解析等数字化技术融入日常监管,实现厂厂阳光、批批检测、样样赋码,打造"透明、放心、可溯"的乳制品生产企业。

浙江省跟全国其他乳制品产业头部省份比差距还很大,作为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我们将继续开展乳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鼓励企业科研创新,支持企业多元化发展,推动行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乳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浙江乳制品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和各位嘉宾的指导和帮助。借此机会,对中乳协和与会嘉宾、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也恳请与会的领军企业、国内外专家一如既往给予浙江企业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在杭州期间愉快顺利,谢谢大家!

6.加快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尽快理顺知识产权相关工作职责,推进知识产权发展保护中心建设;根据全市统一部署,按照"精简整合、优化提升"的事业单位改革思路,整合力量,精简数量,明确功能和定位,逐步推进部分事业单位市场化改革,通过改革更好地激活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的责任担当和服务发展能力。

7.加强新闻宣传和舆情处置。充分运用融媒体,以市场监管科普宣传教育为重点,全方位宣传报道市场监管工作;加强对舆情工作的处置和引导,提升市场监管工作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8.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围绕全局中心工作,扎实抓好经费服务保障,落实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对工作项目经费的预算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进行"双监控",切实做到"花钱问效,无效问责"。

要继续发挥后勤保障、政府信息公开、机要保密、老干部、工青妇、计生、综治、信访、应急和安全生产等工作,更好地服务市场监管中心工作开展。

同志们,景象升平开新局,金牛奋蹄谱新篇。在伟大的"十四五"开局之年,让我们发扬为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锐意进取,担当有为,在新的起点上奋力谱写市场监管事业新篇章,为高水平建设厦门"两高""两化"城市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省市场监管局冯水华局长在20XX年全省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是省市场监管局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省工作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站在新时代征程上,进一步凝集共识,明确任务,为奋力谱写我省市场监管事业走在前列新篇章起好步、开好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更加坚定起好步开好局的信心和决心

20XX年,全省市场监管工作坚持深化改革,强化监管,优化服务,各方面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新的积极贡献。

(一)"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化推进。涉企证照工商通办改革扎实推进。"证照分离"全省推开,"多证合一"拓展到28个事项,"证照联办"平台首批12个联办事项上线运行,常态化企业开办时间压缩一半以上,商事领域"一网通办"便利化程度明显提升。宁波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获国务院通报表扬,舟山市证照分离改革、湖州市涉企证照工商通办经验获全省推广。生产经营许可审批改革持续深化。首批试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简化审批程序改革,省级发证19类工业产品实行"一企一证"制度。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联合审批制度,全国率先试点简化计量校准机构备案,压减材料60%以上。加快食品生产和经营许可改革步伐,稳步推进特殊食品注册备案制度改革。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通过数量居全国第一。知识产权注册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商标受理窗口增至7个,义乌市设立马德里国际注册受理处,新增注册商标48万件。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突破3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件。"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牵头起草《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指南》国家标准,制订5项办事服务省级地方标准。

(二)市场主体质效持续提升。积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省委、省政府印发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意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年"活动和"双百双零"活动。省政府出台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相关意见,积极推进国家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综合改革试点。新增"浙江制造"标准559个,"品字标"企业累计达到556家。国家对省级政府质量考核连续3年位列第一方阵,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获批数量和命名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组织实施27个工业企业能源计量示范项目。台州市成功创建国家级智能马桶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深化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第一阶段工作经验被总局发文推广。省政府印发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方案,制定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标准化建设方案,发布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等一批地方强制性标准。率先实施政府部门标准化建设绩效考核,组织首届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建立全国首个标准化地方统计制度。全球首个电子商务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户杭州,温州市率先开展对标达标"标准领跑者"行动。大力推进市场主体转型升级。出台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条举措,新设小微企业万户,同比增长%;民企"双对接"领域不断扩大,成效更加明显;率先探索建设"信用宝"平台,扶持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额度亿元。商品市场实现成交总额万亿元,技术服务企业7万批次,完成在线强制检定计量器具万台件。个体工商户、商品交易市场非公党建工作持续加强,网商党建扎实推进。绍兴首创"银商合作"小微融资模式,湖州发布全国首批绿色产品认证证书。积极开展"放心消费在浙江"建设。率先发布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指引和放心消费"三度一率"评价体系,培育放心消费示范单位超过万家,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万家。全力抓好省政府民生实事,建设农村家宴放心厨房1602个、名特优食品作坊621家、放心餐饮单位3329家、放心农贸市场355家。衢州市深入开展化妆品美丽消费示范工程。我省成为央视"3·15"晚会唯一点赞省份。

(三)竞争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公平竞争审查取得积极进展。督促指导各级政府及部门审查新制订文件万件,清理存量政策文件万件,废止修改954件,查处行政垄断案件36件。价格监管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扎实推进。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清退违规金额亿多元。加强房地产、医药等市场价格监管,查处案件519件。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认真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万件,全国首个"市场监管互联网执法办案平台"正式上线,并被评为省政府部门改革创新项目。余杭区跨区域网络市场协同治理模式获国务院通报表扬。严厉打击传销,查处案件143件。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双打"工作有效推进,查处专利侵权假冒案件万件、商标违法案件4470件,中国(浙江)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中国义乌(小商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获批建设。推动《含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普通集体和证明商标审查标准》出台,稳妥处置著名商标废止后续工作,化解吉利与"亚太"商标争议。丽水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跃居全省首位。重点领域市场监管深入推进。网络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国家电子商务信用建设平台和全国电子商务监测中心启动,电子证据司法鉴定中心资质获批。强化广告导向监管,高质量提供广告监测信息,互联网广告监测延伸到千家微信公众号和千个APP,率先开展广告标准化建设和互联网广告信用评价。信用监管机制不断完善。省级部门"双随机"抽查实现全覆盖和电子化管理,抽查企业万户。万户企业被列入全省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累计吊销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万户,依职权注销个体工商户万户,瑞安市、兰溪市等地试点强制注销企业万户。首次对万户海关管理企业实施"多报合一",四类主体年报实现"一次不跑"。

(四)质量安全形势保持平稳。药品安全监管日益完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生生物疫苗案件重要指示精神,组织对全省疫苗生产企业、储配单位进行全覆盖检查,有效确保全省疫苗安全。开展血液制品、注射剂等高风险企业飞行检查221家次,抽检20275批次,办结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违法案件2438件,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和监测处置、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试点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食品安全监管更加严格。强化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实施细则实现市县全覆盖,51个县(市、区)获得省级食品安全县称号,我省连续两年获国务院食品安全考核A级。食品和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得到总局充分肯定和社会好评,食品源头风险管控不断加强,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28万批次,推动农批市场食品安全规范化建设。杭州市名特优食品作坊创建、嘉兴市乡镇农贸市场快检室建设成效显著。开展校园及周边"五毛食品"、农村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查处食品违法案件万件,网络订餐单位持证率、公示率分别提高到93%和90%。率先推广食安金融征信体系建设,食品安全责任险规模位居全国第一。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成效明显,组织电梯检验、检测、维保改革试点,推动电梯安全责任保险改革,"宁波模式"得到全面推广,特种设备万台事故率、死亡率远低于省控指标。开展"你点我查""你送我检"免费检测活动,组织"纤检保健康""蓝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采集质量安全风险信息万条,召回缺陷消费品147万件(套)。全省没有出现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重大质量安全事件。

(五)履职尽责能力日益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化。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新组建的省局党委第一时间建立机关建设、班子建设、意识形态工作等制度。认真履行省委巡视整改责任,高标准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驰而不息正风肃纪,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违规违纪、失责失范问题。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省局机关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市县机构改革有序推进。开展"基层建设深化年"活动,推进星级规范化市场监管所创建和规范化执法办案区建设。省局安排改善基层办公条件资金8142万元,购置特种车438辆。强化干部教育培训,举办基层所长能力大比武活动。市场监管基础支撑明显加强。积极开展统一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建设,市、县两级法治市场监管建设不断加强,台州市法治市场建设被省委列为省、市共建示范项目。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浙江)建设纳入全省"大湾区"战略,全国首家大宗商品贸易领域专业计量仲裁机构落户浙江自贸区,之江实验室首批合作项目加快推进,省标准化研究院成功入选全省新型智库。研究院所、检验检测机构、协会学会、报社等单位建设稳步推进。

同志们,过去的一年是市场监管领域机构改革、部门重组、职能融合的叠加期,取得的成绩更加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场监管总局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系统上下开拓奋进、团结实干的结果。特别是市县市场监管部门,身处改革调整环境之中依然尽心履职,不辱使命,维护市场监管工作的全局性和执行力。正是由于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的齐心协力和奋力拼搏,我省市场监管事业才得以走过不平凡的历程,才得以创造一个又一个来之不易的工作业绩,才得以为我省新时代市场监管事业奋力走在前列不断夯实基础,并更加坚定我们不断开拓前行的信心和决心。实践启示我们:市场监管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好这个最大的政治优势,不断提高把方向、谋大局、作决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以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评判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必须始终坚持融入大局,紧扣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抓好贯彻落实;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甘当改革的实践者、参与者、推动者,从理念到行动中自我加压、自我倒逼和自我革命;必须始终坚持严明纪律,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切实提高工作执行力、公信力;必须始终坚持系统建设,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打造一支敢担当、善作为、有情怀、能征战的市场监管队伍。以上这些启示凝结着全省市场监管领域原工商、质监、食药、价格监督、知识产权等各条战线干部职工的智慧结晶,我们要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坚持、持续深化。在此,我代表省局领导班子,向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市场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是:机构改革后市场监管的工作理念和干部队伍亟需加快融合,数字化转型面临诸多难点,市场营商环境有待改善,新型高效监管制度体系尚不完善,产品和服务质量、食品药品安全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对基层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回应和破解仍有待进一步加力,等等。对此,都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二、准确把握特征,树牢起好步开好局必须有的工作新理念

今年是全省新的市场监管局组建后开局起步之年,凝集共识、理清思路、创新理念的意义尤为重大,任务尤为繁重而紧迫。站在"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历史新起点上,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站位、认清方位、找准定位、争先作为,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场监管总局的决策部署上来。

提高站位,根本就是要坚决把牢"政治建局"这一主方向。讲政治是我省市场监管工作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也是市场监管部门履职尽责的根本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牢固树立"政治建局"的观念,并以自身履职尽责和工作成效来体现、落实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真正做到政治上过得硬、靠得住。一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要更加自觉地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使之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要深刻把握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市场监管工作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水平和能力。二要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八八战略"是引领浙江航向的"指南针",也是启迪我省市场监管工作智慧的"金钥匙"。随着时代前进和实践深入,"八八战略"不断丰富发展、与时俱进。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不断拿出新招数、推出新举措,在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进程中,奋力谱写新时代市场监管事业浙江篇章。三要坚决担负起"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新期望。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提出了要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品牌战略等重要论述。市场监管工作践行新期望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坚实的基础,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的殷切期望,自觉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紧紧围绕"六个浙江""四个强省"工作导向,准确把握"时"与"势",清醒意识"危"与"机",坚持干在实处,确保走在前列,奋力勇立潮头。

认清方位,核心就是要准确把握"新时代"这一主旋律。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发展阶段的新目标,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个阶段目标,明确近期计划,思考中期规划,重视远期谋划;要深刻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着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助力发展更加平衡、更加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深刻认识新时代政府治理体系和能力的新提升,增强依法履职、科学履职、高效履职能力,既在市场监管职能中当好主角,也在宏观调控、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职能中担当有为,加快实现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我们要全面用好新时代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变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实现市场监管工作行稳致远。一方面,要敏锐捕捉机遇。要看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机遇,积极融入产业形态、分工和组织模式的深刻变革,构建完善新时代市场监管工作体系,让市场驱动与创新驱动一起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要把握改革开放走深走实带来的机遇,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市场监管工作各领域各环节,并以此带动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加快转变。要用好扩大国内市场带来的机遇,牢固树立"大市场"理念,提升浙江制造品质,促进消费提档升级,促进市场规则公平,创造更优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要正确应对挑战。变局之中,挑战往往与机遇同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影响逐步显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加重,消费增长放缓,市场预期不稳,这些周期性、结构性问题都对我省市场监管工作带来挑战。与此同时,政府、社会和百姓对安全问题高度关注,质量安全监管这副重担时刻不能放松,丝毫不能松懈。应对好以上挑战,就是我们尽职尽责、提升工作的重大机遇。

找准定位,重点就是要深刻理解"高质量"这一主题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越在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阶段,市场元素越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我省制定实施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市场监管工作提出了市场主体升级、"三强一制造"、食品安全等具体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紧扣高质量、竞争力和现代化,深入打好市场监管组合拳。一要围绕高质量发展,坚持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方向,构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指标体系和项目体系,撬动各领域高质量发展。二要围绕竞争力提升,发挥好竞争政策的基础性、根本性作用,突出知识产权、标准、品牌战略作用,培育发展更多优质企业,助力打造致胜未来的浙江新优势。三要围绕现代化建设,助力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并在其深入推进的过程中,看得到市场监管的身影,发挥好市场监管部门的作用。总之,省委、省政府重大行动到哪里,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并以项目化带动,以载体化推动,坚定不移地抓好执行和落实。

争先作为,关键就是要全力当好"改革派"这一主力军。当前,改革开放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监管部门始终处于改革第一线,既是机构改革的重要部门,也是推动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市场监管部门还面临着诸多亟待融合的任务,存在着高效监管制度尚不完善、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有待改善等短板,必须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释放改革红利。一要处理好进与退的关系。要继续当好"放管服"改革先锋,最大力度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最大限度减少对微观主体的直接干预,更多地依靠法律法规、竞争政策和标准规范,加强市场秩序监管和公共服务提供。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要一律取消;凡是基层管理更方便更有效的,要全面下放。二要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一方面,要强化综合治理、协同作战理念,加快内部队伍融合、理念融合和工作融合。打通准入、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变物理结合为化学反应,实现全链条高效能监管。另一方面,要清醒认识到市场监管不是独立、封闭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相互帮助、彼此支撑。要敢于牵头协调,善于配合协助,强化部门联动,借力推进,借势实施,构建大服务、大监管工作合力。三要处理好上与下的关系。新的市场监管部门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全面对接,要尽快建立起权责一致、分工合理、精简高效、监督有力的工作体系。省局要着力加强宏观引导、区域协调、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市局要做好本区域工作统筹安排,切实发挥承上启下作用;县局要着重抓好日常监管和行政执法,夯实市场监管工作基础。

面对新时代我省市场监管工作新机遇新挑战新使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快思想观念转变、思维方式转轨和工作路径转型,加快确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1234"市场监管工作理念。

1.就是紧盯一个目标。奋力走在前列,是我省市场监管部门讲政治的最大使命。我们必须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的新期望上走在前,必须在践行"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上走在前,必须在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要求上走在前。一方面,奋力走在前列我们有着较好的基础。市场监管部门融合了原工商、质监、食药、知识产权监管以及价格监管等诸多职能,许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放心市场建设、小微企业成长、"三强一制造"、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电商领域专利保护、涉企收费检查、食品小作坊整治、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肯定和社会各界认可。当前,市场监管部门机构健全,队伍壮大,要素集聚,形成了统一市场监管的新格局,站在了新的更高起点上。另一方面,奋力走在前列是我们必须有的责任担当。市场监管部门直接面对市场,既要"管活",更要"管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亟需市场一端改革发力,健全适应新要求的监管工作规则、工作制度和工作体系,让市场主体拥有更多、更优的发展机会。我省市场监管部门促改革、稳企业、增动能、保平安重任在肩,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内需潜力、增强发展动力责无旁贷。

2.就是坚持"两为"方针。为高质量发展服务、为高品质生活服务,两者紧密联系,是系统性、整体性引领我省市场监管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一方面,践行"两为"方针,关键在于树好理念。市场监管部门是维护市场秩序的主要部门,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驾护航的重要部门。我们要深刻意识到,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是更加成熟的市场,监管和服务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辅相成。我们确立"两为"方针,不是弱化监管职能,而是提高监管工作的站位,在服务发展大局中找准监管工作定位,真正做到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另一方面,践行"两为"方针,根本在于用好职能。市场监管部门的信心在于我们不缺工作职能。扩大商事制度改革效应,强化竞争执法和质量监管力度,综合运用标准、计量、合格评定等质量管理职能,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退出制度,强化检验检测技术服务,这些市场监管部门独有的工作职能都要用足用好。

3.就是树牢"三线"意识。兴一方经济,保一方平安,守一方净土,相互融合,互为依托,三者不可偏颇,是我省市场监管工作履职尽责的核心内涵。一是紧扣全省"两个高水平"建设目标的主线。紧扣主线是市场监管工作的中心任务,本质是服务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牢记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改革、重要战略和重点工作,紧密对接、精准发力,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势,推动市场存量提升和增量发展。二是守住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要消费品等公共安全的底线。保障安全是市场监管工作的首要职责。当前,食品药品问题比较突出,特种设备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重要消费品质量日益受到关注。我们要坚决落实"四个最严""两个确保"要求,着力转变监管理念和监管重心,牢牢抓住企业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进一步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市县履职的监督、指导力度。三是不碰各种纪律规定的红线。不碰红线是市场监管工作的根本保障,从表面上看是严管,往深处想是厚爱。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刚刚组建,更要把严明纪律、严守规矩摆在更加重要位置。省局提出的"十个必须"和"五个决不允许",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都应当参照执行,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让规矩成为市场监管部门每一位干部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4.就是加快四个转变。要以深化改革为路径,突出放、管、治,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监管的有效作用和社会共治的积极作用。一是由管制型思维向治理型思维转变。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从注重行政决定向注重发挥市场和社会作用转变,实现有为的政府、有效的市场、有机的社会统一,完善市场有效治理的生态体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二是由传统监管方式向数字监管方式转变。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智慧革命,深刻地影响着市场监管工作。要主动顺应大势,围绕"掌上办事、掌上办公"目标,加快市场监管部门数字化转型,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主动运用数据,强化数字监管,提升监管的科学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三是由多头监管向综合监管转变。新组建的市场监管部门,理顺了准入、生产、流通、消费的市场监管链条,为实现综合监管提供了坚实保障。要积极探索综合监管的机制制度,着力强化政策协同、整体推进、上下联动,着重优化准入标准、监管举措和基础服务,提高综合监管和综合执法效能,形成行之有效的推进体系。四是由重审批向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长期以来,市场监管工作习惯于审批准入,限制了市场活力。今后,要把更多行政资源转移到事中事后监管上来,在简政放权、提能增效的同时,着力完善信用监管,强化重点监管,创新智慧监管,用好"双随机、一公开"手段,对新兴产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促进监管公平公正。

理念是行动的指引。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1234"工作理念,以更大的勇气、智慧和魄力,把握机遇,破解难题,厚植优势,走在前列,奋力开创新时代我省市场监管工作的崭新局面。

三、系统共同发力,确保起好步开好局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20XX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今年全省市场监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时刻牢记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新期望,以"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为主题,牢固树立"1234"工作理念,着力服务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着力促改革、稳企业、增动能、保平安,着力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工作抓手和载体,扛起新使命,干好新开局,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着力抓好四件大事。紧扣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改革、重要战略和重点任务,有效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势,全力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

1.着力促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一是确保打赢"企业开办"对标争先攻坚战。按照"最多跑一次""不跑是常态、跑一次是底线、跑多次是例外"新要求,全面整合市场监管领域许可职能,答好全国营商环境评价、国务院商事制度改革督查、"最多跑一次"高频事项第三方评价三张考卷。深化涉企证照工商通办,常态化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平均3个工作日以内。及时启动并推进已经签署的长三角市场体系一体化框架协议。完善企业简易注销制度,全面推开吊销未注销企业强制注销试点。持续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目录,省发产品除危化品外实施"先证后核"。检验检测机构审批时限压缩四分之一,部分食品销售项目许可时限缩至12天以内。针对低风险食品类别,探索推行"先证后查""自主声明""告知承诺"。深化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最多跑一次"标准体系,制定"最多跑一次"改革地方标准3项以上。二是确保打赢市场监管数字化转型攻坚战。全面打通市场监管系统"信息孤岛",数据资源100%共享,实现"一网通办""一照一码走天下"。构建"一掌五指"数字作业模式,深化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建设,构建市场监管数据资源中心、指挥调度中心,健全数字监管安全体系、标准体系和运维体系。加快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建设,构建药品、食品、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重点物品数字化监管体系。完善电子商务标准体系建设。强化大数据监管,加大数据驱动、风险监测分析预警等数据应用。三是积极稳妥地推动技术机构改革发展。检验检测机构改革要在强化公益性职能的同时,积极有序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深化省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研究院、浙江方圆检测集团事企分离改革,巩固和深化推进省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科研事业单位的改革试点工作。

2.着力稳企业,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是全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省局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项举措,加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的分析研判,帮助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难题。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势,大力开展"扫黑除恶攻坚年"活动。大力加强个体工商户和商品市场非公党建工作,广泛开展"三亮"活动,巩固和提升网商等新业态的党建工作。二是强化公平竞争审查与反垄断执法。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情况督查,强化跟踪评估及结果应用。加大查处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力度,规范涉及民生公用和政府管理领域行政性垄断行为。实施重点企业反垄断辅导机制,辅导民营企业500家以上。三是深入整治违法违规价费行为与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涉企收费检查,构建源头防范机制,减轻企业负担。突出节假日等重点时间节点与重点消费领域,强化市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混淆仿冒、虚假宣传、商业贿赂、侵犯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大直销企业监管和传销查处力度。四是加大网络市场监管力度。认真贯彻实施《电子商务法》,督促平台落实责任,深化网络交易定向监测。打造统一的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建设网络交易主体和网络交易行为大数据系统,加快全国互联网广告监测中心建设。五是完善信用监管机制。推进市场监管部门和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化、规范化,抽查覆盖企业比例不低于5%。制定包容审慎监管指导意见。统筹建立市场监管领域"黑名单",建立信用修复和强制退出机制,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3.着力增动能,进一步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一是促进浙江制造品质提升。健全"品字标"梯队,拓展"品字标浙江服务""品字标浙江农产"系列,新增"品字标"企业300家以上。强化培育引导,力争"中国质量奖"实现零的突破。提升农产品品牌品质,培育农产品企业品牌100个以上、区域品牌50个以上。开展"万企质量素质提升、千企先进管理孵化、百会行业质量共治"活动,广泛组织企业质量比对。二是发挥标准领航效应。加快产业先进标准提档,制定"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500项以上,推动制定数字经济领域标准30项以上,发布《企业数字化转型标准化指南》地方标准。推进区域标准一体化,建立长三角区域标准合作机制和路径,积极争取并联合发布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等领域地方标准,发布区域标准3项以上。制定乡村振兴领域省级地方标准30项以上、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项以上。三是强化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浙江)建设,新建国家质检中心2家以上。推动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国家大宗商品储运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筹建步伐,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推动建立长三角高端计量标准、计量监管共建协作平台。

