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2024年音乐教师说课稿汇聚(精彩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423921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2024年音乐教师说课稿汇聚(精彩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音乐教师说课稿【第一篇】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九单元的一节鉴赏课,该单元共包含三部作品,分别为《魔王》《鳟鱼》《菩提树》,其中《魔王》是一首戏剧性很强的叙事歌曲,歌曲主要描绘了,一个狂风之夜,父亲怀抱病重的儿子骑马飞奔,魔王不断诱惑儿子,企图夺走儿子生命,最后儿子死在了父亲的怀中。

整首歌曲的发展里,钢琴自始至终疾快的三连音,营造出一种紧张、危极的情绪基调。第二首作品《鳟鱼》,取材于舒巴尔特的一首浪漫诗,音乐轻松、活泼,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统治下的弱者的同情。第三首作品《菩提树》选词于缪勒的诗歌,是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第五首歌曲,主要描写了一位流浪汉,看到门前的“菩提树”回忆起过去的生活,表达力主人公期盼能够回到安宁的生活的心境。

学生在感受音乐作品的同时扩充了知识储备,提高了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继续了解与探究音乐。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作品的故事情节、艺术歌曲的定义,以及“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

二、说学情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知识的学习,已掌握了一般的学习方法,他们空间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比较丰富,逻辑思维比较成熟,但是自主归纳总结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会积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总结归纳。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1.聆听《魔王》《鳟鱼》,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2.运用感受、体验、合作、表现等方法,提升音乐审美能力与归纳总结能力。

3.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了解国外艺术歌曲及我国的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为欣赏《魔王》《鳟鱼》,了解作品的故事情节、风格特征。难点为掌握艺术歌曲的概念及风格特点。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1.教法:自主探究法、讲授法。

2.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听赏法。

六、说教学用具

为了辅助课堂更好的展开,我采用以下的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

七、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新课导入——深入探究——巩固提升——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

我将采用创设情境的导入方式进行导入,在上课前我会弹唱《摇篮曲》,引导同学们在听赏的过程中说出歌曲的名字,顺势引出作者舒伯特,简要介绍作者,由此导入本课的主题——《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第二环节是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的环节,我共分三部分进行,首先,我会引导同学们听赏《魔王》,并提问同学们这首作品的情绪是怎样的、又联想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自由作答,而后师生共同总结出作品的情绪是紧张的、不安的,其主要向我们讲述的就是一个狂风之夜,父亲怀抱病重的儿子骑马飞奔,魔王不断诱惑儿子,企图夺走儿子生命,最后儿子死在了父亲的怀中的故事情节。随后我会引导学生再次听赏作品,感受作品的演唱方式,学生不难发现,该作品的演唱方式为男生独唱,由一个男演员扮演父亲、儿子、魔王、叙事者四个角色,而后引导学生感受伴随着故事中人物的情绪愈加激动,演唱者的声音也愈发变高,以此感受到演唱者演唱技巧的高超,而后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配乐朗诵,真正的参与音乐当中,成为音乐的主人。

探究学习的第二步,我会引导学生聆听《鳟鱼》,交流歌曲的主题及人物,简介作品、了解作品的故事内涵、分析歌曲的情绪。

《鳟鱼》主要讲述了鳟鱼与渔夫的事。作品开始音乐轻松活泼,表达了天真的鳟鱼自由自在的欢快的游着,后来音乐紧张表现鳟鱼遇到了危险。

最后绝望了。本首歌曲的内容仿佛一个寓言故事一般,在歌词的表象后面隐含着一定的象征意义。这部作品的歌词选自舒巴尔特的诗,因为政治的原因,舒巴尔特被关进监狱,为了表达他向往自由的心情,他写了许多抒情诗。《鳟鱼》,把当时的统治者比作搅浑水的渔夫,把群众比作上当受骗的小鳟鱼。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愤慨和不满。在学生对作品的内涵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后,我会引导学生带着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切身演唱乐曲。

深入探究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会引导学生一同总结艺术歌曲。

概括出艺术歌曲的特点为歌词多采用名家诗作;

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旋律表现力强;

表现手段及创作技巧比较复杂;

对演唱技巧要求高;

伴奏占有重要地位。是歌曲最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学习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能够更快速地学习歌曲、了解歌曲。

