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工程方案实用4篇
【导言】此例“灌溉工程方案实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灌溉工程方案范文1
关键词节水灌溉;加压滴管方案;应用与分析
1.工程概况
项目区输水工程节水技术现状主要采用渠道防渗措施,田间灌溉方式主要以大水淹灌为主。本次项目区灌溉面积3000亩。通过加压滴灌项目的实施,可减少项目区地下水开采×104m3,使项目区地下水水位有所回升。对灌区发展畜牧业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2.基本资料
气象
项目区多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无霜期137天,年平均降水量336mm,蒸发量1599mm,≥10积温2208℃,最大冻土深米。多年平均风速/s,主风向多为西风。
水文
项目区位于锡伯图灌区,地处锡伯图河下游,地表水资源较丰富,地表水资源量可利用量为×104m3。锡伯图河发源于额敏河北面的塔尔巴哈台山东段南坡,该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最终在额敏河中、下游汇入额敏河,其P=75%径流量为5196×104m3。
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工程地处冲积扇的下部,地势比较平缓。
地层岩性:自上而下分为低液限粉土层。低液限粉土层:厚度~,厚度变化大,结构稍松,颗粒间可见孔隙。建筑区地下水属于孔隙潜水,地下潜水位埋深8m,水质良好,不存在地下水对建筑物的影响。
地质构造:北部为古老褶皱断块构成塔尔巴哈台山山系,低山区则是由新生代构成的山前雁行排列的褶皱和断裂,往南则是长期下降的接受沉积的盆地;工程区无区域性大断裂通过,区域构造稳定性好。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基本烈度VI度。
3.工程设计
工程总体布置
锡伯图灌区牧区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本着实事求是、科学研究、多方论证,尽可能因地制宜地采用先进节水技术和经济耐用的建筑材料,尽量做到理论上可行、经济上节约。
由于项目区条田、道路已成形,设计时充分考虑原有布置。项目区水源为地下水,计划实施滴灌工程面积3000亩,主要种植打瓜。建设内容为:首部5座,新建地埋PVC-U输水管道,铺设滴灌带195×104m,闸阀井35座。考虑到按照现有地块、条田、道路及机电井位置情况,布置5个独立的灌溉系统,灌溉面积相同,每一区均有独立的供水水源井。
工程设计
(1)灌水器的选择和布设
根据作物种类、种植方式、土壤类型、当地风速、降雨以及新选用的灌水器类型,结合工程施工、管理、对农田作物的影响及经济因素等,确定滴灌工程中滴头和毛管的布置方式。
项目区种植作物为打瓜,打瓜的种植模式为窄行距为30cm,宽行距为70cm,株距为20cm,毛管一管两行布置。考虑种植作物的倒茬,玉米的种植模式为行距为50cm,株距为15cm,毛管一管四行布置。原有的管道均可利用,只需更换地面毛管就可灌溉。
结合砂壤土特性和种植株行距,滴灌带滴水口间距,设计工作水头为10m情况下额定流量为/h、管径为16mm的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滴灌带铺设间距为,沿种植方向铺设。
(2)经分析计算:湿润比P为50%;设计灌水定额m为(mm);灌水周期T为(d)取4天;一次灌水延续时间t为(h/组)
(3)滴灌系统水力计算
全灌区5个滴灌系统的管路布置及设计方法均相同,本次设计将一区滴灌系统作为典型工程,详述其设计思路及方法。
a轮灌方式
允许的最大轮灌组数:
N轮灌组≤Nmax=INT[CT/t] =21×4/=20(组),根据实际情况取20个轮灌组,等于最大轮灌组数,满足设计要求。本工程轮灌组编组方式采用每次开启两条分干管上的1条支管,本系统共4条分干管、40条支管,共划分为20个轮灌组。
b设计流量推算
一区滴灌系统
①毛管流量的确定
该系统毛管长度为75m,滴头设计流量为qd=/h,滴头间距为,因此毛管流量为450(L/h) 。
②支管流量的确定
1条支管长度为65m,毛管间距为1m,带65对毛管[INT(65/1)=65];其流量为58500(L/h)=/h。
c灌水小区水力设计
① 灌水小区设计允许水头偏差[h]为
②灌水小区允许水头偏差在毛管上的分配
因为灌水小区布置和毛管规格型号选择已确定,毛管的水头损失为,支管的允许水头损失为 m。
通过毛管极限孔数和极限长度计算,以上分配毛管的水头损失偏小,经过多次试算将毛管允许水头损失调整为,既符合毛管极限长度要求,又使支管有较大的允许水头损失,故将允许水头损失确定为:,。
③ 毛管极限孔数和极限长度
本工程沿毛管铺设方向坡降为2‰,按平坡设计。毛管极限孔数N为279个;毛管极限长度为75m;毛管进口工作压力为。
(4)支管管径的确定与水头损失的确定
a支管管径选择计算
每条支管双向控制65对毛管,每条毛管流量为450(L/h),每条支管长65m,间距150m。毛管间距、支管允许水头差都已确定,支管为多孔管,孔数为65,大于3,经计算支管最小管径为(mm),取de90PVC-U管(),其内径为。
