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全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工业高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稿
市长在全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工业高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这是一次对工业发展再动员、再发力的部署会,也是一次迎难而上、加压奋进的攻坚会。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委和周口市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六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市工业发展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
刚才,会议表彰了有关单位和企业,稍后,赵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就推动全市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工业是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工业强市战略
看过去,我市工业经济成就卓著。xx工业起步较早、基础较好,改革开放以后得到迅速发展,逐步建立了以莲花味精为龙头,以板块经济为特色的工业格局。从“撤县设市”到“十八罗汉”再到“扩权县市”,xx过去的辉煌无不得益于工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xx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定不移地发展工业,毫不动摇地支持工业,工业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23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8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4.0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4.2%。全市工业用电量4.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我市先后荣获全国生物医药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称号提名、中国医护服装产业名城、全国绿色建筑防水材料生产基地、省生物医药特色产业集群、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培育创建县、省级未来产业(生命健康)先导区等一批省部级以上荣誉。
看现在,我们工业经济发展责任重大。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仍然要挑主梁、唱主角、当主体、作主力。就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看,还存在不少短板:一是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全市目前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家,占全市龙头企业的%,其中:省级家,占全市的%,数量明显偏少。二是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传统产业发展层次较低,科技含量、附加值不高,高精尖产品较少,缺乏市场竞争优势。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规模小、数量少,集聚效应不强,去年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仅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三是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少、成果转化率还比较低,很多的民营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还比较弱,科技投入也不足。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下功夫、下力气解决好。
看将来,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大有可为。工业化是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既要认清发展面临的“危”,更要抓住发展面临的“机”。一是政策机遇。围绕实现“六稳”“六保”目标,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在减税降费、金融支持、扩大就业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利用政府专项债建设工业园区,要积极谋划推进。各级各部门要深入研究政策,精准对接政策,积极争取政策,真正让企业享受到政策的“真金白银”,切实解决好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二是转型机遇。当前,我国经济加快向形态更高、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正处在发展动能转换的窗口期、突破期。这些变化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近年来,我们围绕三大主导产业进行产业布局,建立创新平台,实施了一批高质量项目,具备了发挥先发优势的基础和条件。随着创新驱动战略推进,这些产业将指数级增长,展现出强大的成长潜力。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要观势、谋势、借势、驭势,加快打造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人才、厚植创新生态,提升产业链水平,激发和保护企业家活力,加快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战略机遇。近年来,国家、省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这些重大战略将成为资金、项目投放的重点,不仅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也将为企业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我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形成以新质生产力为先导、战略性新生产业为先导、传统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因此,我们要立足于早、立足于拼、立足于抢,对接重大战略,做好项目谋划包装,加快项目前期,强化要素保障,推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近年来……之所以在项目引进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关键在于重视招商条件建设,提前储备了一批工业用地、建成了一批标准厂房,为引进实施重大项目创造了条件。各级各部门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全力稳住企业基本盘、稳定工业运行基本面,推动我市工业经济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
