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音乐毕业论文 音乐专业毕业论文范例(推选【实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425300

【导言】此例“音乐毕业论文 音乐专业毕业论文范例(推选【实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音乐学毕业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高师音乐专业 执教能力 策略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师资力量,我国要实现中小学音乐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音乐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优秀的音乐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执教能力。那么该如何提升音乐专业学生的执教能力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与社会调查,论述当今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执教能力的现状与不足,对提升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执教能力的对策进行分析。

一、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毕业执教现状

笔者通过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的调查,对现今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执教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和总结。目前,高师音乐专业毕业学生执教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未能及时做好角色转换

大部分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只重视音乐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登台亮相机会的争取,忽视了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音乐专业毕业生在步入教师职业后,不能及时调整好自身的心态,常把学生时期的一些不良习气带到工作当中,遇到问题不愿意向有执教经验的教师咨询和学习。同时,对音乐教学缺乏积极性,把音乐教学当作“形式”来完成,在每个星期一两节音乐课的情况下对课程也是敷衍了事,缺乏教学自信和学科自尊,对音乐教学缺乏必备的热情。

(二)综合素养不全面

当前许多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素质状况与社会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一直以来,高师音乐专业的招生模式都是重专业轻文化的,这造成了学生文化知识结构单一。由于少部分音乐专业学生对国内外的音乐文化了解甚少,无法正确分析音乐作品所体现的民族风格和情感内涵,导致演唱和演奏作品时,无法诠释好作品的艺术魅力,甚至会出现曲解作者原来的意思的情况。

(三)执教能力欠缺

执教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指教学基本功,教师拥有扎实的基本功能有效转化为课堂教学能力,使课堂教学过程达到全面优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存在着忽视教案的准备、缺乏教学设计的能力、课堂节奏把握不当等方面的不足。

音乐专业毕业生初任音乐教师时,因为教学实践经验不足,知识构建不全面,语言表达能力弱,很多时候仅仅是拿着课本在念,需要自己表达时往往不知道下一句该说些什么,常常出现沉默的尴尬场面。音乐专业学生的教学经验不足,在课前尤其需要设计一套完整的教案来指导教学的流程,减少失误的发生。然而少部分音乐专业毕业生认为音乐课堂仅仅是欣赏音乐与视频,不需要讲解太多复杂的知识,于是忽视了教案的准备工作。

音乐专业毕业生刚走上教师岗位上音乐课,即使课前做了非常全面和细致的准备,在实际的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仍会出现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对课堂节奏掌握不准,处理不好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之间的关系。音乐课堂只局限于讲授简单的知识,缺乏合理的创意与构思,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来体会音乐的情感内涵,从而减弱了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

二、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技能

当今的音乐教师正处在音乐教育改革的转型时期,新的教育理念要求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必须努力成为一名综合素质全面的音乐教师。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是中小学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地。笔者认为,为了使每一个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都能完成好音乐教学,高师院校应注重培养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扎实的专业能力

音乐是一门强调技能的学科,它要求每一位从事音乐教育职业的工作者都应当拥有扎实的专业能力。音乐专业学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专业能力:

1.歌唱能力

歌唱能力是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的演唱应当是优美流畅、富有情感表现力的。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要以充满情感表现力的范唱让学生体验歌曲的情感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和鼓励学生自觉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去体会和表现歌曲的风格和情感,帮助学生学会自信、大方地演唱音乐作品。

2.舞蹈编创能力

舞蹈是高师音乐学生的必修课,是“能歌善舞”的体现。舞蹈编创能力要求音乐教师不仅会跳、会教还要会编。如今许多中小学校都会在重要的节日举行联欢晚会,音乐教师要有能力选拔舞蹈人才组成校文艺队,教学生一些舞蹈身韵和基本手位、基本步。有演出需要时能尽快编排舞蹈,组织好每一次演出。

3.乐器演奏能力

乐器演奏能力同样是音乐教师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音乐教师在吹、拉、弹中至少要会一种乐器演奏和伴奏能力。在许多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钢琴和电子琴是最常用的乐器,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具备良好的钢琴、电子琴演奏和即兴伴奏的能力。教师要能够根据歌曲的旋律特征,选择和编配恰当的伴奏织体,增加音乐课的趣味性,达到创造性音乐教学的目的。

