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唐山阿訇 化学环境论文(优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504275

【导言】此例“唐山阿訇 化学环境论文(优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化学环境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优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是指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和行为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这些不同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特有的系统结构。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优化,就是充分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使外界环境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自觉手段,并使其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保持最佳状态。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必须重视和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建设与优化。以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并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是寻求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有效路径的基本要求。

一、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主要依据

1.马克思主义环境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优化的根本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环境观认为,环境创造人,人创造环境,二者统一于社会实践。一方面,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由外部环境所决定,并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人并不只是单方面消极、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是不断通过社会实践改变环境,同时改造自身的思想状况。在环境与教育以及人的关系上,以改变环境为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旧唯物主义的环境决定论、教育决定论中,强调要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在依据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加强对环境的改造。马克思主义环境观对于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积极构建和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2.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优化的重要理论依据。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整个系统的子系统而存在。只有用系统的眼光协调其自身内部诸要素的联系,才能实现系统的最佳组合,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与优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的另一重要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此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还主张在环境建设和优化的过程中,注重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培养。以上观点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3.客观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优化的现实依据。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与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优化必须紧紧围绕和充分体现这一精神和要求。二是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成长需要。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人的成长与发展是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同时,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成长要求又是环境建设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教学环境的优化必须适应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接受特点。脱离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成长诉求,环境建设便毫无意义。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面临的新的环境与挑战。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逐步完善凸显出来的竞争环境、制度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形成的媒介环境、虚拟环境;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得全方位的开放环境正在出现等。这些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优化应当考虑的客观现实因素。

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决定着教学环境优化的内容与性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优化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定位及目标、任务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优化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使构成教学环境的各种因素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形成具有正能量的育人氛围。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作为对教学过程产生影响的一切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的总和,是十分广泛而复杂的,尤其是近年来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以及我国国内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严峻挑战。这些复杂的新形势、新情况,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优化必须把方向性摆在首位,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2.整体性原则。

现代教学环境是由不同层次的诸多环境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亦应作为一个系统进行优化,重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对诸多要素构成的教学环境进行综合的、整体的规划与安排。坚持整体性原则,既要注重横向协调,又要注重纵向一致。从横向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等。这些环境子系统相互交叉,综合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因此,必须使之相互沟通、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形成一种教育影响的正向合力。从纵向看,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期间可能会出现各种反复和曲折,这就要求必须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环境的建设和优化,保持前后一致和时间上的连续性,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优化,必须注重总体协调、统筹兼顾,使各个环境要素在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有机配合,以充分发挥教学环境的整体功能。

3.主动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要认识和把握环境建设的规律及发展趋势,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环境的构建和优化,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创造条件。主动性原则的前提是要确立教学主体对环境的自主意识和自觉意识,克服被动和依赖的思想。所谓自主意识,就是主体对环境的独立意识而不是盲从意识、对外界的驾驭意识而不是屈从意识;所谓自觉意识,就是主体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察觉、对环境优劣的及时反应。主体如果丧失了对环境的自主性,就会在环境面前漂泊不定、随波逐流,成为失去能动性的自发因素;主体如果丧失了自觉性,就会对环境的优劣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失去构建和优化的最佳时机。因此,主动性原则具体表现为教学主体对环境的自觉认知、自主选择和积极作为。自觉认知是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发展变化的认识和把握、对复杂环境中的利弊因素分析和鉴别;自主选择是主体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在自觉认知的基础上,选择和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控制和消解环境中的消极影响;积极作为则是研究对策、主动出击,排除教学过程的障碍,努力将不可控的消极因素转化为可控的积极因素,增强教育对象的免疫力,保持正向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4.科学性原则。

即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多学科基本原理,科学、合理地优化教学环境,使之真正促进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和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科学性原则的根本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无论是宏观环境还是微观环境、现实环境还是虚拟环境、物质环境还是精神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象都是实实在在的人,即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教学环境作用的发挥正是通过大学生的身心变化实现的。因此,以人为本要求以大学生为中心,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接受特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组合和建设。只有这样,教学环境的优化才具有规律性和科学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才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三、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有效路径

1.优化社会宏观环境,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良好的基础背景。

宏观环境主要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环境要素构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外部大环境。优化宏观环境就是要努力加强这些环境要素的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以来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上述各项宏观环境要素的改革与建设,既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所必需的宏观背景和重要基础。

