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乡村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最新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287263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乡村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最新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乡村治理工作开展情况【第一篇】

       一、基本情况

**市位于**省西北部,**河中下游,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852平方公里,辖11镇3乡3个街道,90个行政村,34个社区,总人口万人,二调耕地面积万亩。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为农业投入品、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农作物秸秆和规模养殖场粪污。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加之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已逐渐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瓶颈。

二、农业面源污染及农村环境整治的现状

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静”的农村生态环境,我市坚持以“治污治水·洁净家园”五年攻坚行动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为抓手,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改造“10+n”和“七改一增两治理”行动计划,整合各部门专项资金,采用bt、bot、ppp等模式,拓宽环境治理投资渠道,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和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以及农作物秸秆、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大力开展生活垃圾治理设施建设,垃圾收运系统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我市着力健全垃圾收集处置系统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广西鸿生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亿元,启动日处理200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为减少原有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投入500万元对原垃圾填埋场进行封场处理。投资3500万元,完成**市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建设,建成垃圾压缩中转站14座(其中城区2座、乡镇12座),配置转运车10台、勾臂式垃圾车48台、可卸式垃圾箱600个。积极探索乡镇生活垃圾源头处理模式,投资万元,采购“分散式生活垃圾处理站”设备2台,在石堡乡、葫市镇开展生活垃圾就地处理试点工作,采购垃圾箱125个、垃圾钩臂车9辆,并分配至各乡镇、村,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能力。目前,我市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覆盖全市17个乡镇(街道)和79个行政村,乡(镇)覆盖率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

(二)大力开展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按照省委关于“坚守发展和生态保护两条底线,努力把**河打造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改革先河”的要求,我市从20**年起,采取bt、bot以及ppp等模式,大力实施城乡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工作。

1.大力开展集镇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覆盖率达到100%。投资近亿元,采用aao+mbr+紫外线杀毒工艺,建成大同、复兴、丙安、旺隆、元厚、葫市、长沙、官渡、长期等9个集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生活污水7300吨,出水水质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一级a标。投资2200余万元,采取“生化+人工湿地”工艺,建成宝源、两河口、石堡、白云、丙安5个集镇人工生态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日处理生活污水1500吨,出水水质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一级b标。引进了**金水源水务有限公司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第三方运行管理,确保了污水处理设施长期有效运转。全市17个乡镇(街道)集镇污水治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

2.全面推进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和“治污治水·洁净家园”五年攻坚行动,整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清洁工程、清洁小流域治理和**河流域环保专项资金以及财政“一事一议”资金,采取人工湿地工艺、一体化生活污水净化系统和一体化净化器+人工湿地等工艺,在农村居民聚居点、高速公路沿线、**河沿线和景区沿线,大力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工作。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45套,在建农村污水治理设施8套。编制完成《**市整体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项目实施方案(20**—20**年)》,计划实施污水、垃圾治理项目221个,总投资万元。其中,污水治理项目128个,总投资万元,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93个,总投资1250万元。力争用3年时间,利用人居环境改造资金着力改善全市100个行政村人居环境,重点打造精品型村庄18个、提升型村庄30个、普及型村庄52个,进步一完善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实现农村污水垃圾治理设施全覆盖。

(三)着力控制化肥、农药施用,确保总量实现“零增长”

通过开展科普宣传、强化日常监管、推广标准化生产等方式,不断提高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户绿色生产意识,20**年,建成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通过评定,列入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大幅提升。

1.推广绿色疫病防控技术,实现农药使用“负增长”。在水稻生产上推广使用太阳能杀虫灯、稻鱼共生、稻鸭共育模式和生物农药,在金钗石斛生产上推广应用农业、物理、生态调控配套生物农药,在蔬菜生产上推广太阳能杀虫灯配套生物农药,在果园管理上推广养鸡放鸭、糖醋液诱杀、人工捡拾处理等措施。同时,依托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品种农药,提高生物农药使用比例,达到农药减量控害和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20**年,全市农药使用量吨(折百量,按纯度100%计算),化肥施用量控制在250公斤(折纯)/公顷以内,同比下降%,实现负增长。

