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改革实践与思考(汇总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武警改革实践与思考(汇总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武警改革实践与思考【第一篇】
新课程改革为思想政治课的改革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和新要求。以往的政治思想课主要弊端在于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其带来的后果是政治思想课严重滞后于社会实际,严重滞后于学生实际。进入新的时期以来,教学改革跨入了一个崭新阶段。那么,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有哪些影响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醒悟。醒悟的目的是为了改变。我们必须把为教师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这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支撑这一重大突破和改革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原有的“园丁”、“蜡烛”等角色不但发生变化,还要不断补充新的角色,为知识传授者的变化,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新的课程对教师所提出的新的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师感受最深的是:至今在许多人的思想中都还有思想政治教学无非是念条条,画框框。其实不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思想政治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简单说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就是怎样做人的教育,更多的是强调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的教学更强调师生之间情感的交往和心灵上的沟通,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你只有对学生付出了,才能得到同样的回报,不是有句“亲其师,信其道”吗?身教重于严教,你每天教育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你就得先树立你自己远大的理想;你是一个对社会对生活充满热爱,充满激情,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老师,学生才能从你身上找到他们做人的标准。但我们还应该有理想,有感动,有热爱,有激情,而学生的理想,感动,热爱,激情从哪里来,就从老师的言传身教中来。
因此,我们必须用心记住:我们要创造的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我们要转变角色,走进新角色。
从政治课的价值观念上讲,应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长期以来,政治课的价值位置就是应试教育。无数成功经验都证明,一旦把政治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从教学观念上讲,一定要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首位,思想政治教材所阐述的是一些政治理论的基础知识,相对于中学其它学科的教材内容而言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所直观把握。对于抽象的理论,严密的逻辑,学生限于知识水平和社会经验的市足,理解起来很困难。政治教学不知不觉就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而学生很难参与进来,更谈不到“进入角色”,发生共鸣了。久而久之,学生则厌学,政治课教学失去了受教育者就自然走进了死胡同。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价值,因此必须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注重他们的能力素质的培养上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一句话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围绕学生转,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
因此,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知识,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己目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所有的政治教师都应当完成这个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政治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成功,才能真正纠正目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人才。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民主的教育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教育。”“教育的方法要采用自动的方法,启发的方法,手脑并用的方法,教学合一的方法,并且要使学生注重全面教育以客服片面教育;注重养成终身好学这习惯以克服短命教育。”
教师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同时要使学生掌握学习必须的基本技能、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精神状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的教学,往往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因而教学效果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究其原因是忽视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新的课程下,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即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因此新课程下,应实施教师角色的转变,还课堂于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积极探讨,实现师生互动式的交流和合作。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增添了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事例相结合。还要注意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坚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教学。不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算了事,而是把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作为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去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并学会用这个武器去纠正不良社会风气。
在教学实践中,要把维护学生的尊严和权利作为施教的前提条件。一方面,充分尊重和高度信任学生。从教学情景的创设,到问题的提出,到理论的论证和结论的得出,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无不凝聚着学生的智慧。另一方面,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讨。以尊重事实、服从真理为标准,不惟师是从,不把某些过时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强加于学生,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则。尽管教师在单一学科的学科知识和能力、专业知识和水平等方面超过了学生,但在人格、人性和人权方面,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师生之间不但是平等的朋友,而且还应该是探求知识、追求真理道路上的同志。
作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实践者,为了完成这一任务,让自己不被历史的潮流淘汰,我们这些基础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我们这些青年教师,必须转变旧有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做个永远的“新”教师。为此,我们青年教师不能再保守,不能再等待观望,而应努力做到:
1、要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的“新”理论。
通过学习,初步懂得了教育科研方法和操作步骤;懂得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和必要性,增强了学习信息技术的紧迫感;比较深入领悟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内容;为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打开了一扇门,并作了初步尝试了,加深了对新时期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今后教育管理工作提高了能力;更清楚地懂得了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做法。所有这些,对自己的启发很大,为今后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打好基础。
2、积极参与科研,并力争成为教育科研型和开放型的“新”教师。
过去那种不敢参加、不愿参加、不想参加教育科研的思想应该摒弃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应不断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成为教育科研型的“新”教师。
那种由于各种因素,教育教学局限于校园内,教师们不敢过多带领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青年教师应多参加教研活动,走出去,请进来,让教师与学生在社区活动、实践活动中都得到锻炼与发展。我们青年教师虽然经验不足,但也会被新课程潮流所淘汰;理论不丰富,但我喜欢学习,勇于进取。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保持活力,永远做“新”教师。
总之,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需要我们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去反复实践总结。我们政治教师肩负着提高学生素质,培育一代新人的历史重任。为完成这个历史使命,我们必须立足改革,走出困境,虽然这条路还很长,但我们必走下去。我们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越来越多人的参与,思想政治课教学一定会迎来一个灿烂的季节。
武警改革实践与思考【第二篇】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德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总结了课改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人文德育的高职德育理念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式教学模式。
在我国的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两课”,即人们所熟知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在有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仍然称其为“德育课”,本文遵照习惯使用“德育课”这一提法。高职院校的德育课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然而,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强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德育课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首先,在新的目标、形势和任务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德育课的地位和效能,开始思考和质疑:德育何为?其次,外部环境的巨变加之德育教学本身存在的弊端也使课程教学在某种程度上陷于困境,甚至亲身从事德育教学的工作者也感到迷茫:我们的德育有何意义?怎样进行德育?这些问题折射出高职德育所面临的困境。因此,反思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德育课程改革,寻求在职业教育的特定背景下,德育效能和价值的最大化,成为德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课题。
