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幼儿园谦让行为 小班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105059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幼儿园谦让行为 小班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幼儿园谦让行为 小班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篇1

浅谈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

论文摘要:分享是与他人在情感和物质上的共享,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有助 于更好的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针对小班 幼儿的心理特点及所处的环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进行了培养,使小班 幼儿的分享行为逐步转变成内化的自觉行为。

关键词:小班幼儿 分享行为 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小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最强烈的时期,强调自我为中心,具有非常强烈的独占意识,不愿理解也无法理解他人的想法。加上家庭生活的核心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虽然生活环境得以优化,但没有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及互爱互让的经验和相应的训练。孩子在家中是一颗星六人捧,孩子想要什么大人就给什么,好吃的东西总是先让孩子吃,好玩的东西也是想要什么大人就给买什么。而且幼儿在上幼儿园之前,接触较多的都是比之年长的人,大人都有一种“让让他,他还小!”的心理。于是幼儿这种“唯我独享”“唯我独尊”的心理在得到成人的默认之下“茁壮”成长,从而形成了“我的东西是我的,别人的东西也是我的!”矛盾心理,他们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让与别人。到了幼儿园也表现的和在家一样,把玩具占为己有,看到喜欢吃的就自个儿吃,根本不会想到与别人一起分享。有时就为了拥有一个玩具,大家都相互不肯谦让而发生争执,这种现象如不加以纠正,是不利于孩子发展的。

在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有了更新的内容,除了要求智商,更要求情商,其中与周围人的关系处理能力,是它的重要指标。而分享是其中的一个品质,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的过程。幼儿的分享既是幼儿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爱别人的更高层次的品质表现,也是幼儿个体亲近群体,克服自我中心的手段。培养幼儿的分享观念,有利于幼儿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发展。

分享是幼儿的一种亲社会行为,这种行为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从小培养。

三、四岁的幼儿涉世不深,他们的想法单纯、美好,几乎是一张白纸。这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此,笔者对自己所在的小班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了研究。

二、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措施及策略

调查发现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因素有来自家庭方面的因素和孩子自身的心理因素。根据这样的情况,我们决定从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这两条途径开展工作。家庭教育是幼儿重要的成长环境。它无时不刻在发挥着教育的功能。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以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幼儿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幼儿园为幼儿创设一个温馨的环境,使幼儿在轻松愉快地学习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中感受分享的乐趣,鼓励他们大胆地与同伴交往,学习分享。通过家庭与幼儿园两方面的努力,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学会分享。帮助幼儿成为一个社会人,促进孩子社会化的发展,让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具体做法如下:

(一)家园合作,采取一致教育态度。

首先,做好家长的沟通、合作,转变家长的育儿观念,家园采取一致的教育态度。家长对幼儿分享行为要有正确的认识,明确分享行为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让家长了解一些分享行为教育的方法、措施。我们通过家长会、每月一信、网站沟通的方式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家长。让家长对幼儿分享行为方面的教育引起重视,并能在平日的生活中,有目的的进行教育。

其次,家长做好榜样、鼓励工作,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幼儿,让幼儿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都能感受到分享所带来的快乐。当买了好吃的东西,家中老、少一起品尝,感受一家人在一起分享其乐熔融的感觉。当家中来了客人,家长主动把好吃的拿出来给客人吃,把好玩的玩具给小客人玩。“身教”重于“言传”,家长的榜样示范,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孩子也会跟着帮忙拿东西给客人,学着招待。家长及时把幼儿在家的表现告诉老师,老师有意在班中表扬在家招待客人表现出色的幼儿,树立榜样作用。每当家中有了什么好吃的、好玩的玩具,家长就鼓励孩子:“把这些糖带去给小朋友吃,小朋友一定很高兴,大家一起分享多好啊!”“把玩具拿到幼儿园给小朋友玩玩,小朋友一定会很开心的,他们也会把好东西、好玩具与你一起分享呢。”而每次,幼儿从家中带来东西,教师都不忘给予赞美:“xx小朋友真好,总想着小朋友,把好东西拿来与小朋友一起分享呢。”并请这位幼儿亲自把东西拿出来与同伴去分享,教其他幼儿说:“谢谢xx。”当看到同伴开心的吃着自己带来的东西;一起开心地玩着玩具;听到老师的赞美声,同伴嘴里说的“这是xx给我的。”感激声时,幼儿的心里别说有多开心和自豪了。在榜样与激励的作用下,幼儿分享行为就有了行动的动力。外出旅游回来、喝喜酒回来、买了什么好玩具,都会把带回来的特产、喜糖、玩具高高兴兴地拿来与同伴分享。区域活动要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幼儿也会主动回家告诉家长,有的幼儿还自己亲自动手在家中收集了带来。一次,小胡看到妈妈在换新牙膏,忙说:“妈妈,你那牙膏壳不要丢掉,我要拿到幼儿园里去的。”在一次一次的强化教育中,幼儿的分享行为从被动逐渐变的主动。

(二)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感受分享的快乐。

教师要做有心人,努力在班级中建立起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让幼儿感受到在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大家都是彼此关心、彼此互爱的。当幼儿把东西发给同伴吃时,请幼儿学会用语言表达对别人的感谢,从内心体验分享的快乐。当老师请幼儿帮忙做了一件小事,我们会对幼儿说“谢谢”。如果我们帮幼儿穿衣服、系鞋带等,幼儿也会对我们说“谢谢”。让幼儿知道,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请别人帮忙都要说“谢谢”,帮助别人和被人帮助都是快乐的,这种快乐是我们通过语言表达和彼此的心灵感受来进行分享的。经常利用偶发事件,及时表扬能关心其他小朋友的幼儿,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关心周围的每一位同伴,从而形成一种互相关爱、融洽友好的同伴关系。记得刚开学时,佳仪常想家人,有时还默默的流泪。一次,佳仪又流泪了,妞妞看见了,连忙走到佳仪身边安慰起来:“别哭,妈妈下班就会来接你的。”还拿来餐巾纸帮她擦眼泪。其他的小朋友看见了,也跑过去安慰她,还像个小大人似的说些小朋友为什么要上幼儿园的道理给她听,佳仪看到这么多人都来安慰她,擦干眼泪不哭了。随即我和幼儿进行了谈话,使幼儿知道,当同伴伤心时我们要给予安慰,这样伤心就在大家的分享中变淡了,人的心情就会好转。记得一首歌中唱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给幼儿营造一个分享、关爱的愉悦环境,体验人与人之间温暖的爱,才能让幼儿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三)树立榜样,激励幼儿分享行为的学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班幼儿常常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在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所以,教师要做有心人,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如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物品让幼儿分享。当看到幼儿一人独自在看书、玩玩具时有意地走过去说:“我和你一起看好吗?”“我和你一起玩吧。”待幼儿体验到分享带来的乐趣后,幼儿便会自觉产生分享的动机,模仿老师的行为。

同伴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老师要有意识的在同伴中树立好典型.让其他幼儿学习。当幼儿能较好地与同伴一起分享玩具或食物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如“xx和xx小朋友两个人一起玩汽车,轮流着玩的可好了,你们开心吗?”“开心。”两个幼儿相视而笑。“你能把好吃的带来与小朋友一起分享,真大方!”教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孩子的肩膀、翘起大拇指等赞许的言行,给予幼儿极大的鼓励,情感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进一步强化分享合作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分享行为。同时也激励其他的幼儿去模仿和学习。