2.大力推广科学用肥,实现化肥使用“零增长”。根据《**省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方案》《**省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和《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规定(试行)》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选取了涵盖种植型、工业型、生态型3种村庄类型的5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庄15个点位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每年按照20万亩的总体目标,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施用有机肥,指导农民科学购肥、用肥,20**年全市化肥施用强度公斤/公顷,全市化肥施用强度实现稳中有降。

(四)严管严控,着力提高畜禽规模养殖粪污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1.规模养殖场畜禽污染处理实现全覆盖。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定,通过市乡两级分级负责巡查、经营主体建立完善台账等方式,对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进行常态化监管。目前,我市共有规模养殖场12家,年产生粪便26755吨左右,全部采用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和垫料平养等方法,通过将养殖粪污集中收集用于生产有机肥、堆肥、沼气池处理等方式,年综合利用25430吨以上,综合利用率达%。

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市结合生态市创建和森林防火工作要求,不断加大宣传和查处力度,严禁野外焚烧秸秆。通过免费发放腐熟剂等方式,推广秸秆腐熟还田还土技术,在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又改良与培肥了土壤。目前,我市还在积极与有关企业接触,洽谈生物质发电项目,进一步拓宽秸秆综合利用途径。20**-20**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6%以上。

(五)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农村综合环境得到大幅改善

1.着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20**年至20**年,全市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5439户。20**年,我市按照脱贫攻坚有关要求,投资亿元,集中开展了农村危旧房屋整治,共整治各类危旧房821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对象2431户,新修建597户,全面消除农村群众住房难问题。

2.着力开展小康房建设。按照《遵义市“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房行动计划20**年度实施方案》要求,投资800万元,完成复兴镇凯旋村、两河口镇盘龙村、葫市镇小关子村200户小康房建设任务。

3.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年,我市投资9000万元,打造完成天台镇凤凰村、复兴镇张家湾、两河口盘龙村、大同镇民族村、丙安镇三佛村、宝源乡玉丰村等6个精品型村庄。20**年,计划投资8400万元,实施整体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示范单元项目10个村庄,已在复兴镇凯旋村、旺隆镇富顺村等10个村全面开始实施,累计完成投资6831万元;

计划投资亿元,在葫市镇天堂村、官渡镇玉皇村等16个乡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造点150个(其中,精品型18个、提升型40个、普及型92个),已完成投资亿元。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通过开展脱贫攻坚集中整治、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和财政一事一议项目等方式,在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

(一)群众环保意识薄弱。群众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认识不到位,环保意识薄弱,未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二)监管、保障体系不健全。与城市系统、严密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相比,农村地区的监督管理相对滞后。加之农村面源污染点多面广、牵涉部门多,多数地方几乎是监管死角。

(三)资金投入不足。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之我市群众居住分散,农业生产以户为主,建立完善处理系统和后续维护投入很高,地方财政难以承担。

四、对策与建议

(一)切实提高群众素质。在农村地区大力开展环保知识宣传,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切实提高其生态环保意识,为建设美丽乡村夯实思想基础。

(二)加大资金投入。各部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充分发挥财政资的支持和杠杆作用;

积极引进第三方投资、社会资本运营的ppp模式,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和经营主体参与;

统筹整合项目和资金,按照“渠道不变、整合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避免分散投入、重复实施等现象,实现项目效果的最大化。

(三)建立完善农村环保监管网络。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结合“河长制”组织体系,建立专职机构、兼职人员、志愿者相互补充,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全覆盖监管体系,实现从被动应付到主动监管的转变。

为切实提高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平,建议上级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基层更大的支持:一是加大对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和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二是规划建设区域性的农膜和化肥、农药、饲料等农业生产投入品包装物回收系统,提高农村生产垃圾处理利用率。三是建立农药、兽药、动物疫苗等有毒有害物质专业回收处置机构,避免对农村环境和群众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乡村治理工作开展情况【第二篇】

一、强化三个意识,让主体责任落地生根

(一)细化分工,强化责任意识。出台《市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方案》梳理39项重点项目,确定15个牵头单位,18个配合单位。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点位打造、建设项目和模式探索等内容,形成工作清单,制定月度工作计划。

