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策划方案 >

社会调查研究 社会调查研究方案最新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946497

【导言】此例“社会调查研究 社会调查研究方案最新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第一篇】

近年来,由于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报考研究生人数一直呈直线上升,2012年达165.6万人,2013年更是高达176万。尽管2014年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有所下降,但仍达172万[6]。从招生情况分析来看,部分优秀生源(尤其是名校毕业生)已申请出国留学,导致国内优秀研究生生源不足;而且生源质量分布不平衡,西部地区高等院校的优秀生源纷纷流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这种状况近年来一直未能得到扭转。从2014年的调查来看,全国硕士研究生考生报考地域比较集中,对北京、江苏、上海、天津、湖北等地区的重点院校较为关注,比如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这些大学所在地区多为经济发达、教育资源丰富地区[7]。从2015年的调查来看,一方面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较2014年减少6.5万人,部分高校反映可调剂复试的合格生源偏少,生源质量下滑;但另一方面报考学校与2014年一样呈现集中化趋势,北京市、江苏省、上海市、天津市、湖北省这5个地区的考生占报考总数的50%左右[8]。这造成西部地区的高等院校优秀生源较少。相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党校研究生招生更缺乏优秀生源。与此同时,理工科学生改考文科、文科学生跨专业报考的情况也比较普遍,这都对党校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带来了更多的难题。研究生生源减少与质量下滑倒逼党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必须改革创新。

因此,党校硕士研究生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创新需要着力解决以下问题:一是研究生缺乏专业基础理论的系统性与学术的规范性。在近几年的硕士研究生复试面试中,我们发现,即使部分本科阶段学习本专业的研究生,也存在为考研究生而考试的现象,除了指定的几本参考书之外,对专业相关著作知之甚少,尤其是经典著作读得很少,或者只是看了些“导读”之类的书而已,而非本专业的考生更可能如此。这就导致部分研究生缺乏系统性的知识。在学术规范方面,从整体上讲也存在不足,因为多数考生在本科阶段基本上未接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二是研究生忽视中外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立场差异。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每一个社会科学家对研究课题的定向都受到其本体论与认识论立场的制约。通常情况下,这些立场是隐含而不是显露的,然而不管是否承认,它们确实行塑着社会科学家所使用的理论与方法”。由于党校招收的主要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生,而党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宣传、党政干部培训的主阵地,更是要注意这个问题。以政治学和经济学为例,研究生在学习这两门专业的基础理论时,有可能忽视西方政治学家与经济学家的学术理论前提与现实价值立场,由此导致研究生习惯于从西方政治学与经济学的理论视角看待与分析中国的政治经济问题,难以从本土的实际出发寻求中国问题的分析范式与解决途径。三是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与透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研究生普遍存在分析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问题时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倾向,往往从应然的视角来分析问题,结果导致理论显得过于苍白;或者从纯实然的视角来认识问题,却又缺乏理论的支撑与深化,导致对问题的透析或解决方案过于干瘪。有很多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难以在基础理论那里寻找到比较满意的答案。从我们对区县与乡镇的实际调查来看,现实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情况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丰富得多,也不是用一种理论就可以解释清楚的。这就需要我们持有“理论—实践—理论”的研究范式。只有让理论回到实践,用实践修正或提升理论,我们的理论研究才有意义。因此,我们的研究生需要广泛地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使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相结合。在对研究生的调查与访谈中,我们也发现,研究生对参与实践调查充满期待,他们也渴望跟社会实证性研究与社会基层实践有“亲密接触”。

正因如此,党校研究生教育教学需要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精神,一方面在理论教学上,注重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开放性和研究性,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学术与教学交流,加强研究生教育的规范性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对研究生社会调查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研究生对具体问题的逻辑分析能力,提高研究生对现实问题观察与思考的敏锐性与洞察力,在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把理论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转化为科研成果。也就是说,党校学位研究生一定要达到学位条例对硕士研究生的标准规定: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这就需要党校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既要重视导师的理论教学,也要重视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党校研究生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创新的具体内容

从党校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在以下3个方面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的创新力度。