2.优化校园微观环境,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良好的具体条件。

校园环境是大学生学习、生活最主要的场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深刻。校园微观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可分为教学内部环境和教学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改善和优化教学内部环境应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优化教学师资队伍。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举措,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二是优化教学方法、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参与度。三是优化、融洽师生关系。平等、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良好的人际环境,进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效果。四是优化教学时空安排。不同的教学时间安排和空间组织形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有序地组织起来,对师生的身心和教学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需要在授课时间和班级规模方面进行合理分配。教学外部环境是指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因素与支持系统,包括校园物质环境和校园精神环境两个方面。前者以整体校园风貌构成某种暗喻的符号,无声地、长期地辐射出学校倡导的思想、风范和审美准则,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物质载体和保障条件;后者则以环境氛围的巨大环绕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的软环境,也是校园微观环境的核心内容。优化教学外部环境,就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校园物质条件,注重提炼、概括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与品质,如办学理念、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学术氛围等,并广泛渗透到学校制度文化中,融入日常校园文化活动里,以此形成和确立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同时,要把优化、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结合起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环境因素的诱惑和消极影响。

3.优化大众传媒环境,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大众传媒是面向广大受众传播信息的物质载体,表现为报纸、图书、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诸多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众传媒日益显现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也是形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种“场”和“势”。因此,改善传媒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成为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一条重要路径。从国家层面看,党和政府要有效地控制报纸、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体,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同时,要敢于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剖析现实,澄清是非,组织舆论批评。此外,要通过制定相应的网络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网络道德规范等有效措施,进一步净化和优化网络环境。从学校层面看,要加强校园内部的报刊、广播和网络的管理,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通过网络道德教育,唤醒学生的自律意识,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建设“红色网站”,增强正面宣传的力度。

参考文献:

化学环境论文【第二篇】

环境伦理学作为一种反思性、批判性的学科,其终极目标在于重置人类对与自然关系的前提支点,自然是将过度的“人类中心主义”予以一定程度的扬弃,但并非一味地回到过去的自然主义,而是构建一种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框架,并形成一种用以取代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从以规模化工业生产对自然界的“失度转移”转变为以文明、集约、高效的新型工业生产方式对自然界的“限定性改造”与“适度性反哺”相结合,这是一种文化转型,而环境伦理学在其中的应用既有反思的元初性,又有思考的针对性,更有改革的实操性。从这个意义来讲,环境伦理学在促动工业文化向生态文化转型的过程中,其内核深层始终在努力协调“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各执一端、非此即彼的价值冲突,而确保一种适度的、既发展传统又否定后现代的文化构建思路存在。民族地区作为工业生产方式的相对滞后区,在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巨大矛盾张力方面不仅不滞后,反而以一种“溯及案例”的形态凝聚为一个社会问题。因而,民族地区的生态文化构建不仅同样刻不容缓,反而更加需要环境伦理学视角的自觉介入和理性推进。

二、基于环境伦理学视域的民族区域生态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一)工具理性的“去生态性”效应

因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决定了在工业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往往容易缺少足够的反思,受经济增长、城镇化、脱贫致富及相关政绩愿景的驱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将工业生产方式全盘引入,并在短期内构筑成的相对完整的工业生产系统,加之少数民族地区因缺少开发而固有的丰富的工矿资源,决定了该地区工业生产系统实现了对自然生态系统高速的“过度转移”。出于尽快实现全国统一的工业生产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目标,少数民族地区在工业生产开发自然资源方面自然少有考量,一切以经济增长为最高判别标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西南、内蒙古地区丰富的林地、草原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土地沙化现象严重。对工业化缺乏顾及的全盘引入,体现了建立在工业生产体系基础上的工具理性,即将工业生产视为实现有用性、最大功效的唯一路径,而将发展视为单线程的经济指标增长和人的功利目标实现。以工具理性引导下的生产方式,必然是以毫无节制地迎合现有生态资源的“失度转移”,不假思索地以促动高速的工业生产和经济增长为己任,从而形成了“工业财富登场、生态资源谢幕”的去生态化效应。

(二)现代主义的“去民族性”效应

少数民族地区之所以保留着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这与少数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方式落后于汉民族地区,在内地工业化基本完成之际,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方式还停留在农耕、游牧阶段,而这种特有的生产方式一定程度上构筑了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与风情。可以说,当代少数民族风情文化具有一定的“考古再现”价值,是研究任何民族族群曾经建基于前工业生产方式之上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面貌的活化石。而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的朝阳产业———旅游业,也是主打两大品牌,一是自然生态,一个是民族风情,而这两个品牌往往是共生共荣、互相交融的资源结构,少数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习俗文化和精神面貌也确保了生态文化的个性和民族性。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讲求的是整齐划一、标准规范,为求高效率和高效益而忽视个性,在以技术上的对自然资源“失度转移”的同时,又在思想意识上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标准化改造,脱离了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而失去生命力。这种建基于工业文明的现代主义的自负,以压倒性的态势对少数民族区域生态文明体系中的民族文化属性进行干预、消解和驱逐,也正是当代环境伦理学的反思内容之一。

