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访校友心得优推8篇

大美丽发表时间 2986980

【阅览】由阿拉题库网友精心整理编辑的“访校友心得优推8篇”优秀范例,以便供您学习参考之用,“轻松办公、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

访校友心得【第一篇】

校友是重要的人力智力资源、物力财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社会关系资源。校友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做好采访校友工作,已成为推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意义深远。有人把校友会的工作比喻为筑桥工人,是它构建了母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母校与社会间的桥梁。师哥程远臣说:继续开展探寻校友足迹活动,架起新老校友感情之桥梁,为弘扬母校广大母校做贡献。

为了这个采访活动,我们做了很大的努力。我们根据通讯录分工,多头同时行动联系列表里校友。虽然一开始由于联系方式、工作等各种原因,有一部分校友联系不上,但是我没有气馁,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联系上校友之后,我就开始做采访的准备工作,上网搜寻资料、准备访谈提纲、通知其它队员等。不过说真的,学校应该定期更新校友资料。有的不是已经退休就是换了工作,还有换电话的!我晕X﹏X我真想叹一句:哎呦我的妈呀~~还有就是,学校也应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系,多多开办些校友回访活动,扩大学校的号召力。

我们小组的缺点:

在访谈期间,师姐说一直认为有经验的采访者,应该善于把采访的成功建立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之上。采访准备是指取得采访线索之后,在与采访对象见面之前,对采访的人或事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准备用什么途径、方式、工具才能与采访对象接触。这种工作,就是采访前的准备。1、也许这是我采访前没有做好的部分。没有对采访对象进行一定的背景调查有些盲目。一次访谈的成果最核心的来自于访问者现场的表现从而引出受访者最真挚的回答。在对话中,我们必须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其次进行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再次保持适度的沉默。因为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2、善于倾听我们是做到了,但是问题不够精辟,对话有些拘谨,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些只能说是做到了70%。也许还有许多的问题,不过,我相信,我们在以后的道路中会越做越好!

记不清是哪位颇有阅历的前辈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工作,30岁前靠专业,30岁后靠人脉。或许他是对的。

总会有走出象牙塔的那一天的,在这之前,我能做的,只是把每一门功课都修好,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小草永远不可能长成大树,但是雏鹰总会飞向蓝天的。我们都已成年,都到了自己对自己负责的年龄,很多事情自己完全可以独立地去决定和处理,无需依赖别人。而且我们也不想一直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我们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掌控着自己的人生发展轨迹。

在这次社会实践所学到的东西,我必会牢记在心,也以每一位优秀的学长学姐作为榜样,鞭策自己不断向他们靠拢。最后,感谢母校给我们提供了如此珍贵的机会。相信,我们的活动一定会圆满成功的!

访校友心得【第二篇】

第一次与孙老师联系的时候,我们谈了好久,就在我们还在为这次采访活动能否成功进行而踌躇不定时,孙老师很快便说 “好,什么时候?”坦诚与高效率,是孙老师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采访定在了孙老师的办公室内进行,星期天的校园学生不多,孙老师的办公室设在综合大楼,在那里可以看到学校的教学楼和实验楼,仿佛空气中都可以嗅出琅琅书声。孙老师一身简洁的白色,虽然已是比我们年长几十届的老学长,但一举一动都流露出年轻的气息。亲切的微笑和出乎意料的善谈,一下子把我们的距离拉近了起来。

(1)那时候的南大

孙老师是87级的山师学生,他对母校有着一番特别深厚的感情,对南大的传统,也有着比一般人更深入的了解。按孙老师的话来说,能在南大读书,其实是一件光荣的事情,那时的南大就是一个小清华。每当孙老师谈及南大时,他的眼里就熠熠生光,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仿佛又坐在了图书馆里,仿佛在孙老师读书的那个年代,要想考上中学,必须参加全市的统考。想要进入像山师这样的名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南大作为一所江西名校,有着比其他学校更为优越的师资条件。孙老师半开玩笑的说,其他大学的学生都会选择聚集在宿舍聊天打牌之类的,而南大的学生还是一如既往的努力读书,这就是南大吸引人的地方。

