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莫高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014987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莫高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莫高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1

《莫高窟》第2课时教学设计

宝应县城中小学 李红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增强民族自豪感。

3、领悟课文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读课题,复习导入(3分钟)

1、读题。

师:同学们,在古老的丝绸路上、茫茫的戈壁沙漠,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 ——生读:莫高窟。

2、复习

⑴出示词语:

断崖绝壁

惟妙惟肖

威风凛凛

宏伟瑰丽

漫天遨游

精妙绝伦

啧啧赞叹

腐败无能

举世闻名

师:这些词语谁会读?(指名朗读 一人读一行)谁能选1-2个词语说一句话介绍莫高窟留给你的印象。(指名说)(出示中心句: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生齐读)

师:这是课文的中心句,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 术宝库的?(板书:彩塑

壁画

藏经洞)⑵引读过渡句,导入新课

师:文中哪句话既概括了彩塑的特点,又概括了壁画的特点?(出示过渡句:“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师:这是一个什么句?(过渡句)承上的部分是——(生读:莫高窟不仅有 精妙绝伦的彩塑)总结了彩塑的特点——精妙绝伦;启下的部分是——(生读: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概括了壁画的特点——宏伟瑰丽。作者主要抓住什么来描写彩塑精妙绝伦的?请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

二、精读第2自然段,感悟彩塑的“精妙绝伦”(10分钟)

1、自读感悟

师: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主要抓住什么来描写彩塑精妙绝伦的?(彩

塑的神态)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彩塑的神态的?(指名朗读2-4句)具体写了哪几种神态?(慈眉善目 威风凛凛 强壮勇猛 神态安详)想不想看看这些神态各异的彩塑?(课件展示彩塑图片)

2、感情朗读。

师: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看到这些神态各异的彩塑?(指2名朗读)

3、练习背诵。

师:能看着这些四字词语把这几句话背出来吗?(出示:个性鲜明 神态各异

威风凛凛 强壮勇猛 神态安详,指名背诵)能不看这些词语背出来吗?(自由背 指名背 齐背)小结:抓重点词语记忆法。

4、领悟写法

师:这3句话虽然都是描写彩塑的神态,但每句的表达方法却不同。想一想,这3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这样写?(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小结:这3句话都是描写彩塑的神态,但不同的是第1句话概括描写了彩塑神态的特点,这叫总写;第2、3句话具体描写了彩塑的不同神态,这叫分写;第2句话一般介绍了三类彩塑的不同神态,这叫面的描写;第3句话具体描写了一尊彩塑的神态,这叫点的描写。这样有总有分,有面有点,点面结合,既对彩塑有了整体印象,又对某一尊彩塑留下深刻印象。)

5、引读中心句

出示: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生齐读)师:这句是总写,还是分写?这是总写感受。因此第2自然段的结构是总分 总的写法。同学们,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我们又怎能不啧啧赞叹——生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三、精读第3自然段,感悟壁画“宏伟瑰丽”(12分钟)

1、引读过渡句

师: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因为——(出示过渡句,生齐读)

2、自读感悟

师:这句话中哪部分是对第3自然段内容的概括?(生读:“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这是总写,还是分写?(总写)围绕这句,作者又是抓住什么具体写出壁画的宏伟瑰丽的?请默读第3自然段。(读后交流:壁画的内容和壁画上的飞天。)

3、感悟壁画内容之丰富

出示:“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 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指名朗读)

师:你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壁画内容丰富多彩

壁画宏伟瑰丽)这句是 从内容上对壁画所作的一般介绍,是面的描写,还是点的描写?(面)这面的描写,让我们从内容上感受到了壁画的宏伟瑰丽。我们再来听听莫高窟导游的

讲解。(播放录音:敦煌壁画中,各种佛像画、故事画、山水画、动物画、神话题材画、装饰图案画等应有尽有。古代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各种绘画,连续记录了一千多年中国社会的变迁,其内容之丰富、技艺之精湛无与伦比。因此,有人把莫高窟称为“画在墙壁上的图书馆”。)

4、感悟飞天姿态之优美

师:如果说莫高窟是“画在墙壁上的图书馆”。那么,飞天就是这个图书馆 的名片。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壁画上的飞天的?请大家读一读文中描写飞天的句子。(生自由朗读)

出示:“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 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⑴朗读感悟

师:(指名朗读)读了这句话,你觉得壁画上的飞天怎么样?这么多的飞天,谁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千姿百态 姿态优美 宏伟瑰丽 栩栩如生)谁能读出飞天的姿态优美?(指名朗读)