(二)逗硬考核,强化落实意识。每季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取责任单位工作进度。创新推进“三个一”督查激励机制,对重点项目每月一通报一交账一约谈,将乡村治理工作纳入重点目标考核,细化考核细则,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三)重点突出,强化表率意识。形成“清廉村居”建设、“定向议事代表会议制度”、“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法治建设等重点任务清单。同时结合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的契机,积极争取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治理典型。

二、强化两个支撑,建强乡村治理队伍

(一)强化组织支撑。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通过纵向构建党的领导治理架构、横向构建多元协同治理格局,基层党组织由“单打独斗”转为“联合作战”,已初步构建“一网兜起区域大小事”的乡村治理格局。

(二)强化队伍支撑。充分利用村组干部、社会组织、志愿服务三支队伍,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健全乡村服务功能和管理功能。同时,结合村级建制调整,推进“一肩挑”。目前涉改村全部实现“一肩挑”,比例提升至%。

三、强化三个抓手,推进试点成效明显

(一)抓重点,完善乡村治理制度。持续深化以“定向代表”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机制,通过召开专题会议2次,意见建议会6次,集中商讨、听取村党支部书记和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关于《县村民议事代表制度工作规则》修改和完善的意见。下发《市区定向议事代表会议制度(试行)的通知》,赋予定向议事代表会议在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会议前,讨论决定有关村组事务的议事权,推动议事代表的职责归位。以定向议事代表会议制度为依托,目前全区共确定常设定向议事代表3457人,并赋予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信息收集员等职能职责。

(二)抓保障,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以法治建设为保障,搭建“线上线下”法律服务平台,**乡村治理困境。建成区级中心、镇法律服务站、村(社区)法律服务室、农村院落(城镇小区)联系点,形成了覆盖区、镇、村、院落“四点四级”公共法律服务格局。统筹政法机关、律所、法律服务所等资源,组成“四个一”力量,全覆盖93个村和社区,做到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政法干警,一村一辅警,一村一法律明白人。开展专题法治培训,每年组织一次村规民约法律体检,修正不合法不合规的村民约定。截至9月,受理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756件,与2019年相比,同比减少50件。已向省、市推荐申报“七五”普法特色点位5个。

(三)抓改革,激发乡村治理活力。依托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区建设,建立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级)、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镇级)、9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级),设立若干“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健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制,成立区级12支常备志愿服务大队、7支镇级服务大队,全区注册志愿者达万人,志愿服务团队290支。建立“互联网+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完善村级便民服务站网络建设,提升乡村智治水平,实现村级政务服务电子化、智慧化“一门式办理”“一站化服务”,着力构建“就近即办、全区通办、异地可办、一窗快办、快递代办、特需特办”便民服务格局。目前已下沉到乡镇的公共服务事项共107项,村(社区)代办服务事项共计87项,村(社区)开具证明事项共计57项,全区便民服务工作全覆盖。同步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健全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多方监督体系,探索完善基层权力监督机制,完善“四清四明”工作法,细化小微权力,进一步完善权力流程和流程图,修订完成《市区村务(组务)暨干部廉勤执行大会制度》,试点推进的9个“清廉村居”建设基本完成,申报打造省级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积极营造清廉文化氛围。

四、加大三个力度,抓好下一步工作

(一)加大引导力度。目前乡村治理主体弱化,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意识普遍较弱,乡村治理工作相对处于被动治理模式。一是要求相关部门改变工作方式方法,以更接地气的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培训、宣传,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二是进一步规范议事规则,充分发挥定向议事代表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乡村治理工作中引导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作用。三是挖掘选树一批乡村治理方面的先进典型经验和典型人物,利用典型的示范力、影响力,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参与面。

(二)加大保障力度。一是建议区财政在试点期间每年能够有300万左右专项资金作保障,以便顺利推进。二是建议区上对相关项目进行整合,以便统筹推进试点工作。三是建议利用区委党校、外出学习等平台,“走出去、请进来”,邀请相关方面专家到,组织部门、各镇、村、组干部到试点工作搞得好的地区学习。