(2)看学习:勤奋+全面知识+实践

在孙老师读书的时候,流传着一句笑话: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然而这也是当时很多学生的真实写照。在孙老师看来,死读书这三个字,有时候是必要的。

“死读书”在这时候,可以辩证地译作勤奋。“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每天晚上不到1点是不会睡觉的,”孙老师笑着回忆当时那段艰辛的读研时光。孙老师认为,当遇到不清楚地问题时,参考别人的资料与经验,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通过与别人交流时,自身的经验与知识也可以得到积累,长期的积累,对自己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尽管孙老师读书很勤奋,但在他的人生经历中,“巧读书”似乎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在大学时代,读书对于他来说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情。那时候在山师读书,压力并不大,作业也不多。孙老师每天在课堂上认真听课,一放学就去图书馆看课外书。他尤其喜欢科技类的书,但其他内容的书籍,也或多或少地接触一些。不局限自身的知识,在孙老师看来尤为重要。

“很多工科的学生总以为经济学属于文科,与自己无关,其实这种想法是很片面的。”孙老师从学生时代,到后来参与工作,都尽量地接触各种各样的书。孙老师毕业于化学系,然而在工作后,具备多种的知识。

在孙老师那一辈人之间,曾流行着读书无用的说法。对这一点,孙老师的立场十分坚决:读书有用!

孙老师说自己是尝过了读书的苦,也尝到了读书的甜。这种甜是在参与工作之后逐渐体味到的。拥有知识,即使现在是技术工人,也很快可以踏上更高的台阶。在实践中,理论的融合十分关键。孙老师参与工作后再去读研,那些理论性的知识因为有了实践的基础而变得更加明了,这让他在同学中更有优势。也因为他接受高等的教育,他在同行中,考虑问题的深度也变得更为突出。读书有用,与实践结合更有用。这就是孙老师读书的心得。

(3)看人生:科学而理性

孙老师有一个特别的习惯,他从不用笔记本。工作上的经历,他都是靠自己的记忆记录下来的。有用则记,无用则不需要记。因为每一件事情孙老师都经过一番分析与思考得来的,因此可以记忆深刻。反而记在笔记本上的东西,常常会被自己丢在一边,关键时刻也起不了效用。不仅仅是工作,在生活上孙老师也处处地用科学理性的观点去看待问题。”读书二十年,孙老师的理性使他对生活百态更加客观。

(4)看我们这一代:乐观+主动

有人说我们这一代是最艰难的一代,孙老师并不认同。

在孙老师他们那个年代,毕业之后只能做国家分配好的工作,而且很多都是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孙老师曾当过工人,但他并不认为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相反地,这是人生的一中宝贵的经历与磨炼。当过工人以后,将来在管理层的位置上,才能更了解工人的想法。因此凡事都会有两重性。在竞争社会中被淘汰,并不意味着被消灭,而是一种激励。失败并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

孙老师对我们这一代充满着期待,他认为年轻人还有很长的资本。也许一开始没有机会,但经过磨炼,就一定会有机会。有人轻易地放弃自己,那是他们的个人问题,不是社会的全部。社会有阴暗面很正常,但不要太极端。可能老一辈的人认为我们娇生惯养,这是一种代沟,我们并不是垮掉的一代,不能用绝对的思想去看待自己。

那么怎么才能让社会去接纳我们呢?

