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通用15篇】

美好发表时间 3591683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学习与生活,需关注心理辅导与支持,促进心理素质提升,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以下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相关文章,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1:

提要:文章集中讨论了人格与品德、心理咨询与德育、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者得角色冲突与统一等问题。心理咨询与德育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个体人格的完善和品德的发展,具有促进个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共同目的。心理咨询有着不容忽视的德育功能,但心理咨询与德育依据的理论、运用的方法、涵盖的内容及运行的机制等存在差异。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者之间往往存在角色冲突而使两者不能有机地结合。为此,必须加强心理咨询与德育之间的朕系,以丰富德育的内涵,提高德育的效率。

一、两个误区:心理问题德育化与德育问题心理化

近几年来,我们逐步体会到,德育要与心理咨询有机地结合起来,丰富其内涵,扩展其功能,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为此,我们建立了心理测试咨询中心,研究了心理测试咨询在德育中的作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正像“心理学”不同于“德育学”一样。心理咨询毕竟不是德育,能否在认识上明晰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于能否成功地完成教育任务,特别是德育工作者能否提高德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在德育与心理咨询的关系上至少存在着两个误区,既心理问题德育化和德育问题心理化。

长期以来,很多人是把心理与思想品德问题混为一谈的,没有弄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因此在德育中,容易把心理问题当成思想品德问题来处理,导致了心理问题的德育化。其主要原因是:

(1)长期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温饱问题上。心理问题没有受到关注。甚至有

(2)过分强调政治,往往把人们的一切心理问题都看作是思想觉悟和政治观念问题,不能科学和客观地认识和对待心理问题。

(3)随著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容易把个体的动机和需要简单地看出对物质利益的追来,而忽视社会变革给人们内心世界带来的振荡和不安。

(4)对人的素质要来上只重视思里觉悟、知识水平,而忽视了人们心理素质的提高,往往把心理问题归结为品德问题,甚至把心理疾病同思想认识上的错误混为一谈。这就导致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心理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或事倍功半。

但近年来随着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有些人又过分夸大了心理咨询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认为心理咨询应该完全代替德育,导致德育问题心理化。随着心理咨询热的不断升温,一些 这就导致德育工作矫枉过正。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以上有关心理咨询与德育关系的两种认识偏向。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是不利的,必须在理论上加以纠正。而这首先涉及到的是对人格与品德这两个基本概念的界定及其关系的认识问题。

二、两个范畴:人格与品德(道德品质),心理咨询与德育

1、人格与品德。习惯上,我 在心理学与教育学中,人格一词虽然广泛使用,但却很难为之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本文倾向于将人格定义为“个体在适应客现环境时所显示的独特个性”,此个性是在环境、遗传、教育等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个体的心理倾向和各方面的特征。一个人的人格只有一种,但组成人格的心理倾向和特征却有很多。可供描述的如人的兴趣、动切、需要、幻想、信仰、世界观、性格和能力等。而思想品德通常指个体的内在政治、社会信仰、世界观、道德观及法律意识等等。人格与品德是既有联系但又有区别的两个范畴。

(1)它们都指个体内在素质因素,都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二者均属于心理现象的范畴。虽然这种反映包括一些共同的要素,如信仰、理想、信念、世界观等,而且这些要素所包含的主要意义相同,但反映的包彩却是有差别的。反映思想品德的客观事物偏重于一定社会或阶级意识。如社会主义的学校要求学生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备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等,而我们在研究人格结构时,却并未强调个体所处一定社会的阶级利益、政治背景多与社会意识相联系的杜会倾向因素。如《卡待尔十六种个性因素》测试。对于“乐群性”个性特征的测试,某些学生表现的缄默、孤独、落落寡合、处事谨慎等;也有些学生外向、热情、合作随和、适应能力强等。从这些特征中我们无法知道个体的政治立场、思想和道德状况如何,一个缄默孤独和一个外向热情的孩子都可能是热爱祖国的。

(2)它们虽然都有优劣或好坏之分,但二者的具体标准存在差别,同时又具有统一性。如我们在讲人格健康的标准时,一般强调个体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能正视现实,接纳他人,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对社会有责任心;具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心地善良,对他人有爱心;有独立、自主的意识等等。我们讲品德(道德品质)的标准时,一般指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包括鲜明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思想素质包括社会主义的思想觉悟和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素质包括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和生活道德等等。因此,思想品德着眼于社会、国家和时代的任务,而人格内容强调人与自身、人与他人等。因此。思想品德着眼于社会、国家和时代的任务,而人格内容强调人与自身、人与他人的关系等。相对来说,品德更强调个体的社会属性,而人格更强调个体的自然属性。 但二者又有统一性,是表现在同一个体身上的不同素质待点。所以有人从两者的统一性出发,把它们归结为人的心理素质的10个要素:强烈的爱国心、进取心、献身精神;正直、诚实、守纪律,遵守社会公共行为准则。法制观念;集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善于合作。正确评价自己,善于理解别人;适应社会环境。懂得适时、适度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具有广阔的视野和灵活的头脑,乐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以积极心态对待变革和变化;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有不断吸收新知的自觉要求,善于自学并灵活运用知识。树立攻克难题的心理优势;自信心、意志力、勤奋刻苦槽神,敢于面对挑战。正确对待挫折,锻炼受挫的恢复力;具有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投入生活;脚踏实地,乐于从基础实践做起,从“基层”起步;树立效率观念。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学会以最少投入获最大效益等等。从上述要项可以看出。它们是个体的人格与品德因素的高度综合,因此人格和品德是统一的。

(3)两者的联系还表现为形成过程的统一性。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个体人格的完善过程。因为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的实质是个体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而知情意行的活动过程是许多人格因素,如动机、理想、情感、意志等的参与及协同作用的结果,井且思想品德要求最终要落实到个体的动机、信念、理想、能力水平等一些人格要素上。因此。无论人格的发展还是思想品德的发展。都是诸种心理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结果。

2、心理咨询与德育。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影响。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德育旨在使个体具有一定的政治观点和立场。具有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及一定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等等,而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促进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因此,它是一种技术性的服务·也是一种教育影响。心理咨询与德育有着共同的目的,即培养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但它们的内容、实施方法及其理论依据是有区别的。

(1)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心理咨询主要是以心理学理论,如精神分析、行为分析及认知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德育主要是以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

(2)虽然有共同的目的,但具体任务不同。德育主要是解决政治观念。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规范及法律意识等问题。心理咨询则强调个性和谐,使对象摆脱消极情绪,确认内在价值,了解自身需求,洞悉自身心理特点,提高自我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明确生活目标,建立“社会--个人”协调的生活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优秀21篇)

(4)两者采用价方法不同。德育主要采用说服、集体教育、环境熏陶、实践锻炼等方法。具有公开性、群众性等特点。心理咨询则注重渲世、暗示、自由联想、角色转换等方法。具有个别性、保密性、教育者倾听等特点。

(5)运作机制不同,德育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规范”过程。个体被动适应它提供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符合”就予以公开性肯定、奖励。“不符合”就予以公开性否定、批评、惩处。而心理咨询虽然也会提供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健康心理的模式让学生参照,但首先是让学生学会在自己接受的基础上改造、建构其心理世界。

在心理咨询中教师一般没有对学生的否定权。教师永远理解、尊重、信任、接纳学生,即便对有严重心理障碍者也一样。这与在德育工作中对待犯了严重政治、思想错误的学生的态度是不同的。

3、心理咨询的德育功能。以上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德育与心理咨询的联系与区别,但心理咨询究竟对德育有何作用或者说具有哪些德育功能呢?

一是补偿功能。

(1)观念补偿。心理咨询使德育工作者进一步丰富了德育观的内涵,它明确了德育工作者的地位不仅是主导者、权威者和塑造者。而且更应是协助者和治疗者。一方面。德育工作者在德育过程中不仅是组织者和设计者,更应该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和知心朋友;另一方面,德育工作者不仅是道德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内在信息的接受者。因此,德育过程不仅是以掌握道德知识、训练行为习惯为基础的过程,更是一个注重学生潜能开发、元认知能力培养及其他人格因素发展的过程。

(2)方法补偿:传统的德育主要运用说服、榜样、评价、锻炼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虽然这些不失为重要的方法, 但在具体运用时往往过分强调外在强化、强调社会要求等外在影响。而在心理咨询中。教育者的地位由主导者、权威者变为协助者和治疗者,因此,教育者往往根据精神分析、行为分析和认知分析等理论中的具体方法,如疏泄、自由联想、暗示、系统脱敏、厌恶疗法、催眠疗法等来发掘学生心理中的潜意识能量,注重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病态行为等人格问题,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内容补偿:传统的德育,主要使学生在政治观念、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及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等较高层次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它主要解决学生的政治立场、哲学思想及杜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问题,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一些最起码、最基本和最一般的人格内容,如学生的社会适应、职业选择、应付挫折、情绪调适及人际交往等。而心理咨询本身是完善人格、发展人格的重要手段。它所实施的内容为德育内容提供了补偿。

二是指导功能。

(1)在对象的研究上,心理咨询为德育提供了客观基础。如通过心理咨询中常见的测试、疏泄、自由联想等手段和方法。掌握学生的“内在冲突”、“心理危机”、‘行为障碍”及人格特点,有利于分析学生人格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使德育工炸更具有针对性。

(2)在方法上提供了理论基础。传统的德育把学生当作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来要求,在心理咨询中,我们把学生当作人际关系中一个具体的人来要求,它强调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人格缺陷。教育者一般不急于对学生暴露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作出判断,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合适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三是调节功能。

(1)克服意义障碍。影响教育效果的内在因素是学生受教育时的心理状态。所谓学生的意义障碍是指由于学生的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的存在,使其对道德要求和意义的理解受到阻碍,从而对教育目的要求、措施手段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消极态度和消极行为‘学生产生意义障碍是不可避免的。教育者如果采取不恰当的方法, 如压制、惩罚等,一般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如果采取心理咨询中的一些方法。如疏泄、暗示、角色变换等方法,效果肯定会好些。

(2)建立良好的心境。心境具有弥散性特点。如心情愉快时会感到周围的一切充满生机。富有一种喜悦的情绪色彩:抑郁不快时,就可能“见花落泪”、“对月伤心”。因此,良好的心境有利于调动人的主动性,提高活动效率。心理咨询则能改善学生的不良心境。指导他们采用自我暗示、适当发泄、转移注意等方法来调节自己的心境,以达到人格发展与环境和谐统一。

(3)矫治心理疾病。目前,许多学生由于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而产生了各种生理、心理反应,如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一般的医药措施只能缓和症状,采取德育手段也不可能根本解决问题。但如果采用咨询中的某些行为治疗方法,则能帮助他们克服某些行为障碍,从而进一步改善情绪和消除不良生理、心理症状。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2:

摘要:

爱情无疑是大学生 恋爱问题恰恰也是大学生最感困扰的问题之一,因为恋爱问题处理不当,导致当事人心理痛楚、人格扭曲,甚至引发精神失常的例子在大学校园里时有发生。那么,爱情究竟是什么?大学生恋爱心理的阶段特征是什么,大学生如何避免恋爱中的心理危机?

