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登高教案教学设计及板书样例【参考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100851

登高教案教学设计及板书【第一篇】

学习《登高》了解咏怀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学习《蜀相》了解咏史诗借古伤今的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参照对比,学会鉴赏作品,进而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情意目标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操和对理想境界追求的精神。

教学设想

1.通过比较、涵咏,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丰富意蕴,体会诗人的风格特征。

2.点拨、讨论、讲析相互结合,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3.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准备与诗歌内容相近的风景图片及相关的诗词、资料,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并扩大课堂的容量。

4.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涵咏鉴赏诗歌,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

2.难点:理解杜甫,真正领会诗人博大的胸襟、体会出诗中郁勃的情势。

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诵读感知

觅得诗趣

投影课前投影杜甫肖像,配乐。

提问知道他是谁?熟悉他的诗吗?请几位同学读一句你最喜爱的杜甫写的诗。

登高教案教学设计及板书【第二篇】

知识与技能:

1、知作者及作品写作背景,感悟诗源于生活并反应生活;

2、品味诗句诗意,体会诗人思想情感。

过程与方法:

1、激情导入————品味诗韵;

2、设置情境————整体感知;

3、探究赏析————感悟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情景交融、沉郁顿挫的特点;

2、感悟杜甫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2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有必须品读诗歌的潜力,要想品出诗歌深层的思想情感及艺术特点,就务必有更科学的方法。本课重在教会学生运用情感体验来鉴赏诗歌:激情导入,引领学生走进诗歌;创设情境,体验诗境、感悟诗情;比较探究,理解诗歌艺术手法。透过情感体验,拉近古诗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与诗人对话,从而深入感悟诗人悲苦又博大的情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

2、走进诗境,深刻体会诗人悲苦情绪;

3、透过比较,加深对诗词艺术特色的理解。

教学难点。

1、体会情景交融、抑郁顿挫的特点。

2、感悟杜甫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4教学过程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登高》。

时事造英雄,他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他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然而命途多舛,他一生终不得志。他是诗人,他历经战乱,有家难回,骨肉分离,仕途坎坷,屡被贬黜,然而始终心系百姓,心忧天下。他是诗人,落魄潦倒,孤单飘荡,最终老病孤舟终结生命。然而历史却永久记住了他,千古诗圣——杜甫,这天让我们满怀激情共赏他的“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

活动2活动《登高》。

二、激情朗读,感知登高的习俗。

师生齐诵《登高》,共同感知古代登高习俗。

提问1:古代写‘登高’题材的诗还有哪些?

学生列举:《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望岳》、《登岳阳楼》、《登鹳雀楼》……。

提问2:古人为什么要登高?

明确:为了望远而抒怀!陶渊明“登东皋而吟啸”,范希文临岳阳楼而忧天下,辛弃疾建康赏心亭怀古伤今。

提问3:古人主要在哪些日子里登高?

明确:主要是在重阳节,或情到非抒发不可之时。

提问4:登高最容易引发人们哪些思想感情?

三、创设情境,感怀杜甫,走进作品。

展现杜甫各阶段诗作与画像,走进作者、作品,感知作者。

学生动情明确,杜甫出身官宦世家,小时候个性聪明,才华横溢,“七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志向也很远大。“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成年后遇上安史之乱,父亲去世了,生活相当困难,杜甫采草药以糊口。“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他去见肃宗,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诗人从天宝十四年(755年)开始挈妇将雏,流浪漂泊,倍尝生活的艰辛,直到唐肃宗广德元年(763年)。《登高》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是杜甫寄寓夔州时所作。这时,杜甫已经是一位漂泊受难、饱经沧桑的五十六岁的老人了。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败,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动人心弦的诗。但杜甫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无论怎样的艰难困苦,总是想到国事维艰,民生疾苦,忧国忧民,这也许是杜甫为人景仰的根本原因。”

活动3讲授《登高》。

四、透过诵读,品赏诗意,体会表现手法。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请学生把《登高》自由朗读两遍。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再请同学们听一段名家的视频朗读,仿读整体感知诗歌。下面就一齐来鉴赏和探讨杜甫的这首诗。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展现此图,声情并茂再现情景,感悟体会,生疑质疑。

提问1: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那些形象的词来描述?“急”“高”“啸哀”“清”“白”“飞回”。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生:急风,使人感到十分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心寒。

生:天高,天的高低是凭感觉决定的,而不是真实的距离。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也点明季节是秋天。人们常说“秋高气爽”。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十分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生:没有。因为色彩变了。清白是冷色调,红黄是暖色调。冷色调往往让人感到凄清。如果改成暖色调,把诗的意境就破坏掉了。

提问: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把“回”转成了“来”,这有什么不同?