第三环节是巩固提升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体会;

我会引导同学们聆听艺术歌曲《嘉陵江上》《教我如何不想他》,感受中国艺术歌曲的博大精深。

这样做不仅能深入了解艺术歌曲的特点,还能在了解西方艺术歌曲的基础之上,对中国的艺术歌曲有一定的了解,不仅加深了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新学又提高了艺术审美的能力。

音乐教师说课稿【第二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网友收集分享的“2024年音乐教师说课稿汇聚(精彩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各位考官好:

我是应聘小学音乐教师的03号考生,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我的说课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

本课选自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四课的内容。《幸福拍手歌》是一首日本歌曲,第一、第二乐句句尾都空出两拍,让演唱者表演动作,第三、四乐句密切相连,最后也空出两拍作动作,所以这首歌曲比较适合表演,情绪热烈欢快,富于感染力,为了让学生有创作的机会,课本中只出示三段歌词,其余的让学生自己进行创编。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制定如下教学三维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歌曲《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的演唱,感受歌曲的舞蹈性,学生带着快乐情绪,借助肢体、表情来参与活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唱演过程中引导学生集体合作意识编创歌词和对舞蹈动作的创编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练唱歌曲,感受和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

教材的分析能够让我设定正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把握歌曲情绪,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歌唱,并进行独特的音乐活动,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认识降记号,并知其用法。

该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是其最大的特点,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调动其自身的各个感知通道,参与音乐,使其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美、体验美、享受美,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手段、不同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中感受歌曲,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学会歌曲,培养他们的聆听习惯。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在获得知识。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一是要尽可能选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要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综合运用谈话法,示范法,猜谜法情景导入等教法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 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本课主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调动孩子们全身的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并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把无目的的“动”变成音乐中有规律的“动”,使他们在爱学,乐意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1、第一个环节:拓展思维,引入课堂。在创作中寻找乐趣,用课件出示(漂亮的草地,上面有花、树、房子、蓝天白云)。提问学生看这幅美丽的画面,他们觉得还缺什么。引导学生想象创作。

2、第二个环节:(跟伴奏作律动)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

3、第三个环节:趣味游戏,操练节奏

1)听完音乐,让学生感受心情。

2)用这个节奏说一说你现在的心情。出示节奏 x x x x x 0 ?

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铃鼓这一乐器来进行教学。我会对学生说,需要他们的帮助,并请他们和我一起配合。这样的设计意图是充分的让学生述说自己的快乐、幸福的心情,为后面的学唱做好铺垫。

接着,我会出示歌词让学生跟我有感情的念第一段,然后,跟歌曲轻声唱。最后,完整的唱歌曲。

在教唱这个环节中,学生对乐曲的感受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和老师配合演出使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都有了初步的感知,在多次的聆听中对这段音乐有了完整的深刻的体验,直至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这个过程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由浅入深,使孩子在快乐的气氛中完成整首歌的学习。

4、第四个环节创编

a、创编题目,歌曲会唱了,你觉得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呢?生尝试起名。

因为这是一首来自日本的歌曲,所以在中国,不同的人给他起了不同的题目,有的直接叫它《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有的简单的叫它《幸福拍手歌》。

b、创编歌词

我会问学生他们还能通过哪些动作,唱哪些歌词来表达心情,请他们来当一回小小词作家、生自由创编然后展示一段。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创编中得到快乐。

5、小结

请学生总结这堂课的内容,最后我进行情感升华,我会告诉学生音乐可以表达人们很多的情感,快乐的、开心的,等等。希望他们以后能够在生活中多发现生活中的音乐。

为了使课堂的气氛更加的适合学生学习,我将我的板书设计如下:我的板书主要分为主板书和副板书,主板书内容以谱例为主,谱子写在黑板上方便学生专心的学唱。副板书的内容以节奏型为主,来引导学生掌握节奏型的难点。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考官。

-->

音乐教师说课稿【第三篇】

1、聆听《锦鸡出山》、《滚核桃》、《童谣》,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

2、在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理解乐曲的音乐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有关的音乐知识。

教学内容

1、《锦鸡出山》、《滚核桃》、《童谣》。

2、打溜子、鼓吹乐、吹歌方面的音乐知识。

重点和难点

《锦鸡出山》、《童谣》。理解作品的生活内容。

教学方法

欣赏法、谈话法等。

相关准备

多媒体设备、《鼓乐铿锵》课件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大家来看这张图片,大家猜一猜这是哪个少数民族呢?