二、工业是争先进位创一流的支撑所在,必须毫不含糊坚守工业发展阵地
今年工业发展形势紧迫、任务繁重,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抢抓用好新发展机遇、持之以恒把握方向路径,抓实重点任务,补齐短板弱项,加快推动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科技创新贯穿工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着力打造创新引领平台,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一要完善创新平台。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持续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主动对接省级生物医药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高地。启动建设投资4.3亿元的开发区“双创”中心,打造开发区创新创业生态孵化地,服务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发挥省级化学药物产业研究院作用,依托康达制药,争创省级原料药工程研究中心和河南省原料药产业研究员。支持乐普药业、康达药业等药企组建博士后、院士工作站。依托莲花健康“一站两中心”创新平台,积极争创省级调味品产业研究院。依托中国(xx)医护服产业园,创建国家级纺织服装创意示范园,积极创建省级医护服创业孵化器。推动企业与平台精准对接,技术与市场精准对接,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二要培育创新主体。持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力争超过3亿元,投入强度达到2%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达90%以上。引导企业开展企业梯度培育,落实《xx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方案》,探索制定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专项方案和企业分类评价办法,分层次、分行业、分梯队建立企业培育升级后备资源库,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瞪羚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争创省级质量标杆企业2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培育腾龙实业、加华药康等5家上市后备企业,推动中小企业向“小而优”“小而精”“小而特”发展,努力打造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三要布局未来产业。针对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六新”,各级各部门要主动作为、主动突破,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省科技重大专项,突破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加大技术研发,加快在生物医药、医护服、防水、机械、人工智能等领域探索建立未来产业园等未来产业园区,延伸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未来产业“独角兽”企业。四要汇聚创新人才。把人才引育贯穿工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在引才、用才、留才上下功夫,着力优化制度体系、社会氛围、生态环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校企协同、产教融合,注重引进和培训一批企业领军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企业数字化人才。持续开展“招才引智”专项行动,大力支持链上企业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力争引进2名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10名博士、50名硕士和12万名技术性、技能型、创业型人才,对急需引进的高层次紧缺人才,享受各类人才引进政策,努力使xx成为人才集聚的高地。
(二)瞄准要素保障,提升开发区能级水平
开发区是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近年来全市工业经济保持高速度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园区综合承载能力的提升,吸引众多企业入园发展,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工业园区建设,持续提升园区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一要加强规划引领。明确产业发展规划,以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产业为主导,配套发展皮革、机械等辅助产业。以打造医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三个百亿产业集群为目标,结合园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特点,不断完善整体规划,突出特色,不断优化产业和项目布局,着力打造产业集群,推进集群式发展。要坚持集约化与规模化并重,强化各类产业园区用地规划,实行“以亩定产”,盘活产业园区各类闲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高园区“亩产效益”。要优先支持链上项目入驻“标准地”,着力提升园区持续创新能力、产业生成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经济产出能力。二要完善基础设施。要高标准规划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集中优质要素向园区配置,加快完善物流、科技、生活服务配套条件,进一步增强园区的承载力和吸附力。打通经五路北段、东大街东段、城东路北段等道路,完善开发区路网。实施供水管网、周口周海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日供水5万吨工业供水厂等项目,启动增量配电网类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切实为园区内企业降成本提供保障。新建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让企业“轻资产入驻,装机即投产”。三要放大园区功能。要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债资金支持,充分发挥融资平台在园区建设中的投融资主体作用,盘活现有资产,借助市场力量融资,做好土地整理储备,不断提升融资平台的融资功能和能力,为园区建设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创建全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高新区、省级循环经济园区,确保综合排名在全省争先晋位。以生命健康为导向,做好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试点工作,深化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强化专业人才和团队招引。谋划实施创新创业孵化园、医药产业园、医疗设备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四要创新体制机制。认真研究国家、省级支持园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用足用好政策,各功能园区要进一步探索工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健全与园区发展相适应的领导体系、管理体系、运行体系、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通过薪酬激励,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工作效率,让园区发展更有活力。
