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精彩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029169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精彩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第一篇】

实践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中,我真切的看到了自己和学生成长的轨迹,真切的感受到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学生。学校和教师带来的活力和变化。随着课改实践的不断深入,让我们发现一个个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课堂,充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共同参与和探究的课堂。

让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让每一堂课都变得气氛活跃,全力让同学们在快乐中学习,利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符方而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一、平等对话是课堂教学的基础。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加人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新课程要求转变教师角色,转变教学行为。教师不是绝对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教学中教师的态度是否和蔼可亲,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成正比,对教学过程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首先应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其次才是学生的学习的指导者,所以璎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问,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真正地俯下身子和学生心贴心倾听他们心中的疑惑,帮助他们解决未能解决的问题。为学生创造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我们要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任何人都有闪亮的一面,所以我们要善于去发现每一个学生闪亮的一面。鼓励他们好的一面,让他们树立自信和兴趣。

二、共同参与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参与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因此,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要从课堂教学改革人手,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主体精神得到发挥,人格得到不断的完善。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全面地参与,兴趣怏然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学生的思维状态如何,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鲜明生动的情境,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真正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思结合,乐于参与。生动鲜明的图画。具体逼真的实物,引人人胜的提问,根据课题组织活跃有序的质疑探究。针对疑难组织人人参与的辩论等,都能比较有效地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探究发展是课堂教学的精髓。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合作中,逐步提高独立探究的意识,增强与人合作的需求感。从而学会学习,学会与人交往,合作。这是课堂教学研究的主方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我认为应抓住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探究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这就极其需要拓宽教育教学的视野,教育教学中进行探究学习,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探究更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然后获取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个性。

“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对学生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老师细心,耐心地教导和引导。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会出现更多让人们感到高兴的事情。我们的教学课堂会真正地发出金子一般的光彩,彰显更多的魅力。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第二篇】

(一)有利于提高高职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高职学生就业指导理论系列中思想教育排在第一位,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前进方向;培养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使学生树立起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正确道德观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将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有利于提高高职生的就业能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是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帮助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树立正确择业的目标,掌握正确的信息来源及求职择业技巧,增强对社会适应的能力,使择业获得成功。就业指导工作除了有利于提高高职生思想道德水平外,还有利于增强高职生法律法规意识、有利于拓宽高职生就业渠道、有利于培养高职生求职技能、有利于增强高职生就业心理准备、有利于培养高职生职业生涯设计能力、有利于培养高职生的创业能力等。

(一)就业指导课程及其运行机制尚不健全。现阶段高职院校已经识到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就业指导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不断完善,但就业指导课程的运行机制不健全,出现了如就业指导方式陈旧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安排缺乏全程化、参与人员缺乏全员化、就业情况反馈系统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有相当部分的高职教师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员化、全程化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就业指导只是校领导、就业指导中心、辅导员、系里的就业联络员的事情与一般教师关系不大,没有把就业与日常专业课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忽视了对学生在职业道德、就业观念、创业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缺乏以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全方位指导,最终影响了就业指导的实际效果。

(二)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首先,从年龄上看,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教师年龄结构多呈哑铃型,中年教师缺口较大。多数青年教师刚从高校毕业不久,对高职教育的特点还缺乏深入的了解,加上社会阅历相对不足,让他们直接从事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工作,显然是需要一段较长的适应期。其次,从学习实践方面看,各高职院校的许多就业指导教师都较少参加过国内外相关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师等培训,没有系统补充学习与就业指导课程相关的专业知识,缺乏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兼职锻炼经历以及开展就业指导课题研究等,对于就业指导教学更多是凭个人的经验认识。再次,从资源整合方面看,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许多院校已经拥有了大量高学历并具备与就业指导课程相关知识背景的教职员工,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家团队,但对涉及学科面广、实践性极强的就业指导课的教师配备,却往往忽视了资源的整合、科学的组织和对个体主动性、创造力及潜能的开发,现有的人才资源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丰富授课内容。在调整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原有的职业规划和求职面试指导的基础上加入了五项通适能力提升专项内容,形成职业规划、素质拓展、语言表达、人际关系、形象礼仪、求职面试六大模块。

