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解决企业年轻干部培养管理问题【实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313093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解决企业年轻干部培养管理问题【实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解决企业年轻干部培养管理问题【第一篇】

现一企业为了提高应收帐款的回收率,提高资金的安全性,经过高层领导的一致决定,准备对一些平时信用不好的客户,付款条件执行预收账款政策,根据客户的不同,按三个级别进行控制,一是出货前必须付清款项,也就是说,客户下订单时,不需预先付款,企业可以安排下订单,只要在出货前,付清货款即可;第二是在下订单时,就需要付清货款,即客户要付清货款后,企业才安排下订单安排采购部门采购和生产部门生产,没有付钱之前,不允许企业下销售订单给其他部门;第三是取前两者的中庸之道,即客户在下订单之时,同时要预先付一定比例的款项,如50%,剩下的款在出货之前付清即可。

1、审核困难。

销售经理在对销售订单审核时,要一一去查对客户的付款条件是不是预收款(当企业客户群比较庞大时,销售经理不可能记得每个客户的付款条件),有时还要向财务部门确认款项有否收到,这一来二去,影响了订单下达的速度,人为的延长了订单下达的周期。正是由于管理麻烦,从业务员到销售经理,对预收款的管理,从心底里不喜欢。所以,最后效果也有限。

2、财务、销售、仓库几个部门之间信息流通不畅通。

如财务没有及时告知销售或者仓库客户款项是否收到,而要销售、仓库被动的去询问,经常客户已经付款给企业,而仓库认为还没收到钱,就迟迟不发货,从而引起客户投诉。有时候,销售人员跟客户关系好,客户好话说一句,业务员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放过就放过,给企业的资金安全带来隐患。

erp解决方案:

为了便于说明,笔者这里采用案例进行说明。

现企业有三客户,其预收款控制及定单资料如下:

客户a:预收款政策为先交钱后交货,即货款清后出货,其已下一300万的定单。

客户b:预收款政策为交钱后下定单,即货款清后再安排生产,其已下一500万的定单。

客户c:预收款政策为先交50%的订金后交货,,其已下一300万的定单。

在erp的操作具体如下:

一、付款条件基本资料设置。

为了管理的方便,erp把相关的付款条件都放在同一个地方进行设置和管理,这可以保证同一个付款条件被多个供应商或者客户使用。按照管理要求,再此处可以设置以上上个付款条件。选择预收款后,会出现一个相应的控制选项,一是预受款的控制点,是在销售订单级别上控制呢,还是在出货单级别进行控制;另一个是预收款的百分比,是50%又或是20%,企业根据自己情况设置,这里,我们先设置为50%。

二、客户级别设置,

三、销售定单的设置。

若在客户资料中设置,销售人员可以在销售定单处改变收款政策时,销售人员还可以在此处修改,否则,只能查看,不得修改。

再者,销售订单在审核时,会判断收款政策。当有客户b的销售订单时(其收款政策为货款结清后再下定单),则销售人员在审核时,系统还会去判断,有没有这张销售定单的对应的收款单,若没有,则系统会发出警告信息,告诉操作员,此张单据还没有收到款,并拒绝审核。而没审核的销售定单,其他部门是看不到,而且也不能生成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这就起到了控制的目的。而客户a与客户c我们都设置了出货级别的控制,所以,即使客户在下定单时,没有付货款,销售人员也可以审核销售定单,然后分发给其他部门进行相关作业。

四、预收款的管理。

当销售人员或者财务部门收到客户的预付款后,在系统中,根据相关的销售定单生成预收款单。只有及时录入此单据,后续的操作才不会发生错误。同时,到后期的收入确认中,应收帐款还自动可以跟预收帐款进行对冲,所以单据都自动生成并且相互关联,可以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

五、出货单控制。

若预收款政策设置在出货级别上控制时,出货单在审核时,也会进行相关控制。如客户a设置了付款后出货,则系统在出货单审核时,就会触发一个判断的动作,去判断该张销售定单的款在系统中有否确认过的收款单据,若没有,则系统会拒绝审核、并告知操作员操作失败的原因及解决措施。而客户c因为只需要在出货时,付50%的货款,则系统在审核时,若发现,其这张销售定单已经付了150万的款,则也允许其出货,否则,也会有类似的出错警告。

通过以上这一层层的控制,就可以把相关的预收款政策落到实处。系统流程跟实际制度相结合,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

erp操作技巧:

1、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若财务部门的预收帐款不及时的录入系统的话,则后续的作业都将无法操作,应审核的销售定单可能无法审核,应出货的出货单可能无法审核,所以,可见,财务部门的操作的重要性。所以,销售部门跟财务部门要及时配合,若客户通知销售人员已经付款时,销售员要把这一信息及时告知财务,让其去查询是否收到款项(若财务不主动去查询的话,一般当天的收款要在第二天甚至更久企业才能收到银行的相关信息),及时在系统中录入单据。

2、企业还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与作业规范。如规定,销售定单没审核时,各个部门不能根据此安排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当出货单没审核时,仓库人员不准出货或者保安没看到系统打印出来的出货单不能放行。相关制度落实到实处后,预收款流程才能落到实处。