关键词:

大学生、恋爱心理

爱情无疑是大学生 “卧谈会”上、餐厅饭桌旁、课间教室里,都常有兴致勃勃的谈论。一些恋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成双成对活动在校园里。爱情是那样独具魅力,拨动着同学们的心弦,令人寻觅和向往。然而,恋爱问题恰恰也是大学生最感困扰的问题之一,因为恋爱问题处理不当,导致当事人心理痛楚、人格扭曲,甚至引发精神失常的例子在大学校园里时有发生。那么,爱情究竟是什么?大学生恋爱心理的阶段特征是什么?大学生如何避免恋爱中的心理危机?

一、爱情究竟是什么?

爱情是什么?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在1988年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他的“爱情三元论”认为,人类的爱情虽复杂多变,但基本上不外由三种成分所组成:(1)动机成分。爱情行为背后的动机,对人类而言极其复杂。其中,性动机或性驱力,以及相应的诱因,如异性之间身体容貌等特征是重要原因之一。(2)情绪成分。属于爱情的情绪,除了爱与欲之外,肯定还夹杂着其他的成分,所谓酸甜苦辣的爱情滋味。(3)认知成分。爱情中的认知作用,对情绪与动机两种成分而言,是一种控制因素。如果将动机与情绪分别视为电流与火花,认知就是开关或调节器,它可斟酌爱情之火的热度予以适度调节。按照他的观点,虽然两性间的爱情形式因人而异,其实都是由这三种成分以某种方式的混合所演绎的。他进一步将动机、情绪和认知各自在两性间发生的爱情关� 而完美的爱情应该是三者俱备,

大学生恋爱心理发展一般经历四个时期:(1)异性疏远期。一般在12~14岁,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由于生理发育的急剧变化,引起心理的不安、害羞,使男女之间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隔膜,关系疏远甚至反感。不过,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由于各种传媒的发达及人们观念上的日趋开放,这一阶段的表现已越来越不明显。(2)异性向往期。一般在15~16岁,随着性生理的发育,尤其是性意识的发展,男女生逐渐从疏远、抵触开始转向为彼此产生好感,愿意在一起学习、游戏和活动。(3)异性接近期。一般从16~18岁,随着性生理的进一步成熟,异性间产生向往和倾慕,往往采取各种方式接近异性,和异性相处感到愉快,初恋开始出现。(4)恋爱期或爱情产生期。18岁以后,随着性生理和性意识的成熟,男女生交往频率的增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多数青年进入恋爱状态。单从年龄上看,多数大学生处在上述性心理发展的后两个阶段,但由于个人经历及自身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恋爱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上的表现,可能有很大的落差。

二、恋爱中大学生的心理阶段特征

(一)恋爱中青年的心智逐渐成熟

首先,恋爱是青年释放日益强烈的性冲动的重要途径。通过恋爱接触异性,使青年不再感觉到性的压抑紧张。其次,性意识的发展必须经过恋爱阶段才能完善,性同一性的建立也要通过恋爱。而且,恋爱对青年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因为恋爱是两个人人格的深层接触。在此过程中,青年的自我概念受到对方的影响而发展,真正懂得了如何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调整自身缺陷以适应对方。也就是说,经过了恋爱更能真正的认识自己和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恋爱对一些个性因素和社会情感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而且恋爱中两人的深层交往为提高青年交际能力,适应以后的社会打下了基础。难怪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恋爱是青春晚期和成年早期最重要的事件,只有经过了恋爱,人才会真正成熟起来。

大学环境有它的独特性:对大学生来说,它在青年走入社会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缓冲环境。有了这个缓冲,青年能更从容地完成社会化,更完善地发展自我概念,而不至于感受到从青春中期直接下来落入社会的强大反差和心理不适。由此看来,大学生的恋爱并不是件坏事,它对青年的成熟很有帮助。再加上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已不再是幼稚的少年,文学艺术中歌咏的爱情当然是他们追求的目标。

(二)恋爱中大学生心理的消极面

恋爱的意义虽有积极的一面,有时也会危害青年的心理健康。首先,热恋与婚姻失去配偶等生活大事是在心理紧张量表上分值很高的事件。过度的兴奋和悲痛都会加剧心理紧张。恋爱正是使人时高兴时痛苦的事。处在热恋中的青年会为一些小事而高兴或烦恼。因此恋爱带来高度的心理紧张。恋爱的进一步发展还会带来社会问题,这也是产生心理失调的重要因素。如婚前性行为的增加等,造成青年心理负担超重.

热恋中的男女虽然感觉到强烈的心理紧张,但双方的共处和抚慰、爱情的甜蜜又会降低他们的焦虑感。那些遭受恋爱挫折的人就没这么幸运了。失恋的青年会失魂落魄,觉得人生意义不复存在,生活下去只有苦难和折磨,有人甚至走向了绝路。如果没有恰当的心理指导或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失恋对青年的心理打击是很大的。热恋中的情人经常共享很多东西,如金钱、贵重物品,而一旦恋情破裂,就会产生诸如财产分割、物品归还等纠葛,处理不好,会带来很多问题。

可见,恋爱对青年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帮助青年心理发展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它又带来各种心理问题。这也许是人生的至理,你要得到甜蜜的报偿就必须经受得住考验。

三、大学生恋爱中的心理危机

爱情是由性爱与情爱构成的,以情爱来贬低性爱的恋爱观对青年的心理健康有害,不过强调性爱也会给大学生恋爱带来不良心理影响。性爱的。特点是排他的,热恋中的男女不希望其他人介入他们的亲密关系。他们组成一个具有特殊共享物和亲密感的系统,本能地抗拒他人亲近自己的恋爱对象。这种特点对维持爱情的稳定长久很有必要,如果任由恋人与异性发展亲密关系,爱情就不可能稳固。但排他性发展到极点会引起青年对恋人行动的猜疑,造成严重心理负担。恋爱中大学生较同龄人具更高的敏感性,能更好地捕捉人的心理活动轨迹,这也加强了发生猜疑的可能性。过度的猜疑甚至使某些恋人承受不了心理负担而轻生。

对恋人产生怀疑,不相信他(她)的忠诚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私心的表现。自私心把恋人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是一种病态的爱情心理。自私心过强的人不允许恋人与其他异性有任何接触,认为恋人只属于自己。自私心理也含有自卑,真正自信的人很少会有这种怯懦表现。

自私、猜疑和嫉妒控制在一定范围里是正常的,不能要求人不去嫉妒与自己的爱慕对象关系密切的异性。但过分的猜忌会影响爱情发展,影响心理健康。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猜疑嫉妒已无法控制,自己应付不过来时,最好去寻求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帮助。对这种具轻微病态心理的大学生只要加些指导,一般容易治愈。

有恋爱就有可能失恋。当恋 从热恋关系中断裂出来,一下子失去了与自己最亲密的人,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痛苦的。失恋者经常表现为逃避现实,缩小人际交往圈,精神生活上既折磨自己又影响旁人的情绪,有人甚至向恋人进行行为或心理上的报复。失恋的创伤有时会带来严重后果,如自杀、心理变态等。给予失恋者以合理的心理指导,使其情绪得到疏导发泄,对于减轻其心理紧张,避免心理失调是很有帮助的。

失恋的大学生朋友,请记住普希金的诗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而且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忍耐;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个人问题,恋爱问题,在我的思想里占的地位很小,即使失恋一百次,我也不会自杀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失恋再失命,是对生命的亵渎,留给我们的亲人和朋友的只是无尽的痛苦与悲伤。解决失恋和单相思先要端正认识。爱情不是生活的唯一内容,又何必为它耗费所有精力甚至抛弃生命?向别人倾诉自己的内心烦恼也很必要,倾吐出郁积的情绪挫折会缓解积蓄的心理紧张。如果上面这些方法都不奏效,适当应用心理保护机制,产生代偿迁移效应也是行之有效的。所谓代偿迁移,指青年把失恋或单相思造成的心理紧张迁移到其它方面来缓解这种心理紧张。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3:

近些年来,积极心理学在大学校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是从全新的视角去解决心理问题,通过挖掘大学生自身的力量,继而达到维护心理健康的目的。大学生承担着的巨大的就业、心理以及精神压力,如不及时排解将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由于自身的优势特点在治愈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促使他们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挑战。

1积极心理教育理念应对大学生压力的实施意义

积极心理学来源于西方国家,属于新的研究方向,通过实验操作验证人类潜在的积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新的心理学思潮,上述心理学主要是以人性的美德与善端,或是潜在建设意识,运用相对积极的态度是剖析人的心理,激发潜在积极力量,或是优秀品质,与传统心理学相比实现了新的突破,帮助人类通过发现自身的优势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从而促使人类获得健康的人格。积极心理学在大学校园的推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全新的视角解读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发掘其潜在建设力量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从而有效应对挫折,掌握缓解压力的技巧以及对策。积极心理学在应对大学生压力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维护其心理健康系统,促使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或是挫折时,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积极资源,灵活应对压力,甚至是消除压力,确保大学生可以保持心理健康。

2积极心理学应对大学生压力的具体策略

培养乐观的人格

所谓积极心理学,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要培养良好的性格,乐观的心态,而乐观个性多半是后天形成的,主要是指个人对外界事物的一种积极的心态。人一旦具备乐观特质,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一般会将因素归结为外因,无论是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阻他们都能积极面对,而不是怨天尤人,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乐观人格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这不仅可以使其保持健康心理状态,而且还能使他们在面挫折时有效应对,从某种程度而言,乐观属于有利的资源,让大学生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明确生活方向

大学生需要明确自身未来发展方向,是他们努力学习的动力,这不仅体现在外在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内在上。积极心理学指引学生明确目标,自己掌控未来,对于未来的职业或是生活有一定的规划,并且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这样他们在某一阶段规划自己的人生,充实的生活会让他们感受到幸福。大学心理教学中,必须开设相应的积极心理学教学,可以通过课堂或是课下活动形式让学生制定自己未来的目标,即使在遇到困难或是阻碍时都能游刃有余的应对,积极战胜各种困难。

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对积极心理学的应对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也属于一种资源,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分别是物质支持、情感支持、信息支持,上述资源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起到了辅助功效,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缓解压力,降低由此带来的伤害。社会支持是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有利资源,这样可以使其应用更多的积极方式应对不良心理,更好的解决心理问题。针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需要面对的是适应社会变化,适应由变化而产生的困扰,这是现阶段他们急需克服的问题。其他社会资源团体需要给予大学生相应的社会支持,这可以帮助大学生在面临困境时时刻保持积极的应对状态,心理教育课程应更注重学生理解社会支持的意义及使用的重要性。

3应对策略培养模式

培养压力认知

基于积极学角度分析,需要对个体压力给予合理的解释,并能够从中获得积极体验,同时也是大学生缓解压力的主要策略。积极心理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具备积极认知评估,这也是当前较为普遍的改变认知方式。从某种程度而言,认知评估属于一个完整的过程,主要是基于应激源合理解释,同时对其进行评估的过程,属于压力的调节变量。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在面对压力时通常都是以消极的心态去应对,这种认知习惯及暗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比如:他们经常会存在我不行、我无能为力的状态,这些因素长期累积会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在日常的教育中,高校要重视学生乐观积极心态的培养,使其具备认知以及应对压力,这有利于形成积极体验,帮助大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理。