(四)教会幼儿一些必要的分享交往技能,促进分享行为的产生。

有很多幼儿不太会分享或缺乏分享意识,教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在建构区,小山看到丁丁手中搭好的飞机,他就伸手去拿,急的丁丁大叫“是我的,我的。”把手中的飞机举的老高,小山却也不肯放手,眼看两人就要动起手来了,我忙说:“小山你应该跟丁丁商量,‘你的飞机给我玩玩好吗?’”看到我介入,两人都停下了手。小山学着我的话:“给我玩玩好吗?”丁丁说:“这是我搭起来的。”还不乐意呢,怎么办呢?小山拿眼神看着我求救,我说:“丁丁今天你当老师,教小山搭飞机好吗?”听到当老师,丁丁乐意了,肯教小山搭飞机。一会,小山看到飞机搭出来了高兴极了,我在一旁提醒:“小山快谢谢丁丁。”丁丁也高兴的说:“不用谢。”两人的心里都美滋滋的。于是,我就提议全班幼儿,把自己学会的本领教给同伴,让大家彼此分享,体验快乐。皮亚杰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更应尽量多为幼儿创造自由交往的机会,鼓励个别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启发他们相互交流、磋商、协调,引导他们把自己的书和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看,在看看、玩玩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培养孩子进行合作,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与人交往的乐趣。在主题活动“轱辘轱辘”时,为让幼儿了解轮子的滚动,我发动幼儿把家中的玩具汽车带来,放在区域中玩。郭羽桐刚想伸手拿一部黄色的小汽车,泓宇忙一把拿起,护在胸前说:“这是我的。”一副不给的样子。“昨天你不是玩小朋友的车了吗?如果这样小气,下次,小朋友也不愿意给你玩了。再说,如果你想玩玩具小朋友不给你玩,你心里难过吗?”听了我的话,他仔细思考了一下,还是把手中的汽车给了郭羽桐。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首先要求他们应该在他人的位置上想想,使他们学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形成换位意识,从而克服自我中心,形成与人合作、共享的品质。

平时,我们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开展一起讨论,如:玩具少人多怎么玩?小朋友带来的玩具怎么玩才更有意思?你想玩别人的玩具应该怎么做?等等问题来引导幼儿怎么去学会与别人分享:玩具少大家可以轮流着玩,小朋友的玩具可以交换着玩。想玩别人的玩具要征求别人的同意,他(她)答应了才能玩„„。有时幼儿表现的很固执,可以让他们体验一下独占带来的直接后果。一次,可儿从家带了巧克力在吃,别的小朋友见了都上来向她要,可是,她一颗也不给,小朋友都没趣的走了。过了一会,嘉仪从书包里拿出了糖来,分给小朋友。可儿见了也去要,结果嘉仪说:“不给你,你糖都不给小朋友吃。”说的可儿底下了头,最后想想还是用自己的巧克力去换了嘉仪的糖。有了这样的经历,幼儿遇到同样的事时就会考虑,自己“小气”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幼儿学会关注同伴出现的良好行为,从观察比较中学会自我调整与辨别,教会幼儿进行恰如其分的自我表扬。在教师积极的鼓励和适宜的引导下,幼儿的分享行为与分享技能会逐步而有效地得到提高。

(五)让幼儿明白分享不是失去,而是获得快乐。

幼儿不愿意与他人分享,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认为分享就是失去,我好吃的东西没有了,我好玩的玩具给别人玩了,我暂时没有的玩了。所以必须要让幼儿真正认识“分享”的意义。告诉幼儿好的东西大家一起分享才最快乐,让幼儿明白“我的东西分给你,你快乐我也快乐”的道理。小胡从井岗山旅游回来,带来了井岗山的特产——酸枣,分给小朋友吃,还把自己在井岗山穿着红军衣服拍的照片拿出来给小朋友看,激动的不得了。我问:“小朋友,小胡到很远的地方去旅游还想着我们呢,还带东西给大家分享,你们高兴吗?”“你们怎么说啊?”“谢谢小胡!”小胡高兴的笑了。我又说:“小胡,你把东西分给大家吃,我们都很高兴,你高兴吗?”小胡笑着说 “高兴!下次,我带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去井岗山玩。”哈哈,大家都高兴的拍起手来了。这样的分享行为不是很快乐吗?相信孩子下次一定还会与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的。

文学作品中适当的正面形象最有利于幼儿分享认知的培养。通过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幼儿理解大家为什么表扬孔融,使幼儿懂得分享和谦让是一种优良的品质,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孔融学习。利用情景表演《做客》、歌曲《分果果》教育幼儿分享是一种美德。同时,开展亲子活动“我和爸爸妈妈共分享”,家长和孩子共同游戏,共同制作水果拼盘,大家一起品尝。让幼儿从感情上认识什么是分享,怎样与别人分享,初步了解只有与大家共同游戏,共同分享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三、研究结果

幼儿的分享行为水平还很底,呈现出不同的层次。他们的分享行为经历了被动分享——诱发分享——自发分享这样一个过程。开始幼儿在分享行为表现过程中都体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认识,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幼儿开始注意别人的需要和情感,注重行为的结果和意义。

在研究前期,幼儿所陈述的分享原因,主要是自利、自我情绪的认识。例如:分给别人玩具是因为“我可以玩别人的玩具”、“他的玩具好玩”;分给别人糖吃是因为“我觉得这糖不好吃”、“这糖吃多了会烂牙齿的”“给他东西吃,老师会表扬我”等。而在研究的后期,有部分幼儿在分享时就有了有利他人的动机和认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自己行为的结果和别人在情境中的感受。例如:把物品给别人是“要跟别人一起快乐”、“他没有会很难受”、“大家要一起分享快乐”等等。

经过我们有意识的培养,大多幼儿能够大方的把自己的食物和玩具与同伴分享,出现了自发分享的行为。但是,幼儿的分享行为还是不稳定的,易受外界刺激的干扰。幼儿的分享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期引导和教育。将分享活动贯穿于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幼儿对人对事产生积极的态度和情感体验。在主观上产生分享的内在动机与愿望,使幼儿的分享行为逐步由被动分享、诱发分享上升到自发分享,最终自觉产生分享行为,为其一生良好品德的培养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本文地址:http:///zuowen/

幼儿园谦让行为 小班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篇2

小班幼儿谦让行为之我见

中国从古至今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谦让”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幼我们就听着像《孔融让梨》、《负荆请罪》的故事长大,“谦让”已深深植入我们的心底。而在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我们的传统美德“谦让”已在社会现象中荡然无存。作为一个幼儿教育者,我不得不思考现在的社会现象和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是否有关联?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还是现状的全球社会影响所导致人们丢失了“谦让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四处可见公交车上赫然贴有“老弱病残孕”的座位上,悠然自得的坐着一位年轻力壮的青年人,丝毫不固执自己的身边是否有这些“特殊人群”,即使看见也装作看不见;我们现在的家庭结构中,孩子们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庭关注的焦点,而且幼儿期处于“自我中心”思维阶段,很容易使孩子养成“唯我独尊”的习惯。这样的孩子来到幼儿园后,发现自己需要的物品、角色、空间等受到其他孩子的抢占时,而自己却没有较好的解决办法,于是,他们就有了“战争”。而适当的谦让可以让幼儿意识到他人的需要,发挥“去中心化”的作用,使孩子养成陵好的品质和性格,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纲要》指出:《社会》是一个综合的学习领域。社会学习往往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对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反应的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教师要注意通过环境影响、日常教育指导幼儿。教师和家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影响源。

通过观察发现在小班年龄段的孩子身上往往会看到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事物认识基本上处于一种直观感知阶段,做事情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争抢玩具、独占玩具、动手推人、打人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谦让行为应从小培养起来。