3、基础资料的准确性。笔者已经在多篇文章中,强调基础资料的准确。在这个流程中,笔者再强调一次,基础资料的准确性问题。假如客户c的预收帐款的比例统计不准确,或者输入系统错误,系统计算出来的预收款为160万(按60%计算),而实际是50%,客户也只付了150万。但是,在出货时,系统会认为客户款还没有足额支付,系统就会拒绝出货。此时,就会引起客户的投诉,企业各个部门之间,也会相互抱怨。所以,企业对于基础资料的准确性问题,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而不要等出现问题时,再进行相互的推委与攻击。一方面,数据收集人员,在收集相关的收款政策时,要准确;而系统数据维护人员,也要多长个心眼,数据输入系统后,多看几眼。

来自:/tzhb/0/

解决企业年轻干部培养管理问题【第二篇】

微观经济学是教学难度比较大的一门经济管理类核心课。本文分析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总结当前教学中学生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以及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困难,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本科生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目的。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现象的社会科学,现代经济学是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形成的一套逻辑体系。高校本科生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现代经济学的逻辑体系。要想实现让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就要求经济学教师不仅要讲授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框架,还要培养学生像经济学家那样具有思考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在有了明确的价值判断和对所处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其他约束条件有了清晰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经济原理和分析框架来选择或建立合适的分析模型,进而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一)大量的教学内容。微观经济学内容繁多,集合了大量经济学学家的思想、观点与研究成果,而经济学的发展也历时几百年,如此繁杂的思想内容想在有限的一个学期教学时间内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现在国内很多高校选用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先生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作为主讲教材,以这本教材为例,全书共涉及十一章,很多章节的讲解,至少需要十个以上学时才能完成,而近年来许多高校的经济学课程的总课时都被不同程度的压缩,这就更加加重了微观经济学如此繁多的内容却无法得到足够的授课时间保证的.问题。

(二)课程内容抽象。很多学生反映在开始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时候,感到困难和困惑,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是:首先,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日常生活行为的学科,它研究个体单位如何做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如何相互影响,因此学习这门课需要较高的抽象思维,而这门课的开课时间大都在大一下学期或者是大二的上学期,基本上是学生们首先接触到的一门专业课,因此由于学生的前期训练不足,所以往往是带有更多感性地分析问题,缺少理性的分析,尤其是对于一部分文科学生以及前期数学等学科学习不是很好的学生而言;第二,微观经济学既然是解读人类行为与社会现象的学科,就需要一定的社会经验与人生阅历,很多大学低年级的学生这方面的经验是不足的,因此很难形成对现实的抽象和解读的能力,学习经济学的感觉自然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所以,学生在开始学习微观经济学的阶段容易有学起来困难的感觉。

三、解决的对策。

(一)扎实的前期课程准备。在微观经济学的前期课程设置上,学生已经具备了逻辑学、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统计学、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应用等学科的学习基础,这些课程的学习是学习微观经济学必要的前期准备。在经济学的教学当中,教师可能面临的问题就是学生前期课程体系学习的不完整或者是部分课程还没有开课,这种情况对于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和教学无疑是一种障碍,很多课程的学习应该在微观经济学开课之前予以完成。

比如,微观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非常多的图表,这就要求学生除了要看得懂图表,还能够正确、熟练地描述图表,说明事物间的联系以及发展的趋势。同时,学生要会自己动手绘制图表,这种绘制图表的方法更多的是应用计算机软件去绘制,比如excel,明确了变量之间的关系,采集了正确的数据,会应用不同的软件建立数字型图表,比如最简单的曲线、散点图、饼形图、柱形图等。

另外,我们现阶段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思想和架构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的经济学体系,这就要求学生要想学好微观经济学就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除了教师课堂的讲授以外,教师应介绍有代表性的英文版微观经济学著作让学生们课后阅读和学习,条件允许的话,应对这门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或者即使是中文授课,在一般的国内经济学经典教材中也有大量的英文词汇,书后一般都有专业词汇的中英文对照表,这些都是学生们应该掌握的。

还有,学生良好的数学基础是学好微观经济学的关键,比如微观经济学中的弹性,线性与非线性的斜率,最大值与最小值,拐点的问题等等,基本上每一章都离不开高等数学微积分的内容,还有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知识,等等。如果涉及到中级或以上的微观经济学知识的话,线性代数、线性规划、数学分析等知识也会用到。就是说,系统、完整的数学学习是学好微观经济学的保证,尤其是想要更加深入地研究这门学科。

(二)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感觉。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感觉,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多关注和了解社会、经济时事,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经济学以及经济学以外学科的著作。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和各门学科都有联系的综合学科,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利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解决社会科学中的问题,比如经济学中广泛应用的均衡理论,就来自于物理学;而数学的推导是经济学分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经济学还涉及比如历史学、地理学、法律等其他许多学科的知识内容。所以,大量的课外阅读,对各个领域知识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扩展思维,更好地理解经济学。

(三)案例与习题的运用。除了传授课本上的知识以外,教师应该注重案例的引用,因为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日常生活行为和决策的学科,所以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案例的分析,正像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规律和定理基本上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一样,要使学生真正理解经济学的知识内容,还要让他们知道每个知识点应用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意义,以及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案例的研究和讨论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学好微观经济学离不开做题,很多学生反映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和知识点在听课的过程中即使都听懂了,但是一旦涉及到做题,刚开始的时候还是会遇到一些困难,没有解题思路或者觉得和理论部分衔接不上,而经过了习题训练以后,学生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则更加深入,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兴趣。