孙老师的看法十分独特,要主动地融入社会而不是让社会去适应自己。一方面,人要合理地定位。正确地分析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自己有什么特长,本领,自己的身体素质,动手能力等等,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刘翔,但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己。所以把自己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十分关键。另一方面,我们要合适地走位。人不一定要从一而终,要学会改变。孙老师看来,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与社会和谐。强调个性与社会对抗并不是好的出路,与社会合拍地寻找机遇才可以走的更远。

与孙老师的采访进行了两个多小时,与其说是采访,更像是一次与老前辈的闲聊。孙老师简练而深刻的语言,睿智而开明的观点,都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我们从心底里佩服着这一位前辈,也开始对自己人生有着新的思考。

访校友心得【第三篇】

一学期一度的校友返校来了,大家都十分兴奋,因为有学姐和学长们为我们提供经验,校友们也从百忙之中抽出仅有的周末休息时间,大老远跑到母校,为我们这些大一、大二的学弟学妹讲解,我们也深知学校组织一次这样的活动的不易,也十分珍惜,一大早,我们便来到安排的教室,迎接校友的来访。

安排我们的是两位学姐,一位是干单红学姐,另一位是何燕飞学姐,分别来自浙商银行,兴业银行。现在的她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干的十分出色,不用说,她们在学校的时候都是成绩优异,也是学生会干部,学习和能力都遥遥领先。

她们共同提到的就是在校期间一定要认真学习,虽然现在她们干得十分出色,但由于是大专的文凭毕业,专业知识不如本科生,而且刚进入单位的时候干得都比较累,像何燕飞学姐就刚进去的时候做凭证都整整弄了两天,以前学的东西都忘了差不多了,而且翻出了以前的会计书,弄了很久,还搞的乱七八糟的,所以我们在学校时一定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练好技能,她提到自己当时在学校时的目标是进入企业,而不是银行,认为点钞这项技能不重要,所以不重视,认证考也没过,后来要申请党员,递了三次申请书都没成,她的其他成绩都很不错,就是因为点钞这项技能没过,后来就努力练点钞,终于及格了,成为了预备党员,后来大部分同学都进了银行,她没报,后来她进了企业,发现自己又没那能力当主管会计,就又去了银行,但每次银行组织技能比赛,都不理想。后来又去其他银行面试,当问到点钞这项技能时就说只有16把,让她在面试时很不利,她学的是会计专业,虽然她的会计专业知识学的很好,但面试时问到最基础的票据的同城异地结算时都说不上来,就是让我们知道面试时的心理素质很重要,她还提到在企业能力也十分重要,在学校时她既当任班长,同样是学生会干部,学生时代的她还感觉不到有什么不同,但是到了企业,因为她的勇于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综合素质强和能力突出,有什么活动,领导就会叫上她,这就是优势所在,所以我们要争取在学校的任何发言机会展现自己,培养自己的能力,对以后我们走向社会都会十分有利,以后在单位就没有这种机会培养自己了,因为在工作单位,领导只会看我们的能力,而在学校我们出错,只有同学和老师,不会怎么样。

她们同样提到大二的同学要在面试前做一些准备,如着装和面试技巧,要有自信,其他不要想太多,平时的努力应该会要回报的。

通过这次的校友返校活动,我们受益匪浅,我们更加的明白学习对我们的重要性,我们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后走向社会我们就会更加有资本去就业和择业,更加适应社会,不会很累,如果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即使到了工作岗位,我们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到时候就更加少有时间去学习充电了。

访校友心得【第四篇】

首先,要非常感谢黄利文学长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与我们亲切笑谈,既显示出了物流一家亲的传统,又充分体现了学长对母校的深深爱意。同样感谢学长诚恳真挚的回答,教给我们一席圣言,丰富了我们的知识面,也对未来充满希望,无限遐想与憧憬。当然也要感谢我的队友一同学习帮助,共同完成这次任务。

从我们与学长聊家常开始,我就感觉到了这会是一次成功的访谈,从学长的谈笑风生中透露出一股家的味道,在这种情境之中,我们无所顾忌,有说有笑,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开始。果不其然,我们的访问没有留下遗憾,我们的收获令我们自豪,我们的欢笑声是那么无比的温馨。这是个令人难忘的夏季,有阳光般的温暖,有秋风送爽般的自然,回味无穷。

