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心得体会(精选21篇)
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注重可持续和包容性,推动社会和谐与生态平衡。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新常态心得体会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1
经济发展有其阶段性,每个阶段都有自在规律和运行轨迹,会形成阶段性的稳定均衡。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即是指我国经济运行开始跳出前30多年的运行轨迹和均衡状态,进入到一个新的周期,正在形成一个新的均衡。促成这种“常态”的转换既有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环境和走向的影响,更是我国由中低收入迈向高收入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我国总体上处于由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转型的阶段,形成了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型社会的产业结构和稳定、快速的增长“常态”。而当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已经达到中等收入水平,正在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的时候,尚处于中低收入水平的产业结构不但难以继续起到支撑作用,甚至可能转化为负面影响,需要加快构建与高收入阶段相适应的产业结构。
随着向高收入阶段的迈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条件将发生重大变化,呈现出明显有别于之前的趋势特征
要素成本稳步提升。在中低收入阶段,我国生产方面的主要优势是要素成本低,所以形成了一种通过低成本要素组合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模式。而在迈入高收入阶段过程中,我国要素成本优势开始逐渐丧失。首先,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变为“常态性紧缺”,劳动力成本上升。其次,随着老龄化加快和人口抚养比提高,全社会用于养老、医疗等支出大幅增加,储蓄率将逐步下调,投资率也将趋于下降。再者,随着可建设用地规模不断减少和人们对生产、生活环境要求不断提升,我国土地价格越来越高,环保约束性也越来越强。依靠人口红利、低土地成本、高能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
需求结构中高端化。收入结构是影响需求结构的决定性因素。西方发达国家在进入人均gdp一万美元的发展阶段后,总体消费水平显著提高,1959年—XX年,美国的个人消费开支年均增长%,消费开支在国内总需求中的比重达到65%;同时,美国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食品消费支出由1960年的%下降到1998年的%,而以发展、享乐为主的消费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住房、汽车、休闲娱乐、投资、旅行和教育等方面的消费。随着我国向高收入阶段跨越,恩格尔系数对消费结构的作用规律将表现得更为明显,以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活动进入调整期,随之步入高额大众消费阶段,高档耐用消费品逐步普及,汽车拥有量将进一步增长,社会的主要注意力从生产问题转到消费问题和最广义的福利问题,相应地汽车制造业、电子通讯业、旅游和闲暇消费业等行业成为经济的主导部门和主要经济增长点。
供给重点转向公共品领域。在中低收入阶段,商品短缺,供给重点是竞争性商品。随着我国成功实现由低收入向中等收入的转型,竞争性商品也实现了由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转变,甚至出现大量的产能过剩。与商品经济走向买方市场截然相反的是,随着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我国当前开始面临着社会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问题。一方面表现为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共品供给的总量规模不足;另一方面表现为城乡公共品供给严重失衡,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能满足需要;同时还表现为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公共品需求供给不足,制约城市化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因此,在迈向高收入阶段的过程中,公共品的供需矛盾将成为“新常态”,社会供给重点领域将由竞争性商品领域转向公共品,文化、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将是重点。
适应新常态,要求构建迈向高收入阶段的产业结构
一是要实现由追赶型发展向创新驱动型发展转型,接受低要素成本比较优势丧失,追求基于创新的适度增长和稳定发展;二是要实现由低成本竞争向质量、品牌竞争转型,在消化过剩产能的基础上推进产品更新换代,迎合人们收入提升后需求结构中高端化的趋势;三是要实现地方政府竞争由gdp向公共品领域转型,政府考核指标更加偏重公共服务,政府服务更加注重民众的幸福感受。
针对广东而言,面对新常态,一是要接受政策优势不断弱化的现实,走出政策依赖,依靠营商环境的优化和创新驱动力的增强带动经济增长;二是要坚持不懈地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抓发展,让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新常态”;三是要加大对粤东西北地区的投入,各市根据接受珠三角辐射情况形成自己的产业体系,从而构成一个以珠三角为核心、各市围绕珠三角核心区以一定轨迹运行的产业“星系”。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2
新的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要坚决贯彻。新年伊始,在重庆调研时强调指出,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的发展理念上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的发展理念是统一思想、引领方向、指明路径、开启发展新境界的指挥棒,也是引领湖北“十三五”发展落脚到“率先”“进位”“升级”“奠基”四大目标上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以增强发展新动能为着力点,推动创新发展,坚持把“双创”作为引领湖北发展的第一引擎。
崇尚创新引领发展,是党中央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增强发展可持续性的重大战略决策。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建设“创新湖北”,就是要让创新成为湖北的特质、底色和核心竞争力,成为湖北发展的根本驱动力量。“创新湖北”,重在建设。要深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文化,凝聚湖北跨越式发展的“强大气场”,让思想解放的火花在荆楚大地绽放,让创新创造创业的源泉在荆楚大地涌流。
创新实质就是一场深刻的改革。要始终坚持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作为改革突破口,通过出台权力清单、负面清单、改革行政审批、工商登记制度等,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环境。突出创新改革,必须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等,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成科教强省。
以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着力点,推动协调发展,统筹推进“一元多层次”战略布局、产业发展和软硬实力三个协调。
行棋当善弈,落子谋全局。当今中国,只有协调发展,才能奏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响曲。今日湖北,只有协调发展,才能建成战略支点率先全面小康。我们要深入贯彻协调发展理念,进一步理顺发展关系,积极拓展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发展效能。
坚持协调发展,要切实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贯穿的“全面”总要求,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统筹考虑城乡联系、区域联系、经济与社会联系、精神与物质联系、人与自然联系等,实现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发展。要按照支点建设的定位和要求,深化战略顶层设计,深入推动以构建战略支点为核心统领的“一元多层次”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化提升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开放开发,通过“两圈两带”总体战略统揽全局,覆盖全省,整体推进支点建设。在继续推进“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基础上,全面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协调推动武汉城市圈、三峡城市群、襄十随、宜荆荆城市群发展,努力开创多极带动、多极支撑的发展局面。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着力点,推动绿色发展,做好资源保护、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
妥善处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真正让生态文明理念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不断提高绿色GDP,让百姓共享美丽湖北、健康湖北的民生福祉,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富裕、湖北富强、中国美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加快实施“绿满荆楚行动”。以生态重点工程建设为着力点,加快构建以江、湖、山、库为重点的生态安全屏障。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城乡饮用水安全。以治理雾霾为重点,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要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大力扶持发展绿色低碳技术、低碳产业和循环经济,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态农业。推进绿色城镇建设,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深入开展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文明城市、生态市县、生态乡村等创建活动,全面改善人居环境。要改革创新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统计评估指标体系和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以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为着力点,推动开放发展,强化湖北开放新理念,构建开放新体系,找准开放新抓手。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这已为古今中外的发展实践所证明。作为典型的内陆省份的湖北,更应强化开放的新理念,找准开放新抓手,拓展开放新领域,打造开放新体系,全方位提升湖北开放型经济,全面融入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拓展发展空间,推动内外联动发展。
在区域开放发展上,大力推动省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主动融入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东接长三角,中与湘赣皖合力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西连成渝经济区。加强走出去战略谋划,统筹多双边和国际区域开放合作,加快策划和推进湖北武汉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对接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发展。在开放内容上,要把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接海内外产业转移作为扩大开放的重中之重,把开发区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把优化软硬环境作为扩大开放的关键举措,加大“大通关”等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并在引进的同时放开脚步走出去。在开放举措上,要坚持和完善发展湖北开放型经济政策体系,积极营造亲商、利商、留商的投资环境,形成互动发展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以提升民生福祉为着力点,推动共享发展,更大力度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更大力度实施精准扶贫,更大力度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共享发展新理念,是站在时代的高度,秉承历史的责任,践行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选择,也明确了湖北在“十三五”时期建设“五个湖北”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大力支持自主创业。突出做好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增收工作,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大力度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坚持把教育作为民生之基,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坚持把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依,健全多层次的社保体系,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重大疫病防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和救灾应急体系。要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大力度推进精准扶贫工程,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确保如期脱贫、杜绝返贫,使贫困地区整体脱贫、全面脱贫,让农村贫困人口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3
