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农业与科技 农业与科技优秀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903039

【导言】此例“农业与科技 农业与科技优秀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农业与科技相结合范文【第一篇】

关键词:新时期;畅通;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农业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中,重要的基础环节,农业发展关乎我国各行业各领域的长久稳定发展,提升农业产量与总产值是现代农业规划的首要目标,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融入,为农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仅仅不到十年时间,我国利用强化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方式,使农业总产值增长将近一倍,是自农业规范化与专业化发展以来,最有成效的农业发展规划模式。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的形势和机遇对现代农业科技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迫切需要大量优质高产农业新品种及能够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新技术和新设施,而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来实现。伴随着我国财力的不断增强,中央财政农业科技投入逐年增加,例如,2012年中央财政合计安排亿元用于农业科研、农业技术与服务体系等方面,有力推动了农业科研工作的开展和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然而科研成果转化率始终偏低。我国每年经国家和省级部门鉴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达1万项左右,其中约30%可推广,但实际转化率只有10%~15%,远低于发达国家80%甚至90%以上的水平。究其原因,一是科研与产业脱节,导致部分成果与实际生产需求不匹配,以致农业科研难以形成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创新链与技术链。二是我国众多企业、科研院所和大学的转化环节薄弱且转化体制机制不适应科技进步的要求,导致相当一部分有应用价值和前景的农业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因系统化、配套化及工程化水平不足而积压在“库”无法产业化。三是由于我国企业自身的研究水平较低,导致对来自大学和科研院所实验室的科研成果的承接和支撑能力差。四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评价体系导向不够科学,评价标准主要依据数量、刊物等级等,形成了重论文轻发明、重数量轻质量和重成果轻应用的导向性错误,忽略了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具体效果及对农业发展的实际贡献。

2多层面探索农业科研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新途径

科企对接合作

农业产业化的本质在于商业经营,以商业资本的方式进行运作,而在加入科技成果后,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则是以农业发展为主体,商业经营为辅体,推动农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在此基础概念中,需要建立科技领导农业的发展模式,不断强化农业与科技企业的合作,科技创新对于农业而言极为重要,在提升农业产量与质量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现有的农业发展机制,使农业必然向信息化,科技化发展,近年来提升农业种植的专业化程度,是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根本目的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以社会经济平衡为重要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种植的专业化程度也逐步提升,使农业在市场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科技创新企业与农业的合作,一方面是专业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是科技设备的应用,将科技有效的融入到农业发展中。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还相对滞后,相关的科技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产生滞后与差距的原因不在于科学技术的落后,而是农业合作发展机制的问题,我国现有的农业发展大部分为依靠传统的农业合作社等机构,使农业发展规划受到限制,农业科技不能够有效的在农业发展中发挥作用,农业发展应做到与时俱进,秉承小家变大家的思想理念,使农业科技有效实施,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不仅需要农户与科技企业的支持,也需要当地有关部门的扶持,毕竟在农业科技方面,我国起步较晚,初期发展农业科技合作的企业基本处于亏损状态,要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提高科技创新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从而使农业科技在农业发展中,形成有效的循环。受到传统农业发展思想的影响,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形成,必须面临一系列的基体制改革,每一项农业科技必须经过长期的实验,反复验证才能够最终应用至农业发展中,而传统的农业发展则以快速高效为原则,在前期的发展规划中,的确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却经不起长期的考验,重要的原因是不能够适应未来的市场发展,导致部分农户在一年内获得巨大丰收,而第二年却连连亏损,使得大部分农作物仅能够在田地中不断腐烂,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可完全杜绝此种情况的发生,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结合经营管理模式,使农业发展形成一定的市场缺口,有效提升农产品需求量,让农户种植的农产品有良好的销售渠道,并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有基础的营销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的主体优势。

落实转化载体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成熟度科技成果之所以难以转化除了上述供需不对称的原因外,在很大程度上还由于连接科技链与产业链的“中试”环节的薄弱和缺失。“中试”环节作为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是成功集成、熟化和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关键,是连接科技供给和产业需求的桥梁和纽带。但由于机制体制问题,其上游科研人员由于缺乏推广转化的动力、压力和资金条件,多将成果或技术仅停留在成果鉴定和评奖层面,其下游企业由于缺乏研发人才和条件,基本没有承受“中试”风险的能力和意愿,导致这一中间环节成为游离于当前科研链和产业链上下游外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一窘境,高校和科研院所应以涉农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和载体为依托,针对其将学术研究与当地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职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持续不断地将科研成果进行工程化研究开发和系统集成,提高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缩短成果转化周期,使其真正发挥农业高新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器的作用。