一、当前高职院校德育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德育教学体制的弊端。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直接导致德育实效性不强。首先,传统的德育教育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极少实践教学甚至完全忽略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又偏重知识的认知,往往以普遍化、客体化的知识割断了与生活和实践的联系。囿于特定的、固定的课堂教学空间和环境,教学活动只能在虚拟的情境中进行理论认知,远离生活场景和社会实际,缺少体验、感悟和践行,课堂教学就缺乏活力,难有真正的效果。其次,课堂教学多抽象理论说教,缺乏生动鲜活的内容,更少参与和体验。德育课程确实包含着确定的理论、知识和规范,但德育的目的绝非只是掌握和理解确定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站在社会发展的现实中,作为影响学生精神世界的一种力量,通过对话、交流和关怀,引领生命走向真善美,去体认生命的价值,显现生命的意义。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以教材理论为“法定知识”,过分尊重其权威性而不去寻求发展与超越。同时,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是有形的、稳定的、成熟的,因而是易于把握的,相比之下,教材理论之外的鲜活材料则是无形的、不稳定的、缺乏组织性的,因而是不易捕捉和把握的。所以“法定知识”的说教和灌输几乎成为课堂教学的全部,没有学生的参与,没有师生的平等对话,没有真情实感的流露,学生对德育课的首要印象便是“枯燥无味的理论”,他们也不会投人热情去关注,甚至不听讲。
2.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分离,使得高职德育缺乏职业特色和吸引力。众所周知,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训练职业应用能力为重,是使学生能从事某种职业的专门化教育,又称这种教育类型为就业教育、谋生教育、饭碗教育,意在强调其授人以谋生技能的特色。尽管谈到职业教育,人们在理论上和政策上毫无例外地顾及到“德育为先”,但在以功利化为中心的教育背景中,面对社会功利化的评价,德育何去何从,仍然难以定位。高职院校德育课的设置是以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和共性为前提的,职业教育的个性特点、专业特色不能得到直接的体现。
如果德育教学实践中对此状况不能给以充分的考虑和扭转,那么在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岗位需求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场景中,德育必然处于尴尬境地,甚至会产生与专业教育的矛盾。在突出专业特色的目标中,专业课程的学时很是紧张有限,既没有直接效用,又缺乏学科吸引力的德育课,则显得占用了过多的教学时间而成为专业特色建设的不利因素。如此现状,如何实现德育的普遍共性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个性有机结合?因此探索出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德育模式成为高职德育的当务之急。
(二)德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病。
1.封闭性。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教材中是经过社会选择的、预成的、具有权威性的所谓“法定知识”,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以传授书本知识为己任,学生无形中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方式封闭:德育的主要教学方式仍是课堂理论讲授,不能摆脱说教和灌输的定式,缺乏师生交流和互动;教学的环境封闭于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室,远离生活实践场景;考核评价的方式封闭保守,沿用其他知识性学科的考核手段,局限于书面试卷形式的考试、考查,忽略德育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的特殊性,将其等同于教学效果外显、可测的纯理论学科,德育智育化了。
2.单向性。信息输出是单向的,教师在课堂上掌有绝对的话育应该承担起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的主要职责。专业成才与精神成人是相辅相成的,德育与专业教育因此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整合的基础,二者不是相互矛盾和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统一和相互协调的。虽然德育还不能完全等同于人文教育,但在目前职业学院普遍缺少人文课程的条件下,德育要在现有的条件下担当起人文教育的职责。但人文教育的内涵和领域博大精深,在职业教育的主题中我们怎么予以选择和定位?这是首先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人们求职生存的现实需要中,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被强化,而人、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人的生存条件和意义、人的精神和心灵世界等等与人的存在同样密切关联的问题逐渐淡化、边缘化了,教育中的人便也片面化了。德育要思考和面对的不正是这些问题吗?我们的德育就应定位在这个意义的人文德育上,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既要专业成才,又要精神成人,那么德育的宗旨就应是,以人为出发点,强调人的和谐发展,致力于促进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帮助学生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以正确的态度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上各种复杂问题,善待我们今天生存的环境,并把个体人生意义与社会价值实现统一起来。
(二)超越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交往式教学模式。
人文德育要面向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重视学生个体的人生体验,在贴近学生生活的层面上作用于学生的人格成长,这就需要通过理解、阐释、反思、交流、体验、感悟等形式使学生受到智慧的启迪和心灵的撞击。而传统教学模式的封闭性、单向性、被动性和程式化必然阻碍德育触及学生的主观世界,我们适应人文德育的思路,在实践中尝试采用了交往式教学模式。交往式教学突出教与学双方互动,进行相互信息交换和交互作用,它不以学生获得成熟认识成果为目标,而以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创造性、塑造自主自信人格为目的。交往式教学具有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的特征。
1.交往式教学是开放性教学。教学活动形式是开放的,不再封闭于教室和课堂,而是以课外课的形式延伸到实习基地、报告现场、校园活动现场和网络空间。教学内容以教材为参照,但不局限于教材,课堂的主题是开放的,课堂的素材来自社会生活实践和学生的生活世界,一段社会纪实的视频,一部爱国题材的影片,都可以成为教学活动的主题。教学主题和素材可以由教师确定,更提倡由学生来发现和提出。学生通过校园网上的德育大课堂、心灵有约等在线交往平台,提出他们关注的话题或素材,教师经过筛选、综合对比,确定有普遍需求的主题,作为教学议题,组织学生互动交流,教学的过程是对话、交往、探究、反思和实践的过程。互联网成为师生交流、传递信息的空间和平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往活动可以跨越空间的局限。开放性是交往式教学的根本特征,开放是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课程观由静态走向动态,是教学内容由空泛走向真实,有开放,教学才能充满活力。2.交往式教学是平等性教学。交往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单向性和被动性,教师与学生作为平等的认识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师生间教学技术关系是民主的、平等的,不强调教师与教材的权威,不推崇学生的顺从习惯,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互动语权,占有知识文化资源的优势,以其惯用的说理灌输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控制课堂。在信息的`单向传递中学生丧失了话语权和参与权,话语霸权取代了双向对话,侵害课堂的信息反馈、交流和沟通。
3.被动性。教学内容以教材为文本,受制于文本知识框架,教师被动服从教材,按主流意识形态的思路解释教材,实际沦为讲解教材理论知识的工具;学生被动地适应教师,被动接受即成的知识内容,完全不被考虑主观需要、思想和情感,实际学生被当做没有行动能力的客体,这种教学是一种“就范式教育”,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4.程式化。缺少了对“德育为何”“德育何为”这样根本性问题的深刻思考,德育成为一种按部就班的程式化的教学,少了心灵的感悟、精神的交流、情感的触动,无论内容还是效果都缺乏真实有效的东西,成为纯粹的为课程而课程、为教学而教学的常规形式,为增强实效做出的些许尝试和努力也往往淹没在程式化的常规教学之中。形式化、空泛化、简单化成了德育工作的典型特征,德育逐渐演化成了一种陪衬和摆设。
(一)更新教学理念,探寻和谐德育。
1.寻求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德育本应是实践中的培育,德育的资源应是社会生活实践,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德育,才是和谐的德育,所以,关注社会,贴近生活,增强实践性应是德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体现德育的实践性,怎样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不是把学生带出课堂,参观、考察或者举办一次次的主题活动就是真正的实践?德育的实践性到底怎样定位?我们怎样才能获取实践的效果而不是形式?在深入思考和探索这些问题的时候,会发现要获得答案首先需要重新去理解和尊重教育的对象――学生。理论和实践是否有机结合,其关键是能否以学生为主体,体察他们的需要,关注他们的生活质量,从他们的生活世界出发和展开,延伸出去,接轨社会生活的实际。否则,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参与,德育就成了教育者自说自话,没有回应,没有效果。
为此,我们采用的实践形式不限于参观、考察、社会调查,这些活动形式毕竟都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常态化,我们把学生乐于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的聚焦、讨论,对普通人的不平凡事迹的了解、评析,对周围人、身边事的讨论、评价、反思等作为简便易行的实践性教学活动来开展。这种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参与、体会、交流,受到触动,获得情感体验和精神升华。实践场景可以不限于德育基地、纪念场馆,我们把学生的校园生活、临岗见习、实习经历作为实践教学的最直接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了解社情、了解实情,有所感受、有所体验、有所思考,再帮助他们把感受和思考理顺出来,相互交流,在此过程中引领学生们的精神成长。
2.探索职业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理路。建设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德育模式,必须要处理好德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人们早已普遍理解和认同这样的观念,即缺少人文教育的技术教育是残缺的教育,因为学生不光要以职业人的身份生活在岗位上,他们同时还是生活中的普通人,需要有普通人的心灵感受和精神追求。职业教育不光要助学生专业成才,同样要引领学生精神成人,德型学习环境,并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鼓励学生敢想敢说,积极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能力,信息的传递方式由单向灌输转为双向对话或多向对话,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信息的交互传递和交流。交往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交往教学的平等性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自信、自尊、自强意识,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3.交往式教学是互动性教学。交往式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平等的对话、真情实感的交流在师生之间进行,教师在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师一生在对话中交互问答,交互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师生通过问题的提出和应答互相感悟”,教师不光要思考去教给学生什么,还要反思从学生那里学到了什么,教学相长在“互相感悟”的过程中变成现实。
