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素养与科技素养论文实用3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论述素养与科技素养论文实用3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论述素养与科技素养论文1
摘要:本文试图从中国科技工作者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和中国科技队伍的实际状况出发,在分析当代科技工作者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对科研工作者应具有的素养进行论述。论文提出了科技工作者提升自身素质的关键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并通过对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相关阐述,着重强调两者的内在一致性,旨在提出合理的素质结构,为科研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科技工作者;科学素养;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69-02
科技工作者应该具有怎样的素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近年来,随着国家相继推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开展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举措,如何造就具有卓越科研能力和优秀人文素养的新世纪领军型科学家就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话题。当代科技工作者担当时代所赋予的重要使命,所以科技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有效地建构科技工作者自己的素质结构,使其不仅具有专业的学术知识,而且要有开阔的学术事业和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
一、提升科技工作者整体素质的深刻时代背景
新世纪是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为人才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同时,激烈的国际竞争、深层次的经济矛盾和问题也给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人才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因此,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召开就确定了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全社会形成了激励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良好氛围。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目前在尖端科学研究领域仍然没有发言权,诺贝尔奖依然是国内广大科技工作者心中的痛。除了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创造有利于科学研究的环境之外,人们更应该深刻反思的是科技工作者自身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我们的教育体制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这样的人才。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社会良性发展和国家不断进步的必要前提。
二、中国科技队伍的总体状况
以2006年显示的数据为例,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800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00万人,增长%;每万人口中科技人力资源数从2005年的268人增加到289人,人口科技素质继续上升。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从2000年的1000万人增加到2006年1600万人,其比重从2000年的%提高到2006年的%。根据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美国具有大学学位的科学与工程劳动力总量(相当于中国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科技人力资源总量)1999年为1300万人,2003年为1570万人,中国本科级以上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赶上美国。
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提高了中国科技人力资源的供应能力。以2006年为例,包括普通高等院校、成人高等院校和网络学院在内共招收本科生万人、专科生万人,分别是2000年招收量的倍和倍;全国共招收研究生万人,是2000年的3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从2000年的%提高到2006年的22%。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2006年底达到2500万人。
“十五”期间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大幅度增长,2005年普通高等院校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本专科毕业生达到万人,其中工学为万人;医学为万人;理学和农学分别为万人和万人,为国民经济各行业输送了大量的科技人才。
从上面的统计资料以及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目前中国科技人才队伍稳步壮大,规模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科技人才储备总量较为充足,这为中国科技的腾飞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储备的基础。
三、当代科技人员所应该具有的素养
关于科技工作者所应该具有的素养问题,最早始于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提出了科学工作者不单要懂自己的专业,还要懂艺术,培养自己的情趣,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大师级的科学家。他的观点意义深远,为我们培养科学家提供了重要依据。那么具体地当代科技工作者应该具有怎样的素养呢,我想不是一种素养,而应该是两种素养的有机结合,即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统一。
所谓科学素养是指能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解释或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其重点在于对科学的态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科学性,以及批判精神。二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民众进行科学素养的教育逐渐兴盛起来了。西方的研究认为,在科学素养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科学精神。它是指一个科研工作者对于科学的事业和具体的工作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对科学研究所持有的怀疑和论证精神,科学研究的开放性、接纳不同意见和看法的胸怀以及社会的正义感等。
科学家的人文素养主要包括哲学素养、音乐素养、美术素养、文学素养。这些人文素养一方面能帮助他们树立起一个良好的世界观、认识观,从而更清楚地明白自己所肩负的科学使命及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能促使他们有一个安静的心态,去放松、陶冶自己的身心,从而更有利地从事自己的科学工作。此外,不仅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他们自身的生活态度也在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在机械时代的现代化生产中,科学技术是骨骼,人文素养的注入能赋予它肉体与灵魂。从这一点上来说,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之间存在着内在一致性。因此,一名科技工作者应该既具有良好的理性思维(好的数学基础),又具有哲学思维和审美情趣;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有与交叉学科知识有关的广博知识储备;既要有勇于探索、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又应有思维的敏感性和灵感;既要有科学的团结协作精神气质,又要有奉献社会的精神。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当代的科技工作者有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科技工作者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上两者不可偏废。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中国很多科研工作者缺乏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也存在不足。甚至很多科研人员只是机械地重复一些操作性的工作,毫无创造性可言。因此,必须大力提倡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素养并不是短时间可以培养起来的,教育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方面是从制度建设上,在学校教育上要打破专业的壁垒,尤其是初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开始阶段,打破文理科的限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人文熏陶和科学训练,培养多方面的学科兴趣,打下比较广泛的学科基础;另一方面,开展通识教育,很多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已经开始实践,很多高校都开始了通识教育课程。同时科技工作者应该有意识建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并使两者有机统一,应有意识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学科兴趣,扩大科研活动的范围,加强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交流,多关心社会问题,多与不同学科的专家进行交流。同时要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通过审美,能很好地激发自己的创造性,更好地推动自己的科研能力。
以上是笔者对科研工作者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统一的一点看法,也许很不成熟,而且也没有什么体系。确实素养的养成不是一件易事,但它对科学研究的意义非常大,所以广大科技工作者应该重视在日常学习和科研中很好地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汪宏.简论科学家的人文素养与创造性思维[J].石油科技论坛,2002,(4):49-51.