(三)加大提炼力度。一是阶段性的将好的做法及时固化成制度,在全区推广,形成长效机制。二是在总结提炼先进典型、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宣传,提升影响力。三是提升提炼质量,确保在2021年底试点工作结束时,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叫得响的经验。

乡村治理工作开展情况【第三篇】

20**年度,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积极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环境污染和面源污染治理,环境治理实现常态化全域覆盖,群众人居环境、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现将20**年度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成立了以书记、镇长为组长,人大**、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各村(社区)书记、主任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王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为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镇党委政府将环境治理工作纳入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统筹安排,由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促进办)负责全面协调和督促,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环境污染治理作为居家安全的重要子项,定期研究、分类推进,逐步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牵头、社区负责、全民参与”的长效治理机制。

二、持续治理,成效显著

年初,镇政府即制定了《王村镇20**年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分阶段开展针对性专项治理,定期不定期对各村(社区)和镇辖部门进行考核评比,做到了治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环境治理工作实行镇领导包片、干部包村(段),镇政府与村(社区)、企业、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切实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经费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全面调动干部群众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持续推进“五乱”治理方面

一是加强卫生清扫保洁。落实7名环卫保洁员、2名清运人员,全天候开展集镇卫生清扫保洁,每月进行绩效考评,保证集镇卫生整洁。结合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将农村干道卫生承包,落实专人定期保洁,镇垃圾车定期清运,保障农村垃圾及时收集转运处理。二是积极改善环卫设施。结合集镇大桥建设、防洪治理工程,改造集镇垃圾池4个、排水沟180米,添置垃圾桶4个,硬化市政人行道400多平方米,维修市政路灯12盏。三是加大车辆乱停乱放查处力度。科学规划停车位,醒目画设停车标线。镇交管办会同三江中队联合执法12次,查处违规停放车辆17辆。交通安全劝导员、社区网格员每天定时到集镇进行交通劝导,规范老街车辆停放,确保摩托车、自行车停放入栏,机动车停放归位。四是加强店招店牌、户外广告等设置管理。保洁人员在维护环境卫生的同时,不定期清理“牛皮癣”等小广告,基本杜绝乱贴乱画现象。规范悬挂标语,定期对广告牌、宣传栏和过期标语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五是加大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王村大桥新建工程、汇龙苑小区等建筑工地均实行围栏施工,施工计划、管理人员、工作制度上墙,工地管理秩序井然,杜绝车辆带泥进出。加强建筑施工规划管理,防止违章搭建。

(二)环境污染治理方面

一是加强中小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投入资金万元,组织专业打捞队对茫溪河、黄钵河河面、河滩垃圾、漂浮物、水莲花、水白菜进行打捞,动员干部和党员开展义务打捞、河道保洁活动,及时清理河道漂浮物和垃圾,保持河道洁净畅通。二是强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集镇生活污水处理站项目已完成征地工作,管网铺设结合防洪治理工程同步进行,目前已铺设污水管1000多米。强生养殖场鸡粪处理厂正式投入运行,重点养殖场配套建设有标准化沼气池、化粪池,杜绝了粪便和污水直接排放。三是加强集中饮用水源管理。集镇供水改接马踏集中供水后,设置备用饮用水源保护区,将黄钵河作为饮用水源保护,建立健全标志标牌,加强保护区内养殖场管理,防止粪便和污水排放河道,污染水源和环境。同时,组织人员清理河道内水葫芦、水白菜等水生植物,保持水源洁净。

(三)城乡垃圾治理方面

一是加强集镇环境卫生清扫保洁。为保障集镇窗口形象,由社区牵头管理,组织集镇9名保洁员和清运人员,开展集镇卫生全面清扫和定期巡扫,保证集镇垃圾日清日洁。同时,重点加强市场、学校、医院等单位卫生治理,始终保持常态保洁。二是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机制。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写进村规民约,新建标准化垃圾池110个,专兼职保洁人员21人,各村均设有再生资源回收点,建立健全并全面实施“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户及时被清运到乐山垃圾场集中处理。三是开展春节和重点节庆城乡卫生突击整治。为突出治理重点,配合县治理办开展专项行动,坚持周末打扫除,组织陈年垃圾、农村生活垃圾和旅游环境治理等专项整治行动,做到工作安排、督查、通报“三位一体”。今年,全镇累计开展村(社区)、镇辖部门专项督查6次,发现问题点260处;完XX县治理办督查交办通知6件次,全部交办治理到位。