人文德育的教学理念和交往式教学模式的践行,在改进教学实效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师和学生均感受到了课程改革带来的可喜变化,当然人文德育的教学理念和交往式教学模式都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同时我们也深刻感受到教学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而必须成长为“发展型”“反思型”“创新型”的教师,才能胜任现代教学工作。
武警改革实践与思考【第三篇】
[摘要]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土木工程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本文在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能力培养、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实践表明,通过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内容得以充实和更具条理,学生视野得到了拓宽,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土木工程材料”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有利于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改革;工程意识;创新能力。
面对机遇与挑战,学校要求以专业特区为抓手,引领一流应用型学科专业群的建设;突破体制瓶颈,全方位开展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注重能力提升,强化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拓宽办学渠道,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此为契机,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作为皖西学院土建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又是省级精品开放课程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本课程在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大胆进行了改革。基于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基础核心课程地位,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用途、制备、使用方法和质量检测与控制方法,了解工程材料性质与结构的关系,以及材料性能改善的途径。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针对不同的工程进行合理的选用材料,并能与后续专业课程密切结合,了解材料与设计参数以及施工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1,2]。本文结合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的初期建设,以皖西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区为例,总结了在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进行的教学改革。
武警改革实践与思考【第四篇】
教育部在9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并明确提出:“完善实践教学制度,要从本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切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践发展,成为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紧迫任务,具有重大的意义。
高校是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政策的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研修、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而高校思政课又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保证大学生日后成为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举措。我国高校在实施思政课新方案中,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的取得不少成果,但是它仍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所以,在新课程设置方案实施中,强化实践性教学是时代的呼唤、理论的要求和实践的需要。
第一,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点和基本原则就是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理论产生于实践,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的理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离开了实践,人们的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循环反复以至无穷。大学生思想品德认识的提高与进步,必须依靠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缺少的认识环节。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坚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要求。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机制,深入开展社会实践,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社会实践,让学生从课堂走出来,走进社会,发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从而更深入地思考。现代教育理论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教育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是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传统思政课教学中普遍存在讲授空洞、内容单一的问题,学生学习没兴趣,认为跟现实生活联系不多,甚至对思政课产生逆反心理,并且导致思政课课堂出勤率不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能够促使思政课教师改变教学思路,加强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课堂讲授中,不断创新思维,深化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在教学中只有超越教材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延伸扩展,才能真正做到发挥学生能动性,促使大学生将自己所学向生活经验的转化。
第四,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在思政理论教学中,要把学生引向社会这个广阔的舞台,让他们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民情,用辩证思维去审视社会,帮助他们澄清在认识上的错误,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提高辨别是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思维水平。从而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二、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思政课新方案实施以来,尽管在教学中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却存在着诸多缺陷,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
第一,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认识不足。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理论学习之外,在思政课教师的指导下,遵照思政课理论教学大纲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通过积极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对国情民意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增强意志,坚定信仰,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但在多数人眼里,实践教学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多数教师不够重视,学生积极性不高。有些学校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简单等同于假期社会实践,让学生自由调研,草草的以1篇实践报告结束,将思政课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第二,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教学要求。目前所有的高校都开展了思政课实践教学,但多数学校对思政课理论实践教学没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标准。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计划学时、实践模式、教学内容、教学体系、经费划拨等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也不是很规范。有的'学校领导很重视,把思政实践课纳入了教学计划,而有的则没有。有的学校占的学时多,有的学校占的学时少,这都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正常进行。
第三,缺乏经费支持和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需要学生走出课堂,在校外进行实践活动,从事这些实践教学活动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虽然教育部曾明确要求各高校每年都要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但还有为数不少的高校并没有把这项活动经费划拨到位。有些学校虽然有,但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但由于学校社会对此项工作认识不足,难以为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教学基地,多数学校在开辟实践基地时都遇到各种困难,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难度。
第四,模式上缺乏创新。长期以来,一些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理念落后,没有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学生的发展特性出发,常年不变、形式陈旧,缺乏创新。社会实践教学的手段和形式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式和需要。还有些高校在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上有意无意地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可有可无。
三、有效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推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地做好这项工作。
第一,增强使命感,统一思想认识。首先从观念上重视思想政课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是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认识程度的高度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树立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理论课是基础,实践教学又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其本质是借助实践手段将理论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理论体系,转化成为改造世界的力量。