增进积极经验

积极心理学生主要是增进学生积极的体验,这种积极体验不仅体现在回忆过去上,更体现幸福感受现在,并且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积极体验,这种心理状态是大学生需要具备的心理状态,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感官愉悦,其二是心理享受,在构建大学生压力应对策略中,积极情绪以及体验是非常关键。基于拓展建构理论来说,大学生自身具备相对离散积极情绪,比如高兴、兴趣、满足、自豪等等,这些都可以称之为个人资源,帮助他们在面对压力时以积极的心态及策略面对,通过积极经验累积提高自我肯定体验。高校教育中,必须重视大学生积极情绪及因素的培养,比如创造性、胜任感、自我超越等等,除此之外,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促使大学生能够增进更多的积极经验,形成内在动机。

锻炼问题处理模式

有研究显示,当前大学生存在巨大的精神、就业以及心理压力,而他们应对压力的方式也相对比较统一,通常情况下是以积极心理调节为主,而消极自我防御出现较少,但是很多大学生在遇到压力或是困难时,也会采取消极应对模式,如逃避、抱怨、沉迷于幻想、极端行为等等。上述消极应对模式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可以借助情境训练,亦或是其他形式加以调节克服,运用积极的压力应对,由此解决实际心理阻碍。当大学生面临学习压力时,教师可以通过优化教学方法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而当前面对交往压力时,可以运用沟通技巧的方式消除,降低压力强度;当学生存在就业压力时,可以通过挖掘自身积极建设力量,让自己处于积极应对状态,形成积极的处理模式,继而促进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压力时都能够以积极的应对策略解决。

4结语

运用积极心理教育构建大学生压力应对策略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积极应对情绪,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在面临困境或是压力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情绪,从而促使大学生具备最佳的心理状态。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4:

摘要:心理弹性影响着学生的诸多方面,如人际关系、生活困惑、恋爱、职场选择,借鉴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思想,从自卑感及补偿、生活风格、社会兴趣、创造性自我方面提出了优化学生心理弹性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弹性;个体心理学

大学生是社会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道德品质、文化素质及心理素质是实现中华复兴的重要保障。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4]16号)、《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5]1号)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1-22年)》精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要求各高校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健全校、院、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的管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活动。同时要求各高校配备不少于两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依据各高校学生的数量可以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基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管理与评价的复杂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发展的动态性及社会、家长、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了解的深入性等特点。本文在借鉴西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运用的基础上,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应用角度提出优化学生心理韧性的相关策略。

一、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阿德勒作为第一个与弗洛伊德观点产生分歧并分裂出来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家,他反对弗洛伊德过度重视潜意识,提出应该关注意识,人们应该活在当下,与过去的经历相比,未来的生活目标更影响人的行为,因此他提出了以下理论:

1、自卑感及补偿

“自卑情结”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阿德勒认为,补偿是弥补自卑的最好方法,某方面缺失,可以通过另外的途径或者额外的付出获得内心的平衡,降低自卑感。补偿的最终目标是追求优越,阿德勒把追求优越看成是人生的主导动机。

2、生活风格

阿德勒在分享自卑感及补偿的过程中,提出了“生活风格”, 良好的社会环境会促进个体形成优良的生活习惯,激发个体分享这种生活风格、影响周围的人群,净化不良风气。阿德勒认为个体基本上有四种生活风格,分别是支配-统治型(Dominant-ruling);索取型(Getting type);回避型(Avoiding type);社会利益型(Social useful type)。

3、社会兴趣

阿德勒说:“社会兴趣不仅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对生活的评价态度,一种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的能力。”每个人天生都具有与别人和谐相处的需要,这种需求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得到发展,而且个体必须认识到这种潜能,才能更好的发展自我,如果一个人无法认识这种潜能,他的世界会变得糟糕凌乱,会产生诸多心理问题,严重者可能成为精神病患者。阿德勒认为,个体一生中需要完成三大重要任务——职业选择、社会任务及爱情婚姻。

4、创造性自我

阿德勒认为人类不是环境或者遗传影响的简单消极的接受者,而是能够自由的、创造性的与环境发生作用,按照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组合起来,适应自己的生活。一些人对社会有益,一些人对社会有害,阿德勒看来其差别在于选择,他认为遗传和环境只提供了“个人按照自己‘创造’的方式用于建造生活态度的砖块而已,正是他应用砖块的独特方式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个性”。

二、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弹性优化策略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事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人成才,事关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弹性优化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补偿,克服自卑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因成长环境各异,优缺点也各异,阿德勒用补偿告诉我们,缺点不可怕,也无需自卑,重要的是要拥有克服自卑的勇气及信心。学生生活较单纯,处于心态成熟与未成熟的阶段,成人感越来越强烈,虽然大部分时间能协调处理自己的学习、生活,但也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如学业挫折、恋爱挫折、人际交往障碍及求职失败等。补偿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直面自身的不足和失败,调整认知、情感以及行为,追求心中的优越,以达到补偿的效果。如享誉世界的NBA退役球星乔丹,热爱篮球,却因身高问题被拒之门外,这种挫折并没有让他放弃,而是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恳求教练让他作为一个球队的杂役人员,凭着坚毅的等候,他终于得到教练的认可,成为一代巨星。乔丹用积极努力的态度补偿了身高的不足,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控制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及抗挫耐受力等方式帮助大学生进行补偿,提升他们的心理弹性。

(1)个体意志品质的培养。青年时期是意志品质逐渐稳定的定型时期,又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意志力。意志力是指从事某一件事或者活动持久的耐心、毅力。从日常生活方面来说,可以让学生自我挑战,培养恒心和毅力。从野外拓展而言,要定期组织学生参与野外心理成长训练,克服内心的恐惧、不自信,直面失败,磨练个人的心理品质。

(2)培养自控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个体在心理发展的历程中,需许多外界力量的援助及支持,自控力是个体成熟的特征之一。自控力是指个体面对困境和挑战时的一种控制能力,它能增强个体边界意识,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优化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能激发个体内在力量,整合资源,优化心理品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自控能力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一是反省。个体每做一件事情,都需用一定的时间来反思、总结。二是加强边界意识。个体之间对事物及人的看法态度有差异,我们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给他人,造成他人的痛苦,需求同存异,尊重他人的观念及做法。三是合理表达情绪,委婉措词。我们需清楚的意识到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别人的垃圾处理器,个体之间是平等、互助、尊重的关系,表达情绪时需评估他人的心理状态、接受程度以及对他人造成的伤害程度。四是挖掘自身优势、发现外界事物及他人的闪光点。五是多关注事物的积极面,勿用放大镜、显微镜去观察事物的消极面。积极思维有利于人充满斗志,满怀希望,消极思维会使人患得患失,错失机遇,不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

(3)提高抗挫耐受力。挫折是人生常态,合理的应对方法可以避免类似挫折重演,更好的适应生活。首先要学会倾听,吸收他人经验为己所用。挫折虽然各异,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却相通。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吸收各类问题的解决方法,遇事不乱,胸有成竹。其次要正确归因。韦纳把努力、能力、运气、任务难度等因素归为稳定-不稳定、内控-外控、可控-不可控。要善于把握稳定、可控的因素,对挫折正确归因,分析其中可以调整的因素,最大可能的改变挫折情境。最后要自我模拟一些挫折情境,用心理剧的表演方式加强抗挫能力。心理剧是一种用舞台表现心理冲突的方式,可以让个体在其中去体会他人的心理冲突,达到压力释放、自我调整的效果。

2、优化生活风格,提升心理品质

阿德勒提出的四种生活风格中,只有社会利益型是健康的,其余三种都需优化。随着社会的转型,物质财富日益剧增,精神生活却无法与物质接轨,滋生诸多违背社会主流文化的现象。面对需要优化的生活风格,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优化。

第一,普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心理教育在家庭中未受到高度重视,一方面因人口众多,文化水平差异巨大,难以让低文化素质的家庭理解和运用心理学知识;另一方面封建思想残余,尤其偏远山区,重男轻女,对女孩的关注远低于男孩。普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家长了解子女的心理成长历程,依据发展阶段有的放矢的进行合理的引导训练,增强子女的心理品质。

第二,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环境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完善的重要途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用心理知识竞赛、心理知识展播、心理游戏、心理拓展、情境模拟、团体辅导、个别访谈等形式灵活进行。

第三,净化社会环境,提升学生在外的安全性。社会是一间染色纺,大学生作为一个成年人,身体已具备成熟的条件,但是心理却还处于过渡期,能辨别一定的是非观念,但略显稚嫩。我们需要整治不良社会风气,让大学生的理念与社会合理的接轨。

第四,自我教育。家庭教育提供给幼儿一个成长的风向标、学校教育提供给幼儿自我完善的途径、社会教育提供给幼儿检验自我的空间。但个体还需具备自我教育、自我检查的能力,无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属于引导性的教育,而自我教育是一种检查性的终生教育,它可以让个体不断的在自我检查中调整自我、完善自我,促进社会和谐。

3、发展良好的社会兴趣

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是个体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尺。大学生正值青春活力的年龄,人际需求旺盛的阶段,高校社团众多,大学生应积极加入自己喜欢的社团,主动与人交流,互惠互利,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避免出现孤芳自赏的优越情结及自怨自艾的自卑情结。增强人际交流技巧的方法有:一是倾听,理解之后适当发言。倾听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让别 二是主动关注,但不逾越自己的界限。个体都有脆弱的时候,有的人喜欢倾诉,有的人喜欢默默承受,我们需要依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主动关注,并征得对方同意之后再表达你的关心。三是互惠互利。人与人之间不是单方面的付出和索取,人际关系犹如天平,付出大于索取, 因此人际交往中,需要互惠互利,才能友谊长久。四是懂得包容和谦让。个体之间因个性差异,难免会在认知、情感及行为上发生摩擦,当矛盾出现的时候,需懂得容纳他人的个性,不能争锋相对,彼此伤害。

当代大学生虽然拥有良好的教育环境,丰富的知识,但总体来说心理成熟有待加强,人生观、世界观也有待逐步完善。在社会竞争中,他们虽然拥有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但也面临巨大的职场压力及生活的各种困惑。因此,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提升他们的抗挫能力,历练他们的意志品质,发掘自己的社会兴趣,帮助他们完善自我,融入社会,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思想留给后世的精神财富。

总结:心理学论文: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弹性优化策略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

大学生心理论文 篇5:

摘 要:积极心理学提倡关注人性积极的一面,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积极情绪,它与人格之间紧密相连且相互促进。本文试图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来探讨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含义及其塑造途径。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健康人格

历史发展到今天,现代化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产力、极其丰富的物质福利和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但同时寻求健康的人格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健康人格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人格研究的主流,影响甚广。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观,

一、积极心理学与健康人格观的基本含义

(一)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1]。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的模式,当然它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所谓的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 似乎大多数心理学家的任务是理解和解释人类的消极情绪和行为[2]。这种以消极取向的心理学模式,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与探讨,由此造成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巨大“空档”,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在这种背景之下,积极心理学呼吁:心理学应该转换为研究人类优点的新型科学,必须实现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换,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二)健康人格观

