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学习习惯论文【优质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2492241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如何培养大班幼儿学习习惯论文【优质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学习习惯论文【第一篇】

激发孩子的早期阅读兴趣。

1.要提供适合幼儿的阅读材料。选择画面简单,主角鲜明,背景不复杂的书籍进行阅读,要求故事情节变化比较简单、线索比较单一的作品,发展的过程还不能太长,主要是能引起幼儿看书的兴趣。

2.在读书过程中,注意要用“为什么”“怎么办”“后来呢”等问题向孩子提问,以发展孩子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选择一些图文并茂的故事书,让孩子在阅读中欣赏文字,给孩子留下文字的痕迹,而且有图片对照,更容易使孩子印象深刻。

3.通过书籍启蒙孩子,帮助他们获得一些简单的道理,让他们有一定的成就感。如充满人生真谛的《三字经》《弟子规》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结合平时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循序渐进地指导幼儿,他们学会以后,给予适当的鼓励,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不断增强读书的兴趣。

设立适当的阅读环境。

在学校,建立起一个小的读书区,其中有孩子专用的书架,有属于每个孩子自己的图书。根据书籍内容,老师和孩子一起制作表演道具,鼓励孩子将阅读内容通过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给幼儿创设宽松、愉快、和谐的阅读环境,使他们能无拘无束、大胆自主地学会选择,享受个性自由的快乐。

在家中,可以摆满各种有趣的书籍,让孩子可以顺手拿来翻看与欣赏;在桌椅门窗、各种物品上,悬挂或张贴文字卡片和小故事,使孩子一一对应;父母经常津津有味地读书看报,利用晚餐后或其他空闲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使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

1.保证每天阅读的时间:在学校每天设立阅读课,固定阅读时间;在家里,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自己计划好每天阅读的时间或内容,如,每天半个小时阅读或每天看一本书、讲一个故事等。随着年龄的增长,结合孩子的.兴趣慢慢增加,不要强求,否则会使孩子对阅读丧失兴趣与信心。

2.与孩子共同阅读:父母老师要尽可能与孩子共同阅读,可适当进行一些排图活动,为孩子提供一套图片,鼓励孩子在看懂每幅图意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图片按序排列。在与孩子交流过程中,加深孩子的理解能力和阅读兴趣,启迪思维,积累语言,维护孩子良好的阅读心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3.要有耐心:阅读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好,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不断去激励孩子。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每幅图要让孩子多看几遍,一个故事可以多讲几遍,孩子往往看到“旧”的画面会有一种喜悦与兴奋感,因为这些是“老朋友”,从而增强幼儿的阅读信念。

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以及阅读习惯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有责任让孩子早早进入纯洁美妙的图书世界,让他们在阅读中收获知识,体验幸福。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学习习惯论文【第二篇】

摘要:作为幼儿园的教师,一定要掌握幼儿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抓住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就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阐述了一些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幼儿;好习惯;培养;方法。

一、开好家长会,让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管理幼儿。

有这么一句话说: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是他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他们最亲的人,也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所以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依靠父母,作为幼儿教师,就要召开好家长会,让其懂得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不能离开家长。我想,在培养幼儿习惯方面家长应该做到:

1.父母应努力创造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围,多进行一些亲子活动:共同制作玩具、共同阅读、聊天游戏、学习专门技能、外出娱乐等。幼儿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从热爱父母、尊敬长辈,开始学着关心体贴他人。

2.父母应该从日常生活的小事抓起。好的品质和行为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对幼儿的要求从一点一滴做起,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教育的机会,都不放松,都不放过。如不乱扔果皮、不折花踩草、和同伴友好相处等。幼儿每做对一件事,家长要马上给予肯定和鼓励,切忌置之不理。幼儿是喜欢表现的,当他的表现得到鼓励和认可,他会更乐于去表现。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种好的习惯了。

二、教师要为幼儿树立好榜样。

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也要按照这些要求去做。见面有礼貌地问好;其他教师有需要协助的事情主动帮忙;在教室里尽量小声说话、轻轻走路等。让幼儿知道,好习惯是每个人都需要养成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集体生活中,同伴也为幼儿提供了相互模仿的对象,影响幼儿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