第二,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统一的教学要求。各个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政策,这些政策应该包括:规定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目的和最低课时量,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列入思政课的教学计划,确定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经费数目、经费来源、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实施严格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等。高校应该严格执行中央文件精神,确实落实教学经费,严格实施教学任务。在评价体系上,改变传统的只注重书本内容的考试模式,加强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方面的考察,笔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避免单一死板。
第三,创新实践教学方法。从实践角度看,社会实践教学可以在社会生活中进行,也可以在校园内、课堂中进行。思政课教学以课堂教师讲授为主,在讲课内容中应尽量弱化系统的理论知识,少一些死板的说教内容,代之以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培养批判和诘问意识。基本思路应弱化教材,以学生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实践问题为中心,注意授课应当对学生有切实的职业指导的作用,整合相关内容。就思政课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而言:课内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课堂讨论(辩论)、观看教学录像、案例教学、读原著等;课外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参观革命圣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比如:去孤儿院、敬老院做卫生打扫,为贫困地区儿童募捐书包、字典、衣服等。到社会生活中接受锻炼,体验生活,认识社会,体会民生,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把学生到实践基地接受社会实践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社会实践环节要有相应的考核机制,细化量化各项指标,纳入考核成绩和学分评定。
第四,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待遇。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扩招,学生数量大量增加,思政课担负着全校的公共课,教学资源显得相对缺乏,经常是大班上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思政课教师工作量大,上课时间多批改试卷量大,科研时间减少。而且,思政课教师长期以来地位低下,填鸭式教学、学生对此课的轻视,很多老师竟然无法坦然承认自己的职业,针对这种现象,清华大学的做法值得学习。这个做法就是“加法”和“减法”共用。“加法”是指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待遇、增加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和增强思政课老师的科研能力等。“减法”是指:首先减轻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负担,营造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在清华大学,有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亲任组长,教师享受专门的课时津贴和奖励,且逐年增加,等等。“减法“做到位,“加法”跟得上,思政课教师的学时识魅力自然会增加。
思想政治教育课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认清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和历史重任,把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
武警改革实践与思考【第五篇】
摘要:本文认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明确语文课程的功能定位,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开发并利用课程教学资源。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门必修课程,在高职学生全面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高职语文教学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课程教学设计职业教育特色不鲜明,学生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对语文学习则兴趣不高;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对高职语文教学进行改革。
1正确把握语文教学改革理念。
改革高职语文教学必须首先明确语文课程的功能定位。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高职语文教学,必须体现语文课程学以致用、为职教服务的特点,确定语文课程教学为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的教学指导思想,将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基于上述教改理念,在对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一方面要体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另一方面则要考虑到高职院校语文课程学时普遍较少和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不能贪多求全,面面俱到,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一些高职院校由于对语文教学定位不准,目标模糊,赋予了语文课程诸如人文精神、审美欣赏、道德人格、艺术品质培养乃至对校园文化的推动等太多的功能,但在语文教学有限的课时内,要实现这些目标不太切合实际。我院的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确立了以能力为本位、为专业服务的教学原则。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了两个模块:一是应用写作,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二是职业汉语,培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完成任务的语言能力,并组织学生参加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
2.1以学生为本,确立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传统的语文课程教学教师唱主角,学生被动接受,能参与的空间很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我院教学改革后,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授课内容、教学方法都以满足和适应学生的需要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努力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并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启发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并规定教师讲授最多不得超过课时的50%,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2实施行动导向教学。
高职语文教学要受到学生的欢迎,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科式的教学方法,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应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选择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情境教学法和卡片展示法等教学方法,由传统的重书本、重文本知识的传授向重理解、重实践、重学生能力的提高转化。例如关于求职时的自我介绍写作的教学设计,可将课堂设置为求职场地,布置好角色,让学生当众进行口头自我介绍,然后师生共同进行点评。同时高职语文教学,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整体、系统的把握以及知识内容的融会贯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通过运用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可以使课堂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的有机整体,并且起到引起注意、调节情绪和活跃气氛的作用。
2.3实施个性化教学。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除了要讲授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外,还要注意体现各专业特点。例如我院应用写作教学,在讲授具体文种时,例文的选取,情境的设计都体现了专业特色,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写作知识,同时还学到了本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在职业汉语教学中,我们也注重把语言能力的训练与所学专业结合起来,训练内容具有专业特色,使技能满足职业需要。
2.4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课程教学。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要体现开放性,不能局限于课堂,因此教学要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学校与社会接轨,设置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如举办演讲比赛和帮助学生成立各种培养与训练语言能力的社团,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社会调查,撰写新闻报道和调查报告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2.5改革考核评价。
考核的主要目的'在于以考促学,提高学生的技能。因此,考核检测的重点应放在技能的测试上。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即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的多元化评价。这样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不搞一锤定音式成绩评定。我院语文课程成绩评定由三部分组成,即考试成绩,占总成绩2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70%,奖励成绩,占总成绩10%。
3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编写实用的语文教材是十分必要的。但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学生的学习被局限于一本教材上,显然无法满足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的要求。而实际的情况是,语文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程度正在逐步淡化,社会生活作为新的课程资源的重要程度正在迅速上升。因此,教师应利用语文学科内容的广泛性、方式的多样性和时空的自由性,大力拓宽课堂领域,扩展思维空间。通过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建立学生自学支持服务系统,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板块或栏目,如作业板块、课外阅读板块、在线问答板块等。还有一种教学资源不能忽略,就是学生发表在校内外各种报刊(包括校报、文学社团)上的文章,既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材料,又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武警改革实践与思考【第六篇】
作者:余晓游。