(二)培训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专职教师。就业指导专职老师是就业指导的主体,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要以“一专多能”为培训目标,使每位教师既有自己的独特技能又具备相关岗位知识,可先从一般的就业指导知识技能的短期培训开始,再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此外,就业指导教师还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后续培训,获得人力资源管理师、心理咨询师、人才测评师、职业指导师等相关证书,逐步推行就业指导教师的授课准入制度。逐步建立起从持培训证上岗到持人力资源管理师、心理咨询师、人才测评师、就业指导师等与就业指导工作相关的资格证上岗的制度,推进就业指导教师团队的专业化建设。

(三)建设“走出去”、“引进来”的师资队伍模式。目前学校大部分专职就业指导教师都是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的研究生,一毕业就被学校录用,一直在校园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内,对社会运行、职业分工、就业市场以及企业经营等等不太了解无法适应现阶段的就业指导工作,同时因为没有经过专门培训,一时也难以胜任素质拓展、语言表达等专项训练课程。所以在师资队伍这一块,可以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策略。

1.引进来。负责校园招聘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为新晋员工提供入职培训的专职培训师以及为用人单位校园招聘提供服务的管理咨询人员都是长期与求职毕业生接触,深谙职场规则,了解社会用人要求的人。邀请他们成为学校兼职的就业指导老师,必定会让就业指导课丰富多彩,切合实际,容易为学生接受,受到学生的欢迎。特别是针对五项就业能力的提升训练,就更需要他们参与课程研讨和讲授,提供各种实践性训练。同时对于外聘的兼职就业指导老师,也要有规范的管理办法,不再是邀请他来讲座,而是发给聘书,真正承担起就业指导课程的讲授,有课程、课时等方面的严格要求,并配有完善的考核和报酬支付体系。

2.走出去。学校已有的专职就业指导老师,一方面应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对职业规划、心理调适等进行深入研究,配合就业能力提升训练课程的整体研发和讲授。另一方面通过服务校园招聘和到用人单位学习锻炼等活动,真正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在实践中感受五项就业能力的重要性,并接受相应培训,实现由就业指导老师向就业能力提升训练师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第三篇】

2001年9月,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在我国38个地区实施,我们区有幸成为其中之一。经过一段时间操作,认真比较新旧课程,有很大差别。旧课程功能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单纯追求学生认知的发展,而新课程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主体性,重视个性的发展。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面对新教材,我们应该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呢?本文以历史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在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地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

在新教材《原始社会》一节中,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有什么区别?此问题若按书本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难理解难掌握。我们不妨让学生动动手用橡皮泥捏出北京人、山顶洞人像,再比较二者异同。这样,课堂上学生自然会细心观察,用心雕塑,兴趣盎然,记忆深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也得到体现。

二、通过讨论相互交流突出学生主体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已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

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三、通过分组活动彼此合作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是学堂,学生要学会学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后,合作学习更成为一种需要,通过课堂内互动,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让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

例如,述说四大发明在人类进程中的影响。

把全班分成小组,每组任务明确,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最后每个小组把各自的经历、报告向全班介绍交流。因每个人会有各自体会,这许多体会的汇合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n。

[1][2]。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第四篇】

计算机知识的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推广,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使得人们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途径更加广阔。当今社会,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操作方法不仅是人们立足社会的必要条件,更是人们工作、学习和娱乐中不可或缺的技能。首先要使学生了解必要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同时,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使用计算机来获取、加工、传播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熟悉信息化社会中的网络环境,为他们自主学习、终生学习、以及适应未来工作环境奠定良好基础。

计算机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其理论知识专业性强。并且,教师不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接受起来有很大困难,学生普遍反映计算机理论课程太难、太枯燥。笔者从中专学校的计算机理论课程的培养目标出发,课程教学通过对中专学校的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现状存在弊端的分析,对中专的计算机理论课程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与方法。

一、中专学校计算机理论课程的培养目标。

理论课程是基础,只有在夯实了专业基础之后才能在本专业有所建树。中专学校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培养的目标是技术型人才,理论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实践服务,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和集体合作,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和经验的积累,以发展自己的创造才能,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知识。例如程序设计类的课程,首先要使学生养成基本的、良好的编程习惯,懂得编程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编程方法,能够理解编程所使用的各种语句,然后让他们投入具体的编程工作。

二、中专学校计算机理论课程教与学的现状。

1、教材、教法现状。

从教材大纲上来看,要么部分教材过于陈旧,编写的教材几年不变,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职业的需求;要么和流行软硬件步步紧跟,年年更新,使许多学校硬件环境频频告急。由于计算机知识更新实在太快,如果教材跟不上知识的更新,会使学校培养的人知识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如果教材更新速度过快,则可能由于学校硬件条件的限制,造成教材与教学的脱节,同样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2、中专学校计算机理论课堂教学现状。