4.指挥和课外活动组织能力

音乐教师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指挥和课外活动组织能力。合唱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普遍存在。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学校组织建立的乐队和合唱队不断增多,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都有利于校园文化的进步和提升。音乐教师要积极学习和完善自身的指挥技能,做到完美地指挥好每一次合唱和乐队演奏。课外活动是学校普及美育的关键组成部分,音乐教师要具备组织合唱队、鼓号队、舞蹈队、乐队等兴趣小组的能力。

(二)全面的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是每个学科的教师都必须具备的教学技巧,有助于教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高师音乐专业应当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具备哪些教学技能呢?笔者认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应当具备课堂导入的技能、音乐讲解技能、多媒体演示技能、课堂管理技能等。

1.课程导入技能

导入就像一座桥梁,联系着新课的内容与旧课的内容,是开始一堂课的重要手段。有创造性、吸引力的导入技能有利于教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音乐教师在上音乐课之前应当利用音频、视频等条件设计好导入的部分,在新课内容讲解前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音乐讲解技能

是指教师运用规范的语言把课堂内容所要求了解的知识点清晰地表达出来。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若是具备生动活泼的讲解技能,能有效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点的印象,使学生在演唱时能够准确地诠释出歌曲所表达的内涵和情感。

3.多媒体演示技能

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学会运用各种多媒体辅助教具把课堂内容展示出来,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全面地掌握技能。音乐教师若能正确将多媒体运用到教学中,例如在投影仪上播放一段音乐时,适当添以优美且具有感染力的引导语言,有助于学生将自己带入音乐所表达的意境中去,加深学生的体验。音乐课堂教学演示主要有乐器演奏、教学卡片、挂图、幻灯投影等②。

4.课堂管理技能

教师在课堂上要运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来维持学生的合宜行为,称为课堂管理技能。正确的课堂管理技能能有效约束学生学习的不良行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三、提升学生执教技能的策略

高师音乐教育肩负着为中小学培养音乐教育师资的重要任务,笔者根据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执教能力的现状分析,认为要提升高师音乐学生毕业后的执教技能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定培养目标,突出师范性

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校提供优秀的音乐师资力量。在教学中务必要强调师范性,改革传统的重“音乐”轻“教育”的模式,注重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毕业之前,熟练地掌握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技能。师范类音乐专业的教学,不必钻得太深,要注重“一专多能”的培养。同时还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加强音乐教育理论课程改革力度,注重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制定“师范性”音乐教育模式。排除过于重视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训练,忽视音乐教学能力培养的弊端,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又要让学生“会学”“会教”。

高师音乐教育的音乐课程设置,应把基础音乐教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音乐教学方法的培养贯穿在所有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确现在的“学”是为将来的“教”服务的。面向全体音乐专业学生,开展演唱、演奏理论课,突出师范性。合格的音乐教师应当能唱能跳能弹还能写能说,许多音乐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才深刻感受到,在大学时学的知识在中小学中都用不到,需要用到的都没学,以至于在中小学多姿多彩的校园音乐活动中无法适应和胜任。因此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引导所有的学生向“舞蹈家”“歌唱家”“演奏家”靠拢,不能背离了高师音乐专业的真正目标。应当引导学生区分好音乐学院与师范学院音乐系的区别,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技能和素质,将高师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都培养成合格的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音乐教师。

(二)重视理论教学,优化课程设置

音乐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依靠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和综合知识基础。高等师范院校应当加强对音乐专业学生的理论教学,优化课程设置,为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储备打下良好的基础。

1.合理设置理论课程,培养学生执教能力

高校音乐专业理论课指的是基本乐理、视唱练耳、音乐史论类课程和作曲技术理论类等课程。重点开展好基本乐理、视唱练耳、舞蹈、和声等理论课程,改革传统的不适应培养音乐教育者的落后教学模式,严格要求学生掌握好专业理论知识。在这些理论课堂上教师除了教授知识外,还应当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去教。技能性较强的学科如钢琴、声乐、即兴伴奏,应增加一些相关的理论课,例如声乐理论基础,为学生打好理论基础。增加音乐教材教法课时,使学生了解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基本理论、目的和任务,为了使学生将来走向教坛能对所完成的任务有了解。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例如范唱的能力、运用专业术语讲解知识的能力、对他人的演唱进行指导和评价的能力。