土家族

二、了解土家族。

主要分布在湖北恩施、长阳和湖南湘西的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奉道教、佛教为主,有着浓厚的“天人合一”的生命意识。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首根据湖南土家族“打溜子”改编的器乐曲《锦鸡出山》。乐曲以锦鸡为描写对象,通过几种打击乐器特有的音色及多边的演奏技法,生动地刻画了锦鸡的各种生活动态。

三、作品鉴赏

(一)《锦鸡出山》

1、聆听乐曲,说说有哪些乐器?乐曲的情绪是如何的?

生:锣、鼓

常用四种乐器:溜子鼓、头钹、二钹、马锣。

情绪如何呢?热烈、喜庆的

2、全曲下设了五个小标题,借着小标题划分了全曲的段落。在一定的程度上,这些小标题提示了乐曲所要表现的形象内容。

3、复听,根据提示,形象音乐情景,完成表格问题。

师:接下来我们就根据小标题来分段欣赏。一边听一边完成下面表格,从速度、节奏、力度三个方面来鉴赏比较。(分段听后模唱)

山间春色:表现山清水秀、春暖花开、美丽怡人的春天景色。乐曲采用上下句对偶及螺蛳结顶的手法陈述音乐内容。

结队出山:揭示锦鸡由少而多,由静而动的结队出山的情景。

溪间戏游:表现锦鸡嬉戏的欢乐情景。

众御顽敌:表现发现敌情、与敌对峙、向敌进攻、群起而攻、敌人退却逃跑等形象。

荣归:表现锦鸡胜利后昂首阔步、神气十足的形象。

4、会在怎样的生活情景中出现呢?表达了人们怎样的生活的感情?

多用于丰收、节日、喜庆活动

乐曲表现了人们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二)《滚核桃》

1、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山西的打击乐《滚核桃》。根据山西绛州鼓乐改编的一首作品。

聆听乐曲,想一想,在鼓的哪些部位发音。

生:鼓面鼓梆鼓槌

2、分段赏析。乐曲包括了头、身、尾三个组成部分。“头”为散板,带有引子的性质。

节奏有什么特点?慢起渐快。演奏时先用合奏,而后由十名鼓手轮流奏鼓梆,渲染出一种晒核桃的生活情景。

3、乐曲主题部分“身”。师:这段演奏有什么特点呢?

生:节拍非常明确。你都听出了哪些节拍?4/43/42/4。

音色很丰富。

师:这段演奏技法包括:桥击鼓梆、乔击鼓面、闷击鼓面、双手交叉桥击鼓梆、交替敲击鼓槌和鼓梆、单手滚奏、闷击向前推奏、闷击向后退奏等。由于演奏技法的差异,造成音响音色上的不同。

4、这段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乐曲的情绪又是如何的呢?

生:表现了农民秋收时节在房顶晾晒核桃的情景。他们丰收时的喜悦心情。情绪热烈欢庆。

5、练习节奏。

6、教师介绍有关背景材料。

7、乐曲的“尾”。节奏有何特点呢?

快起减慢。节奏逐渐松弛下来。

师: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呢?生:表现人们休息下来后那种悠闲舒适的生活景象。

(三)《童谣》

生:乐曲表现了一种欢快、活泼、诙谐的音乐情绪。充满了童趣。

2、其中模仿人声的乐器是什么呢?

管子。《打花巴掌》这首歌采用先数板后唱歌的形式。在《童谣》里担任着模仿儿童数板任务的就是管子。也叫口噙子,是一种含在嘴里的发声器。

3、以吹管乐器为主,辅以打击乐器,演奏曲目多采用民歌或戏曲唱腔的乐曲就叫吹歌。它是“鼓吹乐”的一个类别。

4、复听乐曲,表演“口噙子数板”

四、归纳概括

1、请学生归纳本节课的音乐知识。

2、教师点评。

打溜子、鼓吹乐、吹歌。

五、课堂小结

让一名学生谈本课主要收获。

六、课外拓展

收集有关当地鼓吹乐的文字、音响资料,将其记录下来。

音乐教师说课稿【第四篇】

尊敬的各位考官,x午好!(鞠躬)