(三)功利主义的“去文化性”效应

工业文明有着强烈的功利主义倾向,体现在对物质利益的无止境攫取、物质欲望的自觉培养和满足上。相较而言,文化作为一种人类精神力量的多形式体现,表现为一种长期、稳定而滞后的物质利益产能模式。这也就决定了现代社会文化在物质利益面前的非独立性困境,即文化的价值已经消失在人类精神世界中的自我把握、本质力量对象化之中,蜕变为刺激消费、迎合市场、拉动内需的动机要素。在全国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区位中,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要服从战略性布局,要在统一的、整体的经济发展规划上贡献出自己的多类型资源,以支持全国化的工业生产,这里就包括独具特色又亟待呵护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而在工业生产的视野中,通过转移资源、生产产品、创造利润等一系列环节实现功利价值,自然就将代表少数民族精神本质的民族文化也单纯地视为产品或者是消费动机,将这种文化更多地赋予了物质和功利的属性和效能。比如,西南少数民地区独具魅力的歌舞,虽然通过现代化的营销模式扩大其在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收获的巨大经济效益足以用于改善少数民族的物质生活,并为其文化业态的延续和发展确保了资金支持,但代价却是纯质态的民族文化基因遭到了工业化异变而成为一种橱窗化商品,其自身固有的文化属性也慢慢退场,代之以深层次的商品观念和营销逻辑。又如,很多参加青歌赛的西南少数民族歌手,取得名次后被收编至部队文工团,经过正统训练后,包括演唱风格、作品内涵,均丝毫看不到原生态的意味,这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体现着少数民族独特个性的“敬畏自然、万物有灵”的生态文化的典型的失落。

三、民族生态文化建设的环境伦理学视域构建路径

(一)立足生态事业与产业

民族生态文化是社会意识,它所竖立其上的社会存在,即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生态建设,包括生态事业和生态产业。环境伦理学并不是一味地、不加节制地反对现代化,更不是拒绝、停滞工业化生产而退回到农耕时代,而是扎实深入工业化过程中人类生产行为与生态资源之间应有的对象化、非对象化关系,自觉地诊断并克服现代化尤其是工业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构建符合新型的、集约工业生产方式以及工业反哺生态、复归生态的文明类型。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就要推进国家对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政策性保护和资金扶持,并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支持生态视野、协调现代经济发展与民族区域生态资源平衡的最佳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生态循环经济倡导的循环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完全符合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要求,有助于民族地区摆脱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把依赖资源消耗的传统线性增长方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循环的经济发展,使民族地区走上发展循环生态经济的轨道。应大力扶持民族特色发展低碳特色产业,立足少数民族的族情、地方区域的区情和发展现代集约化经济的商情,选择适合本民族区域特色和实际的低碳特色产业。这种循环生态产业立足的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目标,往往是在维护和优化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少数民族获得发展,人民获得实惠。而这种产业模式所奉行的也正是环境伦理学作为一种“积极反思”价值理性的表现,即并不是把生态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对立面,而是将生态建设与克服贫困融为一体,形成真正的可持续的经济与生态双赢。

(二)立足文化事业与产业

针对现代工业生产对民族区域生态资源尤其是文化资源的“去文化效应”,就要站在文化重建的高度上,推进国家对民族地区极富民族生态个性的资源进行保护、合理挖掘并进行品牌宣传、营销,使其保留文化业态的形式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点。因建基于生产方式之上的社会历史与内地的巨大差异,少数民族地区自然发生的生态文化往往奉行的是一种人类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从文化层面上表现为保护环境、敬畏自然的生态思维及其文化意识,这一点在其伦理价值层面是与现代生态伦理价值有内在的一致性,这种文化基因在少数民族当代生态文化构建中往往能够起到正确引导、积极促进的作用。少数民族往往是歌舞之乡,、新疆、内蒙古、云贵川等都是输出歌舞文化的特色区域,而这些歌舞文化都有着天然、直接而弥久的“回归自然、崇拜自然”的朴素生态文化观。因此,可以通过现代文化产品生产、营销的手段,将少数民族歌舞文化进行适度的、保存其生态文化内质的包装,从而辐射全国、国际,继而通过实有的产业、市场手段将相对符号化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进行实体化、流行化和日常化。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是要发扬并总结少数民族文化中优秀的生态观念和意识,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而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及生态文明的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提供鲜活生动的文化氛围。国家各级文化管理部门也应确立文化产业的政策倾向性,强化宣传教育,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把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每个方面。