完善激励体系

激励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科技的水平,激励体系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农业发展,也对科技创新企业产生积极影响,从多个角度,对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进行完善,使科技更有效的融入至农业产业化结构中,在科技创新领域,不仅企业可以获利,在各高校与研究部门方面,也能够获得丰厚的奖励,激励其不断地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所努力,从而为农业发展打造更好的发展环境。结束语将农业产业化与科技成果的有机结合,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而如何能够寻找结合的途径极为重要,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并非是一朝一夕便能够完成的快节奏发展模式,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基础沉淀,使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站稳脚跟,让科技在农业市场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以此为基础才能够进一步的加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结构的理念,为畅通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而寻找有效的途径,进而为农业长期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农业与科技相结合范文【第二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区;人才队伍;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3-0114-02

科技人才是推动科技园区持续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决定因素,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科技成果组装、集成、示范、推广、孵化的新型组织方式,是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主体,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引擎。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和政府破解三农问题的需要,淮安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建成一批在区域内具有示范效应的农业科技园区,促进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但随着农业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农业科技园区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加快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稳定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成为淮安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工作重心之一,受到政府与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1 农业科技园区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农业劳动力资源状况

淮安是江苏农业大市,农业在地区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民收入中来自农业的比重约占40%。由于地处苏北腹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居民收入水平与省内苏南、苏中地区存在一定差距,加上工作环境及人才政策等因素的制约,难以吸引和留住接受一定文化教育和具有一定技能的农业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淮安市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万人,占%;小学文化程度万人,占%;初中文化程度万人,占%;高中文化程度万人,占%;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万人,占%。

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状况

科技人才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是农业科技园区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随着淮安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得到重视,对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依赖度日益增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特别是高素质、高学历、高职称的农业科技领军人才更是显得稀缺。全市农业技术人员有4 845人,具有初级职称的人员3377人,占%,中级职称人员有1296人,占%,具有高级人才有172人,占%。

农业科技人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成为制约农业科技园区持续发展的瓶颈,培养与引进农业科技人才数量,提升人才综合素质,优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成为提升农业科技园区水平和竞争力的重点工作。

2 农业科技园区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科技人才数量与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不相适应

淮安是江苏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与苏南地区存在差距,高素质科技人才到淮安从事农业工作的吸引力不强,一直是江苏的高技术人才凹地,农业科技园区的人才规模存在较大缺口,不能适应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需求。2011年统计资料显示,淮安每万人口拥有科技人员数排位在全省12位,每万人口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人员数排在11位,制约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淮安农业科技园区在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对淮安农业现代化发展发挥出较强的示范与辐射作用。截至2012年,通过政府认定的农业科技园区达43个,其中,省级农业(渔业)产业园9个,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需要一批从事农业科技研究、技术示范与推广、农业产品营销人才支撑。目前,现有的农业科技人才数量不多,难以适应农业科技园区快速发展的要求。

科技人才素质与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不相适应

受到淮安经济发展基础较弱和人才政策不多优厚的限制,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型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农业科技领军人才较少,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素质成为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紧迫工作。掌握农业生产前沿技术和专业技能的科技人才并不多,自主学习意识不浓,捕捉农业生产前沿技术发展变化信息的敏感性低,缺乏战略思维和全球化眼光,难于推动农业科技园区转型升级发展,为地方农业科技发挥示范作用。

科技人才结构与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不相适应

农业科技园区协调发展需要建设合理的科技人才结构,形成职称、专业岗位、年龄结构合理的梯队。淮安农业科技园区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尤其是人才结构不科学和人才分布不均衡。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人才技术结构不合理,表现在缺少园林、果蔬、畜牧、水产和加工的专业人才,缺乏农业高科技人才,如生物组培快繁技术、无土栽培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缺乏善于经营管理的人才,缺乏农业信息方面的人才,对高层次复合型科技人才的渴求是农业科技园区的普遍状况。