2.加强学科融合,提高综合素质

艺术不是孤立的,音乐教育也不能脱离其他学科独立存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将来步入教坛打好基础,就要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上重视其他学科的作用,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例如在教学中大力加强音乐理论课程与历史、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社会学、文学等学科的横向联系,引导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帮助自己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音乐知识。

(三)强化实践演练,提升排练能力

教育教学理论必须要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验证,从而转换为教学技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应当在课余时间多增加一些实践活动课。师范院校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解理论知识,还应增加学生的教育见习和观摩的机会,例如定期组织教育教学模拟试讲,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站在讲台后就应当把自己当成一名教师,大胆实施教学,管理课堂;同时还应经常带领学生到中小学音乐课堂中观摩学习或组织学生看一些优秀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吸收前辈授课的优点,并充分了解中小学音乐课的教课方式和特点,为学生将来做好教育实习以及毕业后进行教育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名真正的音乐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有能力教好每一堂音乐课外,更应该具备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一直以来,音乐专业的学生都是在教育实习期间才能参与教学实践,得不到较大的锻炼和经验积累。师范院校应当给每一位音乐专业的学生提供各种独唱、合唱、伴奏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组织活动的能力,在课外组织一些文艺活动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有利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独立地开展开设鼓号队、合唱队、舞蹈队等课外兴趣团队,并组织好每一场文艺晚会。

结语

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的是审美感知教育,有着巨大的教育和陶冶作用,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其他教育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是未来音乐知识普及者、教育者中的中坚力量,因此提升音乐专业学生执教能力迫在眉睫。笔者认为,音乐专业学生应当在掌握好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了解一名音乐教师须具备哪些基本技能,在步入教师工作岗位后,要善于总结,找出自身的缺点与不足,业余时间主动与有经验的教师讨论并学习前辈教师的教学优点,从而完善自身的执教能力,为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做贡献。

(注:本文为《地方本科院校声乐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RKJGY1312)

注释:

①李雁等。挖掘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力量[J].梧州学院学报,2007(4).

②靳晓莉。论新形势下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J].菏泽学院学报,2011(2).

参考文献:

[1]李鸿雁。音乐剧与音乐课[J].中国音乐教育,2007(3).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2011(9).

[3]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J].中国音乐教育,2009(1).

[4]郑太年。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任友群,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音乐专业毕业论文【第二篇】

这几个月的时间过的真慢啊,为了让自我的毕业设计能更好一些,我可是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在它上头。此刻,我这几个月的努力最终算是有了结果了,虽然我的毕业设计还算不上完美无缺,可是它已经算是我能做到的极致了,要是还想改善的话那就已经超出我的本事范围了。在此,我得感激我的指导教师和我的同学,是他们帮忙我解决了不少专业上的难题。

每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都需要在毕业前把自我的毕业设计弄好,然后再由教师进行评价,在多次修改后完成最终版本。我当然也不例外,在听到需要做自我的毕业设计时,我其实是懵了的,因为我也不明白该怎样去独立的完成,就算选什么题我都不清楚。可是在思来想去后,我选择了一个题目来作为我的毕业设计,因为以这个题目为毕业设计的话,其实并不难,主要考察的就是一些专业的基本功,所以说这很适合我的专业水平。

当把一切的毕业设计材料都准备好了后,就需要开始做东西出来了,我的目标就是设计一个能用且好用的产品,这就得花费我不少的时间去整理资料,设计产品的功能。光把东西做出来是没用的,还得花费很多的时间去测试产品的BUG和性能。有时候吧,一些小错误就得花费我不少的时间去找出来,当遇到一些我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我还得去找指导教师和同学帮我,要是没有他们帮忙我,我的毕业设计可能还得延期几个星期。

最终,我的毕业设计还是成功出炉了,虽然经历了不少的曲折,可是结果还是令我满意的,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能设计出更多令人满意的产品!