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示范。为确保“海西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等会议、省州领导讲话精神在德令哈尽快生根开花结果,市委立即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做出专题部署,各级领导干部先学一步学深一点率先示范。市委组织部即说即行下发文件,为全市各级党组织抓学习贯彻落实、促干部群众思想转变、推动工作发展创新定目标、提要求。各乡镇街道社区基层党组织书记,积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采取召开集中学习会、专题讨论会、个人自学、撰写读书笔记等多种形式,及时把会议精神传达到城乡党员干部、牧民、社区居民群众中。通过纳入即将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范筹,确保做到学深、学透、学有所悟。
找准着力点,围绕统一思想、转观念、转作风抓落实。全市各部门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树立新理念,引领新常态,海西怎么办,我要怎么干”思想大解放大讨论活动,对照“会议精神”认真查找思维模式、工作方法、发展观念等与 “会议”精神要求不适应的问题。以“打造高原绿洲新城”、“ 西部改革发展新高地”的新理念,引领工作创新发展新常态。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思想观念的大更新。对照省委政府主要领导对海西干部队伍和作风建设提出的新指示、新要求,深入查找梳理自己存在的作风问题,采取列出问题清单、督导整改等措施,从严从实着力解决少数干部精神状态不佳、发展信心不足、消极畏难、作风漂浮等问题,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和精神动力。
准确把握精神实质,推进工作落实。按照促进海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工作要求和政策导向,对照我市“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安排,各基层党组织进一步细化分解本单位本部门年度工作任务,将任务目标细化到人,明确时间节点,层层传导压力,推进工作落实,激活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广泛开展宣传引导,营造舆论氛围。运用《德令哈晚报》、德令哈电视台、“德令哈党建网”等媒体,全方位宣传“海西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的精神实质、基本要求、重大意义,用“会议”精神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派驻各村(社区)的“第一书记”、工作队成员,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千名干部下乡“三带三推”活动,以农牧民党员群众为重点,面对面、点对点传达宣传会议精神确保准确到位。采取座谈会、上门走访、专题通报等形式,向全市1200余名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党代表、人大代表、农牧民党员、党外干部、离退休老干部宣传会议精神,调动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助推我市转型跨越发展。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4
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发展方向,被清晰地表述在五个词汇当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理念引领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份重磅文件的通篇。
20xx年来,首次就五年规划《建议》向全会作说明
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全文正式对外公布。
根据中共中央就《建议》向xx届五中全会作的说明,《建议》的起草工作始于今年2月10日。文件起草组成立9个多月来,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多次召开会议进行讨论修改。其间,中央政治局会召开3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召开2次会议分别审议建议稿。
这也是中共中央近20xx年来首次向全会就五年规划《建议》向全会作说明。
表示,《建议》的起草充分考虑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第一,“十三五”规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必须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第二,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为此,建议稿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以这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对建议稿进行谋篇布局。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第三,“十三五”规划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比如,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就是一个突出短板。《建议》分三大板块、八个部分,其中,第三至第七部分构成第二板块,分别就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进行阐述和部署。
根据《建议》,“十三五”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xx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xx年翻一番。为此,“十三五”期间(20xx-20xx年)将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经济增长底线是%以上
作为经济步入新常态后编制的首个5年规划,《建议》对增长方式、增长目标的考量都与过去有了巨大的区别。根据《建议》,未来5年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就《建议》向xx届五中全会作说明时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要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十三五”期间,经济要在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xx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xx年翻一番。
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等。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认为,“中国在‘十三五’期间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是有条件的。从全球来看,和平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这一点没有改变。而且中国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他表示,中国经济确实面临着下行压力,但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根据就《建议》作的说明,要确保到20xx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xx年翻一番的目标,20xx年至20xx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以上。
实际上,经济总量积累到一定规模以后,增速持续放慢是一个规律。20xx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了10万亿美元,在此基础上,如果按7%增长,相当于每年增加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规模。
北大中国国民经济增长和核算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表示,“十三五”时期经济在%左右时,20xx年人均GDP在万美元左右,考虑到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实际中国人均GDP会更高一些,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的标准。“如果能进入到高收入国家,则等于是摆脱了中等收入陷阱,不过那时还只是高收入国家的下游水平。”蔡志洲说。
《建议》涵盖大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十三五”规划建议受益股大盘点
xx届五中全会闭幕,万众瞩目的十三五规划也出炉了。根据各大券商研报,整理出一份较为完整的十三五规划受益板块龙头股。
美丽中国
环保产业作为十三五规划受益板块之一,已经板上钉钉之事。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曾发布相关内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已经写入五年规划,环保产业链也愈发引人注目。太平洋证券、渤海证券、国泰君安、平安证券、广发证券、广证恒生、东北证券、东吴证券、中投证券等十多家券商发布了关于环保行业十三五规划的研究报告,力挺环保产业链投资机会。
粗略统计,蒙草抗旱成为近期环保产业链表现最好的个股,10月以来涨幅高达%,成为该行业龙头股。此外,大禹节水、福建金森、永清环保、丰林集团、万邦达、中电环保等个股涨幅也超过30%。
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也是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列出的此次五年规划的十大目标之一。以此推论,农业信息化、农机板块两大概念是较为确定受益十三五规划概念板块。农业信息化概念股在A股市场还较为稀缺,目前智慧农业、神州信息两公司确定有农业信息化业务。农机板块方面主要有一拖股份、新研股份、星光农机等个股。
健康中国
继“美丽中国”概念去年横空出世以来,健康中国概念也在近期得到了热烈响应,相关标的近期股价暴涨。专家表现,健康中国有望写进十三五规划中,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此推论,医药医疗产业成为十三五规划受益板块,概率也不小。
统计,九安医疗成为该概念板块龙头股,10月以来涨幅超过127%。另外乐金健康、蒙发利涨幅超过80%,健康元、宝莱特、华邦健康、海虹控股、仟源药业等个股涨幅超过40%。
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目前主要包含3D打印、机器人等两大概念板块。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民近期表示,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将于今年10月底完成。数据显示,金自天正、博实股份、赛象科技、GQY视讯、沈阳机床、海源机械、华丽家族、三丰智能等个股10月以来涨幅超过50%,领涨概念板块。
数据中国
在人民日报微博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十大目标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等措辞都或多或少与科技有关,尤其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因此有专家认为,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安全等产业有望受益“十三五”规划。
数据统计,大数据概念股中,同有科技、拓尔思、天玑科技等个股概念较为纯正;云计算概念股中,超图软件、国脉科技、紫光股份等个股近期涨幅较大;信息安全板块中,北信源、蓝盾股份、任子行、美亚柏科、启明星辰等个股近期走势较强。
二胎概念
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已得到xx届五中全会确认。二级市场上,频频收购幼教资源的威创股份无疑受益二胎放开,婴儿保育设备龙头戴维医疗、奶粉生产商贝因美等,受益最为直接。