这次访谈,我们抓住学长是求职达人和就业之星这一独特之处展开访谈,访谈从求职择业和奋斗方向展开,很好的与毕业季相呼应,也非常有效的展示了学长的特长,访谈自然就是无比顺畅的开始了。首先,毫无疑问,我们大学生在求学道路艰辛无比的情况下,无疑想有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得不从求职这个问题谈起,每到毕业季,求职大军涌入全国各地,尤其是发达地区,各级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也都忙碌为大学生广辟求职大道。然而,受观念及心理等各方面影响,求职选择畸形的不胜枚举,大多数同学都没有考虑周全,受高不成低不就带来的高失业率前车之鉴,纷纷海投,无论专业是否对口(据说有90%以上大学生几年内转行),这么茫然的选择以至于就业后跳槽的异常之多。

从这个方面来说,学长有比较资深的就业经历,比较明确的就业方向,随之给我们讲授的就是就业活本。对于这种普遍的现象,学长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因为在校生没有真切地步入过社会,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及工作环境等没有详细的了解,学生出现这一系列问题确实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尽量避免。这就需要我们的毕业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定位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能盲目地选择工作,其实,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宽一点,不能紧紧盯住工作岗位本身的待遇等条件,岗位不仅是你毕业的去向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为你提供了一个未来发展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自身的价值最大化,在校毕业生在就业时最大的缺点就是眼光有暂时性的短浅性,思想有一定的静态性,然而一个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你来说是否真的有发展潜力,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价值,为自己争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听了学长的一席见解,我们不由敲开了自己的就业求职大门,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定的分寸把握。除了求职方向很重要,我觉得也要尊重企业,在保证自己利益的同时要兼顾企业利益,避免违约,在彰显大学生素质的同时也展现了一种人格魅力,更是一种对学校声誉的维护。所以,做一个诚信爱校之人,做一个爱岗敬业之人。

求职只是一个开始,人生的道路未完待续。我们都知道,一个良好的就业观包括或者是必须有自主择业观。如果把就业当做初升的旭日,那择业可以说是日中的骄阳。一个成功人士不仅有明确的就业方向,自觉的择业也必不可少。接下来就和学长聊到了择业这个问题,虽然说学长刚刚步足社会,但不难发现有鸿鹄之志,心中自然有无限妙方,相信学长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对待择业问题,学长也给出了意味深长的见解,尤其是对跳槽问题有着深厚的看法。我们知道学长前面是在德邦实习,也有不错的表现,但最后还是选择了苏宁,从某个层面来讲,这也算一个跳槽问题,既然社会上普遍存在跳槽,我们自然也就和学长探讨了一番,学长果然给出了一定的解释。其实跳槽未必是一件坏事,不管对于企业还是个人,如果确实是不合适身居此地,毅然选择他方也是一种明智之举,于企业和个人都实属有益。但从另一方面来讲,频繁跳槽也反映了一个人态度问题,我们都知道,现在的企业也相当重视一个态度问题,我们也有古语言:“态度决定一切。”所以这里还是分享一下学长的一些看法,当然“先就业再择业”对在校生来说是个正确的选择。要真正做好“择业”需要我们首先端正态度,进入一个企业就要为之付出自己的努力,要有责任心。另外要正确认识自己及企业,真正了解自己的潜力所在,合理选择。

