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一数学期中试卷 初一数学新学期计划【汇编4篇】
初一数学期中试卷涵盖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多个知识点,考察学生的理解与应用能力,题型多样,旨在全面评估学习成果。下面是可爱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最新初一数学期中试卷 初一数学新学期计划【汇编4篇】优秀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一数学期中试卷【第一篇】
进入了初一下学期后,不仅章节多于上学期,而且学期相对较短,代数与几何的难度相对难度都大大增加了,这时候孩子的学习规划和学习习惯就要加强了,以下是网友为您分享的“最新初一数学期中试卷 初一数学新学期计划【汇编4篇】”,欢迎阅读!
一、读。
读:就是阅读教材,学生要逐字逐句地阅读下一节课的授课内容,弄清中心问题,明确目的要求,力求了解新知识的基本结构(如定义、定理、解题方法等),从总体上作概要性把握。
二、查。
数学知识连续性强,前面的概念不理解,后面的课程无法学下去。预习的时候发现学过的概念不明白,不清楚的,一定要在课前查阅有关内容搞清楚,力争经过自查不留问题。
三、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对所预习的内容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从引入方法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证题的方法到证题的依据等。
预习时应思考:这一节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概念,定理,公式有什么含义?有什么条件?公式如何运用(正用,逆用,变用)。数学课本上有大量的公式,不管有无推导过程,学生预习的时候应当暂放下课本,思考如何推导对照,或在课堂上和教师推导的过程相对照,以便发现自己有无推导错的地方。
对于课本的例题,也尝试先做一做,再与课本的解答对照,思考这个问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或更简捷的做法(一题多解),如此既是自己在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又是在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一般地,公式推导不下去或推导错误,例题不会做或做错,是由于自己的知识准备不够,要么是学过的忘记了,要么是有些内容自己还没有学过,只要设法补上,自己也就进步了。总之,预习的时候要多思考,要学会质疑。
四、比。
比的含义,是对照阅读,把该知识与有关知识的相同点,类似和差别找出,并纳入相应的知识链中。如学生在学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求解方法等,在预习一元一次不等式内容时,可类比学习。比较这两者可看出,二者的区别是中间符号不同,但化简方法相似,可用表格方式对比。在比较中熟悉它们的特点,加强结构的记忆。
五、记。
记指做好预习笔记,做预习笔记有助于提高预习的.效果。简短的可以直接在书上圈画,批注,难点、疑点及复杂的内容则要写在笔记本上。对于在预习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要结合新旧知识进行纵横分析,思考,若寻求出答案的,可把答案记下来,上课的时候,老师讲到这些地方时,应把自己预习时的理解和老师讲的相对照,看自己有没有理解错的地方。若想不出答案的,也要把问题记下来,待老师讲课时,再听其所以然。
六、练。
在预习过程中,动手写一写,做一做,概念是否明白,方法是否掌握,可通过练习进行自我检测。数学课本上的练习题都是为巩固所学的知识而出的。预习中可以试做那些习题,之所以说试做,是因为并不强调定要做对,而是用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预习效果好,一般书后所附的练习是可以做出来的。
初一数学期中试卷【第二篇】
一、口算。(24分)。
7+15=14-6=19-5=13-8=12+5=。
14-6=11+0=16-5=11-8=10+5=。
15-9=11-5=14-7=16-5=7+8=。
12+4-3=10-4+8=9+4-2=11-5+3=16-8-5=。
二、在〇内填上或=。
16-7〇718-8〇1013〇2+10。
12-6〇611+6〇1812-4〇7。
三、在()里填上合适的数。(18分)。
12-()=64+()=1315-()=8。
7+()=10()-6=1211-()=7。
12+()=1314-()=85+4=()-6。
四、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18分)。
1、()+()=()。
()+()=()。
()-()=()。
()-()=()。
2.个3.个。
四、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20%。
五、填表。(9分)。
原原有1918个15副(()副。
卖卖出7个(()副57副。
还还剩(()个9副86副。
六、走进生活。15%。
1.妈妈买了13个,5个,再买几个,就和一样多了?
2.汽车上有17个人,到站下车8人,车上还有多少人?
3.树上有7只鸟,又飞来8只,现在有多少只?
5.一共有12个西瓜,卖掉一些后还剩6个,已经卖掉了多少个?
6.一共有12个。
(1)左边有5个,右边有几个?
=(个)。
(2)花皮球有6个,白皮球有几个?
=(个)。
初一数学期中试卷【第三篇】
知识目标:理解利用数轴上的点的位置关系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的法则和正数、零、与负数的比较法则,会直观地比较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一切形象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两种方法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难点:理解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方法的形成。
教学准备。
教具:画有数轴的长纸条分组:前后桌四人为一学习小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多媒体显示:
观察下列三组数。
1和-2,-1和0,-3和-4。
1、以上三组数中,你能运用你学过的知识比较哪几组数的大小。
2、与同伴交流,试猜想余下的几组数大小。你能证实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吗?
让学生先进行讨论,每个学习小组得出本组的答案,待探究后再给出答案。
二、合作讨论,探求新知。
探究活动:教师可在班上选一名身高适中(约为全班平均身高)的学生,把他的身高定为0,规定高于此身高为正,低于此身高为负,并取一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自制一个身高测量图并固定。
(1)织班上几名学生(要有高于0的,又要有低于0的)上台测量身高,并在身高测量图上用点分别标出表示学生身高的位置。
试把以上各位被测学生的身高用数表示出来,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2)把测量图按向右为正的要求横着固定在黑板上。
初一数学期中试卷【第四篇】
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注意:(若a、b、c、p、q是常数)ax2+bx+c和x2+px+q是常见的两个二次三项式.
5.整式:凡不含有除法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代数式叫整式.
整式分类为:
6.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
7.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8.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9.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实际上是在去括号的基础上,把多项式的同类项合并.
10.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注意:多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一般应该进行升幂(或降幂)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