(1)教学原则。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袭着“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等等。这样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制约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也打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僵化,习惯于“一言堂”、“满堂灌”,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只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从组织内容、备课到讲授,很少关注学生的反应,课堂缺乏互动,更谈不到学生参与其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教学手段。虽然目前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基本普及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但在课件制作的.水平方面,在使用课件的尺度把握方面,还要下些功夫。

3、中专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

从生源上来看,由于普高的扩招,生源的减少,中专学校的门坎越来越低。进入中专学校的学生,其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高。另外,中专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由于目前农村乡镇中学计算机教学设施的不完备,许多学生在初中学习时还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更谈不上操作和运用了。总的来说,中专学校生源文化素质不高,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相对较低。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对计算机理论课程的学习都不感兴趣,他们觉得理论课程枯燥、难学。他们追求的是学以致用、立竿见影的效果,尤其是家庭电脑的普及,上网热的冲击,使学生更加注重操作技能,而对计算机理论很少涉及。计算机理论是学生提高计算机水平的基础,中专生没有足够能力认识到这一点的,于是往往会把学习计算机知识分为“有用的”和“没用的”两类。比如认为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硬件维修、程序的编制等是“无用的”;对于学习制图、网页设计、flash动画制作等是“有用的”。

三、中专学校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专学校的计算机理论教学最终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和业务水平。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计算机师资队伍,积极探索和发挥计算机在教学和教育中的作用。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首先应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范围。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就是“前沿”,即使是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若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则意味着后退。所以,选择了计算机就是选择了“不断地学习”。在计算机教育这块园地里,要有所收获,就必须怀着对本职工作的无限热爱,怀着对学生强烈的责任感,投身到计算机的教育、教学研究上来。

(2)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是影响知识、技能掌握和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上的内在动力。教学中激励、唤醒、调动学生的这个内在动力,是上好专业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进行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热情去学习,才能使学生从主观上愿意接受计算机理论知识,才会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理念。

一是改变教学“满堂灌”的形式,将知识的形成过程暴露给学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使学生获得主动的知识。二是计算机理论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因此,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质。三是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先进的教育观念,使学生形成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的能力。素质教育重在素质的形成,而素质最终是在实践中体现出来,计算机理论教学不能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发现知识的乐趣。

(2)计算机理论课程设置的改革。

一是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紧贴社会的要求,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有机统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职业中专学生虽然没有高考的压力,但面临就业的挑战,所以课程的设置要以社会的需求为依据,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这里最重要的是进行社会调查,弄清学生能够就业的岗位群,由此弄清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由此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只有是有利于学生就业的课程内容设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是根据中专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和能力水平,以及课程本身的对应关系对课程内容的顺序进行合理安排,要做到先易后难,各课程之间的承接性要合理。三是以能力为本位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在中专学校计算机中大部分课程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的。职业中专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数据逻辑分析能力都较弱,对理论课的学习不感兴趣,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效果不理想。在设计和制定项目的课程任务时,把知识点和职业中专学生不需要系统学习但需要部分掌握的内容融入其中,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实践过程。这样进行教材内容的整合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内容,能将知识迅速转化为实际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目标,对教材做相应的处理。

(3)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是教学和学习方法上,采用讲、看、练一体化方法和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或教学案例制作课件,使教学更具直观性,深入浅出,将原来抽象、复杂叙述,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二是教学的组织形式上以实训基地现场教学为主,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结合实际,使教学和实际真正融为一体。平时面对实物和实际进行教学,实习或业余时间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学校、老师、同学乃至社会进行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方面的服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市场调查,让学生认识市场、了解市场,了解当前的市场技术水平和行情,了解将来的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4)改变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

职业中专学生综合素质差,学习内驱力弱,认知水平和能力弱都是教师要面对的现实,承认这个现实但不是意味着就要采取迁就的策略。希望通过降低要求,提高合格率,让学生得到成功的刺激,提高学习积极性,并不能产生教师所期待的效果,合格率是上去了,但差生并不由此而受到成功的鼓励,好学的学生却抱怨学到的东西太少了,如此,教学质量并没有多大的提高。