三、多鼓励表扬,正面引导幼儿。

对于幼儿形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时给予正面的赏识、鼓励、表扬,使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强化巩固和发展。当幼儿良好行为出现的时候,及时地给予恰当、具体的肯定和赞赏,这对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尤其重要。在幼儿心目中,教师的话比家长的话更具有权威。受到教师的表扬、鼓励后,幼儿的行为就会被强化。如,我发现班里有几名同学做事拖沓、不遵守纪律、上课时小动作太多、习惯不好、做事不认真,对于他们,我批评的次数多,但教育效果并不佳,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运用正面鼓励,积极引导。如,在幼儿洗手时我对某位同学表扬:“你洗的小手又白又干净,就看到他每次都特别认真地洗。”过几天,他的小手一定会变得更好看,从而养成洗手的好习惯。

四、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幼儿远离不良习惯。

明辨是非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前提。只有是非清楚才能分清好的行为和不好的行为。对于幼儿园小班的学生可用生动形象的故事、儿歌让幼儿知道可做和不可做,随着年龄的增长,可适当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表扬好的行为,指出不良行为的危害,并及时给予纠正。

参考文献:

徐雪兰。浅谈幼儿习惯养成教育[j]。新课程学习:上,(5)。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学习习惯论文【第三篇】

人们都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确,家长的习惯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首先自己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孩子从我们家长对待学习的态度上所感受到的那种氛围,乃是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天然训练场。试想,如果家长在一周、一月甚至一年中自己从来没有学习过,迷恋于看电视、娱乐等,要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是很困难的;也可以设想,如果家长有意无意地流露出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那么要想使孩子觉得学习很愉快也是不可能的。

生活与学习是孪生兄弟,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生活从学习开始,生活给学习提供动力;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生活本领,更好地生活。所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人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从学习始,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根据生活规律合理安排时间,按照前人的指导,按程序产生行动,经反复实践,逐步形成习惯。其整个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认识与实践的学习,实际上也是一种简单的学习习惯训练,不过学的只是生活知识。只要把这种学习生活知识的良好习惯自然地引导、扩展、迁移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行动中去,并通过反复练习,即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以目标为导向,以具体目的牵引孩子的行为。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以长远的学习目标为导向,使学生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要达到长远目标,首先要从近期的具体目的开始,要从眼前的学习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有可能达到近期目的和长远目标。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学习习惯论文【第四篇】

就培养幼儿行为习惯这一问题而言,是有关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共同重要之处。对于幼儿而言,只有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在学校和家里以及各个公共场所控制好自己,保护好自己。当然,培养幼儿行为习惯是指的积极方面的,也就是说,要培养乐观,正确以及科学合理的行为习惯。当一个幼儿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他都可以把握住内心,积极学习,乐观生活,不断进步。但是与此同时,培育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老师和学生一起花功夫和耐心,一点一点积累起来,最后才能养成好的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形成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将伴随幼儿的一生,对其影响具有根深蒂固的效果。好的习惯将受益一生,坏的习惯一旦养成了将很难改正,甚至会使其终身受害。因此,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教育的基础和归宿,应该最先培养,它将是幼儿的成人之根本。世纪捷克著名教育思想家夸美纽斯说:德行应在邪恶尚未占据心灵之前早早就教。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幼儿的第一堂课,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具有责无旁贷的义务,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道德、行为等都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将使幼儿一生受益。

美国学者山姆针对儿童成长需求做出了内容划分维度和具体要求。他将“幼儿的行为习惯”内容主要分为个人及社会发展、社会与文化、个人的健康与安全。针对此,我们可知不同年龄段的儿章有不同的、具体的社会性发展的目标、内容和要求。新时期幼儿成长阶段的全身心发展具有着鲜明的特征,对其行为习惯展开划分的话,大致能够衍分为以下4个层面内容。

1、优秀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鲁洁的思想充分展示了德育的重要性。认为德育是内在的、隐性的、精神的,对于一个人生活行为有重大意义。具体来说,儿童品德习惯具体囊括了幼儿在讲文明礼貌、关心友爱伙伴、集体纪律性、诚实勇敢等方面的内容。对于这方面内在的优秀道德习惯的培养,老师和家长要注意从环境的方面进行感染,时刻注重幼儿文明行为及礼貌常识的引导教育,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首要内容。

2、优秀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

3、优秀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对于一个人的一生而言具有十分重大影响。根据欧文的性格养成学说,即也就是说人从出生以后忧郁受到良好的教育,因而养成各个良好的习惯。根据幼师经验,幼儿的学习习惯培养相当重要,幼儿学习兴趣、活动参与、正确读写、握笔、坐姿、图书阅读姿势、文具用品整理等方面内容,这些学习习惯是保证幼儿日后学习成长的根本,只有促使其具有了良好的学习能力及行为习惯,才能确保更好的生存在社会之中,达到终身受益发展的目的。