在当前的就业形式下,我鼓励有能力的人进国企工作,同时要认识到,民营企业也是一个不错的发展平台,在民营企业干得好也是在为国家做贡献,大家在国营企业单位对你关上大门的时候不要太过悲哀,可以选择进入民营企业去谋求发展,如今的民营企业在管理模式上、制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我们也都是有双休日的,不像很多人所说的“无休止地加班”,很多人在民营企业里做得不错,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如果决定进入私企就一定要有选择,最好选择行业在本市有几十家以上的企业,企业实力要强,另外要选择好城市,尤其是物流行业,我建议大家去大城市发展,例如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广州、苏州、深圳、西安、重庆等发达城市。不要害怕大城市压力大,要勇于去闯,去寻找发现机会,去锻炼自己,另外私企特别重视第一印象,去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确实如此,在中国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下,大学生都是争先涌入大城市,一个确实工资要高,一个也是有面子。不管怎么说自主择业是一种历练也是一种考验。在此也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引导,学校也要重视这方面的教育,这样大学生既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建设国家,亦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我们都知道,大学生这个群体非常特殊,因为还年轻,敢于拼搏,但是又不难发现奋斗方向各具特色,大相径庭。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都应该有个创业梦,可是创业又谈何容易。但也不少人选择深造,考研保研。还有就是平平稳稳就业,开开心心生活。不过什么哪个选择都有自己的想法,毕竟是大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群,当然需要学会生活,而不是生存。对于在校生的我们,现在要苦于专研专业知识,增强自身技能,不断包装自己,让自身无可替代。此外,要适应群体生活,要学会与人相处,擅长交际沟通,为自己的人生道路铺平。也要学会吃苦耐劳,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激烈的竞争大军中脱颖而出。另外,从态度上,首先,要有正确的就业观,勇于主动尝试接触一些大型的招聘会,勇于迈出学校的招聘会,去见见大的场面。其次,自己必须非常努力,要有良好的品德,有责任心,把企业当成自己家,努力踏实地做事,努力实现被认可。还有最重要的是懂得感恩,感谢单位给你的发展机遇,感谢单位提供给你的培养条件,并努力回报。只有这样,我们才算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才能真正为国家建设贡献绵力。加油吧,少年。

这是一次成功的访谈,一次不错的经历,我相信我和我的队友都受益匪浅。从学长的身上,我们能看到物流学长在外拼搏的艰辛,可以感受到江财人在社会建设中的努力,可以领略到中国大学生在生存中的生活乐曲,可以窥探自己的未来需要千锤百炼,才可筑石成金;只有挥汗如雨,才能笑看他人;只有沸腾热血,才能傲视群雄。人的一生可以碌碌无为,匆匆而过,亦可立业建功,名留青史。这就是我们所说人之差距。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要敢于吃苦,不要安于现状,要勇于奋斗,谱写自己的未来。年轻人就要吃苦。

访校友心得【第五篇】

今天,我校在金葵花艺术中心举行了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办学推进暨20__年度校友大会。

讲座的第一项议程是学院党委书记周建松书记致词,以“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的办学模式,35年来输送了50000多名学子,展望了办好“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金融高职教育的信心。浙金院的学生适应岗位能力强、务实稳健干劲足。他们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断回馈母校,这当中校友会组织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讲座的第二项议程是:金融系教授董瑞丽老师上台致词。她说,为响应我校“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号召,我校师生应该大力支持并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以及职业道德,成为一个“今日我以母校为荣。他日母校以我为傲”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职业人才。

讲座第三议程是:校友代表致词。第一位上台致词的是94届学生会主席中信银行杭州凤起支行行长朱海滨。他说,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母校带给我们的一切,我们在这里成长,在这里种下人生的职业枝芽。第二位上台致词的是04届学生会宣传部部长、香溢融通控股集团业务总监欧奇习。他说里两个故事,总体总结为银行行业发展竞争激烈难以有所作为,并去其公司面试。

讲座第五议程是学生代表致词。学生会副主席、银领学院沈范骏发言。他说,作为金融学子的学生,我们必须应该练好技能,提前定位好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并朝着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直到目标实现。

讲座第六议程是迎校庆,献爱心启动仪式。82届校友华峰小额贷款公司董事长翁奕峰,在和夫人商榷下,决定设立。是为了帮助在金融领域教学的需要。交接校友捐赠兼支票,谢庆建办法捐赠纪念。

讲话的第七项议程:校友总会长徐新桥致辞,母校成立39周年,校友在凝聚力量、开发资源、沟通人脉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毕业生就业、深化教书育人、推进文化建设、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希望凝聚广大校友力量,携手共进,一如既往支持和参与母校办学,携手助推母校反面推进更高品质幸福金院建设贡献力量!