4.着力保平安,进一步筑牢发展安全底线。一是强化药品安全监管。健全药品监管体系,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监管保障能力建设,全面落实市县市场监管部门药品监管职责。对疫苗、血液制品等高风险生产企业、四级监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产化妆品生产企业进行全覆盖飞行检查。开展互联网制售假药、中药饮片、无菌和植入医疗器械、婴幼儿和眼部用化妆品生产等专项整治。完善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机制,建立企业直报制度。二是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切实发挥食安办统筹协调作用,制定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深化食品安全市县创建,高水平完成国创任务。建设放心消费示范餐饮2200家以上、"阳光厨房"2500家以上,评价验收农批规范化市场20家以上。全面推行食品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公开报告制度,启动新一轮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体系检查。优化食品安全抽检体系,健全评价抽检机制,进一步增强监督抽查靶向性。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提升源头治理能力。认真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非洲猪瘟防控。三是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全面落实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日志制、严重事故隐患报告制和安全责任事故举一反三制等制度,强化特种设备安全专项监察执法,保持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较低水平。加快电梯"保险+服务"等维保模式应用,覆盖电梯数量5万台以上。四是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产品质量分类监管、跟踪监测和风险研判机制,建立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和重大质量事故调查制度。加强危化品等高风险工业品安全风险排查整治,组织6个以上块状产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监督抽查,加大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

(二)聚焦企业与百姓期望要求,全力组织开展五大行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突出问题,立足百姓消费升级迫切需求,积极构建市场监管工作有效抓手。

1.全力开展放心消费升级行动。认真办好省政府民生实事,新培育发展放心消费示范单位2万家以上,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1万家以上,打造名特优作坊及亮化达标小微食品企业1000家以上,建设城乡放心农贸市场300家以上,设立送药上山进岛便民点300个以上。持续开展放心消费"三度一率"指数评估工作,完善放心消费标准化评估体系。加强放心消费制度建设,启动12315等投诉咨询热线和平台整合工作,全面推行消费投诉公示,开展消费比对、消费体验、示范承诺"回头看",强化消费者评价和社会公众综合评价。完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加大新能源汽车、儿童用品等产品缺陷调查力度,建立长三角区域性缺陷产品召回协作机制。强化商贸市场、加油站、"民用三表"、物流快递等行业计量监管,全面实施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自我声明制度。

2.全力开展知识产权生态优化行动。积极实施知识产权强省战略,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力争达到25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800件以上,有效注册商标总量突破200万件,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年申请量400件以上。加快构建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推动品牌机构建设,支持温州争创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实验区。推进杭州、宁波国家知识产权运营试点城市建设,加快中国(浙江)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建立领军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强化知识产权贯标,商业秘密保护"十区百县千企"工程覆盖面达50%以上。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进一步强化电商领域知识产权执法。

3.全力开展市场主体增效行动。牵头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深入开展民企对接现代金融、现代技术和人力资源"百千万"活动,新增小微企业15万家以上;"个转企"1万家以上,其中新转公司制企业占比80%以上。深化小微企业"云平台"建设,健全以信用宝为核心的银商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大小微企业融资帮扶力度。在优势产业领域开展企业标准先进性评价,发布企业标准"领跑者"30家以上。增强商品市场产业链整合与平台化服务能力,加快推进20家重点市场转型提升。制定全省企业信用管理指南和标准,公布一批"信用管理示范企业"和"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4.全力开展综合执法亮剑行动。认真落实市场监管总局部署,深入开展以打击假冒伪劣为重点的综合执法行动,全力整治"保健"市场乱象与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加大农村市场执法力度,重点整治农村地区、城乡接合部劣质商品、仿冒名牌等问题,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大食品安全执法力度,全力抓好保健食品、山寨食品、婴幼儿食品、校园食品、小餐饮、网络配餐等重点领域治理。加大网络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查处侵权仿冒、价格欺诈、虚假宣传、假海淘等行为。加大认证领域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虚假认证、买证卖证等行为。大力开展食品、药品、医疗等重点领域广告监测与治理,全力整治房地产、汽车买卖、物业管理等行业合同格式条款。

5.全力开展技术服务双创行动。全面对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打造省级"一站式"技术服务综合体30家以上。深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放共享,每年常态开放实验室100家以上,组建专家服务团队100个以上,开展质量提升活动500个以上,服务企业5万批次以上,为企业减负1亿元以上。强化计量精准帮扶,服务企业2000家以上,帮助解决计量技术难题200个以上,完成能源计量示范工程15个以上。推行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整合改革,建立绿色产品认证采信和推广应用机制,加快公共机构绿色数据中心服务认证。

(三)聚合市场监管工作力量,大力实施四个工程。加快自身建设步伐,着力构建市场监管现代治理体系,切实保障全省市场监管工作协同、高效推进。

1.大力实施政治建局工程。加强党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要会议精神,始终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切实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建设良好政治生态,切实提高科学谋划、驾驭全局能力。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建设清廉机关、模范机关,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钉钉子精神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加大督导问责力度。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认真做好新闻宣传、舆情处置工作,积极参加并组织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全面落实省委巡视整改要求,巩固巡视整改成果,强化重点岗位风险防控,严肃财经纪律,推进内部巡察和审计全覆盖。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2.大力实施系统凝聚工程。提炼并弘扬新时代市场监管干部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市场监管部门文化认同。进一步加大支持基层力度,争取新配市县两级特种技术用车500辆以上,增加向基层安排资金,加快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执法办案区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建立"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机制,制定保障基层监管执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定,尽早出台应对职业投诉举报行为指导意见,努力缓解基层面临的责任重、风险高等突出矛盾。巩固和拓展基层所温暖保障工程。积极培树和挖掘基层先进典型,塑造"最美市场监管人"。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促进干部职工情感交流。

3.大力实施制度强基工程。把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三服务"活动作为深化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的具体抓手,深入谋划一批有针对性、有价值的对策建议和工作举措,加强对新时代市场监管工作前瞻性、战略性和规律性研究,启动"十四五"规划前期准备。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全力推动《浙江省广告管理条例》《浙江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浙江省标准化管理条例》《浙江省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办法》等地方立法的制修订工作。优化行政处罚、投诉举报等有关处理规定及相关文书,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建立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食品、特种设备及群体性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

4.大力实施队伍提质工程。积极拓宽干部培养渠道,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举办市县政府领导干部市场监管专业能力提升研讨班,制定和实施干部知识更新计划。着力提升年轻干部能力素质,继续举办所长能力大比武活动,评选百名业务能手。全面落实深化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指导意见,按照落实一支队伍管执法的改革要求,建好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加快推进专业领域职业化队伍建设,完善职称评审工作,组建职业化、专业化食品药品检查员队伍。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新时代我省市场监管事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市场监管总局关心支持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力谱写新时代我省市场监管事业走在前列的新篇章,为"两个高水平"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董明辉在廉政党课上的讲话

按照"三会一课"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今天为大家上一堂廉政党课,我讲的题目是:有联想,才能知敬畏。下面,我就从"一幅对联、一次走访、一个故事、一场遗憾"来产生联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从联想中可以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一幅刻骨铭心的对联,让我受益一辈子

这是一幅用石灰与纸浆刷在墙上打底、红色油漆书写在我老家大门上的对联,据父辈讲,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就写上去了,一直伴随我长大,至今刻骨铭心,永远都忘不了。这幅对联上联是:"叫公字安家落户",下联是:"把私字扫地出门",横批是:"公私分明"。对于这幅对联的含义,我小时候不大理解,只知道公家的东西不能动、不敢动。在那个年代,全生产队的粮食都存在我们家的粮仓里,那时对粮食的管理不像现在这么严格,都是直接从晒场到粮仓,根本就没有具体数量,拿一点自己吃完全没问题,尽管当时都饥肠辘辘,但是我们整个家庭都没有这么做。所以,从这件事,我就联想到,廉洁意识的培养还得从娃娃抓起,从小时候就要厚植"公"和"私"的概念,小时候的朦胧到长大后的清醒,更能够刻骨铭心。

很显然,这幅对联讲的就是如何对待"公"与"私"的问题。"公"与"私"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理解,"公"与"私"就是"三样东西":一根针、一杆秤、一把尺。

"公私"是一根针,扎出灵魂的好坏。"公"扎出的灵魂是好灵魂,"私"扎出来的灵魂是坏灵魂。"公私"是一杆秤,称出格局的大小。"公"称出来的是大格局,"私"称出来的是小格局。"公私"是一把尺,量出境界的高低。"公"量出的是高境界,"私"量出的是低境界。在当今的世界上,"公"与"私"往往同时存在。"公"还在,需要我们守护;"私"也仍然存在,我们必须坚决斗争。在"公"与"私"的问题上,是"公"战胜"私",还是"私"战胜"公",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抵抗力。有人说,一个人抵抗力决定一个人的幸福感。我这里要说的是,在"公"与"私"的问题上,你对党的忠诚度决定了你抵抗力的大小。如今,我们有一些同志,心中老是惦记着权力和金钱,对党的恩情、对党的信念、对党的纪律早已抛之脑后,这些人必定被党和人民抛弃。对于我们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是用权力的大小、金钱的多少来衡量,而是要用对党的忠诚度来衡量。作为共产党员,谁对党忠诚,人民就越爱戴谁。我们身边的典型人物、道德模范田工,大家都知道,他作为一名高位截肢的残疾人,在自身生活非常艰难的情况下,省吃俭用,几十年如一日资助扶贫事业、贫困学子,而且每天都做义工。这样的党员,他就是用对党的忠诚来诠释他人生的一切,这就是我们最敬佩的人。

大家都有家庭,有亲戚朋友,我这里要说的是,当你站在朋友圈、利益圈的时候,党在你心中是什么位置、百姓在你心中又是什么位置?任何时候,在碰到"公"与"私",在遇到利益集团阻击的时候,你必须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这就是我们对待"公"与"私"应该具有的态度。

一次震撼心灵的走访,让我记忆一辈子

20XX年8月,我在市委组织部工作期间,和几名科长到农村去走访,当时到了××县的××乡。在我的印象中,这个乡应该是比较富裕的,因为它是平原地区,而且从历来掌握的情况来看,也是一个比较好的乡。但是,我去了以后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当时村支部书记带着我们一行看了几个贫困户,其中一家至今很难忘记,也是在我的一生当中我所见到的最穷的一家,可以说是一贫如洗。穷到什么样子,家里没有一把凳子,床铺是用树枝和砖头搭建的,更不用说有什么电器。走进家里后,发现只有一个碗、一双筷子,小孩名叫陈×,当时在×××中学读书,本来考上了××县一中,因为无钱就选择了到×××中学就读,学校为其免除学杂费,但生活费不免。他的父亲被车撞断了腿,母亲精神有点异常。我一生当中没有见到过如此贫穷的家庭,确实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当时我看到后,有"两种心情":第一是心痛,第二就是愤怒。心痛的是这一家人确实过得很艰难,债台高筑,一年到头家里没有吃过肉,要说吃肉,也是陈×的母亲在吃"百家饭"时吃一点;愤怒的是村里的党员没有发挥作用,当时我把村支部书记狠狠的批评了一顿,我说,村里有100多名党员,每一名党员都是修的楼房,你们就眼睁睁地看着这么一个贫困户在你村中作孽地生存下去吗?我说党组织建在基层,这一点作用都不发挥,党支部设起有什么用?党支部书记当着干什么?我说你们可以发动每名党员给他捐一个碗、搞一个凳子、买一张床总可以吧,孩子的生活费一名党员一年资助10元钱就解决了,这是全村最穷的一户,你们都扶持不好,你们太不应该了。当时,我恨不得用拳头把村支部书记揍一顿。我知道,光心痛和愤怒是没有用的,还得有实际行动。于是,我与同去的几位科长商量,掏钱为这个家庭买了一套家俱、一台电视机,然后资助小孩读书至今,现在到文理学院念大学。

这次走访,每每回想起来,我都会久久沉思、感慨万千;每每回想起来,我都会躬身自省、自警自励;每每回想起来,我都会陷入感动、触动心灵;每每回想起来,我都会心生不满、愤愤不平。我们都要想一想,像这样的家庭,我们市里还有多少?我们平时对弱势群体的关心有多少?他们的家庭过得怎么样?在生活中有什么困难?他们对党和政府、对党的干部有什么期盼?我们真正到农村到社区了解多少?大家听了我刚才讲的这次走访,有没有深感愧疚、自责?有没有感到脸上火辣辣?我们共产党员是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我们面对群众,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的确是伟大而英明的决策,我们每一名共产党人都应该要为扶贫做点什么。新一轮的扶贫工作就要开始了,在座的每一位同志都应该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我们讲忠诚于人民就是用实际行动落实践行,对人民群众不尊重、不帮助,是最大的腐败。对人民群众的困难视而不见、见而不助,那要我们党员做什么?20XX年前,我倡议我局的每一位同志,每月节约50元出来支援扶贫,这对大家来讲,不是一件难事。当然,领导干部要带头,每名领导干部每月节约100元来支援扶贫。我自己每月节约1000元出来支援扶贫。

一个深受启发的故事,让我感慨一辈子

前些年,我看到过一则故事,就是"为什么不提拔我"。故事的经过是这样的,某个公司调整中层骨干,一个资历浅的提拔了,一个资历老的没提拔,都是年轻人。没提拔的年轻人心里颇不是滋味,就跑到董事长那里去问,他问董事长:我有过迟到没有?有过早退没有?有过违章违纪吗?董事长说:没有。那我的工作表现可不可以?董事长说:也可以。那公司对我是不是有偏见而不提拔我?董事长说:没有。那为什么比我资历浅的人提拔了?这个时候,董事长突然想到一件事,就对他说,你的事以后再说,我手头有一件急事,你先把它处理一下,有一家客户准备到公司来考察产品的状况,你联系一下他们何时能够过来。这个没提拔的年轻人一刻钟后回来回复道:他们说下周可能会过来。董事长问具体是下周几?他说这个我没有问。董事长问他们一共来多少人?他说也没有问。董事长说你先坐会吧。接着把提拔了的年轻人叫过来,布置了同样一件任务。一会儿这个提拔了的年轻人也回来了,董事长问:联系到了吗?他说联系上了,他们是乘下周五下午三点的飞机,大约晚上六点钟到达,一行五人,由采购部的王明经理带队,我跟他说公司会派专人到机场迎接。另外,他们计划考察两天时间,具体行程等到了以后再商量,为了方便工作,我建议把他们安排在附近的国际酒店,如果您同意,房间我明天就提前预定好,还有如果整个行程安排、具体人员名单传过来以后,我会拿一个考察行程接待方案,报您审定后实施。同样一件事,处理的效率和结果不一样。通过面对面的比较,未提拔的人自惭形秽、心服口服,并说"没有谁天生就能担当大任,都是从简单平凡的小事做起,今天能为自己贴上什么样的标签,决定了你明天是否被委以重任。"

当时,我看了这则故事,写了一段感受,主要有"三个感慨":

感慨一,人比人,重在比"功夫"。故事开篇就讲了后来的同事得到了升职的机会,老资格的却原地不动,心里颇不是滋味。这个情节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人比人比什么?我的看法是,人比人,重在比功夫。有句俗语叫"人比人气死人",这句话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人与人相比,如果只比资历、比名利、比待遇、比升迁,这就是"负比",那就会气死人。去三座山看看,什么资历、名利、待遇、升迁都不用比了。去看看井冈山,那里有多少英烈,与他们比我们已经很幸福了;去看看普陀山,那里有大境界大度量大风范,到那里可以心静如水;去看看八宝山,那里有高官有富翁,但到最后都是一缕青烟飞天外。另一方面,如果比品德、比能力、比学识、比责任,这就是"正比",不但不会气死人,而且会比出感情比出精彩来。只有自身练就了一身"功夫",自然就会走向成功。

感慨二,人选人,重在选"功力"。同一件事,董事长先安排故事的主人公做,让主人公见证另外一个人做事的全过程,然后比结果,看谁会办事办好事。没提拔的主人公看到,别人办事丝丝入扣、周到细致,感到功力不足、不如别人。这个情节又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人选人怎么选?我的看法是,人选人,重在选"功力"。这是一个选人用人标准问题,也是一个方法问题。就标准而言,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个单位,要选有用之人、能用之人。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才德兼备、又红又专",到后来形成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都是很精辟的。什么时候人用准了,事业就发展,人用错了,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因此,选人用人应该选拔"功力"深厚之人。就方法而论,这个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试"的比选方法,这种方法能得出如下结论:"用谁不用谁,得让大家服气;选谁不选谁,得一试比高低"。由此看来,选人用人的方式方法是需要改进的,也是可以改进的。我们只要选出好干部,任何方法都可以试、可以用。

感慨三,人做人,重在做"功课"。故事的最后主人公表明了这样一种心态,"我突然明白,没有谁天生就能担当大任,都是从简单平凡的小事做起。今天能为自己贴上什么样的标签,决定了你明天是否被委以重任"。这样的心境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人做人怎么做?我的看法是,人做人,重在做"功课"。做"功课"一朝一夕是做不好的,必须下苦功。毛泽东同志说过,"下苦功,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我们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下苦功就不会想这想那、想东想西;下苦功就不会被人指责、受人欺负;下苦功就不会感到心虚、囊中羞涩。苦功怎么下?要下学习之苦功。坚持每天与书见面,看看文章、悟点道道、写点心得,终有收获。要下锻炼之苦功。锻炼思想,让自己坚定理想信念,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不被乱七八糟的东西所侵蚀,以此纯洁心灵。锻炼身体,保持革命本钱,保持旺盛精力,为党和人民多办有益之事,不给社会和家庭增加负担。要下静养之苦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不浮躁、不争功、不逐利,使自己的境界更加高远。

一场不知不觉的遗憾,让我反思一辈子

我曾经的一名同事,他是我最尊敬的人之一,他各方面严格要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做得相当好。后来在重要岗位任职,但他经不起诱惑,沉迷于喝酒,喝醉了人事不省,一些老板就趁机把钱往他车子上丢、往他袋子里塞,等他发现的时候不知道是哪个给的,等到别人找他办事他才知道这个钱已经收了,不办不行,就这么一步一步在不知不觉当中滑向了犯罪的深渊。每次我回忆起这件事,心里很不是滋味,对我的触动很大。一个曾经严格要求的同志,到了一个有诱惑的地方,就不知不觉地堕落了。我们说群众评价一个干部好不好,有两个最基本的看法:一看能不能干事、干成事,二看廉洁不廉洁、干净不干净。能干事的人,干了一百件好事,但出了一件坏事,所有的成绩都一笔勾销了。当时那个领导还是做出了很多成绩的,做出了一百件成绩,最后出了事,"100减1",没有"1"所有都变成了"0"。所以,我们对"100减1"的道理一定要认识清楚。孙悟空把唐僧放在那里,用金箍棒画了一个圈,妖魔鬼怪就进不来了。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给自己画一个圈来约束自己。这个圈是什么呢?就是道德准则、制度规定、纪律法规和党员标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吸取这个教训,做到"四不":

一是不该说的不说。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说话要注意,不能附和社会上的负面言论,否则就会犯错误。这不是危言耸听,特别是微信群,现在社会上有些人喜欢造谣传谣,把社会上某些妄加猜测的东西和互联网上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当作谈资,如果我们不注意身份,不把握分寸,随意张扬,妄加评论,势必造成不良影响,这一点请大家谨记。去年,我的一位熟人,他的一个同学在同学群里发表了不良言论,因为他在群里看到了没有及时制止,最后受到处理。还有我曾经认识的一个人,受敌对势力蛊惑,走向了反面,背弃了祖国,对我们党和国家进行诋毁。所以,我们一定要站稳政治立场,对那些反对党、诋毁党的人要坚决斗争,对那些背弃祖国的人一定要远离。

二是不该去的不去。这里强调的主要是饭局。一个人身处社会之中人情往来在所难免,同学朋友亲人一起吃饭也是常事,这都没有大的问题,只要不用公家的钱。然而请客、设宴、联络感情,想方设法套近乎拉关系,异化为一种变相投资,给你套笼子,那这样的饭局就不要吃了。身在局中就会不自觉地成为别人撑场面、造影响的道具,别人就会跟你使坏,使坏就把你拉下水坑,酒醉后连拒绝的机会可能都没有。所以,如果有生人吃饭一般不要参加,虽然可能只是一面之缘,下次可能他就跟人说"我和某某相当熟悉,那是很好的朋友,在一起吃了很多次饭",他把一次讲成很多次,那时你就有口难辩了。

三是不该做的不做。我们的工作对象是28万多市场主体,有些事托人情找关系请你帮忙,有的忙能帮而且必须帮,有的忙就不能帮。比如企业有困难,不违反原则政策,为了助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我们要大帮特帮,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如果我们帮助不具备条件的个人或企业来争资争项、授予荣誉等等,拿我们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牌子帮他们撑门面,这样的忙我们就不能帮,这些事不该做的就不要做。

四是不该收的不收。人都是有欲望的,不同的是对欲望的把控。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以后,提倡要建立"亲清"的政商关系。政界和商人打交道,要既"亲"又"清",这个关系要处理好,这是我们所倡导的。做生意讲究的是投资回报,利益最大化,一些别有所图的商人都是利用手中的钱来换取官员的权,进而用权来赚取更多的钱。我们做市场监管工作的,这一点更要清醒。我们今后一定要在执行纪律规矩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时刻警醒自己。我们要把精力用在工作上来,认真想一想自己的工作,想一想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干好,如何为开放强市产业立市做出更大的贡献,如何争先创优当一名好党员,为我们市场监管事业的发展释放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同志们,今天的党课是上了,大家记不记得在于大家的悟性,也在于大家的党性。希望大家对我今天讲的"一副对联、一次走访、一个故事、一场遗憾"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戒,做一名清清白白的市场监管人,当一名堂堂正正的共产党员!

