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性(精彩5篇)

网友发表时间 3024959

【导言】此例“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性(精彩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范文【第一篇】

一、深入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报告在论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部署的突出位置,把创新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位置提得更高,适应了时代的迫切要求,必将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建设,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制造业规模已经是全球第一位。但是,现阶段很多行业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问题已经比较突出,特别是在基础建设领域,比如钢铁、水泥、机械制造业等行业的产能差不多达到了最高限度,到了必须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合理资源配置的关键时刻。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科学发展观这一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来理解。同时也要看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涉及科技、经济和全局的系统工程,必须全面谋划、统筹推进。要把推动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作为关键环节,把推动经济实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作为首要任务,把推动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为根本目的,把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作为重要动力,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回顾黑龙江省的发展历程,科技创新是贯穿我省建设、改革和发展始终的一条主线。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黑龙江省依托一大批国家重点项目,依靠从全国各地调集的大批科技专家和优秀人才,开展了大规模的科技研究和科技应用,创造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无数辉煌和骄人业绩。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由于长期积累的体制机制性和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作为黑龙江省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科技资金投入不足、大量科技人员外流、技术装备落后、产品陈旧老化、市场竞争力不强的问题,相当一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进入了艰难的发展阶段,陷入了低谷,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不断后移。进入新世纪,黑龙江省伴随着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良好机遇。黑龙江省紧紧抓住这一重要发展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打好调整龙江工业改造攻坚战的基础上,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我省经济全面振兴的重要动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结构调整和优化,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逐步摆脱了在全国贫穷落实的刻板印象,社会经济发展等各项事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特别是近年来,黑龙江省坚持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科技发展步伐和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驱动能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当前,在我省经济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党的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刻理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科学发展步伐,为实现建设富强、文明、和谐、大美、幸福龙江的奋斗目标有更大的作为。

二、以创新驱动战略理念引领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全局的位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落实这一国家战略,必然要以战略思维来思考,对于地处祖国北疆的黑龙江省来说,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的重大机遇面前,要全力加快推进科技强省建设进程。十报告中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为新时期科技创新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只有加快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才能把过去依靠资源要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的发展方式进行有效的转换,当前我省经济回稳基础还不牢固,只有通过高科技创新才能实现新的驱动,才能赢得时间和空间,黑龙江省有条件在驱动创新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国家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目前,黑龙江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在全国排名从2007年的第14位现已经跃升为目前的第12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在全国排名升至第11位,科技正在有力地引领黑龙江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更加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发展,优化战略布局和结构。一是进一步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在新的发展模式下,我省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创新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重点领域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把科技创新驱动纳入我省“经济区”、“十大工程”和“十大重点产业”的发展战略部署之中,大力实施科教兴省的发展战略,到2020年切实把我省建成科技强省的发展目标。二是进一步实施产业创新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决定资源消耗结构与环境质量,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大力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体来说,要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步伐,淘汰落后产能和项目,推进工业结构合理调整,真正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进一步实施制度创新战略。一个地区的发展建设不仅仅需要科技、人才、资金等硬实力的支撑和保障,更主要的是要拥有完备、健康和科学的制度保障,我省应在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和模式上,在运行机制、人才队伍、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要上不断推进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保障科技创新规范和严格的实施。

三、充分发挥政府、高校与企业间的“三位一体”的创新驱动体系作用

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过程中,要加快建设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高校为支撑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驱动体系,进一步提高科研机构创新创业的服务能力,整合组建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和平台。要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优势,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推进计划,围绕产业需求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要进一步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着力建立政府搭台、高校院所和企业转化“三位一体”的良好的合作共同驱动创新的架构。党的十七大以来,虽然在许多重要科学领域产生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但是许多生产企业缺乏原创性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的问题并未解决,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以我省近年发展较快的装备制造业为例,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要实现科技创新能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应在政府主导下搭建的创新驱动发展平台和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们,要走向社会,面向企业,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与企业协同创新,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政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一是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等科研机构的战略支撑作用。要围绕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现实需求与战略需要,结合我省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在一批创新型、高成长型重点企业技术中,有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拔一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给予重点培养支持。要尽快建成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合理,各学科和各专业的人才梯队层次结构合理的产业技术创新创业人才队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在产业、行业和区域间的分布要更加优化,切实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围绕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要培养和造就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形成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和科研梯队。二是要切实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来自创新,黑龙江省这几年工业发展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正是抓住了科技创新的结果。创新必须立足国内、放眼世界,以全球的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同时,企业创新也要立足于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由研发、生产、销售等部门共同参与、分工合作的产品研发和科技攻关一条龙体系,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核心技术,使产品结构向精品化、科学化、高端化迈进。必须强化企业创新驱动方面的主体性地位,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能力,真正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科研投入、成果落地转化的主体。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研发机构流动,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以企业为主导深化产学研结合,不断提高企业和产业技术素质和产品质量,加快推动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大力重视中小微型企业科技创新,建立健全资金支持体系,千方百计调动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和本土化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和开发利用转化,切实提高中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三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优化“三创”的干事创业氛围。各级政府要把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投入作为财政预算的保障重点给予支撑,加大财力、人力和物力的投入,确保省级财政科技创新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和一般性收入的增幅,充分发挥政府的重要保障作用。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驱动的有效管理,将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任务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之中,实行奖惩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省上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好科技创新驱动人才推进计划,抓好人才培养、使用、选拔和引进,最大限度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要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宣传和舆论引导作用,营造全省上下大力开展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和进行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第二篇】