(一)通过各个案例了解不同的谦让行为。1.人文化谦让

年龄较大的幼儿,其心理发展水平相对成熟,他们的观点采择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都相对较强,这对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包括谦让行为的发生、发展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在开展主题活动《手拉手做朋友》中,淳淳是个年龄较大、聪明、调皮的男孩,平时在班级里很有“大哥哥”的风范,只要听到老师的一句表扬,他会自觉的帮助老师管理小朋友。宁宁是个不太爱说话的女孩,但心里比较好强,一天,宁宁很晚才上学,她看看淳淳桌上的积木比较多就去拿,淳淳看见有一双小手伸向了他的玩具时,条件反射式的两手紧紧的围住所有的积木,生怕被别人拿去。这时,抬头一看是宁宁说:“算了,算了给你一点吧!”宁宁开心的笑了,轻轻地说了声:“谢谢”。

2.常态化谦让

幼儿的谦让可以体现幼儿的友好,相应地可以引起其他幼儿的友好。轩轩与佳佳是一对好朋友区域活动时总要看《奥特曼》书,而且看得有滋有味的。佳佳也想看可是每次去的时候书本总是被轩轩抢先拿走,佳佳也想看就问:“你看好了给我看看好吗”?轩轩说:“那就给你看看”。因为他俩之间是朋友关系,能较快的促进谦让行为的发生,反之,同伴间关系不够明朗的话,谦让行为的发生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老师要对幼儿的谦让行为持肯定态度的。

3.自然化谦让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女孩的谦让行为比男孩要多。如:在班级游戏中,因为女孩友善、体谅、温柔的性格会使她们谦让男孩。如彤彤是个比较听话的女孩总爱抱着“美羊羊”玩,杰杰也想玩,总是说:“你给我玩玩好不好?我把汽车给你玩”。彤彤就会把喜欢的“美羊羊”给他玩。还说:“你不要给它弄脏”。

(二)运用策略培养谦让行为。1.运用合作游戏,促进谦让行为。

许多孩子都愿意自己玩,不愿意等待,不愿意互相谦让。针对这些情况,我设计了象“趣味接龙”、“你拼完了我来接”等游戏放在语言区或益智区,首先请两名幼儿玩,这样你一个我一个就玩开了。若游戏特别好玩,三、五人都来玩了怎么办?我告诉孩子们:“谦让也是一种本领,小朋友们掌握了这个本领,那么你的好朋友就会越来越多。”我设计了孩子们在交往中学会谦让,又在相互的谦让中懂得了如何去交往。这就为他们今后更好更进一步地去交往而奠定了基础。

2.运用故事、儿歌,理解谦让行为。教师有计划、有目标的设计一些语言类的活动,让幼儿通过欣赏故事、儿歌作品,激起幼儿的情感共鸣,自愿接受并学会谦让他人。

如:《两只小羊》、《孔融让梨》等 3.运用个别开导法,增强谦让行为。

有很多幼儿的自我中心都非常的强烈,遇事都为自己考虑的多,不会谦让和合作。尽管他们现在还小,但有很多不良习惯都是在小时候形成的,因此从小对幼儿进行与人谦让和合作的教育非常有必要。

首先,教育幼儿玩具要和他人一起玩、分享。有些幼儿喜欢自己拿了很多玩具,不让别人玩;有些幼儿不让别人玩自己带来的玩具,要教育他们玩具要一起玩,或让他们轮流交换着玩,让他们明白只有大家一起分享才最快乐。

其次,教育幼儿遇事协商。幼儿之间发生争执不可避免,但关键的是如何解决。要教育和引导幼儿用协商的方法解决。如在为某个玩具争抢时,可让幼儿采取轮流玩的形式或石头剪刀布的形式玩;在玩沙过程中,为了工具争执时,可引导幼儿合作的完成作品。

4.运用家园合作法,发扬谦让行为。

独生子女教育的关键问题是摆正他们在家庭里的位置。在家里,他们是受教育者,不是支配者。不能让他们凌驾父母或其他成员之上,更不能把他们当作“小皇帝”,只会享受不履行义务。幼儿在家里形成的观念是“最大的”“最好的”就是我的,而在幼儿园里过集体生活,提倡互让,互相帮助;分配物品时要求孩子拿“最小的”“最差的”,这种观念的灌输往往难以被他们接受。比如,我们的许多教师给幼儿讲“孔融让梨”“李小多分果果”后,便生硬地要求孩子们在后继的“分果”或分发其它东西中做出谦让的行为。

2011年5月

幼儿园谦让行为 小班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篇3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

李雪芹

湖北省松滋市纸厂河镇纸厂河机关幼儿园

内容提要:

分享行为是人们在积极的社会交往中经常采用的行为,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当他主动与别人分享本属于自己独有的一份东西时,当他能主动提出对双方同样有利的建议,并付诸行动时,常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从而为进一步交往打下基础。关键词:幼儿分享 活动 强化 家园合力 科学 论文提纲:

一、幼儿分享行为培养的意义

分享是一种行为,而行为受观念的支配,只有在思想上形成这一观念才能在行为上有所表现,观念的形成又来自于多种途径,既有生活经验的积累又有潜移默化的熏陶;既有书本上的循循善诱,又有来自外界的影响;而“以分享教育”自古以来便被作为实施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二、幼儿分享行为的途径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多项活动之中。” 幼儿把游戏看作生活必需,他们主动参加活动,情绪积极高涨。而且,幼儿的游戏和学习不是截然分离的,更不是相互对立的。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一种独特的途径和方式,是他们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媒介。特别应当认识到,游戏能使幼儿积极主动的与周围事物、外部世界合作和分享。

三、幼儿分享行为的注意事项

对于幼儿而言,善于与人合作分享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智力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品质。幼儿教育工作者理应意识到“合作与分享”教育的重要性,在实践中不断内化幼儿的“合作与分享”品质,使之外化为行为体现。在我们的教育对象幼儿身上“与人合作与人分享”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家长的过度呵护溺爱,使孩子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通常表现出不会与人合作,缺乏分享精神等。因此,培养孩子与人合作、与人分享的品质就愈显得尤为重要了。而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来源,在游戏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才能为以后在社会中学会关心他人,与他人分享物品、情感体验、养成合作与分享的良好习惯打下基础。

一、分享行为培养的意义

分享是一种行为,而行为受观念的支配,只有在思想上形成这一观念才能在行为上有所表现,观念的形成又来自于多种途径,既有生活经验的积累又有潜移默化的熏陶;既有书本上的循循善诱,又有来自外界的影响;而“以分享教育”自古以来便被作为实施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道德教育又属于养成教育。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必须从娃娃抓起,这是从德育层面上理解对幼儿实施分享教育的意义所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人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时代的要求,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品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由此可见,培养幼儿学会与人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已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要培养孩子的分享行为,首先要让孩子懂得分享行为的有用之处,帮助孩子提高认识,分清是非。要达到这一目的,向孩子讲明道理是非常重要的,但枯燥的大道理幼儿容易产生免疫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用讲故事的形式,通过故事中主人公的遭遇,启发孩子明白道理,把正确的价值观念融合在直观和形象的方法中表述出来,这样再调皮的孩子一听讲故事也会被吸引过来的,容易使孩子产生共鸣。当孩子对分享行为有了一些认识后,设计了一些情景表演,如:“自己的玩具应该给别的小朋友玩吗?小朋友要不要互相帮助?你正在玩的玩具,如果别的小朋友想要玩,你怎么办?”通过幼儿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以及老师的正确引导,使幼儿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感。

二、幼儿分享行为的途径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对幼儿实施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对于其一生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习工作实践中,我细心观察到,幼儿的独 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我曾就在小班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了调查:在30人中,拿到玩具就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玩的幼儿占50%;见到喜爱的玩具就要,若不给他就哭(或告状)的幼儿有20%;有争抢玩具行为的幼儿有15%;想玩但没达目的就伤害别人(踢人或抓人)的幼儿有15%。这些结果充分表明小班幼儿十分缺乏分享的意识与行为。而这些表现出强烈独占倾向的幼儿大多性格孤僻,不会与同伴相处,处处总以自我为中心,这使我意识到这一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予以解决,要教育,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消退自我中心心态,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呢?通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学习和努力实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培养:

