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志愿者的支教活动总结报告【优推5篇】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志愿者的支教活动总结报告【优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志愿者的支教活动总结报告【第一篇】
我在中心寄校开展一个多月的实践活动。觉拉中心寄校位于藏区,六个班,三百多个学生。因玉树地震教学楼塌了,新教学楼在建设当中,目前均在帐篷内进行教学。学校需要语文老师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语言环境,文化节排练演出也需要志愿者老师带来新鲜的东西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在35天的支教活动中,我代了一年级语文课,一天两到三节课,还上副课比如美术课,音乐课。为文化艺术节编排两个节目,六年级全体同学的诗朗诵,校舞蹈队的踢踏舞,训练主持人。在校运动会负责相关事宜。负责文字方面的编写工作。充实有意义。
暑期支教活动让我收获很多,一直到现在,我还有点恍惚,仿佛还在支教学校,和孩子们,和队友在一起,从未离开。第一次真正爱上这些很调皮却实在淳朴的孩子,第一次和我们六个队友度过那些快乐难忘的时光,虽然这次中心寄校的支教有些不完美的地方,但大家一起承受一些东西,一起变得成熟和坚强,一起学会放下和坚守自己的理想,一起面对并不完美的世界,也不失一种人生经历。
首先,支教让我提高了自理能力。在支教期间,需要自己挑水,用牛粪烧热水,部分站点的学校还需要自己做饭。这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我发现队友们即使是男孩子,也比我能干,我发现自己欠缺之处,决心要改变自己,提升自己。队友之间相互照顾,但更多的是照顾好,保护好自己。男孩子在团队里做到照顾女生没有错,但女孩子更应做到自立自强,不要麻烦男同学。支教期间很多事还要自己面对和承担,比如我上课的时候,前排男孩子头上有一只长的深色蜈蚣在头发里钻进爬出的,孩子们都害怕的看着我,没办法,我硬是用手把它捏下来放在地上,当地是不准杀生的,包括一只蚂蚁。这种情况下,你不得不面对并且冷静处理。支教回家,我尽可能帮家长做事,不仅想证明我的成长,当然也要锻炼自理能力,提高自我。
第二点,就是提高了教学能力和把握课堂的水平。在去支教之前,我自己从没有完整的上完一节课,而此次支教也是给我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在一年级代课,因为那里的孩子第一语言是藏语,第二语言是汉语,上课真是语言不通,令人头疼。我从单纯的讲解到加上图画说明,编儿歌,肢体动作,改变讲课方式,丰富课堂内容,降低知识难度,简化授课用语,从糟糕的第一节课到很成功的一节公开课,中间有不断地调整和反思,回头想想一切付出都是值得。一天中午,我碰到一年级孩子们在房前集体念书,因为他们班主任卓玛老师回来了,我没有再教他们,孩子们见到我就涌上来争着和我握手,真的很感动。孩子们单纯可爱,可我也没有带给他们更多的东西。
那些日子也让我明白了责任心与爱心的重要性。当地孩子很调皮,但也很单纯很可爱。宁校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有责任心和爱心的时候,潜力是无限大的。我们需要带着这两颗心去面对那里的孩子。那里的孩子有家境稍好些的,也有的因为地震成为孤儿,有的因为挖虫草摔断了胳膊。有些经历的孩子是不太好教育的,真的需要有责任心和爱心的老师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起来。在支教期间,为校文化节排练节目,音乐剪辑,节目编排,每天的训练,服装,化妆都要一个人担,有时候很忙很累,但是也是培养责任心的时候。在河边给孩子们洗澡,看到瘦小的孩子站在河里瑟瑟发抖,心里有点难受,但也是爱心慢慢培养的时候。这里的老师孩子们告诉我,从事任何行业,但特别是教育业,责任心和爱心至关重要。
最后一点呢,就是意识到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在支教期间,也会与队友发生些不太愉快的事情。没有良好的沟通,会降低团队良好的协作能力,导致团队的内部矛盾。今年的团队沟通不畅,也是这一个多月磕磕绊绊的原因之一。一个团队,定期开会总结,有事大家敞开心胸沟通,并在沟通的时候注意把握好自己的情绪,注意语气和说话的方式,相信这样团队的团结力会大大提升。
本次支教自己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任务完成的还不错,上课基本完成教学任务,排的节目在会演时挺成功的,基本得到了学校老师和前来观看到领导的认可。不足之处是没有与当地孩子有更深入的沟通,支教后期早起方面做的不好。
志愿者的支教活动总结报告【第二篇】
本文目录