师:再读一读这句话,你觉得这句话在语言表达上有哪些特点?(生交流)师:(小结)这句话用排比这种整齐的句式,和对仗工整的含有动作的四字词语写出了飞天的优美姿态。如果说第2自然段写彩塑是抓住神态描写,展示的是一种静态的美,那么这段写飞天是抓住什么描写?(动作)展示的是一种动态的美。谁能读出这种美?(指名朗读)⑵欣赏壁画

师:想不想欣赏这些飞天的优美姿态?(课件展示画面,师引背:壁画上的 飞天,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

师:壁画上的飞天是不是就是这几种姿态?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省略号)

飞天还会有哪些优美的姿态呢?(播放课件展示飞天的不同姿态,出示练习:有的,„„学生先在书中写再交流。交流后出示师范例:有的手握玉箫,轻轻吹奏;有的头戴花环,上下翻飞;有的横卧身子,自由飘浮;有的手持彩练,载歌载舞„„)

师:飞天是莫高窟壁画的典型代表,作者对飞天的描写,是面的描写,还是点的描写 ?(点)作者抓住飞天这个点进行具体描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壁画的宏伟瑰丽。读——“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这是总写,还是分写?(总写感受)

师:这些精美的壁画大多出自隋唐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辈就能画出如此宏伟瑰丽的壁画,是多么了不起啊!所以,我们骄傲地说——生: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5、领悟写法

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第3自然段与第2自然段在写法上有哪些相似之处。(生交流后,师小结:这两段都采用了总分总的写法,先用一句话概括特点,再围绕这句话进行具体描写,最后总写感受。分写时,先从面上作一般介绍,再选择一个点进行具体描写,有面有点,点面结合。既获得了整体印象,又对某个点留有深刻印象。板书:总分总

点面结合)

四、总结升华,指导练笔(15分钟)

1、总结升华

师:同学们,当你看到莫高窟里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怎能 不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最后一自然段。生齐读,读出赞美和自豪。)作者赞美莫高窟,实际赞美谁?(古代劳动人民)

师:同学们,莫高窟是艺术宝库,是文化瑰宝,是写不完的史书。此时此刻 千言万语都说不尽对莫高窟的赞美,都表达不了心中的激动与自豪。让我们带着这份激动与自豪再一次读一读课题——生齐读:莫高窟

2、指导练笔 ⑴领悟写法

师:同学们,作为小学高年级学生,读课文,不仅要读懂课文思想内容,还 要领悟课文表达方法。从这篇课文你领悟到了哪些表达方法?(生交流后,师小结:一是总-分-总的构段方式;二是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三是中心句、过渡句、排比句、四字词语的运用。)⑵学生练笔

我们家乡宝应是个风景如画、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的地方,请你仿照本 课第2、3自然段,采用总—分—总的构段方式,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写一段话,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播放宝应风光视频。师:宝应湖,水光潋滟 波光粼粼;纵棹园,典雅清秀 别具一格;八宝亭,飞檐翘角 古色古香;荷园,接天莲叶 清香扑鼻 碧波荡漾;生态园,树木葱茏 鸟语花香 ;周恩来少年读书处:历尽沧桑 书香弥漫;宁国寺,香烟袅绕

雄伟庄重;宝应大道:宽阔气派

风景宜人

灯火璀璨

是宝应精神的象征 创造了宝应速度,代表了宝应形象。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古朴典雅的人文景观,雄伟气派的现代建筑)示例:我的家乡宝应

。有

,有

,有

,还有

。最

的是。

。看到宝应

,游人

。⑶交流点评,重在表达方法。板书设计:

彩塑

总分总 莫高窟

壁画

点面结合

附学生优秀习作:

我的家乡宝应风景如画。有接天莲叶的荷园,有香烟袅袅的宁国寺,有空气清新的生态园,还有清秀典雅的纵棹园„„最引人注目的是宝应湖。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美不胜收。平静的湖面偶尔有几艘轮船驶过,湖面泛起一波波涟漪。看到宝应如此迷人的的风光,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五(4)

陈艺琳)

我的家乡宝应景色宜人。有古色古香、别具一格的八宝亭,有香烟袅袅、雄伟庄重的宁国寺,有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生态园,还有碧波荡漾、鱼欢虾跳的宝应湖„„最引人注目的是生态园。一棵棵大树枝繁叶茂,数不胜数,直刺蓝天。林中不时传来清脆的鸟叫声和人们的欢声笑语。看到宝应如诗如画的风光,游人无不流连忘返。