(三)聚焦产业链条,建链延链补链强链
紧密对接国家和省上政策导向,对各产业链进行整体设计,分产业链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提出产业发展技术路线,明确强链延链补链重点项目。围绕生物医药产业链,围绕打造全国优势明显的生物医药研发基地,着力延长原料药、仿制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医护用品全产业链,加快建设乐普药业大健康产业园,开工建设医美产品、医疗器械等项目,成为生物医药产业链的领航企业。支持康达制药成为河南省最大的高端原料药生产厂家,年产量达到2000吨、产值达到10亿元。积极创建省级生物医药化工园区,争创国家生物医药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筹备召开2024年生物医药产业大会。围绕食品加工产业链,加支持莲花健康实施“521”品牌复兴战略,加快推进中国(xx)莲花调味品产业园面包糠生产、工业仓储、调味品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做强味精、鸡精等复合调味品和食品主业产业链,打造新型调味品和健康食品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支持三利食品建成标准化调味品罐装生产线。加快推进总投资4.6亿元的汇昌食品产业园项目建设。推动食品产业向中高端休闲食品延链。支持三利食品建成标准化调味品罐装生产线。建成投运中禾冷链物流项目、爱食客(中国)中央厨房及预制食品深加工项目。围绕纺织服装产业链,完成医护职业服装国家标准审批。加快建设中国(xx)医护服产业园,吸引100家中小企业入驻,把xx打造成全国医护服装最大的生产基地、全球医护服装一站式采购中心。支持东方丝路、金泽兰服饰、松鑫服装发展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投资2亿元的江苏华瑞医护服项目建设。围绕建筑防水产业链,充分发挥市防水协会作用,打造“一总部四基地”。筹建中国防水研发中心、xx防水博士工作站。持续推进北新建材重组并购彩虹防水项目,加快建设数字防水产业园、秣陵新型建材科技产业园。建筑防水产业纳税额力争达到2.5亿元。围绕皮革加工产业链,新上三只牛生物科技牛皮胶原蛋白生产项目,把华宝皮革产业园打造成区域性现代化全产业链涉革制品产业园区,力争纳税额突破5000万元。围绕机械制造产业链,持续推进郑郭高端机械装备产业园建设,启动南顿机械制造产业园,引导铸造企业搬迁入园、升规技改,加快企业生产设备、生产线智能化建设,设清洁车间、清洁工厂,推动传统铸造向机械制造、智能制造和精密制造转型。六大产业链重点依托莲花集团、乐普药业、康达制药、东方丝路、北新建材、华宝皮革等主链企业,延伸发展产业链条,细化2024年各产业链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单位要不等不靠,主动对号入座、主动超前部署安排,一项一项攻关、一条一条落实。
(四)深化“三化”改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突飞猛进,愈加呈现数字赋能、绿色低碳之势,面对历史潮流、产业大势,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已经成为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活在当下,赢得未来的必然选择。转慢就会落后,不转必被淘汰。要用好把“万人助万企”这个工作抓手,把“万人助万企”活动由帮扶转向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上实现新突破。高端化方面,要以国内外先进水平为标杆,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做大做强、提升竞争力。聚焦创新能力提升、品牌建设、供应链稳定,不断扩大医护服产业在全国市场占有量,深度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加快推进周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大豆饲料蛋白粮油深加工项目、河南腾龙国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端柔性电路板加工项目、康达制药高端原料药生产项目、加华药康(河南)药业医疗器械生产项目、乐普大健康产业园、数字防水产业园等建设,积极整合南顿机械制造产业提质升级,三利食品高端罐装脱水蔬菜和汇昌食品烘焙、蛋挞液、肉制品等向更高端、更好利润产品转型升级,依托乐普药业、康达制药、莲花健康等龙头企业,研发制造一批填补国内外空白的高端产品。智能化方面,持续加大财政投入,用好每年500万元的智能化改造奖励基金,落实好智能化改造购买设备增值税先缴纳后等额奖励的意见,持续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和“5G+工业互联网”行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30个以上,力争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率达80%以上。高质量推进研发活动全覆盖工作,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力争达到90%以上,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以上。围绕我市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皮革加工、建筑防水、机械制造等6条重点产业链,以规上制造业企业为重点,选配高水平专家团队,对重点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进行诊断,针对性制定转型方案,帮助企业顺利转型。今年力争完成企业诊断服务家,滚动培育家企业申报省级智能工厂(车间),新增两化融合贯标体系认证企业3家,启动智能化改造项目30个,培育1家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或特定领域、细分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150家企业上云。绿色化方面,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工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积极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积极推进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三大主导产业和建筑防水、皮革化工、智能制造三大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创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培育一批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力争重点产业、重点区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推进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应用,重点发展高效节能设备、先进环保装备、节能环保综合服务等产业,实施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城节能行动和高载能行业效能提升工程,推进总投资14亿元的豪鑫铅酸蓄电池项目明年及早投产,推进生活垃圾发电项目满负荷运营,力争今年新增风电发电装机万千瓦、光伏发由装机万千瓦。