(一)以食品为依托,迈开幼儿愿意与同伴分享的第一步 当某个幼儿有办“生日会”的需求时,我们与家长配合把“生日会”办成一个“分享会”,在“生日会”上蛋糕、饮料、糖果等成为小朋友共同分享的物品。教师还利用“生日会”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分享的机会,让大家唱完生日歌,说完祝词之后,请“小寿星”说说分享的体会,然后请“小寿星”为大家分生日蛋糕,这是小朋友共同期待的时刻,在这一时刻大家分享食物,体会着过生日者快乐的心情以及由分享带来的乐趣。

(二)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活动,教育培养幼儿的心情分享行为 分享行为,除了物质的,还包含一种精神的分享、情绪的分享,如:对快乐事情的分享,让别人也感受到你的快乐,使欢快加倍;对悲伤的分享,让大家帮你一起排忧解难,使悲伤减半,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分享,这种分享,将有助于形成融洽友好、团结协作的人际关系,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一)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会用语言表达对别人的感谢,从内心体验分享的快乐。如:老师请幼儿帮忙做了一些小事,我们会对幼儿说“谢谢”;我们帮幼儿穿衣服、系鞋带等,幼儿也会对我们说:“谢谢”。让幼儿知道,不管是大人、小孩,请人帮忙都要说“谢谢”,帮助别人和被人帮助都是快乐的,这种快乐是我们通过语言表述和彼此的心灵感受来进行分享的。

(二)利用偶发事件,及时表扬能关心其他小朋友的幼儿,使幼儿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知道我们要关心周围的每一位同伴,从而形成一种互相关爱的融洽友好的同伴关系。记得一次做游戏时,一位小朋友不小心摔了一跤,佳佳看见了,连忙停住脚步去扶她起来,还掏出自己的手帕帮她擦眼泪,其他的小朋友看见了,也跑去,有的帮她揉揉摔疼的地方,还有的轻抚她的脸,安慰她一会儿就不疼了,摔跤的孩子看到这么多人都来照顾她,也破涕为笑了。随即老师和幼儿进行了谈话,使幼儿知道,悲伤在大家的分享中变淡了,同时,我们变得更喜欢同伴、喜欢幼儿园了。

(三)利用集体活动,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如:看图讲述《大家一起玩》、故事《孔融让梨》、儿歌《分果果》等,都是很好的教学内容,通过边看边讲边表演,发展幼儿的移情能力,促进幼儿自觉稳定分享行为的发展。

三、用行为感染幼儿,强化分享体验

(一)树立榜样

老师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老师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老师要做有心人,平时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如在分发物品时,老师要有意识地将这些物品以分享的形式来进行;当自己有了快乐体验时,要以分享的形式讲给幼儿听;当看到幼儿正在玩玩具时,老师可有意识地走过去对幼儿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或者说:“你可不可以把玩具分给我一些?”待幼儿体验到分享带来的乐趣后,幼儿便会自觉产生分享的动机,模仿老师做出类似的行为。因此,教师必须经常检查自身的言行,为幼儿做出良好的榜样。

同伴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老师要在同伴中树立有分享行为的好典型让其他幼儿学习,如当幼儿有某种物质分享行为时,老师要作出积极评价和鼓励,这样会激发其他幼儿去模仿和学习。

(二)正面强化

常用的正面强化有两种:口头语言强化和肢体语言强化。

1、口头语言强化。它是指老师用适当的语言肯定幼儿的分享行为,强化幼儿的愉快体验,从而激发幼儿再次尝试分享的愿望。例如:吃完午点,孩子们就开始互相谈论着自己带来的玩具。赵丁涛说:“我的手枪能发光的”,黄浩森说:“我带的是灯笼也会发光”,张锴之说:“我带来了小汽车要和小朋友换着玩”;还有些小朋友说:我有“大象”;“我带来了福娃”;“我有拼图”……这时也有几位小朋友没有参与谈论只是静静的听着。我说:“刘金玉,你为什么不说话?”她撅着小嘴说:“我没有带玩具”。我又问:“小朋友,你们想想,没带玩具的小朋友快乐吗?”大家说:“不快乐”!我接着问:“你们有什么办法让她们也快乐呢?”陈思宇说:“和她一起玩。”陈沁柔说:“轮流玩。”我继续说:“今天我们就比比准能让他们也快乐。”孩子们说:“好”,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开始找朋友了,最后变成了5个小组,有的互换玩具、有的是几个人一起玩、还有的是轮流玩。张子悦没有带玩具来,她喜欢刘芷萱的积木,可是刘芷萱总挡着不让她玩,这时我走过去问:“刘芷萱,你找到快乐了吗?”刘芷萱说:“没有”,张子悦说:“我和她玩,她不让我玩”,刘芷萱说:“我先玩她后玩。”我说:“我有一个好办法你们想试试吗?”她们点点头。“我们一起玩”,于是,孩子们就开始玩玩具。这时,我继续抓住这一教育时机问刘芷萱:“和小朋友一起玩高兴吗?”并进一步强化:“有好东西应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才对,你看因为你把积木分给小伙伴玩,所以你们在一起才玩得那么高兴,你真了不起!”类似的情景发生后,如果老师都能注意及时强化,幼儿在今后就会自觉产生分享的动机和行为。但老师在评价时要注意语气、语调,强化时要重点针对行为本身而不是针对本人,这样幼儿才能产生积极的分享行为。

2、肢体语言强化。它是指教师运用自己的动作、表情、眼神、姿态等变化来表达对幼儿分享行为的肯定。如当发现幼儿有分享行为时,老师可采取向幼儿点头,微笑,竖起大拇指或用手轻轻抚拍其肩、头等方式,使幼儿因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带来快乐和满足,从而在今后更愿发生类似的行为。如:在游戏活动中,我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景,让幼儿去面对矛盾、解决问题。如在户外活动“玩摇椅”中,孩子要解决“摇椅不够玩怎么办";几个小朋友都想玩摇椅,可摇椅只有四张,怎样解决;皮球不够分,没拿到的小朋友怎么办,等等。我鼓励孩子开动脑筋,寻求解决的方法,孩子们在互相商讨的过程中,学会互相谦让,表现出相互合作的愿意。如:“你先玩一会儿,待会轮到我来玩”;“我们一起滚皮球,好吗?”我对孩子采取的正确行为,及时地通过口头语言或肢体语言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从而强化了幼儿分享后的愉快体验。

四、家园合力,为幼儿创设良好分享行为的环境氛围

影响幼儿分享品质的养成不只是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更是幼儿重要的成长环境。它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教育的功效。家庭环境中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要积极地利用这一资源,打破关起门来孤军作战的局面,与家庭建立起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幼儿吸收分享与合作提供多方的信息。

温馨的家庭生活是幼儿形成良好情感品质的摇篮。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情感的影响不容忽视。所以我们把转换家教观念,改进家教方式放在家教工作的首位。通过各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在孩子面前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家庭成员之间要互敬互爱,有了好东西不仅要与孩子分享,更要与老人分享。具体的做法有:利用幼儿园报向家长进行相关知识的介绍,如“帮助孩子学会合作”,“如何使孩子学会分享”。通过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和家长直面交流、个别接触,使家园教育更有针对性、及时性。利用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幼儿合作与分享品质养成”的重要性。家长观摩幼儿园的半日活动,从中分享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技能和教育经验。家长们在家长会进行家教经验交流,使教育更具亲和力、说服力。

