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关于对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价值挑战及路径的思考

好学生发表时间 3336093

关于对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价值挑战及路径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先后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重要部署,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定维护意识形态安全[1]53。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主力军,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两个大局”背景下守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针对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应全面分析其价值意蕴,辨别面临风险,并努力探索风险防范路径,不断开创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新局面。

一、守好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阵地价值要义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安全前沿阵地,守好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和远大理想,增强大学生自觉肩负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使命,确保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并在中国具体实践中不断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意识形态工作当作“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来抓,并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从制度层面筑牢社会主义安身立命的意识形态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16,并再次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1]43。当前高校虽然主流意识形态总体态势向好,但绝不意味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已经结束。高校在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环境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教育最鲜亮的底色,坚持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氧气”,为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奠定思想基础。

(二)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和远大理想的先决条件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充满理想、活力与激情的优秀群体,开始在实现伟大中国梦中崭露头角,并成为未来的主力军,其拥有的家国情怀、理想信念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因此,厚植家国情怀和树立远大理想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正如列宁所讲:“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来担负。”[2]当代大学生面临独特的历史际遇和职责使命,其际遇就在于恰逢“两个大局”,身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进程;其使命植根于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全身心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时代大学生生活与成长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阶段,拥有良好物质生活基础,未经艰苦环境磨炼,对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等传统美德缺乏体验,认识较浅。同时,大学生在情感和政治思想形成等方面呈现许多特点,他们虽能快速接受新事物,但思想不成熟、情绪不稳定,思想具有复杂性和变动性。因此,高校应基于大学生时代特征,做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三)确保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要举措

方向决定道路和命运。正如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3]意识形态安全是高校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高校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重要使命,是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我国高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根本立场,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目前,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总是先向高校聚集和投射,西方敌对势力将大学生作为意识形态渗透重点对象,企图通过策反他们破坏整个社会稳定发展。因此,高校在多元思想和价值观念激荡与碰撞中,做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是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要举措。一方面,高校必须确保育人工作遵循社会主义大方向,保障高校教育教学的政治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高校做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为其他工作提供正确的思想保障,明确不能逾越的界限,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现实挑战

在“两个大局”背景下,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因此,高校要精准把握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掌握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挑战,客观分析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面临的风险,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一)西方意识形态思想“陷阱”引发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复杂性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说:“对一个传统社会的稳定来说,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来自外国军队的侵略,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侵入,印刷品和言论比军队和坦克推进得更快、更深入。”[4]随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推进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交往日益频繁和深入,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接触、交融与激荡。虽然世界范围内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交往总体呈积极样态,但是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国家仍然抱守文化霸权主义,强调“西方文明优越论”“普世价值论”等错误文化论调[5],不断冲击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思想观点,削弱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一方面,西方国家借助文化产品隐蔽宣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鼓吹西方政治制度和民主模式,大肆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向大学生渗透错误思想观念与意识形态。另一方面,西方国家根据大学生利益诉求,向其输送新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打着“人权”和“民主”旗号“妖魔化”社会主义,宣扬西方价值观,引诱其偏离正确的政治立场,妄图从内部瓦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二)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发展加剧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紧迫性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发展深刻改变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推动全球异质文化交流和碰撞。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时代,网络成为一把“双刃剑”,大学生虽然可以从网络空间中快速了解并接受新鲜事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于感染不良信息的危险之中,给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带来双重挑战。一方面,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难度增加。智能传感、物联网、云服务和深度算法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打破传统信息传播路径。在互联网空间,来自不同国家的敌对势力,利用网络传播和发布代表自身利益、展现个体特征、凸显自我存在感的信息,尤其是一些别有用心的组织,针对国内外重大热点话题,发布各种不实言论,散布错误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大学生好奇心强,容易盲目相信与传播网络平台的不实信息,增加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难度。另一方面,大学生价值选择容易偏离主流轨道。网络媒体具有信息制造低成本性、信息传播快速性、形式多样性、定位精准性、即时互动性等特点,充分满足了大学生差异性媒介需求。因此,网络上消极颓废、低级庸俗、泛娱乐化的垃圾信息极易误导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使主流意识形态面临边缘化风险。