全镇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要围绕“三个”发展战略的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完成科技方面的牵头任务。立足“在做优科教上实现新突破”的要求上,大力实施科教兴镇和人才强镇战略,坚持科技服务经济发展的导向,加强自主创新,努力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加快推进科技富民强县、强镇的步伐,为组织实施好六大科技工程,夯实基础。

二、以科技创新为主题,全面推动产业发展

(一)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做好集镇和中心村建设工作,重点做好各项创建任务的落实,完善建设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考核监督机制,加大创新型城镇和中心村建设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重点产业、企业、产品,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示范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竞争优势。

(三)进一步突出科技主体地位。贯彻落实省、市、县科技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全镇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相关政策的宣传落实,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一号工程”,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把加速成果转化、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为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务,努力形成“一手抓研发、一手抓转化”的科技工作新格局。

(四)强化三项工作,构建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相适应的政策、管理、投融体系及平台。

健全科技政策体保障体系。进一步贯彻落实国、省、市、县科技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强对国、省、市法规、政策的研究,推动全镇科技进步政策措施的建议,不断优化全镇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加强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全镇科技进步与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构建科技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对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技资源统筹配套协调机制,建立重大科技政策决策机制,建立起镇党政领导抓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考核评价制度,提升服务科技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搭建科技投融资平台。深化科技与金融合作,搭建企业银行之间的科技投融资平台,支持各类创新要素尤其是资本要素向我镇高新技术企业聚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抢占发展先机。一是要继续开展科技金融宣传和融资培训,强化科技融资理念。二是建立起与商业银行的联系机制,积极推荐优质科技型企业和优秀科技项目,促进商业银行授信业务,拓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拓宽企业融资途径。

三、以实施六大科技工程为重点,实现科技服务经济发展目标

(一)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加大国、省、市、县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申报和实施工作力度,鼓励申报符合产业发展政策,具有创新性的科技项目。继续发挥科技计划项目对全镇经济社会重大工程、重点工作的引导和辅助作用。严格执行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科技项目管理流程,不断完善项目申报、审批、立项、监管。

(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按照省、市、县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工作方案要求,抓好推进落实,加强与科技创新企业的衔接,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收入转化,推进科技成果商品化、资本化、产业化。

(三)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加强创新型企业培育,继续开展好省、市创新型企业和部级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工作,不断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发挥专家支撑作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工程。进一步加大对我镇战略性性新兴产业的调研力度,制定相关措施,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库,加强与上级科技部门的合作,完善项目准入和淘汰机制,确保重目及时有效跟进。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按照拥有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具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的标准和条件。

(五)落实人才“双百工程”。深入落实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和培育工程(“双百工程”),开展“双百工程”相关政策措施的宣传和解读工作。

(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一是认真制定知识产权定年度推进计划,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二是实施优势产业知识产权培育工程,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业,增强知识产权储备。三是引导企业抓好知识产权工作。以专利申报为抓手,做好企业知识产权基础工作,推进科技成果专利化、专利技术标准化。四是推动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加快专利技术实施和产业化,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渠道和保障。五是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围绕“”国际知识产权日,在全镇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重点以法律法规、知识产权维权、打击假冒伪劣等为内容,强化群众、企业经营者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六是增强维权力度,继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认真调处专利纠纷,做好协调工作。深入推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贴近实际和需求,探索工作新机制。

(八)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认真贯彻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的意见”以及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年”活动,以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为主题,做好科技富民强县工作,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效益农业,努力将其打造为我镇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开发一批重点产品,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示范带动农民增收。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工程,继续以推广制种产业、特种养殖及獭兔养殖,助农增收为目的,推动农业科技项目产业转化。以各类科技队伍载体,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推动创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科技成果,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利用好科技特派员创业工程,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转化。推动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农产品可追溯管理体系建设。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意义【第三篇】