确定健康人格的个性模式,是心理学家曾为之不懈努力的工作。心理学家曾对心理健康的榜样人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各自的模式。其中主要有奥尔波特的“成熟的人”模式、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模式、罗杰斯的“充分起作用的人”模式、弗洛姆的“创造性的人”模式、弗兰克的“超越自我的人”模式以及皮尔斯的“此时此地的人”模式。

尽管这六种有关健康人格的观点对充分发挥潜力的健康人格的描绘虽不完全一样,但总的说来,它们对健康人格的模式是相近的。比较一致的观点是:

1. 心理健康的人能有意识地控制他们的生活,控制自己的行为,把握自己的命运,而不被意外的、不能控制的、无意识的力量所驱使。

2. 心理健康的人了解他们自己的实际情况。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且一般说来,他们是容忍并认可它们的。他们并不着意伪装自己。尽管他们能够扮演社会的角色,以适应别人或情境的需要,但是,他们并不把这些角色同他们的真实自我混淆起来。

3. 心理健康的人坚定地立足于现在。心理健康的人并不生活在过去之中。他们能较快地摆脱失败和冲突的阴影,坚定地面向未来和立足于现实。不少理论家强调朝向未来的目的对于健康人格的重要性,但他们并没有怂恿我们用未来代替现在。

4. 心理健康的人强调增加紧张而不是降低紧张的重要性。增加紧张是通过接触日益增多的感觉和形象的方式进行的。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渴望安静和稳定,而是渴望生活的挑战和刺激,渴望新的目标和新的经验。

5. 心理健康的人能给予爱也能接受爱。把自己奉献给工作,并乐于承担义务,关心他人。他们的情绪生活成熟健全,能耐受挫折和失败,经常保持愉快的体验,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活力和幸福。

6. 心理健康的人有独处和自主的需要。他们不依赖于别人来求得安全感与满足,他们依赖的是自己。他们需要有独处的时机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看法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不过分考虑他人的意愿,因此对待严重的打击、挫折显示出相对的镇静态度。

7. 心理健康者的人际关系积极稳妥,他们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既承认自己,又尊重别人,能体谅他人的痛苦,并用各种办法来帮助他人,具有同人类共祸福的意识。

二、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

(一)积极情绪与健康人格

积极情绪可以对人格进行渗透,通过诸如大学生健康的归因方式、正确的应激与心理防御系统、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以及通过中枢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等一些特定途径与方式形成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减少和消除消极情绪的负面影响,使大学生处在健康、幸福和快乐的主观感受之中[3]。在培养大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情绪的培养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可见,具有积极情绪的大学生,在遇到负性的生活事件时能够在主观上正确地认识、客观地评价,在行为上能积极应对。这些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行为特征会形成周围同学和老师对其积极的评价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客观上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同时,这些良好的心态和积极健康的行为特征久而久之就会逐步稳定下来构成大学生积极而健康的人格。

(二)积极自我认知与健康人格

积极的自我认知是建立在对现实自我全面客观认识基础上的一种积极态度。由于认知能力发展水平的的限制,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往往比较片面和易走极端。如果对自己的评价过低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夸大自己的缺点、怀疑自己的能力,则容易产生自卑感;如果对自己的评价过高,便容易使大学生眼高手低、目中无人、产生骄傲自大情绪。骄傲、自卑都是不良的自我认知,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危害极大,所以要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构建健康人格。

(三)积极行为方式与健康人格

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动地适应与改造现实环境的积极行为方式是人格健全的标准之一。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大学生在困难面前,会在接受事实的基础上采取积极行为方式去消除不利因素,促使事物向积极方面转化[4]。尤其是锻炼大学生在有矛盾冲突或者有问题需要解决时的适应能力、独断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耐受力,形成健康人格,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十分重要。

(四)积极的社会支持与健康人格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发展所依托的社会关系系统。研究表明,亲密人际关系所提供积极的社会支持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个体缓解压力,包括调节不良情绪、分担责任、提供建议、传授技巧和提供物质帮助等[5]。对大学生个体而言,朋友不仅能够支持个体的自我价值感,提供爱、关怀以及披露内心世界和宣泄的机会,而且能够使青年获得情感上的安全感和支持,为社交能力的提高提供基础。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过程中,培养大学生有意识的体验并从现存生活中挖掘社会支持资源的能力,是构筑大学生健康人格系统的重要环节。如在大学生教学中应包含如何体验社会支持、如何支持他人、如何获取他人支持等内容的训练科目,通过训练让大学生学会构筑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增强自信,进而更好地塑造健康人格。

参考文献:

[1]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xx,(2).

[2]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xx,(3):6-10.

[3]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xx,(3):321-327.

[4]Sheldon M, King L.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xx, 56(3):216-217.

[5]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xx,44(4):120-126.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6:

幸福感是幸福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幸福感研究存在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三个方向。文章通过梳理三种幸福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幸福感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未来幸福感研究的发展趋势。

幸福感研究涉及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文艺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目前,心理学关于幸福感的研究主要包括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以主观幸福感为主流。三种幸福感侧重研究幸福感的不同侧面,其理论相互关联和补充,未来存在整合的趋势。每一座城市都因为它独特的型格而自成一派,成就了其独特的美。生活中的美真实地散落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感受于每个市民的心中。可是有的时候,当你走在所生活的城市里时,却似乎不那么容易发觉,而这样的感觉其实源于你对这座城市的陌生与不了解,因而创建一个生动的精神家园会让一座城市温暖、鲜活、灵动起来。

一、心理学中幸福感研究主要理论取向

(一)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SWB)是指人们根据内在的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所获得的感觉或评价,也即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评价。

(二)心理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主要指人心理机能的良好状态,是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成就和自我潜能的完美实现。心理幸福感以亚里士多德的实现论为哲学基础。心理幸福感的提出和研究从自我成长的侧面来界定和诠释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主观幸福感概念和程度测量上的局限。

(三)社会幸福感

所谓社会幸福感(SociaiWell-BeingSWB)是指个体对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关系质量以及对其生活环境和社会功能的自我评估。

二、幸福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幸福感的概念界定不清晰

由于研究者不同的研究取向,心理学界对幸福感的感念界定还没有达成共识,甚至存在概念界定不清的问题。如用幸福感的概念代替主观幸福感,将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混用等。幸福感的最初研究范式采取不给其下定义的做法。在实证研究中,多数研究者认同幸福感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成分构成。PWB的六个维度理论和社会幸福感的'五个维度理论也都没有清晰地界定幸福感的定义,没有研究各个维度存在怎样的关系,怎样�

(二)忽略了幸福感的文化特性

在幸福感研究之初,研究者并没有意识到文化对于幸福感的决定性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有研究者证实了文化对于幸福感的决定作用,笔者也感受到幸福感是与文化背景文化品位乃至文化传统密切关联的。

(三)混淆了幸福感的来源与结构

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把幸福感的来源等同于幸福感的结构本身。幸福感作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虽然不同个体的幸福感的水平不同,但是却有相似的结构。在PWB的研究中,心理需要的满足能够带来幸福感,但心理需要并不是幸福感本身。社会幸福感的研究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社会整合、社会认同、社会贡献、社会实现和社会和谐能够增强个体的幸福感是幸福的来源,但不是组合在一起就是幸福。

三、幸福感研究的趋势展望

(一)进一步对幸福感的概念进行界定

能否对幸福感概念科学全面地界定,关系到幸福感研究的方向和意义。幸福感的定义应体现其统一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幸福感的界定应重视幸福感获得的过程,推动对幸福感的干预研究。例如有研究者将三者结合起来,提出了综合的幸福感定义。

(二)三种幸福感的整合

随着幸福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出现整合的趋势。现有幸福感的理论模型侧重单一成分,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分离了幸福感的整体性,且相互之间出现矛盾和重复交叉现象。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三者的整合将有利于建构出更加合理的幸福感的理论模型。国外Dierendonck、Ryff、Keyes和Waterman等以及国内苗元江、金玲玲、宛燕等都进行了三种幸福感关系研究,证明三种幸福感在理论结构上相互关联,而且初步确定出整合的幸福感理论结构,形成未来幸福感研究的新方向。

(三)深化幸福感的本土化研究

文化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不同文化中的个体对幸福的认知、感受和追求方式不同。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国外的研究成果颇多,而国内的研究目前缺乏系统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说明本土化的具有民族品位的幸福感的研究亟待关注。

四、幸福感研究的重要意义

幸福感是人的精神文化建设之一,是精神情感的重要因素。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主要是指对校园历史传统的择优传承,以及对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的获得全体师生员工共同认可的(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的创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力的过程,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奥秘、求知解惑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能够契合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幸福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 篇7:

一、发挥积极心理学功能作用,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不断兴起,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不断拓展延伸,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也从以往对消极情绪、对人类的疾病和弱点的对比分析中转向更加关注人的健康情绪体验,关注人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培养与美好心灵的挖掘。

1.积极情绪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针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由于缺乏情绪管理教育指导而导致大学生中出现的人格问题、道德问题、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就业问题等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现象的不断频发,积极开展以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积极情绪管理的策略研究,可以进一步发挥积极心理学引领下的大学生情绪管理教育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通过探寻解决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更好地发挥积极情绪管理在解决大学生情绪问题中的主导作用,科学利用积极情绪会汇聚的正能量效用,助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情绪管理教育的引领、指导、激励和升华的心理功能作用,充分体现高校大学生情绪管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的价值在于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为引领,以大学生情绪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依托,以积极情绪汇聚的正能量为载体,以有效发挥积极心理学重要的功能作用为目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审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和制高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预防和矫正心理问题和关注发展和幸福并存,因此,必须把积极心理学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科学有效地心理健康模式,科学利用积极情绪会汇聚的正能量效用,助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更好地实现高校大学生情绪管理教育的引领、指导、激励和升华的心理功能作用,对于进一步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激发大学生学习潜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才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二、明确目标任务,激发大学生学习潜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积极心理学的取向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和更高目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大学生情绪管理问题,其目的就是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因素。

1.发挥积极情绪管理汇聚正能量的积极作用,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和更高目标;积极情绪管理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为高校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明确而目标任务。它以全新的视角改变了以往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重点,将关注心理问题消极方面产生的不良影响,转向关心大学生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塑造,关注大学生的积极认知加工、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社会行为,并将如何培养积极健康的快乐的人才作为未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最高目标提出,为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考。充分发挥积极情绪管理汇聚正能量的积极作用,让积极情绪管理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助力正是本文开展研究的亮点所在。

2.培养大学生个体发掘自身的潜能与力量,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大学生好学、乐学、勤学与积极乐观向上。运用保护性因素促进心理弹性的形成,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性,以充满快乐的希望和散发着青春活力的心灵状态,运用科学有效利用积极情绪管理策略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不断增强大学生积极情绪的感受力,提高大学生情绪智力,挖掘潜力、培养调控情绪的能力,提升幸福指数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发挥积极情绪管理作用,提高大学生情绪智商,让积极情绪在情绪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发挥积极情绪在情绪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势在必行。

3.开发大学生情绪智力,自觉养成积极的品质,塑造积极的自我,追求积极的改变,营造积极的关系。调节情绪健康应重在关注人的积极面,调动人的积极性。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需要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资源来帮助一般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努力获得美好的生活。科学有效利用积极情绪管理的方法策略,就要学会积极认识情绪,积极表达情绪,积极地调整情绪。从认知、情境、平衡、社会支持等角度全面调节情绪,达到情绪健康。调节情绪、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应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为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加油。