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王继萍在全市知识产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知识产权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2022年全国、全省知识产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再接再厉,推进我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实现新突破。刚才,红东同志做了知识产权工作报告,对20XX年度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对今年的工作从"一中""二突""三抓""四要"四个方面进行了安排,讲的很全面,也很详细,我完全同意,请大家抓好贯彻落实。眉县、凤县、高新三个局做了大会交流发言,讲的都很好,有成效、有做法、有经验,可复制、可学习,请同志们相互借鉴、互相促进,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20XX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知识产权工作责任,健全完善工作体系,强化工作举措,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有力,创造质量不断提升,运用效益显著提高,多项工作被省局表彰奖励。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知识产权工作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目前的专利授权、商标注册的数量已经被咸阳、榆林等地市超越,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稍不用功,我们长期积累的知识产权工作优势将不复存在。一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不完善,高价值专利偏少,地理标志产品运用不足,重申报,轻运用的问题依然存在,比如全市一半以上的地理标志产品和商标没有企业应用。一些县区对知识产权工作还不够重视,抓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的手段不够、保护不严,个别县区知识产权协调工作机制还未建立,有的对知识产权工作没有安排部署。这些问题是我们的短板所在,需要尽快克服、加力完善,从而推动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实现整体跃升。

大家都知道,去年底,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了《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XX-2035年)》和《国家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十四五规划》,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两个大局",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制定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这是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已经被提升到了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核心战略高度。今年以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市"两会"作出了"一四五十"战略部署,多处强调创新创造、品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所以大家要主动聚焦会议部署,充分运用知识产权服务创新创造、创新赋能,以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为契机,全面打通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运用、管理、服务全链条,优化创造提质量、严格保护强激励、深化运用增效益、强化服务促效能,为我市加快建设副中心、全力打造先行区提供有力支撑。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高标准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各级要强化政策引领,聚焦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任务和要求,科学制定出台我市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战略纲要的政策文件,为高标准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提供支撑。各县区局要在谋深、谋准、谋实上下功夫,认真吃透中省市对于知识产权工作的要求,明晰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摸清家底,找准短板,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情制定政策措施,打通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区县、园区。要注重发挥好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安排部署,注重信息统筹,推动形成知识产权工作合力。

二要强化执法监管,着力实现全市知识产权高水平保护。要持续落实中央《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和《陕西省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和我市《具体措施》的年度推进计划,明晰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依靠计划实施好保护工作。要强化执法监管,充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作用,组织开展商标专用权、地理标志和特殊标志等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和违法行为。要注重部门协同,主动沟通公安、司法等部门,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和行政执法的有效衔接。要发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等优势,用好政策"工具箱",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信用体系建设。要提升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能力,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积极在各类园区、行业协会推广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构,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体系相结合,全面提升全市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三要立足优势产业,精准开展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布局。市县各级要围绕我市"一四五十"战略部署,聚焦钛及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优势装备制造、食品工业四大优势产业,以及信息通信、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筹办好我市首届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加快进行知识产权布局,积极构建我市创新发展新优势。要以商标品牌建设为引领,发挥国家商标业务受理窗口优势,大力开展商标培育、注册指导、运用保护等工作,加快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品牌和区域品牌。各县区局要根据自身地域特色,大力推进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健全完善地理标志产品地方标准,全力服务我市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四要建好平台,充分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各级要继续推进我市《专利转化专项计划》组织实施工作,高标准建设宝鸡市知识产权公共运营服务平台,支持宝鸡文理学院等高校院所建立对我市中小企业免费专利许可的工作模式,建设好陕西省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实施专利导航项目,推广专利导航成果,促进专利技术转移转化。要围绕重点产业创造创新,狠抓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贯标企业培育工作,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贯标,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能力。要持续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创新工作机制,扩大质押融资覆盖面,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助力赋能。要加强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作,完善创标、用标、护标三位一体的地标运用促进体系建设,打造好陕西地理标志检测检验(宝鸡)中心,让地理标志更好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信心标、消费者品质信赖的放心标、群众脱贫致富的暖心标。

五要强化窗口服务,加快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要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点和商标业务窗口功能,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制定完善服务事项清单,开展精准、高效服务。要注重整合高端知识产权服务资源,着力为优势产业和企业提供专利导航、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专利预警、专利信息定点推送等专业化服务,不断扩大服务的受众面,让服务惠及更多的创新主体和中小微企业。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代理行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部署开展"蓝天"专项整治行动,打击违法违规代理行为,持续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

同志们,创新引领发展,奋斗谱写新篇!我们要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以高水平的知识产权工作,助力宝鸡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召开!

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王继萍在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复审专班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国庆长假后,收假第一天咱们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复审工作,可见这项工作十分重要,也十分紧迫。刚才宝玉同志通报了省上检查后反馈问题的整改情况,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玉川同志通报了测评情况,讲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要求。明春同志对复审下一步要做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从刚才通报的情况来看,我们在工作当中,还存在认识不到位,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对标对表做得不到位,还存在责任压得不实,监管力度不够大等问题。大家都很清楚,通过前期的工作,我们已完成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复审的自查报告、省级的现场复审、项目的申报、有关资料的收集上传,后面国务院食安办还要来现场进行复审,还有七个项目要接受现场检查、进京答辩,后面的工作任务还很重。下面,关于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复审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抓复审。第一,要保牌子。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我们宝鸡一块金色的牌子,是我们市场监管系统牵头为宝鸡拿回来的一块牌子,也是国务院食安办为了提升食品安全工作,从2017年起在陕西、山东、河北、湖北试点的一个创建项目。我们这块牌子是2017年6月份拿到的,当时全国试点城市一共15个,我们能为市上添一块"国"字头奖牌,我们更应该感到骄傲。牌子拿回来能不能保住,我们应该更有压力,所以我认为提高认识抓复审的第一要务就是要保牌子。第二,要明责任。大家都知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至高无上的,因此我们的责任是神圣的,也是重大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复审既是保牌子,也是明责任、压责任,我们要进一步强化监管的手段和办法,要有对全市人民负责的强烈责任感。第三,要亮标准。通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复审,是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标准更进一步的认知、更进一步的明晰、更进一步的量化和落实。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测评体系很明确,基础工作、能力建设、食品安全状况等,通过这次复审要进一步学习标准、明确标准,在监管的过程中落实标准。第四,要用抓手。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文明城市一样,既是一块牌子,更是一个抓手,我们要用这个抓手来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用这个抓手来提升群众的参与度,用这个抓手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凝聚合力,共同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共同享受这项工作给我们带来的成果。所以我认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复审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保牌子、压责任、明标准,用抓手。希望大家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积极落实,确保复审能够顺利过关。

二、突出重点抓复审。前面三位领导通报了情况,讲了任务、提了要求,我完全同意,请大家抓好落实,我再强调几个重点。第一,抓好问题整改。前期省食药安办进行了检查,我们自己也经常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大家一定要抓住后续,对存在的问题要消灭掉,不能把问题查出来放到这里,所以第一个就是紧盯问题,要抓好问题整改,确保问题销号,确保监管到位,确保食品安全。刚才,宝玉同志对问题进行了通报,希望大家照单整改,抓好落实。对所存在的问题还要举一反三,问题在我们的区域,在食品所在领域为什么会存在,其他领域还有没有,要举一反三抓好落实。第二,要对标对表补正。这次复审的测评体系有两个《细则》,我们就对照这两个《细则》,及市上印发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标准,今年印发的复审的实施方案,后面附有评价细则和任务分解表,表里面每个大的内容是什么、小指标是什么,下去以后市级相关部门、各县区市市场监管局、各个科室都要对标对表,对每一个指标、每一个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自查,对没有完成的要加把力,把指标体系先完成。第三,抓好项目的示范引领和集中答辩工作。我们一共是7个项目,刚才安排的很详细,这7个项目有3个是资料上传、国家审查和实地检查验收的,有4个需要到北京集中答辩。4个集中答辩项目,相关部门及市场监管局领导、科室要落实到人。对项目的可行性前期要做好可行性论证,对实施的内容是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数,用什么办法、措施、举措,什么政策保障支撑落实,要做到心中有数。进京答辩要提前做好准备,各个项目牵头的领导要组织对这些项目的集中答辩进行培训。要确保答辩高质量通过,能给项目评审组留下宝鸡好声音、宝鸡好形象。第四,要提升满意度和知晓率。刚才玉川同志对满意度和知晓率从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进行了通报,我们两个一级指标没有达到80分,就是说没有达到底线,从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来看,我们得分相对偏低,会后各相关部门,尤其是各县区对提升知晓率和满意度要下功夫,要营造一些氛围,让各个食品企业知道,让各个监管对象知道,尤其是人民群众,要知道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复审,要知道食品安全监管的成效。宣传食品安全监管也要像全国文明城市复审那样,采取电子显示屏、板报、专栏、信息、自媒体等多种方式,把氛围营造到位。市上和宝鸡日报社联合做了一些宣传,县区在这方面还要强化。要通过宣传提高知晓率,通过监管和食品质量的提升提高满意度,像刚才会议上讲的你点我检、明厨亮灶、"九要""五常"等措施,都能够提升满意度,不管怎么说,把舌尖上的安全要求达到了,我们的工作也就做到位了。第五,要做好现场迎检准备。相关部门,市局食品协调科和相关科室要指导县区到位。国家验收组来看哪几个点位,访问哪些群体,来和谁交谈,明查多少、暗访多少,或者说是来以后检查哪些重点的点位、重点的区域,一定要搞清楚。哪些食品是放心的食品,哪些食品是我们不太放心的,需要加强监管,哪些食品、哪些区域、哪些领域是我们需要集中整治的,这些都要底子清。大家还要注意迎检的方式方法,要热情接待,如果有问题要及时沟通。第六,要做好佐证资料的准备。工作的资料、监管的资料,食品领域一些佐证资料都是我们工作的印痕,要按要求收集完整。第七,要打造特色亮点。食品安全监管完成任务是我们的底线,特色亮点能够体现我们工作的成效,体现我们的亮点、宝鸡的特色,要着力打造特色亮点。

三、落实责任抓复审。第一,要落实属地监管责任、行业监管责任、领域监管责任。为什么这样说,食品安全监管属地监管责任是第一位的,宝鸡12个县区加上高新区,在哪一个区域,哪个区域负责,所以各县区一定要落实好属地监管责任,把责任自觉地扛起来,抓好落实。另外,要抓好行业监管责任,今天来的市级部门承担了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复审的工作职能任务,希望行业监管能够做到位。第二,要强化部门联动机制。市场监管局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相关科室要积极配合。市食药安委的相关部门也要负起责任,做到信息互通、任务落实、部门联动。第三,要强化宣传。除了刚才讲到的提升知晓率和满意度要加强宣传,食品安全工作平时也要强化宣传,既要注重食品安全的标准、要求、监管的领域、内容、程序、方法的宣传,又要强化我们工作成效的宣传。第四,要加强督导指导。市局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联络,尤其要加强对县区市场监管局的督导衔接,使各县区工作思路清晰、任务明确、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确保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复审顺利过关。

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在人大常委会上的任职发言

尊敬的XX主任,各位委员、同志们:

大家好!首先,衷心感谢县人大常委会任命我担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我既深感荣幸、满怀感激,更感到使命如山,重任在肩。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也是在座各位代表对我的鼓励和鞭策。我将把这份信任化为履职的动力,把这份鼓励化为工作的激情,恪尽职守、勇于担当、尽职尽责,以我全部的力量接好发展的"接力棒",走好时代的"长征路",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今后工作中,我将努力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以坚如磐石的信念,守初心、担使命。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把绝对忠诚作为永恒的信念和操守,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毫不松懈强化科学理论武装,在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自觉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重大原则面前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坚定不移推动上级的决策部署在市场监管系统落地生根、落到实处。

二、以包容坦荡的胸襟,讲团结、聚合力。俗话说:"讲团结方可聚合力,能共事才能干成事"。我一定坚持把讲团结顾大局作为基本工作原则和基本政治责任,不为意见分歧"争面子"、不为个人得失"伤脑子",坚持民主集中制,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始终做到胸怀坦荡、以诚待人,坚持与班子成员多商量、多通气、多交心、多支持、多包容,摆正位置、放低姿态,多做铺垫性工作,多抓未完成之事,努力营造齐心协力、担当奉献的工作氛围。

三、以开拓进取的精神,重实干、谋发展。把维护市场秩序、营优市场环境作为最大责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市场监管局的职能职责,做好"服务市场"文章,强化"监管执法"功能,着力构建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坚持重点问题亲自上,难点工作亲自干的原则,我将始终与一线的同志一起,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持续提升市场监管系统发展质量。

四、以为民造福的情怀,办实事、惠民生。把造福百姓作为最大的追求,积极适应人民群众对市场监管工作的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察民情、听民意、汇民智、解民忧,用心用力、用智用情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维护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四个安全",努力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更高质量、更有奔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以从严从实的作风,做表率、带队伍。坚持把廉洁自律作为最根本的底线,带头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绝不取法外之财,坚拒不义之利,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树立良好家教家风,管好身边工作人员,做到自己清、家人清、亲属清、身边清,以"善始善终"的准则,"善作善成"的本领,"实实在在"的业绩,努力把市场监管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市场监管局局长表态发言

为落实全市三级干部会议精神,市场监管局确定了"一六三三二"工作思路。

一个主题:就是紧紧围绕服务现代化高品质中等城市建设主题,牢牢把握"守安全、争一流、促发展"的工作主基调。

六条底线:就是通过开展"利剑行动"、食品安全大检查、特种设备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等工作,守牢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药品药械安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进口冷链食品和非冷链货物疫情防控安全、舆情安全"六条底线"。

三个环境:就是全力做好"12345"市长热线办理工作,持续加大反不正当竞争监管力度,实现审批登记稳步提速,推动营商环境、消费环境和竞争环境全面优化。

三个突破:就是探索成立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服务联盟,力争在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和跨部门抽查检查协同机制建设方面取得新成效,推动知识产权、标准化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现新突破。

两个提升:就是打造"菜乡红盾"特色党建品牌,积极构建多元参与的市场监管社会共治体系,实现特色党建和社会共治双提升。

我们将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三牛精神,以勇攀登争一流的决心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铁军作风,奋力推动市场监管工作开新局谱新篇,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市场监管局局长甘霖在全国市场监管工作视频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

全国市场监管工作视频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这次会议在全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关键节点召开,为做好2022年市场监管工作明确了方向、作出了部署、提振了信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要从以下三方面抓好贯彻落实。

一、切实统一思想行动

20XX年对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来说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市场监管工作实现了多项"零的突破"和"质的提升"。市场监管职能在党和政府工作全局中份量更重、作用更大、要求更高。张工同志的报告全面总结了20XX年工作,深入分析新形势新要求,部署了2022年重点任务,特别是深刻理解和把握了党中央的战略意图,深刻阐释了当前市场监管事业发展最紧迫的重大命题,政治站位高,系统性、前瞻性、针对性很强,对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市场监管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要更加注重政治引领。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坚定自觉做到"两个维护",聚焦"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头脑格外清醒,眼睛格外明亮,行动格外扎实,为营造全年全域的良好环境积极贡献市场监管的职能担当。要更好把握"稳"和"进"。稳字当头,不是要淡化弱化市场监管,恰恰相反,对于破坏宏观经济和社会大局稳定、削弱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损害群众消费信心和意愿的违法行为,必须果断精准处置,倍加呵护经济发展动能。要"稳"得扎实,"进"得有效,把握好时度效。出台微观政策要见微知著,以微观举措彰显宏观效应,多出早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措施,少出慎出有收缩效应的政策措施,全力支撑宏观发展大局。要更加强化系统观念。市场监管是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现实和历史、发展和安全、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正确认识和把握市场规律,综合运用监管手段,在多元目标和多方诉求中统筹兼顾、趋利避害,作出最优决策,实现多赢共赢。切忌大而化之,一刀切、单打一;切忌顾此失彼,避免政策措施叠加造成的内耗成本和负溢出效应。

二、全力抓好2022年市场监管重点任务

张工同志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七个坚持"的总体要求,部署八项重点任务,我们要围绕"三个聚焦"来贯彻落实。一是聚焦群众利益的守护。张工同志在报告中强调,在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监管中要持续释放"严"的主基调,强化"以点带面"工作机制、风险防控机制、责任落实机制、应急处置机制。要继续以民生领域"铁拳"行动为抓手,对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药残超标、非法添加、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问题必须啃骨头、拔钉子,一件一件,一年一年,驰而不息、打出声势、推动共治、久久为功,切实解决好群众闹心的"关键小事"。二要聚焦市场主体的发展。张工同志在报告中强调,要聚焦"六稳""六保",发挥制度供给优势,为市场主体提供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保护,抓好涉企收费治理,加大对市场主体尤其是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要深入实施公平竞争政策,畅通国内大循环,营造各类所有制、大中小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要更好发挥质量体系基础支撑作用,以质量提升服务和拉动经济社会需求。三要聚焦监管效能的提升。张工同志在报告中强调,要更加善于研究监管规律,强化守正创新,补齐知识短板,不断丰富监管工具箱。要强化信用监管和智慧监管,大步赶上科技和产业革命进程。要以"十四五"规划实施为契机,调动各方资源,着力改善基础保障水平。说到底,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是干事创业的关键,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是永恒的主题,要始终摆在首要位置。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同志们,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提振精神、开足马力,克难攻坚、奋力前行,以一种"从大局着眼、与高标看齐、向争先发力"的决心和勇气,以勇争第一、勇拔头筹,永不退缩、永不言败的胆识和魄力,以"泰山压顶不弯腰,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意志和豪情,全面超额完成年度既定目标任务,为助推兖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市场监管应有的贡献。

郓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在全县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XX年全县市场监管工作,部署20XX年重点任务,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推动市场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刚才,我们对全县市场监管系统担当作为"出彩型"好团队、好干部进行了隆重表扬,这些先进集体和个人是经层层推荐、反复比较、逐级筛选产生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

县委、县政府对开好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专门听取市场监管工作汇报,谷永强县长对市场监管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给予我们很大鼓舞。副县长张俊阁同志亲自参加会议,一会还要代表县委、县政府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省、市会议精神,结合郓城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砥砺奋进,苦干实干,交出20XX年市场监管工作亮丽答卷

20XX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市场监管系统在大战大考中经受了考验,在改革攻坚中走在了前列。市县主要领导对我局工作先后作出5次批示。全市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全市药械化执法办案工作交流现场会、全市20XX年质量月宣传活动暨质量提升经验交流观摩会等3个现场会先后在郓城召开,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全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工作会议等6个会议上,我局作了经验介绍。我局被评为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山东省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菏泽市担当作为先进集体。

一年来,我们创新实施"菜单式"集成化服务,彰显服务新担当。结合企业需求和职责职能,筛选出首批28类55项为企服务重点,突出"制单、点单、办单、评单"四个环节,探索实行亲商助企"菜单式"集成化服务模式,暖企惠企,纾难解困,先后接受企业"点单"1100余件,一次办结率100%,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和社会的一致好评。新华社、中央人民政府网、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今日头条等各大网站及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山东省电视台《新闻联播》、山东卫视《调查》《民生直通车》、《大众日报》等50余家市级以上新闻媒体予以报道,《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报》、市委《研究与参考》、市政府《菏泽政务》分别刊发。市县主要领导批示推广,被第八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评为"20XX年中国民生示范工程"。

一年来,我们深化帮促,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开通专利商标质押登记绿色通道;8家企业和个人专利发明者获市级专利奖。动产抵押登记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贷款亿元。免费检定计量器具14800余台件,为企业减免费用64万余元。推进个体私营企业党组织"红色堡垒"示范点创建,6家获评市级"红色堡垒"示范点。推荐了5家企业为"百千万示范提升工程"市级培育对象和36家县级培育对象。

一年来,我们狠抓质量强县,提升发展新质效。全县商标有效注册量6349件,同比增长1625件。指导申报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1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件、中国驰名商标1件、PCT专利2件。全县新增发明专利288件,比往年所有发明专利量翻了两番。指导山东绅联有限公司成功申报省长质量奖,指导制定2个地方标准、32个企业标准,指导两家单位顺利通过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评估验收。新增各项认证证书103件、获证组织54家。指导建立广告协会,自律规范广告产业发展。郓城县省级广告产业园被列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以全省第一名成绩通过20XX年度省级广告产业园复核验收;指导推进产业园二期工程建设,积极申办创建国家级广告产业园。

一年来,我们统筹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牵头负责的县生物医药产业园于去年3月开工建设,一期完成投资亿元,生产区8个9000多平方的生产车间已经峻工,配套设施已基本完成。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1家企业落户园区,1家合资企业已经签约,2家企业达成入驻意向。

一年来,我们严守安全底线,保障民生高品质。打好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执法监管人员全天候奔波在市场、商超、药店、企业第一线,强化监管,保证供应,稳定物价,共查处疫情防护用品价格投诉60余件,哄抬物价案件16起,在山东电视台公开曝光2起。强化进口冷链食品和非冷链进口集装箱物品疫情防控,确保应查尽查、应检尽检。5名不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的企业主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以全省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试点县为机遇,自主研发"智慧网格化监管手机APP系统",实现了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信息自动生成、分流办理、闭环式快速解决。打造"食安郓城"主题公园,全社会食品安全共建共享氛围更加浓厚。对全县455家供货商实行备案建档,102家食品生产企业实行风险分级分类监管,严格中小学校食堂监管,学校食堂明厨亮灶率、量化分级率、安全责任险投保率都达到100%,规范打造3条餐饮安全示范街,社会餐饮明厨亮灶率51%;推行食品生产环节6S标准化管理、流通环节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餐饮环节质量提升行动;组织开展速冻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食品标签标识虚假宣传专项检查行动10余起;完成县级监督抽检5692批次,配合完成国抽、省抽、市抽1102批次,抽检覆盖率达到批次/千人,快检86230批次,不合格产品处置率100%,确保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以全省第二名的复核成绩被命名为"山东省食品安全县"。强化药品安全监管。积极推进药品零售企业和使用单位网格化监管,对256家药品经营企业、547家药品使用单位实行全覆盖动态监管。办理《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据》113份,以中药饮片、处方药、疫苗、隐性隐形眼镜、医疗器械为等重点,组织开展专项整治10余次,收集上报药械化不良反应监测信息2697例,居全市第一,被评为全省不良反应信息监测先进单位。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创新开发"智慧特种设备监管手机(电脑)APP系统",实施特种设备"二维码"扫码监管,在用特种设备一台一档、一台一码,实行卫星地图红绿灯安全预警提醒机制,全县特种设备定检率达到100%。倾力打造了郓城县特种设备教培体验中心,近期将面向社会开放。聘请专家查隐患,开展特种设备专项隐患治理活动23次,切实筑牢了安全生产防护堤。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对全县工业产品质量特别是一次性防护口罩监管抽检力度,严查伪劣产品。组织开展成品油、危化品、危化品包装物、农资质量专项检查,依法取缔黑加油站、黑加工窝点1家。组织开展为期半年的挂车企业非法生产专项整治行动,规范38家挂车企业生产行为,杜绝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一年来,我们严格规范市场秩序,监管效能再增强。认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顶格处罚食品药品违法案件191起。全年办理一般程序案件2955件、简易程序案件390件。组织开展20XX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工作,信息公示率、及时率和准确率均达到100%。强化公平交易监管,注销涉嫌传销个体户1家,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4件。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专项整治行动等,查办专利案件42件,居全市第一位。全覆盖抽检化肥等农资300余批次,查处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19起。加强对汽车4S店、二手车交易、机动车维修、电动车销售等市场主体监管,创建省级诚信4S店3家。组织开展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眼镜配制、加油站等计量器具专项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计量器具违法案件23起。开展成品油夜查行动,成品油质量现场快检做法被市局转发推广。对景区和旅行社虚假宣传和格式合同开展专项整治,保障游客合法权益。开展广告治理行动10余次,监测各类广告万余条,违法广告处置率100%,广告案件查办数量全市第一。开展了转供电加价环节、物业收费、涉企收费及金融、电信、公证等重点领域收费治理,为群众挽回价格收费方面的损失26万元。强化网络市场监管,网络经营户主体研判建档率100%,网络订餐实施无接触送餐和送餐封签制,扎实开展"网剑专项行动",查办网络案件50余起。努力创建放心消费环境,精心打造了"放心消费"主题公园,放心消费创建氛围日益浓厚。突出"放心店、示范街、规范化市场和放心景区"创建,8544家经营单位积极参与放心消费创建。受理12315投诉举报2000余件,接受转办12345市长热线1007条,处置率、回复率100%,郓城县政府网站"县长信箱"先后3次收到消费者的感谢信,消费维权渠道更畅通、群众消费更放心。