1.研究生教学方案的创新。一是加强研究生基础理论与学术规范培养。以专业课程为核心,拓展自主选修课程,加强研究方法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等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使研究生既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文献掌握与分析的能力,并能对学科前沿问题展开思考与研究。借助研究生撰写课程论文的机会,促使其掌握学术论文的思维逻辑与学术规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增加研究生的自学、研讨和调研的时间比重,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积极举办研究生学术讲座,促进研究生对学科前沿理论知识的掌握,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要求研究生参与党政干部论坛、党政干部时事政治报告会、党政干部社会调查活动与党政干部座谈会,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实际存在的问题,激发研究生的研究兴趣。三是注重年度教学设计,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相衔接。第一学年重在开展专业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的教学,扎牢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功底,开展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和研究式教学工作,同时安排部分专题调查研究。第二学年重在开展拓展性课程学习和选修性专题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短期挂职锻炼,选取教学基地进行跟踪调研,开展田野调查,增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第三学年重在导向性地把毕业论文的设定与撰写和社会问题的调查与研究结合起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调研报告撰写能力、课题研究能力、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的能力。

2.研究生学术训练方式的创新。一是适度扩大案例分析与个案调查的教学内容。把案例教学引入研究生教学中,加强对典型个案的考察和研究,提高研究生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与研究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促使其能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能提出建设性的政策建议。二是重视现场教学与报告撰写的实践能力培养。在这方面,我们借助中共中央党校与重庆市委共建教学基地、国家行政学院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教学科研基地、重庆市江津区统筹城乡教学实践基地、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基层治理教学基地、重庆市应急管理培训基地等教学与实践平台,开展现场教学与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生的社会参与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运用能力,从中国的实际问题出发体验哲学社会科学的本体论与认识论。通过现场教学与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咨询工作服务。通过教学的实践活动,在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做到应然与实然相结合,或者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研究生从“西方的视野看中国”到“从中国的视野看中国与西方”的思维转换,从颠覆性的观念建构转向批判性的建设观念建构。

3.研究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方式的创新。一是开展专题调研提升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们结合重庆市委党校承担的一些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资政课题,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户籍制度改革、基层群众自治、党政领导干部法治能力调查研究、重庆市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知调查研究等重大实践课题,带领研究生设计问卷,开展专题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和资政报告,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二是实行挂职锻炼提升研究生实践运用能力。根据重庆市委组织部关于市直机关干部下派挂职锻炼的要求和重庆市委党校专业技术人员挂职锻炼的要求,我们可以选派研究生跟随教师到重庆市区县党委政府人大政协部门、乡镇政府或市直机关部门短期挂职锻炼,使研究生既可了解基层社会,熟悉基层的实际运作状况,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又可收集第一手材料,为论文写作和毕业论文选题作准备,并奠定一定的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的能力。三是展开田野调查培养研究生问题分析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党政部门挂职与教学基地蹲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田野调查,体验实证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生的动手能力与社会参与能力,切实了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中的实际问题,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培养研究生的学术问题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增强研究生的资政服务能力。四是开展短期调研,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可组织研究生跟随在校培训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同外出参观调查,参与现场教学,以及随教研部教师外出考察调研。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先后带领过研究生对重庆市开县麻柳乡群众工作的“八步工作法”、大渡口区建胜镇赋权于民的“三段工作法”、九龙坡区白市驿镇海龙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垫江县沙河镇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模式、江北区社会管理志愿者观音桥联盟基地等进行实地调研,并进行师生之间的探讨与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教学与实践效果。

三、党校研究生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创新的目标

通过创新性探索,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研究型与应用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是党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创新的主要目标。一是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并重。一方面重视基础理论的系统性教学与学术论文的规范性训练,促使研究生掌握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另一方面重视研究生的实践活动,促使研究生适应社会需要,能较快介入社会生活与本职工作。二是学术研究与资政服务并重。一方面为研究生向博士研究生的学术型发展奠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基础,另一方面为研究生给地方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奠定学术运用能力的基础。通过学习与实践,促使研究生能对现实问题进行剖析,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与写作能力,从而能为地方党委政府解决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建言献策,发挥智库与参谋作用。三是知识性与应用性并重。通过研究生在校学习,使研究生既具备硕士研究生应当具有的专业知识素养,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与素质,为毕业后适应多种选择、就业和发展打下基础。

四、结束语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第二篇】

本学期我们开设了《社会调查与研究》这门课程,从九月到十一月,我们在周均旭老师的带领下展开了对社会调查这门学科的学习,学习这门课程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收获是很多的。

以前对社会调查的了解仅仅限于对我们耳闻目睹的,如调查问卷、调查报告等等,但当我们真正接触和学习这门课程时才发现其实其中有很多深奥的'东西和不为人们所知的东西,一些关于社会调查的基础理论性的东西是做好一个调查的基础,通过学习社会调查学的基础理论,我知道了什么是社会,什么是社会调查,明确调查学的研究对象,知识体系,学科特点和学习社会调查学的目的、方法等。