[2]董春雨,德布勒夫.中国科学家哲学与人文素养提高的途径自议[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4-26.
[3]李建珊,刘洪涛.世界科技文化史[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基金项目:2012年天津市教育工作委员会重点调研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继东,男,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天津理工大学党委学工部部长。
科技素养论文3000字 科技素养论文800字论述素养与科技素养论文2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是与天文共生的相别相系的概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两千多年前《易经》就提出了人文的概念:“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古代就很注重弘扬人文精神,强调人文素养。在西方,人文拉丁文词源Humanitas,意即人性、教养,中西旨意相类。人文素养是指在人文科学、人文精神、人文氛围滋养熏陶下而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学识才华等精神收获的总和,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的学识、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就其核心来说,主要是指人的世界观和人生现,内容包括人生的意义、追求、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理工科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人文科学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主义科学。它包括哲学、伦理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历史学、考古学、文化学、心理学、宗教学等学科。人文学科是以设立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或典范,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社会学是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群体行为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等等,它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具有客观性、实用性等特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知识、素养、行为是三个不同的层面,人文知识是一个人具有人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知识是外在于人的东西,仅仅是材料和工具,是一种可以量化的东西。拥有较多的人文知识不一定就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只有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到人的生活与行为中才能称之为素养。人文素养最终反映在具体的行动上,即是我们所谓的人文行为,人文行为是人文素养的外显,也是人文素养的最终目的。
二、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近年来很多研究人员针对不同地域、不同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人文教育虽然已引起政府及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总体上来看,目前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仍不容乐观,由于人文素养的缺失造成的弊端也日趋严重,多数大学生虽然胸有大志,但这种志向迫于生存竞争等的压力,多为近期实现的目标,而非远大理想。轻视远大理想的树立,埋头现实利益的摄取,便暴露出了部分大学生违背人文精神的“重科学发明轻人伦道德”、“重个人志向轻人生社会价值”、“重现实观望轻参与思考”等不良状况。还有部分调查列举了缺乏人文素养的其它突出的共性问题和表现,如有些学生只关心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民族自信心不足;文化素养较贫乏,特别是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都没有达到基本的要求;道德修养较差,一些学生不懂得“做人”的基本准则,不能准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以至于社会适应能力较低、性格孤僻、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低、遇事容易走极端。“云大杀人案”、“清华硫酸泼熊案”和“复旦学子伤猫案”就是大学生心理和人格不健全的典型事例。
三、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国内大学连续多年扩招,学生多、情况复杂,学生的人文素养参差不齐,精英教育的荣誉感也不复存在,这就使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问题进一步暴露并加深。社会中的人,其力量的形成和目标的选择是由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素质决定的。任何能够开拓事业并取得创造性成就的人,都是有内在力量的人。而目前,由于外界过多的物质诱惑,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家庭和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致使许多大学生连基本的理论知识、思维能力尚不具备,便去专注于某些专业技能,使他们太多地失去了大学生应有的纯朴、激情与执著,失去了“读书人”应有的人文素养,心态过早地按社会时尚定型,后果是其知识结构、个人修养、心理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欠缺。
人文素养的缺失直接影响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教育的功能也不再只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是要设计未来。如何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很多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研究。综合相关文献资料和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我们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等多角度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一)转变观念,树立长远的人才培养模式。
受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理工科高等教育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科技专业人才培养中无足轻重,充其量只是个点缀或知识面的扩展,远非人才素质的必备要素。因人文素养教育不能“立竿见影”,也无法产生经济利益,而认为人文素养课程学与不学都无关紧要的观念普遍存在。必须注意到,素质的养成具有一种积累性和潜在性,它是在长期的教化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在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上,必须注意克服盲目适应短期的社会需求,淡化教育目标的功利倾向。
(二)改革人才评价机制,鼓励个性发展。