一年来,我们坚持夯实基础,履职保障能力得到新提升。强化法治建设,组织开展了执法案件评查、执法证审验等工作,编印《文明执法工作规范》小册子,促进执法行为文明规范,全年无行政诉讼案件。持续深化文明创建,组织干部职工进行网上培训,开展工间操、新年联欢会等活动,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单位复核验收。局机关和执法大队完全整合为一体,局队合一,集中办公。黄集市场监管所新建办公楼已经竣工,即将投入使用。坚持政务公开,在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各类有效政务信息2349件,栏目覆盖率、更新率、及时率全县领先,典型经验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刊发。加大了新闻宣传力度,全年在市级以上各类新闻媒体刊发新闻稿件189篇,及时处置舆情16条,被评为全县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一年来,我们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增添担当作为新动力。认真开展党风廉政教育,通过专题讲座、上党课、廉政谈话等方式,提高全员拒腐防变、廉洁从政的自律意识。开展系统内巡查监督5次,约谈20余人次,对违反纪律规定的14名同志分别给予通报批评、约谈、诫勉、党政纪处分等,起到了很好的震慑、警示作用。深化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全面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双报到"社区志愿服务、"党员风采随手拍""最美共产党员"评选,组织到县烈士陵园开展"缅怀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党性教育及"迎国庆、话榜样"宣讲活动等,被评为全市"学习强国"先进单位。深入扎实推进模范机关创建活动,在全县模范机关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我局广大干部职工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在日常监管任务一场繁重的情况下,主动服从、服务于全县中心工作大局,积极参与扶贫攻坚,全系统315名机关干部承担全县15个乡镇、54个村1555名贫困户的帮扶工作,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经过不懈努力,高质量圆满完成扶贫任务,多次得到县领导表扬;在南化工园区、司油坊片区、郓州里片区等城市拆迁扫尾工作中,我局任务最重、户数最多、难度最大,广大干部职工用心用情用力做工作,每次都在全县率先完成工作任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给予批示表扬;积极承担社会救助责任,为"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募集捐款万元,在"慈心一日捐"活动中募捐万元。深化"红旗高扬"品牌创建,我局被授予市级"红旗高扬"示范点,3个市场监管所被授予县级"红旗高扬"示范点,2名党员被评为全县"最美共产党员",1名同志被评为"20XX年度菏泽市见义勇为模范",1名同志被评为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个人,1名同志被评为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先进个人。

上述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局的精心指导,得益于各乡镇街区党委、政府和县直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倾心帮助,得益于全县市场监管系统干部职工的务实担当、开拓创新。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向关心支持市场监管工作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县市场监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20XX年市场监管工作要求更高、责任更重

20XX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建党100周年,做好今年的市场监管工作意义重大。大家要准确把握形势,乘势而上、开启市场监管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一要认清方位,担起重要使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改善消费环境""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对市场监管工作作出系列部署和要求,凸显了市场监管的重要作用。我们要认清新方位,担起新使命,作出新贡献。二要找准定位,增强必胜信心。只有定位准,才能强信心。我们既要全面总结成绩,找准优势,更要分析问题,认清短板。目前,市场监管基础还不牢靠,综合监管集成度和智能化水平还不高,机制有待完善;企业标准化程度低,知识产权转化率不高,服务高质量发展支撑力还不够强;信用为主的监管机制还不健全,市场主体责任还没有压实,社会共治共享的格局尚未形成。等等。我们要找准定位、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三要争先进位,创新作为。境界决定水平,思想引领行动。市场监管对象点多面广量大,必须强化系统意识,统筹线上线下监管对象,正确处理活力与秩序、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做到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在风险防控、强化监管中守牢底线,在服务大局、推动发展中创新作为,在深化改革、攻坚破难中走在前列。

基于方位的认识、定位的把握、进位的要求,20XX年全县市场监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全国和省、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部署要求,锚定"争先进位、走在前列"的目标,以党建为统领,以守住安全为底线,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以监管效能为保障,以放心消费创建为抓手,抓重点、补短板、谋创新,聚力打造工作亮点,抓实做精各项工作,践行"四实""四敢",弘扬"三牛"精神,奋力开创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三、20XX年全县市场监管工作重点任务

20XX年,全系统要围绕"五四三二一"工作思路,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守牢"五大"底线,落实"四个最严"。安全是底线,是政治,稍有不慎,一失万无。必须严加防范、高压严管、重典治乱,有效化解、精准管控安全风险。

一要慎始慎终抓好疫情防控。疫情防控,不怕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就怕思想麻痹、半途松劲,不能始终如一。全县市场监管系统干部职工要保持如履薄冰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以确保制度措施落实到位为重点,严把每一道防线、严抓每一个细节,确保万无一失。要持续强化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监管,做好动态摸排、定期检测、应检尽检和"扩围、加密、落实"工作,坚决做到"三个全覆盖、无遗漏",坚决防止"体外循环"。要健全完善进口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疫情防控机制,严格抓好预防性消毒和抽样检测评估,加强各环节衔接,既要确保检测、消毒到位,还要保障供应链畅通。要加强"山东冷链"系统应用,确保冷链食品和进口非冷链集装箱货物信息应登尽登、应录尽录,形成精准高效的全程管控和追溯体系。要进一步加大监管检查力度,严查重处冷链"八不"、非冷链"七不"行为,对涉事企业一律停业整顿、公开曝光,纳入诚信体系、实施联合惩戒,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二要坚决守牢食品安全底线。全面落实"四个最严",严格落实党政同责、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以全省"上市食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试点县为契机,以食品上市合格率100%为目标,全面推行食品安全公开承诺,落实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强化出厂检验和源头控制,严格进货查验和原料公示;推动监督抽检全覆盖,严厉查处不合格产品和违法行为;全面完成农贸市场改造、扩建、规范、提升,确保不合格食品不上市、不进户、不上桌。争取全省"上市食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现场会在郓城召开。要找准工作定位,明确用力方向,持续抓好省级食品安全县巩固提升、"食安山东"示范业态创建任务,持续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农兽药标准化店建设、牛羊鸡鸭鹅集中屠宰点(场)建设、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聚集区建设、餐饮示范街建设、餐饮实景培训基地建设等六个项目建设,积极开展畜禽屠宰、农村集体聚餐、农村大集、食品摊贩、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等五项综合治理,加快完善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基层治理、食品安全抽检风险控制、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农村食品安全配送和追溯、生产经营企业食品标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红黑榜"信用监管等八大体系。要持续加大食品生产经营"三标"、生产企业6S管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食品快检平台、食品批发企业仓储"色标管理"、餐饮服务"明厨亮灶+互联网"推广力度,加快推进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推进山东省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试点县工作,完善食品安全共治格局。

三要坚决守牢药品安全底线。积极推动"互联网+药品监管",研发"药安郓城"智慧监管APP。开展"放心示范药店"创建和"规范化"药房建设活动,以点带面,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清单、公开承诺、自查报告制度,定期开展风险会商。发挥药店疫情防控"哨点"作用,落实购买退烧、止咳、抗病毒、抗菌素4类药品实名登记制度。对违反防疫规定的,要一律停业整顿、公开曝光、惩戒到人。强化疫苗质量监管,加强异常反应监测,确保公众接种安全。深化药品安全整治成效,探索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退出机制。集中开展药品零售环节、体外诊断试剂、网售医疗器械、化妆品非法添加等高风险产品整治行动,严打非法渠道购药、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恶意逃脱监管等违法行为。推进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专项行动,形成一批化妆品监管执法典型案例。拓宽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渠道,把检测网络覆盖到卫生室、美容美发、化妆品店等经营和使用场所,实现不良反应监测信息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

四要坚决守牢特种设备安全底线。完善拓展特种设备智慧监管APP功能,全面推进特种设备网上办理施工告知、使用登记,设置检验日期临期超期预警查询功能,完善特种设备分布电子地图。精心打造全国县级层面第一个集特种设备教育、培训、考核、体验、科普于一体的郓城县特种设备教培体验中心,提升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作业人员操作技能和全民科普水平。全面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完善96333电梯应急处置服务机制,努力实现全县电梯平台覆盖率100%。大力推动电梯"保险+服务"新模式应用,保持公共聚集场所电梯安全责任保险投保率100%。积极开展电梯按需维保、检验方式试点改革,提升电梯安全本质水平。继续抓好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继续聘请专家查隐患,强化治理整改,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突出抓好危化品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电梯、大型游乐设施、起重机械、油气管道、气瓶等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发生。

五要坚决守牢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全面推行工业产品生产经营者风险分级管理制度,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和监督抽检工作,聚焦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指标,综合运用监督抽查、风险监测、监督检查、专项整治等手段,及时发现、全面清除不合格产品质量隐患,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确保钢筋、水泥等重点产品合格率100%,成品油和车用尿素合格率达到99%以上。要突出儿童、学生等重点人群使用产品,逐一开展整治行动,对抽查不合格、问题整改不落实的企业和个人,要坚决顶格处罚、公开曝光。

(二)优化"四大"环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坚持营商环境、竞争环境、法治环境、消费环境一起抓,积极推进市场扩容提质。

一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15条意见,持续深入开展亲商助企"菜单式"集成化服务,进一步完善服务事项和菜单内容,规范办单方式,更新评单标准;面对企业需求,慎说"不",研究"可",力争"能",实行点对点、面对面服务,让"菜单式"集成化服务做得更实、更细、更好,将服务成效列入年度综合考评重要内容。要加快构建信用监管机制,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让企业集中精力、心无旁骛谋发展。不断加强个私企业党建和"红色堡垒"创建工作,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提前谋划营商环境考核工作,认真研究、及时印发考核方案,强化督导、调度,抓细做好各项准备,力争考核成绩再提升。

二要全面规范竞争环境。围绕维护市场秩序,做好反垄断和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加大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坚决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严厉查处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网络传销等违法行为。围绕维护市场秩序,深入开展涉企收费、行业收费整治和民生热点领域价费治理,积极推动"双随机一抽查"和部门联合抽查常态化,确保抽查覆盖企业不低于5%,跨部门联合抽查次数不低于10%。开展商品交易"净网"行动,引导县内电商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积极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全面开展广告监测,强化广告导向监管,指导广告产业规范发展,保持广告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加快郓城省级广告产业园二期建设进度,制动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广告企业入园,促进广告产业园提档升级,争取全省广告产业建设现场会在郓城召开,积极争创国家级广告产业园。保持对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的高压态势,继续推进成品油快检试点工作,实现成品油、农资抽检全覆盖,全方位净化市场环境。

三要坚决维护法治环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加强案件合法性审查,组织典型案例评选活动。聚焦损害群众利益的重点领域、重点产品、重点问题,逐项开展整治行动,坚持维护公众合法权益。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继续摸排行业线索,加快建立长效机制,始终保持严打态势。全面落实食品药品"四个最严",用好信用联合惩戒机制,保持顶格处罚和公开曝光力度,继续保持执法办案数量、质量全市第一,确保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井然有序。

四要创建良好消费环境。消费环境,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既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也是惠民生、促发展的重要举措。去年,我县消费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被评定为"全省全域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县"。今年要组织开展放心消费全领域创建,实施"放心消费在郓城"扩面提升行动,将所有与群众生活消费相关的市场主体全部纳入放心消费创建范围,分领域、分行业完善创建标准,大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年底全县放心消费示范单位达到20000家以上,打造三条"放心消费示范街"、一处"放心消费"法制宣传主题公园,所有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和经营业户集中场所全部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全部发展成为ODR单位,确保ODR单位按时办结率100%、力争和解率100%。要聚焦旅游、家装、汽车等民生热点领域,分类明确创建标准,切实抓好承诺践诺、无理由退货等制度的落实。要加大对消费欺诈、侵犯个人信息、预付卡跑路等消费热点难点问题的整治力度,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要不断健全消费维权机构,打造消费纠纷投诉处理"绿色通道",充分发挥调解作用,形成多元化的消费维权机制。加大消费投诉公示力度,严格执行投诉举报和舆情处置24小时回应机制,力争按时办结率、结果满意率100%。,争取全省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现场会在郓城召开。

(三)拉升"三条高线",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取决于服务发展的作为。近年来,我们在服务发展上推出《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15条意见》、"红盾委员"制度、"菜单式"集成化服务等一系列举措,做了大量工作,出了不少亮点,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下步要不断创新、扩大优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推进创新驱动、质量强县战略,为我县经济发展积累更多动能,贡献更多力量。

一要着力推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深入实施专利创造提升计划,加强知识产权政策法规宣传,指导和组织开展知识产权相关实务宣讲培训,鼓励发明创造和科技成果申报专利,确保圆满完成专利增量目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思想,开展"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蓝天"专项整治行动等,严厉查处商标、专利、地理标志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及非法代理行为。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积极对接金融部门,尽快落实到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新旧动能转换专利库、人才专家库和优势企业培育库,采取"微导航"方式,精准辅导企业加快专利创新和转化运用。

二要积极推动质量变革。以质量强县为引领,积极构建与产业发展相匹配、与实施综合监管相适应的质量发展体系。扎实推进"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聚焦农产品、食品药品、制造业、服务业、消费品、建设工程、对外贸易、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八大"领域,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全面提升质量发展水平。选择1-3个重点行业,开展质量提升成效对比,查找短板,推广经验,引导企业更新质量管理理念,采用先进管理模式,积极推动产品迭代升级,力促绅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评定为"省长质量奖"。

(五)在推进社会共治上再深化。

一是创新宣传形式,拓宽宣传渠道。利用电视、报纸、电子显示屏、移动短信平台、微信公众号、工作简报和科普宣传站等多种媒介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策划专题宣传,营造市场监管的良好氛围。持续开展3·15、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用药月、全国质量月、世界计量日等专题宣传咨询活动,调动群众参与安全监管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和舆论引导力度,拓宽宣传载体,及时发布消费警示,增强公众消费维权意识。二是积极参与安庆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遵循"四个最严"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以城市食品安全为突破口,以创建试点工作为抓手,促进党委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监管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责任,食品生产经营者全面落实主体责任,推动我县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明显提升。三是以放心消费为目标,着力健全消费维权体系。做好全国12315投诉举报系统平台应用管理工作,认真受理消费者投诉,及时处理调解消费纠纷,创造良好的市场消费环境。根据省局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制定符合我县情况的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并按计划完成20XX年度对参创单位及示范单位纸质材料的审核与县级示范单位认定工作。

(六)在维护市场秩序稳定上再细化。

一是全力服务保障民生。加强价格监管,围绕公共服务、教育、医药、电商等重点领域加大价格监管力度;严格计量监管,改善计量服务,全面开展法制计量监督和民生计量服务工作,营造诚信公平的消费环境。开展网络监管,规范电子商务行为,净化交易环境,促进我县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从全面推开向纵深推进。扎实展开重点行业乱象的专项治理,扎实完成从"攻案件"到"建机制"的转段工作,务必保证各项工作走在全县前列;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统筹协调,主动担当作为,开展综合治理和行业监管漏洞排查整治,坚持专项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有机结合,通过集中整治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三是强化综合执法和竞争执法。加速推动县级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工作,突出重点领域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深入开展食品、药品、特种设备、成品油、建材市场、保健品市场等各类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传销、规范直销;聚焦民生领域依法查处各类垄断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侵权假冒等各种违法行为,加大执法办案力度,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确保市场竞争环境公平有序。同时以反不正当竞争工作为重点,加大案件的查办力度,争取在执法领域上有新突破。

(七)在服务中心工作上再强化。

一是推深做实"长江禁渔"各项工作。一是持续强化宣传力度,杜绝违规广告店招、牌匾和菜单等出现,引导餐饮经营户、水产品经营户等牢固树立长江十年禁渔意识;二是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查处市场销售非法捕捞渔获物、违规出售、利用未持有合法来源证明水生野生动物、违规发布广告或发布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三是配合好渔政、公安等部门的联合检查工作,履行好市场监管部门的"禁渔"职责。二是紧密衔接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四个不摘"的基本要求,继续严格落实帮扶单位和帮扶人责任,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积极向帮扶村提供帮助,同时发挥市场监管领域产品质量监管、知识产权以及农业标准化和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建设等职能,有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三是扎实推进非公党建工作。全面落实省市县对非公党建的各项部署和要求,抓好"小个专"党组织建设工作,强化非公经济组织党建数据信息的采集、统计、分析和报送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与要求,牵头成立望江县"小个专"综合党委,创建省级"小个专"党建工作示范街(区)。

(八)在加强队伍建设上再提升。

一是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强化党组主体责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全面从严治党和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贯穿到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各环节、全过程,引导干部职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抓好支部"三会一课"和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强化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管理。二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以更严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履行"一岗双责"。以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为契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汲取教训、举一反三,真正受警醒、明底线。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围绕"防"字抓教育,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戒尺高悬,警钟长鸣。三是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继续从思想政治、法律法规、业务技能、职业道德四个方面深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突出作风、担当和本领抓队伍建设;重点开展业务能力提升培训活动,加强一线监管业务知识培训,常态化开展"每月一法"学习,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获得第十二届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注重发挥党支部、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的作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提升全系统干部职工的爱岗敬业意识和文明单位创建水平。五是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学习党史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市场监管领域重点改革、坚守民生安全底线、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学习教育每项措施都紧贴中心、服务大局。

同志们!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期待同志们树立"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俯身于广阔天地,寄情于人民冷暖,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披荆斩棘,奋力奔跑,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市场监管工作,为开创我县"十四五"市场监管事业的新局面拼搏奋斗!以优异的成绩向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峡江县市场监管局局长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我作个发言。

回顾我局20XX年工作,我简要说三个方面。

一是做好了商事登记工作。我局选派优秀的工作人员进驻行政服务大厅注册窗口,并充分授权给窗口,让企业可以直接在窗口一次性办结。简化办理程序,缩减办理时限,方便市场主体可进可出。企业注册登记时间压缩到个工作日内,企业注销申报材料由之前的9项缩减为4项,简易注销公示时间由45天缩短为20天。截至目前,全县市场主体13064户,同比增长%。其中:企业4310户,同比增长%;农民专业合作社508户,同比增长%;个体工商户8246户,同比增长12%。新增市场主体2609户,同比增长%;其中:新登记企业1000户,同比增长%;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42户,同比减少%;新登记个体1567户,同比增长%。网上办理企业登记956户,其中电子签名提交无纸化办公774户;办理企业注销346户,其中简易注销216户。

二是做好了市场监管工作。守住了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四大"安全底线,全县今年未发生一起安全等级以上事故。创新了监管举措,结合"双随机、一公开"检查、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和日常巡查等检查方式,分类分风险等级开展检查。完成食品抽检767批次,不合格23批次,合格率97%。药品抽检12批次,合格率100%。工业产品抽检106批次,不合格16批次,合格率85%。全年办理市场监管各类案件116件,罚没金额240万元。

三是做好中心工作。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抽调了47人组成6个工作组,将两项工作结合开展,共同促进。持续做好企业帮扶工作,今年我县新增食品生产企业2家,新增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家,帮助5家企业办理生产许可证,帮助办理产品批文6件。组织开展江西名牌产品申报,顺福堂生产的中药饮片获得了今年的江西名牌产品;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多次前往广州、深圳等地实地考察,邀请生物医药企业家来我县洽谈商议投资事宜,今年引入四喜公司落户峡江。

下面,我提几点建议。

一、建议提高创先争优意识。制定较科学合理目标管理考评办法和激励办法,促进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创先争优。

二、建议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引进和培养优秀教师,特别是高中教师,提升教学水平,让更多的学生考入985或211大学。让更多的优秀学生能在部委、省厅、市局等单位工作,为我县争资争政策,甚至考评考核方面提供帮助。

三、建议加大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力度。突出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久久为功。

一是建议尽快组建并运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心。建议选调或招考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有一定能力的人员6人,组成两个工作组,每个组3人。一是产品批文申报帮扶组,负责协助企业进行产品检测和认证材料的上报。二是产业政策执行和完善工作组,负责兑现现有产业政策,并负责完善修订相关产业政策。

二是建议建好平台。县里出台优惠政策,引进第三方在峡江建设综合检测中心和医疗器械一体化集中生产认证中心,并得到省药监局认可。同时争取省药监局到峡江建立工作站,定期派人到峡江进行产业发展指导。

三是建议出台政策,招大扶强。在招大上,建议瞄准全国药品生产企业100强、器械生产企业100强进行重点招商,出台更优惠的政策,吸引这些大企业进驻峡江。在扶强上,建议选择3-5家有发展前景的园区企业进行重点帮扶,出台具体的帮扶措施,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四是建议修订完善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对引进大的生物医药企业有功人员,在提拔使用和职务晋升上优先考虑。建议允许单位对引进入园企业的干部予以3000-5000元的奖励。