(五(4)

于咏涛)

我的家乡宝应风景如诗如画。有雄伟庄重的宁国寺,有林深叶茂的生态园,有景色秀美的纵棹园,还有宽阔气派的宝应大道„„最令人流连忘返的是荷园。每到夏天,荷园里就开满了亭亭玉立的荷花,白的、红的、粉的,色彩缤纷,千姿百态,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荷叶挨挨挤挤,碧绿碧绿。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看到宝应迷人的的风光,游人情不自禁地赞叹:“宝应真是个风景如画啊!”

(五(4)

朱海)

我的家乡宝应景色迷人,美不胜收。有古色古香的八宝亭,有弥漫书香的周恩来少年读书处,有雄伟壮观的宝胜电缆城,还有鸟语花香的正润生态园„„最值得一看的是宁国寺。宁国寺香烟袅袅,古朴典雅。里面的佛像数不胜数,神态各异。有顶天立地的罗汉,有慈眉善目的菩萨,还有威风凛凛的天王。看到宝应美丽迷人的风光,游人都赞不绝口。

(五(4)

韩明浩)

本文地址:http:///zuowen/

莫高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2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熟练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能用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3、体会艺术宝库莫高窟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的地位,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重难点:

1、能用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2、体会艺术宝库莫高窟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的地位,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总体把握,激情导入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到过哪些地方旅游?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找几位学生回答,相机引出今天的话题。)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旅游好吗?出示课题:莫高窟 知道些好“窟”这个字。

为了更好的旅游,我们先要对莫高窟有所了解。上节课走进了敦煌莫高窟领略了她迷人的风姿,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章写了莫高窟的什么?(相机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

今天我们将和作者一起,走进祖国的西北区欣赏美丽的风景。

二、学习新知

(一)走近彩塑,感受其妙

我们第一站,去欣赏美丽的彩塑。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内容,请同学们轻声读这一自然段,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1、学生轻声读文,教者巡视。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课件

(彩塑像):慈眉善目的菩萨 威风凛凛的天王 强壮勇猛的力士 ①这些彩塑有什么特点?(……个性鲜明、神态各异)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他们不同的特点吗?(多请几位同学读一读,相机评价)

2、这么多的彩塑真是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呀!让我们一起把它读一读。

3、在这些彩塑中,有一尊卧佛很特别,谁来介绍一下?课件出示句子,(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4、你觉得这是一尊怎样的卧佛呢?(巨大,神态安详,)这尊卧佛长达16米,引导想像16米有那么大。(指导读:你能读出这种感觉来吗?)看到这尊卧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

6、文中哪个词写出了彩塑的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假如你就是游客中的一员,你会赞叹些什么呢?假如你是外国游客,又会如何称赞呢?

7、(这些彩塑真是太漂亮了,这些彩塑真是惟妙惟肖啊,这些彩塑真是个性鲜明啊)不用评价,相机板书:个性鲜明,神态各异。这么多小游客发自内心的赞叹让我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多么伟大的智慧啊!

8、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一读这小节吧。

(二)欣赏壁画

过渡: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读读这一处,莫高窟的壁画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学生汇报:

学生甲:读了这一段莫高窟给我留下了宏伟壮观的印象。师:从哪些词语或句子可以看出来? 生:我从“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可以看出来。

老师结合教师让学生想象教室有多大,从而体会“宏伟”一词。还从什么地方看出来?(丰富多彩)相机出示相关语句指导学生朗读。

2、3、在这些壁画中什么最吸引作者的眼球?(飞天)借机理解“引人注目” 出示飞天相关句子,指导学生读,读了这些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学习小组互相说。

4、教师小结:古代女子的社会地位低下,作者这样写,表达了内心美好的愿望。

5、研究省略号,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请你大胆想象,仿照文中的句式也写一写飞天。(能写几种就几种)

(1)、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丰富多彩的壁画。相机介绍。(从壁画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各民族、各阶层的各种社会活动,如帝王出行、农耕渔猎、冶铁酿酒、婚丧嫁娶、商旅往来、弹琴歌舞……

(2)、欣赏飞天:引读:在这些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谁来读读描写飞天的句子。(灵活评价:真不错。你读的好像壁画上的飞天就在我眼前了)谁再来展示一下?指名读。(指名评价)师:谢谢你给了我们美的享受。(3)壁画中的飞天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时空,化作了眼前这段美妙的文字,说说你觉得这段语言美在哪里?(点拨:这句话用排比这种整齐的句式,和对仗工整的含有动作的四字词语写出了飞天的优美姿态。)