1女性科技创新能力内涵的界定

公众科技创新能力,按照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副院长米勒创造的体系分析一般应包括3个方面:①对基本的科学术语和科学概念的理解。比如:分子、计算机或DNA等科学基本术语和基本概念;②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理解。这是分析公众是否具备分辨科学和伪科学的能力,是否具备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具备用科学方法思考和解决社会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③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的基本理解程度。世界许多国家都开展了“公众理解科学”的调查,理解科学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公众科技创新能力,其水平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中国对公众科技创新能力的理解是有争议的,国内对女性科技创新能力的调查,基本上采用了美国等发达国家所采用的标准,但也依据我国基本的情况作了较少的修改。这样,就可以把中国的调查结果和国际上进行对比。归纳起来这样的“女性科技创新能力”,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①了解具体的科学方法。如:“科学研究”、“实验数据”、“概率”等;②对科学术语(比如DNA、Internet之类)和科学理念和观念(比如“地球绕太阳一周需要一年”之类)的了解;③对封建迷信(如:求签、相面、星座预测、碟仙或笔仙、周公解梦)的认可程度;④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包括对诸如“我们过于依靠科学,而忽视信仰”、“有了科学技术,我们就能解决面临的所有问题”这种的表述的态度)。在第③、④点上,其实不仅是用相信程度来表达,而是辩证的态度,科学的分析,理智的处理。中国公众科技创新能力和西方国家相比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这也意味着中国进行全方位的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局面还没有形成。根据国家和各个省市做过的调查显示,尽快提炼出客观反映中国女性科技创新能力的定性和量化标准是本文的一个工作。基于此,女性科技创新能力应该这样理解:女性科技创新能力是在信息社会对女性整体科学素养的普及,这种普及工作将会改变由于传统性别差异而导致的男女两性在科学中的不平等地位,针对社会不同女性群体要做不同的科技普及工作,力争作到不同女性群体在其视野所及的范围内达到对科学及与科学相关的领域有全面的认识与了解,从而达到破除迷信普及科学的人文教化功能,在普及及其人文教化之后推进对科学及其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具体可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①认识科学工作的社会意义;②了解科学的历程及其对人类的影响;③掌握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四是提高吸取最新科技知识及整合其的能力;④在前3点工作基础上的推进工作。

2女性科技创新能力养成的途径

2.1女性掌握获得科技信息的渠道除了在高等学校获得教育以及进一步学习提升之外,新闻媒体是女性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传播渠道。调查显示,在包括电视、广播、图书杂志、科学期刊、互联网、报纸杂志等各种信息渠道中,电视是我国女性科技信息的最主要来源,高达91.0%。女性通过“电视”获得科技发展信息;“报纸杂志”也是我国女性获得科技发展信息的重要渠道,所占的比例为44.9%;女性通过“广播”获得科技信息渠道的比例为22.4%;通过“图书”、“科学期刊”和“其他”途径获得科技信息的比例分别为10.2%、9.5%和7.9%;通过“互联网”获得科技发展信息的比例达到57.4%,另外,有28.7%的女性还通过“与人交谈”的方式获取科技信息。基于女性获得科技信息主要渠道的研究,加强女性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提高科普工作在电视等传媒的推广力度,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女性对科普知识的吸取,同时在新媒介中,如电子媒介信息、手机中推广。

2.2女性对一些科学活动的参与程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女性参加科普活动的比率很低,一方面我们科普场馆和科普活动受限,另一方面是普遍没有接受科学熏陶的习惯,社会也没有形成这种氛围,相关的科技展览、科普讲座和科技培训几乎是并不多见,除了极少数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高知女性,绝大多数的女性对科技的新发展和新动向并不十分了解。

2.3女性对神秘现象的科学认识在调查中还发现女性对神秘现象尽管并不完全是顶礼膜拜,但她们所受的教育有时并不与对神秘现象的认识成正比。在她们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就是幼年到少年时期形成的对世界的认识观念非常牢固。母亲对神秘现象的认识在下一代身上潜意识烙印深刻,在她下一代人生成长关键的时期形成的世界观直接关乎到她们对未来事业、家庭的选择,使她们在处理人生重大问题时不总是科学地处理而是听凭超感知现象的不知觉指引,这与女性的社会角色的附属地位有很大关系,往往酿成人生导向的失误,教训是深刻的。因此,女性科技创新能力的普及直接关系到她们的下一代的未来的人生命运的幸福,也许不仅仅是一代人的命运,是我们民族命运的幸福与否。女性科技创新能力的养成要从确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开始,破除迷信思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通过总结上述数据和图表,女性科技创新能力和国家的科技教育普及程度密切相关,我们发现欧洲女性科技创新能力普遍比我国女性高,与她们国家科技教育的普及有密切关系,若要提高女性的科技创新能力,教育让女性接受正规的现代教育是重中之重,2003年以来我国女性科技创新能力有普遍提高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有很大关系。另外,独生子女的成长让城市中和绝大多数条件的乡村父母给予他们的下一代同样的受教育的机会,也是不容忽视的值得考量的一个原因。但我国女性科技创新能力普及程度远远不及男性则是事实,当然这有社会的深层原因。如果我们不能认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改变就是难事。在调查中发现女性科技创新能力在不同人群中发展状况很不平衡,不同年龄段、教育程度、职业、城乡差别、发展的不同区域都具有程度不同的差异。相比较之下,年龄成熟辨别能力强,有自己独立的思维,不易受外界诱惑;受教育程度越高,社会地位越高,居住在资讯发达的、交通便利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水平越高。我国女性获得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除了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电视是最主要的依靠对象,其次是报纸杂志,再次是在与人的交流中获得,其后是互联网,广播,手机的影响力排在互联网的后面。电视作为媒体时代的生力军,具有绝对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城乡老少,女性在电视中更多喜欢情节轻松欢快的节目,只有一些高知女性才会被科教类节目吸引,所以,电视传播科学的工作需要以更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浅出的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这需要加大国民经济中GDP的科技含量,而且应该是实质的含量。在这一过程中受惠的不仅是知识女性,将是绝大多数女性,是女性大众,是女性整体命运的改变。互联网作为后起之秀,2003年以来在呈现上升趋势,我们预期互联网的影响将会逐步提高,尤其是通过手机上网,但它不仅是传播科学的工具还是传播各种文化形态的工具,只有成熟理性的女性才会在这里真正成熟。这样一个平台如果能够为科普提供舞台,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女性科技创新能力养成的社会价值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科学知识的创造、生产、传播和学习将逐渐成为一种习惯,对科学的学习是终身的社会教育。女性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伴随女性终身成长的过程,应当成为一种社会习惯,有规划、有目的、有意识、有效率地进行。