音乐毕业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音乐毕业生 就业 现状 原因 对策

一、现状

笔者曾制作了一份针对音乐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湖南师大音乐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生。因各项因素的干扰,回馈数量并不大,但根据已回收的调查统计可略见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从学校毕业走入社会已将近3年,在反馈的数据中有一半的人在做着和自己原本专业不符的工作;对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结合程度一项有一半人数认为基本结合,认为结合很好的仅;而选择结合较差的同学比例达到了。对现任工作的满意程度一项不满意者占到了1/4,其他则为基本满意,在对未来的打算一项中决定做好现任工作的比例为,不到总人数的一半;占比次之的则为寻找工作机会或更换工作,这部分人的比例为,如果加上决定自主创业的人数,有意或决意更换工作的人数比例则将达到;而在收入水平一项中意外地出现了一个分水岭,即月收入为4000~5000元之间的人数甚少,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人数比例近总人数的1/4,四千元以下的占比超过了总人数的3/4,而3000元以下收入人群又占到了绝大多数,就连2000元以下的人数也占了相当比重。即便是在如此不利的收入水平或不尽满意的职业岗位上,还是有近3/4的人对现任工作表示基本满意,笔者仅能凭猜测领会这其中的无奈。

二、探因

(一)高校扩招

自1999年国家教育部扩大高校招生规模以来,全国各大高校扩招人数逐年递增,新开设的各类学科专业也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音乐专业这门学科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为了扩大招生力度,吸纳生源,大部分学校同时期开设许多新学科课程,然而这必然增长了学校师资的需求量,加之新成立的学科和学院教学资历尚且年轻,给教学质量造成了实质性的压力。这一方面影响了教师行业的整体水准,另一方面对于学校针对扩招后的课程改革和调整以及人员管理甚至相应教学条件设施的更新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考验。高校扩招不仅仅带来万千学子争相考学的压力,也直接造成庞大毕业生规模的就业压力。

(二)市场需求

湖南作为艺术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艺考生每年络绎不绝。但随着每年毕业人数的不断增长造成激烈的竞争和紧张的就业环境,尤其高投入的音乐教育培养与相对低回报的就业收入和就业质量,终于冷却了人们的热情,音乐专业并不算宽泛的择业面也为人们所看清。

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虽然具有一定的择业范围,但大多数都是倾向于音乐教师和艺术团体演员这两种职业,这是绝大部分音乐专业的学生普遍认可的就业方向。上文提到的调查问卷中一项“毕业时理想就业单位”选择的统计数据的结果也正好印证了这一点。但随着近几年艺术团体的不断整合、缩编、改制,民间存在的大型艺术团体数量大大缩减,其要求的专业化水平也相应苛刻,这对于比起专业素质更注重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高校毕业生来说,已不存在向艺术团体进发的优势了,加之艺术团体现行的“合同制”不能给予毕业生以“安定感”,进入艺术团体做演员只能成为很多音乐专业毕业生最初的“理想”。而音乐教师的情形也同样不让人乐观,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音乐有一定的特殊性,大部分中小学的音乐教师岗位都不多,而音乐专业毕业生数量又庞大,学校对于音乐教师的需求量早已趋于饱和。湖南省各区每年都要上演省内省外大批应届、往届音乐毕业生为少许几个音乐教师招聘考试职位使出浑身解数备战迎考的激烈场面。如此路不通,很多毕业生便不得不面临“转行”的境遇。

三、对策

音乐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困境,依笔者之见,主要是由于学校方面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的需求不尽一致。如上文所述,现今的音乐教师岗位和艺术团体因种种原因趋于饱和,不再适合作为音乐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吸纳源。但是市场上对于音乐人才的需求并不少,很多看似与音乐专业毫无关联的企业,其实都因其企业形象的需要或企业文化的培养、宣传都需要音乐专业人才来组织策划,而基层社区也因为日益丰富的文娱活动,如合唱队的排演、文娱歌舞的创编等也都需要音乐人才的组织参与,等等。所以,高校需要做的就是进行适度的课程改革,明确和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培养出市场需要的能组织能策划、善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新型音乐人才。另一方面,高校还应进一步加强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尤其要端正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引导学生放宽视野,鼓励毕业生“下基层”“进社区”“入企业”等,打开除了中小学和文艺团体之外新的就业环境,以拓宽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四、总结

湖南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其原因主要包含高校扩招导致师资结构不合理、音乐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下滑、音乐专业本身相对较窄的就业面以及传统择业方向上需求量的饱和等因素。究其本源,笔者认为是由于高校培养音乐专业毕业生的传统理念已和现今社会需求、市场走向不相符合,属于供需关系的脱节。解决之法必然是依市场所需,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专业课程调整甚至改革,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艳红,许晖。高校扩招后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与对策[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9(3).

