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范文【精彩5篇】

网友发表时间 3243676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范文【精彩5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第一篇】

书是灯,照亮前行的路;书是桥,接通彼此的岸;书是帆,推动人生的船。这些天我读了朱永通老师的《教育的细节》一书,全书用散文式的文笔记录了朱老师对教育的思考,共有五章,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着手,阐述了作者对教育中几处细节的见解,分别是活在观念里、守住教育的重心、一厘米之变、教育中的习以为常和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

本书是朱永通老师所撰写文章的集锦,列举了非常多的教育小故事和作者的解读与分析。书中的案例鲜活生动,朱老师眼光敏锐,语言犀利,善于发现教育的细节,其中很多观点值得学习。

阅读本书,使我意识到细节的力量。从习以为常的细节审视和反思自己整个的教育观念,研究和改变自己的实践操作,从细节入手的改变可以使教育观念和教育的原理、原则落地生根;提供细节变革的参照可以帮助我们教师找到变革的抓手,使变革变得更加真实可靠。阅读的本质是阅读自我,阅读带来反思,阅读中,我不时审视自己是否关注了这些教育细节,在处理这些细节时自己是否合格。审视的结果使自己坐立不安,恨不得重新来过。

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能在细节上影响学生,便不能当好学生的导师。要照亮别人,自己身上必须要有火种。空洞的教育不如言传身教。教育孩子爱祖国,那么在举行升旗仪式时,教师首先要做到严肃庄重,不交头接耳;要求孩子保护环境,教师自己看到校园中的纸屑时,应该第一时间弯腰捡拾,而不是漠然走过;教育学生要爱劳动,教师就应该热爱劳动。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灵魂塑造灵魂的劳动。教师的人格和灵魂并不只是表现在大是大非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平时一言一行里,表现在与学生相处的一点一滴中,这些细节就如同一丝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夜喜雨,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

细节决定成败,教育的改变,往往是先从教育细节的改变开始的。品读《教育的细节》,朴实的文字渗透着细节的力量,我将沿着作者的路,把他的思想融进我的教学实践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审视自己,从生活、学习等方面,全面教育和关心学生的成长。

教育,就在一个又一个的细节之中;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独特的教育内涵。让我们一起走进教育的细节,去细细体味教育的独特韵味吧!

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第二篇】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经说过:“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细节决定着教育的成败,注重细节也更能滋养教育的智慧,带着对这样一句话的思考,我在推荐书单中选择了朱永通先生的《教育的细节》一书。《教育的细节》这本书语言细腻有力,以一个个具体鲜活的事例探讨教育的主题,在书中朱永通老师用他独有的敏锐对教育中的现象、细节一一分析,娓娓道来那些发生在教育中的故事,一步步将我们带入那些可能未曾关注到的教育世界,使我们更加清晰的发现,这些发生在我们教师身边的日常生活里的细节,是如此的丰富、生动和充满活力,细节里有真相,待有心人去发掘学生的真实学习和生活状态。

这本书用散文式的文笔记录了朱老师对教育的思考,共包含五个部分,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着手,表述了作者对于教育中细节之处的见解。在第一章“活在观念里”中朱老师指出,观念潜藏在每个人的身体里,不同的教育观念就会延伸出不同的教育方式,而又是因为观念具有时间性、空间性、主体性的特征,有时教师们的观念或许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这样的状况势必会对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教师们需要多从行动背后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是否存在问题。朱永通先生指出:“我们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也极有可能存在诸多可怕的盲区,比如,无视过程,无视原理,无视他人的情感和感受,遇事不及思索,甚至随心所欲”,一些随意忽略的教育细节可能于不经意处灭失了学生的潜能。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学校从来不是仅仅用来传授知识的冷冰冰的地方,教师的工作也不单是智识工作,更是情感工作。

第二章“守住教育的重心”中“减负”、“学生发型”、“网红学校”等社会热议的话题被一一探讨。在部分教育场景过度追求功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教育更应该自觉抵制不良的影响因素,把重心放在理解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上,为他们提供有益于成长的帮助。现代教师或父母应警惕: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好奇心、兴趣、想象力和原创力为代价,把教育纳入功利主义或意识形态化的节奏之中。

第三章的标题“一厘米之变”来自“柏林墙守卫案”。1991年在柏林墙倒塌的前两年,东德士兵亨里奇,因开枪射杀了一名企图越墙逃亡西德的青年克里斯被判处三年半徒刑。柏林法庭上,亨里奇的律师辩称,受审人只是在执行命令,没有选择的权力,所以罪不在他。但法官的反驳十分精彩:“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然而,打不准是无罪的,他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力,这是他应该自动承担的良心义务。”许多时候一件事情做与不做我们没有选择权力,有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但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尤其是在教育的事业中,做事情我们需要心存善意,明辨是非。一个有专业伦理的老师,他对学生一定有超越“背景”的人性关怀,即凭良心做事,把爱学生当作为师的本分。

