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策划方案 >

市推动职业技能培训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云海发表时间 3757087

推动职业技能培训高质量发展,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就业能力,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市推动职业技能培训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XX市推动职业技能培训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职业技能培训高质量发展的意见》(X府发〔2023〕X号)有关精神,加快构建我市高质量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体制机制,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不断满足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技能需求,助推我市人力资源开发和劳动力素质提升,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到2025年,全市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基本健全,技能人才培育机制基本完善。每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XX万人次,其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XX万人次以上,行业主管部门XX万人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XX万人次。十四五期间,累计培养高技能人才不少于XX万人,推动我市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逐步提高。

二、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供给能力建设

(一)压实企业培训主体责任。根据我市各类企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支持企业建立职工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结合企业实际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引导企业规范开展岗前、转岗、在岗技能提升、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活动,全方位提升职工技能。重点支持XX航空产业城企业开展各类航空装备制造高技能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培训培育。推动企业落实"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制度,在全省政策框架下,试点开展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评聘工作,保障和提升技能人才待遇。鼓励企业自行培养、自主评价技能人才,督促指导企业认真落实并足额计提"职工教育经费",确保将60%以上用于职工教育和培训。全面落实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范围的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符合条件的投资,可依据有关规定按投资额的30%,抵免当年应缴教育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国资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委军民融合办)

(二)加强职业院校技能培训供给能力建设。通过优化职业院校(含技工教育,下同)类型、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进一步增强职业院校在职业技能培训中供给能力,突出发挥职业院校在职业技能培训中的优势作用,各职业院校每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人次数不得少于在校生人数的50%。支持并鼓励职业院校开展有偿社会培训,所取得的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为办学经费自主安排使用。公办职业院校承担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所得扣除必要成本外的净收入,可按50%比例核增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并单列管理,用于支付本校教师和其他培训教师的劳动报酬。在全省统一的职业教育招生平台上,推进实施技工院校毕业证书"双认证"行动,推动职业技能等级证与相应学历证书双向比照认定。深入实施"校企合作",特别是与XXX相关企业的"校企合作",大力开展订单定向式培训。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工学一体化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强化培训供给能力提供保障。(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三)增强社会力量培训供给能力。支持并鼓励人力资源创新开发平台等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优势,依法举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按规定通过招标遴选取得定点培训资质,积极主动承接各类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常态化开展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年检评估,促使培训机构不断提升办学能力和水平、规范办学行为。常态化开展定点培训机构培训质量绩效评估,培育、遴选一批培训质量较高、就业安排较好的优质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

(四)进一步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根据行业领域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制定技能人才供需目录清单和职业培训规划,规范组织实施行业培训,推进实施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操作员)持证上岗。围绕XX航空产业城装备制造,以及我市能源、文化旅游、生态特色食品、中医药、康养等重点行业产业,督促指导重点企业制定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推动中小微企业按行业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提升技能水平。(责任单位:市就业和全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五)推动XXX平台发挥积极作用。整合我市职业技能培训(评价)资源,推动资源共享,充分发挥XXX人力资源创新开发平台数字和服务优势,密切联系群众和劳动力市场优势,支持XXX平台在培训招生和培训后就业中发挥积极作用,组建XX市职业技能培训(评价)联盟,高效调配培训力量,精准匹配市场需求,促进各类重点就业群体实现高质量就业。(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大数据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移民局、市乡村振兴局)

三、切实提升培训质量和成效

(六)分类施策精准培训。聚焦各类重点就业群体,建立劳动者动态跟踪就业培训服务台帐,精准匹配劳动者个人意愿和市场需求,分类施策制定培训计划,高质量开展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面向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帮扶对象)、易地搬迁劳动力等各类未就业、就业困难群体,实施以中长期项目制培训为主体,增强就业创业能力素质的就业技能培训。全面落实前置就业岗位开展培训要求,切实提升就业技能培训成效。面向企业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和各类就业帮扶车间、农民种养殖合作社用工等各类已就业群体,实施以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短平快培训为主体,提升技能水平、培育技能人才的技能提升培训。稳步提升职业院校招生规模,引导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就读职业院校,做好青壮年劳动力就业前技能储备。(责任单位:市就业和全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眼师德师风教育和授课技能、专业技能提升,建立定期师资轮训制度,严格执行培训教师上岗资格认证制度,以开展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年检评估为抓手,推动培训机构优化师资配置,落实民办培训机构专职教师不得少于教师总数的1/3和兼职教师1年内任职不得超过3家培训机构的要求,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市级每年举办2期以上骨干师资培训示范班。开展教师培训质量和授课技能绩效评估,培育、选拔一批金牌培训教师。(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

(八)强化培训监管。加强和完善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一体化培训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强化监管、明确导向、奖优罚劣的定点培训机构考核评估制度,严格落实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竞争、优选的定点培训机构进入和退出制度,加大对技能培训中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惩戒力度。通过实名制培训管理系统、人脸识别考勤、全过程视频监控等信息技术,全面加强对培训、评价、资金等全过程监管。(责任单位:市就业和全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九)严把评价质量关。组织推动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根据生产经营实际,创新评价方式,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支持职业院校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对在校学生推行"课证融通"评价改革。严格落实社会培训评价规章制度,加强质量督导和服务保障,确保社会评价质量。稳步实施职业院校"双证书"行动,确保职业院校学生离校前,取得"毕业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着力强化学生就业条件和资质。拓展与广州市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跨省评价试点覆盖面,推动证书互认互通。(责任单位:市就业和全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