4、优秀卫生习惯的培养。

卫生习惯培养的主要内容囊括了日常洗手、面部清洁、身体正解及手帕等日用品使用等方面事宜。根据张宗麟的教育理念,对幼儿所进行的教育的基础是不能割裂幼儿生活和社会的练习。在现实里面,应该培养幼儿正常生活的卫生习惯开始,引导其学会自己挤牙膏、使用牙刷、脸盆、毛巾等,教育其经常洗手、洗澡、修建指甲,注重卫生习惯。另外还要告诫其不能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丢弃生活废弃物、做好垃圾分类等基本常识内容。

1、幼儿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培养的案例分析。

在班级中有个叫李宇豪的小孩子,由于家庭原因,此幼儿脾气暴躁且任性。在同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经常肆意的指挥别的小朋友,无辜推搡别的小朋友,且言语上也相对过激,别的小朋友稍有反驳,其便损毁别的小朋友的作品。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知该案例中李宇豪小朋友的思想道德习惯行为有待加强。要解决这类案例,首先应该知道幼儿的心理是什么?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根据鲁洁的德育观可知,其本就是内在的、隐性的以及精神上的,所以对这类案例我们可以利用儿童心理学理论,了解在家庭成长环境不完善的幼儿的心理,可知李宇豪小朋友由于爸妈不在家,安全感不够,且爷爷奶奶对其较为溺爱,因而较为霸道,根据类似心理特征对其思想道德习惯进行引导,并结合诺斯丁的关心理论,给予其足够的关心。比方说通过在班级中采取游戏活动引导的方式,进行促使李宇豪小朋友在思想上提高认识,积极融入到成长环境之中,协调和群体小朋友的关系,减少任性的行为。

2、幼儿生活行为习惯培养的案例分析。

我班有一个叫于文博的小朋友,这个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诸多的不良习惯,诸如不爱吃饭,挑食、厌食、浪费的情况严重,并且别的小朋友在午休的时候,他也不睡觉,要么躲在被窝里做别的事情,要么就是拉着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影响了别的小朋友休息。

根据成长方法论,我们可以知道幼儿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需求,由于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幼儿存在的模仿心理,以上案例中的于文博的不良习惯是长期形成的,因此促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要循序渐进,首先从其需要以及思想上改变不良生活行为的观念,结合欧文的性格养成学说,给予其足够个性化的教育,使其养成合乎理性的性格。

3、卫生行为习惯培养的案例分析。

我班一个叫孟思妍的幼儿,这个小朋友日常中经常出现饭前便后不洗手,要么就是洗手时候水龙头开的过大,溅湿衣袖的情况。

这种卫生行为习惯是不好的,且这样不良的卫生行为习惯在幼儿中比较常见,但是如何改变这种行为却是一根难题。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能够使幼儿的生活更加健康,要想改善这种行为要以一步一步循循善诱的方式,促使李明养成了饭前便后正确洗手的卫生习惯。并且要多多在无形之中灌输这种思想,根据马洛斯需求理论可知,幼儿也有基本的情感需求,因此对于幼儿的卫生习惯培养,一定要有耐心,讲究技巧,多多演示,以少数带动多数,这样就可以达到培育幼儿优秀的卫生习惯的目的。

4、学习行为习惯培养的案例分析。

小朋友李珉宇十分的调皮,经常扰乱课堂纪律,上课不集中精神听讲,不爱学习。

根据幼儿心理学方面的观点可知,在这一阶段幼儿的笔者在统筹此年龄阶段幼儿心理特征以及成长方法论的基础之上可以知道,幼儿在幼儿时期也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不爱学习并非幼儿的常态。根据马洛斯需求理论可知,幼儿在这一时期也是具有学习需要以及欲望的,这时一种心理上的需要。只是幼儿年龄太小,这种心理上的需要有人来引导。要紧紧围绕成长方法论这一理论基础,抓住幼儿特点,采取旁敲侧击潜在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总之,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个相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它要求我们幼儿园、家庭、社会都需要共同努力的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的良好环境,使幼儿可以耳濡目染,潜意识里自觉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培育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不可忽视。针对培育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幼儿心理活动和儿童成长论,认清楚现实情况,针对目前实际,因材施教,一切从实际出发,将幼儿各个方面的习惯引导好。