教育虽难有一劳永逸的方略,但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在我们的目光之外成为“边缘人”、“局外人”,应成为每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哪怕我们面临很大的压力,哪怕我们做的事情很微小,哪怕我们只能带来一点点的改变,对于每个坐在教室里的孩子来说,都是至关重要。正如朱永通先生所说,我们要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努力地改变。

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分析了日常教学中我们容易忽视的细节,很多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都可能存在可怕的盲区,而其背后这是出的正是教育观念的不科学以及反思能力的缺乏,因此在教学中教学反思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反思如镜,可以让诸多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中存在的盲区一一露脸。最后一章中作者也指出教师应过有思考的教学生活,多读书多思考,关注教育中一个个看似平常的细节不断进步,我们在孩子面前自然流露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等等,都有可能成为活的范本,即带有意想不到的教育性。

好的教育在于充分尊重孩子细腻、敏感而又善良、爱美的天性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好教育的经验,并智慧性地进行实践转化。教育的细节里有真相,待有心人去发掘;教育的细节里有魅力,待审美人去发现;教育的细节里有常识,待教育人去践行;教育的细节里有力量,待耐心人去引领。

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第三篇】

读朱永通老师《教育的细节》一书,心中感慨万千,这万千感慨不是一时、不是一点,而是时时、是点点。一言一语,时时刻刻牵动着内心的波澜,一圈圈一环环,如同一面神奇的镜子,不只照见皮囊,更是直入内心,看得见“魔鬼”、也窥得到“天使”。

观念——始于细节,决定方向

朱老师说:细节决定观念,观念决定方向。所以,观念具有“时间性”“空间性”“主体性”。不同时代的学生对《狼牙山五壮士》的体会不同,不同水土的人对“骆家辉为了与家人团聚而辞职”的看法有别,不同处境下的人对生活需求也各异。所以,当了解了观念的特征后,再来反观我们的教学,才发现原来“分层”教学真的不是一句空话,也真的不应该只是基于知识认知的分层,它的分层落实需要细节,在细节关注中感受分层的价值,明确分层的方向。

已经不记得首次提出“分层”这一件事是在哪一年了,只记得当时的“分层”重在作业的分层研究上,只记得为了落实“分层”的作业布置学校进行了“有效作业设计大赛”,大赛后学校颁布了优秀设计奖,然后便开始了“分层”作业的实施。如何“分”呢?从那时起无论我走过了多少个学校,“分层”作业都是以“ABC”三个层次“呈现”的,而“呈现”出的每一个层次的作业学生都要完成,因为所谓的“ABC”只是老师把以前的作业分成了三部分。多年来从未因这样的“分层”而有丝毫愧疚,因为“大家都是这样做的”,而“这样做”背后的原因却从未深思。

自“双减”政策下发后,作业设计正式进入了一线教师的视野,上海教研室首当其冲,所研究的作业设计项目成为了国家级成果,为我们的作业设计提供了可学习可复制的模板。但有了这样的模板是否就真能促进分层作业的真落实呢?答案依然不理想,因为摒弃旧习真的很难,难在哪里?读了朱老师的这本书后,猛然间发现原来“分层”难落实的原因在观点,为什么要分层,于一线教师而言只是政策,没有对细节的关注,没有对时间、空间与主体性的思考。旧的观念下的新冲击欠缺思考,哪怕现成的模板在面前,也必然会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而成为一种“形式”,当老师为无为的“形式”忙碌时,教育便不再“柔美”,也不再“幸福”。

所以,回过头来再来想“分层”这件事情,既然政策已经下达,那必然与时代有关,21世纪学生所接触的信息、学生所需要达成的素养已经远远不是“知识”,不是“简单的读、写、算”等经典作业所能达成的,走老路真的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分层”这件事情真的有必要,因为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落实应该像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落实一样,基于不同的学情,基于不同的成长规律。当我们摒弃了简单的照搬,也便有效地避免了“水土不服”,当我们开始静心关注我们面前的这些生动而活泼的生命需求,开始关注他们的“处境”与“认知”时,也许对于“分层”,我们才会产生真正的“观念”,而这样的“观念”必然会引领每一个“现在”的孩子们朝向正确的人生方向。