4.以积极情绪心理学“培养个体积极心态”理念为指导,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积极心理学这种关注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从关注负性情绪转向关注积极情绪。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心态,通过自我教育实现积极的认知加工,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如乐观、希望、自我接纳、自尊、宽容、逆境中的心理弹性、审美体验、智慧灵性等;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流畅感、快乐感等;人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包括社会凝聚力、利他行为、社会责任感、宽恕、仁慈、爱的能力等,为大学生拥有阳光心态,闪亮青春给力。

三、发挥积极情绪管理策略效用,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全新研究价值取向,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情绪管理问题以新的启示。随着当今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伤害事件不断频发,加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塑造,进一步发挥积极情绪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成长成才都有着重要意义。

1.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情绪管理策略研究需考虑性别、年级、生源以及产生情绪障碍原因等差异。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体逐步由依赖走向独立,进入成人社会的关键时期。许多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和思想准备,因而出现不适应现象,包括奋斗目标的失落、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学习适应的不良、交往的困难等。相应地采取的对策就应该不仅包括树立牢固的科学人生观、在学习中探索“适应期”规律、进行“适应期”的心理调整、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等,更应该考虑大学生情绪管理中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生源差异、产生情绪障碍的原因差异,充分利用策略去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专注、快乐、兴趣、挑战性,干预的关注点在学生体验主观幸福感受、成功感和学习乐趣,建构学生的积极的自我概念、希望和生活满意度,培养学生创造性和战胜挫折的心理弹性,而不是单纯的克服消极情绪,这样才能通过积极心理学更有针对性地发挥大学生人性中的积极情绪的功能。

2.发挥积极情绪效用,增强学习动力。积极心理学的关注点在积极的情绪和动机。积极情绪具有更加持久的适应功能。比如,失败的反馈会造成对悲观的夸张,夸大危险,令人焦虑;而成功的反馈造成人对成功的整体的“乐观偏向”,使人积极克服困难,低估危险。研究发现,伴随着正性情绪的积极状态的认知,产生了不同寻常的思考、灵活和创新的学习,对新知识的接纳变得更加敏感。对大学生情绪问题的产生与影响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比中性的和负性的情绪更能促进大学生学习、提高智力,挖掘潜能,激发创造力。且积极的情绪还有助于消除负性情绪、扩大人的心理资源,使人在逆境中具有容忍挫折的心理弹性。积极的情绪更能维持长久的行为动力,更加有利于人们发挥潜能,尤其是高级的学习、创造性智力。积极情绪使人变得更加稳定,目标明确,效率更高,目光更加深远,力量更加强大。这种积极性不是一时的热情和冲动,而是永久的、可持续发展的、稳定的,它能引导大学生在幸福感中学习,幸福快乐成长。

3.运用积极情绪管理的方法策略,客服消极情绪带来的影响。在激烈竞争的社会,压力会越来越大,挫折如影随形,增强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尤为重要。作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积极情绪管理心理素质。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专门机构,如何发挥情绪的主要作用,有效利用积极情绪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克服不良情绪带来的影响,调动积极情绪汇聚的正能量,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情绪管理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从而确保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的效果。情绪管理隶属管理心理学,是寻求激励人心理和行为的各种途径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生活质量,幸福程度。

4.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大学生不合理认知。管理情绪要运用改变认知是一种非常重要情绪管理策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积极的认知就是在看到事物不利面的同时,更能看到积极的一面,使人增强信心,情绪饱满。调节情绪要注意行为调节。不良情绪已经发生时,可以通过一些行为上的改变而加以调节。也许这些行为是琐碎的,但却是获得良好情绪的有效途径。加强情绪智力的培养,积极的方法手段应对不良情绪,调整解决副性情绪带来不良影响,帮助大学生自觉养成积极的品质,塑造积极的自我,追求积极的改变,营造积极的关系。开发大学生情绪智力,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关于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都成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新的热点。关于积极情绪与健康关系。积极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对保持或促进生理健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四、结束语

为了更好地发挥积极情绪管理引领下的正能量学在促进大学生情绪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做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才不仅是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更是今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将积极情绪贯穿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是未来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做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心理素质的提高一方面要靠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要靠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方式,使每个大学生学习必要的心理知识,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发展氛围,才能让大学生拥有幸福快乐的未来。

大学心理学结课论文 篇8:

摘要:

大学生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其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更是关系着我国国民素质的提升。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重视的问题。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此,本文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来探讨提升对策。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期间是大学生心理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是大学生个体心理素质提升的关键期。但该时期,因为大学生自身心理的不成熟,使得大学生成为了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的群体。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面临着诸多的生活、学习、就业压力,让大学生容易出现焦躁、抑郁、挫折等心理健康问题。真是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入手进行分析,最后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来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分为轻度心理障碍和严重心理障碍。河北省曾对一些高校新生进行心理普查,结果表明,20%-30%的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障碍;0.8%-2%的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障碍。苏州大学心理咨询中心8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数据显示,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大学生比例基本稳定在6%左右。杭州市的调查研究发现,25.3%的大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国家教委曾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大约20.2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己成为大学生体学、退学、自杀的一个主要因素。据统计,因心理健康问题而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占总退学人数的30%左右,而且这一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大学生心理问题在数量、严重性和复杂性上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正是看到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我国开始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通过出台一些文件和政策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讲课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监狱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这些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充分说明了党和政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二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影响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方式、突进得到了改进,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课堂教育工作得到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通过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夯实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形式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在局限于课堂说教,普通高等学校开始利用计算机技术、微信等形式来改善心理健康教育条件。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片面化。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包括积极和消极两种目标,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多以消极目标为主,关注大学生群体存在的各种心理疾病、解决方法以及如何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教育矫正。但忽视了对大学生心理潜能的挖掘,对大学生积极的心理个体品质的培养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仅仅让大学生了解到自身存在的不良心理症状,而对如何积极进行健康心理的培养知之甚少,导致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不高。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严重。普通高等院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对待,设置了学时、学分,教学内容依照教材开展,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应用性不强,无法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目标相融合。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偏重治疗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大学生存在的消极心理行为进行治疗,而忽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规律,不重视心理健康防范性教育,导致治标不治本的现状出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不足和偏差、心理学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程度不高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原因。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积极心理学倡导对大学生积极心理潜能的挖掘和发展,反对消极的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心理学反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事后处理和解决,倡导积极的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防范性教育让大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

1.更多关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积极心理学关注对大学生个体潜能的挖掘,这就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要仅仅注重存在心理健康疾病的大学生,而应该将每一位心理健康的大学生都包含在内。通过重视发展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如自信、乐观等来挖掘大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位大学生都能树立起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通过积极预防来避免心理问题的发生。

2.强化大学生积极情绪的体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通过强化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来培养大学生个体积极心理品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兴趣、增强满意度、激发大学生的爱心等,这些积极情绪体验最终会融入到大学生的血液之中,从而引导大学生的知行能力,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3.转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倡导心理健康问题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教育方式。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倡团体辅导、交互式的心理问题处理方式,认为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最具高效性,但也不否定个别咨询具有针对性的优势,认为只有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才会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通过良好的人际支持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永春,刘明波,高山川.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现状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50-55.

[2]刘浩,熊奕奕.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议[J].青少年研究,(1):76-79.

[3]李秀梅.积极心理学视域中的大学生情绪管理[J].青少年学刊,(2):19-21.

[4]秦安兰.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拓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J].青少年研究,(4):5-8.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9: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和标准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共同构成健康的完整概念。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及性格”。[1]心理健康的标准与内涵有着内在一致性。根据当今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情况,大致可以从如下五个方面衡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一是正常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敏锐、记忆力良好、思考力灵活、想象力丰富等方面;二是健康、稳定的情绪,身心处于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三是人格完整,行为协调,能有效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且行为的内在反映与外在表现相一致;四是人际关系良好、和谐,乐于同老师、同学等他人交往;五是坚强的意志品质,具备达到目的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行为,并在遭受困难、挫折时能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2]

二、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在当今社会日新月异、高速运转和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群体早已失去了曾经的“天之骄子”的光环,取而代之的是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等方方面面的重重压力。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首先,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总人数比例上升,表现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个体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涉及大学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群体饱受着抑郁、焦虑、自卑、恐惧、偏执、强迫、紧张等心理问题的折磨;最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负面影响扩大,处理难度不断增加。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状况,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内部性原因,也有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等的外部性原因。内部性原因主要是指大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均处于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变化时期,“心理年龄滞后于生理年龄,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独立生活能力差,自制力差,易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因而较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3]。外部性因素,学校方面包括学业负担重、生活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协调困难、生活中遭遇挫折与不顺等;社会方面表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导致大学生在择业与就业过程中容易出现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从众心理等,并进而产生诸多心理困惑;家庭方面或因家庭成长环境与大学学习生活环境之间的强烈反差,或因父母亲戚寄予的过高期望,或因家庭经济拮据、贫困等,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不适,精神方面也有诸多压力。除上述原因之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理解模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认识评估存在偏差等[4]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三、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高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学目标的动态性、身体活动的实践性、组织操作的复杂性、人际交往的频繁性、心理体验的复合性等特点[5],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挥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一)高校体育可以促进大学生智力发展,有益于智力水平的提升

在大学繁杂而充满压力的学习生活中,大脑多处于疲劳和紧张的状态,这就需要使它得到适时的休息和调整。大学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不仅可以让大脑获得充足的氧气供应,使脑力得到快速恢复,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分析能力的健康发展,对于保证智力的正常发育及大脑潜力的开发有着积极作用。概括而言,高校体育对大学生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大脑的开发和利用,增强神经系统的功能;二是减缓应激反应,提升大脑的工作效率;三是能有效消除脑力劳动引起的疲劳。具体来说,高校体育对智力的影响基于这样一个过程: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长时间写字读书以及低头弯腰使流向大脑的血液受到限制并不断减少,这直接影响到大脑的营养供给,进而引起脑胀、头晕,使学习效率下降。这时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体育活动与脑力活动合理交替,导致运动中枢神经兴奋,有助于加快脑部的血液循环,使大脑获取更多的营养供应,从而有助于消除脑力劳动产生的疲劳,提高大脑的学习效率,并进一步促进大脑智力的发展和智力水平的提升。

(二)高校体育可以促进大学生情绪稳定,帮助缓解紧张情绪和消除心理疾病

在高度竞争的社会,身处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也会面临精神空虚、学习生活焦虑,情绪压抑、紧张的问题,从而极容易导致悲观、孤独等心理障碍。而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降低、减轻甚至消除这种焦虑,稳定情绪。因为高校体育活动具有组织性和群体性,通过各异的组织形式和不同的活动内容,不仅容易发现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而且有助于大学生消除紧张情绪,发泄内心的不满情绪和意识,解除内心的枯燥和烦闷,提高主动性、自信心和成就感,并满足相互交往的需要。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教学中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调节情绪,并得以保持健康、稳定的心态。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士分析指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显著地松弛紧张的神经,改善人们的自我感觉,消除失落和沮丧情绪,是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消除心理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总之,高校体育对形成大学生稳定、健康的情绪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对帮助缓解紧张情绪和消除心理疾病的产生有着积极影响。