国企改革
“改革体制机制”也是“十三五”规划十大目标之一,国企改革有望得到进一步促进。从目前来看,国企改革主要有军工领域的改制整合,央企层面的整合以及地方国企的改革。
军工题材股方面,国泰君安认为沿着改革和发展两条大主线,根据催化剂的直接程度,受益标的排序首先是航天三剑客,航天动力、航天长峰、航天科技;
此外还可关注电科四大天王国睿科技、卫士通、杰赛科技、四创电子;以及内生外延高成长、低估值的军工平台型“民参军”公司的银河电子和军工测试龙头,工业新宠东华测试。
央企改革概念股,市场关注点则主要集中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等旗下A股上市公司上。地方国企改革概念股则主要集中在上海本地股、深圳本地股身上。
新能源汽车
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由来已久,近段时间更是频频发布各种政策大力支持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方面,上游的锂电池产业链、下游的充电桩产业链无疑是受益最大的。
锂电池产业链方面,多氟多、国轩高科、欣旺达、沧州明珠等个股是龙头;下游充电桩,上海普天、动力源等个股表现最佳;整车、汽车部件方面,比亚迪、宇通客车、江淮汽车、万向钱潮等个股龙头效应显著。
低碳概念
低碳经济将成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方向之一,是值得中期关注的布局方向。未来一个阶段,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启动准备工作有望加快落实,关于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核心及配套制度也有望加速落地,低碳经济主题有望持续迎来政策催化剂。
在减排技术主线下,建议关注中电远达,相关公司还有凯美特气;在减排设备主线下,建议关注中材节能和华光股份。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5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改革创新,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进一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我们必须立足自身优势,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以新理念引领发展新常态,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持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着力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坚持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而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异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手硬一手软”,等等。如果发展不协调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木桶短板”效应就会愈加突显,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加强城乡互动,推进城乡公用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让城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加快补齐发展“短板”,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整体性。
坚持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而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让群众“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才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绿色发展,恪守生态环境“责任红线”,积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打开窗子,才能实现空气对流,新鲜空气才能进来”。当前,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应对国际经贸磨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还比较弱。这就需要我们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进一步优化开放结构,进一步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为发展拓展新空间、注入新动力,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产业良性互动的格局,全方位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坚持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看到,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共享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百姓,充分调动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要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新理念把握引领发展新常态,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不断开拓“十三五”发展新境界。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6
日上午,在我县县委中心组(扩大)理论学习会上,南京大学**教授作了题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专题讲座,观点鲜明,分析透彻,讲座内容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指导性,对我县加快创新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结合自身实际,体会归纳为四要:
一、要经常深入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了解情况,心贴心交流看法,深入了解党的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基层工作存在的问题、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虚心征求群众的意见,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做到情况在一线了解、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
二、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帮扶长效机制,帮助村居理思路、强素质、建班子、定制度,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干部要主动与贫困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实施“一对一”帮扶,着力解决困难群众具体问题,促进了村居的和谐与发展。
三、要坚持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 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抓起,通过蹲点、走访调研、现场办公、结对帮扶等形式,着力办民生大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梳理群众诉求,列出计划、制定措施、逐件落实,切实做到办好一批实事、解决一批难事、化解一批矛盾、树立一批典型。
四、要把结穷亲作为应尽义务,把办实事作为责任所在,把促发展作为使命担当,满腔热情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强化为民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树立务实形象,为泗阳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7
政治生态环境中的“新常态”出现,最高兴的莫过于普通老百姓。以前老百姓办事要看当官的脸色,甚至还要送钱送礼,一些基层部门经常出现老百姓办事找不到人的情况。这些政府机关部门的不良作风,随着中央反腐败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的推进,已经逐渐消失了。如今,到政府部门去办事,中要是上班时间几乎都能找到人,受理工作人员的态度也好转了,吃拿卡要现象也销声匿迹。这样的“新常态”来之不易,值得珍惜。
其实,这种“新常态”是政府机关单位职能回归的结果,是风清气正从政环境表现。而这一切都与中央反腐的坚定决心所分不开。自从以来,中央反腐的力度不断加强,对腐败官员一视同仁,查处了一大批的腐败分子,彰显了中央的零容忍态度及坚定决心。同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整治懒庸散等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扭转广大党员干部的不良作风,取得了显著实效,使“新常态”得以到来。
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主动适应这种正常的政治生态环境,不能总想着以前的隐形收入,甚至还对“四风”行为抱有念想,对中央打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持观望态度,总以为这阵风过去,一切又会回到从前。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在没有了好处的情况下,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消极应对中央的作风整顿行动。对于这类人群,一定要及时调整心态,尽快学会在这样的“新常态”下开展工作,实现自己的“转型升级”,争取在新的条件下、按照新的标准要求,有更大的作为。
当前政治环境中出现的“新常态”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党员干部应该清楚的看到,以前的歪风邪气已经行不通了,必须要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政绩观及权力观,端正思想,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务实清廉落到实处。有了良好的政治生态,更有利于开展正常的工作,更有利于有才干、想作为的人有更大的作为,更有利于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对于年轻干部来说,这也是个难得的机会,只要肯努力,有责任,敢担当,就完全可以大有所为。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8
“活动收尾绝不是作风建设收场”,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掷地有声。这表明了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吹响了新形势下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的号角,标志着全党上下迈入了从严治党的新常态。我们要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的理念,杜绝鸣金收兵的思想,不观望、不等待,按照抓常抓细抓长的要求,一以贯之坚持从严治党,完善作风建设的制度机制,推进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持续深入转变作风。
从今年2月开始,南宁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按照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与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要求相比,与群众的更高期盼相比,活动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作风建设还任重而道远。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全市上下要深刻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成果、基本经验和推进从严治党的着力点,在“真、实、严、干”上下功夫,以更大的决心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良好的作风凝聚加快发展的强大正能量,确保提升南宁首位度目标的顺利实现。
要在“真”上较劲,认真整改、建章立制。只有做事不应付,做人不对付,什么都讲认真,我们才能干得了实事、做得出实绩。市委强调在“真”字上较劲,就是要以讲认真的态度,持续用力在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做到思想上真重视、整改上真心改、措施上真到位、制度上真管用,切实把整改措施和规章制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人民群众的赞许。
要在“实”上着力,落实责任、强化执行。当前,南宁市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提升南宁首位度和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要实现全市的奋斗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于落实。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两者辩证统一,密不可分。各级党委(党组)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抓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上。