b支管进口压力经计算为。
(5)干管设计
a干管管径的选择
通过节点设20条支管;两条分干管:1分干管、2分干管,长度均为675m;一条主干管,主干管垂直于分干管,长度为130m。干管管径的选择,以系统运行费与投资费用之和最小来判定,并根据承受压力确定各管段的管径。
b节点压力均衡验算
通过各节点压力推算,将管径作适当调节。
c设计水头计算
经过一区滴灌系统节点压力均衡验算,调节部分管段管径后确定的主管道进口水头应取H0=。
(6)水锤压力验算与防护
a验算原则
按照《微灌工程技术规范》要求,微灌专用聚乙烯管(PE塑管)可不进行水锤压力验算。
b直接水锤的压力水头增加值ΔH
(7)其它配套设备
水源为井水,水质良好适于农田灌溉,所含杂质较少,首部选用一组“离心+网式”过滤器即可,其型号选择应根据其过流量(系统的设计流量)确定。首部设置施肥罐、压力表、阀门等。
(8)设计基本参数技术指标
a.土壤类型:砂壤土,土壤容重:r=(g/cm3);
b.田间灌溉水利用系数:η=;
c.作物日耗水强度:E=(mm/d);
d.田间土壤持水率25%;
e.作物设计湿润深度:h=50(cm);
f.有效降雨强度:P0=0(mm/d);
g.灌水均匀系数选用95%。
4.工程方案分析
所选加压滴灌既节水,又提高作物产量
项目区地势平坦,北高南低,种植作物为打瓜,传统地面灌溉灌水不均匀,水的利用率低。即使采用低压管道灌溉,只解决了渠道输水损失,田间灌水不均匀问题仍无法解决。由于灌区原有机井,具有加压条件,修建加压滴灌比较合理,既节水,又提高作物产量,也适于打瓜的种植,经分析计算采用滴灌方式灌溉,每亩约可节省水量,在投资方面,加压滴灌约元/亩,滴灌的投资较低。
充分采用加压滴灌,加快了施工进度
采取直接抽取井水加压滴灌即直接换泵,管道施工不影响灌溉,施工方便、此方案加快了施工进度。
采用加压滴灌,减少工程投资
直接抽取井水加压滴灌方案:投资相对较小,年运行费用少,建设期不影响生产灌溉,工期较短。若利用沉淀池二次加压滴灌方案:投资相对较大,年运行费用大,建设期影响生产灌溉,工期较长。
参考文献:
[1]《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
灌溉工程方案范文2
关键词: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60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设计标准
河流的径流量是随着四季不断变化的,农田种植面积和作物种类等也是不断的在变化的,这就决定了灌溉用水量是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在不同年份来水量和用水量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农田灌溉工程建设的规模,也就需要有一个灌溉设计标准为依据,以便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一般来说灌溉设计标准要以灌区水源来水情况、现有水利设施情况、农业发展要求和当地经济条件等因素为依据,再综合考虑加以合理确定。灌溉设计标准是表示灌溉水源对于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设计标准高,意味着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也高。因此,它直接影响着灌溉工程的规模大小。一般来说,灌溉设计的标准有两种: 一是灌溉设计保证率,二是抗旱天数。
灌溉设计保证率
灌溉设计保证率指的是某个灌溉工程在长期使用期间, 灌溉用水得到满足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用符号“P”表示。就表示某工程在100年内有80年能满足全灌区的灌溉用水要求,其余20年不能完全保证,有缺水现象。P=80%就是这个灌区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因此,在设计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时,设计方必须要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情况,来确定灌溉工程的规模,特别是当地水源状况和作物种类。在水源缺乏地区和以旱作物为主的地区,灌溉设计保证率可以取50~80%,在水源丰富地区和以水稻为主的地区,可取70~95%。
抗旱天数
所谓抗旱天数,就是以灌溉设施,如小水库、塘坝等的供水能力为依据,以连续无雨( “连续无雨”,不是指抗旱期内绝对无雨,而是指降雨量很少,一般将日降雨量小于日蒸发量的情况都当作无雨处理) 的情况下,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天数为标准。例如灌溉设施可以满足连续80 天的作物灌溉用水,则该灌溉设施的灌溉设计标准为抗旱80 天。抗旱时间应规定为当地主要作物需水要求迫切的灌溉时期。抗旱天数的确定,要按不同地区的情况来确定,在设计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取水方式的设计