(三)高校体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心理与行为的协调性

健全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内在要求,也是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作为高校教育的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必然离不开健全的心理机制,必然要求具备健全的人格。所谓健全人格,就是指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应该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为。高校体育对自我意识的形成有巨大影响,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在情感上实现相互沟通和交流,而且可以发展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发展。具体表现为: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可以通过表现勇敢的品质、挑战新的成绩、努力克服困难等外在行为与自我观念、自我要求保持协调与一致性,如此逐渐使大学生自我意识受到体育教育的影响,使其在心理上不断表现出乐于交往、能客观评价自我与他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自制和稳定的心理状态等倾向和能力,在行为上表现出果断、坚韧、自制和毅力,身心均处于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良好状态,心理与行为的协调性不断得到提高,这无疑对健全人格的形成产生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高校体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协调人际关系,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处于大学阶段的大学生,相比之前的初高中阶段,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这容易造成大学生相互之间关系冷漠,彼此缺乏感情交流的状况。面临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大学生进而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而高校体育在改善这方面的问题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体育运动能把体育运动爱好一致、志趣相投的个体聚集起来,通过在一起平等、友好、和谐的比赛或锻炼,使他们彼此之间产生亲切感,并为他们进一步相互认识和结交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既可以增强自身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而且几乎在每一项体育运动中,都可以与认识或不认识的人结成队友或形成竞争关系,并在比赛、练习的过程中发生互相接触、切磋、合作、对抗等这样一个密切交流和交往的过程。并且在这其中,还可以培养大学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以及处理与他人关系的多种能力,这无疑对发展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提供诸多机会与实践。

(五)高校体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积极的进取精神

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的进取精神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今社会,不仅要求大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同时要求大学生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以接受这种竞争的考验。高校体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这一品质。高校体育具有显著的实践性、激烈的对抗性和明显的竞争性等重要特征,它要求其主要参与主体———大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敢于以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和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在具体的体育运动过程中,或者遭受肢体疲劳、疼痛导致的考验,或者感受成功、胜利带来的喜悦,或者承受失败造成的心理打击,都无一不是培养和锻炼大学生意志品质的有益经历。同时,在体育活动中,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坚持不懈、吃苦耐劳、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等品质。可以说,高校体育的过程就是克服困难和障碍的过程,就是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的过程。由此,积极利用高校体育必将对大学生坚强意志品质和积极进取精神的形成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和影响。

四、结语

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产生着广泛而丰富的积极影响。通过高校体育,具体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发展、情绪稳定、人格健全、人际关系协调和意志品质坚强等良性品质,从而在整体上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面对不容乐观甚至严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社会各界应该充分认识到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作用与影响,并视高校体育为破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融高校体育于全面的实践中去,并积极创造出各种有利条件以真正促进和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10:

运用积极心理学改进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必须改变简单机械的教育管理模式,通过调动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潜在的积极品质,形成以人为本、富有活力的习惯养成教育机制。

、引导积极的认知,建立自信的习惯养成

积极的行为方式来自于积极的自我认知,一种被强制和缺乏自信的行为难以内化为受教者的理性认知和持久的行为习惯。因此,建立积极而自信的自我认知对健康的习惯养成有着重要作用。正确的认知包括对主体意志品质、思想动机和行为方式的评价以及目标选择。

因此,要善于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学会积极的自我肯定、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善于采用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和成功激励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和调整自身行为;要有效组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阶段性目标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建立理性认知、产生积极愿望和激发前进动力,进而推动大学生积极的行为习惯养成。

、创设积极的情绪体验,用快乐筑牢习惯养成的根基

体验是将道理、知识、理论内化为人格和习惯的重要方式。创设积极的情绪体验,

一是强化参与。要开展参与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完善和创新选修课方式,开放教室、实验室,鼓励学生开展多种自选性的习惯训练活动;

二是创造和谐。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建立民主平等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通过表扬激励等方法唤起学生的良知和情感,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习惯养成动机;

三是善于积累。要引导大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建构,从“现实自我”到“理想自我”的过程中积累信心、勇气等正向心理资本;组织挫折性的归因训练,引导积极的归因方法和情绪体验,养成把努力、方法、注意等不稳定和可控的内部因素进行归因的习惯,保持习惯养成过程前后一致的行为向度和心理归因。

四是自我提升。通过调动大学生主体认识、主体体验和主体调控,使之逐渐从“自发”变成“自为”的主体,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这种提升反过来激发大学生的成就感,为新的情绪体验提供有利条件,进而促进人生价值观的提升和自觉而快乐的习惯养成。

、优化组织环境,创建自觉的习惯养成

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网络环境建设和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熏陶的方式增进学生健康的心理感受;

二是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服务学生,体现人文关照。要特别重视课堂的育人功能,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以及对美的追求和享受。

三是通过实施积极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好地实现教育对人的尊重、信任和鼓励,为大学生习惯养成提供更多支持;高校要把积极心理学纳入教学体系,开展积极的心理干预、心理测量和学生自主评价,营造积极健康的素质养成氛围。

四是引导大学生的学习观念、生活观念和自立意识,树立有所追求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朋辈群体健康发展,形成积极的“共生效应”。

、注重个体的心理关照,形成特色的习惯养成

习惯养成教育应该考虑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的差异。

一是增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在学生德育和习惯养成教育中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法,使他们在一种“心理自由”和幸福快乐的状态下培养将来长期受用的做人做事的习惯。

二是改变千篇1律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学分制”和“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设置课程种类、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鼓励特长发展、特色发展。

三是教给学生积极自信的评价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设定评价标准,自我评价努力效果,形成内在而优化的习惯养成自我生成和激励机制。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11:

、功利性驱动使大学生习惯养成难以持久

受升学指挥棒的影响,应试教育过多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主要反映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变化情况,对非智力因素却较少涉及,这使得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成了能力素质“一枝独秀”的状况。诚实、善良、助人、守约、践诺等对学生成人影响很大的良好素质,因不能被数量化、标准化而没能纳入考试评价系统,处于社会、家庭、学校关注焦点的边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关心,学生好的表现,被视为应该的正常行为,教师较少给予及时的褒奖。没有正面积极的强化,学生既缺少快乐的成就体验,也没有总结和巩固正确行为范式的积极性。

学生的尝试错误因为教师的急于求成而被放大,犯错招来的尖锐批评等消极刺激象一块重石压得学生失去自信甚至自尊,这些消极情绪憋在学生心里不能及时有效的排解,使得大多数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习惯养成主要是在高考强大压力下形成的。进入大学后原有的外在压力消失了,在强大压力下“养成”的习惯发生蜕变,自由散漫的现象大量出现,诸如迟到、逃课、上网游戏、吸烟喝酒。大学中,利益驱动的诱导方式仍然明显,考证、考级、考研和考公务员等应试性培训,多有急功近利性质;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往往不在教学规划之列。有关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目标有初步计划的占%, 这说明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教学过程“心育”不足使大学生习惯养成缺乏快乐

教学目标是通过师生有效的交往达成的。师生的有效交往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基础上,通过心灵相通、情感共鸣实现知识、技能的传承。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习惯于纠正学生的错误、以学习成绩评价人。教师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视而不见”,以成绩评价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样做使得学生心灵得到的“挫折”多,而自豪、骄傲少。有助于学生主动、自觉发展的积极体验被频繁的消极体验“淹没”,这种痛苦多快乐少的情感体验消解了学生发展自己的梦想和激情,教师灌输的正确理念成为无根之木,不能进入学生的心理世界内化为自律的指南。

、片面约束使大学生习惯养成动力不足

教育的管理功能被认为是教师对学生行为的约束。

一是“惩罚式”教育。为了使学生“吃一堑长一智”,教师习惯以惩罚代替教育。

二是“看管式”教育。为了“不出事”,给学生规定了诸多“不许做的行为”,对学生的心理需要往往缺乏应有的关照。这样的限制并不能促进学生积极行为的产生。

、不良氛围使大学生习惯养成缺乏支持

积极心理学重视社会组织系统对个人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作用,社会法律法规、道德风尚、家庭、学校、社区等局部环境都是社会组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社会组织系统育人功能的弱化主要表现在:

一是社会负面宣传和不良现象以及不良的家庭环境导致大学生出现人际关系的'淡漠、社会道德意识和责任心缺乏、大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定位出现偏差;

二是高校没有形成习惯养成教育的环境氛围。相关部门一般没有针对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系统规划,教师没有发挥应有的育人作用。调查显示,%的高校只是要求教师教好书,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并不规定或者不强调老师的育人任务。

大学生心理论文 篇12:

摘要: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核心目的是通过对教育体系的优化革新,满足大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养,从而实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养教育体系的有效创新意识,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素养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创新意识分析

如今新媒体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影响着人们的道德标准及思想意识。所以,需要在新媒体环境下为大学生打造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通过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管理的体系,明确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优化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稳定支持,实现教育体系的优化革新。在现阶段教育体系的创新意识发展中,需要将大学生作为主体,通过创新意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高校课程教育体系的稳定优化,实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综合提升。

一、新媒体环境特点

(一)便捷性

在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相对较快,在信息发出后,可以实现信息的及时回复,为双方的互动交流及信息沟通提供有效支持。同时,新媒体环境下,其语言也呈现出便捷性的特点,出现了缩略语、数字单词的谐音,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便捷性的服务。

(二)新颖性

在网络资源日益完善的背景下,新媒体形成了新颖性的特点,例如,QQ、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的构建,为大学生提供了多样的网络语言环境及新颖的交流方式。大学生在该平台上,可实现信息的及时沟通、及时传输,满足了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基本需求,实现了网络资源运用的丰富性及个性化,完善了新媒体传播的核心途径。

二、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一)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正面影响

第一,新媒体的出现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新媒体技术来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借助新媒体来加强与大学生的交流,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而提升他们思想道德的综合水平。第二,新媒体为大学生营造全新的环境。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丰富了信息资源,拓展了技术的运用形式,实现了信息内容的及时性传输,为大学生营造了全新的资源环境,丰富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内容和形式。第三,新媒体环境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通过新媒体信息平台的构建,可以实现大学生群体对知识内容的认知,通过实时地观察及分析社会因素,使大学生全面地了解社会的基本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规划,进而实现大学生心理素养的稳定提升。

(二)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消极影响

第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环境更为复杂,道德认知存在冲突。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各种文化思潮交流碰撞,对于我国大学生群体而言,其成长中容易受西方文化理念的影响,西方文化中一些偏执的思想会对大学生心理的成长造成制约,如果不有效地进行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会使大学生的价值理念产生一定的偏差,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教育需要将心理教育作为基础,通过规范及引导大学生的行为,实现教育体系的优化创新意识, 第二,在新媒体网络资源构建以及信息共享的背景下,信息资源的传播途径呈现出多样化,实现了信息内容的个性化、多样化传输,但信息的传输缺乏必要的监督,充斥着各种不良的信息,影响着大学生心理的健康。例如,在一些娱乐新闻、游戏信息等广告网站中,经常会弹出各种淫秽的图片,存在着不良信息,由于高校大学生的好奇心强,辨识信息能力较弱,会吸引着他们去点击浏览,影响着其心理健康。第三,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不断优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在网络中容易与陌生人建立信任关系,对大学生的信息隐私造成影响,为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一定影响。盲目地信任陌生人,会制约大学生正常的人际交流,形成不客观的人际观念,较易产生畸形的心理,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成长。因此,在现阶段下要革新教育体系,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新媒体环境带来的挑战,通过对大学生基本需求的分析,进行教育资源的合理整合,强化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认知,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创新意识