要在“严”上用功,从严管理、从严肃纪。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在从严治吏,从严肃纪。我们必须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新要求,牢固树立“管党治党成于严”的意识,坚持严的标准、严的举措、严的纪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要在“干”中见效,转化成果、推动发展。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提升南宁首位度,任务十分繁重。对南宁来说,只有实干,才有实力的增强,才会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才能加快实现首位度的大提升。全市各级干部必须把“实干”放在第一位,以实干统领各项工作,真干实干苦干,干出成效,把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转化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动实践,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以良好的作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9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新理念将决定未来发展路径,成为引领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新常态,去寻找新的发展思路,去走新的发展路径,树立发展新理念。
指出,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形成新常态,这新常态不仅是速度状态,更是发展状态,不仅是发展条件和环境的新常态,更是发展理念和模式的新常态。认识、适应、引领、发展社会新常态,是一个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性思维的过程,带来的是发展方式、发展动力、体制机制的根本性转变,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跨越。
要达到一个新常态发展共识就是要有发展的眼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精神支柱,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精神力量,一个政党不能没有精神追求,一个社会不能没有价值标准,这精神支柱、精神力量、精神追求、价值标准就是这新常态中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精神食粮,只有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真抓实干,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在“变”中凝聚智慧和力量,推动社会创新驱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格局,让发展、改革的成果惠及到人民群众的身上,让人民群众的“菜篮子”鼓起来,让人民的“钱袋子”涨起来,让人民的生活更有盼头。
充分发挥“五大发展理念”的效用,要有创新的思维和行动,要有统筹协调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有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的头脑,要有“时不我待”改革开放的胸襟,要有不断推进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共享发展的理念,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形成新常态,激活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各方的智慧和积极因素,形成最大的“公约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稳步前进。
党的xx届五中全会为我们规划了“十三五”的蓝图,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时机难得,要充分利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理念,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协调统筹发展,奋力作为,形成新常态,引领社会革新新格局,推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10
关于“新常态”的表述,对现阶段中国经济走势的客观基础作出了新的研判,提出了经济发展新阶段对发展动力新的要求,也预示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新的方向,因此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基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和宏观经济基本走势的判断,作为基层工作者要在当前新形势下,判定方位,理清思路。
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由过去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我国在经历了过去30多年将近10%的高速增长、总体上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不仅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而且原有的以投资和资本扩张为主导、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劳动年龄人口和资本积累率的下降使潜在增长率降低将成为必然趋势和常态,而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产能过剩、财政金融风险加大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等几个因素的叠加,都使得经济不可能再维持此前的高速增长。也就是说,减速或换挡是经济发展内在因素导致的必然结果。更为重要的是,与前期增长减速主要源于周期性因素不同,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减速主要源于经济基本条件变化带来的结构性因素,而这种减速也不能继续简单地沿用过往凯恩斯主义的总量需求政策了。
新常态意味着宏观调控思路的转换。除了原有的总量平衡外,结构调整、预调微调、防范风险和稳定预期将成为宏观调控的“新常态”。适应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后中国新领导层在对现阶段体制改革和经济形势特征提出全新的分析判断基础上,在宏观经济调控的内涵、目标、取向和政策工具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的创新。中央的界定了“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这与xx届三中全会中“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提法有了重要的区别;中央提出“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提高相机抉择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但是没有把产业、价格政策放在宏观调控体系之内,这表明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职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宏观调控的目标方面,多次强调“稳”字当头,并提出“上下限”论,体现了底线思维的宏观调控方针。在宏观调控的取向方面,今年初以来中央对经济形势作出了“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重要判断,政策思路从过于重视经济增长速度向更加重视结构调整转变。与此相适应,在政策工具方面,从“全面调控”向“定向调控”转变,瞄准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确定调控靶点,在精准、及时、适度上下工夫,根据不同经济部门和区域实际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精准调控方式。
面对新常态,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企业,都需要调整心态,适应新的环境,正如所说的要有“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标志着持续高速增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意味着经济增长总量指标的重要性下降,也预示着长期以来唯GDP增长马首是瞻的政绩考核指挥棒将会淡化使用,这将改变过去以经济增长速度为目标的偏好与思维定式。政府将更多资源和精力用于广义的发展如社会保障、民生福祉、文化建设、医疗教育等方面,强化中央所提到的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对于企业来说,在增长速度下降、产能过剩的年代,劳动力等低端要素不再是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过去依靠拉关系、走后门等寻租行为获取资源的机会成本或难度也加大了,创新和研发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价值的创造才是企业立足的基础,因此大多数企业都要面临转型升级。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11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正视的新课题。市委会提出的创建“三个生态”,既是当前应对之策,也是长远发展之谋。
让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成为适应新常态之魂。适应新常态就是要有政治担当、责任担当,这是政治生态应具备的核心和关键。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名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只有担当尽责,才会使政治生态名副其实,充满活力。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经历的历史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的客观反映,是成长过程中积聚发力的前期转折。各级领导要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担当精神,勇于担当,积极适应,按照市委会提出的讲政治、讲大局、讲规矩、讲团结“四讲要求”,政治担当;按照责任干事、为民谋事、勤奋理事、合作成事“四个坚持”,使命担当;按照简单共事、真诚相待、作风民主、自律严格“四点共识”,合作担当。这样适应新常态,方显有识、有胆、有谋、有勇,才能抓到实处,才能显效有为。
让活力迸发的经济生态成为适应新常态之要。新常态新在发展经济的理念和思路,其核心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目的是在适应中探索规律,在适应中稳步发展,在适应中蓄势待发。新常态应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不论是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激发经济发展活力,还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积极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是动力之源、活力之源。活力迸发的经济生态有利于培育新的增长点。坚持市场要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各个层面激活发展要素,让一切发展源泉充分涌流。坚持创新要实,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在石油石化、煤炭生产转化“两个千亿级产业链”延链、补链、扩链上创新创造,在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循环链建设上创新突破,把庆阳最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富民兴市的经济优势。
让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成为适应新常态之基。新常态的特征之一,就是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自然生态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是适应新常态之本。适应新常态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着眼于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的有机结合,统筹于当前发展与造福后代的协调统一,这既是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的应有之义,也是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所在。要让自然生态成为适应新常态之基,必须自觉遵守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坚决不上污染项目,坚决不做短期项目,坚决不为政绩项目。坚持依靠资源,但不依赖资源,开发资源,但不出卖资源,加快由“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转变,走出一条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高度融合的绿色崛起之路。坚持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和“固沟保塬”两大生态工程。坚持优化生态布局,提升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红利”、分享“绿色福利”。这样适应,方使新常态成为有源之水,才会有新生态“清如许”的盛景。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12
