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城市地标雕塑"频翻车"问题亟需关注

网友发表时间 2746440

近期,河南鲁山县花费700多万元建造"牛郎织女"地标雕塑事件,引发网络热议和社会关注。地标雕塑作为城市的精神载体,体现着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在增强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年来,一些城市盲目贪大求洋、脱离实际修建大型雕塑,不仅没有带动地方发展,反而成为了城市"败笔",浪费了大量财力物力,影响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亟待引起关注。

一、存在问题

一是历史文化挖掘不深,缺乏内涵和灵魂。在各地抢名人、抢文化的背景下,一些地方为抢占发展先机,只要能和名人"挨边",便大兴土木建设大型雕塑,打造人文景观,但经过实践证明,社会认可度并不高,既没有打响文化名片,又浪费了公共资源。如,湖北襄阳为了能与河南南阳在诸葛亮之争中夺得先机,建立了一座高18米,重达35吨的诸葛亮铜像,但四川却在没有地标建筑的情况下悄然将诸葛亮文化打响。一些地方甚至凭空杜撰,对一些神话人物甚至是历史上子虚乌有的人物"追根究底",以期"花落自家"。如,江苏射阳建设了亚洲最大的"后羿射日"球形雕塑,以期借助"名人效应"带动发展,但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各地地标建筑从历史中取材的多、从当下挖掘的少,对当地发展的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反映不够突出,对城市发展的新气象、新风貌展现不足。

二是一味贪大求洋,脱离当地发展实际。一些地方为了给受众带来直接和强烈的视觉震撼,在城市雕塑建设时一味追求大体量,以期带动大人流、大经济流,但却忽视了地方承载能力。如,贵州剑河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斥资8600多万修建了一座高达88米,号称世界最大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一度被认为是"形象工程"。一些地方受利益至上、流量为先等思想驱使,违背城市雕塑客观发展规律,强行移植国内外优秀作品,出现了"千篇1律"的城市雕塑。如,山东滨州《摇篮》模仿兰州《黄河母亲》,广西贵港《梦露像》取材于西方电影,这既不能彰显城市文化品味,也不能凸显地方特色,更是违背了当地实际。

三是缺乏科学规划,难以融入城市整体风貌。城市雕像本应是城市规划、城市风格、城市形象的浓缩,但一些雕塑在建设中对城市整体风格考虑不足,导致形象突兀、色彩违和,不被大众接受。如,重庆白马山景区的《飞天之吻》雕塑,格格不入的造型和花里胡哨的色彩搭配,与周围的景观极不协调,被游客和群众"吐槽"。一些地方的城市雕塑没有纳入城市规划,雕塑建设随意性大,导致与城市比例失去平衡。2020年湖北荆州投入亿元建造巨型关公像,因高度违反相关规定,不得不又花费亿巨资搬迁。湖南郴州的世界最大"铜钱币"雕塑,既不满足保护自然、人文资源前提,也违背了绿色环保、景观协调发展原则,与当地风格十分不搭。

四是群众参与度不高,无法引起精神共鸣。公众参与制度不健全,城市雕塑从前期设计、建造到后期运维、管理大多由政府一手包办,很少征求公众意见建议,导致难以引起精神共鸣。如,河南鲁山《牛郎织女》雕塑、武汉《生命》雕塑、重庆《记忆山城》雕塑建成后,许多当地群众均表示反对,可见项目实施前期并未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雕塑作为面向公众的标志性建筑,本应吸纳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但一些地方在设计建设时热衷于请知名设计师,导致作品看似高大上、实则与当地"水土不服"。如,河南三门峡"牡丹仙子"雕塑被群众嘲讽容貌怪异、缺乏美感,被网友称为"最丑仙子"。相反,我国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在征集广大群众意见和智慧的基础上诞生的,如2021年"建党100周年主题雕塑工程",凝聚了各大艺术院校、专业人员和广大群众的智慧,得到了全社会广泛认可。

二、对策建议

一是深挖文化底蕴,丰富城市内涵品质。加强对城市文化的深度挖掘,深入研究当地发展历史、著名人物、著名事件,提炼和总结城市文化底蕴、精神实质,提升城市雕塑的文化内涵。秉持以人为本创作理念,从城市风俗习惯、地方特色中凝练文化符号,积极融入雕塑设计之中,让雕塑更加"接地气"。突出时代性和发展性,对新时代城市发展建设中涌现出的优秀事迹、优秀人物和展现出的新精神新风尚等加大挖掘总结,提炼城市新名片,积极融入城市雕塑设计之中,充分展现城市的时代精神和发展魅力。

二是强化论证研判,避免脱离地方实际。健全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加强城市雕塑建设的论证、研判和管理,避免雕塑建设盲目求大。把城市雕塑建设纳入城市管理重要内容,严格审核把关,避免出现与地方文化实际、主流价值观不相符的庸俗、媚俗等雕塑建设。引导各地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城市大型雕塑建设中充分考虑当地经济承载能力,加大对建设必要性、后期可产生效益的分析评估,避免城市雕塑脱离地方承载力。

三是加强规划设计,推动景城融合发展。将城市雕塑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布局,充分考虑城市居住休闲游乐等功能,严守城市天际线,从顶层设计层面推动城市雕塑和城市整体风格有机融合。强化对于专项特殊雕塑的规划,根据城市的发展特色以及历史人文因素制定专门的《城市雕塑总体规划》,严格雕塑建设审批程序,让城市雕塑成为城市形象的亮眼点缀。加强城市雕塑建设前期设计审核,对造型、色彩和材料等加强规范,使其更好地体现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进一步展现城市对外形象。

四是凝聚各方力量,充分吸纳群众智慧。探索建立以专家为主,政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普通市民代表共同参与的集中管理的机构,对城市雕塑严格把关,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后续管理等环节进行全流程、全过程监管。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通过网络投票点评、海选设计方案等方式,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凝聚群众智慧力量,让每一座雕塑都能得到群众认可,成为城市的形象代言、宣传大使。建立城市雕塑清理退出机制,组建专门力量负责城市雕塑巡视、监督,对出现的劣质城市雕塑及时清理清除,确保城市雕塑建设质量。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746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