生:“回”说明鸟在盘旋。鸟为什么要盘旋?“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那里写出了鸟的孤单无依,鸟的孤单无依背后是诗人的孤单无依。一个“回”字就传达出了诗人的漂泊之感。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老师展现画面,动员学生去体验。然后比较鉴赏。把颔联也改写成另一句诗:“无边落叶飘飘下,不尽大江滔滔来。”请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明确。

提问1:“落木”和“落叶”,哪一个更好一些?”

生:“落木”给人感觉比较沉重,“落叶”比较轻飘。“落木”给人感觉光秃秃的样貌,而“落叶”让人感觉到树上还有许多叶子。”从色彩上,“落木”往往让人联想到树干的色彩枯黄。由此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是沉重的。

提问2:那里为什么要用“萧萧”不能用“飘飘”?

生:实际上也与杜甫的感情有关。“萧萧”让我们想到萧瑟,让我们感觉到风仿佛个性紧,在这种状况下,树叶仿佛往下掉。实际上我们明白,既然风这么急,叶子肯定是“萧萧”下,不可能是“飘飘”下。

生:“大江”是说江水水势很大,滚滚东去,强调气势雄壮;“长江”则强调连绵不绝。

师:那么杜甫在那里强调连绵不断,而不强调壮阔,大江广阔,杜甫的悲与愁难道不像大江一样广阔深沉?因为前面说“无边”,是着眼于空间而言的,前面讲大,后面就要讲长。否则就重复了。苏轼如果说“长江东去”就没有气势了。而在那里,前面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已经有气势了,下面就应往纵深发展了。而且大家明白,古人用江水往往比喻时间。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江水的流逝往往让我们想到年华的流逝,青春的流逝。因此在那里我们就能够想到杜甫的情绪:因为悲凉,他感到满世界仿佛都是落叶,落叶也染上了他的情绪。他看到江水的时候就想到,唉,老了,岁月不待人呀!这是他暮年的作品,因此这个地方要用“滚滚”,不能用“滔滔”。“滔滔”只强调水势很大,而滚滚强调翻滚向前,有一种绵长不绝的味道在里面,更能够表现出时间的流逝。比如《三国演义》开篇就说“滚滚长江东逝水”,而不说“滔滔长江东逝水”,就是这个原因。我们重新感情朗读这两联,就感觉满世界的黄叶往下掉,而江水永不停息地滚滚向前,那种一浪接一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滚滚而来的长江的雄浑壮阔,永无尽头,似乎整个空间都溶进了这萧萧落叶滚滚长江之中。

小结:透过情境展示,感情朗读,比较鉴赏可知,诗的前四句登高所见之景,表现了秋天的典型特征。首联写了六样景物,勾画出一幅极其广阔的图景,表现了深秋的凄清景象,并透过清猿、飞鸟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意境,并传达出诗人的漂泊无依之感。颔联在写景的同时也借“萧萧落木”、“滚滚长江”这样阔大的景,深沉地抒发了诗人青春流逝、壮志未酬的悲凉。这是什么表现手法这就是诗歌常用的手法——情景交融!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反复展现杜甫晚年形象图,配乐诗朗诵,使学生深入体会,透过讨论探究来赏析。

提问:透过前面景物描述我们已经明白诗人心中含悲。为什么悲愁。

生:前一句就写了四层意思。“常作客”,诗人沦落他乡,漂泊无定,心中本已很悲凉。而且不是偶尔作客,是“常”作客。“万里悲秋”,此刻不但作客异乡,而且正值秋天。秋天本已可悲,秋天,是草枯叶落,万物凋零的季节,柳永在《雨霖铃》中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何况诗人离家万里之遥,自然生出无限悲凉情绪。

生:下一句也写了四层意思。“独登台”,本来已经很悲凉了,还要去登高;不但登高,还没有朋友兄弟作伴,是“独”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百年多病”,不但是独登台,而且是多病之身。不但多病,而且已经到了百年,“百年”是一个虚写,是说他已经步入了老年。年过半百、一事无成,悲不胜悲阿!

