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 经管毕业论文【精选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620311

【导言】此例“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 经管毕业论文【精选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经管毕业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后疫情期;经管类专业;毕业实习;教学研究;就业实践

2018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的“新时代高教40条”,强调了“健全资源共享机制,推动将社会优质教育资源转化”“加强校内实验教学资源建设,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实验教学平台”“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健全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实践育人机制”。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现代化经济管理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使其在专业能力上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知识,掌握现代经济管理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管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能胜任经济管理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相应部门工作,对此需要高校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和实践教学育人机制。疫情期间,教育部、人社部等多部门下发的《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有关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见习、协调实习生等,满足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各地企事业单位应结合实际,在符合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的前提下,做好经济恢复和经济发展任务。因疫情影响,各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在输送和接纳毕业实习学生时,压力增加,改善因疫情滞留的实习学生、助力经济加速发展成为社会各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经管类专业毕业实习的重要性

毕业实习是经管类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组成部分,更是实践性环节的重要内容,其是学生掌握经济管理的基本技能方法,是提高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其能为学生从事经济管理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毕业实习,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是对所学专业的检验。首先,毕业实习是加强实践能力培育、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力途径,其符合人才培养要求;其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能型经管人才,在专业技能培养中注重专业知识、个人能力与实际应用结合,是经管类专业学生参与社会经济管理实践活动的重要手段,其符合专业发展要求;第三,根据《中国应用型人才需求报告(2019)》显示,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大于供给的问题普遍存在,当下和未来各领域人才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人才的储备和创新上,应用型经管类专业学生参加实习符合学生经管能力培养以适应社会对经管人才储备的需求。

二、后疫情期下经管类专业毕业实习的困境

经管类专业是实践性和应用型很强的学科,其毕业实习以自主实习为主,主要分布在高校所在地的中小金融企业、部分事业单位和极少的行政单位的管理岗位。由于85%以上的学生实习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中小企业对办公人员、毕业生实习岗位需求减少,很多经管类学生面临实习困难。疫情后期,企业实习岗位减少还将持续存在,实习学校要做好提前准备,基于学生的实习意向进行岗位需求排查,为学生和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三、后疫情期经管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策略

四、结束语

本文针对疫情对学生实习的影响,寻找疫情期实习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学生实习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分别从实习学生管理、线上线下学业指导、实习基地的建设与改革、毕业生就业体制机制建设以及实习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提出了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实习策略,希望能够为后疫情期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院校提供参考,从而提升学生的实习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婷婷,唐琼。民族地区高校设计类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以吉首大学美术学院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12):82-84

2.贺映红,刘立。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3•3”式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以长沙医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40):193-195

3.孟佳娜,李锡祚,李威,王玲芬,刘勇奎。数据结构课程实践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07):194-196

4.卢莎莎。基于人才培养的艺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成才之路,2019(05):8-9

5.康涌泉。高校经济学专业毕业实习模式创新研究[J].市场周刊,2019(05):128-129

6.程光德。智能化支持的多学科融合教学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24):243-244

7.刘平义李海涛张学敏魏文军邱冀重宫泽楠。基于“命题式设计”的“微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9(03):84-88

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19-02

根据麦可思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管理学,达到%。然而,作为文理兼收的经济学专业,普通院校经济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比较严峻。我国现阶段无论从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失业的数量还是结构分析,都存在事实上的就业难问题。产生此种情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大部分比较理想的职位对学历要求较高,或者是经济学虽然课程设置“广”,但存在专业技能不“专”的弊端。总体来说,最主要原因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匹配,尤其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质量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基于此,培养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升毕业生就业优势已成为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特征分析

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就业能力的研究有着不同的观点。在20世纪初期,就业能力通常被认为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然而,到20世纪末,就业能力却被大多数学者定义为实现就业的能力。本文中的就业能力是指个体在劳动力市场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不断进步,实现潜能,以及应对工作变化的能力。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是指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通过在校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能顺利就业,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并在经济管理相关领域保持工作机会、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目前国企和外资企业所偏好的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集中体现在:“道德力”、“思考力”、“学习力”、“执行力”、“决策力”、“组织力”和“创造力”,这些能力通常构成用人单位评判经济管理类人员就业能力的核心指标。