志愿者支教活动总结
志愿者支教活动总结
暑期志愿者支教活动总结
这次暑期的湘西支教,我收获了很多。认识湘西,走进湘西,让我感受到湘西的山美,水美,人美。
来到湘西过了二十几天有意义的生活,真有点不舍……希望我们真的为湘西做了点什么。
志愿者支教活动总结(2) |
转眼间支教工作已接近尾声,这十八天的支教经历已经在我的人生道路上写下了不平凡的一页。十八天的酸、甜、苦、辣,早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十八天,对于我和那里的孩子来说,太短了,实在是太短了,还没有来得及回味就已经踏上了返程的火车。这十八天,在给孩子们留下美好回忆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提供了锻炼成长的机会。在相处的日子里,我们各方面都在进步。现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的这次支教工作做一下总结:
第一, 教学方面
第二, 调研走访
走访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亲近了这里的生活,更加了解了这里的孩子。
第三, 日常生活
第四, 课外活动
本次支教活动由于时间比较短,我们只组织了一次大型的课外活动:棋类比赛。
结语:
这十八天,我作为一个学习者学习着来自书上和实践中一切;这十八天,我努力着…….蓦然回首,时间已过,排达坝苗圃希望小学的孩子们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因为从他们身上,我知道了什么叫坚韧、什么叫毅力、什么叫不服输,他们求知的眼神我将永远记住。排达坝苗圃希望小学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驿站,它将激励着我不断前进、不断奋斗。
志愿者支教活动总结(3) |
7月12日~7月31日我们进行了为期二十天的暑期志愿者支教活动,在这二十天里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在教学之外还进行了社会调查,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分析原因:首先,教育问题主要受制于经济条件。补抽乡大多数自然村都是政府鼓励种烟的,经济条件较好的村都是靠种植烟草发展经济。大哨村、补抽村和董哨村由于种植烟草比较多,因此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只要能负担起的,家长也会尽力想办法。有个别家长表示,自己因为没有文化,所以希望孩子多读点书,尽量接受高等教育。吉久村经济条件很落后,由于人均土地很少,所以种的烟草并不是很多,经济条件相当落后,很多人外出打工形势并不是很好,有些人甚至需要家里寄钱过去,因此负担学生的学费显得很吃力,当家庭经济负担不起学生庞大的学费支出的时候,鼓励学生积极接受教育似乎也便很难行得通了。其次,家庭子女众多也是家庭经济条件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们调研中发现,子女众多是当地的一个普遍情况,一个家庭三到四个小孩的情况极其普遍,甚至还有四五个的。当地人普遍的观念是“有儿有女穷不起,无儿无女富不长”,家庭子女多,加上经济条件本身就不好,因此子女的教育问题分外困难的一件事。不过,吉久村村长反映,通过接收外界的信息,村民也在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最近两三年传统观念已经有所改变,变为“儿子有一个就可以了”。传统生育观念的转变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从注重人口数量转变为质量的提高也仍然任重道远。
志愿者的支教活动总结报告【第三篇】
教学作为我们支教活动最主要的部分,对于我们这些从来没有上过讲台讲课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但是,在长沙,我就做了充分的准备。每次给孩子们上课前,我都会认真的备课,力争每节课都给孩子们介绍一些新的东西。
同时,在支教过程中,我担任了初中一年级的班主任。当我接过初中一年级时,我就感觉到了我身上的责任有多重。我始终把“爱心点亮生命,责任成就未来”的支教口号铭记在心中,用责任和爱心去上好每一课。当然,在这些孩子当中,肯定有特别不听话、特别调皮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我也是给予了足够的耐心,我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希望关怀能够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能够改变孩子们对读书的看法。在课间的时候,我也尽量去和这些孩子接触,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无论是在上课还是在课间,我都始终坚持自己的教学信念——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去影响与感化自己的学生。就这样,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收获了孩子们的信任,很多孩子都喜欢和我在一起玩,跟我聊天。当我要离开的时候,孩子们送给我好多礼物就是最好的凭证。