音乐系毕业论文【第四篇】

音乐系主修学生共有95人毕业,副修生很多,无论主修副修,他们中间的很多毕业生在海内外的音乐教学、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理论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本文将从这几个方向中选取几位主要代表人物加以介绍:

李抱忱:1926年被保送进入燕京大学,在校主修教育,副修音乐。在范天祥的合唱课当中接触了许多合唱曲,这对他日后的大合唱事业影响很深。他曾经说过:“音乐是我第一爱好,而合唱是我第一爱好中的第一爱好。”他的毕业论文是《中学音乐欣赏教材》。1931年“九・一八事变”,激起全国学生的爱国情绪,1934年李抱忱带领他所执教的育英中学合唱团到南京、上海、杭州各地巡演,为抗日将士募捐。1935年他策划了一个六百人的大合唱,在故宫太和殿前演唱亨德尔的《弥赛亚》,并特别邀请他的老师范天祥博士担任指挥,1939年他翻译出版了英文并附钢琴伴奏谱的《中国抗战歌曲集》(CHINA’S PA-TRIOTS SlNG)。他对中国早期合唱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1935年和1944年李抱忱两度赴美深造,分别在奥伯林音乐学院(Oberlin Conservatoryof Music)获音乐教育硕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获教育博士学位,曾执教于美国耶鲁、爱荷华等大学,后成为海内外著名的合唱指挥家和语音学家。

容慕韫(女):1932年入学的钢琴主修生,出于对儿童音乐教育的兴趣,在1937年赴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专攻儿童音乐教育、教学法和教材选择等课程,先后在香港、湖南、广东等地学校任教,编著了各种儿童音乐教材、也教授了很多钢琴学生,为基础音乐教学做出了贡献。

杨荫浏:1932年读书时任哈佛燕京(两校为姊妹校)学社的中国音乐研究员,并擅长多种民族乐器的演奏,毕业后在燕大音乐系开设《中国音乐通史》课程,1937年在《燕京学报》《平均律解算》。1948年以前他是国内各大学中唯一讲授中国音乐史的专家,建国后历任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书记、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音乐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顾问等职。学术著作颇丰,代表作《中国音乐史纲》、《中国古代音乐史纲》等,是中国权威的音乐史专家。

许勇三:1933年入学,主修作曲,读书时就对音乐的民族化进行了探索,在《燕京学报》上《南北昆唱腔的风格特征》,是第一位获得“金钥匙”(燕大奖励全优学生的一种制度)的音乐系毕业生,1938年赴美国密西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40年回国在母校任教,1946年至1952年担任第三届、也是最后一届音乐系主任。许先生有很明确的办系思想,除延续燕大音乐系以往的优良教学传统之外,还非常注重对学生们进行中华民族音乐教学的熏陶,频繁地聘请很多当时在国内有影响的音乐名家来音乐系举办音乐会或做短期讲座,如琵琶演奏家杨大钧、古琴演奏家管平湖,和从解放区来的著名作曲家马可等等。1952年音乐系并入当时在天津的中央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迁入北京时,许先生留教天津音乐学院,一直担任作曲系主任,在教授了许多学生的同时也进行自己的理论研究、音乐创作,出版有《作品分析》等教材。