访校友心得【第六篇】

20xx年的寒假,注定会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假期,因为它可能是我们学习生涯中的最后一个寒假。

从上学开始,每年的寒暑长假都会是我们内心的期待,那时的想法是能在紧张的学习生活结束之后享受一份自由的时光,当然,那时的假期生活,除了完成学校留的作业之外就是吃喝玩乐一类的了。到大学以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首先,大学里很少在假期给学生布置大量硬性的作业,或者干脆就没有作业。其次,步入大学的阶段后,自己的想法也发生了改变,所关注的不再局限于仅仅完成传统的学业任务,而是更关注自身全面的发展,以及作为一个社会人所要承担的某些责任。

这次在学院建院十周年来临之际,为了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因时推出的寻访老校友的活动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实践机会。我们就是在上述心态的影响下接受并开始这次的寻访任务的。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且不说我们作为海院的学子理应为母校做出一些贡献,就我们个人而言,也确实得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与辽宁一位校友取得了联系,寻找寻访对象的工作也是从前期掌握的校友信息中挑选出来的,与学长学姐们紧密联系的感觉真的是妙不可言。这次寻访活动,我寻访的这位校友就是海院的学姐——孙嘉瑶,她给予了我热情的帮助,真切的让我感到了校友之间的温情。 这次的采访,校友的心态、处事方法让我学到了很多,孙嘉瑶学姐,为着家人,为着自己的心,不断地学习、进步、攀登,开拓着专业领域的新航道。学姐在她的世界,不断努力,承载着包绕在荣誉和成就的光环中的耀眼的光芒。

其实,每种生活都是内心的体现。想要过怎样的生活,全在于心态,心里想做,那便是最好的动力。而性格,又是决定心态的关键因素。爱静的人,会更容易满足于细节沁出的温暖,于是,在这样心态的影响下,他便会努力维护着身边的美好;爱动的人,喜欢冒险,喜欢攀登,于是不断鼓劲要去体验更高一层的风景。

通过对老校友的采访,我们得到了很多人生的感悟。比照他们的人生轨迹,我想我们会更清晰地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同时,让我们惊喜的是,虽然已离校多年,很多老校友对学校依然怀着炽热的感情,对我们表达了很多对学校的感谢和祝福,虽然他们中有的人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并不长,但海院的精神已深深地镌刻在他们身上。一位老校友跟我们说,每当他看到有人“非议”学校时,都会不顾风度的上前跟那人理论,他们对学校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

此次的寻访活动,就我们自身而言,感触最大的有两点,一是团队合作的默契,一是灵活应变、百折不挠的勇气。我们的寻访并非始终是一帆风顺的。比如,因为沟通不力和其他一些原因,一位我们很想采访的老校友最终拒绝了我们的要求,我们也曾经沮丧过焦虑过。再比如,由于要采访的校友们工作比较忙,我们的采访时间也是一调再调,不得不对寻访的时间安排做出精细的规划。这些给我们的寻访活动增添了一层挑战性和趣味性,不过也因此,我们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对社会也有了更深的感触,这些,都是我们寻访的收获,而且是从书本中难以学到的。

访校友心得【第七篇】

在寒假学校刚下达这个任务的时候我其实是拒绝的,尤其是当得知采访的对象是一些素未谋面的学长学姐,一想到可能遭遇的尴尬就觉得十分头疼。正巧我父亲的一位关系很好的同事说家里有侄子好象和我一个学校的,学的也是商务英语,毕业有几个年头了,现在在北京联想总公司工作,月收入15000+。我得知了这个消息特别激动,说真的,特别佩服那些在异地他乡闯荡并且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的人。于是我怀着敬佩和些许忐忑的心情联系了这位李建德学长,希望能从他的职场经验中为自己今后的职场拼搏汲取一些经验。