(一)构建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

新媒体的发展,信息资源的开发性及平等性使教学在某种程度上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因此,教师应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大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主体能力,使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拉近教师及大学生之间的距� 因此,现阶段的高校心理素质教育,需要认识到教师及大学生之间的关联性,通过构建良好的互动、沟通平台,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改变以往教学环境的限制,使大学生在学习中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完善合作交流管理机制, 在现阶段心理素质教育体系的优化中,将大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环境的营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思维,强化自身的基本职能,在教学中通过对教育环境改变因素的分析,革新教育体系,将大学生作为主体,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营造良好环境;第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坚持平等待人的原则,构建良好的交流平台,为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有效支持;第三,在心理素质教学活动开展中,需要构建一对一的交流环境,使教师及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变化,使大学生可以真实、客观地分析自己内心的想法,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证。通过营造“以大学生为主”的教学环境,可以有效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性,强化大学生对心理教育内容的认�

(二)借助心理素养的信息教育平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现阶段,新媒体已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途径,为了使其在教学中充分地发挥作用,需要高校教育管理者认识到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并针对这些内容构建信息化的教育管理平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第一,通过网络平台的构建,实现借助电视、广播及报刊等介质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将自媒体与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整合,提高信息资源运用的真实性及高效性;第二,可以在信息平台上开展咨询教育活动,咨询活动主要包括团体咨询及个体咨询两种,团体咨询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群体主要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个体咨询主要是针对较少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活动;第三,构建自媒体信息资源的监管机制,肃清网络教育的环境,强化大学生对客观信息的辨识度,

(三)有效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综合素养

新媒体环境可充分满足教育工作者的基本需求,通过在实际工作中优化设计,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充分满足大学生的基本需求, 在实际的网络教学环境的营造中,心理教育人员需要分析大学生对网络的需求,及时地调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通过综合设计网页、视频,使大学生掌握不同的心理教育内容,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分析,强化自身的心理素养, 同时,在高校优化教育体系的同时,也需要院校针对教育人员的基本现状,构建综合性的教育培训机制,实现教育人员综合素养的稳定提升,增加教育人员的知识储备,增强教育的有效性。对于教育人员而言,需要将多样化的心理教育内容展现在大学生面前,强化大学生的网络技术运用能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 此外,在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中,还需要实现对师资力量的合理整合,引进专业性的网络通讯技术人才,丰富教师队伍的职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实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能力的综合性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新媒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需要有效整合传统媒体资源,优化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使高校大学生稳定提升综合能力, 对于高校教育体系而言,教育不仅应是为了培养专业性的社会实用人才,而且还要在教育中强化大学生的心理素养,通过对教育体系的优化革新,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教育者需要认识到教学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途径,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的变化,构建综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杨文娜.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34):399.

[2]徐娟娣,乔婧芳,吴艳虹,等.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11):15-16.

[3]阮文玲.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5):103-104.

[4]陈军弟.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感恩教育路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21):81-83.

[5]刘洁,曹缪,侯祎,等.新媒体环境下军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J].才智,2014,(31):246-247.

[6]石变梅.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利弊分析[J].中国教育学术平台,2014,(4):133.

大学心理学结课论文 篇13:

就性别这一社会因素而言,现有的研究所给予女大学生的关注远远不够。有研究表明,在1985—20xx这15年中,西方大学校园压力无明显变化,研究者认为这种稳定性在于这归因于在过去的15年中西方高等教育体制没明显变化[1]。这说明时代背景与大学生的压力感息息相关。然而近20年来,中国的时代背景与人们对女性的定位却发生了一定改变。现实生活竞争日益激烈,相比男大学,她们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机遇和环境,一方面她们受传统文化所营造的环境氛围的束缚,在与现代意识间的矛盾中加剧了内心的冲突;另一方面,在面对文化的动荡,社会的变革及价值观的变化时,女大学生为跻身于生存空间的竞争和拼搏,又必须理性的进行思考,挣脱各种羁绊。同时,她们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加,心理矛盾增多,她们内心的各种矛盾、冲突和失衡显得复杂,强烈和隐蔽[1]。女大学生表现在能力、性格、需要、动机、理想、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与男性的根本差异说明,她们在认知的内部倾向性和独立的心理特征上有着固有特征[2]。故此,探讨和分析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基本特征,实有必要。

作为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试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积极心理学在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3]。它一改传统病理性的心理学在研究方向上的侧重点,主要研究个人的积极情绪、研究积极特质(其中最主要的是优势和美德)以及研究积极组织系统[4],进而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正因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谋而合,因而在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方向上,国内的更多的研究者已经开始探讨将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并对传统病理性的心理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确定了开展校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前景[5]。

1忽视认知因素的影响

在现有的关于大学生压力基本特征的研究领域里,前人的研究成果颇丰,如车文博等人发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压力感的主要� 李虹与梅锦荣对北京1295名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学习烦扰、个人烦扰和生活消极事件构成大学校园的主要烦恼,以日常烦扰所产生的压力为主要压力是大学校园烦扰的主要特点,而突发性消极事件并非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8],等等。现有的有关大学生压力基本特点的研究重在调查压力的来源与发展趋势,并对造成压力感的社会因素(如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等)进行了分析,但该类研究却忽略了大学生自身的认知因素,并未顾及个体对压力的评估态度对压力感的影响。就现有研究结果来看,研究者将压力情景下的认知因素主要归为个人的认知评价和认知倾向两个方面。

从Lazarus的认知-评价理论来看,认知评价在人们的压力调节上其实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人们在情绪活动中不断的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可以降低压力感,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达到更好的适应。已有相关研究[9]证明了这一点,压力作为一种外在刺激,并不直接决定负性情绪的产生。大学生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随着严厉的增大呈现增多的一般趋势,但并非较高压力必然伴随着较多的负性情绪体验,二者的关系与认知评价的内在调节作用有关。负性情绪体验随个体降低对外界压力事件威胁性的评估而减少;如果个体判断外界压力事件的威胁性有偏差,则负性情绪体验可能会增加。

认知倾向则在情绪反应与压力情境之间发挥着重要的调节或中介作用。研究指出,显著差异存在于认知倾向不同的个体在负性情绪体验上。乐观认知倾向的个体则相对较少,悲观认知倾向的个体负性情绪体验较多。对于女性大学生而言,个人的认知倾向对调节压力感的影响,则较男性更为突出。这是因为女大学生的年龄处于17~25之间,正处于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或同一性危机的矛盾期,由于对事物认知不稳定,缺乏完整把握,进而造成她们的思维方式容易轻易肯定或否定,造成自卑,形成心理压力和挫折感,进而造成情绪、自信心、压力与挫折应对方面的问题[10]。在性别的差异上,认知倾向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角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女生相对乐观的认知倾向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男性中相对悲观的认知倾向导致了相对较多的负性情绪体验,认知倾向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较低的压力水平下。

关于认知因素是否包含于压力基本特征之中的问题中,学界存在一些争论。一部分学者通过实验发现:一般结果期待倾,也即一般认知评价倾向(个体对于与自己有关的时间发展趋势及后果的信念和评价倾向,主要包括乐观和悲观两类)与控制点、归因等人格特征具有概念上的联系,它们在内容、指向方面存在明显不同但与个体与环境互动中的效能有关,实证研究往往会发现它们具有虽然显著但却较低的相关,可见认知评价对人们压力感未必存在直接联系[11]。然而,另一部分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却表明,负性情绪体验在较高压力情境下,持有乐观认知倾向的个体不比持有悲观认知倾向的个体在较低压力情境下的多,甚至倾向于略少,这表明认知评价倾向在负性情绪产生中发挥着相当重要作用[12]。对于这类状况,可以尝试以积极心理学视角来重新审视大学生压力基本特点研究。因为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核心就建立在个体积极认知对其自身心理过程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前提上。因此,以假设形式将认知因素考虑在压力基本特点当中,并尝试以自设问卷的形式来验证二者是否存在相关。如能证明某一认知因素对压力感具有显著高的影响效果,则说明个体认知因素亦属大学生心理压力基本特点范畴。

2缺乏专适用于主流大学生的心理量表

尽管这些研究都是建立在各自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严谨的实验而得出的结论,但是它们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即便是在以正常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中,在测量个体压力感或与之相关的负性情绪、行为时,这些研究中使用得最多的量表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事件调查问卷》(LES),这些量表的编制大部分不是专门针对青年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13],且这些量表多用于检测被测者是否存在心理问题,而对于那些心理健康处于正常水平的被试来说,这些量表的作用令人怀疑。

首先,在研究压力的领域,国内目前尚无已经被普遍投入使用的,具有我国当代大学生群体特色的测量心理健康的量表,而今大学生研究领域中,依据性别分类的典型量表也很少有。很多知名专家,例如:Vaillant等在经过比较研究心理健康量化工具后特别强调,在工具的适用性上,重视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因素,心理健康的评价工具应该针对不同对象群体的特征来开发和使用[14]。所以,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是设计并推行一套具有我国文化特色、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选取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且能有效评估他们心理健康的量化工具。

其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量的表实证效度的探索尚显不足。目前国内所使用的评价心理健康的量表很少有对其实证效度的探索。不能单纯使用SCL-90来判断人的心理健康水平[15],尽管在正常人群中的施测结果表明它的信度较高,但实证效度很低。原因就在于SCL-90完全忽视个人的美德、品质对于压力来源、压力发展趋势等基本特征的影响。在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上,国内外研究者都指出,应该从多角度、多方面来综合评价心理健康的不同层次,还应注意有效地区分和结合适应与发展、状态与特质,在使用心理健康评价工具上,研究者不能一味只重传统心理学的测量指标[16]。

最后,现有有关大学生适应的研究往往是围绕对大学新生适应的问题而展开的,而大学适应并非只在大学第一年才会出现,应该是大学整个阶段的问题[17];所以,各种评价量表和工具在理论构思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大学生适应的方面的测查存有很大的不同;现有评估量表评价大学生的适应更多地是从问题的角度出发,很少从积极的角度来评价大学生的适应,而是强调的是适应中出现的问题,等等。

此外,使用国外的量表研究和评价国内大学生适应情况较多,忽视了较大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方面来看,西方大学更强调个人而中国大学更强调集体,国内研究在量表的本土化上做得还不够[18]。

当然,以上指出的关于压力基本特征研究领域的这些问题并不是要否定已有研究的价值,因为不管是从学术的严谨程度来看还是从现有的应用结果来看,对女大学生压力基本特征领域的理论进行验证和发展都是一种必要和必然。该领域在当前的发展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这类问题的研究意义是不可否认的,只要按照科学的理性精神进行探索,就必然能够达成诸位研究者的初衷——造就更加美好和健康的学生个体与社会环境。

大学生心理论文 篇14:

积极心理学是从另一个视角看待人类心理的心理研究科学,它重视培养人类的积极面的天然能力,关注人类在正常状态下能够健康幸福的因素。大学生教育中的目标正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不谋而合。本文探讨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以及带来的对大学教育的思考和启发,并对积极心理学的实践应用做出尝试,提出了可以应用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些应用模式。