(四)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是目前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特别是一些资料、案例和复杂的图表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多媒体可以生动地将微观经济学的模型图直接呈现给学生,尤其是可实现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比如蛛网模型,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将蛛网模型的动态形成过程演示给学生。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发现,如果全部的教学内容都通过多媒体来实现,效果也未必就好,比如一些需要数学推导过程的定理和证明,如果只是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学生的理解未必深刻,如果通过教师板书的书写推导,每个过程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对一些曲线图形和方程的讨论可鼓励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自己进行推导或求解,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节约有限的教学时间。所以,多媒体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是比较适合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手段。

四、结论。

本文认为学好微观经济学这门课不仅需要学生扎实、完善的前期课程准备,还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样,单纯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要求教师通过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使他们能够真正的理解经济学的理论、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经济学的兴趣,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同时,如果教师能够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和讲授,恰当地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中国的经济现象,则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利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

解决企业年轻干部培养管理问题【第三篇】

[摘要]微观经济学作为地方财经类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程,在经济新常态下,其教学应该结合地方院校转型思路进行改革,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授课方法单一等问题,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明确课程目标层次,增强实践教学。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实验教学。

一、引言。

我国经济正处在以新常态为特征的新阶段,经济结构面临着重大转型,在此背景下,经济学教育也处在关键性的转折时期。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培养面向市场并为市场服务的人才是经济学教育的最终目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且更加多元化。地方财经类院校在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过程中,应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特色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性人才。

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从长期看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经济社会的适应能力,提高其二次就业能力。但在短期内,却不能直接影响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初次就业率,给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都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传统教学方法以传授知识为重,学生接受了大量的专业知识,但常常缺乏思考和创新能力。微观经济学作为基础课程,经历上百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内容广泛、前沿性强的一门学科。随着社会经济实践的不断发展,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也应当不断革新,以适应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国外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教学中,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从案例研究的角度进行探索,提出了构念效度、内部效度、外部效度和信度等概念。二是利用复苏情景的方法进行探讨,这种方式对于学生理解理论及课堂互动有显著作用,能够弥补案例研究的部分缺陷。三是进行经济学课堂实验。

随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在课堂上以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经济学实验来解释和检验微观经济学理论,成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得到了美国经济学教育协会的大力倡导。诸多经济学家也针对“完全竞争的新古典理论检验”“寡头市场的价格形成”“柠檬市场”“公共物品搭便车”等问题都设计了精巧的课堂实验。国外的研究为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实验软件和实验平台建设也为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便利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提出国内微观经济学教学的案例和实验,有利于学生感性认识增加,促进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改善。

(一)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从微观经济学教学情况看,普遍存在着授课内容理论性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微观经济学来源于微观经济活动,要求学生了解市场机制、需求、供给等,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察力,普遍感觉经济学抽象难懂,导致许多内容难以理解。国内教材编写内容偏重于理论方面,概念、公式多,案例缺乏,习题也偏重于理论。碍于授课时间和实践条件等原因,学生经过讲授式学习,仍不能化理论为分析工具和能力。面对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不能应用所学理论。如何在教授理论的同时又让学生有所收获,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和经济学素养,成为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的重要目标。

(二)授课形式相对单一。

目前微观经济学教学以课堂讲授理论为主要形式,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都比较弱,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知识保持率最高的是主动性学习,模拟实际案例,主动做事和参与的有效率高达90%;讨论和演讲的知识保持率达到50%;如果仅是被动听讲,知识保持率仅为20%。改变传统的听讲课堂,教师设计以探究性、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和自主性学习模式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可有效运用web3.0分享与参与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专业背景,以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例如以项目汇报演讲的形式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成果和学习体验,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进行交流和讨论。目前各高校的经济学实验教学日益重视,还可借助实验室资源进行教学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实验资源和辅助教学手段,根据知识的传播、人的认知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层次模糊。

国外微观经济学教学培养目标清晰,学科设置在不同学习阶段差别化特征较为明显。例如,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及耶鲁大学等名校课程的设置层次鲜明,分为基础课程、高级课程和研讨班。相比之下,国内地方财经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课程设置的层次不够明显,多数将其统一设置为专业基础课程。面对层次、基础、目标各不相同的学生,作为专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也缺乏教学目标、教学难度渐次提高的特点。其次,国外微观经济学教学比较注重学科和理论发展前沿,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在教学中鼓励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共同分析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以问题分析为导向,以能力培养和鼓励思考为目标,注重学科交叉和知识结构的系统性,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思维模式更加多元和活跃。国外经济学本科教育课程设置丰富,一年级多为通识教育,经济学原理作为公共课,在随后二年级进入专业课的学习后,将系统学习中级微观经济学。经济学专业本科课程目标定位细化,如斯坦福大学强调三项目标定位:熟知现代社会各类经济现象、掌握分析经济问题的技能、具有评估公共政策的实际才能。相比之下,我国各学科间的划分界限仍比较严格,微观经济学作为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较少,对学科发展前沿关注度也不够高。

(一)课程目标定位以“直觉为主”“工具为辅”“突出实践”

作为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即基于经济人假设,在约束条件下如何实现最优选择。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与学习中,应始终贯穿着对经济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关社会问题的`分析。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应围绕各种现实,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运用理论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在微观经济学课程目标设定上,要以“直觉为主”“工具为辅”“突出实践”。“直觉为主”指的是在相应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经济直觉”。“经济直觉”就是一种用经济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