二、基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设计

从劳动力市场来看,知识创新是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保持其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只有员工不断进行知识创新,企业才有可能实现知识创新,才能在行业中保持优势地位。员工的创新行为集中体现在善于学习、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就业能力。对于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而言,通常他们所从事的职位要求他们不仅具备单一的经济管理专业知识,而且应具备相对广博的知识,还要有整合、转化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即具有跨学科性,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调查数据显示,劳动力市场中一半以上的用人单位最看重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知识广博度,其次才是专业知识,占%。由此看来,用人单位更偏好复合型人才。因此,普通高校在提升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方面,应注重培养他们将来在工作中具备良好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使毕业生具备对知识进行横向联系和纵向拓展,将原有的或其他相关的知识有机融合,形成自身新的知识体系,能够将知识转化为创新技术和创新行为,并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所在的企业保持持久的竞争力的能力。

三、加强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提升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需要学校、政府、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1.高校应深化教学改革,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根据调查显示,56%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高校应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来调整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人才的培养可确立“劳动力市场需求导向”战略,将学生所学专业与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的符合程度、学生所学课程与劳动力市场就业岗位的符合程度,作为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实现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的职业发展需求的高度关联,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劳动力市场人才聘任标准的高度匹配,甚至每年对其毕业后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的就业发展变化以及对自己的基本能力、职业能力的评估。此外,作为实践性较强的经济管理专业,应注重加强实践模拟训练,让学生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和社会应变能力、组织管理与决策分析能力等。

2.政府应优化配置,创造就业环境。解决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政府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介入大学毕业生的配置和安排活动中。通过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宏观干预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建设,高度重视学生就业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把它作为高校专业评估的重要指标;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各类就业渠道,健全完善各类法规体系和就业制度,维护毕业生权益,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便利。当前,各省市实施的大学生志愿者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及大学生创业等一系列计划都是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措施。此外,政府还应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配合学生社会实践。

3.用人单位应加强校企合作,提供实践平台。用人单位是本科毕业生的需求者,是学生毕业能否顺利走向工作岗位的就业能力高低的最终评价者。因此,用人单位也应积极参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用人单位可以根据阶段发展计划和实际需求,确定人才类型和工作胜任能力条件,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帮助高校开发学生专业核心技能,使课程内容总体上与行业发展需求相吻合。此外,企业应积极配合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实习需要,建立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

4.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加强自身建设。为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大学生应增强学习动力,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要大胆投入社会实践,最求卓越,提前适应社会,把自己培养为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强、素质高的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在就业选择上,应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多考虑个人发展空间和锻炼机会,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自身才能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廷奇。人才培养模式、劳动力市场与大学生就业[J].高等教育研究,2013,(03).

[2]黄超,王雅林。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的界面规则与治理机制[J].高教探索,2012,(03).

[3]余静。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交通职业教育,2011,(1).

[4]王均平。基于用人单位需求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选择与设计[J].高等教育研究,2013,(05).

[5]李洁。国外企业培养和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探究[J].管理现代化,2006,(02).

[6]夏阳。浅析大学生的就业能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0).

经管类论文【第三篇】

1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以及重要作用

目标成本管理工作是指依据企业预算的工作内容为践行的基础,在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的支持下,通过预测、决策、最终测定等一系列行为针对企业发展目标的成本进行控制,同时针对发展目标的成本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分解、控制、分析以及考核和评价等一系列的管理行为和管理内容。简单来说,目标成本管理工作就是建立在企业经济管理秩序下的使用成本核算为主要方法、以缩小目标成本和取得经济效益为目的、对目标的成本内容进行测定、控制以及考核的管理工作内容。在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实行的过程中开展目标成本工作,能够有效的完成对企业发展目标的成本控制工作,帮助企业经济管理工作获取更大程度的经济效益,这也是目标成本管理工作最直接的目的和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此外,企业在开展目标成本管理的工作中,必然会对目标的主要成本内容进行清晰明确、全面细致的分析以及考核,这一过程中必然会针对企业目标的市场环境进行具体的考察和分析,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也安排了相应的考察工作,因此目标成本管理工作还能有效的锻炼企业对于目标市场的敏感程度和分析实力,提升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在面对相关工作内容时的丰富经验。最后企业在开展目标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节约节俭的工作氛围,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由上至下的成本管理氛围,使企业在日后的经济活动中同样拥有明确的成本管理意识,为企业的发展建立更加圆满的基础。