师叙述:如果说第2自然段写彩塑是抓住神态描写,展示的是一种静态的美,那么这段飞天是抓住什么描写?(动作)展示的是一种动态的美。)

(4)同学们,快来说说你想象中的飞天姿态吧!(生交流,师适时点评)

(三)走近藏经洞

我们观赏莫高窟,流连在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但我们的脚部并不轻盈,这是为什么呢?请默读第四自然段,文中哪些字眼让你的心情难以平静?请做些标记。交流:

1、读了这部分内容,哪些字眼让你的心情难以平静?为什么?

2、那个曾经装满了珍贵文物的藏经洞现在空空如也了。让我们一起来看段资料。

3、看了这段资料,你想说些什么呢?

4、师点评:藏经洞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屈辱和懦弱,也激发了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动力。结合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升空,教育孩子们为了祖国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三、总结全课,积淀情感。

1、同学们,刚才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欣赏了文明明世界、光辉灿烂的莫高窟,看到了洞窟中那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和内容丰富、宏伟瑰丽的壁画以及曾藏有大量珍宝的藏经洞,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莫高窟,位于茫茫的戈壁沙漠里,开凿极为艰巨。宏伟巨大的洞窟,精雕细琢的造型都是靠手工一凿一锤刻出来的。在工具简陋,照明困难的情况下,一尺一寸弃而不舍的辛勤劳动,才创造出这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

2、它不愧是——出示句子: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3、再次引读最后一节。

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2-自然段。

2、当一次小导游,把莫高窟介绍给你的家人。

3、小练笔:模仿课文写法,将家乡的某处景物或名胜古迹写具体。

板书设计:

彩 塑(精妙绝伦)总分总

莫高窟

壁 画(宏伟瑰丽)}艺术宝库 点面结合

︱ 藏经洞(!)

莫高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3

莫高窟教学设计(精编多篇)

18莫高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了解莫高窟被掠夺的历史,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学重难点:体会文本结构特点及排比的修辞手法运用的好处。

一、激趣导入。

1、诠释“明珠”,引入课文:

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去祖国的大西北旅游,想去吗?我们去哪儿?她被称为:出示: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 的一颗明珠。

2、通过上课堂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展现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吗?学生说,教师相机板书。

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莫高窟,去领略一下她的神奇瑰丽!

二、走近“彩塑壁画”,领略魅力。

1、我们先来欣赏这儿的彩塑吧!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画出你感兴趣的句子,写一写你的感受,再美美地读一读。

2、交流:

欣赏了这些彩塑,哪些句子引起了你的注意?

“慈眉善目、威风凛凛”都是形容人神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形容人神态的?

指导朗读:这些彩塑真是千姿百态!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彩塑的样子?

这些不同神态的彩塑在莫高窟都

有,看!——你能用“有??有??还有??”的排比句式来描绘这些彩塑吗?

这些彩塑非常逼真,课文中用了哪个词来形容?还有哪些词也是这个意思?

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 作为游人的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带着赞美的语气,配乐朗读。

4、过渡:欣赏了精妙绝伦的彩塑,我们该去看看——

了。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联系全文看一看,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个什么句子?承上的部分是——;启下的部分是——。

再读过渡句:哪个词可以看出“宏伟”

“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到底有多大?与教室面积比较一下。

相当于500多个这样的教室一字排开,多么宏伟啊!再读这句话。

5、壁画的宏伟瑰丽还表现在什么地方?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说一说。

壁画内容:用心读,大胆想象,把文字读成活动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一句,这是一个什么句式?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排比句。

我们来欣赏一下丰富多彩的壁画。

本小节中还有一个排比句,谁喜欢?指导朗读:读出画面,读出美感,读得让我们身临其境。

真是妩媚动人,姿态万千。难怪人们把飞天说成是莫高窟的名片,让我们一起再美美地读一读。

同学们,发现这个句式有什么特点了吗?

6、壁画上的飞天还有什么样子的,作者用什么标点符号?省略了什么? 请同学们大胆想象,仿照文中的排比句式写一写飞天。出示:壁画上的飞天,有的,有的;有的,??