3.1关注女性科技创新能力是女性自身文明素质所向在女性群体中把相信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深深地扎根生长,是社会德性追求的表现,在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过程中,把科学精神注入给女性文化,为建设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新奉献,具有十分重要的道德价值。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科学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精神缺失和压抑严重,对女性表现的就更为严重,男尊女卑,女人在参加社会活动、接受教育、从事政治以及其他各种文化活动中处于从属地位。女性占人口比重的一半,这一半人口比重的科学水准如果持续徘徊不前,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规划就是一句空话,如此大的群体科技创新能力偏低,将成为阻碍公众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养成的一个重要因素。重视女性科技创新能力,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家庭和社会风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2关注女性科技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养成的需要女性科技创新能力是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的科技创新能力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才的文化软实力,从基础上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21世纪国与国竞争不断加剧下,如何体现出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上就是科技和人才的较量。女性在其中就扮演半边天的角色,不仅是半边天,还担负着后续生产力的培育。全面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有赖于女性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提高女性科技创新能力既要传播科学文化,又要反对封建迷信和伪科学及非科学,让学习型社会成为人全面提高的社会基础和成长发展的空间。提女性科技创新能力,是实现女性自身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利国利民的一件好事。在全球化的当代知识经济时代,提高女性科技创新能力就显得更加紧迫。如何把我国女性培养成具有一定科学知识和理性精神的公民群体,既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人才发展的目的。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意义【第四篇】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ultural dimension, this paper gives an framework of dimensional structure with respect to corporate science & technology culture, which includes five dimensions:market orientation, time orientation, people-orientation, risk attitude,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Simultaneousl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onstruction needs of corporate science & technology culture, the paper explores the rational selection and positioning of dimensions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ulture in modern business, which includes the market-centered, long-term interest-oriented, people-centered, encouraging risk-taking and collectivism.

关键词: 科技文化;文化维度

Key words: science & technology culture;culture dimensions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102-02

0引言

企业科技文化是企业文化体系中的职能子文化,它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企业中的科技人员行为,并为科技人员共同遵守和奉行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形式。企业科技文化是科技文化与经济文化的交汇。从科技文化角度而言,它反映了科学研究的真理、知识探索与创造属性,即社会的科技精神、科技意识、科技伦理道德观等;而从经济文化角度而言,它反映了企业的经济属性,即企业的经济目标、经济价值观及经济伦理等。

1文化维度理论

对于文化维度的认识,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与斯乔贝克(Kluckhohn & Strodtbeck,1961)在其《价值取向的变奏》一文中,提出了六大价值取向,用于描绘文化群体的文化轮廓图,分别为:对人性的看法――善和恶;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看法――人是自然的主人或人与自然和谐并受制于自然;人们对自身与他人之间关系的看法――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人们对活动的导向――重视做事或重视存在;人们的空间观念――隐秘或公共;人们的时间观念――一个时间做一件事或同时做多件事。该理论开创了人们对价值观的二元对立区分认识方法。

沿袭克拉克与斯乔贝克的文化维度理论,许多学者提出了新的认识企业文化的文化维度分类,如戴尔特,施罗德和莫里埃尔(Detert,Schroeder & Mauriel,2000)提出了关于企业文化的8个维度:①组织中遵从的基本理念;②对时间和时机性质的理解;③激励;④稳定与变化;⑤以工作任务或员工为核心;⑥独立工作与合作;⑦控制、协调与责任;⑧关注内部或外部[1]。罗宾斯(Robbins)和卡尔特(Coulter)在企业文化分类上提出了文化七维观:①创新和甘冒风险――表示企业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和甘冒风险的程度;②注意细节――表示企业希望员工精细、注重细微处的程度;③以结果为中心――表示管理人员对员工的放手程度,即管理人员注重结果而不管取得其结果的方法和过程的程度;④以人为本――表示管理层在决策时考虑决策实施的结果对企业员工的影响的程度;⑤以团队为中心――表示企业活动围绕团队来安排而不是围绕个人来安排的程度;⑥进攻性――表示企业员工进攻、竞争而不是随遇而安的程度;⑦求稳――表示企业行动注重保持现状而非发展的程度[2]。