从50年代末开始,教学改革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各国都根据本国的原有基础将教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首先掀起了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提高科学教育质量、加快培养科学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改革运动。这一改革很快波及许多国家,并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改革浪潮。进入7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在总结前十年教学改革的成败经验的基础上,又将改革引向深入。从80年代开始、美国、前苏联、日本、法国等都先后开展了一次新的教学改革,进入90年代,各国的教学改革仍方兴未艾。目前,世界各国在中学增设劳动技术课、职业课程已成为一大趋势。美国70年代推广生计教育,强调把普通教育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法国在75年的教育改革法案中,强调职业教育,在初中三、四年级必须开设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科目。80年代末,法国更加重视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提出学校必须“面向生活”、“面向企业”、“面向劳动市常”。我国也加大了教育改革的力度,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是我国当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努力探索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根据政治课教学的特点,从实践教学的视角来探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就是说,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所有环节之中,使他们在教与学的实践中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列宁从认识论的角度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又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实践形式。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是时代的发展的客观要求。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创新的时代。创新能力是人的重要能力。创新能力又来自哪里?它必然来自教育。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基础。
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与较量,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与较量。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素质,是摆在我国教育面前重大而又迫切的任务。
思想政治科的实践教学是对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的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着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探索、重知识掌握轻知识创新等等倾向。而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则强调教学实践。特别是学生的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几十年的教育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给我们的教育改革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思想政治科的实践教学也是对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探索。
第一、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首先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主体参与”
人本观念是以现代人本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认识。它认为,各项活动都应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途径,使每一个被管理者都成为组织管理的参与者,使每一个人都以主人翁的姿态从事学习和工作,从而全身心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
由此可见,人本观念要求在一切管理活动(包括教学管理)中都必须解决好人的问题,即应解决好人的思想、认识、情感以及知识、技能等问题。用人问题是管理活动的根本着眼点,即任何管理都必须以人为本。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学生的实践活动往往只限定在做作业这一个环节上,而在其他教学环节学生几乎是“无事可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和解决的大问题。所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当大胆尝试实践教学,把学生着是教学主体,努力唤醒、激励和鼓励其“主体参与”意识,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树立“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
“主体参与”,是指不仅把学生作为学的主体,而且要看着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其主动性、能动性,达到锻炼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实行灌输式教学,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记和听。而素质教育则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上,即把学生视为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思想政治科的实践教学,就是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出发,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参与,更好的发挥其主体作用。
如我在讲授《联合国》一节时,我代表联合国秘书长,每一个学生代表一个国家,用四十分钟模拟联大的程序召开联合国大会。又如在讲授《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时,由学生扮演一个消费者和一个售货员进行小品表演,然后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小品中二人的权利和义务进行分析,等等。学生情绪高涨,学生不仅把握了的相关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把那些用文字很难表达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更主要的是很好地激发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有效地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充分张扬了他们的鲜明的个性。提高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效性。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前几年,我国的思想政治课以“升学―――应试”为唯一目标,强调学科内的细分化,带有完全的学术化的倾向。这种教学,往往将学生作为一个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过分强调知识体系本身的逻辑性和结论的唯一性,忽视学生学习知识的应用价值及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知识内容比较陈旧,脱离学生与社会现实需要;重记忆而不重理解,窒息儿童的个性。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则“吃不了”或“吃不消”,造成中学生厌学、辍学,影响了我国全民素质的提高。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有不同于其它课程的特点,即理论性强,政策性强,时效性强,针对性强登。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从这意义上说,掌握理论就是掌握正确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著名的教育家斯卡特金说:“理想的教学主要是讲授基本的、少量的知识,而在这些知识中,支架着科学的联系。”我们认为,他说的“联系”既是知识的内在联系,也是作为知识形态的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而且,后一种联系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这等于给学生一把开启生活之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钥匙。过去的应试教育只满足于学生对观点的死记硬背,以记得牢、会答题,作为衡量以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而实际上,这必然出现那种考试完了,脑子里的死记硬背的东西也就随“分”而去,不留任何痕迹了。从某种角度看,我们过去的那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不成功的。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科教学不能使学生了解理论观点的实质,掌握理论思维及其方法,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可以说是失败者。过去我们也说理论联系实际,但是那只是教师的事,或者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实到学生身上。思想政治科实践教学改变了过去的那种做法,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任务由学生来实现和完成,从而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使课堂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是向社会延伸的。进一步说,就是让学生运用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生在求知、探知和用知中都充满学习的乐趣,达到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增长才干的目的。
比如,我在讲授国有企业的改革时,带领学生到我县的一个国有企业做实地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在讲授商品的价格时,带领学生到我县最大的农贸市场做市场价格调查,并用所学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市场的价格现象;在讲授依法治国问题时,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案件审理的全过程。等等。
由于我国理论界和广大教师对双基的重视,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教师比较熟悉双基教学的操作程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实。我们欠缺的是对基本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进行理论与实际操作程序相结合的研究和实践。但是我们也应当防止出现一强调基本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就忽视甚至否定双基教学的偏向。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给学生们不仅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的机会,而且为他们还提供了一个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大舞台。不仅重视双基教学,而且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程序相结合。
总之,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顺应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较好地实现了思想性、教育性和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是当今素质教育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在这里,我们应该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源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杜威极力反对在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反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主张解放儿童的思维,以儿童为中心组织教学,发挥儿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在“做中学”。杜威在他的教学实验中基本上完全尊重儿童自己的意愿,儿童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教师基本上对学生采用放任自流的态度。虽然杜威的教学实验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有所忽视,但杜威的实验成果无论是在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在教育界影响很大。将“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进一步运用于中学和大学教育就成为今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对立面便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通常采用集体的、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相应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特征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常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合起来进行教学。是否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是一种隐含的特征。同样一种教学,持不同教学观念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可能有些人认为,这种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另一些人可能会认为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判断一种教学是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另一个外显特征便是“谁是学生学习外部活动的控制者和管理者”。如果在教学中学生自己负责控制和管理学习活动,那么这种教学便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相反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围绕“学生”进行教学改革,以“是否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