取水方式的设计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灌溉水源,决定其取水方式的设计方向。一般来说灌溉的水源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流取水灌溉;二是提水取水灌溉,水利工程的取水设计要针对这两种类型进行设计。以下主要对自流取水灌溉进行介绍。自流取水灌溉:以河流作为水源时,又可分为两种:一是无坝取水;二是有坝取水。在设计时, 为了保证自流灌溉的水位高程, 开渠建闸引水的地点要选河流上游水位较高地点, 引水口地点的选择决定了取水方案的设计,包括建设成本的投入。因为引水口的不同决定了需要修建的水干渠长度不同,所要增加的土石方工程量, 以及沿程水头损失和水量损失以及各类建筑物数量也各有不同。
无坝取水
在设计时无坝取水的渠首,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为有建闸和不建闸两类。但是考虑到不建闸的引水口, 那在洪水期间不能控制流量,渠道易被洪水冲毁,农田会被淹没等情况。因此,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建设建闸控制的方案。通过把进水闸的中心线与河道水流方向的夹角(叫引水角),设计为锐角(30°~45°),保证入渠的水流平稳,而且引水量也大,又可以减轻对引水口下唇的冲蚀。
灌溉工程方案范文3
1贵州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节水灌溉现状近几年来,贵州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措施来抓的要求,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截止2010年底贵州省常用耕地面积175.78万hm2,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08.74万hm2,占耕地面积的61.2%;节水灌溉面积42.58万hm2,占耕地面积的24.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9.1%。节水灌溉面积中渠道防渗灌溉面积36.26万hm2,占节水灌溉面积的85.2%;低压管道灌溉面积4.98万hm2,占节水灌溉面积的11.7%;喷灌面积0.44万hm2,占节水灌溉面积的1.04%;微灌面积0.89万hm2,占节水灌溉面积的2.1%。此外还有节水灌溉措施面积4.67万hm2。近几年是贵州省节水灌溉事业增长最快的时期,通过各种节水措施,使贵州省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从不足0.37提高到0.45左右。
1.2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贵州省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落后的经济社会状况,使贵州省耕地面积分散、灌溉渠系配套不完善、灌溉方式粗放、灌溉管理落后,节水灌溉面积发展缓慢。目前贵州省节水灌溉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山区地形制约节水灌溉的发展。受山区地形的限制,贵州耕地比较零星,平地少,山丘地多。其中相对平坦成块、水资源条件较好的部分基本已作为水稻田,旱地绝大部分都是比较复杂的山丘坡地,水源条件较差,很难进行一般的地面灌溉,而喷灌、滴灌等先进的节灌模式技术要求高、单位面积投资大,目前只能在节水示范项目中应用,难以大面积推广。(2)节水意识和观念尚需加强。由于贵州省降水相对丰富,在不出现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基本能满足农田用水要求,造成贵州省多年来农业灌溉以大水漫灌为主,灌溉方式粗放,但农业抵抗干旱的能力却非常薄弱,连续5~7d无降水,便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但人们在主观上未感到节水灌溉迫切性,客观上又存在一定困难,因此节水灌溉难以得到大面积的发展,大量耕地还处于雨养状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3)建后管理相对滞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事企不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不足,水价严重偏低,计收不力,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体制不完善,这些问题影响了贵州省节水工程良性运行。在农户自管的项目中,由于农民的科技意识跟不上,出现了毁坏建成设施、不愿使用节水设备等现象。(4)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节水灌溉技术产学研联系不够紧密,技术集成少,成果转化慢。缺乏节水灌溉行业准入制度,节水灌溉设备质量良莠不齐,尚未培育出一批可承担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主体地位的设备生产企业。