2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实行策略

加强对目标成本管理重要性的宣传

事实上,加强对目标成本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只是企业在开展目标成本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工作内容,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在企业上下的整体范围内形成对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培养企业员工在面对企业发展目标过程中习惯性的目标成本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从而有效的在企业内部做好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保证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及功能效用的发挥。具体来讲,企业在加强对目标成本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目标成本管理意识,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中目标成本管理重要性的主要内容以及重要性的宣传和培养,同时有效的在企业管理层的人员的日常会议过程中开展对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宣传,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有效的掌握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将其应用在企业日常的经营和生产工作内容中,先从企业自身做起,进而凭借财务人员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整体内部创建关于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适应范围,在企业基层员工层面上逐步推行U币奥成本管理制度,对目标成本管理工作中表现较为优良的员工给与一定的奖励,对于目标成本管理工作中屡屡出现失误或者没有正确认识目标成本管理重要性的员工给与一定的警告和处罚,从而实现企业对于目标成本管理的全面性应用。

加强对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管理控制

成本核算工作是企业在开展目标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确定目标成本管理确实在企业的业务管理过程中发挥了相关作用并且确定其究竟发挥了多少作用的重要方式,也是企业对整体经济管理工作进行核查和监督的重要工作内容。具体来讲,企业在完善成本核算工作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建立相应的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制度,在企业内部之间的各个部门在进行商品交换和劳务的时候可以按照市场的商品价格为标准,尽量的减少市场企业的内部价格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别,从而有效的明确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任务和职责,建立统一合理的企业部门目标成本管理考核标准。同时,企业在成本核算工作的实行过程中还应该不断加强对成本核算工作的监督以及考察,确保成本核算工作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将企业成本的细节内容以及曾经发生过得变化都做好相关记录,保证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全面性以及细致性。

加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和运用

在当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和使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助力之一,其也是企业在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方法和凭借。具体来讲,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企业的市场信息、自身生产经营信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客户需求以及喜好信息以及同行业的相关标准信息和竞争对手的信息等等,是企业制定长期以及短期发展目标时的重要评判依据,也是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以及目标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标准来源。总而言之,企业应该加强对自身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和运用,通过对市场的信息分析、客户的信息分析、竞争对手的信息分析以及对自身的信息分析完成目标成本管理工作,同时将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在企业的日常发展过程中,理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位置,加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有效沟通,帮助企业更快的发展。

加强对目标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

目标成本管理这一方式不仅仅可以运用在企业的发扎怒表过程中,企业也可以将目标成本管理应用在自身的管理工作中,企业可以讲目标成本管理这一工作内容与自身内外的工作都形成充分的结合和实践,发挥目标成本管理的作用,保证目标成本管理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目标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实行策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讨论,企业应该加强对目标成本管理的宣传,采取诸多应用方法将目标成本管理方法应用在企业的日常工作内容中,做好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实行基础工作,保证目标成本管理能够有效的为企业的发展树立新的基础,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经管类论文【第四篇】

摘 要本文在分析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基础上,结合多年实践经验,给出了如何加强对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指导的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指导

开办独立学院既是对公办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也是高校扩招的重要渠道。一方面,对提高本科教育入学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面临独立学院的招生质量相对较低。

由于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给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尤其在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体现得更加突出。

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对经管类专业整个毕业实践环节(含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都非常重视,一般规定了12至15个学分,因此,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院的教学质量。

本人根据多年指导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经验,对在论文指导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一些梳理,并针对性地给出相应的建议,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1 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学生写作基础普遍较差,独立完成毕业论文比较困难

独立学院的教学改革,重在减轻、减少纯理论的教学内容,突出应用技术型的特点,这也与独立学院的转型发展相适应,因此,在四年教学过程中,并未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术论文写作的训练。加之,学生中学期间的语文底子原本就薄,使得大多数独立学院学生难以顺利进行毕业论文写作。

多数经管类专业学生不重视毕业实习环节,毕业论文写作缺乏实践基础

由于经管类专业的特点,使得学校难以组织经管类专业的学生集中进行毕业实习。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学校的经管类学生都是以分散的形式或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毕业实习。由于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在毕业实习期间多数学生忙于找工作,而并未深入企业进行毕业实习,使论文写作缺乏实践基础。

论文选题比较盲目,偏空偏大

毕业论文的选题是写好论文的重要基础,然而不少学生由于缺乏企业实习经历,难以捕捉具体写作目标。因而造成论文选题,或偏重经济理论研究、或题目过于宏观和抽象,最后造成论文写作不能深入展开,肤浅空洞,质量也就不高了。

写作思维狭窄,论文观点不能深入

由于缺乏经管类学术论文写作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学生除了所学课本知识外,少有涉猎课外专业知识,尤其缺乏对经管类专业学术文章的阅读,造成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思维狭窄,找不到论点,不少学生的毕业论文只能止步于2、3级标题,论文观点不能深入。