兖州区市场监管局张勇局长在局半年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两个一百年"目标交汇与转换之年。半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保安全守底线、提质量促发展"主责主业,构建了"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发展格局,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筑牢了基础。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上半年成绩,分析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半年各项工作。刚才,会议下发了年报、执法办案、智慧市场监管赋码等重点工作排名情况,各单位负责人汇报了工作,分管局长也逐一进行了点评。总的来讲,同志们的发言很全面,一些重点工作有措施、有特色、有效果;各分管局长的点评也很中肯,我都赞同。下面,根据局党组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面。

一、主动履职,担当作为,上半年工作成效凸显

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局党组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今年共组织4次理论中心组学习,学理论、学党史、学法规等,并组织党员积极参加党史知识竞赛、主题演讲比赛和征文活动等,全局党史学习教育覆盖面达到100%,我局代表队在全区"学党史、悟思想、勇担当"党史知识竞赛中勇夺冠军;区个体私营企业党委被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评为"个体私营企业党建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并通报表彰;食品药品监督抽检、电梯安全责任保险等为民办实事实践项目进展成效明显。

服务经济发展担当有为。经我们积极争取,国家总局批准同意设立了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服务窗口,并配备专员等一系列标志性改革举措,全面提高商事登记效率,促进市场主体活跃发展。上半年新发展市场主体4228户,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5%,"个转企"313户,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3%,全区市场主体数量达到62642户。成功培育8家"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引导4家企业参加"山东标准建设"项目。积极申报PCT国际专利2件,累计完成专利权质押贷款10件,质押融资额9080万元。质量品牌建设买上新台阶,经济发展成效明显。

执法监管重拳出击。我们加快推进智慧市场监管共享共治平台升级和运用,已将9956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115家药品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8315台(套)特种设备、59家加油站点纳入智慧市场监管平台管理,生成市场监管公示码12260个,整合1726个视频信号,实现对795家重点业户的在线监管。执法监管敢于亮剑,扎实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查办重点领域案件22件,结案20件,涉案货值金额万元,罚没款万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查处商标侵权案件5起,罚没款万元。另外还开展了打击假冒伪劣"三年计划"整治、市场监管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等专项行动。截至6月底立案280件,同比增长86%,结案247件,罚没款359万元,同比增长72%。立案件数、罚没款分别列各县市区第五位、第四位。

疫情防控慎终如始。全局严格按照各级疫情指挥部的安排部署,聚焦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餐饮单位等重点场所,严格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强化药店在疫情防控中的前哨作用,对进口冷链食品和非冷链集装箱货物实行全链条、全过程、全覆盖管控,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货物和环境进行核酸检测,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

安全底线严管严控。一是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切实巩固食品安全区创建成果,全面加强校园周边、单位食堂、食品三小业态的规范提升,防范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强化监督抽检,上半年共开展区级食品抽检919批次,达到千人/次,合格率%;配合上级抽检79批次,合格率100%。二是全力守护群众用药安全。开展了药品流通环节专项检查、化妆品专项整治雷霆行动等行动,切实压实药品经营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建立健全药品零售智慧监管、药品网格化监管机制。三是盯牢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开展了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百日会战、特种设备安全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对全区475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建立"一企两档"管控,确保监管压力传到到位,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实现全区在用7648台(套)注册登记特种设备定检率100%。四是持续推进质量安全监管。上半年共抽检车用汽柴油、钢筋、农资等207批次,对抽检不合格产品进行了立案查处,为百姓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积极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以聚焦降低企业成本、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竞争秩序为主,严格依法依规落实价格监管。在不同镇街选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全区"放心消费"示范单位累计已达82家。同时,强化快速回应机制,实现全区12315热线数据在全国12315平台实时采集、动态管理、快速回应。今年以来共受理投诉举报1996起,调解成功率9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重点工作提质增效。开展对上"三争"工作。在争资金方面,已对上争取资金万元,其中中央食品药品监管补助资金万元,省级市场监管资金万元。在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中,全局集中全部人力、物力、精力,在农贸市场和食品"三小"业态不间断展开"扫街式"清查、"搬家式"整改,确保发现问题整改到位、巩固到位、力避反弹,确保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顺利。

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团结协作、辛勤努力下,各项工作均走在了各县市区的前列,总体来讲是令人满意的。但是,认真审视干部职工自身建设和当前工作现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作风建设亟待加强。当前仍然有一些同志浮在面上,蜻蜓点水,调门高、行动迟、效果差,经常摆花架子,不敢较真,不敢碰硬,缺乏斗争精神。有的心浮气躁,思想消极,不认真学习理论和业务,不深入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不善于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推进工作,思想僵化,方法老套,习惯于凭经验想问题、办事情。有的没有从知与行、学与用的结合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造成理论学习与实践"空对空"、"两张皮",贯彻落实上级和局党组精神盲目了事、方法不当、措施不力。二是推进工作亟待加快。在推进工作、加快发展上,有的分不清重点,找不到方向,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工作没少干、效果不明显;有的改革创新意识差,不动脑子,墨守成规,不善于用新思维、新方法、新方式去开拓工作,破解难题的办法不多、措施不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落实,导致各项任务进展缓慢。三是长效机制亟待建立。前期,通过创卫突击,暴露出我们在农贸市场、食品三小业态监管方面还存在日常监管不到位、履职尽责不认真、监督检查有漏项等问题,这就说明个别单位没有真正建立健全网格化监管机制,没有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人有责,出现人员分工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反映出"能干的累死,不能干的闲死";甚至有少部分人员不按规程办事、不按制度办事、不按指令办事,轻忽大意、自行其事,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缺乏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影响了全局干事创业信心和风气。上述问题都要在下步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逐一整改到位。

二、聚焦重点,立足本职,坚决完成下半年工作任务

各单位要强化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理念,拿出勇夺第一、唯先必争的决心,突出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执法监管、质量品牌战略、安全底线守护、消费者权益维护、监管机制创新等重点任务,积极防范并化解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在下半年奋勇发力、攻坚克难,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新动能。

(一)以精准服务创优营商环境。一是做好营商环境评价两个指标的工作。在市场监管指标方面,明确市场监管二级指标责任单位,抓好任务分工、责任落实、工作协调。在知识产权指标方面,增加专利权质押融资数量和金额,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二是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除投诉举报、大数据检测、转办交办以外,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监管全覆盖。完善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的结合运用,确保监管力量"好钢用在刀刃上",实行差异化监管,实现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科学预研,精准发力,提高监管效能。三是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抓好个私党建工作,实施个私企业党建品牌培育,强化典型引领作用。开展"进企业、送政策、优服务、促发展"活动,确保惠企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位。

(二)以严格执法规范市场秩序。一是加大执法力度。

着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重点开展网络交易监管、转供电专项治理"回头看"、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专项清理、商标守护、打击侵权、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等专项执法行动,切实维护好市场秩序,紧盯民生领域重点问题、重大案件,精准发力、快速推进。二是实施依法监管。落实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开展任前考法、年终述法,提升执法队伍的依法行政水平,增强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拓宽监管领域。加强对新产业新业态的线上线下、信用监管,力争在办理问题线索进度、案件查处数量、打击违法违规力度上取得新突破,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三)以务实举措推进品牌战略。一是加快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和保护。全年要完成发明专利授权50件以上,PCT海外专利申请3件以上。积极为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牵线搭桥,力争知识产权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二是实施质量强区和标准化战略。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向取得突破迈进",实施系列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华勤集团、天意机械积极申报中国质量奖和省长质量奖,推动4家企业参加"山东标准建设"项目。三是强化认证认可工作。实现山东省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试点企业2家。选取1家优秀企业作为泰山品质认证培育企业。对全区检验检测机构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四是夯实计量保障。强化民生计量器具"1机2器4表"监督管理,严厉打击计量欺诈违法行为。

(四)全面构建群众"衣食住行"安全环境。一是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强化监督抽检,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严格落实索证索票、进货查验、产品召回等制度,实现"自律"约束。全面加快餐饮服务风险分级监管进度,确保规定时间内完成。二是紧盯药品安全监管。采取专项检查、飞行检查等方式,及时对药品经营和使用单位开展监督检查,对问题较多、风险程度较高的药械产品继续开展专项整治,加强监测监管。三是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持续组织开展电梯、大型游乐设施、供暖锅炉、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危化品相关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检查。确保监管压力传导到位、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四是狠抓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成品油生产、销售环节监管,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合格油品行为;同时,加密建材、农资等其它重点工业产品的监督检查频次,填补监管漏洞。

(五)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准确研判当前国际疫情严峻形势,思想不松、力度不减,围绕重点场所全面开展疫情防控专项督导检查,督促各类业态严格落实指挥部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健全完善冷链专班和进口非冷链集装箱专班运转机制,督促企业切实做好定时消毒、健康管理、个人防护等常态化防控措施。

(六)在重要事项时精准发力。一是做好市对区综合考核。落实"六保六稳"任务,尽快提升有效发明专利授权量与GDP占比、发明专利有效量、发明专利年度增幅、高维持年限专利量、知识产权保护办案等指标,确保不发生重大产品和服务质量及农产品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二是做好三争和三重工作。准确把握争取项目、资金、政策的目标方向,调动各业务科室及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在争项目上取得突破,在争资金上奋发拼搏,在争政策上继续发力,争取实现较大突破。

三、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推动市场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牢固树立四种意识,切实增强四种能力。一是树立政治意识,增强判断能力。全局上下要坚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做到与时首先从政治上思考、把握,办事讲规矩、严于律己。对自身存在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突出问题展开立体式排查、全方位扫描,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始终保持党性坚强、党纪严明,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二是树立大局意识,增强履职能力。要主动把岗位工作融入全局统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到履职尽责和全局的中心工作相衔接、相一致,实现两个目标同向,两项工作同力。三是要树立担当意识,增强实干能力。要在思想和行动上跟得上要求,以积极的思想强化担当。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放在干事创业上,争任务、争第一、争头功。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变"催着干""推着干"为"争着干""比着干"。要在实干中形成共识,在实干中解决问题。四是要树立底线意识,增强处突能力。对于我们市场监管部门来说,抓好疫情防控、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安全,就是我们的底线所在。全员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增强忧患意识,切实做好应对风险挑战的充分准备,既要"有守",更药"有为",面对困难、复杂、意外的局面,必须要把预案做的周密一些,宁可备而不用,宁可多备几手,不可用时无备,从而处理突发事件时临危不乱,不走弯路,"托底"、"保底"、"守底"才能有保证。

(二)全面加强三个着力,助推监管工作。一是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全面解放思想、持续改革创新,正确理解新形势下市场监管与服务发展的关系,主动跳出兖州看兖州,跳出市场监管看市场监管,认真学习发达地区,典型监管思路,探索监管与服务相统一的新办法新路径。强化责任担当、优化考评机制,通过排名倒逼工作落实,激励全体人员主动担当、攻坚克难、奋力争先,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二是着力完善监管机制。加强信息归集共享和信息公示,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强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和局自建智慧市场监管平台的综合运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管理的原则,加强科、所、队联动,使网格化监管向纵深推进;探索并完善"红黄绿"、"一企两档"等市场主体风险预警分级分类监管机制;持续开展好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新产业新业态的行政指导和监管。三是着力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弘扬"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在综合考核上冲刺,力争知识产权指标进入全市前列;在营商环境上冲刺,全力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在服务发展上冲刺,积极发挥个体私营企业党委引领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成效;在安全监管上冲刺,全面落实"四个最严",构建风险排查、闭环监管的全链条体系;始终以冲锋姿态,对标工作进度、比拼工作干劲,说干就干、干则必成,争分夺秒抓落实。

(三)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监管效能。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只有改革,才有活力;只有创新,才有发展。全局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勇于冲破思维"天花板",开动脑筋、敢闯敢试,坚决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老观念,摒弃思维定势和传统经验的束缚。要按照"总体工作争一流、单项工作争第一"目标定位,奔着问题去、从实践找出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仅要把业务工作干出精品、干到极致,还要干出亮点、体现特色。下步,每个单位都要拿出具体的创新成果,以此全面提升全局整体工作水平,在市场监管重点行业、领域再创"兖州模式"、"兖州路径"。

三、加强和改善组织领导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迅速把传达学习本次会议精神摆上重要议程,抓紧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争取重视和支持。要强化部署落实。抓而不实,等于不抓。各地要结合实际,创造性落实会议部署,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谋划2022年工作,明确施工图、责任状。尤其对重点难点工作要尽锐出战,锲而不舍抓落实,确保真正落地见效。要重视实操细节。市场监管工作涉及广大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件件无小事。在方向正确、重点明确的前提下,尤其要注重把控细节,规避"细节中的魔鬼"损害大局,务求细致精当,追求最大化效果。要深入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否扎实,决定了工作是否跑偏走调,决定了改革创新能否持续。要深入业务前端和基层一线,接地气察真情,持续跟踪研究各领域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既优化顶层设计,也为基层减负和赋能,务求各项政策措施实用、管用、好用。岁末年初再强调几点。要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做好防疫物资和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持续高压打击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用品,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市场监管。要切实抓好节日市场监管。聚焦四大安全、价格、广告、促销等重点领域,加强舆情监测、风险排查和12315应急响应,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遏制重大安全事件发生,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要协力抓好冬奥会保障。北京市、河北省市场监管局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极端负责的态度精益求精,其他省份市场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协调联动,共同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市场监管局局长在全市市直机关红色大讲堂上发言

长期以来,市市场监管局以释放市场活力为目标,坚持以党建引领"硬举措"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面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一、做好"加法",激发动力

实施"党建+"工程,引领激发全市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动力、活力。一是坚持领导推动,把党建工作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督促、同考核。成立领导机制、定期研究工作、组织学习。二是坚持目标驱动,明确以党建高质量推动营商环境高质量工作思路,将优化营商环境和服务企业列入全市系统历年的重点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三是坚持联建带动,在全省首创市场监管"党建联建共促"XX模式,形成市局统领、分局管理、基层所承办的三级非公党建联系、管理机制。四是坚持宣传发动,通过理论宣讲、新闻发布会、系统工作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设置服务主题彩铃,使"不说不好办,只讲怎么办"成为系统上下共同的服务理念和价值追求。

二、做好"减法",跑出"加速度"

以"释放市场活力,让行政审批由长跑变为短跑"为目标。一是由"面对面"转为"键对键"。持续推进"一网通办",XXX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明确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指导员、简化注销程序,使市场准入、退出更便捷。二是由多窗口办理转为一窗通办。建立企业开办"一窗通"线下服务专区,实现一个平台、一个环节、一张执照、一表填报、一次领取、一窗受理,累计为企业节省XX万元。三是由定时办转为即刻办。X县市场监管局、市市场监管局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分局、市市场监管局XX分局在全省率先配备个体登记智能审批终端,申请者最快X分钟即可打印出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四是由"限时办"转为"承诺办",政务服务事项时限压缩率在XX%以上。

三、做好"乘法",服务"零距离"

以"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让服务通道由低速变高速"为目标。一是加强系统性。形成了市场监管系统"XXXXXX"服务企业架构,谋划了政务服务、党建"联建共促"等四个专项活动,通过定期联系、问题销号等机制助力解决惠企政策落实、企业创新等问题。二是加强针对性。根据系统实际,结合职能优势盘点并公布XXX项服务事项,分包联系、指导帮助XXX家企业出台XX余项惠企、助企政策。三是确保有效性。系统各单位、各服务管家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解放思想、推陈出新、有的放矢解企业燃眉之急,如在鹤山区和宝山经开区创新设立免费集中上门检测工作站。

四、做好"除法",减负无顾虑

以"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让市场监管有力度又有温度"为目标。一是在"企业怕什么"上下功夫,助力企业减负。在全省率先形成制度化、标准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在全省率先探索试行电子商务领域差异化监管,对网络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给予企业X年包容期。组织开展治理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专项行动,助推各项惠企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在"企业难在哪"上动脑筋,助力企业增能。相继与XX家金融机构签署政银合作战略协议,累计为万余家市场主体提供融资支持XXX亿元。针对洪涝灾害和新冠肺炎疫情,向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发出动员令,检定计量器具XXXX件,为企业节省近XX万元,发布防汛防疫提醒XX余条,指导修复泡水电梯XXXX台,帮助XX家受灾严重企业复工复产。

市场监管局局长张工在全国市场监管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XX年工作,深入分析把握形势,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国务院领导同志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王勇国务委员出席了上午的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我们要深入学习、抓好贯彻落实。刚才,世宏同志宣读了"全国市场监管卫士"表彰决定,我代表总局党组向大家表示热烈祝贺和由衷敬意。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XX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XX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一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市场监管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听取专题汇报,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亲自推动市场监管重大基础制度建设。李克强总理再次到总局视察,对我们坚持不懈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亿万市场主体蓬勃发展给予高度肯定。韩正副总理到总局调研并对食品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王勇国务委员对各项工作给予有力指导。全系统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把握市场监管发展规律,加强基础性制度供给。

一是适应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要求,推动修订《反垄断法》,第一次对反垄断基础法律全面完善;报请中央深改委审议并由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意见》,第一次形成公平竞争顶层设计政策框架;报请国务院出台《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一次全面统一各类市场主体登记制度;联合发展改革委制定实施《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

二是适应市场监管新征程需要,根据中央部署编制《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报请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XX-2035年)》《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计量发展规划》和《关于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引领市场监管事业跬步致远明确了目标任务。

三是顺应线上市场发展趋势,制定《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互联网平台分类分级指南》《互联网平台落实主体责任指南》,为塑造竞争有序的线上线下市场生态、为各类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丰富和充实了规范性制度保障。

(二)聚焦市场主体共性诉求,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

一是聚焦市场主体规范便利、透明、可预期的制度需求,报请中央深改委和国务院审议、印发"证照分离"改革方案,由国办、总局、司法部共同牵头,全面推进准营制度改革;依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制定《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实施纲要(20XX-2025年)》,制修订规章14件,编制《市场监管权责清单》和《综合执法事项清单》。

二是聚焦市场主体降本减负需求,加强对市场主体运行状况和政策诉求的研究,报请国务院批准建立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持续汇聚各类政策资源;深入推进涉企收费规范治理,退还企业亿元,有力推动国家惠企政策落实;积极应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促进重点行业保供稳价。

三是聚焦市场主体创新需求,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持续提升知识产权审查质效,高价值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个月,商标注册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开展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抢注专项整治,加强商业秘密保护,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了良好创新环境。

四是聚焦发挥市场主体信用制度规范市场秩序的基础性作用,报请国务院批准《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意见》,总局印发《加强重点领域信用监管的实施意见》《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规定》《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推动构建信用导向的营商环境。

五是聚焦市场主体技术帮扶需求,实施团体标准培优计划,推动近千家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开展质量技术"一站式"服务、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同线同标同质",出台质量体系支撑民营企业提质增效一系列政策措施。北京、上海、浙江、湖北、湖南、海南等地扩大告知承诺范围、优化准营制度,河北、辽宁、吉林、安徽建立省级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协调机制,云南省市场监管局承担省政府促进市场主体倍增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山西成立市场主体发展服务处,河南企业开办服务的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推广。全系统驰而不息、纵深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巩固、深化、释放改革红利,有力推动我国市场主体历史性跃上亿户、个体工商户达到1亿户的新台阶,企业活跃度保持在70%左右,千人企业户数达到33户。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成为促发展稳就业保民生最重要的雄厚根基,为经济行稳致远储备了最可贵、最可靠、最可预期的战略资源。登记准入制度的改革,成为广大市场主体和社会最认可、最有获得感、最具变革意义的改革之一。李克强总理视察总局时,对市场监管部门培育市场主体的成效和深远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提出更高期望。

(三)有力有序推进公平竞争治理,推动竞争生态持续改善。我们深刻把握中央战略意图,强化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查处垄断案件161件、不正当竞争案件7818件,审结经营者集中案件703件,推动公平竞争秩序稳步向好、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取得重要成效。

一是坚决治理竞争失序突出问题,积极推动制定长期以来想健全和完善的法律法规、形成管长远的制度安排,积极稳妥逐步解决了平台"二选一"等一些长期以来未及解决的问题,积极稳妥有力有序依法查办一批大案要案,立规矩、儆效尤,有力促进了全社会公平竞争法治意识,有力强化了企业合规意识,有力保护了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二是统筹监管规范和支持发展,选准"切入点"、把握时度效,有序平稳推进重大执法活动,更好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综合运用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价格监管、广告监管等各类法律法规,综合运用规则引导、行政指导、约谈警示、跟进执法、附条件批准等梯次工具,更好实现了维护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和保护创新、维护消费者权益、社会公共利益的综合效果。

三是统筹线上线下竞争监管、统筹规制市场垄断和行政性垄断,依法查处医药、建材等重点领域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件,修订《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优化公平竞争审查机制,纠正各类政策文件1500余件,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案件45件。各地普遍重视加强竞争监管,北京、浙江、上海、广东、四川专门出台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浙江上线"公平在线",江苏、山东、安徽等地积极参与重大案件查处,广东组建粤港澳大湾区竞争政策委员会,天津、云南、甘肃加大典型垄断案件查办力度。

四是统筹行业监管和综合监管,加强和宣传、网信、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金融、教育、交通运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协同配合,更好形成市场准入、行业监管、国家安全审查和竞争监管联动机制,推动提升协同监管合力。充实竞争监管力量,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新设竞争政策与大数据中心,建设全国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加强队伍和技术支撑。在四川省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第七届金砖国家国际竞争大会。

(四)深入贯彻"四个最严"要求,坚决守住食品药品等安全底线。

一是推动食品安全稳中向好。国务院食安委组织深入推进"十大攻坚行动",健全责任约谈、风险会商机制,加强校园食品安全亮牌督办。完成四级抽检690万批次,更好发挥隐患排查作用。开展乳制品、肉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集中曝光大型连锁经营企业违法问题,完成婴配企业体系检查三年全覆盖。有效运用"铁拳"震慑,从严打击食品领域违法行为。升级打造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建立食品安全信用公示专区,升级特殊食品监管平台。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强化"党政同责"属地责任,各地建立《省级党政领导食品安全责任清单》,福建将"食品放心工程"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云南推动《省食品安全条例》地方立法。

二是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显著增强。批准4个新冠病毒疫苗附条件上市,严格生产流通全过程监管,有力保障28亿剂次疫苗接种安全有序,有力保障了我国疫情防控大局。综合运用监督抽检、飞行检查、监督评价等手段,全面加强"两品一械"全生命周期监管。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推动38个创新药品、34个创新医疗器械加快上市。累计429个品种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有力促进药品质量提升。

三是特种设备安全治理不断深化。共检查单位万家,发现隐患万个,下发安全监察指令书万份,封停设备万台(套)。山东建设全省特种设备智慧监管一体化平台,江苏建成气瓶安全可追溯信息化监管体系,重庆、福建大幅提升长输管道和燃气管道检验率。经过重点整治,全国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与20XX年同期相比下降%,死亡人数减少%,未发生重特大事故。