(三)生态民族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化学环境论文【第三篇】

1、集思广益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跨学科的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活动,环境艺术设计更需要依赖于雕塑、建筑、环境设计、相关规划等各个领域的人员共同协作,所以要组织多个学科进行团结协作集思广益,这是环境艺术设计实际操作的最关键之处。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使用集思广益的理念推进以往传统设计师、规划师、建筑师、环境设计师各个专业人员思想的转化与行为方式的改善。在这过程中,利用全方位的协作沟通,能合理有效的避免差异较大存在的混乱不堪、没有神魂的艺术设计品,还能呈现去糙取精优缺互补的目的,进而为环境艺术设计注入新血液。

2、可持续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是生态化以及绿色化设计,主要的意蕴就是重视自然环境中的资源以及环境保护问题,也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型环境观。人文与自然环境还有人类生活的质量全方位的优化就要把环境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最基础,进行生态城市构建。环保城市构建规划原则是构建生态型的基础设备、制定生态保护相关战略、把自然融进城市、重建高层次居民生活标准、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环境艺术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最终的目的就是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和自身健康质量水平提升,关键就是科学有效的把阳光、气候、动植物、水资源等一系列的自然材料以及人工材料完美的融合,并依照自然界的生物学原则设计创设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优秀艺术作品。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多元化特征

1、特征一风格美

不同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都有着设计师美的思维和观念,所以每一个环境艺术设计作品都有着自身独特的风格魅力。环境艺术设计中个性化的风格特性,需要设计师们注重人文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完美结合,并针对性的设计出独特的别具一格的作品。比如,在城市化的众多环境艺术设计中,首都北京、古都西安等城市是国内环境艺术设计最典型的代表,都有着典型的独特魅力,巴黎、威尼斯等则是欧美范的独特风格典型,各自都蕴含着浓郁的自然风情以及人文意蕴。因此,城市环境艺术设计那独特的美是要以人类历史文明以及文化风俗为基准的。

2、特征二动态美

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源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周边的环境,所以环境艺术设计是处在运动的状况中,并不是静立的,设计师应该依照特定的环境以及人群的生活特性、美学观念、审美心理等来进行符合动态美的环境艺术设计。有时审美角度和观念的约束,环境艺术设计动态美的特性在主观与客观之中都有着不同的体现。随着空间以及时间的变化,环境艺术设计作品能让人们感受到不同的美学看法,即使是处在相同的空间或是时间、地点,不同的人对不同的艺术品有着不同的感受与领悟,存在一定的审美观念,同一个人要是利用不同的角度来欣赏同样的艺术品也会存在不同的审美感受。

3、特征三和谐美

在这新时代大环境下,现代化的环境艺术设计还不能脱离总体的认知,设计材料间的和谐关联是艺术设计呈现最关键的环节。不管是大城市还是个小型的艺术馆,环境艺术设计都是要以总体和谐为基准,最大化的避免混乱五章、冲突尖锐的艺术设计作品存在。比如,在广场的设计过程中就一定要重视草坪、树木、座椅、花坛、周边建筑等单一个体间的互相协调以及优缺互补的审美,进而促使个体之间都是总体是上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利用环境艺术设计的总体和谐美,进而推进人们对总体和单一个体间的和谐美的意识,进而赋予新时代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更好的美学表现了。

三、结语

化学环境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教师教育信念 学校文化环境 学校教育理念 教师主体性

教师教育信念是以教师个人工作生活经历、自身知识储备量、学校文化氛围、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为共同基础而形成并发展的。 “其实质反映了特定教师对教育问题的价值取向与价值选择,不但可以指引着教师做出某些教育行为,而且是教师评判他人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评价标准。”[1]教育信念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教师个人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教师教育信念在现实教育情境中存在着发挥实际效用的可能性,所以,教师教育信念的实效发挥是教师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影响着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成效,进而影响着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职业幸福感。

教师教育信念在现实教育情境中的作用发挥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综合来看,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因素。内部因素为教师自身的因素,教师个人教育信念能否在教育实践中发挥作用,依赖于教师的个人素养和主观意志。外部因素则主要为教师身处的学校文化环境以及更大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是教师教育信念得以发挥作用的外部支持。如果说内部因素是基础,那么外部因素则是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对教师教育信念的实效发挥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此着重分析作为外部因素之一的学校文化环境对教师教育信念在教育情境中发挥实效的影响,从而试图展现学校文化环境在教师主体性发挥的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论述之前,需要明确一个提前,即教师教育信念虽然具有稳定性,但此稳定性是相对的。教育信念本身是一个动态体系,在个人与环境的不断交互作用下,会缓慢地发生建构与解构。由此,在教育情景中起行为指导作用的教师教育信念并非一成不变。外部环境不断与教师的内心发生碰撞,在影响教师教育信念的作用发挥的同时,又促使着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信念,或是更加坚定信心,或是试图改变,或是选择放弃。