调查的时候,我们也为之做了很多准备工作,用什么方法调查我们讨论了很久,最终确定用问卷调查,小组开会分工各自的任务,准备问卷,查找相关的资料,还找来了有过问卷调查经验的同学给我们讲解,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

随后我们进行了问卷的发放和回收,以及问卷的分析和整理工作,最后撰写调查报告和评估,这一系列过程在本学期内进行,是所有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没有大家的通力合作是不会有调查成果的展出的。

通过这次问卷,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首先,问卷的制定要有针对性,问题的设置要便于被访者接受。同时,要采用询问的方式,他答,我记录。然后,问卷时要热情客气,问卷后要表示感谢。最后就是问卷的整理工作,数据要准确,客观做出分析,评估。

最后,我想说的的就是,我们已经是大学生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学就是半个社会,我们要学会如何与他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重要的是,我们在大学学到知识同时,要学会“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接触社会上实际的东西,而不能停留在自我的,纯粹的理论中,尽可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为以后自己真正的迈向社会做好准备,才不会被这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淘汰!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第三篇】

调查时间:

7月12日—7月28日

调查地点:

中国信合营业部

调查内容:

会计对公业务及储蓄、信用卡、贷款业务等

调查目的:

认识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调查意义:

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理解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必要

一、银行实习调查内容

大学校园就像一个小社会,入学已经两年了,我们已经渐渐地适应了这个小社会的生活,然而作为大学生,接触社会,适应社会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暑假作为一个很好的接触社会的契机自然不可浪费。于是继“三下乡”社会实践结束后,我于7月12日至7月28日在中国信合营业部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实习。此次实习的目的主要是在于一步了解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宗旨,其次就是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

经过在信合调查实习,我从客观上对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使自己更加充分地理解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我这次实习所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是会计业务(对公业务)和储蓄业务,其他一般了解的有信用卡业务,贷款业务。从这些业务上,我对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二、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

在这个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作为国家经济机构核心的金融,无疑应当起到宏观调控的杠杆作用。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控制局部经济过热,重在调整结构。

长期以来,存贷利差一直是我国银行获取利润的主要手段。而众多银行均简单依靠存贷利差获取利润,所产生的结果必然是追逐热门行业,垒大户等现象的发生。这种银行与企业之间的高度依存关系也加大宏观调控的难度。

银行的发展有赖于整体经济环境的回好,但经济的健康运行并不是依靠银行无原则地放贷就可以完成的。这不仅需要银行通过对宏观调控经济整体形势的研究审慎确定信贷方向,同时也必须对我国目前这种简单的依赖存贷利差,特别是依赖对公业务获取利润的盈利模式加以改变。这种对银行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利润来源,增强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企业,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淡化对公业务,使某些企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信贷资金,提高企业的资金运用水平,防止企业盲目扩张,增强企业的自我积累意识;对政府,可以降低经济调控的难度,避免因为银行与企业高度依存关系,而造成的在宏观调控政策实验中投鼠忌器现象的发生。

当然,银行调整盈利模式并不是鼓励银行放弃对企业的支持,而是要求银行在强化对自身抗风险能力的同时,将信贷资金真正送到规范运作,效益良好的企业手中。金融的稳定性,才是企业对经济最大的也是最少持续的支持。

三、收获与体会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基本的业务往往是不能在书本上彻底理解的,所以基础的实物尤其是显得重要,特别是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所反映的高级技工的工作机会要比大学本科生大,就是因为他们的动手能力要比本科生强。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如果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与更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用实践来检验真理,使一个本科生具备较强的处理基本任务的能力与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这才是我们学习与实习的真正目的。

这半个月的实习,我认为对我今后走向社会祈祷了一个桥梁的作用。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的规章制度,与人文明相处等一些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公司领导和老师的教导,这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会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我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使自己更加成熟。

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第四篇】

关键词:虚拟社区;消费者方案评价;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2-0130-04

peterson,sfidhar&bart(1997)认为,虽然网络无法有效替代可以检查产品的传统商店购物方式,但凡是消费者期望能在购前进行体验的产品,企业可以利用网络让消费者还未购买时就能获得产品相关信息,促成消费者选购该企业的产品。因此如何利用虚拟社区增强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认识是销售人员应该予以重视的问题。