2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及目标
2.1发展思路贵州省节水灌溉发展的主要思路是加强现有工程的节约用水管理;采取以渠道防渗为主,大力发展管灌,适当发展喷灌、滴灌、微灌与非工程的农业措施相结合节水灌溉模式,以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带动面上节水灌溉的发展。资源节约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相促进,通过建立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科技支撑、专业服务、企业配合、社会支持的机制,加快工程建设,强化管理改革,推进产学研结合,健全技术服务,大力发展贵州省高效节水灌溉,促进农田水利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2发展目标根据规划目标和各地实际,到2020年,贵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137.1万hm2,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万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约153.3万hm2)的13%。“十二五”期间,确保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67万hm2,争取新增10万hm2。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建设,集中连片建设一批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每年大致安排建设4片666.7hm2以上、10片333.3hm2以上及一批33.3hm2以上的项目区;加上面上各地建设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5年内力争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0万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由3%提高到7%,其中喷灌面积发展到1万hm2左右,微灌面积0.67万hm2左右,力争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通过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以及加强管理,确保全省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0以上。同时,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健全“产权明晰、主体到位、责任明确、经费落实”的田间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力发展农民用水户协会,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面积的比例显著提高;在建立水权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灌溉用水检测、量测网络,探索建立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节水约束体系,推行节水灌溉制度。
3总体布局及发展重点
3.1总体布局按照水资源时空分布、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水利工程布局和农业分区等情况,贵州将节水灌溉地区分为3类:水资源紧缺区、水资源相对欠缺区和水资源相对丰沛区[3]。全省节水灌溉总体上以渠道防渗为主,而在水资源紧缺的中部地区重点发展低压管道灌溉,在水资源相对丰沛的东南部地区重点发展渠道防渗及田间节水,在水资源相对欠缺的西北部地区重点以雨水集蓄工程与低压管灌相结合的旱地节水灌溉模式为主。
灌溉工程方案范文4
关键词:广西农田;水利;灌溉;规划;径流量;有坝取水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water hazards in guangxi disasters occurred frequently, irrigation project common old neglect, the serious influence of farmland irrigation and benefits. In this paper, guangxi farmland irrigation project planning design is discussed, and hope to have effect.