凯恩斯曾说过,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学习微观经济学,不仅是了解基本原理,更是思维方式的训练。对于初学经济学的学生,应该把重点放在培育经济学直觉上,对其经济学素质的构建将大有裨益。“工具为辅”指在强化经济思维培养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必要的数理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掌握必要的分析工具。但是与经济思维相比,数理工具处于“辅助”的地位。“突出实践”意味着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建设必须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神,把所学理论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在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培养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实现从“黑板经济学”到“生活中的经济学”的飞跃。

(二)综合利用各种实践教学方法,改变单一的理论讲授教学方法。

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将理论还原到现实经济生活,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案例、实验中理解和接受理论知识。课堂实践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两种方法。

1.以复苏情境法进行案例教学。

采用“复苏与再生”情景法,选取经典和成果案例,结合环境、结合情景和结合演化三部分构成,设计“模拟表演”“模拟设计”,把交易过程再现,尝试生成和测试案例,尽可能使案例研究结论贴近现实,加强学生对现实的认识与分析。在案例的选取上应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设计案例。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有众多经典案例,但大多来自于西方国家,还有一些案例年代久远,会让学生觉得脱离现实,说服力不强。

从报刊、网络上选取当下新闻热点为案例,取材于日常生活,又能反映热点问题,本土案例的设计使学生有身临其境感,激发学习热情。案例在体现知识性和时代性的同时,表现出了趣味性和实践性。如以春节期间购买回家火车票的案例,增强学生对需求规律及需求、供给弹性的理解;以明星演唱会门票价格变化的案例,体现价格歧视和消费者剩余的理论分析。以情境复苏法进行案例分析,还原真实经济情境,理论与所设的经济情境相呼应,激发学生的经济学直觉,增强对经济情境的思考和体验,也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使得微观经济学教学回归真实世界,增强学生对真实世界问题的敏感性,又锻炼了用理论解释现实的能力。

2.进行经济学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运用游戏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学生在游戏中深刻理解经济理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国内诸多著名研究型大学也纷纷将经济学实验引入课堂,通过实验课堂,学生主动参与并思考反馈,改变被动式听讲的单向信息流动,激发了学生学习与研究潜能,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我校的经济学综合实验课堂上,学生通过软件模拟企业生产经营,通过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市场竞价销售等环节实景模拟参与某个产品的生产、买卖过程,对市场竞争中价格机制如何通过供求作用自发形成及背后的深刻原因有了亲身体验。通过模拟实验启发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深入思考,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循环,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四、结语。

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和应用创新能力,是未来经济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明确课程目标层次,增强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方法和条件,是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微观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独特性,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方法的思路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

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清晰多层次教学目标,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互衔接的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力求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并重结合,与国际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接轨,培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以主动式学习改变大学学风,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培育真正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的创新性实践人才。

作者:赵怡虹单位: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3]王尉东.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5).。

[4]马先标.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探讨.中国大学教学[j],(2).。

解决企业年轻干部培养管理问题【第四篇】

:资金是企业集团的命脉,要管理好大型企业集团,首先要管理好资金,如果资金管理出现问题,企业集团就不可能生存下去。因此,做好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是企业集团取得发展壮大的第一步。本文首先对辽宁省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辽宁省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资金管理中主要存在资金管理模式不统一,资金管理中内部控制不严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辽宁省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资金管理的对策。

集团资金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与财务管理效率有着直接联系。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是将企业子公司的资金统一划到集团资金管理中心,并为子公司提供资金借贷,从而有效地降低集团整体财务成本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企业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使金融机构的资金与集团整体信誉度都集中在一起,进而增加了企业可使用资金的规模,扩大了银企合作的渠道和空间。另外,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对于企业的财务数据、投资管理以及资金流动等可以进行实时监控,这样有利于获知企业的日常资金管理效率及其投资领域,做好风险防范。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是一种节约企业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方法,可以大大节省企业集团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资金管理水平,为子公司提供优质的资金管理服务。

当前,许多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是为了追求眼前利益,将资金保值增值作为财务管理的唯一目标,其对于“资金均衡、流动是企业发展的基本要素”的理解不到位,同时也忽视了资金集中管理的必要性。尽管有些企业实施了资金集中管理,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中心负责集团整体的资金管理业务,并配置专人进驻资金管理中心参与财务管理工作,但是这种管理方式下的管理重心仍然停留在资金结算上,而无法充分发挥资金管理、资金预算,以及资金监督的作用。

2.企业集团资金账户管理不规范。

大部分企业集团下属的子公司存在多头开户,截留资金的现象,这就导致银行账户过于分散,使得流动资金较多的子公司出现资金分散、闲置的问题,而当集团下属其他子公司需要资金时,企业集团只能从银行贷款。与此同时,资金短缺的子公司为了弥补资金空缺,必然会付出市场化或者比其更高的贷款利息,而集团内部现金流量充足的子公司将多余的资金存在银行活期账户上,只能得到很低的存款利息,这提高了集团整体的资金成本。

3.企业集团整体投资效益差。

由于企业集团对资金管理的监控相对较弱,加上投资风险约束机制与责任追究制度尚不完善,使得企业集团各子公司在投资决策时,片面追求投资规模和局部利益,而忽视了集团整体利益,加大了企业财务风险。此外,如果资金匮乏的子公司面对发展好且利益高的投资项目时,集团管理层却无法及时调动集团其他子公司的资金,而流动资金充足的子公司为了扩大自身规模,反而将目光集中在投资期限短、见效快的项目上,最终可能使企业财务风险加大,损害企业集团整体的利益。