一、虚拟社区的概念及维度

(一)虚拟社区的内涵

虚拟社区是一种新兴的沟通模式,如搜索引擎网站、即时通信网站开通的贴吧和博客/空间等等,由于虚拟社区的兴起,消费者在信息搜索、产品评价参照群体等购买因素与传统购买有很大差异。

(二)虚拟社区的维度

wang&fesenmaier(2002)认为虚拟社区是一个三维的构念,应该包括地点、象征和虚拟。hummel(2002)则认为描述一个虚拟社区时需要从:明确定义的成员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成员之间的凝聚、存在共性四个方面来进行。swaak(2000)认为要研究虚拟社区可以从五个维度人手,这五个维度分别为:目的与定位、成员、凝聚、时间范围、社区的组织结构。孙居好(2005)在评价虚拟社区时将其界定为目标与定位、成员交互与社区凝聚、社区组织、基础架构四个维度。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本项研究选用以下几个维度来描述虚拟社区:目标与定位、社区成员(意见领袖)、社区凝聚、社区组织。

二、虚拟社区维度的界定与假设模型

(一)目标与定位对汽车消费者方案评价的影响

在hernandes&fresneda(2003)的关于虚拟社区成功要素的实证研究中发现:社区成员对于虚拟社区的主要目标以及主要讨论领域的理解是排名前两位的要素。hedberg(1994)和wiesenfeld(1998)都曾在文献中指出社区成员共享的目标是社区凝聚的关键。但是在现有的文献中,学者们对虚拟社区目标与定位对消费者方案评价的影响还未得到非常充分的重视。本项研究中,提出以下假设:h1:虚拟社区明确的目标与定位影响汽车消费者方案评价。

(二)社区成员对汽车消费者方案评价的影响

学者们在研究消费者购买决策时常常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问题认识、信息收集、方案评价、购买决定、购后评价。王晓乐(2006)在研究数字化聚居下消费决策时按照这五个阶段针对性地进行了研究,他指出虚拟社区中的意见领袖对消费者方案评价有较大影响。意见领袖(市场专家)对消费领域具有较多发言权和权威性。他们的说服力不但来自自。有的丰富知识,还来自长期积累的网络权,而且他们热衷于参与讨论,对消费者的请求、提问作出回答。因此,提出如下假设:h2:社区成员(意见领袖)对汽车消费者方案评价有重要影响。

(三)社区凝聚对汽车消费者方案评价的影响

festinger(1950)把凝聚力定义为作用在群体成员上使他们留在该群体中的各种因素的合力对群体成员产生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群体的知名度,原成员和群体内部活动的团体。在此之后,包括fest-inger,许多学者将因素不断扩大,包括团体可以提供,满足成员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的元素;小组成员获得安全感,归属感,接受,友谊和成就感。克兰姆和伊莎贝拉(1985)指出,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成员的知识,技能,能力增长。威廉姆斯,迪海与雷迪(2006)通过参加远程学习社区的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虚拟社区的凝聚力和社会成员的个人学习绩效及团队绩效的正相关。因此,提出以下假设:h3:社区凝聚力影响汽车消费者方案评价。

(四)社区组织对汽车消费者方案评价的影响

社区组织对社区非常重要,ballegooij&eliens(2001)指出在虚拟社区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迷路”,或者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会找到需要的东西。如果在虚拟社区中迷失“方向”会导致不满、挫折并最终导致

不参与该虚拟社区(nash,2000)。可见清晰的组织结构对于社区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提出如下假设:h4:社区组织清晰将会影响汽车消费者方案评价。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的测量工具为问卷,问卷量表的开发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阅读现有文献摘录出尝试性指标并综合西安的情况,对各问项进行修改。第二阶段为:初步设计的问卷调查和100随机选择调查样本测定前的调查,根据修改后的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1)调查样本基本信息的测量,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和是否参与过汽车相关的虚拟社区,共五个问项。(2)共17个问项测量本项研究选取的虚拟社区四个维度。(3)测量汽车消费者方案评价,包括四个问项。除调查样本的基本信息外,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liket7点量尺。

(二)研究对象

本项研究以西安市有经济实力且将要购车或已经购车的人群为调查对象。基于时间和成本的考虑,调研以“方便采样”的方法,150份问卷在高校中针对教师发放,200份问卷选择在西安五龙国际车城发放。实际收回316份。本研究主要针对参与虚拟社区的人群发放,其中有22名受访者在问卷的题项“你曾参与过与汽车相关的虚拟社区(包括论坛、博客/个人空间)的经验吗?”中选择“没有”,无论该受访者是否继续答题都视为无效问卷,将其剔除;有3名受访者的问卷答案不完整,亦未采用。将291份问卷信息作为有效数据进行录入。问卷有效率为%,其中,男性调查对象占%,年龄在35岁以上的调查对象占55%,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调研对象占79%,月收入4000元的调查对象占%。