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第五篇】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迅猛增加, 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仅为115万人,到2013年大学毕业生已达到699万人,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不争的事实。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上升,就业指导工作已经成为摆在各个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新的形势下,结合高校和地方实际,针对经济管理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展开研究,对提高该类毕业生的就业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就业指导;经济管理;毕业生

一、经济管理类毕业生就业的优劣势分析

(一)经济管理类毕业生的优势。(1)社会需求宽泛,就业面广。从本校经济与管理学院设置的专业及专业方向看,经济学类的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及其下设的国际商务方向、国际物流方向,管理类的有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四个专业,这些专业涉及二、三产业的很多专业领域,经管类毕业生的就业选择面是相当大的。(2)国家总体经济环境良好。从根本上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归根结底还得依靠良好的经济环境。国民生产总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会提供80至100万个就业岗位。近年来,我国的GDP保持较高的增速,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的驱动力。

(二)经济管理类毕业生就业的劣势。(1)实践环节锻炼经验缺乏。理工科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由于专业特点,较短时间内就能上手工作并发挥作用。而经济管理类毕业生实践应用能力相对较弱,需要进行岗前技术培训,实践经验也需要不断的积累,管理经验更是需要较长时间积累的。目前很多企业缺乏自主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意识,不愿意招聘后花大量精力和时间进行培训,只愿招聘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管理人才。(2)经管类专业重复设置现象严重。全国高校开设数量最多的十大专业中就有四个专业属于经管类,分别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全国有一半以上的高校都开设这些专业。经管类专业属于社会需求比较宽泛的专业,就业面较大加之办学成本相对较低,很多学校都会根据市场需要开设多个热门的经管类专业。虽然高等教育消费市场巨大,但就业市场不可能充分消化这些专业的所有毕业生,毕业生滞销的情况在所难免。

二、经济管理类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就业指导工作全方位和个性化相结合。我们应当对经济管理类的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进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招生、教学与就业相衔接。新生入学前,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入学前咨询服务,为其提供包括学校专业设置情况、专业内容设置、专业就业前景分析等,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提供咨询服务。入学后还可以允许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调整专业或专业方向。这对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问,有利于今后顺利就业。通过全程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办学能力和地理位置,结合所开设专业、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等状况,确定毕业生的就业区域、行业范围,对毕业生进行市场定位,确定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市场。如我校依据浙江地区民营中小企业高度发展的经济结构特征,以及现阶段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家族财富传承与管理人才缺乏的现状,于2013年1月创建了国泰安创业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突显自身特色。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参与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若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及教学模式,很难取得显著的效果。因此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教育等方式,还要积极开展咨询服务、体验实训等参与性较强的活动。可以通过模拟式教学,将求职过程中的某些过程进行模拟,老师通过点评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判断能力;也可以通过案例式教学引导、教育学生。作为高校应该积极与重点地区、重点单位建立友好的联系,争取让重点地区、重点单位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实习岗位。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暑期实践活动,培养其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如我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非常重视学生的暑期实践活动。在大一暑假安排有专业认知实习、大二暑假安排有专业调查、大三暑假安排有暑期专业实习,为本专业学生更好的了解市场,了解专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就业技能培训与综合能力培训相结合。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培训活动,教授学生简历制作、笔试应对策略、面试礼仪与面试技巧等技能。同时也要开展互补性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培训,旨在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例如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强化其法律、英语、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因为这些知识在学生今后的工作中会涉及到。同时,高校还应注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训。

(四)就业指导与市场调研相结合。就业指导课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加强市场调研是保证就业指导正确方向的手段。只有加强市场调研,才能了解经管类专业的就业形势及专业发展状况。通过了解已就业学生的情况、掌握专业培养中的不足,可以最终改进学校的教学,还可以给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提供建议。例如宁波大红鹰学院近几年开始都会委托专业调查机构,针对每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展开调查,形成调查报告。针对调查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分析原因,找出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教学,更好的开展人才培养、服务社会。

(五)健全就业指导机制,四方各司其职。人才的培养不能单单依靠高校。政府、高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都有责任和义务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各尽其能。四方应为大学生提供全面、高效并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积极推动大学生充分顺利的就业。

大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来自市场经济的冲击、不良社会风气的诱导,都会影响其对职业的看法。我们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引导大学生更好地了解本专业的实际状况和社会需求,培养其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不断调整就业期望值,使其更加切合实际,实现由“精英化”就业向“大众化”就业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周焱。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商业文化,2010(04).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6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