(十)大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进一步发挥职业技能竞赛的引领带动作用,完善竞赛审批备案、表彰奖励体制机制,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和劳动力市场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建立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其他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的竞赛机制。支持行业主管部门主导开展"XX技工""XX师傅""XX家政""XX工匠"等省重点技能工程技能竞赛,"以赛促训"推动相关行业领域技能提升。(责任单位:市就业和全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四、推动实施省级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工程

(十一)推动实施"XX技工"工程。根据我市新型工业化技能人才发展需求,围绕XX航空产业城建设发展需要,结合省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实施计划,实施以焊工、电工、数控车、数控铣、精密机械加工等为主体的"XXX技工"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符合我市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实际的工业、制造业技能人才培育体系。(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国资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委军民融合办,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

(十二)推动实施"XX师傅"工程。根据我市旅游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技能人才发展需求,依托职业院校、重点餐饮企业、烹调行业协会和培训机构,构建我市"XX师傅"多层次培训评价体系。支持将"XX师傅"纳入"XX师傅"体系建设,打造"XX师傅"培训品牌,积极争取将"XX师傅"列入XX省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制定和完善培训评价标准体系。(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商务局,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

(十三)推动实施"XX家政"工程。根据我市新型城镇化和旅游产业化技能人才发展需求,以职业院校、家政行业协会、重点家政企业和培训示范基地为实施主体,围绕家政、医养护工及"一老一小"市场需求,大力开展家政服务、养老护理、育婴员、保育员等康养类职业工种培训和评价。培育家政明星企业,推进"医养一体"、"老小一体"实体建设,促进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帮扶对象)、易地搬迁劳动力和其他农村劳动力在各类康养企业、生产经营实体高质量就业。支持XX技师学院(XX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完善市级康养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妇联,XX技师学院,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十四)推动实施"XX工匠"工程。根据我市旅游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技能人才发展需求,以整体提升我市旅游技能人员技能水平、助力服务提质企业增效为目标,依托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职业培训机构资源,采取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多部门协调配合、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的方式,灵活运用各类补贴性和非补贴性培训政策,构建我市旅游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技能人才培育体系。支持XX技师学院(XX职业技术学院)申报建设省级旅游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着力打造我市优质民族旅游村寨、乡村旅游、民宿旅游产品,与我市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体验、农业休闲观光、山地旅游等特色优势结合,推动"XX工匠"中乡村旅游、民宿旅游、非遗传承、乡村工匠与"XX师傅"协同发展。(责任单位: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乡村振兴局,XX技师学院,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五、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建设

(十五)打造专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围绕我市建设发展需求和城市名片,重点打造省级军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市级康养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夯实航空制造业技能根基,服务康养产业发展。积极争取新建、提升一批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为我市高技能人才培育提供有力平台支撑。(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委军民融合办,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十六)建设县级就业技能培训基地。以XX县综合就业培训示范基地为样板,整合县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等建设项目,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等建设资金,在各建制县区建设一批就业技能培训基地,试点开展县级就业培训基地共建共享,为各县区高质量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供有力平台支撑。(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乡村振兴局,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十七)推动建设东西部技能协作实训基地。加强与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劳务输入大省协作力度,依托吸纳XX籍务工人员较多的企业,以及务工地职业院校,积极争取建设一批"技能和就业实训基地",针对XX籍务工人员开展各类岗前、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助力实现优岗转化。深化我市职业院校与发达省市优质企业、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力度,建设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和我市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和就业实训基地",着力提升我市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建立技能人才共育共享共用机制。(责任单位:市乡村振兴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六、保障措施

(十八)加强组织领导。县区政府要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要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进行安排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分解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市就业和全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整合充实职业技能培训职责,强化综合协调。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牵头抓总,统筹制定发展规划、分解目标任务、日常工作调度和考核督导等工作。各责任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严格落实"管行业必管人才"和品牌建设责任,及时掌握重点行业、企业技能人才现状和发展需求,制定技能人才供需目录清单,依法依规在政策、项目和资金上,对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给予重点支持。(责任单位: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县就业和全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十九)加强资金保障。切实加大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合理调整资金支出结构,科学制定工作目标,按规定统筹使用好就业补助资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人才队伍建设经费等各项资金。要依法依规加强资金监管,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对资金使用情况和成效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和专项审计,保障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加强培训监管和信息比对,避免多头、重复申领培训补贴,对以虚假培训等骗取、套取培训资金的行为,依法依规予以严惩。(责任单位:市就业和全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二十)加强督导宣传。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求切实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督促指导。市、县就业和全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听取工作汇报,专题研究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实月调度、季小结和年总结制度。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自身工作职责,围绕工作目标,加强协同推进,加强督促检查,强化问责问效。对工作推进不力、任务目标完成不好的,要进行通报、摘牌、停止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约谈和问责。要将培训资金分配与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绩效挂钩,加大激励力度。要加强培训品牌建设,着力打造"XX技工""XX师傅"等技能培训品牌。要围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认真梳理、提炼技能培训工作中的亮点、成效和典型,突出宣传技能培训助力高质量就业、培育技能人才好的做法和典型事例,树立我市职业技能培训崭新形象,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营造我市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良好舆论氛围。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8 3757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