我国学者李晶、卫则围绕企业内部创业型文化,提出了五个维度:①支持创新的态度。②时间倾向,对内部创业的评估周期和创新方向是着眼于长期利益还是短期利益。③人本倾向。④合作协调,即企业采用个人主义倾向还是集体主义倾向,个人主义倾向文化中,创新是以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为基础,鼓励个人冒险精神;集体主义倾向文化中,创新是以团体工作为基础。⑤开放式协调[3]。

2企业科技文化的维度结构

企业文化对科技活动目标、作用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也是一个多维度的体系。结合企业的文化维度和科技活动创新型文化内核的要求,企业科技文化维度可包括如下方面:

市场倾向――以市场为中心与以技术为中心市场倾向描述企业对科技活动基本功能的认识,以市场为中心强调企业科技活动基本目的和归宿在于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以科技为中心则强调企业科技活动目的和归宿在于增加社会的科技文明。

时间倾向――长期利益导向与短期利益导向时间倾向描绘企业对科技决策与科技绩效的判断依据是以未来长期利益为评价标准还是以短期利益作为判断标准。长期利益导向以未来长期战略和经济利益作为科技决策与绩效评价的依据,而短期利益导向则以当前科技活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作为科技决策与绩效评价的依据。

人本倾向――以人为中心与以物为中心人本倾向描述企业与科技人员的关系。以人为中心强调企业关注的核心和焦点是科技人员的价值,以物为中心则认为科技人员是实现任务的手段。

风险态度――鼓励冒险与惧怕冒险风险态度描述企业在对待科技活动产生的科技、财务、市场等风险和威胁时的容忍程度。鼓励冒险,对风险容忍程度高,大胆倡导创新来追求科技活动不确定性收益;惧怕冒险,对风险容忍程度低,强调通过秩序来保证科技活动的稳定收益。

合作协调――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合作协调描述企业组织科技活动方式及成就导向。集体主义强调科技工作以团队合作为基本组织形式,注重科技人员对科研团队的归属感,以团体共同利益、荣誉作为成就取向。个人主义强调以科技工作者个人作为基本组织形式,以个人英雄主义作为成就取向。

3现代企业科技文化维度的选择

现代企业科技文化在取向上需选择推动创新的文化内容,表现为:

以市场为中心企业科技文化价值观不同于科研机构、大学等公益性研究机构的价值观,企业对科技活动目的基本认知应立足于不断满足顾客和市场的需要。科技人员创新构思的形式、科技项目的设计、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的设计均需以市场需求和企业内部业务发展作为基本的判断标准。它是基于企业家动机而非科学家动机的科技创新价值观。3M公司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具创新活力的公司之一,其创新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以市场、顾客需求为前提,创新围绕着对市场的回应与考察。

许多学者对创新型文化的研究均表明,对市场和外部环境反应速度或敏感性是提高企业创造力的规范之一(Charles O’Reilly、Enrique、Claver、Schneider等)。对市场和外部环境的敏感性表现为:①将顾客和市场需求作为技术创新思想的源泉,研发项目的设计和立项着眼于用户需求;②科技研发和创新全过程中的充分授权,最低限度地降低科研部门中的官僚作风;③迅速决策和创新实施的快速度、短周期。

长期利益向导企业科技文化应着眼于保证和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以长期利益为导向,而不能受短期利益的驱动。长期利益导向表现为多个方面:①企业追求持续进步。企业在技术能力培育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核心刚性”的现象,即原来的核心能力制约和阻碍新的核心能力的培养,无法形成适合市场变化的核心能力更新。企业长期利益导向,就是要克服“核心刚性”,追求持续的进步和更新,形成与市场发展动态适应的技术能力;②企业以未来战略和经济利益作为决策和科技绩效的判断依据。在科技决策和科技绩效评价中要引入战略利益考量,如着眼于建立技术壁垒、形成技术标准或扩大员工安全、健康福利、降低环境污染与伤害。

以人为中心杰恩・川迪斯认为只有那些具有社区意识、鼓励用户忠诚和注重细节的实验室才可能拥有关心用户、而且愿意为实验室做出贡献的成员[4]。

科技人员是企业技术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企业的科技创新完全依赖于科技人员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积极性。由此决定了企业科技文化的定位应着眼于人员,而不是工作本身。只有通过对科技人员的能力培养和满足其需求的积极性提升,才能保证科技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以人为中心的科技文化,要求重视科技人员的作用,尊重科技人员的价值和需求;知人善任,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特长,将科技人员安排至适合的岗位上;培育人才、积极对科技人员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科技人员的科研能力。