影响教师教育信念实效发挥的外部因素包括教师身处的学校文化环境及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两个方面。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以其自身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生活于其中的教师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教师作为社会个体理应自然接受的。此外,社会通过将其具有的价值观渗透到学校环境中,从而对教师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具有特殊性,是教师身为教育工作者所必须接受的。此时,学校文化环境可以被认为是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缩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价值观念。

但是,学校的作用不止于此。从其自身性质来看,学校是由身负特殊使命的群体组成的特殊社会组织,其中的群体有能力自发形成一种文化氛围。此种文化氛围在具有社会共性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反映出存在于特殊社会组织中的群体异于其他群体的一些特征。此种特殊的文化即学校文化。具有教师身份的个体存在于更为真实、具体的学校文化情境之中,其自身经历、感悟、情绪情感都与学校息息相关。由此,相较于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学校文化环境对教师个人教育信念的作用发挥起到更为直接、更为具体的作用。

“学校文化表征一个学校群体成员的价值取向、信仰、态度和行为。”[2]由此可知,学校文化环境是包含学校群体成员的整体价值取向的情境。在此情境中,个体与群体之间不断发生交互作用。学校教育理念是群体成员的整体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代表着学校文化,具有整体性、主流性的特征,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起主导性的指导作用。学校文化环境对教师教育信念的实际效用发挥所产生的影响可以集中表现为学校教育理念与教师教育信念之间存在的张力。在一定程度上,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发展及作用发挥都会受到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但是,教师作为独立个体,有其独特的人生经历、思想意识、情感、价值观,在与其他个体存在共性的同时,亦具有特殊性。由此,教师教育信念具有独特性,并非完全顺应于学校教育理念。

虽然学校教育理念与教师教育信念之间不断发生交互作用,其联系密不可分,但是它们仍然可以被看做是两个自成系统的独立价值观体系。这并不是要将两者的联系分裂,而是从教师教育信念的特殊性这一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

从发挥实际效用的能力来看,通常作为独立个体的教师,其教育信念发挥实际效用的能力弱于学校教育理念。其原因有二:一方面是由学校教育理念的整体性所决定的,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范围可轻易涉及整个学校,对学校的组织建设、长远规划、策略实施、教学计划等都有决定性影响,对教师的主体性发挥也有重大影响;另一方面,教师教育信念的影响范围主要在其个人具体的工作情境中,其整体影响力远远弱于学校教育理念。

作为独立价值观体系的学校教育理念和教师教育信念,它们之间会存在相融和相异两种情况。当教师教育信念与学校教育理念相合时,或者说,学校教育理念的实施能够给教师教育信念的作用发挥提供或留有空间时,教师的主体性便可发挥,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教育信念指导教育行为,从而利于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进行及教师个人的整体发展。当两者相悖时,因为学校教育理念在实践过程中的力量强度强于教师教育信念,所以,教师教育信念的作用发挥会受到遏制,进而遏制教师主体性的发挥。

从学校教育理念的实施与教师教育信念的实效发挥之间的关系可知,学校文化环境深刻影响着教师主体性的发挥。良好、宽松、平等的文化氛围利于教师不断修正、发展自己教育信念,并使其发挥最大的正能量,能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育行为,并反过来促进学校文化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僵化、严苛、等级性的文化氛围只会使教师屈从于权威力量,从而选择放弃或隐藏自己的教育信念随波逐流,丧失教师的主体性。由此,构建和谐健康的学校文化氛围尤为重要,其中心任务即为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给予教师更多的表达自我心声的权利和机会;形成自发性的组织帮助教师反思教育实践;为教师实践其教育信念扩展平台,建立平等性质的组织机构,给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易凌云,庞丽娟。教师教育观念:内涵、结构与特征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4(5).

[2]谢翌。关于学校文化的几个基本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2005(4).

[3]俞国良,辛自强。教师信念及其对教师培养的作用[J].教育研究,2000(5).

[4]赵昌木。论教师信念[J].当代教育科学研,2004(9).

[5]刘良华。学校文化的核心精神[J].全球教育展望,2005(5).

[6]李红霞。学校文化与价值意识建构[J].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作者简介: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504275