我首先通过父亲要到了学长的手机号,之后又顺理成章的加了微信,好在毕竟都是年龄相仿,在聊了几句话后很自然的熟络了起来,尴尬的气氛逐渐消失了。后来就是进入正式采访了,通过交谈我发现学长真的是一位特别优秀的人,特别有才华,思想也很有深度,和我平时身边接触过的男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或许是因为他从名校毕业而且经历过社会的重重磨练吧。并且,他的职场之路与我之前脑海中的构想有着很大差距。他在经历了许多求职碰壁,工作困难,上司的不看好等等许多的波折才取得了今天小小的成就。我从他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中也学到了好多职场和生活当中的哲理。例如:做工作一味的埋头苦干是没有用的,要明白轻重缓急,有选择性的去完成。最重要的是得到上级的认可,当他认为你把本职工作做得很好了就会给你更多的工作机会,在这时也是最好的表现自己的晋升机会。还有就是要做一个有正能量的人,要学会微笑,在同事和领导面前都要时常保持微笑。没有人愿意和整天满面愁容的人在一起,不要什么事情都摆在脸上,哪怕在背后哭,在人前也要充满阳光。此外,要学会超前思维,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可以试着从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建立起个人的领导力乃至对整个圈子中的影响力。这些都是通过这次的采访,从学长身上学到的。

我个人认为这些都是十分宝贵的,是一般人需要在职场当中水深火热,打拼多年才能获得的经验反思。因此我对学长十分感激,感激他愿意对我倾囊相授毫无保留。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我们是用微信平台进行的采访,要输入许多的文字,并且主要都是学长在讲述。因此有个别的错字或者没表达完整的地方也是在所难免。而学长还常常能发现自己在接受访谈过程中那些细微的错误并整段重新发过来作为更正。如此这般严谨的精神也令我感到十分倾佩。

我自认即使几年之后我也很难拥有建德学长的眼界和豁达的胸怀,不过我会利用大学剩下的一年好好充实自己,为将来迎接职场做好准备。牛顿曾经说过,他之所以能获得成功,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我也由于向学长取经,才能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求短期内能取得多大的成绩,只求能不断超越自己。

访校友心得【第八篇】

今年暑假注定是与众不同的,因为我与几位同学去寻访了一位83届生物系李坊贞师姐,在此过程中,我们受益匪浅。

李师姐是赣南师范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江西大学生物系,从事生物教学与研究二十余年,显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寻访前我们做了很多准备,查找资料,电话预约,就这样怀着紧张而期待的心情,我们踏上了寻访之路。

在访谈中,她提到过她大学时代的生活,除了学习之外还会和同学一起骑车去郊游,会去参加舞会,还会去其他学院听讲座,可是想想现在的我,条件比那时优越的多,但是学习的劲头却不大,课余时间不是上网就是睡觉,不仅体质下降了,学习的效率也降低了,更不用说是去听讲座了,真的感到很惭愧,以后再也不要虚度光阴浪费生命了。

我还了解到,学校所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工作中需要的是多方面的知识,甚至是一个对你来说陌生领域的知识,因此需要拥有自学的能力,善于从前辈处和同事中学的所需知识,因此在大学期间应该广泛涉猎,多多了解多方面的知识,社会现在需要的是综合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此外,在校期间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尽量用最得体最简短的话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还有文字能力,因为不论何时,写作都是很重要的并且是必须的,再有就是谦虚学习的心态,谦逊永远是一个人进步的阶梯,最后就是要有开拓精神,畏畏缩缩永远干不成大事,敢为人先有时是必须的,而要培养这些品质,就要做到多观察,多分析,多听多看,多适应,相信这样就会事倍功半了。

总之,这次寻访让我明白了很多,对于以后的道路也更加清晰了。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2986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