Keywords: guangxi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Irrigation; Planning; Runoff; A dam water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尽管广西的水利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农田水利工程不合格的水库大量存在,对于农田灌溉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灌溉渠道淤积严重,致使灌溉渠道不畅通,使得灌溉效率低下;随着工农业生产用水的扩大,造成的水污染也日益严重,造成农田用水困难。
目前,40% 的耕地缺乏基本的灌溉条件或灌溉设施,60%的农田水利设施存在老化失修、配套不全等突出问题。就2007年来看,全区有效灌溉面积是2280万亩(152万hm2),仅相当于历史最高水平的%。特别是近年频繁发生的水旱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影响了广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面对严峻的形势,优化广西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严峻的摆在了广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优先发展战略迫在眉睫。因广西各个地区的农田情况不一,需多层次探讨。
一、灌溉设计标准
河流的径流量随着四季不同而变化,农田的种植面积和作物种类等也随着季节而变化的,这就使得灌溉用水量的变化性,这就意味着不同月份或年份来水和用水量是不同的。所以,农田灌溉工程的建设需要一个灌溉设计标准为依据,来使得设计方案科学、合理。灌溉设计标准应该在灌区水源来水情况、现有水利设施情况、农业发展要求和当地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位依托。灌溉设计标准能满足灌溉水源对于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且设计标准高跟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之间是成正比的,设计标准高,灌溉用水便更有保证。灌溉设计的标准包括两方面:其一是灌溉设计保证率,其二是抗旱天数。
(一)灌溉设计保证率
灌溉设计保证率是指灌溉工程在使用时,能满足灌溉用水的时间所占总时间的百分比,用 “P”表示:如P=90%,就代表这个灌区在1O0年内有90年能满足全灌区的灌溉用水要求,其余10年不能完全保证灌溉。P=90%就是这个工程的灌溉设计保证率。所以,农田水利灌溉设计时,必须视灌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灌溉工程的规模,尤其要看灌区水源实际和所种物种。在干旱区和以旱作物种植为主的地区,灌溉保证率应达50%~8O%;在水源丰沛区域和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区域,宜达到70%~95%。
(二)抗早天数
所谓抗旱天数,就是视灌溉设施(如小水库、塘坝等的供水能力)的实际情况,以无连续雨(“无连续雨”,是指降雨量很少,一般无雨是指日降雨量小于日蒸发量)的情况下,能保证作物需水要求的天数为标准。如:灌溉设施可以满足连续75天的作物灌溉用水,那么该灌溉设施的灌溉设计标准就是抗旱75天。抗旱时间应是当地主要作物最需要灌溉水源的时期。抗旱天数,不同地区各有不同,设计时要以具体区域的具体情况为出发点。
二、取水方式的设计
取水方式的设计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设计要以灌区的灌溉水源为依据,决定取水方式。一般,灌溉的水源包括两类:一是自流取水灌溉;二是提水取水灌溉。自流取水方式因为灌溉水源比灌溉田地高,可以借助于水的重力作用,通过引水、输水、配水等设施所进行的灌溉,省时又省力,采用较多,下文主要介绍自流取水灌溉。
自流取水灌溉:以河流作为水源,可划分为两大类:即无坝取水和有坝取水。在设计时,为了保证自流灌溉的水位高程,开渠建闸引水的地点要选河流上游水位较高地点。而引水口的选择决定了取水方案的设计,包括建设成本的投入。因为引水口的地点决定了修建的水干渠的长度,所需土石方工程量,以及沿程水头损失和水量损失以及各类建筑物数量。
(一)无坝取水
无坝取水渠道的设计,可视实际情况决定是有建闸或不建闸设计。但是不建闸的引水口,洪水期间流量控制不了,渠道被洪水冲毁和农田被淹没的可能性大。所以,设计应优先考虑建闸控制的方案。
建闸控制即通过把进水闸的中心线与河道水流方向的夹角(叫引水角),设计为锐角(300~450),来保证入渠的水流平稳,因为引水量也大,可以减轻引水口下唇的冲蚀程度。