7、再来领略被誉为“世界最大画廊”的敦煌壁画的神奇魅力。一起读。

8、看到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

所以我们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走进藏经洞,激荡情感。

1、我们游览的最后一站是莫高窟的藏经洞。现在的藏经洞,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洞,里面黑黑的,什么都没有,人们为什么还一定要到藏经洞去看一看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节,你能从中找到答案吗?

2、指名交流。提示:抓住关键词:“大量”与“仅存”“曾”字

3、出示资料、图片:1907、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9000多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廉价骗购藏经洞遗物精华6000多件。1911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等用低价换取了

469卷手写本和精美彩塑两尊。1914年,俄国人奥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

看了这个资料,你想说什么?

4、如果藏经洞现在才被发现,才被打开,这些文物的命运将会怎样?为什么?

让我们带着这些情感,再读第四节。

5、这么多的珍宝被掠夺了,同学们,敦煌的莫高窟还能称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吗?

讨论交流:为什么称“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豪地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智慧的结晶。

2、这句话与“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分别在课文的哪儿?为什么如此安排?

看看其他段落,你还发现了什么?

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本节课,我们畅游了西北明珠----莫高窟,还学会了如何把事物写具体,下面我们就来写一写。请仿照第2、3自然段的写法,以“我们的校园、班级或者课间活动”为话题,任选一个将它写具体。

提示:我们的真。有,有,还有。其中我最喜爱,,??生活在如此,我。

2、交流展示,相机点评。

3、今天大家学得非常扎实,能学以致用,还能学有所得,是件多么快乐幸福的事呀

五、布置作业,课后延展。

板书:彩塑精妙绝伦

莫高窟壁画宏伟瑰丽艺术宝库

藏经洞藏品丰富

莫高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4

18莫高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了解莫高窟被掠夺的历史,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体会文本结构特点及排比的修辞手法运用的好处。

一、激趣导入。

1、诠释“明珠”,引入课文:

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去祖国的大西北旅游,想去吗?我们去哪儿?(敦煌莫高窟)她被称为:出示: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读句子)

2、通过上课堂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展现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吗?学生说,教师相机板书。

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莫高窟,去领略一下她的神奇瑰丽!

二、走近“彩塑壁画”,领略魅力。

1、我们先来欣赏这儿的彩塑吧!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画出你感兴趣的句子,写一写你的感受,再美美地读一读。

2、交流:

欣赏了这些彩塑,哪些句子引起了你的注意?(可结合资料说)

(1)“慈眉善目、威风凛凛”都是形容人神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形容人神态的?

指导朗读:这些彩塑真是千姿百态!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彩塑的样子?

(2)这些不同神态的彩塑在莫高窟都有,看!——(视频:莫高窟彩塑图片)你能用“有„„有„„还有„„”的排比句式来描绘这些彩塑吗?

(3)这些彩塑非常逼真,课文中用了哪个词来形容?还有哪些词也是这个意思?

(4)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作为游人的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带着赞美的语气,配乐朗读。

4、过渡:欣赏了精妙绝伦的彩塑,我们该去看看——(宏伟瑰丽的壁画)了。

(出示)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1)联系全文看一看,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个什么句子?承上的部分是——;启下的部分是——。

(1)再读过渡句:哪个词可以看出“宏伟”

(2)“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到底有多大?与教室面积比较一下。(3)相当于500多个这样的教室一字排开,多么宏伟啊!再读这句话。

5、壁画的宏伟瑰丽还表现在什么地方?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说一说。(1)壁画内容:用心读,大胆想象,把文字读成活动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出示第三节内容)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一句,这是一个什么句式?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排比句。

我们来欣赏一下丰富多彩的壁画。(出示壁画图片)

(2)本小节中还有一个排比句,谁喜欢?指导朗读:读出画面,读出美感,读得让我们身临其境。

(3)(出示飞天图片)真是妩媚动人,姿态万千。难怪人们把飞天说成是莫高窟的名片,让我们一起再美美地读一读。

(出示写飞天的句子。)

(4)同学们,发现这个句式有什么特点了吗?

6、壁画上的飞天还有什么样子的,作者用什么标点符号?省略了什么? 请同学们大胆想象,仿照文中的排比句式写一写飞天。出示:壁画上的飞天,有的,有的;有的,„„

7、再来领略被誉为“世界最大画廊”的敦煌壁画的神奇魅力。一起读。(配乐)

8、看到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

所以我们说——(出示,引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走进藏经洞,激荡情感。

1、我们游览的最后一站是莫高窟的藏经洞。现在的藏经洞,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洞,里面黑黑的,什么都没有,人们为什么还一定要到藏经洞去看一看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节,你能从中找到答案吗?