三、幼儿分享行为的注意事项

一、要科学分析孩子“自私”“自顾自”意识和行为的成因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奶奶在喂宝宝吃奶片时不停地问:“给奶奶一块好不好?”等到孩子真拿给她,她又不要了:“乖乖吃,奶奶不要,奶奶逗你玩呢!”或者说:“乖,奶奶牙疼,不能吃,还是宝宝吃。”

这些情景看上去看是细微,然而细微背后却影响巨大。久而久之,宝宝们与他人分享的意识在萌芽中就被扼杀了。在他们极小的心灵上形成了“别人都在假要我的东西”、“我的东西别人不会要”的思想。曾经有个经典的故事必须引起我们深思:一位家长的好友来访,家长为显示孩子的“大方”,引导孩子把巧克力送给好友,好友没有拒绝,才吃了一口,孩子却大哭了。为什么哭?孩子原以为是“做做样子的”,没有想到“叔叔真的吃了”,孩子原来的思想突然被打破了,接受不了了。

还有一种情形,我们也会时有发现:宝宝有时会把好吃的东西往家长嘴巴里塞,有时甚至是从自己的嘴巴里抠出来塞进妈妈嘴里,或者是把正在玩的玩具塞进家长手里以希望家长可以陪他一起游戏。对于这些行为,一些家长忽视了。有的因为自己在忙家务或其他事没有时间,有的因为自己没有心情。其实,我们要看到孩子的这种行为正是最初的分享行为的萌芽。这一萌芽十分可贵,家长和幼儿老师必须选择合适的方式加以鼓励和赞许:一是满含悦色的赞许;一是尽情地和孩子共同活动。如果呵斥和漠然处之,导致的后果不可轻视。

二、把握适度建立和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家长和幼儿老师要通过主动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与他人分享意识,就一定要让孩子能从你的反应中,看到他分享行为的结果――你感谢他的行为给你带来的快乐。孩子建立了自我概念和物权概念后,他们开始在社交活动中学习自觉的分享。

(一)、从家居生活开始,就让孩子通过与家人分享而获得快乐。如果孩子连和最亲密的人都不能分享,他是不可能在与他人建立愉快的分享关系的。在很多家庭,孩子是上帝,孩子是轴心,一个孩子至少四个长辈关爱。由于过于重视孩子,导致“宠爱”、“溺爱”,孩子说一不二,孩子要上天,家长就得找梯子。这样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缺少了学习分享、获得分享快乐的机会,在社会交往中主动进行分享行为的机会就会较少。在家庭,孩子理应得到更多的照顾,但不意味着“孩子高人一等”,在意志品德的培养上,每一个家长都要树立“人人平等”和“时时事事皆育人”的思想。

(二)、不要认为孩子能够分享就是把自己所有心爱的东西“奉献”给人

有的家长和老师会带有强迫性的要求和引导孩子把最心爱的东西交出来,这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孩子不能分辨“给了”与“没了”的区别,以为“我的东西从此就没有了”,他怎么会与人“分享”呢?“分享”有时不是“奉献”。这里,我们要培养孩子一种“借”、“还”的意识,就是“我的东西别人玩过之后还要还我”、“我的东西借给他人玩会带给他快乐”。“借”和“还”其实就是“分享”品质的基础,没有慷慨的“借”,没有用过后的“还”,是不可能建立起良好的“分享”意识的。

(三)、不要认为孩子接受分享是“天经地义”的

家长和教师在看重孩子与他人分享意识养成的同时,要培养孩子接受分享后的感谢。人与人是相互支撑的,只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人与人的支撑才会更坚实、温暖。“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是主动分享的快乐,收人“花香”心存感激。在接受了“分享”后,家长和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孩子表示谢意。这种“谢意”不能停留在口头上,首先要让孩子感受“分享”获得的快乐,然后让孩子清楚这样的快乐是怎么得来的。这样,孩子的“谢意”才是真诚的。

总之,分享行为有利于幼儿的认知发展,有助于个体社会化的发展。而此行为受观念的支配,只有在思想上形成这一观念才能在行为上有所表现,观念的形成又来自于多种途径,既有生活经验的积累又有潜移默化的熏陶,还有来自外界的影响。分享教育自古以来便被作为实施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且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必须从小抓起,因此在幼儿期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分享和合作意识将对其一生的健康发展有着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敬 上海市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现状调查报告,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第03期

2、钱珊,王伟虹,黄荣淑,重庆市幼儿教师教育现状调查报告,重庆社会科学,1999年第03期

3、李季湄、肖湘宁,《幼儿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王振宇,《学前儿童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傅建明,《学前教育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赵宏义,《当代教师职业道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2003〃12版。

7、甘剑梅,《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12〃版。

幼儿园谦让行为 小班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篇4

关于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调查报告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07学前教育 姓名:农丽颖

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调查报告

摘要

分享----指幼儿将自己所有物质或所支配的物质或者事件、欢乐、幸福、好处、机会等与别人一同使用,体验的行为,如图书、玩具、食品、一件好事的事等。从小培养幼儿的分享观念,有利其健全人格和人际关系的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分享是幼儿德育内容之一,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将发挥重要作用,为此,我主要采用观察(自然情境)、自由式访谈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学前儿童分享行为与分享对象,探索幼儿分享行为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小班 分享 行为 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今社会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日趋成为热点。幼儿心理健康常常表现为:良好的意志;积极的情绪;对现实的态度(如分享、谦让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具体地说,“分享”是指儿童与他人共同享用物品,它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分享”的对立面是“独占”、“独享”。

在新小班幼儿的教育实习近平一个多月中,我发现“独占”、“独享”行为在小班幼儿中表现得更为普遍和严重。从幼儿的长远发展来看,一个能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同别人分享自己东西的人,才是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因此为了使我们的幼儿在将来能信心十足地走向社会,立足与人群之中,迎接人生的种种挑战,我认为从小班起培养孩子的分享行为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利于健全人格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

二、调查对象:桂林市某幼儿园小班的30名幼儿

三、调查方法:采用观察方法和自由式的访谈法相察。

观察方法是分别对幼儿园中活动进行为期五个星期的随机观察。

四、调查内容和过程:

观察案例1:一次晨间活动,乐乐正在玩轮胎,这时西西跑过来就抢,乐乐急得大叫起来,委屈地说:“你为什么抢我的轮胎?”洋洋回答道:“好玩的玩具,大家要轮着玩。”乐乐不服气地说;“我还没有玩够呢!你为什么抢?”西西说;“光你想玩,我也想玩一会儿!”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辩不止。轮胎在两人的手中,你夺来,我抢去,眼看“战争”即将爆发了。这时,老师发现了,走他们的面前,一把抢过轮胎并训斥道:“不要抢了,老是吵架,真不能干,你们谁也别玩了,都回教室看书去!”两人失去了玩具,又被老师批评了一顿,只好灰溜溜地回教室了„„

观察案例2:盈盈带来一个陀螺,并告诉老师,她是带来和小朋友一起玩的。自由活动时,盈盈高兴地拿出自己的陀螺,但他只愿意让小朋友看,不准别人摸他的陀螺。老师说:“盈盈今天真乖,把玩具带来给小朋友玩,你把玩具给×××玩一下,好吗?”盈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陀螺,犹豫了一下递给了小朋友。接下来,盈盈的视线一直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玩具,也不让玩具离自己太远。

观察案例3:辰辰正想拿玩具柜上的小火车玩,睿睿走到他跟前,一把夺过小火车,辰辰毫不示弱想夺回来,两人开始争抢玩具,边抢还边说:我的,我要玩的„„。这样的事情在小班幼儿中屡见不鲜。在他们的意识中以为“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