其实,我认为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走到孩子们中间去,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自己的学生。
志愿者的支教活动总结报告【第四篇】
在生活上,我也克服了诸多的困难,我在来之前都未曾下过厨房。来到这里之后我拿起锅铲学着做饭,甚至是砍柴、烧火,用大锅煮饭。好在适应力都比较强,很快就学会了一些基本的东西,做起饭来也像模像样。我对这样的生活显得很开心。我来这里除了教学生,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学习与锻炼。早上六点多种就起来做饭,然后开始一天的课程,中午的时候,我累了就爬在桌子上睡一会,或者把凳子拼起来躺一会。有的老师甚至是中午不休息,在教室里给学生补课,或者和他们一起聊天,开启他们心灵的窗户,走近他们的世界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在这里,老师和学生相处的很愉快,上课是师生,下课是朋友。
我和其他的一些老师也发生过一些小矛盾,不过,通过谈心、交流,这样的矛盾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十四个人,生活上就是一家人,互相帮助、团结合作。让我们在艰苦的支教生活中,收获友爱。
志愿者的支教活动总结报告【第五篇】
这次暑期的湘西支教,我收获了很多。认识湘西,走进湘西,让我感受到湘西的山美,水美,人美。
刚来到湘西时我便被这里的山水震撼了——原来我以前并不知道
什么
叫山清水秀。这里的山高高低低很有个性地独立或绵延,这里的水在哪都能见着,绕山而行又不随山而止。第一天就见识到了这里村民的淳朴,在这里谁有困难便会有很多人来关心帮助。我们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村民的热情。第一天就有董哨村支书留我们吃饭,后来就有大哨村支书像邻居一般给予我们所需的东西,有次走访时还有不相识的大姐请我们穿苗服。
来之前以为这里会很落后,来时才发现这里并不如
想象
中的那样。这里的路不是烂泥小道,而是宽宽的马路,村里的路也多数是水泥铺成的。经过了解才知道这里的.村民一心想改变自己的现状,政府也大力投资发展这里的经济。让人有“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感觉。经过了改革开放,经过了新农村建设,这里已经发展了很多,但是偏远的地理位置让这里不能像其他
地方那样发展迅速。这里人的生活
水平仍然很低,基本还是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自己种粮吃,喝的水是山上引下的泉水,衣服自己做,连布都是自己织。这里的人一直在寻求生存的路,多数人选择外出打工,但去年金融危机打工的人回来了很多。现在有很多人选择种烟,这倒也成了他们的出路。这里山多平地少,能种稻的地极少,倒是种烟不仅不需要很大的地,而且收入也比稻谷多几倍。但是种烟也不是人们生根立命的办法,毕竟国家不鼓励种烟。在我们调研的过程中了解到董哨村会计的想法,他认为补抽要发展还得靠农业,发展大棚蔬菜,开展养殖业,养猪、羊、牛等牲畜。来到这里我也发现这里要发展不能靠打工,打工赚不了多少钱。这里也没有什么矿产资源,开展旅游
也并不现实,发展农业才是正道。既然董哨村会计寻求到出路,其他干部应该也是有想法的,我想他们缺少的是技术上的指导和场地的限制。来这里时就发现这里有很多修路的人,本以为都是本地的工人,一问才知道这些修路的都是外地的。由于修这里的路不比修别处的路,这里山高路险多是盘旋的山路,需要很高的技术,而这里的人虽然打工的很多但有技术的却很少。其实技术不是学历决定的,为什么这里的工人就缺少技术,别处的工人就有这些技术呢?这个问题我一直想不太明白。如果能解决技术上的障碍,这里也是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的,不用总是靠政府出资。据我所知,我们所到的地方只是补抽乡最富的四个村,还有十几个中等下等的村我们没有去过。如果都靠政府的力量去改变他们的生活条件显然是不现实的。来到湘西过了二十几天有意义的生活,真有点不舍……希望我们真的为湘西做了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