(三)部分学生缺乏风险辨别意识造成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当代大学生虽然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敢于面对挑战,但是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原因,部分学生的思想认识与价值判断往往左右摇摆,缺乏意识形态安全风险辨别意识和自觉性。同时,部分学生虽然特别关注社会热点话题,但常常以“沉默的观察者”身份自居,不愿或不屑参与话题讨论。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学生由于受学校教育管理模式、家庭教育及环境等因素影响,处于自我意识不断强化与主体地位严重缺失的矛盾中,缺乏自我认知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产生盲从甚至逆反心理。二是部分学生目标定位功利化,注重维护自身利益,在面对意识形态风险挑战时,更易做出错误选择。三是部分大学生虽然认识到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但很少接受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参加意识形态安全活动。还有部分学生为获取学分需要被动学习或参与,缺少意识形态安全理论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是在校大学生并未真正融入社会环境,尚未充分把握意识形态挑战与风险,缺乏提高意识形态安全内在价值的全面认识及意识形态风险辨别的自觉性,不能准确判断相关问题价值,未实现从“部分责任人”向“全面责任人”的角色转变。

三、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路径

新时代高校须从价值引领、阵地建设、数字技术、教育模式、队伍建设等方面,重新审视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积极探索并创新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路径,更好体现时代要求,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实效性。

(一)强化价值引领,打好意识形态安全“主动仗”

在新形势下守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阵地,需要强化价值引领,坚持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领导,并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相结合,打好意识形态安全防范工作“主动仗”,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屏障。

一方面,坚持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领导。2023年10月8日,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确保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强化政治担当,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6]高校党委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把握中国、世界发展大势,必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提高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和话语能力,充分发挥在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中的“神经中枢”作用,把做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担负起守好意识形态安全阵地的责任,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

另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相结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历史与实践证明的颠扑不破的科学理论,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行动指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运用马克思主义上来。具体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方面,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高校现状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强化和扩大其在大学生中的辐射范围,使大学生掌握辩证批判思维方法,自觉研判政治与舆论发展方向,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总之,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具体工作中,才能从容不迫、科学有效地应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挑战。

(二)加强阵地建设,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火墙”

高校通过充分运用校园文化阵地和理论教育阵地,使价值观植入大学生思想深处,协同作用于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全过程,共同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火墙”。

一是拓展校园文化阵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文化的价值旨归。高校既是文化传承重要载体,也是思想文化创新重要源头。拓展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在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与舆情引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高校应围绕“给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师生心中树立一座理想的灯塔”的育人目标,通过开辟文化墙、文化角,借助校园广播、校刊等宣传平台,营造良好校园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氛围;拓展公众号、易班等网络宣传平台,创造以意识形态安全为主的网络环境,营造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的校园文化氛围[7],以期达到文化育人效果;通过体验式、参与式、沉浸式教育活动,依托博物馆、纪念馆等进行“四史”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实现校园文化润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目的。

二是守好理论教育阵地。理论教育是高校做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基础。首先,高校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建构正确价值观念体系,并使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教育。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理论成果,并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高校通过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教育,激励大学生不断发展进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奋进。再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提供丰厚文化滋养,积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高校必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最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高层次信仰的培育,是需要经过长期学习和社会实践积淀的系统工程。高校通过传递理想信念内涵、特征、类型及重要性等知识,使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激发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奋发努力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驾驭数字技术,织密意识形态安全“防护网”

数字技术作为一个主要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引擎的体系,促使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更活泼,更容易被认知[8],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要驾驭数字技术,发挥数字赋能及监管功能,织密意识形态安全“防护网”。

第一,充分运用数字技术,科学掌握大学生个性和共性。高校可深度关联数字技术与大学生个人爱好、消费信息、日常轨迹等,智能化分析大学生学习方式、爱好、性格等特征“画像”,精准把握每位学生个体发展特点和诉求,全面分析不同学生在思想、观念、意识层面的现实问题及需求,归纳、整理相关数据,同步网络思政工作与新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全面掌握大学生情况,精准识别其思想动态,依据个体特征,科学全面地制定意识形态安全工作计划,提高意识形态安全针对性与有效性。