科技人才环境与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不相适应

吸引农业科技人才的环境不够浓厚,人才政策没有做到优惠倾斜,与农业科技园区快速发展的现状不相适应。农业技术市场准入、土地、资金、项目、税收等方面扶持力度还不够,政府机关的服务意识不强,影响科技人才的工作激情和安定。近年来,政府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和培养科技人才,鼓励农业科技园区及农业企业引进和培养人才,但政策得到有效落实,能够享受到科技人才优惠政策的不多,影响农业科技人才的集聚。

3 对策及建议

完善人才政策,提升农业科技园区对人才的吸引力

制定和完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政策,吸引科技人才安心于农业科技园区工作。第一,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经费扶持,政府预算需要安排专门经费对农业科技人才教育培训经费予以扶持。第二,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打造农业科技人才的发展平台。进一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信贷优惠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力度,引导农业科技同区做大做强,吸引和留置住科技人才工作与创业。第三,完善农业科技园区分配机制,让从事农业科技的人才享受正当利益,保障其智力分配的权益。

营造人才成长氛围,优化农业科技园区人才工作环境

营造农业科技人才创新与创业氛围,用事业留人、政策留人、感情留人。第一,营造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新闻媒体如报纸、电视、互联网,有组织有计划地宣传支持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政策,激发人才成长的意愿和积极性,营造出全社会关心、理解与支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氛围。第二,营造“宽容失败、鼓励冒险”的人文环境。鼓励科技人才创新改革,宽容失败、鼓励冒险。第三,建立公正考核和评价机制,完善农业科技人才市场和评价机制,按照市场化要求和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不拘一格选拔优秀农业科技人才。第四,营造农业科技人才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树立101%服务理念,加强服务教育,强化服务意识,切实解决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环境中难点与重点。第四,建立保障机制构建互动式信息服务平台,跟踪了解农业科技人才的实际需求,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重视教育培训,提升农业科技园区人才综合素质

探索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办法,提升农业科技园区人才综合素质。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专题培训与成功农业科技园区考察结合、定期讲座与集中研修结合、农业科技专题研讨与农业科技领域热点交流结合的培训机制,建立立体式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体系。第一,搭建教育培训平台,提升科技人才素质。利用政府培训资源,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科技人才知识与能力培训,发挥周末农业科技大讲堂作用,邀请农业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开阔人才眼界,不断提升农业科技人才视野及素质。第二,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拓宽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空间。开展农业科技论坛活动,加强农业科技内部沟通交流,共同研讨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使科技人才对农业科技做到相互了解,知彼沟通。第三,建立“柔性”培训机制。建立定期和不定期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制度,选派农业科技骨干参加国内外农业知名高校、专业培训机构举办的学习班,丰富农业科技人才阅历、拓宽其视野。

拓宽渠道,培养园区农业科技基础人才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是否完善,是发挥科技人才的潜力与作用的重要内在因素。第一,依托本土现有农业、生物高等院校为农业科技园区代培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设施农业、农业工程等方面的技术人才。第二,搭建教育培训平台,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农业科技人才专业知识与能力培训,邀请农业科技专家、学者来园区开设讲座,拓宽农业科技人才的视野,提升农业科技人才的素质。第三,建立“柔性”培训机制,定期和不定期选派农业科技人才参加国内外知名农业高校和科技专业培训机构举办学习班,提升农业科技园区的专业人才科技素养。

农业与科技相结合【第三篇】

1 农民素质的高低影响农技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可以向农民提供生产所需的先进物资装备和技术手段,但农民有效掌握并应用这些新成果的必要条件是必需具备相应的文化水平。农民文化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决定了农民学习和应用科技的能力,直接影响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生产力诸要素中,人和物要素的内在积累和不断发展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如果物的要素发生了变化,必然要求人的要素也相应变化,只有人和物的有机结合,才能在生产中形成有效的物质力量。否则就无法合理地解决诸要素在结合上出现的种种矛盾或难以发挥应有的技术效果。