我是应聘小学音乐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保卫黄河》,我将从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课题进行阐述。

首先是我对教材的理解。《保卫黄河》是人教版音乐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节唱歌课。它是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歌曲为2/4拍,进行曲体裁,以短促跳动、铿锵有力的节奏,快速大跳的音型,使歌曲充满力量,形象地刻画了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黄河,它以英雄的气概出现在亚洲的原野,高唱着民族的赞歌,也描绘了抗日英雄们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

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要有所了解,还应该对本学段的学生情况有一定的把握,接下来我就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一阶段时期学生的基本情况。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由感性逐渐上升到理性,渴望更深一层了解音乐内涵,教师对音乐元素的讲解,音乐作品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让学生反复聆听、直观演示,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这一时期有的学生已经进入变声期,在教唱过程中应提醒学生注意保护嗓子。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新课改的要求,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聆听学唱《保卫黄河》,感受歌曲描绘的黄河风貌及抗日斗争场景,学习中华儿女们的顽强斗争精神。

过程与方法:运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加强对轮唱的认识,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知识与技能:了解轮唱及其特点,能够背唱歌曲,并能完成二声部轮唱,注意力度的变化。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能够背唱歌曲。难点是了解轮唱及其特点,完成二声部轮唱。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聆听法、表现法、合作法,以达到较好的学教学效果。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为五个环节:新课导入——初步感知——学唱歌曲——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本环节我采用了音频导入的方式。通过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并提问:在这首歌曲中都听到了中国的哪些地方?学生进行自由抢答。最后,我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一个总结:有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而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就跟其中一个地方有关。从而引出新课《保卫黄河》。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更好的开展接下来的新课教学。

第二环节为初步感知环节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我会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展开教学。

首先,我会为同学们播放歌曲《保卫黄河》,并提问学生听完是什么感觉。学生自由回答。通过初听,学生大致可以说出音乐的力度坚定有力,节奏短促跳动。随后复听歌曲并提出问题:歌词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学生自由回答,我会进行适当补充:刚开始描绘了黄河两地的面貌,随着歌曲高潮的逐步迈进,描绘了抗日英雄拿起武器,与敌人展开顽强的斗争,场面雄伟、激昂、热烈。对于这样的一部作品,学生对于曲作者也会想有一定的了解,我再趁热打铁,介绍一下冼星海:他是人民音乐家,广东番禺人,他短暂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歌曲和管弦乐曲,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歌曲唱遍全国,其中《黄河大合唱》被选入“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而《保卫黄河》选自《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通过初听、复听及提问的方式,同学能够捕捉到歌曲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挥音乐的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学唱歌曲做准备。

第三环节是学唱歌曲环节

学唱歌曲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这一环节,我将以教师范唱,学生跟唱、背唱以及学习二声部轮唱的方式展开我的教学,变枯燥为生动,引导学生亲身实践、自主探究。

首先是我会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发声练习,帮助学生打开嗓子。

其次,我会范唱歌曲,学生小声跟唱,体会我所演唱的歌曲力度。接下来,我弹奏钢琴,学生视唱乐谱,并自主找出节奏比较难唱的地方。一般情况下,会发现乐谱中有很多切分音和附点节奏需要把握,我会带领学生单独练习这些地方,并提问学生歌曲中休止符的作用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我会进行总结:是为了凝聚巨大的力量,有层层推进的感觉,表现了人民武装的不断壮大和抗日浪潮的不断高涨。学生熟悉了乐谱,就带着歌词完整演唱,并尝试着背唱歌曲。

最后,我会带领大家学习二声部轮唱。先通过听的方式以及我的一个总结了解轮唱及特点。接着,通过一个口号游戏的方式体验一下轮唱的演唱方式。学生了解并练习了以后再融入到歌曲中试着轮唱第一句,并注意每个声部的力度处理。还有一个难点就是轮唱的结尾两声部一定要同时结束,我会单独请学生练习结束句,先唱的声部到“保卫华北”的地方可将这几个字重复唱一遍。之后,就是学生完整进行轮唱。