鼓励冒险企业科技活动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其企业科技部门较企业中的其它部门在风险态度方面需要具备不怕失败、宽容失败、承担失败、敢于从失败中吸取新经验的心理意识。因此企业科技文化中必须建立鼓励冒险的群体意识。

Charles O’Reilly(1989)对于成功企业鼓励冒险的规范总结为:①拥有尝试新事物的自由,允许失败;②宽容错误;③允许对“思想者”思路的讨论;④不惩罚失败;⑤对现状的挑战;⑥忘记过去;⑦不热衷于短期行为;⑧希望创新成为工作的一部分;⑨对变革的积极态度;⑩发展和提高动力等[5]。

集体主义企业科技活动的复杂性及知识分工细化与科技创新的综合化矛盾,使现代企业普遍采用了项目团队的组织形式,当前的项目团队不仅来自于同一学科、同一科研机构、也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学科、不同科研院所,甚至来自于不同职能部门和企业以外其它单位。因此,团队合作的组织形式决定了现代企业科技文化的基本取向应着眼于集体主义,而不能推崇个人主义。如惠普公司的基本思想是“挑选最优的员工,强调团队协作,激发第一精神”。

现代企业科技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倾向主要表现为:①团队成员拥有共同愿景和目标。Charles O’Reilly (1989)对于成功企业共同目标规范总结为:对组织的自豪感、团队工作、荣辱与共、工作的灵活性、主人翁感觉、消除混淆信息、管理的互相依赖、共同的愿景和方向、建立统一性、互相尊重和信任[6]。集体主义要求科技人员在团队工作中应建立共同理解的目标;共同承担科技活动的责任与后果;团队成员间相互依赖、相互尊重与信任共同将科技任务付诸实现;②建立集体主义成就倾向,科技成果及衍生出的科技奖励均来自于项目团队的集体主义贡献与成果,而不是来源于哪一个单一的个人;③开放的信息,在团队工作中要鼓励开放的思想交流与信息共享,而不是知识垄断。Charles O’Reilly(1989)对于成功企业开放性规范总结为:开放的沟通、交流渠道及信息的共享、仔细倾听别人的意见、开放的渠道、才能、开阔的思维、从公司外部获取力量、允许人员跨职能交流、鼓励横向思考、适应顾客的需求、接受批评、不要不理性、智力上的诚实正直、持续培训、期望和接受辩论、主动请教别人等。

参考文献:

[1]Detert J R., Schroeder &Mauriel J J. A framework for linking culture and improvement initiatives in organizations.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0,25(4):850-863.

[2]李桂荣.创新型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5-16.

[3]李晶,卫.内部创业型文化:内部创业与企业文化耦合.科研管理,2008,3:22-27.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意义【第五篇】

[论文摘要] 主要探讨创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当今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世界大势、内外环境和战略目标迫切要求我国加快创新,创新关乎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创新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引导方向,并提供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创新提供各项条件,是创新的基本保证,创新与社会主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重大历史使命。践履使命,发展社会主义的动力是什么,中央提出靠创新。当我们将创新与社会主义置于同一平台并加以研究,便可发现二者间的互动关联及内在规律。这对建构有关创新的理性认识,增强社会主义信念和信心,强化创新能力,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一)历史启示:社会主义的成败与有否创新紧密相联

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即是创新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深入研究,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出五大社会形态学说,认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他们还预计几个发达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将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列宁依据马恩设想又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将之与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列宁主义的新阶段。后者认为,一个或数个国家可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打碎其链条,率先夺取胜利,迈入社会主义。根据这一理论,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和无产阶级发动十月革命,一举推翻沙皇统治,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开辟历史的新纪元。

是背离创新精神和创新原则的恶果。社会主义的建立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前苏联在20世纪20-40年代创造的辉煌业绩,初步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如同其他新生事物或社会制度一样,社会主义同样需要完善、改革和创新。20世纪是大分化、大发展、大变动的世纪,社会主义更面临着资本主义的强大挑战。在这一背景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却几十年一贯制,在领导体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方面不做改革和创新,依然高度集权、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等,致使民主乏力,经济大滑坡,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他提出了轰动一时的“新思维”,表示要实行“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表面看来,戈氏要改革,对社会主义进行创新,实质上恰恰是背离了创新的基本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的反动。其“创新”的真实用意不在于完善社会主义,而是将社会主义演变为资本主义。这一点在当时多数人是不清楚的,多为其表象所迷惑。1999年10月,他在土耳其发表演讲,明白宣称:“我生活的目的就是消灭共产主义。”①这种“创新”的资本主义取向能使社会主义焕发生机吗?非也。并不表明社会主义的不合潮流,而是固守其僵化模式和放弃社会主义理想的必然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卓然挺立,深深烙上了创新的鲜明印迹。中共第一代领导人遵循马列主义原理,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不失时机地将中国引上了社会主义大道。他们没有照抄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而是上下求索,以其为鉴戒,希冀克服其缺点与不足,走出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路子。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党的八大制定的方针政策即是明证。但后来在复杂的内外背景下,中央领导人对阶级斗争等形势作了错误的判断,致而指导思想上逐步偏离正轨,不恰当地搞了大跃进、人民公社,乃至“文化大革命”。这何尝不是对苏东社会主义模式的创新,尽管事实证明这种创新是不成功的。自十一届三中全会起,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吸取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教训,果断纠正“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改革,全面开放,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应当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即是对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进行创新的产物,但又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前苏联戈尔巴乔夫的“创新”葬送了社会主义,邓小平的创新使社会主义生机盎然,前景广阔。