六、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表明,我国的学龄前儿童是缺乏分享行为的。尤其是小班幼儿,他们刚从家庭进入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其角色、生活内容、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样的环境里,幼儿需要与同伴相处,与集体融和。但在几年的教学现状中,我发现小班幼儿的独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十分缺乏分享的意识,而这些表现出强烈独占倾向的幼儿大多性格孤僻,不会与同伴相处,处处总以自我为中心,这使我意识到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初步的分享意识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⑴ 影响分享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家庭环境因素。

近年来,家庭居室独门独户化,为幼儿“独占”、“独享”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孩子们一生下来就成为家庭的“核心”,缺乏兄弟姐妹共同生活以及谦让友爱的经验。家庭环境的独立化、小型化和家长的不良教养态度,对孩子的分享行为产生一定影响。2.物质因素。

除了家庭环境以外,有部分原因也是由物质本身造成的。有时我们会发现,孩子表现得非常小气,不愿与他人分享,很可能是他拥有的东西太少了,或者太喜欢这个东西了。还有的孩子不肯分享是因为太珍惜自己的东西,怕别人弄坏他的玩具。

3.幼儿自身的心理因素。

有很多孩子在玩同一玩具及交换时发生争吵,往往是因为不懂得恰当的商议、沟通及分享的方法。有些孩子只愿意和少数特定的人分享。还有些幼儿即使已有了分享与谦让的意识,但在用行动表达时却截然相反,这充分说明了幼儿品德发展中出现了言行不一致的现象,要将分享转化为自觉的行动,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分享能力。

⑵ 其次是要树立幼儿分享意识,自觉产生分享愿望。

要树立幼儿的分享意识,首先应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要让孩子懂得分享行为的意义,因为幼儿品德形成,需要幼儿经历认知,情感到行为习惯养成这样一个过程这需要通过亲身体验才能真正认识。小班幼儿常常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因此,文学作品中的适当的正面形象最有利于幼儿分享认知的培养。我发现《孔融让梨》、《金色的房子》、儿歌《分果果》中都蕴藏着与人分享、感受快乐的内容,我还将日常生活中有关分享助人的内容编入故事,使幼儿在欣赏故事,讨论故事、理解故事的同时,明白有关道理,懂得正确的方法,知道分享不仅能使他人得到快乐也能使自己快乐。如帮助幼儿分析“为什么孔融把大的梨让给别人,自己吃小的?”“大家为什么表扬孔融?”等问题,使幼儿懂得分享和谦让是一种优良的品质,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孔融学习。通过情感体验,使幼儿产生自觉、稳定的行为,感受进行分享行为的快乐。⑶在日常生活中有效渗透“分享”内容,提供多样的实践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分享的机会是很多的。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将“分享”内容有效渗透到一日活动中。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好吃的食物”、“水果沙拉”、“我最喜欢的玩具”等,鼓励孩子从家里带一些自己喜欢的零食及图书玩具来园,让孩子们充分感受“我把好吃的东西给你,你很快乐。”“我把玩具给别人玩,别人也把玩具给我玩,玩具越来越多,我们越来越快乐。”在活动中既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更让幼儿真正地体验到了分享的愉悦。

在结构游戏、角色游戏中常发生因喜爱同一种玩具而发生的争执现象,分析原因后我们引导孩子间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这样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分享共同游戏的快乐。

⑷通过示范榜样和移情训练,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

洛克的《教育漫话》中指出:“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出来的”。爱模仿正是幼儿的共同特点,利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孩子,同样可以达到培养好行为的目的。孩子的模仿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父母、老师等孩子身边的重要成人:二是经常在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三是书本、电视等媒介里的主人公。越是孩子喜爱的人,对他的影响作用也就越大。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

移情训练是指在提高儿童善于体察他人情绪,理解他人情感,从而与他人共享的训练方法。利用移情的手段,让幼儿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感受他人的愿望、情感,从而逐步形成自身积极的、正确的内心体验。有一次,恬恬小朋友吃了两份水果,结果另一位小朋友没有水果了,我就组织幼儿讨论:“没有水果吃的小朋友心里怎么样?”我又问极极 “如果你吃不到水果,你高兴吗?”以后我就让恬恬来发水果、发图书,使她感受分享的快乐。还有一次看到电视里猫抢走了小老鼠的食物,我就请小朋友想想“小老鼠没有东西吃会怎么样?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呢?”这样自然的移情训练对幼儿的分享行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幼儿分享行为的表现。正如霍夫曼所指出的那样,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推动力。因此,我们成人应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所抓住的情感状态,从而来培养幼儿互助、分享等一系列亲社会行为。

⑸家园共育、走进社区,让温馨的家庭、社会环境成为形成幼儿良好分享品质的摇篮。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情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因此我们还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在孩子面前言传身教的重要性。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居多,孩子很少参加社会公共活动。让孩子自带礼物走进敬老院去慰问孤老,自己表演一些拿手的歌舞、讲故事节目,当老人们看到孩子们天真灿烂的微笑,都露出了欣慰的笑脸,孩子们也和孤老们一起快乐地分享着“关心人与被关心人”的幸福滋味。

总而言之,在研究中,我发现分享是幼儿获取快乐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行为,它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仅指能与人共享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快乐,也指与人分担忧愁。因此我们不但要重视培养幼儿学会物质分享,更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尝试与周围的人分享快乐、分担忧愁,我们将多开展一些“让孩子们知道分担别人忧愁,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原来也是件快乐的事”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孩子们的分享意识得以进一步的巩固与深化。

幼儿园谦让行为 小班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篇5

摘要:

分享是人们在积极的社会交往中经常采用的行为,又是与他人在情感上和物质上的分享,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幼儿园是幼儿接触到得最初社会集体形态,在我的实际工作中发现幼儿乐于表现、喜爱活动、兴趣广泛,但在集体生活中却不是很乐意与他人分享食物、玩具、甚至于心理感受,这对幼儿的成长不利,所以就如何培养幼儿分享意识作为研究的核心,在结合家访、与家长交流的基础上,探究家、园联动的结合点,共同培育幼儿积极分享的社会行为。

由于现在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父母平常忙于工作,所以大部分时间幼儿都是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老人精力有限,教育无法到位,大部分幼儿存在分享意识不强,言行表现不一,家园教育不一致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与他人交往,可以通过以校为主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帮助幼儿认识分享行为;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分享的快乐;为幼儿提供一个分享的情境;同时做好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家长树立榜样,达到家园一致积极地教育幼儿,为孩子以后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关键词:幼儿

分享

情感体验

移情教育

一、研究的缘起

1、在对小班幼儿进行分享行为调查时,我记录了以下两个案例:

案例一:李想带来一辆玩具车,并告诉老师,他是带来和小朋友一起玩的。自由活动时,李想高兴地拿出自己的车,但他只愿意让小朋友看,不准别人摸他的车。老师说:“李想今天真乖,把玩具带来给小朋友玩,你把玩具给×××玩一下,好吗?”李想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玩具车,犹豫了一下递给了小朋友。接下来,李想的视线一直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玩具,也不让玩具离自己太远。

案例二:小米粒手上拿着两个果冻,老师逗她说:“小米粒,把果冻分给我一个好吗?”她很爽快地给了老师,然后一直注意老师接下来怎么做。过一会儿,她见老师仍没把果冻还给她,就说:“给我!”老师说:“你刚才不是已经答应送给我了吗?为什么现在又不给我吃了?”小米粒始终是两个字的回答:“给我!”小米粒的妈妈告诉老师,类似的事情往常小米粒一定以哭闹来解决问题。虽然经过了一年托班和一学期的小班集体生活,大部分幼儿已经萌发了分享的意识,但其认知和行为严重脱节。