经过反思,我意识到,求知欲源于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满足这种动机的是知识的实际获得,而不是外在的刺激。这种不但不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刺激,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的自尊受到伤害,课程教学还使一些本来学习动机就弱的学生产生了侥幸的心理。因此,我考虑对于以能力为目标的科目,如计算机硬件维修、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等,评价上以日常成绩为主,分为不同的作业或项目,以完成其中的百分比为成绩,关键在于允许学生在学期的任何时间内完成都可以。这样,学生可在学习了后面的内容后重新来完成作业,在已经掌握了技能的其他同学帮助下来完成,增加了差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

以上是我对计算机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我们中专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给社会培养出合格人才,而通过这些改变使我们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于文龙,《教学方法及改革》。

[2]谭浩强,《根据初学者特点,改革教学方法搞好计算机基础教育》。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第五篇】

课程是国家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振兴,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对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以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杠杆,也是学校加快教育创新、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动力。

校长是一校之魂,是学校工作的'决策者、指挥者。校长的教育理念、工作态度、工作水平,直接决定着整个学校的发展水平。在当前,学校能否顺利推进课程改革,能否通过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固然受到师资力量、教育设施、课程资源、地方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制约,但关键在于校长的情感态度和工作力度。校长的责任心、事业心直接关系到教师对课改的态度,关系到一所学校推进课改的进程和实效。课程改革、教育创新,要依靠领导班子、广大教师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但如果校长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无措施,如果校长只是指挥别人干,自己袖手旁观,如果校长对课改精神似懂非懂,缺乏深刻的理解,学校的课程改革就不可能有大的进展,教育创新就不可能有新的突破。

因此,我们作为一校之长,在课程改革中首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落实自己的责任,率先垂范走进新课程,积极进取开创新教育。

二、

校长是一位教师,但首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在课程改革中,校长面临着比教师更大的挑战,肩负着比教师更重的责任,不仅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直接研究和实践新课程,更重要的是必须承担对本校课程改革规划、组织、管理、指导的职责,真正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领路者。

[1][2][3][4]。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第六篇】

——20课程改革印象。

从表面上看起来,新课程改革在年相对平静。

值得记忆的事件大致有三:一是2006年9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出台了新课程标准各学科考试大纲,这让那些已经进入新课程且面临新课程高考的学校校长、老师、考生和家长心中踏实了不少。二是江苏省高考方案出台,并且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与热烈讨论。从方案公示之日起,江苏省教育厅就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之上,网络直播答疑,电视现场直播讨论,最后又根据各方意见进行了调整,从开始公示时的强烈质疑到调整以后戏剧性地被认同,充分表明了民主参与、民主决策在解决问题时的神奇力量。三是2006年秋季开学,福建、浙江、安徽、天津、辽宁等5省市第三批迈入了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行列。学分制管理、走班制、选修、必修、模块、排课、选课,这一系列新说法将让这些省市的高中学校面临新挑战,也迎来了新作为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省市已经全面进入新课程的初中毕业生,将不用再怨叹自己是新课程的“牺牲品”,因为高中新课程与初中新课程实现了对接。而那些还没有进入高中新课程的省市,仍将面临初高中课程不衔接带来的种种烦恼。

从进程上看,这种平静应该是由改革的阶段性决定的。一方面是因为课程改革政策发布与文件研制的大量工作已经结束,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已经全面推开,到了具体实施的层面,关注点自然落到了高中课程改革实验上。另一方面,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从开始的激动、兴奋、新鲜,到后来的困惑、怀疑与争论,2006年,开始有了更为理性的反思。这种反思能力来自于六年的实践,反思也让课程改革由浮躁变得平静,从这个角度说,这种平静难能可贵。

如果把目光投向一线,从纷繁的实践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思考后的沉淀,这种沉淀或许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说明。

关键词之一:课堂教学有效性。过去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让学生学到知识,却也把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器。学生死学知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隔离,死学书本,死记硬背,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得不到发展。基于对这种弊端的认识,新课程强调了课程功能的.转变,即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到关注三个维度的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开阔了教学的视野,引发了教与学的新变化。

“知识目标虚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目标得不到落实”的指责不绝于耳,也并非盲目。

课堂中的问题,正是理论与现实对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注正是对这种“不良反应”的自我诊断。2006年,从学校到地区,从教师到专家,都将目光瞄准了课堂教学,有许多全国性的学科研讨和校内的教学研究,也都对准了课堂如何才能有效。克服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主义,让新课程理念真正有效落实到学科课堂中间,成了这一年课程推进实践中的一个重点诉求。