2、指名交流。提示:抓住关键词:“大量”与“仅存”“曾”字

3、出示资料、图片:1907、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9000多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廉价骗购藏经洞遗物精华6000多件。1911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等用低价换取了469卷手写本和精美彩塑两尊。1914年,俄国人奥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

看了这个资料,你想说什么?

4、如果藏经洞现在才被发现,才被打开,这些文物的命运将会怎样?为什么?

让我们带着这些情感,再读第四节。(齐读。)

5、这么多的珍宝被掠夺了,同学们,敦煌的莫高窟还能称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吗?

讨论交流:为什么称“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豪地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智慧的结晶。

2、这句话与“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分别在课文的哪儿?为什么如此安排?

看看其他段落,你还发现了什么?

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本节课,我们畅游了西北明珠----莫高窟,还学会了如何把事物写具体,下面我们就来写一写。请仿照第2、3自然段的写法,以“我们的校园、班级或者课间活动”为话题,任选一个将它写具体。(指名读题)(相机提示)

提示:我们的真。有,有,还有。其中我最喜爱,„„生活在(沉浸)如此,我(人们)。

2、交流展示,相机点评。

3、今天大家学得非常扎实,能学以致用,还能学有所得,是件多么快乐幸福的事呀

五、布置作业,课后延展。

板书:彩塑精妙绝伦

莫高窟壁画宏伟瑰丽艺术宝库

藏经洞藏品丰富

莫高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5

《莫高窟》一文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现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由于课文属于说明文,通常会给人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课堂通常也会显得沉闷。因此,我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难点。多媒体有声有色、生动形象、信息量大,图文声像并茂,超越时空限制,交互性好,将教学内容设计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运用于教学过程,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感知,加速新概念的形成,增大信息容量,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补充文字材料和实验操作无法传递的空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教学中,我考虑到学生对莫高窟很陌生,书中仅有的图片并不能激发学生对莫高窟的研究热情,因此,我搜集了大量的图片及音像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加速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使学生掌握重点,有效地突破难点。如,在理解宏伟瑰丽的飞天时,我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多幅飞天图片,学生一边看,一边发出惊叹声,看完后,个个啧啧赞叹,很快就理解了宏伟瑰丽的含义。

莫高窟》生动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现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创造力。教学时,重在读书指导,引导学生与祖国的历史、祖国的文化艺术史对话。

一、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张扬个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我在课堂教学中重视了这一点。如,我在引导学生体会莫高窟的彩塑精妙绝伦和欣赏精美的飞天时,让学生能体会一点就说一点,喜欢哪里就说哪里。学生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课文,他们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进而使课堂充满生机,畅所欲言,无疑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二、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本课的学习,不仅要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更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莫高窟的文字、图片资料;课上仿照例句,展开想象,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描摹飞天的形象;学完课文后,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比赛,向家长介绍莫高窟,出一张以“莫高窟”为主题的小报„„形式可以不拘一格,让学生自主选择,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言意兼得”阅读教学

这一堂课不算精心准备,倒也是一种尝试——“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

这几天,学校语文教学追寻“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各个语文工作室进行了理论学习,同时钻研教材,研讨教案,课堂实施。好些热闹!

我要上“三个一”了,与他们一起学习了“言意兼得”的教学理论知识,听了几节课。倒有几许激动,如果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如此精益求精地一路走下去,不仅对老师是一种提高,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一种飞跃。

那么,何谓“言意兼得”呢?我的理解是:言,文本的语言形式;意,文本的思想内容。兼得,即同时得到,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再说的直白些就是,语文教学中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下面结合《莫高窟》的备课、上课情况,谈谈如何追寻“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

一、抓规律性语文,入“意”入“言”

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自觉地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文本情境中,在“言意兼得”的阅读过程中,适时且适度地把一些有“规律”的语言点到、点破、点透。有时候要点到为止,有时候要点破明了,有时甚至要达到点透运用的程度。

学习《莫高窟》课文时紧抓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这句话。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联系全文看一看,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个什么句子?这个过渡句承上的部分是——;启下的部分是——。

师:可见,课文前面部分写的就是彩塑。彩塑的特点——精妙绝伦。(板书:精妙绝伦)接下来课文要写的一定是壁画,壁画的特点是——宏伟瑰丽。(板书:宏伟瑰丽)

师:那么彩塑的精妙绝伦和壁画的宏伟瑰丽分别表现在哪儿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画出你感兴趣的句子,写一写你的感受,最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

师:(指板书)你觉得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哪一种更得作者钟爱?