第二,加强数字赋能作用,有效提升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渗透力。传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通常利用“灌输”模式将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植入大学生头脑,难以引起情感共鸣。相反,数字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因此,全面推进高校数字校园建设,充分利用5G技术、AI技术等推广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部分高校入驻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以短小精悍的视频承载主流意识形态内容,运用有温度、有深度、接地气的互动话语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思维习惯、生活方式,提高其意识形态鉴别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第三,依托数字监管功能,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把控力和引导力。数字技术发展虽然为网络舆情传播带来许多不可控因素,但也为高校精准引导舆情提供了便利条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高校舆情态势感知平台建设,提前预警并预判舆情性质、等级,提升舆情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学校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同时,高校要善用数字监管功能,明晰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最终目的不是应对突发事件,而是从根本上正向引导大学生价值观。

(四)创新教育模式,用好意识形态安全“连环招”

面对多元复杂的舆论环境,高校需要创新教育模式,采取传统模式与新媒体模式、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方式,充分激活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各类课程协同效应,守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阵地。

第一,传统模式与新媒体模式相结合。正如马克思指出:“我们的阐述自然要取决于阐述的对象。”[9]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具有强烈现实指向性,其教育目标、效果取决于学生接受度。传统教育模式具有互动多、距离近、关系密、效果好的特点,有利于加强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体验感。新媒体教育模式具有开放性、虚拟性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有利于提高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效率。但是,新媒体的产生并不意味传统媒体的消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媒体不可能完全脱离传统媒体,同时传统媒体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借鉴新媒体优势。因此,在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过程中,要采取传统教育与新媒体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形成良性互动,提高和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和魅力。

第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10]因此,高校要用好传统课堂、社会大课堂、时代大课堂,用事实说话,用以实践为基础的发展话语叙事讲好中国故事。同时,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理论需要回归实践,高校将大学生对意识形态安全理论认同转化为实践认同,才是完整的教育。因此,高校通过开展实地调研,把社会大课堂“搬进”思政小课堂,又让思政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使大学生深度参与其中,更加直观、具象地认清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严峻形势。

第三,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各类课程协同效应。习近平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1]高校通过充分发挥思政课对其他课程的政治引领作用,结合大学生专业知识需求,找准其与不同课程之间的结合点,把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环节,实现分类指导和统筹协调相统一,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构筑好“大思政课”工作格局,形成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良好育人氛围。

(五)注重队伍建设,打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组合拳”

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培育有担当、有作为的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队伍是守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阵地的坚强保证。习近平指出:“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12]因此,要注重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队伍建设,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队伍能力,加强队伍保障,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纵深发展。

一方面,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队伍能力。

人的工作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面对新时代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要想把道理讲清楚、把问题讲论学习,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和能力,用深厚学识修养、丰富阅历经验感染学生。同时,在日常工作经验启迪下,探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大学生群体特点和需求,并自觉开展相关科学研究,深入探求学生所思、所想、所需,挖掘学生关注的典型案例等,创造性地融合意识形态安全与具体教学内容,依靠理论本身的逻辑美感与思想魅力去打动学生和触及灵魂[13],积极回应困扰大学生的时代问题,引领学生走出思想误区。

另一方面,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队伍保障。高校要守好“入口关”,坚决摒弃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人人都能做的观点。高校在实践工作中,要积极借鉴现代管理学方法,不断丰富和改进选拔方式,遴选政治立场坚定、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纳入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队伍。同时,为了建设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队伍,高校应加强“考核关”。高校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将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作为各院系思想政治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各级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队伍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清单,增强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此外,高校还应保护和公开支持奋战在意识形态安全前线的人员,大力表彰认真开展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人员,让敢于担当、敢于积极同错误思潮与倾向做斗争的教师腰板硬起来,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四、结语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促进我国社会不断发展、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繁荣进步的重要力量,其价值取向正确与否,不仅影响自身健康成长,更关乎国家与民族兴衰成败[14]。在当今多元思想文化下,高校肩负研究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做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责任和使命,必须引导、培育和强化大学生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启发大学生自觉参与意识形态建设,方能守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阵地。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3336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