传统农业技术推广更多地强调推广的组织结构、运行模式、与农村经济结构的相互制约以及推广人员的素质等,这些要素对推广的作用固然是很大,但是农民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接受者,向来都是被动地接纳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反思农业推广过程,为了使推广的新技术能够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需要农民对新技术充分认可、掌握,并与当地自然、社会等各种条件相结合,创造性地应用新技术。因此,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尤其是科技文化素质。而推广模式、推广员素质和水平等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助推剂”,没有农民思想深处认同和行动的趋向,推广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对推广起决定作用的是农民,农民对新技术的学习和把握程度决定其运用科技的能力。

农业现代化不仅表现在农业生产的物质装备和技术手段上,也体现在农民所掌握的农艺流程和生产理念中,且后者更为重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要成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农民是农业科技成为生产力的物质载体。大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仅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关键,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2 改变农民思想行为有助农技推广

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农业技术推广是多种内容和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农村社会性教育。农业技术推广在目标和内容上都充分强调农民素质的提高,突出其教育属性。农业技术推广以农民为对象,以教育、培训、传播信息、咨询服务为主要手段,根据农村发展需要,向农民传播知识、技术和信息,改变农民的态度与行为,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团体发展能力,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如果脱离了教育与沟通,没有对新事物的原理、作用和使用方法进行传授,实物性农业技术推广便演化为一种商品交易,接受者对新事物不能有很好的认同与把握,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从实践经验来看,只有充分重视推广的教育属性,才能真正达到改变农民思想与行为、促进生产的良好作用。而忽视对农民的教育,只是向农民卖种子、苗木、农药、化肥或者生产技术,即便打着技术推广的旗号,其本质却仍是以获利为目标的商业行为,背离了农业技术推广的目标。因此,教育程度是实物性农业技术推广与商品交易的根本区别。

农业技术推广的内容是生产实践中某一特定问题的革新技术和信息,是一种片段式、局部的农村教育。而农村教育内容包含了农民生产、生活等诸方面的知识,是一种广谱、全息式的推广。科技工作者不仅要重视“片段式”的推广教育,更应该重视“广谱式”的文化教育。文化教育是技术推广的基础,技术推广是文化教育的目标。随着农业生产由增产型向增收型转变,推广活动也正由单纯的传授农业技术向与农民有关的生产、经营、销售、决策、信息甚至家政、理财等诸方面拓展;由单纯的技术服务向咨询服务和决策指导拓展。新形势下,应将推广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但进行技术性项目的推广,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而且进行长期的基础文化教育,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只有将科技推广与文化教育同时并举,才能切实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快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3 提高农民素质是农技推广的根本

要正确认识并大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关键,重视发展农村农民职业教育,通过教育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含量,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高效服务于“三农”。

作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一种途径,农业技术推广自身的兴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农民素质与农业科技含量的切实提高,如果农民平均文化水平能达到大专以上,那么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便不再步履维艰。因此,要真正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走科学兴农之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根本。如果只强调推广形式与手段,而忽视农民的作用,则难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事实上,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途径较多,农业技术推广也不是只有通过现有专业化网络体系才能实现,所有能够提高农民素质的活动都可以认为是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途径。

农业与科技相结合【第四篇】

关键词农技推广;问题;对策;模式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推广靠体系,这是多年实践形成的共识[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农业推广将逐步向农村科技综合服务转变,不再局限于农业领域的技术示范与推广。一些地区初步形成以政府农技推广部门为主体,科技教育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实践证明,这一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的发展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不同类型的农技推广体系还存在着一些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2-3]。

1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益性农技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推广体制不畅通,运行机制不灵活[4],形成“该管的(乡镇)不想管,想管的(县区)管不着”的局面。二是推广机构不健全,专业队伍不稳定,乡镇农技推广仍然面临“线断、网破、人散”的危险。三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工作场所极为不稳,“缺钱养兵、没钱打仗、无处安身”的现实困扰着县乡农技推广部门。四是农技人员断层断档、知识老化,农技推广技术落后。五是工资待遇不合理,激励机制不健全,转行跳槽现象极为普遍。六是技术装备落后,服务手段单一,严重影响推广工作的开展。

市场性或公益、市场混合性农技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龙头企业发展缓慢,且规模较小,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二是科技、教育、供销等部门参与农技推广缺乏制度性、应用性、带动性和持续性,短期行为依然存在。三是农业科研和生产实际脱节,部分成果束之高阁,难以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机制不健全,运作不规范,实体功能因缺乏资金支持,带动能力弱。五是政府宏观管理和扶持政策不到位,与市场体制不适应,知识产权受侵犯见利忘义,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六是农业生产规模小,劳动者文化素质低,农民科技意识差,农村技术市场发育滞后。