减负——靠老师,不是方法

关于减负,虽然朱老师只问了那么一句“减负,减出幸福来了吗”,但书中的字字句句莫不指向于“减负的幸福”,无论是“一厘米之变”的避让、“好教师”的评价,还是“课程风险意识”的反思、“有思考的教书生活”行动,老师是减负的关键,老师的“减负”观念远比政策上的方法要求、经验上的方法呈现等更重要,所以朱老师说“教育要靠老师,而不是靠方法”。

前些日子发生了一件让人无法释怀的事情——一年级的小学生厌学了,而这个叫A的小学生在学校里是一个优秀得让人挑不出一丝毛病的孩子。大家(包括A的家长)都认为疫情期上网课时孩子用上了手机,自此就被手机“绑架”而失去了当优秀学生的动力了。孩子为什么会迷上手机?除了手机的世界过得快、手机的世界没负担外,我感觉最重要的便是手机里有无限的“希望”,“你真棒”“下次会更好”“再玩一次”,每一句话都充满了诱惑,每一句话都能让孩子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诱惑里感受快乐。

“减负”减什么?减课业负担、减机构培训,一二年级没有了书面作业,家长们便不会了,没有作业的课余如何与孩子相处?最简单的便是“给一部手机”,于是玩手机便成为孩子慰藉自己的最好玩伴。好似玩手机的坏习惯养成只是家长的责任,老师呢?在“减负”这个时代背景之下,老师做什么?“必需的、合适的负担”要有,因为“任何学习必然带来一定的课业负担(压力)”,所以在这必要的压力之下,“减负”必须尊重“个体差异”,必须了解“为谁减负”“谁在减负”的问题。

“幸福是‘减负’的代名词。”所以作为老师,幸福地教、幸福地思、幸福地融入教育方方面面的事务中,才是真正“减负”的关键,而幸福的老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幸福的学生才愿意每天幸福地学习。所以,在一年级小学生厌学的背后,一定有着“不幸福”的因素的存在。真正的减负在教师,教师要学会“和孩子说话”,要在“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中感受“躲藏在座位里”的教育、感受“肯负责、有本钱”的教育操守,更要在思考“孩子的九十九种语言哪儿去了”的过程中对美景的智慧的欣赏。

“把所有的精气神放到让孩子更像孩子一样生活的工作中,这才是柔美的教育应有之义。”教育是什么?不是无休止地“应付”、不是无尽头的“形式”,而是一种源于对“琐细”的敏感,源于对孩子不受任务物质化玷污的、纯粹的爱,源于那种看得见“魔鬼”、也窥得到“天使”的勇气。也许教育真的应该如“春蚕吐丝”一般柔美,柔美中无一丝“丝方尽”的无奈,而是另一番源于“幸福”的美景的开启与延续!

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第四篇】

在拜读朱永通老师的《教育细节》一书时,教育细节的“一厘米之变”引起了我的共鸣,他提到:“坚持一厘米之变,即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去努力改变。小如一厘米的改变,如果它挑战了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中反教育的‘习惯无意识’,积少成多,就能引发更多更大的改变。在我看来,与其整日期盼外在有强有力的制度变革来改变一切,不如向内求和向外做,秉持一厘米之变的信念和行动”。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这句话我深有感触。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身兼班主任、双班数学教师、备课组长等多职的年轻老师,每天和时间赛跑,甚至经常面对一地鸡毛的状况。我们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习惯无意识”的教育细节,可能会对学生造成阶段性成长的影响,有时候甚至是一辈子的影响,而这个影响是消极还是积极却是取决于教师这个“习惯无意识”教育细节的性质,细思极恐!

记得有次和在初中任职的朋友交流经验时,她跟我分享的一个教育细节。她在组织一场全校性活动时,挑中了七年级一名乖巧女学生来当主持人,这个学生和我那位朋友只有几面之缘。当她把这个事和学生所在合唱团的音乐老师说起时,音乐老师却告知她,这个女孩子最近心理出现了一些问题,有跨进校园困难的症状,除了合唱团有排练时她会努力克服恐惧心理,勉强进校外,其他时间她基本很难跨进学校。朋友当时十分吃惊,征询音乐老师的意见,是否还要和学生说主持的事,音乐老师表示可以帮她先问问孩子的意见,没想到孩子居然答应。朋友又喜又忧,喜的是这位学生还是有热爱的事情想做,但也担心孩子到时会不会因为情绪让活动生变。后来当她和孩子见面说起主持的事时,这个孩子刚偷偷在楼上和妈妈哭了一通,睫毛上还挂着泪滴,但是进班级前就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看起来很懂事很乖巧。说起主持的任务,孩子也是期待的,把主持稿随身携带,一直都在认真准备。在交谈中,朋友明显感觉到孩子因为被老师看中,内心是欣喜的,为了参加这些活动,也在努力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踏进校门,坚持不住了就给妈妈打个电话缓解自己心情。朋友说,当时就觉得自己的一念之举,给了一个正在和成长困难做斗争的孩子一份正向的能量,她能感觉到孩子在这些活动中内心重获的平静和欢乐。