刘金定(女):1934年入学,是斯塔尔(Stahl)教授的钢琴学生,毕业时获得了“金钥匙”奖,后在天津教授钢琴,同时积极活跃于音乐领域之内。她弹奏了大量的器乐、声乐伴奏;与小提琴家方道尧、演唱家沈湘、朗毓秀、茅爱立、张权等都有过合作,还与张肖虎指挥的天津工商学院管弦乐队合作演出了贝多芬《皇帝》钢琴协奏曲,业余时间培训了大量的钢琴学生。这些学生在考入燕大之前就举办过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刘培荫(毕业后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教钢琴)、朱起芸(毕业后在中央音乐学院本科教视唱练耳)、刘畅标、资中筠(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原所长等职)。刘金定也是我国著名钢琴家刘诗昆和长影乐团著名钢琴家袁孝先的启蒙教师,为华北一代的音乐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肖虎:1936年已经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本科毕业,留校任助教,由于热爱音乐,又考入燕大音乐系,毕业后曾在天津耀华中学教音乐课,分别编写了中小学音乐教材,以抵制日伪歌曲。他编写出版的《乐学基础》一书涵盖了乐理基础知识和简单的合唱指挥等内容,广为当时音乐初学者所喜爱。1938年以后,他先后组建了天津工商学院等三个管弦乐队,排演了大量的欧洲交响乐作品,还创作了歌剧《木兰从军》、《松梅风雨》(首演由刚考入燕大音乐系的全如玢任女主角)、交响诗《苏武牧羊》等等,并排练公演了这些作品。后担任清华音乐教室导师,成立了清华管弦乐队、合唱队,解放后创作了舞剧《宝莲灯》等。1948年被母校聘为兼职教授。新中国成立以后历任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北京市顾问委员会顾问、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主任等职。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和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37年入学的声乐主修生茅爱立,先后师从施美士夫人和范天祥夫人学习了3年半的声乐课,为她日后的演唱与教学事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41年日军占领了燕京校园,学生们被迫停课,茅爱立转学圣约翰大学教育系,同时向上海音专声乐教授继续学习声乐,后因拒绝上海音专校长让她和沈湘为的伪南京政府演唱而离开上海。1945年抗战胜利,茅爱立一年内先后在津、京、沪、蓉各地举办了独唱音乐会,燕京大学考虑到她已修满学分,正式给她颁发了毕业证书。1947年她开始了国外的留学生涯,在美国奥柏林音乐学院、朱丽亚音乐学院,以及在奥地利继续深造。对歌剧演唱、德国艺术歌曲、巴赫的清唱剧的学习使她具备了更加深厚的艺术演唱功力,她多年在美国、香港等地进行舞台演出,获得盛赞,并执教于纽约市立大学,近些年多次回到国内的音乐学院进行演唱、讲学。

1949年毕业的全如玢和1951年毕业的娄彰后,于1955年支援东北建设,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担任作曲,两人为八十多部电影、电视剧创作了大量的音乐,其代表作有:《冰上姐妹》、《女跳水队员》、《自有后来人》、《排球之花》、《黄河飞渡》、《烽火列车》、《保密局枪声》、《赫哲人的婚礼》、《少帅传奇》等。娄彰后作曲的《黄河飞渡》音乐,采用了西北民歌“花儿”为基调,创造性地应用现代技法把管弦乐队、合唱以及花儿领唱结合在一起,备受业内称赞。60年代表长影参加了全国第三届文代会,并受到总理的接见。长影厂每部电影之前的厂标音乐亦是他的作品,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十几秒,但浓缩的和声与配器效果使同行钦佩不已。全如玢作曲的《女跳水队 员》也备受远动员的喜爱,影片主题歌曲《青少年运动员之歌》是当时中小学生传唱一时的佳作,后被北京的跳水队员当作他们的队歌。他们夫妇二人为早期的中国电影音乐创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在2005年文化部“纪念电影传人中国100年”纪念大会上,全如玢被授予电影音乐创作特别奖。

杨儒怀:我国著名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终身特聘教授。1948年毕业于辅仁大学西洋语言文学系,又考入燕大,1952年毕业。他非常喜爱音乐,在读期间选修了大量音乐系的课程,包括宗教学院的宗教音乐课程,这些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他的长篇著作《20世纪音乐创作》是经过多年对作曲技术理论教学与科研的潜心研究,形成了自己的曲式理论体系而成书的;60余万字的专著《音乐的分析与创作》荣获中国音协第六届“金钟奖”终身成就奖与理论评论奖一等奖。他的理论在我国当今音乐理论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长达60年的教学生涯中培育了许多音乐人才,当今活跃于国际乐坛的众多中国作曲家都曾受教于杨先生。现年80多岁的杨先生依然奋斗在教学与科研第一线。

刘畅标:1952年毕业于燕大音乐系,1958年调至西安音乐学院,任钢琴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培养了很多学生,其中一些学生在全国的钢琴比赛中获得了很好的名次。刘教授还创作了一些钢琴作品,如钢琴组曲《人世间》等,并在国内刊物上发表了《钢琴教学中的浪漫主义风格问题》等多篇学术论文,在全国高师“珠江杯”历届比赛、“金钟杯”、“斯坦威”等多项比赛中担任评委,为高等院校的钢琴教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在2009年举办的“春华秋实――刘畅标教授80华诞师生音乐会”成为西安音乐学院建校60年活动中一个重要内容。