4.企业集团信息失真较严重。

企业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分布在不同的区域,随着其业务活动的不断增多,企业集团信息流和资金流也日渐复杂。再加上当前的市场对产品多元化、特征差异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的企业集团缺乏顺畅的信息流转渠道,使得其资金管控的难度相对较大。另外,由于企业集团管理层级过多,且管理渠道窄,其资金运作信息的形成与传递受到阻碍,同时,一些部门还存在截留信息和编造虚假信息的行为,导致部分财务数据信息失真,对企业的科学决策造成不利影响。

1.加大资金管理力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企业集团应加大资金管理力度,通过组织培训学习,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管理人员应该明确各自职责,并使集团成员充分认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增强集团内部在资金运作上的协同性,充分发挥各部门应有的功能,并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提高集团资金的利用效率。同时,企业集团管理层应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企业集团内部分设董事会和经理层人员,并单独构建集团内部审计机构。此外,集团管理人员还应当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制定规范的内部控制流程,并赋予资金管理中心在集团工程项目、预算支出等各方面的参与权和决策权。

2.规范下属公司银行账户的使用。

首先,企业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企业下属子公司的新增银行账户进行严格监管,并把下属子公司的.全部银行账户都纳入可控制范围之内。其次,集团资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要不定期梳理下属公司的银行账户。要根据需要开设新的账户,同时及时清理下属子公司不再需要的银行账户,督促子公司定期将在用的银行账户信息备案至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中心,且必须在备案信息中详细阐明每个银行账户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情况。最后,要在规范子公司账户使用的前提下,要积极推进子公司日终闲散资金的归集,从而提高集团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

3.注重资金预算管理,严格控制现金流。

企业集团管理人员应该做好资金的预算编制、审批使用以及严格执行等工作,实现对集团现金流的严格控制。首先,集团管理人员必须结合企业生产、销售、投资和经营等各个部门的业务收支状况,以此为基础进行资金的预算编制,编制的内容包括年度预算、月度预算以及日度预算,并允许其在一定条件下适度调整。其次,集团管理人员必须努力改善企业现金流量状况,做好资金使用规划并加强对其的控制,尤其是在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存储以及销售、回笼等环节中,应对现金的周转进行全面考虑。

4.提高信息化水平,构建资金管理信息系统。

为了有效规避资金管理风险,管理人员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积极推行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企业集团应建立资金管理信息系统,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借助epr系统与互联网技术,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反馈,优化子公司的各项业务环节,为企业的投资和风险监测、危机预警等提供有力的保障。此外,企业要不断丰富和完善资金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实现资金运行与业务信息系统的有效衔接,从而对子公司各项业务活动进行全程监控,使企业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管理趋于统一化。

解决企业年轻干部培养管理问题【第五篇】

1.学好活动知识,一生平安幸福。

2.预防山火,保《消防口号》。

3.用全部的热血和生命去谱写当代蹈火者的辉煌。

4.消防车载着不同的设备,但却消灭同一个目标。快乐的走出火场。

5.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6.消防安全常抓不懈,抓而不紧,等于不抓。

7.生产再忙防火不忘。

8.消防工作,人人有责。

9.消防工作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11.用火不预防,失火就遭殃。

12.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规范消防安全。

13.防范火灾,人人有责,人人防火,户户安全。

14.任何单位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予以消除。

15.爱惜自己家园,驱逐火灾隐患。

解决企业年轻干部培养管理问题【第六篇】

担保公司承担的主要风险有两种:系统性风险、非系统风险。系统内部风险又包括两种风险:一是业务道德风险;二是业务操作风险。业务道德风险,主要针对公司内部职工的职业道德规范以及职业责任心的建设。业务操作风险主要是在签订合同和担保后管理,针对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判断及对相关资料获取的和收集上,包括企业基础资料和社会公众信息上。系统外部风险以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为主。政策风险简单来讲就是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出台颁布某些政策,可能会对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产生影响。市场风险,众所周知市场瞬息万变,中国经济受经济危机波及的影响,社会经济处于转型期,加之中国年轻的资本市场风云波动,目前均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因此这类外部的不确定性也会让担保公司的经营收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和影响。担保公司的行业特性,风险是不可能消除的,使其在运营中,将风险管理列入重中之重,风险管理要为公司的业务发展保驾护航。毫无疑问风险管理水平是一个担保公司能力的主要体现,是创造企业价值的核心竞争力。简单来说,担保公司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担前慎重选择,担后未雨绸缪,发现风险,实时应对,通过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够将风险与利益平衡,最终实现利益最大化。

二、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业务领域风险集中。

担保公司合作对象中的大多为中小型企业,该类型企业存在经营问题多、企业规模小、风险承受能力弱以及主要人员和股东管理水平低下等等,相对来讲,更容易发生风险甚至被担保企业不能及时足额还本付息,造成担保公司的巨大资产损失以及信誉损失。

(二)与银行的'合作条件苛刻。

担保公司与银行的合作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民营融资担保公司。银行对它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准入条件也越来越苛刻,必须缴纳高额的保证金,而且大多要求一次性缴清。同时很多银行大大减少了与融资担保公司的合作,甚至与一些民营融资担保公司中断长久的合作,直接减少融资担保公司的业务,使担保公司业务难度加大。

(三)担保债权法律保障难以到位。

担保公司在代偿以后,担保债权法律保障却又难以到位。法院对担保对象的追还赔偿款的诉讼周期太过于漫长,其执行过程更是复杂拖延。最让担保公司头疼的就是对判决的结果难以执行,其效率极其低下。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另外一种现象,由于目前对那些欠债不还的企业打击力度不够,让他们产生了很强的侥幸心理,债务人隐藏、逃匿、资产转移等来逃避责任等为常事。