四是工业产品监管持续加强。印发《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20XX年版)》,对万批次产品和21类网售产品开展国家监督抽查。深入推进电线电缆、水泥、危险化学品等专项整治,持续开展"护苗助老"关爱行动,组织河北、湖南等8个省份开展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实施缺陷汽车召回850万辆、消费品召回660万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深入开展监管护棉行动、促进棉花产业提质增效。一年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为坚守安全底线付出极其艰辛的努力,北京、河北、湖南等地以极端负责的精神,有力保障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焰火燃放万无一失,全力做好冬奥会食品安全等保障工作,总局组织有关地方驰援河南灾区、高效恢复电梯运行,体现了主动担当、服务大局的良好作风。

(五)突出民生重点加强综合执法,有力维护群众利益。

一是"铁拳"行动形成声势。共查处案件万件,公布159批典型案例。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强化上下联动、跨区协作,执法力量"握指成拳";聚焦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行为,重拳出击,严惩重处;推动权威媒体持续报道,公布第一批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以案普法、扩大震慑,实现良好社会效果。

二是持续净化市场环境。共查处各类案件万件,有力遏制非法医美广告、直销虚假宣传、非法传销、侵权假冒等乱象。把握敏感时点,精心组织违法营销集中整治,保障庆祝建党100周年严肃庄重氛围。加强农村食品专项整治和防疫产品专项监管,巩固深化市场监管领域"扫黑除恶"成果,扎实推进"长江禁捕打非断链"、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疫情散发地区的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履职,加强民生商品价格监管和市场保供,坚决落实党委政府交办的"人防""物防"相关任务,有力服务地方疫情防控大局。

三是扎实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开展全国放心消费示范城市创建,优化完善消费维权机制,推进12315与12345协同共享,处理投诉案件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亿元。持续推动落实"线下购物七日无理由退货承诺",修订家用汽车"三包"规定。江西、陕西、贵州强化投诉举报处置机制,全国各级消协组织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消保维权工作。

(六)深入推进质量提升,有效服务质量变革。

一是质量治理进一步深化。联合24个部门加快编制《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对建设质量强国作出系统规划和战略部署。成功举办中国质量(杭州)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亲致贺信,各方高度重视、浙江省大力支持,大会办出了"高规格、高标准、高质量、高热度"的特点。精心组织中国质量奖评选表彰,首次将获奖单位扩大到中小民营和外资企业,首次搭建主流媒体参与的获奖经验推广平台,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形成更为主动的质量意识。完成年度省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内蒙古、黑龙江、广西、西藏、青海、宁夏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深入推进质量提升,有力服务地方特色经济发展。

二是质量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对接国家战略和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牵头制定《建立健全"双碳"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筹建8家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3家国家质检中心。累计建成国家计量基准185项,研制批准国家标准物质万余项,获得国际承认的校准与测量能力国际排名升至第2位。批准发布国家标准2118项,自我声明公开团体标准万项、企业标准40余万项,国际采标820项,企业标准"领跑者"达到778家,我国标准供给更加丰富、结构更加优化、更加聚焦社会需求。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市场监管,查处违规认证机构45家、出具虚假报告等违法案件4620起,推动行业秩序进一步规范。

(七)坚定不移强化政治担当,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加强党对市场监管工作的领导。

一是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感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突出抓好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用积极务实的贯彻成效践行"两个维护"。通过党组书记讲党课、权威专家专题辅导、"市场监管大讲堂"司局长系列讲座等方式,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力解决一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二是深入推进政治机关建设。强化理论武装和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健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落实台账机制,着力提高办理成效。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对口援藏援疆和定点帮扶取得务实成果。认真履行中央赋予的"小个专"党建工作职责。

三是"作风建设年"取得实效。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深入开展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清理规范,强化领导干部离职管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抓实中央巡视整改,开展总局第五轮内部巡视。认真组织行纪衔接试点,以强监督促进强监管。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查处一批违纪案件,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进一步强化正风肃纪。在推进市场监管工作中,驻总局纪检监察组注重围绕大局、加强政治监督,严格监督执纪、体现严管厚爱,有效发挥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回顾20XX年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得益于全系统干部职工上下同力、艰辛付出、奋力担当、务实作为。在一年来的监管实践中,全系统深刻把握中央战略意图,顺"市"而为,更好实现从注重既有制度的执行,向主动识变应变、善于创新制度供给和丰富监管工具转变;从注重单一强化登记准入改革,向主动整合职能、善于综合施策服务各类市场主体持续发展转变;从更多注重线下监管,向主动进取、善于系统性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转变;从注重履行自身职能,向主动调动各方积极性、善于推动形成多部门综合监管合力转变;从注重实现单一监管目标,向主动研究发展和安全、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当前和长远的统一规律,善于统筹多元目标转变。这"五个转变",为我们更好适应超大规模复杂市场的监管需要、更好提升监管规范和支持发展的能力与水平、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此,我代表总局,向勇于改革创新、善于担当作为、忠诚履职尽责的全系统干部职工、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履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职责使命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发出了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伟大号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了2022年形势,提出了做好2022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市场监管工作必须深刻把握中央战略意图,更加主动、更大力度、更加精准地发挥服务大局的职能作用。

(一)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注重以政治引领市场监管工作的方向。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就是要更加坚定"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把"两个维护"体现在更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上。

一是对2022年形势的把握,要切实统一到中央的判断上来。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同时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们要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切实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围绕激发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竞争活力、创新活力、质量提升动力和超大规模市场的消费潜力,善于研究和纵深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在稳预期、激活力、促帮扶方面拿出一批务实管用的举措。

二是工作的着力点,要切实聚焦到"国之大者"上来。要立足迎接党的二十大,坚决履行好营造良好环境的政治责任;对中央关心的冬奥会、冬残奥会等大事要事,要精心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要深刻把握七大政策组合的取向要求,找准职能定位,强化职能担当;对共同富裕、趋利避害规范资本有序发展、初级产品供给保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低碳发展等前瞻性、战略性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结合职能深入研究,强化职能对接。

三是服务大局的成效,要切实体现到狠抓落实的效果上。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包括我们已经建立起的重要制度,都需要在狠抓落实中落地见效。2022年的工作要将"贯彻落实"作为鲜明特征,以狠抓落实的业务成效彰显政治效果。

(二)深入贯彻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努力实现市场监管重点工作"稳"得扎实、"进"得有效。

一是立足稳定宏观经济和社会大局,切实强化市场监管"稳"的职能。要从政治上把握稳定社会大局的职能领域,突出强化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全年全域守稳、守牢、守住安全底线,坚决落实好保障党的二十大召开的政治要求。要从经济上把握稳定市场活力和秩序的职能措施,抓好基础性制度的落地实施,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巩固深化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成效,稳定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积极研究推动支持政策的落实,促进市场主体稳定经营、稳步提升活跃度,统筹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更好稳定市场运行。

二是立足长远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改革创新和提升监管效能上迈出市场监管"进"的新步伐。要更加主动适应高标准市场体系的要求,围绕公平竞争、市场准入、线上线下市场一体化监管,重点推进基础制度的创新供给;要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在推动涉企准营规则清单管理改革、促进市场主体服务便利化、助力企业纾困减负等方面,务实作为、锐意进取;要清醒认识安全监管不进则退,强化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推动安全监管向标本兼治、着力治本不断迈进;要在质量提升上,更加善于创新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动各类市场主体的质量意识持续进步;要更好适应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需要,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互认互联互通;要在提升监管效能、完善监管工具上积极作为,创新运用智慧监管、信用监管手段,更好适应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快速发展的特点。

三是注重把握市场监管各项职能时度效,更好实现"稳"和"进"的统一。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措施、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早谋划、早出台、早见效。对安全风险隐患、影响民生以及对产业链供应链具有冲击和传导效应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强化预警防范、严格监管执法。重大监管执法活动,要依法合理把握好时点、重点、切入点以及监管规范和支持发展的结合点,确保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深刻把握市场监管新要求,稳步迈进市场监管新征程。全系统都要深刻认识到,市场经济越发展、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主体越多、双循环发展越充分,市场监管在经济治理中的作用就越重要,对提高市场监管能力、素质、水平的要求就越迫切。市场监管必须迈上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推动我国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的新征程,我们必须在新征程中更好把握市场监管履职重点和目标任务。

一是要更加重视强化公平竞争的职能重点。从畅通市场准入、激发市场主体创业活力,到为进入市场的企业营造可持续发展、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从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到塑造更深层次、更加优化的营商环境、推动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从构建国内统一规范的大市场,到积极适应双循环发展需要,从统筹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到维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和以往相比,都更迫切需要发挥政府的公平竞争监管作用。同时,随着超大规模市场的形成,各类市场主体的竞合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性垄断和行政性垄断同时并存,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监管亟须加强。必须把深入研究竞争监管规律、提高公平竞争规制能力,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持续加强的重点任务。

二是要更大力度提高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水平。我国线上市场已达"四分天下有其一"的规模并呈快速发展趋势,线上线下市场日益融合,广泛影响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和消费者权益,同时线上市场形态多样、技术密集,导致线上监管的理念、方式和难度都迥异于传统线下监管模式。可以讲,过不了线上监管这一关,就适应不了未来市场监管的发展需要。全系统都要认清加强线上市场监管的紧迫性、增强顺"市"而为的主动性,在监管资源的优化配置、监管方法和实践的创新完善、队伍和技术的能力支撑等方面,都要以"赶考"的心态,加快适应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的需要。

三是要更好统筹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多元目标。既要推动发展激活动力、又要注意防范风险积累,既要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又要依法维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既要扩大开放融入全球经济、又要保障自身经济安全,既要更加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要求市场监管工作更加注重把握统筹兼顾,更加善于把握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的统一性规律。重点要把握好"放"和"管"的关系、事前和事中事后的监管衔接,该"放"的要"放"到位,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同时要落实事中事后监管责任和措施,切实保障市场秩序,促进经济行稳致远;该"管"的要"管"住"管"好,对事关经济安全、公共安全、重大民生等领域,必须严格市场准入、强化重点监管,促进更为长远和安全的发展。

四是要更加紧迫地重视提升监管效能。我们将长期面对监管资源和监管对象不匹配、监管能力和超大规模市场不适应的矛盾,必须高度重视提升监管效能,善于运用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以典型经验扩大示范面、以典型案件扩大警示面、以重点领域的重点监管扩大带动面。要更加善于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对熟悉的领域要在巩固中提升,强化守正创新;对不熟悉的领域要克服本领恐慌,补齐知识短板,不断丰富监管工具、制度规则、技术手段。要更加善于综合运用法治、行政、经济、标准、信用、科技赋能、社会参与等手段,系统提升监管效能。要更加善于推动形成市场监管的"统一战线",提高监管合力。要更加善于统筹各方资源、争取各方投入,加快夯实基层基础能力。

三、勇于担当、狠抓落实,奋力做好2022年市场监管工作

做好2022年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坚持以防范风险为政治担当,着力坚守安全底线、规范市场秩序;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着力维护消费者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坚持纵深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创新活力和质量提升动力;坚持强化公平竞争职能作用,着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加强市场监管基础制度供给,着力推动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统筹活力和秩序,着力提升市场监管效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扎实推进重大政策落实,加快将制度成果转化为监管效能。认真贯彻《关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意见》,系统推进公平竞争治理。深入实施新《反垄断法》,完善配套制度规则。抓紧制定《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确保全系统统一有序实施好条例,落实好条例规定的简易注销、歇业登记、受益所有人备案等创新性制度。对《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XX-2035年)》《"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要加大宣贯力度、统筹任务分解、细化落实措施,确保规划目标有序落实。认真做好《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编制报批工作。

(二)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坚决守住市场监管领域安全底线。前不久,我们召开了全国食安办主任会议,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部署,目的就是立足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立足问题导向、立足"严"的主基调、立足落实见效,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压实监管责任,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决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全系统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不能只敲梆子、要常敲警钟",绝不能因为表面风平浪静就掉以轻心,绝不能因为形势有所好转就麻痹大意,绝不能因为心存侥幸而无视风险隐患,也绝不能习惯于形式主义的自娱自乐、满足于形式上抓了而不过问实效、无视风险积累。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的要求,真正在越严百姓越拥护、越严产业越规范、越严队伍越安全上凝聚共识,真正把"严"的主基调持续贯彻到日常工作、监管执法和机制建设中。这是对安全监管的共性要求,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监管领域都要据此专题部署好2022年重点任务。这里对强化监管机制强调以下几点。

一是强化"以点带面"的工作机制。这里的"点",指的是要选准执法"切入点"和抓准监管"着力点"。我们已经形成了超大规模的市场、超大规模和数量的市场主体以及产品和服务,而且监管对象还在快速与日俱增,风险也在不断积累。要解决监管力量与监管对象不匹配的矛盾,一方面要统筹选准执法"切入点",对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严重挑战道德底线、严重引发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违法行为,要集中执法资源严惩重处,立规矩、儆效尤,让每一次执法办案最大限度发挥出警示震慑作用。另一方面在监管"着力点"上,既要加强对小企业、小作坊、小门店的监管,更要对市场占有量大、生产供应量大、流通带动量大的大企业、大连锁、大平台和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高风险领域加强重点监管。通过规范大企业的安全管控水平和严格准入管理,不仅能够有效防范由于市场份额大、流量大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还能充分发挥大企业的"链主"配套带动作用,带动数以千万计配套的小企业、小作坊在质量安全管理上提标准、上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克服监管资源和监管对象不匹配的矛盾,可谓"一举多得"。这里的"面",也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既要加强重点监管,又要兼顾"面"上的监管,确保监管的覆盖面;另一方面,要在"以点带面"上下功夫、见水平,对"点"上的执法要重拳出击,通过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扩大震慑面、强化社会教育面,让更多不法分子听到案件警示、看到监管牙齿、看清违法成本代价、不敢铤而走险。要通过规范大企业,将安全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到更多协作配套中小企业,用市场化的机制扩大"点"的示范面、约束面、带动面。

二是强化风险防控机制。2022年要用足监督抽检、风险监测资源,确保重点产品全覆盖,强化飞行检查、体系检查、不良反应监测等针对性措施,切实提高发现风险的能力。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完善和落实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安全形势评估机制,评估结果向同级政府报告。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建立风险、措施、责任三个清单,实行重点隐患整改销号机制,限期做到全面排查、治理到位。

三是强化责任落实机制。建立健全约谈、通报和重大线索、重大案件挂牌督办机制,从严压实属地责任。各领域要对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安全事件,深入剖析、查找监管缺失薄弱环节,举一反三、从严压实监管责任。要督促企业完善内部安全管理机制,从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要突出城镇燃气等相关重点领域,切实落实法定检验制度。加快推动新冠病毒疫苗和治疗药物的研发上市,强化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安全监管。更大力度采取行政执法、行刑衔接、信用惩戒等措施,努力营造重点安全监管领域"不敢违法""不能违法""不想违法"的标本兼治效果。

四是强化应急处置机制。加快制修订国家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重点工业产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围绕产品追查、流通封堵、事故救援等关键环节,强化应急响应和处置机制。要深入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实战水平。要高度重视和加强舆情监测,既要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又要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防止误读误报造成不良影响。加快推进安全领域智慧监管、信用监管,切实提高风险分析预警能力和产品追溯效率,更好发挥信用制度惩戒作用。

(三)聚焦"六稳""六保"关键环节,更大力度支持市场主体发展。

一是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加大"证照分离"改革推进力度,更好统筹"四扇门"普适性措施和自贸试验区更大力度改革措施,更好依托"两张清单"联动调整机制,加快构建简约高效、公正透明、宽进严管的行业准营规则,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更好发挥涉企基础制度对稳定市场预期的作用。建立涉企行政许可事项电子证照库,扩展应用场景、加快系统改造,进一步完善企业开办"一网通办""跨省通办"便利化措施,持续释放改革成效。

二是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动力。制定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两年推进计划,强化全链条保护。持续提高审查质效,推动实现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商标申请,突出重点抓好惩罚性赔偿制度实施。深入推进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大力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继续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有序落实和继续深入研究相关经贸协定知识产权条款,积极服务我国经贸发展和创新需求。

三是着力完善和落实帮扶政策,更好支持市场主体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充分发挥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部际联席会议作用,研究完善扶持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以全国个私经济服务网为载体,搭建市场主体政策服务平台。持续推进涉企收费规范治理,研究制定行业协会商会等领域收费规则。密切关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向中小企业和消费领域传导的趋势,加强价格监测和监管,善于会同相关部门及时有效引导预期。深入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持续研究推进标准、认证、认可互认互联互通,更好服务双循环发展格局。在加强"小个专"党建工作中,要更好引导"小个专"从业人员听党话、跟党走,更好发挥党组织、党员的凝聚带动作用,合力克服经营困难,激发小微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四是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研究,切实提高服务市场主体发展的能力。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贴近市场、贴近市场主体、历史性掌握各类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年报信息的优势,着力加强对各类市场主体综合状况的分析,不断加深对市场主体发展规律的理解。要转变只关注登记具体环节、只盯住个体性信息,而忽视市场主体发展、忽视全局性发展趋势的观念做法,在加强日常信息归集和共享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大数据分析水平,联合相关部门、智库深度分析市场主体发展运行状况、共性关切和政策效应,当好政策供给参谋助手。加强市场主体状况的研究、加深对市场主体的认识,既是市场监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未来也将是我们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功底,大家务必现在就要重视起来。

(四)深入实施公平竞争政策,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强化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我们要深刻把握中央战略意图,更好发挥公平竞争监管在经济治理中的作用。

一是完善依法监管的规制规则。要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引导各类资本和各类市场主体有序发展、有序竞争。加快制修订《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禁止垄断协议暂行规定》《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暂行规定》《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等,加强制度性研究,为资本设置好"红绿灯"。尽快出台《互联网平台分类分级指南》《互联网平台落实主体责任指南》,推动企业自身合规制度建设和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建设,引导平台和各类市场主体规范健康发展。

二是健全事前事中事后规制链条。完善市场竞争状况评估制度,推动构建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完善预防性监管措施,推动监管链条由事后向事中事前延伸。探索建立"黄灯"警示制度,强化风险研判识别,更加善于运用行政指导、约谈警示、附条件批准等梯次工具,增强监管的前瞻性、针对性、系统性。

三是推动提高部门协同规制合力。推进市场准入、行业监管、国家安全审查和竞争监管更加紧密衔接,更加注重由监管执法的个案对接转向深层次制度对接。各省局要进一步提高公平竞争监管水平,既要发挥好公平竞争在破除地方保护、维护全国统一市场中的作用,又要在重大案件查处中加强和总局的协作配合,并抓好相关整改落实,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是统筹把握垄断规制重点。规制市场垄断方面,要围绕平台经济、信息安全、科技创新、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提高竞争执法水平。规制行政性垄断方面,要深入贯彻《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修订《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暂行规定》,运用第三方评估等方式更好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依法查处行政性垄断行为,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五是提高公平竞争规制能力。要以充实反垄断力量为契机,提升竞争监管专业化、科学化、系统化水平。更加注重理论研究,注意合理借鉴国外同行经验,注意加强国际合作,更好把握资本、数字经济和市场竞争格局等发展规律和趋势。强化竞争监管专业技术支撑,不断提高与"高手"过招中的依法监管能力。

(五)深入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更好发挥质量体系基础支撑作用。

一是深化质量管理改革创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创新完善宏观质量政策。优化政府质量工作考核机制,更好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创新和完善中国质量奖评选机制,切实提高评选结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发挥好质量奖"以点带面"的作用,推动各方抓常抓长、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二是深入推进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出台《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完善法治化、市场化举措,既要依法开展质量监督监测,强化技术法规的约束作用,又要注重发挥行业"龙头""链主"企业作用,通过大型企业配套准入带动中小配套企业质量提升。既要做好我们自己推动开展的"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创建等工作,又要在宣传上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利用好、支持好、发挥好诸如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等权威平台,更好宣传质量法规政策、曝光质量违法行为、培育企业和消费者质量意识。

三是务实推进质量体系对接经济社会需求。完善产业计量服务体系,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双碳"标准计量体系。围绕产业链供应链提升等关键需求和市场监管履职需要,加强标准供给。持续优化政府颁布标准与市场制定标准二元结构,完善标准与科技互动机制。深入开展检验检测促进重点产业优化升级行动。

四是规范提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市场。加大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事中事后监管力度,深入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肃查处资质申请虚假申报、虚假检测、虚假认证、伪造数据、网络售卖虚假检测报告等违法行为,以行业健康发展促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加强认证认可标准的互认互联互通,更好服务双循环发展大局,更好服务企业外贸便利化。

(六)深化市场秩序治理,进一步营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市场环境。维护群众利益的监管执法是时刻不能松懈的持久战,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一是深入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更加聚焦"民意最盼、危害最大、市场监管风险和压力最大"的重点领域,更好统筹执法办案力量集成效应,更好发挥典型案例警示震慑作用,办出一批让人民群众广泛称道、对违法分子广泛震慑的"铁案",打出让监管长出牙齿、彰显监管为民的执法品牌。

二是坚决遏制市场秩序突出问题。强化广告导向监管,坚决防范假借国家重大活动违规炒作牟利行为,持续清理整治虚假违法广告。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管,加大侵权假冒、防疫物资和"一老一小"用品质量执法力度。强化网络传销监测执法,依法查处社交电商领域等新型传销行为。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不断优化线上市场秩序。持续推进"长江禁捕打非断链"专项行动。适时开展审批转告知承诺事项大检查,探索完善放管结合、事前事中事后相匹配的监管措施。

三是持续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以研究制定《关于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意见》为契机,系统完善消费维权制度。以开展全国放心消费示范城市创建为抓手,加快构建消费环境共治格局。以强化12315行政执法体系为支撑,健全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制度,实施12315五级联动效能评价体系,不断提升投诉举报处置效能。深入推动购物无理由退货工作,探索建立消费环节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制度,推动完善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

(七)持续推进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快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一是全面推进市场监管法治建设。深入实施《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实施纲要(20XX-2025年)》,推动法治工作全局化、全局工作法治化。推进《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计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条例》《企业信息公示条例》《专利法实施细则》《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制修订。健全执法监督制度,深入实施市场监管系统"八五"普法。