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在大学也十分严重,考试是促进学生学习和检查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而不是目的。但目前不仅中、小学完全为高升学率迫使师生追求高分数忽视“做人”的教育,高校也出现了新的应试教育现象,除正常的学历考试和学位考试外,大学生在各种社会因素的诱导下忙于考证、考级、考研,这一现象已严重影响对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为了扭转人文教育的被动局面,有必要对人才的评价机制做出必要的改革,一个合格的毕业生不能仅仅是在学业上取得了高分,通过了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获得了几张证书等,必须是一个成绩优良、人格健全,具有一定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注重营造人文素质养成的校园环境,在积极的环境熏陶下,激励个体通过创作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加速人文素质的内化和外现的过程。
(三)建立适合21世纪的理工科大学生人文课程体系。
西方发达国家高校人文教育的课程达到20%以上,甚至30%,而我国由于课程体系中人文方面的课程不足,使得大学生的语言修养、文学艺术修养、文明礼貌修养、伦理道德修养、历史和哲学素养等方面的整体素质较低,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要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增大基础课比例,减少专业课比例,同时加大选修课力度,增设人文、社科、艺术类课程,以彻底改变理工院校重理轻文、重专业轻素质的教育倾向。合适的课程体系要在保证学生专业教育的同时,让学生必须了解我国的历史及传统文化的精华,了解国内外著名的文学作品,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并在论文写作等活动中灵活运用,懂得一定的心理、哲学和宗教知识,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和外语基础。
(四)根据学科特点,寓人文教育于专业教育中。
大学教育的特点是知识研究的高深性和专业性,素质教育若不结合专业教育进行,将难以收到实质性与持久性的效果。无论学习何种专业,人文教育都是基本的前提,它不是孤立于专业教育之外的新的学科教育,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并不能仅靠人文知识的积累,而且人文课程的实施空间也是十分有限的,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是主要的。专业课教学一般约占高校课堂教学60%以上的时间,专业课的教师又占学校教学人员的多数,如果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仅传授专业知识,而不与人文素养教育结合,人文素养教育就很难深入和持久。因此,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文化素质教育,体现和培养人文精神。在专业课教学中,贯穿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是高校综合人文素养教育得以持续、深化和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最重要的是教师的熏陶和影响。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的崇高职责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而大学教师正是帮助大学生把人文知识转化人文素养的引导者。“打铁先要自身硬”,很难想象一支素质较低的教师队伍能培养出素质较高的学生来。在此意义上说,要把教师队伍建设看成是人文教育的关键之一,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关键。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人文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氛围。
除了学校的师资、教学条件、资源配置等等因素外,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也很重要。应在校园内营造人文氛围,建设人文景观,倡导校园文化,让学生感悟人文精神的魅力,利用人文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通过多学科的知识、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渗透,通过学校优良传统学风与治学精神的耳濡目染,给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营造了一种宽松的环境,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论述素养与科技素养论文3
一、科学素养的内涵及其价值作用
科学素养就是个人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实践,在科学方面所获得的技巧与能力。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勒博士提出公众科学素养的三个基本标准:(1)对科学术语和基本概念的基本了解;(2)对科学研究方法和过程的基本了解:(3)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基本了解。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而大学生科学素养是指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理论、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能力的基础上,以求实原则、理性思维的科学精神来探索真理、服务社会的技巧与能力。大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五大要素。从这些因素的关系来看,他们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科学知识是科学素养的基础,是其它要素养成的根基;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是科学能力的核心体现;科学方法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指导科学实践;科学品质体现科学道德与严谨学风,坚持求真务实是科学精神的本质。这五大要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从而构成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整体内涵。科学素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形成学习研究科学的理想兴趣,更加关注系统的科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形成良好的科学精神与科学道德品质,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当前大学生科学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科学素养的培养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我国大学的科学教育教学模式却有颇多方面存在不科学之处,影响了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一)重知识输入,轻启发学习
我国目前的科学教育教学模式比较落后,重知识灌输,轻启发引导。由于我国高校目前教育方法观仍受赫尔巴特教学方法观影响,即“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联系起来;系统―作概括和结论;方法―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作业)。①这种教育方法观的目的是教给学生知识而非教会学习;指导思想是注入式而不是启发式;结构上是教师讲授为主,排斥学生独立的学习研究。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大学科学教育教学形式单一;重视灌输忽视启发教育,重视知识忽视实践;重视考试成绩,忽视创新能力;重视专业知识,忽视综合基础;重视科学研究,忽视科学精神;重视技术,忽视科学本质。教学中仍以教师讲授为主,讨论、调查、辩论运用很少;课堂集中统一教育多,个别教学少;知识复制、传递多,科学实验、工艺设计少。②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抑制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了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扑灭了学生思想的火花。孤立的知识教育不能展示学科内在规律,不能揭示相邻学科、交叉学科以及边缘学科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限制了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学科本质。