(四)政府的政策扶持不到位。

现阶段的许多政策要求设置门槛比较高,部门之间利益划分等等问题,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难以贯彻下去,无法落到实处。另外,目前的政策对担保企业的扶持力度小,甚至有时对一些民营担保公司会产生负作用,不但无法享受政策的扶持,还会因为政策的出台产生限制。最后就是现有的政策在规范程度上还有待改善,尤其是在资源配置方面,许多政策的运作并没有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

(五)信用认证困难。

现阶段,由于没有完整的信用认证系统,被担保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记录都分散在各个银行、税务、司法等机构,但是,这些机构的信息大多数不对外开放,为此征信记录难以获取,以致于融资担保公司在征信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征信成本变得越来越高、征信过程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六)担保公司内部的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担保行业在国内的发展历史短短20多年,且担保公司近几年增长迅猛,专业管理人员匮乏,管理模式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内部机构还不够健全,经常性的出现经营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再加之与其他的融资担保公司产生交叉敏感区域,一旦出现系统性风险,就会受到牵连的进入重灾区,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及时正面的宣传引导,还会给整个行业都产生不良影响。

三、融资担保公司所遇问题的建议对策。

(一)社会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担保行业氛围。

在社会经济领域做正面宣传和导向,对不守法、不诚信的企业进行公示,加大惩戒措施和违约责任。对守信用、风险预测处理能力强、经营规范,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财务管理健全的企业,从政策性补贴、银行贷款利率、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于倾斜。建立健全行业信息系统,及时发布最新政策、大数据信息,打开管理壁垒,加强行业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借鉴,促进行业间的沟通与交流。

(二)政府要对融资担保公司的风险担保采取积极的态度。

一方面,加大监管力度,不断完善担保公司法人治理,优化内部结构,提高企业风险管理能力,提升公司信誉和品牌建设。另一方面政府要推出大量能够帮助中小型企业降低流动性风险的举措,与银行进行协调,确保将出台的政策方针落实到银行的实际操作中,同时担保公司与地方融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沟通协调,将担保债权列入债权转让范围,为担保公司的各项资产处置业务打通通道。

(三)逐步完善担保法律方面的建设以及执行力度。

建立健全失信惩戒机制,让失信企业得到相应的惩罚,要严厉打击隐藏债务人以及资产转移的现象,让失信者付出代价。对已经涉诉案件,尤其是对社会影响较大、涉及多个债权人和担保公司的案件,从公司法、物权法、和民法上更应有确切的司法依据,立法程序简化,政策力度加大。再就是政府引导联合建立联合征信体系,降低担保公司的征信成本以及减少其复杂流程。最后设立风险应急资金,减少中小型企业的流动。希望政府能够设立风险应急资金,在企业出现资金链风险时,及时投入到风险的处理与应对中。这样一来,因资金链风险的企业能够得到帮助,逃离困境继续发展。中小企业使用的应急资金就能及时偿还担保公司代偿款,降低了担保公司的风险,也能解决中小型企业的代偿款无法偿还的问题。

(四)担保公司内部必须加强团队和制度建设。

在团队建设方面,选拔和培养大批专业能力与素质较高的人才,成立精英讨论决策组,参与到某些项目的讨论决策中,避免决策失误;在制度建设方面,完善内部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制衡机制。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建立制定在保项目的监管制度;强化风险处置制度,实现风险的全过程管理,保障业务的安全运营。

(五)鉴于担保业务的高风险性。

参考文献:

[1]王维俊,乔小枫。投资公司风险管理现状与分析[j]。航天工业管理,(11)。

[2]时海宁。从国际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谈对我国的借鉴[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09)。

[3]杨映。商业担保公司风险管理与控制分析[j]。时代金融,(30)。

解决企业年轻干部培养管理问题【第七篇】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提高资金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做好企业财务工作的基础,也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关键环节。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多个方面论述了加强资金管理的解决对策。

:企业财务控制论文。

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而资金管理是该系统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具体而言,资金管理主要涉及对企业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并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密切相关。当前,许多企业在资金管理上缺乏科学性,从而影响了总体财务工作的进行,因此,探讨企业财务管理中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十分必要。

(一)对资金使用的监管不力。

在实际的企业资金管理中,一方面,大部分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相关要求制定了资金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票据管理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应收账款管理办法以及存贷管理制度等;另一方面,由于具体操作和执行的不到位,许多资金管理问题依然层出不穷,这其中尤其包括资金占用严重、存贷挤压、应收账款坏账较多等问题。归结起来,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监管的不力,资金管理的事前、事中监督和事后考评不够规范。一些企业虽然有相应的资金管理监督安排,也有较为详尽和完善的监督制度,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监管措施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在大额资金使用、重大项目决策方面,有效的决策约束机制在一些企业未能生成,资金实际流向与其使用计划不协调。