(四)三线环境治理方面

一是加强公路沿线环境治理。加强对g213线、s305线沿线环境卫生治理保洁,各企业、加油站点、农户等做好门前“三包”,教育引导农户做好农村“三乱”治理。重点加强对杨家河聚居点环境卫生、交通安全治理,搞好转盘草坪和公厕管理,全年新增g213线、s305线、马王路交通警示标志43处,为来往群众提供良好服务。同时,配合路政、运管、交管等部门,对货运车辆抛洒滴漏问题进行查处;与鑫诚物流公司签订目标责任书,强化辖区货车管理。二是加强河道沿线治理。组织小桥村专业打捞队,定期对茫溪河河道水莲花、水白菜等水生植物和漂浮垃圾进行清理打捞,保持河道整洁畅通。三是加强旅游干线绿化美化。在g213线、s305线沿线实施绿化美化和景观改造,新种植摇钱树、绵竹等绿化植物100余亩、20000多株,实施农户风貌塑造15户。四是规范公路沿线广告设置。结合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定期对沿线广告牌进行排查整治,配合交通局、城管局对境内沿线违法设置广告牌进行清理。

(五)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一是实施茫溪河集镇段防洪治理工程,提高行洪能力,保障老街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80%,正抓紧实施老街段攻坚改造。二是实施王村大桥新建工程。工程自今年9月份进场,目前已完成所有基桩浇筑和引导开挖。三是实施集镇生活污水处理站建设。管网工程与防洪治理工程同步实施,站场已完成征地、勘察和设计工作,预计明年6月底前全面竣工。四是实施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杨家河等6个村实施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水平。五是加强农村断头路、联网路建设。实施农村一事一议项目,硬化3条、公里断头路。六是实施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新造林亩,成活率达85%以上,硬化林间道2公里,建成小桥村林竹种植示范片1个、面积165亩。七是加强农村设施管护利用。用好用活60万元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资金,实施建设类项目39个、管理服务类项目31个,对乡村公路定期管养维护,保障洁净卫生、畅通安全。

(六)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方面

一是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积极推广农村沼气池建设和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新建沼气池15个。在全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农药绿色防控技术,切实减少农村化肥、农药面源污染。二是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关停排放超标养鸭场2个,强生养殖场鸡粪处理厂正常投入使用。

(七)制度建设方面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机制建设。不断探索创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与各村(社区)签订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社区与社区住户、商铺、摊点签订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门前五包”、“院内四自”责任书。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壮大保洁队伍,提高保洁人员待遇,做到了定时清扫、定时清运、定时填埋、常态维护。三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在坚持按标准征收垃圾清运费基础上,建立环境治理与集镇维护经费保障机制,所有城维费专款专用,公共运维项目优先安排环境治理,保障环境治理工作正常开展。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全镇营造起“人人关心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人人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良好氛围,共建“山清、水秀、地干净、物整洁、人文明”的美丽王村。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年来,我镇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占道经营现象有反弹。集镇坐商不归店,时有出摊经营、占道经营现象;游商打游击,随地摆摊设点,影响市容环境和秩序;老街段街面狭窄,停车不规范,时有堵塞交通现象。二是茫溪河水葫芦治理难度大。由于我镇处于茫溪河井研段末端,分支小河流较多,上游来水富营养化,水葫芦、水白菜生长速度极快,打捞速度赶不上生长速度,很难有效及时清理河面疯长的水莲花。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持续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推进美丽发展,我镇将继续增添工作措施,努力改进不足:一是强化保洁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保洁人员综合素质和责任意识;二是下大力气整治集镇占道经营现象,规范经营行为;三是整治车辆乱停乱放、杂物乱堆乱放现象,营造整洁环境;四是加大茫溪河污染治理和河道保洁工作力度;五是持续开展“五乱”治理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六是配合开展各项专项治理行动。