关键词之二:校本教学研究。新课程催生了校本教学研究的广泛开展,笔者愿意从课程管理制度的改变来理解校本教学研究的产生。从单一的国家课程、国家管理,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三级管理,学校被赋予了课程开发与管理的责任与权力。

面对新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困惑太多了,专家可以提供帮助,但很多问题专家那里也没有明确答案。面对存在于学校课程实施中的问题,靠自己的实践智慧来解决也许是重要出路。校本教学研究顺势而生,而且一产生就体现出了巨大活力。

2006年的中小学校,仍然在校本教学研究中创造性地解决着学校课程实施中面临的问题,教师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到学校采访,听到最多的就是“我们是怎样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青年教师读书会,名师工作室,博客群组,qq群……校本教学研究充分发挥了教师团队的集体智慧,它也让教师过上了研究中工作、工作中研究的有价值感的生活。

一位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教研室主任曾说:“无论新课程走向何处,对我们来说,留下的一笔最大的财富将是校本教研”。而这句话,在2006年的课程改革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学校和教师在校本教学研究的路子上,步伐走得更坚实了。

关键词之三:教师专业发展。“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领者、组织者”、“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课堂是预设的也是生成的”、“教师要做课程的开发者而不单纯是执行者”……这些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非如此容易的话,也让人们意识到了一个基本前提,即把这些理念转化成行为,教师要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现实的情况却是,面对新课程,许多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显得力不从心。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才是新课程理念落实的最有力保障。

从教师个人来说,从来没有任何时候像今天这样强烈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读书、进修、课题研究,专业成长已经成了教师在新课程下教学生活的内在需要。一些地区和学校也都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作为实施新课程的着眼点,加大投入,舍得投入。许多校长说,尽管我们的经费比较紧张,但是我们仍然千方百计想办法送教师出去培训,参加各种研讨活动,请专家与名师来校“在场”交流;那些经费相对宽裕的学校,则更加舍得投入,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尽可能的条件与环境,一些地区也把教师的专业成长纳入了重要的工作规划。

当然,反思的同时,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面对,如各级政府如何更好地尽到自己的责任推动课程改革的落实,伴随着改革的推进,一些制度上的障碍如何突破,等等。

面对课程改革的第六个年头,一位自始至终参与改革全过程的专家如是反思:没有困惑、苦恼、甚至彷徨,说明改革还未真正起航;没有问题和挑战,说明改革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争论、甚至反对声,说明改革还没有触及问题的要害。真正意义上的改革,一定伴随制度重建,一定冲击文化传统,一定触及人的心灵。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有信心坚持正确的观点并付诸实践;有勇气摒弃错误的言论并走出误区;而最为重要的则是有能力辨别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对此,作为一名一直从事新课程改革报道工作的记者,我对这样的反思有着深深的敬佩与同感。(本报记者赵小雅)。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第七篇】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我国从此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重新制定了各科课程标准,编写审定了各科实验教材。新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新课程改革主要是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的某些弊端以及社会发展对课程提出的新的需要而进行的,同时主要发达国家在世纪之交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为规划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一种广泛的参照背景。本文试图探讨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一、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

[1][2][3]。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第八篇】

摘要:对学科交叉理解上的局限与理论优位的科学哲学有关。科学哲学的实践视野丰富了学科交叉样式:理论、仪器、实验、技术、文化等等之间不同的组合交叉。边界对象和标准化整合不仅意味着学科交叉的必然性而且提示我们考虑科学研究结果在另一相关学科的可接纳性。人介入研究过程的实践视角使我们从默会、技能、文化传统、情境性等方面理解和进行学科交叉。实践视野使我们在学科交叉上获得新的自觉。

关键词:学科交叉;理论优位;实践转向;默会;介入。

一、学科交叉现有理解的科学哲学背景。

一个学科的理论是另一学科的理论基础;两个学科的理论可以结合而发展出新的理论。我们通常在理论角度理解学科交叉。例如,量子化学是以量子力学为理论基础应用于对化学过程的解释。

我们在实验、仪器、技术等角度也看到过学科交叉。x射线衍射方法对dna结构的发现有极为关键的作用。但通常理解这是生物学研究中应用了物理学的结果。这种理解背后暗含的还是学科理论间的结合。