(二)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升伴。

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变革,优化资金管理是我国现代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企业财务管理者应当致力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即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效力。在现实中,一方面大部分企业按照相应的管理规范设计了各项开支预算甚至资金使用计划,然而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的计划和制度流于形式,无法完整地贯彻和落实,以至于资金使用计划变为鸡肋的现象十分普遍。计划落实不到位的还表现在计划与执行的脱节,导致实际的企业资金管理缺乏合理目标,资金使用计划无法有序开展。在很多企业不断进行扩大规模的同时,其组织结构也不时进行着变动,这时多级法人资金分散的状况与企业资金集中管理之间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矛盾。对于子公司而言,其往往多头开户,资金使用上较为随意,易形成资金失控状况,而其上级公司无法对此进行有效遏制,子公司的账户资金变动状况不能及时送达上级公司。因此,有效调度零散资金对于上级公司来说较为困难,并阻碍了一定资金规模的形成,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状况随之产生。

(三)资金流动偏重于事后反映。

从企业管理体系的角度看,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资金管理没有予以充分重视,其功能主要限于对企业资金活动的事后核算,即反映和监督已发生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流动状况。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和企业不断壮大从内、外两个方面对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决策者和财务管理者以企业利益为目标,加强了对企业成本、收入以及利润来源实时跟踪与研究。从企业财务的视角出发,由经济活动带来的收入是企业资金的源头,各项开支则是其耗费,在新形势下,企业资金管理不应局限于事后核算,事前计划、事中监督也应被纳入进来,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全面资金管理系统。

(四)资金管理方式滞后。

企业财务管理中资金管理方式合理与否将对资金使用效率施加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方式的滞后会增加企业在经营中的不必要代价。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组织结构的复杂化,一个大型企业往往在不同地区拥有许多分子公司,由于企业资金管理方式的不合理,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会受到很大的抑制,并集中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当分子公司面临资金的暂时性短缺时,其他资金充足子公司不能在第一时间予以支持和帮助,该子公司就不得不以银行贷款的方式化解资金短缺问题,并最终导致企业总体财务费用的增加;又如,由于子公司的数量较大,资金统一管理的设想将难以实现,资金管理混乱状况也会随之层出不穷。

(一)完善财务负责人委派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

财务负责人委派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的推行有利于提高资金流信息传递准确性和及时性。企业要向各个子公司统一委派财务管理负责人员,其聘任与薪资要由主管部门负责,被委派者要肩负自身职责,参与子公司的日常经营决策。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建立相应的资金流管理体系,根据资金流信息进行资金管理考核与评估,将考评结果与经营层和财务管理人员业绩挂钩,积极促进资金使用中反馈信息能够准确而顺利地进行传递。在企业资金管理的监督、考核过程中,内部审计能够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它能够发挥约束功能从而提高监管水平,保证资金流信息的真实性以及预算的实效性。企业要积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对大型集团公司来说更是如此。要优化内部预算审计机构的设置,明确内部审计机构职责,促进其积极作用的发挥,还应健全相应的考核制度,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要对重大经营决策执行情况的过程性审计和监督予以重视,改变以事后监督为主的做法,积极开展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以及适时监督,内部预算审计还应与外部财务审计充分统一起来,前者以预算执行情况和实际运行状况审计为主,后者则注重审计财务报表、账目、凭证等的合规性。

(二)不断健全结算中心制度。

实现对资金的集中管理还要求企业在结算中心制度建设方面不断进行完善。通常而言,结算中心制度的落实面临很多障碍,造成这些障碍的根源是时间和空间。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这些问题正在得到改善,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普及和应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交流日益畅通,这无疑推动了资金的及时结算与全面预算,资金的集中管理具有了更强的可操作性。在具体的结算中心制度实施中,母公司要以资本经营预算为中心加强投融资预算,对企业资金进行战略性的规划,实现集中管理。要对多头开户和资金账外循环进行严格的监督,努力做好资金的调度、集中和监控工作。

(三)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

预算在资金管理中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一种控制机制,而且是一种制度化的管理程序,能够有效推进资金集中管理工作的展开。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来说,拥有一套完善的预算制度意义深远,它表明该企业拥有科学完整的'法人治理结构,一方面能够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也会在企业的控制、考核、审计等方面带来有益影响,为其提供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企业要积极完善自身的预算管理机制,扩展预算范围,使其不再以单一经营性资金计划为预算对象,而是进一步涉及到生产经营、投资、基础设施投入等多个方面。要将预算的编制、分析、审批、监督、考核等贯彻到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以高标准、严要求将经营活动中的资金收支状况纳入到预算管理程序上来。在具体的资金预算管理中,尤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以定期会议的方式自上而下地进行审批预算。第二,以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资金预算计划的制定。第三,要不断完善资金管理监督与考核标准。资金管理即是对企业经营活动各环节现金流的监控,可选择预算管理和定额考核,进行动态化的监督,对开支标准进行量化。第四,要规范资金管理中的预算调整程序,预算一旦经批准通过后,原则上不应进行调整;若遇到特别情况需要更改,应按照既定的审批制度进行变动。

(四)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资金信息不仅是资金本身,同时也是各类其他信息的交汇,能够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至关重要的依据。财务管理软件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代表着前沿性的管理思维、模式和方式,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使用财务管理软件不仅能够给企业的资金管理带来很多方便之处,同时它还传递着一种互联网思维,即一种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方法。要不断学习其他各类企业在该方面的经验,走企业经营发展信息化之路,在资金管理中自觉应用先进技术,提高资金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开发或引进高效的管理软件,将财务与业务相统一,在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方面不断改进,提高资金预算、结算、监控的规范性,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资金管理居于关键性的位置,加强资金管理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首要任务。资金管理与企业经营活动的诸多环节息息相关,企业高层要对资金管理予以充分重视,从而推进财务管理工作以及整个经营状况。面对当前资金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企业整体利益为目标,建立健全各项资金管理制度,并加强相应的监管,保证各项制度能够严格执行,还应在资金管理方式、方法上寻求突破,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资金管理质量。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褚燕.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3).