解读20世纪的社会主义史,留给我们的启示是丰富而深刻的。第一,社会主义在其80多年的历程中,尽管有曲折,但总体上说是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历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第二,创立社会主义需要创新,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同样需要创新。没有创新便没有社会主义。创新关乎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第三,创新是全面的,不只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还要始终保持创新的正确方向。如果说,社会主义不创新,毋宁死;那进一步说,没有创新的正确取向,社会主义还是摆脱不了消亡的惨痛结局。

(二)现实呼唤:创新势在紧迫

国际大势和外部环境的挑战呼唤创新。第一,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一超多强的复杂而急剧变动的时代。单一的超级大国凭恃科技进而在经济、军事上的优势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一方面,试图建立国家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着力遏制包括中国、朝鲜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 ;另一方面,采取没有硝烟的“和平演变”战略,图谋“分化”,“西化”这些国家,妄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单极格局。它们视中国为实现其目标的最大障碍和威胁,因而将中国列为首位打击目标。第二,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双重冲击。随着资源、资本、技术在全球范围的流动,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影响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可以预料,二十一世纪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生产发展的主导力量。”②谁在技术创新上首先取得突破,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优先权和竞争的决胜权,就可以有效地抵御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风险的冲击。我国在科技、经济乃至综合国力上还处于相对劣势地位,我们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复杂的国际斗争中取得主动,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出路只有一条,这就是创新。

实现现代化和保持社会长期稳定呼唤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但很不完善,其内在功能尚未充分发挥,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结合史无前例,无成功经验可资借鉴,必须全力探索。要实现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就必须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经济质量不高等问题,就必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完成这些艰巨任务,都需要加速科技进步和创新”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

再者,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20多年,目前正由局部、表层、经济领域向整体、纵深、政治上层建筑领域推进,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如下岗再就业、贫富差距拉大,这些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它不仅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影响到社会稳定。在中国,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和矛盾,旧的思路、方式、方法不行,必须要有突破,要依赖创新。

简言之,创新之于社会主义中国,其重要性、紧迫性超过任何时代任何阶段,创新不是可有可无、可快可慢的问题,乃是重大的战略问题。正如江泽民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④创新“对我国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

二、创新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引导方向并提供强大动力

创新是一个具有内在层次结构的理论体系。2000年6月,江泽民在西北五省区党建工作和西部开发座谈会讲话中指出,“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创新。”在十六大报告中,他重新作了概括,创新,包括理论、制度、科技、文化创新和其他创新。它们既有各自特定的内涵,又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的灵魂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理论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引方向

世纪交替之际,中国面对的内外环境较过去更为复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取向要求我们实现三大超越:经济上超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传统工业化模式,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跨越式”发展模式;政治上超越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和多党制政治模式,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和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体制;文化上超越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再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是说,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既要超越西方模式,又要超越传统模式,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要实现这一社会主义目标取向,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实践中没有不走错了路的。

怎么办?根本出路在于,坚持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品格。“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善于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不断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营养,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事实上,“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就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坚持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取得的最伟大成果。”⑤没有这一理论创新,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必须根据新的实践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从而为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十四大以来,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本着“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科学精神,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在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理论观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在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比如,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思想;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的思想;关于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等等。理论一当被群众所掌握就将变成强" 大的物质力量。上述理论创新,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大解放和生产力的大发展,而且始终保证了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体现为生产力比在其他制度下的更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说明,生产力发展得慢,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就很难得到解决,人民群众要求改善生活的愿望就难以实现。“发展是硬道理”。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其制约因素很多,但主要的是两个,一是体制不顺,二是科技水平及劳动者素质较低。而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依靠科技来推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发展科技生产力就必须建立适应科技创新的体制。因此,江泽民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是决定性因素。”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进行的制度创新,其义就是不断完善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各方面的制度和体制,实质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变革。之所以进行制度创新,是因为制度体制性矛盾亦即生产关系方面的因素是为制约生产力快速发展的障碍,换句话说,不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创新,社会主义就难以取得新的突破。