但是,为了以上目标,国家还要进行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课程。这就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这里至少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第一对关系是学生发展与学科体系、社会需求的关系,即儿童与知识、社会的关系。这三者的关系是动态平衡的关系。以学生发展为本决不是以儿童为中心。学生发展离不开学科体系的教学,同时,学生发展既是根据社会需求又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需求服务。当前,以学生发展为本主要是针对学科本位论而提出的。这里所说的学科本位论的主要表现,一是过分强调本学科的完整性,以致忽视儿童的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二是只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各学科相互配合的整体效应;三是只强调学科课程、学科教学,而忽视活动课程、活动教学的作用。第二对关系是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即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未来教育越来越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将显得越来越重要。第三对关系是智能发展与知识传授的关系,一方面,智能发展有赖于以知识传授为基础;另一方面,知识必须转化、升华为智能,才可能最迅速最有力地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这应当是“知识经济”的正确含义。第四对关系是智能发展与人格发展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不等同。总之,学生发展的内涵同素质教育是完全一致的,不仅必须注重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而且必须注重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个性、潜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等,成为目前课程领域的主流词汇,这对我们树立现代的、科学的课程现是极大的推动。
只有加强中学教育教学的各项配套改革,我们的教学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武警改革实践与思考【第七篇】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愈来愈大。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全球趋同化趋势。其实质是发达国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以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的过程。当今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资金的国际化,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它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和风险,使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持久战。因此,任何一个国家要适应全球化,进入全球化,必须培养出具有世界眼光、能在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的人才,这是经济全球化对教育提出的最主要的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同样的要求。下面,就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第一、政治课教学要树立国际化的培养目标。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许多国家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制订了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美国在90年代初制订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强调了教育的国际化,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即采用“面貌新,与众不同的方法,使每个学校的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知识的世界级的标准,通过国际交流,努力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化观念’”。韩国为适应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专门成立了“21世纪委员会”,提出的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是:努力提高学生国际化的意识,包括提高外国语言能力,增强“自主的世界公民意识,加深学生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宗教等问题的研究,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间的相互理解”。日本在80年代就提出“要培养世界通用日本人”,其具体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懂技术、通外语、会经营管理,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通晓国际贸易、金融、法律知识,能够适应国外工作和生活环境”。邓小平同志早在1983年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口号,其中就包含着教育要树立国际化的培养目标。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的政治课教学应增加国际化的培养目标,我们的政治教材要增添更多的.国际化知识,我们的学生应该懂得更多的国际惯例。
第二、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要与国际接轨。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与国际教育接轨,就是要增加课程的国际内容,推进全球化课程建设。随着“全球化课程”(worldcurriculum)新理念的崛起,我们更应注重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来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目标。在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席卷全球的条件下,人的个性、主动性和生命力显得格外重要。教育的真谛不是把人培养成整齐划一、缺乏主见、缺乏竞争的工具人,而是要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包括人的思维活力、交往活力和创新活力,培养人的伟大理想、创新精神。“全球化课程”强调分析综合、批判性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培养学生面对快速变革的世界和多元的价值观所应具备的包容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全球化教育的主题和精髓就是崇尚人类的和谐相处、互补发展、共享宇宙。思想政治课应容纳这些被各国所公认的课程目标和新标准,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全球化课程建设。借鉴国外的经验,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应该强化以下方面:(1)培养学生的国际观念、国际意识,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树立为全球服务、向全球开放的观点;(2)培养学生具有国际交往能力,能与外国人和谐相处,尊重外国的风俗和宗教信仰,维护我国的民族尊严和法律权威;(3)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国际知识,了解外国的历史、政治、地理、民族和风土人情等。
第三、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要重新定位。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构筑精神支柱,发掘创造潜能。在以创新为标志的21世纪,德育在继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应着力于意志力、亲和力、判断力、创造力及独立人格的培养。作为全球化时代的公民,要能够理解并尊重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差异性和丰富性,能够容忍并鼓励不同文明和行为模式的存在。这种国际化的背景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内容和评估标准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体系,帮助学生培养在科学思维基础上的怀疑意识和批判精神。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思想的影响,造成了我们道德教育的“假大空”后果,这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价值观格格不入。因此,思想政治课必须审时度势,把握好因时代变迁和社会转型而产生的道德观内涵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个人对他人、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感,更要发展个人对人类大家庭的责任感。同时,还应该注意信息传播的网络化所带来的道德教育的新问题,一方面,互联网的全球性特征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领域,但由于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不强,故网上良莠混杂、源源不绝的信息也容易对其造成一定程度的“信息污染”;另一方面,网络上人的存在都是以虚拟、数字化和符号形式出现的,人的交往表现为符号之间的互动,这种行为主体的相对隐蔽性导致网上道德作用的弱化现象,进而对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现实行为产生负面的影响。伴随着中国完全融入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对峙与抗衡将会加剧,因此,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如何教育青少年坚守民族自信、长葆民族文化的精华,当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四、政治课教学要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化。必须看到,一些西方国家乘全球化之机,在同我国进行经济、文化、教育合作的同时,也在极力兜售本国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大肆推行西方的所谓“民主自由”,我国的教育环境必然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政治课教学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体现培养人才的方向与性质。这就要求教育的“主权”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受到侵犯,不能因为融入全球化,就丢掉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丧失了自己的教育主权。同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味强调全球化、国际化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教育的国际化要与本土化相结合,不能忘掉我们的教育是中国的教育,我们培养的是能遵守国际准则、熟悉国际惯例、有国际意识与能力的、能与外国人竞争的中国人。“国际化”不是“同化”,而是要保留本土化特色和民族化特色。因此,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政治课教学必须加强马列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既要防止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分化”图谋,也要防止“西化”图谋。