凡此种种,把“登高”之悲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诗情到达顶点。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演示或表演此情此景,促使情境可感。

提问1:这两句写了什么?

生:结尾二句写了诗人的辛苦潦倒,两鬓已经斑白,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之多。心中愁苦,正需要借酒浇愁,却又刚刚戒了酒,“新停”的“新”是刚刚的意思。“浊酒”是很薄的酒,但是连这样的酒也不能够喝了,什么原因?有两条,一是潦倒,喝不起了,一是多病,不能喝了。

提问2:潦倒不堪的根源是什么?

生:“艰难苦恨”!这四个字包含了多少国难家愁!多少时代与人生的悲辛的资料!这是诗歌有意露出的“马脚”,也就是所谓的“眼”。此时,杜甫忧国伤时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生:似乎体现了杜诗的风格,沉-郁-顿-挫!但是沉郁顿挫这几个字究竟怎样理解?(再深情诵读体会)。

师:沉郁多指思想感情,顿挫多指笔法,本来要吐了,又咽回去了。我们先看沉郁。沉郁多是指思想资料的博大精深,感情深沉深厚。杜甫身处**的时代,历尽坎坷,而他一生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心里郁积了多少东西!一有感触,自然悲慨满怀。顿挫多指感情表达手法的曲折起伏、反复低回。以此诗为例,前面几句一向在蓄势,仿佛水库,已经聚了许多水,只要把闸门拉开,立刻就“飞流直下三千尺”,但他不拉,就聚在里面盘旋,这叫顿挫。还有一种风格叫豪放,代表诗人是李白苏轼。无论是沉郁还是豪放,都指郁结了许多东西。我们打一个比方,顿挫就好比是海底的潜流,在下面盘旋,而豪放好比海底的火山,一下子爆发出来了。如果一腔的忧愤喷出来了,像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痛快淋漓,这就叫豪放,喷不出来,就叫顿挫。所以杜甫的许多诗歌就是这样,前面写得很深厚,但是不完全地爆发出来,到最后往往绕了回去,就构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活动4测试《登高》。

1、背诵《登高》。

2、赏析“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活动5作业《登高》。

配乐深情朗读,结合自己的领悟,展开想像,把这首诗改写为散文《杜甫之悲》。要求:想像丰富、合理,资料与诗歌一致,语言顺畅,五百字左右。

登高。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登高。

1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登高》。

时事造英雄,他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他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然而命途多舛,他一生终不得志。他是诗人,他历经战乱,有家难回,骨肉分离,仕途坎坷,屡被贬黜,然而始终心系百姓,心忧天下。他是诗人,落魄潦倒,孤单飘荡,最终老病孤舟终结生命。然而历史却永久记住了他,千古诗圣——杜甫,这天让我们满怀激情共赏他的“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

活动2活动《登高》。

二、激情朗读,感知登高的习俗。

师生齐诵《登高》,共同感知古代登高习俗。

提问1:古代写‘登高’题材的诗还有哪些?

学生列举:《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望岳》、《登岳阳楼》、《登鹳雀楼》……。

提问2:古人为什么要登高?

明确:为了望远而抒怀!陶渊明“登东皋而吟啸”,范希文临岳阳楼而忧天下,辛弃疾建康赏心亭怀古伤今。

提问3:古人主要在哪些日子里登高?

明确:主要是在重阳节,或情到非抒发不可之时。

提问4:登高最容易引发人们哪些思想感情?

三、创设情境,感怀杜甫,走进作品。

展现杜甫各阶段诗作与画像,走进作者、作品,感知作者。

学生动情明确,杜甫出身官宦世家,小时候个性聪明,才华横溢,“七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志向也很远大。“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成年后遇上安史之乱,父亲去世了,生活相当困难,杜甫采草药以糊口。“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他去见肃宗,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诗人从天宝十四年(755年)开始挈妇将雏,流浪漂泊,倍尝生活的艰辛,直到唐肃宗广德元年(763年)。《登高》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是杜甫寄寓夔州时所作。这时,杜甫已经是一位漂泊受难、饱经沧桑的五十六岁的老人了。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败,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动人心弦的诗。但杜甫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无论怎样的艰难困苦,总是想到国事维艰,民生疾苦,忧国忧民,这也许是杜甫为人景仰的根本原因。”