(二)科学实验教育薄弱
科学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科研兴趣非常重要。由于我国科学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实际动手机会比较少,削弱学生科研动手能力。1999年高校招生并轨制度以来,各高校都扩大招生,扩招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学资源的相对贫乏,不仅教师缺乏,实验教学设备也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尤其是对于实验占有很重要地位的理工医农高校而言,教学实验设备匮乏的后果十分严重。高校实验教学面临困境,经费紧张,资源匮乏,设备老化,为了教学得以持续下去,只好压缩实验教学,许多实验课只是简单重复、机械检验,学生人均实验动手机会很少,大多只是观摩。对实验科目的考核,为了节约成本,采用纸上考核的方式,这样的实验课教学,远远达不到“在实践中发现真理”的目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也不利于科学知识的系统学习理解。
(三)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基本采用试卷考试的形式。考试范围一般局限于教材范围,或者使用“经典习题”。考核方式简单,一张试卷定结论。缺乏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考核,缺乏对教与学互动的反馈。简单的试卷评价之后就算完成了教和学的任务,师生之间不再有沟通、联系、讨论。这种评价方式,必然使学生的学习陷入死记苦背之中,既不会有思考的乐趣,也难有发现的惊喜,必然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造成学生对上课不感兴趣,出现“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抄笔记,考过全忘记”的现象。学生也在记和背中忘记了学习的本来意义,使科学素养培养成为一句空话。现行的教学和考核模式,已成为大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主要障碍。
三、大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对策
随着教育发展,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发现科学素养对于大学生的重要作用。然而,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开展科学通识教育,调整课程体系
要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需要改革现有课程体系,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科学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综合的、全面的了解,为专业知识学习奠定基础,是一种具有广泛性、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赫钦斯()认为:“通识教育对所有人都有广泛深刻的实用性,不论它是否进入大学,因为它培养了理智。”③通识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创造性思维、科学方法与品质的养成,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美国哈佛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都十分重视通识教育,美国大学通识科目的学分要占毕业学分的30%至40%。理工医学院校的通识教育,注重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目前我国高校公共课教育,主要是英语、计算机、体育、政治理论课,以及一些文艺、社科类选修课程,通识教育内容单一。很多学校没有开设规范的科学史教育。从课程设置、学分等方面落实通识教育,能够使学生了解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演变,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养成科学精神与科学品质,提高科学素养,掌握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培养对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从而为专业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改革教学与评价方式
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的模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仅仅传授专业知识的教学模式,将更多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让学生质疑、反思,享受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发现专业发展趋势和前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引导,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加强实践教学。大力推进科学实践教学,增加实验、实习、见习学习比例,引导学生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加强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系统
现今的高等教育已经出现一种多元化的趋势。如何评价某种教学模式优劣,是高等教育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就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评价系统的建立要突破以学生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建立一种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学生自我评价是将学生放入中心环节,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剖析,找出教学环节中的弱势环节,得出合理的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是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相结合,且更加偏重于学生学习的效果,将其反馈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最终通过得出的评价结果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提升。此外还要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合理评价,不断吸收符合时展的新内容到教学环节中,充实教学内容,最终时整个教学过程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科技创新有赖于科学素养,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项重要而艰难的工作,需要高等教育进行深入的教育教学改革,以科学教育为标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坚定持续地推进科学素质教育,将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