2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

从不同类型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发现,现行的农技推广体系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队伍结构、推广方式、服务功能、服务手段、资金投入、设施配置等方面,存在着与农民需求和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性,影响农业成果转化、农民增产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因此,探讨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和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逐步建立健全农技推广的技术、培训和服务体系

一要逐步建立以市级农技推广机构为龙头,县级农技推广中心为依托,乡镇农技站(场、所)、职业中学、成人学校、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和民办农技推广组织为网络的现代农技推广体系。二要逐步完善以涉农高中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以现代农技推广机构为阵地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三要逐步建立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核心,农技推广、教育培训机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各种农民专业协会等广泛参与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创新农技推广运行机制,探索农技推广方式

主要创新农技推广机构之间的协调运作机制及其内部运行管理机制,建立畅通高效的农民需求反馈机制、科研与推广相结合的传播机制、农村人才培养与知识更新机制、农民需求与市场导向机制、产业发展与系列服务机制、政府引导与公共服务机制等。探索农技推广的方式首先要更新农技推广理念,由以“技术”为主的“技术推广”观念向以“人”为主的“农业推广”观念转变;二要搞好农业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推广,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综合效益;三要运用教育和技术培训手段,最大限度地把需要推广的技术信息传播给农民群众;四要运用示范引导和产业集聚法宝,以看得见、学得到的示范效果引导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五要运用现代技术、管理方法和传媒手段,实时高效地传播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信息[5]。

创新服务主体,建立激励机制,培育壮大多元化农技推广队伍

要对农技推广服务主体进行准确定位和科学分类,按照不同类型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坚持以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主导的同时,加强对市场性农技推广的宏观引导和对公益、市场混合性农技推广的指导,推动科教部门、高校、院所和中介机构面向农技推广领域,实施有效对接,提供高效服务。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市场机制建设,推行农技推广人员准入制度和绿色证书制度等现代管理制度。

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保障各类农技推广体系高效运行

必须确保以公益性投资为主导,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不断改善推广费用投入结构,不断加大业务经费投入,适当提高试验示范和宣传培训经费比重。科学制定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三资”资本(民营资本、外资资本和工商业资本)进入农业技术推广领域。

加强条件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农技推广的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

先进的装备和推广手段,是提高农技推广水平和效益的物质基础。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等现代技术在农技推广中的应用,逐步配备信息管理系统、先进技术工具、科学仪器设施、现代影像设备和试验示范基地。特别是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中逐步配齐基本装备,确保推广手段多元化和服务能力现代化。

加强领导、完善政策,为农技推广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法律保障

进一步提高对农技推广工作重要性的再认识,切实加强对农技推广工作的理论研究、组织领导和法规建设。要用大农业、大科技、大市场理念,健全组织领导和法律法规体系,创新运行机制和方式方法,提高农技推广的效率效果。

3农技推广体系的模式选择

随着农技推广服务主体的日益多元化,政府在农技推广体系中的角色将逐步从主导转为引导,政府职能发挥将更多地转向宏观调控和公益性服务。农技推广也不再局限于少数部门,将成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高校、院所、涉农企业、民间团体等共同参与的社会事业。目前,各地探索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农技推广经验模式[6-8]。

农业部门主导模式

主要指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体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模式。这方面的成功模式很多,如农科教结合模式,以农业、科研、教育有机结合、协调运作为基础,以共同创办集行政管理、技术培训、经营服务于一体的乡镇农科教中心为依托,面向广大农民,开展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生产经营等全方位服务;农技推广网络模式,以农业部门所属的乡镇农业、牧医、林果等站、场、所为依托,联合有关部门,建立专兼结合、专群结合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把技术培训、项目推广、信息服务合为一体,为农民提供全方位一条龙系列服务;农技110模式,结合农村实际条件,以农业专家为依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便捷地向农户提供科技咨询、技术培训、市场信息等服务;农业科技入户模式,将科技示范户、专业大户定位为“进步农民”,作为农技推广人员直接面对面的服务对象,其余农民则不作为直接服务对象,由“进步农民”去影响带动。在服务方式上,突破传统的单向技术传输,强调入户指导和双向交流。