(二)有坝取水
若灌溉区河流水源丰富,但是因地势等原因水位较低,无法满足自流灌溉引水要求。那么,应在河道上设计堑水建筑物(低坝或节制间),以此提高水位,来保证引水自流灌溉。这种方式虽然会增加筑坝的工程投资造价,但引水口位置离灌区较近,引水干渠长度比起无坝取水缩短了很多,减少了土石方工程量和交叉建筑物的数量。
a、溢流坝可以起到横拦河道,抬高水位,同时排出河道多余的水量和汛期洪水的作用:
b、进水闸可以用于引水灌溉,并能控制入渠的流量。其平面布置有两种类型,一是侧面取水:二是正面取水。由于侧面取水不能在引水口处形成横向入流,会导致大量的泥沙入渠,因此,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工程水源的情况,如果工程地处多沙河流则要选用正面取水的方案。正面取水是指,进水闸引水力向河道水流方向一致或斜交时,在引水口处能形成横向环流,可以达到使水流表层清水入渠,底层含沙水流离开引水口的效果,是农田有坝取水的常用取水型式。
c、排沙闸可以有效防止泥沙入渠,是多泥沙河流低坝取水枢纽中的重要一环。其过水能力应大于进水闸的过水能力。为了达到良好的冲沙效果,其底板高程应低于进水闸的底板高程。其他防治泥沙入渠措施还有沉沙槽、冲沙廊道和沉沙池等,因地制宜选用。
d、为减少拦河坝对上游的淹没损失,防洪堤在洪水期间可以保护上游城镇、交通和农田的安全,宜建在拦河坝上游沿河岸。
三、灌溉渠系布置的设计原则
(一)总体规划布置的设计原则
灌溉渠系的规划,需密切结合灌区的国土整治,山、水、田、林、路等具体情况,同时还要考虑其他用水部门(如发电、航运、人畜饮水)的需要,着眼于全局,统筹兼顾,做到科学合理,便于管理,充分利用水土资源,扩大灌溉面积,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结合。总体规划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a、充分利用地形条件。灌溉渠道应布置在高处,与其相对应的排水沟道布置在低处,力求自流灌溉、排水,建成灌排分开,各自独立的灌排两套系统。对局部高地或洼地,可分别采取小片提灌(排)等措施处理,不必为了照顾局部而影响全局。同时,在渠道线路布置上要考虑到经济因素,渠线布置尽可能直、顺、整齐,减少交叉建筑物,尽量避免占用更多良田和民房。
b、安全为主。渠道工程要安全可靠,渠道布置时要尽量避免深挖方、高填方和难工险段。山丘区地形的渠道设计要远离河、溪而设,以防被山洪冲毁。干渠沿线的地质条件要好,尽量远离风化岩层和节理发育的破碎带以及透水性强的土质地带。沿渠应有合适的排洪、泄洪设施,如溢洪堰、泄水闸等。
c、综合利用。山丘区的灌溉渠道应利用集中落差,结合水电、水力加工,开展多种经营,一水多用,充分利用水土资源,还应考虑采用库、塘、渠并用,蓄、引、提结合的长藤结瓜灌溉系统。应采用河水相井水灌溉相结合,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的灌溉系统。
(二)干、支渠布置的设计原则
干、支渠的布局、设计,要根据灌溉区的实际地形地貌进行设计。
a、灌溉渠道在设计时要保证灌溉用水的单位水量能够实现最大效益,也就是说要提高单位水量的灌溉面积与灌溉效果。
b、灌溉渠道要与防洪、除涝、排渍、航运、水电以及城市的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相结合,符合城市发展的要求,使干旱和洪涝灾害能够得到综合治理。
c、灌溉渠道设计要在保持灌溉区域水资源平衡的基础上,对灌溉效益进行分析,然后选定合适的灌溉渠道设计方案。
d、对灌区的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要符合灌区所在流域的水利规划方案,并且要以满足灌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为原则,以当地的实际状况为基准,对灌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综合利用;同时蓄水、引水和排水相结合,渠道,沟渠,水塘、水库等多个储水措施以及其他合理的方式进行联合利用,对灌区所拥有的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提高水的利用率,扩大灌溉面积。
e、全面,合理的安排灌区的行政区以及土地利用,达到高度的统一布置,统筹兼顾,综合开发,保证灌溉渠道的实际效用。此外,还要对当地的地质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灌溉渠道的效率也要以最短、最直为原则,避免出现不良地质对灌溉渠道的阻塞,同时避免出现施工困难以及地质状况恶劣的现象,保证灌溉渠道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