二是重点推进信用和智慧监管能力建设。加快出台《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意见》,更好推动合理配置监管资源、统筹实施差别化监管、优化信用导向的营商环境。完善信用信息归集、公示、年报、经营者异常名录、失信惩戒、信用修复、"双随机、一公开"等基础制度,创新信用监管工具,开展企业信用指数研究。总局和各省局要加强智慧监管建设统筹,形成适应各领域业务特点的统分模式。安全监管领域更要运用已有的信用制度和技术平台,加快科技赋能,切实提高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智慧监管和信用监管都有一个先苦后甜的过程,都有一个需要扎实做好基础工作、持续提升队伍素质、加强技术支撑能力而且默默无闻的"苦"的阶段,但是只要统一思想,咬定青山不放松,驰而不息打牢基础,一定会尝到提升监管效能的甜头。北京、上海、浙江、山东、广东等地监管效能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智慧监管和信用监管先行一步,要继续扩大应用场景,创造和分享更多可复制的经验,进程慢的地方要切实重视起来,注重借鉴先进省份的建设模式、技术路线,少走弯路。

三是稳步推进基层基础能力建设。要在"十四五"起步阶段积极争取资源、加强能力建设,着力改善基层监管保障水平。要推动《市场监管所条例》立法,加强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快推进执法标志、证件、服装统一。深入推进高素质专业化监管队伍建设,加强理论和技术人才培养引进,着力稳定和加强安全监管领域职业化监管队伍。积极推进市场监管国际合作,以制度型开放促进市场监管体系更加成熟。

(八)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市场监管工作政治保障。深入学习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政治建设贯穿到市场监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一是持续深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持续抓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工作,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不断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党的二十大召开后,要及时组织深入学习大会精神,确保全系统深刻领悟和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是深入推进政治机关建设。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加注重以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体现"两个维护",更加注重以政治引领业务方向、以业务彰显政治效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进一步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推动党建与市场监管业务深度融合。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着力提高干部队伍政治素质。

三是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深入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与驻市场监管部门纪检监察机构同题共答,推动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巩固深化"作风建设年"成效,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持续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措施,以关键少数引领作风转变。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牢牢把握"严"的主基调,持续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政治巡视,推动巡视发现问题和各类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一体整改,切实发挥巡视政治监督作用。

元旦、春节即将来临,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市场监测、完善应急预案,提早部署针对性措施,维护市场秩序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心过节。当前疫情仍有多点散发,"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形势依然严峻,要坚决服从各级党委政府调度指挥,坚决落实好疫情防控各项任务。总局相关司局要主动加大对疫情散发地区市场监管工作的支持力度,靠前一步加强指导、做好服务。同时,要精益求精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安全保障工作,为办成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贡献市场监管职能担当。

做好2022年的市场监管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初心使命,强化担当落实,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在市监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22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市系列重要会议精神,认真总结20XX年市场监管工作,深入分析2022年面临的形势任务,聚焦"走在前""事争一流、唯旗是夺""争三保五奔第一、只进不退",研究部署2022年市场监管重点工作,动员全系统上下埋头苦干、发力赶超,确保新的一年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履职尽责、担当实干,20XX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扎实推进

20XX年是中国XXX成立100周年,是全面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起步之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局的大力指导下,聚焦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坚持"守安全底线、拉发展高线"主责主业,锚定"整体工作争一流、单项工作争第一、全省有位次、全国有影响"目标定位,按照全省市场监管"五三三三"工作部署,狠抓"1+1+6"重点任务落实,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一)党建引领作用持续增强。坚持"第一议题"制度,时刻牢记"国之大者",学习XXXXXX重要讲话12次,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2次,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次。扎实开展作风纪律"大起底、大整顿、大提升",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推进"五学五比"(学忠诚履职、比政治品格,学"零差错"标准、比工作完美度,学统筹创新、比监管效能,学"一专多能"、比履职本领,学党建引领、比队伍活力),创建百强特色党支部2个,召开季度党建通气会4次,举办市场监管大讲堂16期,"民意5来听"和社区"主题党日"30余次,成立中共XX市委党校市市场监管局分校。"市场卫士、服务先锋、改革尖兵"被评为十佳机关党建服务品牌,棉花公证检验XX实验室被授予XXX员先锋岗,机关第一党支部、食药中心党支部被授予市直机关特色党支部。《党建带群建发挥群团组织作用》获市直机关党建课题成果一等奖。

(二)服务中心大局展现担当。坚决打赢省对市考核翻身仗,"高价值发明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绩效"指标连续排名全省前列。全力做好XXX环保督察整改,顺利完成黄河滩区污染问题排查整治。全员参与全国卫生城市复审,开展扫街式检查、搬家式整改。持续发力大气污染防治,对全市所有X家加油站抽检X批次油品,合格率X%。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平稳运行一年多,被XX市委、市政府授予"攻坚克难先进集体"称号。9名下派干部获得组织部门通报表扬,荣获"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优秀乡镇小队""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优秀服务队""第一书记先进个人"等称号。

(三)市场准入环境更加便捷。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全市实有市场主体X万户,同比增长X%,外资授权机构达到6家。大力开展"知识产权重点工作突破年"活动,实施高端装备、高端化工和医药产业专利导航工程,高价值发明专利达到X件、较年初增长X%。成功设立国知局济南代办处XX工作站。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制度落地实施,创建"一城五区"跨区域市场监管联动机制,入选全市"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差异化监管做法在省局简报刊发,XX成为全省唯一国家级自主年报试点城市。扎实开展"进企业、抓党建、办实事、促发展"和"政银携手百亿助小微"活动,完成"个转企"X家,为X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X亿元。

(四)公平竞争秩序不断规范。在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中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抽查各类政策文件X件。出台《加强商业秘密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入选全国"十三五"期间直销监管执法优秀案件1件、全国市场监管领域扫黑除恶典型案例1件。2件广告案例列入省局"长江禁捕打非断链"专项行动典型案例,成功举办XX市公益广告大赛。

(五)质量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我市质量基础设施(NQI)"一站式"服务经验做法得到《中国质量报》推广。成功争取2022年XX省"质量月"启动仪式主办权。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第八届省长质量奖,XX华宇集团董事长胡桂花获得省长质量奖提名奖,获奖数量全省第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成功获批立项,《中国市场监管报》对"XX运用标准化助推大蒜产业高质量发展"案例进行了报道。实施小微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提升行动,6家企业入选省级试点。

(六)放心消费建设再上台阶。指导全市53万家经营业户参与放心消费全域创建,发展放心消费示范单位X家、无理由退货X家,市局在全省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扎实开展政务热线百日攻坚专项整治行动,接收各类投诉举报咨询90178件,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2220万元,12345政务服务热线承办事项回访满意率100%,全市并列第一。

(七)安全监管基础稳定向好。XX区、XX县食品安全经验做法被省市场监管局20XX年第2期简报刊发推广。药品零售"一店一码"智慧监管系统获评20XX全国智慧监管典型案例,成功争取全省药品互联网交易监管系统试点、全省"一店一码"便民系统试点和基层药品网格监管标准化试点。扎实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案件查办数量和罚没款金额均列全省第1,全市38113台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实现全覆盖。成品油质量"红黄蓝"分类监管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开展低速电动车、电线电缆等专项整治行动。市局特监科长XX同志荣获"全国市场监管卫士"称号。

(八)综合监管执法效能渐显。建立风险排查、风险会商、分类管理和应急处置闭环管理"四步走"模式。坚持"四个最严",全市执法案件总数X件,同比增长X%,货值X万元,罚没金额X万元。完善食品药品执法办案行刑衔接机制,全市办理食品药品案件2906件,刑事拘留97人,罚没款2122万元。市综合执法支队荣获全省第八届药化械执法办案技能竞赛团体三等奖。开发建设校园周边智慧监管码平台、冷链食品视频监控平台、标准化服务平台,大力推动"智慧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贯通应用,全市176个基层所已全部使用一体化平台,利用移动执法终端完成日常监管2万次。

回顾过去一年来的发展,各县市区局在争先进位的道路上比学赶超,在重大任务面前闯关夺隘,呈现出"活力迸发、亮点纷呈"的良好势头。XX区探索开展自助售药机和24小时药店,取得良好成效。XX区率先在全市实现气瓶充装追溯体系建设全覆盖。XX市实施"以供控购、以购溯源、管住批发、规范零售"的链条式管理模式。XX县"乡村困境儿童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成功获得省级立项。XX市深化"接诉即办",成立消费者服务中心,全年挽回消费者损失X万元。XX县积极参与5A景区创建,开展XX岛景区超市、食品经营点、餐饮单位拉网式排查。XX县出台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质押融资额突破X亿元。XX县成功获批省级新材料产业专利导航项目。XX县新增XX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1家、XX优质品牌4家。XX县市场监管局被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评为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XX县代表XX接受省对市食品安全考核,评价性抽检合格率X%,全省前列。高新区始终保持冷链、非冷链、药店、农贸市场等从业人员核酸检测率100%。XX区已实现县级成品油质量抽检100%全覆盖。经开区上线综合智慧监管平台,执法办案数量同比增长XX%。

我们回顾总结的目的,就是要勇敢地"清零",让成绩成为过去;就是要正视差距,力求把弱项补齐、强项做亮。当前各项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安全底线守得不牢。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有差距,牛羊畜禽肉检验检疫仍是空白,"三小"业态脏乱差,农贸市场快检室形同虚设,农兽药残留、"两超一非"等问题长期存在。安全生产责任压力传导不到位,县(市、区)工业产品抽检经费普遍不足,抽检力度小,"问题水泥""瘦身钢筋"等产品质量事件接连发生。二是高质量发展手段不多。专利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小,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激励政策一直未能出台。质量基础设施(NQI)平台建设推进缓慢,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品牌建设等基础相对薄弱。市场主体数量差距愈加明显,20XX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长X%,远远低于XX(增幅XX%)、XX(X%)。三是消费维权力度不够。对群众投诉举报没有统一归口办理,甚至一转了之,督办跟进不到位,没有建立闭环办理机制,群众消费投诉举报数量逐年增长(20XX年同比增长X%),特别是多次反复举报较多,小问题拖成大事件(绿园氧气制造有限公司气瓶充装违法行为举报,受到市委、市纪委关注)。四是疫情防控亟需加强。疫情防控时紧时松,存在厌战情绪、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没有长期保持打击"八不行为"的高压态势,使用进口冷链不报备、不使用"XX冷链"等现象依然存在,市场监管一线人员、农贸市场从业人员"应纳尽纳"工作仍有漏洞。五是智慧监管能力不足。推进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应用行动迟缓,基层监管人员不知道、不会用、不想用现象突出。对新兴业态监管谋划思考不够,网络、广告监管方式滞后,还停留在"一监管平台+两台电脑"的阶段。六是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有待深化。压力层层递减问题仍然突出,没有真正形成"严"的主基调,全局谋划"最先一公里"基本功普遍缺失,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尚未打通,"反复安排不落实、出了问题不汇报、有了问题不改正"一定程度存在。

二、事争一流、争先进位,奋力做好2022年市场监管工作

XXX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正确处理稳和进的关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坚定不移抓好既有工作部署,聚焦聚力"六个一"发展思路、"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努力做到事争一流、唯旗是夺,保五争三奔第一,只进不退。

全国市场监管工作视频会议要求,要立足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到稳中求进,一是加快将制度成果转化为监管效能;二是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坚持"严"的主基调,强化"以点带面"、风险防控、责任落实、应急处置,坚决守住市场监管领域安全底线;三是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落实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帮扶政策;四是深入实施公平竞争政策,健全事前事中事后规制链条;五是深入推进质量强国建设,规范提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市场;六是深化市场秩序治理,持续深入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七是重点推进信用和智慧监管能力建设;八是深入推进政治机关建设。省市场监管局对2022年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抓好"五三三三"重点任务,强基固本守底线,创新提标拉高线,催发活力优环境,聚势赋能强支撑。一是聚焦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着力推进"五条底线"强基固本,即:进口集装箱疫情防控、食品安全监管、药品安全监管、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二是聚焦服务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三条高线"创新提标,即: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强省战略、质量强省战略、标准化创新发展战略;三是聚焦发展壮大市场主体,着力推进"三大环境"催发活力,即:在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上求突破、在持续优化市场秩序上见成效、在持续服务市场主体发展上出实招;四是聚焦市场监管动力变革,着力推进"三大支撑"聚势赋能,即:全面构建智慧监管体系、全面强化信用监管、全面推进社会共治。

市委、市政府提出,2022年和今后五年,XX市目标定位初步考虑是:紧紧围绕"三个走在前"的总要求,牢固树立"事争一流、唯旗是夺,争三保五争第一、只进不退"的目标追求,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跨入全省第一方阵,争当XX南经济圈排头兵。关于2022年经济工作目标,基本要求是: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XX南经济圈其他城市、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前五名)。

奋斗征程莫停步,一山翻过一山来。2022年XX市场监管总的思路是:聚焦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坚持市场监管整体工作"争三保五奔第一",省对市综合考核、评议考核"保三奔第一",围绕"保安全、守底线,促发展、拉高线"主责主业,狠抓"1+1+6"工作重点落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

今年是成立市场监管局的第四个年头,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有突破、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的部署,2022年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是实现XX市场监管"五年大变样"关键之年,也是XX贯彻落实"三个走在前"总要求,实现"事争一流、唯旗是夺,争三保五奔第一、只进不退",跨入全省第一方阵,争当XX南经济圈排头兵的起步之年,要通过全体市场监管人五年的辛苦努力,确保实现XX市场监管事业大变样、人员精神面貌大变样、干部队伍建设大变样。

抓住重点、分层推进是抓落实的一个有效工作方法。对2022年重点工作落实,我们就是要抓住重点、分层次推进。微观层面,2022年工作要点共40项,是根基,由科室(局属单位)负责全面落实;中观层面,把40项工作要点凝练成了21项专项行动,由分管局长负责加快推进;宏观层面,把21项专项行动再凝练成十大攻坚行动,一项行动、一个专班,由局长负责实施重点突破、一抓到底。工作要点、专项行动和攻坚行动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层层递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下面,我着重就"十大攻坚行动"讲几点意见。

(一)市场监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

1.目标:到2022年末,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97万户,全市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授权机构数量达到8家,"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六大提升、全面覆盖",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幅继续保持全省第1,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持续提升,营商环境评价总体进入全省前5名。

2.主要措施:一是在优化企业开办服务上求突破。优化外资企业开办服务,简化港澳投资者登记材料;指导XX县、XX县申请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权限;实施外资企业登记注册服务窗口前移,打造市县"一体化"外资登记注册服务模式;扩展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推广电子营业执照融合应用;推进外资登记"跨省通办""跨国通办",开展外资企业集约化登记指导服务。二是在全面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效能上求突破。聚焦"抽查事项、抽查比例、抽查频次、参与抽查单位、单次进企检查事项、企业满意度"等6项指标,指导各级各部门制定完善"一单两库一细则一清单一计划",建立以清单为基础的动态管理制度。三是在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上求突破。强化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和政策保障,开展高价值发明专利倍增计划,大力提升高价值发明专利创造、运用、服务水平。四是在优化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上求突破。持续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围绕重点领域加大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开展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示范试点建设,扩大市级知识产权保护重点联系单位库,建立常态化直通保护制度和重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便捷响应通道,高效、妥善解决企业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困难和问题。

(二)市场监管领域差异化监管专项行动

1.目标:探索信用风险分类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融合机制,将随机抽查的比例频次、被抽查概率与抽查对象的信用等级、风险程度挂钩,在抽查事项、检查对象抽取等方面实现差异化监管全覆盖,推动全市信用监管整体工作进入全省第5名。

2.主要措施:一是在探索信用风险综合分类上求突破。依托省"双随机、一公开"综合业务平台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平台,对市场主体按照信用风险划分为A、B、C、D、E五个类别,建立基础性指标体系,形成企业全生命周期图。二是在推行重点领域实施风险等级分类上求突破。在生态环保、税务、应急、农业农村领域建立部门《风险等级分级分类实施方案》,实行监管对象差异化管理;对在食品药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特种设备等重点监管领域,建立监管对象《风险等级分级分类名录库》,实施精准有效监管。三是在分类监管措施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机结合上求突破。将差异化监管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结果应用于"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抽取过程。对严重失信等高风险企业进行重点监管,提高抽查比例,对守信市场主体实行"不举不查""无事不扰",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四是在以信用预警提升服务效能上求突破。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部门协同监管平台、"互联网+监管"、信用中国等大数据分析联动,强化企业信用风险分析预警,实现对风险行为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强化市场主体事中事后监管的及时性、精准性、有效性。

(三)"知识产权创新突破年"行动

1.目标:到2022年末,我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件,增幅30%以上,对"231"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集群中的每个产业实现专利导航全覆盖;多部门协同、跨地区联动、市县一体、社会共治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进一步提升,侵权易发多发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较高水平,知识产权省对市考核指标进入全省前3名。

2.主要措施:一是在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上求突破。充分发挥市知识产权战略领导小组作用,压实战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责任,构建"市县一体"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体系;强化资金和政策保障,出台知识产权激励政策;开展高价值发明专利倍增计划,大力提升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价值发明专利创造和储备,积极引导外向型企业开展发明专利海外布局,加大高校科研院所发明专利转移、企业发明专利转化,实施知识产权(专利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强化督导考核,坚持每月通报制度;建立高价值发明专利台账,强化七年以上发明专利维持;大力引进国内高端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提升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水平。二是在产业专利导航上求突破。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三个产业,面向全国招标高端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推动我市"231"产业精准开展技术创新、双招双引,全力助推XX"制造强市"建设。三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效能优化上求突破。开展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着力提高专利侵权案件办案数量和质量,服务创新主体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持续实施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整治,依职权严厉查处商标侵权、假冒专利、地理标志等违法行为,防范化解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强化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建设XX市知识产权诉前调解中心和XX市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巡回监察室,提高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处理效率,推动知识产权公益诉讼。

(四)重点领域价格检查专项行动

1.目标:持续开展重点领域涉企收费和物业收费专项整治,依法查处涉企收费和物业服务收费等违规行为,坚决遏制乱收费行为,确保各项收费政策落实到位,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2.主要措施:一是在整治行业协会商会收费上求突破。重点对具有法定职责、承担行政部门委托或授权职能、与政府部门尚未脱钩的行业协会进行抽查,严厉查处通过职业资格认定违规收费、利用行政资源强制服务收费、违规收取评比表彰费等行为。二是在整治口岸服务收费上求突破。加强对船代、货代、堆场、报关等重点环节监管,引导口岸经营企业规范收费行为,对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开展抽查,重点查处借疫情防控强制服务收费以及各类中介明码标价不规范等行为。三是在整治中介机构收费上求突破。按照不低于20%比例继续开展政府部门和下属单位收费监督检查,重点规范行政机关指定或推荐中介服务机构、将其自身应承担的中介服务费用转嫁给企业行为。四是在整治物业服务领域收费上求突破。持续开展物业服务收费领域重点问题专项整治,依法查处收费公示不规范、服务乱收费等违规行为,维护群众合法价格权益。

(五)标准化能力提升专项行动

1.目标:注重标准引领,抓好11个国家级、10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制定《XX市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管理办法》,探索开展市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创建,在农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领域打造更多有XX特色的地方标准,到2022年末,省对市质量评议"质量基础设施"中"推进标准化工作"水平进入全省A级(全省第7名)。

2.主要措施:一是在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上求突破。开展《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宣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强化对XX市标准化委员成员单位和全市标准化专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推动市内高等院校设立标准化通识教育,探索开展高等院校标准化职业教育;统筹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标准化人才队伍,推动人才资源要素共建共享,建立以人才为主线的资源协同共建新模式。二是在助推产业的发展上求突破。与国内顶尖标准化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出台标准化战略实施白皮书,为政府和行业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在高位推动上求突破。推动成立XX市标准化委员会,制定《XX市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管理办法》、《标准化专员管理办法》,组建XX市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或标准化专家库。四是在标准制修订和标准化项目建设上求突破。落实标准化奖励政策,推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制修订;探索开展市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鼓励承建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等项目。

(六)创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攻坚行动

1.目标:2022年底前主要指标达到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标准,全市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位于全省前列,其中,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达85%以上,食品安全评议进入A等级(全省前6名),我市获得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提名。

2.主要措施:一是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上求突破。建立争创工作领导小组,发挥市食药安办综合协调作用,制定2022年度争创工作实施方案,督促县市区做好示范创建巩固提升工作。二是在提升基层基础能力上求突破。强化基层食药安办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压实属地监管责任,推动县市区进一步完备基层派出机构,开展基层监管人员全员培训。推进落实网格化管理工作,加快XX、XX、XX市级网格化试点,强化网格员培训考核,织密基层食品安全防护网。三是在严格食品安全全程监管上求突破。加强食用农产品源头监管、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监管和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治理;深入开展食品安全警示教育、异地交叉执法,实行线索通报、先刑后行,完善行刑衔接机制,落实食品药品执法案件月报告、季度通报制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着力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

(七)基层药品网格监管标准化专项行动

1.目标:制定基层药品网格监管标准规范,通过标准体系构建、机制建设、支撑保障,实现基层药品监管标准化,对药品经营单位和使用单位开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确保省对市药品考核指标保持在全省前3名。

2.主要措施:一是在药品安全标准化建设宣传培训上求突破。通过专家授课、多媒体手段,广泛宣讲药品零售网格化监管的重要标准,形成认识标准、关注标准、使用标准的良好氛围。二是在建立健全标准体系上求突破。高标准编制标准明细表,构建科学合理、层次分明、满足需要的全市药品零售网格化监管工作标准体系框架。三是在制定相关标准上求突破。在全面收集药品零售网格化监管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地方管理运行标准。四是在组织实施上求突破。对基层一线监管人员开展全员大培训活动,对药品零售网格化监管的各个岗位、各个环节的标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标准得到有效实施。五是在宣传推介上求突破。推进药品零售网格化监管标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我市药品监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和专业化水平,积极打造国家典型案例。

(八)"四位一体"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攻坚行动

1.目标:到2022年底,全面落实"五个严厉打击"和"四个100%",即对"特种设备应登未登、应检未检,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充装不符合要求气瓶,未实施气瓶充装前后检查制度,生产销售未经认证家用燃气具"等五大类突出违法违规行为实施严厉打击;实现新建管道施工告知率、安装监检申报率,在用管道信息录入率、定期检验申报率四个100%,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总体工作进入全省前3名。