科教部门主导模式

主要指以政府科技、教育部门为主体的公益性或混合性农技推广服务模式。通过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整合和盘活各类科技资源,引导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流向农业和农村,以更好地满足农户、合作组织等的科技服务需求。如科技特派员模式,通过政府推动,运用利益机制引导一批具有较强市场意识和较高科技素质的科技人才到农村,通过参与或领办农业企业、合作社、技术协会等形式,为农民提供示范、培训、咨询等服务;农村科技服务港模式,通过打造面向农村的综合性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探索城乡科技资源的对接机制,拓展农村科技服务通道,为各类农技服务组织和农民群众提供科技信息服务;科技信息户户通模式,通过“电话网、互联网、广电网、专家网、组织网”五网融合,构建“媒体宣传、热线咨询、网络传播、实地指导、教育培训、示范开发”六位一体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教育依托模式,以教育部门所属的各种学校为依托,在实行普教、职教、成教统筹的基础上,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和技术培训。

高校、科研院所主导模式

主要指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技术开发、示范推广和信息服务模式。这类模式是将市场机制与行政推动相结合,激励科技人员走进农村,推动科技人员、企业、推广组织、中介机构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遵循“三导”(政府引导、专家指导、企业主导)原则和“五一”(一位首席专家,一处科技示范园,一所培训学校,一个特色产业,一方经济效益)条件,采取“专家+龙头企业(中介服务组织)+农民”等方式,探索专家入股的有偿服务机制;农村经济技术承包模式,以高校、院所的科技人员为主体,以经济技术承包为依托,建立农村科技示范推广服务基地,实行技术承包与人才培训、技术服务相结合。

农民组织主导模式

主要指以各种类型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技术咨询、信息服务模式。如农村科技合作社模式,通过培育新兴农村科技经济合作组织,把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营销等的农户结合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采取县总社、乡镇联社、村级分社三级联动的运作方式,面向广大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农业科技传播站模式,以增收为目标、科技为先导、产业为基础、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通过企业化运作进行农业技术的引进、开发、示范、传播和服务;专业技术协会模式,主要是由农村各类能人发起,以民间各类专业协会、研究会等组织为依托,有关部门参与指导,实行科技知识普及、技术人员培训和生产经营的有机结合。

涉农企业主导模式

主要指以创办经济技术实体为依托,引进科研成果,联合有关部门,开发龙头产品,实行产业集中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把农业部门与其他产前、产后部门在生产、组织上联成一体,形成经济规模,提高推广效率。如产业技术联盟模式,以高新技术或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高校、院所和中介组织参与,以契约关系为纽带,组建创新型利益共同体,通过资源共享和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围绕优势特色产业进行农业关键性技术推广应用;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的订单推广服务模式,主要是以企业为龙头,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组织农民共同参与组建经济联合体,推行订单生产,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机制;以农资生产厂家为主体的农资推广服务模式,主要是通过服务于农业的农资生产厂家,改变其经营方式,由原来的间接供货发展为间接供货和直接供货相结合,经营销售和推广服务相结合,采取多种手段宣传农资产品,向农民直接提供生产资料。

其他模式

不同类型的农技推广主体通过独立或联合方式组织实施的推广服务模式。如项目依托模式,以项目开发为依托,围绕项目包含的科技成果进行技术试验、培训和推广,一般将“丰收计划”、“燎原计划”和“星火计划”,和农业综合开发计划项目、扶贫项目等有机结合、统筹实施;基地依托模式,以科技示范基地为依托,由政府主导、专家组织,县乡、村组、农户参与,突出示范、抓点带面、整体推进、促进转化;专家依托模式,根据“稳定、放活”原则,鼓励各类科研、推广、教学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等多种形式,参与农业生产和经营开发,推广农业技术,实现成果转化;会议展览模式,通过构建以“中国杨陵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为代表的各种农业技术与产品交流交易平台,培育各种农业科技资源和生产要素转化辐射载体,有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经济信息传播。另外,科技信息辐射中心模式、三电合一模式、农民田间学校模式、农技入户直通车模式等,也都是比较成功的现代农技推广服务模式。

4参考文献

[1] 赵锦域。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05,24(5):83-85.

[2] 马琳。新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探索丛书[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5:11.