解决企业年轻干部培养管理问题【第八篇】

第一,财务信息失真。

相当多的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不完整、不及时。企业的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得准确的财务信息,搞不清楚基层的资金情况,使得汇总起来的信息普遍失真,会计核算不准,报表不真实,有时合并的会计报表还掩盖了下属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

第二,监控不力。

大中型企业中,对多资金运作环节普遍存在着监控不力的问题,尽管企业内部设置了一些监督岗位,也制定了多种监督制度,但是因为种种原因难以及时有效地发挥信用。

相当多的企业在重大投资等问题上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决策约束机制,领导法治意识淡薄,往往是个人说了算,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

第三,资金使用效率低。

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和内部资金分散的现实矛盾已成为现阶段企业财务资金风险管理中突出的问题。子公司多头开户的现象比较普遍,资金风险管理(风控网)严重失控。

投资决策随意性大,有些企业不顾自身的财务和发展目标,盲目投资,投资失误较多,损失严重,使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资金状况雪上加霜。资金沉淀严重,库存占用比例过高,欠款居高不下,流动资金占用有增无减,周转缓慢,企业信誉和赢利能力下降。

第一,投资风险分析。

在企业中,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热衷于铺新摊子,盲目投资,造成严重损失的例子比比皆是。企业在进行任何一项投资之前,都应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只有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基础上,当投资项目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正时才是可行的。风险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不能达到预期的不确定性,是一个动态现象,具有很强的传导性。

一个企业的风险会传导到另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的风险可能会使其他部门遭受损失,产生风险传导的连锁效应。因此,本文所讲的组织风险传导是指风险在组织内部的多个相关利益单位之间进行传递和影响。盲目追求外延式扩张即所谓多元化经营,未经深入调查研究便乱上投资项目,最终破产也是不足为怪的。

第二,资本运营分析。

在资金营运方面,企业集团流动资产中,若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由于存货流动性差,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在应收账款管理中,企业过于注重销售业绩,而忽视应收账款控制状况的问题。有时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企业在赊销过程中,由于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会造成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将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第三,收益分配分析。

股利分配政策不仅影响与企业相关的各方面的利益,而且与公司的筹资问题和资本结构问题密切相关,涉及企业的长远发展。股利政策的制定,主要涉及如何确定股利支付比率、以何种形式发放股利、股利政策的稳定性等。股利政策可被看做是表明公司发展状况的重要信息,除重大的投资机会、未来收入的重大变动等特殊情况外,公司通常倾向于较稳定的股利分配政策。

第一,完善内部资金调度控制制度。

完善内部资金调度控制制度,应从授权审批制度、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内部审计等方面入手。在资金使用方面,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建立资金分级审批标准和权限,按审定的现金流量预算和资本性支出预算安排支出,对外担保权、对外投资权应进行严格地限制,而且应配备一套科学的风险预警系统。

第二,加强资金筹集管理。

财务人员要树立起企业资金成本与资金风险管理理念,建立健全以控制财务风险、控制资金成本、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等为主要内容的资金控制制度和决策制度。资金筹措包括科学预测资金需求量和合理选择筹资方式。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合理选择诸如趋势预测、销售百分比、定性预测等资金量预测方法。选择多种筹资方式,如发行股票、吸收直接投资、发行债券、贷款、商业信用等,分散筹资风险,做好事前控制。

第三,实施资金集中管理。

资金风险管理的目标应是保证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率性、收益性。实施适度的资金集中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上述作用。如建立结算中心制度或成立资金调度中心,统筹管理企业的各项资金,使各部门、各下级单位的资金往来全部纳入财务部门的控制之下,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从而达到严格控制多头开户和资金账外循环的问题,保证资金风险管理的集中统一。也可以通过建立财务中心或内部银行,实现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由财务中心或内部银行负责与银行的往来业务,下属单位仅保留日常必备的费用账户。第四,推行资金预算管理。

资金风险管理中采用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编制采取逐级编报、逐级审批,滚动的资金风险管理办法。预算一经确定,即成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不得随意更改。资金预算管理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一部分,企业要以现金流量管理为核心,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进一步细化资金安排,增强现金保障能力。统筹规划生产经营与投融资活动的资金供给,科学预测预算年度现金收支、结余与不足,合理确定现金收支规模,安全高效地做好资金筹划工作,加强现金流入流出全过程预算控制,做好资金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监督与考核。

第五,加快应收款项及存货周转。

企业要积极开展存货和应收款项的清理,严格控制存货和应收款项规模与增长速度,加快存货及应收款项的周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努力推进精益生产,加快生产环节的物料流转速度,减少过程积压。做好销售预测,坚持以销定产,根据生产计划,确定合理库存水平,创新营销模式,努力提高预收款比例,减少预付款金额。建立健全客户信用管理体系,加强货款回收管理,落实催收责任,从合同签订、资金结算、款项催收等环节严格把关,加快现金回流,提高应收账款周转速度。

第六,建立预警监测机制。

企业要建立和完善资金风险管理机制,从资金供给、资金投放、周转效率、债务风险水平等方面建立和完善预警监测指标体系,确定重点监测对象和监测领域,认真分析资产负债率、带息负债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等重要指标变动情况,重点关注到期债务,对可能出现的资金风险,提前做好应急预案,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0 2313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