同志强调,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这提示我们,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前提是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那么,如何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呢?科学的路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正确看待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辩证关系,科学把握新常态的特点、规律和趋势。
在发展方位上既看“时”又看“势”
所谓时,是指时局、时机、时点;所谓势,是指态势、趋势、走势。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既要注意看时,又要注重看势。
时是新常态静态属性的反映。看时,就是观察经济发展新常态所处的时代坐标,全面把握我们面临的时机、背景、条件。应看到,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总是在不断形成,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此进程的一个阶段,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规律。同时应深刻认识到,新常态是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经阶段,也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深度调整、艰难复苏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的必然反映。
势是新常态动态属性的体现。看势,就是观察经济发展新常态所处的历史坐标,准确把握其面临的变革、走向、趋势。应把握好经济发展的来势,看到在经过长期高速增长后,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虽然有所回落,但综观全球,它仍是一列快速行进的火车,对世界经济发挥着有力带动作用;把握好经济发展的大势,看到全球产业分工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我国以低端制造为主的产业结构已难以为继,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已刻不容缓;把握好经济发展的走势,看到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的驱动力逐渐增强,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发生,市场在探索产业发展方向中的力量进一步显现。
只有审时度势,把时与势有机结合起来,由表及里、由静而动,才能对新常态的发展方位了然于胸。只有审时度势,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抢抓经济发展先机,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争取经济发展的更大作为。
在发展升级上既看“形”又看“型”
所谓形,是指形状、形态、形式;所谓型,是指类别、结构、性质。不执着于形而在意于型,注重根据形的变化用心塑型,是推动经济发展转型的成功之道。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既要注意看形,又要注重看型。
形是新常态的外在表现。看形,应把握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态势,把握经济存量的规模和经济增量的变化,把握经济发展的投入产出和质量效益。
型反映新常态的内在规律。看型,应看到我国经济正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大转型。把握发展方式的转变,认清经济发展正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把握经济结构的转变,认清经济结构正由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把握动力支撑的转变,认清经济发展正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改革促动、开放带动;把握增长领域的转变,认清经济发展空间正由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只有把握好形,才能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状做到心中有数,更好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经济发展保持向上向好的态势。型是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反映,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本质特征所在。只有自觉在塑型上下功夫、求实效,才能以新方式适应新常态、以新结构引领新常态、以新动力支撑新常态、以新业态拓展新常态,全面打造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升级版。
在发展机遇上既看“近”又看“远”
所谓近,是指眼前、近期、现在;所谓远,是指今后、长远、未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远近结合起来,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经验。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既要注意看近,又要注重看远。
正视新常态“最痛处”、解决“最难处”、争取“最好处”。看近,应正确对待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下行的暂时困难、结构调整的“阵痛”,积极化危为机,着力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促改革,实现即期经济发展目标。
看到新常态带来更多更长远的发展机遇。看远,应深刻把握新常态下的增速换挡,有利于克服资源消耗多、效率低下、产能过剩、泡沫积聚等痼疾,为进一步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腾出空间;新常态下的结构优化,有利于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条件;新常态下的动力转换,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统筹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不断激发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
只有在“近”字上聚焦,才能立足当下,从现在做起,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创造条件;只有具备“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开阔胸襟、做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及早谋划,才能抓住我国发展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实现经济发展长远目标上赢得主动、赢得优势。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13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新理念将决定未来发展路径,成为引领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新常态,去寻找新的发展思路,去走新的发展路径,树立发展新理念。
指出,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形成新常态,这新常态不仅是速度状态,更是发展状态,不仅是发展条件和环境的新常态,更是发展理念和模式的新常态。认识、适应、引领、发展社会新常态,是一个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性思维的过程,带来的是发展方式、发展动力、体制机制的根本性转变,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跨越。
要达到一个新常态发展共识就是要有发展的眼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精神支柱,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精神力量,一个政党不能没有精神追求,一个社会不能没有价值标准,这精神支柱、精神力量、精神追求、价值标准就是这新常态中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精神食粮,只有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真抓实干,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在“变”中凝聚智慧和力量,推动社会创新驱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格局,让发展、改革的成果惠及到人民群众的身上,让人民群众的“菜篮子”鼓起来,让人民的“钱袋子”涨起来,让人民的生活更有盼头。
充分发挥“五大发展理念”的效用,要有创新的思维和行动,要有统筹协调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有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的头脑,要有“时不我待”改革开放的胸襟,要有不断推进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共享发展的理念,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形成新常态,激活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各方的智慧和积极因素,形成最大的“公约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稳步前进。
党的xx届五中全会为我们规划了“十三五”的蓝图,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时机难得,要充分利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理念,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协调统筹发展,奋力作为,形成新常态,引领社会革新新格局,推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14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正视的新课题。市委常委会提出的创建“三个生态”,既是当前应对之策,也是长远发展之谋。
让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成为适应新常态之魂。适应新常态就是要有政治担当、责任担当,这是政治生态应具备的核心和关键。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名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只有担当尽责,才会使政治生态名副其实,充满活力。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经历的历史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的客观反映,是成长过程中积聚发力的前期转折。各级领导要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担当精神,勇于担当,积极适应,按照市委常委会提出的讲政治、讲大局、讲规矩、讲团结“四讲要求”,政治担当;按照责任干事、为民谋事、勤奋理事、合作成事“四个坚持”,使命担当;按照简单共事、真诚相待、作风民主、自律严格“四点共识”,合作担当。这样适应新常态,方显有识、有胆、有谋、有勇,才能抓到实处,才能显效有为。
让活力迸发的经济生态成为适应新常态之要。新常态新在发展经济的理念和思路,其核心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目的是在适应中探索规律,在适应中稳步发展,在适应中蓄势待发。新常态应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不论是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激发经济发展活力,还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积极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是动力之源、活力之源。活力迸发的经济生态有利于培育新的增长点。坚持市场要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各个层面激活发展要素,让一切发展源泉充分涌流。坚持创新要实,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在石油石化、煤炭生产转化“两个千亿级产业链”延链、补链、扩链上创新创造,在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循环链建设上创新突破,把庆阳最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富民兴市的经济优势。