活动3讲授《登高》。

四、透过诵读,品赏诗意,体会表现手法。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请学生把《登高》自由朗读两遍。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再请同学们听一段名家的视频朗读,仿读整体感知诗歌。下面就一齐来鉴赏和探讨杜甫的这首诗。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展现此图,声情并茂再现情景,感悟体会,生疑质疑。

提问1: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那些形象的词来描述?“急”“高”“啸哀”“清”“白”“飞回”。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生:急风,使人感到十分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心寒。

生:天高,天的高低是凭感觉决定的,而不是真实的距离。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也点明季节是秋天。人们常说“秋高气爽”。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十分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生:没有。因为色彩变了。清白是冷色调,红黄是暖色调。冷色调往往让人感到凄清。如果改成暖色调,把诗的意境就破坏掉了。

提问: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把“回”转成了“来”,这有什么不同?

生:“回”说明鸟在盘旋。鸟为什么要盘旋?“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那里写出了鸟的孤单无依,鸟的孤单无依背后是诗人的孤单无依。一个“回”字就传达出了诗人的漂泊之感。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老师展现画面,动员学生去体验。然后比较鉴赏。把颔联也改写成另一句诗:“无边落叶飘飘下,不尽大江滔滔来。”请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明确。

提问1:“落木”和“落叶”,哪一个更好一些?”

生:“落木”给人感觉比较沉重,“落叶”比较轻飘。“落木”给人感觉光秃秃的样貌,而“落叶”让人感觉到树上还有许多叶子。”从色彩上,“落木”往往让人联想到树干的色彩枯黄。由此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是沉重的。

提问2:那里为什么要用“萧萧”不能用“飘飘”?

生:实际上也与杜甫的感情有关。“萧萧”让我们想到萧瑟,让我们感觉到风仿佛个性紧,在这种状况下,树叶仿佛往下掉。实际上我们明白,既然风这么急,叶子肯定是“萧萧”下,不可能是“飘飘”下。

生:“大江”是说江水水势很大,滚滚东去,强调气势雄壮;“长江”则强调连绵不绝。

师:那么杜甫在那里强调连绵不断,而不强调壮阔,大江广阔,杜甫的悲与愁难道不像大江一样广阔深沉?因为前面说“无边”,是着眼于空间而言的,前面讲大,后面就要讲长。否则就重复了。苏轼如果说“长江东去”就没有气势了。而在那里,前面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已经有气势了,下面就应往纵深发展了。而且大家明白,古人用江水往往比喻时间。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江水的流逝往往让我们想到年华的流逝,青春的流逝。因此在那里我们就能够想到杜甫的情绪:因为悲凉,他感到满世界仿佛都是落叶,落叶也染上了他的情绪。他看到江水的时候就想到,唉,老了,岁月不待人呀!这是他暮年的作品,因此这个地方要用“滚滚”,不能用“滔滔”。“滔滔”只强调水势很大,而滚滚强调翻滚向前,有一种绵长不绝的味道在里面,更能够表现出时间的流逝。比如《三国演义》开篇就说“滚滚长江东逝水”,而不说“滔滔长江东逝水”,就是这个原因。我们重新感情朗读这两联,就感觉满世界的黄叶往下掉,而江水永不停息地滚滚向前,那种一浪接一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滚滚而来的长江的雄浑壮阔,永无尽头,似乎整个空间都溶进了这萧萧落叶滚滚长江之中。

小结:透过情境展示,感情朗读,比较鉴赏可知,诗的前四句登高所见之景,表现了秋天的典型特征。首联写了六样景物,勾画出一幅极其广阔的图景,表现了深秋的凄清景象,并透过清猿、飞鸟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意境,并传达出诗人的漂泊无依之感。颔联在写景的同时也借“萧萧落木”、“滚滚长江”这样阔大的景,深沉地抒发了诗人青春流逝、壮志未酬的悲凉。这是什么表现手法这就是诗歌常用的手法——情景交融!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反复展现杜甫晚年形象图,配乐诗朗诵,使学生深入体会,透过讨论探究来赏析。

提问:透过前面景物描述我们已经明白诗人心中含悲。为什么悲愁。

生:前一句就写了四层意思。“常作客”,诗人沦落他乡,漂泊无定,心中本已很悲凉。而且不是偶尔作客,是“常”作客。“万里悲秋”,此刻不但作客异乡,而且正值秋天。秋天本已可悲,秋天,是草枯叶落,万物凋零的季节,柳永在《雨霖铃》中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何况诗人离家万里之遥,自然生出无限悲凉情绪。

生:下一句也写了四层意思。“独登台”,本来已经很悲凉了,还要去登高;不但登高,还没有朋友兄弟作伴,是“独”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百年多病”,不但是独登台,而且是多病之身。不但多病,而且已经到了百年,“百年”是一个虚写,是说他已经步入了老年。年过半百、一事无成,悲不胜悲阿!