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丰富了课堂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会表现歌曲,更全面的掌握新知识,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为了更好的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识,提升音乐课堂的趣味性。我会先请同学们自由讨论《黄河大合唱》的其他几个乐章,然后进行总结: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二乐章《黄河颂》、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第四乐章《黄水谣》、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第六乐章《黄河怨》以及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每个乐章都有独特的演唱形式,如诗朗诵、混声合唱等。最后,我会请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编创小活动。每个小组用不同的表演形式将《保卫黄河》演出来,可以用诗朗诵、可以用其他演唱形式,可以用舞蹈等。之后,小组上台表演,进行组组互评及教师点评。

这样做既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也达到了新课标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带领每一位同学充分的参与到课堂当中,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兴趣。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一个好的结尾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一环节,我会进行情感的升华,与学生共同总结:《保卫黄河》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心声,凝聚了中华儿女抗日必胜的决心。过去人们不怕牺牲,保卫着我们的祖国,才有现在我们的美好生活,所以我们更应该努力,为建设美好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最后请同学们课下聆听《黄河大合唱》的其它乐章。

音乐教师说课稿【第五篇】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苹中分校音乐老师张冠,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欣赏《鳟鱼》”我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指导思想、理论依据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五)教学过程

(六)特点预设

我设计本课的指导思想是:

(一)指导思想:

音乐欣赏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用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面向全体,同时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且融合相关多元文化知识。把基础知识作为切入点,立足于学生本身,以学生为主体,重视音乐实践,实践是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鼓励音乐创造,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艺术熏陶和音乐教育。从而真正达到审美水平的提高。

此指导思想,来源于初中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初中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兴趣、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我对教材做了以下分析。

(二)

1、教材分析:

《鳟鱼》是《北京市义务教育》第15册第三单元的一首欣赏歌曲,是一首舒伯特写作的钢琴五重奏,属于西方音乐体系中的浪漫主义时期一首作品、在初中三年的课本中,从巴洛克时期到20世纪音乐,共被分别分在了5个学期中,在西方音乐中,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为西方音乐的重要时期是不可或缺的。从本学期来看,本单元是学生接触西方音乐唯一的一个单元,所以应当适当联系上学期的内容,使得学生对西方音乐有正确、整体的认识。本节课也是本单元的起始课程,起到基础性的作用。本首作品选自钢琴五重奏《鳟鱼》第四乐章。是一首典型的变奏曲。明显的变奏曲式是本曲的特点之一,是学生了解曲式的较好途径。

2、学情分析:授课的班级为我校初二年级(4)班学生,这个班级是新组建的普通班,整体来讲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愿意欣赏,能听辨小二度与大二度,能较为准确的模仿节奏型。模仿音高。但对于识谱,识别节奏,有一定的困难。对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能有大致的定位、但不够细腻。对音乐细节的关注不够。音乐理论知识较差。所以,本节课要把音乐基础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兴趣中,切实学会相关音乐知识,把音乐内涵作为着力点,提高学生审美水平。把音乐与创作背景结合,挖掘其中的情感,从而达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受益终身。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基于我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分析,我指定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生愿意继续了解西方音乐、并对其感兴趣。(因为在课标中提出,兴趣爱好是学习音乐的动力,并且要尊重多元文化)

2.学生能理解歌曲所表现的意义。并能理解作曲家在写作时的想法。(课标中要求: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培养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

3、学生会钦佩舒伯特的才华、并能鼓励自己继续努力。不断前行。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之前欣赏音乐的方法,通过对比、体验、听辨、模仿等方法欣赏本曲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听辨不同乐器的音色、以及判断他们在演奏中的作用。

2、学生能够哼唱乐曲的“主题”

3.学生能够掌握“变奏曲式”特点、并能运用。

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分析,我预设了教学的重难点: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变奏曲式”特点、并能运用于分析其他音乐。

(二)教学难点:对于本曲中调式的感受和理解。

为了更好的完成我的教学目标,我如下设计了我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2、欣赏音乐

3、演唱主题

4、听辨乐器

5、分析段落

6、分析情感

7、检测扩展

8、运用创作

9、总结升华

(六)教学设计的特点: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总体把握,和深入挖掘,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设想回答情况,形成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总结的教学模式,并且注重情感教育,能力培养。这样有助于学生今后的音乐学习,不依靠教师,而是依靠自己,真正具有可持续性,可发展性。让学生终身受益。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423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