我常常在想,或许教育就是由这一些小细节构成的,所以,我们可能要努力克服一些不良观念上的“习惯无意识”,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每天下班抽出十几分钟认真回想一下一天的教育细节。在忙碌中尽量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即使是一个眼神、一种语气、一个表情,也尽量让孩子感受到关注、鼓励和爱。我想,要做到这些也不难,先从修炼自己做起,从让自己内心平和,情绪稳定,面带微笑做起。严慈并济向来并行不悖,对孩子严格不意味着要怒骂凶人,对孩子慈爱不意味着纵容偏心。

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对孩子的品德教育远比知识的讲解来得更加重要。我们在追求成绩的大环境下,应该更多的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以教育细节“一厘米之变”来换取学生发展“千里之别”。我相信,一个孩子在学校如果面对的班主任、老师都是尊重他们、鼓励他们、帮助他们,给予他们爱、关注、微笑,那么,内心感到舒适的他们一定会对每天进校园感到快乐,对学习充满兴趣。就像朱永通老师说的,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不能改变教育的大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就相当于改变世界,因为我们也是世界的一份子。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履行教育工作者的“一厘米主权”,就是在慢慢改变教育的大环境,积少成多,终有一天,在一批一批的改变者的努力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受益。

而当下,我们个人力量虽有限,但我们可以从现在做起,努力用自己正向的教育细节去影响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学生,如果因为能力所限暂时不能给他们提供正面影响,至少,我们先从不“阻碍”学生的成长做起。

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第五篇】

这个暑假,我有幸和工作室的老师们一起读了朱永通老师的《教育的细节》。读书伊始,便被“一厘米”的故事深深地吸引,随着阅读的深入,愈加爱上这本好书。用教育理论结合教育案例的方式展开叙述是本书的一大亮点,这些案例于不经意间引起了我的阅读共鸣。

“观念”“细节”“一厘米”是书中提到的三个关键词,也是引起我产生阅读共鸣的三个有分量的词语。“观念”的重要性在于它决定了人行为的方向;细节体现了观念,正是从细节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到真正起作用的观念是什么;在教育中,提倡“一厘米之变”,即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积少成多,以此引发更大的改变。我觉得这三者之间是有紧密的联系的,如果我们的育人观念是正确的,那么我们与学生日常相处的一个个细节都会彰显智慧的光芒,我们会在一个又一个细节中,一次又一次的细节中去改变我们的行为,让它们趋于正确。

阅读此书,仿佛行走在书中,和书中的一些老师、学生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阅读《头发上的教育学》,读完贾春英老师和夏果的案例后,一下子想到我们班也有和头发有关的故事呢。

我当时教的是六年级,学生已经有爱美的心理了,有一段时间,班上头发稍长一点儿的女生,都是披散着头发,可能她们觉得长发飘飘是一种美,便争相模仿。一头乌黑的秀发的确给人以美的感受,可有些孩子不经常洗头发,所以看上去并不美,反而让人看了有种不舒服的感觉。我对学生们说了几次那样不好看,让她们把头发扎起来的话,可事实上她们却是外甥打灯笼——照旧。碰巧有一天我也散着头发去学校了,吹了一路的风,头发极其凌乱。我问孩子们:“我今天的发型怎么样?”学生说:“不怎么样”。我说:“能说具体点吗?”有的说头发很乱,有的说看起来老了好几岁,有的说看上去邋里邋遢的,很没精神……然后我把头发扎好又问他们:“现在看上去怎么样?”“年轻了”“有精神了”“看起来很舒服的感觉”……于是,第二天,没有一个人披散着头发。我觉得教育就是藏在一个个的事例中,一个个的细节中,不能仅靠口头的说教,更需要我们去智慧的沟通,这样才可能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

除了案例,书中的很多话语也让我读后心头一亮,比如关于读书,书中这样写道:“读书如秉烛,固不能照亮每个角落,但总比摸黑好。”的确,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关于学生的问题也层出不穷,依靠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远远不够解决新的问题,我们唯有不断学习,不断读书,结合实际,才能更正确地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

读完整本书后觉得内心很充盈,这恐怕就是阅读的力量吧!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阅读下去,让阅读伴我成长,使育人更加智慧。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3243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