让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成为适应新常态之基。新常态的特征之一,就是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自然生态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是适应新常态之本。适应新常态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着眼于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的有机结合,统筹于当前发展与造福后代的协调统一,这既是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的应有之义,也是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所在。要让自然生态成为适应新常态之基,必须自觉遵守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坚决不上污染项目,坚决不做短期项目,坚决不为政绩项目。坚持依靠资源,但不依赖资源,开发资源,但不出卖资源,加快由“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转变,走出一条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高度融合的绿色崛起之路。坚持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和“固沟保塬”两大生态工程。坚持优化生态布局,提升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红利”、分享“绿色福利”。这样适应,方使新常态成为有源之水,才会有新生态“清如许”的盛景。
立足新理念才能把握大局,顺应新常态方可乘势而进。筑牢政治生态的基座,才能托起经济生态的“大厦”,营造自然生态的“美景”,更能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2019年树立新理念引领新常态心得体会》是由小编为你整理收集,欢迎阅读。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15
一、新常态下的中高速有利于向更高发展水平跃升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领跑世界主要经济体。20xx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在发达国家中,英美复苏相对强劲,但经济增长基础并不牢固;欧元区和日本的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生产率和经济增长表现均不尽如人意。在新兴经济体中,巴西和俄罗斯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经济严重下滑,呈现滞胀特征;印度开始享受人口红利,增长率逐渐高企。可见,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长周期影响下,世界经济整体表现出一种“新平庸”,但不同国家面临的制约因素各异,呈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象。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与前几年相比有所下降。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不同于世界经济“新平庸”,不仅呈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化的特征,而且经济新常态下的中高速在世界上仍是较高增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xx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为%,美国经济增长率为%,欧元区为%,日本为%。显而易见,中国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向更高发展水平跃升的必经阶段。从长期看,一个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呈现出一定规律性,即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助推经济较快增长的“低垂的果子”会逐渐减少,经济发展在更高阶段上只能取得相对较低的增长速度。从世界上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增速对比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规律。按照20xx年美元价格,20xx年世界银行所界定的低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总收入低于1035美元)GDP平均增长率达到%,中等偏下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总收入在1035—4086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总收入在4086—12616美元之间)为%,而高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总收入高于120xx美元)仅为%。这组数据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当前中国经济增速出现变化,说明中国已进入从中高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通道;二是20xx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明显高出与我国同等发展阶段国家%的平均增速,即使与低收入国家平均%的增速相比依然较高。所以,我们自己不必在速度问题上过分焦虑,国际社会也没有指责中国增速不够高的理由。
新常态下的中高速有利于推动生产力水平整体跃升、实现各项既定目标。中高增长速度为中国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提供了前提,也为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举措奠定了基础。粗放型发展方式受到资源环境制约已难以为继,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经济增速太高,就难以遏制各方面大干快上的冲动,经济体系和生态系统都将付出沉重代价;如果增速太低,则会影响就业,妨碍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所以,应用积极心态看待新常态下的速度变化,采取积极行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中国经济始终沿着增速合理、动力强劲、结构优化的轨道前行。
处大事贵乎明而能断,临大势贵在顺而有为。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是我们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关键就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遵循大逻辑,顺应大趋势,不断增强和发挥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了千明,一迷万惑”。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首先要解决“怎么看”的问题。“物之所在,道则在焉。”我国经济正从粗放向集约、从简单分工向复杂分工的高级形态演进,这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再按照过去那种粗放型发展方式来做,总有一天会走进死胡同。面对比较严重的结构性产能过剩这个绕不过去的历史关口,抓住时机进行战略性调整就能顺利过关。面对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能有效化解。只有彻底抛弃用旧的思维逻辑和方式方法再现高增长的想法,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的思维定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发挥我国经济巨大潜能和强大优势,引领我国经济迈上新台阶。
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重心是解决“怎么干”的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实现多方面工作重点转变的“十个更加注重”,可以说是引领新常态的方法论、实践论。比如,过去主要看增速有多快,现在就要看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多好;过去有的城镇化“见物不见人”,现在就要注重以人为核心、回到让更多人口融入城镇这个本源上来。这样的转变中,蕴含的是思维和方法的转换。再比如,供给侧矛盾突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这样的转变,是工作要求和侧重点的变化。总之,顺应新常态这个大势,做到“十个更加注重”,就能有力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会不会遵循大逻辑,能不能有新作为,是对各级干部的重大考验。进入新常态,不少同志认识逐步深入、适应更加主动、引领已经开始。但也有一些同志不知道怎么干为好,正所谓“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确,对新常态有一个深化认识和逐步适应的过程,但适应一定要雷厉风行、殚思极虑,适应得越快越好,不能坐着等、站着看。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深入回答了对新常态怎么看、新常态下怎么干的问题。结合本地实际深刻领会、认真贯彻,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就能在引领新常态中有所作为、大有作为,使我国经济增长巨大潜力转变为现实,让“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16
昨天,市委书记徐立毅主持召开市委会议,传达学习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xx届五次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研究部署我市贯彻落实意见。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重要讲话精神实质,把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升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城市转型和社会转型,全力打造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标杆城市。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耕,市委副书记钱三雄以及其他市委参加会议。市领导葛益平、余梅生等列席会议。
会议指出,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联系理论和实践、纵观历史和现实,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深刻阐述,对我们深化对新常态下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新发展理念深入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更好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会议强调,要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深入理解经济发展面临的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深刻认识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努力实现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会议强调,要切实把“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要在思想上确立新发展理念,切实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老旧做法,真正来一次思想大转变。要在谋划上坚持高标准,对照先进地区,提升工作标杆,改变安于现状的心态,打造一批发展亮点,真正来一次理念大提升。要在推进上坚持问题导向,从解决“短板”问题入手,找到结合点、切入点、突破口,完善一系列政策和机制,真正来一次工作大突破。
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实现产品从中低端转向中高端、企业从小而多转向精而强、平台从低小散转向高大聚、方式从单纯制造转向制造服务化、动力从侧重管理控制转向依靠创新驱动。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切实加强制度供给,提高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持续提升人居环境供给质量。
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贯彻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做到全面把握、正确理解。要始终保持本领恐慌的紧迫感,加大新发展理念学习教育培训力度,更加注重实践、勇于实践,切实提升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17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正视的新课题。市委常委会提出的创建“三个生态”,既是当前应对之策,也是长远发展之谋。