乡村治理工作开展情况【第四篇】

根据省、市、区的统一部署,我区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已经进入强势推进阶段。今天区政府又在这里召开全区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我们觉得开得非常及时。这对指导和推进下一步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们把前期的的工作情况和下一步打算向大家做一个汇报:

我们**工业园区京泰路街道共有11个行政村和社区,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我们的计划分3年来完成,2012年春节前完成一个双墩村,2012年6月前完成3个分别是:周桥村、响林村和北马社区;2012年年底前完成4个分别是许郑社区、林南社区、东唐村、十里铺社区;2013年年底前完成3个分别是孙唐村、朱塘村、凌窦村。到目前为止,我们通过全面动员、全面部署、落实措施、强势推进园区、街道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已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双墩村已经全面完成整治工作,正等待着上面的正式验收。响林、北马社区、周桥村也在强势推进和奋力的冲刺之中。从势头上来看,每一个村都有一种奋发向上不畏艰难的思想,个个都能把整治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的细节上,确保7月的验收。

据不完全统计,全街道整治道路25100米、新建排水管道7900米、垃圾箱224个、公共厕所12座、路灯270个、公共绿化20300平方米、清理垃圾4150吨、清理乱堆乱放193处、清理露天粪坑105个、建筑出新89320平方米,梳通河道3条、填平废沟塘8个、新建农民健身广场8个。共投入资金万元。

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的重视是开展和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前提。

园区街道自从12月24日区动员会后,首先建立园区街道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从而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格局各村、各社区分别成立了由党组织书记为组长的环境整治工作班子,明确了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其次园区街道并与各村、各社区签订《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目标责任书》,逐一明确整治目标和工作任务;第三对各村、各社区分别形成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园区街道组织人员逐一进行过堂和确认,针对不同村的不同特点,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明确整治的时间和要求。从而使每一个都能清楚地知道整治过程中要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标准。

二、广泛发动宣传,营造整治氛围是开展和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基础。

一是通过会议宣传。专题召开村庄环境工作推进会,进一步统一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的思想,增强他们对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认识。

二是发放宣传资料。各村、各社区分别将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及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主要目标、推进计划、重点内容、整治重点等印制成宣传资料,发放到每家每户,公示到宣传栏,让环境整治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是营造舆论氛围。各村、各社区通过悬挂条幅、制作宣传栏、播放广播等形式,广泛宣传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动员广大村民支持、配合、参与整治工作。

三、学习经验以点带面,也是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3月6日,组织各村、社区“两委”班子全体成员、分工挂钩领导、挂钩部门负责人参观双墩、北马、响林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分别听取相关村在整治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工作经验,4月28日,我们街道又组织各村(社区)两委人员参观了高港区许庄街道乔阳社区,通过典型示范、学习外地经验,全面促进面上环境整治的推进工作,而且整治的`亮点各不相同。目前,双墩村更新和刷新了健身广场的器材,清除了主要道口的乱堆乱放,刷新了沿街墙面,购置、摆放活动绿化箱40多个,()改造了无人居住的破旧房屋,整治了一条河道,补栽了绿化;响林村大力度投入,整治出新了鲍马河南侧道路和村庄干道,拟填埋村庄所有臭沟塘,全部改造成农村健身广场;北马社区以进庄大道和前进河为轴线,粉刷出新村庄环境,打造河道绿化景观带。

四、抓好阶段性的督查。也是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有力措施。

由纪工委、监察室、村建站牵头,分类督查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工作。对计划上半年完成整治工作任务的村,除会议督查之外,每周到整治现场督查一次,现场指导环境整治工作,确保取得按期整治到位。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区委区政府和整治办的要求,借这次会议的东风,围绕环境整治工作目标强势推进而上的工作,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工作指导、督查检查力度以及加大资金的投入,确保按序时进度圆满完成环境整治工作任务。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287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