(五)坚持“项目为王”,以重大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载体,抓项目才能兴产业。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的意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多方向、多途径、多举措推动产业项目落地见效,全力推动项目建设“量质齐升”。
一要抓存量项目,加快建设进度。以推进工业项目“五个五”工作机制为牵引,抓实“五张清单”项目,滚动推进“三个一批”项目,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对手续不全、要件不够的项目,制定完善实施意见,尽快提高项目的成熟度。对省市重大项目,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拿出“一天当做两天用”的劲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宁快勿慢、宁早勿晚,确保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要重点抓好加华药康高端医疗器械项目、腾龙国际高端电路板加工项目等9个省重点项目和江苏华瑞服装有限公司服装生产项目、河南小牛科技项目等35个周口市重点项目。对于已经开工的工业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尽快实现建成投产。要严格落实市级领导包抓、策划招引、评估决策、考核奖惩等环节的项目推进机制,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台账化、台账落实机制化,定目标、定标准、定时限、定责任、定奖惩,全面推进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二要促增量项目,坚持“招商为要”。认真贯彻省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精神,抢抓经济复苏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的机遇,以我市优势产业为依托,以开发区和专业园区为载体,树立“一盘棋”招商理念,围绕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制定产业链招商行动计划,组织我市专业招商推介活动,精准对接500强企业、央企国企,综合运用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基金招商、社会化招商、牌照招商等多种方式,有效招引行业、产业的龙头企业、重点企业,推动项目招引实现大突破。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总投资24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医疗科技园(二期)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建设项目、康达制药高端原料药项目等9个医药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抓紧洽谈威高医疗、焦作鼎昌、东新药业、蓝天制药、洛阳德胜、六夫丁制药、孟远医疗等项目,力争早日签约落地。要加强招商选资,着力对接重点产业的关键链条、关键技术、关键环节,重点引进产业链、价值链上的高端项目,提高产业关联度,培育龙头项目,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必须要体现质量,我们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按这个要求来做。三要扩项目总量,加强储备谋划。积极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券和政策性金融,跳出xx,站在全国、全省的高度,从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把握政策窗口期,要按照“干着今年、备着明年、谋着后年”的要求,围绕国家、省上重大规划布局,聚焦产业链,加大项目研究论证,着力建链补链强链延链,精心谋划一批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项目,加强优质项目谋划储备。全市共谋划重点项目191个,总投资774.0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64.45亿元。其中,党建项目11个,总投资2.87亿元;工业项目67个,总投资559.79亿元;农业项目48个,总投资61.29亿元;城建项目34个,总投资40.91亿元;民生项目31个,总投资79.22亿元。各级各部门可以组织大家走出去看一看,要做足基础功课,提前想好要到哪去、去了看什么、回来以后干什么,带着目标、带着任务、带着责任,真正走出去开拓视野,把大项目好项目引进来、落下去。
(六)厚植发展沃土,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
一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体,更是工业腾飞的希望。我们要把企业作为工业发展“顶梁柱”,牢固树立和践行“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用心用力培育企业、服务企业。进一步推动“万人助万企”活动向纵深发展,强化工业经济运行调度,认真落实服务企业各项政策,“一企一策”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做到“亲”不逾矩、“清”不远疏。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尊重、理解、关怀、支持企业家的浓厚氛围,让企业家在xx投资放心、发展安心、生活舒心。二要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深化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坚决兑现奖补承诺。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审批流程再造,深化“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环节,全面推行“企业开办+N项服务”、“免证可办”等审批模式。对纳入重点产业链项目清单的项目,提前介入,开展模拟审批,对链上项目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全力保障产业链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需求,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优良高效的政务审批环境、政策服务环境、法治诚信环境。