四、燕大音乐教育的理念与启示

燕京大学在3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培养出了一大批高端人才,不仅仅是各个专业的毕业生后来成为我国音乐界的栋梁之才,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跨专业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比如著名歌唱家沈湘、李维勃原来都出自西语系,著名演员孙道临毕业于哲学系,经济系毕业的黄华后来任中国外交部长,社会系学生边宝骏曾担任首钢党委书记、北京市轻工业局局长。雷洁琼、费孝通、吴阶平、冰心以及2001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黄昆先生都来自燕京大学。据不完全统计,自新中国成立后燕大毕业生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和台湾中央院院士者有50几位之多,各届的毕业生对燕大的校训“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铭记于心,踏踏实实服务于各个不同的领域之内。

从音乐系的这一个小小的窗口,我们对燕京大学的教学有了一些认识。一所大学能够培养出这么多社会各界的优秀人才,绝不是偶然的,这是与燕大的治学理念和教学体系直接相连的,其特点以及对我国高等音乐教学的启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提倡厚重、宽泛的知识基础

高楼大厦的建造一定是要有与其相应的地基,尽管看到的只是地平面以上的建筑,但我们都没有忽视对其基础部分的建设,对于人才的培养同样也是遵循这一科学的发展规律的。燕京大学在教学的内容上比较注重知识的广博性,这应该是其教学成功的一个主要特点。这个特点首先体现在对学生入学选拔的方式上。不分文理,考试科目包括中学所有文科、理科中的重要科目,这就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有了一个全面的要求。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智力考试卷,题量很大,有几百道之多,要求在一定时间之内答完,题目难度不深,只需要学生有简短的答案。选择题的比重最大,涵盖范围非常广泛,远远超出中学课本。从中我们看出他们更希望选择到不死板读教科书的学生。只有具备了宽泛的知识基础,才可以为学生们毕业后在各方面良好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其次体现在入学后的课程设置要求上。不管你的专业是什么,入学第一年必须在文理法三个学院各选一门课程,全院之间的共同课(如国文、英文)统一按程度来分班教学,并且不会因为你是理科专业而放松对文科课程的要求,反之亦然。没有了专业的局限,有助学科问的交叉影响,拓宽知识面。燕京大学的教育充分体现了对于人才培养的前瞻性,使学生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所需的不确定性,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人生发展的机会亦不是固定不变的,合适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应对事物变化的基本能力。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培养了一批音乐教育界的专家,可见作为我们现在的高等音乐教育也不应该过多地降低对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的入学要求,特殊专业有其特殊的学习方式,但不应该使其知识结构产生缺失,能够成为艺术家的人,一定是具备了很好的学识构架,而能够成为教育家的人也同样要具备过硬的技能技巧,艺术家与艺术专业教师不是对立的,它应该是艺术领域里大家共同追求的一个最高目标。不论是将来作为教师还是艺术家,广博的知识对于一个人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社会所需要的。

2、尊重不同文化的发展

美国教会在华办学的初衷是为了推行基督教教义,司徒雷登校长到任以后,从根本上对此进行了调整,首先主动申请,并获北洋政府和南京教育部批准,成为私立教会大学,明确接受中国教育部的一切规定,同时多次写信直至亲自回美国说服教会,终于征得了办学的自,推行以学术为教育目标,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教学指导思想,不强制推行西洋文化。所以燕大的学生们都不是一味地崇洋,而是处处体现出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音乐系的学生们非常注重音乐民族化的发展,许多人走在了民族化的前沿,对民族音乐的理论研究、教学方法、创作形式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比如杨荫浏在中国音乐史方面的研究和多部著作,张肖虎的音乐创作《苏武牧羊》交响诗、舞剧《宝莲灯》、赵行道(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退休前曾任作曲系主任)在读期间的钢琴独奏曲《纺织歌》,以及娄彰后在影片《黄河飞渡》中的音乐创作等等。从中可以体会到燕大贯穿在教育中尊重中华文化发展的理念。