2、小班幼儿分享行为问题现状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大群人的呵护与宠爱,特殊的家庭地位让很多孩子表现出任性、自私的品质。小班幼儿在入园前,生活在家庭的小天地中,没有分享的意识,自我为中心表现尤为突出,实际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幼儿园的集体教育让幼儿有机会与同龄人游戏与交流,促进其社会化的萌芽。小班幼儿缺乏集体生活的经验,很多幼儿不知道与人分享,共同努力。如:在晨间区域活动中,a和b小朋友都在建构区搭房子,a把一大堆积木揽在自己面前,一个人玩;b小朋友需要一些长条积木,可是没有了,他看到a那里有很多,伸手去拿,a马上护住积木,大声说:“你干什么啊,这是我的积木!”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成为家庭中的“独占”主体。无论是玩具还是食物,孩子都习惯了一个人“享受”,父母和爷爷奶奶总是以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拒绝孩子分享的物品。由此造成孩子的独占心理,认为什么物品都是自己的,什么事情都应该以自己为主。另外,由于现在居住环境的变化,居住于楼房的居民与邻里间的交往越来越少,这无形中减少了孩子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从而剥夺了孩子与他人分享的机会,造成孩子自私的特点。

家园教育不一致也是幼儿不分享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幼儿园老师教育幼儿有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然而,有些家长却不然,我们班就有这样的一位家长,她是这样教育她的孩子的:“妈妈给你买的新玩具很贵,你一定要爱护它,不要给小朋友弄坏了。”于是,幼儿为了不让小朋友弄坏玩具便不愿把自己的东西给其他小朋友玩了。

家长的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孩子的利益,但阻碍了孩子的长远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格局已经不允许固守一己,而需要融合,家园共同教育迫在眉睫。

二、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引导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皆在促进幼儿生理、心理、智力和谐发展,为幼儿的一生奠定良好的生活和物质基础。”

幼儿入园后,逐渐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经过老师、家长的引导,已经初步具有了分享意识,但经常表现出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要求别人给自己分享,却不愿意将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分享的行为。如在课间活动中,有两名幼儿为争抢动物玩偶发生了争执。“这是我的玩偶,我的,不给你玩。”其中一名幼儿大声的说着,当老师问他们:“小朋友带了玩具,应该怎样玩呢?”“应该一起玩,一起分享,不能抢的,要坏掉的。”两人又同时回答了老师。像这样“两面派”的例子出现很多,似乎孩子明白要做到共同分享,但又无法抗拒玩具、食物的诱惑和占有欲。在和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家长总说孩子什么都不缺,不可能跟别的小朋友抢,但为什么一个不起眼的玩具在幼儿园却成了“香饽饽”呢?

1、抓住契机,激发分享意愿

集体教学活动中由于孩子较多,当发生幼儿为争抢互不相让的时候,为了让课程继续进行下去,教师往往考虑到课程的继续开展和课堂的稳定,而采用暂时性的安抚让其中一方退让,并未能从根本上引导孩子学会分享,这就使教育理念和实际操作的脱节。这一“快”一“慢”在无形当中错失了幼儿分享教育引导的良机,片面追求课程操作的顺利而忽视了存在的问题,如果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将分享作为幼儿常规进行引导,化“快”为“慢”,在班级中随时随地创设分享情境,让幼儿形成良好的第一意识,通过“慢”教育打牢基础,那么无论在那个环境中,幼儿都会表现出良好的下意识反应。所以,幼儿的分享教育“快”不得。

要让幼儿进行分享,首先要克服强烈的自我中心的心理倾向。对此,可组织幼儿开展认识班级的活动,让他们认识班上的小朋友、班上的各种物品,要让幼儿知道这些物品是幼儿园大家共同拥有的,每个成员都有使用支配的权利。

其次,让幼儿意识到,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大家共同使用一件物品,共同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玩玩具,发现少了几样;看看书,发现少了几本;遇到这种时候,孩子们是如何解决的呢?相信在没有教育前提下大多数幼儿会为了能占有玩具或图书而沾沾自喜;更多的幼儿只会用目光或语言求助于教师的协调。少有幼儿会与同伴协商:“我们一起玩(看)吧!”。由于教师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在幼儿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威信,因此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是为最好的教育方法。这时老师不妨以一个玩伴的身份向幼儿协商“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或者说 “你先看,等会儿给我看,好吗?”对于稍大一些的幼儿则可以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又如美术活动时,一组幼儿使用同一盒中的一种颜料;滚球游戏时,双方共同使用一个皮球,只有轮流推动皮球,游戏才能得以继续。

2、参与情境,体验分享乐趣

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具有“相互性”,所谓相互性也可以说是可逆性,即甲对乙的行为,乙也可以以同样的内容或方式反馈给甲,而不是只有其中一方拥有说某些话、做某些事、以某种方式说话以及以某种方式行动的权利。这种相互性可以直接导致民主、平等和公正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规则。因此,鼓励幼儿自主地与同伴交往也是让幼儿学会分

享的好方法。例如,本学期我们班举办玩具展览会,让幼儿自带玩具,并与同伴自主交流,想办法怎样能玩到更多更好玩的玩具。由于同伴交往中的“相互性”,即当一方不愿意分享时另一方可以以同样的方式回应对方对自己所采取的行为,导致幼儿不修正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方式。

而让孩子学会大方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亲眼见证这种品质。所以你要和孩子一起分享你的冰淇淋、把你的围巾给宝宝让他当作超人的披风、问问他你能不能试试他的新帽子等等。用分享这个词来描述你正在做的事情,别忘了告诉他那些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比如感觉、想法、故事)也能够分享。最重要的是让他看到你在给予、获取、妥协和与他人分享方面的行为。

3、借助文学作品的力量

在集体活动中可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帮幼儿理解、体验分享的快乐。如在故事《金色的房子》中,为了让幼儿能充分理解小姑娘的内心变化,对小姑娘自私后的孤独感及与人分享时的满足、快乐感能产生共鸣。例如组织幼儿讨论:小姑娘拒绝小动物时,你的心里怎么想的?(小姑娘真小气,我有点不喜欢她)如果你是小姑娘,你会怎么做呢?(幼儿都表示邀请小动物们去家里做客;有的还表示分给小动物吃饼干等等)看来孩子们已从小姑娘这一形象中知道了任何好吃、好玩的东西都不应该一个人独享,懂得了与人分享,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当孩子获得了分享认知,产生了分享情感后,是否就能摆脱自我中心,有了分享行为呢?皮亚杰曾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还是应尽量多给幼儿创造自由交往的机会,鼓励个别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启发他们互相交流、磋商、协调,引导他们把自己的书和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看。在看看、玩玩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培养孩子进行合作。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与人交往的乐趣。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首先要求他们应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想想,使他们学会考虑别人的需要,形成换位意识,从而克服以我为中心,养成与人合作,共享的品质。在平时,我们处处做有心人,常常有意识地把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一些较有意义的事讲给幼儿听,让他们一起快乐、一起忧伤,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感分享;慢慢的,幼儿也会把家中所发生的一些高兴的事、伤心的事、有时甚至会把晚上做的梦讲给大家,让大家一起感受体验她当时的情绪。

4、训练提高,建立分享规则

幼儿园里常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或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与别人玩。幼儿的这些行为是自我中心化的外在表现。目前,幼儿园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从而养成了它们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让与别人的行为。作为幼儿教师,应积极利用幼儿园的集体环境和教育情景来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消退自我中心心态,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为使幼儿的分享行为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建立一定的分享规则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所建立的分享规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一:平等分享。要做到这一点不大容易。因为这一时期的幼儿交友更多的由利益决定。所以在分享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平等的分享行为。如:“某某是我的好朋友,我要把玩具给他玩”“你不是我的好朋友,我不能给你玩。”之类的话。出现这样的问题,老师可和幼儿一起讨论:是不是带来的分享物只给自己的好朋友?别人想要怎么办?当别人把自己的玩具给你玩时,你是不是很高兴?如果别人不给你玩,你是不是很难过?让幼儿通过情感的换位,从而理解平等分享的意义。