武警改革实践与思考【第八篇】
21世纪正以倒计时向我们走来。和平和发展,将是它的主旋律;而竞争,将是它的另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不管是政治上或军事上的竞争,还是经济上或科技上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素质高低的竞争。
关于素质教育,柳斌同志指出:它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以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实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我们普通中小学落实和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根本所在。
普通中学的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贯穿始终的核心部分,渗透在各门学科之中,它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的一门学科,它在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其他任何学科不能代替的。虽然世界上其他国家在中学里没有开设我们这样的思想政治课,但类似的功课则是必须开设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怎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政治课教学上需要探索和研究的课程,下面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思考。
第一: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首先确立素质教育观念,克服单纯的智育型和片面追求升学(即分数第一)的旧观念。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在于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的,关键在教师,特别是教师自身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变革。
过去,思想政治课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许多教育工作者基本上是围绕升学指挥棒转动,教学工作不是为“育人”服务,而是为片面升学服务,“升学”教育压倒了“育人”的素质教育,结果往往是思想政治课的“教书”做得比较扎实突出,“育人”却未放到应当重视的位置。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的现象,年复一年,屡见不鲜。还有许多人把政治课看成是升学考试的“拿分课”,甚至以此作为评定职称和发奖金的依据。这种错误的导向,造成政治教师把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点,放在应付考试和拿高分上,而不是放在培养四有新人这一根本任务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看到这种情况,有的学生政治课的理论条文虽然背得很熟,考试成绩也很好,但他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并不高。这样的情况从反面说明,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在育人方面存在着不足。
思想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要按照中央有关通知精神改革教学思想,根据其指导思想及基本任务的要求,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首先确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克服单纯的智育观念,片面追求升学的观念,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上。
只有克服了片面的升学教育观,确立了全面育人的素质教育观,我们才能真正地进行教学内容、形式、方法以及考试等方面的改革,即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考虑到育人,在运用教学方法时注意到育人,在拟定试题时也想着育人,从而把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落到实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和学生从升学指挥棒的高压下解放出来,完成中学阶段思想政治课的素质教育任务。
第二: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现在所用的思想政治课教材,是在过去的教材以及各种改革实验教材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是比较成熟的教材。它的组织体系、内容结构都比较科学,这是广大政治课教师及编写人员多年辛勤劳动的成果。
认真地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们每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须下功夫做好的工作。比如:初中一年级的思想政治课,则是此前的《公民》课脱胎而来的。两册书共十课,主要内容都是围绕培养学生具有“五爱”道德,做“四有”新人来编写的。其素质教育的中心内容就是教育学生懂得做人之道,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做到: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社会实践出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做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一致;坚持把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校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先行作用;坚持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寓教于乐,寓教于丰富多采的校园活动之中。以上“热爱祖国”一课为例,我着重引导学生对祖国和社会主义以及特区的基本历史和现状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责任感的教育,并建议班级组织同学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祖国的建设成就,尤其是深圳特区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这项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了生动的教育。此外,开展壁报比赛、歌咏比赛、组织“我爱祖国”、“祖国和我”、“我爱特区”为主题的演讲会等。这些实践活动,既把书本上的知识具体化,情感化,又把教学中热爱祖国的内容与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统一起来,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在教法上,针对初一学生形象思维丰富的特点,多采用直观性的教学法(如放映教学录像、幻灯,组织调查采访、参观城镇农村等);针对初一学生求知欲旺盛的特点,向学生推荐好的书籍,搜集名人名言编辑成册等;针对初一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开展幻想畅谈主题班(队)会,组织小辩论会,让他们展开思维的翅膀;针对他们自尊心强的特点,采用表扬为主,帮助他们分清是非,改正缺点,等等。
此外,依靠班主任、年级教师,依靠家长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组织好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形成全方位的素质教育网,发挥集体教育的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
第三,抓好素质训练,把学生培养成为“三个面向”的新世纪的建设人才。
今天的中学生,是下个世纪祖国的建设者和保卫者。他们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实现我国下世纪发展战略目标的快慢。
对中学生而言,抓好素质训练,让他们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劳动素质等,确实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光荣的任务。
思想政治课怎样抓好素质训练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明确教学目标,逐步地全面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成为有科学人生观世界观的时代新人。
思想政治课,有它的总体教学目标:即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目标之下,具体到每一册每一课,又有其子目标。比如高中一年级的思想政治课,原来的课名就叫科学人生观。它的教学目标是:上册要求学生从认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入手,帮助他们正确理解人生的理想与价值,逐步树立科学人生观;下册要求从培养学生的思想方法入手,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第一观点、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实践的观点)为理论基础,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上册的内容偏重感性知识的教育,下册突出的是理性的教育。明确了两册书的教学目标的不同点,我们便好因材施教,抓好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素质教育了。
2.注重能力培养,训练学生多才多能,做既懂理论又能实干若干的新型人才。
每门学科都有能力培养的问题。思想政治课怎样注重能力培养呢?我认为,主要是要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随之而来的`是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能力,即能说会写。
比如带领学生参观城市建设,细心的学生看到道路清洁,绿树成荫,花草繁盛,没有纸屑果皮;粗心的学生则一路说笑,城市的房屋道路、花草果木,一概未进入眼里。二者的观察力就有高下之分,如果再就此问几个为什么:“城市的环境好说明了什么?”“我们从中能得出什么理性的认识?”有的学生能说出许多道理,有的学生则说不出什么来,这里,分析能力就有强弱之分。老师就此再引申一下,举一些环保的典型事例启发教育一番,那么学生就会在参观城市活动中受到一次生动的环保意识的教育,增强爱护、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同时又培养了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前面所述的调查、访问、墙报比赛、歌咏比赛、主题班(队)会、小辩论会以及其他活动中,都能达到训练学生各种能力的目的。搞与不搞,情况与结果大不一样。这些能力训练的活动,需要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既有书本知识(理论)的指导,又有具体的出力流汗的行动(实践),通过反复的锻炼,就能达到培养他们成为多才多能,既懂理论又能实干苦干的新型人才的目的。
我们的感觉是,在这方面还做得很不够,行动滞后于认识较远。
3.重视社会实践,训练学生顺应潮流发展,做21世纪的有用之人。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祖国的面貌日新月异,特区的变化天翻地覆,丰富的社会实践生活,是我们思想政治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材。教育学生重视社会实践,就是贯彻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第一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须不断地向实践学习,顺应社会时代的发展潮流,才能不被时代抛弃,成为21世纪的有用之才。
思想政治课,许多老师认为难教,许多学生也不重视。这的确是事实。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只要我们端正教育思想,采用较好的教学方法,认真吃透课本的体系结构难点重点,实施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就能常教常新,学生也会越学越喜欢学,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任务就会圆满地完成。
通过全体教师的努力以及家长与社会的配合支持,只要认真地长期坚持实施素质教育,我们相信:一代热爱祖国、诚实、勤奋、敬业、乐群并勇于开拓进取、具有较高科学文化与良好文明习惯,对社会环境及未来的种种挑战有较强适应与应变能力的新人便会出现在祖国的大地上!