要加大对发展环境的整治力度,全面抓好各项降本减负政策落实,坚决打破各类隐性障碍和“潜规则”,严厉打击强买强卖、强装强卸、阻工扰工等影响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行为。三是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在土地保障上,全年综合整治3000亩以上,报批3000亩以上,收储1500亩以上,划拨800亩以上,出让1000亩以上。在金融保障上,尽力争取国债资金、中央预算内资金、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争取专项债券资金20亿元。主动对接150亿元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1500亿省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天使、风投基金,用好临港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基金。积极开展“政银企”对接,提升中小微企业首贷率和信用贷款比重,有效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持续开展“春风行动”,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同时,在项目规划、立项、审批、环评等方面,落实联审联批,确保项目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三、工业是全市干部担使命做贡献的职责所在,必须毫不懈怠推进工作落实
党的XX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优先发展工业、重点发展工业、做强做大工业、全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这既是事关xx立市之本、发展之基的既定战略,也是必须长期保持、毫不动摇、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还是突出优势、注重实效、乘势而上的战略机遇。推动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摆在面前的一次“大考”,全市各级各部门单位要沉心静气抓工业高质量发展,一步接着一步走、一茬接着一茬干,努力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一)思想要再解放。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发展的高质量。全市上下要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打破思想牢笼,突破思维桎梏,摆脱路径依赖,增强“向好的学、跟强的比、与快的赛”的进取心,以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干劲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单项工作争先进、整体工作创一流”,不甘人后、奋勇争先,盯着排头干、朝着先进赶,用每个单位的“小进步”,推动工业发展的“大提速”。要开拓进取、守正创新,多谋创新之举、多定创新之策、多打创新之牌,在“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求变求强求突破。广大企业家作为企业的灵魂,更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决摒弃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心态,主动把自己放到国内国际大舞台上比一比、看一看,与强者赛,向高处攀,以打造“领军企业”的雄心壮志,闯大市场、干大事业、求大发展。
(二)机制要再创新。制度最能管根本、管长远。要建立综合协调推进机制,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对重大事项、难点问题实行部门联动、提级办理、顶格协调。聚焦“八个深化”,开展“八项行动”,完善领导帮包机制,包镇、包项目、包企业,帮就帮到位、包就包到底。完善定期会商制度和例会分析制度,认真总结工业指标完成情况,强化部门之间联动配合,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工业运行的重大事项,针对运行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实施分类指导、跟踪落实,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快速增长。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对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实行“周例会、月调度、双月评、季观摩、年考核”。
(三)作风要再转变。要坚持把工业摆在突出位置当成中心任务,上至领导班子,下至各级各部门,层层压担子,级级抓落实。当前,xx面临“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的严峻态势,唯有跑起来奋进,只争朝夕抓发展。全市上下要有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在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上靠前发力、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要争当求真务实的表率,多务实、少务虚,多干事、少议论,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以脚板丈量短板,以实抓确保抓实。要争当攻坚克难的表率,想尽千方百计、克服千难万险,变不可能为可能,变可能为现实。要争当担当作为的表率,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个人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火热实践,在现代化强市建设的征程中奋力奔跑、砥砺前行。
(四)领导要再加强。推动xx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各级领导干部义不容辞、不可推卸的政治责任。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上手、亲自部署、亲自安排、亲自督战,绝不能当甩手掌柜。当领导、当干部能够冲在前线、冲在一线,要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清醒,带头抓项目、带头抓招引、带头抓重点工作跟踪问效、带头联系服务企业,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各项突出问题,要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增长促进发展的本领,把部署的任务目标锲而不舍抓下去。全市上下要将工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要加强工作协调和政策协同,加强资金支持、工业用地保障、人才支撑,强化督查考评,形成齐心协力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历史不会辜负创新者、奋斗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扬自信自强的精神,展现日新月异的创造,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致敬!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