第二:共同分享。现在的家庭往往在孩子生日那天请亲朋好友聚一聚,这其实是一个培养幼儿分享行为良好的载体,应充分加以利用。当幼儿提出“生日会”或“节日会餐”的要求时,我们要求幼儿带来的玩具让大家一起玩,带来好吃的东西因应有足够多的数量,在班级为孩子举办“生日蛋糕分享会”,与同伴共享生日蛋糕,大家一起唱生日歌,一起品尝蛋糕,一起分享快乐。通过活动,让幼儿明白:分享是相互的,你分享了别人的蛋糕,别人也分享了你的蛋糕;你把爱心给了别人,别人也把爱心给了你。这样才能达到你快乐、我快乐,大家都快乐的目的。在刚开始实施此规则的时候,我们先教给幼儿协商的技巧。:如在与别人一起分享玩具前,要先同别人商量:“我也想玩这个玩具,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我参加这个游戏可以吗?”在分享过程中,老师要协调关系,帮助幼儿认同、使用规则。

第三:轮流分享。刚开始使用此规则时,由于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会发生一些争执。这时,我们可叫给幼儿先拿到玩具先玩,后来想玩的人可以说:“我也想玩这个玩具,你玩一会儿可以轮给我玩吗?渐渐地,幼儿学会了协商,也了解到尊重别人及等待轮换的重要性。轮流分享制度的建立可以帮幼儿解决一些分享中出现的问题,使幼儿在玩具数量少的情况下也能顺利实现分享。

第四:先宾后主的分享。是指幼儿将自己带来的玩具先让别人玩。当然,一开始幼

儿觉得很委屈,为什么自己家里的玩具要先给别人玩呢?这时老师可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引导幼儿去思考,“你是否也希望别人先把玩具给你玩呢?这样幼儿就容易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其他人分享他的玩具了。而老师则要对幼儿表现出的先人后己的行为给予肯定,以强化幼儿在今后再发出类似的行为。先宾后主的分享制度可培养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学会忍耐的美德。蒙台梭利曾指出:我们无法将“忍耐”的美德教给三岁的幼儿,但是靠幼儿本身在现实环境中体会却是可能的。

第五:激励引导,强化分享行为。当小朋友之间出现有这样的对话“你不给我玩具玩,我以后再也不和你玩了”“那好吧,给你玩一下下,马上就还给我”时,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机会,进一步引导并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因为你分给了同伴玩具,所以你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小班的幼儿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一幼儿向同伴借玩具,可同伴正玩得起劲,不论怎么样都不给,这时,教师应走过去对不借玩具的孩子说:“你看,小朋友为什么会不高兴啊?”当他说出原因后,进一步强化:“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如果你和他一起玩这个玩具,一定会玩的更开心的,而且他会很感谢你的。”这样,让幼儿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以便在以后的活动中,自觉产生分享的行为。如果在活动中,发现幼儿有分享行为时,教师应及时做出反应,向他竖起大拇指或摸摸他的头等等,让他得到老师的肯定,体验分享带来的乐趣。

孩子总喜欢老师的表扬。因此,不管是物质享受还是情感享受,当他一旦有了分享行为时,我们就及时用鼓励、赞许、奖励等外部激励的方法来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幼儿就会愉快、自尊、满足,从而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为,逐步内化为幼儿自身的意识。

所以,幼儿分享行为的形成确实离不开外部激励。当幼儿能较好地与同伴一同分享玩具或用具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如,“你能和小朋友一起玩,真大方!”“你们俩配合得真好!”教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孩子的肩膀、对孩子亲切地点头、翘起大拇指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情绪情感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进一步强化分享合作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分享行为。而对不太会分享或缺乏分享意识的幼儿,教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与指导,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如:“你们要按次序轮流玩。”“没人陪你玩,多没劲,快去找个朋友吧!”“你给他玩,他也给你玩,不就大家能玩了吗?”“你跟他说,你搭好了再给我搭好吗,试试。”“你可以先帮他做事,再向他借书。”或者让他们体验一下独占带来的直接后果。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幼儿学会关注同伴出现的良好行为,从观察比较中学会自我调整与辨别,教会幼儿进行恰如其分的自我表扬。在教师积极的鼓励和适宜的引导下,幼儿的分享行为

与分享技能会逐步而有效地得到提高。

三、创设良好的家庭情境

1、家长树立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很重要的教育作用。可以说每个家长都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的,有时孩子的无理要求做家长的总是尽量满足,于是当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孩子自己一个人独享,但家长要明白:一时的谦让孩子并不是真正的爱他,只有让他学会了一些生活的本领,使之受用终生的能力,才是真正的爱他。如: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家庭的具体条件为幼儿规定合理的生活方式,让幼儿经常重复成人的安排而决不迁就孩子的无理要求,让孩子养成习惯。当幼儿因分享自己的玩具而被别的小朋友损坏时,家长就应该教育孩子如何更好的保护自己的玩具,告诉他把玩具交给小朋友玩的时候要告诉他怎样玩是正确的,不能乱丢、用力压等等,这样孩子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的玩具,又能更好的跟小朋友相处,一举两得。

2、家长及时鼓励、持之以恒

同时孩子的分享行为不是一个自觉的行为,作为家长,往往不需要强迫孩子去分享。如果细心观察,有时就会发现孩子的一些分享性的行为。比如孩子有时会把好吃的东西往家长的嘴巴里塞,有时甚至是从自己的嘴巴里抠出来塞进妈妈的嘴里,或者是把正在玩的好玩的玩具塞进家长的手里以希望家长可以陪他一起游戏,其实这就是最初的分享行为的萌芽。对于这些动作,家长应加以鼓励和赞许:“你真是个大方的孩子!”但应尽量避免呵斥和漠然处之。事实上,在孩子最初的成长中,家长能和孩子一起分享每一秒美妙的亲子时光,就是对孩子最早的分享启蒙。有的家长认为分享是孩子之间的事,如果孩子和最亲近的人都不能分享快乐,又怎能与他人建立分享关系那。

有一些家长常常强迫孩子把最心爱的东西交出来,这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每个孩子最珍爱的东西不同,孩子完全可以把一辆缺了轮子的玩具汽车当做宝,他可能会和小朋友分享很多在大人看来很贵重东西,但他最心爱的物品常常不舍得分享,这并不阻碍孩子分享意识的建立和完善。我们每天从与他人分享的过程中获得的快乐心情,也正是我们的孩子从他们的分享行为中所享受到的一样。只有培养孩子真正建立起分享意识,才能使孩子感受到快乐,感受到给予他人的快乐和被给予的快乐。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来培养新一代。这四种基本能力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同生活”便是要培养孩子在人际交往中能与人合作成果。在愈来愈激烈和残酷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

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造成了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特别注重对孩子的文化素养和艺术细胞的培养,而忽略了对交往和生存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更强化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与他人分享成果的脾性。因此,培养幼儿学会与人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已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为,也是社会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小班幼儿进行分享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必须持之以恒,使分享品质不断发展。让幼儿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并且,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也能带动其他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为将来成为有利于社会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n] 2001.[2] 曾红缘.故事情境对儿童理解白谎的影响 华南师范大学 2009年 [3] 王洪春.教小班幼儿学会分享《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8年05期 [4] 徐瑛 李晓燕 幼儿分享行为发生机制及培养的研究报告 武义县武阳幼儿园 [5] 李丽云.良好行为习惯培养[j].幼儿教育,2007(1).[6] 曾爱民.《小学科学(教师论坛)》 2012年03期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10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