参考文献。

[1]于松梅,王波.学前全纳教育中自闭症幼儿的教育建议。

[3]教育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xx,(5。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学习习惯论文【第五篇】

勇于发言,关键在一个“勇”字。要培养孩子的大胆与自信。同样的活动,同样的老师,孩子的能力有差那么多吗?答案肯定是不会,那为什么活动中总是那么几个孩子会举手呢?有些孩子不发言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因为心理因素,他们胆怯,不敢在人多的地方讲,怕讲错;是一种习惯,习惯不举手不回答;会紧张,话在口中,不知怎样表达;几次没被请到,就索性不举了。首先我们要做到肯定是鼓励,鼓励那些孩子举手发言,对进步的孩子给予极大的肯定,让孩子感受到举手发言被表扬的喜悦。细心观察,给予每个举手的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无论错对,都要肯定他举手发言是很棒的。对于心理因素引起的不敢举手发言的孩子,还进行个别交流,并同时和其家长交流。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学习习惯论文【第六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生连任的教师,孩子每天都在用最精细的眼神观察着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模仿着、学习着,往往在你还没有觉察的时候,你的言行举止已经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句俗话:“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想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那么“上梁必须正”,必须以身作则,无论处理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圆满地完成,做孩子的表率。

2、从严要求。

坏的习惯,非严格要求不能矫正;好的行为,非严格要求难以形成、巩固。有的家长兴之所至,要求孩子完成某件事情,起初能坚持督促孩子去做,日后,当孩子不肯做时又轻率迁就,这些做法都不可取。

3、坚持鼓励为主。

如果孩子做事中途退缩,不想完成,成人切忌唠叨个没完,或者张口就骂,动手就打,更不要讽刺、挖苦,这样做很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致伤害其自尊心。而应细心观察,对于他们产生的困难及时予以帮助,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予以鼓励、表扬,使他们产生愉悦感和自信心,从而使孩子树立坚持完成任务的决心。

4、应重视对孩子自制能力的培养。

自制力就是能够控制自己、支配自己的行动的能力。它表现为既能善于促使自己去完成各项任务,又能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孩子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稳定、自控能力较差,做事往往有头无尾,所以,要根据以上特点,从孩子生活习惯方面入手,先提出小的要求,让其通过不大的努力就能完成任务,久而久之,就会逐步地学会控制、约束自己的行为,去完整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5、让孩子负一点责任。

孩子做事往往是凭兴趣,不爱干的事情常常半途而废。针对这些情况,成人应故意把一些事情郑重地作为一个任务交给他,比如,家里喂养了小动物,要求孩子给它们喂食、让孩子去取牛奶等。孩子觉得自己有了一定的责任,也就增加了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事情做好,也就逐渐养成了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学习习惯论文【第七篇】

所谓预习,就是让学生在老师未教学新知识前提前自学。

通过自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上课听讲时有的放矢,达到事倍功半的听课效率。由于预习要在家里进行,习惯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二、注重培养孩子收拾书本文具的习惯。

收拾自己的书本文具完全可以让孩子从小就自己收拾,孩子做完作业以后,就让孩子自己将书本文具收拾进书包,并且放整齐,长期训练,孩子就会形成习惯,这样孩子不至于交不了家庭作业或忘带课本了。

一方面老师或家长都要给孩子讲明学习的目的,要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目标,另一方面,老师或家长可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勤奋刻苦学习的伟人的故事,让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自己克服困难、战胜自己的坚强的意志力,努力把精力集中在听课上,努力学习。

在学习上,老师或家长都要鼓励孩子敢于向困难挑战,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孩子遇到困难家长不要急于帮忙解决,要多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勤于思考去完成,如果孩子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战胜难题的,那么,孩子就会体验到自己战胜困难后的快乐,那种快乐是任何高兴的事情都无可代替的。

课后复习对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老师或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课后复习的好习惯。老师对学生的课后复习要提出一定的要求,要求学生在一天的学习结束后先将当天的知识进行梳理、消化、巩固,看看哪些地方是弄懂了的,哪些地方还不是很明白,然后想办法把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弄懂。

一般情况下,很多学生做完作业之后都不愿意自己检查,嫌麻烦,做完作业之后,负责一点的家长就让家长检查,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依赖性,这样做的结果是不利于学生终身的发展。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学习习惯论文【第八篇】