上一页[1][2]。
武警改革实践与思考【第九篇】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中学晏牧。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从经济全球化的涵义、实质和表现入手,重点阐述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面前,我们的政治课教学要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德育功能和教育民族化四个方面进行改革,迎接挑战。
武警改革实践与思考【第十篇】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内容繁多、叙述性强,导致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容易照本宣科;而各类材料的介绍又自成体系,缺乏横向联系,使得整体逻辑性不强,导致学生认为土木工程材料的学习就是死记硬背,不会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3]。同时,随着现代社会大型工程、新型建筑和新的设计、施工技术的应用,建材工业也出现了新的面貌,新材料层出不穷,新品种日新月异,老规范不断被更新。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是课程理论部分的重要补充,通过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工程师素养,学会用实验来验证材料的基本性能和质量检测方法,从而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4]。实验项目主要包括:水泥的基本性质试验、混凝土用骨料试验、普通混凝土试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砂浆配合比设计以及石油沥青试验等[5-6]。而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学习常规的土木工程材料性能检测,与工程实际联系不紧密,学生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不够,达不到应有的实验效果。课程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我校“专业人才培养特区”建设目标,亟需对课程进行改革。
2深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学生工程意识。
传统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九个教学单元,包括: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无机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与砂浆、钢材、砌筑材料、木材、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及其他工程材料等[5-7]。课程内容各自独立成章,相互关联性差。为适应地方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课程的教学单元整合成如下五个模块: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胶凝材料、水泥基复合材料、建筑钢材和建筑功能材料。每个模块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工程实例,将其和其他模块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比如现在的高层建筑用到的大流动性高强度混凝土,大流动性是混凝土的和易性指标,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泵送能力,要想得到大流动性混凝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加大水灰比,但这样做的后果又会导致混凝土的内部孔隙率增大,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因此,需要通过其他手段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同时通过多渠道增大混凝土的强度。通过与工程实例相结合,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胶凝材料是土木工程材料的核心内容,传统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分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和沥青及沥青混合料三个独立单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整合三部分内容,利用类比方法将其融合到一起,如图1所示。利用mooc的'线上资源优势,结合胶凝材料在道桥上的应用发展史和实例展示,使学生对胶凝材料的性质和应用有了更为直观的理解和掌握。而胶凝材料是后续专业课如钢筋混凝土基本原理、结构设计等的重要基础,必须要掌握好,才会用起来得心应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2]。如讲解六大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特性和应用的时候,可以使用类比法,将知识点进行横向拓展,先将水泥按照掺混合料的多少划分为掺少量混合料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掺大量混合料的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火山灰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两大类;再通过列表进行对比讲解,掺混合料少的两种水泥性质基本相似,与掺混合料多的水泥性质基本相反,而掺混合料多的四种水泥性质也基本相似;最后将知识点进行纵向深入,指出其共性之外的个性,比如粉煤灰水泥的抗裂性能较好,火山灰水泥的抗渗性较好,矿渣水泥的抗渗性能较差等。这样,六大通用水泥的基本性质就一目了然,既有助于记忆,又便于类推各自的适用范围。再结合mooc的线上资源案例再现,学生对六大通用水泥的特性和应用就会印象深刻,学起来也会轻松很多,不用去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工程师素养的训练是有益的。
3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是本课程重要的教学环节,其任务就是验证所学的基本理论,学习材料的试验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严谨缜密的科学态度[2-4]。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验教学改革着力从三方面展开。
基本实验。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基本实验包括水泥的基本性质测定,集料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筛分实验,钢材的拉伸实验和砌体材料的性能测试等验证性项目,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会常规实验仪器设备的操作,学会用实验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老师可以将工程上的质检样品引入到实验过程中,让学生用实际工程样品做材料的性能检测。试验前,要求学生制定出合理的实验方案;试验中,实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样品变化和实验数据;试验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给出检测结论。基本实验部分的考核综合考虑实验过程的评价和实验报告的完整性。
综合设计性实验。
此类实验主要包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砂浆配合比设计,是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或砂浆的强度等级要求,设计不同配比的原材料,在施工和易性满足要求的前提下经拌和、振捣、养护、强度测试等实验操作,获得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经济性等符合要求的各材料配比。配合比设计实验是综合运用所学材料的理论知识来设计、试验材料的性能,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在试验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程师素养。综合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在完成基本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可以拓展实验内容,如混凝土强度测定部分,可将混凝土试块作为研究对象,老师讲解混凝土试块的破坏原理、加载方式和加载速度对破坏强度的影响等,通过示范演示后,各小组自己动手完成混凝土试块的加载破坏,包括加载速度的设定、加载变形直至破坏的过程记录、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通过拓展实验,学生对混凝土试块的强度、变形、破坏发展过程能深入地了解,也更能把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将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真正应用到工程实际中。通过拓展实验收获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
现场参观调研。
通过参观建材市场、混凝土搅拌站和钢筋、钢构件加工厂等,来拓展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参观建材市场,增强对各种建材产品的直观感性认识,通过对比直观感受不同质量等级的建材产品其外观表现出来的质感差别;参观搅拌站的过程中,由工程师现场给学生介绍混凝土搅拌站的运行管理,包括过程控制、质量控制以及如何保证混凝土在施工前和施工中的施工和易性等具体实际工程问题;参观钢筋、钢构件加工厂,让学生现场感受钢筋、钢构件的生产加工过程,知道钢材的性能与生产加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关系等。参观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心得体会,要对参观的过程有记录、有思考,以及参观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等。这个过程既可避免部分学生在参观过程中走马观花现象,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的优良工程师素养。
4课程改革效果。
课程改革的效果之一,体现在教育的主体——学生上,学习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兴趣得到很大激发,综合能力有很大提高,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吸引部分学生参与到课程组老师的科研项目中,积极申报大学生研究性学习项目,部分已结项并获校级奖励。课程改革的效果之二,体现在课程本身的建设与教师的发展上。《土木工程材料》获批安徽省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立项;同年“基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材料学科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获批安徽省省级重大教学研究项目立项;20副主编出版发行“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组老师近三年已有三人次获得课堂教学考核优秀等级。通过课程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其工程师素养、增强了其创新能力,课程组老师教学水平、教育质量也得以提高,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改革在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5结论。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通过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内容得以充实和更具条理,学生视野得到了拓宽,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土木工程材料”的教学改革提供了经验。今后将继续结合《土木工程材料》省级精品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目标进一步完善建设内容,为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进行有益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施惠生,郭晓潞.土木工程材料[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