2.主要措施:一是在持续推进特种设备登记检验工作上求突破。持续保持特种设备"应登尽登""应检尽检",消除"漏管""未检"安全隐患。大力推动燃气压力管道法定检验,加大对在建燃气压力管道安装监督检验,以及已投入使用的燃气压力管道定期检验监督检查力度,压实燃气压力管道使用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攻坚提升燃气压力管道法定检验率。二是在严厉打击气瓶充装违法违规行为上求突破。严惩重处充装非有自有产权气瓶、翻新气瓶、未登记气瓶、超期未检气瓶、检验不合格气瓶等行为。三是在强化燃气具等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求突破。重点排查是否生产销售不符合强制性产品认证要求的燃气具;加强对燃气具、燃气泄露报警器质量监督抽查。四是在落实落细硬核措施筑牢安全防线上求突破。强化企业从业人员培训,开展基于风险管理理念的分类监管,组织开展异地交叉互查,坚持"行刑衔接、刑事优先",扎实开展警示教育,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规范一方"执法效果。

(九)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平台反馈问题专项整治行动

1.目标:围绕12345政务服务热线、12315投诉举报、网络问政等平台群众诉求问题的办理情况,以及市委巡察反馈问题、"问政XX""问政XX"曝光问题,认真查摆群众合理诉求解决不到位、不彻底的问题,着力整改漠视群众利益、推诿扯皮、作风不严不实等问题,提高办理效率和质量,力争群众合理诉求满意度达到100%,全省位列前5名,切实维护济宁市市场监管系统良好局面和干部队伍良好形象。

2.主要措施:一是在建立健全投诉举报问题台账上求突破。重点梳理办理机制不完善、工作流程不规范、未形成闭环管理的问题,以及未按时办理、答复、反馈的问题,同类问题重复发生或集中反映的问题,承办单位未作出合理处置的、在职责范围内拒不接受派转事项的问题。二是在深入查摆问题上求突破。对2020年以来投诉举报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全面复查复核,核验是否整改到位、是否存在"反弹"。三是在不满意工单上求突破。对2020年以来12345政务热线、网络问政平台等存在的不满意工单,进行全面梳理整改,建立不满意工单专项整改工作台账,坚决整改到位。

(十)创建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专项行动

1.目标:全面贯彻上级部署、改革创新成效明显、质量监测名列前茅、市场环境不断优化、质量状况持续良好、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切实守牢安全底线,实现市级政府质量工作评议由B到A的突破(全省前7名),力争2023年前,创建成为事中事后监管、质量发展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

2.主要措施:一是在"双随机、一公开"标准化建设上求突破。工作指引更完善,充分发挥市联席会议办公室作用,指导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细化完善工作指引;抽查计划更合理,科学制定2022年度抽查事项清单和计划;工作机制更全面,探索"双随机、一公开"标准化建设,实现我市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标准化管理从有到优的突破。二是在市级政府质量工作评议上求突破。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鼓励企业积极使用各类服务平台;开展标准化能力提升行动,培养人才队伍、推动产业发展;开展"质量巡诊、一企一策"行动,推动质量提升、品牌培育工作;开展质量基础设施提升行动,推动"一站式"服务落实落地。三是在全面改革创新上求突破。通过全面梳理、全面总结、归纳提炼、系统推广,综合利用国务院督查、政务信息报送、省级以上主流媒体报道等路径,在优化营商环境、差异化监管、个体私营党建、公平竞争审查、全面质量提升、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形成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典型经验和成功案例。

三、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市场监管铁军,为"争三保五奔第一"提供坚强保障

推动XX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实现"事争一流、唯旗是夺,争三保五奔第一、只进不退"的要求,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建引领,加快推进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全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市场监管铁军。

一是全面深化政治建设。以"机关党的政治能力年"为抓手,围绕"党的政治建设、特色党支部、模范机关"三大工程做实党建工作,进一步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推动全部基层党支部达到五星级支部标准,在此基础上争创特色党支部。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建设,争创省级文明单位。深化"市场卫士、服务先锋、改革尖兵""监管强手、办案高手、检测能手""市场监管进社区、服务民生零距离""5日有约听民意、市场监管为民生""法治、专业、融合、创新"的市场监管文化,"纪律严明、执法文明、赏罚分明"的市场监管铁军等系列品牌。

二是不断提升能力素质。要做到素质高:政治上"靠得住",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到"凝心铸魂",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多考虑市委市政府需要我们干什么、我们能为市委市政府干什么。群众们"信得过",牢记宗旨、为民服务,进一步树牢"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责任担当,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工作中"做得实",勤政务实、真抓实干,干就干到做好、争就争到一流、做就做到极限。关键时刻"站得出",敢于担当、勇于斗争,敢于动真碰硬解决矛盾问题,坚决与歪风邪气作斗争,让科室、单位面貌持续改进、焕然一新。自身里"立得正",清正廉洁、光明磊落,常怀敬畏之心,不越纪律规矩红线,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有无监督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要做到专业化:提能力、强素质,掌握"三会四清"工作法(会说、会写、会执法,底数清、政策清、责任清、措施清),着力提升科长执行力(组织协调力、专业能力、落实力、创新力),实现"专业人干专业事、专业事由专业人干";抓基层、出亮点,加强对基层的精准指导、精准帮扶,继续实行市局县级领导包保县市区,既压担子、又教法子;建台账、严督导,对承担的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逐一立项分解,全程跟踪督办,确保取得实效。立标尺、树导向,出台《关于树牢"六个标尺""三个导向"加强市场监管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用好干部执行力档案,抓两头、带中间,解决"干好干孬一个样"的问题,切实增强干事创业的激情动力

三是认真抓好问题整改。以作风纪律"大起底、大整顿、大提升"为抓手,全力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推动作风建设再出发。全体起立大起底,全面对照巡察反馈问题,从站位和思想上找差距、从作风和责任上找不足,深挖细找市场监管干部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真正把问题找准、找实,给个人"照镜子",给单位"画好像"。全部建账大整顿,严格坚持台帐推进、销号管理,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整改责任人等,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全面规范大提升,立足着眼长远、标本兼治,整改一处、整顿一片,既大力整改具体问题,又着力从制度机制上找原因,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制度、流程,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巩固提升作风整顿成果。

四是持续塑强作风纪律。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严肃严格,始终保持工作态度严肃、纪律规矩严明、工作标准严格、工作流程严密;求真较真,掌握真情况、下足真功夫、解决真问题;细致细究,做到研究要细、谋划要细、政策要细、落实要细;务实扎实,说实话、办实事,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高效快捷,坚持说了就干、干就快干、干就干好。深入开展"五赛五比"活动,即"赛敢为人先、比解放思想,赛担当作为、比争先进位,赛能力本领、比工作实绩,赛精准服务、比营商环境,赛优良作风、比群众满意"。扎实开展"三为"活动,即为群众办实事,开展市场监管领域十大民生项目攻坚行动;为企业解难题,开展"困难问题大调研""惠企政策大宣讲""助企攀登大帮扶""党建活动大共建";为基层减负担,大力推进精文减会。

五是深入推进正风肃纪。健全完善廉政风险点动态排查防控机制,认真落实XXX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经常"扯袖提醒"、"红脸出汗",引导干部职工依法办事、公正执法、把好分寸、守住底线,持续保持"严"的主基调,营造"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良好政治生态。

同志们,回望过往的奋斗路,我们倍感自豪荣光;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坚定理想信念。2022年大事多、喜事多,要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上来,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的优良作风,更加主动、更大力度、更加精准地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无愧使命担当、不负伟大梦想,坚决维护好全市安全发展大局,为XX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望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在全县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XX年全县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省市各级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XX年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工作任务。下面我代表局党组谈几点意见。

一、众志成城勠力同心20XX年工作成效显著

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一年来,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局的精心指导下,强监管、优服务、提质量、保安全,用逆行而上的勇气、务实笃行的担当,战疫情推改革、防风险提效能、促发展强基础,推动市场监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迈上了新台阶。

(一)孜孜不倦战疫情,防控复产工作彰显新担当。

一是落实防控措施有广度:年初开始,根据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要求,深入集贸市场,查禁野生动物、活禽交易,关停了全县51个活禽售卖区域;深入医院药房,检查防控用品,确保市场供应;深入商超餐企,落实防疫措施,消除传染隐患,退订各类宴席8000余桌;深入企业工厂,督促防疫用品生产,确保高效产能;检查生产流通,打击囤积居奇,严查商品质量。累计出动监管人员8628人次,检查各类经营户5872家次,接到相关投诉158起,办结158起。二是推进复工复产有深度: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强化复工复产企业食堂监督,督促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规范操作等。各辖区监管人员对复工复产企业食堂进行了驻点监管和跟踪防控,确保企业食堂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根据省市县关于推进复工复产工作的文件要求,优化行政审批窗口服务,推行"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预约办"审批服务,对重点企业开辟绿色通道,采取容缺审批等方式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多模式审批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工复产期间,企业登记注册窗口接待电话咨询服务515件,网上办理639件,现场办理372件,其中新注册登记97户,变更登记31户。同时,针对存在特种设备的复工复产企业开展全覆盖式大检查,督促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落实安全责任,排查安全隐患,确保复工复产期间特种设备安全。全县累计复工经营户6219家。三是常态化防控有力度: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之后,以冷链食品管控为重点,持续强化冷链食品赋码销售,并针对全县63家冻库和561家利用冰柜开展冷链食品销售的经营户开展不间断排查,配合县疾控部门开展核酸检测,共排查冷链食品1925批次(其中进口冷链食品59批次),核算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同时督促冷链食品经营户等重点人员尽快接种新冠疫苗,共完成冷链食品从业人员176人和外卖配送人员56人新冠疫苗接种。

(二)步步为营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实现新突破。

一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落实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简易注销等各项改革举措,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全面实施,进一步压减企业开办时间。20XX年度(截止到20XX年11月)新登记注册企业1415户(其中私营企业1366户、内资企业2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1户),个体工商户1770户,同比分别增长%,%。企业变更登记608起,换照登记68起,注销250起。同时,继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做好网上登记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的推广应用。二是全面推进质量强县战略。望江县人民政府与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召开县域经济质量提升对接会,为望江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省质检院在望江设立工作站,并安排技术机构点对点的对接;启动第三届望江县政府质量奖申报工作,引导企业做大做强,树立标杆企业;以实施"技术服务工程"为抓手,加快我县检定机构平台建设,提升技术保障能力,以市场监督检验所建设为依托,建设望江纺织服装检验中心。品牌战略方面:安徽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产品获省名牌产品称号,安徽省联河米业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产品获市名牌产品称号,安徽省联河米业有限公司获市政府质量奖,安徽省亮亮纺织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获县政府质量奖,安徽省天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2家企业获县政府质量奖提名奖。到目前为止,全县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个、中国驰名商标1件、安徽著名商标25件、安庆市知名商标21件;安徽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8家;安徽名牌产品7个、安庆名牌产品21个以上。卓越绩效奖2个,卓越绩效先进个人1人;安庆市政府质量奖2家、县政府质量奖4家,县政府质量奖提名奖2家。发明专利方面:20XX年我县发明专利申请量167件,授权量70件,有限发明专利265件,万人量。实用新型专利申请346件,授权234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73件,授权70件。

(三)环环相扣防风险,守护安全底线展现新作为。

一是守牢食品安全底线:加强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规范特殊食品专柜销售行为,印发专柜销售标示标牌1000余份;开展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大检查。对159所学校、托幼机构食堂以及34所县城及中心学校周边300余户食品生产经营户进行了全方位检查;开展小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格执行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要求,及时清理库存过期和变质的食品及原料;开展食品抽检,根据季节特征、当地消费特性等实际情况制定20XX年抽检工作方案。同时严格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查处各类食品违法违规现象,累计立案58起,结案52起,罚没款22万余元。二是守牢药品安全底线:建立健全药品监管机制,依据省局有关文件精神及市局具体要求,开展了药械安全春风行动、疫苗流通环节质量专项检查等药械化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规范了重点单位和重点品种的经营使用行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水平,督促药械化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积极开展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上报工作共收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810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189例,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76例。三是守牢特种设备安全底线:积极开展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和各类特种设备安全专项行动。共检查使用单位162家,检查特种设备572台,督促整改一般隐患59处;进一步加强电梯安全监管工作,召开了全县电梯安全工作会,对安全使用电梯、维保行为进行了规范,对特种设备违法违规行为形成高压态势,累计立案调查2起,查封设备4台,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1起。四是守牢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引导申洲等7家规模以上企业引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广泛推广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22家企业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开展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专项执法检查和安全帽等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专项检查。新冠疫情后,口罩企业爆发式发展,县局开展了口罩的专项整治行动,对20家生产企业进行多次检查,并督促送检,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对10家企业假冒CE证进行鉴定,有效防止了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

(四)层层发动提效能,规范市场秩序取得新成效。

一是信用监管方面:做好企业信息公示及年报工作。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及省、市局的安排,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各种方法对未按时公示信息和报送年报的企业进行有效督促。上年度我县应年报内资企业5773户,已报5197户,年报率达到%;外资企业数14户,已年报14户,年报率为100%;个体户应年报18353户,已报17656户,年报率达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年报数为759户,已报678户,年报率为%。同时,做好企业异常名录的列入和移出管理工作。20XX年度共受理和审批352户企业(含个体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申请;做好企业信用修复工作。我局共接到12份移出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申请,在做好实地核查工作后,报请省局核准移出。二是市场执法方面:持续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公用企业垄断行为突出问题专项执法行动、打击传销、打假专项行动等工作。20XX年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共立案31起,电瓶车无"3C"认证案件15起,商标侵权案11起,虚假宣传广告案1起,产品质量不合格案件2起,违法检测1起,价格违法1起,已结案24起,实际入库罚没款25万多元。三是消费维权方面:推出"3·15"系列线上、线下活动,线上大力宣传,线下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和打假活动。同时,联合县电视台进行了联合检查采访,宣传20XX年"凝聚你我力量"年主题;强化节日期间全国12315热线值班值守,节假日安排专人值守12315坐席电话,确保节假日期间消费投诉举报处置工作,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严防出现投诉举报空档或缺位。20XX年,12315投诉系统平台共接待消费者电话咨询168次,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824起,办结802起,其中举报291起,立案5起,投诉举报办结率达98%,成功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0万余元。

(五)久久为功促发展,服务中心大局贡献新力量。

一是推进脱贫攻坚: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要求,严格遵循"四个不摘"工作准则,有针对性地开展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单位主要领导人实现了每月到村联系工作,及时解决脱贫攻坚中的实际问题,20XX年共给予村级产业帮扶资金五万元;开展教育扶贫,对就学条件较差的4户大学生家庭分别给予2000至3000元不等的经济资助,合计金额达万余元;全力协助抵御疫情和汛情的影响,疫情期间先后赠送价值两万余元的口罩及消毒液等物品协助村两委有效抗击疫情,随后又组织党员先锋队,赴壬辰占村各防汛点开展防汛工作;先后安排两批专班十人次,对帮扶村贫困户进行全面排查,共走访189户,电话采访62户,共查找问题269个。根据要求,及时进行了反馈。同时还协助村两委化解矛盾,进一步融洽了干群关系。二是深化扫黑除恶:印发了《望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XX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要点》,对20XX年扫黑除恶工作做出具体的安排部署。成立市场流通领域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望江县市场流通领域监管方面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方案》。制定《扫黑除恶工作长效常治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实现市场监管领域扫黑除恶的专业化、规范化、法治化,最大限度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积极开展宣传工作,累计向群众发放《致全县人民的一封公开信》7000份,明白卡3000份、民意调查问卷8000份,张贴建设平安望江宣传画1100份;积极开展线索摸排工作,累计向县扫黑办移交线索4条;受理县公安局扫黑办移交的线索2条;接收县人民法院司法建议书1件;接收县公安局公安提示函2件。三是开展招商引资:20XX年以来,我局招商组8次赴往合肥、上海、浙江等地"走出去"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向企业表示招商引资合作诚意,大力宣传望江招商,安商政策,希望将他们"引进来",并竭尽所能提供安商服务,同时也做好后续跟踪服务。同时,我局在招商过程中,各市场监管所分工协作,做好相关证照办理、商标政策咨询、法律法规宣传等法定工作,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安徽省阿贝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望江县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二类医疗器械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四是长江禁渔工作:我局对辖区内农贸市场和餐饮服务场所进行集中检查,印发并张贴《望江县市场监管局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告知书》和《温馨提示》等宣传资料两千余份。加强门店广告、招牌检查,累计清理违规广告招牌、菜单40个;检查餐饮企业和水产品销售企业1400家次,立案10起,结案10件,罚没款1700元。五是防汛救灾工作:在今年的防汛救灾任务中,我局积极担当、主动作为,一方面组织二十人的党员先锋队,参与一线的防汛抗洪工作,累计驻堤防汛三个月时间。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多家商贸、医药企业、协会、经营户为艰苦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官兵们送去食物、防暑驱蚊药品、饮用水、毛巾、衣物慰问品,累计捐赠物资近二十万元。

(六)面面俱到强基础,干部队伍风貌展现新形象。

一是思想政治建设全面抓。不断强化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持续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讲话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全年开展局党组中心组学习12次、机关支部主题党日活动12次;开展了纪念建党99周年系列活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鼓励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二是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抓。制定并下发《20XX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责任清单》,认真部署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结合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的开展,党员干部积极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严格落实整改。同时按照从源头上预防反腐败的要求,认真落实《机关公务接待制度》《公务用车管理制度》等相关规定,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物的管理机制。年初制定并下发了《中共望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谈心谈话工作实施方案》,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工作,累计开展各类谈心谈话30余人次。三是履职能力建设深入抓。随着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入,在四个新建所的机构、编制确定后,我们进行了基层监管所负责人的轮岗交流,新提拔了六名基层监管所所长,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增强了团队精神,激发了工作热情。同时,制定监管干部全年业务培训计划,内容涵盖"全科"业务。组织30余人次参与执法证、特种设备安全员证等考试;组织开展"每月一法"专题学习,针对市场监管领域相关法律法规作专题培训,累计参与140余人次。

20XX年我们荣获了第十二届省级文明单位;安庆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县目标管理综合考核先进单位、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荣誉的背后,镌刻着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凝聚着我们全系统每一位干部职工辛勤的付出和汗水,是大家不畏艰难、勤勤恳恳、夙兴夜寐、奋力拼搏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县局党组向辛勤工作的全系统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一是本领恐慌,思想观念亟需更新。我们监管人员思维模式传统,大监管、大市场观念不牢,改革意识不强,自觉性主动性不高,相关部门之间协同配合不够。二是市场竞争秩序仍有待规范,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行业垄断等仍是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的突出问题。为此,我们要继续以改革精神,创新举措,开启全市市场监管新征程,构建市场监管新格局。

二、凝心聚力披荆斩棘20XX年力争再创佳绩

20XX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市场监管各项工作任务责任重大。做好20XX年市场监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各级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完善市场准入基础性制度,着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着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长效机制,着力坚守安全底线、提升质量高线,着力构建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进一步促进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上再加码。

一是加强日常监管,坚决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紧盯重点领域、重要环节,对辖区经营单位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检查,对餐饮服务单位、超市、市场和药店等重点行业深入检查,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二是加强冷链食品、冷库经营单位监管。严格落实进货查验、进口冷链报备等制度,加大索证索票、报备手续检查力度,保证食品可追溯,对不履行报备手续或没有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报告、消毒证明、追溯信息的禁止流入市场销售使用。督促经营单位对涉及采购、经营冷链食品的从业人员定期进行核酸检测,每天进行岗前测温,严格落实防护措施。三是压实压紧餐饮服务单位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50人以上大型聚餐活动"双报备"、个人家庭聚餐就餐人数控制在10人以下、持续推广使用公勺公筷、文明就餐等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防止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和因聚餐引发疫情传播。四是强化药品经营单位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切实做好营业场所的消毒和自我防护工作,做好重点药品实名信息登记,并对药品经营单位经营医用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控用品的储备、销售、价格及质量等情况进行检查,严厉打击药品药械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药品市场秩序和价格稳定。

(二)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再发力。

一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服务市场主体。一是全面实施全程电子化登记,加大窗口建设。在各级工商登记注册窗口设立"网上办理自助服务区",加快全程电子化登记注册的社会应用。二是推动经营范围登记改革。结合"证照分离"改革等工作,试点稳步推进经营范围规范表述库的使用。根据省局出台电子申报平台上的经营范围限定勾选,进一步规范统一全国经营范围登记标准,提升经营范围规范用语的精准度,方便申请人填报经营范围,支持新兴行业发展。二是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市场信用监管和智慧监管,进一步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试点工作,强化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抽查的有效结合。依托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协同监管平台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树立问题导向,建立问题解决式监管模式。落实证照管理、双告知和查无工作机制,实行以双随机抽查为重点的日常监督检查制度,按要求抓好企业信息公示、公示信息抽查、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僵尸企业吊销等工作,强化企业信用约束。

(三)在助推质量强县上再作为。

一是实施质量强县战略,落实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把质量强县活动与政府提高产品质量、拓展产品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地方形象结合起来。努力发挥质量强县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继续深入开展对品牌的培育和服务工作,做好市政府质量奖和省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的推荐与申报工作,推动望江经济发展。二是持续推进知识产权注册改革,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坚持"抓发展、促运用、强保护、真服务"工作思路,不断推进知识产权创新发展与运用保护,结合开展法律法规宣传、业务咨询和申请受理等各项业务,把政策和服务送到企业,帮助企业提高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化核心竞争力。同步持续推进商标、专利和标准化发展战略,多管齐下、多点发力,倾力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大计量监管,确保计量有效。一是加大计量监管力度,加强对法定检定计量器具和商品量的计量监管,维护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二是突出对集贸市场、加油站、医疗卫生等领域计量器具的监管,通过严格市场计量器具和商品量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企业计量检测体系,充分发挥计量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和规范市场行为等方面的作用。四是要引导企业加大对计量基础工作的投入,提高计量保证能力,向计量管理要效益。五是强化夯实技术保障基础,今年计划新增社会公用1项计量标准项目。

(四)在保障市场安全上再提效。

一是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一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形成"四个凡是",即"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人负责"的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食品生产经营者。二是发展有特色的食品小作坊集中群,在政府的指定区域内,结合乡村美丽建设、精准扶贫的项目,集中优质量的小作坊,统一管理、标准化发展,做出望江特色。三是创建健康餐饮示范街,初步谋划将"物流街"打造成健康餐饮示范街,落实安庆市政府3030行动,践行"三减三低"行为,建设健康安庆,引导合理膳食,让示范店起到引领带头的作用,倡导文明就餐、节约粮食。二是强化药械化安全监管。加强对药械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的日常监管,加大监督抽查力度,加强药械不良反应监测,做好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价。持续推进药品医疗器械追溯体系建设,定期开展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摸排风险点,找准监管点。三是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严格落实特种设备生产、销售、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和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完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应急管理制度,积极推进特种设备信息化系统应用和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高电梯维保质量,守住特种设备安全底线。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7 3768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