自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市场经济体制很不完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从传统体制的向核心部分深入,通过不断地培育、发展新体制因素,进行深层次的、全面配套的、力度更大的体制创新,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对此,中共中央有着清醒的认识,围绕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要求,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制度创新,以减少体制碰撞与摩擦,比如,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的国有企业改革,政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等。尽管这些新制度、新体制仍然处于有待完善的过程中,但方向是正确的,有利于协调、理顺各方关系,保持社会稳定,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同时,马克思主义最重视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把它看作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江泽民依据马列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联系变化着的国内外实际,高度评估科技创新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他明确指出,科技进步与创新不仅是社会生产力解放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而且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最终要靠科技创新来实现。它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很明显,科技创新在整个创新工程乃至社会主义大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科技创新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我们进行科技创〈WWW.〉新,就是要使科学技术成为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科技创新意味着基础科学上的有所发现,技术上的有所发明,其实质是生产力的重要变革。它通过新体制新机制将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生产力质的飞跃提供巨大的驱动力,带动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和优化升级,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从而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预示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获得了源源不绝的动力源泉。

在创新的理论体系中,理论创新是制度、科技、文化创新的最重要的思想理论保证;制度创新为理论创新的运用提供途径和保证,又为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提供外在的环境、动力和内在的途径及方向;科技创新离不开理论创新,否则,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迷失方向,它要取得突破和实效又必须与制度创新相结合。文化创新又为制度、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二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与我们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分不开的”,邓小平理论是坚持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其他的一切创新都是在这种理论创新的指导、推动和影响下进行的。理论创新是先导,制度创新是保证,科技创新是归宿,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构作社会主义的灵魂和发展动力。

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创新工程提供各项条件与保证

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种性质的国家政权为创新伟业提供了各项优势条件。

(一)政治条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党的坚强领导

社会主义制度和创新目标是一致的。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真正主人。社会主义制度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与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创新事业在其目标上是改善人民生活,增强综合国力,振兴中华民族,理所当然地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从而" 获得最深厚的群众基础。这是其一。其二,我国虽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上还不富裕,生产力、科技水平还不高,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其他社会制度所没有的政治优势,即有着统一的意志,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聚集起来,大力协同,重点攻关,再加之市场经济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相结合,通过竞争机制实现资金、人才、技术和经营管理等要素的最佳组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一切有利于促进创新的积极力量,从而使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拥有显著的比较优势。

创新是项系统工程,更是项战略工程。创新特别是制度创新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需要处理好各种矛盾和关系,创新本身又千头万绪,它还事关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前途,具有战略地位。搞好创新工作,客观要求组织协调和领导,也就是说创新必须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而在这一点上,我国又极具政治优势。中共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积聚了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领导工作经验,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委政府都很重视创新,正把创新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首要地位。党的领导是创新事业成功的政治保证。

(二)经济条件:厚实的物质基础

创新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没有资金、设备,没有物力、财力的大量投入,要搞好创新尤其科技创新是不可能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脱离物质条件搞创新,那是唯心论的表现。当今,尽管我国还不富裕,但经过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经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生产力得到了长足发展,多项经济指标跃居世界前列;敞开的国门,频繁的经贸交流,数量可观的外汇结余,较雄厚的物质储备,标志着创新所需要的经济条件基本具备。正如江泽民所说,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去追赶世界科技的先进潮流,把我国的创新事业搞好。⑥

(三)人文条件:创新传统与创新环境的紧密结合

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没有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国家的创新战略乃至终极目标的实现是困难的。开拓创新型人才的涌现,不只是秉承天赋,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及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在这方面,社会主义中国又是有优势的。

中华民族能够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重要的原因在于其蕴藏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江泽民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也是富于创新精神的民族,开拓创新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意志、性格和悠久传统,是我们民族的永恒精神。今天的中国人无不承继、携带着我们先人创新的血脉与基因,“中国人是聪明的。”

改革开放为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宽松环境和历史机遇,特别是90年代以来,第三代领导集体更是把创新提升到国家兴亡的战略高度,不仅反映了当代中华民族创新意识的历史性升华和时代的自觉,而且将之作为一项直接的和现实的工程加以设计、规划,并努力从学习、工作、体制、政策、环境等方面予以组织和实施,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使得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热潮正在中华大地悄然兴起。在此氛围和背景下,无论精英,还是民众,不能不受到创新文化的浸染、滋养,不能不为个人的成长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创新,这就是我们文化、社会的价值取向。

此外,我国是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自1999年起高等教育连续扩大招生,它正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挺进,人才资源在数量进而质量上的优势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及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必将是知识不断创新,新事物、新业绩不断涌现的时代,必将是百舸争流、人才辈出的时代。”⑦

总之,创新与社会主义制度并不对立,而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二者构成良性互动,共同作用并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民族的创新必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带来生机和活力,而后者又将为创新插上腾飞的翅膀。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3024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