我们还往往通过回溯去理解学科交叉。当科学成果出现后,回顾科学史发现有学科交叉的重要作用。这样,我们在科研过程中难以意识到存在哪些交叉的可能,限制了我们有意创造机会各异的学科交叉。

我们对学科交叉的这些理解有它的科学哲学背景。从逻辑实证主义出现,无论批判理性主义还是范式(paradigm)理论等等,所有传统科学哲学都采取了理论优位的观点。ssk强纲领以种种社会利益因素解释科学活动[1]的社会学研究进路虽然对前述科学哲学形成强烈冲击,但它只是将科学理论以自然为基础转变为以社会为根源,并未改变理论优位的立场。

只关注科学的理论形态是理论优位的传统科学哲学和ssk的一个共同特点。除此之外,它们都试图在理论上为科学寻找普适性的所谓合理性与方法论,而忽略科学研究的具体过程和历史轨迹。由此又可以得出传统科学哲学和ssk的另一个特点:忽视对科学研究过程做科学哲学上的研究。

理论优位的科学哲学忽视了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研究,也就看不到科学研究中仪器、技术、实验、研究者、财力、政治等等诸多因素的相互牵制与促动,也不认为科学是自然、理论、仪器、解释等诸多方面巧妙组合出的“自我辩护(self―vindication)”[2]。古丁(d。gooding)感言“主流科学哲学……没有一次涉及实验过程(experimentation)”[3]。

科学哲学体现的是科学观。我们从理论角度对学科交叉的理解来自理论优位的科学哲学背景。对这一状况的扭转需要我们进入科学哲学的实践视野。

二、一些科学实践哲学观点。

随着科学哲学的实践转向,一些颇有见地的观点出现。

哈金(i。hacking)认为科学是人介入(intervening)其中的过程[4],科学是仪器、解释、自然、理论等等“彼此培育”出的“自我辩护”[2]。皮克林(a。pickering)认为科学是各种异质要素冲撞(mangle)的筑模过程(modelling)[5]。古丁(d。gooding)将“观察的精细结构中手、眼与脑的相互结合”[3]总结为实验实践的两个特征之一。劳斯(j。rouse)认为“范式首先不是获得认同的理论立场,而是……获得和应用一种技能”[6]。“科学研究……根植于对专门构建的地方性情景(典型的是实验室)的技能性把握”[6]。伽利森(p。galison)认为科学存在仪器、理论、实验等亚文化,这些传统不是同时转换而是相互交叉与重叠[7]。其中一个传统(例如理论传统)出现断裂并不影响其它传统的连续。

科学是处于不同社会领域的众多参与者共同活动的综合结果,边界对象(boundaryobjects)[8]和标准化整合(standardizedpackages)[9]揭示了科学研究的这一特点。“边界对象处于几个不同的社会领域的交界面上……边界对象的'可塑性足够适合采用它们的几个不同团体的地域需要与限制……还足以充分维持着一种跨越不同场所的公共认同性”[8]。可塑性意味着不同社会领域、不同团体在不同场景中研究同一个被称作边界对象的东西,在不同场景中对边界对象虽有不同理解,但它适合于各个场景。标准化整合则是由科学理论和被标准化了的技术组成,由于它们被不同社会领域成员的共同采用才建构出科学。

上述这些观点都体现出对科学研究过程的关注。它们不是单纯把科学看作知识体系,而是把科学看成一个实践过程。它们不是把科学看作理论的转换与延续,而是不同文化传统的融合与演进。它们认为科学已经没有严格的“内”“外”之分和学科界限。它们看到的是科学活动过程中各种异质要素的相互冲撞与耦合;看到的是研究者的技能和人介入到不同的研究情景(context)之中;看到的是理论、仪器、技术、实验、相应解释、社会利益、文化传统等各个方面的相互牵动。科学的这些异质性和相应的复杂性,为我们展示出学科交叉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三、科学实践哲学对学科交叉的新理解。

(一)多种可能的学科交叉。

科学研究是各种异质要素的冲撞过程。

这些异质要素来自仪器、实验、技术、理论、假设、社会利益、文化传统、观念、自然、物质条件、人的技能等诸多方面。这样,学科交叉就不是一种可能,而是在各种异质要素的牵动中出现多种可能的交叉。伽利森的亚文化传统相互重叠本身也意味着不同文化传统之间存在的交叉。边界对象和标准化整合本身就是不同研究领域间的交叉带。科学实践哲学凸显了我们以前没有直接揭示的学科交叉新形式。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02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