在当前大学生心理状态的讨论中,常见的论调都倾向于消极面,例如挑剔不能吃苦、喜欢新奇怪论不好管教、垮掉的一代等。我们承认在学生总体中确实有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个案,但是并不代表着大部分学生都是负面的心理状况。这些论调其实假设了学生的病态模式,如此大学生教育就不可避免地把注意力放在改变他们不符合传统学校价值观的方面,而忽视了大学生原本具有的能力和天性美好的一面,阻碍两代人真正的沟通和理解,使得教育的消极内耗增加。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刚好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如果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必然能够改变大学教育的整体面貌。本文将探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带来的启发以及如何在大学教育中实地运用的具体操作模式。

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启发

1.积极心理学是研究如何正确把握人生的科学。积极心理学和社会流行的成功学以及享乐主义是完全不同的。后者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激发出暂时高涨的热情,漠视问题本身,并且不以认清事实为基础,所以虽然能取得暂时的好状态,但无法持久,更不用说以此来指导学生的一生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前提是:人类的确存在缺点和脆弱,但是在万年以计的生命传承中留下来并进化为万物之灵的情况下,人类存在很多优点和长处,然而人们的注意力通常忽视人类本身做的好的方面,从而导致看待自己的角度有了偏差。积极心理学是对人类自身的重新审视,并重点关注那些可以提升生命价值的内容。积极心理学并不否定挫折,而是把挫折看作是实现更高的价值和更深的幸福感的必要部分。人生同样有着低谷,积极心理学不会拒绝去面对,也不会否定其糟糕程度,但是同时承认生命中美好的一面同等重要。正常的社会人其实大部分都是如此,具备实现自己的价值的能力,也具备应对挫折,并且走出低谷的能力。积极心理学通过发现和鼓励这些能力的培养,从而使人的积极特质得到更充分的发展。这其实也是大学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即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天赋特质,并建立起发挥自己的才能的信心和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实现正向的价值和良好的心态,因此更能应对挫折和痛苦。

2.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为:积极体验、积极特质和积极的关系。

积极体验包含快乐、愉悦、满足感、成就感等。积极体验有浅有深,上网聊天玩游戏可以得到立即的愉悦满足,这是种浅层的愉悦。浅层的愉悦带给人快速的满足但是很快会消失,如果纵容它则会不断地寻求更强的刺激和满足感。同时这种快速的满足弱化了人们面对挫折战胜困难而后得到更深层更大的满足感的能力,其心理韧性同样会衰弱。这也是为什么沉迷于游戏网络的大学生更容易自暴自弃,无法自拔,经常连基本的学业都无法完成。积极心理学通过有效的诱导学生逐渐实现更深的积极体验的方式,在快乐中建立起自信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

积极特质包含性格特点、天赋、兴趣和价值观,这些是比积极体验更稳定的方面。大学生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发现学生的积极特质并有智慧地引导,从而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天赋专长并且享受于发挥特质的成就感的快乐当中,如此以来可以促进其一生的健康成长。

积极的关系对于大学生来说包含家庭、班级、社团、学校等。积极的关系不能决定个体一定是积极的状态,但是它会促进积极体验的产生和积极特质的发挥。积极心理学探讨好的关系如何产生,有哪些方法可以促进好的关系的建立,甚至积极的心理状态本身就可以是良好关系的起步,我们更可以期待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的推进,并可以培养他们进入社会后具备和他人建立积极关系的能力。

3.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帮助人们得到真实的幸福。在积极心理学的领域中,幸福并非遥不可期的东西。通常人们觉得幸福遥不可及,往往是错误的理解了幸福的含义。例如感觉愉悦不是幸福,它很快就会消失。金钱和财富不能带来幸福,已经得到的物质占有欲很快会失去满足的程度,必须去不断地追求更多才能得到满足,最终永远也幸福不起来。有一个研究表明,在22名中了乐透大奖的人的追踪了解中,发现他们最后都降回到原来的幸福指数附近,赢得大奖并没有令他们比其他人更幸福。

积极心理学发现,优势和美德可以带来不同一般的愉悦满足的幸福感。在人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天分应对挑战并且圆满完成时,会获得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是人格特质的一部分,会在生活中的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中反复出现,带来积极的感受和满足。美德和利他行为会带来完全不同于自我满足感的更深广的快乐和幸福感,当人们在发挥美德进行利他行为时,是关注于他人的,是一种完全投入和忘我的状态,并且充满幸福感。

二、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模式

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对大学生教育工作的比对,可以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有以下几个应用模式。

1.对学生以无条件的关爱和有条件的称赞与批评。无条件的关爱可以给人以安全感和积极的体验,学生更愿意接近教师并进行积极的沟通。有条件的称赞与批评针对的是很多学生在家庭教育中被宠爱而剥夺了超越自己的快乐和能力,这在大学生中十分常见。根源通常是在家庭教育中过度的溺爱或者没有足够的关注,这样会使得孩子变得被动,因为不管他的任何行为都会得到称赞或者忽视。更不幸的是他无法享受真正的成功或者真心称赞带来的快乐。

2.教导学生写下每天三件进展顺利的事情。在每天结束前,写下三件进展顺利的事情,这三件事可以是很小的事情,例如今天早晨按时起床并且没有迟到,并在每件事情中,思考为什么事情会顺利进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这样简单的习惯在持续六个月后,被试者的幸福感普遍增加了。这种历数积极祝福的过程,在长期的持续中,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积极因素的能力,从而更容易愉悦快乐起来。

3.在团队中帮助别人“发光”。我们通常的教育都是鼓励学生成为团队中的领导或者最优秀的人,忽视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培养学生理解成为好队友的快乐,更为令人鼓舞,并且会显著增加整个团队的气氛和士气。

4.引导学生体验流畅感(heart flow)。流畅感是一种伴随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动而出现的心理状态,忘记一切而同时有深层的满足和快乐。在学校中可以有各种形式的内容,例如让学生作涂鸦画,引导学生的兴趣和技能,提供学生有挑战的活动和支持,创造更适合发挥学生能力的复杂环境。

5.帮助学生识别自己的标志性力量。积极心理学建立了性格力量测试量表,通过量表的测试,发现学生的。性格中得分较高的项目,并引导学生在每周的生活学习中注意加强应用自己的标志性力量。当这种应用贯穿到生活中后,会带来持续不断的积极体验并真实地提升学生把握自己的积极特质的能力。

6.用ABCDE模式反驳悲观的想法。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B(belief)代表当事件发生时自动浮现的念头、想法,C(consequenc)代表这个想法所产生的后果,D(disputation)代表反驳,E(energization)你成功进行反驳后受到的激发。当学生遇到不好的事件发生后,练习反驳自己的悲观想法,就可以改变自己受事件打击时的反应,使自己变得更有朝气和面对打击的信心和勇气。积极心理学中还有更多可以挖掘的应用模式有待于实施到大学生的教育当中。

三、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可预期结果

目前的传统心理学的讨论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治疗的方法,但并不能够解决如何预防这些心理问题发生的困难。积极心理学认为,要预防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就必须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天赋能力以及建立美德入手,令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并学会应对生活挫折的勇气和信心。学生不是通过矫正缺点变得更好,而是引导他们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生活。当学生能够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好的时候,就可以帮助学生对抗自己的缺点,抵挡人生挫折,并且可以是痛苦和低谷的缓冲带,使得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安身立命,得以全面发挥自己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目前还是在发展初期,大学生教育工作迫切需要改变成为积极的面貌,推动社会整体的进步。大学教育应该能够做到把学生的优势发挥出来,放在了社会中适合他的正确的位置,就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同时能够享受自己的敬业工作带来的幸福快乐,以及乐意培养自己的美德,享受美德所带来的幸福,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将不可估量。

运用积极心理学改进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 篇15:

摘要:

积极心理学的本质在于改善人们生活,发现自身更多美好的品质,并激发出自身的积极力量。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积极心理学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己在国内开展了二十多年,然而很多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依然定位于防治性层面上,以此解决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为目标,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而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则能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帮助。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单元,可从多个维度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使其养成出众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的作用重点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生成更加积极的力量,将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视为最重要的教学使命。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心理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应对困境与挫折的能力,最�

二、积极心理学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

第一,推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积极心理学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回归最为本质的教学目的,如此一来,也可以更加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意义。毋庸讳言,既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偏离了实际的教育目标,而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背景下,更加强调对学生采用“人文主义”关怀,更加重视对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以助其形成积极的人格。毫无疑问,积极人格,更加有利于当前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融洽共处。在积极心理学的依托之下,推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并且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唤起学生潜在内心的心理素养,最终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社会责任意,以更好的心态面对社会。

第二,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众所周知,每个人的心理状态都存在正负两个方向。一般意义上,既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其要点,就在于妥善处理好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疏导问题症状,而并未把教育的重点安置在学生积极品质的锻炼上来。有鉴于此,高校唯有主动出击,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方可健全学生的心理健康系统,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实现教育目标。

第三,建设健全优质的教育环境。可以肯定,一个优质的教育环境,能够推动许多事情的良性展开,并最终促进教育目标的完成。同样,积极的教育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也有着本质的推动意义与现实作用。随着外在教育环境中推动积极体验的形成,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积极性也会随之不断增强,将环境的外在作用安置在学生的内在心理,也可以使学生的积极人格也两种作用下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对策

第一,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的。学生之间在心理素质层面上是相同,但又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基于每一个学生心理素质基本一致,也给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给予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在教育环境作用之下,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尽相同,学生与学生间的客观差异可以说普遍存在。而积极心理学的引导,正是倡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从学生的差异性为出发点,并且,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大学生可以在原本的条件下获得更大的发展和健全。因此,高校不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期帮助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还有必要最大限度上利用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开展一些咨询活动还有其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保证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个性发展。

第二,树立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对于如何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在既往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只是单方面地关注对消极层面的教育。因而,高校所有的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都是只是单一地围绕着一些消极环节进行衍伸,其中消极层面,主要是指对学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的治疗。而积极心理学的教学理念为其提供了全新的观点,即提出积极的心理品质教育,从源头上遏制消极情绪的产生,这样一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就获得了极大地丰富,更加关注积极层面。当然,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必须要依托于学生、教师、校方这三个环节的共同努力。细化来说:学生应当重视和关注自己的积极品质,并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实现不断积累;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更加全面地向学生展示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容,而课外活动中也需要关注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校方在这其中的作用是将工作的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推动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第三,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教师必须要充分体现其专业技能,可以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做到这一点也就一定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以及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积极地学习与掌握当下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另一方面,教师要更加深入地学习积极心理学,自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过渡到积极心理学的实践。惟其如此,教师在开展自身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就不在只是单纯的关注学生的消极层面,通过积极的教学治疗手段,更好的树立学生积极的心理健康养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过去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主要是以“解决问题”当成教育的唯一目标,而单方面的“解决问题”,显然充满了很强的功利性,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因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必要向积极的方面进行个性,借鉴积极心理学的引导下使得关注信息更为立体化。也只有真正的消除学生的一些消极心理,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推动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孝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12(04):151-154.

[2]覃梅芳。基于积极心理学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12(04):220-221.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3591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