3、发挥学生的潜质

刚刚走出中学校门的学生,对于人生的发展和自己的兴趣所在还不是很确定,在大学的前两年内燕大的学生可以随时转专业,使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思考,找到自己的兴趣发展方向。杨儒怀是辅仁大学西语系毕业又来选读音乐系的课程,全如玢由辅仁大学心理系转来,刘畅标入学时是燕大医学预备科(当时比较热门的专业,前3年在燕京修课,后5年在协和医学院学习,毕业文凭是医学博士)的学生,娄彰后是新闻系转系而来主修音乐,他们都是选修了音乐系的课程,逐步发现了自己所热爱的专业,而干脆转到音乐系的。应该说只有从心底产生对专业的热爱才能学得更好,只有置身于自己所喜爱的事业,才可以心甘情愿地为此奋斗一生。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质。在我们目前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中,也 有一些学校考虑到了这些因素,可是往往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使之成为合理、可行的课程管理机制,确实需要一段时间的深入、反复的研究。

4、扎实,雄厚的专业基础知识

燕大音乐系的绝大部分课程都是必修课,每个音乐系的学生都要学习,这使得他们的专业基本知识非常扎实,无论是和声还是配器,无论是复调还是钢琴,都要认真去学。同时这也得益于当时学习音乐的学生很少,教师有较充裕的时间,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经过精致的教学培训,才使得燕大音乐系的毕业生们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没有障碍地扩展和深入进行音乐领域里的许多工作。比如娄彰后在音乐系读书时主修声乐,工作两年后改为音乐创作,这些对于他来说并没有构成多大困难。主修作曲专业的杨儒怀任教后开设了《十二音体系技法研究》、《作品分析体系研究》等课程,并提出了“边缘曲式学”的理论,这些都是他毕业后对音乐进行深入学习的成果,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充实自己,依靠自己深厚的外语功底,随时了解国际上音乐创作技法的发展,始终走在学科前沿。音乐教学有其特殊的教育规律,一些课程需要多人一起上,比如合唱、管弦乐队或音乐欣赏、音乐史等,也有很多的课程需要教师一对一的教学,像器乐和声乐等,即使是多人的乐理课、和声课、视唱练耳等课程也不宜超过30人。尤其在专业基础知识的初级学习阶段更是如此,这个基础的厚度与广度制约着学生日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

5、顶级的教师队伍

燕京大学在聘任教师方面有其严格的标准,据1928年的统计,全校教师18个院系的156位教师当中,有博士学位的52人,硕士44人,学士49人,进士1人,其他10人(引自《燕京大学校刊》及《燕京大学教职员待遇通则》)。教师们除了具备足够的专业水平以外,另一方面就是极其热爱教师这一职业,外籍教师远涉重洋从地球的另一半来到中国,甚至是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在教学中体现出自己对知识的崇尚与追求、对工作认真和负责的态度,这都给学生以言传身教的深-山草香§ 刻影响。

另外,采用大量有影响的、高水平的兼职教授,使教师队伍更具有专业性,灵活性和前沿性,被聘教师获得教授荣誉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使师资质量拥有了有效地保障。当然,一个好的教学队伍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积累的,知识的构成不是一朝一夕的,社会大环境的和谐和教育体系的完善都是相互关联的,随着我们社会的高度文明,教育体系也在随之调整,如何继承与发展始终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6、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对教师充分尊重,在教学方面体现了“教授治校”的原则,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的比例约在5:1,系主任虽然是管理人员,但同时也一定是本专业的专家,还要教授各系主要课程,在学生们调换专业、制定教学内容等与教学相关的事情上,充分尊重教授的意见,对教师的教学不做过多的硬性规定,而是充分信任教师们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教授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

学校在教授们的工资待遇住房、子女教育费用方面也提供了优厚的条件,为每一位教授提供单独的别墅,其他教职员工亦有相应的住宿待遇,并且每一位教师和员工都可以有一个孩子在参加统一考试达到入学标准后,享受免费的大学教育,既体现了对教职工们的关心,又不降低办学的标准。

燕大从建校到合并,仅持续了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而且经历了日寇的侵占、被迫异地办学等重大困难,可是学校并没有因此而关闭,复校以后的燕大在各个方面蒸蒸日上,教学的秩序依然延续。在1977年以后,海内外众多的校友自发地组织校庆,教师们多数已经过世,这些毕业生还像年轻时一样,进行创作、排练、演出,组织各类活动,还是那么井然有序,他们自筹资金、撰写、编辑、印刷了很多刊物,如《燕大校友通讯》,到2010年的2月已经出版了57期,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这些毕业生对燕大由衷的热爱。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4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