在《课程指南》中这样描述大班幼儿:合作意识逐步增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开始有了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也能与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展开合作游戏。他们逐步明白公平的原则和需要服从集体决定的意见,也能向其他伙伴介绍、解释游戏规则。这种合作意识不仅在游戏中表现明显,在生活中也表现突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来完成,个人的力量显得非常孤立无援,在这种时候,合作能力将比其他技能显得更为重要。幼儿将来要在社会上立足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就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将自己融入集体中,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去解决问题和战胜问题。幼儿时期是培养合作意识的最佳时期,尤其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已经明显得表现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那么作为教师,就更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为他们的一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对我班幼儿进行了在生活方面的合作意识培养,总结下来是效果理想。

对于大班的孩子,相对照他们以前的生活,发现他们的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合作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与进步。在以前的生活中,进入午睡房后,有些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他们不会穿脱衣服,他们不会想到请旁边的小朋友帮忙,只会嘴里嚷着请老师帮忙或者是直接让老师包办他的穿脱衣服。但大班的孩子就明显的不一样,他们会想到同伴之间互相帮忙,互相合作,他们你帮我拉拉衣袖,我帮你拉拉裤脚,合作得亲密无间。有时候孩子会自发地产生合作的欲望。有好几次我们有意识的请一个孩子打扫教室的地面,这时候总会有幼儿自发地去拿簸箕和这个幼儿共同打扫,他们一个扫一个拿着簸箕将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还有好几次我在卫生间间听到有小朋友说:“你的衣袖要湿了,我帮你卷起来吧!”有时小朋友洗手时由于擦上香皂手滑打不开水龙头旁边的小朋友就会伸出援手帮忙。

合作能力的培养就是让幼儿在生活中能够自主商量、协商和配合,能够通过一定的语言交流和行动交流达到共同完成任务的效果。在“值日生”分配工作中,我们幼儿能够通过协商的办法达到共同完成值日生工作的效果。由于我班的值日生工作有较强的任务意识,所以我班幼儿对于任务重的工作非常热衷,这又是大班幼儿的另一个特点。但是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处理办法是:大家协商共同合作完成任务。他们会说:“今天你带这个牌子,下个星期我带这个牌子,好吗?”这是他们合作的另一个表现。

现代家庭中,幼儿是家中的“小太阳”,“6+1”的爱使他们表现出独断专行、性格孤僻、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好的现象,他们不愿也不会与他人合作,因此作为老师,我们非常注重对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也鼓励家长多提供一些让孩子在生活方面的合作机会,让孩子在合作中体验合作的乐趣,让孩子在合作中健康成长。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学习习惯论文【第九篇】

1、从“强制”入手,严格要求、耐心讲解、仔细观察、随时纠正。

2、要具体指导。一点一滴地纠正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发挥模仿优势。孩子在做作业时家长到底要不要陪?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家长要陪。但不是你看着他做作业,而是你在一旁做自己的事情,观察、督促、纠正。

3、要因势利导。发现孩子自觉学习的行为时要及时鼓励,使之巩固,逐渐形成习惯。

4、不断提出新要求。要勤检查,勤督促,及时鼓励,提出要求。也有一位妈妈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孩子在墙上挂了块木板,看到孩子有不好学习习惯的现象就在木板上按一个图画钉,一开始图画钉上升的速度很快,慢慢地少起来了,到后来基本上就不再按了,这位妈妈就采用每天如不出现不良的学习习惯就拔掉一个图画钉的奖励措施,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木板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要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行为结果,让孩子有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5、要创造学习条件。要让孩子在书桌上学习,要给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为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引导孩子外,还要发挥榜样的作用,特别是父母的榜样力量,是十分重要的。父母勤奋学习,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地工作,是启发与激励孩子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学习习惯论文【第十篇】

在儿童早期,他们对音乐的感知仅仅是有趣的歌词和跳动的韵律,所以早期的音乐教育可以是模仿、对白,也可以是运动释放。进入小学后,学习模式发生转变,它不仅是对音乐的感知和对歌词的表现,甚至还有对音乐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实践。我建议从一年级就开始注重循环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好习惯,有效提升学习效率,真正做到让孩子可以发自内心去喜欢和聆听音乐。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音乐好习惯:

一、静下心听音乐。

为避免浮躁,我课前播放轻音乐或他们熟悉的流行音乐,孩子可以在走廊上听,也可以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听。对于一些充满好奇的孩子,我可以随时回答他们关于音乐的小问题,遇到大家都模棱两可的问题时,我不介意在孩子们面前承认我不会,我在下课前的几分钟把问题交给在座的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和我一起借助电脑或身边的智者去得到答案,不少孩子还会用邮件把答案发送到我的邮箱,我建议他们把答案放在自己的博客或qq空间里,作为资源共享。

有了那么多人的共同关注,音乐已经成为了一种相互间可以交流的话题,谁也不愿意在共同的话题中没有发言权。

二、边听边动学音乐。

音乐课上可以动,但在习惯没有培养好之前,我建议小动。学习1234567时,我把乐音写在了孩子坐的椅子上,学到哪个乐音坐哪个椅子的孩子听到后就要站起来,位置会按照游戏的需要不停地转换。随着音乐速度的'变快,孩子们掌握乐音的熟练度也提高了。

最有趣的莫过于脚趾游戏,我建议孩子们给自己的其中七个脚指头分别写好乐音名字,然后用小棒敲击,比如在学唱《两只老虎》时,就可以按照乐音的顺序依次敲击1231,1231……通过游戏,学生很乐意接受传统音乐。

三、边听边想折音乐。

音乐课需要感知各种节奏,而节奏不外乎体验快慢疏密的特征。我课前需要发给每位孩子几张大小相等的纸条,告诉他们每张纸条代表着一个四分音符。然后我讲自己编的这个音符的故事,故事中描述着音符的特征。孩子边听边回答提问,认识音符。

折纸,一件和音乐有关的事情,但借用故事让孩子们边听边想边折,就很轻易地让孩子理解了音符的特征,随后就可以开始听琴学课本上相应的歌曲啦。

不光是课本上的儿童歌曲的节奏可以拿来折一折,甚至是孩子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只要找到歌谱,遇到这样的节奏也可以拿来折一折,自己消化复杂的节奏。真正让课堂的知识延伸到课外。

四、边唱边找认清音乐。

随着年级升高,歌曲中的音符越来越丰富,乐音的高低也很丰富,教学中一般惯用听唱的方法学唱高低不同的乐音,但我选择游戏。先在地上画上一些线,线分三种颜色,中间7条为白色,从低到高依次代表1234567,往上7条线为红色,从低到高依次代表1234567,不同的是每个乐音头上都有一个小圆点。而在白色线下面我画了7条蓝色的线,从高到低分别代表7654321,不同的是每个乐音脚低下也都有一个小圆点。游戏中,孩子们边唱边跳到那个相应的乐音线上,无形中他们结合钢琴声理解了这些乐音是有高低之分的。然后我再借助故事,告诉孩子们乐音头上的那个小圆点叫高音点,高音点越多这个音就越高。乐音脚下的那个小圆点叫低音点,低音点越多这个音就越低。而带低音点、不带点、带高音点三者的关系,孩子们早在游戏中就发现高低排列了。

有了对音高音低的概念,再听琴的时候孩子们会更加仔细,听辨乐音的高低更加用心。

五、边唱边演探讨音乐。

高年级有一些作品可以通过表演来探讨甚至延伸,我曾经在一次活动中借助孩子熟悉的儿童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要求孩子用自己的歌声来抒发对作品的理解。活动中我运用了速度的变化轻而易举地演绎了不同感受的歌曲效果,孩子们发现原来每一首歌曲不一样的表现方法可以导致不同的听觉感受。课后他们就开始关注起对一些课堂上学过的歌曲的重新演绎,一些热衷于流行音乐的孩子还大胆地添加了rap。

六、边找边交流理解音乐。

高年级有很多欣赏,如李叔同的作品,如果不课外添加教材,学生最多只是熟悉《春游》和《送别》两部音乐作品,而李叔同本人绝对不仅仅只是在歌曲方面颇有造诣的人,所以,课后我请孩子们借助电脑搜集李叔同的相关背景及生平,让学生尽量多地了解这个多才多艺的人物。孩子们有自己的博客或qq空间,可以直接将搜集的内容存放在上面,方便自己的好友阅览和交流,起到了我课堂上看不到的作用。

虽然目前音乐课本上有一些歌曲有点脱离孩子目前的生活,歌曲唱的有点空洞、摸不着菱角,但是我想从小培养好了音乐习惯,他们还是可以从音乐的本身去爱上作品,对音乐课堂也是一种良好的循环,能大大提升音乐学习的效率。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0 249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