让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成为适应新常态之魂。适应新常态就是要有政治担当、责任担当,这是政治生态应具备的核心和关键。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名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只有担当尽责,才会使政治生态名副其实,充满活力。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经历的历史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的客观反映,是成长过程中积聚发力的前期转折。各级领导要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担当精神,勇于担当,积极适应,按照市委常委会提出的讲政治、讲大局、讲规矩、讲团结“四讲要求”,政治担当;按照责任干事、为民谋事、勤奋理事、合作成事“四个坚持”,使命担当;按照简单共事、真诚相待、作风民主、自律严格“四点共识”,合作担当。这样适应新常态,方显有识、有胆、有谋、有勇,才能抓到实处,才能显效有为。
让活力迸发的经济生态成为适应新常态之要。新常态新在发展经济的理念和思路,其核心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目的是在适应中探索规律,在适应中稳步发展,在适应中蓄势待发。新常态应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不论是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激发经济发展活力,还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积极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是动力之源、活力之源。活力迸发的经济生态有利于培育新的增长点。坚持市场要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各个层面激活发展要素,让一切发展源泉充分涌流。坚持创新要实,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在石油石化、煤炭生产转化“两个千亿级产业链”延链、补链、扩链上创新创造,在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循环链建设上创新突破,把庆阳最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富民兴市的经济优势。
让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成为适应新常态之基。新常态的特征之一,就是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自然生态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是适应新常态之本。适应新常态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着眼于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的有机结合,统筹于当前发展与造福后代的协调统一,这既是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的应有之义,也是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所在。要让自然生态成为适应新常态之基,必须自觉遵守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坚决不上污染项目,坚决不做短期项目,坚决不为政绩项目。坚持依靠资源,但不依赖资源,开发资源,但不出卖资源,加快由“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转变,走出一条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高度融合的绿色崛起之路。坚持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和“固沟保塬”两大生态工程。坚持优化生态布局,提升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红利”、分享“绿色福利”。这样适应,方使新常态成为有源之水,才会有新生态“清如许”的盛景。
立足新理念才能把握大局,顺应新常态方可乘势而进。筑牢政治生态的基座,才能托起经济生态的“大厦”,营造自然生态的“美景”,更能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18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新理念将决定未来发展路径,成为引领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新常态,去寻找新的发展思路,去走新的发展路径,树立发展新理念。
指出,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形成新常态,这新常态不仅是速度状态,更是发展状态,不仅是发展条件和环境的新常态,更是发展理念和模式的新常态。认识、适应、引领、发展社会新常态,是一个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性思维的过程,带来的是发展方式、发展动力、体制机制的根本性转变,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跨越。
要达到一个新常态发展共识就是要有发展的眼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精神支柱,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精神力量,一个政党不能没有精神追求,一个社会不能没有价值标准,这精神支柱、精神力量、精神追求、价值标准就是这新常态中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精神食粮,只有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真抓实干,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在“变”中凝聚智慧和力量,推动社会创新驱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格局,让发展、改革的成果惠及到人民群众的身上,让人民群众的“菜篮子”鼓起来,让人民的“钱袋子”涨起来,让人民的生活更有盼头。
充分发挥“五大发展理念”的效用,要有创新的思维和行动,要有统筹协调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有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的头脑,要有“时不我待”改革开放的胸襟,要有不断推进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共享发展的理念,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形成新常态,激活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各方的智慧和积极因素,形成最大的“公约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稳步前进。
党的xx届五中全会为我们规划了“十三五”的蓝图,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时机难得,要充分利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理念,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协调统筹发展,奋力作为,形成新常态,引领社会革新新格局,推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要优配新结构,改革供给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着眼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创新,也是我们“十三五”要着力抓好的重大任务。一要摸准来龙去脉。认识到供需错配、结构失衡才是经济增速放缓的深层症结,只有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新的供给创造新的需求,优配供需结构,才能实现发展“量”的持续扩大、“质”的真正提升。二要吃透精髓要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点在供给侧,发力点在结构性,突破点在抓改革。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三要抓住工作重点。坚持在“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上下功夫,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四要跟进政策手段。把服务和推动供给侧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框架,加强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财税支持、金融投资、不良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等政策,为资源整合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创造条件。五要鼓足革新勇气。供给侧改革拖不得、等不起,既要看到阵痛不可避免,但也是值得的,必须坚定不移地干;也要看到阵痛可以承受,但切不可大意,必须审慎稳妥地干,积极探索产能过剩行业、“僵尸企业”摆脱困境的管用模式,加快工作进度,降低改革风险。
要锤炼新作风,锻造真本领。紧紧扭住全面从严治党这个最大政绩,盯紧抓牢作风建设这个着力点和突破口,治“四风”顽疾,树严实新风,为引领新常态、贯彻新理念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坚强保证。一要落实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结合实施“3783”主体责任体系,拓展充实工作抓手,层层传导责任压力,严格落实党委的集体责任、书记的第一责任、班子成员的分管责任,推动管党治党加快从宽松软迈向严紧硬。二要强化自觉看齐的政治意识,坚决维护这个核心,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和步调一致,经常、主动、真正地向党中央看齐、向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看齐,坚决做到贯彻中央精神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三要守住党纪党规的基本底线,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让党员干部在强化教育中明底线、在遵纪守规中筑底线、在执纪监督中敬底线,切实发挥党纪党规这个管党治党重器的作用。四要保持清正廉洁的为政本色,按照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善养清廉之德,增益清廉之能,厉行清廉之政,做到拒腐防变警钟长鸣,养成在公开中行使权力的习惯,得到在监督下工作生活的安宁。
要彰显新作为,重视专业化。落实“十三五”宏伟蓝图,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能力和行动。要锻造专业的素养,着眼形势和任务要求,加强理论和知识学习,结合历史学,多维比较学,联系实际学,争当善用专业思维、具备专业素养、掌握专业方法的领导干部。要锻造创新的品格,打破迷信经验、迷信本本的旧思维,摒弃不合时宜、脱离实际的老观念,推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的变革,用改革创新的方法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打破前进中的壁垒,用改革创新的理念引领事业的发展。要锻造担当的魄力,既加强对普通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又树立担当的表率和标杆,更注重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锻造抓实的韧劲,在思想上真正重视抓落实,在行动上亲力亲为抓落实,在机制上有效保障抓落实,在效果上切实体现抓落实,对重大任务和重要工作一竿子插到底,带头抓、深入抓、持续抓,形成推动各项事业齐头并进的整体合力和持久氛围,不断开创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崭新局面。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19
近日,我市推出 “四项措施”抓学习贯彻落实工作,使省委政府 “海西发展改革工作会议”、州委专题扩大会议、州委书记文国栋州 “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德令哈代表团分团讨论会以及闭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成为指导全市上下统一思想、推动工作落实、引领发展新常态的指南。
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示范。为确保“海西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等会议、省州领导讲话精神在德令哈尽快生根开花结果,市委立即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做出专题部署,各级领导干部先学一步学深一点率先示范。市委组织部即说即行下发文件,为全市各级党组织抓学习贯彻落实、促干部群众思想转变、推动工作发展创新定目标、提要求。各乡镇街道社区基层党组织书记,积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采取召开集中学习会、专题讨论会、个人自学、撰写读书笔记等多种形式,及时把会议精神传达到城乡党员干部、牧民、社区居民群众中。通过纳入即将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范筹,确保做到学深、学透、学有所悟。