四、数据分析与结果

(一)数据信度检验

在进行假设检验前,首先使用软件分析各个计量尺度的可靠性,衡量一组问项是否计量同一个变量。结果表明,各组的cronbach’s mpha系数在到之间(见表1),达到标准数据信度可以接受。

(二)数据效度检验

1.内容效度本研究问卷是根据以往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成果修订而成的,在正式问卷之前还进行了问卷前测。可以视为符合内容效度的研究。

2.结构效度如果假设模型构造有问题或效度高,表明所采集测量的数据不能有效地反映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进行考察。虚拟社区主要从社区目标与定位、社区成员、社区凝聚和社区组织四个方面来测量虚拟社区。首先考查问卷中的所有问项是否适合因素分析,km0度量值为,表明该因素模型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3.假设检验与结果

(1)相关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如表2所示。分析结果表明,社区目标与定位、社区成员、社区凝聚、社区组织结构都与汽车消费者方案评价呈正相关,其中社区成员与消费者方案评价的相关系数最大。

(2)逐步回归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是筛选自变量比较好的方法,它逐个引入对因变量具有最大显著影响的自变量进入回归模型,每引入一个新的变量,立即对所有入选变量的显著性进行检验,剔除由于新变量的引入而变得不重要的自变量,反复进行挑选直至无法再提出已入选的变量,又无法再引入新的对因变量具有显著影响的变量为止。

从表3逐步回归模型总体参数表中可以看出,回归的效果不错,三个自变量能解释影响汽车消费者方案评价的%。每个模型的f值的显著性概率p值近似为说明模型的整体效果是显著的。

在表4回归系数中社区成员最先进入模型,随后依次进入模型的变量是社区组织和社区凝聚,而社区目标与定位最终没有进入回归模型。因为每个回归下属b的t值的显著性概率p值均近似为,说明三个自变量和截距的作用都是显著的。拟合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

汽车消费者方案评价=-+社区成员+社区组织+社区凝聚

相关分析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后得出的结果一致,特别是在多元逐步回归后发现社区成员、社区组织、社区凝聚依照贡献程度逐步进入回归方程,而且显著性水平非常高,并且他们对汽车消费者方案评价起的都是正向作用。遗憾的是社区目标与定位没有进入模型,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这个因素需要通过其他中介变量来影响消费者方案评价,而本研究却没有设置相关的中介变量。但是从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两方面综

合来看,基本上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

五、结论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第五篇】

一、指导思想和意义

1、指导思想: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2、意义:

1)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二、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

1、组织形式:小组合作模式。学生一般由6—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自己推选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年人(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为指导老师。研究过程中,活动小组成员有分有合,互相协作。

具体过程参考如下:

A、编组、选题;

B、聘指导教师;

C、制定活动方案;

D、小组研究设计具体操作(设计访谈表格、问卷;制定参观、观察、活动计划;准备录音机、录像机等活动工具);

E、实践活动(观察、访谈、问卷、实验)

F、分析活动资料(定量:用统计图表定量分析自己的调查结果;定性:用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分析整理后的资料,找出规律特点。)

G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三、注意事项:

1、在生活中提炼。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2、在兴趣中选择。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四、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1、社会参观活动。

3、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

1)关于生活用水状况调查研究(3月22日)

2)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3月25日)

3)白色污染调查研究(12月1日)

4)交通安全问题研究(4月30日)

5)村民交通意识及对策

6)乡村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

7)当地资源状况调查(6月25日)

8)中学生的休闲生活调查研究

9)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3月15日)

10)中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11)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12)中小学零用钱数量的调查

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五、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安排

1、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3月15日)

2、关于生活用水状况调查研究(3月22日)

3、交通安全问题研究(4月30日)

4、当地资源状况调查(6月25日)

学生6—10人组成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每班至少4组),推选出组长自主选题,自己聘请1—2名指导教师(学校教师或家长),初步制定《小组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3月1日至7月1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7月5日前各班向学校提交下列社会实践总结材料

1、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

2、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每班4份,其中必须有一份关于交通安全的调查);

3、活动照片、录像、录音等资料。

4、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7月初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具体时间待定)

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

3、评选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社会实践优秀论文及优秀指导教师。

4、举办“走向社会,走向实践”学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8 2946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