师:再读读这句话,看看句中是怎么比较“彩塑”和“壁画”的?

师:“不光……而且……”这个关联词就是表示意思更进一层的,它更强调的是后面这一层意思。我们在读的时候,也要注意强调后者。

……

上述教学指导,我紧紧扣住文本中带“规律性”的语言现象,引导学生经历了一次“言意兼得”的阅读历程。这段话中“规律性”的语言现象主要是:

一、过渡句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承上启下,结构清晰。

二、关键词“精妙绝伦”、“宏伟瑰丽”承接前后文,内容丰富。

三、关联词“不光……而且……”的解读,从文本的感性体悟,到语义的理性揭示,水到渠成,点到为止。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着学生在这些“规律性”的语言现象中,既“入乎其内”得意,又“出乎其外”得言。

二、注意标点,再获“言意”妙处

文本丰富的情感往往不仅仅是文质兼美的语言文字,不同的标点符号,也有着丰富的内涵,巧妙地引导学生关注它们,不仅能披文入情,也能更深入地研究语言形式。

学习《莫高窟》 “壁画”这一段:

师:同学们,壁画内容讲完了,作者用的什么标点符号?飞天呢?你对哪个标点感兴趣?为什么?

师:既然飞天的优美动态还有更多,请同学们先美美诵读文中飞天的优美姿态,再大胆想象,仿照文中的排比句式写一写飞天。出示:壁画上的飞天,有的,;有的,„„

师:噢?同学们对彩塑的神态描述完后用句号有异议?你认为用什么标点?那你还能仿造课文的写法,用“有……有……还有……”描述一下你想象中的彩塑神情或样貌或动态吗?

课堂上,引导学生从标点探究,想象说话,质疑课本,发现这里的言语表达也可从标点中体会如此妙趣,给学生带来一番别样的言语体验,语文课的情趣味道于此就能得到更浓的诠释。

三、触动“矛盾、发现”,进行言意兼得

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感悟语言的过程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表达的基本方法时,老师要善于发现其间的矛盾处,引导学生说服你,学生会很感兴趣,以能说服老师,质疑课本而自豪。

例如学习了《莫高窟》的藏经洞后:

师:这么多的珍宝被掠夺了,同学们,敦煌的莫高窟还能称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吗? 生:莫高窟虽然经过千百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它仍是世界上现有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人类艺术的殿堂”。

生齐读: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师: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豪地说——

生(齐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智慧的结晶。

师:这句话与“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分别在课文的哪儿?意思重复吗?为什么如此安排?

师:看看其他段落,你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文本矛盾的激烈讨论中,结合课外知识,自然而然地走进艺术宝库,又一次回观了课文,又一次观赏、品味、享受艺术的无穷魅力,深得我国悠久的灿烂文化,为祖国的辉煌艺术成就赞叹不已。“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智慧的结晶。”读得深情、读得激昂。

而对这两句总结性语句的安排,学生的诠释紧扣文本,诠释得透彻、灵动。“明珠”诠释结合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处于“丝绸之路”上,位于广阔的沙漠地带;结合莫高窟辉煌的艺术成就。而“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智慧的结晶。”重点放于总结上文,点明中心的作用上。

其他段落的发现,学生紧紧抓住文本的语言形式,如文本的段落结构特点;“四字词”的妙用;排比句的节奏韵律之美等等,这些语言形式的发现,无疑给了学生学以致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所以——“练笔训练:模仿“彩塑” “壁画”和“藏经洞”的写法,将家乡的某处自然景物写具体。”也就水到渠成!

“言意兼得”是一种教学理念,它打破了一味追寻“意”的解读平衡,构筑起在文本语言文字丛林中走进走出,走一个来回的新解读平衡。“言意兼得”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寻找言意兼得落脚点,设计言意兼得路线图,展开言意兼得阅读场,实现言意兼得最优效。追寻“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得知文本内容涵义,得见文本形式秘密,语文老师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 2007-12-1 13:16:00 | by: 北异 ]

推荐

《莫高窟》这篇课文文质兼美,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感,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又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好教材。文章介绍了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但我考虑到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自学能力还有待加强,因此在上课前,我给学生看课文录象,给学生以强烈的视听享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随着教学的深入,依次展示洞穴中“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以及曾藏有许多珍贵文物的“藏经洞”,了解“莫高窟”的全貌等,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受莫高窟宏伟、神奇的魅力,认识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同时,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最后再次听录音,看课文录象,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课后我有几点反思:

1、这是1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朗读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在感受到美的基础上,自由选择不同的方式去朗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

2、由于架设了课内外的联系,引导学生课前上网搜集、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文字、图片资料,扩大了知识面,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3、课堂上让学生选择“壁画上的_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_” 练习说话,由于有些学生可能预习时对莫高窟壁画内容了解不深,出现了内容单调,语言贫乏的现象。

4、上课前考虑到课后习题上有 “有的„„有的„„”与“有„„的”句式互改,于是我在最后一个环节安排了这个练习,似乎并无必要。如果安排学习选择精彩片段背诵,效果会更好。

5、课堂上自己语速较慢,爱重复学生的问题,造成时间浪费较多。

6、倾听学生有进步。

7、教学过程自己牵得太多,时间不够的时候,感觉自己领着学生一路小跑。

8、学生朗读时有亮点闪耀,主要得益于前面的铺垫,把文字读厚有一定的尝试。

莫高窟教学反思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为了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这句话的含义,文章从彩塑、壁画和藏经洞三方面为学生作了介绍。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这部分知识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自学能力有待加强,因此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依次展示洞穴中“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以及曾藏有许多珍贵文物的“藏经洞”,了解“莫高窟”的全貌等,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受莫高窟宏伟、神奇的魅力,让他们铭记:这一切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因为,只有让学生通过媒体,借助范文,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学生才可能充分的、最大限度的去感知,体验莫高窟的美。这一点,我从学生的眼神、赞叹中得到了肯定。并且在讲到藏经洞的地方,运用多媒体放了一段莫高窟被帝国主义破坏的录像。这样就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那段屈辱的历史,激起了他们悲愤的心情。并且进行适当地引导,更能让他们懂得努力学习,振兴国家的重要性。这样,就完成了“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价值观目标。

在带领学生深入走进课文的同时,我没有忘记对学生进行说话练习的训练。比如:课堂上让学生选择“壁画上的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练习说话。

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注意将文章的结构反复强调。不足之处是每一段的结构交待得不够清楚。

对于课文中的过渡句进行了重点讲解,告诉他们什么是过渡句,作用是什么。并且通过一个小练习,帮助他们真正理解与掌握。

当然,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每次教学结束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值得我去深入的思考:在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时,好多学生站起来仅仅是说了一句话,我没有引导学生用一段话来表达自己要说明的问题。由于有些学生课前对莫高窟壁画内容了解不深,在练习说话的环节中,出现了内容单调的现象,在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做得还不到位。

另外,学生朗读水平的培养仍是重中之重。该怎样朗读,朗读这一环节究竟该怎样穿插在课文中还需要好好去摸索。对于课文背诵,在课堂上没有能设计出一些好的环节来进行检测。

以上这些都是需要自己在平常的教学中好好总结的经验,我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反思,自己能从中有所得,为今后的教学添砖加瓦。

莫高窟教学反思

《莫高窟》这篇课文文质兼美,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感,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又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好教材。文章介绍了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但我考虑到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自学能力还有待加强,因此在上课前,我给学生看课文录象,给学生以强烈的视听享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随着教学的深入,依次展示洞穴中“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以及曾藏有许多

珍贵文物的“藏经洞”,了解“莫高窟”的全貌等,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受莫高窟宏伟、神奇的魅力,认识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同时,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最后再次听录音,看课文录象,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课后我有几点反思:

1、这是1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朗读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在感受到美的基础上,自由选择不同的方式去朗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

2、由于架设了课内外的联系,引导学生课前上网搜集、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文字、图片资料,扩大了知识面,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3、课堂上让学生选择“壁画上的_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_”练习说话,由于有些学生可能预习时对莫高窟壁画内容了解不深,出现了内容单调,语言贫乏的现象。

4、上课前考虑到课后习题上有“有的……有的……”与“有……的”句式互改,于是我在最后一个环节安排了这个练习,似乎并无必要。如果安排学习选择精彩片段背诵,效果会更好。

5、课堂上自己语速较慢,爱重复学生的问题,造成时间浪费较多。

6、倾听学生有进步。

7、教学过程自己牵得太多,时间不够的时候,感觉自己领着学生一路小跑。

8、学生朗读时有亮点闪耀,主要得益于前面的铺垫,把文字读厚有一定的尝试。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014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