[3] 王征国,杨建锋,李海瑞。构建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J].决策咨询通讯,2004(3):71-74.

[4] 刘东。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路径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7(8):114-117,12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百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0.

[6] 王征国。农业科技传播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0.

农业与科技相结合【第五篇】

为全面实施我省科教兴农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强省建设,现就加强农科教结合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农科教结合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农科教结合工作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推进农业、科技、教育资源有机结合,改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源占用和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农民素质提高转变。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科教结合工作,充分认识加强农科教结合的深远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推动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建设农业强省的跨越。

二、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保障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农产品安全和实现农民增收为目标,充分发挥农业大省和科教大省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创新农科教结合新机制和运作模式,加强协同和协作,形成农业科技教育强大合力,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农业劳动力素质,为加快转变我省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强省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到“十二五”期末,打造一批农科教结合的工作载体,培育一批优良新品种,开发和组装一批实用的新技术、新机具和新模式。着力建设40个农科教结合示范县、400个科技示范村;大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现代农业人才,每年培训农村实用人才35万人次,重点培育35万个农业科技示范户;启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优先解决制约我省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扎实推进科技入户工程,每年筛选100项左右的主推技术,力争主推技术入户到田率达90%以上,到2015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超过45%,科技贡献率达到59%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推进重点工作落实

(三)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以优势农产品板块基地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优质粮食、“双低”油菜、生猪、淡水养殖、水生蔬菜、高山蔬菜及茶叶等农业比较优势,优化生产布局,明确功能定位。依托华中农大、中油所、省农科院及等市州级农科院所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加强优质高产多抗品种选育与推广,加快农机与农艺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加快农业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普及,加速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与应用,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做精特色产业,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互联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统筹安排农业科技教育的各项要素,大力开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开发和创新,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包装、保鲜、储运等技术开发和政策研究,重点在农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的研发上形成合力。农业、科技、教育等相关部门要积极为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校牵线搭桥,努力构建农业产业化技术开发平台,加快龙头企业技术进步,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综合利用和多层次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

(五)大力推进传统农业改造。各涉农院校、科研单位和农业推广部门要密切合作,集聚力量,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设施农业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高新技术研究与扩大示范,加快高新技术转化步伐,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注重研究与应用结合,努力推进现代种业、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疫苗等具有特色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

(六)大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着力培育和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和实用人才队伍。农业、教育、科技等部门要整合教育培训资源,统一规划,注重将培训工作与农业重大科技研发、推广项目相结合,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进一步拓宽培训范围,充实培训内容,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及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人员列入重点培训对象。

四、加快构建农科教结合的基础平台

(七)加强农科教结合实体建设。充分发挥我省农业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调动农业高校、农业科研院所及农科教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协作,努力将“百名教授进百企”、“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科技经理”、“农业科技示范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等建设成为农科教结合的前沿阵地和示范基地。

(八)加快四级农业科技展示体系建设。加快省、县、乡、村四级农业科技展示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展功能,成为现代农业优良新品种展示基地、农村实用技术、农业高效模式的示范基地、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基地、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实习基地。

(九)开展农科教结合示范县建设。在全省选择一批农业产业基础好、农技推广体系健全的县市,开展创建农科教结合示范县活动,鼓励市(州)以上的涉农科研院所、涉农高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单位与县(市)联合创建。通过示范县的建设,探索积累创建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十)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构建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与国家实施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相补充,着力开展关键性和共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与推广。

五、合力推动农科教结合工作

(十一)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站在科教兴农和建设农业强省的战略高度,重视农科教结合工作。省农科教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农科教结合工作的调查研究,切实开展工作。要建立健全农科教结合工作制度,建立会商机制。成员单位每年年底要向省领导小组作工作汇报。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科教结合工作的领导,营造农科教结合的良好环境。

(十二)明确职责。各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农业部门要组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围绕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承接科研教学单位科技成果,强化技术集成与配套,大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着力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承担农科教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发展改革委要支持农业科技培训和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能力建设;财政部门要做好相关资金的监督管理工作;科技部门要组织好农业重大技术协作攻关,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要明确树立深入农业,根植农业,服务地方的理念,科研课题要源自实践急需,科研成果要服务于农业发展。其他部门按各自职责支持农科教结合工作。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90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