找准着力点,围绕统一思想、转观念、转作风抓落实。全市各部门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树立新理念,引领新常态,海西怎么办,我要怎么干”思想大解放大讨论活动,对照“会议精神”认真查找思维模式、工作方法、发展观念等与 “会议”精神要求不适应的问题。以“打造高原绿洲新城”、“ 西部改革发展新高地”的新理念,引领工作创新发展新常态。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思想观念的大更新。对照省委政府主要领导对海西干部队伍和作风建设提出的新指示、新要求,深入查找梳理自己存在的作风问题,采取列出问题清单、督导整改等措施,从严从实着力解决少数干部精神状态不佳、发展信心不足、消极畏难、作风漂浮等问题,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和精神动力。
准确把握精神实质,推进工作落实。按照促进海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工作要求和政策导向,对照我市“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安排,各基层党组织进一步细化分解本单位本部门年度工作任务,将任务目标细化到人,明确时间节点,层层传导压力,推进工作落实,激活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广泛开展宣传引导,营造舆论氛围。运用《德令哈晚报》、德令哈电视台、“德令哈党建网”等媒体,全方位宣传“海西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的精神实质、基本要求、重大意义,用“会议”精神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派驻各村(社区)的“第一书记”、工作队成员,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千名干部下乡“三带三推”活动,以农牧民党员群众为重点,面对面、点对点传达宣传会议精神确保准确到位。采取座谈会、上门走访、专题通报等形式,向全市1200余名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党代表、人大代表、农牧民党员、党外干部、离退休老干部宣传会议精神,调动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助推我市转型跨越发展。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20
在新常态下,我们党员干部应该充分抓住新的机遇,积极迅速调整心态,勇敢地把责任扛在肩上,奋发努力创造新业绩。
一是要打消顾虑,坚定信心。面对新常态,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持续发力的恒心,彻底丢掉作风建设一阵风的幻想,进一步坚定对中央正风肃纪的信心,打消顾虑,主动调整思维、心态和行为,积极适应这一新常态,迅速在新常态下来谋划和开展自己的工作;要持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拼搏奋斗。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成果,持续改进作风,积极作为,当好“大管家”,扎实做好管理服务保障工作,为全市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是要自我约束,规范用权。面对新常态,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懂得,与其他人相比,做党员、当干部就必须遵守更多的规矩、接受更严的约束,我们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和行动自觉。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加强自我约束,习惯在严于律己中担当责任,习惯以清风正气干事创业,时时处处严格按章办事,成为普通党员、群众的榜样;充分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要做到规范用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切实为群众谋福祉,这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本分和应尽的职责。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管物,规范服务行为,切实提高管理服务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三是要坚守底线,接受监督。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自觉坚守党纪国法、廉洁从政、思想道德的底线,心存敬畏,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坚守底线的模范,努力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楷模。社会和群众对公务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监督将无处不在,无论是监督的内容、形式和力度都将比以往更多更大。我们要正确对待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把群众的监督作为一面镜子,畅通建言献策、批评监督渠道,主动深入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省自身,明得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改进工作。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坚持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牢记服务宗旨,主动接受干部职工和社会群众的监督、评判,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四是要着眼全局,谋划长远。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善于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升级的大局出发,积极观大势、谋大事;要着眼长远,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坚定发展战略,不搞所谓的“政绩工程”,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好事办好。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从全局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服从服务于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全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五是要适应期盼,提高标杆。面对新常态,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积极顺应人民的期盼,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以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自己,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思想境界要更高,履职能力要更强,工作标准要更高,服务效果要更好。在日常工作中,要自觉牢固确立群众观念,多办人民群众期盼和欢迎的事。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坚持“机关满意、干部职工满意、领导满意、社会满意、自身满意”的“五满意”标准,切实提升工作品质,主动回应干部职工和群众期盼与关切,为干部职工和群众多做实事好事。
六是要提振精神,勇于担当。吏治新常态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为能干事、干成事者提供了舞台。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振精气神,弘扬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忠于职守、专于事业的精神,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发展的大局中展现作为,在服务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事业中做出更大成绩,不负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按照《机关事务管理条例》所赋予和明确的职能要求,克难奋进,迎难而上,积极创新作为,在厉行勤俭节约、推进公车改革、规范资产管理、优化社会化服务中体现后勤战线同志的人生价值,展示机关事务工作者的良好风采。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21
在众多人的期待下,北戴河会议并没有传出什么消息。有官媒指出,北戴河的中央暑期办公制度已经退出历史舞台,重要的战略措施并不会从中出炉。不过,中央政治局在20xx年7月20日、20xx年7月30日连续两次开会,已向外界释放诸多经济发展方向信号。
20xx年7月30日,由中共中央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变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合理的流动性,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重点推进国企、财税、金融等体制机制改革。可见在“十三五”出炉前期,领导人在继续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重视。
实际上,20xx年在多次讲话中都强调了对经济发展、改革的坚实信心。20xx年6月16日至18日在贵州调研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结合的讲话以及20xx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来看,我国经济增速依然是全世界最快的,但从人均水平来看尚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经济放缓也是必然,国家领导人主动降低经济增长指标,这也意味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将追求质量而非数量。这也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有巨大的空间,同时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是在新常态经济下产业升级换代下的表现,同时还是实体产业发展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创新低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并没有采取过度刺激的政策,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定向调控,这也意味着看重经济发展的长远而非眼前。同时,这也反映出新常态是中国的国家战略,只要在清除过去两轮经济过热的因素之外,处理好短期、中长期的关系之后,我国经济政策回归中性是必然的。中国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周期性问题,回归正常状态只是时间的问题。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推动经济稳定发展依然是严峻的问题。主动而不是被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足见中央对新常态环境下的高度重视。结合强调“十三五”期间需要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体制机制改革、生态文明建设、民生、扶贫开发十个领域取得明显突破的背景来看,两者又是环环相扣。
在主动出击下,才有机会将稳增长的主动权把握在手中。新常态背景下,只有主动才能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并促进经济增长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生产端实现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才能在“十大领域”中取得真正的突破。突破就需要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如简政放权、涉外经济改革进行的情况可以看出,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冲了一部分经济下行的压力。
在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我国就业压力也出现了缓解的趋势,无论是对农业、生态文明、民生、扶贫都能起到积极作用,这将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提升我国市场化程度,令新兴民营产业获得更好的发展,赢得更多的财富,做到真正的财富于民。
从近期的讲话可以发现稳定经济增长、主动适应新常态的方式有很多,其重点都在于保障经济稳定增长、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新型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全社会的福利水平。综合这些方面,相信即将于20xx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xx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制定的“十三五”将会为中国未来五年创造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