凡此种种,把“登高”之悲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诗情到达顶点。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演示或表演此情此景,促使情境可感。

提问1:这两句写了什么?

生:结尾二句写了诗人的辛苦潦倒,两鬓已经斑白,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之多。心中愁苦,正需要借酒浇愁,却又刚刚戒了酒,“新停”的“新”是刚刚的意思。“浊酒”是很薄的酒,但是连这样的酒也不能够喝了,什么原因?有两条,一是潦倒,喝不起了,一是多病,不能喝了。

提问2:潦倒不堪的根源是什么?

生:“艰难苦恨”!这四个字包含了多少国难家愁!多少时代与人生的悲辛的资料!这是诗歌有意露出的“马脚”,也就是所谓的“眼”。此时,杜甫忧国伤时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生:似乎体现了杜诗的风格,沉-郁-顿-挫!但是沉郁顿挫这几个字究竟怎样理解?(再深情诵读体会)。

师:沉郁多指思想感情,顿挫多指笔法,本来要吐了,又咽回去了。我们先看沉郁。沉郁多是指思想资料的博大精深,感情深沉深厚。杜甫身处**的时代,历尽坎坷,而他一生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心里郁积了多少东西!一有感触,自然悲慨满怀。顿挫多指感情表达手法的曲折起伏、反复低回。以此诗为例,前面几句一向在蓄势,仿佛水库,已经聚了许多水,只要把闸门拉开,立刻就“飞流直下三千尺”,但他不拉,就聚在里面盘旋,这叫顿挫。还有一种风格叫豪放,代表诗人是李白苏轼。无论是沉郁还是豪放,都指郁结了许多东西。我们打一个比方,顿挫就好比是海底的潜流,在下面盘旋,而豪放好比海底的火山,一下子爆发出来了。如果一腔的忧愤喷出来了,像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痛快淋漓,这就叫豪放,喷不出来,就叫顿挫。所以杜甫的许多诗歌就是这样,前面写得很深厚,但是不完全地爆发出来,到最后往往绕了回去,就构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活动4测试《登高》。

1、背诵《登高》。

2、赏析“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活动5作业《登高》。

配乐深情朗读,结合自己的领悟,展开想像,把这首诗改写为散文《杜甫之悲》。要求:想像丰富、合理,资料与诗歌一致,语言顺畅,五百字左右。

登高教案教学设计及板书【第三篇】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2、这个老人是难呀?——是杜甫。

(一)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1、问: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心寒。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〇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〇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二)颌联,写了几种景物?(两种,落木、长江)。

师:由落木,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生命短暂。

师: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象“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1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登高教案教学设计及板书【第四篇】

(用多媒体放映诗与画《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学生认真地观看,感受诗意)。

(学生思考片刻后,有几个举起了手)。

生3: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人事,是借景抒情的写法。

生:……(生沉默)。

(有几位文学基础好些的学生埋头在纸上快速地写着)。

(不少学生鼓掌)。

生1:“飞鸟”既然是在空中飞,说明它无处停息,比喻孤独无依。

生2:“落叶”有落叶归根的意思。

生3:长江一泻千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学生讨论,师巡视指导)。

生1:这几句诗写出了诗人晚年的心境,因为“常作客”指万里漂泊,居无定所;

生:……(生沉寂)。

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杜甫当时年老多病,为什么还要登高呢?

师:能看到真的硝烟吗?

(再次播放诗与画《登高》片段,让学生沉浸其中,感悟诗情)。

师:说得好啊!

…………。

(发言的学生很多,这里不一一详述)。

(师在黑板上画了三个圈)。

教后感:本堂课师生对话的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调动了自己的知识体验,想象与直觉,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分析,解释诗句的含义与思想蕴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样的探究型语文审美教学课使学生认真地阅读作品,师生之间平等尊重,相互交流,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受力,而且也能从理性的角度更好地把握作品所传递的诸多信息。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10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